年轻气盛

HD

主演:蕾切尔·薇兹,简·方达,迈克尔·凯恩,保罗·达诺,哈威·凯特尔,内芙·加切夫,埃德·斯托帕德,马达丽娜·珍娜,马克·科兹莱克,亚历克斯·麦奎因,艾米莉亚·琼斯,波佩·科比-特曲,汤姆·里皮斯基,克洛伊·皮里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年轻气盛 剧照 NO.1年轻气盛 剧照 NO.2年轻气盛 剧照 NO.3年轻气盛 剧照 NO.4年轻气盛 剧照 NO.5年轻气盛 剧照 NO.6年轻气盛 剧照 NO.13年轻气盛 剧照 NO.14年轻气盛 剧照 NO.15年轻气盛 剧照 NO.16年轻气盛 剧照 NO.17年轻气盛 剧照 NO.18年轻气盛 剧照 NO.19年轻气盛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年轻时欠下的债

年轻时欠下的债

  看着一个个平静的镜头,随着一个个迟暮的老人井然有序的步伐,随着安详的人们一动不动泡在水里,大家的心便随着裸着的中年妇女一起在水面漂浮,一种发自心内的安定随之而起,一种忘掉一切的安详感也从心底而来。影片的人物们都是社会的佼佼者,不,不能说是佼佼者,而是世界的艺术家,球星、影星、指挥家、编剧、导演、攀岩者,每个人都饱受过生活的洗礼,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无数非凡的故事,而他们本身又是一群对生活极其敏感的人,一个与世隔绝的瑞士度假酒店把这群人聚集在一起,因为不同的目的他们来到此处,看起来一方面所有人都安定和祥,一方面又都心事重重,不管怎样,他们都开始了一段被他人介入同时也介入他人生活。电影的缓慢的节奏,平铺直叙的手法,反而给人一种很隐忍的冲动,就好像你能预料到一样,每一次爆发,妇人的耳光,希特勒的拍桌子,僧人的漂浮等等,平静的瞬间仅有的几次爆发,都被处理得如此自然,大家似乎都在等待这一刻,他来得比预想中稍微慢了一拍,但你知道他会来,正如大家在等弗雷德出场指挥时的感觉一样。



用身体感受世界
  牙套按摩女在片中出现多次,要么在按摩,要么在跳舞,随着音乐的节拍,跳的舞也越来越妖娆,而一切的解在于她在片中的最后一句:I don’t have much to say.(我没什么话说)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说话,不会说话,不喜欢说话成了一个人的罪过,成了一个人的弱点。的确,不说话的人大多对这个世界要求很少,他们索取的欲望甚至常常都不足以让他们开口,所以也就不必麻烦。而牙套妹,就是这么一个格格不入的不说话之人,她感知世界的方式十分简单,用触觉感受他人,用舞蹈感知自我。
  片中有好几个镜头顺着她细腻的手在弗莱德老迈的身体上一下,又一下的揉下去,我不知你感受到了什么,但我真是太享受这几个镜头了,那种润滑倒心底去的放松,那种放空一切的安详,我的心仿佛都在被温柔抚摸一般,这种感觉好似小时候不小心撞到东西后,弄疼了自己之后,母亲的温柔抚摸,只不过这一次,年长者变成了被抚摸人,年轻人却成了抚摸者,治愈的不是肉体,而是心灵。
  所以人们到底为什么害怕触摸呢?
  
戴眼镜的妓女
关于戴眼镜的妓女,片中没有提供太多可以分析的空间。第一次出现,是与妈妈一起来,最后一次出现在与米克之后的早晨,亲吻了妈妈之后独自离开,我推测是妈妈得了某种病需要在这个酒店疗养,但因为没钱所以她做上了妓女,米克应该后来给了她一笔不小数目的钱,这笔钱足够把妈妈留在这个地方疗养,自己便又启程奔赴他方。
这个妓女给我的感觉是她应该涉世未深,所以各种表现都十分羞涩,特别在最后与米克一起散步那一段,她始终低着头,一个以出卖自己身体为生的人在一个男人搂了她的腰之后居然羞涩得手都不知该往哪放。如果让我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女生从小就被家庭所牵绊,不得已干上了这一行,虽然床上很有经验,从未有过情感经历,所以当米克花一大笔钱索求的不是她的身体,而仅仅是她的陪伴的时候,她被吓到了,说不定,她恋爱了。


沉默不言的夫妇

这对夫妇一共有4个镜头,前两个镜头两人沉默不语,低头吃饭,从动作和穿着来看,都是出身贵族,而第三个镜头妇人突然站起来给了丈夫一个耳光,照例,谁都没说话,丈夫挨完耳光后继续喝着汤,好像这巴掌是他应得的,并且早就预料到迟早会挨的一样,这明显是犯错之人的举动,并且犯什么错大家心知肚明,因为自己社会地位或是尊贵出身所带来的骄傲(pride)而不能把情感大方释放出来,不能像平常人那样撕逼,所以只用沉默来表达愤怒。而总算到了第四幕,两个最不应该的人,在最不应该的年纪,在最不应该的地方打起了野战。。。
  解放?移情?释怀?这些都不在妇人响彻整个树林的叫唤声中变得那么无足轻重。



演希特勒的金发小哥

 这小哥是来为新的角色(希特勒)做准备的,在酒店他基本只做一件事,就是观察,所以影片中有大量他的特写,他唯一的苦恼就是世人只记住他演过Mr Q,一个使他成名但又令他无比痛恨的角色,当世界小姐问他是否为出演过这个角色而感到高兴时,他哑口无言,一方面这是他所有成就的根基所在,一方面这又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矛盾的态度显然无法用简单的情绪来诉说。当他以一身希特勒行头出场的时候,当他拍下桌子的那一掌,当他对着小女孩敬纳粹礼的时候,他想通了,他要演绎desire,而不是毫无意义的horror,他以前没有想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没准备好怎么演希特勒,没准备好是不是要演。但在小女孩所讲,反正永远都不会准备好,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他要回归自己,追随内心,跟他看的诺瓦利斯诗句一样。
 I’m always going home.
 I’m always going to my father’s house.”




弗雷德所爱的人

弗雷德一生大概爱过三个人,一个是吉尔达布莱克,未曾得到过的初恋,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他的妻子,不用多说,the only one who can sing Simple song.
另一个只是推测,正是影片中名字出现多次的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影片中出现过他的线索是据女儿描述他曾请他来家里作客,仰慕他的才华,据好莱坞演员说:you hang out with SV for a while.这里的hang out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可以翻译成鬼混。再者,最后在去看他妻子之前,他首先就去看了一下斯特拉文斯基与他妻子的墓地,说明交情应该非常不简单,我想他应该是真的爱这个作曲家的,并且他女儿也说他曾经向一个男人表白,这个男的想必肯定不会是其他人。而这个人教会他的,是不要做一个智者,因为智者品味太差, 所以弗雷德说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智者,而是与那位导演米克一样,成为了情绪的人,只不过他认为情绪是被夸大了的,不真实的。在那位导演死前说下“emotion is all we’ve got.”后,弗雷德,这个从来不说情话,从不浪漫的人,总算踏上了威尼斯,向自己的妻子,同时也向斯特拉文斯基告白。
  米克死后,弗雷德坐在木桩上,不远处一个人跳伞下来,说“ I don’t think this was where I was supposed to land(这不是我应该着陆的地方)“,本来正要哭泣的弗雷德突然强扭出一道微笑,这种微笑只有过来人看年轻人犯蠢时才看得到。
  傻瓜,你怎么知道你会落在哪。





