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2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4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5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6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3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4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5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6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7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8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19如何死亡:西蒙的抉择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安乐死之争:中国应该将安乐死合法化吗?

设想当你老去,疾病慢慢吞噬了健康,生活对你来说已经不是享受而是负担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可以摆脱痛苦、结束生命的开关摆在你面前,你会按下去吗?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给予生命最后的尊严的方式。“安乐死”一词来自希腊语,本意为“好的死亡”。那么,如果将安乐死合法化,对于个人以及社会而言,是好是坏呢?

按照意图,安乐死可分为两类: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消极安乐死指由患者、医生或家属决定,放弃维持患者生命的装置,任其自然死亡。这在很多国家是默许的。患者病情严重到无可挽回,家属、医生(及患者)同意放弃治疗,即为消极安乐死。而本文中的“安乐死”指积极安乐死,其概念是由患者主动或医生协助,通过药物等方式主动结束患者生命。2001年,在这种两难问题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荷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将积极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除荷兰外,目前允许安乐死的国家还包括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和美国的部分州。其中,瑞士是唯一一个接受外籍人士申请的国家。

安乐死的赞成者认为,在人遭受折磨时给予他们一种解脱方式,是对其生命权和尊严的尊重。腾讯新闻出品的纪录片《明天之前》中,记录了2018年104岁的澳大利亚植物学家大卫·古道尔(David Goodall)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身患绝症。年轻时的古道尔是个工作狂,热爱阅读和旅行。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渐渐地无法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对镜头,104岁的古道尔依然思维清晰、敏捷,他非常坚定地说:“我不想再继续活下去了,我很开心明天能结束生命。我不认为有其他人介入了这个选择,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记者问道:“你有没有犹豫或怀疑过自己的决定?”古道尔说:“从来没有一刻犹豫。”他似乎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决定会引来这么多关注,也许在他看来,向生命告别就像演出结束要谢幕一样平常。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在安乐死进行前,家属们签好了必要的手续,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好像想和古道尔再多待上几分钟。这时古道尔问道:“我们还在等什么啊?”主持人曾宝仪在采访结束时说:“所谓对人世间的留恋是我的留恋,而不是他的。”

大卫·古道尔,《明天之前》截图

安乐死支持者中也不乏激进者。澳大利亚曾于1996年将安乐死合法化,几个月后又禁止。在这期间,医生菲利普·尼什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执行合法注射安乐死的医生。在法律被废除后,尼什克决定将这件事继续做下去,于是他创办了一个安乐死促进组织。在该组织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缴纳每年100美元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一本关于如何购买及使用药品进行自杀的指南,并在论坛中与其他人交流。这个组织并不对会员的年龄、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审核。尼什克认为,应当相信“申请人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就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允许一个人以美丽的方式死去,不是一件好事吗?”

菲利普·尼什克,《明天之前》截图

再来看片中另一段故事吧。制作组还采访到了已故爱尔兰作家玛丽·弗莱明(Mary Fleming)的丈夫汤姆·库伦(Tom Curran)。弗莱明生前患有多发性硬化症,逐渐失去了移动能力,在尼什克的网站的帮助下,于2013年购买了药物在家中自杀。她留下了一段话:“如果你们不理解我的决定,我会让他们来过一天我的生活,哪怕一小时,然后告诉我,他们对生活还能有多少激情。貌似他们不允许我去死,但是也不会帮我继续活下去。”对于这些生活已经没有好转希望的人来说,安乐死似乎是仁慈的。

