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斯特林·K·布朗 / 曼迪·摩尔 / 克丽丝·梅斯 / 贾斯汀·哈特雷 / 苏珊·卡莉奇·沃森 / 米洛·文堤米利亚 / 克里斯·沙利文 / 亚利桑德拉·布莱肯瑞吉 / 乔·胡尔特拉斯 /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奈尔斯·菲奇 / 罗恩·彼得·琼斯 / 洛根·施罗耶 / 汉娜·蔡勒 / 麦肯齐·汉奇恰克 / 帕克·贝茨 / 厄里斯·贝克 / 朗尼·查维斯 / 费丝·赫尔曼 / 利丽克·罗斯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剧照

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2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3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4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5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6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3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4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5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6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7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8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19我们这一天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目前为止觉得剧情稍逊s1

第一集就高下立现了。第一季的第一集整个叙事完全不亚于一部电影。可是第二季第一集几条人物线之间的承接和过渡就显得略微杂乱和生硬了。

还有人物设置。第一季的jack让人十动想嫁。第二季似乎爱老婆人设有点too much了,感觉开始变的不立体也不真实。三句不离老婆,my wife is blah blah,doing this for my wife....包括toby也是,时时刻刻围绕着kate在转。第一季包括减肥督促小组还有前妻什么的刻画了很多toby的心理和状态,第二季感觉完全没有了(?)这样的人设可以立但起码要有理有据吧。

并且感觉第二季的情节设置的太简单刻意了,所有的讨论、碰撞、争吵都是为了之后的深情鸡汤。虽然说第一季也是这个路子,可是起承转合比第二季好很多。但不忍弃,第一季带来的感动实在太多,希望后面能有惊喜。

 2 ) I just need somebody to help me

看到第八集,特别难受。

虽然到现在都还没办法猜到Jack是怎么死的,但是三个人中间,对Jack的死最不能释怀的一定是kevin了。每每看到他酗酒,就想到Jack的酗酒。某种程度上,kevin是最像父亲的。在别人眼中,他太成功,太完美了,就像别人眼中的Jack一样是完美的。但是,谁不是一身伤痕地成长呢。

这一家五口人都是。Rebecca和母亲的糟糕关系+后来和kate的糟糕关系;Jack和父亲的糟糕关系+酗酒;Randle的身世+Willam+养女;Kate的肥胖+失去孩子;还有kevin。故事还在一直发生,所有人都还在经历不可预知的难过,像我们每一个人。

kevin看到深夜快要不能控制自己的父亲给戒酒互助会的人打电话、跪在地上祈祷,忍不住哭了。那感觉我也经历过,又心疼,更多是害怕。那个高大的、无所不能的人,此时是无助的。

他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一周,保洁员过来敲门,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门打开了,我甚至认为这是欣喜。我也有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周的经历,没有接触任何一个人,连工作的微信都不怎么来。终于要踏出门的那一刻其实是害怕的、是犹豫的。但是真的置身于人群中的时候,又有活过来的感觉。之后再次厌倦、想躲起来。

他站上领奖台,觉得自己不配领奖,真挚地。他不是别人眼里的明星,他是自己眼里连疼痛都处理不了的人。下面的人喊着“我爱你”,他说你们不要爱我。有人说kevin真作,每一个人都爱着他,他是在自找苦吃。我想对这么想还这么说出来的人说,你最好不要经历到这种感情。

Sophi是爱他,但是爱的是一个相对积极、向上,可以在未来成为互相依靠的人的他;Kate也爱他,爱的是那个可以听她倾诉,可以依靠的他;粉丝爱他、校友爱他,每一个人都爱他的积极面,但是处在黑暗中的那一面,却没人愿意全盘接受,他们甚至否定。

他全部要一个人承受。

他跪在草坪上,大喊“I just need somebody to help me“,他不知道这个人可以是谁,药和酒精便是暂时的止疼片。

不是每个人都坚强,如人敏感便会承受更多,就像每个人的痛感也不是同样的标准。我常会接到电话,有时对方说“如果你都不接,我可能就要杀了我自己了”,有时对方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这些朋友几乎平时都不太跟我联系,他们有好的事情不会第一个跟我分享,有好玩的故事不会第一个跟我说,甚至他们的日常,我都不太能知道。但是他们会在绝望的时候找我,是因为我绝对不会说出类似“这有什么大不了”这种话。

