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国 第二季

第35集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剧照

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2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3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4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5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6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3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4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5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6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7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8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9早餐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早餐中国探店: 江油肥肠/宁波面结

S2-16江油杨肥肠

19年底计划了一次从成都自驾回北京的路线,从成都出发往北,特意为了“肥肠”去江油停留了几天。

杨肥肠这家店正好是当时做行程的时候更新的,当然要专门来一趟。饭店位于青莲镇,正好是绵阳到江油路程中间,离两个城市各半个小时。

下午两点左右到,店里马上关门,跟老板说了一下,点了还剩的几道菜。

烧肥肠

烧肥肠是主打菜,手掌大小的一个碗,白萝卜垫底,上面铺满了肥肠。白萝卜煮的软烂且入味,肥肠比之前在其他地方吃过的要有弹性很多。肥肠处理的也非常干净,几乎只有肠衣,没有任何脂肪。

烧肥肠可以当一日三餐,标配是配米饭,杨肥肠这家配的是二米饭。浇点烧肥肠的汤,夹几个肥肠一起拌饭吃,太好吃了!

但感觉在四川吃过的大米都不好吃,米饭没香气也没咬劲。

粉蒸肥肠

粉蒸肥肠味道还不错,肥肠上裹着调味的小米一起蒸,沾着搭配的蒜汁食用。

杨肥肠价目表

这家杨肥肠人均3-40左右,味道10分我给打7分吧,还不错但没有特别好吃。

饭店的位置还不错,去完李白故居翻过国道就是。特意去一趟倒没必要,江油市里好吃的肥肠店太多了!比如下面两张我去过的小小吃和太白肥肠。

小小吃
太白肥肠

S2-4宁波面结

这家是今年元旦去的,从成都一路吃回北京,又马上去杭州宁波吃了一周。

到这家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之前已经吃了好几天实在吃不下,但还是咬着牙进来尝尝...

面结
面结里面的肉馅

点了面结汤和生面(拌面),刚尝了一口面结,得出结论:真的太好吃了!豆皮有豆腐的清香,肉馅有肉汁,吃进嘴里满口鲜。

生面

生面里似乎加了猪油和酱油,味道对于我来说有点淡,需要加一些桌上的辣酱。辣酱本身味道也很淡,所以几乎是一勺辣酱一筷子面。

价目表

价格人均20,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了。到现在过去3个月了,还是时不时会想念这家面结的味道。

真好吃啊!大家来宁波一定不要错过。

 2 ) 烟火故事

近些年,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不断涌现,让大家知晓了至味在人间。其中,一部将镜头对准了每个城市里那群勤劳的早起人,有着满满的市井烟火气的纪录片《早餐中国》,让我感慨颇多,也收获颇多。

了解一个城市,喜欢一个城市,从它的早餐开始。正如有很多城市我不了解一样,有很多早餐的种类,我也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像蒙古赤峰的对夹,安徽池州的小粑,福建闽南的米线糊,山东临沂的糁,天津的锅巴菜,武平客家的簸箕饭,宁夏中卫的蒿子面……

而这部纪录片,用每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向观众介绍一份特色的早餐,一家平凡的小店,一群可爱的食客,通过朴实的镜头,我们可以看见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

通过这个纪录片,我们发现经营早餐店实在是个累人的活。多少人醒着在做白日梦,而这些小店老板们睡着却想早起。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四川江油肥肠店的老板一家经历过08年的地震,地震让他们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原来的小店,如今他们回忆起曾经,眼中虽有湿意,但更多的是豁达。拍拍身上的尘土,世间不过一顿早餐。

山东临沂卖糁的小店老板也曾和朋友把酒言欢,可如今经营早餐店的他每日和妻子守着小店,勤勤恳恳地工作。你有你的好酒和朋友,我有我的好汤和爱人。

山西太原卖丸子汤的小店门前经历了三次修路,每一次修路后顾客都会减少,老板虽然也会因此忧愁,但他说:“谁还没有点烦恼,生活还是要继续。”

湖北荆州早堂面小店的大师傅,在小店一干就是二十八年,从当年的打杂小学徒,到如今承传秘方的大师傅,他与小店老板如同亲人。老板一手操办了他女儿的婚礼,而他一辈子干一份工,汤浓,情也浓。

