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子2014

HD

主演:张玉锋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狗日子2014 剧照 NO.1狗日子2014 剧照 NO.2狗日子2014 剧照 NO.3狗日子2014 剧照 NO.4狗日子2014 剧照 NO.5狗日子2014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狗日子201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张玉锋:《狗日子》纪录片主人公,1932年出生于河北沧州。20岁结婚,因老婆闹分家,半年后离婚,打了一辈子光棍。2003年开始捡废品,收养十几条流浪的猫狗,同时供侄子上大学。年过八旬的他,自食其力,饿了就去卖废品,换来钱买吃的,虽然生活不容易,但他活的很潇洒自由,活的铿锵有力,活出了自己的尊严。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活出自己的艺术,但他却能传递给我很多正能量。不可思议2008高更:爱在他乡东风破狩猎岛游戏第一分队第四季若是如此黑人如梦第一季欢迎来到圈子内巨商金万德超能敢死队:冰封之城 2024暗战第一季让我过过瘾火线警探第三季走过冬季咖啡公社2016天启第一章达子的春天红灯绿灯如意芳霏摩亚男孩第三季常在你左右从爱情开始圣诞脱单快乐第一季陌路兄弟侬本多情猎毒之闪电突击摩斯探长第七季你我所见鬼畜大宴会金库(原声版)洗冤录2宇宙奇趣录山村老宅最高通缉犯猛犸象步步杀机1994二战男孩逃生记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五季

 长篇影评

 1 ) 了不起的狗日子

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主人公的对生活现状的态度,还有他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诠释。这恰恰也反映了这部剧导演淳朴的内心,如果没有一双对社会底层关注、关怀的双眼,是不会呈现出如此作品。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需要这样一批人带我们去了解、去关注这个社会最平凡、最底层一类人的生活、内心,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也警醒我们无论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终归都会回到那个最平凡的世界和生活中去。

 2 ) 一嘴狗毛

       人生是个绝佳的试炼场,不论什么生命,都得拿出来比试比试。有时候你出生,自带金银岛,即便创业再失败一百次,总也不至于沦落到废品收购站与狗为伍;有时候你出生,赤条条而来,日子越过越不如意,最后混到了狗群里。

         但是不论怎样的人生剧本设计,试炼场关门的那一刻,死神开着大巴车来门口接大家上车,哥儿几个总得坐在地上围个圈,好好盘算盘算,这一世,我从试炼场里得到什么了?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仿佛只有到了临死之前,我们才都急迫了起来,谁也不愿意糊里糊涂就跟着死神绝尘而去。

      来来来,把手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摆在地上算算账。

      你开了十个公司,其中三个上市了。可是临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你跟一百个姑娘上过床,其中三十个都至死不渝地想嫁给你。可是临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你生了两个孩子,他们长大成人再生孩子。可是临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然后你开始回忆自己这一世的种种艰辛……
      我老了老了,孩子也不在身边,想看一眼孙子都不容易。可是临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我一腔热忱,宽以待人,可是我身边的人都对我太刻薄。临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我勤奋努力了一辈子,但运气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临死了,这意味着什么?
      …………

      我们带不走这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形有相的存在,外在世界风起云涌的发生,本质来说,都与我们无关。真正如影随形的是,你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是唯一属于灵魂可以携带,穿越生死门的。

      所有不是张大爷的人,都太需要去听张大爷的故事,然后在自己的内心去发生,这个发生,就是我们作为人类,唯一可以保存下来的。

      除了张大爷的故事,我们还有自己的故事。理解,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好像就是通过听别人的故事,并愿意用心听,而发生的。通常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故事也并不愿意聆听,因为痛苦呗,因为觉得自己的故事平淡呗,或者沉浸在对自己的洋洋得意里,也并没有真正去理解自己。

     不听别人故事的人,应该也很难听到自己的故事。

     我看狗日子,是为了看张大爷的人生,也是为了看冯鹏程的人生。我知道在这个生存在回收站的老人背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在看,这双眼睛看到了什么,是怎样在看的,是我关心的。
     
