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全12集

主演:Luigi Diberti,Claudio Gioè,Claudia Pandolfi,Stefano Pesce,Tommaso Ragno,Yorgo Voyagis

类型:美剧地区: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12

 剧照

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2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3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4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5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6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3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4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5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6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7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8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19第十三位使徒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他还是少年

许知远是理想主义的

许知远40岁,去见他年轻时倾慕的俞飞鸿,在门口不停抽烟,第一句话是我好紧张,第二句是,你真的很美。完全是少年的模样。最想做的事,是跟她一起看《喜福会》,告诉她,我梦见过你两次。

许知远去见他年轻时的偶像,张楚,张楚讲阴谋论,讲NASA,许知远说你相信有这么个星球吗,张楚瞪大眼睛盯着他三秒说,我太相信了,我听说他们那个星球还唱歌。张楚还是那个张楚,那个诗意的,那个孩子气的张楚。真好。

许知远去见他崇敬的白先勇,一定要做的事是跟他一起吃桂林米粉,听他讲他的理想主义时,不忍心问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不忍心看一个八十岁老人内心与这个世界的挣扎。

他的开场白是,带着偏见看世界,他对这个过分浅薄的时代心怀不满,他觉得每个人都对应一段音乐

他去拜访蔡澜,吃了三顿饭蔡先生都没有解答他的疑问,最后蔡澜说,这个世界你什么都改变不了的,只有吃吃喝喝是最好的,许知远说,我觉得能解决一部分,蔡先生说再过一阵子你会同意我,许知远说,先生我还会来看您。

他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见那些他理解不了的人

他没办法完全接受“商业逻辑”,他的书店开不下去,所以他去见罗振宇,他管他叫“guru”。最后他明白了,他做不到罗振宇那样。

他觉得马东跟他都属于那5%的人,但是他不理解他为什么能穿得色彩鲜艳每天讨论一些在他看来完全没必要讨论的东西。最后他也明白了,马东不属于那5%。

他们说,人生从来如此

但是,这就是你不再抗争的理由吗?——许知远没有问的,我来说。

幸好,我们还有许知远

 2 ) 你就是你的偏见本身



这两天,看完了许知远的《十三邀》。

公知好像不是一个很好听的标签,但许知远似乎很受用,他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知识精英的定位,于是他不得不思考,焦虑,吸收,质疑,反对,甚至愤怒。必须理想主义,必须寻找意义,所以他总追问蔡澜,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蔡澜却说,你想的太多了。



但否定追求人生的意义,对许知远来说是对“人性的侮辱,对人的高贵性的侮辱”,在他看来,人的生活必然“充满冲突”。

所以,不只是蔡澜,他也试图努力挖掘俞飞鸿隐藏起来了的最“波涛汹涌“那一面,但俞飞鸿却意外的回答,“其实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我们活得有滋有味,其实就是因为它本身无意义。”对她来说,她不想活的那么哲学,只情愿活得像个凡人,找到让人安于生活下去的点,活得乐呵一点。

也许,生命本身只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也许,这个过程本身并无意义,但事实上,每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是不同的,因此,也许起点都是相同的,但因为过程的曲折程度的不同,自然造成了最终的落脚点的差别,这一点差别,就是每个生命个体的意义。

而这种意义也未必是人类的独享,即便那些用生存本能驱使的动物,我相信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依然可以感受到生命过程的美好,不然,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动物与人之间,动物与后代之间存在着的某种难以描述的连接。

我们的确需要意义这个东西帮助我们更好的对待我们的生命,以便不让我们陷入那种哲学性的虚无,正如蔡康永在《奇葩说》上所说,人类需要多虑和自欺欺人才能活下去。但是意义是很难比较的,我们无法评判谁的生命过程更高贵或更有意义,因为它难以量化,因为对每个个体而言,他的生命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所追求的意义可大可小,我们未必会拥有一个“充满冲突”的人生,我们要的也许就是每一个让我们安于继续与明天相见的欲望吧。



除了意义,对知识分子来说,深度同样重要。许知远不认同罗振宇的知识胶囊,与他认定的深度阅读相冲突,他看不懂二次元,因为他认为二次元的表达肤浅而表面,他甚至因俞飞鸿出演了“庸俗”的《小丈夫》而心生遗憾。

