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人生

HD

主演:朱丽安·摩尔,艾利奥特·佩吉,迈克尔·珊农,史蒂夫·卡瑞尔,卢克·葛莱姆斯,加布里埃尔·鲁纳,安东尼·德·桑多,斯基普·萨德思,乔西·查尔斯,凯文·奥罗克,汤姆·麦高恩,威廉姆·赛德勒,丹尼斯·布特斯卡里斯,亚当·勒费弗,珍妮·卡斯帕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被拒人生 剧照 NO.1被拒人生 剧照 NO.2被拒人生 剧照 NO.3被拒人生 剧照 NO.4被拒人生 剧照 NO.5被拒人生 剧照 NO.6被拒人生 剧照 NO.13被拒人生 剧照 NO.14被拒人生 剧照 NO.15被拒人生 剧照 NO.16被拒人生 剧照 NO.17被拒人生 剧照 NO.18被拒人生 剧照 NO.19被拒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被拒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劳瑞尔(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是一位办案经验非常丰富的警探,在岗位上23年,劳瑞尔的办案能力从来都没有输给过任何的一个男同事。然而她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她是一名同性恋者,为了保护自己在警局里的地位,她必须对这个秘密严防死守。  某日,劳瑞尔在一场活动中邂逅了名叫黛西(埃利奥特·佩吉 Elliot Page 饰)的女子,黛西是一名汽车修理工,虽然他们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年龄都悬殊巨大,但恋人还是彼此吸引最终走到了一起。不幸的是,劳瑞尔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命不久矣,她打算把自己的养老金转到黛西的名下,以保证她在自己去世之后依然能够拥有她的房子,但劳瑞尔的申请很快就遭到了拒绝。常春藤2020最终兵器:弓侏罗纪崛起女人之湖确定地可能自君别去 第三季被诅咒的死亡和黑暗无辜恋人第一季我们这一天 第三季相棒第9季古惑夕阳红锦衣卫1984The.Last.Days.of.Judas.Iscariot趴体生活联合抵制红色木鸽别让我走神盾局特工第六季义胆风云消失的世界肉体创伤父亲的菜单汉密尔顿一炮而红百老汇杀死父母的女孩为母所盗:卡蜜亚·莫布里的故事婚礼1973爱心咖啡宣言2015爷儿俩开歌厅没有尽头的街博物馆的秘密第一季凤梧洞战斗放射治疗室电影版面纱下的那不勒斯独家头条:初露锋芒嘟嘟历险记德九残酷的实习生海军罪案调查处第三季摩斯探长第六季生死阻击致命的错计中计状元财久违的问候

 长篇影评

 1 ) 非常平庸的作品

这还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就连我的年度挚爱carol都没让我产生写影评的欲望。但是freeheld真的让我觉得非得写点什么。从知道这个片子要开拍我就一直很期待,毕竟这个话题真的还不错,咩姨和page的cp也挺吸引人的(大雾)……… 然而看完之后我真是呵呵哒。我都不知道为毛这样的卡司碰上这样的题材,拍出来的居然是这种连纪录片原作都不如的破片子

纪录片原片是40分钟,电影是103分钟,多出来那一个小时在干嘛呢:除了卡瑞尔大叔和忠犬警官以及will同学卖了加起来不到十分钟萌之外,剩下50分钟都是咩姨和page的感情戏………… 说真的,肤浅如我其实是很热爱感情戏的,但是freeheld里面的感情戏真的真的看得我尴尬症一个劲儿的犯😂 俩完全没有cp感,各种不般配的女子(蜜汁不般配,年龄身高气场简直没有一样有cp感的),用50分钟从相识到约炮到吵架到同居到买房到爱得难舍难分要死要活,这样的剧情还能更糟心么😂 尤其是尼玛她们俩居然还有船戏…… 我特别认同魔王说的觉得船戏必须要是有推动情节或者塑造人物的作用才有必要拍。freeheld里显然是不需要船戏的,但是既然都拍了这个完全无意义的船戏,明显就是打算做噱头,那至少得脱个衣服吧…… 不用漏点不用正面,但好歹得真实点或者美点吧……… 然而肤浅如我都只能感到阵阵尴尬😅

