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HD

主演:加布里埃尔·德阿尔梅达·弗雷塔斯,泽维尔·多兰,皮埃尔-卢克·冯克,萨谬尔·霍普金斯,Antoine Pilon,Adib Alkhalidey,Micheline Bernard,安娜·多尔瓦尔,Marilyn Castonguay,凯瑟琳·布吕内,哈里斯·迪金森,Camille Felton,安妮-玛丽·卡迪厄,Monique Spaziani,雅克·拉瓦雷,露易丝·博巴迪尔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2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3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4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5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6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3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4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5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6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7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8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19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薛定谔的直男与……直男

不是影评,是一个剧情分析,但是豆瓣只有影评栏可以发长文……

很多人在看多兰的新片的时候,会把它和导演的直男情节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导演本人还出演了),从而产生“本片为弯爱直”的情节的预设,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观众对于两位男主的感情的理解。

无论是马克西姆还是马蒂亚斯,都至少是个BI,他们肯定不是直男,不止Max不是,有女友的Matt也不是,两个直男不会没事躲在杂物间里啃来啃去,也不会因为一个吻闹别扭闹出将近连个小时的片子,虽然性取向是流动的,而两位弯过一瞬就永远失去了与“直男”二字的缘份,即使Matt有女友,即使Max在酒吧有美女同事,喝醉了还能和美女蹦迪接吻,他们都已经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直男身份。

究竟该怎么去理解Matt和Max的感情呢?两只BI的干柴烈火吗?其实也有些不恰当,因为在《M&M》疑似晋江纯爱“青梅竹马”的标签下,讲的确实是一个关于友谊,或者广泛的爱的故事。

Max和Matt,是一对认识了非常久的朋友,从Max还在画丑啦吧唧颜色鲜艳的儿童画的时候(7岁),他就知道把农场分一半给好朋友Matt。他们两个要是性转,比《雪花秘扇》还要闺蜜情,多年情谊可以让他们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能事先将这两个人二十多年的友谊摆到很高的位置,就不能去设想后来发生在其之间的种种。

作为一对朋友来讲,Matt和Max毫无疑问是互补的,在开场的第一场聚会里,大家取笑Matt的时候,Matt其实有表露出些许不满,而Max可以感知到这种情绪,他抓着Matt的肩摇晃了几下,这个像是安抚的动作和他们当时的位置(当两个人逐渐开始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的位置也是慢慢离远的),其实无形中可以表现出他们俩在这群朋友中较为亲密的关系。在这群朋友中,Matt高傲,嘴上不饶人,而Max喜欢打圆场,做好人,这不但与两个人的性格有关,也是多年来磨合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Max脸上的胎记,虽然并没有过多的描写,但是在Max对着酒吧镜子发酒疯的时候,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这个印记对他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Max的妈妈在激怒Max的时候,说他小时候喜欢躲在柜子里哭,像个小女孩一样。

而他妈妈也责怪过Matt的迟到,说只有Matt在,Max才能够放松。Max在意Matt,是显而易见的。

Matt对于Max的情感则更为复杂,Max即将离开他,是他三十岁到来之际的巨大危机之一。

而另一个危机,则是Matt作为一个中产阶级出身的“别人家的孩子”对生活产生的迷茫,在和上司的第一次对话中,上司所说也正是他所考虑的问题:“有时候你并不知道做了一辈子的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在这场谈话中,他将视角放到办公室角落,那里有一盆快要死去的绿植,而再一次回到办公室时,绿植已经死了,原地留着一些碎土。而后来多伦多的律师同行为他展示的,是另一个他可以踏入的世界,然而对于这个世界,他也是无法享受的。

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多年好友即将离开,使Matt开局就呈现了一种焦虑的状态,随着Matt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也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Max较为直白的生活矛盾相比,Matt的矛盾一直是压抑的,不易察觉的,所以在后期,他的行为看上去古怪又难以捉摸,就连Max本人也产生了误解。Matt不希望Max离开,但这是不可说出口的,因为他没有理由。

