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2019

HD

主演:邓丽欣,朱栢康,鲍起静,金楷杰,林二汶,许素莹,岑珈其,卢镇业,易健儿,陆添新,麦梓亨,袁绮雯,陈健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金都2019 剧照 NO.1金都2019 剧照 NO.2金都2019 剧照 NO.3金都2019 剧照 NO.4金都2019 剧照 NO.5金都2019 剧照 NO.6金都2019 剧照 NO.13金都2019 剧照 NO.14金都2019 剧照 NO.15金都2019 剧照 NO.16金都2019 剧照 NO.17金都2019 剧照 NO.18金都2019 剧照 NO.19金都201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金都201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金都》以坐落于太子的金都商场为背景,商场以售卖廉价婚礼商品闻名,电影的主角莉芳在商场的婚纱租赁店工作,与另一婚礼摄影店的年轻东主Edward拍拖七年,Edward被视为莉芳的白马王子,结婚似是迟早的事,但原来莉芳有个不能结婚的秘密。  「婚姻」一直被描绘为爱情的大团圆结局,三十开外的女性除了结婚生子,似乎没有出路。电影以太子的平民化婚庆圣地金都商场为背景,三十多岁的婚纱店员为了应付男友催婚,逼于处理早年为钱假结婚的烂摊子。每天都离不开婚嫁话题的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向?X放射线盲眼的基督我们这一天 第五季龙虎铁金刚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终极标靶国语集中营血泪ONEFOUR:饶舌魂不死绝密使命行尸之惧第三季路上有狼刑警与检察官所辖与地检的24小时别走落日2023不可思议的夏天法律与秩序 第二十三季死者无伤世界奇妙物语 25周年秋季特别篇杰作再现篇被讨厌的勇气倾听心灵第五季贝茨旅馆 第五季流砂幻爱摩登笑探超感神探 第四季法医秦明之雨中协奏曲死亡游戏镇魂街2017奉土地之名血滴子2012自然:超级鱼类相对无言第三季顶级播音员呼吸2018你好,叁色格雷斯 第一季礁浪点19世纪格鲁吉亚编年史赤道系列:丰富的珊瑚礁嘻哈胡桃夹子假人1980七金尸超索型警我爱夜来香黑莲花公主

 长篇影评

 1 ) 金都:不结婚就自由了吗?

买下《金都》的票时,金像奖还没有上映,豆瓣上的简介看起来就像一部简单的香港都市片。而当我坐到电影院的时候,金像奖已经公布,《金都》斩获「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和「新晋导演」两项大奖。而至我走出电影院,实在觉得实至名归。

影片播放到末尾的时候,同排的三个人先后都哭了,我们彼此间交换了目光,可能是同感,亦可能是好奇。于我而言,我是找不出一个可以精确描述的哭点,只是觉得一拳轻轻打在了心脏的某条缝上,就像磕到手肘末端,疼得很,是因为精准击打到了某条神经,但往往不是故意的。

《金都》,就是这样的温柔一拳。

影片开始于弥敦道的金都商城,邓丽欣饰演的张莉芳(阿芳)在婚纱店工作,男友Edward是另一家婚庆摄影工作室的老板,两人同居已有时日,相处的日常也像是夫妻。阿芳是个称得上懦弱的女人,看了一眼乌龟,店主误会她要买,她也不再计较,付了钱就走。Edward是个很传统的男人,他嫌她衣服领口太低,又想扔掉她的超短裤。他的妈妈也是一样,不由分说就带人进来看房子,吓得她赶紧抓起连帽衫,才不至于被外客看见家常睡衣。选房也是如此,她本来心心念念要离开太子的旧楼盘,结了婚就搬新房,但无奈自己积蓄不够,又被男友一句「那就不用搬家了嘛」堵了回去。

阿芳的生活好像一切女性的困局,话到了嘴边往往没说出口,只是撇撇嘴——反正男朋友是因为爱我,反正未来婆婆要帮我们买房,反正他懒得搬家,反正这世界上的事情总不那么尽如人意,那就算了吧。

看到这里,还以为影片关系的不过是你情我爱、婚丧嫁娶。

可是不然。

阿芳没有告诉Edward,自己曾经结过婚,不是前男友,而是一个她根本不认识的大陆人杨树伟。杨树伟为了拿到香港居留权,委托中介办理结婚,她从中介那里拿了中介费,以为离婚的事之后也会处理妥当,却不曾想中介早已被抓走,而她更是无从联系上她的「丈夫」。好巧不巧,路过转角又遇上了杨树伟,他希望她帮他办妥居留,之后他们便离婚,一切妥帖。

关于自由和婚姻的争论就此掀开。

杨树伟不懂阿芳为何着急结婚,他眼里婚姻仍然是牢笼,是束缚,他向往自由,所以他想要香港居留权,想拿着可以通行多个国家的护照四处游玩。

而阿芳也不明白杨树伟到底为何要居留,说不出结婚是为了什么,甚或可以说,她不明白他所说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她只知道不可以使用微信,因为会被监听。(我不知道,别问我)

对于阿芳来说,她一直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土地上,却并不清楚自己拥有着旁人羡慕的权利,她如今即将一脚踏入婚姻的围城之中,仿佛要放弃了所谓「自由」,可她到底放弃了什么?

