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HD中字

主演:路易多·德·朗克桑,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本杰明·乌策拉特,文森特·内梅斯,约翰娜·科塔兹·阿尔特斯,安德烈·切尔帕洛维,让·克洛德·希尔,皮特·罗特兹克,弗朗索瓦·斯米斯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2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4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5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6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4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5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6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7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8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9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俄罗斯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自2011年凭借《浮士德》擒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就一直在筹备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此次索科洛夫将镜头对准巴黎卢浮宫,将时空拽回二战时期,探究纳粹占领下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影片已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蛰伏四年,俄罗斯电影大师将再度携新作亮相水城,不知能否再夺大奖,但此次作为该片的世界首映,已足够吸引多方关注。  索科洛夫一向热衷于拍摄历史与权力题材电影,其代表作“权利四部曲”中的三部分别涉及: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描写列宁的《遗忘列宁》以及有关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而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索科洛夫对文化收藏宝库的博物馆也是情有独钟,早在其2002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就曾取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此次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更是直接将镜头对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法国卢浮宫,定将上演一场有关艺术、政治与文化的历史纠葛。求安慰少年倩女幽魂2人间道 (普通话版)王牌保镖(国语版)伯德小姐我的危险夫君沙家浜2006WHY:你被恋人甩的真正理由循环自杀十亿韩元代号美洲豹我女朋友的男朋友2美女与男子独家试爱粤语适合分手的季节女人国的污染报告遗爱夏日感悟卫斯理之老猫粤语生呀死呀父亲呀七月七日回魂夜拖错车放心去飞海岸20151988年的妮可伦敦陷落(原声版)最近有点烦黑色警报第二季百万将士金盆洗手换位兄弟暗夜博士:莫比亚斯爱情与江湖鬼精灵5:跳街舞去年夏天大明风华不知者有罪碧血苍穹老瑞和哈迪之小兵进行曲加油!金顺悖论2023蓝色情人节权力的猴戏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人性超越时空

喜欢旁白的俄语好喜欢(虽然俄语作为一门语言并不好听,但是就是有种莫名的喜欢)
感谢HKIFF让我花25港币看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电影 电影本身讲述了一个并不算复杂的故事情节 引人深思的是强硬的俄语独白 作为一个俄罗斯导演把不设防的巴黎作为大背景与抵抗的布尔什维克对比 尤其谈到无名的尸体被扔进万人冢 被敌军围困时母子第二天被吃掉的惨状 让我想起了同样是战争时期的长春围城
并且 纳粹高官的保护行为 其实会不会是人性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也就是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人性的要核 (和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保留伊斯兰权力象征的阿尔罕布拉宫有同样的考量)
“旧世界仍会影响后人发动巧立名目的战争”
“卢浮宫是关于人的博物馆”
“如果这些肖像活着,能不能帮现代的我们预测未来”
包括作者最后对结局的引入 有一种长远的 超越时间限制的想象 功德会被铭记

 2 ) 【图文影记】索科洛夫攻占的卢浮宫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是俄罗斯大师级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在201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好评,场刊评价高达3.7分,位列第二。

影片中的卢浮宫

本片也是我个人的2015年度十五佳影片之一,另一部同样在形式上剑走偏锋突破常规的佳作是格林纳威的《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这两部影片正好可以对照着看,在手法和气质上还是大相径庭的:前者节奏和缓不疾不徐,以流畅的长镜头为主,叙述基调厚重悲沉,科普与历史解说所占比重不低,没有那么主观化,而后者则节奏迅急凌厉,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杂耍蒙太奇来向爱森斯坦致敬,满溢乐观酣畅的酒神精神,虚构和演义成分更多,是个十分个人化的本子。 作为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者导演,索科洛夫对运动长镜头的驾驭能力少有人及,影片中常常暗涌着流动的诗意。在2002年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导演大胆采用了100分钟一镜到底的拍法,在冬宫内调集了2000多名演员,将俄罗斯两百年的历史一气呵成地搬上银幕。索科洛夫也从不忌讳拍摄涉及政治历史题材的影片,例如聚焦希特勒的《摩罗神 Molokh》、关于列宁的《遗忘列宁 Taurus》和以日本裕仁天皇为主角的《太阳》。