Matt到底是因为他可能喜欢上Max而痛苦纠结,还是因为无论如何Max将要离开他而无法适应,都很难分辨。在他跳下湖之前,他可能早就已经压力重重。他不想与朋友们待在一起,不想去送别Max的聚会,不只是因为累,也可能因为他想逃避,而在逃避的过程中,他又在原地生气,希望Max知道他为什么如此。Matt当然知道自己的祝酒词说得乱七八糟,因为“你会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也是他所恐惧的。甚至做出一个假设,Matt到底是因为那个吻激发了对Max的情愫,还是在那个吻中找到了把Max留下来的理由呢。

Max要去澳洲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是不是推进了Matt对于他的情感,而Matt对着萨拉在车上发脾气,是因为“此地无银三百两”,还是因为他想将情绪暴露给一个人,他宁愿怀疑萨拉觉得自己爱着Max,来给自己复杂的情感盖章。

相比Max,我反而觉得Matt更像多兰以前喜欢写的那种角色。多兰喜欢强调爱所带来的痛苦与怀疑,认为两者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复杂的关系并不只可以存在于母子之间,在Matt和Max之间,毫无疑问复制了他最喜欢的关系模式的一部分,“爱”的始作俑者身份。反而在这次的母子关系中,像是虚晃一枪,再也不做纠结了。Max对Matt似乎有一种包容与偏爱的成分,他与他接吻,在他喊停的时候立刻举起双手,一切都是由Matt来主导,Max比Matt更明白的是,无论Matt爱不爱他,他们的感情和以前不一样了。

片中最打动我的,其实是最后,Max得知Matt扣下了自己的介绍信以后流下的眼泪。

“为什么他不把信寄给我”的答案,Max其实已经知道,就好像他终于也知道Matt为什么阴晴不定,发脾气,在他问能不能一起过周末以后一句话不说就走掉。因为原来你也舍不得我。

Matt不知道怎么去和Max说再见,不知道对方回来以后两个人的关系会不会变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好朋友不能随时见面的生活,但这一切Max最终都会知道。这时候,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爱情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这一刻的心意相通,真的让人非常动容。

PS:在Matt从酒吧跑出来以后,他在街上无助地走,一个乞讨的老人躺在路边的画面有一种非常奇怪的对比感,很难形容这种感觉。

PPS:本文为代发,作者说希望大家随便看看,但不要再盖章弯爱直了,直男会这样?.JPG

 2 ) 没有突破的多兰和还挺好看的影片

《马蒂亚斯和马克西姆》故事非常简单,正如片名一样,两个人,两条线。两条线在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三次短暂的交汇,对应着两人感情逐步递进,其他时间则是对马克思(马克西姆)一地鸡毛的生活和马蒂(马蒂亚斯)难以自持的暧昧情愫的描写。

一开始,马克思只是想帮忙,马蒂打赌输了,于是两人成了朋友拍影片的主角,镜头前假装一吻如洪水猛兽般开启了两人长达两小时的若即若离。高潮出现在马克思去澳大利亚的临行派对上,两人第二次相遇,狭小的储物间里压抑的两个人坦诚相见,忘乎所以,然而仍旧发乎情止于礼。最后,马克思出发前,他打开门,马蒂站在门前的马路上,不知是来送别还是来挽留,两人相视而笑,影片戛然而止。

LGBT和母子不睦的题材;手持不知所云的mv式模糊空镜;几个人密集对话突然扯着嗓子大笑的场景,多兰导演在本片中再一次集齐了以上所有元素,处在创作黄金年龄的他似乎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但个人觉得本片仍是他仅次于《妈咪》的好作品。