是择偶的可能性吗?她并没有想过要出轨。

是那些反复被吞下的情绪吗?她一直以来都是这样隐忍的。

还是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的家庭责任?她好像也没有细想过。

踏入婚姻,她到底放弃了怎样的自由呢?

杨树伟所要的那种自由,是天高海阔任余飞,是在思想上、通行上都不需要被束缚。这样的自由,阿芳有,她却不知道自己有,她的生活被长久地困在太子,困在金都,困在狭窄的房间里,困在一直漏水的天花板里,困在手机里男友随时随地的信息里,困在男友永远不会摆正的指甲刀里。

杨树伟要的「自由」离她的生活似乎比离杨树伟的要更远。

杨树伟呢?他辗转多年,又投入了十几万,就是为了一纸居留证,他也始终不理解步入婚姻的必要。对他来说,自由是前世的呼唤。

但人世无常。因为女友怀孕,居留证下来得又太慢,他放弃了那一纸居留,决意步入婚姻。阿芳再见到他时,他把旅行箱装满了儿童用品。

阿芳的不自由,堆在生活的琐事里;而杨树伟的自由,也让位给了家庭的责任。

阿芳问:「你不是说结婚就不自由了吗?」

杨树伟说:「不结婚就自由了吗?」

两个人的因缘际会缓缓将「自由」的意涵舒展开来,它被放在两个议题中讨论:一是婚姻,一是体制。

可「自由」到底是什么呢?

是具象的生活琐事,还是抽象的天赋人权?是摆脱束缚,还是承担责任?自由到底是不是那一张居留证、或者那一张结婚证就可以给予或者约束的呢?

影片模模糊糊给的那个答案是:自由,就是不自由的反义词。换言之,如果没有经历过束缚,就难以知道什么才叫自由,也只有不自由的人才会知道自由到底「可以」是什么。所以,杨树伟能感受到的「不自由」和阿芳感受到的「不自由」断不相同。

那么到底什么人拥有自由呢?可能是Edward吧,他是香港人,他还没结婚,就算结了婚,他也是「入侵别人领地」而非「丧失领地」的那一个。但他比起杨树伟来更像一个在所谓「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的人。他的思想并不开阔,恐同、控制欲强,还有处女情结。

影片至此又触及了另一个命题:自由的环境代表着自由的思想吗?

而导演的答案是未必。

影片到最后,邓丽欣独自一人坐上了去福州的大巴,把杨树伟给她的佣金交给了他的女朋友小玫,Edward帮她开了数据漫游,她却关了手机,关了GPS,不愿再做被监视行踪的傀儡。影片似乎有意要说她明白了何为自由,或者,起码她要开始捍卫那些属于自己的权利。她向前走的姿态,好似光明就在前方。

然而,前方就是自由吗?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不等来日方长”)

 2 ) 似乎很多女性还没想好婚姻是什么就被匆匆卷进婚姻。

豆瓣的热议话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婚姻教育。

其中一名答主获得超多点赞。

她说:结婚三个月,依然不懂我是为何而结婚。

这是很多女性会面临的问题,似乎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婚姻就被匆匆卷进婚姻——

金都

豆瓣:7.6

香港,金都大厦。

这是一座售卖婚礼商品闻名的大厦,在这里你几乎可以一条龙购买结婚用品从礼服、婚庆、喜帖、喜糖....一应俱全。

张莉芳邓丽欣 饰)在金都大厦的婚纱租赁店工作,而她相处7年的男朋友Edward则在金都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

张莉芳是个懦弱的女人,总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从不懂得拒绝别人,

在乌龟店看了一眼仰翻的乌龟,就被店主硬塞了一只乌龟。

男朋友Edward扔掉她暴露的衣服,心里有怨言阿芳也说可以。

即使被迫接受了乌龟,也被迫被婆婆送走。

似乎阿芳和很多女性一样,没有主导权也不愿意表达。

这天准备下班回家的阿芳突然被拦住,男朋友当着所有同事朋友的面,单膝下跪向阿芳求婚,希望她嫁给自己。

阿芳苦笑,她似乎还没想清楚婚姻是什么,就要被迫走进婚姻。

但让阿芳犯愁其实她已婚,而上一段“婚姻”他们还没有彻底离婚又怎么和男朋友Edward登记呢?

原来十年前阿芳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因为早恋父母不同意她偷偷从家里搬出来却没钱租房。

她只好答应了一家黑中介,和内地来的杨树伟“假结婚”。

因为假结婚杨树伟可以拿到一张香港的居留权,而阿芳也可以得到中介给的费用来支付房租,况且中介承诺一定稳妥没有后顾之忧。

涉世未深阿芳就答应了,谁知中介倒闭杨树伟也失踪,到了自己真的想结婚,才发现上一段“假结婚”根本还没办理离婚。

如果单方面提出离婚手续办理完也需要2年,但男朋友这边已经求婚,婆婆也开始操持酒宴定好日期该怎么办才好?

