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证明

已完结

主演:段奕宏,裴秀彬,矢野浩二,李光洁,徐秀林,阿部力,蓝天野,彭心宜,班赞,孙一明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2

 剧照

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2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3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4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5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6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3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4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5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6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7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8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19记忆的证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记忆的证明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日本战败前夕,从中国抓了很多劳工运往本土,其中有国军战俘,八路军战俘,他们在日本饱受非人的折磨,如若逃跑则被立即处死。萧汉生(裴秀彬 饰)和夏明远(李光洁 饰)知道他们目前修的是重要防御工事,便偷偷告诉属下消极怠工,寻找逃脱的机会。国共战俘刚开始时心存介蒂,但萧汉生的大义担当使所有劳工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为准备武装暴动,萧汉生让劳工们在劳动中偷偷准备炸药,想办法让朝鲜族劳工李继成(贾宏伟 饰)逃脱劳工营,指示他准备外围接应。劳工营总监冈田(矢野浩二 饰)接到命令,要他在工事完工后杀掉所有劳工,萧汉生感到,生死攸关的时刻来到了......无人看护天下无单花腰女儿红1000种死法第二季纵情起舞甜心辣舞永不退缩飞来横财 2024烈血天空抵挡计划聚光灯下的谋杀案白毛女最后的狙击战青之SP─学校内警察・嶋田隆平─我不是冯导疯狂的行为艺术枪声响起看了又看2016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哭声2016降妖功德簿狙击部队怒火救援一无是处美好条纹秋天的童话粤语版来自星星的你(日版)游戏时间绝佳的解决师绿洲行动代号:三色旗迈克和茉莉第三季手撕猪队友around 14边缘状态刑事7人第六季恐怖森林终极标靶国语守,望狄金森第三季双生美莲达猎杀冬天的小苍蝇圣母2021宝岛曼波

 长篇影评

 1 ) 堂堂中国魂

头可断,血可流,怎可辱没堂堂中国魂
 
不经意间看到了这部电视剧,中日韩三国合拍,一部触动心灵深入爱国情怀的电视剧。
不得不说,2008多事之时,看到这部电视剧,心情更是别样。
 
电视剧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三群人——八路军、国民党、普通民工——在那个战争年代不可能共融的三群人,在一个特殊时期——被日本军队俘虏,带到了那个可能被很多人都遗忘了地方做劳工。这段往事深深的停留在了时任八路军连长的萧汉生心里,不经意间这段往事被再度提起,是,就在青山小百合和萧家意外相识开始,这段往事,这块伤疤被揭开了。
我并不想评述那些个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日军形象,《记忆的证明》作为一部电视剧,它树立了太多的、深入人心的中国军人形象。
承认,有些时候我是一个有着愤青情怀的人;
承认,《士兵突击》过后,我被“军人”这个词触动再三;
承认,我爱上了国民党团座周尚文。
 
这个团座,让人心疼。
“周尚文,黄埔军校毕业,是正规军上校团长,过去他在第十九路军任连长。”
难得,这是一个我第一眼就会喜欢的国民党的军人形象。
曾有一个杂志如是评价周尚文:
“周尚文,世情人性极为通透,自身品格极为孤绝。既是文人也是武将,像一切佩剑行走的中古诗人,他的内心只对朗月清风交代,他的一生是古国高士的最后悲歌,血脉受损,弦断音绝,自此之后世间再无周尚文。他不属于痛苦和污秽,甚至不属于时代,因为他不可思议的美好,他只能属于形而上的理念人格。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只能说,这是人心对悲剧的天然需要,毁坏美好才能激浊扬清,让更多眼睛看到光亮。他是个可怕的人物,几乎像受难基督一样,总是气若游丝,病体将倾,但精神与人格的力量却大得离谱,是他保持了中国劳工与日军间的微妙平衡。……这样一位黄埔精英,以苍生为己任,放胸怀于四海……”
 
