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1986

HD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艾伦·埃德渥,古德·吉斯拉德提尔,斯文·沃尔特,瓦莱莉·迈蕾丝,菲利帕·弗伦岑,汤米·谢尔奎斯特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法国,英国语言:瑞典语,法语,英语年份:198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牺牲1986 剧照 NO.1牺牲1986 剧照 NO.2牺牲1986 剧照 NO.3牺牲1986 剧照 NO.4牺牲1986 剧照 NO.5牺牲1986 剧照 NO.6牺牲1986 剧照 NO.13牺牲1986 剧照 NO.14牺牲1986 剧照 NO.15牺牲1986 剧照 NO.16牺牲1986 剧照 NO.17牺牲1986 剧照 NO.18牺牲1986 剧照 NO.19牺牲198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牺牲198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锦绣大地大多头之股民的名义彬与瑛2017鬼门关2009野鸽子先驱者2011廖仲恺守塔人你还好吗2019丐侠传奇刀走偏锋杀妻总动员挖心猛鬼爷们儿我的爱人就是你1960阿修罗城之瞳义薄情天杀科狄仁杰之浴火麒麟坠落的审判摄影机不要停! 续集 好莱坞大作战!情事1998恋仲十五分钟的战争迅雷之旅阳光和混凝土喜庆农家伦敦黑帮第二季我是无名女都是为你好绝对不可能 ~侦探・上水流涼子的解析基思·理查兹:影响山海经之山河图接线女孩第二季使命汪洋中的一条船海盗风云骇故事之女舍惊魂追捕聂鲁达在那河畔青草青

 长篇影评

 1 ) 《成为孩子》

当我们惊叹于由经验精心建构起的文明之美时,正如亚历山大沉醉于家宅和地图之美,人是否有必要对自然和文明进行批判性说明来证明自然的体系之特殊性?其实,当意志开始假定本体为经验时,就已经错了,因为此时意志需要考虑欲求的结果,而不考虑在自然认识中凡发生的事情的原则,当人的主观准则不能符合自然律时,人的审美、认知方式、逻辑思维就会畸形。事实上,人的主观准则已经离自然律很远了,人类以经验为主要根基创建了文明来替代了自然,进而功利经验主义替代了道德理性主义,我们得到了大自然的所有物质,却用与自然背道而驰的方式对物质进行再次联结。人们有时由于主观准则能动作用的消失而暂停联结物质,对自然抱有希望,但此时的客观环境已经不符合自然律,即使无为,也无法回到与自然律相符合的客观法则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以为符合自然律的方式去处理对象。但乐观的是,我们不用去怀疑自然律的真实性、不必去等待,只需要有这样的意志,正如有去欣赏一幅印象画的意志一样,只要感官世界起能动作用,便能表象物质、重新认识自然律。

出于自身对探讨问题的不断需要,我们要把“自然”作为一种形式、倾向,独立于任何对象之外,而能够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存在的,只有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的形而上学就是纯粹理性自身,纯粹理性本身必然的课题为:上帝、自由、不朽。当我们寻找到一种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有准备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后,我们就独立于任何对象之外,认识作为一种形式、倾向的“自然”,进而认识自然律。

与自然律相联系的理性,我们称之为精神。精神是造物主,它本身具有生命,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人都称其为“我父上帝”,因此,物质与精神间的联系是上帝的意志,作为物的性状的完善,是被表现在实体中的最高完善,因为它包含存在者对所有一般目的的充分性,即使是完全抛弃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给枯树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浇水、去从一个被称作“女巫”的人那里求得母爱这样的目的也同样具有道德意义。实证主义者认为,上帝无法在感性直观里表象,因此上帝就不存在。其实,对上帝的否认就是对超过感性以外任何事物的否认,包括对理性、自然的否认。事实上我们所有理性存在者所需要的一切现象,包括物质实体都必然是造物主思想提炼后的产物,与上帝必定保留着某种联系,因此物质世界的自然必然包含精神和道德的特点,而认识这些精神与道德的特点,本质上就是在感受自然的美,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早已忘记自然的美,他们只承认精心打扮后的华丽与精致,只有信仰上帝的人才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因为在最广泛最深远的意义上,美是对世界的表达,上帝是完美的,真、善、美只是上帝的不同面孔,美若要臻于完美,更高层次精神元素的存在是极重要的,为了不断接近完美,我们需要马不停蹄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从抛弃经验开始,超越感性、超越质料、超越形式,直到完全自由,像独立于自然律之外的道德律以自由的名义直接规定人类意志一样,自由的人也以自由的名义直接规定人类意志,但即使这样,自由的人仍能保有童时的心灵,他们希望得到所有母亲的爱、即使是前人犯过的错误他们也会犯、会和比自己生理年龄更小的人玩捉迷藏游戏,但这些都是有道德意义的,因为自由存在者的感官世界整体上拥有具有完全由自身规定自身的原因性的无条件者,即自由的绝对自发性,他们自由行动的原因性是身体上无条件的,完善的自由存在者会相信他们就是自由本体,正因为相信,所以他们不朽,他们是内在永恒之美的预示、本身是完满又令人满足的善,他们能掌握自然之源最终最崇高的表达——道德,并用作为自然存在之符号的语言表达出来:“太初有道。”

