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钢丝的人

HD中字

主演:菲利普·帕特,Jean François Heckel,Jean-Louis Blondeau,Annie Allix,David Forma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2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3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4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5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6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3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4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5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6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7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8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19走钢丝的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走钢丝的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74年8月7日,法国杂技名人菲利普·珀蒂(保罗·麦克吉尔 Paul McGill饰)在纽约世贸大厦高达110层(412米)的两座大楼之间,完成了一次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举——搭起了一条横跨天穹的钢索,完成了长达45分钟的大胆表演。谁也想不到,这个害羞的25岁男孩菲利普,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缜密调查筹划,突破层层关卡,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这次极其危险而疯狂的“艺术犯罪”。菲利普在钢索上或跪或躺,时而慢行时而舞动。影片镜头细腻地捕捉到了当年无比惊险的分秒,并生动地重演了现场,再加上人物访谈等多种手法,使得这部逐梦世贸大厦间的纪录片,在美国911事件后,弥足珍贵。  这部由BBC、Discovery和UK Film Council联合出品的传记类纪录片《走钢丝的人》,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2009年第6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及2008年第2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流麻沟十五号有人在吗?你在我的右手边第一季水网行动同门2009老柿子树宿醉在家千日难飞跃彩虹朝阳沟相信男人狐仙2012罗马之战2纪律如铁,柔情似水终点站-曙光号特快之恋火柴小姐和美味先生卧底公主笨人王老大遗孀秘闻异形狂飙启示录叛乱门口的野蛮人云裳艳后成年单亲孩子海莲娜:画布人生特工别闹豪斯医生第五季柏林苍穹下4EVER我是城堡之王先生贵姓星际迷航:发现号 第四季死亡之棚纯白九命刑警夜城赋独家新闻2016刑警本色国语版是亲密的你黑衣人(原声版)失业皇帝(粤语)野蛮城市

 长篇影评

 1 ) 伟大的壮举背后充斥着人性的悲哀

《走钢丝的人》

1974年8月7日,法国杂技名人菲利普·珀蒂(保罗·麦克吉尔 Paul McGill饰)在纽约世贸大厦高达110层(412米)的两座大楼之间,完成了一次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举——搭起了一条横跨天穹的钢索,完成了长达45分钟的大胆表演。谁也想不到,这个害羞的25岁男孩菲利普,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缜密调查筹划,突破层层关卡,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这次极其危险而疯狂的“艺术犯罪”。菲利普在钢索上或跪或躺,时而慢行时而舞动。影片镜头细腻地捕捉到了当年无比惊险的分秒,并生动地重演了现场,再加上人物访谈等多种手法,使得这部逐梦世贸大厦间的纪录片,在美国911事件后,弥足珍贵。

这部由BBC、Discovery和UK Film Council联合出品的传记类纪录片《走钢丝的人》,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2009年第6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及2008年第2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这部纪录片不仅仅在描述一个壮举的成功,和菲利普个人的梦想,还涉及到很多关于人性的问题,我们在看待所有伟大的事业时,还应该考虑到背后促成这个成功的所有因素。不得不承认,菲利普的壮举确实让我觉得无比震撼,我佩服他的勇气和魄力,还有精湛的走钢丝技巧,但是,关于这个人的品性,我却是不太有认可感的。

我是在看完电影《云中行走》后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很多台词都来自于这部纪录片《走钢丝的人》。不得不说,电影也拍的很好,尤其是最后菲利普在天穹中走钢丝的情节,你的心都随着他悬在了半空中。一阵风,一只飞鸟,一架飞机都有可能随时让他丧命于此,可就是因为真正的命悬一线,才让人大气都不敢喘。一边看一边念卧槽,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胆魄。看完电影久久不能平复心情,那种心惊肉跳的感受让我失眠了,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熬夜把这个纪录片给看完了。

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纪录片,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走钢丝?走就走吧,为什么还那么不要命的走钢丝?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尽管他说这对于他来说是“艺术的革命”,我还是不太能理解,革什么命?自己的命都快没了,还革命呢?可是看到他的热忱,我渐渐明白,当一个人真正梦寐以求想要完成心里一直心心念念的某件事时,生命的威胁似乎真的无足轻重了。中途无数次出现意外,但依然义无反顾向前,这份赤子之心真是难能可贵。