只是我好像也还没能找到我自己的止疼药。

但是,这个剧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还是所谓“鸡汤”啊,那些我们羡慕的、想要的、毕生在追求的情感,他们都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你了呀。

kevin躺在病床上,Jack摸着他的头说你是我的number one,是我的purpose的时候,我真的眼泪又止不住哗哗的。每一个人,Pearson家的每一个人都互相为对方制造过这样的瞬间,甚至Toby、Willam等等,人还是因为爱活着。如若不是这些话、这些拥抱,我们可能真的只能跪在草地上呼救,直到死去。

 3 ) 《This is us》| 爱是千山万水,不如归来

在这个天色渐冷的秋天,它带着满满的诚意和一如既往的温情,回归了。对这部剧期待的心情,就像在一个冬日的壁炉旁,准备好了一坛温润甜糯的黄酒,坐着,然后静静等待着一个旧时好友的重逢。

我们看着剧中的人物,在时光柔缓的溪流中轻轻荡漾,开启了生活新的篇章。我们被他们的温暖与爱意、挣扎与悲伤,慢慢融化着。

然后在某个片刻,在眼泪和欢笑中,看到了似曾相识的自己。

伴随着第一季的结尾,剧中的每个角色,生活都有了些许新的变化。

Kevin开始了自己新的演艺生涯,尝试了更多角色的挑战。他也开始学着以另一种方式面对过去,他接受了奶爸剧组的邀约,作为“回归者”再次在他曾经让他暴跳如雷、愤怒出走的剧组,扮演了他最讨厌的角色“保姆奶爸”。

只不过这次,他的眼里,只看得见她的笑。当曾经的了无生趣,有了意义,我就会格外卖力。

Kate放弃了精心准备的试唱,当她坐在等待室里,看着那些身材热辣的少女,她内心“你不够好,你配不上”等等自我否定的声音再次响起,她只能失落地仓皇而逃。

当她看着哥哥Kevin和男朋友Toby喋喋不休的争吵,看着他们为谁更了解她、更能够安慰她而争风吃醋,她下定决心,她要回去。她要回去,证明自己。

她站在台上,胆战心惊地唱起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歌曲,带着紧张不安,也带着一丝丝的期许。结果还是没那么如意,制片人在她还没唱完时,就谢绝了她的参与。她沮丧得,想像往常每一次一样,低头离去,可是她回头说了不。

当愤怒终于被表达,当内心的潜藏的怀疑终于被说出口,那一刻,在她心里,某些东西悄悄地改变了。

她走出演播厅,面对着在门口等待自己的哥哥和爱人,对他们说,“我失败了,但是没关系,因为我知道,他们拒绝我,不是因为我穿衣服的尺寸,而是因为我不够好,而这没关系,因为我可以搞的定它。

Randal的内心,一直有个被割裂的自己。他爱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养父养母倾尽全力、毫无保留所给予的一切,也爱Kevin和Kate一路走来的陪伴。可他却始终觉得自己,像一片一直摇曳在水中的浮萍,不知自己来自何处,又会去向哪里。

他不断地在寻找着自己的亲生父母,想要为始终回响在心中的疑问,寻求一个答案。又害怕,让养父母知道,会让他们难过和失望。

于是,他成为了一个异常乖巧懂事的孩子,成为了一个沉默的、很少表达需求的孩子。Kevin说,Randal必须要保证事事周全、不会失败,他才会去做这件事,而追求Beth,是Randal一生中,唯一做过的一件冒险的事情。Randal就在这样严苛的对完美的追求里,在破碎的自我里,生活了三十多年。

直到,他找到他的亲生爸爸William,那一刻,他终于知道里,自己从何而来。直到他明白,父亲的抛弃,也一直藏着愧疚和关怀;直到他发现,原来他拥有了加倍的爱。他想要以他曾经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作为一种纪念和传承,他要领养一个孩子。

而他们三个Big Three的爸爸妈妈,也开展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上一季的结尾,Jack和Rebecca在愤怒的争吵中,决定先分开一段时间,互相冷静一下。

他们对彼此的失望,来自于没有被看到和理解的哀伤,来自于深情款款却依然不知会走向何处的迷惘。Jack拿着行李去了朋友的家,去Rebecca说,we are gonna be okay。