这部电影获得了39届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和新晋导演奖

而导演黄绮琳喜欢港剧的应该不陌生,她是《叹息桥》《玛嘉烈与大卫绿豆》《选战》的编剧每部的评分都在8.5以上。

这部电影是黄绮琳的首部电影长片,非常女性的视角,也阐述了一些只有女性才能理解的痛。

阿芳似乎面临着很多传统女性都会面临的问题,婚姻和自由。

而很多时候女性根本没有想好为什么结婚,就迫于社会的压力,迫于家里的压力,迫于别人都这样你为什么不这样的压力下,匆匆结婚。

似乎答应求婚那一刻开始,我们就陷进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不懂拒绝,因为别人好像都是这样过来的,而一直在被推动着前进。

阿芳只想和男朋友旅行结婚,因为操办酒席实在太麻烦,但婆婆已经擅作主张的把一切都定好了,告诉阿芳的时候好像一个例行通知。

但就像阿芳说的:“婚宴就是花一千元看我们现场表演结婚。”

一切的过场都为了结婚,而结婚。

而阿芳问男朋友是自己想结婚还是因为婆婆的催促才结婚,男朋友则说这两方的原因都有。

难道一段亲密关系,必须要以结婚为最后的结点吗?

但这样草草的结婚到头来,离婚率上升或者把婚姻的不幸福都撒气在下一代身上。

根据民政局2020年第一季度民政统计报告,全国平均的离婚率在39.33%,而全国排名第一的吉林省离婚率高达71.51%。

很多时候在婚姻里走一遭,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婚姻不同,被胁迫结婚后又早早离婚,这是离婚率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自己都没成熟就要一步步进行人生需要完成的各项考验,随手搜一下社会新闻。

“三岁孩子哭闹,年轻妈妈竟扔河边顾自离开”

“年轻母亲抛弃幼儿,独立离开”

这样标题的新闻到处可见,自己都是孩子又怎么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从步入婚姻的那一刻开始,我们都该想明白。

女人没想明白别人都说好,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呢?

女人没想明白,一辈子只和这一个人在一起照顾家人、孩子你甘心吗?

女人没想明白婚姻不是游戏,学会和一个人长久相处才应该步入婚姻。

但电影似乎提了一个TA自己都解答不了的问题:

如果婚姻是牢笼,那自由?真正的拥有了自由又可以去哪里呢?

很多时候我们是矛盾的,但无论是选自由、单身、结婚还是孕育下一代,我们终究该明白的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3 ) 信任与契约

《金都》是年轻导演的首部作品,拍的非常好,它让人想起《天水围的日与夜》,是真正的香港电影,因为它反应出普通香港人的生活,香港的精神面貌。几处细节拍的非常好,像张丽芳这样的女性,独立和觉醒的确需要从要求男友自己折好指甲钳开始。她穿件稍微露肩的T恤,男友Edward要几次去提她的衣领,最后要求她扔掉这件T 恤,Edward这种自小被母亲带大的妈宝对自己开放对女友保守是非常普遍的。邓丽欣演的也很好,张丽芳那种期期艾艾欲言又止的性格和她从小与家人不睦,父母都不负责任有关。最后张丽芳去看杨树伟小梅(住在惠州),猜他们孩子的性别时说:肯定是仔。杨树伟说你猜的真准,她说:仔先至唔舍得落嘛 (因为是儿子所以才不舍得堕胎)。这些细节都非常棒。

抛开香港背景,这也是一部关于信任的电影,恋人之间有没有真正的信任?其实信任都是经不起考验的,正如Edward最后说,结婚证就是合约,不能做违背合约的事。(但很多人婚内出轨了)。Edward不相信张丽芳,小梅不相信杨树伟,反而是杨树伟和张丽芳之间是有信任关系的--因为他们被一张契约绑在一起,也因为他需要她拿单程证,她需要他办离婚。爱太复杂也因此太脆弱,而生意和需求总是简单易于坚持的。所以杨树伟不需要任何单据就给了张丽芳一沓钱。张丽芳在他已经不需要办单程证后把钱还给他。这个情节在现实里是比较假的。但它有戏剧的真实。杨树伟一开始对张丽芳说,你男朋友神经病,你真要和他结婚啊,你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急着结婚,结婚就没自由了。后来他女友怀孕,他不得不结婚,放弃拿单程证时,他对张丽芳说的是:你男朋友很爱你的。结了婚也可以有自由的。而此时的张丽芳已经站在了杨树伟之前的立场上:手机轰炸追踪,管到她穿什么衣服,被扔掉的宠物乌龟。的确神经病,结婚的确没自由。她在惠州的一家米线店做下,淡然坦然的吃着香港吃不到的口味的米线,男友的短信还在一条条的轰炸,她像没看见一样,在宜家家私网站上下单了自己喜欢了很久的一张饭桌。这种对倒令这部小品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做到了完美的统一。

影片英文名My prince edward,金都商场在太子站附近,太子站的英文名是 Prince Edward.今时今日,一张历史契约打破了,这样的电影可能以后也不会有了,片中关于内地人有特别的 足否 街 方式,以及Edward种种对内地人刻板印象的对白已经犯了大忌,不可能通过审查了。

 4 ) 【电影】21003[3.22]《金都》

又一部婚姻劝退的电影,凭借并不高高在上的视角,接地气的陆港环境,以及最熟悉的粤语语境,令我对这个故事有着特别的亲切感。作为一个也曾在婚姻大门前徘徊许久的观众,这部电影让我尤为感触。