汤姆·库伦和玛丽·弗莱明夫妇(前排),irishtimes.com

当然,安乐死也有很多反对者,他们给出的理由,让它看起来并不那么仁慈。西蒙和黛博拉·宾纳(Simon & Deborah Binner)是一对普通的英国夫妇,原本的生活在西蒙被确诊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症”)后被打破。之前的西蒙幽默开朗、喜欢讲笑话,是亲友聚会上的主角,但是疾病夺走了他的说话和行动能力。想到自己只能在逐渐恶化的病情的折磨下慢慢死去,他逐渐对生活感到绝望。最终,西蒙选择在2015年前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其过程被BBC拍摄成了纪录片《如何面对死亡:西蒙的选择》,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几年之后,《明天之前》制作组采访到了黛博拉。曾经支持丈夫选择的她,却已经转变了看法。她认为,从情感上来说,“感觉这是一件很暴力的事情:前往另一个国家,安排好一天,接受某种注射,然后死去。”而她自己有“被抛弃的感觉”。的确,比起死去的人,要继续活下去的人可能要承受更大的折磨。而从理性上来说,“如果安乐死之门被打开,可能会减少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动力。一旦面对一些绝症,人们都选择了放弃,医学的进步可能因此受阻。当然这些罕见病只会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如果它发生在你家里,发生在你的亲人身上,你会想屈服吗?”这也是安乐死合法化必须考虑的问题:保障个人的利益,会不会反而使多数人的利益受损?

黛博拉和西蒙·宾纳,thetimes.co.uk

2001年将安乐死合法化的荷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2019年van der Geest和Satalkar的一项研究指出,在荷兰,“测量”患者痛苦程度,决定是否满足安乐死条件的是医生,而非患者本人。这项赋予医生的权利,同时也成为了隐患。2004年2月11日《环球时报》的报道《荷兰老人出国躲避安乐死》指出,德国哥廷根大学对荷兰7000例安乐死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由医生和家庭配合,做出对病人实施安乐死决定的案例,比例高达41%。而其中更有11%的病人死前仍然神智清醒,有能力自主做出选择。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据称仅最近4个月,荷兰已有3万老人或危重病人出走他国”。这些人或年事已高或身患重病,却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背井离乡,这难道是对生命权的尊重吗?观察者网援引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0月3日的报道称,官方数据显示荷兰2013年安乐死人数为4829人,占死亡总数的3%。荷兰新教神学大学(Protestantse Theologische Universiteit)的伦理学教授西奥·布尔(Theo Boer)认为,安乐死本该是最后的干预手段,在荷兰却变成了一般性医疗程序,已非常流行,正成为“癌症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一项内定模式”。

此外,荷兰的安乐死条件正逐步放宽,之前的条件一般解释为患者遭受躯体上的巨大痛苦,现在精神痛苦也逐步被囊括进来。中国日报网援引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5月10日的报道称,荷兰一名20多岁的女性因在5-15岁期间长期遭受性虐待,患上了包括创伤性应激障碍、厌食症、抑郁症在内的严重心理疾病,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2015年她的安乐死申请获得了批准并执行。精神病专家表示,“她的痛苦已经不可忍受,她的疾病不可治愈”。咨询人士强调,“虽然她经受着心理痛苦,但是完全有能力做出决定”。此事在英国社会引起剧烈争议,反对者认为她需要的是更多的心理治疗,是帮助她渡过难关的善意,而不是死亡。笔者认为,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安乐死之所以会引起巨大争议,是由于人们一般不会把“心理疾病”与“绝症”联系在一起,且对心理痛苦的量化比生理痛苦更加困难、复杂。总的来说,反对者认为,一旦打开了安乐死的魔盒,便很难再关闭。有人可能会为了摆脱负担或谋求财产而强迫他人安乐死,而人死之后无法再获知其真实想法,相当于为以安乐死为名的谋杀留下了口子,这是对伦理和生命权的亵渎。对于心理疾病,还存在量化标准模糊等问题。

不过,通过以上事例及讨论可以看出,安乐死的赞成者和反对者都同意要维护人的生命权,只是在如何实践上有分歧。赞成者认为,在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时允许其选择死亡,是对生命权的尊重。而反对者担心安乐死导致为了维护个人权利而损害集体利益,以及人的生死条件被滥用。

中国的安乐死现状是怎样的?我国法律目前尚无对安乐死的明文规定,但按照对现行《刑法》的解释,安乐死在中国属于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罗翔老师在厚大法考的视频中对此问题有过介绍,罗老师说,刑法不认可对重大人身法益的放弃,因为自由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自由如果不加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即上述“被安乐死”现象)”。因此刑法限制了人放弃最根本权利——生命权的自由。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发生在1987年陕西省汉中市,被告人王明成的母亲厦素文长期患病,于6月28日病危、昏迷不醒,王明成要求主管医生蒲连升开具药物使母亲无痛苦死亡。此案经6年诉讼,蒲连升最终获无罪释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刑法对安乐死的默许,而是由于汉中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药物仅仅加深了患者昏迷的程度,并非致人死亡的直接原因。