霞浦三沙卖闽南糊的老板娘每天早早的从家里来店里准备,但在准备之前她会先化一个精致的妆,因为别人问她老公最喜欢她什么,她老公说:我喜欢她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就证明我自己富有,才能给她打扮。老板娘说:“我记这句话记了33年。美美的一天又要开始咯。”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看见了典型的中国父母,和他们深沉又朴实的爱。

福建福州卖锅边糊的小店老板娘,她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这位母亲实在是太辛苦,她坐在哪里都能睡着,每天两点多就起床准备,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她说,房子还没买,女儿还没出嫁,这些事情都在她脑袋里,睡也睡不着。她坐着打瞌睡的模样,让我顿时湿了眼眶。

武平客家卖簸箕饭的小店开在武平县二中斜对面,真材实料,价格又极其便宜,我甚至怀疑老板是不是每天都在亏本。老板娘说肉,菜都一定要好,这是给学生吃的。他们每天的工作繁琐而辛苦,老板曾想过离开,但是老板娘说,再苦她也不走,她还有个儿子在这里读书,等儿子高中毕业了她再走。

江苏南京卖蟹黄包的小店下午营业结束后,老板夫妻两会挽着手去接儿子放学,老板说,他不想火,这是手工产业,讲实话,有碗饭吃就行了,一家人在一起是最重要的。人之所以快乐呀,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摄制组问老板们还想做多久时,他们其中大多回答:“再做些年,等孩子成家了我们再退休。”他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轻松富裕些,他们拿自己今日的千辛万苦,换孩子明日的美满幸福。

这些小店都没有精美的装潢,墙上有被烟火熏出来的淡黄色的痕迹,这也是岁月留下来的痕迹,岁月同时留下来的还有一群相熟的食客。他们是小店的常客,也成了老板的好友。有的老板因为年纪渐老,开店太辛苦,曾想过不再做了,但是为了这群几乎天天来的老友,他们选择了坚持。老店,老友,老相好,慢慢变老也挺好的。

这些小店做出来的早餐是家乡的味道,也是一份故乡的记忆。就如片尾所说,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

 3 ) 流口水

看着接着地气的各地早餐,不可控制的口水直流,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美食,同时对于早点铺子们老板和老板娘们的辛苦,凌晨2~3点就开始了一天的忙忙碌碌,有时为了生计,有时又有了些许的责任和担子。每个人一手歌,大凡都是自己这个年代的歌曲,温暖有充满了各色的回忆。

呼和浩特的烧卖,还有很多没有吃过的,将来要一个个去品尝。

 4 ) 寻味烟火气 恰是早餐时

导演陈晓卿曾经说过,能够保存餐饮最原始外貌的只有早餐和最末尾的宵夜。早餐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地域特色的集成物。就像那靠海的福建,一艘艘渔船清晨靠港,带回海里鲜活的命鱼、海蛏、海蛎紫菜,从打捞上岸到下锅成菜不到六个小时,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物原始的鲜美,配上当地的地瓜粉,勾芡成一碗海清滑。靠海吃饭的福建人,用一碗海清滑勾勒出他们对故乡味道的眷恋。早餐体现着这个城市最具象的生活状态,保留着工业化席卷狂潮下最后一方净土,一座城市最初的模样就悄悄的藏在早餐里,唤醒着老城的居民。

时间像上了发条的闹钟飞速运转着,我们进入了快节奏的机械时代。“早餐快餐化”带给大城市的早餐一股工业味,街边速冻的包子勾兑的豆浆粉和杯装粥,便利店的面包饭团三明治,快餐店的汉堡牛奶和咖啡,都市白领形影匆匆,一边赶路一边往嘴里塞着饭。都市夜生活的靡乱,人们沉溺于手机平板电脑虚构出来的大千世界,晚睡熬夜成了常态,把享受早餐的时间兑换成对于床的依赖,早餐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朝九晚六的工作模式,让九点的早餐在午饭面前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扒拉几口饭糊弄一下等着午饭的“盛装来袭”。栉风沐雨为生计奔波,可连一日三餐都不能确保。味道也在慢慢消失,城市规划的需要,路边摊的早点铺子失去了立足之地,便利店成了都市早餐的扛把子,确也很难吃,一种冷冰冰机器生产下的早餐缺少了那份人情味,缺少了和早餐店老板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的亲近。

