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2015

HD

主演:高友良,黄孝慈,梁再冰,刘兆安,陈光斗,徐华江,陈炳靖,都凯牧,李继贤,夏庆华,金英,韦宪文,高丽良,高耀汉,陈文宽,赵伟庭,刘兆德,罗德隆,金士杰,张艾嘉,蔡灿得,贾静雯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冲天2015 剧照 NO.1冲天2015 剧照 NO.2冲天2015 剧照 NO.3冲天2015 剧照 NO.4冲天2015 剧照 NO.5冲天2015 剧照 NO.6冲天2015 剧照 NO.13冲天2015 剧照 NO.14冲天2015 剧照 NO.15冲天2015 剧照 NO.16冲天2015 剧照 NO.17冲天2015 剧照 NO.18冲天2015 剧照 NO.19冲天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冲天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他们是螺旋桨时代的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视可及的范围内,一如十九世纪的贵族决斗。  纪实电影《冲天》以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全面战争为大背景,来呈现这群年轻人的爱恋、荣耀与存亡。妙女郎蒙面大侠火城绝杀寻找莹颖不幸中之万幸超能追缉青春后驱动19号消防局第一季亲切的金子悬浮聚会第一季迷之血红相信男人特种神枪手艾米丽的困扰少女邦2024东北剿匪记贝蕾妮丝杀手欧阳盆栽1303大厦玻璃城堡幕后玩家笔仙大战贞子2不得不爱第一季上锁的房间2019上载新生第一季办公室 第一季肖申克的救赎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星球大战4:新希望中国神探芒斯特一家海猿2最中国云南之岚鱼影之群情陷夜巴黎死吻1955野蛮生长邪恶力量第九季疯狂的夜名姝 第一季苟且不偷生未来商店拉马努金

