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HD中字

主演:基特·哈灵顿,雅各布·特伦布莱,苏珊·萨兰登,娜塔莉·波特曼,凯西·贝茨,本·施耐泽,埃米丽·汉普希尔,迈克尔·刚本,坦迪·牛顿,贝拉·索恩,克里斯·泽尔卡,莎拉·加顿,杰瑞德·基苏,阿里•米伦,阿玛拉·卡兰,吉斯·布洛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2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4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5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6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3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4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5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6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7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8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19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你觉得我们来自于不同的世界吗?

二刷五星

神奇的事情是什么呢 片尾曲曾经是我用了很久的闹钟铃声 今天第二遍看完突然想起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想过如果拍一部片用它来做片尾曲 结尾的场景是一个人在街上走路 越走越快 越走越快

扯回这个片儿 先说问题 据说初剪版四个小时 现在的版本是两个小时 花了多兰两年的时间剪辑 以及众所周知删了劳模姐的戏份——显而易见能感觉到不止删了这条线——从观感上来说不妨拿这个片跟《双面劳伦斯》做个类比 跨越多年的一段回忆 籍由又不止籍由一个主人公的亲口叙述讲出来 但《双面劳伦斯》的两个主角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 而这部片的两个主角甚至从头到尾没有见过一次面 生活状况和经验也相差甚远 所以从叙述手法上 现在的版本这样剪是有视点和共情的问题的 虽然我们完全能理解这两个人其实分享着一种共性 但他们毕竟还是“两个人” 而且 另外一层面的问题是 目前的版本里头两人的共性又太过“共性” 母子父子关系的刻画在rubert身上是成立的 但当同样放置在donovan身上的时候 是不是就不能用太过类似的桥段和设置来凸显这种共性呢 或者说 这个让我别扭的地方来自于中段(信泄露前后尤其是泄露后)对donovan和他身处环境和身边人的刻画 太过刻意地让他回归到隐士的状态以及和母亲的和解 就像剧中所说的 “我们两个都刻意不去追溯我们的过去” 但目前的版本上显而易见不是如此 如果更高明和舒服一点 应该不是周遭逼着donovan去追溯过去 而是donovan自己不得不去做这件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论是经纪人的解约 还是最后个人觉得最糟糕的那场老头讲鸡汤的戏 都显得越来越不妥当

但二刷之后我还是打了五星

多兰应该算是以自己目前对电影的理解下喜欢的一个最特别的导演 因为他在我喜欢的导演中是最喜欢最沉迷讲故事甚至往往有点想走偏去撒鸡汤的一个——但这么理解他的人想必并不会觉得他有什么好 换种方式说更妥当——在他身上 在他的讲述中 我总是千次百次看到一个自己身上存在的但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讲述的情绪 即便是在多诺万这个片 这跟我觉得自己是donovan还是rubert都无关 里面有一句台词是成年的rubert跟记者说的 “你觉得我们来自于不同的世界吗 不是的……这是一个关于偏见的故事……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 我们所想所寻在你看来都是那么不真实 毫无价值可言……你把你的生活凌驾于真相之上 你觉得我们在上流社会苦苦挣扎 持着权贵的观念判断人们的观点 觉得我们生活中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就无法抱有怜悯之心 真是病态”

恰恰是前几天 在想剧本的时候我在笔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关注的不是你们口中的大多数

不是你们口中的少数

不是阶级 不是贫富

甚至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

我关注的是边缘

很多人身处边缘

这些人委身于你们口中的中产、无产、精英当中

委身于高楼大厦、穷乡僻壤里头

委身于学校、公司、邻里乡间

每个人都曾是从边缘被慢慢归化成众人

但总有那么一些自觉自知的人不会不愿不能如此

那样会让他觉得相比活着 死有趣多了

多矛盾啊 因为这样负重顽抗地活着 也并不开心”

