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

HD

主演:Markus,Krojer,Antonia,Lingemann,Finn,Kirschner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混蛋 剧照 NO.1混蛋 剧照 NO.2混蛋 剧照 NO.3混蛋 剧照 NO.4混蛋 剧照 NO.5混蛋 剧照 NO.6混蛋 剧照 NO.13混蛋 剧照 NO.14混蛋 剧照 NO.15混蛋 剧照 NO.16混蛋 剧照 NO.17混蛋 剧照 NO.18混蛋 剧照 NO.19混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就乐意这样低俗了

昆汀·卡布奇诺老师这个很宅的小男人,以作弄豆瓣的娃儿们为人生一大乐趣。每次昆老师的新作出来,影评人们就开始了引经据典的漫长旅程,唯有矮小柔弱的昆老师独自一人迎风玉立,笑而不语。你们不是整天在那叨逼叨什么第九区,什么阿凡达吗?听听哥讲的是什么,Georg Pabst的《White Hell of Pitz Palu》,没听说过吧?你们不是整天喜欢写一些很愤青的影评吗?给你们看看影评人在哥的电影里是怎么死的,笨死的!你们不是喜欢说这个歪曲历史那个歪曲历史吗?哥还偏偏就要恶搞历史了,来砍我啊?!

卡布奇诺老师的东西也就是如此了,要找到他的牛鼻点,必得在看其他大片看吐了之后。我掐指一算,今年的影坛就出了这么几朵奇葩。就说《红领巾智擒达菲鸡》吧(洋名叫Up),这部苦情片全力模仿《艺术人生》风格,让著名主持人猪军老师看得泪如雨下,当场跪求合体,豆瓣上评论排山倒海,我定睛一看,果然是有什么样的电影就有什么样的影评。这边厢,朱军泪容宛在;那边厢,《知音》编辑部全员附体。我们一起来欣赏下排名最前的那几个强悍标题:“最华丽的冒险是与你相守”“屋外流水落花,梦暖如昔”“你是我一生的冒险”“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回忆是一座囚牢,只有爱能赦免”“我记得天空倒映在你的眸间”……有人说看Up前五分钟就忍不住手贱要打五星了,我说我看到这些标题就要毫不犹豫地给你影评打上五星了。马景涛大哥要是看到这些文章,一定会报以整整五分钟的哭嚎,其声不忍闻。胡绳老师点评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时说:“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往往是一方面为自己心情上的复杂的矛盾而苦恼,另一方面,却又沾沾自喜,溺爱着自己的这种微妙而纤细的心理,以为凭这点,正足以傲视于一切市侩。”

和Pixar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昆汀老师挺不容易的。他不懂温柔,不会煽情,虽然玩电影玩得也好,可是在腐朽沉沦的资本主义社会,脱口秀、真人秀、网络视频、党派竞选的种种,已经像电影一样新奇好玩(我们天朝就更戏剧化了,今年自杀就是个蛮火的题材);更不用说那些新的玩家,用什么IMAX 3D、Project Natal等等昆老师也不懂的东西勾引新生代小宅男。贾樟柯点评道:“整个社会已经那样戏剧化了,你怎么做电影呢?好像没必要看电影了。”

话是这样说,可是导演的使命正是从戏剧化的表象中提炼出原原本本的东西,而技术有时候就是那浮云。神机PS3号称可以模拟地球,却败在工业次品三红机和机能次品三坟机的手下。技术的Sony太迷信技术,忽略了用户的实际体验。Pixar和工业光魔在技术上也已经登峰造极,可是他们的电影未必比什么特效都没有的《十二怒汉》或者《公民凯恩》伟大。曹禺老师点评道:“我们常说自己眼高手低,其实经常是眼不高,手才低的。手高是要下苦工夫的,但是眼高是第一,这样才能写出好东西。”

(嗯还是回头讲这部电影吧,免得又“被日记”了。)

罗兰巴特讲:“在现代主义中不存在诗的人本主义。”到了后现代了又如何?每一部后现代主义的magnum opus,都是心血之作,也是狗血之作。刚看完《无耻混蛋》的时候,我想梳理一条中心思想,想了半天,除了“美国人是SB(不仅SB还不讲信用,鄙视之)”和“十年生死两茫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么两条,就再也想不起别的什么了。看最后两位勇士在烈火中“就义”那段,我笑而不语,我心想昆老师你这搞的是《里见八犬传》么?大哥你玩殉国你死了有何用啊?是的,希特勒成筛子了,戈培尔成马蜂窝了,二战结束了,但这都是苏珊娜和她男人干的,和愚蠢的无耻混蛋老师们有半毛钱的关系吗?我要是那两个家伙,我一定特纳闷,潜伏的兄弟们啥事没干就在酒馆里挂掉了,老大被德国国安请去“喝茶”了,女明星似乎被拉去潜规则了,荧幕上莫名其妙出来一个女人头,然后发大火了,这都哪跟哪啊?幸好德国人民素质较低,没有在大火中让希特勒老师先走,不管他,弹幕全开,放地图炮杀光了再说,爽了就行了……罗素老师早在一百年前就点评道:“Patriotism is the willingness to kill and be killed for trivial reasons.”

由此可见,昆汀老师低俗的时候,那是真的很黄很暴力,搞的东西比赵本还山寨,比孙红还雷人,比北野武还吴宇森,浪费的番茄酱,比Saw剧组还多。但是昆老师稍一认真,马上就有一大堆傻逼文科生们赶来,复调、多角度、拼贴、圆形叙事、起承转合、德里达等等往影评里一阵乱贴,毕业论文里没用上的包袱全扔这儿来了。这些华丽的辞藻,大部分在形容昆老师这部新作时依然好用。虽然昆老师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叫什么狗,什么低俗,什么私生子,但是就像韩寒说王朔:“他说自己没文化,那是先把自己降到一楼,方便往楼上骂,关键是有些人不明白,真以为他没文化。”昆老师言下之意,我就乐意这样低俗了,你才高雅呢,你全家都高雅!

