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

HD中字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米歇尔·菲佛,薇诺娜·瑞德,亚历克西斯·史密斯,罗伯特·肖恩·莱纳德,理查德·E·格兰特,亚历克·马克温,杰拉丁·卓别林,玛丽·贝丝·赫特,斯图亚特·维尔森,布赖恩·戴维斯,诺曼·劳埃德,乔纳森·普雷斯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纯真年代 剧照 NO.1纯真年代 剧照 NO.2纯真年代 剧照 NO.3纯真年代 剧照 NO.4纯真年代 剧照 NO.5纯真年代 剧照 NO.6纯真年代 剧照 NO.13纯真年代 剧照 NO.14纯真年代 剧照 NO.15纯真年代 剧照 NO.16纯真年代 剧照 NO.17纯真年代 剧照 NO.18纯真年代 剧照 NO.19纯真年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纯真年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世纪的纽约,上流阶层的人士有着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和生活规则,要求体面、得体。年轻律师纽伦(Daniel Day-Lewis 饰)也不例外,他将与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梅(Winona Ryder 饰)订婚。然而在订婚前夕,他与梅的表姐、刚刚离婚自欧洲回到纽约的艾伦(米歇 尔·菲佛 Michelle Pfeiffer 饰)重逢,二人 一见如故,情愫顿生。然而艾伦的大胆行为和追求自我的作风是不被那个上流社会所接纳和允许的,在大家的眼中她是一个讨人厌的怪物。纽伦却意识到这种性格的可贵,并且被这种性格所折服,如果不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如果一生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礼数为体面而活,人生将是多么的空虚和苍白。纽伦想和艾伦私奔,然而梅却怀孕了。虽然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却同样不想伤害他人的这对爱人,最终选择了放手。纽伦和梅结婚了,脾气和顺的梅一直处于无辜的中心。然而直到梅的死去,他们才看见了事物的另一面……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剧场版吉尔莫女孩第七季第41号女囚房黑手遮天我的男友是后羿真爱甜蜜美厨娘雾码头火星任务我的甜蜜家园温柔杀人者的记录冲锋九号胜利即是正义(韩版)校花的超级保镖之消失的村落怕老婆白屋农场第一季内在美2015安妮日记终极蜘蛛侠第一季巴比龙1973反派拜托,快结婚吧!第二季失踪禁地第二季桃色大廈99.9:刑事专业律师第二季超级女警(国语版)那刻的怦然心动神迹天堂岛疑云第十二季粉与灰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2我们的知青年代坎卜斯:清算老广的味道第七季总有刁民想害朕

 长篇影评

 1 ) 三年前,当我在肩膀上文上薇诺娜赖德的名字时,我坚定地以为,我们俩分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中间有一个提早死去。”——约翰尼·德普

" I knew right then,' adds Johnny. I knew then I had falling in love with the love of my life"----Johnny
I thought maybe he would be a jerk,' says Winona. `I didn't know. But he was really, really shy and far from any jerk..' ---Winona
(“我知道正是那个时候。”约翰尼补充道:“我知道那以后我爱上了我生命中的爱人。”——约翰尼
“我原以为他可能是个古怪的人。”薇诺娜说,“我不知道,但是他真的真的最非常害羞,一点也不古怪。”——薇诺娜 )







 

1989年6月的一天,赖德参加新片《燃烧的火球》首映式。当时年仅19岁的赖德,远远看上去活像一个洋娃娃。德普立刻被赖德的美貌震呆,整个晚上,德普都直盯盯的冲着赖德看,“那一刻就像电影中一样,所有东西都逐渐模糊,而只有她是清晰的”
“我知道那以后我爱上了我生命中的爱人。”
在女人面前素来自信泛滥的德普,为何偏偏在赖德面前突然失去了自信?德普自己的解释是:“赖德让我喜欢的死去活来,在真正的爱人面前,男人往往是最缺乏自信的。”

德普这样说.而薇诺娜说,那一刻,分明只有几秒钟,却能感觉到时间像静止一样停滞.
一个是正在上升的女星,”全世界最幸运的女孩”;一个是性格男星,正被注视着的叛逆男孩.一见钟情.


那一年,薇诺娜17岁.关于她的海报挂满美国各地.她是大众情人,她的美丽打动着所有影迷的心-----无论他们爱不爱她的电影.没人注意她的不快乐,没人能深刻的理解她的童年,没人知道,从13岁她便在镜头前NG,ACTION声中度过.她说,她是没有青春的孩子.

那一年,德普25岁.年纪轻轻,却已结婚又离婚,并有两次订婚.他文身,吸毒,组摇滚乐队,不懂得结婚与订婚间的区别.他叛逆,拒绝传统,并反抗一切.

他们的相似在于,表面风光,内心却苦闷无比.

也许,就因为这个,他们心灵相通,互相理解,并疯狂相爱.
 



在《剪刀手爱德华》一片中的默契配合,使他俩的恋情更深了,约翰尼在右臂上刺了"永远的薇诺娜"几个字,以示对爱情的忠贞不二。薇诺娜起初还以为那是贴纸,千方百计想把它擦掉,当她意识到只是徒劳时,惊得目瞪口呆。更令人叫绝的是,约翰尼表示死后要将刺了字的皮肤揭下留给子孙后代。

不仅仅是"爱德华"这个角色与众不同,更由于薇诺娜参演的缘故,约翰尼对《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情有独钟、十分偏爱。他说:"能和心爱的人一起工作,而且还有钱可赚,那种感觉简直是棒透了!"在炎炎烈日下,他整天穿着从头包到脚的黑皮衣,手戴12英寸长的"剪刀手"而毫无怨言,至于每日早晚要花很长时间很大功夫上妆、御装和苦练使用剪刀手的艰辛,则更不在话下。在爱的绿荫下,他心里流淌着不竭的甘泉。

《剪刀手爱德华》导演提姆·伯顿称约翰尼和薇诺娜这对金童玉女是"当代的史本瑟·屈和凯瑟琳·赫本A070。摄影记者们也紧盯住他们不放,这令约翰尼大为恼火。但是,他只要见到薇诺娜的一声一笑,便释然开怀

德普曾这样形容他们的爱情."跟她在一起,与以往的感觉完全不同.我觉得,之前我从未真正的与别人交往过.Lori,我的第一个女友,她很好,但似乎并不是真的爱我.Sherilyn 欺骗过我,而我也似乎不在乎她.Jen,我们建立深厚的关系,但仅仅是某种关系,我们没有任何实质的发展.

而薇诺娜,她是不同的.她是我的一切,她是我的心,我的灵魂,她是我未来的妻子,我孩子的母亲,我们家的主人.没有人可以替代她的位置.相信我."

