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

HD中字

主演: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朱婷,徐云丽,张常宁,姚迪,林莉,刘晓彤,颜妮,惠若琪,丁霞,袁心玥,龚翔宇,李现,刘敏涛,陈展,罗慧,毛雯,李紫微,李冬徐,马雪纯,刘畅,刘贞宏,凌敏,李阳一,刘晨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夺冠 剧照 NO.1夺冠 剧照 NO.2夺冠 剧照 NO.3夺冠 剧照 NO.4夺冠 剧照 NO.5夺冠 剧照 NO.6夺冠 剧照 NO.13夺冠 剧照 NO.14夺冠 剧照 NO.15夺冠 剧照 NO.16夺冠 剧照 NO.17夺冠 剧照 NO.18夺冠 剧照 NO.19夺冠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从中国女排到中国男足(1981-2019),为中国女性喝彩!(附三大球成绩参考图)

先上一张吐血整理了3小时的三大球38年成绩对比图!

中国男足2004亚洲杯亚军

从电影的第一个大赛节点,日本世界杯开始,38年间,女排最差的成绩是世界第10名,男足最好成绩是世界第31名。给男足用了绿色,用意很明显。我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它啊!(一堆足球喷子来了,还女足踢得过国少吗?国足踢得不行,跟你们这群找借口派球迷能没关系?喷我请便,成绩不会因为喷我变好。)

从三大球的对比我们可以得知,我们中国女性的体育成绩,基本上都要比男性好,是为前提。

由陈可辛来拍这部影片,可以说没有选错人,擅长把控观众情绪的陈导,在很多情节点上,煽情到位,看哭了不少同场的观众。配乐也相当的赞,因为在比赛的关键时刻,都会让现场声盖过配乐,所以本片的配乐不会犯其他影片配乐太满的错误,可以说在恰当的时候出现,行云流水地带动节奏烘托情感,又在该充当配角的时候把C位让给现场音。可惜的是,本片的摄影发挥的空间有限,有些镜头不错,但是不够出众。

不得不提的是一男一女两大戏骨。

不好意思,没有黄渤。

吴刚除了眼神异于常人外,把袁伟民在那个时代氛围的那股拼命劲儿诠释的非常到位,特别是该冷静的地方,简直就是吴刚的拿手好戏。也正是袁伟民时代,女排向世人展现出,什么是女排精神!

巩俐,被称为巩皇的她终于告别了迪士尼版《花木兰》里面糟糕的角色分配,在郎平的角色上收放自如。我们看到影片中很多真实运动员都登场了,有人会想,为何不让郎平自己演自己呢?巩俐用自己的演技告诉大家,老娘用演技和气场,压制全场,把控节奏。即便是郎平本人出演,也未必会比她更有张力。

陈忠和是我和我奶奶非常喜欢的教练,总是笑嘻嘻的他,让人看了不反感。女排的女孩子们太苦了,有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教练,反而是一种幸事。可惜,第一段落用了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郎平带中国女排重返巅峰,必定也要占用大篇幅,所以陈忠和的部分,显得太弱了,不如现实。黄渤也没有陈忠和帅气。

当然整个影片的观感还不错。除了有些年轻观众不认识苏联的旗帜,有些观众一直在抽泣。

因为是河南人,所以当河南球员朱婷用河南话讲述被皮划艇教练拒绝的事情,“妞,你这腿往哪儿搁”的时候,大家全部笑场了。

我觉得女排精神不仅仅只在运动领域,在中国改革开放,奋力发展的这几十年,女排精神,女性同胞,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半边天是对她们最贴切的称呼。很多时候中国男性完全被中国女性比了下去,让大老爷们儿有点羞愧难当。但是,有这样的半边天,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幸运。

因为,在影院,哭的最惨的是她们。在球场上,拼的最凶的,也是她们。

向她们致敬!

 2 ) 向顶级女团中国女排学习: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正式海报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夺冠》终于上映了,从一开始定档到如今正式进入院线,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恍如隔世,虽然它姗姗来迟,但期待依然还在,为了陈可辛、为了巩俐,为了中国女排,也值得一张电影票,值得重新走进电影院。

《中国女排》,现更名为《夺冠》,陈可辛要给我们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这之前,真正的体育故事片很少。1958年,谢晋拍过《女篮五号》,讲述解放前夕的上海,那时候秦怡还很年轻,篮球比赛的大场面也很震撼,女篮运动员胸前的“上海”字眼格外亮眼。相隔62年,陈可辛带着《夺冠》重新将体育片带入公众的视野。