贾樟柯点评文革时的中国文艺时说:“传奇加通俗,这是革命文艺的基本要素。通俗是为了传递给最底层的人政治信息,传奇是为了没有日常生活,没有个人,只留一个大的寓言。”卡布奇诺老师也是传奇加通俗,可是他的传奇属于个人的恶趣味,他的通俗是为了打破那些大大的寓言,留下一批那么荒唐,那么傻逼,却又符合某种审美精神的个体的群像,徘徊在现代启蒙理性之上作个永远的捣蛋鬼。

是的,进入了后现代的世界有太多无可奈何的事。你可以凭高雅的旗帜干尽低俗的勾当,却只能借低俗的手段下载高雅的文化。遮羞的无花果叶已经比裸体本身更淫秽,“历史纪录片”已经变得比歪曲历史的kuso片更低俗。一不好色二不露点三不低俗的好电影,大概是属于史前时期的品位了,只有柳下惠老师才导演得出来。记得《艺术人生》采访张学友那期,老张郁闷地反问朱军:什么叫德艺双馨?

 2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我在网上看了字幕翻译超级烂的半部《无耻混蛋》之后,不死心,又四处翻腾了一遍,终于找了一个字幕很不错的版本来看。换做别人的作品我可能也就算了,但是昆汀的片子我从当年的《低俗小说》开始跟,一部都没有错过,也没有觉得失望过,所以属于我心里必看级别的特定名单之列。这个名单里人不多,其中还有一个,就是面部表情总像打了肉毒素打多了一样僵硬的北野武大叔。这两个人的电影都属于又美又暴力的那种,长得都是又怪又暴力的那种,很多姑娘不喜欢他们,因为她们都不喜欢暴力,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每次看完他们的电影觉得很爽的时候,也同时会顺便怀疑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暴力倾向,看完《无耻混蛋》,我和三表哥闲聊,三表哥就安慰我说,我相信你不是因为它暴力才看的。这话安慰得我就更不好意思了。暴力美,暴力美,都是以暴力为载体的美。拍得再美也和暴力脱不了干系。谁要说看昆汀的片子却一点不买他卖的暴力帐,那不是和带着批判的精神看日本MAO片是一回事了吗。

 

因为美,所以连暴力的一部分也可以接受了。而换一种价值观来观看,则是因为昆汀的作品一向太过暴力,所以有的观众因为不能接受它太暴力,而即便是拍得美也是看不到的,甚至是无法原谅。我属于前一种,艺术决定论型的。另外一些人则属于后一种,道德决定论者。《无耻混蛋》上映后,我认识的一位以“优雅”著称的姑娘,突然宣称从这部电影开始能够接受昆汀了。我想那不是因为她突然变了价值观,而是因为希特勒该死,纳粹该死,对待他们,怎么血腥都是不为过的。美国作家门肯曾经说过:每一个正常人都会不时渴望着往掌里吐上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喉咙。所以实际上,昆汀没变,卫道士们也没变,只不过这部电影恰巧政治上切入到无比正确的点上,所以暴力也变得能够被原来不能接受它的人接受了,由此可见,人性是多么有趣的事。“People never chang, People lie。”嗯,也许Dr house说得很有道理呢。不过我前文提到过的“优雅“小姐,一定不会因为昆汀的这部电影,就意识到在暴力倾向这个问题上,自己是个撒谎成性的人。到也不是对别人,对自己而已。

 

戳破皇帝的新装,我想这肯定不是昆汀想做的事。比起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聪明小孩,昆汀只是个顽童,而电影是他和全世界扯淡的工具而已。要知道这也是我一直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即除了美和暴力以外,昆汀这个人,对待这个世界,总有一种直接了当的,相当顽劣的气质,杀人不是丁里咣朗的一通乱枪,就是噼里啪啦一阵乱砍,制定的计划嘛,那叫一个胡闹,一个个的都耍酷扮帅,奔着不靠谱的路数一路狂奔,谁能活谁能死,最后只好靠上帝保佑。北野武也爱这么乱整,举着枪互相一通对射,然后该死的死,该埋的埋,第二天太阳出来,照样是碧海蓝天,世界很美。大家在沙滩上圈个圈摔跤玩。于是我想起村上春树的那本小说的名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我其实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但我一直喜欢这本书的名字。现在觉得它来形容《无耻混蛋》这样的电影,真是又简单,又准确。

 

不仅仅是美,而且是美得像童话,不仅仅是暴力,而且暴力得也像个童话。我想也许这才是《无耻混蛋》真正的迷人之处,十恶不赦的纳粹,竟然当计谋得逞时候,孩子气的大声喊BINGO,那一瞬间,我想起了蓝精灵的格格巫,希特勒在看电影的时候直接被乱枪干掉,谁都知道这是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但大家都希望它曾经发生过,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简直乐不可支,心想昆汀你这小子竟然敢这么扯淡,你真行。在那一刻,这部电影成了一个成年人的童话,每一个巫婆都要被处死,邪恶后妈都要被干掉。纳粹就应该在他脑门上刻上纳粹的耻辱标志,很多成年人会嘲笑它幼稚,这也是艺术?但是我们就是像小朋友一样,个个都看得很开心,真痛快。看这场戏,与其说是看到了暴力,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巴赫金式的末日狂欢。

 

