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光1986

HD

主演:玛丽·里维埃,Amira Chemakhi,Sylvie Richez,María Luisa García,Basile Gervais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8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绿光1986 剧照 NO.1绿光1986 剧照 NO.2绿光1986 剧照 NO.3绿光1986 剧照 NO.4绿光1986 剧照 NO.5绿光1986 剧照 NO.6绿光1986 剧照 NO.13绿光1986 剧照 NO.14绿光1986 剧照 NO.15绿光1986 剧照 NO.16绿光1986 剧照 NO.17绿光1986 剧照 NO.18绿光1986 剧照 NO.19绿光198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绿光198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夏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巴黎女子戴尔芬(玛丽·瑞莱 Marie Rivière 饰)却陷入了忧伤与烦闷中。刚刚和前男友结束恋爱关系,本来约好与她一同度假的女友也放了她鸽子。尽管其它许多好心的亲友邀请她一同度假,但是她却一一拒绝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度假计划,只有她看似要独身 一人困在巴黎过冗长的夏天。她寻寻觅觅,终日游荡在各处,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情人,但是所遇之人皆不能触动她心。在马赛海边,她听说了关于绿光的传说:谁能看到绿光,谁就能得到幸福。落寞的她打算返回巴黎,在车站,一个男子对着正在阅读小说《白痴》的她微笑,戴尔芬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她主动邀请男子去海边看日落。在灿烂的光辉中,男子对她表白,而她却固执地等到绿光才给出答案。  本片获得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红海盗昨日的美食 2020新年特别篇涩青298-03浮生录误杀瞒天记未删减版搭车人生之路战火四千金血洗英雄堡童话夜蒲我用夏天比拟你天边的孩子战狼特攻队地雷战1963丝绒记圣女贞德1948相见恨早天崩地裂下三角天鹅城之恋黄雀在后汉娜·蒙塔娜第二季能不离最好还是别离扭转乾坤樱桃魔法THEMOVIE~如果30岁还是处男,似乎就会成为魔法师?白狗尸体胞弟复仇记再造战士3:重生在那遥远的地方银线风暴乱世激情邪神的天秤 公安分析班孤胆英雄姜味关系杰出的邓迪先生晴雅集 · 幕后纪录片邪恶异灵寻味安徽摩登家第十季心跳戈壁魅力四射长安森迪里安妈妈的口供

 长篇影评

 1 ) 侯麦偏爱摩羯女子

我原本对星座不感冒,因为《绿光》居然对此开始发生兴趣。

彻头彻尾完全讲摩羯座女子的电影,主演Marie Rivière本身也和剧中人一样是摩羯座,影片里头甚至还有两处煞有其事地谈及了星座与人性格命运的联系。
侯麦一贯擅长洞察人心,厉害到故事与现实叫人难分真假。
听说,原来他的创作源头之一就是与别人的谈话,特别是和他电影的主创人员,他的演员们之间的交流,然后在这许许多多的互动之中,结合他自己的想法,才写出一幕幕剧情。《绿光》本片编剧之列中也包含有Marie Rivière的大名。

看了《绿光》,就是惊奇于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如此相似的人生,莫非真的性格决定命运,而星座研究是史上最强大的统计学成果?

有意思,即使摩羯座的人是那么地对自我失望,在人群中沉默不安,认为全世界也没人会真正能够关爱自己——仍然有侯麦无声耐心地关注着,并且加以细细地描画,这真是让人受宠若惊。

故事说的是花都小秘Delphine临度假前被人放了鸽子,单身的她找不到旅伴又恐惧孤独地一个人上路,遂与女友一同返乡度假,朋友的家人平凡随和,不知怎的却让Delphine感觉自己愈加孤立怪异,朋友想帮助她找男伴也没能成功,于是悻悻地返回巴黎。
孤单的她又挂念起分手2年的男友,于是又想到去前男友的山中故居,但孤身一人游故地的感觉尤其凄凉,当日就逃回了巴黎。
长长的假期仍没有结束,Delphine第三次出发来到海边,她听到老人们谈论起稀有的绿光,记在心里。年轻的Delphine在海边也没有摆脱孤独,偶遇一瑞典女子,有两个男生上来搭讪,她又再次逃开。
终于假期将尽,在返家的车站因为手中书而结识一位陌生男子,对他有好感的Delphine与其结伴去海边,终于在他的陪伴下见到了绿光。