自1980年代开始,我国民间对安乐死的态度一直比较开放和包容。1997年学术界在上海举行了一次专门的学术讨论会,多数代表对安乐死表示支持。更近一些的2015、2016及2017年,在两会上均有对安乐死立法问题的相关提案和讨论。随着经济发展,解决这一问题似乎迫在眉睫。但是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尚不具备将安乐死合法化的条件。

从道德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儒家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将“孝”排在第一位。无论读者对这种思想作何评价,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而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快速且彻底地消失。安乐死作为外来观念,主张在父母患绝症时,子女为避免父母受苦应提前结束父母的生命,这与中国传统道德相违背。

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当意识到,目前允许安乐死的国家,除哥伦比亚外都是经济发达、人口较少、贫富差距不大、社会保障比较完善的国家。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农村虽然有一定的医疗保障,但许多家庭还没有应对大病的经济条件。如果盲目推动安乐死合法化,可以想见,为了不拖累子女,家庭条件不好的患者可能会选择死亡,子女也可能为了摆脱负担而要求将父母安乐死。此时的安乐死,不是死者安乐而是生者安乐,这背离了它的初衷——对生命权的尊重。

从医疗层面来说,目前医患矛盾尖锐,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不具备安乐死合法化的土壤。高度发达的荷兰在合法化的初期尚出现了未征求患者同意而“被安乐死”的情况,如果此时在我国推行安乐死,将决定患者生死权利的一部分交到医生手中,会给医患矛盾火上浇油。

笔者认为,给身心遭受巨大痛苦而自愿选择死亡的人以安乐死的机会,确实是对生命和尊严的尊重。赞成安乐死的很多人也希望自己老了之后不要在医院的病床上,事事需要人照顾、没有隐私地度过余生。可以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安乐死是涉及伦理、法律、医学等方面,且涉及社会各阶层最根本利益的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仅仅从情感层面,或者仅从精英阶层的需求出发来考虑。

参考文献

《明天之前04:告别的权利》,乔希·韦塞尔卡,2019. //v.qq.com/x/cover/7svwm9v1i5ie1zh/f00314eb7tl.html?

《安乐死也是犯罪》,罗翔,//www.bilibili.com/video/BV19b411z7mJ?from=search&seid=10129338182702634610

《安乐死在荷兰失控 专家吁英国勿步后尘》,观察者网,2014. //m.guancha.cn/europe/2014_10_05_273371.shtml

姚立,《荷兰老人出国躲避安乐死:据调查,41%的安乐死是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环球时报,2004.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11302/1020874.html

信莲,《荷兰性侵受害女孩成功安乐死 引发巨大争议》,中国日报网,2016. http://top.chinadaily.com.cn/2016-05/12/content_25235274.htm

《全国首例安乐死始末:蒲连升、王明成故意杀人案》,东方法眼网,2012. http://www.dffyw.com/sifashijian/jj/201202/27638.html

《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安乐死"合法化"离我们有多远》,温州网,2017. http://news.66wz.com/system/2017/03/16/104974039.shtml

李红,生命权与安乐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Vol. 7, No. 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3-ZGXB200302019.htm

邓祥瑞、胡韶芬,安乐死在我国的困境及出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www.sinoss.net/uploadfile/2015/0513/20150513084000467.pdf

van der Geest, S., & Satalkar, P. (2019). Autonomy and dying: Notes about decision-making and “completed life” euthanasia in the Netherlands. Death studies, 1-10.

