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尽头相遇

HD中字

主演:沃纳·赫尔佐格,Samuel S. Bowser,Regina Eisert,David Ainle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2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3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4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5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6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3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4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5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6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7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8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19在世界尽头相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世界尽头相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导演和旁白均由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来担当,记录了他与剧组前往南极洲拍摄当地生物、居民以及独特地理风貌的历程。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关于南极著名的企鹅的影片,而是去探索南极的人类生活,以及壮丽神奇的南极洲美景。他们前往由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南极计划部门运作的南极洲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位于罗斯岛的麦克默多站进行拍摄,在当地采访了一些在作业、后勤、IT和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援的成员后,他们陆续前往海豹基地、潜水营地等南极洲人类扎营的地点,沿途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包括细胞生物学家塞缪尔·宝泽(Samuel Bowser)、动物学家占·保罗斯基(Jan Pawlowski)、企鹅研究学者大卫·安利(David Ainley)等在内的简短访谈。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拍摄探索的并不在于展现科研领域,而在向大众揭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本片提名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司马迁哈啦猛男秀一见钟情如花如荼第二季我的野蛮同学蹂躏冻肉西风烈(2008)余生,请多指教电影版呼啸山庄1939龙少爷1982七金刚1994越狱第三季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安娜与国王1999全境灾变家庭经济学第二季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反击 第二季芳草碧连天非法入境美食家雪儿大反弹生死时刻陌生人2008波尔达克第二季五龙镇棺传咆哮2023沉默法庭山林喋血唐顿庄园电影版衰落与瓦解盛会飞天大盗第三季落魄律师文森佐 第一季荣耀法则糟糕的朋友们临床犯罪学者火村英生的推理狩人的噩梦 前篇无眠夜时来运转无间道2(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stories to tell

除了南极独特的生物和景色 这部片子更关注的是每一个独立的人 他们所在做的事情 他们经历的故事 来到南极的原因。 我想正是这些故事 让这部片子 更打动人。

how did he/she end up in this place?


驾驶铲车的哲学家说:
"I think that its a logical place to find each other because this place works almost as a natural selection for people that have this intention to jump off the margin of the map, and we all meet here where all the lines of the map converge.

I think there is a fair amount of the population here which are full time travellers and part time workers, these are the professional dreamers. Through them the great cosmic dreams come into fruition. Because the universe dreams through our dreams, and I think that there is many different ways for the reality to bring itself forward, and dreaming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se ways. "

导演的旁白说:
“those few who have experienced the world under the frozen sky often speak of it as going down into the cathedral.”

照顾着温室的语言学家说:
"if you take everybody who's not tied down, they all sort of fall down to the bottom of the planet. We all at loose ends and here we are together. PhDs washing dishes and, linguists on a continent with no language..."

还有朝着群山狂奔赴死的企鹅
even if people caught him and bought him back to the colony, he would immediately head right back for the mountains

 2 ) 最爱小镇生活

一直以来非常喜爱和向往那种只有几百居民,大家彼此都认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各种基础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的小镇。如果常年伴有雨雪天气就更好了。看了这么多年电影,只有两个小镇让我心仪,一个是《极夜30》里的阿拉斯加边陲极夜小镇,另一个就是本片里中的麦克默多。

 3 ) 【纪录堂3月17日第60期】81届奥斯卡纪录片展映之:世界尽头的奇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报名请进:http://www.douban.com/event/10576129/
  为更方便统计和准备现场座位,请参加的朋友一定在以上地址报名后参加活动。
  
  ★纪录堂小组【放映世界,讨论生活】:http://www.douban.com/group/docu/
    
  ★本期活动:【纪录堂3月17日第60期】81届奥斯卡纪录片系列之:世界尽头的奇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时间安排:
  19:30-22:00 欣赏影片《世界尽头的奇遇》+片后聊
     