王圣志导演想把中国人的早餐拍下来,想用一部纪录片将人们的目光重新拉回到早餐本身,食物本身。在网友的反馈中,制作组也惊奇的发现早餐原来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单调——高碳水高油脂的集合,各地都有带有当地印记的早餐,节目组更是直言中国的早餐可以拍摄100集。2019年4月《早餐中国》第一季应运而生,这是腾讯和海峡卫视联合推出的一部纪录片。为了确保质量,节目组邀请《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沈宏非以及总导演陈晓卿,联手担任此片总顾问,这个十月《早餐中国》第二季也顺利开播。《早餐中国》正在将中国早餐的1故事缓缓向我们述来。

早餐内涵新定义,纪录片引领新生活

早餐自有早餐的文化,最勾引人食欲的便是广东的早茶。广东人的吃早餐称为喝早茶,一个“茶”字,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闲情立马显现。从元稹的“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到李清照“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茶的闲情伴随着诗人笔下的逸致。广东的早茶,茶只是个借口。一家老小找个茶楼,点一桌子点心粥汤,和隔壁桌的街坊邻居聊着家长里短,听着“咿咿呀呀”的胡琴和婉转柔美的粤韵吃到十点钟。早茶吃的是时间的滋味,一份优哉游哉的闲情。相比之下,便利店的速食充其量叫做“果腹”,就仿佛我们还是那茹毛饮血的原始猿类,从原始雨林游荡到钢铁森林,只为觅食,人类的进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原地踏步。

如何在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这是节目组苦苦思寻的问题。之前《人间一串》讲述了深夜城市的烧烤摊,它用接地气的江湖老炮风格、垂涎三尺的烧烤美食与平民气质的的纪念情怀吸引观众讲出了他们深夜和烧烤摊的故事。“只要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早餐中国》将目光转向了早餐。早餐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显得并不及午饭和晚饭重要,人们更多的将对早餐的追求放在了街头巷尾的早餐铺里。因此早餐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早餐铺熙熙攘攘中情感的眷恋。《早餐中国》时长虽短但呈现的内容却丰富无比:2~3个早餐制作秘诀、食客的用餐体验、老板的情感故事、一首老板的“单曲循环”、当地风情闲笔,再加上一份完整的美食攻略,资讯相当密集却又相互融合。

《早餐中国》第一季是由腾讯视频与海峡卫视合拍,海峡卫视隶属于福建省,于是节目组“就地取材”,在第一季中35集的内容里11集在讲述福建的早餐。福安水煎包皮薄馅大,汁多底脆;连城的九门头涮酒用牛百叶、牛舌黄、厚肚裙、牛心、牛腰、蜂窝肚、牛肝、牛肉、牛泥肚佐料,肉切大块而薄,香嫩爽口;更有一碗福清滑,足以慰风尘!这些当地特色早餐绘成了福建旅行的美食地图。

除福建外,陕西、湖南、广东、贵州各有四集来介绍当地早餐,海南、台北、四川各两集,河南、湖北各一集。纪录片第一季作为试水片,未能很好的涵盖国内34个省市。在第二季中,这种情况大大改善,我们看到节目组深入扩张美食版图、聚焦更丰富的美食、看见更详实的细腻温暖,用一顿早餐遇见一天的美好。

《早餐中国》同时也是一部美食秘诀片。在向观众展现早餐制作工艺时,老板们都会毫不吝惜的向镜头展示自己做饭的小秘招,让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应用。在第9集介绍福建抚市镇芋子包时,我们了解到:米饭先冰了后再炒饭更好吃,手打芋泥与木薯粉2:1的比例混合成芋子包外皮最美味。第14集的台北筒仔米糕用陶杯蒸食物会有独特芬芳,糯米饭需要长米和糯米混合。第30集的福建罗源手工大肉包教给我们,开水蒸包子,会更松软。五分钟一集除了花式早餐带来的味蕾诱惑,更让观者获得去厨房做早餐的冲动。

我们可以去吃五千多的日料,也可以蹲在家门口的早餐铺子里去吃五块钱的肉火烧。五块钱的肉火烧带来的食欲的满足不一定会低于五千多的日料,这种带有市侩气的早餐隐匿于巷子里,伴着我们长大。我们用这最简朴的早餐一顿敬故乡,一顿敬远方。

