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

已完结

主演:巴音,宋国锋,王亚梅,安和尼玛,高兰村,尹元章,包海龙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1

 剧照

嘎达梅林 剧照 NO.1嘎达梅林 剧照 NO.2嘎达梅林 剧照 NO.3嘎达梅林 剧照 NO.4嘎达梅林 剧照 NO.5嘎达梅林 剧照 NO.6嘎达梅林 剧照 NO.13嘎达梅林 剧照 NO.14嘎达梅林 剧照 NO.15嘎达梅林 剧照 NO.16嘎达梅林 剧照 NO.17嘎达梅林 剧照 NO.18嘎达梅林 剧照 NO.19嘎达梅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草原上的草,可以喂牛羊,也可以是烈火

这是今年看的第一部电影,看完后让我感受到非常的心痛。许愿"我长大以后要做梅林"的嘎达,在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后,发现现实与童年时构想的是有如此大的偏差。梅林是一个依附于王爷、来自封建社会的官职,当政治清明时,梅林作为执行者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福百姓。但在封建社会,上位者大多是生来便享有权力,这让他们对普通人的生命是麻木的,缺乏平等与自由的思想,让他们无视百姓的泣血的诉求,绝对的权力让他们能像对待草芥一样践踏普通人的生命。倘若嘎达继续做梅林,那他就是继续做一台搅肉机、做一个刽子手。牡丹也说,“如果不能保护人民,就算是做一辈子的梅林,也不过是个奴才”。官兵面前,老翁祈求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官兵面无表情地强杀;嘎达闯入府上时,所谓的能够伸张正义的人仍沉浸于自己的权威与他人的奉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冷漠,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多所谓的优势,也不过是踩着人民骨头上位的吸血虫。电影里有一个让我非常动容的镜头,当嘎达的一位友人因为抢掠百姓即将被处死时,嘎达让他背对着向河走去,在嘎达正欲举枪时,那人已经开枪自杀了。他倒下去时给了一个慢镜头,也许是想扩大他死时的凄凉,延展嘎达的悲伤,但他值得被原谅吗?嘎达因为情谊能为他在曾经拉过马头琴的地方哭泣,可我认为他死得其所。倘若因为这样的情感羁绊就可以免于一死或者换来观众的眼泪,那那个惨死的老人呢?就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牧民,他的痛苦、他的死亡、他所面临的不公就应该被忽视吗?那嘎达和其他权贵又有什么区别呢?幡然醒悟对之前来说便是为时已晚。看电影时我有一个疑惑,嘎达不做梅林之后,为什么别人还要称他为梅林,甚至他自己也要叫自己梅林。临近结尾,当嘎达在混战中绝望地找寻王爷的车马,质问王爷为什么要欺骗他的时候,我明白了,他从未将王爷、将封建制度视为他真正的敌人,生在大草原上,世世代代的教化让对权贵的迷信植根在了他的脑海中,造反,反的也是某项触犯了基本生存权利的具体制度,而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对抗。当然,我们不能责怪嘎达的觉醒不够彻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从小被社会驯化的女孩们又有多少是对性别觉醒,有勇气去与父权社会对抗的呢?嘎达能在草原那样封闭的环境下带领人民做出抗争并且下意识拒绝日本人分裂中国的请求,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这部电影对女性角色的塑造,我觉得还是有些许的片面化,牡丹的每一个镜头几乎都是伴随着嘎达出现,做嘎达的青梅竹马、做嘎达的贤妻良母、做嘎达的患难爱人,甚至她骑的马也要比嘎达矮一头。虽说她身上展现出了革命者的风采,但在拍摄电影时,能否更多展现她个人的风采呢?对牡丹这样的女性我是崇敬的,但我希望在后来的影视作品里,能将这些英雄首先拍成她们本身。电影里嘎达让女性和孩子先走时,对牡丹很深情地说,“只要草原上还有女人和孩子就还有希望”。为什么是女人呢?因为女人能生育、会养孩子吗?在电影的渲染下这一幕也许被刻画得很动人,在以前我也会被这样的场景打动,但仔细想想,这句话的根源是对爱人的保护吗?不是的,这是对弱者的保护,这种风度,是对女性能力的否定,为什么女人不能留下来为她们的生命战斗?凭什么英雄史诗只能由男人书写,女人就只能被迫地去当逃兵?那些成功回去的女性,她们的下半生将面对什么,独自抚养孩子、活在战死丈夫留下的荣光里。这份荣光会将她们的生命吞噬,让她们更加只能做某位英雄的妻子。让女人先走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最后的最后,嘎达的起义失败了,科尔沁草原也变成了沙地,人类的自相残杀与私欲贪婪最终却是让自然付出了代价,烈火要烧多久,才能停歇......