都说虎落平阳,其落难场景惨不忍睹。可是第一集中,他的气魄,让人震撼。
在那样一个糟乱的环境中,在一群战俘当中,火车车门打开那一刻,站在车厢门口的,是一个军装穿着整齐,军帽一尘不染的团座,就是他,周尚文。
起初,觉得他是那样的幼稚,他相信冈田的承诺,天真的以为,只要工程结束,他们就可以回家。他要兄弟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他的兄弟们是因为受伤了的他,才会放下武器的,那样重情重义的他,却为了全体人的生命安全,不惜牺牲掉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忠实的弟兄。
何为民族大义?此情如此。
他说,“如果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就和你们这群畜生拼了,我周尚文早就活够了。”
他说,“我的希望是有尊严的死去。”
他说,“你们认为我怕死吗?我的弟兄们都是因为我,才沦为战俘。我要一个不落的把他们带回去。”
宫崎医生要把他带离劳工营的时候,是全剧中周尚文最为激烈的反抗。一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谦谦气质和王者的风范,从未以武力解决问题。然而就在那一时刻,他宁死不肯离开,尽管三宝告诉他,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大傻瓜,叫他维持会长,他还是不愿意离开,懂他的人不会这么说,他在拼死保全着什么,都会明白。
为了救那三个人,不惜自己的病重之身,还和冈田对弈一整夜。白色的棋子上,斑斑血迹。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终因体力不支倒了下来,当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永远的矗立着,不曾倒下。
这是全剧中,我眼中分量最重的戏。
“冈田中佐,前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新三十八师一一四团上校团长周尚文,要求谈判!”颤颤巍巍的重病之身,说出来的话,这样掷地有声。
冈田很蔑视的说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时候的他,并不认为他眼前的,是一个军人,只是一个病人,一个生病的战俘。
整个谈话的过程当中,周尚文硬撑着,谁都看得出来,他的脸上渗着汗珠,双手一直扶着椅子。“那你就跟我决斗,我们每人手里一把枪,在三十米外同时开火,一枪定生死。你敢吗?帝国军人!”
就连冈田都要质疑,为什么,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战俘。是啊,说出这样豪言壮语的人,怎会是站在俘虏位置上的人。可是他是军人,伟大的中国军人,一个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救助自己弟兄的团座。
冈田决定用智力决斗,下棋。
“一言为定!”也许就在那个时候,这个人物的悲情人生就这样奠定了。两个人的命运赌在一盘棋上,不,不是两个人,还包括所有劳工的生命。
黑子先行,冈田走先。周尚文的表情,平静如一。
所有人的呼吸急促,时时闪过的探照灯让这个夜晚并不平静。一粒粒棋子落盘……
这一时刻我险些忘记了战争,如不是镜头中偶尔闪过的每个人的表情。就在棋局进行之中,周尚文咳嗽加剧,一口鲜血被他的手挡住了,没有喷出。可是此后的棋子上,满是鲜红,嘴角的红色,也是分外扎眼。冈田开始微笑,他以为周尚文撑不下去了,他以为这盘棋他赢定了。可是,他小看了他眼前的这个男人,这个军人。
咳嗽声,棋子声,声声入耳。
“不用查了,我赢你半目。”所有人的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赢了!”所有人都在欢庆胜利,周尚文转身微笑,硬挤出来的笑容。所有人高呼“团座”,在淡淡的笑容中,在如漆的黑夜中,周尚文倒在了地上。
他撑了太久,在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的时候……
我以为,他会撑到最后,我以为,他会是一个倒在冲锋中的尊严军人。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他说,他最想要的,就是有尊严的死去。可是,我想都没想过,一个愿意和那个所谓的帝国军人决斗的中国军人,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同伴,在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的时候,那样默默的死去,采用的,是被所有人都不理解的形式——自杀。
合上窗,整理好衣衫,静静的躺在床上。他憔悴的面容,让人心疼。
“父亲大人在天之灵,各位长官和家乡父老,周尚文穷毕生之力,保护黎民百姓,捍卫民族尊严,今天到了最后的关头,不得不舍生取义。尚文死不足惜,却无法带领同胞回归祖国,愧对先辈的教诲和父老的期望。尚文死不瞑目,雪国仇家恨,寄望于各路抗日勇士。今日化成鬼魂,抗战胜利之日,尚文将在九泉之下与国人同庆。”
滴滴鲜血自他的手腕间流出,而他的脸上,却是别样的笑容。
落泪了,是真的。即使是现在。
在周尚文曾经居住的小屋里,在他逝去的时候,那淡淡的光华逐渐消失。在他的葬礼上,所有的军人为他敬礼,因为这位军人,值得所有人尊敬。
“周上校,你是我军旅生涯中最可敬畏的对手。……军人不应用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我知道,你是带着悲愤和对我的鄙视走的,我敬佩你时刻带着王者才有的宽容。你的行为让我无言以对,在你的灵魂前我将永远无法站立。”
一个从不打算给任何中国军人敬礼的日本中佐如是说。
“面对外敌入侵,民族危亡,我们都有一个信念,我们都是中国人。
一个和他来自不同部队,有着不同政治观点的八路军军人如是说。
 