当然 这不是多诺万这部片故事本身讲的重点 但是是这个故事讲述的姿态背后展现的东西 是多兰秉持的一种态度 这跟一个人从小长大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但从来都不是用“亚文化”用“少数人”就能理解的一个该死的文化研究的东西(我太讨厌文化研究了就像太讨厌电影理论讨厌剧作法一样)

anyway 我不会说话 也不知道怎么清楚地说明白这个东西 但我相信这个东西能感受到的人越来越不是少数 这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问题 就像前几天威尼斯给阿莫多瓦的颁奖词里说的一样 在当前世界范围里头极右势力的抬头局势下 我们无比需要“你”

电影叙事的美丽对我来说 从来都不是在于剧作法 而是在于这个地方 而多兰的片从来都没有丢掉它

 2 ) 永不停歇,永不屈服

如果多兰曾经被高估过,那么他现在或许已经被低估了。多兰把同性关系和母子关系像连环画册一样反复书写,以至于观众渐渐习惯先入为主地把题材误认为主题,而没有发现多兰已经钻进了材料之下的深渊。如果观众没有将片头打出的梭罗的话铭记于心,大概真的会遗忘了这是一个关于真理的故事。

围绕着约翰,电影编织了一个复杂的网——演艺圈、母亲、恋人、特纳。如果要抽出这些元素的共性的话,那就是约翰一方面强烈地依赖着这一切,同时又深受这一切的折磨。

只要抽出其中约翰和威尔的交往便能知道这一点。约翰无法和威尔在一起这一结果成功营造了这样一种错觉:如果他们能在一起,约翰或许就能幸福。但是故事的最后,约翰最后一次回家的场景不仅震撼人心,也揭示了约翰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约翰在威尔面前眼中的无助和渴望,和他在母亲面前的绝望和愤怒,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约翰和老人的对话则将所有的一切道破。约翰认为自己盗取了一个符号身份,但是老人将视角逆转,用反问的形式让约翰明白,不是他盗取了别人的人生,是别人盗取了他的欲望。

约翰和特纳的关系更是继续推进了一步——特纳从约翰那里得到了约翰自己最缺乏的东西,从而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对男性的依恋,其意义在特纳和约翰身上表现得南辕北辙。

在看似琐碎凌乱得讲述中,电影在情感上已经抵达了非常深的地方,那是光和语言难以照耀的场所,但是多兰尝试用含蓄的镜头进行了表达,这都蕴含在他细腻的画面之中。

多兰最近的几部作品都不乏批评的声音,但是其实每一部都让人惊叹其表达上的进步。而这部电影也着实让人放心,因为多兰所描写的特纳,不正带着他自己的影子吗?他一定会一直追求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永远不会停歇也不会屈服。这是多兰在这部电影中带来的祝福,能够见证这一切,也是观众的幸福吧。

 3 ) 你使我相信梦想,你与我共享孤独

与其给我爱、金钱或名誉,不如给我真理。 ——亨利·戴维·梭罗

十年前的五月,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20岁青年泽维尔·多兰带着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空降第62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并一举斩获包括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奖、国际艺术院线协会奖及年轻视野大奖在内的三个奖项,之后他的作品不断入选各大电影节(尤其受戛纳青睐),并被一次又一次提名/授予各大奖项,从此这个颇具天赋的魁北克青年以导演的身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po一张多兰小公举的无辜小眼神

本周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选取的周限定影片是这位加拿大导演的新作《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这是多兰执导的首部英语长片,演员阵容也是相当豪华(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创作灵感为多兰8岁时因《Titanic》对“小李子”莱昂纳多产生崇拜并写信给对方,所以即使这部片不如其处女作有那么强烈的自传性质,但也依然包含着一部分的自我映射。

本期共14名群友参与,收到12条短评,平均分6.79分。

自制海报,丑的一批,大家将就着看

在正式开场前,伴随着一阵脚步与喘息声,屏幕中出现了一句名言,随即镜头开启,画面中的女子一边急促地敲着门、一边对住在屋内的人讲话,却无人应答。随后,镜头虚化、声音逐渐消失,画面转至正在餐厅内面对面交谈的一对母子,谈话内容与之后电视上的新闻播报填补了之前的疑问。再然后,时间从过去拉回至现在,一场不情愿的访谈打开了一段回忆,此后两个时空不断交错,故事自童话结束时开始,从男主角口中缓缓被讲述。