  ★地点:地点:叁號會所-海淀区北三环联想桥向西300米北京青云公司处右转向北200米,进保安站岗的厂区门直行50米,进左手边的D区停车场向西走50米右手43C,有一道生锈的铁门即叁号会所
  
  路线图: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3343561/
  问路电话:82115288
      
  ★收费:每人最低消费15元(含一杯软饮或茶)
        
  ★影片介绍:
  http://www.mtime.com/movie/77989/
  赫尔娇丝佐格株这次前瓮往位佑于罗岳斯岛的性麦克然禁默多捌欺站进行拍摄邀骆,那滇里叮是摇南极洲藩最大的呀科学株研旋究晃中心,拧由美墟国颇国家折科工畦学台基医金夯会殖南极计划部闸门肄运飘作洪。他辱指们坚的多数命居民州(朵夏季压大概诡能咱达到撑1100毋人左右硬勺)并不是阅科轧学隆家,虐而驼拎是作誊业、完后勤略、IT岂和维梗护等瓶方面歌御提供浑眨支呸援习的蛰成税员曝。秘某株种程度上笼可以蓄说邪散,他们的目挣瞩的并不加搁在广于科闸研宴,哆蝴而在于汝体衷验。除谦了世麦咱克缮默歇多痒站的鼎生活,赫尔佐纫格靴还拍影毋摄憨了很拌多南极洲意的壮丽景色红廖,让人择靶们领弯略到这块睛神拭奇甄大陆灾上的风光…殊…
  
  幕后花絮
  这是一部关于南极的纪录片,但并不是关于企鹅的。沃纳·赫尔佐格来到南极的麦克默多站,也就是国际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总部。在这里,在底层咆哮着的大冰川上,居住着1100多人。当时是“夏季”,从10月到第二年的2月,太阳都不会落。
  沃纳·赫尔佐格采访当地居民,采访科研人员,和他们讨论冰川,火山,南极的大气层,有意思的是,沃纳·赫尔佐格总爱“跑题”。比如,沃纳·赫尔佐格提问一个研究企鹅的科学家,尽管在提问之前,他就被警告,这个科学家不善于和人沟通,不善言谈。沃纳·赫尔佐格却问对方超级尴尬的问题,“企鹅有同性恋吗”, “有疯了的企鹅吗?”
  事出有因,沃纳·赫尔佐格对一只离队出走的企鹅尤其感兴趣。他拍摄到一只企鹅,离开奔赴海洋觅食的大队伍,独自朝相反的反向走去,而相反的方向离海洋有几百公里,这样走的话,肯定死路一条。沃纳·赫尔佐格的解说充满了德国式的幽默,他感慨这只企鹅会有多么的寂寞,这样的行程有没有价值。
  沃纳·赫尔佐格对任何人都充满了好奇,他的提问简易,又不落俗套。比如,在他的循循善问下,那个叫David的焊工,向他展示自己的双手,说自己有皇室血统;那个热爱旅行的计算家专家,向他演示自己如何躲进自己的行李箱;总爱未雨绸缪的生物学家时刻带着可以充气的塑料划艇等。更奇特的是,这些人的背景五花八门,银行家变成了南极的卡车司机,语言学家变成了南极温室的园丁……
  除了有趣人,沃纳·赫尔佐格镜头中的南极自然景观简直就是艺术。没有几个导演能把世界的尽头拍摄的如此美,如此震撼人心。——趴在冰川上,耳朵贴地,听海豹的叫声,如同天籁之音。
  
  
  ★精彩评论:
  
  HKIFF札记——世界尽头相遇
  lixunhuan
  http://www.douban.com/review/1340966/
    如果说现在拍电影的人当中还存在一个传奇的话,那么它就是Herzog。Werner Herzog是谁,三言两语恐怕难以说得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电影里面的人物那疯狂的气质,挑战自然极限的梦幻和神话,还有失败,无不让人无比迷醉。
    