我在想未来

  很明显,这个角色演的就是马拉多纳,早已走过人生辉煌的他如今靠年轻时的成就依然闻名于世,与年轻时强壮矫健来比,已过暮年的马拉多纳早已变成步履蹒跚,走几步甚至需要呼吸机的大胖子,属于他的时代早已过去,等待他的,只有病痛与衰老的折磨,空虚与人入中年的困惑在他脸上一览无遗。这个毫无未来可言的昔日球星,当看到年轻人在球场上飒爽的英姿而被问到在想什么时,他毅然回答到:“在想未来。”
  那么对他而言,未来是什么?不,他不在想未来,或者说不在想他的未来,他的未来比望远镜里的景色更近,更加可以预料,没什么好想的,他在想的是他的过去,或者说,别人的未来。


陪我走完最后一程

对于美国导演米克来说,到底什么是一切?他的电影?Brenda?还是他的初恋吉尔达布莱克?编了一辈子故事的米克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想起了自己的故事,想起了那个儿童时期与初恋一起牵手走过公园,这段不能对老友直接诉说对回忆,被他以当我学会骑自行车的那一刻来描述,学自行车的隐喻实在不能更妙,学自行车的好处在于,只要你学会了,便一辈子都忘不了,甚至哪怕你都忘了你会骑,只要一坐上去,那熟悉的平衡感就会从身体里重新激发出来。对于米克来说,吉尔达布莱克开启了他人生的窗,可能也是唯一的窗,他所有的情感都从这里而来,他拍的50多位女性角色灵感也都从这里而来,哪怕他已经到了甚至记不住吉尔达布莱克这个人的年纪,他的情感, 他的情绪,他的爱还是能瞬间激发出来。他记不住任何之前的童年时光,因为他的人生那一刻才刚刚开始。于是,在死前,他不想留什么遗言,正如世界上大部分的生命一样,而是想重温那个儿时开启他人生的时刻,也是他一生最美的时刻,与心爱的女孩再走一段路。所以当他与那位戴眼镜的妓女走在空灵的长廊时,他看起来像当年一样的紧张,但这一次,他比当年更进了一步,他不仅牵了女孩的手,他也搂了女孩的腰,对他来说,或许这就是圆满。





年轻时欠下的债

影片的人物大多是步入老年的长者,但却取名Youth,着实耐人寻味。年轻时向这个世界索取太多的人,到了老年要将这笔债连本带利还给这个世界,以空虚的方式,以孤独的方式,年轻时得到的越多,老了便越是要饱受这种滋味,或许变老并不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而是有一天,你坐在窗台上,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
正如英国老戏骨迈克尔·凯恩说的,他能清楚地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我曾经接受过一个剧本,读完之后退给导演,告诉他:这个角色太小了。后来导演又把剧本寄给我说,我不是让你演那个恋人,我是让你演那个父亲。”
  好多曾经轻而易举的事在那天以后再也做不了,所有的人生追求已经远远度过了巅峰,再继续追求将注定无功而返,那么唯一还值得思考的问题,便是在这场衰老的战役中,如何体面的、留有尊严的举起白旗,退出战场,把曾经的辉煌尽可能保留,靠着无数段年轻的回忆,继续苟延残喘的活在这个世上。




人类社会始终是并且还会持续是一个带有偏见的社会,世界小姐就是应该胸大无脑,好莱坞演员就是应该放荡不羁,天才就是应该有人格缺陷,人就是飘不起来。这就跟设定人物性格一样,而人远远比他的性格,比他的职业,比他的职业要复杂得多,片面而武断的总结一个人体现的只是根深蒂固的嫉妒,是,再怎么优秀的人也是人,也有弱点,但是别傻了,首先,那绝不会都是你想的那样,其次,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以前一直有个习惯,就是给某事情找个主题,看电影尤其如此,但看完这部电影,我不仅找不到主题,反而觉得找主题这种事情太傻了,这部影片涵盖的主题实在太多太多,友情,亲情,爱情,婚姻,理想,衰老,含蓄而深沉的爱,疯狂而诱人的性,那么你人生的主题是什么?还记得登山者的话么,他有一次登山,在山顶居然发现了一个床头柜!我的天,这难道不是惊喜么!山顶怎么会有床头柜?!于是你肯定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打开一看,卧槽!空的!一下子惊喜又没了,它就是这样,它给你一点意外,当你因为这点意外的出现而去期待更大的惊喜时,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人生,而是生活。

 2 ) 不知老之将至

有多少人是被《Youth》的海报骗进影院,或者骗着看了这部电影的?起初我也以为这会是一部反映老年人青春不再,面对角色美女只能想一想昔日的辉煌的电影。结果出其不意,这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导演并没足够的能力表达这个(因为他才是个70后,40多岁),而是避重就轻的把镜头转向小孩儿,青春期的女孩儿,事业瓶颈的中年男,以及,两个快八十岁,过着截然不同生活的老人老友。最后,靠阿尔卑斯山麓那不可抗拒的美景简单优雅的音乐以及一段引而不发的感情,一个简单深刻的故事,这部电影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Fred是个盛名满天下的指挥家,他作的曲目(Simple Song)简单而优美,家喻户晓,被用作音乐课的入门教程。但八十岁的他回顾自己一生,既感到满足又有点懊悔,他的一生是异常丰富的,有事业有家庭,尝试过各种情感的起落(甚至爱上斯特拉文斯基)但世人对他也未必全然是善意,哪怕已经80岁,没什么要做,他仍对负面评价耿耿于怀。

他坚定的拒绝别人帮他做传的请求,拒绝皇室封爵的邀请。因为老友一句话他可以生气好几天,像个孩子。和他相反,老友Mick却是个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的导演,他也垂垂老矣,仍天天和一群年轻人讨论剧本,计划着自己的新戏,拉投资,找相熟的演员(也老了)做主角。落日西斜,俩人一块儿沿着山坡小径,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散步,两人的日常对白是这样的:

“今天你尿了吗?” “尿了两次” “我操,不错啊,我尿了一次” “不错啥啊,两次,每次两滴” “那个×××感觉怎么样?你到底上过她没?” “我也不知道,我不记得了” “你昨天说的你搞过的,坦白点儿,说说吧” “哎,真不记得了。”

(大家不必担心,最后老头体检报告出来了,『像马儿一样健康』,前列腺没问题)

然后二人各自回房,Mick回去继续和年轻人喝酒聊剧本,Fred就独坐在卧室里,咀嚼自己的成功和落寞,一个苍凉的背影。

两个老人的故事里,Fred枯做在树桩上,望着天空半明半暗的云,那一刻他想爱,想年轻,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瑞士的牛远远的悠闲的吃草,脖子里的铃铛和自然里的风声虫鸣和谐一片,老人情不自禁的对着大自然指挥起来,简单而美好的乐曲缓缓流淌:牛铃,风声,扑愣愣而起的鸟儿就是一曲完美的Simple Song。这一幕真是拍的美极了,天人合一。

Paul Dano演一个中年危机的演员,盛名之下遭遇瓶颈,憋在酒店酝酿角色,同时也是寻找人生的方向,他的故事比较简单易懂,首先他因为演一个机器人成名了,在这个漫威一统天下的时代,演机器人成名不奇怪,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演员他异常痛苦:

人们甚至不能看到我的脸,就TMD记住了Mr.Q,a fucking robot。

所以他挺愤世嫉俗的,觉得观众都是傻逼,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嘲讽环球小姐不过就是胸大屁股翘罢了,不读书,没思想,没内涵,果然环球小姐见到他时和别人一样惊呼,哎呀,我特别喜欢你演的Mr.Q,他鼻子哼出大大的不屑,但是转眼,他眼中波大无脑的环球小姐说:那你感谢过这个角色吗?我挺感恩我参加了环球小姐比赛的。

意思很明显:也许你不屑,但你的确因此而获得了部分自由,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了。他深受震动,接着就在手信店里碰到一个小孩儿说我看过你演的一个电影,演一个父亲,没有准备好做父亲,对儿子手足无措 (看上去这是个文艺片,肯定是他比较看重的),在这个偏僻之地居然遇到一个小小的知音,他才感到自己的傲慢无礼,后来他选择放弃新的角色就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可以选择。名气是随机的,偶然的,但自己却可以选择要或不要。

两个老人相比,Mick是深深的入世的人,所以最后他不能忍受年老,不能忍受每况愈下的艺术能力,跟不上时代堕落的步伐,自杀了。Fred像个孩子,但也像个孩子一样简单豁达,把人生看得简单清澈,真的到了中国人所谓『从心所欲不愈矩』的程度--毕竟老头儿什么样的感情都大胆的尝试过了,甚至男的女的都试过了。面对女儿婚姻的失败他不评论,不干涉,而他亲家Mick却骂自己的儿子眼瞎,还回来给Fred女儿道歉。这段对话也写的非常棒,Fred女儿一定要问出她丈夫为何喜欢一个流行明星,Fred一开始说问了但不记得了,最后没办法了只好直说,你老公说:她床上功夫好。他女儿沉默了,不过隔天对他说,这个原因是编的借口,因为我床上功夫一流。

老头儿:我知道。 女儿:啊,这你怎么知道? 他:I'm a wander in bed when i was young. (年轻时我也是个性爱大师啊)

女儿笑了,(这也能遗传啊),这当然是个玩笑,但他女儿已经理解。

有的人虽然八十了但仍然幼稚,就像Mick,Fred说他,你这个人啊,很天真很傻,这么多年来,我说啥你都信。Mick从未尝试堪破人生,他一辈子都面对演员,是个情绪化的人,但导演需要这种激情,Fred对他说,我年轻时曾经和斯特拉文斯基处过一段,他对我说:

别做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没品味。

这句话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一个作曲家指挥家而言,真诚的释放感情,不要压抑,别端着。我想这是Fred的理解。从Mick和一群年轻人讨论剧本看得出来,他过去的影片总是有个意义的。这部『遗作』他其实想尽量淡化这个意义,试着别做个知识分子。但还没开始就失败了,于是他自杀了。

其它几个角色也非常有特点,比如那个拉小提琴的小孩儿,Fred进去对他说你拉这首歌是我做的,你的手位置不对,应该这样,小孩儿认真的看了一下,No,作者是贝林杰,你叫啥名字?

贝林杰,你可以去前台查。

隔天小孩儿碰见他冲上去说,我去前台查了,你果然是贝林杰,另外,你帮我纠正那个手势之后我果然拉的好多了。

老头平静的说,你知道为啥吗?因为你是左撇子啊。左撇子总是特别一点儿。

这时候正在游泳的马拉多纳艰难的挺着大肚子凑上来说,刚才你说左撇子都会特别一点是吗?我也是左撇子啊,黄金左脚。

Paul Dano演的那个演员在旁边一副多此一举的眼神对老马说: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左撇子啊。

虽然如此,马拉多纳还是心满意足的走了,笑的像个孩子。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贯穿其中的那些衰老下垂的裸体大概就是导演对老去的理解吧,显然以他的年纪也就只能理解(想象)到这儿了。最后那个一直打坐的喇嘛教大神终于白昼飞升了。凡事都有可能,Fred接受了皇室邀请,去指挥了Simple Song。并即兴发挥了点儿他在小树林里感受到的自然。

这部电影传达的意思太多了。人生就是个不断得到与失去的过程,谁都有自己的修行,年轻时你有激情,体力,无数的机遇和可能,还可能有天分,但又傻又天真,没有足够的智慧,经验和成熟的从容去做选择,非常容易迷失;中年时开始变得有智慧,从容,但为种种责任与义务羁绊,让你的选项变的很少;无论是怎么度过的人生,当你老去,回首往事,总难免感慨,几分荣光几分懊悔,总之,没有准备好的人生,没有无悔的人生。爱过,努力过,有过几个知心朋友和爱人,就不算虚度。

什么是年轻(Youth)?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 ) 电影里那些人那座酒店,不如《绝美之城》却依然亮瞎眼

(图文版在个人公众号seamouse上,搜索seamouse即可)

前年光棍节时看了《绝美之城》后,我已把它奉为21世纪迄今我的个人最佳。于是索伦蒂诺再拍啥,至少对我而言,也无法逾越他镜头下美艳而萎靡的永恒之城罗马。

因此对《年轻气盛》的观感,与我的朋友文白、钱德勒和安东妮相似,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在绝色风光之下,讲述自怨自艾的虚无鸡汤。青年得志并让其意大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索伦蒂诺,又一次试图以“看什么都很远”的成功老人视野,替他们追悔青春,并悄声怒斥光之消逝。

只是再怎么重复自己,甚至牺牲绝美之城的飞扬梦幻感,而落入现实逻辑土壤,索伦蒂诺给出画面依然美轮美奂,节奏依然沁人心脾,情绪继续会莫名挑拨内心。

人生最后真是这个样子吗?还是非得有钱能到瑞士达沃斯去理疗那颗出了毛病的前列腺才会这个样,我不得而知。反正还会被他直白抛出的几个对立项——年轻与衰老、渴望与恐惧、情感与音乐——所轻易征服。再说,索伦蒂诺也还是偶尔飞扬了一下,让终于产生自我怀疑的导演Mick在草坡上邂逅了他前述电影中一切由Brenda Morel扮演的女主角,让酒店草坪前的那个喇嘛飞了起来,以对应于这部电影的副部主题“渴望与恐惧”(如果主部主题是“年轻与衰老”的话)。

故事和隐喻懒得深究了,试想如若此片是出自临终前的安东尼奥尼甚至费里尼,我们会不会就不会如此苛刻呢?

我就因着自己对外景地和片中人物的兴趣,简单梳理一下一些具体事实吧。

外景地:
《年轻气盛》的取景地包括包括坎德施泰德(Kandersteg)、格劳宾登州著名的论坛城市达沃斯以及度假胜地弗利姆斯(Films)一家超大型度假酒店Waldhaus Flims。另在威尼斯(主人公Fred Ballinger探望妻子)、伦敦(BBC交响音乐厅)和罗马都有少量取景。

其中,全片最大篇幅都置于Waldhaus Flims酒店,于2014年5月集中拍摄。这家Hotel Waldhaus早于1877年就已落成,已满足19世纪末兴起的阿尔卑斯运动休闲生活,2008年主题建筑修复后,更名为“Waldhaus Flims Mountain Resort & Spa”,强调了山居水疗的卖点。拥有150间客房、16间大小会议室和6家餐厅。

剧组完工后不久,该酒店就因巨额亏损而在2015年宣布破产,让900名股东蒙受巨大损失。(这么一来,也就证明了我可没写酒店软文)在资金重组和成功转型为度假物业之前,可能也就别指望能有被包养的外景地采访机会了。不过,查询官网,属于该酒店的三座主体物业,依然开门迎客。