<剪刀手爱德华>上映后,两位主角的关系大白于天下,并被炒作的沸沸扬扬.他们肆无忌惮的对着记者宣泄自己的情感.是的,他们相爱,天下人都为之而感到幸福.而没有人想到,不幸的种子,正是这样悄悄种下.





18岁,薇诺娜迎来了事业的最高峰.而她的抑郁也达到了极点.她曾在凌晨两点对着写有"薇诺娜,世界上最幸运女孩"的广告牌痛哭失声.而此时,德普努力的分担着她的压力,并对这种痛苦感同身受."我很害怕她会死去,每当她看起来不太好时,我都会因担心她所受的苦难而哭着睡着。我不知道如果我的生命里没有了她我会怎么办。"

他照顾她,在她难过的时候,用手指插进她的喉咙,帮她吐出来.人人都说,在他的照顾下,她在逐渐好转.他们开始形影不离.在洛杉基,他们有了一栋房子,然后他们计划着再买一间阁楼.德普做早餐,而他们一起在床上享用.他们一起收拾器皿,德普负责清洗,而薇诺娜将它们弄干.尽管是明星,他们却有着普通情侣般的生活.而不同,也许就在于,他们比别人更加浪漫和疯狂.
  
”她已经完全迷上他了.只要有他在身边,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完全的拥入他怀中.”当时的采访中,有这样的描述.

 

他们是那么恩爱,以至于对着记者的采访记录述说衷肠,面向镜头,旁若无人的拥抱依偎.他们不能忍受分离,每次单独排戏,薇诺娜总要留些纪念物在身上,就好象德普陪在身旁.然后他们憧憬结婚,薇诺娜梦想着一次蜜月旅行,德普计划着两人一起离开美国,到处漫游,躺在沙滩上喝烈酒.事实上,他们确实准备了订婚戒指.而德普则做了更疯狂的事.他带着薇诺娜去文身,她看见她的名字是怎么样永远的留在了他的身上.75美元,"winona forever".
 

“我从来没有成为那些喜欢出去疯并且想在别人面前控制一切的男孩中的一个。当你在成长时会经历一系列判断错误。没有坏的选择,只有错误的选择……人总会犯错误。我们先前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厚,但是我在过去27年所经历的任何事情都无法与我同薇诺娜在一起的感觉相比。你能够想象一些真实的事情,但那完全不同于你真正地去体验它。事实是相当有力的——相信我,这个“永远的薇诺娜”文身不是我轻率地做的一件事,她的眼睛可以杀了我……”德普这样谈论这件别人眼中似乎疯狂的事.面对采访者,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当他死后,将把文身淹制起来,送给薇诺娜和她的孩子们.而文身的计划,他其实已经思考了五个月.
 




童话之所以会被称为童话,也许就在于它的短暂和不真实.德普和薇诺娜的故事也是如此.他们的爱情只延续了四年.四年中,他们忍受着媒体的追捧和诽谤.他们的爱情被不负责任的夸张和扭曲.媒体解读他们的爱情,又制造着矛盾.因为两人的关系实在太完美,媒体甚至自己编造虚假新闻.两人最终和平分手.而整个故事最悲惨的那部分,莫过于,分手后,他们依然相爱.


“所有的小报记者更希望看到我和薇诺娜在银幕之外谈恋爱,但我并不觉得一对情人在电影里真戏假做有什么不好。至少,与薇诺娜一起拍戏,使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约翰尼·德普

1989年底,《人物》把德普与赖德捧上了“好莱坞新生代天王天后”宝座。两周之内,大大小小的媒体迅速汇聚成了一支“催婚军团”,派专人全天候把手他俩光顾过的每一间咖啡厅,只等新婚加印。赖德心里很清楚,德普对结婚尚未做好准备,但现实的压力又让她透不过气来。

 


德普终于买下了订婚戒指,但赖德突然迎来的事业契机,却让一次万众瞩目的求婚化作泡影——赖德获邀参加《教父3》的拍摄。可是天意弄人,赖德的“飞来横病”,致使所有憧憬毁于一旦。

1990年2月,拍完《龙虎少年队》最后一季的德普,牵着赖德前往罗马度假。岂料赖德在飞行途中爆发急性肺炎,高烧窜至华氏104度,到达罗马时已近乎昏厥。心急如焚的德普,在人生地不熟的罗马几乎豁出命来,陪着赖德辗转于各大医院,最后被当地一家传染病医院诊断:赖德的肺炎具有传染性,必须接受隔离治疗。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相依为命的两人成了一对名副其实的准“患难夫妻”。

 

失去《教父3》的角色使极度沮丧的赖德失去了结婚的兴致,她甚至对德普说:“我们现在还年轻,应该拍出几部像点样子的电影再结婚。”其实,事业心极重的德普是认同这一点的,尤其是自己的事业状况逊于赖德,几乎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心病。

 

两个月后,凭《蝙蝠侠》扬名好莱坞的蒂姆·波顿,为德普送来了《剪刀手爱德华》剧本,并力邀赖德一同加盟。《剪刀手爱德华》在1990年圣诞档推出后,全球累计票房高达8600万美元。这一回,德普的风头第一次盖过了赖德,而赖德也心甘情愿地跟在爱人后面,聆听那些女影迷的山呼海啸。





“三年前,当我在肩膀上文上薇诺娜赖德的名字时,我坚定地以为,我们俩分手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中间有一个提早死去。但现在我们都活着,并且现实变成了我最不愿看到的惨剧。”——约翰尼·德普

 

1992年,德普主演的《亚利桑那之梦》摘走了当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然而德普与赖德感情的红灯也轰然破碎——当德普强撑着对媒体表示“我们分手是因为彼此工作太忙,一年没有见面所致”时,《人物》则把事实真相抖了个底朝天:“一个妙龄女星不想过早地吊死在一棵树上,于是她在《纯真年代》的片场与丹尼尔·戴·刘易斯疯闹不止,一步步把自己变成了负心女。”更有恶毒小报煞有介事地分析赖德的心理:“漂亮女人总以为自己有用不完的资本,满心希望借助这种资本搭上更强的男人,比如那个得了奥斯卡奖的英国大个子。”那段时间,德普与赖德都沉默了,他们期望在这场舆论风暴过后,慢慢收拾这场感情残局。


  
过了许多年,提起那段分手的往事,两人仍唏嘘不已.分手后,某次记者穷追猛打下,薇诺娜曾慌张的说下这段话.”关于我们之间的事情,你还要让我说什么?如果我恨德普,也许我会有许多话想说.但是,我仍然爱着他.对于我,他是最好的那个.而我只能尽量不去想这些事.”