正式开场前的几个关键情节


还是那个多兰

但凡对多兰有一定了解的影迷都知道,他的大部分电影都离不开对同性认同与母子关系的探讨,这两个话题仿佛为多兰搭建出了一片舒适区,算不算得上是 “拿手好戏”还两说,但称其为灵感源泉却一点也不为过。

《我杀了我妈妈》与《妈咪》中的同性与母子元素

显然,这部也同样如此。男主角为同性恋身份,导演不仅在其与男友的相处上零星着墨,又设定了一段丑闻被曝光后的多诺万去找男友却被对方婉拒的情节,这一情节推动了悲剧的发生,同时也更能衬托出明星与普通人的不同——你能接受得了多大的赞美,就必须能顶得住多大的舆论压力,“所有人和事都成了威胁,你渴望的那些公众的关注,终会变成你想逃离的原因”。

众星捧月

片中的多诺万与其同性伴侣

一切的祸端与彻底崩坏伊始

母子关系也依然是本片在情感线上的重头戏,甚至还不止一对。多诺万与鲁珀特都与自己的父亲有着复杂的关系,且与母亲缺乏沟通。前者大抵是迫于明星身份、工作繁忙,与家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后者被迫离开自己的出生地,慢慢地对成长也越发漠视,逐渐封闭自己。鲁珀特的一封信开启了这段长达六年的书信之缘,许是相似的际遇令两人间的共情越发加深,多诺万帮助特纳选择了相信梦想,鲁珀特也与多诺万共享了部分孤独。

此外,本片中对家庭的描绘与前作《只是世界尽头》其实有些相像——表面看似热闹温馨,实际却如同一颗随时会爆的炸弹,先是气氛尴尬至令人窒息,随后不经意一点场面便覆水难收。

《约翰多诺万》与《只是世界尽头》中如出一辙的破碎家庭

@Supremacyacron 7/10

据说多兰大部分的电影都离不开同性恋和恋母情结,而本片恰好依旧落俗,探讨的还真就是这个主题,通过时空交叉叙事撑起故事架构这种做法也屡见不鲜,小戏骨的表现确实值得加分。

@奔兔吉尔 4/10

用好莱坞的第三人称旁白陈述体叙事法,夹杂回忆倒叙,失去个性变得温柔而无甚残酷之后的多兰全然失去了个人魅力,远在异国拍片甚至连音乐的品味都下降了几个level,多兰上一部「只是世界尽头」能拿凯撒奖最佳导演绝非侥倖,因为他跳出自身那套小情小调的东西,转向丧失情感的家庭深渊,那也是我乐于见到的转变。「约翰多诺万」仍是那种与标题无关的少年成长主题,儿童记忆和同志情趣的蔓延,却在投身好莱坞的自我否认(尤其是在戛纳频频获奖后面对媒体与舆论的攻击)中沦陷,变成彻底纯狗血的抓马滥情。

@亲切的昊昊 6/10

第一部多兰。都说风格淡化收敛不少,但初次看起来无论是身份认同还是母子关系,亦或是近景特写传递情绪,风格化于我而言还是很明显。双线叙事,大明星的苦闷太遥远无法共情,小男孩的困惑倒是有些感同,就是几处情感转折有些生硬。

也没有那么多兰

虽说在影片所涉及的话题上,多兰还是没能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却还是能明显看出他的改变,比如视听手法与情绪展现。从处女作开始就热衷于“炫技”的他,甚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格—— “多兰美学”。但好像从《汤姆的农场旅行》开始,他在众人心中的这一印象却在逐渐被打破,换言之,多兰没有那么爱炫技了。事实上,在视听上多花小心思绝非坏事,用的好了,真的会带给人格外的新奇与惊喜感,慢镜头、特写镜头、高饱和画面、霓虹色彩、变画幅等都是如此。但如若没有扎实的剧本加持,便难免会令人觉得华而不实,一味的滥用更是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只会让人产生审美上的疲惫。而在本片中,除了45度俯拍特写与慢镜头之外,“多兰美学”几乎已不见了踪影,倒叙与闪回成了他新的表达方式,虽然也都屡见不鲜,但配合着影片不温不火的节奏,观感倒还可以。另外,在情绪表达上,突如其来的争吵虽然还是有,也仍然有些无缘由,但好在并非像从前一样吵闹且无休止,所以总体来说还是踏实且温和了一些。