金都大厦是一个香港的专业平民婚庆商场,相恋多年的男女主都在里面上班,也就近把家也租在了金都楼上的住宅里,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金都,所有的故事也自然都围绕着金都发生。男女主在一起已近八年,早就如同夫妻一般生活,正当他们也茫茫然随约定俗成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却以女主十年前参与过一场过桥移民假结婚为导火索,让生活自此坠入了漩涡,再无法恢复到从前的平静中。

女主阿芳的性格虽没有经典港女的缺点,却仿佛走向了另一个懦弱的极端。也许受疏离的父女关系影响,她习惯性迎合别人,默默忍受着生活中各种不如意,对自己的恋人,自己的未来婆婆,甚至是街上乌龟店的老板,她一直以这样卑微的态度来面对,直到在与男友关系即将升级,最矛盾的问题不得不面对的同时,遇上了描绘“自由蓝图”的“假丈夫”杨树伟,令她逐渐觉醒过来。与之相反,男主Edward彻头彻尾继承了港男最让人生厌的一面,他愚蠢又自以为是,妈宝而懒惰,思想传统之余,习惯性地控制着女友的一切。他限制女友的衣着,不经女友同意就丢弃掉他认为不合适的衣服、宠物,他把生活中的琐碎都丢给女友处理,又同时霸道地私自安排着两人的未来,时不时的短信轰炸,求婚仪式上硬塞过来的戒指,硬接上去的吻,还有争吵时盖住双耳歇斯底里的狂叫都显示出他的幼稚不堪,这根本不是一个即将组建家庭,成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应有的表现。

当阿芳为乌龟被随意丢弃动怒时,Edward的回答是乌龟没什么好养,还不如养猫养狗养小孩;当阿芳反问到了年纪就随大流结婚是否有意思,Edward的理解是对方想要一个童话式婚礼;当阿芳最后提出想男友承担更多家庭责任时,Edward立即反驳道他的心思全花到求婚派对上了。我觉得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中,当我们做的事物既没收获意想之中的回报,却反过来将我们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的,都是一场悲剧,而更悲剧的是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每一个事物都没法理解到对方的点上。“如果让他选我坐巴士被撞死,还是跟你暧昧,他一定宁愿我死。”Edward既不自信,也缺乏信任,造就了他难以发自内心去尊重阿芳,也自然而然地无法以同理心去认真考虑对方的想法与需求。

从前,没有契约约束的恋爱关系尚能让阿芳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忽略掉鱼缸里一点点被蚕食的自由,但当一个反面参照物出现,加上契约意料之外地快速逼近,让她开始有意识地去感知自己即将要为婚姻付出的代价。其实,我觉得我们不必强行把婚姻与自由对立起来看待,像结局中,原本选择婚姻的阿芳选择了放手离开,而原本认为婚姻就是不自由的杨树伟却选择了婚姻,可见自由并不只存在于LA,婚姻也不就是自由的坟墓,他们最终收获的自由显然并不一样。

婚姻只是一种形式,带给阿芳压迫感的实际上是她的妥协与Edward的步步紧逼,是这段不合适的二人关系。这无论是在从前的恋爱中,还是未来的婚后生活,其实都存在。而在一段合适的二人关系里,彼此应该能真实地发自内心要给予对方美好,而非以占有对方为目的,那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我们都能留出自由呼吸的空间。从前常说要过二人世界,其实二人各有各的世界,才算是真的二人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把象征美好的“囍”字演绎成海报上的四个“苦”字。

不经意间,我最迷恋的校花Stephy也走到了中年,看到她禁不住百般思绪涌上心头。经历过那么多年感情磨砺,分分合合,她在银幕上的演出也越来越顺手拈来,水到渠成,眉目间仿佛就是在叙述她自己的故事一般,可知道这当中是否曾有万刀甲的影子浮现过呢?

精彩,保守推荐,不收藏。

 5 ) 催婚,凑合,妈宝男,每一样都直指女性恐婚真相

文/斯嘉丽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斯嘉丽聊电影

虽然香港金像奖如今在内地的号召力今时不同往日,但有好作品时,还是值得关注。

《绿豆》和《叹息桥》自播出始就俘虏了众多文艺青年的心,这两部的编剧今年又捧出了在金像奖上斩获两个奖项的导演作品《金都》。

前两部港剧的大红,画面构图与台词功力居功至伟,而这次编剧亲自执导电影,画面不再如象牙谈般文艺,充满世俗烟火气,别有一番贴近普通人的味道。

这部剧依然将镜头对准时下香港年轻人的困局,角度围绕自由和婚姻,人群更扩展到内地和香港,镜头语言如小桥流水缓缓流动。

接下来我将从电影台词的方向来解析这部电影。

结婚,并不是人生的任务

“人家个个都结了婚,只有你一个人嫁不出”

这是电影里,婚纱店老板数落自己女儿的话。

恨嫁的心从每一个到店里来租婚纱的客人身上飞到自己女儿身上。她竟不知道女儿是同性恋,根本不愿意结婚。

这也是很多未婚女性经常能从父母嘴里听到的话,伤人又伤心。

结婚是能力吗?能结婚了不起啊?结婚的人那么多,白头到老的有多少?离婚收场的有多少?反目成仇的又有多少?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结婚也可以成为一种炫耀了?