但是这个人的成功不只是他自己的,如果没有挚友的帮助,那么很有可能就泡汤了。这也是纪录片里最体现人性的地方。他的朋友自始至终毫无怨言的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东奔西走,到最后出现意外时,一个人坚持花了近4小时的时间才把钢索救回去,而在这中途一个美国朋友放弃帮忙,认为已经是徒劳。还有一个朋友因为他的这件事而被美国驱逐出境,而他的女朋友放弃自己的梦想一直陪伴她,最后换来的却是他成功后和一个女明星春宵一刻!在这里,我并不是指责他不该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是他忘恩负义。Philippe 一出拘留所的当晚就和一个主动送上门来的女星在酒店开房。为他担心,为他骄傲,为他着迷的女友,也从此被他弃之于脑后。这是无情。连他最好的朋友在最后的采访中流下眼泪说“没有下一次了”。他的朋友们把他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梦想一样,尽管他们都知道成功后的荣耀不属于他们,但是依然毫无保留的支持着他的梦想。可是他在成名之后就抛弃了朋友,这是无义。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无论他做的事情有多伟大,我也觉得这个人是垃圾。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人,但我看人的第一点是看这个人的人品,人品败坏,无论有多大的才能,也是一颗老鼠屎。我更欣赏那些有一身浩然正气的人,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人。我也知道,随时社会进步越来越快,人类的道德感也越来越薄弱,大多数人为了自己,或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做很多昧着良心的事,我倒也不是说完全不可,只是这种事得有个度,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是,我最起码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没什么不安。所以不管这个人长得怎么样,有多大本事,有多少资产,首先第一点先看人品,这是交往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点。可是怎么分辨一个人品性的好坏呢?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也不抱有任何虚假的幻想,只是就事论事看待对方对事物的态度,想法,和行为。我在这上面也吃过大亏,直到现在,看人也不怎么准,但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有时候仅仅是不知所起的感觉往往来的更真实。

我知道这部纪录片想要表现得不是关于菲利普这个人的人品如何,而是他所做的事情却是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他的魄力和对梦想的坚持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但是辩证的态度看待这一切,这个人,我真心是觉得不咋地,无论他多优秀,我依然为他的品性感到不耻。但是人家过得好,才不管你这些人怎么看呢!所以很多时候,不要脸果然能过得更好些,人至贱则无敌嘛。尽管我不耻,但是我也不会觉得这种行为完全不可取,毕竟什么都在变,何况那不可捉摸的感情,如果如今过得幸福是以此为代价,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我们还是会讽刺这种行为,可事到临头究竟怎么做,我们自己心里早就有答案了。

有什么好说的呢?向来不过如此。

 2 ) 没有梦想是垃圾

看《钢索上的人》,发现自己被感动的像个傻逼,影片讲法国人菲利普如何在世贸双塔之间架上钢索,进行空中行走。而这整个过程历时六年,几乎赶上一场精心策划的犯罪了。并且在911之后看这部影片,很有“眼看他楼起,眼看他楼塌”的意思。

确实,人只会对没有做的事情感到悔恨,一个什么都不做的人,并不是不悔恨,只是他的悔恨没那么显而易见而已。影片中很多媒体采菲利普,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他的回答其实很简单:这他妈的就是自己的梦想。而且越疯狂,其实反而越容易坚持下去。只是这个世界上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理由,反而叫世界上的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无疑,这是一部关于梦想的影片。梦想还不是理想,理想总是显得太正确。梦想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于是就能做到,而这其间做出的每一步,都要不停暗示自己是值得的。毕竟比起苟延残喘,马上就要完蛋的人生,不如从容燃烧。。。当然,影片中的菲利普,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事情往往如此,就是直线最好走,可惜往往走不通。于是他也只能走一些弯路。

影片最后,菲利普讲:“自己一生梦想就是要做一个钢索上的人。”而任何没有挑战的生活,对他而言都是垃圾,是不值得一过的。确实,人总是要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反正比起正确来讲,其实人生更在于丰富。而且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别人觉得危险,其实当事人也许很high,而危险,不过是必要的一点点代价而已。就像菲利普从高空俯视地面的时候一样,虽然他随时都有可能从几千英尺摔得粉碎。但就像王小波讲的:“绝望其实是无限的美好。”
 