 长篇影评

 1 ) 如果没有明天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惟物论FM。那里有更多内容等着你~

如果没有明天,我们是否依然会坚持自己今天的选择? 这是我观看纪录片《冲天》后,抛给自己内心的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其实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留给自己的问题远不止这一个,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部影片吧。 《冲天》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张钊维老师,除纪录片导演这个身份以外,他也是海峡两岸公认的台湾现代民歌研究者。台湾民歌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是由他整理并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成为研究台湾现代民歌的重要资料之一。 半年前,我开始筹备第一期杂志书《遇见台湾》的内容,由于我们将这一期的主题定为台湾音乐,自然免不了要做一些纪念台湾现代民歌40周年的文章,由此我结识了张钊维老师,并很幸运地邀请到他为我们撰文。 在与张钊维老师聊天时,得知他当时正在忙于一部新片的制作,内容则是有关民国时期空军飞行员抗战的故事。我可算是纪录片爱好者,聊起纪录片来,丝毫不亚于当时接触最多的台湾音乐。也正是那次聊天我才知道,之前自己看过并非常喜爱的《不老骑士》《父亲》等纪录片,均是出自他们的机构——CNEX。 如今半年过去,这部纪录片终于诞生。在看过一个五分钟的片花之后,我隐约感觉这是一部不错的影片,至少它应该符合我的口味。因为在记录战争之余,这部片子讲述更多的则是处于战争中的人。我不是军事迷,不喜欢研究历史上的各种战争,但我却愿意关注在大历史背景下生存的人与人性,及其在纪录片中的表达。或许这也才是张钊维老师做这部纪录片真正的意义所在。 在清华大学的一个放映厅里,我满怀期待地观看了这部影片。影片伊始,简单的旁白介绍了民国时期杭州笕桥航校及飞行学员的基本历史背景,而我记住的只是那些飞行员在空战中有去无回的惨烈经历。还来不及回味什么,影片画风一转,讲起了一位名叫刘粹刚的明星空军飞行员与一大家闺秀许希麟女士的爱情故事。从他们相识、相恋、结婚,讲到刘粹刚牺牲。中间穿插讲述着高志航等其他飞行员英勇抗敌的故事。 这些当时所谓的明星战斗英雄,他们被人敬仰的背后,却是另一种残酷的现实。战斗机的轰鸣便是他们直面死亡的号角,每一次升空作战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有去无回,这在当时太正常不过了。但这些年纪仅有二十出头的空军飞行员,明明早已知道自己人生的最终结局,为什么依然会有这样的选择?而他们的家眷,也明知道自己的至亲随时都会撒手人寰,为什么依然选择与他们建立家庭?哪怕这个家庭是那样的短暂。 难道仅仅是因为爱国与爱情吗? 人之所以对死亡产生恐惧,除痛苦以外最大的原因则是对于死亡的未知。而更大的恐惧,也许则是关于更多其他的未知。如果连明天都是未知的,我无法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们在今天的种种选择,无一例外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明天。假如连明天都是不存在的,我们是否依然会坚持自己今天的选择呢? 我把思绪拉回到影片当中,继续聆听那些悲壮的故事。下一段令我记忆深刻的故事则来自飞行员陈怀民。他在一次与日军的空战中,在飞机中弹的情况下,选择用机身撞击敌机,与之同归于尽。这种行为可谓是敌军那种崇尚“祈战死”的武士精神的另一个翻版。这本是一个俗套的中国传统战斗英雄的故事,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战争中人性的体现。当陈怀民与日军飞行员遗体双双被发现的时候,人们发现日军飞行员竟然贴身带着一封日本未婚妻寄来的家书,信中对其关怀之切与其最终结局形成强烈对比。虽是敌对者,但仍不免让我鼻子一酸。这一瞬间,那个恶魔般的日本鬼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凄美的人间烟火。原来他们也有爱情。 战争总能使人分裂掉,或者说战争总能将人性的多样化刻画得淋漓尽致。记得曾经了解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军人的故事,那些在战场上与集中营里近乎魔鬼一般的冷酷杀手,当他们回归家庭的时候,总会化身成为好丈夫、好父亲。人性总是相通的,那位阵亡的日军飞行员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分裂?我们的飞行员也概莫如此。影片中接受采访的那些早已牺牲的空军飞行员的子女,谈及父执辈,他们讲述起的不是父辈们作战时候如何地英勇,而全部都在回忆两代人于家庭中短暂的亲情。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重人格的存在,一旦条件改变,我们都会化身成为另一个自己。或许邪恶,或许天真,或许连自己都会产生怀疑:做这件事的人真的是我吗?索性就当它是一个梦好了。然而这种潜在的多重人格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事情,没有人十恶不赦,更没有人天真无邪。人性的复杂即在于此。只不过在战争年代里,大概人们分裂得会更加彻底一些罢。 影片继续播放,故事继续上演,当美国人陈纳德协助中国培训空军飞行员后,外加日军自身的原因,战局开始慢慢扭转,我们对于制空权也逐渐掌握了主动。空军飞行员张大飞回忆,当他驾机升空时,看见日军飞行员坐在机舱中满脸惶恐,但战争里不可能存在同情,若不主动歼敌,一定会被敌军干掉。他将那架敌机击落,日军飞行员随着敌机一同快速下坠,而下坠中那位日军飞行员惊恐的脸却令他终生难忘。 这是一个不容易被人们注意的细节,但恰恰是这个细节,让人们知道了在战争中存在的不仅是无情,也有无奈。两国交战,各为其主,战场上容不得半点怜悯。但我们假想一下,如果这两位中日两位飞行员穿越到现今的和平年代相遇,会是怎样的结局?把酒言欢也是说不定的事情。人性总有柔软的一面,当战争的残酷遇见人性的柔软,这种历史下的无奈便被表现得毫无保留。 影片中当然还夹杂着其他更多的史料、信息与细节,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这三个地方。就如同读书一般。这些年来我读过的书不少,但大部分都被我忘掉了,能记住的只是书中各别能够引起我思考的地方,于我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影片结束后是一个自由的交流活动,很多观众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影片的看法与问题,但也只有其中一位观众的提问引起了的兴趣。那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的儿子来北京旅游,恰逢《冲天》这场首映,便欣然来看。她在观影的时候问及她的儿子,那些飞行员是否英勇,得到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然而再问及她的儿子假如回到战争年代,是否愿意去做空军飞行员的时候,她儿子给出的答案是不愿意。 听到这个答案后,那位母亲甚至怀疑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要知道当年那些战死疆场的空军飞行员大多是名门望族之后,其中不乏林徽因的弟弟,蒋中正的亲属等人。更有大量留学归来的学子弃笔从戎,却最终血洒长空。换做今天,谁家的富公子愿意有这样的选择呢? 没有人愿意为不确定的明天买单。回到我抛给自己的那个问题,如果没有明天,我们是否依然会坚持自己今天的选择?大概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吧。 撇开战争,撇开那些关乎生死的极端案例,我们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同理。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明知希望只有百分之一,还会不会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些事情小到个人升学、工作,大到推动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太多时候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给不出答案,而且人们都有选择自己未来道路的自由,如何选择都是合乎情理的。就像那位小朋友不想参加空军一样,现世代的和平环境下,任何假设都是苍白的,更何况如何选择是那位小朋友的自由。不只是小朋友,我们任何人都需要自由。但我相信,无论哪个年代,总会有一群倔强的人,愿意为未知的明天做出今天的选择。如果一个民族所有的人都彻底失去了倔强与血性,我不知道它的未来会怎样。 活动全部结束后,一位年轻的姑娘拉着张钊维老师闲聊。张钊维老师直言台湾的年轻人对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其实并不如大陆年轻人感兴趣,而他拍这部片子,也觉得应由当年故事的发生地来播放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而那位姑娘则问,为什么台湾的年轻人看这部片子与我们的感受竟会不一样?张钊维老师一时语塞,便打趣说让她读读我们做的《遇见台湾》吧。 二战时期的台湾还属于日本的统治范围,那个年代的历史很复杂,日本与台湾两方民众的情感更加复杂,如果不去看一些当年的资料,许多人恐怕都无法理解的。另外大陆与台湾的本省人其实并没有太多共同的历史记忆,对日本侵华的仇恨也大多限于仅占台湾人口不足20%的外省人。而今那些第一代迁台的外省人大多往生,他们的第三代早已长大成人,就像我们这代人一样,那段历史早已是印在纸上的东西,和平年代里没有太多人愿意关心这些了。只不过两岸的区别还在于,我们整天被抗日神剧包围,有意无意地总会记住那段被人欺负的日子;而台湾同胞的关注点向来都在别处,加之他们与日本之间的种种过往,对抗战不太关注是很自然的事情。 历史终究只是历史,历史需要铭记,但我们的眼睛也该往前面看看了。 由于一些原因,《冲天》这部在我看来并不犯什么政治禁忌的纪录片暂时还无法在大陆的电影院线公映,这似乎也是大多纪录片共同的命运。然而张钊维老师对于纪录片的态度却令我非常敬佩,这样的态度其实也是我之所以选择出版这个穷行当所坚持的一份理想。 把现世代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并留于后世,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变得更好。这便是我对出版的理解与态度,简单说来即是与CNEX不谋而合的一句标志性宣传语:留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如果没有明天,我依然会坚持自己今天的选择。