咩姨和page一点儿chemistry都没有我就不说了,毕竟这部戏的重心也不全在爱情。但是关于同志平权的部分,说实话,也没拍好。我也看过纪录片,知道过程是怎么回事,但是这毕竟是个电影啊,不求多波澜壮阔至少也得有点艺术加工再创作吧!bbc拍个无人生还还要创新一下改改凶手的作案动机;云中漫步一样也是以纪录片为蓝本就把情节改紧凑了好多,人设也改得很厉害。可是显然freeheld电影后半截和纪录片内容真的没什么区别,甚至于还没有纪录片动人。虽然加入了gay律师忠犬小伙伴和好人议员,可是说实话,他们的加入确实有点儿喧宾夺主。同志平权在影片中根本就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也就是咩姨的角色强调了几次equality,然后就这样了。甚至直到最后我都感觉page那个角色根本不care同志平权,gay律师还是只在关注同性婚姻,至于其他角色更是只是把关注点放在对个人的同情上了。这样拍确实很平实,但是如果想看平实,为什么不直接看40分钟的原版纪录片呢?既然拍成了电影,那么总应该深化下主旨吧。

所以总的而言,freeheld的剧本真的问题很大,重点的平衡很有问题。说实话,我觉得一部成功同志电影的focus真的只能有一个,要么主要讲情爱,比如断背山、春光乍泄、卡罗尔,要么主要讲平权,比如米尔克、费城故事。毕竟正常情况下,一部电影差不多就两小时,怎么可能把情爱和政治都讲充分。freeheld要么就应该好好拍拍咩姨和page如何情深意重(说真的这对cp我是真的接受不来),要么就干脆弱化page的角色删掉那些得病前的感情线好好说同志平权嘛。

 2 ) 《被拒人生》:一场被迫的反抗

2007年的纪录片Freeheld很短,只有40分钟,但基本完整记录了整件事情始末,并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七年多之后电影版Freeheld终于上映。

对事件结局的处理是纪录片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最终促成议员投赞成票的,其实是来自州长的压力,而在电影里州长的电话仅仅只是一个一扫而过的镜头,故事被改写成了一次完整的成功的同志平权斗争。记得看纪录片时看到州长出马形势立刻扭转时,不由得轻轻一呵,弹幕上也同时弹出网友的吐槽,大意是民主国家关键时候也得靠强权啊。是的,这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因为如此,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一条从现实到理想的平凡之路。

故事从Laurel开始,两条线清晰明了,一条是公,一个优秀的女警探,一条是私,一个谨慎的从没考虑过出柜的Les。直到癌症到来,将这两条线强行扭到一起。除非她们的婚姻关系被承认,否则Stacie无法拿到Laurel的退休金,无法留住她们共同经营的家。要想关系被承认,她们就要走到议员和大众面前,接受所有的目光和看法。没错,这个故事和《骄傲》《平常的心》《米尔克》都不同,这是一场被迫的反抗。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情境下,Laurel所寻求的始终都只是Justice(公正)和Equal(平等),因此她没有选择最简单的”骗”婚(瓦解制度),也没有被运动所”吞噬”(对抗制度),她相信能在她所相信的制度中寻得正义。她是那样优雅的一个女人。

电影补全了Laurel的爱情故事。为了安全,一个人悄悄开车几个小时去另一个地方跟”姐妹们”打球,Stacie看她不会打悄悄让球,由此搭讪,认识,相爱,磨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故事,但这就是爱的全部,简单而平凡。而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所有的事情也变得简单起来。假结婚,获得退休金,私下转给Stacie,可以;直接把退休金给Stacie,不可以:为了坚持程序正义而投反对票的议员实质上不过还是恐(厌恶)同。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之后,知乎上发起了大讨论,关于整个同性婚姻合法化应该坚持程序正义的话题值得讨论,但这个case里议员的回避和否认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异类真的那么可怕那么难以接受吗?一个抽象的概念和群体难免给人一种难以靠近的恐惧,《骄傲》里LGSM(Lesbians and Gays Support the Miners)打电话去捐钱,一报上姓名对方就毫不犹豫地挂断了电话,钱也不要了。潜台词是,咦,同性恋诶。后来南威尔士的村民结识了这些怪咖,彼此的生活从此都发生了改变,问完了一圈问题之后发现,哦,原来他们也是普通人呀。
如果不是因为Laurel,搭档丹不会真正了解这个群体和他们的情感,如果不是因为Laurel,同志同事不会正视自己,终于出柜站在Laurel身边,如果不是因为Laurel,很多人不会了解这是怎样一群普通人。
所以,如何去接受异类呢?真的不用特别去接受,因为你接受不接受,他们就在那里,不多不少。按照同性恋占人口百分比来看,如果认为金赛报告中的10%太高了的话,可以折算成5%,或者再折一半3%。百分之三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一个班超过三十个人,那么这个班至少有一个同性恋。没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啦。