一、陈可辛的女排和铁榔头

陈可辛将主要角色瞄准了大名鼎鼎的郎平。郎平外号“铁榔头”,这个称呼的由来据说是“宋世雄看到郎平扣球经常是一锤定音,又根据她的姓,就一下子想到了铁榔头这个称呼”,当然,网上的传说只是传说,我们只知道,铁榔头这个称号确实叫了三十多年,也很能体现郎平的性格,电视屏幕里的她总是一脸严肃,眼神坚定有力,只要有她在比赛现场,女排姑娘们好像就有了底气。郎平是那种就算你不喜欢看体育比赛也一定知道的人物,只要提起“中国女排”,就一定想到郎平。她的名字似乎注定和“女排”联系在一起。

巩俐扮演郎平

谁来出演郎平,成为了坊间谈论的焦点,直到名单最后锁定在巩俐的身上,大家欢欣鼓舞,扮演郎平,巩俐无疑是不二人选,不是她,还能有谁呢?大家都爱叫她“巩皇”,不仅因为她真的演过皇后,还因为她拥有皇后一样的气质。巩俐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她早已不用再证明自己什么,从张艺谋的谋女郎一路走来,巩俐真正蜕变成了她自己,她的气场,足以支撑这个人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巩俐就是电影界的郎平。看到她的定装照,更敬佩她的职业精神,几乎素颜,没有抹口红,剪了短发,穿上运动衣戴上眼镜后,几乎认不出巩俐,她甚至在声音和走路的姿势上都做了处理,电影中她的声音极像郎平,还有稍微耸肩和驼背,背后看,不就是郎平吗?

导演陈可辛

二、为什么喜欢排球?

排球,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看了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的那一招“晴空霹雳”迷倒了无数人,也包括我。那时候对排球充满了敬畏之心,到了高中,每个同学都可以选一个兴趣小组,而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排球”。

当看到《夺冠》中女排运动员们一遍一遍地练发球、接球和在墙壁上抛球,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高中时光,也不禁流下了眼泪,因为我真的打过排球,知道接球的时候手有多痛。如果不是对排球的热爱,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体育是考验耐心、毅力和信仰的运动。以前我们总听老人们说,只有家里很穷很苦才会送孩子去练体育,不然谁舍得让孩子受那份罪啊?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像电影里教练说的,只有当你的肌肉记忆形成了惯性,才能在下意识里做出正确的反应,而这种下意识,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异常艰辛,8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几乎是一穷二白,条件各方面都不能和欧美抗衡,也别说邻国日本了,而那一年的世界杯正好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女排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拿到了1981年的首个世界杯冠军。那时候全国共有电视485万台,按照全国八亿人口计算,每165位中国人才拥有一台电视,当年的世界杯,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中国人挤在一台电视机前面观看的,当看到女排运动员们拼到最后一刻,终于拿下这个冠军的时候,全国人民沸腾了,大家相继涌上街头,欢庆这来之不易的冠军。那时候,我们多么需要证明自己能赢,证明自己可以,因为我们受苦的日子太久了,我们渴望新生活,也渴望在全世界的面前证明“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拿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

老一辈的教练说“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看到酒店房间里的电视、冰箱,心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赶上他们的步伐呢?”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代表学校去日本福冈文化交流,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到了那里以后感觉自己来到了新大陆,什么也没见过,第一次用“自动贩卖机”,想喝可乐,不会用,洒了半杯,心疼地哭了,那时候团里每个人的零花钱就那么点。回去的路上,我心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上自动贩卖机啊?这东西真方便,只要投币就能掉出好吃的。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大街小巷最不缺的就是自动贩卖机,甚至不用硬币,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掉出一杯咖啡。但是,我们缺了什么呢?中国女排的精神还在吗?

老一辈女排们艰苦奋斗得来的金牌不可磨灭,我们回顾一下老女排的战绩:1981年之后,1982年,中国女排在首战0-3输给美国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一鼓作气连赢6场比赛,最终夺冠。1985年,中国女排再次以全胜战绩夺冠,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大赛的球队。198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3-1击败古巴队,赢下五连冠。那时候的队伍里,有年轻的郎平,在电影里,由她的女儿白浪扮演。

但是就像郎平说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打球”,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20世纪,2003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再一次站在世界的巅峰,他们以11连胜赢下冠军。随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连失两局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连胜三局击败俄罗斯,再次夺得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

之后,中国女排就开始一路下滑,一蹶不振,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次戏剧性的相遇,注定了郎平之后的选择。当时的郎平是美国队的主教练,而中国队的主教练是陈忠和。没想到的是,美国队打赢了那场比赛,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因为郎平作为一个中国人居然带领美国队赢了我们。比赛都有输赢,但是这个输赢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又是那么重要。在影片的后面,导演终于借巩俐扮演的郎平的口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那么在乎赢,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自信。我们身上的包袱太重了。等到我们足够自信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在乎赢。我们这一代人的包袱就让我们背吧,我只希望你们为了自己打球。”陈可辛,他太懂我们了,我们中国人,一直活得那么沉重,为了父母、为了国家,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为了自己,开开心心、轻轻松松地上场比赛?