 2 ) 纪录片《冲天》:“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大概在去年,高校有一个纪录片的巡演,其中我最想看的就有这部《冲天》。很遗憾,当时学校因某种原因取消了巡演放映的安排。

这部来自台湾导演张钊维的电影,运用了史实资料、人物采访、动画、配音与旁白等诸多手段,带我们走近8年抗战期间民国空军飞行员们的世界。

影片最与众不同的手法便是动画的运用。刘粹刚与许希麟、张大飞与齐邦媛的爱情故事,林徽因与中央航校第七期几名学员的故事,战斗英雄们在空中与敌军作战的故事都由一组组动画短片予以生动再现。同时,纪录片邀请了几位明星友情声音加盟,配音动画人物,将几组动画间插在众多影像资料和人物采访之中,使得该片既保持科学与严谨,又不失灵动和亲近。

这不是一部知识性的纪录片, 它不仅仅要呈现一段尘封已久的史实,它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很多纪录片并不曾达到的目的,打动人心。

影片提供了很多数据,“开战不到半年,中华民国空军击落近百架敌机,但也损失了将近一百名第一代的飞行员。这一百名飞行员,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他们之中每十个就有六个在战争初期牺牲,平均年龄23岁。”如同历史书籍中的年月日一般,这些冰冷的数据,看过之后便会被人们所忘却,但动画短片为我们呈现出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年轻飞行员们的爱情故事、来往书信以及英雄事迹,使得观者代入感增强,深深同情他们的命运遭际。