 “当我们的宽厚被他们误解成懦弱;当我们的仁德,成为他们忘记罪孽的理由时,唯一能给日本人留下记忆的,是血的代价!”
“我们宣誓,头可断,血可流,即便粉身碎骨,也绝不失我们堂堂中华民族魂!”
多事之秋的中国,正面临着无数的考验,可是我们知道,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何其抗压。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定要让所有人相信,中国不笑,世界会哭。若干年后,一定要让世界向中华民族,向中国人民致歉,为他们所作的一切不齿之事!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

 2 ) 反思历史

也许是习惯自虐,也许是天生就有一副悲悯情怀,也许是因为无知促使我想要了解更多未知的事情,以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更认真明白的过好当下生活。 如果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我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抗战剧位置,那么这部剧同样如此。 严格来说这更是一部反战剧,也正因如此,对历史的意义理解才更深刻。 以前看崔永元老师拍我的抗战纪录片,就在想中国可值得拍的抗战精彩历史题材那么多,为什么现今就是拍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经典作品?对比看以前拍摄的各类佳作,现在拍的简直就是不忍直视。再看看那一个个老兵的真实经历,如果某些方面真有所觉醒,其实是毫不担心拍不出好的剧情,再不济完全也可以拍一部以纪录片为主形式的电视剧,比如看国外一些战争片,有些都是以回忆旁白的形式来展现,这样既能全面客观地表现历史,也能激发后辈对于真实历史的深刻认识。 直到无意间看到记忆的证明,才发现不是中国拍不出这样的作品,而是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已经被大众流俗文化侵蚀的没有过多精力去主动寻求关注它而已。 这部剧有很多的经典对话桥段,在这里不得不实名佩服编剧,由剧及人,想想编剧也是这个浮华世间难得的清醒之人啊,不然也不会拍出如此细腻真实的剧片——内容关乎战争,关乎人性,关乎文化,关乎政治,关乎反思。 其间第一次打开弹幕,发了很多临时感想,这是从未有过的,只能说这部剧有太多正向接地气的价值观在看的过程不时冲击着我的神经。

再说说剧中值得称赞的三大演员。

中国人段奕宏,原本就是充着他看这部电视剧,还是一如既往演技扎实,作为国民党上校军官的老派扮演者,总能将骨子里那份少有的凛然正气,和高雅不俗的气质演绎到位,果然没让我失望。 还有作为韩国人的裴秀彬,十足惊讶,如果不是看演员表,无法想象一个外国人能将八路军英勇豪气的形象表现的如此贴合实际,脑海中对应熟悉的抗战剧男演员,私认为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他。

不过要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夏明远这个国民党特工。 起先看时,对此人并无太大好感,从船上大家面临溺水互救时的略显冷漠,到劳工营逐渐融入集体的充满人情味的正义,再到最后逃亡遭遇背叛时的撕声呐喊,感佩于你的绝佳演技,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国民特工或者说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正热血,眼泪不自觉地哗哗留下。此人独立意识极强,机警聪明,沉稳实在,关键时刻亦能做到冲锋陷阵,英勇无畏。如果不是生在战争年代,于今绝对是一个区别于常人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不同于老段那样的稳重高尚,而是作为一个人更接近内在的人格健全,魅力无限,虽然最后不幸倒在了血泊中,但这个角色会永远留存在我心中。 感谢杨阳导演早期拍摄的这部优秀作品,让身为95后后辈的我得之有幸早早看到,寻觅历史,总结思考,愿今后的我永不停歇。

 3 ) 时隔十八年终于再次找到这部片子,看完了

四颗半星,但是非要在四星和五星间做个了断,那就五颗星吧!如果您也对抗战历史题材感兴趣,推荐看一看这部经典!