所以,他定义这个时代是“过分娱乐化,浅薄的”,但当他采访了13组人物后,他的这一偏见似乎更多被印证而不是被打破。罗振宇从头至尾自称商人,永远顺应时代所有发展的浪潮,只追求效率和可见的利益。贾樟柯拥抱了商业做了短片项目《柯首映》。俞飞鸿则用“通俗”化解了“庸俗”的定位,来者不拒的愿意尝试任何身份。冯小刚,则一直都不是深度的代言人。

看起来,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享受快速商业化的变现红利,迎合大众或许不高但无法被忽视的审美需求,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浪潮来了,无论你是否情愿,总要被裹挟着向前,很难独善其身。

时代的特征往往是种必然,在某个时期,这个时代就会有这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复杂和多元的,所以不存在绝对的好坏,日光之下,并无新事,阳光普照的地方总有影子,但追根究底,我们还是始终围着太阳转的。



高晓松说,他没有知识分子的焦虑因为他没有使命感,金承志对许知远说,我没有挫败感因为我没有使命感,相反,他指着许知远说,你有使命感。

许知远和陈嘉映谈起精神生活的重建,陈嘉映说,他对读书人的这种鼓吹没有信任也没有兴趣。他对蔡澜说,很多问题可以解决,蔡澜微笑着摆手说,解决不了的,再过一阵子你就同意我的看法了。与大师的对话,我觉得许知远可能是挫败的。他无法像陈嘉映那样参透生命的哲学,可以大隐于市极少发声。他也无法像蔡澜那样,用吃吃喝喝的享乐主义消解焦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开始计划写近代史了,但又无法像白先勇那样,撇开功名沉浸在《牡丹亭》和《红楼梦》里。

所以,知识分子因为使命感而焦虑是正常的,我们不该嘲笑,因为世界需要所有的声音,我们当然需要一些知识分子焦虑的发声来平衡。但我想,他们可能还有一种焦虑的理由,也许只是因为他们还不是大师,他们追求着很多不可得的东西,比如自我的精神世界,他们也拥抱很多自己批判的东西,比如商业。这大概是一种自我定位与现状的冲突,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纠结和焦虑,恐怕都来自于此。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看待世界的,如果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的方式。”

许知远在片尾的封底留下了这句话,而他却在开篇提到自己是“带着偏见出发”的,成见和偏见,似乎不太一样。相比成见,我反而更期待偏见,因为偏见带有一种个人色彩的坚持。

我最担心的就是我失去自己对世界认知的观点,这些观点加上我的个人判断,形成了我对世界的一种偏见,这种看法并无所谓正确与否,而重点在于有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这些偏见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历组成的,他是我们完整生活经历的总和。

我们对世界可以有无数种情绪,焦虑也好,愤怒也罢,但永远都不该丧失自己看待世界的偏见,如果没有这些偏见,我们的生活经验将无处呈现。

许知远的观点并不能让我都认同,但他还是提醒了我,时刻保持自己的偏见去认识世界,我们带着这些偏见去选择,与他人碰撞,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再形成新的偏见,不断循环。当我的偏见还在,说明我的思考还在,那么,生活本身也在。

原文发微信公众号:岩石说(yanshishuo2016)

 3 ) 许知远VS 李安,从中看两人对这个世界的叛逆和偏执态度差异

通过看这个剪辑版的采访视频,对采访过程许知远的表现有一些不舒服,李安本身是一个慈祥温和的长辈,用艺术来抒发对人性和世界纠缠的绵绵情感,可是许知远一直试图用很尖锐的角度去探讨他想要寻找人的动力,去探寻人性的疯狂和爆发,他的频道还是偏向于极端和偏执,而李安与这个世界的相处就比较温和通达。所以这个采访过程让我感到,许知远的采访风格对李安是不礼貌的,而且是残忍的,就像在采访中李安说“(你这样问我),这是不公平的”

      许知远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许知远自己在这个社会就没有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他是脱离和反抗着世俗的,所以他是偏执的极端的,他不会轻易表现出对这个世界温和的一面,他只想从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物采访中去寻找答案,试图通过探索别人来确立自己的位置,不过这个过程中,就像他自己说,他会带着偏见出发。

      他们俩的碰撞确实产生了火花。相对来说,整个过程李安继续一贯温文尔雅的祥和姿态,不对世界表现得那么偏执和极端。对,是表现,和许知远相比,李安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他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时候会表现得温和通达,内心里,李安其实也是一个不安分的,有偏执的一面,不过李安已经懂得了和这个世界和睦相处,他懂得了人的局限,他也经常提到命运的安排,他的叛逆和偏执则通过电影的方式去表达,这就是李安的处世智慧。