郎平回到了中国队,她希望改革,希望所有的女排队员,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有当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时候,你才懂得真正的体育精神,不是什么输赢,而是享受体育本身。终于,她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打排球?

练习

三、从80年代至今的爱

《夺冠》这部电影在灯光、美术上面也做得极其出色,从80年代的训练场开始,就像历史在重演,看到那些小时候的场景重现大银幕,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八十年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虽然那个时候我们都没什么钱,但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就像《明天会更好》里唱的:

“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拥抱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中国女排的运动员们怀着对祖国虔诚的爱踏上竞技的征程。让我用帕慕克在小说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我们一生当中至少都有一次反思,带领我们检视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们何以在特定的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这一角?我们出生的家庭,人生签牌分派给我们的国家和城市——都期待我们的爱,最终,我们的确打从心底爱她们。”

 3 ) 到头来还是一句话:我看爽了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镜头都剪得很碎,最关键的几球的视听表现力表现力甚至不如小时候的《青春的火焰》和《灌篮高手》(当然日本人拍起来又实在太夸张了)。最早的那两场比赛(对江苏男排和日本女排),甚至球路的追踪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个疑惑的点是上半节对名字的回避和下半场对名字的张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些英雄们名字的渴望。

然而,随着渐渐看下去,我实在架不住,“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所激荡出的猛烈回响。从小到大我能看的几场中国女排夺冠的直播都看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女排姑娘们夺冠跟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她们登上冠军奖台,看到五星红旗跟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我无法从中离间出来,实在做不到,就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这是朴素的、原始的、炽烈的、真挚的情感,在对此是该冷静刻奇还是该坦然沉浸之间,我都毫无保留地选择后者。

因为,英雄无论如何就是英雄啊。

而作为企图在影院中重新唤醒这几段国民记忆的《夺冠》,我没看出它在处理上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或许终究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大得不得了),也没看出它距离自己(或者外力)所预设的目标离得很远。这些导致的结果是,我没有办法把这部商业电影与中国女排做非常冷静的切割。

同志们,银幕上的她们,就真的是她们啊。

一句话,我看爽了。谢谢中国女排。

 4 ) 你为什么而打排球?——不同时代的存在感寻找之路

《夺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讲老女排夺冠,下半部讲新女排夺冠。

上半部无法给我带入感,可能我理解不了那个时代:根本是灭绝人性的训练,照这么练下去,不是死就是残。别说打比赛了,能够活过初七,挺过十五就已经是被神眷顾了。据说是郎平本来负重只有20公斤,然后硬是练到负重100公斤以上,我的天哪,100公斤是什么概念,况且还是这么苗条细长的姑娘。数字是可以喊口号喊出来的吗?想起来那时候一句口号叫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大概真的是那个时代的真实氛围——口号喊着喊着就信以为真,然后就硬要全世界陪你一起演戏。

所以,上半部的基本内容总结成一句话:老女排五连冠=大力出奇迹。对于这个论点我是不能信服的。我不信,我完全不相信。然后我就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提前离场了,毕竟片子老长了,早点回去还能练会儿琴。

巩俐饰演的郎平把我留了下来,她的眼神是整部电影的聚焦点。对于老女排的辉煌,她是矛盾的——老女排的荣誉是她与姐妹亲手缔造的,这是她一生的骄傲;但老女排的灭绝人性的训练方式,又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病与折磨。对于曾经的“五连冠奇迹”,她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她甚至痛恨这种非人的训练方式,她向往西方的科学与人性化的训练理念,于是去美国学习。而在08年带领美国女排夺得奥运冠军之后,郎平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了无尽的纠结和矛盾:一边是做为主教练的功成名就,一边却被国人骂作“卖国贼”,没错,一场比赛永远不仅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尤其是这种奥运大赛,这里面承载着太多东西。巩俐的表演并没有太多台词和内心独白,但是一个眼神,什么都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电影看到这里,我不禁思考香港导演陈可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拍这个题材?虽然是贺岁片,除了大过年的给大家热闹热闹,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宣传片中,郎平那复杂而有坚定的眼神就击中了我。陈可辛导演呈现的不仅是郎平的矛盾,女排的矛盾,更是这个时代的矛盾。