“5:20”——我爱你早餐

当纪录片这一特殊的影像形式与新媒体形势下的碎片化相遇时,微纪录片诞生了。《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100》《二十四节气》等一批精品力作纷纷涌现。海峡卫视与腾讯视频用5分钟的《早餐中国》来展现早餐中独特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追求。

节目的制作团队本是做综艺出身,王圣志导演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纪录片放下原本面孔,放下身段变得轻松。在美食纪录片热潮下,虽然拍摄题材不同,但大多是一种腔调。影视综“网生化”后,纪录片也开始融入网生元素,摆脱以往高大上的叙事模式,真真实实切入观众、网民生活,引发人们对于自身的思考。对于《早餐中国》,王圣志导演更愿意用短视频节目来称呼,希望借此来打破观众们对于纪录片的认知。他们用纪录片的手段呈现真实,用电影的画面呈现美食,把镜头从庙堂拉至寻常摊铺,真实呈现早餐的乐天内涵,展现普通人的高光时刻。

《早餐中国》作为一款早餐纪录片摆脱了以往宏大叙事带来的严肃感,采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活泼的花字、轻松有趣的BGM以及幽默的对话营造出了时新的“网感”。每集5分20秒,寓意“我爱你”,这是对于早餐的热爱,更是对于生活的热爱。短小精悍的“下饭片”符合快节奏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碎片化观看感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让观众看到高质量的东西,用《早餐中国》推动大家起床吃早饭,去寻找一座城市的特色。

在镜头运用上,《早餐中国》特别注重真实感和在场感。作为一档美食纪录片,对于事物的镜头每一帧都是精心雕琢,用极致讲究的镜头唤醒人们对于食物的欲望,催发人们起床去吃早餐。纪录片把食物制作过程的关键点提炼出来,将决定性瞬间用镜头记录下来,每个食物的独特之处都不一样。在介绍新疆烤包子的时候,我们看到包子贴在壁炉上慢慢隆起,变得酥黄,油香四溢。潍坊的肉火烧用手撕开后的外焦里嫩,慢镜头语言完美展现了肉火烧金黄的薄脆酥皮和实实在在的肉粒。为了充分调动观众的五感,《早餐中国》既有秀色可餐的“色”,也着重强调食物烹煮以及出锅那一刻的腾腾热气,这是生活该有的温度。同时放大“吃”过程中的同期声,如嗦粉的嗦声、切下乳猪皮那一刀的酥脆,从听觉上增添美食的附加体验。“下饭纪录片”“晚上看<早餐中国>,睡觉之前想好明天早上吃啥”“香气扑鼻暖意融融”……一部纪录片能隔着屏幕勾引起观者的欲望,这就说明是极其成功的。

除了食物的真实,《早餐中国》用较多的笔墨刻画了食者百态。他们大多是街坊邻居,习惯了巷角早上的味道。他们不仅自己吃,还带着儿子来吃,带着孙子来吃,一家三代人都成了街头那家早餐店的忠实“粉丝”。每天进店吆喝一声“老三样”,临走之前记账上,这种信赖这种亲密祛除了更多的商业元素,还原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培养了老板、早餐和食客的情感。食客就像在自己家吃早饭一样,增添了人情味。食客对于美食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这不是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宣传,也不是借助网络炒作而大热 的网红店,而是街里邻居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口碑,吃出来的火爆。我们在大城市兜兜转转,却很难在一家店再吃出这种熟悉的感觉,吃出情感。

由此,《早餐中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食特色:满屏的烟火气。这份烟火气点燃了无数人的乡愁,节目收获最多的评论就是“想起了我家……”。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最怀念的也是家乡的早餐。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摊子,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味道,在其他城市无迹可寻。早餐也不像是正菜上得了桌面,薄利多销的模式可能因为其难以符合异地的胃口而“夭折”。最好的早餐散落天涯,散落在各自回忆的小巷里,久存于成长的回忆,吃不够,闻到味,就想家。

早餐——普通人物的高光时刻

《早餐中国》每一集时长5分钟。在拍摄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形成了一套“小准则”,普通平凡是最重要的一条。节目组要拍的不是‘网红店’,这家店一定是当地社区的民众每天都要去吃的,是组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有一到两样经典菜式。