为了发挥道德的能动作用,我们从“形式”上的自然进入到“质料”上的自然,即具有具体对象,但要排除一切经验:忘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烧掉自己精心建构并引以为傲的家宅、与所爱之人不辞而别,以及,忘记自己的语言,因为我们是自由存在者,我们以上帝的意志来联结物质,让所有的物质在自然中不朽。我们要牺牲一切、回到最初的运动状态、成为孩子、创造新的价值!

我过去的孩子、我现在的孩子、我将来的孩子,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帝的孩子,我为你们进行了一次危险但有必要的奠基,当实证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嫉妒你信仰上帝、追求自由、相信不朽时,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继续坚持下去,而我愿意通过献祭我的生命来给予你们这样的勇气和信心!

 2 ) SIFF2016. Day 1. 牺牲 @UME新天地

        第一天早上《安德烈•卢布廖夫》下午《牺牲》,塔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和遗作。和看完《乡愁》时一样难以言表的感受。就影片的气质来说,《牺牲》与《乡愁》无疑更为接近,这大概也是今天的两部中更喜欢《牺牲》的原因。
        放映的开头十多分钟字幕员姐姐一直没有调整好状态,导致我前十多分钟一直痛苦地和自己的英语速读能力和词汇量作斗争。好在后来正常了一些之后并无大碍。
        与《乡愁》类似,《牺牲》的故事被繁复的台词和冷涩的长镜头悬置起来。这样的个人风格总是让我疑心,能看懂塔可夫斯基的人,要么是诗人,要么是哲学家,要么是诗人和哲学家的交集——疯子。所以影片诗人的部分,有人在捕捉;哲学的部分,有人在沉睡;疯子的部分,有人在嘲笑。
        塔可夫斯基先有了《牺牲》的构想,接着拍摄了乡愁,最后拍出了和原先的构想截然不同的《牺牲》,他原先的构想暂不揣测,但两个故事的内在逻辑承接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亚历山大和儿子种下了那棵枯树,枯树在消失了一整部影片后在最后回到视野之中,和给老塔孩子的"宽慰与希望"一起作结。枯树死寂的意象颇似鲁迅短篇里蜿蜒游过的蛇。同样代表着恶的毁灭中的重生背后,塔可夫斯基相比鲁迅的最大不同大概就是这种环绕型的救赎中浓厚的宗教色彩。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消息传来,亚历山大的精神国度战栗后垮塌,最终在上帝的先知神意"邮递"之下寻找"圣交"的解决,"应验"之后他发了疯,烧了房子,在水滩里跌倒,钻进救护车又逃出来拥抱......
        虔敬靠表白和牺牲来证明,毁灭又报答信仰,成为最后的牺牲。在哲学失去一切解开人的未完成性的可能之后,神再一次成为最终文明接续的咬合。《乡愁》里的一支蜡烛在《牺牲》中烧成了一整幢小屋的浓烟和烈焰。就像鲁迅笔下"孽风毒焰"下匍匐的苍白的新希望。
        而所谓的希望是否只是意味着鼓励下一代的人继续着上一代重复的轮回?
        潜行的蛇可以头尾相连形成无尽的圆,枯木假如会重新萌发是否也终将再次干涸,人类也总是重复着往日的悲辛和自嘲般的慰藉与期许。这种环形的意象在亚历山大穿的道服上再明显不过。太初有一,而道潜行天地,人类再兜兜转转都不得不回到“一”中。而另一个悲哀暗示则是亚历山大对自己和儿子“日本人”的自况,日本的“物哀”观与本片表达的思想显然也是可以契合的。因为自然和命运不可抗拒,所以人的一切挣扎都显得如此多余。
        对老塔还没有什么了解,只是掺入了过多的个人理解之后,信仰和牺牲的价值本身也在被重新悬置而后言说。最终,文明会否咬断自己的咽喉重新演绎,这样的矛盾大概是老塔最根源的乡愁和牺牲的悯然吧。
        以及这大概是我所看的仅有的不到两百部长片里的最佳了。