就是这么一个有点琐碎,絮絮叨叨的片子,结尾真是鼓舞人心,但是前半部的线索和细节对同是摩羯座的我来说真切到可怕。

比方她念念不忘分手的未婚夫,回顾以往尽怪罪自己不够好,每每接到他电话时,流露那种宁静、陶醉于柔情的口气
而好朋友怨她老是不快乐,却又不出去找人,她自怨自艾地说“没人会看上我”,接着又为自己找理由说“我心里还有他”
在乡下,孩子问她“你没有男朋友吗”,她不自在地撒谎说“我当然有阿,我有很多”
路上怪模样的男子对她说“您很美”,她一点没有欣喜,反而像受了侮辱一样怒诉对方
……
看《绿光》时,我们也会觉得Delphine其实是个不错的女孩子,但是她有种奇异的悲观和不自信情愫——天地苍茫无人境地会让她想哭,艳阳高照包围在乐呵呵的度假人群中她依旧不快乐,甚至像是身穿盔甲般完全隔离在欢乐的人海之外;朋友的家人关注她令她浑身不自在,可与瑞典女孩一起时一旦被冷落她就越加一言不发,最后干脆逃走;总是认为自己不好不美,别人夸她也觉得不可信,但即使这样仍然对男人很挑剔。
直到最后,我们发现,如果有异性不那么咄咄逼人焦距在她身上,而是与她分享共同爱好或其他身外物,温柔地相待倒是能让她放松了下来。


我很喜欢绿光所代表的——作者没有说遇到绿光你就能找到幸福,他说的是绿光会让你“读懂自己”——读懂自己,认识自己,也理解周遭的人们,这才是一个人获取幸福的唯一途径。

--------------------------------------------------------------------------

最后,也想谈谈与《绿光》同处“喜剧与箴言”系列的电影《飞行员的妻子》。

同样由Marie Rivière主演,如果说《绿光》充满着关爱,那么《飞行员的妻子》则完全是揭露了摩羯女子的另一面劣根性。

Anne爱上有妇之夫的飞行员,恋爱过后,飞行员竟一去不回,Anne遂与比她年轻的Francois交往。一天,飞行员再次出现,被Francois撞见,于是展开一场跟踪游戏。

Anne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显得如此无私,即便对方曾不告而别有负于她,她依旧对他难舍难分。他清晨来临打搅她睡眠,也会令她觉得如置梦幻。

而面对自己不喜欢又勉强在一起的人时,摩羯女顿时会变得很可恶——那个Francois就是爱她而她不爱的人,Anne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Francois无论外貌、职业都远不及飞行员,充其量是Anne空窗期的替代品(摩羯女是有点物质加势利的)。但是Francois是真正对Anne好的人:Anne家的水管坏了,他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奔忙,Anne却还嫌他一直来打搅自己(真是冷酷无情)。Francois为能跟Anne多见面,甚至想把工作辞掉,Anne对此坚决反对,其实她是不想多跟Francois在一起,同时也不愿意担责任(挺自私的阿)。后来Francois真的生气了,Anne又虚假就为自己辩护,外加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我觉得这其实也是摩羯座经常孤独无助的原因,明明很理性地看待世界,但是又顽固地坚持内心感受,既可以卑贱到任人宰割,也可以残忍到冷面对待关爱……真的,我们根本做不到左右逢源,甚至没办法说服自己忘掉该忘掉的,去爱值得爱的,所以还是孤单地一根筋下去活得比较心安。

 2 ) 爱是一道光

侯麦用九十多分钟的时间铺垫了一场偶遇。摄影机追随女主孤独又焦躁的步伐走走停停,无目的地游移视线。她想有人陪,却总是拒绝靠近她的男人;她害怕孤独,但又不想挤进人群;她有奇奇怪怪的原则,情绪容易失控,找不到倾诉的源头。这是侯麦最好的一部关于孤独和爱情的电影,简单而纯粹,抓住了爱情的神秘感。