林徽因一家人南下昆明时与中央航校第七期的8名学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因这些学员在后方多无亲友,林且担任了他们的荣誉家长。在这些飞行员牺牲后,他们的遗物被送交到林徽因的手上。动画一次次呈现了邮递员捧着战士遗物登门的情景,一次次将飞行员的死呈现在观者面前,林徽因的伤口也因此一次次被撕开。这其中还包括了林徽因同样航校毕业牺牲在前线的弟弟林恒。

林徽因在《哭三弟恒》中写道:“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的言语,算作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再回来了,我知道。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只因为你还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张艾嘉的配音沉静、忧伤,成功地传递出林徽因面对时代、战争的无奈控诉以及失去朋友和亲人深沉的痛苦。

中央航校有一个世界上其他学校不曾见过的标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选择踏入这所学校的学员,同时也抉择了自己的命运。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以顽强的意志坚守着蓝天,明知敌我力量悬殊,他们依然坚持在空中缠斗、狙击敌机直至牺牲;他们被击落后不肯接受被俘的命运,举枪自尽;他们在飞机受创后选择与敌舰同归于尽……他们奉献自己的技术,同时奉献自己的生命。

这些年轻人在死后长久没有得到大众给予陆军一样的关切和同情,他们的死是寂寥的。他们在生时也依然是落寞的。他们无法享有普通人的爱情和生活,因为等待他们的是随时而至的死亡。他们的内心有着深沉的孤独,精神无以慰藉。他们在空中的喜悦和恐惧,在回到地面后无法与他人道,伴随他们的只是孤寂。

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这些孤独、可敬的灵魂就曾经在我们头顶的蓝天上盘旋、守望。他们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惊鸿一瞥,完成了来到世间短暂的历史使命,为着我们现在的幸福与和平。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他们是选择匍匐在地还是冲向长空,年长一辈的我们是该引导他们勇敢、坚强地前行,又或者只是退在身后守护,给以默默地祝福与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3 ) 废墟上的花朵

CNEX纪录片展,今年的主题叫做“忐忑流年”。在影展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才看到张钊维导演的这部纪录片《冲天》。

影片选取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中一部分飞行员的故事,讲述曾经翱翔蓝天那些年轻的生命他们曾经拥有的美好与思考,他们对抗战胜利的贡献。与以往的文献纪录片不同,《冲天》里更强调每个曾经精彩的生命个体的故事,努力还原了每个主人公生命中重要时刻的细节,讲述了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内心的独白,加上金士杰老师的旁白,张艾嘉、贾静雯的配音,让那段历史生动呈现,以至于能够感受到主人公们说的每个字的分量和每个笑容的珍贵。一个平均年龄在23岁的飞行员团队,一个个可爱、固执、热血、儒雅、勇敢和深沉的形象,触手可及。

在我座位前后,有很多媒体的记者、独立的纪录片导演以及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很多熟悉的面孔。但这一场不同,走道都被坐满的这一场展映,其中好多白发苍苍的老人,片中动情处,他们眼中盈泪。片子结束,灯光打开后的久久一段时间,我还能听到前后排隐隐的抽泣。

对于我,这部影片的意义不是纪录片摄制的某些技巧的学习也不是为年轻的飞行员们感到无奈和不值而无法释怀,而是这部片子再一次打开了我对自己内心的问询。

影片结束后,一位西装革履,穿得非常正式的中年男性把手举得高高的,向工作人员要了话筒并主动跑上台去,向导演鞠躬后,哽咽着讲述自己的故事——他的祖父就是这些飞行员中的一员,父亲是遗腹子,祖父阵亡时,父亲在祖母的肚子里不过一个多月。这些年,他一直想知道当年的真相,四处寻找,大多数人却已经遗忘。

此刻,看到这部影片他再也抑制不了情绪,冲向台的他问所有观众一个问题——“在崇拜成功,金钱至上的时代,到底什么样才是精英?什么样的人是民族的栋梁?” 台下老人们鼓起掌声,我泪目。

据统计,当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这些中央航校的年轻人,家境都还不错,其中有些事名门望族、有些是出过国的华侨、有些是名校的大学生弃笔从戎。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选择牺牲自己报销国家。