《妈咪》与《汤姆的农场旅行》中的三处变画幅虽有炫技之嫌却很是令人惊喜

@cinedreamer_ 7/10

美学风格比上一部《只是世界尽头》还要淡,但故事讲得反倒更踏实了。回忆与现实不断交替,以采访的讲故事声或是流行歌曲作背景音,一面是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的名利场,一面是多兰反复探讨、为我们所熟知的母子关系。单色灯光、慢镜头、特写镜头的运用还是很多兰,但也没有一味滥用;尴尬到令人窒息的家庭气氛与突然爆发的争吵与前作如出一辙,却也并没有无休止至令人疲惫。整体观感尚可,尽管剧情还是有些空洞,故事讲得倒还算完整,而且叙事方式也挺让我喜欢。

@Inv 6/10

很清新,不再是先前强烈的风格化创作,甚至显得更加类型化。情感的传达是精准,丰富又充盈的,而缺乏的是传达过程中风格化带来的一种眩晕又夹杂平衡的微妙感觉。

绝对有动人之处

虽然整部片的节奏很慢,但回忆与现实的相互穿插搭配着男主角讲故事的低沉声音带给我的感觉倒还算舒适,况且情节上也不乏有动人之处。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信件被曝光后鲁珀特与母亲的激烈争吵,以及在一曲《Stand by me》作bgm的环绕声中母子俩的雨中相拥。其实听着鲁珀特描绘母亲的文章,便能从一字一句中感觉到从小缺乏完整亲情的他,心思明显要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细腻,这大概也是为何他表现得更加敏感又比较孤僻的原因所在。另外,除了剧情本身的情感铺垫,Natalie与Jacob两人的精湛演技也为此加分不少,在多兰一贯爱用的特写镜头下,两人的情绪也被展现的更加细腻动人。

小男主Jacob令人难忘的动人表演,歇斯底里的劲儿真的很多兰了

从后视镜看到母亲随即下了车狂奔回去

@佚名 8/10

自我认同和亲子关系就是与个人精神“生存”最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这种压迫到脸上到毛孔的特写所营造出的紧张感恰是最需要被感知的。你当然可以继续嘲讽多兰“毫无长进”的囿于自我,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的困境依然事实存在依然需要被关注被表达。而叙事上,多线程倒叙起承转合情绪爆发落笔结尾,至少在逻辑和表述上没毛病。说到音乐品味和颜值啊,唉,真的是在下滑呢~但是《Bitter Sweet Symphony》这种永远在我私人歌单上的音乐啊,怎么用我都不会嫌弃呢~

@扶不起先生 10/10

这是一部慢热型电影,开头的乏味无趣到结局的最终升华。将娱乐圈中典型的谎言圈融入到生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充沛而富有活力的去感染观众,叙事上花费的心思算得上锦上添花,母与子之间的浪漫联系,吾爱、朋友、情人,多么和蔼有趣。因为生与死抵挡不住有趣的灵魂,认清自我何需他人叨扰呢!

@143. 9/10

太喜欢这种叙事方式和情感诉求的表达了 一度想起了《特别响 非常近》那一轮哭成了筛子 这一次也一样、

恐同 找寻自我 家庭危机 公众人物的生活 影片讲了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处处点到即止 留给观者诸多念想、

我猜 Jhon Know Nothing Snow 只是隐居了 继续当他的守夜人总司令、、

@mdr skywalker 7.5/10

第一部多兰。以书信为媒介,双时空交叉叙事去描绘一段友谊中的两个人,看完也感觉像读完了约翰多诺万的一本回忆录,母子和解与同性友人也是个人听闻的多兰的一贯风格了,在这些基础上还有风光的演艺明显在名利场的心态写照,总体来说情感表现非常有张力,摄影风格个人也非常喜欢,但部分情节转折也有突兀感,这也是很多玩叙事结构电影里很难避免的问题了。