      

 3 ) 观后杂谈

受到上外聚光灯电影社的邀请参加了FIRST在上外的青年独立电影巡展活动,观看的影片就是这部《狗日子》,观看结束之后我简单谈了谈观后感,大概的内容分享如下:
我想从三个角度,影片本身、导演以及纪录片谈一下感受。
首先,影片本身。因为在开场时,我没有仔细看,后来上网一查发现主人公张玉峰已经82岁了,不可思议。影片里给人感觉也就是60多岁,看起来他年轻时的确练过武术。而且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已经82了,那么他的侄儿至少也要50岁左右。那么现在50左右的上过大学的一定都是社会精英,所以他侄儿一定过着很体面的生活,也一定有能力为他养老。但是老人表示了拒绝。他宁愿自食其力,所以他过的特别有尊严。于是电影的最大冲突就诞生了,他的工作(拾破烂)与生活态度(尊严)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当然这个冲突也让电影故事非常有趣,一点都不闷,观影过程十分愉悦。另外,我们想象中的拾荒者应该都是苟且的生活,但是张玉峰虽然住的“苟且”,但是他的三观一点都不苟且。这部影片如果放在美国,肯定要被评级为R级,因为里面有太多的粗口,甚至比昆汀的片子还要多。骂人代表什么呢?代表他活的很真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愤世嫉俗,不苟且于这个社会。所以张玉峰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上都是一个位于边缘的人。一个82岁的非主流。
其次,导演。尽管这部纪录片要比现在院线里的95%的国产片都要好看,但是严格一点来讲,这个导演的叙事技巧并不高明,或者直接讲,他拍的并不是很好。因为展现给我们的主人公没有层次感。第一个镜头里的张玉峰就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最后一个镜头里的张玉峰还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没有任何变化。我们看不到人物内心的冲突。电影最后有几个空镜头,不知道是为什么表现孤独感还是怎样。但是旋即,老人就乐呵呵地出来扫雪。我们从电影中看不到张玉峰的孤独感。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哪怕他表面上再坚强,他都不可能不感到孤独。但是显然,或是老人没有把自己的内心展现给导演,或者导演没有能力展现给我们。如果没有变化的话,实在没有必要拍成112分钟,我觉得30分钟的短片足够了。
最后,关于纪录片。纪录片的意义在哪里?这是一个大问题。从小的层面来说,我觉得它可以真实的反映出我们的生活,这里的“我们”包括别人。比如影片中特写的那双破破烂烂看上去似乎都可以闻到臭味的布鞋,估计在市场中也就是20块钱一双,但就是这样的一双日晒雨淋的破鞋,竟然都还有人想要。这是同学们不可能想象的一种生活状态。但这是真实存在的。就在离我们1000公里之外的天津。当然上海也一定有这样的人。这可能就是这部电影作为纪录片的意义。不过我觉得年轻导演拍纪录片有些浪费或者偷懒。因为纪录片的门槛比较低。导演能够发现张玉峰这个人物似乎体现了他的“慧眼”。但是其实我们在场的每个同学随便找一个人拍上一年也能做到这一点。我跟着拍我旁边的这位同学,拍上一年也能剪出来一段有趣的镜头。我觉得你要是去跟拍宿舍楼的阿姨,最后拍出来的120分钟的纪录片说不定比这里的张玉峰老人还要有趣。
所以我建议青年电影节以后还是要多鼓励商业类型片,哪怕几年出一个忻钰坤都是值得的。

 4 ) 比狗更热爱生活

很简单粗暴的画面风格,和简单粗暴的老人。

一个人,一群猫猫狗狗,一摞废弃物堆积起他们不大的家。

拾荒者,拾荒的猫狗,老人喜欢吐槽,喜欢用“接地气”的方式评论经过他的每一个“生意人”。拾荒者要做生意,多少钱收购,多少钱卖出,他们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有精明的头脑和精巧的手艺,自己缝制别人丢下的旧衣服取暖,改装自行车,老人有一个特殊的标志,喜欢戴帽子,各式各样的如电影里面出现过的帽子,猜想他心里一定装着一个发哥或着华仔。

