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斯顿第一季

全5集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丽贝卡·达扬,大卫·皮图,罗瑞·卡尔金,克里斯塔·罗德里格兹,维拉·法米加,比尔·普尔曼,沙利文·琼斯,埃里克·米勒,贾森·克拉维茨,玛丽·贝丝·派尔,凯利·毕晓普,安德鲁·埃尔维斯·米勒,詹姆斯·沃特斯顿,伊登·马林,James Riordan,Pamela Stewart,杰克·米凯塞尔,Carme Boixadera,Regina McMahon,Dilone,Maxim Swinton,Molly Jobe,Megan Gerald,Deya Danielle Drake,Sie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2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3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4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5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6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3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4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5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6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7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8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19侯斯顿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侯斯顿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侯斯顿传奇》讲述了这位传奇时装设计师(伊万·麦克格雷格饰)的故事,他用同名自创品牌建立起象征奢侈、性、地位和名声的时尚帝国,并定义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即 20 世纪 7、80 年代的纽约)— 直到一次恶意收购威胁要夺走“侯斯顿“这个名字,迫使他为保住自己最宝贵的资产而战。美人鱼1984国语欧洲铁路之旅 第二季高地人2:天幕之战18岁老处女缉毒英雄不列颠尼亚第一季鸦片之初女朋友,男朋友鬼怒川美丽生灵勇闯禁地突如其来的假期鬼马保镖贼美人大漠英雄傳闻所未闻奔腾年代恰同学少年四十七浪人续作沙海怪兽海上明珠饮料超人死人之手乔尔·金·布斯特:性心理人不彪悍枉少年华沙谍战西涯侠城外猎人粤语逃命蓝军出击帕万辛德人性污点大明按察使防弹武僧(粤语版)僵局神话任务第二季无脸的男人1993入侵华尔街椰林春恋