”遇见德普的时候,我还是处女.他改变了我一生.他是我最初的所有.他给了我第一次真正的吻.他是我第一个真正的男友.他是我第一个依靠.所以,他将留在我心里,到永远.”

 

而德普,过着更加放任的生活.对于他来说,薇诺娜是他前三十岁人生中最初与最后的爱.从此,他遇见一个又一个长相气质酷似薇诺娜的女人.面对采访,他说是自己搞砸了那段爱情.”当我想到薇诺娜的眼睛.Take My Breathe Away的曲子就会在我心中响起.”那首歌,是属于他们的主题曲,在他们的爱情中,这首歌被一提再提.”每次听到这首歌,我和薇诺娜的往事都会重会心中.事实上,89年到93年的那些歌,总会让我想到我和薇诺娜在一起的日子,那段时间,我真的很幸福.”分手四年后,提到薇诺娜,德普依旧这样说.再然后,他结婚,生子.往事被深锁在心中.对于薇诺娜,他终于做到只字不提.

 

 

但大家都说,德普不可能忘记薇诺娜.人们都说,薇诺娜是德普最初的爱情,他只是把她放在心里最隐秘的角落.甚至蒂姆波顿,德普的老朋友,也说过这样的话,”我相信德普仍会与薇诺娜在一起.也许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的某个时刻.虽然德普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在波顿眼里,他们是这般的天造地设.”他们爱的绝望.甚至当他们已经分手很久,德普都不愿承认已经分开这个事实”

 



波顿说,德普想要个孩子.事实上,德普经常憧憬做父亲的那一刻.”我要给我的孩子看剪刀手爱德华.我的孩子会说,爸爸,你和妈妈在那部影片中真是太酷了!”他甚至计划着为未来的孩子戒烟,怕自己成为孩子眼中的混蛋父亲.而德普现在真的有了一儿一女,只是他们的妈妈,不是站在剪刀手身边的那一个.

 

尽管经过了很多年,人们仍然希望薇诺娜和德普可以复合.他们的朋友做出过很多努力.波顿曾怂恿克里斯蒂娜里奇跟德普谈谈_他们是至交好友,人们希望薇诺娜能回到德普身边.之后的日子,人人都知道薇诺娜过的并不好,她传出过许多诽闻,但无一长久,而事业也渐入低谷.德普也一样.当他跟名模凯特莫斯共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谁都能发现,这不是从前的德普,就好象从前那个德普已被薇诺娜永远的带走了.

而德普自己也期待着与薇诺娜的另一次合作.他们在一起筹划着拍一部叫<Just Be Together>的电影.在他眼中,薇诺娜永远是最好的演员.为了第二次合作,他宁愿去等.他们有过愉快的谈话,德普期待着”未来的某天,有些什么可以再次发生.”甚至薇诺娜也做出过愉快的回应.

 

但是,他们之间,终究什么都没再发生.

 

2001年,薇诺娜带着未付款的衣物走出服装店.举世皆惊.谁都不理解为什么心中如此完美的偶像会堕落到做偷东西的贼.人们说她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她因偷窃走上法庭,那段时间她频频暴光,负面新闻连连. 而德普在她最痛苦的时期站了出来.他送她一打粉红色的玫瑰.还有一个字条.上面写道:"不要烦恼.这种麻烦,总会在最出色的人身上发生.祝你在法庭上有好运.我相信你."

而从那以后,德普完整的洗去关于薇诺娜的文身.与妻子,儿子,女儿,隐居法国,归于平静安稳的家庭生活.德普的名字,再没有过与薇诺娜同时出现在小报上.

从此,再也没有人用 Babydoll 和My Tattooed Bad Boy互称对方.这段小插曲,成为德普和薇诺娜最后的传奇.

而好来坞的电影圈中,再没出现过如此疯狂,炽热,完整的爱情故事.





"我想为她去死.我是这样的爱她.我不知道没有她,我该做什么.我希望我可以吻遍她的所有疼痛,使它们消失,停止,不在出现在她身上.若她因此而哭泣,而我不知所措,我情愿杀死自己.我爱这个女孩,我爱她超过我爱自己."------约翰尼 德普 (1989年,12月)

约翰尼得普开车拉着荣获奥斯卡影后提名的玉女薇诺娜,带着身后的狗仔队飞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先是从一只猫身上轧过去,然后在记者镜头下与薇诺娜激吻,接着告诉她以后离我远远的,就在薇诺娜愤怒地跳下车时,突然发现眼前巨大的广告牌子上写着,薇诺娜,我永远爱你,落款约翰尼得普。

 曾经的好莱坞爱情童话早已破碎,只有那一句句有关爱的誓言,永远被记忆封存……

 2 ) 献给我的纯真年代...

    昨天,我花了四个小时,重温了马丁.史高西斯的《纯真年代》,在对待这部电影的态度上,也是一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他最烂的一部电影(在《飞行家》面世之前),我却认为恰恰相反,这是他最好的电影。首先是我很喜欢这些人,马丁;丹尼尔.day.刘易斯是我很喜欢的男演员,不但因为他很帅而且因为他演的电影都是很帅的电影;米歇儿.菲佛,她在这部电影里的最后一博,把她即将年华老去之前那一瞬间的所有妩媚迷人,知性之美,雍容大度,艳丽,慵懒,柔媚,娇羞像烟花一样的释放了,释放的太彻底了,不仅迷倒了刘易斯,也打动了我;唯一的失误在于薇罗纳.瑞德,而原因不在于她不好,而在于她太好了,太美丽了,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剧情的不可信,为什么和这样一位美丽动人又善解人意,纯真又智慧的女人的婚姻会像地狱一样暗无天日呢?——这让我们,善良的观众们被她的美丽给间离掉了,误会了小说作者的良苦用心,一个男人的责任、崇高的理性、包容、信念与隐忍,在我看来,就这部电影所反映的,就是顺坡下驴,见好就收吧,该着的便宜一样没拉下,反正身边的人也差不到哪儿去,理性的光辉蜕变成了“及时发现身边的美丽”—— 唉,我太庸俗了。
 