 2 ) 关于死亡

电影里的摘抄:

无论你曾经多么坚强,当你的身体生了病,你就会变得脆弱。

瑞士的宗旨是:必须身患疾病,必须意志坚定,必须经过长时间考虑,我必须要听你说,而且确认你并不是过早地抛弃自己所被赋予的最珍贵的生命。

不得不放手的人相对于逝去的人更痛苦。

选择安乐死比接受安乐死更为简单,因为你死了以后你就不在了,但你的妻子仍然要活下去。

死亡不一定就是很糟糕的事情,死亡可以是像个仪式一样的事情。

我想如果你爱某人,最终你还是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而身体慢慢衰竭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花整整10个月的时间来慢慢聊,比遇到车祸而丧生强多了,我们已经把能说的话都跟对方说了。

为了让他的生命值得延续,我是否做得足够多了,这是我一直在纠结的。

整个纪录片记录了西蒙实施安乐死的全部过程,一开始西蒙决定安乐死,家人们非常强烈的反对,到后来西蒙也动摇了,再到后来西蒙病情突然恶化,西蒙自杀未遂,家人们理解了西蒙的想法,最后西蒙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实施安乐死。纪录片但是也很像电影,会有特别真实的感觉。

西蒙是个有好胜心、特别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幽默风趣的人,他掌管公司、在朋友同学中也是主心骨,他还有幸福的家庭,我觉得这是普通人奋斗一生想要的童话故事般的结局了吧?但是他在实施安乐死的2年前,女儿因骨癌去世,现在自己又患上了绝症,很难想象他自己是怎么面对这一切的,他会不会不甘心?会不会埋怨命运给他开的玩笑?让一个人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打击,目睹自己的生命走下坡路,被疼痛折磨,他幸福美满的人生就这样被病魔按下了暂停键。

生命是灿烂且残酷的,绝症病人的每天只能等待命运的宣判,虽然安乐死一直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是通过这个影片能理解到一些人想要安乐死的想法。他们并非不热爱珍贵的生命,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其实对于自己来说,这一辈子已经很满足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和事,他们活在亲人朋友的“爱”里,疾病的折磨让他们失去尊严,如果早晚有一天我们都要告别,那不如找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好好“告别”。面对死亡的最好方式,应该是对身边的人永远保持着“爱”吧。

 3 ) 泪奔后的反思

多年前,20多岁的我在公交车上接到爷爷去世的消息,很不懂事的我断然拒绝回去参加他的葬礼,但是在那段公交车上,我想了很多,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我并没有因为没去参加爷爷的葬礼而生活的开心,反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他的内疚和自责。
还记得姥姥临走前,我搂着她的脖子对她道歉,姥姥拍着我的后背说:“好好工作、好好工作”,可是我并没有,即将开始一段平凡工作的我,想可以实现姥姥的对我最后的嘱托。
这些年,我做过的决定不少,但在心里,我认为最对的一个决定就是:2016年,回到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生活。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这次的决定是最对的!也是从今年开始,每次听见爸爸说:“我明天8点走,你起来不用管我”“过一会我就走了”之类的话,每次听完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一紧。知道不是那个意思,可是我开始害怕这个“走”字,更害怕去想“走”之后的事情,我拒绝去想这个事,可每次他说完,我都忍不住去想去难受,我是那么的爱他和妈妈,可我做的并不好,非常不好。尤其是不能自控的发脾气,对父母攻击性的言语和姿态,这是最最不应该的,我真该死。好好说吧,说出来事情的严重性,他们不会不明白的。老天爷啊,没人因为我少做好事责怪你,但是请你别,永远别做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事情,一件也不可以。这次工作,我又一次体会到了父母的开明:他们不曾给我一丝的压力、他们永远都支持我,他们只希望我能吃的了苦,好好长久的稳定的工作下去,并有所成绩。我不会辜负他们,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用辛勤的双手挣钱生存是光荣的,但是请努力工作,让再平凡的岗位越来越缺少不了你,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做”!!!这事没有但是、如果、万一、只有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没有反悔。至少一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给我拿出成绩,连升2级是至少!!加油。
话题扯远了。
“安乐死”--我曾经养过的狗狗们,这是我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的,我对于狗的亏欠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除了每次见到遇到流浪狗会做点力手能及的事情外,我有了打算吃素的念头。
那么,如果我是西蒙,我会如何选择?---我很羡慕他,拥有自己选择如何死亡的权利并且离开的这么安详没有遗憾。如果,可以让我选择,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死的有所准备、干净、安详、没有痛苦。尽可能少的遗憾。--还有什么事,没有做,死前会觉得遗憾呢?(第二次自问的问题,上一次没有进行下去,只写了一部分就有意识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此片,让我想起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感动:
1. I LOVE U .WE HAVE DONE THE BEST POSSIBLE JOB. I AM VERY GLAD I MET DIBBY
2.ITS SAD BUT ITS THE BEST THANK YOU FOR BEING MY MUM.
-----------------------------------------------------------------------------------------------