 2 ) 马头琴声

豆瓣好就好在,当我记忆模糊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它总能忠实的告诉我。
剧情大概是,小嘎达的父亲就是因为不想让外国人利用王爷的贪欲用土地换鸦片,而被王爷烧死了。小嘎达长达以后,成了梅林(一种小官),一开始也曾被王爷利用,但是当一位蒙古大爷声泪俱下,说我们科尔沁的草原是生养你们的家园,如今把草场都给了外国人,给我们这些牧民些贫瘠的庄稼地,叫我们怎么活!嘎达不是什么理想主义的人,没想过什么抵抗外国人就是民族英雄了,他只知道,作为个梅林,是要为牧民利益而努力的。反抗王爷的最后下场当然是和父亲当年一样,不过,他唤起了大家对于保护自己土地的认识,他也最终明白了自己的父亲,明白了什么事真正的英雄——不是屈服于权贵,而是听从于整个蒙古民族的利益,听从自己的真心。
当时看完了,哭得淅沥哗啦,比那会同时出的红河谷还让我感动。爱上了马头琴,爱上了与游牧民族的粗中带细。
国产片,那时还是那么精致的,虽然画面也许不是很清晰(当时在CCTV6看的,辨不出画面的好坏),但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英雄,不会淡出我的记忆,就像现在,8年之后,我仍然在QQ音乐里找到了这个曲子,比八年前,翻遍整个城市的音像店终于找到一张有这个曲子的CD,还要激动。这样的理想的捍卫者,也不应该淡出我们的世界。保护环境,不是从我们这一代才有的,不希望从我们这一代被遗忘。

听歌练打字: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不落长江,不起飞
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光芒
反抗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3 ) 如果制作成本高的话,不会次于《勇敢的心》。

冯小宁导演的电影的好与烂有着明显的分界线,就是这部《嘎达梅林》,包括《嘎达梅林》在内的冯小宁之前的作品都是在“天上”的,而这之后的作品全掉在了“地上”。我至今不怀疑他的导演功力,小时候看《红河谷》和《紫日》只觉得电影真好看,如今电影看多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这两部电影里的人文情怀与不俗的细节处理,这都处处体现了冯小宁对电影的掌控能力;而如今的冯小宁不知道是肿么了,《举起手来》这种不知所谓的片子竟然能鼓捣出两部,《超强台风》那生硬的主旋律与劣质的特效更是被人吐槽,他似乎已经失去了拍好电影的兴趣。冯小宁的确是内地能让我唏嘘的导演,不只是因为他作品前后质量的差距,更是因为他有能力成为像张、陈、冯一样的大导演,但他却自甘堕落至此,不知如今还有多少人把他当回事。
说回这部《嘎达梅林》,虽然比之《红河谷》略显粗糙,但主题也是相当宏大了,一个为了保护民族家园献出生命的英雄的史诗,如果制作成本高的话,不会次于《勇敢的心》。

 4 ) 典型的中国式史诗

典型的中国式史诗。开片较强的年代感与地域性,或许会有点难进入,然而并没有想放弃,反而被吸引;叙事前半段点到为止,得意忘言,伏笔与线索都在草原苍茫的诗意中沉潜与展开,后半段剧情的推进让人胸怀激荡,尽管英雄人物的塑造或许过于伟岸,但那份情怀,足以让每一条好汉折服;影像上的质感,有着一种老电影特有的诚恳与朴实的“拙力”,之所以我会找这部老影片来看,还是记得去年九月开学初与徐先生唯一一次面谈时,聊到了摄影,他知道我好像喜欢拍照,于是推荐我这部电影,称赞其中的画面,当时挺好奇在老先生心目中好摄影是什么样子,今天看过后,懂了,尽管它呈现的只是摄影的比较传统的那一种可能性,但这无疑是一份足够动人的视觉体验。

 5 ) 一些关于民族的碎碎念和反思

前排提醒:写这篇影评实际上大部分不是在讲电影本身,而是在讲我时下因为这个电影而产生的一些思考2333,因为昨天才在跟一群兵棋爱好者的讨论中因为民族的事情跟人闹翻了,这下好了,玩兵棋都没人可以组队了23333

嘎达梅林是一首史诗,而跟它类似的还有另一部苗族史诗,名叫张秀眉之歌。其实细心了解一下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故事,说不定会发现更多的东西。最近了解了一些民族方面的东西,主要是生活中遇到一大堆拿y染色体划分民族的人,以及认为这些反抗压迫的人,无论嘎达梅林也好张秀眉也好,甚至是杜文秀等历史人物,在当今社会统统是可能产生危害的人,应该打倒批臭警惕,所以有了以下这些碎碎念。