其实,如果你读过那些真正没有被改编,清洁过的民间童话就会知道,大灰狼没有吃掉小红帽的外婆,而是把外婆做成了晚餐让小红帽吃掉了,灰姑娘曾经被王子抛弃差点喂了毒蛇。童话里不仅要有公主和王子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固定桥段,还一定会有坏蛋最后死状都极为惨烈的描述,其实所有没有经过道德修饰加工过的原始童话都是又美又暴力的,这是人性本来的样子。而超人和蜘蛛侠,他们太美好了,他们是神,不是人。至于那些莫名其妙的蹦出来说明什么是胶片,那个箭头指着谁是将军之类的玩法,对昆汀来说,真是太小意思了。现在是狂欢节时间。怎么玩不是玩?我爱这么玩,你管得着吗?昆汀这种人,是恨不得把自己一辈子都过成狂欢节的人。其实他拍的片子一向很巴赫金,这并不是能为很多中国观众接受,因为中国人一向日子过得很规矩,我们从来没有过什么狂欢节,所以在最开始看到昆汀,就很多人会看不懂,会很奇怪,怎么那么乱,这是什么玩意。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网络群体狂欢事件,大家貌似现在也找到点感觉了。从这点来讲,我觉得昆汀的电影被更多的喜欢了,这并不是说明昆汀解放了什么,恰恰相反,而是因为中国人的狂欢精神被一部分解放了,才会真正开始从昆汀的电影里得到乐趣了。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个女人,我打心眼里喜欢昆汀,还因为在他的电影里,他从来不歧视女性。我想这是很多人,压根没有注意到过的,他们只看到他电影里的暴力,但其实,从《低俗小说》开始,到《无耻混蛋》,昆汀电影里的女人,总是那么又酷,又美,又果断,又聪明,又性感。他从来没在他的任何一部电影里,贬低过女性的形象。由此,我个人总结昆汀的电影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是,美,暴力,女神,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昆汀利用这四大元素,制造了一个荒谬的童话。你知道它很假,但是它假得让你在一瞬间也会恍惚这世界到底有多真实,在这一瞬间,哪怕只是一瞬间,你会恍惚,那些寻常日子里的压抑,禁锢,沉闷,也都是荒谬和不真实的。而我们是从梦中醒来的庄生,也许下一秒钟,就会结束所有的噩梦,回到蝴蝶的世界里去了。

 

当狂欢节结束的早晨,站在每日上班的街头,混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回想起昨天,也许,在世界的尽头,真的会有冷酷的仙境吧。

 

 

 

注:巴赫金的狂欢节文化

 

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1]

 

 3 ) 从悬念到爆炸——《无耻混蛋》剧本分解

昆汀写这个故事花了十年。

巨大观影量养出了胃口吃百家饭,他喜欢做各种类型实验。功夫片、僵尸片、西部片、B级片,无一不打破固定套路,让你惊呼原来xxx还可以这样(泼血浆)。作为电影界最大票友,他就想要不要尝试一下战争片呢。战争片还分很多子类型,宏大战争场面、秘密任务铁胆孤星……总之在1998年,他有了无耻混蛋故事的雏形,平行历史,手撕鬼子,但想不清楚结局怎么处理,就把故事扔到一旁跑去拍杀死比尔两部曲。

弹指一挥到了2009年,有钱有闲了,结局想通了,电影终于有戏。但在选角的过程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会说英德法三语的人来扮演Landa上校,昆汀一度绝望地以为想把剧本发表发表,甩掉心结得了。幸亏遇到了Christoph Waltz这个语言天才,我们才能看见昆汀编剧+导演,眼前的这个《无耻混蛋》版本。

剧本最后还是发表了。这是一个如此个人化的故事,完全建立在一个迷弟对电影这门艺术的致敬之上,很容易走上被强烈个人感情赶向死胡同而无法引起观众共鸣的歧路。好比你是一个写手,想写个玛丽苏让自己爽,穿越到古代让十八个阿哥围你转,每一个都颜正腿长对你一往情深。这样的故事能卖,因为可能有一千万人都能代入这种幻想。然而,你想写一个故事,创造了一个虚拟英雄人物被戈培尔拍了电影,首映汇聚了所有纳粹头子,全员被一个电影院女老板和女电影明星引来的救兵联合团灭,炸的是放映厅,烧的是胶片,一场电影终结二战,隐喻和本体都宣扬的是电影的威力:这样的迷弟告白,能被普罗大众共情欣赏吗。

除非你是一个讲故事的超级高手。而这正是昆汀最闻名于世的才能。

故事的成功要素之一,便是创造了一个能被一个作者的头脑(也即一个观众的头脑)记住的超微小宇宙。在戛纳记者招待会上有人向昆汀提问:为什么会对二战题材感兴趣?二战这个提法,太宽泛了。《硫磺岛的来信》从日本人的角度讲述战略反攻时期太平洋战场的故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从意大利人角度讲述意大利参战到战争结束的岛民故事,《模拟游戏》从英国人角度,设定在英国庄园,《辛德拉的名单》从犹太人角度,设定在德国。在所有可能的选择里,昆汀把故事放在「从前,在纳粹占领的法国」。昆汀如此喜欢这个设定,一度想把电影名字改成它(最后还是保留了从1978年意大利战争片借来的片名,加上故意弄错的拼写)。电影大多数幕,都发生在40年代的法国,除了英国和德国的首长办公室之外。法国农场-巴黎电影院-北部小酒馆,地理上非常紧凑。故事的展开只围绕着轰炸电影院这一个核心。主要人物都能与之产生直接关联,每一个人的职能都很清楚。故事宇宙,从几乎全幅世界地图,缩到法国一个小圈;从伤亡千万人的总体战,缩到二十来人的交火线。掰了掰了看,故事就两股绳:1. Shosanna的复仇线 2. 无良杂军的敌后线。两条线在最终章合力拧到了一块。