他们在咖啡馆,和孩子解释了情况,面对孩子们的惊讶和失落,他们沉默地对望。Jack回了朋友的家,喋喋不休地向朋友诉说着自己的处境,他自我安慰地说,“Rebecca一定会在今晚打电话给我。”

后来,Rebecca真的,在深夜米格尔的家门口,焦急难耐地敲开了门。Rebecca在回望过去的时光,她想记起从前的自己,然后发现,里面的每一幕,都有Jack。

她依然失望,但她在回望中发现,他们早已融于彼此,他们已经携手相伴,走了很远的路。她要带Jack回家。

Jack含着泪,拒绝了她。对她坦白了自己近一个月以来酗酒的问题,对她说了抱歉。“抱歉对你们的隐瞒,抱歉,让你们失望。”Jack说,这是我的问题,我要自己去解决它,然后才能回到我们的家。

于是,他关上了门。一道门,挡住了了Jack的黯然神伤,遮住了Rebecca关切的失望。

然后,出现了这一季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一幕,Rebecca再次敲开了她的门,对她说,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我只需要你,现在上车,然后我们一起,回到我们的家。

路遥远,我们一起走。

我不会,再让你孤单。

爱是,茫茫人海,聚光灯下,只有你懂得我的快乐和幽默。

爱是,没有道理,只知道永远站在你身旁的支持与陪伴。(当Tobby对Rebecca说“Team Kate Forever”的时候,简直温暖得泪如雨下)

爱是,为你心甘情愿的冒险,让彼此成为了最完美的不完美。

爱是,和你一起经历幻灭,却依然奋勇如初,甚至更努力地为了彼此,变成更好的人。

爱是千山万水,不如归来。

当Rebecca再次敲开Jack门的刹那, 就是爱回归的时刻。她敲开了门,坚定地对Jack说,“有问题,我们来,一起面对”。

“我不再让你孤单,我们一起,走到地老天荒。”

本文,原发于喃喃自语公众号//mp.weixin.qq.com/s?__biz=MzI2MjAyMjU5Mw==&mid=2247485194&idx=1&sn=e8d00c75cbaf7e1544e71c00baddfd27&chksm=ea5033a4dd27bab212600b6ae217ed11e29ddd329826f45e00e1de21833deea6a4969e2bf581#r

 4 ) 《我们的这一天》---那些丧失和创伤带给我们的。。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This is us》真是把我哭瞎了。上一次身边放着纸巾盒一把鼻涕一把泪看得不能自已的是韩剧是《请回答1988》。这两部剧曾经荣登豆瓣2015和2016得分最高的韩剧和美剧。当之无愧的催泪弹剧。

关于这部剧的故事梗概以及第一季的内容概要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翻阅其他相关影评。这篇文章我重点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尝试探索和分析在第二季中慢慢被揭开的“父亲之死”对整个家庭在接下来的20年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影响而导致了第一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同一个家庭的三个兄妹的“独特人生”。

一开始我们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如此健康,温情,其乐融融的家庭里,会出现摄食障碍患者,药物成瘾者,以及一个对自己无比苛刻的完美主义者。三个孩子在一对“标本式”好父母的养育中长大,却依然在中年时陷在各自的人生“漩涡”里拼死挣扎。当然这也许正是此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看不到烂俗的高富帅白富美和傻白甜,也没有童话般王子和公主的happy ending。有的只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是什么?是大量的不完美,是各种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局限,是大大小小的缺失和遗憾,是隐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的种种“症状”。Kate一直用各种方式控制饮食调节体重却始终败给自己;Kevin终于鼓起勇气告别二流喜剧情景剧却在新的领域里困难重重同时感情生活一片荒芜;Randall突然在某一天和素未谋面的亲生父亲相认并且执着地接他回家吓坏了妻子和孩子。而所有这些隐隐作痛的疑问随着倒叙父亲的离世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每剥一片都能刺激我们的泪腺。

随着第二季的放大镜逐一推进,以“父亲的死”贯穿整部剧的主线逐渐清晰开来。这个家庭一直以来表面的和平被凯文药物成瘾导致最后精神奔溃后的失控(带着侄女酒驾)而打破。他被迫接受心理治疗。第二季最精彩同时也是最伤痛的转折点来了。所有人原本为了支持凯文的心理治疗和康复而聚集到一起,却猝不及防地历经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家庭治疗。凯文在治疗师的鼓励下,述说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庭里一直体验到的情感忽略。紧接其后他直言了一个让所有人错愕心痛的事实。