 长篇影评

 1 ) 精致与体面的生活下,隐藏的是骄傲与荣耀

        我的一个朋友是标准的英剧迷,连1979年出的《Tinker,Tailor,Soldier,Spy》这种大概只有本国人才会看的连续剧都推荐给我,使我不禁把她当做英剧大神来膜拜。当然,作为她最推崇的《唐顿庄园》,看完后我个人觉得真是非常非常之好。
       《唐顿庄园》是英剧中的优等生,它让我们看到了英国最美好的一面。这里的一切都仿佛贴上了英国制造的标签,所有的元素都能让人产生 “英国就该是这样”的想法。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庄园,珠光宝气高贵典雅的服饰,再加上蓝天碧草和宝马香车,镜头里的一切让人不禁想起了《傲慢与偏见》,《赎罪》,《伯爵夫人》这样同一种调调的电影。哪怕去掉剧里的人物,单单只留下摆设和背景,镜头里的一切都在告诉观众,看,这就是标准的英剧。
       英国有一种很独特的庄园文化。上层社会的名流除了在伦敦有几套住宅公寓以外,在乡间往往有一套富丽堂皇的大庄园。而这个庄园,才是家族的繁衍之处和祖先们赖以生存的领地。英国小说里的故事,很多都是发生在这样的庄园里,罗切斯特先生的桑菲尔德庄园,达西先生的彭伯里庄园,还有曼斯菲尔德庄园和高福特庄园。每一个庄园里都有认真负责的管家,面有愠色的女仆,景色秀美的树林,大气典雅的家具和庄园里那些隐秘或心照不宣的流言。这些华美的,恐怖的,沧桑的,压抑的庄园构成了我们看到的一部部的电影,一本本的小说,也构成了我们印象里的英国。
       唐顿庄园里的故事基本是按主人和仆人两条线索同时展开的。一开始就清晰的告诉大家,由于没有了男性继承人,大小姐的婚事成为了这部剧集的主线。于是我们看到,穿戴华贵,举止娴雅的贵族太太顿时化身为班纳特太太的升级版,一个个打着小算盘怎样撮合小姐与继承人的婚事,怎样邀请来某公爵暗示他向女儿求婚这种八卦讨喜的剧情。这样的庄园仿佛就是一个游离于外面世界的一个自留地,一场场的宴会,一次次的狩猎,男女之间暗昧的眼神和流传在仆人之间的谣言,仿佛才是这个自留地的中心。当管家卡森因为身体状况无法布置晚宴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有人安慰他说世界并不是围绕着晚宴的排场运转的,卡森却一脸不以为然的说:“我的世界就是如此。”传统在这里犹如空气,悄悄渗透在餐具的数量,上菜的顺序和仆人一尘不染的礼服中。这里的一饰一物,一举一动,无不揭示着传统的根深蒂固。这样的庄园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洗礼,精致体面以此为骄傲,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无奈却又让人羡艳。
       在这个家的主人中,麦吉老太太实在是这个庄园的代表人。这个满脸皱纹,却又坚强的像头牛(as strong as ox)的老太太,实在是让人觉得萌啊~ 在她身上有着英国贵族的特点:骄傲。看不起外国人,哪怕是给自己家族带来大笔财富的美国媳妇,只要给她抓到机会立马嘲讽几句:“这是纽约人对‘讨论’的叫法吗?”。至于那位土耳其外交官,死了还要中枪,被玛吉老太太批上一顿。(英国人就不会死在陌生人的家里) 对于像马修妈妈这样中产阶级女人闯入自己生活中,老太太更是表示不屑一顾,两人一见面就表现出火星撞地球一般的火花(死也不握手)。可是就是这样倔强顽固的贵族老太太,却不忍心让老园丁失望,最后一刻主动放弃了花卉比赛的奖杯。在孙女发生了无法容忍的丑闻时,老太太痛苦中还是尽心尽力的去维护家族的名誉。这样的老太太确实骄傲,有虚荣心,等级观念森严,但是并不代表着她冷摸无情。相反,他们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只是那些骄傲和尊贵,对于他们来说却是牢不可破传统,是彰显自己高雅体面的气度,已经溶入她们的血液中去了。或许在心里,他们对于身边亲人和仆人的爱护善待之心,与常人并无区别。
       罗布特伯爵和中产阶级的继承人马修又是鲜明的对比。罗伯特伯爵“我一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唐顿庄园上,我生于斯也希望死于斯”。他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者,古老的庄园由于没有继承人面临没落,外表光鲜却内乱不断。但是作为主人,他却知道,哪怕庄园以后不再属于自己的家庭,庄园还是要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他一边维护着传统,哪怕自己死后妻子和女儿生活窘迫,也不愿意让财产和称号分开破坏先人留下来的一切。一边他也跟随着时代前进,将电灯引入古宅,接纳善待这个一开始看着不怎么可靠的平民继承人。对于他而言,唐顿并不是一座庄园,而是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和荣耀,既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负担。他是几十个仆人的衣食父母,是这片领地上的保护人。他要在他的领地上苦心经营,修补平房,建设医院,保护治安,贵族的生活并没有人们想得那么轻松,权利越大与之相对的也就是责任越大。而这些马修在一开始的时候却完全没有领会到。这个叫着“他们不能指望我们改变自我”的大男孩,带着别扭的心情来到了唐顿。比起罗伯特伯爵,他当然更现代,更平民。他认为贴身男佣是一个丢人的职业,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工作,怎么可以在庄园里无所事事。直到有一天,伯爵告诉他唐顿庄园是“一生的心血”时,他才明白那些看似浮华的庄园里还传承着更古老更珍贵的东西。而当他鼓励自己的男侍帮自己选衣扣的时候,他也明白了每个人在社会里,在唐顿庄园里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只有真心的去理解,才会明白脚下的那片土地究竟蕴含着什么。伯爵和马修就像站在历史的分界线上,一个生活在过去,却要面对现在。一个生活在现在,却要传承过去。他们一直在改变对方,也一直在改变自己,不断在妥协。所以我一直觉得,哪怕最后马修没法成为伯爵的女婿,至少他会成为唐顿庄园一个不错的主人。
       其实在这部连续剧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庄园里的仆人们。从不苟言笑的管家卡森到不修边幅的厨娘帕特莫太太,他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实在让我这个以拼凑论文混学分的人感到惭愧。他们之所以认真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养家糊口,更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和体面。 管家卡森说过“作为一个称职的仆人,必须时刻将尊严和荣誉铭记于心”,这个dignity and proud,正是自己的尊严和荣誉,也是他们服侍的家庭的尊严和荣誉,从而组成了英国传统里的尊严和骄傲。在唐顿庄园里,年轻主人尽可能的照顾佣人,哪怕有些人因为等级关系没法进入自己的房间。而年长的佣人又会成为年轻主人的参谋和老师,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限制了他们的行为。但是,套用同样身为高级女仆的简爱那一句大名鼎鼎的话来说“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种强烈的自尊自重实在是让人感动。曾经有人问过过“为什么英国能称霸世界三百年,为什么其他国家不行?为什么坦桑尼亚不行?” 恐怕这与英国从上流社会到平民百姓这种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有关吧。在第二部中,面对一战,尊严对于年青的男子而言就是上前杀敌,而对于年迈的管家而言,尊严就是让庄园一入既往保持着尊贵与体面。越是在危险的时候,尊严和荣誉感就显得尤为珍贵,因为这是强大的自制力的表现。
      英国的小说和电影经常给人这样的感觉,英国人的情感隐忍而又内敛。但是在唐顿庄园里,人们的情感就像冰封下的流水般柔软,不动声色之后却隐藏着默默的关心与照顾。当然了,英国传统里的这些美好的东西在其它剧集里或许就完全不是这回事了。比如说《名利场》里,传统就变成了虚伪与冷漠,而可爱的麦吉老太太一定就会变成“刻薄”的代言人了。但是至少在《唐顿庄园》里,他们的传统依然是如此高贵让人动容。
       第二集里,一个小人曾指着伯爵说“你不会一直高人一等,总有一天,你会和我们一样惟命是从”,但是伯爵只是淡淡的说一句“也许吧,但是这一天还没有到来。” 大概随着社会的发展,英国这种等级森严的贵族制度会渐渐的没落,但是恐怕不会完全的消亡,因为这样的尊严和荣耀,已经完整的融入到整个民族当中里了

