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史蒂芬·艾弗里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剧照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2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3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4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5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6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3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4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5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6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7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8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荣获艾美奖的电影人劳拉·里恰尔迪和莫伊拉·迪莫斯重返中西部,在那里,他们可以独家访问史蒂文·艾弗里、他的共同被告人侄子布兰登·达赛、他们的家人,以及为他们争取正义的法律团队。《谋杀犯的形成》第二部分共 10 集,深入探讨了利害攸关的定罪后的程序,探究了这个过程对所有相关者造成的心理负担。旧爱新欢1981保证我会乖乖的夏眠有安蝉打车惊魂维奥莱特一不留神霹雳神捕最危险的路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记忆猎人公主与青蛙邪斗串催眠专家辛弃疾1162我的杀意恋爱了阴谋破坏永远的妮娜半机械人金发男郎危险人物2007太白剑陌路人恋曲二二六兵变直男正传塑膠情人斗破苍穹吴磊版黑猩猩帝国咖啡遇上香草犯罪家族2015民雄鬼屋月水金火木土星际旅行5:终极先锋丈夫红颜祸水至尊无赖好事成双战火浮生 第二季醉佳导演达斯勒兄弟沙尼达尔之花谋局

 长篇影评

 1 ) 关于《制造谋杀犯》第二季的一些梳理

理性本身不会产生行为,所以哪怕是记录片后面有一个目的在驱动也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主要是回过头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来考查你这个过程有没有偏颇。

第一季结束后,美国媒体提到了几个steve有罪有力证据,并且其中不少在这些媒体看来是被这个”不公正“的纪录片故意忽视没有加入内容中的,看看第二季是如何回应这些质疑的。

第一季后持有Steve有罪的观点的人所提出的几个关键点,引述来自之前在简书上看到的文章有以下这些:

//www.jianshu.com/p/5702c1d18bfe

  • 史蒂文小时候, 不是出于玩笑烧死了一只猫, 他是沾上汽油之后, 将其扔进火里, 看猫 被折磨 。
  • 史蒂文早就盯上了特丽莎, 作为作案目标。特丽莎是一本汽车杂志的记者, 兼摄影, 在 此之前, 被杂志社委派, 来拍一辆房车。第一次来的时候, 敲门, 史蒂文只裹了一条毛巾开 门,吓得女记者逃走了。2005年 10月 31日,8:12am,史蒂文给汽车杂志打电话,要求“派 上次哪个女记者来”。为了诱骗女记者来, 史蒂文用了假名字和妹妹的电话, 骗过特丽莎。
  • 特丽莎的手机, 相机和 pda, 在史蒂文门外 7米开外的燃烧桶里, 被发现。但是纪录片 中, 对此事只字未提。给人的感觉是, 只发现了一些被烧毁的骨头。
  • 还在蹲监狱的时候, 史蒂文就曾告诉另外一个狱友, 他放出去之后, 准诶建一个“酷刑 室”, 专门强暴, 折磨, 和杀害年轻女人。他甚至画了草图。并且他告诉狱友, 消灭 dna 证据的最好办法是焚尸 。
  • 死者的骨头, 在史蒂文院子里的燃烧坑里, 跟钢铁的残留物凝在一起, 符合他外甥招供 的, 他们把轮胎也扔进焚尸坑里燃烧。焚尸坑就是第一毁尸现场。纪录片中, 律师生成, 这些骨头是别处移过来的, 是不能成立的。
  • 在燃烧坑里,同事发现了特丽莎的牙齿(她的牙医认出是她的),她当日穿的牛仔裤残痕, 以及史蒂文用来翻腾她骨灰的工具 。
  • 电话记录显示, 在案发当天, 也就是 10月 31日, 史蒂文给特丽莎打了三个电话。一个 是下午 2:24, 一个是 2:35, 都使用了号码隐身功能(号码前 j按 67), 这是特丽莎赶来的 时间。为了伪造不在场的证据, 在特丽莎已经到达并被他残害之后, 4:35分, 他又给特丽 莎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但这次没有加播67, 因为他知道, 特丽莎根本不可能接电话了。
  • 史蒂文的 DNA(不是血液, 而是汗液的)在特丽莎的丰田 RAV4发动机盖子下面被发现 和提取出来。这台车自 11月 5日就被犯罪实验室封存,执法人员不可能弄到史蒂文的汗液, 并且放到发动机盖下面 。
  • 弹道专家说, 车库里发现的带有特丽莎 dna的子弹, 是史蒂文的来复枪射出的, 但这支 枪自 11月 6日起, 就被警察作为证据严格封存。而子弹是在 4个月后发现的。如果警察栽 赃放下的子弹, 那么他们如何能够拿到他的枪, 并且射出子弹, 并且保留四个月, 再放进史 蒂文的仓库?这个子弹必然是 11月 5日前发射的。也就是说, 根本不存在栽赃陷害。

——————————————————

——第二季中涉及到以上要点的辩方反驳——

1.汗液部分,第二季第二集中提到,其实并不能准确的说是来自汗液,如果客观的说应该说是:“是来源不明的DNA",因为汗液是不可能检测的。而且辩方律师进行的实验表明如果只是接触DNA的话,那出现在车盖上的DNA的量会比现在法庭证据中的DNA总数少很多,而且15次实验只有4次留下了可检查的DNA。

然后合理推测,打开车头盖的这个地方,其实最可能就是用手去碰,第二季里说了几个留下DNA的方式①血液②唾液 ③精液 ④尿液 ,血液被检方证明没有, 精液似乎不会出现在那(个人怀疑:强奸后手上有自己的精液?) 唾液?又不是舔狗,不太可能有舔这种地方的癖好吧, 尿液?同上,尿在这真是技术,而且如果这样不可能不在引擎周围也留下尿液。

因此,辩方的一个可能性怀疑是尿液或者唾液的栽赃。

然后一个间接可能证明是栽赃的证据是检方的取证方式,按理来说,我们打开车头盖回去抓支撑杆,但是检方除了对嫌疑人用手去撑起支撑盖的那个点采集DNA外,没有对其他任何嫌疑人可能碰触的地方进行采集。

——————————————————

2 史蒂文小时候, 不是出于玩笑烧死了一只猫, 他沾上汽油之后, 将其扔进火里, 看猫 被折磨 。

3 还在蹲监狱的时候, 史蒂文就曾告诉另外一个狱友, 他放出去之后, 准诶建一个“酷刑 室”, 专门强暴, 折磨, 和杀害年轻女人。他甚至画了草图。并且他告诉狱友, 消灭 dna 证据的最好办法是焚尸 。

这两个属于非常非常间接的证据,所以好像第二季里面根本没有理会,2是让人对Steve的人格产生预判,3中且不说这个狱友的证词的可信度,他甚至不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对自己罪行的坦白,只算是一种犯罪构想,因此就算这个狱友说的是实话,但是我扬言要去怎么怎么杀一个人,和我真的去杀人是不同的,不能作为证据。

——————————————————

4在燃烧坑里,同事发现了特丽莎的牙齿(她的牙医认出是她的),她当日穿的牛仔裤残痕, 以及史蒂文用来翻腾她骨灰的工具 。

5 死者的骨头, 在史蒂文院子里的燃烧坑里, 跟钢铁的残留物凝在一起, 符合他外甥招供 的, 他们把轮胎也扔进焚尸坑里燃烧。焚尸坑就是第一毁尸现场。纪录片中, 律师生成, 这些骨头是别处移过来的, 是不能成立的。

作为第一毁尸现场, 第二季中辩方律师请的专家认为目击者对于第一毁尸现场的描述不成立,因为不可能产生这么高的或,并认为这个地方不可能完成尸体燃烧,而且也没有任何尸体在那里被燃烧,因为没有尸体残留物和灰烬,而这是这个专家在每个焚尸现场都会见到的。