第一章:从前,在纳粹占领的法国

白天外景奶牛农场,农民砍树桩,女人晾衣服。电影这一段风景如画,几乎让人以为昆汀要一反常态拍一部正常的战争片(笑)。不过马上,党卫军就驾着摩托车滚滚而来,打破了牧场的平静。昆汀用他一贯的黑色幽默,给黑云压顶的恶魔叩门,配上了最抒情的致爱丽丝和弦(The Verdict [Dopo la Condanna])。最残暴的场景,加上浪漫的点缀,无比讽刺。一开始便在引人不安的失谐中,制造了抓人的悬念。

《剧本教室》对这一幕昆汀如何运用悬念做了详尽的分解。农场一幕在剧本里长达17页,照惯例一页一分钟,在电影里也正好17分钟。在惜秒如金的电影里,敢花17分钟给大段对白,可谓非常慷慨。但是你没有一秒钟感到无聊。你知道桌子底下埋着炸弹,静静地吊起好奇心看它如何爆炸。

时值1941年,法国被纳粹占领整一年。农民把犹太人藏在地板下也一年了。「然而,一眼看去,你看不出来他到底过去整整一年都在砍树桩子,还是从今天刚刚开始。」他似乎是在表演,他如果是在表演,一年的时间也足够恍惚疲惫,到达奔溃的边界。

农民强装镇静,让女人打了一盆水,不要惊慌,自己却慌得擦汗、洗脸,前襟湿透。接下来的室内戏,将迎来它的绝对主角。笑眯眯的Landa上校来了,主动和农场主人握手。一口流利的法语,询问进屋许可礼貌有加。他的礼貌绝对不是陈词滥调,作为权力的主宰,以谦卑的语气询问,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下达命令。他的谦和里,处处透着侵略性。要一杯牛奶,却抓住女主人的人不放开,一甩之下,还不放开。这不合时宜的举动,让那几秒钟拉得相当漫长。

17分钟的文戏(mostly),便被一个个的引人不安接连支撑起来。也给了全剧灵魂人物,Landa上校,一个大放异彩的舞台。他是绝对的坏人,但却带着好人的笑脸。一张笑脸的闯入者,打破了预期,比蛮横的闯入者更让人不安。也赋予了反派极大的个人魅力。就像《绝命毒师》里的Gustavo。这些经典反派非但不是面目狰狞,反而文质彬彬,怪招人喜欢。好人高大全,坏人阴损黑,那是样板戏。好人不那么正派,坏人透着可爱,相逢才能敌手,一切都未可知。

一开始Landa只是例行公事,调查Dreyfus家户口。镜头移到地板下,地板缝中睁开的眼睛。活生生的人在下面藏着。农民知道,他在装傻,假装记不得具体岁数。悬念一埋下:到底他演得几好?悬念二紧随其后:上校心知肚明吗?

上校式的微笑审问,在随后几幕里还会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不会失效。他到底知道多少你的底细,他看你演,他陪你玩,他静静地看着你装逼。观众悬着的心攒到飞起,手心的汗湿到捏起。就像《绅士刑警》古畑任三郎,每次都是掌握充分信息和话语权,微笑着把嫌疑人逼到角落供认罪状。这个策略,对罪犯尚且凶狠,对无辜的农民更加凶残。

例行公事完毕,上校要起身走了。走之前,最后再要一杯牛奶。《深闺疑云》里,女主怀疑丈夫要下毒杀害她。就在丈夫托盘托着牛奶缓慢走上楼梯时,希区柯克给牛奶里放了一枚灯泡,让牛奶成为注目的焦点。Landa上校第一次抓住女主人手要牛奶时,昆汀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喝下整杯牛奶,让牛奶成为焦点。第二次要牛奶延长了悬念(牛奶在第三幕还会再瞩目一次),马上要送出门的瘟神,要了牛奶就不走了,坐下来和农民谈人生。

上校问:你知道我的外号吗?农民说知道,你是犹太猎人。这就巧妙地借旁人之口介绍了人物,而不是被动地自我陈述。外号的讨论,在最终幕还会回响。此时上校是要讲出他的鹰鼠论。德国人像鹰,狡猾凶猛。犹太人像鼠,不惜做出常人不能有的牺牲一切为了生存。

剧本有一段对话,在电影里省去了,可以作为这段审讯的铺垫。上校:「你们和Dreyfus一家亲吗。」农民:「我们在同一个社区,同一行当。不能说是朋友,只能说是社区友邻,有共同利益吧。」看得出来,农民收留犹太一家,只是出于人类的基本同情,而不是对他们有切身认同。通过和老鼠的类比,引起农民的排斥,这种心理被上校进一步利用,他引申说:「在这场战争里,您是否发现自己处在漩涡中心,它本来应该和您本人、您的家人、您的母牛毫无关系来着?但您却陷这了。」说到农民心坎里了。自从九个月前被搜查了一次,农民便处在骑虎难下的困境里。窝藏5个人在地板下,像高悬的宝剑时刻可能坠落。上校又说:「敢问一下。在这场战争里,您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是和在法国的德国人以死相拼直到最后一口气吗?是尽己所能去骚扰侵略军吗?去保护那些可怜无助的战争受害者吗?抑或在这血光灾年,您的第一要务是要去保护构成您家庭的美丽家眷呢?」

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本身了。农民说:「是保护我的家人。」就像在《鬼子来了》里一样(片名和这个场景惊人地吻合),普通人的普世良知也好,爱国热血也好,都是有限度的。最大的诉求仍然是保全自己的家庭。上校抓住了这个痛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窝藏敌人的行为,和自己保护家人的本心实属南辕北辙。同时抛出巨大诱饵:如果招认,你将会得到你最想得到的东西,不但不会获罪,反而会被奖赏,永远不再被党卫军骚扰。农民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供认了犹太一家人的藏身之所。