首先以上所有元素在片中都有所收敛,让人审美疲劳但是还不至于惹人厌恶。其次故事流畅,遥想当年《我杀了我妈妈》的尖刻和生硬,实在是对那部喜欢不起来,但有了《妈咪》这个高峰,这部叙述的流畅仍然在多兰的水准之内,并无突破。再就是氛围营造了,聚会前的两辆车在路边相遇那场戏,暗恋的人就在身边,马蒂还得装做不在乎,明明渴望相见,但见面了还要装作若无其事,此时的手持摄影和镜头前的遮挡以及演员举重若轻的眼神非常好的烘托这种暧昧的氛围。还有两人聚会上那场激情戏,门外人们的狂欢,逼仄的房间,温暖的灯光,窗上挂着的蒙蒙的雨布,从里面反锁的门,没人会怀疑两人的突然失踪,而这个犹如暴风雨里绝对安全的避风港为两人正视自己的欲望创造了绝佳条件。不过,氛围营造一直是多兰的强项,多年前的那部《汤姆的农村旅行》,情节已全忘,但它的诡异在我的记忆中和这部影片画上了等号。

想见你,但不能让人知道

额。。。。

这部电影有个不得不说的点是,导演很明显的按照两条线来叙事,两条线索对应着不同的阶层,而电影表现手法都在为此服务,马蒂家境优渥,演员高大整洁,西装笔挺,受过高等教育,出入高级写字楼,法语英语自由转换,在几场独角戏中,镜头干净有质感,配乐也是流畅的钢琴曲。而马克思是完全相反的状况,多兰本身并不高,这次又在脸上涂了红色胎记,英语说得磕磕巴巴,没有工作,衣服破旧,还要应付脾气暴躁的老妈,他去澳大利亚几乎是在躲避和逃离。两个主角对应两种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固然可以表现身份地位差距给两人关系划出的鸿沟,但也给电影带来了明显的割裂感。

马克思衣领上的破口

对这段感情,两主角的态度也是明晰的,马克思无敢奢望,马蒂压抑欲望。导演对马克思的描写乏善可陈,相反马蒂的那条线拍得相当有意思,马克思在马蒂妈妈家发现的那幅马蒂小时候的画的画和开头对话中提到高中时候的吻,说明两人早已互相爱慕,只是随着身份阶层的差距,马蒂一直压抑(还交了女朋友)直到自己忘记这种感觉,而镜头前的那个吻把他重新唤醒。导演只是截取约十几天的故事线,之前的故事或一笔带过,或藏在镜头语言中。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的可取之处是,导演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两个主角的生存境况,这成了补充情节的画外音和余韵,这种余韵结合导演给的足够的空镜酝酿情绪,让情节显得流畅而可信,因此好看,但多兰还是没有突破,《妈咪》中他也是这么干的。

 3 ) 一吻成真

多兰最拿手的还是造景怡情,配乐总能出现得恰到好处,还有每次遇到演员里有帅哥,绝对能用摄影机把他扒得干干净净,引人遐想。

多兰最近两年的新作都没看,《只是世界的尽头》是被预告劝退,《约翰多诺万的生与死》则是看了各处评价决定放弃。幸而今年这一部去了戛纳的新片倒是友邻都给了还可以的评价,加上预告片里的男主演实在没办法令人拒绝,于是兴致勃勃地在正式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此处怨念一下因为技术原因没有去成有多兰本人出席的几个在巴黎电影院的首映)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只看过预告和以前多兰的采访,记得大概主题是讲述30岁左右成年人的友谊,主角里面应该至少有一个是同志角色。观影结束,总体感受是本片对30岁左右人的生活描述是非常表象化的,因为这里发生的故事即使放在一群年纪小十岁的人身上依然是合理的,他们那些放肆的嬉闹,暗涌的情绪并不是专属于30岁的人群。主角被困在家里要照料处于戒毒和复吸挣扎中的母亲,他想要摆脱这个牢笼,决定去澳洲打工生活,同时他希望能和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然而屡屡失败,甚至最后看到哥哥与母亲一起起舞后感到了被两人深深的背叛。主角Maxime(多兰饰演)看起来满不在乎即将丢在家乡的一切,憧憬着在新大陆的生活,但其实他与家人和朋友都有不同寻常的羁绊。影片对多兰饰演的主角有一个背景交代的特别不清楚,他是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或者工作过的,但他看起来却像是很久没有过正经工作,同时他去澳大利亚打算先到酒吧打工再想想要干什么,并且因为这个他需要之前律所提供一份介绍信便于自己之后找活儿。(法学背景,有过律所工作经验,计划酒吧打工,还需要介绍信,或许我哪里看漏了字幕吧。。。实在觉得不太合常理)