郎平的迷之眼神

结合当下的实际,尤其在教育领域,两股势力不断交战,你来我往,此消彼长。这两股势力一个是来自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崇尚科学,人性化,引导孩子天性和兴趣,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学到本领,简称“快乐教育”;另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崇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哭着学出来与笑着学出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等等,简称“吃苦教育”。到底孰对孰错,孰是孰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陈可辛导演肯定给不了我们最终答案,谁也给不了。

但在郎平引进了全套西方训练方式的最初几年,中国女排的成绩几乎是跌倒了历史最低点。这时候的郎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就差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决定回到起点,带领年轻的姑娘们去寻找老女排的足迹。这一段着实打动了我,比赛夺冠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精气神。

郎平不停地问每一个队员:你为什么而打排球?如果对于老女排来说,是为了国家荣誉,为了中华崛起,其实也是在当时的时代语境下,寻找国家层面上的“存在感”;那么对于新女排来说,就是要找回做作为人的“精气神”,也就是个人层面上的“存在感”。

找到“存在感”之前与之后

这就是为什么郎平叫朱婷扣球的时候一定要喊出来:齐天大圣金箍棒敲下去的时候也会大喝一声“呆”,吓得妖精一哆嗦;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当年赢球的时候都要大喝一声“杀”,吓出对手一身冷汗。扣球的时候喊出来为的是长自己的势气,灭他人的威风。这就是体育的意义,体育运动就是要培养一个人的胜负心,也就是这口“心气儿”。而现如今流行的是丧文化,我们都自称“社畜”,物质生活空前丰富繁荣,生活压力却空前沉重。但是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人的那一口“人气儿”没了。正所谓“人活一口气”,要是这口气没了,就算是没死也是行尸走肉了。

所以无论是“快乐教育”还是“吃苦教育”,我看都不重要,这些都是方式或方法。教育本就有教无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就对应不同的方法。重要的还是那句话,“你为什么而打排球?”学习的过程本就是领会学习的意义的过程,领会了学习的意义,也就领会了成长的意义,同时也就领会了自我的意义。

所以有时候听到学生弹琴状态不对劲,我却干着急也不知道怎么帮他。现在看来其实也就是缺这么一股子气儿。有种演奏叫做“佛系演奏”,就算一个音都不错,所有表情也都做了,听起来照样索然无味。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女排精神了。如果有那么一件事情,比如一次考级,一场比赛,一次上台表演的经历,那把你的心气儿提起来,让你体会到“为什么而演奏”,那么无论胜负,你就已经成功了。因为人活一口气,音乐也要活出那么一口气!

 5 ) 我要是陈忠和,我也不能忍

电影原名中国女排,这是一个很难被浓缩进电影体量的宏大主题,陈可辛大胆挑战,结果在戏内戏外都壮烈失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越大的题材越需要找准切入点,郎平自然是很好的选择。然而问题在于,以“中国女排”这四个字立项,兹事体大,选择突出个人,付出的代价就是更名、删改、遭遇当事人抵制、以至于最终失去了全体老女排的署名权,让几经波折终于面世的成片留下了无数古怪细节。

然而这一切都是非战之罪吗?并不见得,编导团队对题材的把握偏差才是根本原因。全片最值得玩味的一点是,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中美大战被提高到了灵魂线索的高度,一头一腹两次呈现,以至于很多人都会以为这至少是一场奥运半决赛以上的关键战役吧?其实,那只是一场并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小组赛,中国输球以后照样小组出线了。

编剧选择这场比赛作为片眼,而把04年雅典夺冠的冯坤赵蕊蕊们完全忽略,无非是为了凸显郎平身上的戏剧冲突,并为之后回国执教设伏笔。这就完全陷入了拍个人传记的思路,而不是在拍一部属于中国女排的史诗。从剧本的第一幕开始,编剧的思路已经跑偏。原本只是寻找一个切入点,结果却另辟出了一条大道,于是最终种种乱相也就不难解释了。你要是陈忠和,看到04年率队打出的奇迹功勋被彻底抹杀,自己在“中国女排”这个命题中成了郎平光环的陪衬品,你会不会光火?