片中人物:
《绝美之城》大获成功后,曾有意大利年轻导演在承认索伦蒂诺才能同时,也发出过抱怨。声音类似于,“他就是个意大利张艺谋,能获得权贵承认,动用最好的剧组、最好的演员,进入他人永远别想进去的隐秘之地。”

《年轻气盛》继续着索伦蒂诺的权贵资源,拉来好莱坞两老迈克尔.凯恩和哈维.凯特分别扮演作曲指挥家Fred和过气导演Mick,蕾切尔.维茨扮演被抛弃的作曲家女儿Lena,甚至河内简(简.方达)都出来了,成为让两老头在回忆里争风吃醋的大牌巨星Brenda Morel。

只是,好莱坞资源用到这儿也算到头了,电影里还得出现的其他明星、球星甚至女王,就要么请到不至大牌到天边去的真人,要么只好找人扮演。

Jimmy Tree:
这个角色,是一位闭关琢磨希特勒角色的加州演员,扮演者是或许能在《阳光小美女》或《黑道家族》里被人勉强记住的保罗.达诺。只是索伦蒂诺似乎想让他在这里成为强尼戴普。

迭戈.马拉多纳:
这角色一出来真把我吓住了,库斯图里卡都只敢规规矩矩跟拍的球王,怎么能为索伦蒂诺呼哧呼哧的亮肥肉和秀球技?结果证明,这不过是一位特型演员,名叫Roly Serrano的阿根廷人。帕布罗·查比罗曾在1999年有部黑白名作《半天吊》,我一直没看,但封面那家伙就是这个“假球王”。

曹秀美:
女王特使双顾酒店,以封爵起兴,希望Fred这位威尼斯凤凰剧院的著名指挥兼作曲家,能赏脸赴伦敦,与BBC交响乐团,为菲利普亲王生日,呈上女王最爱的《简单乐章》。无论建议哪位女高音,得来的只是越来越强烈“私人原因”的拒绝回复。这首曲子是Fred为妻子所作,只能由妻子一人演唱,可爱妻早已成为困于水城威尼斯的一只病兽。

最后,在同自己及妻子达成某种谅解后,Fred还是去了伦敦,站在片尾舞台上的,是韩国著名女高音曹秀美。1986年,卡拉扬停了她的试唱后,盛赞“上帝赐予的声音”,并立即让其演绎这一年度《弄臣》里的吉尔达。指挥大师不久离世,曹秀美的成名之路也就推迟到了1990年代。

这首《Simple Song》和整张专辑原声,网易云音乐有,可以免费听。
http://music.163.com/#/song?id=35957377

帕洛玛.费丝(Paloma Faith):
以过硬床上功夫,抢走Lena老公、也是导演Mike儿子的,就是这位英国流行歌星。片中的帕洛玛扮演了自己,被艺术家长辈痛斥为不要脸的bitch,且演绎了一段Lena幻想中的性格MV。古典乐大师所看不起的这个bitch,在今年2月的全英音乐奖上荣获了最佳女歌手。

马克·科兹莱克(Mark Kozelek):
4AD名牌“红房子画家”主唱,在此片里也扮演自己,不过已经不是1990年代乐队时期让人惊喜的sadcore风格,而是新世纪选择民谣之路后的深沉感。

环球小姐Madalina Diana Ghenea:
她是让泡池中两老人近乎焕发青春的赤裸角色美女,是因为和大众一样,只记得Jimmy扮演的机器人Q,而不受财富阶层真心待见的绣花枕头。但却反问出一句智慧之词:“您感激自己出演过Q吗?我非常感激自己参加了环球小姐选举。”

这个美女叫Madalina Diana Ghenea,是精通四门语言的著名内衣模特,可谓胸大脸美又聪慧。我曾在她家乡罗马尼亚的一家影院里,看过她早前出演过的另一部电影《唐·海明威》,成为裘德·洛和艾米莉亚·克拉克(《权力游戏》里的龙母)父女家中的另一个绣花枕头。

同样出镜了的女王和亲王,我就查不到扮演者了。

片中作曲家口中那首似乎振聋发聩的《简单乐章》,最后被曹秀美吟唱出来。其作曲是菲利普.格拉斯之后的“后极简主义”作曲家David Lang。

而作曲家兼指挥家的主角,似乎从人生印迹和曲式风格上都有着皮埃尔.布列兹的影子,却不好说以这位艰涩当代古典大师做原型。毕竟,从女儿与作曲家的赌气对话中,我们得知在威尼斯生活期间,Fred是经常将斯特拉文斯基请到家中吃饭,却不及俄国人十分之一才华。而布列兹则有着更激进的性格和风格,为此不惜抨击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巴托克甚至老师梅西安等现当代作曲大师。

影片后半部分,回到威尼斯的Fred专门去斯特拉文斯基夫妇坟冢前献花。那是从北码头去玻璃岛路上会途径的公墓岛(Isola di San Michele),阴宅小区里的其他名流住户还包括芭蕾舞推广大师谢尔盖.佳吉列夫以及意象派诗人领袖艾兹拉·庞德。上岛后,门卫会给你一副阴宅地图,很容易就找到斯特拉文斯基的“住家”。

 4 ) 并非世界否定你,而是你未认清自己

《年轻气盛》的故事场景全部发生在一个瑞士的高山度假疗养酒店,无论是躺在热气蒸腾的温泉池中被浸泡,还是赤身裸体在幽暗的桑拿浴室中被蒸发,还是一排排松弛、下垂的衰老肉体排着队游走,电影中的这些场景都与西方宗教绘画艺术中的地狱景象不谋而合。似乎在隐喻,虽然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名流:著名指挥家、导演、演员、球星、世界名模,虽然身处在风景绝伦、享受奢华的高端酒店里,虽然肉体被按摩,但精神却都在经历炼狱般的过程。

而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他们自我否定的内心历程,理智与情感的天人之战。

每个人的人生中,每天都在经历着各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态度不同,对待自我否定的认知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经历也就截然不同。自我否定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有时也会带来极大的裨益。优秀的自我否定,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说片中的巴林杰父女这条线。

巴林杰是个当年经常和斯特拉文斯基一起混的音乐节,斯特拉文斯基去世后,他俨然就成了继承其衣钵的人,他在威尼斯交响乐团任指挥,经常来到瑞士这家度假酒店度假。因为斯特拉文斯基曾经和他说过,理智的人没有品位(intellectuals have no taste),为了成为斯特拉文斯基,为了能够毫无遗漏地继承他所有的天才和品位,于是,巴林杰也发誓要做一个不理智的人。这段对话后来出现在巴林杰在好莱坞演员特里的对话中一带而过,却是巴林杰一生追求的写照。

所以,在面对女王特使的会面中,巴林杰竟然有些不礼貌地在翻阅世界小姐的新闻,他在以种种看似不理智的、不守规矩的、癫狂的艺术家式行为,来证明自己可以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继承者,以弥补自己的天赋之缺。

这就是为什么,在女儿莱娜的口中,巴林杰是一个十足的混蛋,他从不关心妻子,从不关心孩子,没有拥抱、没有亲吻,有的只是告诉他们:安静点,爸爸在作曲;安静点,爸爸在创作;安静点,爸爸在和重要的人讲电话;安静点,爸爸在和斯特拉文斯基会面。斯特拉文斯基仅仅凭借天赋,用最简单的乐器,就可以信手拈来地在战争环境下的瑞士取得成功,天赋欠佳的巴林杰却要献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才可以在和平的年代,仅仅搏得一席之地。