萧汉生和周尚文(段奕宏饰)

今天是2020 / 02 / 02 5:27 看完了本剧。本片央视首播在2002年。看了网上首播在2002年。当然这个年份是记不清楚的了,只记得那个时候上小学,而且还没放长假(03年非典),大致可以确定是在02年首播时候看的,而且是央视1频道。记得那个时候我家应该还是黑白电视。而且,使用天线看地方台,中央1频道还不稳定,有时候就看不到,有时候就能看到央视1频道。
总之,那一年在央视1频道看过一点点(当时那个条件看不完整部,只看过几集),零零散散的记忆,却尤为深刻。央视1当年的情况没晚应该放三集,每集都有下集预告。晚上放学回家,新闻联播结束、焦点访谈结束,恩,就放这部剧了。有时候家里晚上还不让看电视。
算是和这部剧有缘(也是因为现在资源获比较available),让我再次遇见。算下来差不多18个年头了。


目录

一、为什么对本片子的记忆尤为深刻呢?

二、重看后的感受

三、我的感受:真的就像部记录片。

四、本剧特色

五、我为什么要给四星半(当然我不重要,只是个人的感觉罢了)?

六、有错误或问题欢迎评论


一、为什么对本片子的记忆尤为深刻呢?

在重新回顾本片前,记得脑海中只有几个画面,而且如果不再次看到这部剧的名字,也不会再次去观看这部片子,想必也只能是记得那几个画面罢了:

1. 被俘虏,然后每个人被小日本用通红的烙铁在胳膊上烙上了一个“三角形”,算是一个俘虏记号。当时还小,看着就疼,揪心;

2. 一个老头子,总是面对一个人下棋,似乎很怕些什么东西,而且对面那个人其实没有,是他自己幻想着和那个人下棋;

3. 老头子很回避一些事情;

4. 应该是看的有矢野浩二的第一部片子,对这个人有印象;

5. 片尾的结束部分两个老人躺在席子上(去世了),

6. 那个时候不知道段奕宏,最初对段奕宏的认识应该是在《士兵突击》,所以在这部剧对他没什么印象(实际上到现在一直比较喜欢这个演员,现在再次看这部剧,段表现的很不错)。

当时很小,对片名没什么理解,但是也好奇,《记忆的证明》,这个名字算是有点印象,才以至于,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剧名,一下子,那些片段又复现在脑海,以至于有重看这部剧的冲动了!

二、重看后的感受

现,完完整整看完了,良心作品,正如看完后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当年的报道评论中所述:“真实得像部纪录片一样”。而且导演也用心了,“近几十年来我们国内拍摄了许多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但里面作为反面形象的日本鬼子都很模式化,甚至有点卡通。但我们这部剧不同,既然是记忆,就一定要有真实的感觉。所以我们让日本演员来扮演日本军官,举手投足都非常真实,好像记录片一样”。

2004年12月15日 浙江法制报报道

2004年12月10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

这不是一部抗日神剧(也许这些年来人们对抗日神剧印象太深刻了,各种吐槽也很正常,以至于可能很少或不再关注抗战片子,也无可厚非;我想还是好多人,就是看到近期也有不少人看过这部剧(从弹幕中可知),估计都是有情结的人,而更多人可能就这样错过了这部经典作品(这部剧豆瓣标记、评论不是很多));

主题无疑可以确定为反战、揭示当年日本人的罪行、揭示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以示铭记历史,铭记那个年代所受的迫害。

三、我的感受:真的就像部记录片。

整部剧两条线展开进行:

1. 一条是:战后50年的“现在”,当时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军人萧汉生做了一本《回忆录》,想要出版,但是,因为是回忆录类型的书,不似小说等题材,它需要证明(就是有人来证明这部作品的真实性)。而这位当年唯一幸存下来的中国军人一直为了不能将所有的兄弟带回中国而苦受折磨50年之久,他一直不清楚当时“组织”中到底是谁出卖了他们,以至于组织进行的行动被日本人提前防备,所有人被杀害。但是,他又不相信组织中的每一位有可能会出卖他们,所以这是个“谜”一样的存在。这是他的心结。一名拿着DV的日本女子在北京拍摄,无意间走到他家,他当然是反感日本人的,这个不多说。就这样这部剧的女主角就出现了,(剧情不再多说真心好奇的可以看看本剧就29集)。然后女主决定采访这位老人。老人的孙子萧忆(相必这名字也是考量过的,一个“忆”字)一直在爷爷的《回忆录》做工作,如何让他出版。受到限制(需要证明真实性)。然后女主和萧忆两人就踏上了寻找“证明”之路。这条线就是战后50年现实当中,两人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去找寻那段历史的证明。从而展开。

2. 另一条是:回忆录中的情节刻画、以及寻找到证人相关回忆刻画。从而展现那个时期的情况。

两条线交叉展开的,就有一种自己要去找到真相(那段历史)的感觉(那种迫切感、那种紧张感、那种破解谜团的感觉),所以有种像纪录片的感觉。

但是真的把它当做纪录片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本能的看完我也去搜了一些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但看到有说是的有说不是的,然后我就立刻调整了思路:真的把它当做纪录片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影视作品,但是,导演的确想的是尽可能做到刻画的真实、做到用心我们作为观众,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受(对日本人当年罪行的重现、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对和平的期盼)这就达到目的了。

四、本剧特色

1. 配乐真心的不错,气氛渲染的不错;

2. 演员选择比较用心,两条线,战后50年后的现实中,选择的老演员都很专业,很有代入感;刻画历史情况那些演员也表现的很好。女主角的形象也很好(表现的也是很自然、真实、开朗、活泼,正视历史),似乎是作为一种象征:与男主角结合,象征和平(两人恰好都是当时日本高级长官与中国被俘军人的后人)

五、我为什么要给四星半(当然我不重要,只是个人的感觉罢了)?

两个人到底有没有好好看他爷爷的《回忆录》就去调查。有时感觉男主智商不在线。

其中有个情节貌似有问题(不排除个人理解错误,勿喷):

感觉 有个bug:他们了解到岗田(那个高级人本军官)已死(当然实际没死,情节上做了伏笔),当然不会想到再继续找他了去证明,这可以理解。但是,后来他们去找邮递员邮递员在他爷爷回忆录里肯定记载已经死了(因为他们的组织内的人李继承杀了邮递员取代了他)。他们按道理来说不会去找邮递员才对的。可是他们去调查邮递员找当时的邮递员了,这不是有问题么?

查到邮递员的名字竟然是小百合姥爷。当然剧情肯定要推到他们要查到小百合姥爷铃木创太(其实就是岗田)。但是明显是有bug的:除非有一种解释,他们俩人根本没好好看他爷爷的回忆录,就调查! 笑死人了,哎。 这个桥段,有问题。

可能编剧想不出什么办法让他们更合理的“调查”到小百合爷爷铃木创太就是当年岗田监工,但是观众老早就知道了。 根据剧情,他们最终肯定也会知道,并再次展开这是必然,可是这个桥段明显有问题。

算是一点桥段上的问题吧(个人感觉)。

六、有错误或问题欢迎评论

如果您也看了这部剧,觉得我写的这篇文章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我会积极修正的!

抑或是,如果一些您认为精彩的情节也可以评论,有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

最后,感谢您观看这篇文章!

 4 ) 很有代入感,可惜有些缺憾

谈一下缺憾的部分:

1.裴秀彬,也就是年轻的萧汉生,配音很突兀,且这个人演技不咋地,很出戏,全程一个表情,在演技过硬的段奕宏衬托下,更明显。

2.阿部力,也就是萧忆,是个帅哥,演技可惜感觉差点火候,不过比裴秀彬好很多;反正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讲日本话的部分是用日语来呈现,编剧很优秀,剧情很吸引人,演员演技大部分都在线。