当然,这除了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同志平权电影,也是一个典型的宣扬美国精神的励志片。可是想一想,人家的主旋律都讲成这样了,我们还在为要不要女权主义而打嘴仗,也是挺尴尬的。

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Stacie坐在海边,翻看Laurel的遗物,看着大海回想着她们曾经在这里的呼吸,镜头转给Laurel,手持跟拍,摄影机变成了Stacie的眼睛。回忆里没有她们共同的画面,换成了一个特别的”正反打”。很喜欢。当你特别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很难回想你们一起做什么,你想念的只是”那一个人”。

纪录片里有更多关于抗争的细节和Laurel在病中的痛苦,这种痛苦即使演技如摩尔也难以传达。建议没有看过的,看完电影之后补一下。Ellen的身高太矮,确实影响这对Couple的观感,不过全程看下来没有很出戏,说明演技还是压过身高啦。最后那次发言,呼应了她自己的出柜宣言。同时那场戏真正的Stacie也出现了,而且留起了长发。不知道此刻她是什么心情,也不想去知道。

最后,珍爱生命,少抽烟。

 3 ) 这个世界太需要勇气了

我们在飓风天去看了《保险被拒》的首映,朋友打趣到:“我们对这部电影才是真爱。”

《保险被拒》和《卡罗尔》是我2015最期待的电影。《保险》的主演朱丽安摩尔和艾伦佩吉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一个是万年受咩,一个是出柜好少年,再加上她们戏外的好关系,让人不得不更加期待。之前在多伦多首映,评价并不是太好,但我从今天自己的观影角度来说,就算对这部片子期待值很高(而且还是在全英文没字幕的情况下),我依旧没有失望。

朋友觉得这部电影的开头略无聊,没有太drama的情节。但是仔细一想,这本来就是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的是真实人物的故事。活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真正生活要搬上大屏幕其实都会显得略单调。

影片讲述的其实就是简单的两个人相遇——在一次排球运动中认识。之后艾伦约摩尔去酒吧,得知了她警察的身份。我想在前面背景故事的交代中,导演是既想表达出劳伦为人民服务二十多年的人物形象,又想表达出两人的爱情,所以段落显得有点散碎。但到后来劳伦患病,剧情开始紧凑。特别是当你看到劳伦剃光头发的形象时,你会联想到这个世界真的有人曾遭遇过此事,想着就会有点难受。对于电影中的一些法律细节,我所在的电影院观众有时也会发出冷笑,大概是对于政府中保守派的不屑。因为我之前看过纪录片,我知道这个故事的走向和结局,所以在电影中我更关注其他人物形象塑造。劳伦的同事、平权组织的gay、还有在《傲骨贤妻》里有出色表现的will,在这部电影里人物形象都塑造得非常好。劳伦的搭档,从一开始觉得劳伦隐瞒她是同性恋这个事实不开心到之后尽力帮助劳伦获得平等权力的整个过程,显示出了友谊的可贵。

这部电影不是让我们去看“女同性恋是如何谈恋爱的”,也不是“教我们如何出柜的”,而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当她们遭遇社会不公时,她们勇敢的站出来了,为爱人,也是为自己。当然最后,她们成功了,这大概也给了我们一点“勇敢做自己”的勇气。