然而,第一次对他人生的否定来自他的女儿莱娜,巴林杰说能够理解女儿男友出轨的痛苦,却被情绪激动的女儿道出了他所有的人生秘密:多次出轨,妻子知晓但一直隐忍,他甚至尝试同性性行为(也是他努力践行斯特拉文斯基那句忠告的佐证)。

巴林杰是一个拥有自我否定勇气的人,他接受了女儿的否定,甚至很快就对她说,我确实无法理解你,我不能假装可以理解,就像在反问演员特里你竟然看书之后,就立马承认自己是一个怀有偏见的老人。

巴林杰自我否定的勇气也积极影响到了女儿莱娜,她在被出轨男友否定之后,先是相信了他指责她床上功夫不够好的话,但很快就在一次噩梦中醒来,并告诉自己和父亲说,那并不是真相,那只是男友的一个借口,并且很快选择了相信感觉,与登山教练暗生情愫。

最后,老友导演米克的死,让巴林杰的内心产生了变化,尤其是巴林杰对米克说,情感有时候是被高估的,但米克在自杀前对巴林杰说,你说情感是被高估的,但是情感只我们唯一拥有过的东西,说完就跳楼自杀。

米克坠楼之后,巴林杰坐在椅子上不动,久久无法回神,呼吸急促,一方面是因为米克的死震惊了他,另一个原因,是米克的话让他感到了愧疚,因为他一直以来不想成为斯特拉文斯基所说的“没品位的理智人”,但其实他一直都没成功,而米克天生就是不理智的,是凭直觉和情感做事的,或者说,巴林杰一直以来对斯特拉文斯基那句话的理解就是有偏差的,他以为不顾家庭、不带情感、专用于音乐创作就可以成为天才,但实际上,那是错误的,艺术应该是情感的表达,因为情感是唯一存在过的东西。

于是,他去斯特拉文斯基墓前看了看,大概是觉得自己从前领会错了,于是他改变了拒不受邀指挥《简颂》的想法,尽管之前他认为那是只有妻子才可以唱的曲子。

而莱娜以为自己了解父亲,知道他的各种不忠与人生秘密,就是了解了他,直到得知父亲始终为母亲保留《简颂》而备受感动,才知道自己并不完全了解他,再到最后巴林杰去病房探望失忆的妻子,说孩子们或许并不理解我们曾经的经历,莱娜对父母的认知始终是不完整和片面的,她之前的看法不断地被否定。

再说导演米克父子的线。

他们是很一脉相承的父子,都是凭借感觉做事的人,所以当米克得知布兰达无法出演他的电影,那个片子就无法拍成的时候,直接跳了楼,而儿子也是为了一个床上功夫好的女人,就离开了青梅竹马的漂亮女友莱娜,这对父子都是情绪的动物,他们凭借直觉和情感活在世间,进行创作。

所以,尽管米克可以对着望远镜对身边编剧团队的年轻人教导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是他自己对于旧日情怀却沉迷其中,他始终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他一手早就了布兰达,但最后特里道出了真相,你或许是个伟大的导演,但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塑造者。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最后他选择了自杀,因为他在山坡上开天眼一般地见到了曾经所有和自己合作过的女演员,他们穿着剧中角色的服装,然后虚心地向他求教,该怎样的表情,该怎样的步伐,该怎样的动作,但他知道,自己其实不是一个的女演员塑造者,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些才华出众的女演员,所以他最后向她们脱帽致敬,这是他自我否定的一个过程,但对于一个感性的人来说,这种自我否定是极其痛苦的,所以在完成了自我否定之后,他选择了自杀。

再说演员特里的线。

他为了思考一个角色,来到酒店,然后细心观察酒店里所有的人,他沉浸在一种怀才不遇的情绪中,觉得全世界都只认识他扮演过的机器人Q先生,而在那个片中甚至看不到他的脸,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并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知,所以他总是带着一种愤世嫉俗的劲头。

然而,他遭遇的第一次否定来自于一个被他视为花瓶的世界小姐,她说,我当选世界小姐时是开心的,但是你成为Q先生时,你开心吗?

我开心地取得了成就,你却一直因为你的成名作而备感委屈,这两种情感确实不是一个等级的,后者似乎更为失败甚至荒诞。

特里开始时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轻率的退让,才让Q先生成为了他的标签和符号,但是在之后的种种经历中,他才渐渐明白,那并不是轻率,正像后来那个小女孩对他说的,原来没有人是准备好了的,他的成名实属偶然。

并非世界否定你,而是你未认清你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化妆成希特勒之后,顿悟了一切,因为一直以来他没有做出选择,他演Q先生时穿着盔甲、挡着脸,他根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选择,但是当盔甲卸下,面对每一个观众时,他必须去选择,表达欲望还是表达恐惧,而是最难的。他演不了希特勒并不是因为他不会表达恐惧,而是他不愿意看到恐惧,不愿意看到观众因为看到他而恐惧,他习惯了被膜拜。

那一时刻,他知晓的并不仅是要表达欲望,他更知道,之前觉得世界因为Q先生低估他,这是自己的多么幼稚的看法。

相对于上面这些人物的“有声”线索,影片中还存在一条“无声”线索,请理解我将马拉多纳也归于这条无声线索,因为他对白很少,此外,还有那对不说话的老夫妇,还有按摩女孩,和年轻的应召女。

马拉多纳一边让女助手给他按摩踢网球踢到血肿的脚,一边望着远方说,我看到了未来。我觉得这个场景是整个影片中最有意义的地方,因为在米克教导年轻人的时候,年纪大的人对未来应该是无力的,因为几所不及,但此处马拉多纳仍旧满怀期待地想象着未来,自己可以重新驰骋于绿茵场上,如果是米克在教导人时是在假装理智,那么此处马拉多纳表达的就是真的情感,尽管可能他的梦完全无法实现,但那是他现在存在的唯一意义。

而且,马拉多纳在片中是一个没有自我否定的人,他即便拄着拐杖仍旧要给球迷签字,在温泉池里也要炫耀自己就是左撇子,到底是他的骄傲造成了他今日的肥胖与颓废,还是没有自我否定过的人反而心怀信念?

而按摩女孩,从来无话可说,不会用言语表达,所以一直都在默默地练着跳舞机,这仿佛是对白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只有肢体运动、没有语言交锋的世界,而导演片中安排这样一个安静的、无言语的世界,似乎也是在对主人公种种前后矛盾的对白世界的嘲讽,一个世界的存在,就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否定,或者参照。

我甚至觉得,布兰达脱口而出那一句:没有这些烂电影,生活照样要继续,既有可能就是本片导演的一次自我否定,他通过主人公之口,道出了这个困扰他的问题,甚至对自己、自己的作品呢、自己的行业都来了一次彻底的否定,这种自我否定的勇气是惊人的,但至少可以看出他思考的深度和坦诚的内心。这种坦诚的自我否定,贯穿了片中的很多人物,巴林杰,米克,莱娜,特里,有人在自我否定之后变得更从容,有人一死了之,有人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不过有一点,自我否定最好放在年轻时来做,免得一生虚掷,入戏太深,最后像米克一般无法自拔。

 5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能是今年看的最美的片子。乡村之美,自然之美,年轻之美,尽收眼底。瑞士与世隔绝的乡村,远处的雪山,眼前的牛群,半人高的花草,配上一个并不紧凑的故事和两个迟暮的老人,效果好的惊人。