这部剧第一集就让我感同身受,那段历史总是那么令人心痛。

李光洁饰演的夏明远人设挺带感,挺帅。阿部力的眼睛真好看,人也帅。

段奕宏演技真好,虽说是配角,但是我认为,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他演出了主角的味道。很优秀的演员啊!段奕宏的部分,印象最深刻;那个韩国人演的萧汉生,好像是有偶像包袱吧,真的是个木头,全程面瘫,对比太明显了,可惜了,这么伟光正的角色给这样的人演,是最大的遗憾。


总体上是很优秀的一部抗日剧。


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呢?现在也没有结束

 5 ) 「观剧随笔感想」压抑,残酷,却又真实

【记忆的证明EP1】

看来记忆没错,就是这段对话,让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我印象深刻,心里五味掺杂,没记错的话,当时看到这里,眼眶是有泪水的,心里虐的难受,感动?纠结?难过?悲哀?那真是分不清了,这些还没上战场的学生日本兵,人性犹在,其实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与冈田他们截然不同

【记忆的证明EP11】

现在还有这种的,这搁德国估计得坐牢,搁日本就是人人冷漠路过。德日的对比太明显了。 不是没有有历史责任感的日本人,但遭到的是这种骚扰而不是民众大力支持,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漠然,就像德国总理讲的那样,这样国家是最可怕的,搞不好就会再次【军国主义,全民皆兵】

【记忆的证明EP12】

这诡辩确实像现在洗白侵华历史的套路,完全把个人和国家割裂开,按这逻辑,如果今天我们把日本人全虐杀了,等我们这一辈人死绝了,那这滔天的罪孽就可以完全抹去了?这种无耻的逻辑也就他们能想的出来,不是[历史]阻碍,是[日本对侵华历史的不诚恳态度]阻碍中日友好 。

【记忆的证明EP12】

这一点冈田倒是看的很明白,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角色抱有复杂感情的原因,从他的立场看,他无疑是一名称职的军人,他有与君子对弈交心的气魄与胆识,也有对惺惺相惜的知己对手尊敬怀念的真挚感情,但错就错在他站错了队,错就错在他生在军国主义的日本时代,所以他也有阴暗的那一面

【记忆的证明EP19】这段对话真是经典!!这两种日本人,都有,只不过像这个日本教授这么有良心的,少之又少,像议员这样的估计是大多数吧。。。还剩下一些就是对历史漠然的。如果大多数是日本教授这样的,参拜神社的事也不会发生,为什么?民众抵制啊,能想象德国领导人去给希上坟吗?

 6 ) 虽未大火,值得看到

历史的车轮无声碾过, 记忆的绳索仍是一片鲜红, 黑夜降临, 众生皆在, 你眼中的白月光, 映照着别处某人。 眸子里的星辰, 早已被眼泪冲刷成痕。 难寐啊, 既非故土之奴隶, 又穷极耻辱。 恍惚之间, 家乡就在眼前, 妈妈端着香喷喷的饭菜, 梦中慈祥注视。 美好这个东西真的存在吗? 还是只有永恒炼狱。 且看人性这个东西, 到底是散发光辉, 还是在揭示丑陋。 也许, 信任可以打破, 诡计也能拆穿。 但人心, 比鬼更甚。 那段沉重, 不许忘, 也不能原谅, 更不可成为那样。 因为吾辈子孙, 来自千年华夏, 习诗词歌赋之美作, 享琴棋书画之风韵, 御笔墨纸砚之精粹, 结天地人和之善缘。 这样的民族, 孕育的精神, 休想用简单的伎俩来妄图征服。 感谢古之先烈, 今之美好, 我们永远记得以和为贵, 也将誓死不忘犯我必诛。

 短评

创作前后历时近5年,当然留给观众的印象和影响更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PS: 矢野浩二帮了中国影视业不少忙。

6分钟前
  • 蒹葭
  • 力荐

生灵涂炭的民族耻辱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面前,重温民族的痛史,警醒和鞭策

10分钟前
  • aspiration
  • 推荐

高中时代教育频道播放,当时还不认识什么明星,具体细节也想不起来,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好看,扣人心弦!还记得当时的《上海电视》和《新民晚报》都有评论为神马中国人设要用个韩国人来演,也是一时热点了。