     1870’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我靠,我竟然开始叙述一部电影了?!)——电影开始于一场歌剧,《浮士德》,女主角玩弄着一只黄玫瑰,嘴里念叨着“他爱我-他不爱我-他爱我……”很烦,刘易斯也很烦,因为他注意到ellen回来了。ellen曾经是他少年时代的梦中情人,现在的未婚妻“梅”的表姐,而且她已经结婚了,现在的身份是欧洲一位伯爵的老婆,当时的美国上流社会很八婆,他们清楚ellen的老公是个花花公子,而她不愿意作一个虚伪的伯爵夫人,于是回到新大陆,以为在这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女性主义的自由。小说的作者恰巧也是一位女性,《浮士德》里也说,永恒的女性的光辉迎领我们走出黑暗来着,所以,我们可以把这部小说看作是一部女权主义小说,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社会腐朽与没落的伪善道德观,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性解放,独立之于女性的枷锁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混乱)——我们一直是这样解读外国文艺作品的。

    好了,不开玩笑了,刘易斯有点儿慌了,他急不可耐的要向全世界宣布,他要和梅结婚!以此来告诉所有人,包括ellen,我现在是有主的人了,更多的成分其实是告诫自己,理智一点儿,管住自己的大脑和小弟弟吧。但是事与愿违,男人总是很贱的,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尤其又是伯爵的女人。于是接下去发生了一些理智与情感的事故,人性与兽性的纠葛。

    这些家伙们的生活似乎很乏味,生活的全部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宴会,期间穿插几封语焉不详的短信,就是男人和女人调情和试探的全部,不过挺好玩的,刘易斯一下子从《布拉格之恋》里那个老流氓加老油条转变成了一个细腻,敏感,脆弱而多愁善感的小男生了,试探,进攻,挫败,忍住,猜测,吃醋,挣扎,犹豫,再试探再进攻,ellen倒像是个此中高手,进一步退三步,退一步进三步,大玩恰恰,搞得刘易斯魂不守舍——其中有一段戏拍得很美,刘易斯受命去海边把ellen找回来,夕阳西下,ellen的背影,楚楚动人,她站在一座栈桥的尽头,不远处有一个灯塔,刘易斯此时完全认识到了自己根本不理性了,他转而借迷信和宿命的方式来解决对爱情的困惑,他对自己说:“如果那艘帆船驶过灯塔之前,她都没有回头,我就转身离开这里。”——影片的曼妙之处也在与此,导演在这里用了十好几个镜头,和极富感染力的电影音乐,摄影机不厌其烦的拍着刘易斯的中景、近景、特写,丰富但不易觉察的表情变化,ellen的背影,大全景,小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其间穿插着帆船穿越灯塔的全过程,刘易斯的表情从欣喜感伤希望失望到彻底的绝望,其间的两个人没有任何的肢体动作,相隔一百步,却咫尺天涯。如果我是导演,早就让菲佛像《人约黄昏》那样回眸一笑了,妈的,所以我不能成为马丁.史高西斯。女性的隐忍和理性的光辉在这一刻高度绽放。

    说到这里,我想替女权主义者们辨白一句,其实本是同一种东西,在男人的身上,成为了所有代表高贵品质的理性主义的代名词,责任,大局观,取舍,隐忍,牺牲;而到了女人的身上,就是他妈的“现实”“物质”“功利”,卑鄙的现实,自私,绝情和自我保护,这是不对的,尤其考虑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和她们想得到成功和安全所必须付出的几倍于男人的努力而言,这是更不对的;尤其是考虑到,在情感和性的方面,男人总是更主动和得了便宜还不卖乖这一点来说,这更是不对的。妈的,又扯远了。
 
    还是说说电影吧,刘易斯在经历了80分钟的试探徘徊挣扎痛苦欲说还休之后,终于向他的ellen表白了。在这部电影(原本是小说)里,男人的智商总是比女人要低的多的多,因为原本小说就是女人写的嘛,可以理解为泄私愤。ellen呢,其实早就知道了,虽然刘易斯装逼装得很像,自以为隐藏的很好,但在ellen看来,其实他表面上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假惺惺的绅士派头恰恰说明了他内心的躁动,“你丫终于不装了?”——但是ellen没那么说,她甚至也没说,“其实我也一直爱着你”这种肉麻的俗不可耐的老套话,这里的对白很经典,可以作为女孩子拒绝已婚男人的性冲动的最佳脱身理由—— “Newland, you could't be happy if it meant being cruel, if we act any other way, you'll act against what I love you most. And I can't go back to that way of thinking. Don't you see? I can't love you unless I give you up.”——太牛逼了,翻译成中文是:“若你狠心你也不会快乐,我怎能要你变心呢?我就是因你的人品而爱你的。我再也无法任性而为。难道你不懂,除非放弃你否则我无法爱你。”——看看吧,ellen有多聪明,刘易斯的处境多么的尴尬。

    说到这儿,影片后来又有一段对白:ellen问,“那天在海边你为什么没有叫我?”刘易斯说,“我是想来着,可是我告诉自己帆船穿越灯塔之前,如果你还不回头,我就离开你”;ellen说,“其实我知道你在身后,所以故意一直不回头的”;刘易斯很惊讶的问,“你怎么知道的?”ellen说,“我看见了你的马车。”
 
    男人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是大脑还是小弟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到底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影片进行到100分钟的时候,刘易斯终于搞明白了,他知道永远得不到ellen的灵魂了,转而希望得到一次ellen 的肉体,小说和电影里说的可没我这么粗俗——“come to me once then.”这里被翻译成“那就给我一次好了。”——哈哈,看来各种语言和文明里都有类似中文里的“云雨”代表“嘿咻”之类的隐讳而不淫秽的说法的。小说的作者毕竟是个有良知的女性,她到底还是没有让可怜的刘易斯得手,作为象征意义的一枚钥匙,酒店开房间的钥匙一直被他揣在衣兜里。直到丫老到了57岁,彻底丧失了贼心、贼胆和贼。
 
    影片结尾处,刘易斯57岁了,may死去多年了,他的儿子都胡子拉查了,儿子邀请他同去欧洲拜访一位伯爵夫人,刘易斯欣然前往。在路上,儿子道出了真相,其实母亲一直知道你的真爱是ellen,但是她至死也没有让你知道。天呐,连单纯善良的近乎白痴的薇罗纳.瑞德都知道一切,并隐忍和包容了四十年。女人的智商、情商和高度自治和理性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小说的作者是个美国人。1870’年代的美国是自由、独立,平等和博爱的代名词,人们以为在那里能得到有别于古板、苛刻的欧洲大陆贵族阶层的清新空气的,但是事与愿违,ellen最终回到了欧洲伯爵的身边,刘易斯一直怀揣着钥匙,郁郁寡欢直到老朽。刘易斯在电影里的名字叫Newland,本身就是新大陆的意思,德沃夏克的那种象征着希望、人性和光明的自地平线的新大陆的意思,在这里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很反讽。他的妻子叫做MAY,第一拨来到新大陆的欧洲避难者,就是搭乘着一艘叫做“五月花号”的邮轮抵达的大西洋彼岸的,岂料,此岸即彼岸。
 