作为一个所谓的文化意义和身份证意义上的汉人,我只能说在当下这种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和纳粹主义逐渐萌发的日子里,我愈发感受到,无论藏族也好蒙古族也好苗族、彝族也好,甚至包括我老家宜宾已经灭绝的僰人以及真正的巴人后裔土家族也好,突然从这些貌似是“异族”的人身上找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认同。迁徙到爱尔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才过了几代就在精神上完全变成爱尔兰人一样,我这个湖广填四川的“汉人”后裔也乐于自称蛮夷。你可以说文化上讲我的确是个汉人,什么僰人巴人(文化意义上而非地理意义上的巴人)我甚至见都没见过。但是民族这东西真的除了作为拥有共同文化和风俗的集体的名称以外,没法带来任何实际的东西。远方的朝廷中的人跟我的差异,恐怕要远远多于热情邀我进他家门吃饭的苗族老人。皇汉跟我扯什么汉族怎么怎么样,什么团结啊什么生存啊,可我真的没有在那个发出“谨防汉苗勾结忤逆朝廷”的圣旨的“汉人英雄”朱皇帝身上找到哪怕一丁点认同感。我就想问,当湖广填四川的路上无数人葬身于残酷的迁徙之路被官兵绑架着离开家乡时,民族这个东西可曾丝毫减轻痛苦和压迫?当今天社会中(此处省去一千字敏感信息)发生时,共同的民族称号可曾让人不遭遇那些人尽皆知的糟糕事?相反,这个时候如果你像我一样偶然地了解到了杜文秀,了解到了嘎达梅林,了解到了张秀眉,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些所谓的“异族”人身上尽是使人由衷佩服的东西,而“汉族”这个身份搞了半天是否意味着就必须逆来顺受甘愿被奴役?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能感染所有人,而民族的界限在这里便显得毫无意义。难道因为屠夫是汉人,所以我们就不会对那种把苗人的肠子抽出来挂在树上的行为而感到反感吗?难道因为霸占草原把草原变成沙漠的是汉人军阀张学良,所以我这个重庆的汉人就应该拍手称快欢欣鼓舞吗?,难道因为(此处省去一大堆敏感信息)的人也是汉人,所以要团结大于天,稳坐奴隶?民族主义就是这么搞笑,教会人去恨跟自己毫无关联的人,又引诱人甘心屈从于应该反抗的人和真正压迫了你的人。要论对汉文化的理解,我读的古书可胜过绝大部分皇汉,然而正因为从根本不像现代民族主义者那样愚蠢的古人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导致我对于这些发明民族神话的家伙嗤之以鼻。那时候的古人也就有点家族观念罢了,根本没有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要是他们想到自己家族的创始神话在几千年后被人解读为“汉族血统很纯”或者“所有人都是黄帝后代”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哭笑不得。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远多于那个什么o1o2染色体(缺乏高中必修一生物学知识的人才会相信什么几万年前产生的y染色体分支可以拿来当那时连文明都没有的“汉人”的血统,然后直接开除女性人籍,毕竟没染色体,皇汉这么牛逼为啥不去研究新人种让人类只有能稳定遗传的y染色体呢?)带来的皇汉眼中的种族差异。每个民族的确都有自己的文化风俗乃至不同的思维模式,但这远不是矛盾产生的原因。你去讲什么民族矛盾,倒还不如说说为什么你跟你妈是一个民族为啥还不能永远保持一致(笑死了)。如果你习惯像明朝官府一样把逃避赋税躲进山里的汉人也当成蛮夷乱民,像某位朱姓皇帝(由于最近常听到这家伙的名字所以不屑于打出他全名)一样把不听朝廷奴役甚至只是和他眼中所谓的“蛮夷”做生意的汉人称为汉奸,那我要大声高喊:我就是蛮夷,我就是汉奸hhh

这碎碎念是不是太情绪化了?管它的,读者要是还看得懂就行了,毕竟一口气打完这么多字233333。啊这,我从没想过我在豆瓣写的第一篇影评居然是这样的吐槽情绪化的文字,害。。。见谅,着实是给我整毛了才碎碎念这么多。。。。。

 6 ) 科尔沁

我们不得不承认
草原上的爱情
是这么地与众不同。

看惯了凄凄惨惨切切
看惯了优柔寡断缠缠绵绵
看惯了错过又错过再错过

嘎达和牡丹的简单和直接
反而让人异常的欣慰

[ JUST BE HONEST TO YOUR HEART
  CAN YOU ? ]

 短评

一直以为嘎达梅林和格萨尔王一样的古老民族英雄,没想到是个现代故事。史诗片的所有元素都有,就是缺钱,比如音乐部分就是那个主旋律从头到尾,不带变化,希望能重拍

5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好像很多学校都组织看过,最囧的是居然还蛮好看的

7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还行

取材著名的蒙古族叙事长诗 讲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 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 与王爷和军阀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 真实得塑造了传奇的民族英雄 同时展现了绚丽壮美的草原风情和淳朴豪放的蒙族民情 以恢弘的场面 磅礴的气势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向观众奉献出扣人心弦的民族交响诗

9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荡气回肠,哀婉悲伤……官府、王爷、日本互相勾结,英雄战死沙场,百姓苦无家乡!