那即便作为《郎平传》来看,这是不是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呢?依然谈不上。在我这个以体育为本职工作的电影迷眼中,大多数体育电影都有一个通病——过度强调精神力量和戏剧张力,忽略基础层面的技战术价值。这也难怪文艺工作者们隔行如隔山,竞技赛场最精彩的技战术对抗往往最难拍,而表现精神力量则只要喊喊口号瞪瞪眼。于是就有了体育电影里放之于任何赛场皆通用的精神胜利法,这部《郎平传》也不例外。女排精神当然是重中之重,但如何把精神化作实战,训练中怎么练,赛场上怎么打,细节寥寥,再浓烈的精气神也不免显得空洞。更不谈为了制造戏剧冲突,竟能让两队主教练赛前来一场掏心夜谈。传记片不排斥艺术加工,但至少应该尊重常识。

好在通病之下,这部大作依然有配得上期待值的亮点。白浪和新女排的真人演出竟比巩俐黄渤更抢眼,比赛场景的超逼真还原也带来了强大的视觉享受。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同样着力于诠释精神力量,陈可辛能从为国为集体的老调子上升到了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的境界,更说出了“我们过去之所以只想着赢,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的台词。这给女排精神注入了更具时代感的全新价值观,令人为之一振。然而,最终经过修改之后确定的新片名,却依然是《夺冠》这两个字。

综上整体感觉,这是一件在创作者、被创作对象,以及创作背景三者之间充满着违和感的成品。电影从初创到最终被呈现出来的全过程,应该会比电影本身更精彩吧。

 6 ) 夺冠 (2020)

本文首发于深焦DeepFocus

似乎少有香港导演如吴宇森、林岭东,在创作生命的多数时间专注一种品牌和类型耕耘;似乎也少有如香港影人般,总面临被叵测变幻的时代、体制、市场淘汰的风险。为了顺应不同出口市场的需求,迅速练就出“十八般武艺”,在各种类型、语境、价值导向、意识形态中摸爬滚打;相比美学探索,不如说是生存需要。

而跃幅之大,甚至到了瞠目结舌的程度,谁能想象拍摄“《古惑仔》系列”闻名的导演会受邀指导讲述“开国元勋”革命青春的《建军大业》(The Founding of an Army,2017)?

出路,仿佛曲径迷宫,成为不仅摆在每位香港影人面前的“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回归以来,陈可辛这20年的创作距离其成名作渐行渐远。但借由他“从未失手”的履历,提示了如何有意识的在目标市场迁移的过程中“保持姿势”:从尝试打通亚洲三地的《三更》(Three,2002)系列;到CEPA签署初期启用亚洲明星团战略投放的《如果·爱》(Perhaps Love,2005)、《投名状》(The Warlords,2007);当内地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票仓后,则全面拥抱内地明星聚焦大陆题材的《中国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2013)、《亲爱的》(Dearest,2014),再到实现“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结合实现共赢”的《夺冠》……

在这些“顺势之作”中,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一条为“港人北上”摸索出的成功之道——心的回归。

但一味的顺应,既不能作为困于瓶颈的抵赖,更不能变成战无不胜的法宝。“万变不离其宗”的依然是各种类型间暗涌的作者表达。下文以《夺冠》为轴,从“恒定主角”、“视角迁徙”、“两难之境”、“时间横断”四方面,探讨陈可辛贯穿其创作的语法和母题。

恒定主角

在陈可辛所涉猎的类型文本中,贯彻着一项“恒久不变”的核心要素:主人公人设的统一性。《甜蜜蜜》(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1996)中李翘、《投名状》中的庞青云、《夺冠》中郎平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她/他是不畏质疑、不改初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甚至不惜斩怒情缘、六亲不认、佛挡杀佛的人。

其主人公异乎寻常的执着顽强,人际冲突反而坚定了其斗志,只有时间创痕才能让她/他暂时回首、心生恻隐。这是其电影最动人的经典时刻:李翘与“米老鼠”的悲怆重逢,以及在老友手机中想起的国歌。在对张彻名作《刺马》(The Blood Brothers,1973)进行重构中,作者将阶级无法僭越的愤怒和绝望作为翻拍的核心。对以陈可辛为代表的香港电影人而言,或许依然“芒刺在背”——任何对裂痕的漠视都将是一部损失惨重的血泪史。

为了坚守这个人设,陈可辛不惜触犯一个当今教材“明令禁止”的创作大忌——其主角缺少人物孤光。从头到尾似乎并未发生动摇。要注意的是,李翘、庞青云、郎平等主角们在各自影片中经历的只是境遇的浮沉,而非其性格颠覆。

或许是生存于时政敏感带,所以本能的偏向自我依靠,与其说陈可辛不相信人会轻易动摇,不如说他对人转变之后的去向更为困惑。

为此,他执着为影片中(不论正邪)每个角色建立一套坚定的处世哲学。有了这份坚定,角色便有了魂魄,有了态度延展生命轨迹。在双人轨迹交织中形成冲撞,并在冲撞中逆推出坚毅面孔和所处立场。

或许是顾忌这样一位满溢作者个人价值倾向的“强人设”很难让观众一上来代入认同,作者巧妙地施行又一“不变”的怀柔策略:通过置入一个(同行的)旁观者视角,让观众循序渐进的接纳主角/作者的核心价值观。