    我反省着自己的人生,从18岁成人离家漂泊至今的半生倥偬,惶如隔世。这十几年的时间,对于我来说,像一场梦,我慷慨地挥霍掉了青春,拦都拦不住,至今一事无成。我这些年浪费掉的时光,基本上可以统统归入两大类中:失恋前,和失恋后。“恋爱中”不存在,因为那时候基本上没有思维和意识活动,属于行尸走肉。我忙于丹尼尔.戴-刘易斯在这部三个小时电影里干的事,煞费苦心,小心翼翼,苦苦经营,最后和他一样悲惨,连走向自己的爱人的勇气都没有。可能这么说起来,我的遭遇更像《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嗯,也许是太敏感,也许是太胆怯,我们连走向自己的爱人的勇气都没有。好在我们还有理性,我们还能继续热爱自己。
 
    影片的结尾处说:“谨以此片献给我的父亲——luciano 史高西斯”——如果我是导演他爹,一定会从棺材里跳出来抽他。

 3 ) 完美的谋杀

粗看《纯真年代》,只觉得是讲述一段婚外情未遂的故事,细看之下,越觉得彻骨寒冷。本以为只有旧中国才有吃人的礼教,原来搬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一般适用,天下真的大同了。这段故事用官话来说是他悬崖勒马,终被纳入正轨,而她总算学乖,退出江湖,没再生事。而在我看来,却是——他们的爱生生地被扼杀了!

May代表上流社会最美的一面,雪肤花貌,温柔娴静,俨然又是一个宝钗。她射箭时箭箭中靶心,也毫无骄矜之色;明知丈夫心有所属,也照样纯真无邪,只三两下手势,就将危机化解于无形。

蜜月时,Newland想邀请一个比较谈得来的人做客,May说,你不觉得他粗俗吗?让他打消了念头,并让他知道,今后有很多问题将会如此为他先行解决。Newland与May对坐在书房,看她娴静地绣着花,突然感到无法呼吸,他起身刚打开窗,身后传来温柔的询问:你不怕那样会感冒吗?他发现自己如行尸走肉,死了很久了。

Newland与May去探望祖母,说起Ellen,May说,或许她回到丈夫身边,会使她快活些。Newland实在忍不住:我从不知道你如此残忍,即使是魔鬼,也不会觉得人在地狱会快乐!而May依然天真地说:那当初她就不该远嫁海外啊。

Newland终于下决心去旅行,追寻Ellen的踪迹,May过来伏在他的膝头说,我恐怕你不能去。因为今天上午,医生刚确诊她怀孕了,但两周前,她就已经在热络的聊天中,把消息透露给了Ellen,导致Ellen仓皇地离开。

Newland无力拒绝May的纯真,正如他无力掀起上流社会精致的帷幕,因为他知道,帷幕后面只有空洞和苍白。在上流社会混是必须遵守游戏规则的,比如,到处嚼舌根的八卦活百科可以成为座上宾,而遇人不淑的女人就活该遭人白眼,吃闭门羹;男人可以四处猎艳并作为炫耀的资本,而女人要离婚则必为世人所不容。

相对于May的纯洁无瑕,Ellen简直就应该拿只麻袋套住自己,不要出来现世了。而她偏偏出现在人流云集的剧院,出现在窃窃私语和望远镜瞄准的地方,穿着鲜红的礼服姗姗步上宴会的台阶。第一次遇见Newland,她笑着伸出手来让他吻,倒让他一呆。第二次,仍然是她主动伸手,他欣然与她相握。第三次,她在众人面前径直走到他独坐的地方,坐下与他说话,都不合规矩、不守礼法、有违传统,但她是那样的粗心,竟然毫不自觉。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是不哭的?为什么她要寂寞地住在这些人当中,戴着面具过活?为什么她只是嫁错了人,就仿佛给按上了不洁的印记?后来,在现实的教育下,她也知道,再也不能任性而为了。

所以,她明知道,Newland就在她身后,却忍住没有回头。
Newland望着她的背影想,如果帆船驶过灯塔,她回头,我就过去。
Ellen也在想,如果他过来找我,我就和他在一起。
她没有回头,他也没有走过去。

之前,她也不是没有给过自己机会的。在剧院的众目睽睽之下,她合着舞台上的剧情问他:你说第二天他会不会送她一束黄玫瑰?然而第二天,城里的黄玫瑰居然卖完了。第三天也是如此。当黄玫瑰终于出现时已经迟了,他只是匆匆走过。

这是一个充满寓意的世界。如果他与她要仰仗天时地利方能结合,就必定错失。偏偏他们就不肯再自私任性一点,离开这令人窒息的地方,只能徒留遗憾。道德和规矩只是让表面遵守的人获利,造就了一批虽无过犯、但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卫士,而内心纯净无私、对自身更加苛严之人反而倍受诟病。

在最后的送别会上,Newland将一桌慈面善目的人视为一群沉默的共谋者,他们默默盯着,竖起耳朵静静地听,成功地把他和他的情人分开了;他们不动声色地团结起来,决定痛惩不守规矩的人。连最后一个让他与她独处的机会也不给。当他给她披上披风,想送她上马车,马上有人接口:我们会送她回家的。她简直是被押上马车的。

他们的爱被纯真的社会微笑着剥夺了,空余夕阳下一个绝美的背影,一个苍凉的手势。

如果谁都没有错,就怪社会吧!

 4 ) 风吹起你金黄的发,有天使的影子

橘红色如火的那个傍晚,你向我走来。
风吹起你金黄的发,有天使的影子。
时间在你低垂的眼幕下缄默。
我用三十年岁月褪去,
当初海的咸腥。
  
  
看了马丁• 斯科西斯的《纯真年代》。我没有读过Edith Wharton的原著,但是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其实纯真年代,这个题目本身就讽刺而让人哀伤。
    纯真?何谓纯真?莫非是纽兰特对他温柔贤良的妻子梅的理解,他一生都认为她善良而天真,以为世上的一切事情她看到的都是美好的部分,他的罪恶和挣扎她根本不懂她的世界到死都是干净的。一直到她死去,他晚年的时候,他才从他儿子口中知道梅一直都知道他曾经想抛弃所有与他爱的艾伦在一起,是她成功地挽留了他和他们的家庭。她的温柔,贤惠,都只是她隐忍和智慧的演示。纽兰特一辈子没度读懂这个伴随他一生的女人。她的纯真是个假象,她恰恰是他们三个人中最事故而善使心计的一个。从头至尾她都清醒地看着纽兰特和艾伦的挣扎,在一旁冷静地捍卫着属于她的东西。她要的东西是世俗的,一个幸福的家庭,一生平安富裕,别无所求。她是在那个墨守成规而压抑的时代下最懂得生存的人。早早去世的她是这个故事里唯一的赢家。
    在那个年代,人人表面友善光鲜,背后却充满了流言飞语,勾心斗角,苛刻而墨守成规。那是一个所有人冷眼看着别人的是是非非的年代,那个年代,本无纯真可言。
  