听说,老人的侄子一直没有说过要接他去过好日子,而他一直执拗的跟别人说,有人要来接他,只是他更喜欢这里的生活。

后来,老人的拾荒朋友来了,他在朋友离着很远的地方就看出了他的身影,电影开始好看了。老人表现出激动之情差点哽咽,他从没说过自己孤独,一直痞痞的养狗,痞痞的面对生活,而当多年的老友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他防备已久的脆弱终于坍塌。他需要一个能陪伴的人。每一个生活不如意的人可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没有救济的人,也就没有亲人,朋友。

等到老友出现,也许是一个奇迹,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出现了难得的惊喜和好看的地方。他的生活如此平静,只有偶尔的骂街会让观众随之一笑,然后留下心酸与难过。
<图片1>

而他和他的猫狗发生过什么事,就如同每天生活在不可或缺的空气中一样,一直在影片中温柔地拂过,他与猫狗仿佛融为一起,又成为他们的领袖。他给每一只都起了名字,熟悉每一只的习性。他经常带着卷毛狗“包包”外出采购,导演将摄影机对准狗狗,仿佛是它的主观镜头,随着一起兜风,一起去陌生的地方玩耍,直到有一天,他跑丢了。老人着急的心烦意乱,赶快放下手里的活去寻找,找到天黑也没有它的踪迹,他是克制自己的情绪的,不同以往喜欢自己和自己对话,默不作声的回到了家。然而生活之事谁都难以预料,“包包”自己找到了回家的路,老人与狗温馨的一幕让人落泪。他像是冷峻的父亲,边骂它跑丢了跑到晚上才回家,边把好吃的往它嘴里塞。

山河冰冻,老人与狗的家也被有关部门拿墙围堵了起来,还好最后他们仍在这里。老人与狗,多了一位老人,多了一些离愁别绪。

喜欢老人偶尔冒出的脏字,是对生活的抵抗,也是偶尔的调侃。喜欢他的生活态度,过着狗一般的日子,却没忘记爱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他还会将好看的毛毛领缝制到衣服上妆点自己,还会变着法的更换帽子,他是热爱生活的人,也许比每一个觉得比狗过着更好生活的人都更热爱自己热爱生活。