这个突破口直接撕裂了所有人希望在记忆里保存的父亲的理想化形象,这就是,那个细腻温暖刚毅勇敢充满力量的全能的父亲,那个带逃课的女儿去参加她偶像签售会的父亲,那个亲自跟儿子挑选西装并且教他打领带的父亲,那个鼓励儿子去约会并嘱咐他应该举止绅士的父亲,那个看似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的全身发光的男人,竟然也有如此无助的时刻,竟然也会用酗酒来度过他的中年瓶颈。

然后在某一个毫无任何预兆的父亲最爱的超级杯的夜晚,因为一场意外火灾,父亲为了回去救女儿最爱的狗吸入过多浓烟而促发心脏病猝死。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在身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难以承受。接下来三个孩子此后的二十年分别背负着这个无法承受之重,寻找着和父亲的各种“连接”,这些连接便是Kevin在家庭治疗里道出的各种“成瘾”。

成瘾,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是我们暂时用来逃避痛苦的方式。我们躲在某一种重复的无法自控的渴望和恶性循环里,来避免产生某些更深层次的无法面对和处理的情感情绪。剧中Kate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体重,食物是她缓解自己各种情绪问题的一剂良药,为什么呢?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亲是曾经唯一一个全然接受女儿原本的样子,不介意她的体重,甚至偶尔纵容她对食物的偏爱在她异常失落的时候偷偷带她去冰淇淋店的人。幼年关于食物的美好记忆象征着父亲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值得一提的是她后来遇到了人生伴侣Toby,和她的父亲一样,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爱她支持她从来不放弃。这个像父亲一般足够好的客体,用Kate自己的话说:“You changed my life,you saved my life”。

Randall在父亲过世后戴上他生前手表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延续着父亲的完美,想成为父亲,这同样对某个人的高度认同和内化。这种认同也体现在他后来坚持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因为他自己就是被Jack在40年前收养的。他延续着这种人性的善良和慈悲,作为报答和纪念父亲的一种方式。他成为一个如此卓越和优秀的人,其实也承接了父亲的某种“完美主义”。我们看到在第一季中他找到自己的生父然后用尽全力想治疗他的不治之症,作为工作狂他几次丢下工作耐心地陪伴Willian渡过他所剩无几的时光,现在看来似乎也是在对Jake的逝去作某种补偿。因为在父亲最后冲进火场的那个瞬间他没有来得及阻拦,他也没有来得及守护在父亲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刻。

Kevin在这部剧里看起来貌似是问题最严重的那一个,一直在自我救赎和自我毁灭的循环里无法突破,无论是事业还是亲密关系,最后被药物成瘾折磨得几近崩溃。如果说Randall延续了父亲完美的无懈可击的那一面,毫无疑问Kevin无意识认同了父亲的阴影部分,父亲的压抑脆弱的那一面以及应对无助的方式。但与此同时我又强烈地感受到他是最勇敢真实的那个人。不可否认他那场如狂风骤雨般的家庭治疗击中了每个人内心的痛点但同时也激活了整个家庭重新哀伤和治愈的力量。无论是哪一种认同,都是各自在漫长的没有父亲的日子里用力“靠近”父亲的途经。甚至randall后来辞职开辟了新的事业,买下生父生前住过的一栋贫民楼,仿佛也和Jack未完成的事业有关。这个平凡的父亲为家庭奉献了大半辈子,却一直有个开创属于自己的建筑公司的梦想。只可惜止步于火灾的那一夜。而这个未完成的梦想,Randall和Kevin想为他去实现。