历史影像记录

电影片段

现场搬演

照片

图解说明

卢浮宫内画作

在《德军占领的卢浮宫》中,索科洛夫打破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界限,将电影片段、历史影像记录、搬演、名画、历史文献、照片、图解说明等手段穿插杂糅,而低沉浑厚的男声画外音则贯穿始终,将看似零散的素材整合到一起。这种旁白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纪录片,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个画外叙述者不仅全知还全能,能自如地在俄语法语间切换,时而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发问,时而与画面内的人物互动交流,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中肆意穿行。导演甚至还会跳出来打板,而场记板上片名一栏赫然写着“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林林种种突破常规的手法,都是导演延拓电影边界的勇敢尝试。

片场打板

你依然能看到索科洛夫标志性的运动长镜头。在展现卢浮宫内的藏品时,镜头始终缓慢移动着——艺术品太丰富了,而影片试图承载的时空又是如此广博,没有时间驻足细品,流动的镜头正如流逝的时间,暗涌着忧伤的诗意。在叙述间隙,你还能看到航拍的鸟瞰长镜头,以及360度横摇,卢浮宫外貌及周边的景致一览无余。导演在形式上玩的花活还包括变换画幅比(这两年比较著名的例子包括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和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和分割画面等,连同前文提及的各种间离手法,似乎都在不断地提醒观众:你现在看的只是一部电影,不要被貌似纪录片的外表所迷惑,也请你注意我的个人想法吧!

时常插入的航拍镜头

的确如此,导演始终在不停地抖私货,发表个人对卢浮宫、对历史、对艺术与政治、对文明与战争的看法。而纪录与虚构手法的无缝交织,也非常便于潜移默化地传达作者本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减少了突兀说教的违和感。 姑且不论这些私人看法的正确性如何,只要它们大多能启发观者的思考方向,就是尽可能通达或接近真理的一种途径了。试举几句片中的这类“金句”: “但孩童却总是冷酷无情的,尤其是当他们的父母沉睡时。这就是20世纪的开端:父辈们沉入深眠。” ——言简意赅,一阵见血地点出了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部分本质,是那种“细思恐极”的话。 “也许,这博物馆的价值远超整个法国,谁会想要没有卢浮宫的法国呢?谁又会要没有冬宫的俄罗斯呢?” ——博物馆与国家的关系,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一件作品可由全宇宙释义,而决定它陨灭何处的只有战争。” ——后半句点出战争对艺术的戕害,前半句让我想及罗兰·巴尔特的“作者已死”论,反过来看,有多少文化艺术是源自战争的呢? “也许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也许一切都是我们欧洲人编造出来的,也许一切只是我们的梦。” ——卢浮宫内许多艺术品等同于战利品,阐释的自由更多在于胜利者和收集者一方。 “在卢浮宫,一切都是关于人类,人类的挣扎,爱恨,屠杀,忏悔,谎言与哭泣。” ——人性和人类历史的一种总结。 “艺术保护者的利益与极权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相一致。” ——有一点石破天惊,但又有话只说了半句的感觉。 尽管形式上相当先锋,但影片的主线清晰明了,围绕着德军占领卢浮宫的历史展开,向观众普及了不少历史知识,包括卢浮宫的设计建造史、第三帝国占领法国的来龙去脉,以及德军对“Kunstschutz(艺术保护)”的态度等等。主要人物就是希特勒的艺术管理官沃尔夫·梅特涅(Franz Wolff-Metternich)和负责抢救艺术品的卢浮宫馆长贾克·乔札(Jacques Jaujard),尽管他们两人分属敌对的国家,但梅特涅(很想知道他是不是那位19世纪奥地利首相的后代)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参战前已游历过卢浮宫,对法国文化也抱有一份敬重之情。出于同样对艺术的珍视态度,梅特涅也尽量拖延时间,帮助保护了卢浮宫里被事先运走的艺术品。 影片另一个穿插其间的支线是现代的遇险海员与旁白者的无线电交流。乍一开始,旁白者即展露心迹:“我深陷书本的包围之中,自说自话。” 而船员的回应是:“你现在就像个海员,我们也常常自言自语。” 这话似乎是导演个人的主观表达,但若把这艘在风暴中挣扎的航船视为对古老艺术品艰难传承与保护之路的隐喻,便也可理解成艺术保护人的内心状态。从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中,观众终于得知,船上装载的集装箱里有些重要的大型博物馆的艺术品,这个支线的意味也就毋庸置疑了。 值得一提的是,遇险船员的话语和着疾风骤雨的音效出现,搭配的画面恰是杰里科的名作《梅杜萨之筏》,画中落难船员饥渴难耐、痛苦呻吟的场景使人如芒在背,如此声画组合(用米歇尔·希翁的术语叫“视听合约”)更突出了这一支线的象征意味。本片另一处颇有美感的匹配叠化也令人印象深刻:从巴士拉出发、途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到马赛港的文物运输路线示意图逐渐过渡到雕像持弓搭箭的手,不仅由于路线走势与弓箭轮廓的相似与重合而起到了软化转场的作用,更指明了武力侵略与卢浮宫艺术来源的关系,可谓神来之笔。