    总的来说,许知远风格的采访还是不错,他带着他的偏见来看这个世界,这提供了一个让我们反思自己和这个社会的机会。最后,希望许知远早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后带给我们更加精彩丰富的呈现,也希望李安在电影里更加完满地表达自己。

 4 )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许知远VS.罗振宇

2001年,许知远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那年他24岁,书名取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15年过去了,许知远不再年轻,但依然很忧伤,为自己,更为这个焦虑的社会。除了单向街,我对许知远了解甚少,既不知道他是北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也不了解他与《经济观察报》的渊源。当那个不修边幅、宅气中略带猥琐的男人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只知道无论从相貌还是内心,许知远都落后于这个时代很远。

相比之下,罗振宇一贯的笑脸下暗藏的商人气质被衬托得淋漓尽致。刻意的寒暄,体贴地暖场,都是许知远做不来却自在其中的。许知远是傲慢的,文人穷酸式的傲慢。他热爱文字鄙视金钱,宁肯在回忆中孤独终老也不愿踏入时代的洪流。他嫉妒对面那个胖子的成功,却又瞧不起他身上沾染的铜臭味。生意是恶俗的,拿文化和知识做生意更是俗不可耐。许知远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以前是,现在和以后也要是。于是,四十不惑的许知远依然保留着难得却又不合时宜的学生气。愤世嫉俗。顾影自怜。

罗胖也是傲慢的,一览众生小的有钱人的傲慢。有礼节,识大体,脸上保持着熟悉的笑盈盈,脑袋里却思忖着怎么从对面那个人身上捞点银子。罗胖丝毫不掩饰内心的私欲和功利心,于他而言,小到商业,大到人生,都不过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他追逐的是过程中的刺激和体验,绝不会傻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普度众生。许知远和罗振宇的对话,更像是两个时代的交锋,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战。这不似普通的娱乐节目,巴不得闹出点动静来。看他二人的对话,心里是紧绷着的。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小情怀和大梦想,在他们的唇枪舌战中找寻未知的答案。我们想赢,却更怕输。

我多少有些文人气质,因此虽然欣赏罗胖,心里却是站在许知远这一边的。我希望他用那些沉淀的历史压倒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但他却在慷慨激昂的罗胖面前,落寞地吞一口红酒,苦笑着败下阵来。他说的话是那么不接地气,那么跟不上时代。幸好对面坐的是罗胖,这个生意人知道怎样取悦观众和迎合顾客。既然你花钱邀我访谈,我就对得起你付的报酬。面对许知远那些有去无回的发问,罗胖完全可以用一句“我记不清了”敷衍了事。但他没有,反倒像长者传道于孩童那般娓娓道来。这场对话完全是被受访者控制的——节目好不好看无关乎你问些什么,而取决于我想说什么。

罗胖在访谈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四十岁了,很多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能这么说无疑是一种幸运,这意味着他成为了找到人生目标的少数人。因此他焦虑、他狂奔,生怕被时代遗弃。当许知远随性地在录节目和喝咖啡之间犹疑时,罗胖却在全年无休地逼迫自己录制公众号每日推送的60秒语音。所以罗胖红了,简书、公众号上的日更写手红了。所以那么多人一面声讨鸡汤文,一面笔耕不辍地曲意逢迎。

知乎、豆瓣上的诟病愈多,罗辑思维偏偏越火。批判者可能是某个领域的精英,也可能是像许知远一样的愤青。可惜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小部分,他们代表不了大众,充其量只能代表自己。说得好听些,这些人的水平已经高于罗辑思维的目标人群,罗辑思维之于他们,大概就像百家讲坛之于历史系教授。但从社会角度来说,易中天、纪连海做出的贡献,远比那些埋在学问里的老学究大得多。以许知远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一边站在象牙塔上洋洋自得,一边望着山脚下的人群怒其不争。而罗胖却一边奋力地往上爬,一边将塔里的奇珍异宝掏出来往下扔。他得罪了塔里的人,想必不会有好下场。但罗胖既然有这胆识,就必定知道山下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能在他掉下来时稳稳地托他一把。