可惜影片最后的结局叫人唏嘘。就是梦想实现了,大家就该干嘛干嘛去了,菲利普自己也找别的女人睡觉去了,朋友四散,女友分手。想到纪录片开始,菲利普的女友在影像中讲:“他这么疯狂,而自己只能追随他。”虽然他最后两样都背叛了,但友情和爱情确实也平衡了一部分纪录片的枯燥。记得最后影片的几个当事人在讲述当年的时候,有几处泣不成声。看来一方面是到底各奔东西,一方面是很多梦想,在事后看来,也许连自己都觉得当初不可思议。

  

 3 ) 名不见经传的小菲

这个走钢丝的人应该会让几年前在纽约时代广场一根高22米的柱子上不吃不喝不睡35小时的美国街头魔术师大卫布莱恩望其项背而不及。

既然他大名叫Philippe Petit,就姑且唤他小菲 -- 反正这故事里每个角儿都有个外号。小菲长的就是一张杂技明星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年轻时的他像极了西方少儿故事里某个红头发的捣蛋鬼。每个捣蛋鬼的童年都有一片杂草丛生的后院,这个也不例外。木桩、钢丝、高高的野草 – 几件潦草简单的事物就是对他成长的最好写照。只是那个绿草茵茵的后院并没有随着小菲童年的逝去而变得荒芜,反倒在他高潮迭起的青年时期成全了一个追梦人的满怀壮志。之所以对小菲家的后院充满想象,这和安妮有很大关系。坦白一点,安妮我是非常喜欢,不知道是否因为她棕红的长发和深绿的大眼睛。她在小菲最美妙的人生阶段出现,一下子这个单身汉的生活里多了个长发飘飘的身影。安妮于那时的小菲,更像是一个知己。甚至有一段她的独白说“我也有自己的梦想,但和小菲在一起,我放弃了自己的,从此跟着他。”话一出口,好像就被上帝听见,给这对天真恋人的未来定了结局。这是后话。当年小菲、安妮、让•路易(铁哥们)在一起耍,多好玩儿 – 在看那一段影像的时候像普鲁斯特般狠狠地追忆似水年华。因为,那时他们不知道其实天有多高,这个人的心就有多高。纽约世贸中心双塔落成了。如让路易所说,这仿佛是为了小菲而建的。 (又一次验证了“Because it’s there”的真理)

法国人的叛逆精神根深蒂固,这精神支持着他们在屡战屡败之后重振旗鼓。有一处小菲的回忆非常生动:双塔的电梯缓缓上升,顶上的一点微光渐渐从无到有,从灰到亮,电梯里的他好像在向天堂一步一步的接近。有意思的是,最终让小菲得以自由出入双塔的,竟是他的拐杖(此处要感叹美国人近乎完美的社会准则)。

小菲在钢丝上的凝视,是最专注的凝视;在高处两岸间的徘徊,是最永久的徘徊。他眼里的世界没有垂直的高度,只有从此岸到彼岸的跨越。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考察完双塔顶楼外部结构回来,小菲自己做的结构模型也只做了顶楼那一层 – 我们因只顾纵深千米而畏惧,小菲因不屑纵深千里而坦然。

至于小菲出名之后发生的事,不是影片重点,只在让路易和安妮的回忆中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给了片子很大留白。我们只能依照无数类似的好莱坞故事来猜测剧中人的去向和结局。这样的安排也好。

多说一句题外话 -- 可以想像美国人看完片子的伤感。特别是里面贡献了好多在双塔顶楼拍摄的角度极好的照片,令人感叹物非人非。甚至感觉小菲的行走是对双塔覆灭的一种祭奠。然而此时非彼时,让人看了不知如何是好。

 4 ) 看来我不喜欢突兀的人

我现在对电影的评价完全基于我对里面角色/人物的喜好。Philippe实在太恶心了!自私劈腿什么的。不喜欢这种花里胡哨装腔作势的人。
反观他的好基友Jean-Louis et Jean Françoise, 诚恳忠实善良。
这电影一开始就不喜欢philippe, 没想到结尾他居然真的变丑恶。从面相上看,philippe三停不均,山根凹陷,看着就让人不爽。Jean-Louis et Jean Françoise则均衡很多,尤其Jean Françoise,鼻子和耳朵都很棒。
由于对philippe深深的厌恶,很讨厌这个故事。虽然在钢丝上的场景很美,但我更多是被这个行为震撼,而不欣赏这个人。
也许有这样疯狂想法的人就是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不会理解爱情友情忠贞这些东西的吧。也许是aristocracy morality. so disturbing!!!!!