运输路线与拉弓上箭的匹配叠化

卢浮宫能有数量可观规模宏大的藏品,直接得益于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于是索科洛夫又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让拿破仑的鬼魂于卢浮宫内深夜时分寂静无人时现身,一边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不断强调自己是卢浮宫里“几乎一切艺术品”的由来,同时又与旁白进行交流。继片头之后,法兰西共和国的标志——Marianne(玛丽安娜)女神再次飘然而至,与法国皇帝一同静坐赏画,口中却不断念叨着“自由,平等,博爱......” 拿破仑继续老调重弹:“这就是我......这也是我......一切都是我......” 让专制皇权的代表与自由民主的象征并肩而坐,表示两种思想的对比,这还真是一个绝佳的方式,最关键的是它能让观影者留下足够深刻的视觉记忆。

玛丽安娜与拿破仑

最为动人的一幕来临了。沃尔夫·梅特涅和贾克·乔札面色凝重地坐着,画幅比又一次切到了1.33:1,旁白向两人告知他们各自的未来经历和死亡方式,画面间或跳转至两人“未来的历史影像”。乔札会受到表彰,迎娶第三任妻子,官至文化部长,但在报纸上猝然得知自己被解雇,于几日后去世。“在你死后,乔札先生,关于你的纪录将会消失,只剩一些照片残存,我找不到任何活着的、能够说几句关于你的事的人”。如此的凄凉哀伤,曾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在身后也留不下多少确切的印迹,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呢?梅特涅在战后会被免于起诉,环游欧洲,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在罗马工作,于85岁时庄严入葬。“德国输掉了战争,你感到惊讶吗,梅特涅先生,它何时曾赢过呢?”

乔札与梅特涅静听旁白预言

乔札墓地的航拍镜头

“真是一派胡言!” 乔札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电影结束了,我也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你可以说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正是自嘲式的自我指涉,但看了本片后,的确有什么东西在心中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更多电影推介、精彩评论与相关分享,请关注公众号:冰红深蓝电影

 3 ) 拿破仑的幽灵游荡在卢浮宫

这类题材的电影最怕平铺直叙,自信满满的索科洛夫自然会另辟蹊径。虽然没有采用《俄罗斯方舟》中历史性的一镜到底,但仍然让历史伟人的幽灵(在本片中是拿破仑)作为导演诉说着家珍。也许只是因为导演是俄罗斯人,所以开篇顺理成章地以自己祖国的历史为切入点。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等,十九世纪过来的大师们在同一时期睡着了,父辈们沉睡了,怎么也叫不醒,醒着的年轻一代诉诸暴力。通过“ppt”,旁白,为数不多的几个角色,将卢浮宫的历史,尤其是德军占领时期的情况,以及二战前后的德国、法国、苏俄情况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没有卢浮宫,法国还是法国吗?”拿破仑的幽灵游荡在他自豪的卢浮宫,说艺术才是他战争的目的。借用角色若亚的台词,“一派胡言”,你把艺术品聚集在在一起,你知道它不会毁于战火?还不是要藏在各地的城堡里。如《俄罗斯方舟》一样,电影成了一种对历史的溯源考察和思考,人类的历史充满了沧桑,索科洛夫视角中的悲悯和忧伤是人之常情。