检方取证上的疑点:没有发现骨头的现场照片——也就是没有发现物在第一现场的照片,现在的证据是已经被采集了的骨头,因此即使发现了她的牙齿,这个发现和发现现场的联系有多么紧密似乎存疑。

————————————

6 车钥匙上的DNA。

第二季中提出:①一个是车钥匙上没有血液DNA这个和Steve手伤不符②如果是接触性DNA,那么留下的DNA的量还是太多了,第二季中辩方请的专家做了实验,结果DNA留存量只有本案证据中DNA量的1/10(再次指向证据栽赃)

检方疑点:检房的专家证人引用了一个”分泌者“的假说来影响陪审团对于证据的看法,但是辩方在第二季中请来的专家指出这种假说的可信度是存疑的。

——————————

7 弹道专家说, 车库里发现的带有特丽莎 dna的子弹, 是史蒂文的来复枪射出的, 但这支 枪自 11月 6日起, 就被警察作为证据严格封存。而子弹是在 4个月后发现的。如果警察栽 赃放下的子弹, 那么他们如何能够拿到他的枪, 并且射出子弹, 并且保留四个月, 再放进史 蒂文的仓库?这个子弹必然是 11月 5日前发射的。也就是说, 根本不存在栽赃陷害。

第二季中指出子弹上的DNA是指被害者的血液DNA而且其实州政府并没有实际证明(但是影响了陪审团)这个子弹是被害者的死因。 另外辩方在第二季请来的专家说,案中的枪打穿头骨的可能性很小(而打穿是子弹留在车库的要件),而且如果打穿了,那么子弹上必然留下被害者的骨碎片,但是案中的子弹上没有。 ———————— 8 电话记录显示, 在案发当天, 也就是 10月 31日, 史蒂文给特丽莎打了三个电话。一个 是下午 2:24, 一个是 2:35, 都使用了号码隐身功能(号码前 j按 67), 这是特丽莎赶来的 时间。为了伪造不在场的证据, 在特丽莎已经到达并被他残害之后, 4:35分, 他又给特丽 莎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但这次没有加播67, 因为他知道, 特丽莎根本不可能接电话了。

第二季辩方律师给出的理论是,别管这些行迹看上去多可疑,2:27分,也就是两个67电话之后,她告诉《汽车交易商》杂志的多恩普利什卡。自己在去Steve的家。

辩方的另外一个逻辑是,被害者的手机号Steve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故意打到公司去留下证据。(个人觉得这个理由也不一定成立,毕竟一般人认为打到公司可以给被害者施压,因为公司可能可以命令员工)

第二季还提到一个假设,可能被害者还要给别人的车拍照但是还没来得及汇报(但是没有电话记录仍然是这个假设的软肋)

另外第二季另一个室友假说也没有确证,而且容易掀起网络暴力...

(个人看法,对于这一点辩方的辩护有点弱,但是其实4点35分的电话没加67其实也可以有很多解释,例如他们确实已经见过面了,之前需要担心被害人不来的理由已经没有了,所以不加了,结合另一个证据说的第一次见面Steve裹着一个毛巾就见被害者,害得她吓了一跳,是不是可以得出某些不那么凶险的解释,例如Steve担心被害者因为害怕自己的性骚扰所以不接电话所以到了4点35分,已经见到她的Steve没有必要再加67了,包括为什么故意留言说没见到,会不会在见面中Steve又有其他性骚扰行为,所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不想承认被害者来过————总之虽然这一点上Steve可疑度非常高,但是如果还存在其他可能性,定罪可能都得更慎重。) _____

9 特丽莎的手机, 相机和 pda, 在史蒂文门外 7米开外的燃烧桶里, 被发现。但是纪录片 中, 对此事只字未提。给人的感觉是, 只发现了一些被烧毁的骨头。

对于这一点,如果我没看漏的话,好像第二季里面没有正面的回应的内容。

 2 ) 震惊全美的纪录片,黑暗到担心你不敢看

如果宝宝们在三年前看过一部叫《制造杀人犯》的纪录片,现在一定依然印象深刻。

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实在太过匪夷所思的真实故事。

派爷想不到还能等来它的后续——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

Making a Murderer Season 2(2018)

故事的主角,斯蒂文·艾弗里,一个普通小镇里智商只有70的男孩;

在23岁这年,他因被指控强奸和谋杀未遂被判处32年监禁。

但斯蒂文被关押期间一直称自己是无辜的;

也至少有22个人有他的不在场证明,期间他的两次上诉均被驳回。

斯蒂文被关押18年后,因为另一起案件,当年的真凶浮出水面。

而早在8年前,就有证据表明抓错了斯蒂文,但被警方故意忽略。

出狱后斯蒂文一家向警方、检察院上诉申请3600万美元的赔偿;

然而赔偿金还没等到,斯蒂文又因强奸、谋杀摄影师哈尔巴赫被判处终身监禁;

证据太过确凿,哈尔巴赫车上发现了斯蒂文的血迹,在斯蒂文的房间里发现了哈尔巴赫的车钥匙……

一起被判终身监禁的还有他16岁的侄子,布兰登,智商同样极为低下;

他在警方的诱导下,说自己和叔叔一起参与了谋杀。

但案件的疑点太多。

斯蒂文,坐了18年冤牢,没有作案动机;

倒是警方有理由为了躲避3600万美元的赔偿,搞点小九九。

在哈尔巴赫被谋杀后,他和侄子的两张照片是这样的:

像是杀过人吗?

他和侄子也正看着电视上哈尔巴赫被谋杀的新闻

以及,当初让斯蒂文多坐8年冤牢的警官,竟然又出现在了哈尔巴赫案件的调查中;

并由他发现了许多突然出现的重要物证。

而众多证据,也都可能是诬陷。

斯蒂文的律师后来就发现,1996年一瓶含有斯蒂文血液的证据箱被开封,还被打了孔。

种种疑点,不胜枚举。

斯蒂文,竟然似乎是再一次被警方陷害冤枉了。

电影情节能暗黑到这个程度,已经够吓人了,而这偏偏又是真实案件。

两位女导演,花了近十年时间制作了十集《制造杀人犯》;

这个名字已经有双关的含义:

要么是警方的冤枉,逼的斯蒂文杀人了;

要么是警方继续在制造杀人犯。

纪录片播出后,美国舆论炸开了锅。

因为尽管只是个案,但它已经足够动摇每个人对国家司法的信心。

在白宫的请愿释放斯蒂文的签名,就达到50万。

但因为斯蒂文是州囚犯,总统也无权赦免他们,只有州政府可以;

斯蒂文和布兰登现在依然被关押着。

随着纪录片的播出,3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

纪录片的播出的确发挥了很多作用。

凯瑟琳·泽尔纳,一位以洗脱冤狱而闻名的律师;

用了四年——在2016年终于同意为斯蒂文进行脱罪辩护。

然而案子已经过去了10年,想要重新推倒整个判决,异常困难;

于是凯瑟琳买了一辆和哈尔巴赫一辆的车,想要通过一系列实验,看检方的结论能否被还原。

实验团队模拟受伤的手指,想要还原哈尔巴赫车中的血渍;

但当年的血渍未能被还原。

车钥匙上当年仅仅被检测出了斯蒂文的DNA(竟然没有车主人的DNA);

让狱中的斯蒂文将同样的车钥匙攥在手心十几分钟后,检测出的DNA的含量只有当年的十分之一。

当年有人目击过烧尸的大火;

但尸体专家认为那么大的火需要源源不断的燃烧,并且会有大量的残渣……

同样和事实不符。

一方面,随着这些异常,你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

可另一方面,却也愈发压抑。

派爷有时真希望,他是真的做下了不好的事;

不然同样的作弄降临在同一个人身上两次,耗去了30几年的岁月;

实在让人不忍看。

凯瑟琳又请来专业的测谎人员,通过提示不同的信息,看斯蒂文的身体反应;

如果他是真正的犯人,听到那些作案的细节,身体反应肯定会不同。

而斯蒂文对这些信息真的没有反应。

凯瑟琳更是以生命担保,斯蒂文肯定是无辜的。

问题就在,如果是一个巨大的诬陷,颠覆谈何容易?