 3 ) 牺牲 Offret, 1986

《牺牲》并不是一部让人打眼一看就能明白八九分的电影。实际上,所有人看完之后《牺牲》莫不是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它到底说了些什么。不过这也不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第一次给人这种莫名其妙的感受了。塔氏一生共拍摄了七部长片,大概都是让人挣扎在睡与醒、懵与懂、爱与恨乃至生与死之间的巨作,无一不折磨着苏联大众的内心。一名观众甚至在看完他的影片之后毫不客气地称他的电影“无的放矢,它根本无法触及观众”,其恼怒之相,几乎跃然。总之,像塔可夫斯基一样拍电影的确是费力不讨好,别人苦恼,自己更苦恼。

《牺牲》是塔可夫斯基的遗作。据说,得道高僧在预感到自己将要圆寂之前,往往会十天半月不吃不喝,以此清除体内的污秽,留下一尊供人瞻仰的肉身佛。电影大师也有类似之处;当然,对他们来说,肉身能否留下并不重要,他们只是用自己尚存人世的最后时光倾力而为,将自己平生所学所感和盘托出,制成一部神话级的艺术作品交由世人评说。杨德昌,莱昂内,小津安二郎,基耶斯洛夫斯基,无不如此。他们到底是因为过于刚猛力竭而去,还是因为圆满完成了他们在人间的使命而飞升天国呢?谁也不会探究这类事情。

姑且把这些都当作某种“巧合”罢。然而,作为塔氏最后一部作品的《牺牲》绝非偶然得来。塔可夫斯基在其作品《雕刻时光》和私人日记中明确表示,《牺牲》的最初构想要比前一部作品《乡愁》来得更早些。尽管最初的想法与最终的成片迥然,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牺牲》影响了《乡愁》,而非前作引发了后作。不仅如此,塔可夫斯基深切地感觉到,虽然自己流亡异乡,但“我的基本信念没有丝毫改变,非但有所进展,而且更深化、更坚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牺牲》正是塔可夫斯基后期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其艺术生涯的完美终点。

如果说《牺牲》还有什么“剧情”可言的话,应该是如下这些:主人公亚历山大他在的生日这天,和家人一起听闻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的噩耗。为了使亲人免于灾难,同时也为了避免世人落入他们自掘的深渊,亚历山大想尽一切办法,决心向上帝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片名所谓“牺牲”,正是此意。

何以要牺牲自己以换取别人的幸福呢?牺牲自己果真就能获得别人的幸福吗?必得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才能换取别人的幸福吗?……针对影片中最基本的价值,人们无疑会有成串待解的疑问。而事实上,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从整部影片的第一秒开始,塔可夫斯基就给出了无限多的暗示和可能,它们的出现并非巧合,也不是可以一言概之的符号。它们更像是一些碎片,组织出故事的情境,勾画出故事的走向,甚至直白地宣告着故事在不同时空之下同时存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它似乎在表明,塔可夫斯基只是谦卑地承认自己是故事的复述者,而非创造者。

在正片尚未展开之前,达·芬奇的成名作《博士来拜》赫然出现在屏幕之上。塔可夫斯基对达·芬奇的喜爱由来已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达·芬奇的画作面前,“我们的理智和情感战战兢兢地载欣载奔”,而他的第四部作品《镜子》中更是不止一次地出现了达·芬奇笔下的男男女女。塔氏钟情于达·芬奇画作的神秘与动人,《博士来拜》当然不乏这种特质,甚至时至今日,人们还是没有搞清这幅画作中的形象究竟如何对应历史上或《圣经》中的人物。风格之外,画作本身的含义更是与塔可夫斯基的想法若合一契——所谓“博士来拜”,指的正是马太福音中描述的耶稣降世之时希律王要求三位博士前往伯利恒拜访之事。