 2 ) 作男作女相爱记

第二季看到最后一集,实在接受不了,三观都要裂了,就真的弃剧了。忍不住想说说这部莫名其妙的剧,莫名其妙的爱情线。

实在不知道唐顿庄园为什么被捧得这么高,纪录片里说,这是十几年来最受欢迎的英剧(嗯……应该是夏洛克吧),我也是看了纪录片后才开始看剧的。不过说实话,两部纪录片真的都要比剧本身好看的多,里面详细介绍了故事的背景,那个年代的英国人,以及他们的礼仪和情感的表达,其实这些就够了,正剧里只有狗血的爱情跟莫名其妙的故事。

先说说女主角,其实谈到相似年代戏的女主角,最出名的想必是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飘里的郝思嘉这两位,或许是这两位太深入人心,看唐顿庄园时总能时不时从主角身上看到这两位的影子,不过唐顿里的这位女主角更接地气,更现实。

我能猜到编剧想去表达的女主角的形象应该是,独立,聪明,倔强,美丽,不受制于世俗,有不输男子的气概。可惜全剧看下来,女主角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深锁眉头的样子,而她的举止又往往是自相矛盾的,看人看不清她的性格和想法,而必须要通过台词才能表示。

女主角对她爸爸说,“You know my character, Father. I’d never marry any man that I was told to. I’m stubborn. I wish I wasn’t, but I am.” 那么刚开头那个打酱油的未婚夫是怎么回事?

女主角对管家说,Of course! You know me, I'm never down for long. 其实看了两季真的感觉不到她的坚强,就是高高在上,架子大大的大小姐罢了。

女主角赌气地对男主角说,I don’t have a heart. Everyone knows that. 其实这一点倒是真的哦。

女主角对男主角说,I don’t care a fig about rules. (还记得土耳其大使去世的那一晚,她向母亲哭诉,你想我声名扫地,成为上流社会的弃儿吗?为什么一方面说不在乎,一方面又很在乎呢。)

而伊丽莎白和郝思嘉,都不必通过台词告诉大家,我坚强,我独立,我勇敢,她们就站在那里,通过一举一动告诉你她们是什么样的女孩。

然后女主角跟男主角的爱情线也是莫名其妙的,一开始的设定是两个人是对头,第一次见面就对对方产生误会。然而,男主角又似乎对女主角一见钟情,为什么是一见钟情呢,因为长得好看吗(虽然很多人都不觉得),还是因为她说了什么触动了他的心?反正也没解释,反正观众完全看不出来他到底喜不喜欢。男主角在前面一会儿对女主角没啥感觉,好像一会儿又有点感觉,让人捉摸不透。