《早餐中国》不同与《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三四十分钟,三四个故事交叉进行,用悬念实现叙事。五六分钟内要想实现完整的叙事很难的,于是片子里展现更多的是店铺老板的生活情景片面,用关键性瞬间的横切面来进行叙事。店里的老板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扎根自己的早餐铺子数十年,习惯了周围邻居的如期而至。这些老板有的是从父母一辈接过来摊子,有的是夫妻白手起家相濡以沫,还有的是兄弟姐妹其利断金在早餐界打拼下自己的小天地。他们大多凌晨三四点起床,忙碌一早,我们看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怀宠爱,两个人互相心疼彼此,再过几年两个人要一起出去看看世界;我们也看到姐妹之间回想着童年的囧事,打打闹闹,还像小时候一样;还有儿子吐槽着妈妈像猫头鹰爸爸像猴子,骄傲的在镜头前和爸爸说英语考了90多分;还有为防止女儿早恋,天天去接女儿放学的对夹老板……这些美食以外展现的情感,让这些早餐老板的形象更加立体,他们变成了一个鲜活的人,他们手下的食物也更加美味。

在每一集的最后,节目组还会展示老板们的单曲循环,用音乐来展现老板的另一面。牛华豆腐脑老板的《凡人歌》、宁波面结面老板的《八仙过海》、长汀泡猪腰老板的《上海滩》、绿豆爽老板娘的《信天游》……这些歌曲大多都带有80年代的韵味,那是属于他们的年代,那里藏着他们的青春。“单曲循环”这个小切口反映了这些老板普通平凡的一生,鲜活呈现出生活的原貌,平凡中见非凡,熟悉中见陌生,逆境中见逆袭,追求的是温暖的情感表达。

《早餐中国》没有以人物命运的曲折,事件情节的起伏来赢得观众,而是以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司空见惯或者熟视无睹的细腻发现和生动而富裕的表现来打动人,唤起人们对生活本身的记忆、关怀和对生活中人的理解与同情。这些早餐店老板的生活浸润着人情味的家长里短,奏出锅碗瓢盆中的乐章。生活中常见的百姓故事因为缺乏有效的审美距离更易受到观众挑剔,但是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的人们反而因为生活的物质化而更加怀念这种日常琐碎中提炼出来的浪漫诗意。

最后借用北师大胡智锋教授对《早餐中国》的评价:以小切口的“刀法”,将庞大的美食王国中的一角“早餐”切分出来,热气腾腾地端上了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的餐桌。

我们吃的不是早餐,是对于生活的热爱。

 5 ) 温热的早餐和温柔的做饭人

早餐的意义是什么?

反正对我而意义重大。

我是一个哪怕睡到中午起床,也要先从早餐吃起的人。这个不可或缺的唤醒仪式,让我感到我的大脑和身体一同被温柔地叫醒。

比起早上早起一刻钟,喝下一杯黑咖啡,吃上一块面包,发发呆再上班的“奢侈”仪式,能够到街边小店享受一份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早餐,则是更大的一份奢侈享受。

至少对于成年后的我而言,是自由职业之后,才有幸在街边小店喝到了几次早上的豆腐脑。

深秋已至,出门更难,幸而此时邂逅了《早餐中国》第二季。每天早上八点,短短的五分钟片子,竟隔着屏幕散发出了那种久违的小城生活的熙熙攘攘的气氛,以及当地美食强烈的热气和香味。

与令人绝望的“深夜放毒”不同,每天早上我看完这个片子,都会涌起一种幸福感,但我不用枕着口水入眠,而是可以用一天时间来给自己投喂美味,来无限接近片中人的那种朴素真实的快乐。

这个纪录片的每一集都展示了一个地方最有特色的早餐,以及制作该早餐的绝活儿。

第一集上来就是满满的“干货”——新疆吐鲁番的烤包子。

我从未到过新疆,但经常去乌鲁木齐驻京办吃饭,那里的烤包子十分美味,不过一直不知道烤包子是怎么个“烤”法。

这一集充分展示了烤包子做法,看完之后才知道技术含量如此之高——馕坑里需要将炭火烧到270度,还要一个大大的铁炉,将一个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贴在大铁炉子的腹部,一次可以烤200只包子!

老板把生的包子直接贴在炉壁上

如此25分钟后,可以将包子底部烤得又香又脆,而上半部分的口感又不失软嫩香甜,从炉子腹中撕下来的瞬间口水都要流出……这家店一天能卖出两千个烤包子!