司法系统和斯蒂文一样在挣扎,越耗下去,越要坚持到底。

通过对比得出的科学异常,凯瑟琳向检方提出动议,目的自然是重审斯蒂文。

而随着动议的提交,斯蒂文也接到了暴怒的电话。

更多的真相,慢慢被挖掘了出来。

这些都成为了凯瑟琳继续为斯蒂文脱罪的重要证据。

凯瑟琳后来还想到另一个突破方向——寻找真正的凶手。

正如斯蒂文的两次定罪,都像是先定下了他,再找证据;

凯瑟琳想反其道而行之。

哈尔巴赫生前已经分手的前男友,闯入了她的视野。

而他的一份没有写进报告的光盘,竟然含有大量的变态信息。

当年正是他作为重要的证人的言之凿凿,影响了对斯蒂文的判决。

陪审员制度作为美国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运作的一大前提就是法庭上展示了充分的证据;

如果这位证人的光盘被呈现了出来,结果或许真的不同。

只是判决既然已经做出,自然会本能地倾向于维持判决。

除了为斯蒂文辩护这条线,还有另外两名律师,为布兰登辩护;

这位智商有严重缺陷的16岁男孩所以被牵扯进来,有点像为了拉斯蒂文下水;

他被判处终身监禁的证明,只有他的供词。

那段问询的视频,有众多让人不适的地方。

比如,询问者欺骗了他30多次:We already know。

也给出了嫌疑人自己说出来才有分量的关键性暗示。

更是技巧高明地对男孩进行虚假承诺:

在问询人员离开后,布兰登在妈妈面前的话,立刻变得不同。

入狱十年,他的犯规,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布兰登的申诉之路,更是让人如鲠在喉。

先是有一位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终身岗位)推翻了对布兰登的判决;

州政府面临三个选择:

然而在释放的最后关口,州政府提交了紧急动议。

之后,美国联邦第七上诉法院(美国十三个联邦上诉法院之一,拥有数个州的上诉管辖权)再度驳回原判决。

他们给出的报告中,称布兰登的审讯过程是被“千刀万剐”。

而州政府再次提交紧急动议,对该驳回提出上诉,期间布兰登仍然要被关押。

这次审判,又驳回了布兰登律师的辩护;

理由是对要求年轻人采用不同的审讯方式,是一条还不存在的法律。

这样一次次释放出希望,又一次次破败的过程,的确太折磨人了;

而他们的父母,都在老去,眼神中也失去了光泽。

布兰登父母

斯蒂文父亲

在今年6月,凯瑟琳又试图将案件提交到联邦最高法院,但依然被驳回。

派爷找到了凯瑟琳的Twitter,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关于斯蒂文的最新动态;

并没有。

在她的最新推文下,一条评论也说出了派爷的心声:

看看他们都多老了,我希望他还能得到一些时间做一个自由人,和那么爱他和支持他的父母一起。

尽管它比美剧还抓人,尽管能科普许多美国司法知识,尽管一直拍下去就总有兴趣看……

可此刻的派爷,真的希望《制造杀人犯》,尽快完结。

 3 )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案件上诉整理及分析+暗戳戳吐槽

以下长评整合了第二季案件上诉进展、辩方策略分析、个人看法、暗搓搓吐槽四五部分,嫌太长跟着大标题★走吧。


第一部分.总结Steven Avery案件上诉进展:

▲ 纪录片中有关Kathleen为Steven新上诉动议提供的策略支撑点及细节:

图一.Kathleen为Steven新上诉动议提供的支撑点

策略一. 新证据(新科学检测,如对骨头、血迹检测等)

1. 对RAV4引擎锁上Steven DNA拭子做微量轨迹检测,发现为口水DNA不合理

原审判中该证据被控方描述为Steven接触了锁所以检测出接触性DNA,但新检测发现这为是口水DNA相当不合理,Kathleen认为案件出现太多拭子(swab)证据,证据标签极有可能被法医疏忽弄混,控方和他们现在检测到的都不是对应上的引擎锁的拭子样本。

2. 车库发现的子弹碎片FL没有发现骨头成分(Ca,P)

新检测发现子弹碎片FL没发现骨头钙磷成分,说明该子弹并未穿透人头骨,不符合检方审判描述为射穿Teresa头骨的子弹碎片,又检测出子弹表面附有木质和油漆成分,和寻常被发现打到车库中的打猎遗留的子弹碎片无异样,Kathleen认为它只是警方被栽赃到凶杀案中;☞再附带第一季记忆中存疑:这个子弹碎片用拭子刮下被检测到微量Teresa的DNA但后又被破坏污染了不能再被辩方利用测试。☜

3. 在31号信号塔收到最后手机信号2:41在kuss rd附近表明RAV4和Teresa人已离开废车场

策略二. 前审判中违背Steven宪法权利

1.Brady Violation(执法方故意忽视或隐藏可能对被告有利的信息)

① 警犬嗅出疑似Teresa被杀害地点(kuss rd附近),但辩方并没有得到警方进一步搜查该区域的消息或报告;

② 有新目击者表示曾报警说在11.4见过RAV4行驶经过采石场,但辩方并没得到警方报告;☞再扯深一层该目击者又向Kathleen交待他报告的警察正是Steven被冤枉强奸一案中96年漏写报告失职的Sergent Colborn(纪录片中未有录音或视频取证,这很扯啊)☜

③ 警方取证Bobby电脑后发现了色情读物和视频和强奸等犯罪字眼搜索等等,但将报告隐藏,从未交给辩方,直到2016年Kathleen向调查员索要才被公开;

2.前辩护律师过失:

① 没请血迹专家分析(不能进一步还原事实真相);

② 辩护中无法指证别的嫌犯(预审被就被法官否决使用Danny策略)。

3.检方(Kratz)妨碍审判公正及诉讼中过失

妨碍:Kratz在06.03.02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开Brendan供认但未被证实的许多骇人听闻的凶杀细节,这已经相当于一场预审判Pretrial,先入为主,瞬时舆论一片倒,让控方即时处于审判有利位置,也成了Brendan被判有罪的致命伤;

妨碍:Kratz在已知Bobby电脑有淫秽信息、该人缺失信誉情况下仍将其作为控方证人指证Steven;

过失:车后箱门喷溅到的Teresa血液被证明不是kratz所说抛Teresa身体到车上溅到的;

模拟实验部分还原了Teresa被杀害部分场景,血喷溅更大可能是凶杀在RAV4车门旁用钝器捶打受害者头部溅到车后门,而不是检方在审判指控凶手抛尸体上车被喷溅到了后车门。

过失:审判中kratz向陪审团交待骨头并不能被专家证实为人骨与证据清单不符

原审判中辩方以骨头被专家证实有切痕和搬动痕迹,说明受害者并不是在Steve拖车中被杀害后在外焚烧,但Kratz空口反驳说无法证实这些骨头是否为人骨,请求陪审团别把这证据往重要去看,但Kathleen找到的相关证据清单发现已被法医在上面标注命名为human bones,所以这是检方在描述与事实不符的点给陪审团;