[绿光]是一部形式上非常“无聊”的电影:女主多愁善感,长假来临,没有心仪的朋友陪在身边,独自四处晃荡,倍感寂寞。她的无聊有着令人着迷的共鸣力量,诠释了极其私人化的在人群中形单影只的孤独。这种孤独既不是源于离群索居——女主的身边有关系融洽的朋友、家人,常能遇到聊得来的陌生人;也不是不受欢迎所致——多次有男人搭讪女主。那是一种在人群的欢乐声中,突然独自安静下来,才能感受到的孤独。

侯麦用日记体的方式切割女主戴芬的假期生活,每幕戏的开始打出周几的字幕,相互间唯一的联系是主角戴芬——她在这天干了什么。打电话、见朋友、聚餐、独行、闲聊,如是累积她的孤独情绪和对爱情的渴望。

镜头时而与戴芬保持距离,拍摄她一个人走在满是游客的沙滩、冷清的山路、寂静的乡村、清闲的公园,时而慢慢推近,注视她,聆听她。侯麦以此赋予了影片强烈的临场感,加上毫无戏剧性的剧情设计——对日常行为的纪录,让戴芬的孤独贴近真实生活。

即兴发挥是侯麦从“喜剧与谚语”系列开始深入尝试的影像风格。他把1960年代兴起的法国真实电影运动的创作理念带入到剧情片中。

真实电影是一种纪录片创作流派,强调导演和摄影机介入到纪录过程中,代表作是让·鲁什和埃德加·莫兰执导的[夏日纪事]。导演带着问题走上巴黎街头、走进工厂、走入公寓,寻访年轻人,与他们倾谈,打开他们的想法,让不同身份、职业、年龄、国籍的人,在摄影机前坦陈生活思考和困扰。侯麦对此种创作,非常认同,并在剧情片中大量使用纪实手法,重视日常对话和即兴发挥。

剧本阶段,侯麦与主演经常见面聊天,进入她们的生活,甚至会去她们的房间,寻找适合的情境,设计人物个性和台词。[绿光]是侯麦第一次尝试在剧本中大量加入即兴发挥。他在和女主角聊天的过程中,把话题引向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拍摄时,设计便于女主即兴发挥的情境。片中大部分场景(闲聊、独行、休闲等)具有即兴发挥的空间,像在纪录现实人物的生活和对话。

侯麦让镜头也变得“即兴”(也可能是精心设计出的即兴)。当人物在说话时,摄影机会移开,随意拍摄其他角色、周围环境,像把观众带入现场观察;或者是将镜头稍稍拉远,收入角色说话声的同时,混入清晰的环境音,将画面重心从对白转移到情境,突出主角疏离的心情。镜头失去了拍摄主体,即兴移动。

[绿光]的故事开始于长假来临前的两周,戴芬在公司接到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对方不能和她一起度假了。戴芬的脸色立马变得难看,除了这位朋友,她想不到还能找谁一起度过漫长假期。她可不想一个人旅行。第二天,戴芬和另一个朋友见面,心事重重,朋友劝她再找个伴,或者独自去旅行,主动结识陌生人。戴芬一脸尴尬,这对她来说是很难的事情。

这个世界,总有些人,内心抗拒一些在其他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却又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想法或原则。戴芬总是抱怨孤独,但又不愿意像朋友那样,对陌生人敞开怀抱,享受一群人的欢乐,放开内心的种种枷锁。

朋友建议戴芬报名旅行团,她不愿意跟团旅行;家人邀她团聚,她不想如此平平无奇地度过假期;加入到朋友的家庭大聚会,玩了一天后,她又感到不自在,想要离开。无论何时,她都没法忘记自己是“一个人”,即使身边朋友如云,而且总有男人想靠近她,她还是感受不到有融入彼此的快乐。

放在今天,戴芬可能会被贴上“矫情”“做作”的标签。她的孤独,确实是一种需要拿捏得当的情感,就像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极易被人误解成自以为是的清高。侯麦的高明在于捏准了它的度,他真正懂得这种孤独体验。或许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政治立场保守的侯麦,在激进的新浪潮导演中间,也曾感到过孤独。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绿光》是本片的灵感来源,侯麦在电影的后半段通过五名老人的对话,植入了小说中最重要的神秘情节。此时,百无聊赖的戴芬正好从他们身边经过,偷听了谈话。老人们说到,绿光是太阳落下时闪现的一道光芒,极其罕见,看见它的人会变得敏锐,判断出爱情的真假。