另一个男主就是超级hottie大帅哥Matthias了,不过是个直男,他在片中好几次展示了一览无余的好身材,换衬衣,大清早游泳,笔挺西装秀。整部片最大的事件就是Matt和Max偶然在好友妹妹的电影project里大肆接吻之后,双方的关系发生的一系列转变。Matt对于自己感受到的新感情一时无法正视,事实上,电影里也暗示着Matt和Max以前小时候就接吻过,只是一个人刻意忘记了,另一个人则一直记得,所以接吻唤醒的情感也很可能在两人儿时就萌芽了,只是在一人即将远走他乡的时候,这份感情冲破理智冲破枷锁,需要双方坦诚面对。

有两个片段非常让我难忘,一个是Matt刻意避开Max而不愿去朋友家的party,女友在车上跟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能好好送他的好友Max陪他开心,然而Matt此时对接吻事件的敏感令他以为女友步步紧逼,要他面对Max是因为吃醋,当他发飙说出一串无头无脑的话来的时候,女友反而在震惊之后慢慢浮现了微笑的神情,作为观众的我心神领会。好多讲男同志出轨的电影里,都有这样非常“宽容”的女性,她们或许看穿了一切,但她们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留当事人自己决定何时何地去迈开那一步。当然本片并非是讲出柜的故事,甚至Matt都不一定是同志,他对Max的感情很可能是复杂的也是唯一的。

另外一处令人难忘的镜头则是Matt在众人前发作一把无名火之后,终于垂头丧气地认输,他再多的挣扎和压抑还是无法放开Max,他需要去面对。先是在沙发上莫名狂笑,终于和Max破冰,之后Matt借着酒劲,又找到了躲在一个工具间的Max,两人一个眼神交汇之后就深情地吻起来。这场戏从客厅的沙发到工具室,嘈杂的环境音渐渐淡出,穿插了Phosphorescent的《Song for Zula》,还是在St Pancras Church的Live版本,实在是将情到浓处的浪漫演绎得淋漓尽致,彼此心灵与身体的碰撞正如屋外的狂风暴雨拍打着房间的玻璃。


决定写这篇观后感的理由是因为最后提到的那首歌《Song For Zula》, 它在我的日常循环音乐列表里已经六年了,每当旋律想起,都会觉得周围浮动天荒地老的浪漫。有它出现的几部电影我都还算挺喜欢,而这首歌每次出现的场景都是恋爱泡泡满溢屏幕。

第一部

这首歌出现在片尾,高中生的初恋追到了大学。

第二部

这首歌出现在彼得和格温夜晚大街上约会漫步的时候,彼得在人群中总能一眼找到格温。想到当年戏外安煮和石头姐的甜蜜狗粮,我对于这对的分手还是很意难平,好喜欢他们。

第三部

这首歌出现在桃总和女主终于决定离开车站,然后替女主找包之后散步在迷人夜色的纽约大街上,两人终于开始卸下面具,开始真正认识。克里斯.埃文斯自己导演的这部片子还是很小清新的,他本人在片中也是帅到狗叫。

 4 ) 專訪 Xavier Dolan 談執導新片 Matthias&Maxime:「友誼就是沒有性的愛」

專訪 Xavier Dolan 談執導新片 Matthias&Maxime:「友誼就是沒有性的愛」

從他的靈感到他關於愛情和友情的自白,包括他的性慾和性別問題。 Vogue 與Xavier Dolan會面,大談他新發行的電影Matthias & Maxime。

by ALEXANDRE MARAIN

16 OCT 2019

隨新片Matthias & Maxime,Xavier Dolan希望一起回到更加私密的電影。為了他們的朋友圈中的一個妹妹Erika執導的短片,兩個青梅竹馬的朋友必須親吻。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吻會挑戰他們的感情並顛覆他們的生活。 Matthias & Maxime將於本週三在法國影院上映, Xavier Dolan與Vogue Hommes談論這部新電影。

Matthias & Maxime © Shayne Laverdiere

Matthias & Maxime既處理愛情與友情之間的界限,又處理可被描述為戀愛的友情。你從哪裡得到靈感?