大多数时候,是从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两个的凑合。跟幸福并没有多大关系,嫁不出并不遗憾。

因为有婚姻,所以才会有婚姻的问题

“离婚率那么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结了婚,所以才会离婚”

邓丽欣饰演的女主角莉芳,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香港底层未婚女性。

从电影里她跟父亲通电话的内容来看,女儿打电话过去说要结婚了,爸爸在电话那头打麻将,说自己也不知到时候有没有空。

很明显又是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家庭。

儿时没有父母的爱,是以急于离家到外租房,是以会为了几万块,找中介与内地人假结婚。

但她内心对婚姻是没有狂热的。父母的家庭没有爱,通常会给孩子两个影响:

要么特别渴望婚姻,要么特别抗拒婚姻。

她是后者。所以她清醒地看到离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了结婚,才会离婚。

如果你不急于去制造不负责任的婚姻,就不会有悔不当初的离婚。

像她这样看过反面教材的女人,需要真正的爱情才能走进婚姻。

在她眼里,婚姻这个形式,从来不代表幸福。

找一个男朋友,从来不是改变人生困局的方法

你成功地把它从一个缸换到另一个缸

莉芳路过杂货铺,看到被翻过身的乌龟,她好心提醒店员,店员立马把乌龟卖给她。

普通人也许会拒绝,但是她没有。

也许是从小到大习惯了生活塞过来的苦,但没有人教她如何拒绝。

她把乌龟拿回家,她男朋友Edward说她只是把乌龟从一个缸换到另一个缸。

这里的意向非常明显,隐喻了莉芳自己的人生。

她从父母的家里跳出来,以为合租后会有新世界,但是并没有。

她遇到Edward和他同居,以为生活会不一样,但是并没有。

如果你的心不自由,你不过是从一个缸换到另一个缸,从一个困局走进另一个困局。

万恶的资本主义啊,把爱情都变成了交易

他这个人没什么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家里人买了房子给我们结婚

这是去摄影楼拍婚纱照的准妻子的心声,也是香港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婚姻不是大事,解决了房子问题,才是解决了人生大事。

房价高到可以用来衡量个人的幸福和人生选择。

没来香港前看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好笑,来了香港以后看到这种话只觉得悲哀。

香港的房价问题确实已经把人摧残到三观变异。

如果没有长辈穷其一生的积蓄,靠年轻人的收入,根本不可能买房。

某一年立法会议员日常争吵,有议员就喊出,现在的年轻人,连**的地方都没有。

恩,因为跟父母同住公屋嘛。一间房,上下铺,怎么办?

与其怪年轻人不努力,不如好好反省一下万恶的资本主义,因为这不是一个年轻人的问题,是大部分人的问题。

妈宝男的恋情里,永远都是三人行

到底是你想结婚还是你妈想结婚?

Edward在影片里,是一个妈宝男工具人。

他似乎真的爱莉芳。

一个成年以后,连支票本都由妈妈保管,银行账户都跟妈妈开联名户口的男人,竟然有勇气不告诉妈妈就跟莉芳同居,这是勇敢的一步。

他不喜欢莉芳穿得太暴露,管她传衣服不能露出肩带,还管她牛仔短裤太短做主要丢掉。

他知道莉芳要跟杨利伟去福州办单程证,就在大街上开启抢人模式。

他对到内地的莉芳开启两地短信轰炸模式。

……

这是他的占有欲,也是他的爱,

妈宝男会模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欲来施加给自己爱的人。

但是,他真的适合莉芳这种内心迫切需求自己的人吗?

他们的同居小屋,Edward的妈妈想来就来,还能不用跟莉芳打招呼就带着房东上来,莉芳还穿着睡衣呢。

在香港这个不讲人权会死的地方,真是很大件事。

但莉芳只是默默地穿上一件外套遮住自己而已。

这个角色真的是一直在默默承受生活的难。’

Edward说要结婚,因为他妈妈说要结婚。

Edward说要摆酒,是因为他妈妈说要摆酒。

Edward说乌龟放生更自由,是因为他妈妈没经过莉芳同意就把乌龟丢了。

都没有人问过莉芳的意见。

小时候莉芳被父母无视,如今又要被同居男友和男友的妈妈无视。

这不是她想要的。

她是从一个缸到了另一个缸而已。

婚姻并不是救生圈,男朋友也不是

如果我不喜欢他还跟他结婚,算不算假结婚?

莉芳为了拿钱脱离家庭租房住,跟内地来的杨利伟假结婚。杨利伟为了实现拿单程证到身份证再到去美国的飞跃。这个实质上的假婚姻拖了十年。

最后杨利伟放弃了,为了女朋友怀了自己的孩子,男的。

这段假婚姻,并没有给莉芳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但是面对婚姻的期盼,她非常纠结。

在这段为了真结婚摆脱假婚姻的纠葛里,她意识到,她并不爱Edward。

别人都说他是她的王子。

别人都觉得他跟她在一起是脱离苦海的归宿。

那都是别人的错觉。

香港有句俗语叫“自己知自己事”。

莉芳心里想要什么,Edward并不知道。

虽然导演没有告诉我们幸福的恋情和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在访谈里她说自己也不知道。她只是负责提出问题。当然这已经很难得。