镜头从托举乳香的博士一路向上,略过圣婴和圣母,最终落在一棵树的树冠上,正与正片第一个镜头中亚历山大和他的儿子手植一棵枯树相连。伴随着镜头移动的,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马太受难曲》中的女中音咏叹调《我的神,由于我所流的眼泪,请垂怜我》。通过展现这样一幅图景,影片的意味其实已经在隐约之间渐而明朗起来:《牺牲》所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现代背景下的古老的故事,一个视受难与救赎为一体两面的信仰寓言。

至于那颗枯树,正是连接彼时和此刻的核心意象。在片中,塔可夫斯基借亚历山大之口解读着达·芬奇的神秘,延伸着《博士来拜》的内涵——在传说中,一位僧侣每日为枯树浇水,坚信他对上帝的信仰有着神奇的力量。最终,他活着见证了枯树上覆满幼嫩的叶芽——恰如影片结尾,圣徒亚历山大已然崩溃,他的儿子则一如既往地为那枯树浇水,确信着传说当中“枯树开花”的悲壮希望。

塔可夫斯基的流亡多少有些与众不同:他并非因为政见,而是因为艺术观点与苏联当局向左而被迫离开家园。这也是塔氏的精神与身体共同流亡,甚至前者还要早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当局对塔可夫斯基美学观念的电影拍摄方法的否定与欺凌让他深感痛苦(他在日记里多次指称执导《战争与和平》的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是让《乡愁》落选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罪魁祸首,而事实上,邦达尔丘克也确实是当年的评委,二人之间矛盾颇深);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塔可夫斯基所坚持的信仰观念也确实与当时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格格不入。

如果说,塔可夫斯基在其早期的《安德烈·卢布廖夫》中还对民族-国家-战争悲剧这一近现代概念体现了最大程度的容忍的话,《潜行者》便是塔氏与苏联当局在“不流亡”这一前提下达成的最大程度的妥协(或决裂)。正是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塔可夫斯基发现自己拍摄的胶片被人调包,因此不得不在极端崩溃的情况下重新完成全片的大部分拍摄。在此之后,塔氏开始了他的流亡之旅,同时也正式开启了塔可夫斯基更为宏大的人类悲剧叙事。

如前所述,古典美学,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题材美术与音乐确实是理解塔可夫斯基电影的重要参照。不过与之并行不悖的是,塔可夫斯基的观点也是深植于苏联的现实中的,其对现代的忧虑和对古典的推崇可谓“一体两面”。塔氏坚信,工业化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现代化问题,随着物欲的不断膨胀,人类陷入了无法挽回的自大狂妄之中,而“相信”,成为了一种人们业已丢失的能力(潜行者语)。从《潜行者》到《乡愁》再到《牺牲》,塔可夫斯基用三部电影的篇幅来论述上述问题,可见其对塔氏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在这三部电影中,塔氏先后经历了三个思想过程:从“要信仰”,到“要从信仰深化至敢于牺牲”,直到最后“要主动牺牲”,也就是《牺牲》时,塔可夫斯基的主角也终于达到了与圣徒齐平的位置,达到了西方宗教语境之下的最高精神境界。

而从西方具体到俄罗斯,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人物的“牺牲”情结,通常是以“圣愚”这一颇具神秘主义气质的形象展现的。圣愚是东正教中圣徒的具体形象,他们形容邋遢,神志不清,但往往能救人于水火,因而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根据这一形象而来的人物角色在塔可夫斯基的几部重要的作品中均有存在,他们或者本身就是主角——如潜行者和《牺牲》中的亚历山大;或者充当影响主角行动的重要因素——如《乡愁》中的多米尼克。在塔可夫斯基的心中,正是这些看似易于常人的疯子掌握着信仰殿堂的钥匙,掌握着可使众生免于堕落自戕的权杖,掌握着人类最后的希望的命门。有趣的是,瑞典演员厄兰·约瑟夫森连续两次在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中饰演了疯子,虽然二者职业有所不同,但状态却出奇一致,足以成为人们管窥塔氏“圣愚救世”观的一条有趣的通路。

塔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远离故乡的瑞典完成了拍摄。所幸,对塔可夫斯基评价极高的英格玛·伯格曼奉出了自己的班底,尤其是伯格曼御用摄影师史文·纽克维斯特的加入,为塔氏作品添入了一份从未有过的瑞典/伯格曼的冷冽气息。