上校假装法语不熟,以上讨论都用英语进行。得以稳住不会说英语的窝藏的犹太人一家。但随后我们知道,他的法语如诗般流利。是用英语是一开始就想好的算计。上校的胜利,从头到尾都在精准的控制之中。被审讯的对象,只是随他玩弄的傀儡罢了。第三幕的盖世太保审问德语不熟的Hicox,可以作为上校的分身,毕竟和上校太像了。在第五幕的意大利语场景中,上校毫不留情又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让不会说意大利语的杂军们来了个公开处刑。他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直到最后一个场景才败露。在此之前都战无不胜。

接下来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德国人用机关枪把地板扫成了筛子。同样是机关枪扫射,打死犹太人平民,和剧末纳粹突突突何其不同。在震惊与心碎中,Shosanna逃出农场。

上校的手枪指向了Shosanna后背。咔嚓。他没有射击。在对士兵的解释中他说:对国家构成不了危害的。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而已。她可能会饿死,累死,被人举报,要么暴尸荒野。要么,她能活下来,逃出生天,逃到美国,搬到纽约,选上总统美利坚。这段对话在电影里被删除了。昆汀在构思的时候想得比电影呈现的要完整很多。作者总是会为故事的合理性负责。但是电影为了去除冗余,对场景需要掐头去尾,使其紧凑。剧本里多出来的部分,相当于做PPT里放在页边的备注吧。

第四幕:基诺行动

全片里另一喜欢的幕。最后每一把枪指着谁,灭了谁,都可以拿出来细细品味。写到这里已经太长了。有空再续。

 4 ) 伟大的混蛋总是关注细节

伟大的混蛋总是关注细节。《老无所依》中的杀手,非常擅长发现蛛丝马迹,又冷静得变态,追踪细节成了电影情节的主要推动力。昆汀在细节方面把握很到位,拍出这么戏剧般的电影而又保证好细节,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伟大的混蛋。

戈倍尔在电影中一直是坐着,只有一次走路的镜头——在电影院的门口对法国女翻译边咆哮边推门进去,镜头时间大概只有1秒钟——是跛着脚的。戈倍尔自幼小儿麻痹,当军人战死疆场一直是他的梦想而不得,无奈投身文学,幻想英雄主义,类三岛。电影在细节上一定要严谨,中国电影在这方面,就不提了。感兴趣的可找《英雄》等一系列来看。

“犹太猎人”兰达上校对于细节的在意自不必说,除了是一个真正的阴险而又无原则的混蛋外,他其实是个很优秀的日耳曼人:高智商,精通至少四国语言,擅长揣摩人心,察言观色,冷静,举止优雅(表面上)。这个混蛋精明一辈子却糊涂一时,特别是他在把自己和同伴的性命交给阿尔多上尉后——两边都是无耻的混蛋,有什么谈判信誉可言。

讨论混蛋和细节,不谈女人。电影里这两位女士,索多娜和布里特,不同类型,但都很迷人。

英国上尉也是因为细节挂掉了。不仅是因为他令人怀疑的听不出口音的德普,他致命的错误手势“三个杯子”。还有,法斯宾德这个演员的脸长得,也太不列颠了,典型的高地长颅人种,即使穿上那身军装也不像纳粹,《饥饿》找他演爱尔兰共和军倒是更合适。

英国上尉对面的犹太人装扮的德国中尉,一看也不像日耳曼人,黑卷发鹰钩鼻,怎么看都是犹太人的长相。我都能看出来,德国人学了那么多人种学知识,盖世太保就是干这个的,他们会看不出来?那个时候德军中怎么可能还有犹太人,要是这个人再说一口地道的慕尼黑话,就更值得怀疑了,不是么?

小酒馆接头的三个军官中,只有坐在盖世太保旁边、始终一脸凶相的Hugo Stigliz,无论是长相口音还是气质,都很典型的德国人,看不出破绽。不过很奇怪的是,对于这个干掉了13名党卫军军官、在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旁边的这位盖世太保上校怎么没认出来?这里的逻辑呢?细节呢?不过,这个Hugo Stigliz,倒是这部片子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国内字幕翻译都不太准确了。按照翻译惯例,Hugo法语才翻译为“雨果”,德语和捷克语,应译作“胡格”。呃,扫瑞,我较真了。

难为皮特了,“恶棍”阿尔多上尉留着发蜡大背头,抿嘴撅下巴还要粘假胡子闻鼻烟,拖着一口德州牛仔腔(他田纳西人),贝雷帽皮夹克外加一杆长枪(没特写没观察到是M1还是李恩费尔德,反正不是毛瑟98),一把肥大得夸张的猎刀却只用来剥头皮和刻额头,经典的不着调美国下级军官形象。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过于自信,差点把自己和混蛋们的命都丢了——在党卫军面前冒充意大利演员?这么硬的牛仔版意大利话,谁听不出来?何况他的意大利话说得还没我好。

“恶棍”对自己的德行倒是很清楚:像我这样酒贩子绝不可信。可就是这位,屡屡能骗得纳粹的信任。是牛仔口音给人直率和一言九鼎的感觉?要不就是德国人自己天真得可爱。不但娃娃脸下士弗里德里希瞪着那双水蓝色的眼睛,在阿尔多三言两语之下,就与其达成“协议”,乖乖放下枪,连老谋深算的狐狸脸兰达上校也中招了,命倒是没丢,额头被生生刻字。我一直觉得,最后阿尔多用大猎刀给兰达刻字,真是太便宜了,应该找一把钝刀,或者干脆石头也行,因为那样不是划开而是撕扯皮肉,可以极大地增加刻字时的疼痛感。估计是因为兰达的叛变行为,纳粹高层就这么被一锅端了,阿尔多一高兴,恶棍也开恩了。