到底还是差强人意呐

但观感舒适也罢、某些情节动人也罢,抛开这几处优点,如若细细品味,会发现整部片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经不起细想”,这也是多兰电影中一贯存在的问题。最最令我不解的,也正是电影中的最主线——约翰·多诺万的死。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鲁珀特给出的解释——“只是想好好睡一觉,却不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还是觉得,一段笔友关系的曝光,总归不至于令他绝望至自尽的地步,就算是经纪人离开,就算是被情人抛弃。但有一处前后矛盾不得不提(此处感谢勤学好问观察仔细的毛师傅@鬈毛毛发问),片中给出了信件被曝光后多诺万在访谈节目中坦然承认事实的一段,可在此之后其与经纪人交谈过程中,却又出现了一句隐约意味着他否认事实的台词,很困惑,而导演也并未给出更详细的解释。

此外,多诺万与母亲的争吵、鲁珀特与母亲的和解、女记者态度的转变都或多或少有些突兀,前面的情节铺垫不够,于是也难以令观众产生共情。

女记者态度转变前望向窗外若有所思

@董小__ 6/10

始终没找到打动我的点,故事本身也就很顺很完整。故事全凭一个人口述回忆,这就要对整个事件本身真实性产生怀疑,很多地方可能站不住脚,又没有过多解释,比如这份友谊的基础以及女记者的转变。主要说的是明星身份对私生活的影响,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wild life 7/10

最大的问题是节奏真的太慢了,虽然每场戏都很精彩,但是节奏的问题实在太明显了,让我很难有情感波动,双线叙事通过信件缓缓道来,这过程有成长,有感动,有愤怒,有彷徨,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也没有区别,在约翰的最后一封信时做到了巨大的高潮,非常成功。

PS:本施维泽好帅啊,我可以!

@笑语在午夜场 7/10

@贝克街的大盗 7/10

两条线 都是友情与母子亲情 以及自我认同 通过书信笔友 交织在一起 开头跟结尾都很平淡 一个是缓缓叙述演员的私生活 一个是两人都与各自的生活家人达成和解 不是太有趣 高潮的冲突放在了中间 书信关系见光的那一刻 两人生活的冲击 相对比较有力一些 不过比起约翰这条线 我更喜欢小男孩那条线 对演员的自我怀疑冲突的人生没有太多的代入感 也可能是小男孩的演技比较吸引到我了吧

@鬈毛毛 4/10

#剧照比正片好看#系列。多兰很傻一个地方就在,非要向观众展现出他是如何江郎才尽。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这片也能带上他的大吼大叫风实属不易,倒是还要感谢多兰导演因此暴露了Jacob演技中过犹不及之处。又见情感铺垫糟糕的流水账,印象中从不太会触碰酷儿群体不自信/突出酷儿群体酷儿身份情节的这次算是抽来几张另一副牌的牌。不要就想着塞故事塞主题,那些因为审美疲劳和感情输出差而排队离场的观众谁还愿意沉下心来?想让观众沉下心品味情感来为什么不先自己沉下心来。

@-MeilleurEager 6.5/10

断断续续看完 和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比起来差多了 片中两条线 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将两个年龄差大又远在天边的人连接起来 再用采访的方式讲述了这两对母子之间的故事 剧情节奏有些过慢 好几次都想拉进度条 《房间》的小男孩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赞 看到波特曼挺惊喜 当初演杀手时她也才十二三岁如今却演母亲 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最后希望导演兰下一次进军好莱坞不要再局限于同性和母子这两个题材了!


其实自这部片去年9月默默展映于多伦多电影节后,多兰的另外一部新片《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也已于今年戛纳电影节亮相过了,只可惜口碑扑街,目前的评分也很低,不过具体内容如何还要等资源流出后我们才能共同探讨。

另外,多兰的两个新项目——改编自舞台剧《劳里尔·高德罗苏醒之夜》的限定剧以及难得打破母子话题将聚焦父子关系的《Pornhead》也已立项,虽然他的近几部作品似乎都不太尽人意,但新项目也还是可以期待一波。于我而言,其实我更希望的是多兰将自己作品的内容创作得越发饱满充盈的同时,又能从一而终地保持自我风格,正如绝大多数优秀导演所能做到的一样。

无论如何,私心为他加油!