12分钟前
  • 海上打鱼人
  • 推荐

中国版《勇敢的心》;开场有关死刑少年(胡子)的段落处理是相当成功的:尤其是两个重要道具元素长命锁(嘎达&胡子)和奶酒囊(嘎达&牡丹)的使用,前者贯穿正片,后者牵引时空转换;后来则是【手枪】串联至结尾。稀罕牡丹这样滴女子,劫狱救夫,枪杀爱女;马头琴是不是世界上最苍凉悲远的乐器?!

15分钟前
  • 翟墨子
  • 推荐

高2时候学校组织看的。

17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高中班主任请我们去看的...

21分钟前
  • 白月光
  • 推荐

苍狼白鹿是每个男儿心中的向往

25分钟前
  • 齊一旸
  • 推荐

哈哈哈哈哈我的妈啊记忆中的红丝巾

27分钟前
  • 抖啊抖
  • 力荐

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配乐运用。但要是纠结其细节,真的是满满的瑕疵:1.战争场面徒有气势,乱晃的镜头中几乎没有两个人对决的戏份,假了;2.老爷爷拉马头琴的画面确实拍得挺唯美,但不至于莫名其妙地总是把它一遍又一遍地剪入正片当中;3.日本人的表演实在有够差劲,一板一眼的痕迹太重了.....

2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男主演尚佳。冯小宁的导演使片子在可观性实在不能与国际影坛上人物传记影片媲美,除去其中几个画面还算不错。

30分钟前
  • 大熊
  • 还行

主旋律,难以免俗的好人打不死,但冯小宁的电影总能让人看到另外一些内容。女人舞着红丝带奔向夕阳的场景让人难忘。嘎达梅林,一个佐罗般的传奇人物。看看今天严重沙漠化的科尔沁就会明白,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传奇。

32分钟前
  • 276088996649
  • 还行

影博和一帮大爷大妈一起看的,我这个年纪的人对于胶片电影的质感实在无力抵抗;居然看这么个怂烂故事看得泪流满面,想起李红旗说的,是时候读一些童话了。

35分钟前
  • 泓廷
  • 推荐

论电影元素,兄弟情谊,少数民族,环境保护,反对外族,鸦片,自由向往,鸿门宴,结尾在希望的方向消亡,还有三宝的电影配乐,哪一点比不过勇敢的心了,就是差点钱,男主性格不够突出,爱情桥段太唾手可得不够深刻。真希望谁有钱了能好好挖掘重拍这部电影。

36分钟前
  • 旺旺是支喵
  • 推荐

前十分钟被那个叫刘雨哲的小姑娘萌的肝颤。前半两个人谈情的时候那条红丝巾抛来抛去的,我他妈妈的在七夕这天看的,单身狗分分钟哭给你看。【只要草原上还有女人和孩子……】我喜欢冯小宁在电影结尾出演职员表的方式。

38分钟前
  • decidels
  • 力荐

刘薇虽然不那么美,但在这部电影里特别迷人。这好像也是我看过的冯小宁最后一部还有水准的作品。从此之后进入举起手来的时代就彻底完蛋了。。。

40分钟前
  • 逍樊
  • 力荐

依稀记得这是小学音乐课上放的一部电影,当时在学《嘎达梅林》这首歌。时隔了这么多年依然清楚的记得这部电影。刚才无意见看到了这首歌一查豆瓣里有这部电影,现在还会唱。记得里面的女主特别漂亮,记得她的男人特别男人,记得政府特别政府。绝对的100星。

45分钟前
  • 苍老师井空
  • 力荐

虽然受经费限制,场面戏十分粗糙。但还是拍出了壮阔草原上的磅礴大气的蒙古人史诗一般的精神。前期美丽的草原和唯美的爱情与之后家族仇民族恨的对比围绕垦荒迁徙形成冲突最终爆发,其中不乏对环境的反思,在叙事上可谓沉稳有力。 冯小宁很善于把握这类少数民族社会更迭时期的历史冲突,而他经常使用的这批演员也是糙哥柔情女性外美内刚,很接地气。 这样的题材真希望能好好重拍一遍。

49分钟前
  • 宁静致美
  • 推荐

读研的时候在六七号楼之间的操场上看的

53分钟前
  • Rechkov
  • 推荐

大学唯一一次组织看电影,就是看的此片。

55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