当然,如果不是塔可夫斯基拥有极强的控制力和极高的声誉,恐怕这条牺牲的小船还是会”说翻就翻”:只要看看伯格曼同时期的作品《排演之后》或《芬妮与亚历山大》,就会发现二人的镜头语言有多么不同,尤其是在影片的色调方面。据纽克维斯特回忆,塔可夫斯基对《牺牲》中的部分场景进行了幅度达60%的减色处理,而这与极擅长暖色的伯格曼可谓大相径庭,前者正是用减色的方式诉说着世界的黯淡和无望,凸显出圣愚作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悲壮,后者则刻意强化着面无表情下内心中涌动的激流。有趣的是,二人最终竟殊途同归,探讨起人类的痛苦与卓绝的斗争来。无怪二人惺惺相惜,却从来不敢见对方一面——这得是一种怎样微妙的默契和对立的结合体。

《牺牲》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接近结尾处那个长达六分半、让人内心无比疼痛的镜头。第一次拍摄时,摄像机竟然在中途卡带,事故不仅让胶片被毁,整个剧组只得眼睁睁看着面前的房子烧成灰烬,四个月的辛苦就此化为一缕青烟。身患重病的白羊座导演顿时陷入绝望,但他却在这时得到了整个剧组和制作团队的鼎力支持。仅仅两个星期之后,一座价值不菲的、与先前一模一样的房子拔地而起。这一次,轨道上并排放置了两架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直到整盘胶片达到了六分半钟的极限长度,镜头完美地戛然而止。整个剧组紧紧相拥,全若稚童般嚎啕而泣。

而下次如这般悲伤而欢欣,已是在塔可夫斯基的葬礼之上了。《牺牲》在瑞典公映后不到八个月,即1986年12月29日,这位诗人的儿子,电影热爱者与创造者,为世人留下无尽感动和震撼的大师与世长辞,终年54岁。在他的葬礼上,巴赫的音乐一曲接一曲,绵延不绝。

五年后,苏联在同样的悲伤和欢欣中应声解体。

 4 ) 放了又放,终于还是看完了

圣三位一体的宗教情结和人文关怀,果然缺少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啊,只能看看经典的长镜头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总是以一种特别的,非常真实的感觉去触动,即使中间说的核灾难,也依然是如此真实,我们怎么才能充满希望和信心,去给一棵快要枯萎的树,坚持每天浇水,即使一天只能浇一桶水,从日出到日落,是否愿意以这样一种愚笨的方式,牺牲自己,拯救世界,拯救爱人,拯救你们,我爱的人。最后一幕烧毁的家,是说的救赎吗,看评论里面说,完成自己的许诺,我无法拯救自己。只有最一无所有的状态,才能迎接你。

 5 ) 完整影评:我的电影之Top.2!

老塔居然拍了个反战/反思现代文明片,也许和他晚年有关,人晚年总会想到更多,老塔心怀世界。

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杀戮与罪恶上的一栋房子,战争的阴魂不会散去,世世代代世界都是这样丑陋,现在只会比以前更加糟糕,文明的血腥原形毕露只需要等待,那时候人们就像微型房屋里的人一样束手无策——也许只有奇迹才能救世界,或者把世界的罪恶烧掉,虽然成为一棵枯树一般,也就是日本文化的所谓回归自然,去掉人那画蛇添足的改造。虽然是枯树,但只要有天真的小男孩去浇灌,也会开满鲜花。没有牺牲就没有获得。老塔说充满希望与信心,这固然不错,但是是对未来,在我看来还是充满了对当今世界的悲观。

那些超现实的战后画面很震撼,尤其是永恒的冬天,因为核战世界气温下降和人们在废墟中出逃,但是背景却用无比的寂静衬托恐慌的画面,各种塔可夫斯基长镜头达到的巅峰。主角变成巨人看到自己房子无比地小的幻觉,正如我们的世界在核战、超级大国面前是多么脆弱渺小。老塔对自然无言的描写依然那么美,把潜行者、飞向太空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满分神作。