许知远笃定地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为庸众感到可悲和哀婉。2010年,他用《庸众的胜利》一文批判韩寒的浅薄和民众的愚昧,期望用自己的公知身份去撼动些什么。他也曾试图站在塔顶把普罗众生拉上去,却从未想过像罗胖那般放低身段地“上学下渐”。许知远始终浸淫在那个“精英为王”的时代,知识决不能唾手可得,非要高高在上才能对得起精英的身份。他渴望看到社会整体里程碑式的提升,这种完美主义的想法并非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应该是有这种目标的,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罗胖则在全社会的躁动中,敏锐地洞悉着大众的虚荣心理,通过“罗辑思维”让那些懒得读书的人拥有了炫耀的资本。他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渊博的,但他宁愿把自己放得很低。他自诩为书童,既甘心做知识的搬运工,也愿意成为逗引你入门的小丑。他巧妙地利用知识的不对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华丽变身为一个镜头前的信息中介。对于个人而言,他赚到了无知者的钱。对于社会来说,他拉动了知识的消费。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无疑都是成功的。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社会的贫富差距被迅速拉大,我们一边顾影自怜,一边亦步亦趋地奋力追赶。罗胖乘着泰坦尼克号跳入了时代的洪流,难道那些声讨他的人,心中就不曾闪过一丝妒忌?罗胖很感谢他在《对话》栏目当制片人的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为他打开了上帝之眼。他的眼界宽了,格局大了,那些叽叽歪歪哼唱挽歌的人,已经小到他看不见了。

许知远在正式对话前,访谈了“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他讶异而不解地听那些九零后聊《奇葩说》和《偶滴个神啊》,终于还是狂妄不羁地用手机放了一首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他就那么格格不入地存在于那群摆弄手机的年轻人当中,孤独得让人心酸。前段时间《百鸟朝凤》制片人下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时代仿佛又要翻篇了。是不是有些珍贵的东西只适合怀念,许知远不知道,罗振宇知道。

 5 ) 虚伪下的真实:谈谈陈嘉映的哲学智慧

陈嘉映在《十三邀》和许知远对谈时说了一段话:“当代人吧,你说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有时候你得问你真的不喜欢吗?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说我不喜欢或喜欢的时候,我在意或不在意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够真实。一个办法当然就是我们不去看这些问题,就往下过着就完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尽可能面对它。当时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还是挺对的。他说就是要拷问出真是下面的虚伪,但是他下面那句话说得好,接着要拷问出虚伪下面的真实。其实认识到我们自己有点虚伪吧,我觉得还不是特别难,这虚伪下面的真实,就是你真的想要的是什么,你在意的是什么,还真是挺难的。”

当然陈嘉映引用的并不是鲁迅的原话,鲁迅的原话出自他评论日本三笠书房《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普及本的文章,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所以陈嘉映引用鲁迅的这段话是活用了,鲁迅原意是指把那些人都当作犯人一般来拷问,要首先挖出他的罪恶,然后才是挖出他的洁白来。这时候的拷问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他者。而陈嘉映却并不把人当作犯人,毕竟虚伪并不等于罪恶,而且拷问官也不是他者,而是被拷问者本人,所以这就有了区别。这种活用,是陈嘉映惯用的手法,他说自己习惯反过来思考问题,人们习惯思考“哲学家能为雅典做些什么”,他却说“雅典能为哲学家做些什么”,前者仿佛预设了哲学家必须有所为,为雅典而为,可是哲学家本身的存在就已经足够了。

另一位读哲学的人梁文道也曾被质问是不是“披着读书人外衣的商人”,就预设了他一定是个商人的意思,与读书人相比,这就是贬义。只是梁文道大概没有陈嘉映开阔,他不会反过来想,只能说“我既是读书人,又是商人”。所以陈嘉映的“反过来想”实在是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带着预设,带着有色眼镜,自然很难看到真相。习惯了真实下一定是虚伪,就看不到虚伪下的真实。“反过来想”,就是陈嘉映的独特智慧。

当然这虚伪下的真实的问题其实也不好解。拷问犯人,权力掌握在执行者手中,拷问自己,权力却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究竟该如何拷问自己,是严刑伺候还是避而不谈都是可行的。现代人,除了心智不成熟的儿童,少有始终认为自己全然不虚伪的人,或为名利,或为亲友,或为心安,所做的事情都不能称为完全为了自己。为自己本身也是一件虚妄的事,因为“自己”也是一个矛盾的词。