说到底,如题,关注细节的,都是混蛋,不免俗,我也是,不过,尚未伟大。

 5 ) 《无耻混蛋》:代表人民爆你的头

假如一位电影界的小混混发达了,他会拍一部怎样的电影?答案是:《无耻混蛋》。没错,这是一部标准的流氓盛宴,从头到尾每一帧胶片都洋溢着血和粗俗的东西——这才是不折不扣的昆汀作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战争算什么?历史算什么?游戏规则是:只要你是“政治正确”的,那么,这将成为一记抵御所有道德批评的化骨绵掌。MPAA循规蹈矩的给了《无耻混蛋》R级,可这次影评人们无法再指责昆汀“秽淫秽盗”——闪回的性爱镜头是为了丑化戈培尔,最后的血浆大迸发是为了刺杀希特勒和戈林,就连伊莱•罗斯挥舞着棒球棒擂人头颅的暴力场景都被赋予了正义的复仇色彩——我代表人民爆你丫的头,你还有什么可以狡辩的?于是乎,在“政治正确”的护身符下,昆汀恣意展现着他在《刑房》里小试牛刀的B级趣味——当然,这一次还加上了大帅哥布拉德•皮特,而按照好莱坞的标准,由布帅哥担纲的影片自然是主流大制作而非B级Cult(票房业已证明了此言不虚)。

影片的艺术手法其实还是按套路打,只是这种怪招频出的套路目前几乎只有昆汀才能娴熟运用。故事煞有介事的分成了五段,不过这并没有结构性的作用,情节还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关关的流动。当然,布帅哥还是衣着光鲜,他先操一口流利的巴顿式美语给一群无赖恶棍训话,然后便大咧咧地在纳粹地盘里自由游走,即使落入虎口也还是虚惊一场,连那件剪裁得体的白色礼服都颇得007精髓的一尘不染;而装模做样割纳粹头皮的情节,则明显是在向布帅哥的成名作《秋日传奇》致敬。
伊莱•罗斯显然很受昆汀提携,以他的身材,出演什么“犹太熊”其实说服力不强,不过以他跟昆汀在“哗啦帮”(专拍小成本血腥恐怖片的导演团体)和“好莱坞恐怖大师联谊会”上结下的友谊,昆汀还是让他再一次展示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不过,打爆纳粹大兵的头算什么,伊莱在自己执导的《人皮客栈》里还直接用酒精喷灯吹化了一个日本女孩的眼球。

克里斯托弗•沃兹是个惊喜,果然戛纳影帝不是盖的,他饰演的党卫军军官汉斯骨子里其实是一个资产阶级投机商,追捕犹太人对他而言也无非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这哥们毫无意识形态立场可言,为求自保可以立马叛变(基于“政治正确”的原则,也许称之为“弃暗投明”更为合适),无奈他遇上的是位美国小混混,全世界小混混的极品——于是,汉斯额头上也被布帅哥工工整整的划拉出了卐字图案。沃兹的演技还体现在他深厚的台词功底里,一来他把昆汀那种喋喋不休又暗藏玄机的独白表演得畅快淋漓,二来他还可以在英语、法语、德语乃至意大利语间自由的切换声道——其实《无耻混蛋》完全可以同时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
《加里森敢死队》那会,带队的军官好歹还是个体制内的;玩《盟军敢死队》的电子游戏也还得讲究点战略战术——而“无耻混蛋”们呢?带头的是个最大的混蛋(入伍前是个私酒贩子),不懂德语也不讲道理;哥几个杀纳粹也是操起冲锋枪就突突,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从表现形式上看,“无耻混蛋”小分队更是与恐怖分子无异——他们最后用的是在国际新闻里饱受谴责的“人体炸弹”战术。看来,昆汀熟谙的“政治正确”原则又一次发挥了底牌的作用。

恶搞戏仿又何妨?本来就是电子游戏般的电影,研究一下嘛,不要当真。电影只是电影,谁会相信希特勒、戈培尔和戈林都在一家巴黎的电影院里被炸死,然后二次大战在1944年结束?同理,也没有人会把《无耻混蛋》里的情感甚至生命当真:犹太姑娘、法国黑人和纳粹战斗英雄间那段似是而非的三角恋(犹太女的姓氏“德雷福斯”疑似在讽喻法国历史上的排犹丑闻),德国电影女明星为了刺杀希特勒不惜赴汤蹈火(八成是被潜规则后记恨于心),还有那个只当了五个小时父亲就死于非命的德国士官(顺便搭上了开小酒馆的父女俩)。
牛叉闪闪的《无耻混蛋》,唯一让我感到不快的是,为什么那个影评人一出现,就搞砸了任务并立刻一命呜呼?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2月3日)

 6 ) 一场直指历史的后现代游戏

昆汀·塔伦蒂诺是一位善于进行后现代创作的导演,这一点,早已众所周知。碎片、去中心、拼贴、迷影,这些无比贴切地概括昆汀的影像与叙事特征的词汇,直接来源于对后现代性的研究。

《无耻混蛋》是一部非常直白的后现代电影,它以最精致的建构——影像和叙事结构,反对了宏大叙事对历史,尤其是对战争历史的建构。它无数次将矛头对准“话语被建构”的普遍性,在故事的最后,政治叙事试图对个人复仇与政治阴谋进行遮盖,同时却遭到这二者的反噬。

如果说在后现代电影经典文本《低俗小说》中,昆汀的创作还仅仅是个人趣味中具有后现代特征,《无耻混蛋》则绝对是昆汀极为自觉地后现代自指。

一、战争,还是现代性下的人间地狱?

现代性开始于启蒙理性,面对宗教与封建势力,强调人本身的价值、赞美人通过自觉的理性行为实现人的价值,这一观念在16世纪给予宗教压迫和封建剥削以最彻底的颠覆。但理性很快驶向逻辑霸权的道路,对单链条因果逻辑下“理性”的绝对推崇贬斥了情感、道德,人性以最理智面目出现时,恰恰是反人性的。面对二战,我们除了说德国纳粹的崛起彻底戳破了现代性的神话,是否还能从中看到更细节的东西?