策略三.除以上上诉动议论述点,纪录片还通过以下点削弱Steven有罪判决结论

1.认为是警方栽赃

① 栽赃到车钥匙口旁和车门边的Steven血液

Kathleen模拟实验指出Steve中指流血时插钥匙开车时碰不到那个地方产生不了血迹,再专家根据血液流出状认为血液可能由警方用滴管滴下;同时血液来源分析,Steven说有人进入他拖车收集并清洗了房间内中指流血的痕迹,再有后来的栽赃;

② 车钥匙发现的Steven的接触性DNA量过高不合理,被认为也是栽赃;

模拟触摸实验后所得接触性DNA检测量仅为原结果的1/10,越0.017μL;

③ 车库找到的子弹碎片为枪杀中遗留的子弹碎片并涂上Teresa的DNA(S1已提)

④ 警方伙同Ryan(ex bf)将RAV4开入废车场区域

Kathleen找到的Ryan 11.4当天下午的通讯记录被隐藏的一部分被证实为与警方通讯,又有sergent colborn 4号晚打电话查询符合Teresa车牌号码的车辆信息录音,再有目击者在4号下午见过RAV4行驶,串联三者Kathleen认为是Ryan提前已找到车辆告知警方,但警方并没有公开,而是伙同Ryan栽赃,将车开入废车场区域。再有接下来的5号顺利找到车并得到废车场搜查令,然后马县警方6/7次进入区域栽赃血液和DNA证据。

<★★别忘记马县处在被追诉索偿3600万美元的艰难敏感时间点!真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2.认为警方工作失职,没第一时间指派任何县法医到骨头现场

3.认为是有人做伪证并据此指出Danny(其他容疑者)

①Scott Taldych作证看到高于房子的大火(可能是焚烧尸体),Kathleen方专家反驳桶中残留物证据并不能证明原先有足够燃料兴起这么大这么高的火;

②Bobby证言说没见到Teresa离开

Kathleen基于Barbara和Steven监狱监听电话中得到的相反事实(Teresa已离开),再有

Bobby电脑色情信息被公开信誉不再,再三整理相关时间点证词,

✁✁✁✁✁✁✁✁✁✁✁✁✁✁✁✁✁✁

Bobby证词(被法庭采用)

<2:30 看到rav4 和Teresa>
<2:45 洗完澡出门去打猎,rav4仍在,但不见了Teresa>

整理Scott证词(被采用)

<同时间段证实bobby出门,他要出门看母亲,出庭证明了Bobby的时间地点证词>
<同时作证说火焰高于房子的也是他>

整理Bryan证词(不被采用)

<Bobby曾告诉Bryan说Steve不可能杀害Teresa,看到她和车离开了,但证词未被采有>

整理Steven证词(本人选择不出庭作证)

<本人在车边跟Teresa谈话,看到Bobby出现,谈完Teresa离开,他拿了杂志放回拖车中,几分钟后从拖车后门出来看到Teresa的车已经开到了147th路上,与此同时Bobby和他的车也不见了。>

整理Chuck证词(不被采用)

<4号晚看见车前灯闪,打电话给Steven问,Steven出门看并没有发现>

✁✁✁✁✁✁✁✁✁✁✁✁✁✁✁✁✁✁

根据上两点加证词整理指出Bobby极大可能造伪证并成为潜在嫌疑犯,再有Scott支持Bobby证供也是造伪证的可能下,那同时有犯罪嫌疑可能。虽然这是第一季给出的信息,但是这一季是证人信誉扫地情况下,再次整理时间轴和现场行为,确实软化了观众对Steven有罪判决的态度,信可信度不是100%没关系,结论是以上一定有人说谎就是了。

★★Kathleen策略分析(合理聪明又狡猾)★★

以上内容仅部分令人十分信服不用看的太认真(毕竟一日未知听证会结果一日不能信K的证据),但从以上总体看Kathleen的策略,我认为方法用对方向走对,与原审判代表律师一样试图逐步推翻检方展示给陪审团的证据但又比他们多做一步:进一步还原犯罪事实真相;又引出新嫌疑人Ryan、Bobby和Scott疑点,做到原代表律师没能做的(预审中已被法官否定使用该案存在其他嫌疑者的辩护策略);再加以指责原辩方、警方和检方三方都有过失,以此达成她想削弱群众认为Steven有罪结论的目的。

再经过第一季播出热度居高不下,指引Avery家族持续带出热点话题也是Kathleen的策略:如Steven积极接受访问,又发表公开声明指责前辩护律师的无效协助,新女友搏红搏出位有了镜头前的煽情画面、他们求婚订婚的新闻、新女友上live show谈话、后分手再反目成仇但Steven表示心痛等,自家律所开推update案件进展等,都为了保持Steven Avery本人的社会热度(当然一切都是正面形象热度)。

又有Kathleen无形中主导整个纪录片叙述方向,并有效利用拍摄材料(辩方狡猾之处,也是纪录片微妙但有趣之处)。

★Kathleen主导处分析★:

1. 将Bobby的疑点“合理地”放到了第七集提交了上诉动议之后

Kathleen透露bobby电脑中有色情信息是在第八集,而正式将Bobby列为新嫌疑人是在第10集Kathleen上诉动议(plan A)被撤销之后,她把韦利警官撰写Bobby电脑含少女裸露照片等不良信息报告提交,同时结合Bobby极可能做了伪证的证据,再向法院提交加入新证据修改上诉动议(plan B)。【我相信Bobby的疑点不会刚那么“巧”是在初次动议提交后才出现,只Kathleen为了更合理的向观众介绍自己的Plan(主导!),才有了Bobby线索出现片集的巧妙点】

值得注意的是Bobby两季都没有在纪录片中被采访或者露面(除庭审和家庭照片)

2. 巧妙利用监狱监听电话信息

Avery家族确实不聪明也不谨慎,无论十年前还是现在我相信监听电话中仍有许多有效信息可在纪录片中发挥,如第一季纪录片播放了监听中大量值得辩方或控方值得采集但并未见采用的信息,S1中Barbara有好几次被提示会监听,下一次仍和儿子Brendan“口不择言”。【他们的“口不择言”虽没能推动案件进程令我暗暗惋惜,但仍是我在第一季对他俩有罪态度其一摇摆点。】第二季出现的监听仅有来自Bar斥骂Steven的一通,是在Kathleen开启planB后,Barbara斥责K这次将两儿子和现任丈夫引入风波(Bobby和Scott是新嫌疑者,Bryan为相关证词提供者,她也是可怜人…)

监听细节里Barbara和Scott确认了Bobby曾说过看到Teresa人和车离开这一细节被Kathleen有效利用到Bobby做伪证的支持点中(plan B加料),而我认为微妙之处在于第二季不像S1公开大量监听,很好杜绝了观众观看时的摇摆态度,而仅有公开的这则刚好能被Kathleen有效利用,进一步正面提高Steven原证词可信度,从而暗暗推进了案件进程,所以很可能是Kathleen主导了纪录片制作的结果。

同时我认为Bobby疑点在plan B动议阶段才被提出也是很聪明的一点,因为Kathleen预料一旦提出就是Barbara和Steven撕破脸的结果,割断Brendan和Steven一案互相支持的可能,反正Brendan上诉失败已成定局,所以舆论点转向Dassey兄弟和Scott犯案的嫌疑可能也是好处多多。

3.马县法医Debra采访片段播放,警方失职还是渎职

背景回忆: 05年11月9日警方发现骨头当天没有任何县法医被第一时间指派到发现地点调查,并且Debra当时请求到现场被警长驳回,并且她后来07年准备上庭为辩方作证,但被法官先示意陪审团离场,申明她本人为马县本县工作的敏感身份,又鉴于当时调查权已被移交到邻县,所以无作证资格,最后离庭,导致辩方指控警方没指派法医调查的失职一点又失败;

有趣的分析是警方未第一时间指派法医调查,这是失职;而17年Debra受访时含泪诉说她当天被马县警长警告和威胁远离该案子,这下子警方就不是失职而是渎职了,无形加重警方过错。但客观事实是她敏感工作身份本来就不应该参与其中啊,又哭诉自己也是为了帮助Teresa。个人认为本片讲述警方没指派的失职说清楚就好,但却狡猾地播放了她落泪煽情片段加以渲染将警方过失放大,是在无形中强行说服观众这是警方失职又渎职的事实吗?