 4 ) 阿巴阿巴

看的时候在想,纪录片这个领域可能真的能更直观地探到导演才华(对电影媒介的理解度把握度)的底,当然也不是越花哨越强的意思,而是…咋说呢……当面对事实,也就是拥有某种意义上的实体的事件的时候,每个人面对的对象是一样的,而又因为真实世界无穷的广度,你观看(呈现)这一对象的视角(手段)又是无尽的,这时候对应了其内在世界的所选择视角(手段)就有直观比较了,比如我就知道让我去拍任何一个博物馆我是打死也想不到像索科洛夫这么去拍的,太绝了。the duality of human culture hhhhh 说实话看《俄罗斯方舟》的时候有觉得那种拍法技术上很难但是在想法上有点直球、讨巧,没什么意思,but那一套放到纪录片里也就太 合 适 了 吧,历史直接从棺材板里面色红润地活过来了,甚至还跟你聊天。什么普通观众就不爱看艺术片,我相信如果普通观众换到中央九台看到听到这样一个纪录片,贴着遥控器换台键的手指一定会忽然凝固住,难以置信地看下去。

 5 ) 我们平安渡过了残忍的世纪末

醒醒,安东•巴甫洛维奇,假如您还能醒来的话,请睁开眼睛看看您的剧中人忧郁地眼望着的未来,所有与幸福、与高尚的工作一道如同咒语般念叨着的未来,在一百年后如何变得更加虚弱。残忍的19世纪末业已过去,而人类居然平安渡过了又一个残忍的世纪末。
契诃夫并未醒来,还有托尔斯泰,叙述者挽歌般的俄语旁白所唤回、所对话的幽灵没有一位属于俄罗斯。影片自始至终来自作为导演的索科洛夫的俄国人视角(讨论有关这部电影的任何内容时都应切记),而法国是映出了俄罗斯长久的文化焦虑的一面镜子。谈论巴黎即是谈论圣彼得堡,谈论卢浮宫时,冬宫始终作为一条平行的暗线隐伏于叙事的背面,“这博物馆的价值远超整个法国……谁能想象没有卢浮宫的法国呢?谁又能想象没有冬宫的俄罗斯呢?”而谈论上个世纪众多大浩劫的其中一场中不设防的安全孤岛,也即是谈论本世纪。

“什么在眼前等着我们?”
“自由,平等,博爱。”
“我亲爱的玛丽安娜,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自由,平等,博爱,戴红帽子的法国女人如同受到某种启示般出神地说,就像契诃夫晚年那些令人心碎的剧作中的人物所着魔般念叨的某种未来或永远无法抵达、业已消逝的某个处所。“让我们思索一下,我们死后两三百年,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啊……再过两百年,三百年,抑或是一千年——年数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就会有一种新的、幸福的生活。自然,那种生活,我们是享受不到的,然而我们今天也就是为了那种生活才活着,才工作着,才,如果你愿意这样说的话,才受着痛苦的……”这是契诃夫写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三姊妹》,早于索科洛夫上一部拍摄于博物馆中的电影《俄罗斯方舟》接近整整一百年。与其表达某种希望,那些不断出现的对未来的想象更像某种剧烈风暴中痛苦的自我催眠,已逝之人会如何看待这些或近或远的、业已变得更为苦涩的未来?
与逝者的对话贯穿了整部电影。在黄色滤镜下的战时巴黎,德军的轰炸机在卢浮宫的低空发出嗡鸣,引发窗棂低沉的共振声响。一镜之隔的是卢浮宫的肖像画。那些来自其所生活的历史时代的目光,他们想对画外的眼睛、对他们自身早已消逝的遥远未来诉说什么?想想契诃夫、托尔斯泰的遗容,想想他们所无法想象的新世纪,我们死后的世界就像我们出生前的历史一样令人错愕,无论其中哪一个都从未可能对我们开放。而《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是一次搭建对话的尝试,在片中,对话甚至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呈现,从俄语叙述者以审判者的身份对Jaujard与Wolff-Mettnich宣读他们的命运,到木乃伊展位玻璃上试图呼唤他们的叩击,这些与历史、与永逝之人的对话始终表现出某种属于俄罗斯的苦涩的幽默感。