有人说,第二季完全可以改名为“父亲是怎么死掉的”,我觉得这恰恰是本剧编排得最精彩的地方。父亲作为三个孩子前十七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格榜样和精神支柱给于他们每个人恰当的教育,引导和陪伴,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程度地作为独特的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可父亲恰恰在孩子们17岁这一年走了。17岁对于大多数孩子是什么样的年龄呢?是打破父母理想化寻求独立的年龄,是渴望建立自己内心规则的年龄,是一边认同一边怀疑一边叛逆甚至想要超越父母的年龄,是身体和心灵极速成长的年龄,也是他们企图从心理层面脱离父母的年龄。Kate已不再相信父亲从小到大眼里“完美的自己”;Kevin直接显示出了所有青少年男孩对父亲的挑衅和攻击;Randall也非常明确地拒绝了父亲眼里更适合他的哈佛大学。这三个孩子同时在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而分离很多时候意味着反抗和抛弃。可那场意外让他们最终没有顺利地完成这种分离,反而固着在十七岁,各自怀着对父亲的内疚,无法释怀的爱恨,走完了20年。有的无法控制,有的无法超越,有的不能放下。所有人都遮掩着回避着否认着父亲意外死亡的这个事实。所有人都用自己的防御机制制构建了一个“父亲依然活着”(活在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的世界,直到这个世界突然崩塌。

如此说来,第一季是果,第二季是因。进一步说,这个家庭背后巨大的创伤一直等待被真正地揭开,看见,接受,和解和跨越。这个过程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苦楚和挣扎,这是一个重新直面伤口,完成哀伤的过程。溃烂的伤疤终于在阳光被摊开和照耀。完成了真正的哀悼,才能允许自己继续前行,重新启程。才有了20年后Kevin在父亲最爱的那棵树下和已故的父亲谈心,和自己的和解。才有了20年后Kate终于能坦然面对自己心中积压的悲伤真实表达自己的爱和恐惧拥有了弥足珍贵的爱人和朋友。才有了20年后Randall勇敢地放弃了令人羡慕的职位重新开始另一种更辛苦但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的这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接受各种丧失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妈妈温暖的子宫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丧失。接下来可能是妈妈的乳房,安抚奶嘴,某个过渡性客体。然后失去的是父母全然的关注和照顾,童年的某个玩具或者心爱的宠物。慢慢地我们发现那些走近我们的人后来也陆陆续续走出了我们的人生。也许是某个喜欢的老师,学生时代的挚友,疯狂爱着的恋人。最后甚至是我们的父母和子女。所有的关系连同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机生物一样,不断地开始,存活和泯灭。而往往当我们和某个很重要的客体建立了非常亲密或者深刻的关系,当我们把某个人当成自己的榜样,支撑,不可或缺的拐杖。当我们把自己深爱的人当做自己的一个部分。失去他们,等于连同失去了我们自己。而这个失去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是死亡,而是关系的中断和结束。

然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丧失,让我们对当下的拥有倍感珍惜。丧失,意味着曾经拥有过。有时我们真的要走很久才能明白,人活着也许不是为了快乐。快乐和自由一样,需要有边界才能有意义。是丧失和痛苦赋予了这个意义,因为丧失过,我们才知道,曾经那些吵吵闹闹哭哭笑笑平淡而琐碎的拥挤的不完美的日子都很快乐啊。。

絮絮叨叨了这么久,用本剧的一句话作为结束,“爱过又失去,总比不爱好。”

 5 ) Kevin的自我毁灭与救赎

如果不是拥有了作为观众的上帝视角,谁能知道像Kevin这样一个在大家看来无比光鲜亮丽的存在竟然也有这么多痛苦,谁又能知道,一个所有人都爱的偶像竟然没有爱人的能力呢。

三个孩子里,也许Kevin才是被父母忽视最多的孩子吧。Kate的胖,Randall的肤色,都是明显的需要父母格外关注的点,也因此分去了父母太多的注意力。想起Kevin小时候在游泳池里差点溺死的那一次,水面外摇晃的人影,氧气在胸中一点点耗尽,小小的他挥舞着手臂,想呼喊却发不出声音。他多么希望能有人注意到他,希望父母能来救他,然而终究是什么也没有,只能挣扎着拼命自救,像极了他后来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处境。当他终于从水中爬起,惊魂未定,看着周遭的世界,一切仍然是静好的模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父亲在安慰因为胖而被其他女孩嘲笑的Kate,母亲在向其他黑人妈妈了解怎么照顾Randall,没有人注意到他,刚才那窒息的一刻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有些梦幻,只是他的呼吸还在喘,只是他的心跳还快得不行。