 5 ) 人品问题

 看到结尾处我傻眼了.如果大家仔细看这个片子。菲利普的最好的朋友在当时寒冷的104层的高楼上,最后一个人坚持花了近4小时的时间才把钢索救回去(中间一个美国朋友放弃帮忙,认为已经是徒劳)。还有一个朋友因为他被逐出美国,而她的女朋友曾经不顾自己的事情,6年来一直支持鼓励菲利普,而她的帮助,她的担心,她曾经对菲利普单纯的爱情,换来的,居然是他和一个女明星春宵一刻,乐此不疲。菲利普最后没有和这样的人分享应该属于朋友,属于大家的成功。
  
  他背叛了他们。
  
  而影片中,让我感动的是阳光下3,4个朋友,围着菲利普练习,在屋子里,不知疲倦的画图,争吵。这些美丽的青年人,做着一个青春的集体谋划。这些人都是梦想的追随者,而只有菲利普是这个梦想最终的实现者和表演者。他的朋友们也清楚这一点,他们欣赏他的才华和胆量,他们无条件的帮助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及时的感谢。
  
  他曾经最好的朋友最后一次哭的时候。 我也流下了眼泪。
  
  没有下一次了。他曾经的朋友说。

 6 ) 有个性的人——菲利普,尼采, 以及我的困境

”一个人看上去很有个性,是因为他做事总是跟随自己的性情,而不是尊重原则。“ ——尼采

因为素未谋面牛逼掰掰的金融老师的推荐,有缘接触到这样的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心中有些许感概,不吐不快。

主人公讲了他童年的一个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他小时候排队去看牙医,偶然看到一张报纸上记录的要建造世界上的最高的遥相呼应的两座双子塔的新闻。他被这条新闻深深吸引住了,因为他想从小就喜欢攀爬树木建筑物这样的东西,内心可能已经出现了登上双子塔顶端的想法的雏形,带着某种莫名的激动,他偷偷私下了那一页跑出了牙医处,后来他的牙痛了很久。再后来菲利普自学走钢丝,他的激情和义无反顾,还有朋友的帮助,让他完成了巴黎圣母院以及悉尼大桥走钢丝的壮举。然而最让人震惊的还是他要穿越美国双子塔的想法,当时他只有25岁。经过了反复的研究,斗争以及跟朋友一起的精心策划,菲利普终于实现了这一震惊世界的举动,漫步在双子塔之间,像一位游走与生死之间的诗人,给人无限的想象力与美感。等他征服这一伟大的目标功成名就的时候,他抛弃了自己的朋友,或者说是他的朋友们觉得他们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纪录片的一些情节以及相得益彰的背景音乐让人沉浸在这个故事里面久久不能自拔。

菲利普是疯子,是诗人,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舞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走钢丝的人。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激情与天分。”If I die, it will be a beautiful death."他俨然已经将征服与挑战看成了生命的必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也是一种美。在与朋友发生争执的时候,他坚持相信自己可以实现它,即使大家都表示反对;在被警察抓住的时候,他偷走警察的手表,来表达自己的不屑和反抗;在最后游走在云端的时候,他向警察偷以叛逆挑衅的大笑。他始终在反抗,挑战,甚至征服,乐此不疲直到最后完成梦想。最后他被抓的时候,很多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很不满,觉得美国人真的很现实,问他几万遍为什么,为什么就是不能理解很多事情就是一种生命的原始激情。所以菲利普是纯粹的,杰出的。就像当时《阿甘正传》里面阿甘跑步横穿美国的时候美国记者就一直追问:“你是为了环保吗” “你是为了世界和平吗》?“ ......阿甘说”I just wanna run." 菲利普和阿甘如果不是因为做出了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恐怕会一直被看作是疯子或者杀人,世界总是这么滑稽,人们鲜有追随自己。