“第一次探访卢浮宫时,我震惊于这些脸庞。正是这些人……
这些人,我愿看见的这些人,我能读懂他们,他们属于其各自的时代。
这些法国人,是欧洲历史的人类瑰宝。
我想知道,如若肖像艺术从未出现,欧洲文化风貌将会是怎样?
我若从未窥见前世之人的眼睛,将会成为何许人?”
拿破仑的幽灵出现,他对着镜头外做鬼脸,他指向一幅又一幅肖像画说,“这是我”,“假如不是我,这一切都不可能存在”。电影中,权力的拥有者始终呈现出某种滑稽的形象,除拿破仑以外,还有被重新配音的影像资料中的希特勒,与在档案照片中和其余从未被叙述者唤回的俄罗斯人一样紧闭双眼的斯大林。作为一名历史学出身的电影导演,索科洛夫对于权力的探讨由来已久,从1999年的《莫洛赫》到后来的《太阳》与《遗忘列宁》,而在本片中,俄语叙述者对于权力的态度复杂而矛盾,权力使旧世界的文明对于欧洲变得可见,同时令其承受不计其数的损失:无数文物,无数水手的生命,“主啊,主啊,这一切始于何时?”,丘比特的手指在光线下照得仿佛白蜡一般半透明,人类的躯体必朽,人类的痛苦、尖叫、呻吟永将消散,藉由权力所留下的永远只有冰冷的、没有体温的雕塑,绘画,艺术形式,那么凡人多余的躯壳可作何用?
“博物馆的绘画展厅看起来就像节日游行的队伍,形象地为观众的研究展示了对规定性的过去的一些总体的想象。在空间上相邻和相连的排列应该使观察者产生一种漫步历史的感觉,使他们能够全景式地俯瞰历史各个时期,并把它们当作统一的历史。在历史的绘画展厅里时间变成了空间,确切地说,变成了回忆空间,在此空间里记忆被建构、被彰显、被习得。(Aleida Assmann,1998,p47)”
“决定一件艺术品陨灭何处的只有战争”,再次出现时,拿破仑这样对叙述者说道。“邪恶的国王,邪恶的国家,邪恶的军队,一个欺骗所有人的国家不配存在。陛下,这不就是您对普鲁士的评价吗?”普鲁士人在1940年的卢浮宫中游荡,普鲁士人的炮火服从希特勒的命令将东线所有艺术馆销毁,而叙述者只能苦涩地对拿破仑的幽灵隐瞒普鲁士人何以出现在卢浮宫的原因。

 “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
我莫名地觉得一切都近在咫尺:风暴,船只,欧洲,巴黎,战争……时间是一个紧紧的绳结。
时间又与它何干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
时间与空间上的远方至此汇集在一处,在卢浮宫。“时间是一个紧紧的绳结”,绳结,这个意象令人几乎直接地感到疼痛,它意味着一切共时在场、密不可分的因果、人物与事件。在何种时间、何种空间,所有的逝者和逝去的事物会共时出现?惟有末日的审判,而在此意义上,博物馆亦成了某种审判的象征,那些被权力所左右而遗留或毁灭的所有文明遗存。从早已不复存在的公元前700年亚述帝国拉玛苏石像的正面,镜头以一种令人压抑的方式缓缓上升,配乐响起了柴可夫斯基Op.39中的一首小曲子,“古老的法国歌谣(Melodie antique francaise)”。在电影的最后它还将出现一次,当叙述者对片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之一、战时任卢浮宫馆长的、眼神始终充满犹疑与缄默的Jacque Jaujard充当审判者角色念出了他未来的命运。他将死于1967年,而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份处于何种新的风暴之中。在国内某些版本的钢琴教材中,这首曲子被误译为“古老的法兰西”,像这电影一样,同是被一名俄罗斯人所再阐释的法国,而柴可夫斯基亦被同时代的民族乐派作曲家诟病其过于“法国化”的音乐。想一想彼得的时代以来整个俄国的贵族如何对法国亦步亦趋吧,而俄罗斯的文化身份,一直以来显示出某种暧昧:来自鞑靼征服者的统治,来自东正教会的洗礼,“既不是纯粹的欧洲人,也不是纯粹的亚洲人”,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这样说。而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文明中某种宿命性的不幸的根源?只有当冬宫的命运在叙述中最终出场,幸免于难的卢浮宫与巴黎作为镜像照见被围困的彼得堡、承受兵燹的冬宫,“战争终会结束,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苏维埃俄国”,观众方才意识到,这部挽歌般的电影事实上何其沉痛,尽管俄语叙述者在片中的自我认同是“我们欧洲人”。
将索科洛夫形容为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继承人是一个未必为他本人所认同的说法,“他喜欢我所做的,但是,实话说吧,我对他的作品颇持保留意见。从现在的后验视角来看,我会认为,‘我背离他难道不是很有勇气的吗?’与这位伟大的大师争辩我真是疯狂。”在2016年的一次访谈中,索科洛夫这样谈及他曾经的老师。相比全人类,索科洛夫宁可更爱文明本身。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毕竟在上世纪所有绵延不断的浩劫之后,去爱人类、去为人类的痛苦而承受痛苦显得那么不易,况且人类从来不在乎谁为他们而痛苦。“我们深深地爱着人类本身,在卢浮宫,一切都是关于人类,人类的挣扎,爱恨,屠杀,忏悔,谎言与哭泣”。在片头与片尾,海洋作为充满末世感的时间的空间化隐喻出现,一如博物馆是时间的另一种空间化形式,“浩瀚大海上,一浪高过一浪”,满载艺术品的讲英语的文明之船驶离海岸,向着空间的极远处,最终在叙述者所看不见的电脑屏幕上进水,倾覆,我不知道,这艘危船是否隐喻了新的世纪。