    2003年《时间之轮》之后,Herzog就转入了纪录片的领域,当然讲的故事和风格还是依然故我,那么多极端,那么多神秘,在现实世界当中一一聚焦。04年的《白钻石》讲述一个伟大的热气球冒险经历,05年的《灰熊人》探索人类和自然的无穷奥秘。终于,2007年,他来到了南极。
    
    电影的名字叫做Encounter at the end of world,在我的理解里面,这个End指的是空间也是时间。空间比较好说,世界的尽头,就是那种“到此为止”的那种幻灭感十足的广阔浩淼的白茫茫荒原。迷路的企鹅死不悔改地往着三千公里以外的海洋进发。时间的尽头在Herzog电影里面那种末世气息的弥漫,在南极洲的极端昼夜里面,在对inconvienient truth的悲观态度里面。简直迷人到死。
    
    开场的时候Herzog已经说not another penguin movie,和帝企鹅日记这种纪录片大异其趣的是,Herzog从来不会去人性化那些可爱的动物。而且他更关注的永远是人,还是人。正如开头时那个开吊车的前哲学家所说的"people here are professional dreamers
    ,they do nothing but dream all the time"各种出位奇人云集,包括练过缩骨功在卡车尾箱穿越非洲大陆的研究员,rock到爆的生物学家,他们都拥有着自己最为独特的气质,大概是地球上最最非凡的人群。
    
    Herzog还少有的在纪录片里面加上了自己德国式的冷幽默,让电影冷上加冷。雪盲模拟的片段,俯身听海豹的片段都是全场笑喷的段落。
    
    在大银幕上面看这部电影绝对是难忘的美好经历,南极洲的广芜,深邃的思考,委实难以细述。直至世界的尽头,我们在此相遇。
  
  
  不一样的南极
  picnic
  http://www.douban.com/review/1811528/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南极。
    
    Herzog似乎毫不在意BBC等常常呈现的极地风光,什么高大的冰山,肥胖的帝企鹅,光怪陆离的极光等,统统在这里看不到。Herzog呈现给我们的南极,是一个被打上了深刻人类烙印的南极。我们从他的镜头中看到的,是一个到处是烂泥坑的大工地似的南极大本营,人们住在集装箱一样的房子里。到达南极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观赏美丽的风景,而是学习如何极地求生。七八个人戴着塑料桶(模拟极地黑夜或暴风雪时的感观效果)拴在同一条绳子上一步一滑地朝着完全错误的方向走去,这个训练直观地说明了南极生存条件之恶劣,而人在这样的条件下,又是如何vulnerable。
    
    Herzog关注的永远是人,是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为各种原因长年驻守的人。这里的每一扇门后面,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故事。在这儿,银行家开大巴,哲学家开挖土机,博士生种蔬菜,生物学家开摇滚音乐会。这个殊彩纷呈的人群还包括了一些堪称异类的人物,比如那个女旅游家,曾乘垃圾车长途旅行,在沙漠里断了水,每日饮两小杯水为生。她的脸皱纹密布,访谈时她在涂一张油画,血红的船头,刺向上方。
    
    Herzog展示给我们一个南极的科学家团体。这些在不常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人们在Herzog的镜头下纷纷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企鹅专家。他真的很不爱说话,Herzog却乐于逗他说话。问他的问题巨搞笑:hey,我听说企鹅也搞同性恋啊?对方只是羞涩地一笑,简练地说(我是凭记忆敲字儿哈,精确的对话请找script):这个嘛,我倒没在这群企鹅里看到过。不过他们搞三角恋,两只公的追求一个母的之类的...哦,有人说企鹅中也有妓女,一只母企鹅和好多公企鹅发生关系。其实她要的是那个公企鹅的石头(我完全不明白企鹅要石头干嘛?)。她想要很多石头,可是办不到,怎么办呢,只好去偷。她就跑到公企鹅那边。人家以为她是送上门来给他XXX,就很高兴地去跟她XXX,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她要的是石头。
    