我内心并没有那么博大且厚重的情感,甚至活在如今的社会,诗和远方也变得浮躁和功利。

我想起萝卜做的一个梦,我和他一直拿这个梦作为段子谈。梦境大体是萝卜和一群中国的技术人员被当年的日本人绑架,因为每个人都不能被利用,日本人决定处理掉包括萝卜在内的一行人。处决前,让萝卜和自己的朋友们在一张纸条上写一句话,萝卜写的是 “终于能为国家做点事情了”。萝卜第一次讲这个梦给我听的时候,我笑的前仰后合,因为那张懦弱得像汉奸的脸和多么荒诞的情境。

本科快毕业的时候,萝卜刚好在上海读硕士,他说,等我毕业的时候,两人一起去报名参加同济大学组织的“彩虹支教”去青海一带,就当做我们的毕业旅行了。我满心感动,期待这个特别的毕业旅行,后来因为我找工作的不顺利,考研计划的失败,这个毕业旅行,再也没有被提起。

再后来,生活越来越现实,很多当初很多计划,付之一笑,自己竟也觉得天真和幼稚。 讲着的诗和远方,成了消费、拖延和懈怠享受的理由。

我记得高三毕业的时候,同桌二猪头问我人生意义,我说,“能够影响周围的人,让一些不好的人因为我有好的转变”。我一直记得这个事情,可是如今,如果再有人问我,我会回答什么我也不太确定,甚至,我是否会确切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者对曾经的回答会不会觉得可笑,我都不确定。

废墟上也要有花朵,何况现在的生活并不糟糕,需要诗意生活。

前几天去看《谁的青春不迷茫》,田甜哭着说自己的梦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家庭主妇,怕同学笑话没有说出口,高翔以自己的方式反抗 “老师,我想飞!”……嘿,我好想回到高中,最青春的时候,我们爱憎分明,有着后来难再持续的天真和真正的诗意生活,有着比天重的海誓山盟,有着微不足道的爱情和日记里反复的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冲天》的主人公们不过二十出头,理想是报国,确定后再也没有改变。我们不在那个时代,不知道每一次战后还需要冷静下来继续准备是怎样的心境。可是,我们这个时代也不是好到我们可以把祖国安危置于脑后,在恰当的时候,还需要问问自己,记得自己曾经做过些什么,要为别人留下些什么,要为周围做出怎样的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改变。

不想林徽因在《哭三弟恒》中的某些话成为现实,不想忘记。

 4 ) 记念空军

想到头,发现还是那句我希望世上永无战争。 但我也永远记得这些“必须下定决心,斩断自己的未来,才能让他们所爱的人有未来”的我不知用何种词来“注记”的,不该只用某种词来概括的我感念的人。 我会在末尾附上林徽因的《哭三弟恒》全文,因为一句都不可省。那是为千千个飞行员所写,他们去时都比她小,都还只是些平均年龄23岁的大孩子而已。 他们献出生命,永远无法再回来。我什么也无法为他们做。唯有退而求其次,去记念,去好好生活。 纪录片是真实的,于是过于过于真切得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有几次,心都要跳出来。 “战争是兽性的暴露”。当我看到各国普通的人民为了这兽性劳苦时,我就想起木心这句话。以及,这部纪录片其实只记录到了抗日胜利结束之时。 最后也感谢那些拍下珍贵影像的记者,记录下时代里人物的书写者。 记得呀,每年的八月十四日是空军节。

《哭三弟恒》

林徽因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5 ) 春风重拂江南的花地了

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一起看了冲天。

拿到碟的时候,看封面想起白先勇的一把青,记得里面有一句话,二十四小时,那颗心都挂在天上,哪怕你眼睛朝天望出血来,那天上的人未必知晓。冲天的拍摄花絮里金世杰说,空军是种不安分的美丽。我想这种美丽在战争里,背后自然是血淋淋的一片。

片子看起来没有爱国教育主题纪录片那么无聊,不时会由史实转2D然后变3D,很有趣,片尾曲西子姑娘在网易云没找到片子里那一版,在周璇唱的西子姑娘的评论里有人指路说bilibili有。感谢。

齐邦媛和张大飞的往来书信里写到,我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因为在蓝天白云间,没有死亡的幽谷。张大飞说自己有一次飞夜间任务,突然看到那晚的月亮又大又亮,自己似乎倏地要撞上去一样。看到这里我眼泪就下来了。

“不能挂念过去,不能思索未来,他们只有现在。”

“他们必须下定决心,斩断自己的未来,才能让他们爱的人 有未来。”

“战争把年青人带入坟场,谁来把战争带入坟场呢?”