那么,本期周限定的长评到这里就结束啦,文章较长,真诚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另外由于文中写了一些个人拙见,如有错误还望大家多多指正,本菜鸡在这里给大家深深鞠一躬!

往期长评请戳://www.douban.com/doulist/113162905/

【春天的放牛班】是一个有趣的组织,平日的主要活动除了周限定观影还有电影节,门槛不高,只要你爱电影、平时有偶尔写写短评的习惯就ok!大家平时线上一起看看电影,在群里开开车(不是)、kk歌(没有)、爆爆照、收收表情包,线下有机会还可以面面基、约约饭,总之还有很多好玩刺激的东西等你来一探究竟,感兴趣的小伙伴就请不要犹豫、快快加入我们吧!

入团请call放牛班领军人 @Supremacyacron

p.s. 我团最近新成立了太极帮,入帮请call太极宗师、帮主毛师傅@鬈毛毛,定能为您打开养生新世界的大门,带给您非同一般的感受~

p.p.s. 其实这期原本是国庆期间的周限定,却在本该发长评之日不巧赶上了这为期两周的“动态功能升级”,于是就这样,很不幸又有点搞笑的成为了放牛班建团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周限定,虽然有点倒霉,但也算是见证“豆瓣史”了吧,所以也借发这篇长评的机会,恭喜豆瓣广播复活,无论如何,珍惜各位友邻,珍惜在小破瓣的每一天。

 4 ) 多兰江郎才尽了吗?

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自处女作《我杀死了妈妈》开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轻轻松松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尤其是戛纳,从导演双周跳到一种关注,最后晋升竞赛单元,先后凭借《妈咪》和《只是世界尽头》拿下评委会奖和评审团大奖,离金棕榈仅一步之遥的青年导演被誉为是戛纳的亲生儿子毫不为过。然而,去年这部同样瞄准戛纳的作品却意外错失入围资格,被迫远在多伦多自己家门口世界首映,口碑和评论均未如人意,这是否意味着这位天才导演的江郎才尽呢? 多兰首次执导英语电影,融入较多商业元素,有别于此前小众文艺的定位,而三位奥斯卡影后的助阵更像是一支强心针,令影片的瞩目度陡然提升。然而,影片的重点并非放在这三位女性角色身上。故事有两个核心人物:年轻演员鲁伯特·特纳(Rupert Turner)和已故青年电视明星多诺万,前者从小开始迷恋这位大明星,彼此秘密通信,最终建立起一种惺惺相惜的关系。叙事结构可圈可点,在三个不同时空的情节里交错,演绎出依然是导演多兰一如既往的主题:对性向身份的醒悟与认知,由对立至和解的母子关系。风格化的摄影与剪辑带有十足鲜明的作者标签印记,更别提流行曲配乐的运用,早已达至顺手拈来的惊喜度。

一位偶像明星启发了另一个小孩立志成为演员的故事表面上看来没什么石破天惊的深层含义,正如剧中青年鲁伯特反驳记者的话里提到,报道他的故事跟关注人道主义危机或者环境保护全球化议题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是多兰很清楚拍摄这部电影的用意,想透过这两个挣扎的年轻人,展示对真实自我的探寻。多兰在这部英语片里尽量弱化不少以往强烈的作者风格,但是主题依旧沉溺故我,处处都可感受到他的自我影射,借助剧中角色口吻来讲道理的套路已经开始让人有点厌倦。感觉多兰有点走不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希望日后能看到他挑战其他的题材,继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电影天赋。

 5 ) 很有意义的小故事

就像电影一开始宣讲的,自我认知,追求自我,人为什么会孤独,还不是缺少社会对人的接受度。家庭里母亲的角色很重要,母子关系母亲对子女的接受度直接影响了人物的性格,这都很让人静心思考,毕竟还是有很多人生活的不那么清醒。