Xavier Dolan:這只是我想講的故事。朋友之間的故事,尤其是我和朋友之間的故事。即使影片中講述的內容並不能真正反映我們的生活。

與你的朋友拍這部電影對您來說重要嗎?

我一直和朋友一起工作,這不是第一次。例如,在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 中,我對Marion (Cotillard), Gaspard (Ulliel) and Léa (Seydoux) 並不了解,但是我已經對他們產生了感情。我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我很容易表現出對與我一起工作的人的依戀。

並在你的祖國加拿大拍攝?

是的,我真的需要在魁北克的家拍攝。是為了製作一部關於朋友的電影而強迫我與他們一起做電影的想法,還是與朋友一起迫使我在魁北克去做電影?我無法解釋。我知道,通過與朋友一起在家裡製作電影,我們會在熟悉的地方更加舒適,而且我們已經可以在一定水平上工作,而不會馴服任何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開端。

Matthias & Maxime © Shayne Laverdiere

你從導演 Matthias & Maxime 中學到的友誼是什麼?

對我來說,最美麗的發現是我的朋友們像我一樣輕鬆地挑戰自己。即使我們經常搞砸,我們也知道如何保持專業。我們一直試圖互相打動。無論如何,我們總是希望其他人能夠啟發我們,反之亦然。

對你來說,愛與友誼有何大不同?

我幾乎愛上了我的朋友,沒有任何歧義或毒性。當您考慮時,唯一的不同就是性。友誼就是沒有性的愛。

Matthias & Maxime © Shayne Laverdiere

是否有一個比其他人拍攝更激烈的場景?

不是。最困難的場景是技術性的短鏡頭,通常很難理解,特別是在正確的相機拍攝方面。與人們可能想到的相反,笑聲或憤怒是最簡單的拍攝、最刺激的場景。

告訴我們電影的美感…

這部電影中我們從美學角度考慮的唯一場景也是最浪漫的。這是Matthias 和Maxime 之間接吻場景的鏡頭,凸出的窗台是電影的高潮。其他一切純粹是心理上的。我想拍一部簡化的電影,把照相機放在肩膀上,以逼真的角色和幾乎自然的場景跟隨角色的動作。

幾代人之間確實存在衝突。Rivette 的妹妹 Erika要求 Matthias和 Maxime 親吻她的短片,她對這些身份問題似乎很滿意。

完全正確。當我17歲高中畢業時,只有異性戀、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新一代對性和性別問題非常開放。如果它能使我這個時代的一些人不安,我認為那很棒。我怎麼不參加運動呢?勢不可擋。

最初,我不想出現在電影中。是一個朋友說服我的。

Xavier Dolan

您為什麼選擇扮演Maxime的角色?

最初,我不想出現在電影中。是一個朋友說服我的。他警告我,如果我不這樣做,我會後悔的,他本來是對的。現在我想繼續演戲,這是我未來幾年打算做的事情。

如果您必須選擇關於友誼的終極電影,那會是什麼?

Lawrence Kasdan 的 The Big Chill。這是關於一群高中生的朋友,他們中的一個人自殺後,大約二十年後見面,在鄉下度過了一個週末。所有人都有穩定的生活和職業,但是他們正在重新發現自己,重新認識彼此。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給我很多啟發。

還有一部關於友誼的電影激發了您的 Matthias&Maxime?

Thelma & Louise,但這是二人組合……啊,我參考的是Gus Van Sant與Matt Damon和Ben Affleck的 Good Will Hunting 。那裡的友誼概念非常重要。每個人都侮辱每個人同時又保護每個人。

Matthias & Maxime © Shayne Laverdiere

最後一個問題…你為友誼做的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在我看來,在友誼中,沒有什麼比我能為愛做的事更瘋狂的了。

那為了愛呢?