电影里多次出现的假结婚和自由这两个词。

结婚不一定没自由,不结婚也不一定会有自由。

关键是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是你身边的人觉得你要什么。

只不过,如果没有爱,这样的婚姻肯定不是莉芳要的。这跟假结婚没两样。

她在缸里待得够久了。

所以最后莉芳在房间里嘶声力竭了。

所有积压在内心的不情愿,总有一天要爆发。莉芳终于想明白Edward想要的生活并不是她想到的,她走了。

她是幸运的。现实生活很多女性,结婚生子以后才知道,哦,原来这个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怎么办?答案只能自己找。

假如你父母的家庭让你不如意,要记住,婚姻绝不是救生圈,男朋友也不是。女性的人生出口,并不以一定要跟爱情和婚姻绑在一起。

莉芳的离开大概也是导演的心声,虽然有了自由也许我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但首先,还是要有自由。

 6 ) 从“金智英”到“阿芳”,何时能停止把女性变为客体与他者?

电影有个很棒的隐喻,阿芳买乌龟的时候,不是她自愿要买的,但她就被老板莫名强卖了。之后她回到家,她丈夫说,你不过是把它从一种禁锢带到另一种禁锢里啊。阿芳饲养着乌龟,渐渐也与乌龟产生了感情。

就像影片中的阿芳自己,她没有嫁给爱情,被一双无形的大手莫名推进婚姻的坟墓,从家庭、生活的牢笼来到婚姻的牢笼,区别是笼子更小、桎梏更多了,但她也慢慢能接受和屈从,直到有天她跳出来,终于大口呼吸到新鲜空气时,她才意识到,自由是多么令人舒坦。

乌龟是缓慢而被动的,就像阿芳自己面对爱情一样。而她之所以会养成这样的性格,与自己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从这一段婚姻里,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当代独立女性如何在这个巨婴男人国里立足。

影片里有一段,阿芳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想要父亲参加自己的婚礼,父亲含糊其辞,自己在那头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典型的在原生家庭中缺爱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在成长中都更倾向于不断讨好父母,日后就养成了自己讨好型人格。

所以在买乌龟的那一段,她根本没想买,老板硬塞给她,她也就接受了。在婚姻里也是,这个男人硬塞给她的许多东西,尽管她不想要,但她还是莫名全盘照收了下来。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个男人的家庭,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以至于他什么都听母亲的,自己除了上班和打电动什么都不想,面对爱情极其的幼稚,没有担当,只知道不断向女人索取,电话轰炸,根本不关心阿芳真正想要什么。看的时候我恨不能往这个男人嘴里直接塞个奶嘴来堵住他的迷惑发言。

这对香港人其实是当下很多人在面对婚姻时都会出现的状态,男人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女人变成自己的客体与他者,希望女性在婚姻中满足他们各种需求,比如说,与他承担家庭的负担,帮他抚育子女和照顾老人。

看似好像是男女在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责,但其实这划分是由男人定的,男人把自己当成主角的时候,觉得女性只有两种,一种是被驯服的小鸟,一种是无法被驯服的“荡妇”,只有当我们进入女性视野,以女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我们才能看到女人在这一生要经历多少不幸与艰辛。

很多人忍不住拿这部电影与《82年的金智英》做对比,确实,金智英就是结婚生子后的阿芳。

金智英带着小孩去咖啡店,小孩不断拍打智英导致咖啡洒了,路人都在议论、不满,希望女人就乖乖在家带孩子,别带着孩子出门了。然而一个女人所要面对的艰辛与不幸,以及在社会里受到的压迫,没有人能看见。

“凭什么你在认识我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对我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呢?”这是智英对那个陌生男人说的。然而来不及俩人爆发激烈的争吵,这段就此收尾,因为,传统观念在潜意识里告诉他们,“好男不跟女斗”

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男人在指手画脚的世界。

小的时候,女孩子从父母那儿听到,男孩子拉她们头发、欺负她们,那是因为男孩子喜欢她们。可是没有人问过她们,被扯头发的时候疼不疼,男孩子欺负她们的时候,她们会不会觉得无助与想哭。

再等大点,父母又教育她们,“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反正都是要嫁人的。”为什么嫁人与读书冲突呢?因为在他们这句话的潜台词下,嫁人=当男人生育的机器。

于是,在整个东亚地区,无数个金智英和阿芳出现了。

说回《金都》。其实里面那对大陆人的感情也很有意思。他俩代表着另一种感情模式,导演明明让这对出现在福州,女人嘴上操着的却是川渝方言,这是有一定用意的。在川渝地区,女性通常没那么顺从,她们会更为泼辣,所以那个女孩敢直接跟男人吵嘴,告诉男人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最后男人是安稳回归到她身边了——但这是以男人牺牲自由为代价的。

虽然电影里直接表现出来的吵架只有那一场,但当着一个陌生女人的面她都敢这么吵,可想而知在影片没表现出来的地方他们俩经历了怎样无休止的吵架,才会让一个向往着在LA晒着太阳喝着威士忌的男人变得唯唯诺诺,在香港买几罐奶粉,然后乖乖回家,养儿育女。

影片中,大陆男的单程证迟迟没有办下来,我们可以做个设想,如果他的单程证办下来了呢?他会不会抛下这个怀着他亲骨肉的女人远走高飞?而且,虽然实际情况是他回归了家庭,但以他这种自由惯了的人,他的心就能安稳下来吗?一个强势的女人与一个拴不住心的男人的组合,未来恐怕也是不堪想象的地狱吧?