很多人不喜欢菲利普,指责他忘恩负义。他的一个朋友因为他被驱逐出美国,另外一个为了他满世界的奔波,还有一个时时刻刻在他身边支持他的女朋友。然而当他站在镁光灯下,在世界瞩目的眼光中,接受女明星的勾搭,毅然决然的跟她滚了床单,完全不在乎在等着他需要他的朋友和情人。所以大家会感叹世界无常,功成名就后的各奔东西,会惋惜他的自私自利,会思考人性背后的阴暗。我觉得这是因为大家都有完美主义情节,过于挑剔。菲利普能够如此狂热的追逐他的梦想,就是因为他内心的不理性,以及不服从。感性与激情的力量促使他一直在反抗与征服,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活在世俗规则下的人,他只遵从自己的内心。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有一段话:

“伟大的人,这是天性以伟大的风格所建造和发明的人——这是什么呢? 一,在他的整个作为中,他具有一贯的逻辑性,由于逻辑性的过于冗长,所以难于知其梗概,因此带有迷惑性,即他有能力从自己生命的巨大平面出发去修炼自己意志力的能力,他有一种蔑视和摒弃渺小的能力,即使其中包含着世界上最美的,最神性的事物。 二,他更冷酷,更生硬,更不加思索和更不怕舆论;他没有同尊敬和被尊敬相联系的美德,他没有平庸道德一类的一切特性;假如他不能当引路人,就踽踽独行。 三,他不想有颗同情之心,在于人的交往中,他总是打他们的主意。他内心有一种孤独感,是某些褒贬都无法达到的东西,有一种独特的可审判性,但不审判自己。”

对梦想的狂热,对规则的漠视和对道德的无感让他做出了创造世界记录,震撼人心的事,像一首悲壮的诗,反复吟唱却总能感觉到浪漫和美感。

我也曾经有过一段最接近生命的激情的时候,那时我每天脑海中只想着那一件事,当我最终完成的时候我放佛听到又听到自己之前每晚读书的声音,就像菲利普在云端能听到下面的人群在窃窃私语。现在的我正好25岁,是他惊动世界的年龄,却慢慢臣服于外在的规则与内心的慵懒,已然触摸不到该属于年轻的那种激情和狂热,那种不羁和浪漫。这是我的困境。

我可以重新找回那种"云端行走“的时刻吗? 拭目以待。

 短评

该片在筹备走钢丝阶段的精彩程度不输[海豚湾]里面那段合作戏。其意义也可以和[发光的山]之类媲美,总之,一个疯子的钢丝路!

6分钟前
  • 跑步去流浪
  • 力荐

冒险的火焰在燃烧。

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今晚在电影资料馆看了《走钢丝的人》,09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Philippe Petit,他疯狂、谨慎、单纯、执着……从疯狂而又严密的计划,到问题钢索上的完美表演,很棒!

12分钟前
  • 汤圆
  • 推荐

梦想真是一种美妙的强迫症。从不同的角度穿插几个线索把一件并不使人太感兴趣的事情讲述的有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但事件细节和全貌展示的很清晰,而且对于其中人物个性的刻画和当时的心态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故事的最后,不是剧情片一般的大团圆结局,而很现实的,他与好友的友情破裂了,与一直支持他的女友分手了,这就是现实,不过无论他们后来的关系怎样,但对于他们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件感动而深刻的印记。

16分钟前
  • 其实叫朗基努斯
  • 推荐

好吧,冲动是魔鬼。Philippe Petit, To Reach The Clouds: My High Wire Walk Between The Twin Towers.这不过是一场梦,梦没有了,一切也就没有了。

17分钟前
  • 推荐

“我不想征服世界,我只寻找世上最美的舞台。在报纸上读到关于它的消息的那一刻,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在顶上走过!那是它建起来的15年之前。。。”把纪录片的水准,提到天空般新高度。

22分钟前
  • 胖胖
  • 力荐

“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为什么。” Philippe Petit的回答就像当年登山家George Mallory回答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一样,“因为山在那里。”很佩服这样的冒险家,做着常人无法理解的事,自己就是在探寻活着的意义。

27分钟前
  • 漫声谈影
  • 推荐

If I die , what a beautiful death, to die for your passion

32分钟前
  • emily
  • 力荐

摄影牛逼,像这种纪录片很少见,但我还是看睡着了。

36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表演型人格的最后一单。与其纪录片、还不如拍成改编电影。