我會一直對自己保持這種感覺。我只能說我走得很遠。

文章源於法國版VOGUE

 5 ) 我就是永远喜欢多兰!

我真的是多兰狂热粉。这部依然很喜欢,虽然多兰确实拍的内容有点重复自己,永远是自我探索和母子关系,但是永远能打动我。这部多兰没有过多炫技哎,以往多兰总是喜欢用强烈的色彩等,视觉上很震撼。这部压抑冷静的讲述直戳我心。我喜欢多兰电影里的年轻,一点儿都没觉得喧闹,喜欢他永远的自我。虽然自我可能使他裹足不前,但我就是喜欢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Matt这还算性向不明吗?我觉得很明显是深柜啊!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对Maxi的感情之后对Maxi真的好过分啊!看得我好愤怒!但是他俩就是这种纠结和纠缠很妙。前一秒Matt还说人家Maxi墨水脸,下一秒就对着人家脸上的胎记狂亲。又是下雨天两个人控制不住压抑的情感,但是整部电影就蛮克制的,特别想看的Frank的妹妹给他俩拍的电影,让他俩意识到自己对对方感情的那段激烈吻戏一直没有放出来,超想看。但是不放出来,只放片段里的意象这种克制的表达处理的很好。下雨天释放的激情也是,激烈kiss之后Maxi要去脱Matt裤子居然被Matt阻止了,不是吧不是吧,怎么这样?先开始撩,过来找Maxi然后锁门亲吻Maxi的是你哎,能不能做完?不过做完就没有纠结感了。也不是说电影完全克制,他俩的时而克制时而激烈,其他的感情都很爆裂。最后Maxi知道Matt早就收到了推荐信却不给他的反应拍得太好了,Maxi应该是意识到Matt不想让他走,他的爱情不是单向的吧,多兰真的作为演员也很可以,我见犹怜啊!Maxi太惨了太惨了。他麻麻太神经了,这种时而给你一颗糖的亲情真的是剧毒。不爱就不要偶尔施舍这些亲情。最后Maxi推开门看到了对他微笑的Matt耶,是不是意味着Matt终于对自己坦诚了?他出现了Maxi是不是不用走了?也不知道Maxi非要走的理由啊,他英语又不好,去澳大利亚也是做一样的事情,除了逃离麻麻好像没有别的理由。要是留下来也能不和妈妈来往就好了。这种留白结局我统一按HE处理,Matt决定面对自己,和Maxi和和美美 这就是我觉得故事之后的走向了。Maxi不要走啊!他的朋友们真的很好,我很能get到他们这堆朋友们相爱相杀的友情哎,真的只有年轻导演拍的出这么激烈这么真挚这么混乱的少年友情。他们都是青梅竹马吧,他朋友们的麻麻也都好好,为什么只有Maxi的妈妈这么差劲?又违法犯罪又天天辱骂殴打Maxi,恶心死了,活该去睡大街没人管啊,这个疯子!总之就是这部也很喜欢,很多场景也是特别有感觉,比如Matt去游泳,下雨天从外面拍的透过窗帘看到的Matt和Maxi亲吻和十指相扣的画面,Maxi在家下面看到妈妈和哥哥在一起之后的落寞崩溃,Matt的出逃。真希望故事之后会是好结局啊,Matt这都心里只有Maxi了不会还要和他女朋友在一起吧,啊,其实他女朋友也好好啊!他好幸福!他妈妈也是最好!反正我眼里就是HE了,Maxi推门看到Matt之后的反应就让我相信这会是HE了!我好肤浅啊,看到评论都在分析多兰的技法啊之类的,感觉我应该去看看鉴赏电影的书再来宣告我喜欢多兰。不过随心评论也很好,我就是喜欢。多兰作为导演作为编剧作为演员在我眼里都是非常杰出的。