4. 第二季巧妙结束在上诉证据听证会前

看完第二季这个感觉巧妙得和听完Kratz最先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一样,同一个性质一个意义,他根据Brendan未被证实的杀害Teresa供词开讲的,面向公众给Steven开了一场预审,现在Kathleen将这一招还给检方,通过纪录片第二季面向公众同样给Steven开一场上诉预审,先把舆论导向Steven一方,极好地为自己为Steven造势!

▲以上是Kathleen引导该片的有趣的点,是否感觉看完这部分自己心目中的天平更偏向了Steven?


第二部分 总结Brendan Dassey案件上诉进展:

第一季爆红后两人案同时有了实质性进展,在Steven案中被判有罪成立依据是法医证据,上诉官司打得既贵又久劳心劳力;反观Brendan被判有罪成立依据并无没有任何科学证据,仅为一审讯的供认视频,也决定Brendan比Steven更省钱省力请到免费律师来更早打完这一上诉官司。

上诉律师Laura根据供认录像分析审讯违反了Brendan Dassey宪法权利,根据AEDPA法案为Brendan申请上人身保护令(?),再基于联邦人身保护令(宪法)成功上诉至联邦法院。(这段查了资料以后仍未能看懂→ →)

该案上诉经历了四阶段:联邦法院单一法官审理(win)→威州司法部不服,上诉至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任意三法官组成小组审理(win)→威州司法部再不服请求撤销审理结果,再请求第七巡回法院全体法官代表审理(lose)→B代表方请愿案件上交至联邦最高法院审理被否决,最终结果就是上诉失败,Brendan继续被监禁。

上诉过程的关键当然是供认录像,当中得到法官立场不同,但至今为止已得到多个法官否定录像,即使仍多人持反对意见,这也是很令人振奋的案件进展,而关于该录像的观点语录:

Laura:

<这是一场对一个16岁带智力缺陷的未成年进行的强制性、非自愿审讯。>
<也是一场欺骗性审讯:1.无代表律师在场;2.口头承诺甜头引他说出什么。>
<警方以最坏的方式拿到这最可怕的证据。>

Judge Wood:

<这种调查员审讯方式令人发指。>

Judge Duffin:

<走司法程序时碰到假供词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种带心理操纵的审问技巧得出的供词在任何法院都不能被承认为这是自愿供认得出的证词。>

Judge Hamilton(反方):

<Dassey的供词似乎是一种负罪感的产物,调查员用标准的非强制性的调查技巧温和地从他那里得到的,并无过错。>

而最终全体法官审议这个上诉最终判决Brendan维持有罪,在纪录片中表观描述为Laura口头辩论落下风导致最终失败,具体细节缘由除引用法官语录无法进一步得知。

纪录片Brendan案件中值得注意的是两季为止Brendan本人并未接受过任何直接采访,他的声音基本来自监狱监听电话(S1)、从Barbara手机录出的监狱电话(自愿录音)和庭审,很可能是代表律师强烈不建议他本人受访,这就令观众难以洗刷他第一季供认录像中和被监听时“口不择言”下自己时而供认有罪时而反驳颠倒错乱事实的差印象。所以我自己两季看下来倾向Brendan带有负罪感才不主动参与纪录片拍摄,极有可能是协同犯罪的一方,再经过第二季Bobby嫌疑被提出后令我态度更加偏向这个猜测。Brendan在录像中提到的卧室、车库和车厢等犯罪点,带来令人兴奋的脑洞:究竟是在谁家的卧室、谁家的车库、谁家的铁桶?


第三部分 纪录片两季对比(实为本季吐槽→ →):

1. S2比S1更多亲人生活录影和电话,主题为无辜和展望,亲情牌用到第二季已经起不到激不起观众同情怜悯的水花,反让人认为是无效内容裹脚布(第一季还有许多监狱监听电话有效信息);

2. S1 Brendan描述的矛盾故事主导了全季叙述方向,S2中Kathleen策略性成功主导了全季叙述方向。K方:反正目前为止谁都没有事实基础,这次就看谁更接近事实基础!按照Kathleen逐点逐点接近事件真相的尿性看,拍摄素材够再战4/ 5季;

3. S1集中在Is that really they did that,S2集中在 How to get them out; S1为观众提供一个平台摆放摇摆态度的天平,S2中Kathleen在暗暗为观众隔绝这个平台;

4. S1两辩护律师浸淫在警方以Brendan供词编织的混乱凶杀网中,苦苦挣扎着推翻这些所谓的警方“证据”;S2中第五集甚至开头起就走出了这个掘头路:Kathleen不止挖掘出新事件真相,更将纪录片第五集引入更精彩的点——挖掘新嫌疑人

【这里想到律师啊检察官刑侦剧,tvb的日本的随便举,以木村的Hero为一般刑侦律政剧代表吧,市面上律政剧其实大多都开头已有嫌疑犯,主角查证下将疑点成功转移到另一个嫌疑人,主角剥除编剧制造一层一层悬疑面纱,最后还原真相原来嫌疑人不是最初的他,这么演的肥皂剧的收视才有保证。哇,现在看来该纪录片在本季是100%跟着一般的律政剧台本演,一点意外都没有呢,正好在第八集引出Bobby嫌疑将纪录片带到一个肥皂泡点!】

再吐点小槽:

1. 跟着纪录片的火起的Avery家族后院起火次数也很多,毕竟想红的人太多了,第一季Brendan最先的公诉律师面对镜头和他面对他客户讲述案件是俩码子态度;两季中Avery的新旧女友,新女友提供了那么多新狗血煽情素材但大概没能料想自己在第二季中那么快的一集下线;Steven的表姐我看了那么久也不明白单独采访(未与A家族聚集拍摄过)的意义;

这部分跟着“炒作”的中老年代表居多,’Cos they are old enough and get nothing to lose;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Steven子女未曾在庭审以外露过面,侄女倒多(照顾双老)。)

2. 前检察官Kratz也来蹭一波案件热度召开记者发布会和预定出书赚走一波美刀再说也有点无耻,侬不是因个性骚扰短信被迫辞职了吗,大概退休养老金没拿够。

3. 这波蹭新鲜出炉的Netflix挂的中文字幕看的,是AI翻译的吗,太渣了,只能怪我英文渣又不算太渣,state在这纪录片大多明显表示的是州政府/司法部门一方,被翻译成国家……Trial attorney被翻译为评审律师……还有更多人工智能翻译在中文字幕等着大家探险……


第四部分 最后总结陈词我个人对案件的看法和态度:

两季为止,Steven面对审讯、审判、受访镜头、电话对话、监听时神智清醒、口齿伶俐,积极、清晰回答该答的话没说不该说的话达到自己的目的感化观众,从不踏错一步,你可以说是本身无罪才得满腔自信,也可以说是多年沉淀懂得隐藏阴暗面阳光地接受舆论审判(从85年起);反观Brendan从未受访,供认录像和监听矛盾颠倒的糊涂供词带来的负面形象,你可以说是无罪,这是智力缺陷,也可以说是负罪感重重压身的结果。