另外,欣赏导演的执着。

 5 ) 老无所依:冷光中的温暖人生

   镜头跟着老张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红尘中摇曳着的你我既是主主演又是过客。冯鹏程导演一个人,一部DV,一辆自行车,长达一年多的跟拍,雕塑出一部《狗日子》:简单而机械得重复着的就是他铿锵有力的生活。
  排行老大的张玉峰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轻时凭一己之力支撑整个家庭,是他活着的意义;后来给两个弟弟盖房子帮他们成家立业,是他活着的意义;再后来拾荒供侄子上大学,是他活着的意义。对于“活着”,呼声欲涨的生命都掌控着发言权的麦克风,有人历经沉浮选择缄口不言,有人初出茅庐愤于无处话凄凉。
  对老张来说,活着,不仅是状态,也是不计结局的过程,还是一种使命。人生中百分之九十的平淡是你我共有的,剩余各占百分之五的精彩和苦难便是留给自己的墓志铭。 老张挂在嘴上的,就是他拾荒供养上大学的侄子,他不停地跟别人说,侄子如今很有出息,不停地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他说不舍得扔掉捡来的破烂,所以他不回去。那一瞬,我仿佛回到了《那山那人那狗》的深山里,耄耋之年的老奶奶逆光坐在深山漆黑的屋子里听着乡邮员念孙子的来信,斑驳的阳光透过老旧的门窗有力地倾泻在空白的信纸。刘烨手握空白的信纸、编造出的话语是莫大的宽慰和希冀。老张耳不聋眼不花,就算心如明镜也乐于在人生使命面前“难得糊涂”,他的侄子到底有没有出息我们无从考证,到底有没有打过电话让他回去我们也无从知晓,侄子早已不需要老张的供养,而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了他生命中最大的支撑。
  老张年轻时有过一段婚姻,因媳妇闹分家不到半年就离婚了。虽以捡破烂为生,却收养了几十只流浪猫狗。老张坐在摆满旧品的下塌处吃饭,一天两顿,狗依偎着他,他与狗说着家常,无儿无女无人搀扶,却丝毫未能影响他追求做“人”那一撇一捺的支撑。老张给小狗们分食,叫骂的管理着,讲规矩。在场的好多人笑了,笑得任性,笑得透彻开怀;这不是天津老城小梨园里配着瓜子大碗茶的逗乐相声,这是一个拾荒者一生最能肆意的舞台!拾荒,每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惊喜,他努力着装扮自己的家,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配的上快乐二字。我们都想在阳光下体面快乐,与人和睦相处得到肯定,却又怕极了付出,缺乏热忱,热衷物质,精于算计。在我们吟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时,在我们感慨穷其一生冷暖自知时,却丝毫不懂得收敛固有的自私。我们对弱者的漠视,对他人苦痛的漠视,对现状的漠视,都使得我们能够幸福安心地生活在此时此刻。
  老人身上满是时代碾压过的痕迹,撸起袖子裸露臂膀上的刺青,满满的都是毛主席语录。整个社会的变化,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身上投射得清楚。如今的世事,他有太多的看不惯,流浪于社会的边缘反倒自得其乐。“我屋里这个院,这屋里进不来人了,让人家笑话。”简单慢速的摇镜头扫过他居住的小屋,适当的升幅落幅展示得是他赖以生活的家。房屋低矮并不能自如得穿上一件外套,老张很自然得走到外面去穿,委身的蜗居处时常被偷被砸,老爷子却心胸开阔不以为然。人生数不尽的不如意,与其信奉无奈是人生的唯一状态,不如找寻无奈之外的境地。
  纪实的世界里,淡漠的空镜头转场渲染出丝丝凄凉。人情冷暖里,始终不是这笼包子就能替上笼包子的空缺,到底意难平。兄弟张师傅毫无症状得回来了,两人共同生活了11年,半年前不辞而别。“你怎么也不来个电话啊?”老张大声的一遍又一遍的盘问着没打招呼就离开的老兄弟,镜头环绕着他们,天地之间掩不住的亲昵,闲话家常回荡在耳边。爱狗包包跑丢了,他到处找寻,回家后不停叨叨,于他是火急火燎,于旁人是无关痛痒。或许失去时会痛苦,所以宁愿不曾拥有。它们在这个大杂院里得不到宠物狗那般的待遇,却也是老张倾尽所有的付出了。“现在这个社会,狗比人还强呢。”包包自己跑了回来,亲热得扑倒老张怀里亲热,或许人不比动物会表达感情,但狗非人,也没有人性致命的弱点。
  恍然想起前几天的一则新闻:女子对流浪汉翻白眼吐口水,遭砍死尸藏竹林。受害人的家属不要赔偿而要求判处被告人死刑。千百年来国人的思想陷入这样的怪圈:凡痛恨不已的事,必希望立法来解决;如立法还不足解恨,必希望死刑来解决。暴露在镁光灯下将赴刑场的人,是否还能为自己唱一首“奈何”。被厌世情绪统治了内心世界的人是可悲的,好在人是最有韧性的动物,没有事物能敌得过时间,再回首切肤之痛时能表现得异常平静,也就被时间所治愈。生活是万山圈子里的围城,你我都把自身所处的围城想像成不见天日的囹圄,把围墙外的世界想像成世外桃源,挣扎着跳出想要实现自我救赎,殊不知围城外还是围城。
  河边破落的房屋里一台老旧的电视机是这个家里最上档次的家电,摇尾而来讨吃的、打闹着的小狗是这个家里最鲜活的生命。老张操持着狗们的吃食,小狗依赖着老张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是否认清了一切,便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便是一个人,也能顺利的活下去。河对岸林立的居民楼,户户透着暖光,想到在天津孤身一人上学的自己,每每看到家家灯火时都有说不去的委屈。老张却是别样的坚强,世间灯火他自有一处。整部影片中,老张很少沉默,卖废品换了钱 养活自己,叫喊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论调,语言在乐观坚强者的生命里从来都不是摆设。人声一落,紧跟着而出的就是音响声:电视机里传出主人公吃饭喝水的声音,传出天气预报的声音,无比亲切的人声事声人间烟火声,似冷清却是不可触摸的温暖。
  小狗依偎着他,跟着他一起颠簸在收废品的三轮车上,缓缓得追着夕阳回家去。对面就是城市的万家灯火,虽然明亮却不及我心坦荡。也许是人老了,总爱把“逝”挂在嘴边。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人都清楚明白有一天会离开这世界,每个人都在努力得活下去,没有人为殊途同归的结局而早早放弃。
  铿锵如铁的老张一辈子没有扛过顶风的旗,唯当摄像机对准社会边缘的底层人时才有观众倾听这一世坎坷,却依然号角嘹亮。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活着,就好好活着。影片结束了,生命却没有结束,种种困难还在追击者我们。我想,在行走去他方的道路上,在朝圣的过程中,需要老张这般清晰的领路人。带着不知来源的勇气,脚踏实地地走向朝圣的终点,体验这冷光中的温暖人生。
文/孙慧茹