4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这片可以和今年颁奖季的《徒手攀岩》对比着看。前者在素材极为有限(只有现场照片)的情况下可看性却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编排上的设计,正如喂饭给我推荐这个片子的时候说的,它用一个犯罪类型片的方式来切入叙述,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中段的剪辑虽然有点乱但主人公的表达始终很明确。到最后走钢丝的时候,随着萨蒂的玄秘曲响起,即使只有ppt照片也给我一种神迹降临感。相比之下《徒手攀援》尽管拍摄团队更专业,设备更高级,最后20分钟的呈现也着实让我屏气凝神,但前面的铺陈实在显得没有章法,尤其是女朋友那里,我反正没明确导演的表达。

44分钟前
  • 深邃
  • 推荐

和电影相比,纪录片重现了细节,电影虽然大部分还原了,不过在学走钢丝和遇到恋人这两方面用了艺术化的加工。电影里的男主感觉是癫狂的,偏执的。纪录片里的男主却是坚韧的,执着的。

48分钟前
  • 艾晨
  • 力荐

我要在云端漫步,舞蹈,如果我为此死去,那将是多么美丽。最美的是,我只是想要这样做,没有任何原因。

53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广州下雪那天哆嗦着看完囧瑟夫的《云中行走》,恐高如我,对那高空上的浪漫传奇迷恋不已。大银幕前再补这纪录片,仿佛旧日重现,筹备过程的狂热与艰险依然心惊,多年后当事人眼里的火花,依然能在心中燎原。巅峰之后情分不再的微妙,着墨有限,但不输鼓荡。不过年轻部分都是演绎,世贸行走只余残像与陈述,确实少了《云中行走》3D画面反反复复推到眼前的震撼。(离职后终于再进电影资料馆)

5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还真是无以伦比的传奇,一个孤独而又浪漫的家伙。当然最后几分钟这种分道扬镳再也不见真是让人感叹,就好像片子只字未提世贸中心已然不在但这情绪始终都围绕着似的。前半段故事线有点乱

5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用了些犯罪片的手法,犹如《十一罗汉》的纪实变体,但正如伙伴所说,犯法但无罪恶而是美好与伟大,当他走上钢丝,内心为之震颤。梦想先于双塔存在,实现后双塔却已不在;疯狂始于圣母院,塔毁又过十余年也被烧毁;那些共铸神迹的友情爱情,都在一同踏入云端后落回地面一一破碎......这其中如绳索钢丝缠绕纠葛的微妙映照,给这个本就传奇的故事再添几分宿命色彩,令人不胜唏嘘。

1小时前
  • 神仙鱼
  • 推荐

"If I die , what a beautiful death, to die for the exercise of your passion!" 有趣的法国人!

1小时前
  • 若汐
  • 推荐

十年后资料馆重看,这哥们走过的巴黎圣母院和世贸大厦后来都遭受大灾难比较唏嘘,更显影像记录的重要性,那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呢,而且共同创造神迹的朋友恋人随着成功也走向了散伙。用犯罪手法拍成励志并成为英雄,搬演还原、现实采访、珀蒂大楼并行三条线介绍,格局结构挺有意思,录像照片不能过瘾囧瑟夫拍的那部电影也可弥补。关于911后时代的缅怀有两点比较扎心,建成之初的发布会说到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和谐进步而建,他们深夜上到顶层只有提醒飞机的信号灯在闪烁。与《徒手攀岩》对比来看,一个不适应表演和有人拍摄,另一个却从出道就有大量的视频经验,只有在峭壁和钢丝上他们才是自己。

1小时前
  • seabisuit
  • 推荐

不去说纪录片的形式和主题,电影的最后一幕,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成功了,表演者成了真正的主角,他和年轻的姑娘缠绵了一宿,他的女友说我知道我们的爱情画上了句号,他最亲爱的朋友说没有下一次了,我们的友谊到此为止。在我看来,这嘲讽远远大于电影的内核,且这被嘲讽的东西经久不衰,日渐华丽,甚至要

1小时前
  • 乔大路
  • 推荐

“我不想征服世界,我只寻找世上最美的舞台。” The artistic crime of the century. 本片音乐由《钢琴课》配乐师Michael Nyman操刀。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