接着就是女主角跟其他人的感情纠纷,在这期间男主角就是来打酱油的,两个人也没啥来往了,对话也基本就是,哦你来找我爸啊,再见。

然而突然有一天,就在第一季的最后几集,没啥交集的两个人突然就滋生了爱情的小火花,那一幕我都震惊了,真的,完全不理解为啥两个人突然看上眼了,前面几集两个人每集的交集大约有5分钟???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爱情非常不合理,难道就因为你们俩刚好都是男女主角,所以一定就要在一起吗。在飘里面,观众就能完全理解为什么郝思嘉会爱上卫希礼,为什么白瑞德会爱上郝思嘉,爱情不应该是编剧霸王硬上弓加给男女一号的,而应该是有理由,有过程,让观众能够理解,更能够看得出来的。

接着女主角犹豫不决地,在男主角前途未明时(也就是可能得不到继承权)拒绝了他,两人大吵,男主角非常失望伤心,一副哇我遇到绿茶婊了,哇原来你只看钱啊的表情。然而女主角为什么拒绝呢?因为她拜金?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爱不爱他?因为她被家人蛊惑?nobody knows...

然而!!仅仅是下一集,两人再次一相逢,突然就又出现了爱情的火花,两个人脸上一副:哇我们有过好真好深好相爱的一段感情,你永远是我心中的男神女神,我永远不会在说你一句坏话的表情。于是可怜的女二号从这时起就开始了悲剧的备胎生活。

接着几乎整个第二季就是两个已经有了备胎的人在勾三搭四,跟罗密欧朱丽叶附体似的,我们是真爱,我爱他,他爱我,可是我们就是被迫不能在一起,而且我们的备胎还都是白富美高富帅哦。可是等等,你们第一季也没好好相爱过啊,分手的原因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另外男主在第二季瘫痪了,女主角:那您好好过吧,要坚强哦,再见我要嫁人啦。接着又开始忙自己上流社会那一套,维护名誉啊私生活啊,又是继承权啊嫁人啊。只有女二号对男主哭着喊着人家就是爱你爱你爱死你了,哪怕你生活不能自理还是爱你。

好在人家是男主,只瘫了一集就站起来了,不仅如此,能站起来后马上就开始勾搭女主角,跟女主角接吻,顺便再用一集气死可怜的女二号,把女二号的遗产骗到手,自己再装装正人君子伤心伤心。

然而,仅仅是在女二号刚死,下一集刚开始不到10分钟吧,男主跟女主就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地在一起了,还计划这用女二号的钱来帮忙女主角家渡过破产难关,到此我的三观已然裂了,你们的良心呢?你们的三观呢?这难道不是80年代琼瑶奶奶小三气死原配然后幸福大结局的故事吗?其实想想这不就是一帘幽梦嘛,大姐虽然生活不检点跟人一夜情,但是所有男人都爱她爱的发狂,没人爱她妹子,好不容易有人爱了,她还赶紧去拆散去破坏。大姐身边有N个高富帅备胎,但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在差点没钱的时候被她甩了然后现在又有钱了的高富帅,最后成功作死高富帅的备胎女友上位。


另外片中不仅仅只有这一对作男作女哦,还有一对仆人的作男作女,那个更是一言难尽。。。 总之编剧可能觉得,在这个世界,男人没有个老婆或者未婚妻,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谈恋爱。