进入高中,Kevin的橄榄球天赋和他迷人的外表一样让人惊艳,他自己知道他的天赋,Pitt的教练也知道,所以即使他表现得无礼还是愿意全额奖学金录取他,可在父母眼里,他只是lucky而已,当他说出“It's not luck. It's talent”时,父母一脸不屑,让他滚回楼下给教练写道歉信。没事,反正于他,这不是第一次无法获得父母的认可与关注,也同样不是最后一次。当Jack问他“do you have something you want to say to me?”,他撇了撇嘴,"Nope"。他什么也没讲,一如既往。

当昔日的教练给他颁奖时说到“I never saw a kid with so much natural talent, confidence or charisma”,Kevin的眼神开始有些迷离,他不自觉地想象站在台上讲这些话的人是他的父亲,“he is a living, breathing example of outer and inner strength”, "we are all very proud". 他多么希望讲这些话的人是他的父亲,“Kevin你真棒,我们为你骄傲”,这句话也许他听过很多遍,从教练那里,从粉丝那里,却唯独没有从他的父母那里。

当他想要对所有人坦白,这个你们所有人都觉得坚强的偶像其实一点都不坚强,他只是不得不而已,他只是不得不,他没有别的办法。"you are a good man",当他犹豫并最终说出,"but what you said was wrong",却只换来哄堂大笑,所有人都相信这是大明星的幽默,他说"I am not strong at all",迎来的只有粉丝的欢呼“we love you Kevin”,他只好恳求“don't love me. I'm not worthy of this award or any honor”,他黯然离场,然而台下的观众却都起立为他鼓掌。那一刻,他真的茫然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台下的人们,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欢呼什么?终于,他明白了,"they don't hear it. they just cheer".

独自摇晃着酒瓶,昔日的橄榄球场似乎一点也没变。那最后一场比赛,曾在后来的岁月中一次又一次在像电影一般在他脑海回放的比赛,每一帧都如此熟悉。他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解说着自己的故事,那一晚的Kevin,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可以快速完成两次触底得分,又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呢?做不到四个小时不吃止疼药的,是现在的Kevin,是这个在酒店半个月不出门垃圾堆满屋的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那一晚,那个少年还能看到大好的前程,看到自己赢得超级碗奖杯的希望,看到能让父亲为他骄傲到热泪盈眶的可能,然后“bang”的一声,"it's over",一切都没了。他会站起来吗?“He will. Kevin Pearson will walk again, just in time to bury his beloved father.” 生活就是这么会开玩笑,即使他勇敢的从梦想毁灭的打击中走出来,却再也没有赢得父亲认可的可能,没有听到他说"that's my son"的可能。从此,他的人生不断重复着自我救赎与自我毁灭,娶了爱情又毁了爱情,演火了一部剧又毁了自己的演艺之路,赢回了心爱的女孩却再一次,魔咒般地毁在同一个膝盖上,"he tried so hard to be strong, but he needs painkillers to get through it",就算他想告诉人们他的人生有多么可悲,然而人们看到的也只是那个身穿一号球衣的少年,是情景喜剧里的偶像,而不是他,唯独不是真实的他。

当他发现父亲的项链丢了,他慌得连止疼药都没来得及买就回去找Charlotte, 向来擅长跟人周旋的他,急得话都说不清楚,手舞足蹈的比划着项链的样子,声音里都是强忍的哭腔,终于在Charlotte不耐烦地关上窗户拉上窗帘以后失控,跪在地上抱头痛哭,"I'm in pain out here! Look, I'm in pain here. Can't you see I'm in pain? I just need it to stop." 他终于可以讲出来,在弄丢了父亲唯一留给他的东西让他情绪失控之后,他终于可以讲出来,"I just need somebody to help me. I just need somebody to please help me",只是,听到了他的求助的,只有寂静而冰冷的夜吧。

许是这一晚惊涛骇浪般的情绪起伏让他过于疲惫,许是疼痛开始超过承受力的极限,许是他坚强的自我救赎的一面终于赶走那自我毁灭的恶魔继而开始接管他的心智,他终于决定向亲人求助,决定把自己承受的一切告诉Randall,却在这时得知Kate流产的消息,他有些迷惘地眨了眨眼睛,再一次,默默地把苦吞了回去。是啊,比起Kate流产,他疼痛难忍快要药物上瘾的事都不算什么事吧,比起Randall的肤色问题,比起Kate的胖,自己刚才差点淹死也都不算什么事吧。我可以的吧,就和往常一样吧,再忍忍,再坚强一点,我可以自我救赎的吧。万圣节Kate希望心仪的男生能握自己的手,我也希望她能开心,反正我的糖果多,把所有糖果都给那个男生,他应该会同意在过鬼屋的时候实现妹妹的愿望吧。Randall貌似有点不对劲,是不是跟小时候那次一样,我的话剧演出也没什么大不了,先放下去看看他怎么样了吧。