而同属西北美食的第5集里,宁夏人的早餐羊杂碎可谓是比较重口了。

这里面还铺设了一个悬念——杂碎汤大家都喝过,可是“面肺”却是宁夏杂碎的身份标识,当地人都对其赞不绝口,那么问题来了,“啥是面肺”?

原来面肺指的是现用清水将肺六次洗透,将面粉与水调和,将面水灌入羊肺里,静置一定时间后,让肺有一定硬度,但不过于硬,煮两小时后捞出后,切出来是雪白Q弹的,成为羊杂碎中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名角。

光一味面肺就如此用心了,更难得的是所有的杂碎要用店主亲自用羊油熬的辣油炸炒,太良心了。

店主特意展示了“羊油”的制作要求:要做出不膻,但要有“奶味”的羊油。

光一味羊油,就有如此门道,第六集当中潍坊的“土炉火烧”的做法更令我折服,这个土炉的土,一定要用黏土和环保煤一起制成,别看黑黢黢的,却保证了火烧的香酥!这一集的弹幕也充分展示了群众对这道美食的折服,满屏尽是“手中的干脆面突然不香了”,“手中的火腿肠突然不香了”,哈哈哈哈哈。

第七集终于演到了咱老北京的豆汁儿了,我十岁来到北京,但喝豆汁儿的次数屈指可数,父母辈的长辈都说是刷锅水,不怎么推荐,就更甭提孩子们的口味儿了。我喝到的应该是改良的豆汁儿酸涩比较适度,搭配焦圈挺不错的啊!

而《早餐中国》中不可错过的看点,更是每一个小店老板身上的性情与故事。做早餐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行业,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可以看到这些“早餐人”不光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是为了食客的那份满足和赞美。

在上一季中,我印象很深的是贵阳一中旁边做粉的“龅牙哥”,“吃他的粉长大”的同学对他都很有感情,有位去了新疆上大学的同学回来看到他都哭了。

他的粉,的确讲究,连用哪一种辣椒做佐料都加以研究挑选。甚至连他的老婆也是因为喜欢吃他的粉才和他在一起的,现在也加入了这项事业。这不是匠人精神又是什么?

这一季当中,做内蒙古做“对夹”的老板,在得到了食客交口称赞之余,饱含着对儿子的亏欠。但没办法,他们带着儿子一起做,生意就是会不好,只得把儿子送走了。而他们豁达乐观的儿子倒是表示无所谓,没人管活得更开心。

贵州卖羊杂碎的老板,不论再忙,每天都要骑电动车接送女儿上学放学,现在女儿已经上中学了。他悄悄对纪录者说,只要一放学就接她回家,她就不会早恋。

……

这些故事唤醒了我对早餐的热爱,更唤醒了我的乡愁。我从小到大换了几个地方生活,早餐一直是我理解当地人的一种途径。比如我家乡武汉,“过早”一直名声在外,热干面,豆皮,面窝,欢喜坨,一周不重样,吃的是个热闹快活。

后来到了广东生活,一笼一笼的早茶更是丰盛得可以从九十点吃到下午一两点,吃的是一种轻松惬意。

到了北京之后,早餐开始变得不能理解。但随着对炒肝儿等谜之食物的渐渐接受,我开始理解北京人洒脱随性不爱装逼的生活态度,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逐渐加深。

我开始期待吃遍每种片中的早餐,尤其期待再次喝到第八集里的南昌瓦罐汤,当年在南昌街边喝过一罐,真的是一口入魂,感觉香气直接渗透到了我的后背,不知道熬了几百年是不是成精了,真的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汤……

后面的早餐,我们约起来!

 6 )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最后整季总结福利)

如果你有心仪的早餐店,请一定要多多支持。

  《早餐中国2》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每一集片长六分钟左右,介绍了各个地方当地颇受欢迎的早餐店,老板们是如何准备和制作早餐的,还有每个老板的故事,当然还有第一季被评为稍作刻意的“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

  当说起早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这些心头好有的是因为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味,有的是因为老板们广为好评的手艺。节目组好多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在外工作打拼或者学习,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都会来吃。现在大家的早餐都有很多选择,尤其是在城市学习工作的人们,哪怕是超市或者便利店,都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早餐,包子、烧卖、茶叶蛋、三明治、豆浆、牛奶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可是回家之后会去吃的还是当地的早餐点心,除了有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味道,认识的老板,还有吃早饭时周围的的客人们在用方言聊家长里短,这是我们熟悉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安全感,家乡的早餐永远都在。

  如果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老板,我觉得只有“辛苦”。大多数老板们都是早出晚归,特别早和特别晚的那种。有的老板说这么多年习惯了,还有的会在空暇打个瞌睡。当我们还在床上呼呼大睡时,早餐店里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有的剁肉,有的揉面,等早起或者夜出的人们来到店里,已经有各自心仪的早餐准备好了。

北京豆汁真的很难喝吗

  城市的发展让连锁的超市遍地开花,早餐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你有心仪的早餐店,请一定要多多支持。

个人公众号(我会努力营业的!)