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多的恩情。

青山有幸埋忠骨

 6 ) 浩浩长空,谁记得那群年轻人


1937年冬的一个雨夜,湘黔边界小城晃县,因为山洪冲毁公路,不少旅客滞留于此。其中就有急着投宿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四口。这是他们离开北平一路南下,在长沙停歇55天后继续西行去往昆明途中的一站。此行算得上西南联大迁徙史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在长沙的住所他们还遭遇了日军的炮弹,和死神擦肩而过。一路上舟车劳顿,林徽因的肺病又犯了。梁思成身体也不好,这让拖家带口的他更添愁闷。很快,他们被一阵小提琴声吸引了。循声而往,他们来到一家旅馆的一个房间,门开后,看到了一群军人模样的年轻人。这八名来自杭州中央航校的学员正在奉命往昆明撤退,也属于“滞留旅客”,因为来得早,在这个旅馆占了好几间房。得知这家子人的来意后,空军学员们腾出一间房让梁思成一家住了进去,并对病中的林徽因予以帮助。几天相处下来,夫妇二人便和这八个年轻人成了相谈甚欢的朋友。

 两年后,他们在昆明再度相遇,这份友谊从此更加炽烈。因为学员们都是背井离乡,父母远在沦陷区,毕业时便邀请梁思成林徽因以“荣誉家长”的身份参加了毕业典礼。但是,作为荣誉家长的两夫妇,日后并没有因此享受到荣光;相反,他们收到的是一封接一封的阵亡通知书,体味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哀恸——仿佛那次雨夜旅馆的相遇,是命运给他们开的一个玩笑。关于当时的空军,有资料称,“自淞沪抗战以来,中国空军能参战的飞机,已所剩无几。驾驶着由民用机改装的战机,他们甚至来不及参加一次像样的战斗,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44年,梁家收到第八名飞行员的阵亡通知书。他叫林耀,其驾驶的战机在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军击落。至此,梁家的八个名誉子弟(叫弟弟或者更确切)全部为国捐躯牺牲在天空。事实上,这是梁思成一家收到的第九封阵亡通知书——上一封是三年前,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同样作为飞行员在成都上空阵亡。收到最后一封阵亡通知书后不久,悲恸不已的林徽因想起了三弟林恒,抱着病体写下了《悼三弟恒》——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以上这个故事出自纪录片《冲天》。这部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拍摄的纪录片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影像资料、当事人采访、动画FLASH等形式,高度还原了螺旋桨时代最后一批战斗机飞行员。林徽因一家和飞行员们的故事,是其中之一。
 

影片中,作家齐邦媛和空军恋人张大飞的故事同样令人感佩。影片最后再现了齐邦媛在《巨流河》中所述的抗战胜利夜情形, “我一面跑一面哭,火把早已烧尽熄了。进了家,看到满脸惊讶的妈妈,我说,‘我受不了这样的狂欢!’在昏天暗地的痛哭之中,我度过了胜利夜。” 就在三个月前,张大飞殉国在河南信阳上空。
 
而这种牺牲似乎是意料之中的。正如影片开头的那段旁白——“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中成长,别无选择。”

(原载微信公众号:日常审美)

 短评

纪录片的基础是事实,二次创作不宜过多。影片故事过于凌乱衔接也显匆忙。而煽情的部分使得片子更像是政治宣传片。

7分钟前
  • 伊斯特伍德
  • 很差

边看边抹泪,向那些冲天的少年致敬!(建议配合《一把青》服用)

12分钟前
  • 零度白茶
  • 力荐

不刻意煽情的战争回忆录,中国式永远的零。金士杰力赞

17分钟前
  • Wendy
  • 力荐

不为我们知道的历史,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

22分钟前
  • 狐狸
  • 力荐

“中国无被俘之空军”——看了不到二十分钟,哭得泪流满面。

24分钟前
  • 最后一代
  • 力荐

为什么非要强调台湾视角,难道这不是中华民族曾经面对的民族浩劫吗?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背后,埋没的英雄要不是通过这样的纪录片,至今又有几人知晓。无论是早有听说牺牲在武汉上空的陈怀民,还是齐邦媛《巨流河》里书写的张大飞,还有其他的抗战飞行员们都是我心目中的国家英雄。