12分钟前
  • 豆友73196946
  • 推荐

其实现代部分的戏更有意思一些,除了两个小年轻,其他日本人的演技都不错,还算合格地表现日本这方老兵的众生百态,而过去这部分的演员演技太良莠不齐了,老段话剧腔太严重。另外那个韩国人演的角色的智商太令人着急了。

17分钟前
  • 推荐

杨阳拍摄的比老陆川靠谱多了

19分钟前
  • 米伦狄
  • 力荐

小时候看过感觉挺震撼的,现在才发现韩国演员裴秀彬居然是主演之一

20分钟前
  • 淡定
  • 力荐

当年看时候,还觉得挺好的,立意挺新颖的,后来看了五十年代的《桂河大桥》,突然好想问编剧,你是不是借鉴的有点过了!段奕宏的儒雅还是很让人难忘的。

24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推荐

看完之后,我决定再也不买日货了。

28分钟前
  • 饭饭
  • 推荐

没有脸谱化的角色,故事太惨烈。老段真绝色!李光洁在里面真好嫩…裴秀彬居然会中文(配音大概是赵岭老师)。减一颗星是因为时空穿插这个点没有把控好,两边的交叉过于频繁,导致剧情严重割裂,情绪刚培养好呢,就又转场了…实在是出戏。

31分钟前
  • 旅人之忆
  • 推荐

气氛压抑,对待中日之争,既有情怀也有胸怀,故事和立意都是稀缺类型,但我对剧情走向提不起兴趣,4集弃

36分钟前
  • z先森
  • 推荐

2011-8-30,三星改四星~至今没看到结局

41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我们记住那段历史是为了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让人民远离战争 就像周尚文所说的那样“战争根本就不属于人民”,但绝对不是为了把老一辈的那段仇恨延续下去!个人评价:8.7分

46分钟前
  • 一袋米要扛几楼
  • 力荐

萧汉生(共产党):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 周尚文(国民党):因为战争根本就不属于人民!

50分钟前
  • 你好
  • 力荐

不记得剧情了……只记得小时候暑假在电视中看到,被惊着了……阴郁的氛围……又害怕,又想知道这些人的结局

51分钟前
  • 未央
  • 推荐

zzh事件发生后想到了小时候看的这部剧,在我看来这部是央视当年抗日题材的一个特例,他太真实,太压抑,选题又太少人了解,是多数人不知道的抗日战争。 db很多人都大赞那句,“你根本不懂什么叫人民战争”“因为战争本就不属于人民”,充分表现了当年(或者现在依旧是)的豆瓣是多么的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我看来这句话正是说明果党失败的原因,虽然我很喜欢老周,但这句话他不该跟老萧说,他该去问问那些俘虏他的日本兵,为什么把中国普通人民拖入一场战争…该去问问后面他饰演的团长,为什么上峰要抓壮丁把人民拖入战争,该去问问他淞沪会战的好同僚飞将军孙元良,为什么强抢女学生,把人民拖入战争…然而最终老周也逐渐认同的老萧的主张,并且认同战俘团结起来组织暴动,我想那些推崇这段对话的人,大约是不愿意谈论后面这些情节的

53分钟前
  • 江湖救急
  • 力荐

很小时候看过的,我印象里最好的日本相关历史电视剧前三名,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记得有一个矢野浩二在房间里,听一个姑娘唱樱花的镜头,感觉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56分钟前
  • 果酱同学
  • 力荐

说它是一部抗战片,不如说是一部反战片。一直觉得在中国,真正宣扬反战思想的片子,其实不多。当然它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反战的主题,更在于塑造了一个个典型又生动的人物形象,各色各样有着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在面对或者回顾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他们的一言一行,展现众生百态。

1小时前
  • 南国之风
  • 力荐

这么冷清,看来央视的人气不行啊。不过段奕宏演的军官是超帅啊!

1小时前
  • 玛娜娜
  • 力荐

2014-11-22 其实应该好好看看的……结局是毛?毛?

1小时前
  • 张震未公开女友
  • 较差

在我还电视的时候觉得最好的有关抗日战争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撇开"政治正确"这一点不谈, 光有 "你永远都不懂得人民战争。" "因为战争根本不属于人民。" 这两句对峙就够出彩了。

1小时前
  • Phili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