如果多少学过一些佛法,或者了解一些生物学的话,这问题或许不会那么纠结。《心经》中有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谓“空”者,并非虚无,而是变化。生物体的一切都在变化,细胞在生长,血液在流动,“我”在每时每刻都不是同样的“我”,世间万物的“色”也是如此,总在摩擦碰撞,诞生消失。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寻求“自我”的真实是否还有意义呢?自我是空的,那么真实也便是空的。所以无论是真实下的虚伪,还是虚伪下的真实,都是不可照见的。

但哲学就在于抽丝剥茧,盘根问底。自我是“空”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自我”的,但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就有了德里克·帕菲特的“心理联系性”。忒修斯之船拆了后重新组装还能叫忒修斯之船吗?帕菲特说只要它的连接关系不变,它就还可以叫忒修斯之船。那么“自我”的意义就在于你和曾经的自己有多大的心理联系性。我们和昨天的自己也许有99%是相似的,但是和三岁时的自己也许只有3%的相似,那么昨天的自己和三岁时的自己到底还是不是自己呢?如果把“自我”看做是零和一,非此即彼的关系,除了此时此刻的一刹那的自己,任何时候的自己都不能真正称为自己,但帕菲特的理论却不是的,“自我”并不是零和一的关系,它是一点一点地变化的,昨天的自己和三岁时的自己既是自己也不是自己。

陈嘉映抛给大家“虚伪下的真实”这样一个问题,可他却早已经深挖到不知哪里去了。在我们都还在纠结“自我”是怎样的时候,他却已经“反过来想”,已经不把“自我”当回事了。这才是陈嘉映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真正的智慧。

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公众号【杰瑞书悟】。

 6 ) 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尴尬

《十三邀》是网络上见到过的似乎是最任性的一档节目。

说他任性,是因为经常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节目的更新,而就当你忘记这个茬的时候,他又突然不知道卷着哪一股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落冒了出来。

节目任性,节目的主人公似乎更任性。一头蓬乱的中分卷曲长发,一张北京周口店始祖的容貌,一副纤细瘦高的身段,一身不修边幅的穿着,偶尔手里还捏着一瓶啤酒。镜头中,他似乎从不刻意要求摄制组整理一下他的仪表。镜头上的他俨然一副油腻中年大叔的模样。

这样一个油腻大叔,带着几许尴尬,碰撞着社会上十三不靠的一帮人,乱炖出了一锅《十三邀》。而这锅《十三邀》,似乎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偏见,这是《十三邀》的主体。带着偏见看世界,是节目组给这个节目下的一个论调。

不过,许知远本人似乎不太同意。他再一次沙龙中很急切地表示:“我哪里是什么带着偏见看世界,我分明是那么温柔的看着她。”

但,这就是一种尴尬。当一个中年男子,诚恳的质问着这个世界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公众似乎只会揪住他的几个细节,质问其为何如此的刻薄。

面对质问,许知远在视频中表现出的唯有那突然不知所措的停顿。

尴尬,这个词是我在看《十三邀》过程中频频感受到的词汇。而这个词汇并不是指我自己的不适,而是指,许知远在对话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着实让嘉宾们有些不知所措。

比如,对话马东的时候

许知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笃定地):喜欢。

许知远:一点排斥都没有吗?

马东:没有 (连说三遍) 。

许知远:为什么呢?

马东:我没那么自恋。

比如,许知远面对汪健的时候,许知远所有的艺术和美学的认知在面前这位科学狂人面前显得那么的可怜,那一刻许知远被科技的自信摧残蹂躏的体无完肤。

在采访罗振宇的时候,罗胖很直接的捅破了窗户纸:“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但真的没有。”

还被蔡澜教育一番:“你要重点出击,不能够牢骚几句,有什么用呢?”

当许知远提问蔡澜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时,却被蔡澜用吃回避:“吃吃吃,尤其是你。(对服务员)有没有大包啊?”