    多逗啊!而这竟然是一个据说已经不愿与人类说话的人说出来的。
    
    还有一对儿观察海豹的科学家,那个女的负责化验母海豹的奶水。我蛮反感拿动物做实验的,但是看了她的访谈,我顿时觉得她没那么可恶了。她说,这里是完全寂静的,没风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但住时间久了,你会听到很多从地下传来的声音。我们扎营的地方是冰冻的海域,我们脚下就是海洋,很多生物在没冻结的水里游动。海豹游动在我们脚下,他们会发出召唤声,那声音像什么呢?Pink Floyd。这些话让我记起,她在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外的生活,比如,她也听Pink Floyd。
    
    这里生活着太多太多精彩的人们。最后一次潜水的喜欢看科幻片的生物学家,曾被火山喷发集中却又重新出发的地质学家,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地讲他的B-15大冰山的科学家,竖起超大的气球捕捉某种亚原子、用夏威夷土著的图案装饰他巨大设备箱的物理学家。
    
    Herzog也拍自然。他拍下一只离群出走的企鹅,朝着大山孤独地进发,它不知道它走错了方向,那一头等待它的是死亡。他走过人们的营地,人却不能阻拦它的前进。哪怕将它送回正确的路线,它还是会转身朝着大山进发。Herzog问,Why?没人知道。人们只能用眼光为这只走向死亡命运的企鹅送行。那只企鹅就像俄狄浦斯一样,奔向宿命而去。有多少次,人就是在上帝这样的注视下走向自己的宿命的吧!
    
    Herzog的电影是不是NSF所希望看到的呢?我不知道。NSF一向是赞助科学的。Herzog的电影中的确谈到了很多科学相关的内容,可我总觉得他与NSF的大目标并不一致。他思考的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人文问题。他思考的是,人类占领了南极,地球对人类而言再也没有秘密。这对人类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那两个100年前来此探险的人,在南极留下了一幢木屋,里面堆满了当时从英国带来的罐头和物品。他们曾为了大英帝国的宏图而探险,但今日,这些罐头和物品变成陈列品供游人观赏,大英帝国梦已成为历史旧篇。南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一个梦想,但又有谁能预测,有一天,这个梦想不会如同当初的大英帝国梦一样变成历史的尘埃呢?
    
    Herzog的南极向我们献出他对科学世界的人文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科技与自然,关系是那么微妙。人借助科技将自然变成人的自然,然而自然的威力却能将一切轻易抹去,包括改变了它的人。也许下一个冰河世纪后,人类将不复存在,而这片冰雪的世界,还将以它的方式存在下去。

 4 ) 南极的幽默,神学的结尾

3个镜头:
1,企鹅也会疯.导演和一个研究企鹅20年的学者谈企鹅,这专家据说常年寂寞,已经不习惯和人说话了.一只疯企鹅,离开伙伴,不去海边,不回栖息地,而是向80公里之外的内陆山脉走去,学者说,把它抓回来,它还是会一头奔着山而去.导演问了一个至今无解的问题:疯企鹅,为什么?想起登山爱好者自以为很酷的那句口头禅:我登山,因为山在那.不过是一只疯企鹅.
2,怪人的集合.即使南极的司机,个个背后都有一筐故事,让导演不得不用旁白代为提炼.在这里相遇不奇怪,南极对人群有自然的筛选作用,觉得生活无聊,想到世界尽头来的人都来了,呵呵,旅行要到世界尽头,向南向南,直到一个没有南方可言的地方.
3,一个语言学家.感慨每分钟都有3\4种语言正灭绝,导演感慨,人类文化真出问题了,因为这个文化里,有人保护树木,有人保护鲸鱼,却没人理会某个语言最后一个使用者的消失.
结尾,竟还是要归到神学上.在观赏了南极的海洋火山冰原物种后,导演引用了一句,大意说,通过我们的眼睛,宇宙才知自己的美丽与尊荣;人类是宇宙伟大尊荣的见证者.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是懂得欣赏造物美妙的唯一受造物.类似说法有,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脆弱而有尊严.