在当下社会环境里,女性地位确实相比过去提高了不少。但我们应该看到,女性并没有获得完全的尊重与平等的对待,因为遗留在人心的偏见和女人不得不面对的生育问题,注定男女在某些问题上形成冲突和对立。

婚姻,它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在中国的环境里,两个人的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联姻。影片中有一段,阿芳谈及婚礼的时候,她认为自己只是在表演的演员罢了。

确实,如果放到大陆,问题会更严重。婆媳问题、彩礼、房车、婚俗等等各方面千头万绪的东西叫人心烦。亲朋好友闹婚玩得不可开交,四个长辈能七嘴八舌地吵到他们入土,自己本是婚礼的主角,现在反倒搞得像个局外人。

当人们被现实压得抬不起头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刻幡然醒悟:我们结婚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本就悲剧的人生变得更加悲惨不堪吗?

难道婚姻的意义,不是两个相爱的人,为了获得神圣的承诺,在真诚的祝福里,相伴扶持着走完一生吗?

人应该是要大胆追求真爱的,不应该被婚姻束缚了手脚。尤其是一个女人,当你决定要结婚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男人值得你托付一辈子吗?将来面对生活的千头万绪,你们有能力一起抵御狂风暴雨来犯吗?

如果你笃定地相信他可以,那么你是幸福的;如果不行,你就像影片里的阿芳那样,把全世界拉黑,给自己的心放个假,远走高飞一次,暂时的逃离,喘口气,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终于还是决定开个自己的公众号:Imagine Heaven。

 短评

作为呆够七年能拿永居但根本不想拿的内地人,在香港看这部电影,我想用脚趾给女主抠个三室一厅。真的很希望香港导演别再扯到内地了。香港人对内地明明不了解,也不关心。台词有点俏皮,但是整体不太行,跟《叔·叔》不相上下。

4分钟前
  • 葉甫蓋尼玻璃心
  • 还行

枕边的男人以为她要的是童话婚礼,却不知她想搬离房顶漏水的金都。协议的男人可以向她描绘自由天空,却终要回到需要采购奶粉的福州。她要拿了礼金向宾客表演相爱,签了契约帮老公收拾马虎,打开漫游将自己锁入牢笼,或是下单买下自由。不愿变成因为婚姻不得翻身的龟,只想退化成用脚后跟可以蹲立的鸟。

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比较惊喜,相比同样是女导演处女作的《过春天》更加真实自然。婚庆大楼里的真假结婚,禁锢在小屋内的爱情与婚姻,陆港台甚至美国和创作上到底哪里更自由。真不是黑大陆,也许那就是人家的日常,包括对自己所反映的也很透彻,开玩笑的表现最后也能得到理解,如果都报有这样的心态明天会更好吧。舞台剧出身第一次演男主就获得提名,妈宝男承担了大多数的笑点和悲伤,但邓丽欣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熟表演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没提到女主还是很遗憾,那项最佳歌曲她也应该不会出席颁奖礼现场演唱。#金马56#

9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是仔才舍不得打掉…一句很刺痛的台词

1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太棒了👏!题材选的就好,聚焦一个香港女人结婚前后的各种纠结心态,却又没有局限于此,而是糅合进另一个香港社会问题,所以看出剧本实在是太扎实了,第一次看到香港电影对内地部分的戏这样真实,人物也很实在。表演上邓丽欣绝对是影后级的表现,但老实说男朋友、老公两个配角也演得相当不错👍,事实上,每个角色都恰如其分,真是太棒的香港电影了!

13分钟前
  • 满江红
  • 力荐

另一種政治隱喻的劇作寫法。結婚/不結婚,背後深層的其實是中港關係中的「自由」。一紙契約是否會五十年不變?「我地一直都係這樣。」結婚會失去自由,但問題是,不結婚就會想得到理想的自由?這才是劇本最有趣的地方。最諷刺的是,一個大陸人渴望拿到單程證就會覺得是自由,質問一個香港人不懂得自由,而香港人會反問自由的定義是什麼,微妙的不言而喻。龜的象徵意義,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都是被困住,所以「放生」象徵著的就是女主的歸宿。但結局反而很曖昧,她真的離開了麼?點解仲要買大張的餐桌,這個虛偽的反抗是做給誰看?值得玩味。另外似乎有一條隱藏的女同感情線,其實張麗芳是深櫃?朱柏康奉獻了近年港片最令人深刻難忘的男主角演出!