……

这是求知却不可得的一种尴尬。

在采访白先勇先生过后,许知远有以下的不解:

“我会觉得白先勇背叛了自己的天赋。在经历了《台北人》到《孽子》的创造高潮之后,他似乎停滞下来,将精力与时间用于舞台剧、电影,接着又花在了昆曲的推广上。”

采访姚晨的时候,他觉得“她在演艺界的实际成就与她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

……

这是一种不理解所带来的尴尬。

更多的尴尬其实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公众的反应。

采访过俞飞鸿之后,一些“女权号”们集体声讨他采访俞飞鸿透露出直男癌的傲慢。

和马东对话过程中,许知远用“粗鄙化”形容当下的泛娱乐节目。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只是喜欢一些综艺娱乐节目而已,怎么就粗鄙化了呢?

在姚晨那一节目里,公开的视频中保留了合伙人于威对许知远批评的片段,“你不够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生活经验太少了”。

……

这是一种价值观冲撞所带来的尴尬。

但,也许节目最大的价值就来自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尴尬。

这种尴尬是一种不和谐,是一种意料之外的事件。但这种尴尬并不是一种坏事。相反,我们其实很需要这样的尴尬来反思这背后的原因。

许知远也坦诚:“我是容易概念化地理解一个人”。许知远也节目中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冒犯”那些所谓的名流。正是这样一个单纯、愤怒、饱含偏见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设,才形成了《十三邀》和其他访谈节目的差异化。

但许知远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正如他在节目的导语中所说:

“我是一个不套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延误时代的流星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世界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在某个时候,他也会从偏见到达理解。比如在采访了二次元群体之后他说:“我也逐渐感到自己的偏见被一点点打破。我以为他们是一群拒绝成长的孩子、社会逃避者,对于更高级的思想与情感缺乏热情。但他们努力说服我,这是一种新语言的形成,他们将在这些漫画、表演中,寻找到人类普遍的情感。或许,他们也将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自己的海明威、金庸与王家卫。”

这个节目的特殊性,在于节目的内容,这种极力去掉综艺show的元素,贴近真实的状态,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他反应了公众人物的并不真的浅薄的那一面,反应了大众媒介平常根本不关怀的那一面,这种反差,在娱乐圈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更激烈。

许知远试图对话一些公众人物,言语中之途唤起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精英分子的那种意识,而不要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认为这是精英应该做到的。

对话中会看到许知远这个矛盾的知识分子个体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思,以及反思后跟那些人对谈碰撞出来的火花。在这种意义上,到底是谁采访谁,节目在凸显什么价值观,都是富有争议和看点的。

而这种节目本身的结果其实是鼓励大众开始思考。

就像他与马东聊的,奇葩说的主题,虽然都是些陈词滥调的变种,虽然五四运动把很多东西都曾剖析过了,但马东却反问一句:“那有如何?民智开了么?”那种冲击和无奈,在文化断层的背景下,在普罗大众的底层需求由于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被照顾和关怀的现状下,凸显的尤为明显。

但正是由于节目中的这些对比,让许知远式的坦然暴露他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映射出了很多观者的局限,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浅薄和无知,看到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认知边界、打破了思维惯性。

那一次又一次的尴尬,也正是十三邀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这样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经常满腔情怀地在朋友圈里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真的当许知远这样一个,出走半生,归来依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傲气、愤怒、不屑和质疑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浑身没有任何谄媚和对公众的奉迎的人,大家反而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令人尴尬呢?

而面对围绕着这个中年男人的尴尬,我们满是质疑和不理解,这也许是我们的尴尬吧。

因为,一个社会里,如果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也显得那么恭恭敬敬和令人愉悦,也显得那么热情懂事和长袖善舞,难道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吗?

a

 短评

“跟许知远交流很有趣,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不管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得懂。"罗振宇的感悟很打动我。 带着偏见的许知远和带着偏见的时代人的对话,不加设计,彼此尊重,最可贵的是彼此通达,看得很痛快。

6分钟前
  • 大青山
  • 力荐

看了贾樟柯这一期,你会发现,他真的是双子座,敏感,多变,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颓得不行,一会儿说要放弃,一会儿又坚强如故,总之适应性太强了,适合生长在这个时代。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虽然很多人表示对许知远的反感,但我倒觉得这种精英悲叹的知识分子有他本真的东西在,挺有趣的。我们这种人生存在世,心里的悲哀撇到一边,只追求现实上的手段,他也不过是我们内心深藏一面的放大化,看到他四处碰壁,怎么能不觉得有趣又可悲。真挚和敞开就是这么回事,不感情用事了,就明白了。