整季总结福利:
第一集:新疆吐鲁番·阔希玛克拉烤包子(吐鲁番市高昌区老城东路260号)营业时间08:00~15:00
第二集:重庆·赵伍面庄(重庆市渝北区松石支路64号吉祥苑大门旁)营业时间06:00~14:00
第三集:内蒙古赤峰·广利对夹(赤峰市红山区三道西街二食品胡同2-3号)营业时间06:00~14:00 16:00~21:00
第四集:浙江宁波·老仓桥头面结店(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华严街89号)营业时间06:00~20:00
第五集:宁夏·志良羊杂碎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进宁街188号)营业时间07:00~19:30
第六集:山东潍坊·王记肉火烧(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与院校街交叉口往东20米路北,潍坊市中医院对面)营业时间05:00~13:30
第七集:北京·尹三豆汁(北京市东城区东晓市街176号,天坛北门向北150米马路东侧胡同内)营业时间05:30~12:30
第八集:江西南昌·秦胖子肉陀良心店(南昌市西湖区船山路石头街108号,土地庙巷与石头街交叉口北50米)营业时间06:00~14:30
第九集:浙江温州·九山饭团(温州市九山湖胜昔桥50号,第五十八中学附近)营业时间06:00~12:30
第十集:安徽池州·三姐妹早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烟柳路南馨园小区商业街)营业时间05:00~14:00
第十一集:四川乐山·祝氏豆腐脑(四川省乐山市牛华镇中心街四组140号)06:30~18:00
第十二集:内蒙古呼和浩特·晨聚园稍麦(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路电影制片厂西巷1号楼北3号)营业时间:06:30~14:00
第十三集:浙江杭州·鼓楼煎包馄饨店(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佑圣观路70号)营业时间05:00~15:00
第十四集:福建长汀·有间饭店(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西外街客家广场1号楼B栋,民政局斜对面)营业时间07:00~次日03:00
第十五集:新疆乌鲁木齐·金山奶茶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五一路373号)营业时间07:00~23:00
第十六集:四川江油·杨肥肠(四川省绵阳市江油青莲镇粉竹路与太华街交叉口旁)营业时间06:00~15:30
第十七集:福建闽南·原豆香小吃店(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豆仔尾路与美仁路口)营业时间06:00~12:00
第十八集:云南昆明·午源老昆明小锅米线(昆明市盘龙区北二环金星立交旁金桥花园2幢3-311号商铺)营业时间06:40~20:00
第十九集:山东临沂·正宗姜家沂州糁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沂州路35号)营业时间03:00~10:00
第二十集:宁夏中卫·玉霞面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槐树北巷与鼓楼西街交叉口东北50米)营业时间06:30~14:00
第二十一集:甘肃兰州·道口牛肉面(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上西园铁道口)营业时间05:30~15:00
第二十二集:江苏常州··为民小吃(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荆川西路董家村17号)营业时间05:00~08:30
第二十三集:山西太原·老刘蒸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半坡东街26号)营业时间06:30~10:00
第二十四集:北京·马记涮肉拉面(马记面茶)(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路华威西里社区38号楼)营业时间06:30~09:30
第二十五集:湖北荆州·福寿早堂面(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江汉南路182号)营业时间06:00~12:30
第二十六集:江苏南京·顾家包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五福街49号)营业时间05:30~13:30
第二十七集:广西柳州·陈记华丰湾螺蛳粉(柳州市鱼峰区谷埠路大同巷二里119-2号,大同巷柳州银行北侧)营业时间06:00~18:30
第二十八集:湖北宜昌·刘双香辣牛筋面馆(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上西坝建设路23号)营业时间06:00~12:00
第二十九集:河南焦作博爱·祖新豆腐汤卯麻烫(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商贸城清化街东段)营业时间06:00~11:00
第三十集:天津·清真祥通锅巴菜(天津市河西区隆昌路46号)营业时间06:00~09:30
第三十一集:山西太原·清正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南路通达街114号)营业时间06:30~14:00
第三十二集:安徽芜湖·小高𥻗肉蒸饭(安徽省芜湖市黄山中路17-6盛峰大厦01,老一中对面)营业时间04:00~16:00
第三十三集:江苏无锡·老牛咸豆浆早餐店(无锡市滨湖区百业超市对面往水秀新村20米左手边)营业时间06:00~11:00
第三十四集:吉林延边·明月汤饭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参花街,吉林东方水上市场内)营业时间04:00~09:00
第三十五集:福建福州·黄赛英特色锅边店(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中山村半田透10号)营业时间03:00~15:30