 6 ) 战火中的博物馆

俄罗斯导演索科洛夫拍出的这部高仿伪纪录片——「德军占领下的卢浮宫」,没有二战常规的纳粹铁骑下燃燃战火,没有战争中对于人性的深度剖析,这种价值取向上的模棱两可让其在戛纳电影节上被冠于了“政治不正确”。

但,这是部压根就没有在意要拍二战的片子,它只是关乎博物馆的,关乎艺术的,关乎战火中这些艺术品境遇的,片中碎片式的影像,人为的扮演与真实的影像剪接结合在一起,导演画外音的解读,与过去时空中的人物对话,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游魂般穿梭在卢浮宫.......,这部片子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现实与虚构的单向纬度,显得异常诡异,但却合情合理。

二战时的巴黎,“不设防”的巴黎,远离了战火的惊扰,德军和平的踏入这片土地,片中截取着真实影像中的希特勒环顾着整个巴黎,一架二战飞机超现实的掠过现代的卢浮宫,被占领的悲剧感被一幅幅的肖像油画平静而冷漠的表达着,间或穿插着巴黎市民的日常,这种悲剧感比用战争血肉模糊的表达出来更让人焦虑,巴黎市民一夜醒来,国已经没了,正如扮演的德国军官对扮演的法国国家博物馆的馆长说「你好像处于永远的焦虑中,是我的制服妨碍你了吗?」,尽管没有肉体上的侵袭,但是这种悲剧感已经侵入了心里和精神上。

没有了战火,卢浮宫这座巴黎瑰宝也得以保全,导演在描述卢浮宫得以幸免于难的同时表达出由衷的羡慕,在他的家乡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遭受严重破坏,由此这部片引出一个观众要思考的问题:战争中艺术品的安危,谁能来主导?谁才能有权力来决定它们是生存还是毁灭?德法文化的接近让希特勒承认了卢浮宫的生存权利,冬宫现代大师的艺术被希特勒认为是“堕落艺术”而加以毁灭。艺术与权力的力量谁更应该强大?

为解读这个问题,导演让拿破仑和玛丽安娜同处一框,一同欣赏《蒙娜丽莎微笑》,拿破仑指着画说「瞧,那是我的」「全是我的」,而玛丽不管不顾的一直喃喃自语重复着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

就生命力来说,权力在艺术面前是孱弱的,这个问题被导演用卢浮宫中亚述帝国的雕塑详实的解答到「拉玛苏,庄严又无邪,对权力的恐惧,工匠的才华造就的恐惧最完美的化身」,帝国早已灰飞烟灭,只有永存的艺术。

导演最后创造了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时空,在那里,片中的德国军官和法国博物馆馆长被告知他们自己的未来命运,并礼赞了这两位在无烟战火中跨越国境保护卢浮宫艺术珍宝的卫士。

作为电影模糊了剧情与记录的界限,有时会让观众觉得像是场梦呓,但它对艺术发出的深情着实让人感动。

微信公众号

 短评

将各种历史影像、照片、名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杂糅到一起,突破电影类型的界限,打破纪录片拍摄的条规,片子的本质无关乎历史,无关乎时间,无关乎卢浮宫,而是导演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艺术与政治、权力关系,创作者完全的介入到拍摄的主题和故事里,彻头彻尾的在抖私货。★★★★

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俄罗斯方舟》的变奏升级,长廊游弋如徜徉历史长河,溯古追今,虚实交错,推倒第四面墙,观众与导演一同进入情境;现代段落船在海洋中的困境与战火中的卢浮宫暗合,剪辑不仅打乱时空,甚至声画分离,虚拟反向构成真实;“艺术保护者的利益与极权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相一致"。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另一种形式的俄罗斯方舟,打破第四堵墙用真实画面和新拍的素材重写历史,大量的人物艺术品穿插,索科洛夫那文化底蕴看着还是有点晕,升格俯拍城市的镜头很销魂,北影节资料馆。