虽然电影显得平淡,小主人公基本把主题讲得很清楚了,多诺万这个角色只是一个每个人都不想走到的影像的体现。

我喜欢这部电影,比英雄片有意义。

 6 ) 。。。

为什么要求大众了解每一个artist的个人经历和过往伤痛。。。难道不是应该只关注他的作品么。。。

汤老湿再年轻几岁,染个黑发,说不定也能当诺兰电影的主演,he sure has a specific type.

still 不能共情,中间记者的吐槽确实命中红心了

星星坠落的时候,碰巧与你相关罢了

着实建议见一见心理医生

2017年还在用那么大一块录音机。。。

 短评

多兰应该尝试拍拍改编剧本。

9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第一次拍好莱坞电影,多兰在个人风格和类型片风格之间在做平衡,他努力在压制镜头的情绪化,压制自己的个性化,试图让影片更加贴合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大众化,但最终的成片介于两者之间,导演的视听层面上没做到大众化,个人风格同时也因此被削弱了,而且变得过于单调了,摄影不那么情绪化之后,只剩下各种单人镜头的镜头来回剪辑,人物的情感一突兀就是清一色的45度俯拍演员的大脑门,观影过程实在是有点单调。不过从剧本的角度讲,这个故事的完成度非常不错,各种叙事细节的收尾非常完整,主题还是他一贯的性取向认同和恋母情结,把他的童星经历,年少成名的名人身份和童年暗恋小李子的一些私人化的想法和见闻杂糅到一起,一写撕逼话痨戏就起劲,可能这些元素大家看的次数太多了吧,疲了。还是希望多兰可以早日拍别人的故事,尽快走出创作舒适区。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连续失利只证明剧本是时候让别人来写了,有佳句,然而影片整体却硬伤很多。不说双线叙事+倒叙玩结构让本不出彩的故事显得更加琐碎,情感冲击也散架了。可单独拿出一幕来又觉得摄影好啊,构图好啊,各方面都不错,这只能说明剧本有问题。

1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多兰你摸着你的蛋说说,你这片儿拍的对的起四个奥斯卡影后给你捧的场不

21分钟前
  • K、
  • 还行

依旧有多兰自己一部分的映射,他说自己更像Rupert,片子本身反映了一些他对电影行业、自己的身份认识和行业内定位的思考,通过一些台词借角色之口非常直白地说出来了,或许有些自命不凡,但是非常理想主义,有何不可呢?第一部英语片在结构处理和戏剧化上玩得比较花哨,一开始觉得乱,后面渐入佳境,如果主题还是母子关系,那看来Jessica Chastain的角色是会真的有点多余了,因为现在没有JC戏份的成片完成度看起来已经很高了

26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他在微雨潺潺的街巷奔跑穿过人群与她相拥,他在一副纸牌的烟圈中明晓与她来自同一星球。尽管他与他相隔数十年生死光阴,但在那一刻他们借一封封书信曾抵达无人之境。往后再回想起来,也不致于太孤寡忧愁。

29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对多兰真的只有痛心。他明明这么会拍,这么亲密、细腻、有感染力,可就是要无休止地沉溺在母子关系和同性恋认同上。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母题,这无可厚非,但这种表达欲甚至和整个故事、和设定、和人物都是脱节的。看了想杀人。

30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多兰其实是男版索菲亚·科波拉。

32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B / 与不少其他自作多情又才华欠奉的创作者相比,多兰确实有能力把他那一套充满哀怜癖的情感模板以各式遮罩变得层次丰富且带有滑稽色彩。哪怕确实感觉俗套,观众却还是能收获观看距离伸缩带来的自如愉悦,甚至领会到他尝试自我剥离却又欲盖弥彰的失措趣味。一方面是文本嵌套与联动,一种过于常见的结构化向心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各个段落内丰沛的人物状态及情感张力,以及摄影机敏锐而持续的凝视,它们不断地寻求着满溢与停滞。可贵的是这两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叙事上的冲撞与离散意味,而未显示出简单叠加的整一。

34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原来电影起源与多兰小时候给Leonardo写的一封信 Jacob和Nathalie的对手戏 看得过瘾 从今天起 做多兰弟弟的颜粉、细节粉、礼貌粉