……



 3 ) 因为太美,所以不舍告别

第三集里玛丽遭遇了土耳其大使猝死的悲剧后和管家的一番对话一直萦绕不去,她说:人生有时真是不公,是吧?前一秒还笙歌鼎沸,下一秒就曲终人散了。你有没有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悄然逝去,而自己却无力回天。奇怪的是,我却是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幸福。可我却注定无法拥有。
什么是幸福呢?我们都有权利获得幸福。但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也不尽相同吧。
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又突然想起了那部充满了莺歌燕舞,华美衣裳的电影《玛丽皇后》,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些精美于斯的到头来都是浮云。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国王问玛丽皇后,你喜欢这条林荫大道是吗?玛丽皇后说,我只是在向它道别。
细数自己看过的英国电影,在我所看过的所有电影中,只占据这一小部分,但是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里面寄托着一个梦想,一个对所有逝去的、美好的事物的追忆与幻想。像是最经典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繁花落寞的《故园风雨后》,体会人情冷暖的《美丽曲线》,表现作家的《王尔德的情人》《闪亮的星》。里面所有的英国人都是那样优雅与从容,如果,你认为英国现在也许不再是这样了,那就看看他们表现校园生活的电影吧,《如果》《同窗之爱》,关于伊顿公学的哀伤往事,就会知道为什么英国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人,一旦习惯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很难再改变了吧。所以现代的傲慢与偏见《BJ单身日记》里的达西先生还是要让他未来的孩子去伊顿公学。看着电影里那些美好的东西走向毁灭,就会明白为什么波兰斯基说,“我喜欢电影里的阴影,但现实中不是。”因为现实中的痛苦是难以承受的。面对无论怎样的痛苦,看着里面的英国人,他们好像都是波澜不惊的,不会为所有的事情大惊小怪,凡事要合乎礼节体统,喜怒哀乐都要克制。举手投足不经意的细节,眉眼之间传递的秘密,都埋藏着一些或者是暧昧、或者是假象、或者是仇恨、或者是怨艾。而他们又是等级分明的,所有把上流社会区别于下层社会的标志都是那样滴水不漏,一丝不苟,一个鼻烟壶或者一对袖扣,都能彰显他们的品味和地位。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危机的今天,在所有的规则早已经被打破,这样一部传统的电视剧会这样吸引住我们目光的原因吧。我们哪个人没有对往日生活的追忆,对逝去美好的缅怀呢?我们谁不怀念那样一个把我们紧密相连的纽带,把我们的生命彼此紧紧缠绕的年代呢?也许里面关于上流社会的浮华,下流社会的卑贱带给我们更多的关于平等自由的思考,但我们是否有一个瞬间,就感到自己成为了那样一个不真实的暗流涌动庄园的主人,一个乌托邦、一个太阳城。是否有一个瞬间,我们感到即使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却也真切的参与着他们的生活,体会着他们的感情,发现着他们的秘密呢?
无论这个世界有多大,这个庄园有多大,人心也许比它们都大,但那里面总有一个角落,用来盛放着我们的爱。所以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关于爱的,只是有些爱的深情,有些爱的绝望。最近在看一部美国家庭肥皂剧《兄弟姐妹》,这个家庭也充满了秘密、矛盾、纷争、纠葛,但是只有死亡能把这个家庭分开,因为维系他们的是爱,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爱。
看完了唐顿庄园。虽然结尾并不完满,但知道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期待着这个故事最终会像简奥斯汀笔下的那些故事一切最终都会变好吧。我们也是,生活改变你,也改变了我。虽然不知道这些改变带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也曾经为一张白纸,等待着开始人生崭新的一页。可是慢慢,这张纸已经发黄老旧,上面刻满了光阴的痕迹。这时才发现,这张纸已经不能再写上一个字了。人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白驹过隙,很多事情都未完成。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阶层都会经历过漫长的自我思考,然后自我认同,最终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吧。我想身为一个同志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不知为什么,我又想起了唐顿庄园里的一些细节。比如,当马修向庄园主罗伯特提出他并不需要一个贴身男仆时,罗伯特说这对仆人也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还有第二男仆威廉对玛丽说他的母亲希望他出人头地,玛丽不屑的说,成为一个男仆吗?威廉说他的的理想是成为第一男仆。还有不甘心做女仆的葛文对三小姐说,我和你们不一样,看看我吧,我只能一辈子做一个女仆,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妄想找到一份工作,可是谁会要我呢?还有休斯太太,她终于有机会得到幸福,嫁给曾经的青梅竹马,但最终她放弃了。她觉得她的一生已经献给了唐顿。这些人卑微的愿望在很多英国古典电影电视里从未被提起,但是在这部剧里,我看到了原来每一个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或卑微,或远大。他们都听从着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着。
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渴望着爱与理解。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境遇好坏。为什么我们会祈祷,也许就是因为当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就不再是孤单一人。有一个人在那里,听着你的倾诉,分享着你的快乐和痛苦。他知道你是怎样走来的,也知道你是怎样走去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吧。只是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太渺小。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上帝能不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呢?