12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617@和平 索科洛夫并没有用多少史料和综述,而是情景再现拍了大段做旧影像,交火法德化作高层二人扑朔雪花。艺术与政治权力博弈断史(冬宫翻错)继续催眠系。画幅比变得欢,结尾剧透趣味。调性隔靴搔痒,好奇雷乃会怎样。

15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说实话我不能给出任何评价,因为无论是从契诃夫到拿破仑,从自由引导人民到蒙娜丽莎,这部电影形散神不散的格调,绝非我这般下里巴人可以欣赏。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别说评论了,就连观看这部电影,都是对它的一种亵渎...

18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好巧不巧,昨天下载完,没来得及看,今儿就上了头条。关于那些拿圆明园做对比的傻逼,建议回去重学历史,当然不是课本上那些被打扮过的,搞清楚几个问题:到底是谁烧的?为什么烧?为什么发动那场战争?毁坏中国文物最多最疯狂的到底是谁?要不我给你推荐另一部电影?《PLA在巴黎》至于那些蹭热点的文艺傻逼青年,算了,不说了,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1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装的有点过了

22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打破各种界限,没有墙,无拘无束的电影。穿梭在古与今,在剧情片与记录片之间来回转换,旁白者与影片人物直接对话,对虚构部分毫不遮掩的坦白,看得目瞪口呆。对艺术品的展示不再是单调的特写,而是富于表现力的多形式感的画面,或者由剧中人物在卢浮宫的穿梭展现。形式和内容都堪称完美。

26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打破空间屏障、穿梭古今的文本形式,索科洛夫在战争和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呢喃自语的桥梁。不设防的巴黎,“自由、平等、博爱”与拿破仑的战争幽灵。能够让纳粹轻轻放下铁蹄的,也只有卢浮宫的浩瀚馆藏了吧?再深入一点会更有趣。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牛逼,索科洛夫的电影就是鉴别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的。

33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跟俄罗斯方舟很像 鬼魂穿梭在博物馆带你穿越历史 解说员的声音听起来很像教材走遍俄罗斯的男声 SKOLOV蜀黍是不是想把四大博物馆都拍一遍。。。

37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长廊游弋爬梳史料,隔靴搔痒俄语念咒。愚蠢的人类发动的战争在艺术品面前都是渣,索科洛夫的思路没有那么明确,但野心又大。

4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多重时空的重合叠化,一首悠长迷人的影像诗歌。索科洛夫拍卢浮宫的这片,与怀斯曼拍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还有詹姆斯班宁拍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的《自然史》三部放在一起,三种不同的别样方式展现三个不同的博物馆,十分值得玩味。 8.3分★★★★

43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形式方面其实谈不上有多新奇,不就是把正片、花絮和评论音轨剪在一块儿嘛。。。

4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3+1。闯入卢浮宫,电影导演对这么大的一道题都会头晕目眩。毕竟,它的背后牵扯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如何能够登堂入室。然而,这是一部属于索科洛夫的个人电影,他用影像,写了一篇关于卢浮宫二战历史的博士论文。对艺术品的变形摄影,也会被讥为华丽PPT,但有谁规定了,电影一定要这样或者那样。

4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俘虏虏俘宫,善终善后事

53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没去过,学习下历史先。

54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意想不到的是索科洛夫的電影語言會進化成如此卓越。博物館本身就具有令時空扁平化的奇妙作用(如此聯想到四方田犬彥對錄像帶出租店的類似論述)。索科洛夫對映像、介質的穿透和剪輯不也是博物館的一種形式嗎?對了,其實大浦信行的兩部《日本心中》和《天皇遊戲》也有這種「藝術片」氣質。

55分钟前
  • 熊仔俠
  • 力荐

艺术的战争豁免权。但有人为艺术而战。暴力的片名。文艺的叙述。剧透的结尾。没耐心看不了的电影。

59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4600#电影的不同材质拼贴的手法真是棒极了,虽说索科洛夫很鸡贼但是这部片儿好歹说了几句狠话。#考虑放进个人影史十佳##简直就是那种梦想自己能拍的电影#

1小时前
  • 胤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