 6 ) 依然爱多兰

多兰最生活的一部 那个17岁张牙舞爪痛哭流涕的天才少年,原来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呢,没有关注他的这些年,时间仿佛倏忽而过,再次观看多兰现在的电影,感觉他像少年时就陪伴着我成长的挚友,我们在工作后分开多年,如今再度相遇,熟悉又陌生,怀念又新鲜,大家境遇不同,但都在努力面对到了这个年龄出现的各种问题,尽量用着成年人的方式处理。 构图,特写,色彩,音乐,很多兰。还有多兰偏爱的群体吵吵的凌乱镜头,是熟悉的配方了。但确实有不同。30岁的多兰,少了凌厉和傲然,多了温柔,我很喜欢。以前的片子,看完让人感觉能和这个世界干一架,干完架还要眼角朝下斜瞥一眼,叼着烟头,散发着轻蔑地离去。现在,依然有棱角,有挣扎,但也有妥协,无奈,包容,希望。可能是我也快30了吧。 片中的挚友们也给我这样的感觉。 另外还想说说作为演员的多兰。可能是天才导演的名号太大,其实他作为演员也很出色啊,他的角色情绪代入感强,真实自然,动人而不夸张,片中的马克西姆让人怜爱,真的像隔壁家住的小青年,有一点点让人想到shelter里的漫画家男主,但因为片子的质感,马克西姆更鲜活强韧,他的忧郁也更隐秘。 确认我依然爱多兰

 短评

首映完全场80%的人都没走,鼓掌十几分钟。戳到了很私人的点,成为戛纳第二部哭崩的电影。就算objectively speaking感觉就是一种关注的水平,和主竞赛差一整个lady bird,也不妨碍dolan小天使可爱的要命呀!mua!

9分钟前
  • 户回
  • 还行

Super-impressionist and expressionist,多兰就是当代的Bergman,用精准的镜头切入情感,黎明,POV转另一个POV,游水。成功结合Almodovar和Gus van Sant(这对情侣像极了My Own Private Idaho),奏出的是不同焰火宣言的苦痛之歌。要是结尾几场戏能收那么一点点。相信多兰还会有很多杰作。

1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2019Top3。足以让人忘记《约翰·多诺万》的存在,继续《只是世界尽头》将单一人物拆解为多人物的写作,因此尽管表达方式和语言环境都是当下的,我们却仍然能直接感受到他对伯格曼的承继。游戏与撕扯,既是群像、人际的,也是个体、内心的,具体情境的呈现和潜藏情感的发掘得以融合,一种杰出的外化方式,一位远超近年所有“家庭剧”题材导演的作者。所以,当然是Xavier&Himself。

15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力荐

半滴吻,就可以翻江倒海。只是早已照着成功人士的范式套进去,脖子勒得过紧,连直面内心的罅隙都摸不着了。年近三十还要这般纠结,悲哀得来,又让这场道别愈发拧巴。一条街的霓虹都做了这波动的背景,依然错得雨降雪落。还是小时候纯粹,喜欢就是喜欢,水彩笔涂出的农场,全是只属于二人的未来,披金戴银都灿烂不过的畅想。三星半。@爱酷电影周。(多兰的假胎记还怪好看的)

1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A / 在水床上入眠后便在湖中迷路,争吵后出神许久伤口的血才流出,办公室里萎蔫的植物被清走后留下沙土的痕迹……某些感知经过波动投射被潜在地延宕,恰如被电影镜头唤出的吻最终幻化为醉意与雨水落下。可那些几近消逝的复沓真的意味着什么吗?它们不意味着什么,也不指示确定的方向,只是让人遁入当下的时间,或是呼应一些美妙的可能,而这些可能尚未到来。/ 二刷。往复的蓄力-动作,每次循环又伴随着标记的星丛:言语的、装饰物的、姿态的、影像的。还有最突出的胎记——几乎算不上生理特征,反而像是一次对“阿莫多瓦红”的抽象提炼与显影式镌刻。其质态的转化张弛将情绪逼迫至语言边缘,却并不指引人物或填充为符号关系,只是在其周身清扫出模糊的距离。

2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全五星为敬,多兰名副其实的light of his generation