 6 ) 冯鹏程与《狗日子》

记在前面:看纪录片是为了拓展生活的维度。
———————————————————————————————————————————

    2015年看了一部关于城市流民的片子,感觉整体是反思的,当时现场提问到了最后变成了对城市发展的思考。而这一部是生活性极强的一部,没有过分渲染拾荒者的悲苦与生存之不易,反倒有轻喜剧的欢快。
    主人公老张从2003年开始拾荒,每日生活循环往复,废品分拨捡定,拉上车回收,爱狗包包如影随形,用钱换来一天的伙食,足矣。有猫狗相伴,有侄子多次表达照顾期望而不愿离去,这生活挺好,不讨人厌,自食其力。老张也有烦恼,一走远,就有小偷偷东西,只能一顿臭骂,然后加好几把大锁。这就是老张要的日子,他没想过走,烂棚背后高耸的社区不过是河对岸的一个衬景。他也斗智,见到买自行车的,能多赚一块就多赚一块;碰上脑子有问题的来拿鞋,痛快地骂人脑子有病,“鞋还跟派出所报案了”。他有自己的价值观,再烂的家,来了这儿就得守规矩,你要我可以给你,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你要随便翻,随便拿,对不起,主人要教训你。穷人也有志,我排队拿钱买酥饼,别人不能随便让我让开,你拿钱买,我也是拿钱买,嫌我脏,可以躲远点儿。碰到残疾人乞讨,别人不给,给一毛,给一块,他给五块。虽然是拾破烂的,只要还能自食其力,就可以帮助别人。这样的觉悟现在很少人有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社会更加复杂了。后面有一个镜头,老张抻开胳膊,上面赫然刻着文革时期效忠毛主席的标语,近50年过去,印痕清晰,记忆尤在,那份忠诚,让人喟叹。
    再往后推车那一段很有意思,老张要自己推,张师傅呵开他自己推,却怎么也推不出去,还义正言辞,没想之后老张自己却轻松搞定,尴尬气氛油然而生,观众开心大笑。
    如果说刚才的那一幕是轻松,那么由政府兴建的围墙和一个不知是不是居委会的大妈则代表强势的一方,弱肉强食,拾荒者必须退避,直至退出历史舞台。导演自言这只是按照时间线索勾勒出的日常生活,但其背后却折射出政府对城市化进程中那些不尽合理、需要改进之处的矛盾:一方面派出所允许老张们的存在,还主动来帮忙抓贼,另一方面却自然而然地将这类人排在了被治理的行列中,只是不用强行根除,只是掩盖城市的疤痕来展现歌舞升平。这是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边缘的受到排挤,不被尊重,核心的对此毫无感觉。
    我不记得是哪位导源曾经说过,当代中国巨大的转型期,发达国家度过了,其他国家还没怎么经历,只有中国完完全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近两年看过不下30部纪录片,对思想的触动很大,很多问题我也想不清楚。只能借助今天看过的这一部,做个记录。