 4 ) 谈谈唐顿庄园中的两对主仆—Grantham伯爵和Bates以及Growborough公爵和Thomas

(首先声明,整部剧看下来 ,Thomas的确是个渣渣) 整整两集看下来,Thomas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位。Thomas的理想是成为贴身佣人,因为贴身佣人从地位到薪金都比普通男仆高,这无非是年轻人的一点事业心。虽然他还使唤过Walliam,和Miss O'Brien打过小算盘,但对于Bates,他始终表现的很克制,没有像Miss O'Brien那样给Bates使绊,也没有在Bates面前语出刻薄。(当然除了冷漠的Miss O'Brien其他人表面上都还很得体)。其实他很清楚以伯爵和Bates的关系,他是不可能再成为伯爵的贴身佣人,于是第二集他也就接受现状。 最主要的是,与Mr Grantham和Bates相比,他的Growborough公爵大人太磕碜了!Mr Grantham对待Bates越温情,越衬托出公爵对待Thomas的冷酷无情。 首先,面对众人时主人是如何体贴佣人。Bates上岗第一天,本应是梳妆打扮整齐到Upstairs报道,结果Mr Grantham亲自下到厨房去迎接他,而且一开口就称呼Bates为my dear fellow来表示两人关系不寻常,(破烂熊在这里的翻译是我亲爱的老伙计,fellow有同伴的意思),Bates原是伯爵在某次战役中的勤务官。众人目瞪口呆的同时纷纷表示关系不一般阿不一般。伯爵对于仆人的爱护不光体现在Bates身上,他在得知Mr Carson因为前科被人威胁后,用钱打发了此人并警告他不要再骚扰Mr Carson,并坚持Carson继续担任管家,这是对佣人的充分信任及褒奖。 反观Growborough公爵大人,和Thomas早在伦敦就熟识,两人曾书信来往,但公爵大人在庄园对着众人却假惺惺的说“I remember this man”,甚至在就寝前请Mary叫Thomas服侍自己时,仍装作忘记Thomas的名字。 其次,主人和仆人私下谈话内容。伯爵和Bates在一起时,总是谈论Bates的工作,伯爵曾问他屋子里那么多楼梯还习惯不,腿伤的原因阿,要不就是伯爵想着给Bates解决就业,连离职都要多给一个月工资。可以看出伯爵对Bates是十分关心重视。 反观亲爱的公爵大人和Thomas,两人所谈论的更多是公爵如何利用联姻来获取更多财产,甚至Thomas想要亲近公爵,也被那句“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生生打断,他说Thomas是利欲熏心的男仆,其实他才真正虚荣又冷酷无情。 最后,Bates即将搭公爵的汽车离开庄园,伯爵份外惆怅的同Bates握手告别,而旁边的公爵却是一眼也不看Thomas,Thomas只能工作之余用眼神给公爵作最后的道别。更别提紧要关头,伯爵拦下Bates,Bates又能继续作为伯爵的贴身佣人,真不知看到此情此景的Thomas作何感想。 Thomas十分重视Growborough公爵,Grantham家的服丧期一过,他便发电报给公爵,提醒他可以追求Mary小姐。他进到寝室第一句话便是问公爵求婚的事进展如何。当听到公爵那句“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时Thomas整个人都懵了,握着酒杯的手都在发抖,因为他知道他们俩之间已经完了,之后以信件为要挟也是软弱不堪,不过是希望留在公爵身边做贴身佣人。至于那捆信,公爵很轻易的在Thomas房间找到,说明Thomas把信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以便时时翻阅。甚至Thomas在捆扎行李之余仍忍不住去看公爵算是当作是最后的告别。 Miss O'Brien曾愤愤不平的声称主人与佣人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但人类是感情动物,即使是资产阶级也不例外。我情愿相信伯爵和Bates之间有着超越阶级全心全意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Thomas从未拥有过的,他对贴身佣人职位的执著,其实是在情感上获得尊重及认同的渴望。Thomas试图成为伯爵或公爵的贴身佣人都失败了,并不是他职业技能不高或是职业道德过低(实际上Thomas职业素质相当高),也许是时间和地点还不对吧。 Matthew和Molesley这对算是修成正果(这神马话- -),看Molesley被律师大人称赞一句就乐颠颠的还是很美好的,不过这又要衬出小Thomas的失意......打住!跑题了...... ps~Mary小姐虽然傲慢了点,但还是很正直的,她向Bates说抱歉打扰他的隐私,因为她人生的信条是做错了便要道歉。

 5 ) 怎么没人为二小姐说句话....