 4 ) How to cope with your life

看完这部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永远处于社交中心的Simon,而是他的老婆Debbie。Simon,还有瑞士life circle的Erika都说,最为痛苦的绝非被执行安乐死的那个人,而是必须接受你的死讯的,家人还有朋友,因为他们需要在这个巨大的打击之后继续好好生活下去。
People who have to let go do the more difficult job than the people who go.
It's much easier to go into an assisted dying than to accepted one.

Debbie在纪录片里说话不多,一开始她提到安乐死,说的是她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utterly terrified;随着Simon的意志逐渐坚定甚至为自己的死期选好了日子,Debbie开始担心Simon的决定过于草率,直到Simon在一个清晨尝试自杀之后,Debbie帮他写了一封给Erika的信,要求将实施安乐死的日期提前,越早越好。

Debbie显示出了一种面对生活的沉静,和面对不断恶化的现实全盘接受的态度。大多数时候她面对镜头都露出了似有似无的笑容,包括在讲述关于两年前去世的女儿Chole的故事时。在Simon举办的聚会、游戏活动里,她并不是人群的中心,也不是玩的最开心的一个,她的存在感不强,但是人群散去之后照顾Simon饮食起居,充当Simon与外界联系纽带的却一直都是她。我很难去揣摩她在别人在关切她的时候,Erika在劝慰她的时候,包括发现Simon尝试自缢的时候,她的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而她又是如何平复自己,重新露出那样淡淡笑容的。

我想那一定很难,因为她也没有演练过面对这样的场景自己应当如何应对。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生活的境遇打得措手不及,在慌乱之中就必须想到应对之策,而这些应对之策所带来的结局,我们要用很长很长的生命才能去消化掉。

 5 ) 一些杂感

朋友聚会喝着红酒、香槟吃着披萨、沙拉

这位英国人开着法国车标致、那位瑞士医生开着德国车大众

穿的衣服跟我们差不多,或者说是我们学习的他们

一个人的生命虽然看上去是自己的,但其实不止属于自己,因为你的死可能会给你的家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楼梯扶手的白色是英国式的白色

他们在家里是不脱鞋的

用的笔记本电脑是dell、hp,手机是三星、Apple

我一直是支持安乐死的,死有时候比痛苦的活着好

 6 ) 在死神面前一切都不值得一提

非常好的纪录片,记录了simon从生病到实行安乐死的过程,让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脆弱。曾经那么开朗、活泼、爱交际、永远是社交中心的simon,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失去说话能力,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需要请护工帮忙照顾自己,行走需要别人搀扶。这对于曾经那么有能力的一个人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可以想象,他一定经历的一段十分煎熬的时期,不愿意相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愿意接受曾经那么优秀的自己开始变得越来越weak,不愿意接受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死去。正如simon所说,死亡让我感到很可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可爱的儿女逐渐长大,而我作为一个父亲却不能够见证他们的成长,多么令人沮丧。但短短几个月以后,他身体状况便开始剧烈恶化,某天醒来他发现自己不能说话了,再过了几天,他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手指,胳膊,甚至开始行动不便。这才是对一个人自信心最大的打击,每天清楚的感受着自己的身体不断恶化,像是一个老化的机器不能被修复,这是何等的沮丧。simon和医生原本商定了在11月2日自己生日这一天结束生命,但到了10月份却迫不及待的联系医生,希望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难以想象他是经历的多大的痛苦才会如此大的决心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连一天都不能等待。

生命如此短暂而脆弱,还有什么理由浪费生命呢?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关心身边所有爱自己的人,认真对待生命吧!