戴芬相信了这种神秘中的浪漫。她还是和之前一样,一个人到处消磨时光。几次有男生和她搭讪,都被她无情拒绝。当她准备放弃旅行回巴黎时,在火车站遇到一个男人盯着她看,那时她正在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之前也曾有男人在路上跟随她,她本准备坐椅子上看书休息,当男人试图靠近她时,她立马厌烦地起身离开。

这次,戴芬没有厌烦地躲开,而是主动跟男人搭话,邀请他看日落。当男人向戴芬发出约会邀请时,她突然变得紧张,看着落日,激动落泪。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哭,但男人抱着她,随着她的目光看向落日。绿光出现的一瞬间,戴芬异常兴奋,男人看她又笑又哭,也跟着笑了。

影片结束在绿光出现之后的落日余晖中。戴芬和这个男人的邂逅过程,和之前被她拒绝的搭讪没什么不同。爱情的神秘和浪漫或许正在于此,看对眼了,就是邂逅,看不对眼,就是孤独。之前,从戴芬朋友口中,我们知道有个男人期盼着她去找他,朋友建议戴芬去找那个男人一起度假,她苦笑了一下。所谓孤独并不是找不到人陪,而是找不到最合适的人相伴。

(原载《看电影》12月刊)

 3 ) 属于你的绿光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淡的片子了,没有一点肆意制造的气氛,那么的生活.

有时候觉得,旅行也许就适合一个人,一路的走,跟自己交谈,然后用笔和眼睛记录流动在身边的世界.一个人去旅行过,也许是害怕,总觉得自己没有成为别人记忆一部分的理由,于是宁可自己一个人的走.

人总是孤独的,戴着面具,渴望别人的了解,却又恐惧的甚至不敢赤裸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每次片中的眼泪,都会让我恐怖的感受那份久未释放的孤独和恐惧.

命运有时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帮你削去重量,却又割伤本就很脆弱的意志.然而命运有时候很奇妙,就像旅行的途中,激情早已超出了理智的控制,也许一路的美景,是那么的让人留恋,然而真正希望永存在你生活中的,可能就是那一瞬间出现的绿光.

也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绿光,而在那之前的恐惧和失落,是作为交换的条件吧.

you are the key of my heart,and i hope to be the green light of your life.

 4 ) Green light in my life, I'm searching for you.

应该是目前最喜欢的一部侯麦了。看前半段的时候一直觉得做作矫情的女主很讨厌,然而越到后面就越能从她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害怕孤独,但又无法适应人群。敏感,脆弱,四下无人的时候会毫无征兆的掉眼泪,不停地用“努力过”来自我掩饰。上一秒还活在虚幻的执念中,下一秒又展现出理性的一面,同时还有着自己的迷信。回想起女主度假前朋友给她念的星座运势: “你很孤单,并似乎因此而沮丧,这是恶性循环,但你太固执,不愿改变”,即使我不是摩羯座,也觉得用这几句话来描述当下的我真是无比贴切。

结尾,已不再对假期抱有希望对女主却在车站对一个陌生男人动了心,并在某种神秘力量的指引下跟随这个男人来到了圣尚德吕兹,在那里,她一反常态地对这个男人敞开了心扉,谈论起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无望这种看似矛盾的心理。这个时候的她与在Cherbourg解释自己吃素食的她仿佛判若两人。

而这次交谈似乎也为女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情感宣泄口,之后,她与陌生男人相处的状态变得异常轻松,眼神里也是少有的温柔。或许已经没有人记得在此之前,无论是在巴黎还是比亚里茨,她都曾经无礼对待过想要和她搭讪的男人。

在圣尚德吕兹,女主与陌生男人看到了人们口中的海上落日的最后一道余晖——绿光。此时的我已经把绿光背后那些所谓的物理学原理统统抛在脑后,光的折射,色散,都与它无关了,我知道,绿光就在我心里,当我决定去爱时,我就会看到它。

 5 ) FIFF27丨DAY8《绿光》:在日落的最后一米绿光里,此刻的身边人成为一道休止符

第27届法罗岛电影节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绿光》,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米米