故事在主角与旁观者(多为片中另一位戏份相当的主人公担任)的相识和冲突中,导向第一个冲突事件(在“九本格式”剧本中第四本的位置)的引爆,而叙述视角借此向其主人公迁徙。

视角迁徙

在《甜蜜蜜》中,观众跟随初来乍到的黎小军见识陌生的香港和张曼玉饰演的李翘。随着他渐入本地生活,并与李翘日趋亲密,作者欲盖拟彰地剥离着李翘的身份(以及内心世界)。

随着第一次街头分手,李翘拒绝了同款戒指并吐露了实情:“黎小军同志,你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主角的核心目标被和盘托出,成为其与旁观者间无法修复的(观念)裂痕——至此,陈可辛要求观众进入李翘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场爱情。

《投名状》则“如法炮制”。通过三弟姜武阳的回溯视角去审视大哥庞青云的一生功过,攻城后庞青云执意军法处置强奸民女的兄弟,并借此将内心觊觎已久的壮志/野心“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让人欺负,我们要做的是这样的大事”一吐为快,成为与对立者赵二虎、旁观者间无法修复的(阶级)裂痕——至此,陈可辛要求观众进入庞青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场恩怨。

《夺冠》在郎平作为绝对银幕主体的前提下,依然通过陪打教练(青年陈忠和)的视角来接近当年身体条件尚达不到上场资格的主角。当再次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后,郎平从专业角度坚持当今体育必须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力量,提出以“大国家队”的建队宗旨,成为其与官僚者、传统者间无法修复的(体制)裂痕——至此,陈可辛要求观众进入郎平的视角,重新审视前两次的夺冠。(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回避了郎平在95-98年第一次当主教练的经历;同时通过陈忠和讳莫如深的台词“你以为我心甘啊,可是他们不信啊……现在你能给大家带来暂时的希望”,话中的“他们”是谁?“不信”的又是什么?)

采用恒定主角、视角迁徙的叙述策略,令观众得以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立体的认知其核心主角。除了更有效传达作者的个人意志外,不能忽视的市场考量是,交替视角讲述同一故事,能塑造出相爱相杀的一组核心形象(“三十年的朋友,一朝的对手”)。相辅相成、不分伯仲、同样饱满、同样立体的“双主角”能够吸引两位卡司相当的明星出演,以“双保险”作为票房的保障。

两难之境

综上,会发现陈可辛作品不同一般主流电影的冲突模式:不依赖性格差异设计矛盾,而通过揭示其主角真实性格而彰显早已存在、难以避免的(观念、阶级、体制等)裂痕。

究其根源,则引出陈可辛第三项“恒久不变”的核心母题:“两难之境”。

《夺冠》通过核心主角以“双雄模式”通过三场决赛,展现一个历时几代人的伟大群体。其贯彻语法“恒定主角”和“视角迁徙”获得了最高效的发挥:通过将大小角色淬炼成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郎平与陈忠和、朱婷、甚至被迫离队的国手间的对手戏被刻画成一幕幕触及人心的“高光时刻”。《夺冠》作为一部不掺过场戏的电影——每一幕都可谓在40年的光辉岁月中精挑细选——每一场戏、主角的每一个选择都聚焦于一次在新旧思想、代际、体制、价值交锋中的两难选择。

从《甜蜜蜜》到《投名状》,主角不悔的初衷引发情谊的中止,在价值观念中凸显难以弥合的裂痕。但就对立双方(主角与旁观者)而言,作者却故意模糊对错、正邪的直接判断。李翘在放弃黎小军后,是否应该迅速转向了豹哥?但作为审判者,在小婷眼中渣男无疑的黎小军合适吗?庞青云在弹尽粮绝时是否该与“魁字营”交易疯狂赌命?但作为审判者,为一双军鞋动手杀人的姜武阳合适吗?

在《夺冠》中,其实还有一个不在画框却无法回避的“审评者”——看客/观众。如果有观众置疑陈可辛在表现郎平被骂时消音处理,这其实作者无奈的留情。因为羞耻的不是郎平和陈可辛,而是曾经的我们、被狭隘民族、官僚主义所裹挟的看客。

消音,作为一个被迫存在的视听BUG,成为一个徒有其表的姿势,在尴尬的空余中陈可辛抛给银幕外审评者的诘问是:那么在乎输赢/正确,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陈可辛不但通过“恒定主角”否定立场的见异思迁,更通过“视角迁徙”拒绝片面的定性“是非对错/正邪善恶”。

他采用多视角、多维度交织的方式,将传统冲突模式的“正邪对抗”转化为在价值裂痕间主角们的“正正对抗”。从而将其置于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境——不论主人公坚定的目标是对是错,她/他都义无反顾地走到底,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转败而胜,将歧路走成正道。

时间横断

事实上,拍摄《夺冠》又何尝不是一次创作者的两难之境?