于是所谓的纯真年代,倒不如说是目睹一个人如何失去纯真的赤子之心的故事。那个人,正是纽兰特。纽兰特是一个梦想家。对于艾伦的叛逆和独立,纽兰特一开始就是欣赏的。
    在那样一个守旧的年代,他相信“女人应该和男人一样自由”,艾伦对她自由痛苦的追求正是如此深刻地打动纽兰特的原因。其实纽兰特对艾伦的爱情,主要建立在纽兰特本身就一直怀有的对他身处的社会不满的基础上。在纽兰特最初认识艾伦的时候,艾伦同样是一个充满这梦想的女人,她抛下一些逃离她的丈夫,勇于挑战古板的上流社会的条条框框。她渴望自由,不顾自己的名誉想和她的丈夫离婚。她与身处的社会格格不入,处处都遭到冷言冷语,但她的鲜活和独特却让纽兰特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是在这个迂腐是世界上同样渴望解脱的两个人。在他眼里,艾伦是这个陈腐的社会中的一口新鲜之气,他天真地相信如果能于艾伦在一起,他们能够营造的是一个没有枷锁的世界。就如纽兰特那天在马车狭小的空间里于艾伦唯一一次温存过后说的,‘我希望我能和你一起到一个没有(“情妇”、“妻子”)这些概念的世界’。但这样一个世界,怎么可能存在?
而相比之下,梅的乖巧文静让纽兰特感到窒息。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跟随主流的人,另一种是渴望改变的叛逆主流的人。梅属于第一种,而纽兰特相信自己和艾伦都属于第二种人。对于纽兰特来讲,第一种人代表的是平庸的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人生,而第二种人,尽管可能遍体鳞伤,纽兰特那时候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执著,最终打破成规的自由也许是有可能达到的。这就是为什么纽兰特会在和梅结婚之际突然醒悟和艾伦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
  
可惜,纽兰特的求婚却被艾伦拒绝。这时候,发生在幕后的仅仅露出些许痕迹的是艾伦挣扎过后的决断—她的失去纯真。
  
艾伦,可能是整个故事中最具有神秘魅力的角色,在这个时候正悄悄地褪去不顾世俗眼光的傲骨,选择面对现实。这种选择,与其说是“选择”,倒不如说是“无奈地被选择”。艾伦已经经历过一次梦想的破灭。就如同她丈夫的朋友对纽兰特所说“艾伦曾经是抱着梦想进入这段婚姻的,但是她的丈夫却不理解这种幻想,而最终,她的梦想……毁灭了”。结局是艾伦的第一次逃离。第二次,导致艾伦最终毅然决然地离开纽兰特的是因为她的表妹梅告知她自己已经怀孕了。这个时候,艾伦意识到的是在自己的爱情/梦想的对面,站的不仅仅是舆论的是是非非,还有纽兰特本应该拥有的平庸却安宁的生活—他的事业、妻子、孩子。这一刹那艾伦真正意识到与梦想对立的是根深蒂固的道德和是非观。而在打破了道德和是非之后,他们的乌托邦只是一个泡影。于是艾伦选择离开,选择了放弃梦想。因为她终于明白“梦想”本来只是镜花水月,是墙壁上油画里的天使,仿佛近在眼前,却与现实无关。这一刻开始,她已经不是当初纽兰特认识的那个艾伦了。她转变成为了一个不幸却平安地跟随主流的女人。艾伦的抗争结束了,她生存着,忍受着。
  
当艾伦放弃的那一刻,纽兰特也失去了抗争的理由。艾伦的“被选择”让他成为了“被选择”下的附属品。纽兰特的放弃,是一个漫长的持续了一生的过程。和梅的生活,平静得让纽兰特在某个时候甚至觉得幸福。他的图书馆,也就是梅告诉他自己怀孕了并已经告知艾伦的地方,他目睹了他的儿子接受洗礼,女儿结婚,他的儿子最终也是在那里告知他,自己在欧洲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是纽兰特的现实,而现实与梦想正如此残酷地背道而驰。于是纽兰特说“it was wonderful that...such depths of feeling could coexist with such absence of imagination”(当梦想不复存在后,人却还能感受如此深刻的感情,这真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其实我不觉得纽兰特是 个懦夫,人无完人,被迫选择归顺于现实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懦弱。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英雄和斗士,因为英雄最终是以死来荣耀他的丰功伟绩的。人生一世,只要宁 静的活着,又有谁能谴责别人的苟且偷生?我们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对于我,《纯真年代》描写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部对人生成长活生生的写照。年轻的时 候,有太多人都是梦想家,因为我们纯洁。可是太少人会是一辈子的梦想家,成长,就是一次次打磨纯洁的人的傲骨,直到他们遍体鳞伤,知道他们有一天成熟了, 圆滑了懂得了生存才是真正重要的。叛逆,是一个人最终会失去的美好品格。除非你是John Lennon,到死都歌颂着:“You may say I’m a dreamer……”直到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脑壳,梦想家和诗人死了,世界为他哭泣。
  
    所以我早就预料到了纽兰特在最终的时候是不会去见艾伦的。艾伦象征的是一个早就陨落的梦想。而纽兰特已经谱写了他自己人生的路。他用几十年的时光走在了和梦想相反的方向,他已经早就回不去了。他会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看着近在咫尺的艾伦的窗口,想象这几十年前和他擦肩而过的爱情,他墙上的天使。然后只留下黯然的一笑。
    在那个午后,纽兰特消瘦的身影消失在闪烁着奶油色光芒的街角。