本片名是制造杀人犯,加上强奸案被冤枉18年这个案子,为纪录片贡献三个案件两个主角,Steven被制造两次,Brendan一次。从片名就能知道制作方对案件的偏向态度,回想第一季片头介绍Steven为智商70左右的普通青年,不能缜密犯罪,从这里就吸引了千万观众进坑,待机看苦情剧(包括我),但通篇看下来,一季不够两季来凑,Steven竟是整家族说话最具思考力的,说两点:第二季Ep10中Barbara和Scott的难听谩骂他竟然hold住了;还有Ep10 动议被撤销后Kathleen与Steven商量向法院请示已和检方达成同意证据听证的口头协议以撤销动议被撤结果,但K认为要先跟检方达成书面协议再有动作,电话中的Steven回答:对,因为不能让法院以为我们走检方后门,想到走后门这点Steven比我想的快多了,惭愧。他完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智力低下,第一季的片头激起了多少观众的泛滥同情心,第二季可以说耗尽了我大半的同情心,但对真正智力缺陷的Brendan的同情是一直在线的。逐渐看下来制作方有失客观性的纪录片,摆准心目中的天平还是挺难的,从第一季结尾我看法是Steven有罪、Brendan从罪(隔太久难说明白原因),到第二季结尾我看法是倾向Steven无罪、Brenden从罪,Bobby有嫌疑,以下详细说原因:

“同一罪案两名被告,当一个被告的案子开始崩溃,这样有利于瓦解另外一个被告的案子。”——Kathleen Zellner

相当同意这一句话,假设最后的最后Brendan供词被7th巡回法庭驳回宣判他无罪,那Kratz最初开的记者招待会就会真正成为两案中的搅屎棍(路人我认为那场很有先入为主的意义,奠基了我对整个案件态度),然后进一步瓦解公众对另一案中Steven的原有罪审判信心;前两次B案的上诉成功是使人态度摇摆不定的。然而没有假设,最后的最后,17年12月,B方还是输了,挺司法系统的我一如既往相信法庭给出的最终判决,Brendan仍是有罪的;另一方Steven在整个纪录片表现太无懈可击了,又Kathleen给出了一些(不是全部)让我十分信服的新证据推翻检方指控,再有Danny指向Bobby也具信服力,所以综上我的态度:Steven(有罪可能性↓),Brendan↑,潜在嫌疑犯bobby↑,Scott↑。


▲如果看官您在我的长评中找到赞同点的请点下[有用]按钮吧~▼

 4 ) 坐30年冤狱,他成了著名的“强奸犯”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记得星爷的《九品芝麻官》吗?

片中官二代常威杀了戚家老小,还把罪名嫁祸给了张敏扮演的戚秦氏。

虽然是喜剧,但还是看得人火冒三丈。

而现实中,冤假错案也是数不胜数,有些人因此断送一生。

内蒙古的呼格吉勒图,1996年被判“强奸杀人”,审判后两个月便被枪决,直到2014年才改判无罪;

河北的聂树斌,1995年被判“强奸杀人”,同年被枪决,2016年12月改判无罪。

而在美国,有一个男人简直成了“冤案专业户”,至今仍在抗争中——

《制造杀人犯》 I 2018

虽说是纪录片,但剧情一点不输悬疑大片。

2015年《制造杀人犯》第一部播出,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

一切只因为:美国司法府人员似乎在合起伙来欺负一个“傻子”。

虽然这么说不好听,但我们的主人公确实只有70的智商,远低于正常人。

而他与美国政府这长达三十余年的纠纷,可谓惊心动魄。

1985年,一个女孩在海边被一个变态强奸

不仅如此,变态还把女孩打成了重伤,扔在沙滩等死。

好在女孩侥幸活下来,之后便报了警,在录完她的口供后,警察说:

这变态听起来像是那个“傻子”。

而他便是我们的主人公,一个天生智力低下的23岁小伙,小斯。

他和女孩描述的样子像吗?根本不像。

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眼睛颜色等信息,全都跟小斯完全不同。

但这警察还是坚持这是小斯干的,甚至之后开始造伪证,给受害人洗脑。

第一步,加强记忆

在指认嫌疑人时,警察频繁地把小斯照片混在其中,来回多次加深印象。

第二步,伪造嫌疑人画像

警察直接拿着小斯的照片给犯罪肖像画师,并且告诉他:

不用听受害人说的,就照着这照片画。

可笑的是,他们拿的是小斯以前的照片,案发当天小斯发型并不是这样。

第三步,心理暗示

在经历快速洗脑后,警察便拿着画像给受害人看,受害人开始还觉得不像,但警察在一旁不断暗示:

“这就是按照你说的画的”

“我觉得就是他”...

搞得受害人也迷糊了,最后稀里糊涂确定:

就是他!

原本受害人出事那天,小斯一直在干活,而且周围有许多证人能证明。

可现在,有了受害人亲自指认,小斯就是有再多证据也无济于事了。

最终陪审团一致裁决小斯有罪:被判32年。

他才23岁,刚刚有了一对双胞胎孩子,美好人生却戛然而止,等待他的是看不到头的牢狱之灾。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这些警察要作伪证诬陷他呢?

因为私仇。

严格说起来,小斯不能算一个好人,因为他智力低,曾受人煽动偷过两次小东西,还烧死过一只猫。

脑子不好使,加上劣迹斑斑,他自然不受别人待见。

而最讨厌他的则要数他的表妹了。

或许是有这么个表哥太丢人,表妹到处给小斯造谣,拼命和他划清界限。

例如说小斯当她的面自慰,又或者在她家的草地上啪啪啪等。

但小斯是个老实人,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他听到这些谣言很生气,于是冲动之下做了改变他一生的事。

有一次,表妹开车经过小斯家,小斯愤怒地把表妹车撞停,拿出一把没有子弹的枪对着她。

小斯希望通过这种威胁让表妹不再造谣,可他想不到,此举彻底激怒了表妹。

而更严重的是,表妹的丈夫正是警局的副警长。

表妹上告小斯,极力夸大小斯威胁她的状况,让小斯被判了两项暴力重罪。

但事情还没完,1985年7月小斯在保释期外出时,前面提到的强奸案发生了。

而在第一时间接手这件案子,给受害人录口供的警察,也正是表妹的好闺蜜,她也非常讨厌小斯。

小斯的一时冲动,惹怒了以表妹一家为首的整个警局。

此后的日子,他在监狱死也不承认自己是个强奸犯,不断上诉,但一次次被法院驳回。

也因此他不能保释出狱,因为要先认罪才能保释。

妻子弃他而去,唯独小斯的父母还没放弃,倾家荡产上诉企求翻案。

一晃,就是18年过去了。

小斯从一个23岁的小伙变成了一个41岁的大叔,人生最好的时光全都献给监狱。

而事情也终于在2001年有了转机,律师重新检验当年物证,发现根本没有小斯的DNA,反而有一个强奸惯犯亚伦的DNA

小斯这才被无罪释放。

更让人可气的是,当年真正的强奸犯亚伦因为有了背锅侠,后来他又强奸了一个女孩,被隔壁镇的警察抓了。

早在8年前,隔壁镇警局就打来电话,说这个亚伦承认曾经在你们镇犯过案,还有人替他坐牢了。

可是接电话的警察上报这一消息后,警长下令:别管他们,我们已经抓到人了。

宁可冤枉一个无辜的人,也不承认自己犯错了,这等于又让小斯多蹲了8年

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之后小斯状告当地政府,要求3600万美元的赔偿。

再然后,他就又被卷入一场强奸杀人案,这次,他被判终身监禁。

依旧是漏洞百出的证据,依旧是谎话连篇的执法者,这场战争至今未完。

本片播出后,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巨大舆论,关于小斯是不是杀人凶手,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但不管怎样,警方提供的证据证词等都根本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一些是明目张胆的伪证。

而事到如今,媒体、网络让整件事备受关注,美国司法系统就更加不会放过小斯了。

因为如果他们承认自己错了这么多年,冤枉了无辜的人,那么整个美国政府的权威也将崩塌。

所以他们只能嬴,不能输,就算小斯不是真凶,他也必须背黑锅。

小斯只有父母和一个迟钝的大脑,是个毫无疑问的弱势群体。

别说刻意整他了,就是那无休无止的繁杂上诉过程也足以拖到他死。

更何况随着时间推移,小斯的事会被人们淡忘,他们会去关注新的新闻和人物,谁会真正在乎他的死活?