 6 ) 犧牲與重生

    面對近代性及極端科學主義,一切行將毀滅,猶若廣播中通告的大型核災難所昭示的那樣,亞歷山大因故只能在沉默中重複詩與存在主義的靈魂自省(複調配音),後來他將無助地羔羊般的自體完全獻祭并犧牲上帝,并終日沉浸在個人的祈禱之中——此時他或是反對永恆輪回這類典型的東方玄學的,他需要的是一個末世論及其在人間的實現,世界與宇宙的大更新,由當下波及歷史的整體性的圣潔的淨化/毀滅,然而在這表面的世界性的遺忘背後,還存在著永恆記憶的上帝這一本體性的位格。直到象徵著赫爾墨斯的信使驅使之與女僕瑪利亞過夜——祈禱治愈與救贖亞歷山大心靈的竟/必是一個身份貧賤的異端的女巫,她擁有所謂的瑪雅及魔法——基督信仰故與最原始、天真、質樸的自然信仰契合,事實上,具有母性之本體與功能的自然本身即蘊息著先天之圣愛的流溢,她平息了亞歷山大的自我毀滅與毀滅他者的衝動,以喚醒他對母親的記憶及對世界的、被遮蔽的本根的愛——(元)愛和(元)恨構成世界的引導性的本質價值,這才孕育了人的理性及世界的結構(舍勒論)。所以,塔可夫斯基的這一遺作隱喻了他的答案,開始將東方的道玄視為天啟宗教與自然宗教得到契合的象徵的中介之存有——這就是亞歷背面出現的那一陰陽魚的原因,故,亞猶若癲人莊子般,放火焚燒自家的別墅,而這一切皆標示著人類重投自然之道。
   但最後,亞仍舊被近代科學精神下的囚籠——精神病院機制的坐騎所挾持。唯有亞歷山大兒子仍舊重複地種著那課象徵自然及生命循環的日本樹,嘴裡念念不忘著父親——這是一棵令基督教式的犧牲,重新在自然之道中重生、並以遺忘的表像記憶(重生的圓圈)或獲得真正遺忘(空空)的自然.世界.宇宙之樹是也。

 短评

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完全颠覆了对老塔的认知,前所未有的死亡/末日/恐惧三位一体的诡谲气息不断涌现,幻境的折磨与现实的灾难交织,却最终归于平静,在冲天的火光与属于东方的哲学思想里完成牺牲与新生,以语言的回归作为仪式般的神迹在绝望中给予世人最大的希望;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塔在这部遗作中把自己全部的能量迸发了出来,他就像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上帝,无比失望后依旧愿意将自己最后的爱给予世间,在喃喃自语中离开世界,电影之神最终“牺牲”了

7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正是观看《牺牲》的节点,电影里塔可夫斯基愿献祭自己的一切重启那战争四起的世界挽留人类,但就现在来看某些地方的人类所建立的文明、信仰和秩序就是垃圾,哪怕那些平凡的英雄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也重启不了那瘟疫肆虐却依然光辉灿烂的糟烂世界。

11分钟前
  • 杨三疯
  • 推荐

亞歷山大比《鄉愁》裡的多米尼克還要自私。儘管電影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力量十足,但是電影流於一個在末日為引子之下的精神自白過程。這讓人感到冗長和吃不消。自老塔被逐出蘇聯之後,兩部長片失去的似乎不僅僅是曾經賴于電影生存的母語。這樣的放逐只為老塔帶來虛假的自由和更多不必要的思考。

13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老塔遗作,1986戛纳评审团大奖。1.绝望,祈祷,信念,献祭,牺牲,希望。2.影调和色彩变换,灰暗阴冷的画面散发如临深渊的末世气息。3.微缩房舍同[乡愁],神迹展露(浮空圣交)似[潜行者]。4.老宅燃火的长镜惊为天人!5.结尾希望之树,想及[雾中风景]。6.由伯格曼班底资助拍摄。7.独白话唠后接戏剧化。(9.5/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只说我看懂的部分:回归童年,舍弃自我,展现神迹;用戏剧式极简表演解构复杂剧本;延树木伸展方向上摇与俯瞰大地和微缩房舍的对比镜头;由自言自语、思辨,直到放弃语言;标志性横摇中保持平衡构图,甚至成为半环形运镜;结尾长镜头和所有镜像的运用都太牛逼,远远超越其他导演。影调纯净,音效完美。

20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符号繁多,语言晦涩,但主题并不难懂,特别是当你对基督教的拯救和末世论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乡愁》看作是彷徨和求索,而把《牺牲》看作是坚定地回答。这部电影完成半年之后,塔可夫斯基就去世了。