以为是说青年,实际是说老年。退休的音乐家和专注拍女性电影的导演,两个有着几十年感情的朋友,相约一起去隐居度假,在乡间漫步,回忆青春,说着各自认为好的事情。在外人看来,都是成功人士,只是在生老病死面前,所有人都是弱者,一旦皮肤日渐松弛,反应迟钝,到了需要数着一天尿了几次,一次尿了几滴的时候,也就自觉发出感叹:原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老了而不自知。每天都在遗忘,也都在回忆,遗忘美好,回忆遗憾,可能连父母的样子都记不起,却对青春期心动的姑娘念念不忘。

要有对比,故事才能讲下去,所以这样一对基友,在对待衰老面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跟音乐家的冷漠,无欲无求相比,导演却是满满的不服老。音乐家和女儿,导演和演员,一老一少,构成了片子的两条主线,于是年轻气盛和年老气衰有了明显的对比。

同样面对婚姻问题,女儿可以放任自己,哭到浴缸塌了,房间淹了,只是哭完洗把脸,化个妆,穿上晚礼服,照样可以光彩照人,重新开始。而音乐家即便还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只能对着基友诉衷肠,独自去想象睡了梦中情人的感受。

而另一边,想要拍出一部伟大遗作的年迈导演,和想要创造一个伟大角色的年轻演员,同样的困境,不同的结局。当演员意识到自己多年来饰演的角色都是因为恐惧而非渴望的时候,他有的是时间醒悟,有的是时间改变,当导演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标榜的女性视觉导演这一称号的荒唐后,他能做的并不多,唯有纵身一跃。年龄上的差距,在这种对比下,显得太残酷。