 4 ) 用心生活只为不留遗憾

这不是影评!不是影评!不是影评! 大概是把眼睛哭肿之后的观后感。 晚上和朋友去看了特映,开场之前聊着聊着就说到奥斯卡,然后不得不感慨时光飞逝。感觉才刚刚看过第87届,一下子竟然又到颁奖季了。 电影整体不错,主体、节奏、剧情和手法其实都是奥斯卡命题作文的风格,还有主演们无可挑剔的演技。“普通”这个意向似乎贯穿了整个电影——两个普通的女人,一段普通的爱情,拥有自己的房子和狗狗这样普通的梦想——然而正是普通人追求平等的过程让她们的故事变得不普通。 其实看这部电影时我的重点并不在于跨越生老病死的同性之爱,而是被癌症的片段勾起了一段回忆。 记得在墨尔本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位英语老师,和小说家叶慈同姓。她年纪和电影中Laurel差不多,为人随和,在学校就职近二十载。叶慈女士体型稍显富态,加上着装款式总是宽松舒适,总是给人暖洋洋的感觉。我参加过她的英语小组,也听到过别的学生对她的评价,无一不充满爱戴之情,并且感激其教学之耐心、敬佩其文化学识之渊博。后来了解多了才知道叶慈女士其实毕业于耶鲁、熟练掌握七门语言并且年轻时游历各国,不仅更多了些钦佩。高二学期末得知她高三将会教我们班后十分喜悦,期待了整个假期而且异常认真地做了作业。 高三开学却没有见到她,我们班的新老师也是叶慈女士的挚友,告诉我们她与肺癌抗争已九年之久,最近病情加重了。大家完全无法相信平日看起来乐观又健康的她竟被病魔缠身。后来她再也没有出现在学校里,我们做了贺卡请老师捎带过去,虽然被告知她病情已没有好转的余地但是大家都写下了“希望早日康复”这样的美好祝愿。得知她的死讯是在九月份,葬礼上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历届学生有几百人之多。 Laurel的疾病让我无法不想起叶慈女士。一位是鞠躬尽瘁维护民众安全的警探,一位是知识渊博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为什么这样的悲剧会上演在她们身上?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这样优秀、对社会和他人做出无私奉献的人们却有着不幸的命运?在本应和爱人平静度过余生,或是教书育人安享家庭快乐的年龄,为什么她们要在病魔的纠缠下痛苦地死去? 电影的结尾Laurel的爱人Stacie在公众面前说道:“我们在这栋房子上花费了这么多心血,以为会一起生活到天荒地老……但是现在看起来是不可能了。” 我也曾经想过在某座不眠的城市里漂泊奋斗几十年之后,晚年如果有机会也许会回到墨尔本,拜访那魂牵梦绕的母校和曾经的恩师们。 但我再也见不到叶慈女士了。