 短评

其实五颗星都想给Simon的老婆。女儿,丈夫先后出事,还能那么乐观积极平静,内心之强大难以想象。相比之下Simon走的是另一个方向,人总要找到内心的平静。

5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57岁的Simon得了运动神经元病,在病发后决定去端士安乐死,中途因为妻子等亲友的阻止一度中止,结果因为病情恶化最后还是去端士实行了(话说原来一人的费用是7000英磅,真的不是人人都能死得起啊)。中间也有部分关于英国关于安乐死是否通过的提案。虽然爱他,但应该尊重他的决定,这是他的人生。

10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一个叫西蒙的男人决定去死

12分钟前
  • Chery
  • 力荐

一个人是有权利选择他该如何活着又该如何死亡,但对于安乐死我还是很矛盾的,片子没有太多的煽情,会引人泪目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老母亲最后说的话很令我感动,她说西蒙很勇敢,但我们要记得也有很多坚持到生命终结的人,他们也很勇敢。留给我最大印象的还是结尾西蒙和爱犬像个孩子一样跳舞的场景

16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看的时候一直强烈的以为死亡是个人的事情,不能理解Simon的妻子为什么那么生气,不能尊重Simon的选择。后来发现,爱会让人狭隘,让人不能置身事外。

18分钟前
  • 雨后九点十分
  • 力荐

Die in dignity. RIP Simon Binner. QAQ

20分钟前
  • karenlin
  • 力荐

每次想到结尾处Simon用手机播放给妻子的遗言的情景就想哭。

23分钟前
  • 马戏团的STONE
  • 力荐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选择的自由,尊重一切由于你个人的局限性所无法体会和尊重的事物…安乐死者对于生死的权衡,自杀者对于哀乐的取舍,冷暖自知,不应强求。

27分钟前
  • 空高垂
  • 力荐

无法用总结的话来形容。生命的话题是无果的

32分钟前
  • 午睡
  • 力荐

如何生存是个问题,其实如何死亡更是如此,尤其如何面对家人尚在。安乐死从来不是技术问题。8.6

37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天空没有鸟飞过的痕迹,但他确实已经飞过。

40分钟前
  • 东城厨爷
  • 力荐

几度哽咽。特别难以承受美好的事物逐渐走向衰败那种不可逆的绝望感。也曾无数次幻想同样的场景,我也会选择安乐死,这是最好的解脱。并非不热爱生活,我如此的热爱生活,每天都认真地享受生活尽管有种种的不如意、和理想中相去甚远。但正如西蒙所面对,等到失去对一切的控制,那种绝望变成死亡的渴望。

43分钟前
  • zzfznp
  • 力荐

很高兴你来,遗憾你离开。🌱

44分钟前
  • 树织
  • 力荐

感谢在我最疑惑最需要这样一个视角的时候适时出现在首页。如果这就是慎重考虑之后最好的选择,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呢。最终认可他的决定打点好一切还依旧自责的妻子,清楚指出自己没有是否勇敢的选择权、儿子勇敢而那些坚持抗争的人同样也是的妈妈,这一家人明显教育水平都很高很有教养。

49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要想最理想化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体面地走),自身思想成熟、好的经济条件、社会文明开化,三点缺一不可。

50分钟前
  • 浅野忠信
  • 力荐

Sanctity of life vs Dignity of human; Compassionate purpose vs Intention to kill; The feasibility question of whether we can protect the vulnerable; The risk of slippery slope... 关于安乐死的争议将永不消弥。看再多材料,都没法跟看一个人死相提并论...

54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simon自己拨开开关的那瞬间还是很揪心的

58分钟前
  • chaaaaad。
  • 推荐

我倒是脱离故事的在观察BBC的人他们是怎么拍摄这种沉重而又温情主题的片子的,怎么把它拍的隐忍、克制、发人思考、有深度。

1小时前
  • 我想放羊
  • 推荐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尊严地活下去还连累其他人那我选择安乐死,这不仅需要自己的勇气也需要家人的勇气。其实片子有很多细节比如首位呼应比如simon的纸条和留言比如最后simon的舞蹈比如母亲和妻子的独白比如安乐死机构叫life circle,我不知道看完哭了三次的我到时候是否还有勇气决定

1小时前
  • Stanley lamp
  • 力荐

其实对我来说,比起自己的死亡 ,更可怕的是家人的离去。活着,真好

1小时前
  • Llewoe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