当然也有一丝丝可能,如果有一天,小斯真的洗刷了清白,到那时,这部片恐怕会成为不朽的经典吧。

 5 ) 有必要吗

在2005年11月23日发行的《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标题为“Freed by DNA, Now Charged in New Crime(因DNA重获自由,现今面临新指控)”的报道。新闻中的当事人是一名叫做Steven Avery的42岁男子。他背负性侵罪名坐了十八年冤狱,获释后随即状告当地政府要求千万赔偿,却涉嫌谋杀再一次被警方逮捕。

因为这篇文章,两名哥伦比亚大学的在读学生决定驱车从纽约前往Steven的家乡威斯康辛州的马托沃克县(Manitowoc),用一台借来的摄像机,开始尝试将发生在Steven身上的一切拍摄下来。

十年之后,10集纪录片《制造杀人犯》(Making a Murderer)通过Netflix悄然上线。仿佛就在一夜之间,Steven Avery成为了全美家喻户晓的名字,成为所有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成为线上线下人们争相参与讨论的话题。

因为Steven的遭遇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在1895年的夏天,一名叫做Penny Beerntsen的女子在绿湾被残忍殴打并侵犯。因受害人通过照片指认,时年23岁帮手打理家族汽修厂的Steven,成为该案件头号嫌疑犯被捕入狱。尽管有多名不在场人证能证明案发时Steven远在四十英里以外,Steven最终还是因强奸及企图谋杀罪被判服刑32年。直至十八年后,新的DNA技术证实罪犯另有其人,Steven才得以沉冤昭雪。这场错案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甚至起草了一项以Avery命名的改革法案,致力于规范证人证言取证程序,以避免同类冤假错案再次发生。然而就在该法案通过的当月,重获自由不过两年时光的Steven Avery,再一次成为了头号嫌疑犯。

2005年的10月31日,就职于某汽车杂志的女摄影师Teresa Halbach失踪。她在公司留底的最后一项工作预约是当日下午前往Steven的家族汽车回收厂,为一辆二手车拍照。同年次月,Steven被当地检方指控绑架、强奸、一级谋杀等多项罪名,Steven年仅16岁且智力低下的外甥Brendan Dassey同时被控协助谋杀。然而在侦办调查过程中,检方取证错漏百出,对Brendan的审讯有明显误导,加之Steven作为冤案受害者要求政府赔偿的身份,都令这起案件疑点重重。

《制造杀人犯》将摄像机对准Steven,以他的个案为窗口,用长达数年的记录来探究美国司法体系在地方的运作。这部纪录片取得的成就,不在于高收视率,不止于艾美奖最佳纪录片的殊荣,更多的是它引起了远远大于其他流行电视节目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今年Netflix想趁热打铁播出续集的计划并不算太让人意外,不过在《制造杀人犯》首播整整三年之后的现在,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由于第一季的播出成为世界瞩目的案件,《制造杀人犯》第二季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第一季的成功。任何Steven的消息,都能登上头条,人们对次案的任何关注反而都成为了第二季的“剧透”。所以这次第二季开播,关键就在于还能提供给观众多少不能从各大新闻媒体或网络社交获取到的信息。

《制造杀人犯》第二季聚焦于Steven被定罪之后所发生的事,这一季真正的主角,与其说Steven倒不如说是他的新律师Kathleen Zellner。这位专攻冤假错案的律师,保持着曾使19名定罪囚犯重获自由的记录。Kathleen接手Steven的案件后,以她丰富的经验开启了帮助Steven的上诉之路。

虽然第二季时隔三年才推出,但未免还是有些操之过急,没有第一季的庭审之战或戏剧性的转折,虽然新律师Kathleen与其团队带来了新的调查思路和专业研究,对案件却并没有突破性的实质进展,更多的仍旧是合成影像资料、采访录音,及悬而未决的结果。从观看性来讲,效果远不如第一季。

《制造杀人犯》曾被指责对受害人的篇幅过少,第二季刻意补充了一些受害人Teresa的方面的内容。不过归根结底纪录片不是新闻报道而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人造作品就一定有创作者想表现的视角。《.造杀人犯》的成功,将Steven的个人生活变作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公众消遣。从大众关注度、对公检法的质疑再到地区间的政治博弈,都使得这一本就复杂的案件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时至今日,受害者Halbach一家仍未获得彻底了结,Steven与Brendan依旧在监狱里服刑,二人的律师团队还抱有帮他们重获自由的希望,观众应该也会在将来再看到第三季的故事,问题在于还有没有这个必要?

2018.10.

 6 ) 第一篇剧评献给此剧

简言之,现实比虚构更残酷。

评论里很多人更赞第一季,因为围绕一条主线有始有终,庭审实录精彩过任何影视作品中的庭审。但这一季从多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极其残酷的事实:没有了虚构作品里主角光环的加持,想纠正权力机构的集体错误,极难;错得越严重越难翻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结局就是结局。

精彩处包括:一、Steven 的上诉律师用教科书级的科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尝试还原真相,聘请了血液、弹道、DNA等多个领域权威专家参与调查。与之相比,之前的两个辩护律师更多关注于辩护本身,而非寻找事实真相(当然那两个律师也很出色)。二、Brendan 跌宕起伏的上述过程 。一方面不同联邦法官对警察审讯 Brendan 时违规这一说法有争议,另一方面州县法院不惜多次与联邦法官对峙也要维护其权威。值得一提的是显然多数女性法官更同情 Brendan,可见在决策层平衡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这部剧看到后面总让我想起并重新审视《道德的刑场》,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英剧。集体对个体不公正审判是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同在于,《道德》真相已知,在观众看来“罪犯”是为他曾经的错误接受惩罚;但这里可能永远无法准确还原真相。那么在司法体系里,程序公正是否比是非真相更重要呢?

 短评

其实从第一季到现在没有什么大的实质性结果,就是汇报一下进展,甚至Brendan在最高法拒绝接手之后就已经基本完全丧失脱罪的希望了。看完之后依然很唏嘘,整个威斯康辛的公检法部门还真是“沆瀣一气”,而因为这个案子本身的影响力巨大,其实也在无形中反噬着Steven和Brendan被平反的机会:因为政府和执法部门并不愿意在如此大曝光度的案子当中认错、认输。换成一个不那么出名的case,如果被律师揪出这么多漏洞和错误,可能法院和检察机构早就直接释放当事人了。Steven的律师Kathleen真的很厉害很厉害,非常sharp非常有经验,希望她真的能turns everything over。

6分钟前
  • zykmilan
  • 推荐

两季二十几个小时的纪录片展示的还是冰山一角,有太多太多的信息没有透露出来,但是彻底被K.Zellner征服。相信KZ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取得胜利,也希望Kratz,Lenk,Molburn一众人一定要苟活下去,为他们做过的违背正义的事情付出代价。

11分钟前
  • hakimo
  • 力荐

第9集两条线各自展开至高潮,第七巡回上诉法庭的录音非常有分量,联邦大法官水平果然很高,第一次看时思路没跟上,又听了好几遍,法官把涉嫌胁迫的执法问题,拓展开来,引至针对弱势群体审讯方式上,最后从立法角度予以坚决否定(法院不是立法机关——"you must lose"像极了罗伯茨大法官关于同性恋婚姻合法的dissent),Larah太嫩,直接钻套里了;Zellner是老鸟,在这一季中对案件的处理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如果不是Avery,那么到底是谁?然而找了许多线索,却只能作为猜测的依据,没有直接证据,只在这一集里很有戏剧效果地把矛头对准了the Dassey's和被害人前男友,并提出了第一个有说服力的潜在证据(Bobby为避免电脑文件曝光而作伪证),但取证难度极大,还是无法撼动