第一个学会走路的是你,但很快父母的注意力就完全转移到了第二个学会走路的妹妹身上。父母的爱与关注的缺失,让你在一日日成长中也逐渐习惯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并自觉不自觉地照顾他人的需求。长期的情感压抑,在内心激发出对关注的强烈渴望,而父亲的死让这份渴望彻底失去了被满足的可能性。内心的空洞越来越大,让你爱Sophie却无法跟她在一起,让你一次又一次毁掉好不容易完成的自我救赎,并且每一次的后果都比前一次更为严重。

Kevin,这一次,你还是决定独自承受痛苦了么?你看,水面外那些摇晃的人影。

 6 ) 不如S1,3.5奉上。

还记得看第一季时候每一集都像电影一样,剧集是一个窗口,他们在讲 Pearson 一家的故事,但是我们却在玻璃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威廉是多温柔又可爱的老头儿,是我整个第一季里第二喜欢的角色(第一当然是Jack!)。他们演的是我们理想的生活,我们憧憬或是羡慕的家庭关系,但是放大镜下,他们每个人的烦恼也正是我们在经历的。

第二季我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最近才补完,因为时间细碎,很多情节都记不清了。但是有几个印象很深刻的情景。

其一是 Kevin 的崩溃,看到有人的影评里说爸爸都去世二十年了,才崩溃是不是反射弧太长了,掐着脖子让你哭。我一开始也觉得 Kevin 神经质,药物依赖和自我怀疑让他无法正常生活,但橄榄球场大哭那场戏,一下子就让我回到从前双相障碍那个时候了。

他不知道自己的意义,他不想在荧幕上继续光着上半身当男保姆,但他没有办法选择,没有人给他别的选项。他在拍戏时想到爸爸而受伤,不想错过唯一机会的他不得不用大量的止痛药物,不得不开始酗酒。他想着,我要好起来啊,我可以的对吗,我可以的。但他不可以,掌声为他响起的时候,他说你们不应该为我鼓掌,他被世界抛弃了,他不想要的身份,想极力摆脱的人生意义,最后还是逃不过。

Jack 的死他大概一辈子都无法 move on,因为他没有机会好好道别,也没能说出口那一句对不起。

其二是 Kate 的怀孕,因为前后剧情不够关联,在我看来像是一个孤立的线索,来得快去得也快,情绪的铺垫乱七八糟。S2里数次让我觉得 Kate 的线奇怪,有时候为了讨厌而讨厌,为了煽情而煽情,人物心理和剧情铺垫又不够自然。如果现实生活中我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再爱她也会不知道怎样和她相处吧,因为她心里的那个门上的锁,从来没有向我打开过。Toby已经很理解 Kate 了,但还是。期待下季会好吧。

其三是 Jack 的死。不记得我看的那天在做什么了,从剧的一开始我就知道他已经去世了,熬熬熬到这一集,剧情层层推进的时候我就快不行了。不是我真的好想哭啊,而是知道前方是深渊,我们别无他法,我们只能等待那一刻的到来。一开始是喉咙开始痛,然后是鼻尖一酸,我就知道我不行了,暂停去哭了几分钟。

突然间的,没有任何预兆,甚至这一秒还在吃着巧克力看着超级碗,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

最后一点是 Deja。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的有点讨厌这个角色,Randall就突然要克服重重阻碍领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跟他住了几个月感情就不得了了,也说得通。但是 Vegas 那一夜接到她的电话彻夜赶回去也太…莫名其妙了。每次都拒绝但是每次都索要的 Deja 也是全剧里最不讨喜的角色了。她的身世那集只好全程快进十分钟看完。

我觉得第一季每集很短,但是我们总能看到和自己相似的部分,在别人的生活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是第二季呢,像是从看鱼游泳到把它捞出来开膛破肚,感同身受和感动变成了一地鸡毛。我很偏激地觉得,这样过于细致的展示别人的生活,对观众的观感是十分不适的。(个人拙见啦,意见相左麻烦不要告诉我。)

无论如何,期待下一季。

 短评

在匹兹堡生活了五年多了,这部剧真实到走在路上我会想,这是他们一家生活的城市

8分钟前
  • Chengcheng
  • 力荐

只有我一个人很喜欢Beth吗?