爸爸妈妈都没有注意她。她总是被忽略。妈妈对玛丽说,伊迪丝的优势可没你多。妈妈还对爸爸说,伊迪丝只能做老姑娘陪我们养老了。但其实她并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冷遇啊!

 6 ) 爱德华王朝的金色黄昏

      日不落帝国的庄园往事里,承载着维多利亚时代最后的梦……君主立宪制之后,英国皇室让渡了他们的权力,资本家购买爵位和土地成为 “新贵”之后,贵族成分也发生了嬗变,贵族血统也渐渐仅仅成为了一个荣誉性质的象征。而Grantham伯爵和他的家人却继承和延续了那些美好高贵的传统贵族精神-----尊严、责任和教养,他宽容、善良、重视家庭,宅心仁厚,对待仆人像家人一样的关爱。所以也许,英国贵族在日薄西山之后仍得以传承百年,并非权钱所赐。贵族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他们珍惜这份荣誉。

      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繁荣而思潮涌动,但虽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了,这却是一个回顾过去的时期。

      人们喜欢古老的邸宅庭园里的下午茶、草坪网球场、林荫中的农舍、喜欢安静的乡村小路上骑着自行车和工业时代的新机器摩托车旅行。夫人小姐们的服装配饰也洋溢着无处不在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气质,她们的穿着趋向于华丽精致却又含蓄保守,用大量的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蛋糕裙,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淡薰衣草紫色的眼妆如下午茶般清甜悠闲,桌布和餐巾也因为刺绣蕾丝而情调十足。人们大都还保持有优雅的情致和礼仪。餐桌上老伯爵夫人温婉庄重的谈吐间满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英国是不希求城市社会模式的,因为没有比他们更热衷于田园生活的了,意大利人建造了街道和广场,不分昼夜的高朋满座。英国的贵族却在远离喧嚣的庄园里回归宁静,将房舍当成城堡。他们热爱花园、草场、大雁、绵羊。唐顿庄园也一定是被万能布朗改造过的,在这里自然从未被遗忘,没有轴线、对称、修剪植物、花坛、水渠、喷泉等不自然的东西。也没有庙宇、纪念物、碑铭等具体形式,甚至连通往建筑的林荫道都没有。有的只是庄重的丛林和欢乐的田野,诗人的感觉和画家的眼睛。从建筑向外望时,所看到的画面,一直到地平线,都是一个整体。牧场和草地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视线开阔,一望无际。大片的起伏开阔的漫坡草地是园林的主体,一直延展到主体建筑物的墙根,建筑物跟前不留一点几何痕迹。深深浅浅的树丛在草地的大背景上纵横抹下了大笔触的色块,构图单纯而有力。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没有村庄的农舍。邸宅旁边没有菜园、杂院、下房、马厩,整个建筑庄重而容器地坐落在极度纯净的自然风景园里。

      此时艺术文化界的现代主义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追求返璞归真、真实自然的画风,工艺美术运动提倡简单的、朴实无华的设计,德国包豪斯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杰里科、唐纳德等现代主义设计师初露锋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思想被正人们津津乐道着。建筑师开始运用几何形体组织空间,雕刻家和画家们也都转向应用艺术和功能主义。

      而Grantham伯爵家的宅邸却是兼具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和哥特复兴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它高大宏伟,采用精致的石制窗花格,有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和对称美,内部是无比复杂细致的装饰。后世评论这样的建筑是繁琐庸俗、华而不实、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是反功能的,哗众取宠的,是没落的贵族阶级颓废浮华的审美理想的表现。

      也许之后的现代建筑确实创造出一种工业化时代真实而简洁的技术美,带给什么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业理性,可是同时我们却看到了一种空洞的形式感和不顾一切的非文化性商业动机。而在唐顿宅邸这样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中,反而流露出一种沉甸甸的文化意蕴,不管它是隐喻的还是露骨的,统筹设计还是通过矫饰堆砌而成的,这都是值得称颂的吧。