 短评

跌宕起伏是纪录片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本片没有遇到这样的故事,实属正常。

7分钟前
  • 白颜料4块8
  • 还行

批评居然这么多...我觉得作为本科毕业作品已经很不错了,题材有意思,主人公也非常有戏,只不过是剪辑稍有欠缺。期待导演更多的作品!

8分钟前
  • 奶奶徐
  • 推荐

开头给狗的镜头太多,并不能表达什么,只能证明导演功力还不够,不过作为去废品站买过东西和收废品的人打过交道的观众,对里头的情节感触更深

13分钟前
  • 调制解调醒酒器
  • 还行

2021-029之前有幸跟冯导睡过一个房间,后来偶然跟师哥聊天发现认识,当时拍片子的机器还是借给他的。哈哈哈哈圈子真小,今天偶然再次翻起来再看,有时候生活中有趣的一些点是要纪录下来的

14分钟前
  • 私奔
  • 推荐

7分。作为毕业作品来说,可圈可点了。虽然粗粝但贵在真实,贴的很近,按时间线来看跟拍有年多两年。素材还是蛮丰富的,不过可以再简练一些。

19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人不如狗,鞋火葬场。

23分钟前
  • 韻。
  • 力荐

80岁拾荒者与猫狗相依为命,给兄弟娶媳妇供侄子上大学!纪录片https://v.ixigua.com/Nh6CnHT/

27分钟前
  • 曹操不吃饭
  • 还行

题材很赞但是剪辑时导演还不懂得加以克制,所以这部作品并不适合在电影院里面看,很容易胸闷气短。拍纪录片的人有的时候要懂得保护你的拍摄对象,怎样尽量地减少观众对被摄者的误解,更加公正对待一个生命,这其实是一个很需要人思考的命题。

28分钟前
  • 🫀Psyche
  • 还行

鞋就火葬了吧 鞋我都报案了 包里面还有诗…

33分钟前
  • 勇小兔
  • 力荐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吧!

34分钟前
  • 仲凯
  • 推荐

虽然格局较小,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36分钟前
  • 季轩
  • 推荐

老不如死,苟活不如狗活,技法无可学之处,张玉锋的风趣坦荡撑住片根,大陆游民影潮仍旧汹涌。

40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猫猫狗狗排成行,拾荒老人当自强。谈笑不忘当年勇,离别始知情谊长。

45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狗日子,唉,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

50分钟前
  • 明朝王子
  • 力荐

自食其力的倔老头儿 话粗理不粗张师傅回来和包包走失那里 老头儿真性情

54分钟前
  • 鲜藕大王
  • 还行

一个人的性格,与周遭的格格不入,只与自己的思想境界相融。

57分钟前
  • 风吹沉香
  • 推荐

挺好的,老了捡捡破烂,不靠别人,不受气,不看人眼色

59分钟前
  • 卡尔的蓝色汽车
  • 推荐

百人百态

1小时前
  • 魏四鄰
  • 推荐

张师傅出来后变得有意思,作为毕设作品已经很了不起了。

1小时前
  • ZZH
  • 还行

狗日子 (2014)

1小时前
  • dac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