 5 ) “被拒人生”勾出的对我国社会文明与法律健全的反思

建议所有看完电影的人再看一下38分钟的freeheld的纪录片,几乎电影里的所有重要情节在纪录片里都有原型,非常有意义,比电影本身更值得一看。
先吐槽电影,吐槽电影不是因为主演演的不好,julianne moore已经很卖力了,但是相比较人物原型她真的不够man,她演过最成功的警察就是“汉尼拔”了,干练不失柔美,但她man的极限恐怕只能到“汉尼拔”里starling了,说到starling,不由得想起jodie foster,其实这个角色让jodie来演会不会更合适?毕竟她早已出柜并且成功塑造了“沉默的羔羊”和“勇敢的人”中的角色,气质上比julianne moore多一份英气。but我最想吐槽的还是ellen page,导演瞎了吗?ellen page和julianne moore的组合完全就是母女档好吗,尤其是ellen躺在julianne怀里的时候简直就是妈妈在哄乖女儿睡觉觉,分分钟都在跳戏。我查了下,ellen与我同岁,julianne比我妈还大两岁,好吧那我以为真实原型可能就是这种忘年恋,但是看过纪录片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虽然真实的stacie明显比laura年轻不少,但是两个人在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并不像电影中两个人那么不match.
如果不是based on true story,恐怕这个电影都不够及格,看了纪录片之后只能说导演客观地、不卑不亢地还原了真实的事件。电影本身真的没有太催泪,但是纪录片还是让我泪崩了,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影片和纪录片最后的文字让我担忧。
影片和纪录片最后说“laura和stacie的努力促使新泽西立法机关修订了同居伴侣关系法律,保障了新泽西所有公职人员同居伴侣能获得赔偿金的权利。2013年即laura死后的第七年新泽西开始签发同性结婚登记证。2015年7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颁布了关于美国公民婚姻平等的相关法令。Stacie仍然住在她们的家里。”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值得一读:
三名儿童改变美国历史
——美国的失踪儿童干预系统
1979年5月25日,6岁的艾坦(Etan Patz)准备第一次独自出门。这个纽约小男孩信心满满,告诉父母要自己穿过两个街区,去搭乘校车。得到同意后,艾坦背着书包,头戴印有“未来航班机长”的帽子出发了。可这竟是父母与孩子的最后一次见面,在这短短的上学路上,艾坦失踪了。
无数记者和警察蜂拥到这对愁眉苦脸的父母面前,看他们如同祥林嫂般一遍又一遍拼写着“艾坦…唉-坦(Etan…ay-tahn)”。随之,媒体的大量报道牵动了整个国家的神经,摄影师父亲给艾坦拍的那张咧嘴开心笑的照片,被登上了覆盖全城的寻人海报,被印在了牛奶盒的侧面进入千家万户,甚至登上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牌。
但艾坦终究没有回来,对于整整一代美国人而言,那个戴着棒球帽的童稚笑容是如此令人痛彻心扉。人们发现,艾坦的失踪背后,正折射出学校与家长联系不紧密的漏洞,也暴露了警方低效无能的现状,根据不同的司法辖区规定,警方甚至要在孩子失踪24-72小时后才会有所反应。
先贤虽并没有为美国社会构建万无一失的制度体系,却留下了更宝贵的、可简称为“危机-反思-进步”的自体更新模式。1983年,里根总统宣布艾坦失踪的5月25日为“国家失踪儿童日”,美国社会开始真正重视失踪儿童问题,并开启了为期近10年的“牛奶盒寻人活动”。作为美国最知名的失踪儿童,艾坦的不幸遭遇永远改变了美国,直接影响了接下来一系列法律出台与制度更新,挽救了无数美国儿童。
时间到了1981年7月27日,佛罗里达州一个闷热的午后。6岁的亚当(Adam Walsh)听从妈妈的安排,在百货商场里看几个孩子打电子游戏。但七分钟后,当亚当的母亲赶来接他的时候,游戏机前却空无一人了。
焦急的父母印了15万份寻人启事,贴满了全城的大街小巷。但噩耗还是击中了这个家庭:两周后,渔民在120英里外的灌溉渠内打捞上来了亚当的头颅。于是,悲痛欲绝的父母向媒体讲述警方是多么不靠谱:在亚当失踪的当天下午,其母就报了警,警方却不但没有及时响应,更告诉媒体“失踪和绑架应该没有关系”;当次日亚当的父亲去警察局追问进展时,警方却回问:“你有什么建议吗?
虽然杀害亚当的杀手在两年后自首,亚当夫妇却决定从此走上维护儿童安全的道路。在国会山召开的《失踪儿童法案》听证会上,并不精通法律和政治的亚当父亲,却用一句话打动了众人:“一个能发射航天飞机并让它回到地球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为失踪儿童设立的信息搜集和服务中心?”
随后,《失踪儿童援助法案》也在Walsh夫妇的参与下通过。该法案呼吁在全美范围内建立一条失踪儿童免费报警热线,以及全美失踪儿童的信息汇总和甄别中心。同年,Walsh夫妇成立了非营利组织“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NCMEC)”,打开了解决失踪儿童问题的关键之门。
1980年代后期,沃尔玛超市启用了儿童安全警报系统,并为纪念亚当而将系统命名为“Code Adam”。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超市走失,可立即求助于此系统,超市所有出入口将全部封闭,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搜寻,如果10分钟内找不到孩子,将立即由警方接手。此后,这一系统被全美众多超市、商场、医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采用。
然而悲剧还在继续,1996年1月13日,9岁的安伯(Amber Hagerman)在骑车时被绑架。她的尖叫引发了邻居的关注,但这起发生在光天化日下的绑架却依然带来了最悲惨的结局:4天后,她的尸体被发现。