16分钟前
  • Poros
  • 推荐

这只能说是一个悲剧故事。在这么多年之后Zellner再去找能证明无罪的证据很难,特别是当时检方对犯罪现场的调查很有问题的情况下。一季下来,她能做的也就是找了检方的漏洞,及提出新的假设试图来推翻当年检方对谋杀事件的还原。从始至终她都无法找出任何关键证据来洗脱Steven的嫌疑,那么多重复实验、专家证人的证词都是间接的,推翻这种谋杀案的定罪用这些间接证据远远不够。再加上案子已经变得政治化,县里肯定不希望承认自己当初抓错人,所以会千方百计阻挠上诉。还是很心疼Brandon,你能看出司法系统对底层人民的不友好,不管怎么样,他当时致命的招供注定了他的命运,搭上了他一辈子的自由。最后还是希望真相最后能大白于天下,也许十几年之后,某样证物会奇迹般的出现,还原真相。不过即使真相大白,这两位失去的自由却永远回不来了。

21分钟前
  • VincentP
  • 推荐

女装凯文贝肯,天降大神个人秀。导演挽尊秀。

24分钟前
  • ┢落┦
  • 还行

本以为第一季律师很努力了没想到现任律师凯瑟琳更拼,基本把检方提出证物疑点全部过了一遍,前半各种实验特别好看,但在某一点之后她似乎完全不怀疑委托人了因此全部推理都站在不质疑的立场上,提出其他嫌疑人过于臆断,在法律程序里提出可能性当然没问题假如能争取到重审自然可以辩个究竟,但目前单方面媒体发布造势似乎不够道德毕竟傻傻的观众还挺多的。侄子翻案官司科普司法流程,SA的案子看来不到联邦层面估计没指望,3年拍个续集太快了十年一部差不多orz 这季用Avery一组家人悲剧煽情成分也很重,这些我都自行过滤,还是关注案件吧。这剧的名气对被告一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若非第一季他们请不动凯瑟琳,但也因为剧的热度让案件上升到州的名誉高度混入了政治因素,威斯康辛州骑虎难下翻案反而困难重重。

25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Season 2, presented by the law firm of Kathleen Zellner

30分钟前
  • Fantasy
  • 推荐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朝出这事不会让人知道,美帝就算真杀人了,也可以逃脱法律《纽约灾星》

33分钟前
  • 午眠羊
  • 推荐

做了18年冤狱再次因谋杀被囚如今已56岁还在为“无罪”抗争挣扎的人的人生,父母老的有可能等不到他被判无罪的那一天,一路上诉一路失望。斯蒂夫作为穷人,当年的律师太弱,如今因为纪录片火了,他得到一位有能力的新律师,对比之下当年一切所谓的证据都经不起细节的推敲,而如果他是被陷害,检方和警方对各个证人的胁迫和诱导乃至整个上诉过程中法官们的官官相护和压迫感都令人不寒而栗,片子很隐晦,那个3600w不容忽视,数目是一方面,警方也怕效仿斯蒂夫的人接二连三出现吧,颜面何存?而如果无辜也说明真凶逍遥法外有可能实施其他罪行。作为观众主观的感觉那个16岁长相酷似阳光小美女的保罗达诺的侄子,所谓的帮凶,尽管身材壮硕却十分内向羞怯,想象不出他会帮助舅舅杀人。目前还在抗争,上诉到最高审了,期待第三季给出圆满结果。

34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太难过了,不是因为某个人受到的不公待遇,也不是为了某一个无辜的生命枉死,是明明都那么努力了,却只能凿开冰山一角……到底是茫茫黑夜中费尽心力拨开迷雾寻找真相,还是本来真相就在那里却渐渐被黑暗深埋永无天日?真希望不要再过一个三年又三年还是举步不前。最后一集的验尸官让我泪目,“我本该支持特蕾莎,现在却内疚辜负了两个人……”ps:其实看完心中对KZ找出的漏洞也有疑问,比如并没有引擎盖取样,取而代之的是腹股沟取样棉棒的论断,引擎盖抹一下难道不会有灰尘不会脏?和在身上抹一下能一样?emmmm……总之真迷啊……不过纪录片的好处就是可以带上放大镜从只言片语或者某个表情观察每个人心里都有的秘密,哪怕是戏精也有破绽。

3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第一季是万千信息中捋顺线索娓娓道来,第二季是跟紧态势时刻追踪,观剧心态上还是不太一样。因为已知这件被纪录片推高关注度的案件但凡有重大突破都会被新闻“剧透”。律师们依然在努力,因为这个案件是现在进行式,只盼望有一天我们能亲眼目睹真相大白,也能看到环境真实的改变。

41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确实没什么必要再拍,大家看新闻都够了吧。【假如有一天我在美帝犯了事,需要Kathleen Zellner来救我

42分钟前
  • Redux
  • 还行

拍摄的进度不再多年累积而变成实时追踪,就具有了更切实的意义:埃弗里、达西和周遭的人共同在这个巨大又混沌的泥沼中挣扎,定罪只是个开始。看完首季之后的感想在现在进一步的得到强化:埃弗里是否是真凶从不是最关键的议题,而是当弱势个体遭遇到体制性制度化的碾压时,其他人应当保持何种态度。

4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看完第二季开始觉得Steven有罪的人赶紧闭嘴吧,靠Teresa几进几出Avery家脑补犯罪故事?Kathleen Zellner的推导缜密清晰就被你们一笔带过了?只不过案件年代久远,缺乏直接证据才是被申诉驳回的的最主要原因,地区法官或许被施压不愿接手烫山芋,种种地方警局劣迹,公检法的相互包庇让人心寒,更让人心疼的是Steven的老父母,不管Steven能否翻案,他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52分钟前
  • ▲Monody▼
  • 力荐

最让人心痛的一刻是Steven Avery的父亲忘带ID知道无法给Steven过生日后无尽的失落

57分钟前
  • ly330
  • 推荐

凯瑟琳律师是唯一的赢家。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快成闹剧了。

5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如鲠在喉。两位女律师是good fight里的本尊了。

1小时前
  • Choux
  • 力荐

第二季开篇非常巧妙地正面回应了之前大家对第一季的质疑(比如遗漏事实,忽略一些证据),并且第二季由此改进了说理风格,拜Zellner所赐,所有论据论点都是以非常理性非常科学的方式摆出。Zellner律师简直职业典范。至于Steven到底是不是有罪,仁者见仁吧,纪录片作为“无罪派”意见,在完成度和说服力上做的是很出色的PS. 有必要明白纪录片不是Journalism,没有偏颇记叙事实不是纪录片的责任,引发思考才是。《制造》没有故作上帝视角暗示“本片记述的是绝对事实”,为的就是给观众以思考的的空间吧

1小时前
  • goodboiloic
  • 力荐

真相逐渐抽丝剥茧,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新的证据披露出令人震撼的现实,当然是对于事件本身的震撼,不是所谓的虚构艺术的洗涤。纪录片提供了对真相剖析的视角,以及永不妥协、科学求证、合理猜想的法律精神,对无辜受害者的家庭是充满人道主义的关怀。它引发的是对于司法、公正、真相的极大深思,因为取材于现实,所以现实的力量也更加震撼,影像无法折服我的,现实可以。

1小时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第二季:四位杰出女性的革命之路。力图还原正义的女人们一个都没放弃,只用十小时看纪录片的人有什么资格叫停或是替Avery按头认罪呢?

1小时前
  • IЯI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