相比被聚焦群体40年来的丰功伟绩,在135分钟的有限时长内电影所能截取的无疑仅是惊鸿一瞥。电影作为“浅尝辄止”的时空媒介,即使再审慎的提炼和取舍,都将可能是“一次冒犯”。观众、当事人会本能的着眼于它所遗漏的而非所呈现的内容。

“中国女排”早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符号,烙印在国民的记忆和神经中,产生着条件反射般的震颤。导致任何人、任何时候试图素描这座丰碑,一个个沉淀在国民心中远去/永恒的画面便会从记忆中苏醒,即使藐视戏剧规律也在所不惜。

从本体论而言,历史时间在再现时间中复活——在流逝中过去的事物以影像的形态重抵现在——在观影中,我们首次经历、我们再次目睹过往和此刻的“双重失去”,而画框中凝结的每一幕都是在女排历史中精挑细选的“高光时刻”。冲动在影像抵临中迸发,又在其时延中留下余迹,双重的情感呈辐射般蔓延,在目光和记忆的交汇中构建起“一个不可能再触摸的真实”。

THE END

 短评

反对逢煽情就批判的另类政治正确,这样的题材就应该有这样的张力。陈可辛是实打实的细节狂魔与情绪大师,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到郎平,三代脊梁,选的片段太过合适。前期争议很大的“和平大战”的魅力在于中国教练、中国理念与中国技术的碰撞,这就是最“中国”的女排故事,又完美地串联起女排的兴替脉络,远比单纯的胜利来得更重要。看过很多十几年前报道的老球迷表示白浪太像她妈了,陈忠和的形象没有半毛钱歪曲,而巩俐就是郎平,她的表演是精准而立体的。当然,郎平也值得这样的戏份,一把斧凿起中国女排经久不衰过去和将来的铁榔头,一个把“夺冠”两个字从一种结果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女人,值得这种精彩的铭记方式!

4分钟前
  • BARRYoung
  • 力荐

为了谁打球,到最后也没说清楚。拍得像cctv5的专题片,节奏却没专题片做得好。电影本身不及格的,动人的是真正打球的人。

5分钟前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还行

那代人背上家国的包袱,攻防的是民族的尊严。因为不够强大,输了比赛将后悔一生。这代人卸下民族的重担,触碰的是世界的摸高。只管享受体育,不再需要成为任何人。她赢了此生最想输的比赛,他弃了此生最想要的职位,冲出亚洲的呐喊言犹在耳,走向世界的标语字迹已干,墙上的球印却凿进了每一代人心里。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电影,它是一种精准的民族情绪消费,导演把精力都算计到了情节的煽动性和爱国情绪上。电影用二元对立简单粗暴的手段,把训练和比赛都处理成可以煽情和燃起热血的情绪宣泄,片中的女排比赛被简单粗暴的处理,真不如直接看一场女排比赛时更有戏剧化。因为故事的时间跨度大,故事前后的戏剧张力也割裂了,后半段直接变成《郎平传》,让她一个人对抗三十年不变的体制,营造出体制在进步的错觉。最终的女排精神成了迪士尼童话里最常见的美式主旋律——做自己,女排精神这件事前后拧巴了,却还是不得不转向新时代的女排精神这个主题上。其实电影讲的是时代进步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女排精神了,姑娘们做自己开心就好。供消费情绪的作品一般都没什么价值,因为这其中没有智慧,更多的是算计。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能感觉是各方角力下最安全的结果,陈可辛小心翼翼完成了任务,维基百科般复刻关键节点,直到郎平带领美国夺冠后人物的情感和矛盾才终于得以落地。“不以输赢为标准,也不必成为其他人”,大概是第一次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里看到这样的价值观吧!

1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和脑海中所想象的完全吻合分毫不差,换言之,是一部被民众想象与民族期望绊住的电影。“无路可退”本是电影的题眼,前半程暗指挣脱物质匮乏,后半程靠近抛弃精神压抑,但无法明说无法深谈。眼神和身体足够强悍,更倾向于瞬时的捕捉而非常态的构建,相较之下语言则显得苍白,无论是赛前鼓舞、赛事解说还是赛后感慨,都不如沉默更加有力。

1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非常不满意巩俐的表演,纸片人的演法,看似气场满满,但空如纸老虎。