13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第一季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很喜欢看许知远的清高、愤怒、困惑、痛苦,被一个个对谈嘉宾搅浑、打破。节目尴尬得让人捧腹,但也很欣赏这种质询的态度。就算没有答案,至少也去追问一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1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看许知远这个人就不舒服,不喜欢,在做这种节目之前,先去学学采访吧,你带着所谓自己的“偏见”去采访别人,没问题,但是你的偏见并不深刻准确有意思

22分钟前
  • 叉个手
  • 较差

记忆最深刻的是采访罗振宇那一期。通过许知远与罗振宇这场对话,很明显能看出他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许知远至今仍是是迷惘青年,质疑着这世界的一切,质疑生活的意义。而罗振宇,更像是一个不要脸的无赖,他自己多年经历竟让他就这样笃定了自己的思想毫无差池,自己的行为不可左右,自己就是真理啊

27分钟前
  • 招招
  • 力荐

其实反倒是看完《十三邀》,对许知远改观很多。他或许带着些知识分子式的俯视,不自觉地用“精英理念”去悲悯众人,但他在节目里的坦诚极为动人。我们这个时代,罗振宇跟马东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有一个许知远挺难得。我大概永远都不会是那种两眼一翻,嘲讽理想主义的人。

30分钟前
  • 走走
  • 推荐

1、罗胖的这期可以确认我是个开放、拥抱改变的现实主义者。心里模糊的意识都被他表达出来了。嗨森啊!我爱矿泉水胜于红酒。2、许知远那句【你不觉得挽歌很美吗】着实惊了我一把。再美也是挽歌。3、给自己的认知系统升维。时间在咬人。4、【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哈哈哈笑滚。

34分钟前
  • HeyMe
  • 力荐

内地独一无二的深度访谈

37分钟前
  • 马扎罗
  • 力荐

我觉得对话李安还是挺好的

41分钟前
  • llw
  • 力荐

这个许知远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系列,恰恰被他自己毁了。一个迂腐清高、没有气场,一点都不落落大方的人,完全糟蹋13位嘉宾。很讽刺。

44分钟前
  • Henry Gu
  • 较差

俞飞鸿是真美啊,所谓顾盼生辉,人生根本毫无意义,就活得乐呵点,她比很多人都通透

45分钟前
  • Kojote
  • 还行

许知远的视角挺好的。可以粗略视为豆瓣视角,而对手们表现也不错。很值得豆瓣的朋友们看一看。

48分钟前
  • 比多
  • 推荐

李安谦逊外圆内方,俞飞鸿淡然外柔内刚,都是欢喜的。倒是许知远,人不如文耐心好看。

49分钟前
  • EEingxyz
  • 推荐

有点意思,但是许老师有点太喜欢把别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来思考了。

52分钟前
  • 澡澡娃娃🌈
  • 推荐

被访者很诚恳,也是极有深度的对话,但许知远太喜欢用自己的语境去套别人的话了,而且什么“时代”啊“情绪”啊,简直就是他的口头禅,听着累

53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许知远想和商业靠近,又有点装。不纯粹。罗振宇和李安的采访给我印象太深。

56分钟前
  • 你好德先生
  • 推荐

许知远总想挖掘他人身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并总用无时不在的偏见与批判做他以为是洞见的嫁衣,他身上的拧巴和纠结,难道不正是他想寻找的个人认知与时代趋势的内核矛盾吗…他采访的所有对象都比他想得清楚,尤其是罗振宇和张楚,但他有一句话我是赞同的,崇拜并欣赏复杂性.

58分钟前
  • Being槟
  • 推荐

Word 天,罗振宇对话许知远。当许知远低头害羞的笑,罗振宇双手挥起来讲嗨了,突然想他俩在一起。听过一句话“当一个虚无主义者遇到一个野心家就可以改变世界了”,感觉不是把世界毁了,就是把世界建成乌托邦了。特别希望他俩能结婚太有戏剧性了。虽然完全两种人,但都是坦诚的人,欣赏。

1小时前
  • 西班
  • 力荐

高端名人访谈节目,虽然许知远不是专业的采访人,对话的衔接与问题的抛出略微尴尬,但他和嘉宾的水平已经足够支撑这档节目了,各种思想的交汇与观点的碰撞,许知远与嘉宾的个性尽显无疑。访谈将嘉宾的人生轨迹与时代变革结合,从个体映射时代的同时探讨时代对人的影响,格局很大,比鲁豫有约强多了。

1小时前
  • 1只醉鹅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