当地居民要求当地广播电台比照天气预报,以同样的频率和力度不间断播出失踪儿童的新闻。半年后,在一场记者会上,有当事者回忆起在寻找安伯的过程中,媒体是如何帮上了大忙。这个信息终于传到了警方的耳朵中,于是经过一系列打造升级后,一个接驳美国紧急警报系统,通过电台、电视台、电子邮件、交通提示、短信、facebook、google等多种渠道,向全国发布失踪儿童信息的庞大系统上线了。这个名为“Amber”的系统所发布的内容由警方决定,通常包含了失踪儿童特征、嫌疑犯特征,以及嫌疑犯的车辆描述和车牌号码。
如果说“Code Adam”解决了儿童在公共场合失踪的问题,“Amber系统”则彻底将失踪儿童和嫌疑犯置于民众的海洋中。1996年以来,这个系统已经成功寻回或解救了602名失踪儿童。以2011年为例,在通过Amber系统成功寻回失踪儿童的案例中,有50%是因为公众或警方通过Amber警报发现了嫌疑犯的车辆;39%是因为公众接到警报后,提供了目击线索等关键信息;更有11%的案例,是嫌疑犯收到警报后释放了被绑儿童。
三名不幸的失踪儿童,却彻底改变了美国解决儿童失踪问题的轨道,其影响之深远,从一组数字便可以看出:1990年时,全美只有62%的失踪儿童可以被找回,而如今,这一比例已经变为97.7%。正如亚当的父亲,后来成为Fox电视台《头号通缉犯》(这个节目帮助警方找回了65名失踪或被绑架的儿童)主持人的John Walsh所言:“记住,你的参与能改变一切”。
这三名儿童的死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他们的死却换来全社会的警醒和反思,换来社会制度和相关法律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他们的死让之后成千上万美国儿童受益于该“儿童干预系统”,他们不幸死去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后人能做的最好的不就是以此为戒,让其他的儿童不要再遭此厄运么?
这部电影里同样如此,我甚至认为美国社会文明之所以一直能领先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这些发生在平民百姓上的不平等的事情在大众的抗议、游行、干预等推翻之前“传统”的做法,以立法为保障推动社会进步,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社会文明都会向前迈进一步。
而我们呢?2013年长春儿童失踪事件同样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这只是一个当时的热点事件,过了没几天就没有媒体再提起了,大家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更别提立法上的跟进了。所以这种事情发生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只要没有上升到制度和法律的高度上就会接二连三的发生,中国每年约有二十多万儿童失踪,这个惊人是数字难道还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么?
再扯远一点,前天看到一个新闻(新闻链接http://tieba.baidu.com/p/4315871184),广西一个韦姓男青年从小就在村子里祸害其他儿童,他13岁的时候就杀害了同村一个4岁的男孩,因为不满14岁所以有关部门并没有对他进行惩罚,他14岁的时候又捅伤了同村一个女孩,后来又有几起没有直接证据的伤人致死的事件发生,直到最近一次入狱是因为他在广州打工时强奸并杀害了又一个女孩。还有前两年一个10岁女孩在电梯里暴打一个1岁男婴的新闻(新闻链接http://baobao.sohu.com/20131205/n391293947.shtml),还有杭州少年建群虐猫等新闻不胜枚举,这些不满14岁的少年不用为他们造成的严重后果负责,但是他们这么小的年纪就对社会造成了这么大的危害并且对其他未成年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难道这些不能让我们的人大委员们引起重视么?不足以让人们反思我们法律上规定的未满14岁的少年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到底是否合理?
说回到这个电影涉及的问题,一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通过法律承认并保障同性婚姻享有与异性婚姻同样的权利,同志人群的权利已经相较于之前的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国家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所以按照自然规律来讲我们国家的同志人群数量也应该是最多的,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同志人口数量,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突飞猛进,同志人权呢?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这个问题,我比较孤陋寡闻,恐怕最活跃的就是李银河了。到现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条法律保障我国广大的同志人群的权利,同性爱者自己都不敢站出来,他们确实不敢站出来,因为社会容不下他们,他们没得选择。
尽管这样,我还是坚信,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和广大民众最终会接纳同性爱者,因为他们不是怪胎,不是极端分子,他们是我们的朋友甚至我们的家人,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珍惜爱,更能够付出爱。
每次看到这种题材的电影我都会反思我们自己生活的环境,我们大多数中国人虽然每天对自己的生活怨声载道,但是我们也无比热爱这片土地,骄傲地说我们是华夏子孙,我们有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我们更希望祖国的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成为真正的和谐社会。