 短评

自从看了第一季。我现在出差旅游都很少睡懒觉,都要早起去吃本地特色。能做到这,足以说明这部纪录片的高人之处

6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李宗盛唱的凡人歌太适合这部短片了。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9分钟前
  • 淡绿色信笺
  • 推荐

觉得比第一季好看呢

11分钟前
  • 小怡
  • 推荐

就冲他们能去到赤峰拍对夹,就必须给满分咯!看预告,马上还要有豆汁儿,哈哈哈

16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力荐

早饭还没吃完,它就放完了。

17分钟前
  • Leon·Yang
  • 还行

比《人生一串》好太多,节奏明快重点突出拍摄诱人,都是当地劳动人民老字号,增广见识,真正的风味人间。不刻意煽情,匠心最动人。唯一的建议是:不要深夜看。

22分钟前
  • 隐身的苏西
  • 力荐

情怀有余,深度不足。其实关于早餐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发掘了。

25分钟前
  • Castilla.
  • 还行

接地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最有意思,摄制组年轻。做早餐也辛苦啊,早起,全年无休。延吉那集,老板重男轻女啊,娃才7岁就等抱孙呢,什么叫两个女儿时压力不大,有了儿子压力大了,敢情养女儿不舍得花钱?!

26分钟前
  • 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
  • 推荐

这一部的内容更偏向于北方和全国范围内的饮食习惯,映照了剧集的招牌“早餐中国”,内容丰富多样,让人垂涎欲滴。镜头不多,但是都很到位,总体设计安排和第一部相差不多,感觉还不错。不过剧集缺少一个主题,或者缺乏逻辑性,感觉每一季的安排比较随意,这一点还有待改进。

30分钟前
  • 霜轩落笔
  • 推荐

比起风味人间和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和人生一串看起来更舒服,满满的市井烟火气一集七八分钟,行云流水,短小精悍,特别下饭

35分钟前
  • Schrödinger
  • 推荐

B+。这个纪录片的看点不仅在于美食的诱惑,还因为老板有趣,顾客有趣,每集时长很短,却是满满的烟火气,街头巷尾的餐馆,来来往往的食客,生活感十足,第七集小孩子喝豆汁的反应和我一个样😂

38分钟前
  • 彩心之境
  • 推荐

小吃店老板不一定要贪黑,但都得起早呢,生活不易噢……

41分钟前
  • Niqa
  • 推荐

餐饮没有师傅,确实靠自己很难做成功,自己琢磨了几十年,真的是因为自己喜欢吃,要不然很难坚持下去

44分钟前
  • 星战
  • 力荐

麦当劳赞助这个节目也是思路清奇。难道看完这个节目还会想去麦当劳吃早餐吗?[捂脸]

47分钟前
  • 一个麻瓜
  • 力荐

每个老板一首歌~

50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这还像点样,这才是早餐中国。另外相比第一季浓了人情。

51分钟前
  • 大姜航
  • 力荐

只要你早起,就能找到故乡。这句slogan太棒了。

54分钟前
  • 普通无产者一员
  • 力荐

很理解有些老板不愿意公开制作工艺

58分钟前
  • Jungle阿俊
  • 推荐

第一季的成功都体现在第二季了!你看第一季都在福建广州打转,这季已经公费吃到了东北内蒙古宁夏新疆耶!

1小时前
  • 一只小海绵
  • 推荐

在人世间生活这么一趟啊,要体验人生百味,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丰富,拥抱,体验,观察。

1小时前
  • 量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