 5 ) 纽约纽约,一百年

马丁西科塞斯在1880年的纽约告诉我们,纯真年代里,真正的爱情只有一个结局:终生相望但并不在一起。
马丁西克塞斯在1980年的纽约告诉我们,纽约纽约里,真正的爱情只有一个结局:结婚然后离婚,却可以相惜如初。
一百年风吹云散,所有钟情的喜悦不过是瞬间。
诗人之子,孤独的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内敛、深情,扮演的男人纽兰在结婚前夕爱上未婚妻名誉不佳的表姐。一百年前的纽约,清教徒之都,上帝的清白之城。女伯爵夫人从欧洲带来了骄奢淫欲以及刘易斯惶惑已久的爱情。炽热的爱恋之后欲望的归欲望,婚姻的归婚姻。哪怕从此以后两不相见任彼此苍老在大洋的两边任是无情也动人。
我会和很多人一样,热烈的讨论那两个美好感伤的镜头。纽兰看着坐在海岸边的她,夕阳如酒,想她如果在帆船经过灯塔前回头,那么他就会去找她。但她没有。于是时光变幻到纽兰晚年,他带着儿子来到她居住楼房的窗下,坐在街角的长椅上,鸽群呼啦啦的掠过窗子,有人来关窗子了,白发苍苍,并不是她。
我看这部片子是在六年前,我的age of innocence,或者说我的清白年代。我会一直记得他们之间的美好,而美好必要用千里相隔的痛苦来映衬。甚至,所谓爱情,不过是毅然决定放弃的那一瞬间从心底涌出的东西。就像她坐在海岸看着帆船开过灯塔,虽然知道纽兰就在她身后,但坚决不会回头看他。就像纽兰在决定私奔的前夜,目光划过他或许怀孕的妻子的面庞,于是放弃了私奔。他与她,不过是在应当接受的时候接受,在应当拒绝的时候拒绝,而这爱情就在这些点滴的瞬间产生。
假如,纽兰真的与她结婚,又该怎样?
镜头会转向西克塞斯的老电影,《纽约纽约》。我爱的意大利式的忧伤,不羁、自由、永不屈服,即使我爱你。有些演员其实是诗人,如刚才提到的戴尼尔戴刘易斯,也包括这里的罗伯特德尼罗。我会想德尼罗是银幕时代的游吟诗人,唱着民谣,飘洋过海,从西西里来到曼哈顿下东区。德尼罗扮演的爵士乐手吉米在战后一次盛大狂欢中,爱上了爵士女歌手丽莎。然后,才子才女,萨克斯蓝调配百老汇女腔,就这样热烈烈的爱恋、结婚、共同巡回演出。
我同样会和很多人一样,忘不了这部音乐剧中百转千回的爵士歌曲,丽莎的扮演者明尼里原本就是著名女歌唱家。在电影中,他与她都对音乐有着自己的追求,吉米放荡不羁,丽莎固执内敛。他们可以因为珠联璧合而走到一起,也会为了诸如怀孕与否、到哪个城市定居这样的事情而吵架。并且,直到他们的爱情拯救不了彼此的孤独——那种性格里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孤独,所以他们离婚了。
爵士乐是这样一种音乐,无论怎样忧郁的爱着对方,却牢牢守住自己的音线。你有你的华彩漫天飞舞,我有我的尾声余音绕梁。吉米的萨克斯和丽莎的歌声除了调性一致,其实是各自独立的。
他们离婚后的六年中,各自仍然有着骄人的事业。直到有天,夜色深沉,纽约的夜雾格外缠绵忧郁,他来剧场看她盛大的演出。就像昨天一样,他仍然叼着烟斗,打着节拍,露出不羁的笑容和由衷的欣赏。她在台上唱那首好听的《纽约纽约》,她看到了他,他们相视一笑,就像昨天一样。
电影在持续的爵士乐中走向The end,我在音乐里想起《纯真年代》里纽兰的一句话:“他知道他失去了某些东西:青春年华。但是他现在明白,那东西不仅根本得不到,而且也未必真有。”
纽兰说的“那东西”,不过是another saying of love。
假如纽兰与她结婚,结局不过是吉米的翻版。
对有些人而言,爱情只是生命中一些点滴的瞬间,而且转瞬即逝。它的结局只有两个,或者永远隔山隔水,用时间拉成一条细到看不见的线;或者结婚然后离婚,并在多年以后带着淡定重温或多或少的那些瞬间。


                                                       2008年10月13日

马丁西克塞斯:
《纯真年代》:9.5分
《纽约纽约》:9.5分
(老马的电影几乎都看过,大部分是不错的。但这两部我最喜欢,其次是《穷街陋巷》、《出租汽车司机》等。)

 6 ) 去它的纯真

今天真是火大了。一大早上了豆瓣,没事看了下这几天看过电影的影评。等我看完纯真年代的全部17条评论,我真是忍无可忍了。

评论很多都说Ellen如何纯真,真实又脆弱,狂汗哪。丫刚认识男主角的时候那种眼神和口吻,哪个未婚妻受得了,大家都是女人,装无辜蒙谁呢,坐在火炉边假假低头垂泣让傻小子手足无措心生无限同情这招用的可溜呢。俺不是卫道士,只要你有这个实力,女人主动不是罪,用点小手段大家心知肚明,可那是人家的未婚夫(那个时代订婚比俺们结婚还郑重),这个人家还是你的小表妹...不要以为没有床戏就是纯洁爱情,May清澈眼神映衬下,这俩不折不扣就是那什么什么

newland也不是什么好鸟。电影开头就有一段旁白,说他之所以和may订婚是因为他认为娶一个这样在上流社会眼里认为最完美的妻子可以使自己不偏离社会的主流规范(大意如此)。可见newland其实并不是个多么纯真、多么至情至性的人啊!他并不真正厌恶俗世,对主流社会的名利之类还是追求的。到后来真的结了婚,又发现自己忍受不了和自己不爱的妻子一起的生活,于是又开始谋划着怎样和婚外情人来个惊世骇俗、“纯真"爱情至上的弃家大逃亡了。真是绝顶自私的男人,符合社会法则的规矩生活也要试验一下,婚外的激情浪漫也不能放弃,却全然忘了婚姻是意味着责任的在宗教和法律面前的承诺!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都变成了他为满足自己私欲的试验品和牺牲品!而这个男人,享受了一辈子有能干的贤妻扶持着的美满家庭和人生,到了晚年还可以回忆回忆年轻时的一段不寻常的美妙情事、在精神享受一下得不到的爱情带来的淡淡忧愁残缺美感......却还以现实社会法则不能违背的借口当自己的挡箭牌假装无奈!我靠!