26分钟前
  • 枫林挽秋
  • 力荐

在北京77看的。民国军队作战,又是空军,平时太难了解到。最触动的部分,是那位阵亡空军的妹妹,给她哥哥撞上的日本空军的未婚妻,写了那样关切的一封信。人性可以如此壮烈令你敬畏,人性可以如此柔软让你流泪。导演在现场说:两个标准判断该片的成功——女生会拽另一半来看;卖面子的会想来合作。

30分钟前
  • 花剌子模的邮差
  • 力荐

当年那些家境富裕,受过高等教育,前途光明的年轻人,那些真正的精英阶级,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果断弃文从军,投入到抗战最危险的斗争中,牺牲时的平均年龄仅有23岁。真正的贵族精神,不该是吃山珍海味穿名牌开豪车,而是在该承担责任的时候责无旁贷,敢于肩负家国兴亡的重任,甚至舍身取义。

34分钟前
  • 不想说话的狗
  • 力荐

可能那个时代的空军确实也是出自中上阶层居多,再加上用了林徽因、齐邦媛这些知识分子来穿针引线,整个片子的格调偏精英系,情感表达也很细腻,在渲染一种年轻壮烈的noble spirit。

38分钟前
  • levitating
  • 还行

第一次看以台湾人的视角拍的抗战纪录片,第一次知道中华民国的空军,很受触动,很多地方和自己当年受到的教育有所出入,从拍摄的方式到思考的角度都很独到,动画部分也做的很好,金老师的配音大大为影片加分,只是其他人配音的台湾腔让人有点想笑。整部影片以女性的视角叙述的很柔软,却让人深思。

40分钟前
  • 某某
  • 力荐

齐邦媛:“你说那天夜里回航,从云堆中出来,蓦地看到月亮又大又亮的就在眼前,飞机似乎要撞上去了,如果你真的撞上月亮,李白都要妒忌你了。”

41分钟前
  • edie
  • 推荐

一段被尘封的中华民国空军的历史。家国情怀。

46分钟前
  • 奶奶徐
  • 推荐

张艾嘉给林徽因的配音太好了。没想到飞行员们跟林徽因 齐邦媛都有着故事。历史上,从没有一大群人对一小群人有着这样的亏欠。“那一刻 我感到万声具灭”

49分钟前
  • 爱吃茶叶蛋
  • 推荐

最后动画里,齐邦媛的话让我眼泪刷刷掉下来。驾着飞机,突然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日本投降消息传来的那晚,重庆前所未有的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欢呼。我却突然不能忍受这人声鼎沸的喧嚣了。那一刻,我感到万声俱灭。我跑回家中,在漫天的欢呼里,失声痛哭了一整晚。”可是,谁来把战争带进坟墓呢?

52分钟前
  • 奈良球球子
  • 推荐

夜里失眠,起看此片,然后,哭得稀里哗啦,为英雄壮烈,为历史悲情,也为发泄自己的情绪。

57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台湾如今的喜剧片让人难以下咽,没想到连纪录片也这么的不合口味。

5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回不来就不要回来了回得来就回来了。照片中那些稚气未脱的大孩子抱着风云际会壮士飞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决心无限接近死神。林徽因的诗齐邦媛的信、那架1:32冲击敌阵的教练机:“我的学生都死了,该我这个老师上了!”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多恩情。该去完结一把青了!

1小时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希麟女士,初遇城站,獲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且似与余曾相似者!初余之注意女士,而女士或未之觉也。车至笕桥,匆促而别,然未识谁家闺秀,如是风姿,意不复见,耿耿此心,望断双眸!

1小时前
  • 雨人
  • 力荐

想起武汉的陈怀民路

1小时前
  • Jasper
  • 力荐

感动。仍然在世的第一代飞行员金英,这样回忆他殉国的战友:「同学们在一起,每天吃啊住啊,什么都在一起的,和自己家里兄弟一样。结果到12月1号一看,147个人只剩下3个人。」

1小时前
  • 什么不值得玩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