 5 ) 你永远不知道内只企鹅的想法

   如此巨大纯美的角落就静静地绽放着,人类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到这里。各显神通地榨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甚至为了研究可能让人类减肥有效,而去采集海豹的乳汁。谎言随后就来到了,内些科学家声称这样做,对海豹的生活一点影响也没有。太可乐了!~
    冰川下,海豹的声音意外的如此迷幻到宇宙。这么一来,海洋馆里的同类就真太可怜了。它们的声音没有灵气,如其所处的水池一样沉闷。
    同样沉闷的企鹅专家告诉我们了一个小秘密。每一段时间内,总会有那么一只企鹅会脱离觅食队伍,孤独的向着群山走去。如果你把它抱回原来的队伍,只要它双脚一着地,绝对义无反顾的再奔向群山。跌跌撞撞的小黑背影越来越小……
    不同国家的人在南极村里相聚。用梦旅人来形容他们的共性是最恰当的了。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好几百斤关于过去的故事。可到了这儿,你可以重新开始你的梦。
    最后物理学家描绘的世界和海豹天籁的交融让我迷恋。HOLY的曲子也再三出现。导演一边毫不吝啬的分享南极给他绽放的美丽,一面客观的记录人类的行为。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大众娱乐早就一厢情愿的拥抱着南极,国内的某个节目组也将不日拜访,近月选秀活动即将展开。南极变成了TV SHOW下的终极布景。
    今天,我们可以用VISA在南极刷卡;明天,我们将喝着海豹奶并且永远也不想知道关于内只企鹅的想法。
    再见,最后的南极。

 6 ) HKIFF札记——世界尽头相遇

如果说现在拍电影的人当中还存在一个传奇的话,那么它就是Herzog。Werner Herzog是谁,三言两语恐怕难以说得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电影里面的人物那疯狂的气质,挑战自然极限的梦幻和神话,还有失败,无不让人无比迷醉。

2003年《时间之轮》之后,Herzog就转入了纪录片的领域,当然讲的故事和风格还是依然故我,那么多极端,那么多神秘,在现实世界当中一一聚焦。04年的《白钻石》讲述一个伟大的热气球冒险经历,05年的《灰熊人》探索人类和自然的无穷奥秘。终于,2007年,他来到了南极。

电影的名字叫做Encounter at the end of world,在我的理解里面,这个End指的是空间也是时间。空间比较好说,世界的尽头,就是那种“到此为止”的那种幻灭感十足的广阔浩淼的白茫茫荒原。迷路的企鹅死不悔改地往着三千公里以外的海洋进发。时间的尽头在Herzog电影里面那种末世气息的弥漫,在南极洲的极端昼夜里面,在对inconvienient truth的悲观态度里面。简直迷人到死。

开场的时候Herzog已经说not another penguin movie,和帝企鹅日记这种纪录片大异其趣的是,Herzog从来不会去人性化那些可爱的动物。而且他更关注的永远是人,还是人。正如开头时那个开吊车的前哲学家所说的"people here are professional dreamers
,they do nothing but dream all the time"各种出位奇人云集,包括练过缩骨功在卡车尾箱穿越非洲大陆的研究员,rock到爆的生物学家,他们都拥有着自己最为独特的气质,大概是地球上最最非凡的人群。

Herzog还少有的在纪录片里面加上了自己德国式的冷幽默,让电影冷上加冷。雪盲模拟的片段,俯身听海豹的片段都是全场笑喷的段落。

在大银幕上面看这部电影绝对是难忘的美好经历,南极洲的广芜,深邃的思考,委实难以细述。直至世界的尽头,我们在此相遇。

P.S话说其实看的过程还是有点郁闷的,由于是亚洲首映,所以电影是没有字幕的。而我的英语其实。。。没好到我想象中的那个地步,而Herzog的口音,如你所知,比较重。于是大概有20%的内容是靠猜的。更惨的是香港的观众超级爱笑场的恶行让我很郁闷,到底是真的很好笑,还是他们自己内爆,只能等rip出来以后再看一遍了。