2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原名叫《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叫《夺冠》,看完电影发现的确不该叫《中国女排》,应该叫《郎平传》。导演并不具备拍摄整个中国女排的能力,人物太多了,每个人都拍了,但每个人都没拍好,还不如选两三个人,主要讲她们的故事,讲透彻。老队员全都没有名字,全部叫的编号,我还不如直接去看比赛录像或者纪录片,至少还知道谁是谁。中国女排为什么曾经夺得五连冠,后来又跌入低谷,再后来又重回巅峰?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把这个问题讲清楚。电影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但自始至终都没说清楚什么是女排精神。前半部分讲女排刻苦训练,这都还很正常,到后半部分就跑偏了,往成功学、毒鸡汤发展了,什么“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你不需要成为我,你应该成为你自己”……她们拿奥运会冠军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教练每天讲讲大道理,说几句人生哲理?

26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年前观影团】“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一场排球赛的输赢?因为他们太看重赢”能借郎平之口说出这句话我觉得够了,中国银幕上应该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女排精神、国际标准…能看出来陈可辛把两个时代的碰撞感拍出来了,他真的明白不能单一的教育式拍电影,他真的很会抓重点。后半段确实撞了《绝杀慕尼黑》,可能每个故事的奇迹,都需要一个偏执的疯子。

27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是中国女排好看,而不是电影好看。

30分钟前
  • lanmons
  • 还行

彭昱畅长大之后果真变成了黄渤😂

32分钟前
  • 段尽欢
  • 推荐

如今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所有一切都要靠大家拼搏的时代氛围。这正是电影要传递的主题,只有我们了解那个年代需要前辈们拿命去拼的那种精神,才能更深体会如今这个什么都有的年代拼搏又是为了什么。话虽然老套,但永远不过时,蒙太奇手法的赛场氛围点燃热血,35年之间新老中国女排的花样年华,拼成了两代人的“集体回忆”,去呈现一个时代的荣光

3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人物没立起来。太悬浮了。个人不咋喜欢

37分钟前
  • 梳打小饼
  • 还行

比想象中好。平行剪辑剪得淋漓畅快,节奏行云流水。女排真实队员演技也不俗,不错! 当年机场的速溶咖啡苦如药,如今机场的瑞幸咖啡香饽饽;当年国人为女排精神振奋上街摇旗呐喊,如今哪儿还有这份狂热与躁动?陈可辛点题点到了关键,使得后半段猛于前半段。结局收尾得恰到好处,简单、有力量!最后王菲+那英的片尾曲动听极了! (彭昱畅被黑得好惨…哈哈,也很可爱~)

38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确实有点抱不平,04年雅典奥运女排陷入低谷多年重回世界之巅,振奋人心的0:2惊天大逆转,本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一笔带过了。甚至连冯坤,赵蕊蕊,周苏红这些提都没提,冯坤可是继孙晋芳之后最棒的二传兼队长了,他们也是女排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啊!何况那届还是陈忠和执教的。难怪从《中国女排》改名《夺冠》了,我明白这部电影主要想要突出郎平,我同样也非常非常喜欢郎指导,但这不是《郎平传》啊…

40分钟前
  • 手稔花琴
  • 还行

总体过于冗长,个人戏份太多了,叫《郎平传》更合适,中国女排在我看来应该是几代人一个大集体,而不是某个很突出的个人,比赛戏挺燃的,算是亮点

45分钟前
  • xkc1117
  • 还行

陈可辛还是厉害,算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了。从国家到集体到个人,看完这个片对女排精神会有更多的理解。以及巩皇和白浪演的真好啊。2021.1.15,二刷with toto。

50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陈可辛对情绪的抓取,依然很好,哪怕是在这种文章里。早已不对比赛成绩热衷,那些赛事仍能唤起竞技的热血,热的也不是那些大而不当的概念,还是为了大写之下小写的人。“中国女排”是被需要的,八十年代因为国弱,现在则是过来人的记忆承托,新一代的自我定位,以及永不过时的女性互助力量。除此以外,有郎平与陈忠和的情谊,更有声誉几度沉浮后逆战的漂亮。再早几年,故事就不是故事。但部分对口型、不道名、删减与割裂,故事也只能是故事。三星半。(映前看到《风林火山》预告,激动。片尾又见余静萍,几阵涟漪。映后听说中巴大战动用11个机位,其中沉浸式的镜头,就是她扛着机器在场内穿梭而得。)

55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谁说的丑化陈忠和?明明塑造得超级伟光正好吗!这是一部你知道所有剧情但也依然会看得超级激动、热泪盈眶的电影,女排姑娘们太棒了,女排精神太棒了!

60分钟前
  • 安心
  • 推荐

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记录国足的电影,哪怕叫《出线》,我也会热泪盈眶吧。

1小时前
  • 第五个希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