37分钟前
  • 推荐

多兰用每部电影电影向全世界宣称自己成长的事儿,但抛弃了他的特色胶片和摄影,转而变成好莱坞式的主旋律,情节添枝加叶得巨啰嗦,台词太空洞,John也演得很无力,整体感觉是你的孤单太苍白。

41分钟前
  • 米歇
  • 还行

我觉得居然蛮好看滴?!!!小时候写日记每天开头就是Dear Logan,即使他从没给我回信,我也觉得是一种力量。

45分钟前
  • LadySeaweed
  • 推荐

我已经期待了很久的多兰,就是不用再作为一个需要人人吹捧的自大天才,能满含情绪地讲好一个通俗的故事

48分钟前
  • 推荐

好的,隐情公诸于众了,母子和解了,行业反思了,新男友也帅死了,花两个小时看完多兰的绝世美梦,大家继续过自己的苦日子吧。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其实对于这个相对通俗设定、摄制精致程度顶配、且布满好莱坞群星的电影,如果想要变得“好看”,完全可以采取简化而非花哨的叙事视角。但多兰无法放弃每一寸的自指,两条线索就是他人生的AB面,而且必须反复互文、交叉讲述,于是整个电影就给人一种“穿上西装的少年”感。相比视听语言,多兰将自我的存在与展示不断地推向幕前,可能才是他最大的作者性,也是他被这个时代所密切关注的根源,构成循环往复。一个猜想:他会将这种自指与自我重复,无休无止地拍下去,最终汇成以一种“自我纪念碑”的阵列。

5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没有了情绪噪点的多兰连刻薄都变得充满爱意,尽管有太多刻意的扭桥和过度的输出,但仍然是动人的,甚至连他从议题表达转向戏剧表达过程当中那种急于抓住“确实感”以至于大乱方针的阵痛感,都与片中约翰·多诺万的浮沉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相遇与离别时空的落差与交汇,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名利场上的瞬息万变,这样多层次的文本呈现出多兰作品中不常见的延展性,可惜好莱坞最不缺少的就是花哨的戏剧结构,向好莱坞靠拢的多兰像是叛逆的小孩儿忽然间服了软,自然不受待见,这大概也是种刻板印象。

5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多兰答记者问 How people reveal themselves 孤独蓝绿色调VS焦虑橙红色调 以及家庭浴室明亮起来的回光返照 换了英语script顿时cliche了起来 gaydream 🎵Bittersweet Symphony - The Verve

1小时前
  • 水仙操
  • 推荐

看过最差的多兰,真的吹不动了。在作品主题(恋母情结、性向身份认同)、表演方式(情感外化、咆哮)毫无突破的同时,连形式上突破的个人风格都丢掉了。Rupert与母亲在伦敦街头热泪盈眶地跑着相拥的时候真的有点尴尬症。多兰一向爱用的慢镜还能接受,但滥用特写,镜头又切得很碎,在大银幕前看得头晕目眩,只觉得一张张大脸切来切去情感表达反而被弱化。故事初衷其实蛮有意思,感觉多兰作品序列可以编成一部作者个人史了。小演员演技爆炸,很酷;另一条故事线几乎无亮点。@UGC Gobelins

1小时前
  • 阿茶
  • 还行

#TIFF 又一部个人感觉和媒体口碑完全两级的片,但是我完全能理解媒体为什么会集体差评。虽然说是多兰故事性最强的电影,但也是多兰最俗最商业的电影了。从只是世界镜头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然而两个极端都不怎么有营养有深度。电影里有着几句十分好的台词,但也有十分烂俗的台词,所有感情都在表面浮着,但个人而言就是看的很开心

1小时前
  • 小G好吃么
  • 力荐

一流的构图和配乐,演员全员选得不要太好。两对母子的生活交叉互文,看到了多兰愿意给我们看的个体成长轨迹。私下以为撕逼可以少一点了,结果导演依然年轻气盛的投出一个又一个情感炸弹。性取向的挣扎和母子关系永远都是多兰灵感的源泉,但我深知:不了解的人永远不了解。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