片子最棒的地方不在故事本身,在于讲故事的方式。群戏大都透着孤独感,独戏又满是和谐,几场理应爆发冲突的高潮戏都透着冷静和克制,偏就是这种克制,能把人看哭。

这是我看的第三部保罗索伦蒂诺的片子,曾经被《绝美之城》美到,为《爱情的结果》困惑,今天是被《年轻气盛》感动。

 6 ) 生之简颂

在《绝美之城》里,保罗.索伦蒂诺充分展现了他以诗意的镜头驾驭宏大主题的能力。继在罗马思考了“绝美”之后,这次他将故事搬到了阿尔卑斯,开始了一段对“青春”的体察。
作曲家Fred Ballinger(Michael Caine饰)和导演Mick Boyle(Harvey Keitel饰)是相交多年的老友兼亲家,年事已高的两人一起在一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老年疗养胜地度假。Fred业已退休多年,平时事务都交由身边的女儿兼秘书Lena Ballinger(Rachel Weisz饰)打理,最近却遇上女王特使亲自上门,力求他出山为菲利普亲王的生日音乐会指挥一场他最出名的作品《简颂》。Mick以塑造刻画多样的女性角色而出名,此时正在筹拍他的最后一部电影,计划让与他合作了十一部电影的好莱坞传奇女星Brenda Morel(Jane Fonda饰)担纲,而在此召集了一帮年轻的编剧和他一起打磨剧本。在这个酒店里,他们还遇上了美国好莱坞新生代明星Jimmy Tree(Paul Dano饰)、新晋环球小姐Joyce Owens(Madalina Diana Ghenea饰)、前球王Diego Maradona(Roly Serrano饰)以及形形色色的其他人。
影片开篇The Retrosettes Sister Band的“You Got The Love”和影片最后BBC交响乐团演奏、曹秀美演唱的那首“Simple Song #3”其实都指向共同的主题——爱,在这点上可以说保罗.索伦蒂诺采取了完全的首尾相应。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是内在的滋味从影片开始到结束却已完全不同,整部电影就是在隐隐约约的“爱”这同一主题下的一次回归。这回归的路线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有波峰有波谷,情绪随之起伏,认识也随之摇摆,但最终归于一首《简颂》,一首简单的歌。
开场曲完了之后,镜头一转便是酒店的庭院,女王特使请Fred出山。Fred婉拒的同时,用婚姻来类比调侃君主制,“失去一人则万事皆变”。镜头一转便是上岸就需要吸氧的球王Maradona,然后迅速蒙太奇到Fred的梦。梦中Fred走在一条石板小路上,和性感至极的环球小姐Madalina Diana Ghenea相对侧身而过,中途甚至被对方的高耸的乳房极为诱惑地摩擦了一下;随后水面上升,Fred赶不及进入画有耶稣和天使的圣堂,惊呼着妻子Melanie的名字,就已被水面淹没。
在面对外人意识清醒的时候,Fred对他本人的情感似乎已经到了一种轻佻的达观,甚至可以用来开玩笑,而事实上他和需要吸氧的球王一样,身体已经行将就木。向梦中Fred迎面迈着猫步走来的环球小姐,似乎来自于天堂之门,却充满傲视人间的生机,而垂垂老矣的Fred还没有还无法触及天堂之门,便会被无边的虚无所淹没。Fred的恐惧在此具象化了,他其实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衰老对他意味着什么,死亡是每个人都躲不过的宿命,而他离天堂似乎永远都差那么几步。
醒来的时候,他还在庭院,舞台上正坐着Mark Kozelek唱着“Onward”。伴着“Onward through the night of my life”的歌声,Fred坐下在Jimmy旁边,和他开始了一段关于作品与轻率(levity)的谈话。Jimmy认为,Fred和他都因为人们的轻率而陷入了一个类似的困境:作为演员,他只因年轻时自己曾扮演的一个连脸都看不见的机器人角色为人所称道,而Fred的作品只有《简颂》被大众所铭记。Fred告诉他,轻率是无法抵抗的一种诱惑,同时也是一种曲解。
对Fred和Jimmy标签式的认识,其根本是一种简化。然而Fred并没有用 “simplification(简化)”,而强调的是 “levity(轻率)”。轻率是一种态度,有着一种基于“lev(上升)”的情绪基础。和它相对的是严肃的考察和整体把握,但明显没有除了他们彼此,几乎没有人对他们抱持如此态度。Jimmy这个年轻的演员,内心却和Fred有着共鸣,他年轻,却不气盛。
Fred告辞,往回走的路上遇上了藏僧,传说中的 “浮空者(The man who can levitate)”,后者向他“扎西德勒”打招呼。在电梯里,他遇上了拖下面具的女人,微微一笑,却没有搭讪——他已经不再“轻率”。
Fred走在去Mick的房间路上,听见有人在练习他的《简颂》。在Mick的房间里面,Mick告诉他,他知道两个年轻的编剧已经相爱,虽然他们自己并不知道,Fred反问“你怎么知道”,Mick说他知道全部关于“爱”的一切,而Fred已经太老了,学不会了。
至此,影片标题出现,全片正式开始。
Lena安排好了Fred在酒店的事情之后,准备和丈夫去波利尼西亚而向她父亲告别。Fred说他来这里那么多次那个藏僧从未浮空,Lena说父亲太过冷漠。Fred检查身体过后,问医生他是否真的那么冷漠,医生笑而不语。
Mick手下的年轻编剧们在吵吵嚷嚷中头脑风暴。Fred对着打坐的藏僧说:“我知道你没法浮空”。然后他坐在长凳上用塑料纸打着拍子的时候,又听见了有人在联系他的《简颂》。超市里,Mick买了一大堆东西,而Fred只买了一张创可贴。
“levitate”和“levity”有着共同的词根,“轻率”的下面有着“升腾”的活力。虽然年龄相似,Fred和Mick却呈现为两极。Mick还在为自己的遗作《生命的最后一天(Life’s Last Day)》费尽心思打拼,要以最华丽的方式来谢幕。而Fred的生命热情已经消散得不剩,他已经不“轻率”,也不相信“浮空”的神奇,唯一能够勾起他注意的,是他自己多年前创作的《简颂》,而《简颂》是他最重要的回忆。
Fred和Mick走在石子路上,谈到了Fred曾经迷恋的Gilda Black,既而谈到了Mick到底有没有和她上床,最终谈到了回忆。回忆对今天已近耄耋的Fred和Mick,都是痛苦的话题:Mick说他根本记不得了,而Fred说他曾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记住一些瞬间,效果却不如人意。
Fred的冷漠的自我舔舐相当悲苦,他的生命的前路如同他的梦,已经来不及触到彼岸便会划入虚空,而他曾经的印记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果说《绝美之城》中的Jep是一个自甘空白的行走的虚无,Fred却是不愿消失却面对自己身前身后步向虚无却无能为力。只有在音乐中,在“指挥”一群农场动物的当下,他才能把握住当下而回归欢欣。
餐厅里踯躅前行的球王和沉默无语的老夫妻,舞台上The Retrosettes Sister Band在唱着 “Dreams are my reality”,Fred和Mick继续着他们的赌局和希望明天能尿出来一点点。回到屋里,Fred发现Lena被她丈夫抛弃了,于是向Mick告状,约定明天来把事情说清楚。年轻的妓女走出一个房客的房间,老人眼神默然地目送她离开。第二天,Lena的丈夫Julian以性为理由来解释了他抛弃Lena的理由,Fred被Lena逼着道出了这个理由过后,却看见Lena负气离开。
年轻不在,无论是对事情的掌握,对情感的掌握,还是对身体的掌握,弥漫着的都是深深的无力,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如同桑拿房中陈列的衰老的肉体,在氤氲中沉默着,如同等待审判的死尸。
Lena对Fred的爆发,从字面上是她揭开了Fred对妻子Melanie曾经长期不忠的遮羞布,对称着现在是她在承受着自己丈夫不忠的后果,然后细读过后便能发现,整个爆发实际上是她在Fred宣称他能够理解她的控诉:以Fred当年的气盛和轻率,怎么可能理解她Lena现在的绝望和无力——这是一个曾经有着活气甚至让身边人遭殃都在所不惜的人对一个现在充满死感的人的同情,他只懂虚弱,但不懂痛苦,他的“理解”虚伪到了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
球王给粉丝签名,叛逆的少女反抗母亲,餐厅沉默的妻子耳扇丈夫,身着礼服的Lena来到餐厅明艳照人。第二天,Fred给Mick说,“我好久没这么高兴了”,他们讨论着当初第一次骑上单车的那一刻,然后发现昨天在餐厅里耳扇丈夫的老夫妻偷偷在森林里做爱。
无力不是绝对的,人还活着,人会恢复。
夜晚的庭院中,舞台上Laura Pierazzuoli唱着“À ma manière(我自己的路)”,Jimmy谈论着他琢磨新角色的心得, Lena开始反思为什么和Julian分手,而Fred终于承认,他这辈子只了解音乐:音乐不需要语言和经验,音乐是纯粹的。只了解音乐的Fred,其实根本不懂生活;母亲Melanie会懂女儿Lena,但她不在这儿,她只有自己去面对事实,然后消化。事实就是Lena的噩梦:他老公就是跟着一个性感的魔鬼跑了,如此简单。而无论事实多难看,只有直面事实过后,Lena和父亲才能在谈笑中放下心结:他们两父女床上都不差,有其父必有其女。
面对事实,放下心结,才能重新开始。Fred只懂音乐,于是他便循着《简颂》,开始指导那个年轻小男生拉小提琴。《简颂》不仅简单,而且美丽,因为它是Fred当初心中尚有爱时的作品。而他在女王特使面前的爆发终于宣告了这一点,他把他全部的爱灌注到了他的这个杰作之中,在他有生之年,在他妻子之后,他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再演唱《简颂》。
《简颂》是他的绝美,他打算以一生去守卫。
最初化开他心结的,是年轻按摩师的触碰。触碰是另一种音乐,无需言语无需经验就能感知。在她的手指下,Fred如同一张白纸,透过他无以表达的冷漠下面,她感觉到了他最深层的情感,“你不是压抑焦虑,你是情绪交杂”。Fred说,可能是人怕触碰带来的欢愉;而女孩说,如果真是这样,这正是更该触碰的理由。
拥抱生命的欢愉,不是决定,只是态度。
连结尾都没有想好,Mick已经开始庆祝他的遗作剧本的完成。全世界都知道Maradona是左撇子,他依然会希望收到其他人对他的这点特殊的肯定。除了职业介绍和手表介绍什么都说不出来,登山教练Luca Moroder(Robert Seethaler饰)也开始用他极致笨拙的搭讪去追求他眼中的女神Lena。拥抱生命,随时随地。球王踢球,登上者攀爬,环球小姐参加选美,一切开心就好,“not at all stupid”,毕竟如同那个小女生所说,从Jimmy的没人看过的电影里面她明白的:没人事先是准备好了的,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无所事事的Frad对Jimmy说,他的生活基本上就剩下了怀念妻子Melanie,Jimmy引用诺瓦里斯的句子:“我总是在回家”。天台上Maradona怀念着幼年穿着十号球衣站在绿茵场上,却说在想着“未来”。在Mick的剧本里,他临终时的最后一句是女主角Brenda说:“我因为你失去了这么多的时间,我失去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所有静止,都是怀念;所有未来,都是回家;所有过去,都是失去。在回顾之下,在有死的人身上,时间都是同质的。
Lena明白了Julian只是找到了生命自由的感觉,她自己也开始走在了这条路上。Mick感觉到了,现在身边所有人只有Fred还依然困在他自己制造的桎梏中,于是劝Fred去威尼斯看望Melanie。Fred承认,他其实一直都不是那么热爱生活。
Jimmy试着扮演老年的希特勒,再现一个再强大的意志最终都会被时光击败的故事。Jimmy决定放弃这个角色,身处一帮将死之人中间,他决定放弃对死的恐惧,选择对生的渴望,纯粹、极致、难以可能、超越道德的对生的渴望。
Jimmy说出了他的选择,奇迹开启,藏僧浮空,环球小姐赤裸出浴,青春即奇迹。
然后拥抱生命渴望的极致登场——好莱坞女王Brenda。这个平生没有读过超过两本书的女演员,凭自己爬到了好莱坞的巅峰,却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末期,宁肯选择拍电视剧多挣些钱,以备攒钱还债和买早已梦想的房子,也不来支持Mick最后这部她认为的注定的烂片,顺便拯救Mick的人生和尊严,毕竟生活有没有电影,都会继续。
一切都如同舞台上的肥皂泡,光彩之后最终破碎,所有生命都是临时演员。如同Jimmy之口所说,虽然Mick捧红了五十个女星,但他不是伟大的造女星导演,他就是一个伟大的导演,所有的他塑造的女性角色就是这一点证明,他和他的角色们互为肯定,他就是他的作品。对Mick来说,没有下一部电影,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于是他告诉Fred,情感是生命的一切,然后从窗台上一纵而下。
医生告诉Fred,体检结果出来了,他一切正常,甚至连前列腺都好得很。Mick瞒了他一辈子:他从来没和Gilda Black上床, Gilda是他的初恋,是他小时候手牵手在森林里散步的那一位,是他“学会骑自行车的那一刻”。
活着不知为何就老了,然而青春就在门外,出门即可寻得。Fred终于去了威尼斯,拜竭老友斯特拉文斯基,在早已失去神志的妻子Melanie面前,解放自己最深的心结。
生命的感知从来都属于个人,旁人无法得知,孩子无从得知,甚至至爱亦无从得知。他者所能得知的一切都是扭曲。扭曲会构成误解,会限于混乱,会制造冲突,会带来痛苦,然而这正是生命交织的本相。害怕误解、混乱、冲突和痛苦,本质上是对死的恐惧,而恐惧窒息了生命。面对此永远无法逃离的困境,唯有爱是答案。以爱超越恐惧,以爱寻求渴望,生命因爱而完整,爱即为青春。爱不尽,则青春不灭,生命不息。至爱回归至原点,即为至简,如同一首《简颂》,一首简单的歌。