绿光,“迷失”中的一点“安慰”,也因为需要有这样的“安慰”,才能继续艰难的走下去。

孟山

感觉在看自己,看到最后的绿光真的为她舒一口气。看她全程莫名痛哭,发疯挣扎,无所适从,绿光吊着她的最后一口气,何尝没有在吊着观众。

dama.W

不吃肉会营养不良

Andrea

仁慈的侯麦给了女主完美的绿光,可惜人生的常态是没有绿光的孤独。

一桶猫

侯麦的片实在是太法国了— 美景、人头攒动的沙滩、油画的色调、脆弱敏感又孤独的女主、凡尔纳小说中的绿光、闲碎的对话 符合一切我对法国及法国人的刻板印象;在充满文学性的基础上细腻捕捉人物感情 从而很容易产生共情 但情绪化过重还是太矫情了 典型的文青偏爱的电影

消亡之人

太多假装诚恳的自我欺骗,用高谈阔论粉饰所有胆怯的逃避,所谓“寂寞成为一种道德皈依”。 等待绿光并不出于追求浪漫或其他任何玄乎其玄的原因,其实只是再也没有相信并跟从直觉的能力,甚至不再具有爱的能力,所以只能向神与自然寻求启示。 太好的人物塑造。的确反复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因此感到自己被看透了。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整部电影都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甚至最后绿光如约而至,像是侯麦致以我们的怜悯和体恤。 大概有些人就是不配得到爱情的。

快乐王子

话多但流畅自然,只是随机选取生活的琐碎,强调时空但事实上就时间而言跨度并不大,始终是在七月夏日的热浪包裹之下,摄影机的运动也看似随意,但总有一种焦灼和不安的感觉弥漫。与人群若即若离,只有孤独永驻,无法找到自我与他者最舒适的位置。眼泪的袭来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大概是一些飘渺的情绪,人对此总是无力,不如让自然来做决定。带有神秘气息的电影一向迷人,在这一部里也凝结成了一种独特的影像气质,色彩的搭配既是侯麦美学观念的延续又与绿光等神秘事物相呼应,这使得影像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的统一,但终究是气质和氛围大于一些更细节的东西,比如女主角本身无法深究,因为她是始终不变的,直到最后依然会觉得,未免显得单薄。

三色堇紫

侯麦的影像带有一股清新脱俗的独特魅力,男女之间总是有讨论不完的新颖话题,女人的肩带永远都是摇摇欲坠,爱情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但更令人感到动容的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享受与热爱,欢愉的沙滩派对,安宁的夏日午后,浪漫的都市风情,梦寐以求的生活。和身边的朋友谈天说地,却又一个人躲到空寂的丛林里哭泣,一种极度自由却又会让人时常感到悲伤的孤独状态。面对男人的告白她不为所动,固执的望着天边渐渐消沉的落日,在稍显空洞却又无法安放的情绪波动中,流下了压抑许久的泪水,那一刻的她如此美丽、如此孤独,直到天边那一抹转瞬即逝的绿光如神降般初现,她仿佛看到了一道新的希望之光,内心里所有的不安和忐忑都随着呐喊和欢笑逐渐消失,只剩下宁静、祥和与温暖,人生的幸事,如此美好。

伊菲吉妮娅

固执的彷徨、等待,是格格不入,也是迷信使然,细腻敏感的女子,终会遇到一个相知相惜的臂膀,包容改变你的孤僻与冷漠,即使漫长的孤独相伴,丧气的日复一日,总要相信,有一份命中注定的缘,在向你靠近……

FranzCamus

侯麦电影中观感一般的一部。孤僻 感性 神经质 侯麦电影中的大部分女主的形象。

#FIFF27#第8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绿光·奇迹·侯麦

有人研究候麦,我凑热闹借来《绿光》一睹为快。原来看过不少介绍候大师的片子,挺感兴趣的,可惜很不好找。

真的觉得闷,大概我还不是纯正的知识分子,不然应该会对影片有惺惺相惜之感。影片就是讲述了一个单身女子寻找理想爱情的故事。在与旧日恋人分手以后,德芬面临着独自度过假期的苦恼,影片以日记的形式一页页地翻开德芬的假期旅途。

出去旅行是为了排遣失恋的孤单也是为了寻找心中纯粹的爱情,可是无论走到哪,她都无法真正放松自己融入朋友圈中去,一股难以言传的对于爱的渴盼如影随形,但是寻寻觅觅终不得的失落和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寂寞苦闷让她不断地离开又不断地回归。这种期待与失望、渴望与畏惧的矛盾焦虑让德芬无所适从,她几次看似毫无来由的哭泣就是这种心理的微妙呈现。