 6 ) 摩尔阿婆百合路上的滑铁卢

其实处理得这么不唯美接地气现实挂的les戏,主题本来也是社会议题,和以往直男观感,过度消费女同情色的拉片比起来,的确把同志伴侣平常化,生活化很多,这是好事。但是从故事到镜头所有处理真的闷到困。

从摩尔阿姨到摩尔阿婶到摩尔阿婆,这套真的是看过她演的最无聊的。

艾伦佩吉做作到死,一直chok出帅t状,但是又受本身条件限制。

总之看完之后突然就政治不正确了,我十分希望导演消费女同情色一下!I'm horny!

 短评

三星半,看完很感动,但剧本真的稍欠火候

5分钟前
  • 飘过一只路人乙
  • 推荐

“她为公平正义奋斗一生,却被拒绝给予公平。”小心翼翼约会,战战兢兢相爱,那些轻而易举她都要奋力争取才能获得,她不愿为同性婚姻代言,只想要公平而已。这道出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真意,要得不多,平等而已,很过分吗。摩尔贵为好莱坞最弯直女,面对真女同的搭档,弯得千回百转,快出柜吧您!

1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最近泪点很低。两个人演得真好。

15分钟前
  • 荷纳梨
  • 力荐

就像电影里反复提到这是政治性的问题。因此这部电影也难免构陷在同性恋平权里,政治意图过强,电影创新不足。平庸的叙述手法。为什么不重点着力在警探女主人生经历上?而是不断反复强调人生最后的维权。而她前半生的压抑与警队的环境,那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居然弃而不用,简直是浪费黄金卡司。

20分钟前
  • Danny
  • 还行

五星支持。只有我注意到音乐不错嘛,出自Hans Zimmer和Johnny Marr之手肯定很棒。

21分钟前
  • Nowaysis
  • 力荐

野心有余,力道不足。

24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还行

虽然很爱阿姨更爱Ellen 但看了原型 真心觉得她们来演很容易让人出戏 偏移焦点向跨代恋… 剧情发展很跳跃 爱的莫名奇妙 片长太短故事太多 可看完还是非常感动。美国人可能觉得cliché 但他们一次次行动争取权利 可以说我不听governor 遵从宪法至上的观念 特别让人羡慕崇拜

27分钟前
  • Jus
  • 力荐

挺好看的

30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还行

电影很有质感,同性婚姻也很令人触动

34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推荐

意外的被感动,而且是多次感动,迈克尔香农展示了一个直男迷の正义感,与爷们该做的事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好看&感动哭了,釜山全场观众静待字幕放完二次鼓掌。根据真事改编,两主角是忘年恋拉拉,开场15分钟滚床单,后有亲抱戏份若干。不过重点不是爱情而是养老金申诉引发的同性婚姻运动,在美国法案通过背景下尤为感人。摩尔又要提名的节奏啊,演绝症病人好揪心,以及您什么时候出柜?俩人都中性打扮帅惨了

4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23年来,我从未要求被特殊对待。而现在,我只要公平!”【蕾丝专业户摩尔阿姨一贯高水准,而佩吉妹妹成了十足的汉子。。。】

43分钟前
  • 推荐

没有争取,就没有权益。中国的同志权益路还要走多远? 如果你无法做leader,至少也要像那位gay警察一样,在需要你的时候站出来。

44分钟前
  • helloliu
  • 推荐

摩尔阿姨很厉害,但是和艾伦佩吉的火花不够啊……看到片尾的照片感觉原型比演员还帅气!

46分钟前
  • L'automne
  • 还行

Steve Carell演的好赞!还有州长的那通电话原来是Chris Christie为了参加2016年总统选举做出的妥协。

50分钟前
  • 熊仔面
  • 力荐

“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Stacie坐在海边,翻看Laurel的遗物,看着大海回想着她们曾经在这里的呼吸,镜头转给Laurel,手持跟拍,摄影机变成了Stacie的眼睛。当你特别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很难回想你们一起做什么,你想念的只是那一个人。”

55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力荐

勉强四星。剧本太糟了,甚至没有踩对煽情的点,真正挽救影片的是它所依托的真人真事。这部电影还有“再见,我的新郎”的成功之处,在于赋予了美国婚姻平权运动一张张真实的、具体的脸,让所有人知道到在达终点前有过多少泪水和花环。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影片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引发好莱坞各大片商的疯狂竞标,最终狮门影业以七位数的高价拿下本片的北美发行权。

1小时前
  • (๑⁼̴̀д⁼̴́๑)
  • 还行

已成摩尔阿姨脑残粉,看好再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然而并没有)。这个故事不仅仅对LGBT群体,对女性群体的意义也同样重要或者更甚:在一个男性主导的官僚机构,女性要赢得尊重,改变规则,要付出的可能更多。

1小时前
  • 吴慢慢
  • 推荐

好感动

1小时前
  • 苏晓晓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