最可气的是N多评论说may阴险。她不过就是在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做母亲的时候告诉了第三者自己要做母亲了啊,不然老公就被人拐跑了啊。那个时代丈夫和名声都是对女人重要的不得了的东西。难道男人出轨女人就非要任之由之,末了临终前还要托孤一样把丈夫托付给丈夫的情人,自己的表姐?再说了,她所作的一切也并不都只是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may是真真切切地爱着newland啊

newland和ellen如果真的相爱那么你们就努力争取在一起啊,既然你们承受不了来自社会和自己内心的巨大压力,那么你们就什么都不要做,即使情难自禁做了,那么你们就不要让may知道。两个人假仁假义的好像成全了may,却不知道早已明白事实真相的may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明明自己是无辜的,还得对伤害了自己的两个人心怀恩。。。

anyway,平心静气的说,这部电影还是很美的。我承认那个夕阳西下独帆过尽的场景无限伤感,险些要上了马丁.斯科塞斯的鬼当。电影这个东西,杀人放火的罪行都可以拍得荡气回肠,更何况是这种所谓的惆怅的爱情呢
  

 短评

居然有人说梅有心计……?请问一下你的表姐跟你老公暧昧你心里不急吗???你会两手一摊,好,你们是真爱,我离婚成全你们???有意思。“我在信里看出你有些忧郁……”“但你来了就不一样了。”这种语言挑逗大家看不出来?就算是年轻时的朋友,也不会在表妹和表妹夫结婚之前单约自己的表妹夫吧???“他会给他的情人送黄玫瑰吗?”这句不是勾引是什么?谁是谁的情人?还有第一天收到信故意第三天回的欲擒故纵……丈夫出轨是有错在先,但自己跟众多男人闹绯闻就是正确的???还有纽伦,既然不爱梅想带着艾伦离开,还要跟梅doi生孩子?艾伦结婚前干嘛去了?无语太无语了……只能说女人才能看到女人的小心思,我和妈妈都这么认为……那些感叹真爱的,祝你们也拥有这样的表姐。

7分钟前
  • 蓝莓波子汽水
  • 较差

“每当忆起她,他总感觉虚幻宁静,宛如画中的仕女,象征他所错失的一切。”马丁纯情起来配上眼花缭乱的视听语言真是不得了。

12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恬静浮华下暗涌的渴望和彻骨的残忍,笑着杀人从来不见血。片尾终获自由之身,来到爱人楼下却又静静走开,这份感情已被时间神化至不真实,竟无须用重逢去证明。终明了阿佳妮为何会爱DDL,MP一如既往大女人,可爱可敬

16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那是一个男人都是戴礼帽的绅士而女人都是穿长裙的淑女的年代,那是一个行事讲究体面传统即使发乎情也得止乎礼不逾矩的年代,而现在是一个想打出“纯真”输入法最先跳出的却是“车震”的年代。

17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摄影与戏服美轮美奂,油画般古典安静的氛围之下是汹涌澎湃的渴望和冰冷彻骨的残酷。为原著和老马丁所折服!

18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很喜欢这个故事,但是老马处理有两点比较遗憾:1.相较于古典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和剪辑都过于现代,影片整体节奏可以更慢、更稳;2.MAY复杂性完全被两位主角戏份作空,成为一个仅有叙事功能的局外人。但事实上,这个人物其中的“纯真”和隐忍,如若构成三角对戏,整个电影深度会上一个档次。

2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Newland——男主的名字代表的就是纽约,这块新大陆上带着伦敦旧式的规则和新式的反叛。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婚外真爱,仅仅是因偷不得而念念一生。May是个典型好妻子,发现丈夫的异心也仍能温婉聪慧地给他选择机会。丹尼尔太适合这种多情又优柔的角色,而且正是因为这部戏导致他与阿佳妮情断。

28分钟前
  • 仲曰
  • 推荐

人生就是这样,你会背负着无法向人说起的秘密终老,并且永远抓不住你最想要的东西,却无法有怨言。好难过

31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迷人的镜头语言。男主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兼假道学,光说不练的典范,他根本没有爱过他的妻子,他甚至希望她去死。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平静度过一生。马丁的厉害之处就是把你吸入人类心灵这个公共厕所,且你走进去了还意识不到这是公共厕所,因为你也是个公共厕所,你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35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女人分很多种,像May 那样的,会很幸福

39分钟前
  • 亲爱的我呀
  • 力荐

15.9.20 尤其喜欢最后在楼下的一段,所谓“很久以后想到你还是会记忆一阵汹涌”的感觉能被影像化成这样,无敌了。私以为本片代表了马丁心里最柔情最雅致最温和的部分,就像《巴里·林登》之于库布里克。看到片尾那行字更是一阵唏嘘,老马他爹有老马这样懂他的孩子,太幸运。

4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看似多情的少妇也曾专情,看似纯情的少女也最无情。一间书房如同囚笼,困住男人的自由。炉火旁没有出口的话,终于把爱火熄灭。他习得全部礼数,却愿跪在她脚边亲吻。她忤逆任何礼数,却能放手成全别人的幸福。可这个故事哪有人会幸福,堂皇之下百花皆枯。那天我迷信,灯塔旁的你没有回头,便辜负一生。

4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1.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老马丁首次让角色向社会屈服。2.不动声色后的暗潮汹涌,冠冕堂皇中的冷酷残忍,虚伪矫饰下的隐忍激情。3.服装与布景美若油画,摄影机近乎一刻不停地轻缓运动。4.复古的圈入式强调,及模拟歌剧院望远镜视角的摄影。5.帆船驶过夕阳下的灯塔,徒留我在记忆中勾勒你的倩影。(8.5/10)

4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生活就象被强奸,当你无力反抗的时候,只能默默承受

5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有Winona Ryder这样的白玫瑰,还要Michelle Pfeiffer这样的红玫瑰作甚!

5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又是这种红玫瑰与白玫瑰亘古不变的讨论话题,不过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罢了。从May的立场来看,男主和表姐实在有渣男贱女的嫌疑,婚前的自由抉择空间给了,婚后又温柔大度勤劳持家,男主倒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我呵呵了。若想责任欲望兼得又没这个能力,总得付出代价吧是不。ps.年轻时的薇诺娜真绝色。

56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男人们的一个永恒问题:老婆和情人,你更爱哪个。慢,推进都是小说读旁白,时间跳跃有点意思。古典,主人公的行事原则包括那些世人看法,都跟那个时代有着脱离不开的联系。

5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马丁·斯科塞斯也拍古代…好吧是近代爱情片儿啊。还是上流社会题材。可以说剧情毫无新意甚至老掉牙,但是主演们都TMD太帅太美了,无论是丹尼尔·戴·刘易斯还是薇诺娜·瑞德,都很有气质。所以整体观感很好。摄影和服装布景细腻精致很好看。旁白略啰嗦可以删去。结局太仓促,铺垫2小时结果虎头蛇尾略坑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破配音,使劲模仿。很讨厌Michelle Pfeiffer的嘴唇很讨厌!且丑。音乐不错,片中器皿美。

1小时前
  • 彌張
  • 推荐

每當憶及她,他縂感到虛幻寧靜,宛如畫中的仕女,她象徵他所錯失的一切。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