24分钟前
  • 💛
  • 力荐

多兰同学第74724736284736次向直男示爱。

2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回归一种关注水准(可能还不到)的夜店兰。

30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拒绝上价值,一部饶雪漫式纯粹、唯美又伤感的偶像剧(褒义),少男(少女)残破的梦在现实面前彻底分崩离析。不是错付了爱,是想付却根本无处可付。爱情没有中间值,铁了心踩灭,或者放开了燃烧,成年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整理情绪,压抑感情。影像上强化了无处安放的焦灼感,多兰明明是王子气质,为什么总是演如此窘迫又卑微的角色。

3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虽然哭了但是电影还是有很多问题,9102年了还在讲自我性向认知和挣扎,没有生活的阅历、环境的阻力、时间的跨度却还要硬拗悲伤,戏剧冲突都在表面,剧作和表演也有问题,特别是和阿莫多瓦一比相形见绌。但爱情真好啊,一个炽烈的吻将一切定格,这一幕想一直重复看下去。

3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带着新作品重返戛纳的多兰戏里戏外都在哭,梨花带雨。明显看出来片头还没做,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得太仓促了,很多地方没有想到位,大量镜头存在再拿捏时长的必要,剪辑凌乱,想让其HOLD的地方短半秒,有些地方则显得长半秒,多兰drama的一面时不时蹦出来。这部作品依然是多兰式的大段大段喧闹的日常碎片,中间夹杂着“向诗歌取经”而来的音乐韵脚和意像抒情,讲述两个老友因为拍摄一部朋友的个人小电影发现彼此情根深种的故事。我非常喜欢多兰把晃动的镜头怼到人脸上拍特写的风格,这善于捕捉未被世事污染的青年人耳鬓厮磨的快活和亲密无间。希望他能再好好剪辑一下。主角马蒂亚斯真是太可爱了,处处都透着性感,我很喜欢(我喜欢的往往没啥演技)。

41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2.5 (亲儿子不能总是惯着啊,真的长不大了)

4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

must have been a deadly kiss.

44分钟前
  • 身居地狱求杯水
  • 推荐

当我在Olympia2看着多兰新片(配乐和摄影真的很绝)被真挚的掉眼泪,朋友在电影宫对面偶遇了多兰本人:)

49分钟前
  • 奈奈酱
  • 力荐

再拿奖天理难容

50分钟前
  • 柯诺
  • 较差

仿佛被偷看了初中时候的日记那般精准地戳中我,相似的经历加成,甚至比Mommy还要使我共情。从客厅派对两个人无视大象到雷雨高潮,情绪积累涌到头顶。以及他真的放了两个版本的Song for Zula,我简直想抱住他狂亲。/兰是不是长高了,最后还致谢了Lucas,看来关系是真的不错

53分钟前
  • 五加皮
  • 力荐

一个吻究竟在逼迫着谁?相较于爱情,母子关系一直被多兰摆在更重要的创作位置。这种羁绊,也着实投射到了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这两个角色之上。彼此不经意的逼迫,弹拨着妄图假寐的悸动之心。尽管细节上略有粗糙,但情感的真挚假不了。

58分钟前
  • HarperDie
  • 推荐

8/10。一个简单纯粹的少年成长故事,马路的落叶、办公室的植物、闪烁的电灯,一切都是最简单的符号比喻,我在屏幕前骂一句“幼稚鬼”后泪流满面。两个男孩是多兰的两面,一个依旧在母子关系中挣扎,一个想假装成熟迎合大众。你不用成为阿莫多瓦,你就是多兰自己。戛纳这个父亲可以包容你的幼稚,慢慢长大。

1小时前
  • 乍暖
  • 推荐

男孩们吵吵闹闹,只有马蒂亚斯和马克西姆意识到他们需要成长,不能再是男孩。一个吻将他们留住,也将多兰自己留住。不妨认为是多兰创作困境的投射,他在这一部还是没能迈出那一步,但是来日方长。

1小时前
  • iMcFlurry
  • 推荐

后半部分还算走心,但前半部分的兄弟会情谊太南了。N多对白不知所云,多兰毁容出演依旧自恋,单独截几段当MV可还行,剩下的emmm…(二刷挂上字幕后好多了)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