24分钟前
  • Xinyang
  • 力荐

自我指涉:亚历山大末世之举和身体/精神状况;凝视待长成的儿子/后代和枯(新)木,意在献给其子;评论家身份、达芬奇画作加上地图探讨艺术之问题。自我警戒:面对(自我/世界)末世,吾将以吾身为牺牲,不论寓所或其他;女性/母体是人类归宿:旋转交媾/妻子崩溃姿势/女儿裸身逐雄鸡;水为万物之始终。

27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有时候重获希望只能将现有的一切付之一(二)炬。影片透露着绝望的窒息,片尾却是塔可夫斯基“把希望献给孩子”,像被他突然点醒一般

3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再看《牺牲》。死亡气息(完成此片后不久塔去世),宗教救赎隐喻(达芬奇画《贤士来朝》、玛利亚与羔羊)。戏剧色彩,母亲歇斯底里;突发暴力瞬间。用滤镜,压抑或漂白颜色,几近黑白。开篇九分多钟长镜头,全片115个镜头。声音果然很引人注意。用巴赫《马太受难曲》。在伯格曼所居法罗岛附近拍摄。

32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我们寻找朋友,爱人,母亲,故乡,在陌生的人群中享受关注,喜欢,收藏,分享。这是你们的浪漫快乐悲伤失落,我们的疯癫文明野蛮狂欢。“回你的文明段落里,回你说过的话语里,回你的家吧!”然后烧了你的房子来上帝这儿吧。

34分钟前
  • voidance
  • 推荐

老塔最奇巧复杂的一部片子,充满了祷告与爱,在我们因孤独而回避生命中的一切奇迹的时候,圣灵的风吹起,让我们苏醒与复活,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花树,到那日来时,求那火烧尽囚禁灵魂的错视空间,让我们紧紧拥抱,再不分开。

36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1986年戛纳评审团大奖,老塔的遗作。迷你房模似『乡愁』,浮空性爱同『潜行者』,屋子着火后的长镜头令人震撼,老塔在黑白和彩色之间频繁切换,阴暗房间中的众人寂静如画,浅谈着不合常规的往事,清冷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了有如末世到来般的绝望。他是疯子,是真正的诗人。|结尾树升镜头与『伊万的童年』构成生命/创作循环。

38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看完《伊万的童年》再看《牺牲》,一首一尾。在5K的Mac上看19G的蓝光版画质太好,加一星。“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而你却沉默得像条鱼。”搜集事件的收藏家-邮差。

43分钟前
  • Eco
  • 力荐

“一棵孤单的树 / 连它的影子也会背弃它 // 除非有一个孩子每天提着一桶 / 比他本身还要重的水来 // 除非它生根于 / 泪水的播种期”——王家新《塔可夫斯基的树》

48分钟前
  • Février
  • 力荐

找到一个《牺牲》的新版本,字幕好多了,于是又看了一遍,终于理解了整个剧情。我愿意把中间那段核战争的情节理解成一场可怕的梦。仍然有缓缓移动的长镜头、若有若无的声源不明的声音,比前面几部片子少了一些诗意,多了一些舞台剧式的场面调度。与《乡愁》一样,这部片子充满了老塔的宗教情结和终极关怀。

50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推荐

老塔的天鹅之歌是他的时空美学和伯格曼形式的奇怪结合体。他的长镜头调度依然美呆,然而伯格曼深邃的象征主义他却没有手拿把攥,于是影片里出现的各个符号都太过直接。我们都能感到他临终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也理解他一定要留下什么的抒发欲望。然而这些过于确切的意象总是跳出来扰乱影片冥想的气氛。

5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这是创造者的末日情节,也是哲学论文——尼采式的绝望,自由意志的沉沦(日本、澳洲都像是逃走和示弱),语言学转向。最惊人的还是他用这么高的强度坚持自己认为必要的艺术形式,神圣的戏剧感,就像结尾用椅子搭出的积木,和大火。这是创造者的自由,是他给出的希望和安慰,像宗教和酒一样。

54分钟前
  • 57
  • 力荐

其实老塔要说的话很简单,我们这个世界,不能更好么?

57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新华,画质太差,没有睡去是最大的胜利。全片笼罩着世界末日般的压抑。死亡与新生。塔可夫斯基生命的挽歌,天鹅的绝唱,仍然是一位艺术家对自身与世界发出的疑问。只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才配得上巴赫的音乐,伯格曼还差点。

60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