14分钟前
  • 阿树
  • 还行

剧本优秀,写出港女恐婚的种种挣扎,用真假结婚的冲突,反思婚姻与幸福的矛盾、自由与身份的意义。道出男女对感情和婚姻的不同,对两岸的疏离也有港人一贯的调侃,没偏袒任何一方。在对话中不断把玩“自由”的定义,表达都蛮高级的。开放式结尾就像“娜拉出走”一样,让观众来权衡角色的选择。

1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同是婚姻和女性话题,好过《82年生的金智英》,甚至也不输《婚姻故事》,鲍姆巴赫在两个顶级演员加持下才完成的效果,新人导演(甚至)不动声色便达到了。

17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都市男女无聊的感情生活之下,夹杂着陆港问题的表达。一个为了香港身份假结婚的大陆人问身为香港人的女主:“你去过美国吗?没去过,怪不得你不懂自由。”话未落音全场大笑,但想到此时此刻,笑完就想哭了。

21分钟前
  • 后自愈
  • 还行

一旦男人决定要娶谁,女人唯有立刻夺路而逃才能自救,我所知道的半数婚姻都始于意外怀孕,还有不少婚姻由再要一个孩子来掩饰与修补裂痕,

24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力荐

劇本精彩,演員表現非常出彩,尤其入圍男主角的朱柏康,他的角色難就難在他自然演出一個毫無施力點的普通男子,你不能批評他他是這麼本分,你也不想誇他他又是這麼俗和無聊,更別提長不大沒有任何擔當。電影有一個我覺得值得玩味的地方,莉芳哪兒都能去但不知道去哪和楊樹偉知道自己要去哪但沒有這麼好去,兩個人都感覺不自由,看起來最自由的是Edward,所以自由就是不要想太多嗎?如果電影是以這個暗喻兩岸關係,倒是精準又尖銳。

28分钟前
  • Ellen
  • 还行

我看见Edward走下电梯来求婚,实在好笑,这个调度未免太棒,一是符合金都商场的设置,那台上上下下的电梯真的很有用,二是它拓展了电影要讨论的婚姻关系,没有那么的平等或平行,它好像是上行下行的阶梯,后来莉芳重新遇到杨树伟,也是在电梯上上下下,那都不是摇摆,是一种更像振荡的感觉,也是在那一刻电影进入了更深的婚姻主题的讨论,这是个巧妙的设置,把婚姻中一切冷冰冰的东西都摊在眼前,又令假婚姻拥有了一个时间期限,我好喜欢这样的错位,假的存在久了,一切都有不同的振荡,在这些面前,莉芳所迈出的人生一步,是关掉自己的手机定位,但确实是很重要的一步。

30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導演最妙的地方在於她既是一個站在女性視角、對日常生活有深度思考和探索的作者,同時非常有幽默感。人生的困境和徬徨,兩地之間的差異,被她講的自然真實又俏皮輕盈。「就算有了自由又怎樣呢?有了自由,你就真的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嗎?」我想這不僅是導演的追問,也是我們這些還在這裡的人心中的追問吧。/ps,導演把福州拍成了一個農村是因為沒有拍攝許可只能在港村找地方假扮,請大家體諒一下小成本非合拍片的辛酸:)

35分钟前
  • 偏时差
  • 推荐

把一个女人的贫困和出逃的过程拍得非常细腻。陆港关系只是背景,影片要说的还是极尽压抑的传统和年轻人的困顿。尤其是男女主貌合神离的情感状态,看似轻描淡写,其实笔力千钧。“我们会一直这样吗?”“会啊。”完全的鸡同鸭讲。

39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终于在这一届迷影精神赏之前看完了提名的十部影片了哈哈,这部差不多可以排在我的2019港片最佳。毫无疑问,黄绮琳将成为未来香港最值得期待的女性导演。她的视角太舒服啦,不刻意去树立对立,但是又很柔和地将各种处境展现给你看。至于片中抛出的那些问题,也算是当下的一个普遍困境,好在影片并不志在替观众做出解答,而更像是某种善意的提醒。片子拍的举重若轻,小幽默大主题都打磨得很舒服,蛮难得的。三星半入四。

4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还没说我允许,你就已经把裙子扔出去。还没说我愿意,你就已经把戒指戴上来。童话也许并不美丽,王子成为母后的棋子,公主化成沉默的影子。远方也许并不自由,结婚成为幸福的标榜,离婚仿佛人生的罪状。对于那些并未做好准备结婚的男女,婚姻的形式是大于内容的,明明感觉如置深渊,还要装作身在天堂。阿芳的第一次结婚是因为无知,这一次她不想结婚是因为开始有所知,结尾没有给出答案,恰恰也是一种答案:或许不知道自由是什么样,但至少知道不自由是什么样。先有自知,方有自由。以前常说要二人世界,婚后发觉,二人各有各的世界,才算是二人世界。多次出现的红绿灯听觉暗示很巧妙,我总觉得人在等红绿灯的时候是下意识焦虑的,阿芳面对绿灯路口,犹豫着该不该走,导演抓住了这个洞察。轻灵却有力道,许久不见的港片佳作。PS:海报上的囍是四个苦字。

47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螺蛳壳里做道场,太惊艳了

5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男主演的真好,好久没有这么真实烦人的直男角色了。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永远长不大的废物港男,迟钝但至少觉醒的港女,习惯金钱先行但最终选择务实的内地男子,尽可能地放下地域刻板印象,又尽可能如实地反映了近20年来两地的新关系新矛盾,难得一见,耳目一新。

56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推荐

你结婚;李洁冰。用微信会被监控;那你不一样被你男友监控?用婚姻故事隐喻港陆关系的变化,其实金都也罢,婚姻也罢,香港对大陆最后优越感的自由也罢,永远都是一座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