度假时,德芬听见有一群人议论“绿光”,绿光可以使人洞见他人的感情和自己的内心。德芬一直希望能够碰见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在她几乎放弃等待决定再次回到巴黎的时候,她遇见了青年万桑——一个看上去阳光健康的小伙子,两人攀谈起来似乎很有共鸣,便一起来到度假地的海滨欣赏日落,就在太阳隐没进水面下的一刻,传说中罕见的绿光出现了,德芬欢呼着喜极而泣。 关于电影语言,首先很有纪实风格,但是有别于新现实主义或者贾樟柯等人那种粗糙冷酷的现实,可以说是一种清淡的质朴,像是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的一种电视纪录片,尤其是很多人物对话场面像是纪录片中的采访。

其次,镜头的使用。影片的节奏相当缓慢,镜头总是缓缓地在主人公周围徘徊,或者是在她独自游走的时候、或者是在她与朋友们散漫聊天的时刻。一天(片中以几月几号的字幕形式来展现)基本上可以算影片的一个段落,而往往几个长镜头就组成了一个段落。

再次,因为对话较多,所以影片在景别运用上主要依靠一些中近景镜头。镜头在几个人物之间缓缓地横移。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不多的特写往往用在物件身上,如地上的扑克牌、柱子上的启示等。

最后,声音语言的运用。影片以大量人物对话连缀成片。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几个人物对话的时候,声画合一与声画分立并存,扩大了画面的容量、使人产生更多联想。音乐的运用也颇耐人寻味,每当孤寂中饱含激越的小提琴响起来的时刻,总是在女主角踽踽独行的时候(她前后两次无意捡到纸牌是都伴有音乐),似乎在暗示着未来会有奇迹发生。

我有些怀疑这个结尾是否太过巧合圆满,柳暗花明的奇迹真的降临了吗?万桑真的是德芬苦苦寻觅的理想爱人吗?很难回答。影片的戛然而止或许也代表着候麦不置可否的态度。 2008观影

 短评

我的第一部候麦,相见甚晚,却也为还有24部可看而暗自欣喜。表演自然透彻,让一个本不令人喜爱的女子上升到了精神象征意义的层面,对理想主义的谵妄做出了赞颂。冷静、残酷却又充满温度。鸡汤必须熬到这个火候才配得上叫鸡汤,其他的味精水们可去自行了断了。

8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原来素食者果然容易纠结和性冷淡。

12分钟前
  • 安小安
  • 力荐

侯麦和伍迪·艾伦的爱情观有相似之处——运气 & 发达国家领先的不是美好,而是烦恼。当有一天埃及人民变得像中国人民一样富裕,就会发现有些问题不但比推翻独裁者还要难,而且带来的麻烦一点都不少 & 典型的豆瓣女主角,旅游,吃素,平胸,孤独~

14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我宁可看到她一直也没戏剧般的碰上一个合适的人 然后等着导演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17分钟前
  • 波诡
  • 还行

8.3 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在生活中无所适从,很难结交朋友,人家都告诉我要改变,可是他们不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这只是我的本性,只是每个人具备了不同的属性罢了,在生活之外的其他层面,我获得了比任何人都更多的快乐。

22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喜剧与箴言”之绿光女主与侯麦塑造的大多数女性角色完全不同:她宁缺毋滥,单纯又敏感,理性又渴望拥有;她总是那么伤感,但不会因为孤独屈从于身体。在她最终遇到那个合适的人时,她却让“绿光”替自己决定——绿光浮现时,不是你真的能看懂自己和身边的人,而是在那一刻,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2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一个敏感的女人来来去去,只是在等待爱情。侯麦真沉得住,所有的情绪都压在最后一分钟,当绿光真的出现,所有的压抑都一扫而空,爱情可以萌生,承诺可以相信,拥抱可以温暖。镜头干净利落,全片絮絮叨叨的对白传出一种生活本来的气息,可这又是一个那么童话式的期待,真是心戚戚焉。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侯麦就是把女人、爱情看得太透了,才让大家在这个神经质又脆弱、过分相信命运的女人身上找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她在荧幕里或许让人厌烦觉得可笑,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何尝不是这样,有自己的坚持和见解,想要的东西看似明确却又其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当然最后的结局很浪漫。