二战多么完美地体现出了现代性啊。这一点无关武器和军事战略的发展,虽然它们同样关乎由理性直接决定的“工具化”。针对《无耻混蛋》,我想说的是二战中被大量运用的工具化宣传。

二、反历史建构的双重结构

如果我们将工具化宣传定义为一种自觉地意义建构,这种建构以被曝光的形式,存在于《无耻混蛋》全片。

虽然人人都能从叙事上看出昆汀对历史的戏说和“改写”,但他将这种“反历史”的手法——我更愿意称之为反权威、反宏大叙事——散布在影片各处,并最终连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昆汀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宏大叙事意义建构的细节揭露,它们是关于战争、立足于国家和二元意识形态上的,全部都体现为某种政治立场上的宣传手段。

昆汀指明了这些意义建构,同时通过对建构过程的披露,实现了对“腹语式”意识形态建构的颠覆。在希特勒办公室这场戏中,昆汀利用镜头调度十分巧妙地完成了这一过程,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在这场戏中,有三个主要机位。交代空间结构的镜头处在办公室天花板的一角(这里我们不考虑CGI和搭景),我们称它为镜头A。

为叙事服务跟进希特勒与两位军官对话的镜头B和C,位于希特勒、军官之间,BC的位置和它们的拍摄方向遵循常规的轴线原则,以及由A确定的方位。

轴线确定在希特勒与军官之间,ABC皆位于轴线的同一侧

虽然A和B、C的景别差距非常大,但这三个机位共同圈定了叙事主场所的范围。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机位E,完全脱离出由A、B、C确定的叙事场,它位于希特勒和军官之间,但拍摄方向与其它镜头完全相反。

这个景深镜头的前景是希特勒、后景是希特勒的画像——A、B、C 确定的叙事空间中不存在的画像。

A中只有明亮庄严的大厅和一张纳粹侵略地图,E则是画像

简单地说,E是ABC整体的反打镜头。它的意义,自然也不是参与具体叙事,而是象征。

当然,所有观众都能从景深意义上看出E的讽刺性:气急败坏的希特勒与后景处他伟岸的形象构成明显对比。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远不是这种浅显对比。昆汀更进一步显露了自己的意图——在这个镜头中放入了“画师”形象。此时,画像不仅仅是一个与焦虑的希特勒本人形成对比的形象,它不是“画像”,而是“正在被建构的一个虚假形象”。一幅伟人像,只能衬托伟人本体的可笑与滑稽,正如它在大多数电影里的功能。“正在形成的画像”却将镜头的表意重点引向自身——一个虚假的、与事实错位的具体形象正在被建构。

画像是希特勒及德国纳粹巩固自己政权的手段,戈培尔拍摄的电影《民族的英雄》以及纳粹官方对首映礼的重视,全都是在宣传上进行意义建构。考虑一下此时愤怒的希特勒在说什么:为了证明他们不是鬼魂,抓住他们,我要把他们的尸体挂在埃菲尔铁塔上——这种手段难道是泄愤吗?这是对Basterds幽灵的摧毁、对恐惧的摧毁、对纳粹力量的宣示,仍然是一种建构。

我们都知道,纳粹德国对宣传力量有多么看重,又是如何深谙宣传手段的工具意义,但同盟国们一点也不落后——至少是在《无耻混蛋》中。在影片第二幕,也即Basterds出场时,队长说明了这个小队的意义:

Basterds不是抵抗军式的游击队,对于进行无差别攻击的Basterds,打击纳粹军事占领行动完全不是他们的目标。投放他们的意义是投放恐惧、打造幽灵、散播纳粹的末世气氛,因此他们的行动也具有高度象征性特点——割头皮。

Basterds,就是同盟国进行建构行动的执行小队。

由纳粹士兵讲述引发的闪回,极其精彩地重现了一场Basterds打造幽灵神话的运作细节,在这一段落中,他们分工明确、恐吓技巧娴熟、战略手段扎实。这一场戏强烈的节奏感和视听运用的丰满都具有鲜明的作者特征,同时,在结构上它实际是希特勒办公室的附属场景,由列兵回忆来结构这一Basterds段落。

办公室场景对这一段落的结构方式,体现出了昆汀将纳粹的建构行动与Baterds的建构行动进行并置的意图。列兵陈述的办公室场景没有选择与上一场戏共同的轴线布置。虽然场景相同,但在列兵描述Basterds时昆汀设置的是完全相反的一套镜头——由E确定的空间范围。

由此,希特勒那幅正在打造的画像,与Basterds的行动细节形成了明确的并置关系——希特勒和Basterds在进行象征界层面的对抗。

与ABC完全相反的轴线方位

除了在镜头语言、台词层面进行对二元势力意识形态建构的确指,昆汀更进一步在叙事上明确了他“反宏大叙事”的思路。《无耻混蛋》叙事的核心事件是“电影院行动”,这场行动却是复式形态的,即分为盟军的行动和Shosanna的行动。前者是国家层面的战争叙事,是会被书写到战争史中的表征层面的行动,而Shossana的个人复仇行动,注定会被宏大叙事遮盖、掩藏。

但《无耻混蛋》对宏大叙事进行颠覆,借此恢复个体叙事在核心事件中的绝对意义。

“电影院行动”实际是由Shosanna完成的,虽然Basterds的确在此之外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击杀戈培尔和希特勒),但其中有一个巨大的悖论,Basterds任务的完成完全建立在一场政治交易的阴谋之上——“犹太猎手”Hans为换取政治利益包庇了这场行动。昆汀再次指向了国家、战争叙述背后的动机和潜在的复杂性,宏大叙事被颠覆、被揭露出其政治阴谋底色,而只有Shosanna个人意义上的复仇行动,才是完整的、纯粹的,而且是决定性的。