      影片以一战的开始而告终,贵族文化的核心之一是骑士精神。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必须要学习剑术、马术,必要时还得决斗,目的就是要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具有勇气与胆量的人。贵族在战争中有冲锋在前的传统。1914年末的阵亡名单上,有很多贵族的儿子,一些贵族家庭因此血胤灭绝。Grantham伯爵老了,应该不会去参战了吧,他没有儿子,一定会鼓励他的仆人去参战,Matthew和Branson应该会去冲锋陷阵吧。。

 

 短评

那个时代,什么都能是一首矫情而又闲散精致的抒情诗,而我们偏偏好这口。

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在坏人形象广受追捧的文艺世界里,英国人还在孜孜不倦地引导大家做正派人,爱正派人,真难得。

1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为什么一直觉得Mr Darcy多年之后就是Lord Robert Crawley那样。「2017年2月28日二刷」

16分钟前
  • 大羊兔子
  • 力荐

看英剧最大的亮点就是集数够短,所以追起来不累呀……

21分钟前
  • 婷婷爱八卦
  • 推荐

超好看,一口气看完第一季,“傲慢与偏见”的豪华加长版。演员选的好极,大小姐确是三个女儿里最出挑的,骑马装真艳,英气逼人。唯一不足是为了戏剧效果,正反派搞的太过明显,贝兹先生也不必圣人到这种地步吧...希望第二季某些角色能有点突破,更立体就完美了。

22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有想英式肥皂剧发展的趋势……但素很不错的肥皂剧……

25分钟前
  • xiaokou
  • 推荐

CP前景如下:大小姐和马修一对,二小姐和某某老爵士一对,三小姐和车夫一对,贝茨叔和安娜一对,威廉和黛西一对,托马斯和……章鱼婶一对……

27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喜剧的是老奶奶 杯具的是胖纸马修腹黑的是章鱼婶 渣攻的是托马湿BG的都去见阎王 CP的都能永流传单恋的都很2叉 介素怎样一个家?

29分钟前
  • 考拉赵小胖☂
  • 力荐

真是好看到让人词穷啊!

31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托马斯在抢小姐们的对象方面真是给力~

32分钟前
  • 西四
  • 力荐

再次感叹,英国人跟中国人挺像的~ 这样的大家族里就更体现得彻底~ 例如,那么明显的探春(三小姐),贾母(老太太),迎春和Edith,等等,连仆人的身份性格也都能对上号。

33分钟前
  • shu
  • 力荐

论女性角色:最美的是夫人,最欣赏的是安娜,最喜欢的是大小姐,最悲哀的是二小姐,最理想的是三小姐,最可爱的是老太太;论男性角色:最完美的是老爷,最坑爹的是托马斯,最想调戏的是马修;论动物角色:这条狗不错……

36分钟前
  • kissdemon
  • 推荐

这年头搞基都搞得这么突然和澎湃……

39分钟前
  • 头发好长
  • 推荐

拜托大家,这是ITV的剧不是BBC的,别往标签里加BBC了~

44分钟前
  • _D
  • 推荐

气势宏大,人物线索众多,情感层次丰富,布景精美,表演可圈可点,颇有红楼之风。

4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在一种顽固与保守中出现各种裂痕与变革。优雅且不动声色的表演之后偶然透露出的善良与人性光辉都成为绝佳催泪点。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感情澎湃。差不多每集的最后都有泪点,要命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看的时候想起楼上楼下,战前庄园的生活到底是令人怀念的,mary说的关于生命流逝的事情,非常伤感。另外,玛姬老太太应该被列为国宝!太可爱了,每次出场光芒盖过任何人

53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选角实在太棒了,无一背景角色,每个脸上都跳动着形形式式的人性。至于每一套美丽的衣裳,这完全不用多说啊,这可是记录上个世纪初期的贵族生活,满目尽是优雅。另,我最喜欢的是Robert爵士,气度不凡,充满人格魅力。

54分钟前
  • A-sun*
  • 推荐

无论从时代背景、故事架构、服装造型到台词演技都精致无比。主仆双线交错的叙事内容堪称剧本典范,完全可以收录作为电影学院戏文专业教材。这部厚重感十足的古典精品,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棒的剧集,期待第二季。

5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跨年肥皂剧,跟中国一样出彩的永远不是年轻的主角们。托马斯太帅了,小厨娘也萌的,然后就是一杆二逼中老年人。肥皂剧最高分4星不解释。

60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