3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侯麦代表作,1986威尼斯金狮奖。1.简约质朴的话唠生活流,剖析女性孤独感与对纯真爱情的寻觅。2.镜头不动或慢移,拍对话以对准一人的近景或特写为主,段落镜头,配乐仅[美国夏日]提琴曲。3.实景自然光,服装色彩搭配赏心悦目,蓝白红,涌动的绿意。4.花朵是充满诗意的,它是一幅画。5.绿底的黑红桃。(9.0/10)

3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他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去哪儿都是无聊的,日子怎么过都是无聊的;2.内心敏感、脆弱,想要融入大家,却又只能扮演聆听的角色。看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总觉得自己的沉默会扫了大家的兴致,只想躲开;3.对爱情怀抱着天真浪漫的期待,不敢也不想轻易开始,对的人或许会出现吧?!4.女主即本人。

4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永远不合时宜,经常独自哭泣,无法享受人人享受的欢愉,和这世界简直毫不匹配。你觉得她那么讨厌,可你难道不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是她吗。这电影捕捉了那么多现实的碎片,但现实和电影唯一的差别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能不能在某一刻出现那么一个人,看到那么一束光。

45分钟前
  • Line
  • 推荐

2012-08-13 初看;人家女文秘在候车室读《白痴》,我们只有刷微博聊QQ摇一摇,所以巴黎有绿光,我们只有失恋33。2019-5-19重看3.5;在选择与世界和解之前,我们选择相信绿光的存在。「绿光」是继续行走的力量,是薄暮里的微光,我们都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绿光;喜欢那些偶然出现的牌,像是预示着超验的走向,却始终牢牢胶着现实的因素,那些无助与困惑就是真实的你我。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小津一生都在嫁女,伍迪艾伦从未停止过话唠,而侯麦却一直在坚守着旅途中的邂逅迷失中的寻找自我。摩羯座真是一个令人生厌的星座,渴望情调却没有情调,自以为很高贵,其实却苦逼而无趣。

54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妹子不会钓凯子。一个素食主义失恋妇女的抑郁假期——但妹子啊你已经失恋了两年多了好不好——风景不错,还有科普夕阳的折射散射现象,要讲的道理也挺诗意:孤独总好过幻灭。可俺是有多讨厌这种文艺妹子玩忧郁啊!!最后那个男的是变态杀手就好了!!

59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看了难受。这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生活态度。

1小时前
  • rhyme
  • 推荐

侯麦又来一针见血#因为敏感所产生的顾影自怜和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很多外来因素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爱情却又不能忍受孤独、害怕受到伤害,“等待总比梦想被摧毁要好” 我很讨厌抱有这样心理的人,改变不能靠所谓的绿光,要靠自己的理智和努力

1小时前
  • 糖罐子.
  • 推荐

看罢《绿光》,几乎要怀疑自己看的与他人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了。一切都过于平实琐碎。这类生活流纪录片式的电影,偶有美感和动人之处也不过是源于观众对异域、对他人凡俗生活点滴的猎奇和窥探心理在作祟,无关乎影片的风格内容与主题。今后还是让我离侯麦的电影远一些吧。

1小时前
  • 易老邪
  • 还行

可以又名《少年摩羯座之烦恼》? 她和我 和很多人一样 喜欢游离 令人厌烦 给别人一种”我不喜欢你不想靠近你“的错觉 treat ourselves as outsiders and never pretend like we can ever fit in. 不过侯麦(以及所有这样)能在人群中注意到摩羯的沉默不安和忍耐,对摩羯(或者就说我)来说 挺可怕。

1小时前
  • Nin
  • 推荐

侯麦的片就像温开水一样舒服得很,但又能在喝到最后的时候尝到沉淀的下来的甜。关键是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1小时前
  • 彌張
  • 力荐

好得令人发指。每个人都问Delphine:“你怎么孤零零的?”“你怎么不开心?”“你到底在想什么?”其实Delphine在想什么再清楚不过了不是吗?“我马上要回巴黎,但现在不太想回了。”她不愿迁就,她要等,这就是答案。侯麦大概真的是很喜欢信念和奇迹,所以六年后又拍了《冬天的故事》。

1小时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