13分钟前
  • nowhereelse
  • 力荐

第一集就哭。"We are the imperfectly perfect, cuz we don't push each other, we adjust our plans", "I just need you to come home with me. If you have a problem, we'll fix it together". 这些可能是最美的情话。

14分钟前
  • 念辞
  • 力荐

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回归了,看一集少一集的爸爸。

18分钟前
  • Hey_Sheldon
  • 力荐

依旧是那么击中我的心。Randall 与Beth面对问题时的沟通,还有Jack & Bec的婚姻需要说不上完美,但他俩遇事的处理真的让我感觉近乎完美。

19分钟前
  • 力荐

第二季稍比第一季逊了一点 感觉在拿jack的死因吊胃口 kate越来越矫情了 不觉得rebecca有多么过分 当然我可能是一个人

23分钟前
  • 乐乐乐了
  • 推荐

第一集生肉刷完,依旧五星水准

28分钟前
  • Leon
  • 力荐

和马男 鲜明的对比 马男是普通人对家庭的认知 我做出了牺牲世界是欠我的 这部剧是在讲理想型家庭关系 我们彼此都为家庭做出了牺牲 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心甘情愿的 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29分钟前
  • 唯尚
  • 力荐

2.24:本来怕烂尾,意识到还能见到你们突然觉得好幸运9.27:打开豆瓣一看已经204标记看过9.9分,本来还哭着呢突然就笑了,真暖呀大家。等了6个月,终于看到你们太开心了!!第一集还是保持着高水准18.02.10.连补了四集,第14集哭完了半包纸巾,很幸运能看到如此好的故事

3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Jack吵架说的话让我吓到,但是一想这样才像生活中的人。被Rebecca第二次敲门感动瞎了,夫妻之间有什么问题都应该共同解决。

33分钟前
  • 【维西好少年】
  • 力荐

为什么老爸死了?到底怎么死的?为什么K说是她害死了老爸的?为什么老妈和米格尔在一起了?很多很多疑问,但不是疑问引领我继续追剧,而是这个家庭的酸甜苦辣,而是剧里有我羡慕向往的亲密家庭关系。而是让我对人生的一些大事的启示。

34分钟前
  • 未央盒子
  • 力荐

这一季迄今为止最好看的是一家人在心理医生那吵架的时候

37分钟前
  • 幻兽
  • 推荐

虽然早就知道Jack死去了,但是我还是要哭😭

39分钟前
  • Embarrassl
  • 力荐

新一季从新一岁开始,依旧是多线交错复杂,依旧很感人。就算是在已知的结局里,还是能有新的感动。

41分钟前
  • kakakarl
  • 力荐

看了第一季之后有什么理由不看第二季?

45分钟前
  • Kareninesn
  • 力荐

这剧可以换个中文名了:皮尔森榨泪机

49分钟前
  • 孤灯映雪
  • 力荐

Jack死在他的中年岁月,只有他永不老去,这多不公平。所以在最后Kate的幻想中,她看见老了的父亲,头发灰白,挽着自己的手臂让她轻轻伏在他肩头摇曳舞步。长吁一口气,长大后的Kate终于得以与老去的Jack重逢,从前那些闪亮的日子也才能远去。

54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每个人都可以再这部剧里找到共鸣吧,我们就是有各自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活着,生活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得先学会拥抱不完美的自己,再学会拥抱不完美的他人,然后学会拥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就是生活教会我们的,也是我们来到世上唯一要学会的。

59分钟前
  • forfaen
  • 力荐

那些打一星两星的简直莫名其妙,我并没有觉得剧情是在强行熬鸡汤,也没有欺骗大家生活是完美的,是完美的演绎了如何度过逆境。

1小时前
  • 养猫的女士
  • 力荐

DEJA这条线真是拉低水准

1小时前
  • (•̥́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