回顾全片,我们也能发现,Shosanna这条故事线,是唯一不涉及自觉意义建构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无耻混蛋》也绝没有再建立宏大叙事、个体叙事之间绝对、静止、封闭的二元结构,Basterds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建构工具以外的复杂性——从一开始,Basterds的犹太种族构成就显示他们的行动同时也可能成为个体复仇。故事结尾,上尉对军事命令的违背、解构,以及他刻画纳粹符号的行动,都是对Basterds作为政治工具身份的打破。有印第安血统和印第安行事风格的上尉,在个体意义上,阻断了“意义建构”流动、转变、多层置换的特点,通过刻刀,他刻下了无法被脱掉的纳粹制服,这是一个与具体身份相对应的稳定形象,而不是被悬空的意义建构。

《无耻混蛋》英文原名Inglourios Basterds中的形容词Inglourious化用自Inglorious(为什么片名里要多加一个U我也不懂,不知道有没有大神可以讲讲),这个词是glorious的否定形式。

Glorious,荣耀的、光荣的、令人称道的,这是成为历史表象的宏大叙事的象征,如此说来,《无耻混蛋》的主题,必定是inglorious。


《无耻混蛋》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文本,呈现出多元、多义、碎片化的特点,电影本身具有非常非常丰富的混杂元素。对于这样的文本,如果不是从“后现代”特征进行概念上的总括,要在具体层面将它描述为结构严整、意义明确的文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也无意这样做。

这篇文章只选取了一个具体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其中,放弃了许多我在观影过程中发现的令人激动、惊奇的小细节,因为它们与文章的观点无关,也不应该被揉进这一观点之中。

本文的成文,完全源自昆汀在影片中放置的一个小小元素:

Shosanna办公室里,Hans身后那幅三联式海报

这张海报,是一本名为《恋物与好奇》书的封面,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0s年代,故而在我看来是影片中极不和谐的一个元素,自然也就引起了好奇。

《恋物与好奇》首版封面,已有中译本

事实上,第一次观影时,在注意到这张海报之前,我仅仅关注到了“希特勒画像”的反建构特点。《恋物与好奇》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好奇心的指引,自发探索文化现象(作品)背后的建构细节,打破恋物,从而实现反建构效果。正是通过这本书,我整理出了本文主要思路。如果对这本书有兴趣,在电影《春风秋雨》的条目下我转载过这本书的节选《[转]劳拉穆尔维对Imitation of life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也许可以借此具体理解《恋物与好奇》作者的思路。

另外,关于本文提到的上尉的印第安风格,可参考开寅发布在公众号“虹膜”上文章《昆汀最被过誉的影片,今天来揭个底》,本文对“印第安”的观点直接建立在这篇文章对《无耻混蛋》西部片风格的分析之上。

 短评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绝对不能相信美国人!

7分钟前
  • 喵过留影
  • 推荐

美国人与德国人的对比太好玩了,喜剧与正剧间的平衡,昆汀还是那个昆汀,看得那叫一个爽!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演得太好了~

9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爱Quentin嘛。只是有几段音乐响起的时候,很想哭。Ennio Morricone果真是我杯茶。

10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流畅,看起来毫不费力。除了布拉德皮特显得格格不入,除了地下酒吧那场居然不收拾现场有些BUG,除了绑着TNT居然能混进元首活动场所很无稽,其他都很好,很完整,完成了电影所能给出的最重要的功能:娱乐。

12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这是一部非常离奇的二战影片。

1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冲着皮特和昆汀去的,结果被德国太保给迷住了

16分钟前
  • JACK
  • 力荐

Tarantino 真是电影天才.

20分钟前
  • Jean
  • 力荐

天才這次拿出了歷史,以影史破壞影史,甚至燒毀影史,瓦解歷史,誓要引領影迷在面對歷史的同時要走出歷史.

22分钟前
  • yuςii
  • 力荐

我豆是都觉得,通俗又好看的电影就是Quentin这样的。

23分钟前
  • shu
  • 推荐

电影的魅力,他用电影创造历史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重新看了一下开头:德国军官是如何在十分钟之内让一个大老爷们儿崩溃的。

29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Waltz屌,虽然片子一堆问题

30分钟前
  • sasasasa
  • 推荐

昆汀更上新台阶

3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当法国人不讲情义,美国人不讲人权,德国人不讲原则,英国人满脑浆糊,犹太人大开杀戒,希特勒就死了。

32分钟前
  • 推荐

红衣女子因为恻隐之心送了命,是少数几个正常点的黑色幽默。。。

36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时隔3年后重刷,绝对是昆汀对视觉语言把控最好的作品之一,酒馆杀人戏给我看跪了,15秒钟内几乎杀死了所有角色,用尽各种剪辑摄影手艺,血腥混乱中自带匠心独具。章回体恰到好处,场景数量少得吓人,却把故事讲得如此完美。最后,杀死比尔里用过的配乐,又放在这里用,痞昆真好意思哈,分分钟出戏。

38分钟前
  • TWY
  • 力荐

昆汀的恋足癖还是藏不住啊。

39分钟前
  • Minjie
  • 力荐

2009 no.1;开场戏和酒馆戏可以做教科书了;每一章都是含戏中戏的类型片,狂野的电影情书贯穿始终,最后的对白成了点睛之笔;猜猜谁最先翘?影评人!

41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看到女主角对着镜头外的纳粹大笑,简直肾上腺素爆增啊。

45分钟前
  • 文森特的耳朵 | 生命短促啊
  • 力荐

Quentin是他媽的天才!

49分钟前
  • Kenn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