后记:
从故事上看,《年轻气盛》远没有《绝美之城》晦涩,人物设置也要清晰得多。如果说《绝美之城》是一曲华尔兹交响,波及生存的诸面却一气呵成的话,《年轻气盛》就是一组两个乐器的二重奏,在不断地应和中亦步亦趋达致最终的主题。
然而和《绝美之城》相比,《年轻气盛》的叙事内容虽然少了晦涩,相比之下叙事逻辑反倒散乱了很多,叙事内在结构更是少了精妙,主要基于对话的应和显得比较死板,而影像语言和人物象征符号几乎都没看出太多出彩之处。
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他者的轻率所带来的冲突,到自身记忆衰退和共同记忆丧失所带来的对存在的犹疑,缺乏连贯的起承转合;从衰老带来的全方面失控以及与之伴生的无力感,到面对事实、重新出发的自身领悟,没有相应的转换基础。对解开Fred因为Melanie而竖起的《简颂》心防,并未搭建一个步步为营的分解过程,而Mick的自杀让Fred瞬间开悟并不能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包裹感情直到永恒还是拆解桎梏以求不朽归根结底依然是一个态度选择,而且都和生命中的感情至上并不矛盾。
最重要的是,《年轻气盛》在价值尺度的拿捏上几乎完全没有节制,以一种感官主义的单维度彻底碾压了其它所有生命的向度。如果基于电影情绪一路走下去,的确可以达到一种很高度的观影感受,问题是这几乎没给后期思辨留下任何余地。作为生命,的确生之渴望是一切的基础;然而作为人类,多而不少却还有理性这个基本特征。在这点上,相比之下《绝美之城》优秀得不是一点半点,Jep看似漫无目的的东摇西荡实际上是头脑清醒的观察和求证,最后甚至在宗教形而上维度面前叩门而试图取得超越,最终在诸维度均触及过后的回归才因此更有说服力。
总的说来,《年轻气盛》依然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无论是镜头还是音乐、以及个中内涵都是同类电影的翘楚,在保罗索伦蒂诺的片单上也可以作为代表长存。

 短评

到处都是随意却又标志性的典型导演签名。每个细节都有解读的空间。非常有意思。

8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一点非常非常高级的......艺术鸡汤,花了大力气整出小觉悟,活在费里尼的阴影下真是惨呐

10分钟前
  • 外外
  • 还行

看完突然明白一些事,艺术,你比如电影,年轻时你是凭直觉去喜欢,当你决心投身其中,你想学的尽量像它们,像那些你喜欢的,好的,再那之后很久,你才会慢慢明白当初和现在你喜欢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之后,属于你自己的创作也许才真正开始。道理跟炒菜做饭是一样的。

15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上次是罗马,这次是阿尔卑斯山,调子却出奇地一致。没有什么比艺术家回溯自我更能表达对人生的嗟叹了。这种氛围,很容易就浸入,沉迷,然后,也想去欧洲逛一逛。

20分钟前
  • Bejdlxl
  • 推荐

电影院赞爆了。是那种你看过一遍,觉得还可以再看上一遍的电影——无论是为了电影形式上的美,还是音乐旋律的美,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老套的人生命题,却讲得新颖且潮,从音乐、电影导演、编剧、表演乃至爱情、婚姻、生命都提出了看法(尽管有些观点挺教化世人的),但我选择无视它的缺陷。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已不行,被一种莫虚无的做作形式感限制

23分钟前
  • XU
  • 较差

理智的人没有品位可言。

27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索伦蒂诺美学,站位、构图及肢体动作也是苛刻,总体感觉却依然生活化,剧情也好理解,容易带入情感。一切都近在眼前的青春与一切都遥远的老年的反复对比呈现,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衔接与表现都气定神闲。其实片子没有刻意去区别年老与年少,他们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切磋互相作用。[B]

29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这样一个轻松漂亮的故事,在现实的残酷与幽默和荒诞中流淌着生命的美与哲,诗意与建筑,生命是想象的世界,虚构的短篇,无为与万物,圆融无间。

34分钟前
  • 薾苨
  • 力荐

4.5 一改索伦蒂诺上一部的绝美之城的节奏问题,这次整部电影铺的很均匀,同时因为这种均匀也削弱了整部电影的力量和气质。当然,意大利导演讲故事依旧能讲出一种特属意大利民间传奇的幽默。男人与女人,音乐家与导演,人生吧,也终究是一场旅行,爱和幽默是手里拿着的行李箱和头上戴着的帽子。

38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基本上就是前作《绝美之城》的姊妹篇,而且还不如前作,碍于这个关于年轻与衰老,恐惧与渴望,情感与音乐的主题算不上深刻,好在导演的匠气还在,匠气十足的剧本加上美学风格,就算片子这回拍的再怎么山寨费里尼,索伦蒂诺这套作者化的风格依旧可以很打动很多人。★★★☆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索伦蒂诺的构图依然绝美,只是剧本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没有时间的重量,只有青春和苍老之间的浮光掠影,这样的电影比较适合在养老院看~(两个絮絮叨叨的老头直接去扯证吧...)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好棒的卡司,好棒的演技,但是看过了费老师再来看这个真是平庸啊……某些笑话还挺好笑的,但是大多数时候说教意味浓重,而且确实不够简洁。所谓高潮段落全部女主角现身草坪那场戏能更low一点吗?(我猜这个是[深喉]那个导演的梗)一看这位老兄就是个拍烂片的……

5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电影不错,妓女演员很漂亮,有感觉。关于老年,不太好拍,很多人没注意到,这种电影如果拍好了就是对年轻年老亲人朋友总之自己一生的觉悟,如果拍不好,就是对年轻和生命的贪婪。

55分钟前
  • 子哉
  • 力荐

八部半(导演、疗养院、拍不出片),年轻气盛(音乐家/导演、度假酒店、拍不出片)

60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年轻时看什么都很近,那是未来。年老时看什么都很远,那就是过去。”

1小时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索伦蒂诺会把一个大主题分成几个分支主题。年老由心而生:失去了感知的能力(妻子与按摩师女孩对比);喜欢怀念旧事但不拆穿;摆出一副“你不懂”的姿态轻视年轻人,却被“年轻”本身所打动。马克思-集体主义-婚姻的隐喻。年轻具有弹性(女儿与登山者),两位老人最后都站了起来。黑色幽默讽刺十分精彩

1小时前
  • 半弦月
  • 还行

成长是污泥,爱情是不染。死亡是解脱,老去是惩罚。

1小时前
  • 芦哲峰
  • 力荐

想到自己老了也不可能住到这么好的地方缅怀青春和人生,不禁伤感了起来。

1小时前
  • 荞麦
  • 力荐

配乐画面依然无比美妙,欧洲电影之光啊。比上一部《绝美之城》还要脑洞大开,然而叙事和格局都更小了,不够大气,总体也弱。估计会有一堆人说生涩难懂不好看,没关系,导演本身也不是打算拍给所有人看的。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