 短评

①人类的渺小,人类的伟大②长期的极昼状态下,调整作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③一只离群的企鹅向着死地龋龋独行,渐行渐远渐戚戚,最后成为地平线上的一个小黑点

2分钟前
  • 红袍修罗
  • 还行

南极海豹像Pink Floyd一样歌唱。

3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这真是部奇怪的纪录片,传递着一股异样的绝望信息。几乎像机器人般的电子感的旁白,因逃亡而来到南极的人,在此太久而已自闭不再愿说话的科学家,慢了无数拍的节奏,幽灵般的水生物,祈祷的比喻,神学色彩的配乐,以及那只不回家园不去海边捕食而一味向内陆寻去的企鹅;最后,我们只会像恐龙一样消失

8分钟前
  • 小晨
  • 还行

一向对纪录片没兴趣。开头看的时候还有点心不在焉,直到第一次潜水拍摄的时候,我才理解为什么说每次潜下去都会觉得是一座恢宏的教堂。越看越投入,我崇拜每个去南极的人,他们真的是伟大。不是我们想想的那么简单可是他们可以微笑着说我的脸冻僵了。这样真实的纪录片,就像让我去了一次南极感同深受

12分钟前
  • AMY
  • 力荐

1-4-2008 7:15pm grand cinema

16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水准未失

20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拍纪录片能拍得这么科幻也是绝了,而且我居然看出了一种泰伦斯·马力克和阿涅斯·瓦尔达的合体感。然而最不能忘怀的还是那只明知死路一条却仍然要奔向群山的企鹅。

2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乐观和天真在南极真的是必备品

24分钟前
  • 舒克struggleGB
  • 力荐

就像那只奔向大山的企鹅,人生需要奋不顾身一次。

2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人类的文明,最终将引着人类,如那迷失方向的企鹅,走向消亡、荷索的开宗明义,这不是一部关于企鹅的风光片,这仍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以及人的意义的电影。人为什么要,又能否真正的驯服自然呢?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如果人生到了一个高度,那么你就应该停止~

37分钟前
  • 克隆小丸子
  • 力荐

和很多电影大师只专注于故事片或纪录片创作不同,沃纳·赫尔佐格最近十多年一直游走于两者之间,而且纪录片创作成就斐然,《灰熊人》、《凝望深渊》等都是佳作。该片纪录南极的自然现场和人类现场,美,也不那么美,更多的是反思。影片的最后,赫尔佐格把该片献给影评人罗杰·伊伯特。

4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Professional Dreamers

4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如果你感到生命变得狭窄,就是看这部片的时机。不是南极,而是南极科考站中的人。他们为何而来,他们在南极的生活状态,日常工作切面,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南极这个地理存在本身。导演有广阔的头脑与心灵,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迎合了我全方位的审美趣味。冷静的,冷静的追梦人。

49分钟前
  • Saloptus
  • 力荐

在世界尽头与梦想相遇。那只掉头朝着内陆绝尘而去的企鹅,便是这些职业梦想家的缩影,让人感动,肃然起敬,五味杂陈。

5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庄严如教堂礼拜朝圣,优雅水母于无声幽暗里升腾,波光涌动如明灯圣火,天光流转间,这里是世界尽头,也是时间和人类心理的尽头,敬畏自然。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没怎么看懂,不过南极真美

58分钟前
  • 麦田
  • 还行

大猩猩完全可以骑在一头山羊背上,在夕阳中扬长而去~~可是它不。

1小时前
  • 林小熏
  • 力荐

还以为Herzog也玩地理风光片了,结果还是人文的。

1小时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冰层之下,即是宇宙

1小时前
  • 狮子人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