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

HD

主演:陈雅伦,罗冠兰,李思蓓,莫家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她的一生 剧照 NO.1她的一生 剧照 NO.2她的一生 剧照 NO.3她的一生 剧照 NO.4她的一生 剧照 NO.5她的一生 剧照 NO.6她的一生 剧照 NO.13她的一生 剧照 NO.14她的一生 剧照 NO.15她的一生 剧照 NO.16她的一生 剧照 NO.17她的一生 剧照 NO.18她的一生 剧照 NO.19她的一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像生活一样琐碎,像生命一样偶然

【苍白的..】--“她把自己借给了他人而自己却埋头于自己”
      最后一幕,女主角被轻描淡写的死亡,让开头淡淡出现的这一行字好像烧透黑白的画面一样出现在银幕上,带着火光。
 回归现实的生活,片段式的画面,琐碎的仿佛不假安排和修饰。非目的式。
 强制的画面风格,叙事方式,视角,故事展开的方式,音乐突然的出现,重复,无来由的安静,和影片整体进程无关的叙述,文章,哲学,不明的开端和苍白的死亡。
--
  这是现实生活。
  一般电影是有意安排,截取,连贯,使故事可以串联,借线索因果成为整体,表达一个主题或由多主题。生活中被截取的片段,放大,美化或批判,被关注的主人公。
这部电影,就像它的名字--《随心所欲》,故事琐碎,人物的命运,就自然而然,找不到明显关联的片段,记录式的画面。
生活不是总有故事,不是总有美感,不应为被镜头关注了,镜头下的人物的命运和死亡就有所改观,就是生活过,就是死亡,一片叶飞进了狂风中。
看完了影片,总想问,这部片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仔细想又觉得没有必要,就像我们不会看见一个身边的人,因着对她的关注,就向她或周围的人询问--这个人活着,这个人活着的着些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生命在广阔空间里的渺小,在无尽时间里的渺小,在社会环境下的渺小。
残忍的可悲的渺小,渺小的,得不到安抚的灵魂。没有依托的偶然。
 

【一些背景】--

法国的“新浪潮”时期的电影。镜头所关注的现实生活。
关于动荡的社会环境的记录反思。与商业相比,对思想、艺术以及导演思想品位的关注。
新人导演,冲击重建,新的电影秩序。

戈达尔(1930~ )

Godard,Jean-Luc

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原籍瑞士。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原是《电影 手册》和《艺术》杂志的电影评论员,后与F.特吕弗、C.夏布罗尔等人形成“电影手册”派。1960年完成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尽》,成为新浪潮的代表作。此后,他又执导了《一个女人就是女人 》、《随心 所欲》、《卡宾 枪手》、《蔑 视》、《疯狂 的比埃洛》、《男性-女性》和《中国 姑娘》等。这一时期的影片,从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反传统的特点,引起西方影坛的激烈争论。1968年后,他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组织了战斗电影小组,拍摄了更加抽象和形式主义的《东风》、《真理》、《直到胜利》等影片 。80年代后又开始拍摄故事片 ,1983 年导演的《芳名卡门》在当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




  

 2 ) Vivre Sa Vie

《精疲力竭》和《赖活》的某些时刻,我感受到它们带给我的一种身体上的愉悦和痛苦,对于那些无法感觉到这两者的人,我不会尝试和你们交流。
某些电影风格中纯粹的非现实感,故意或者无意,在充满诱惑的同时,也会让我们感到模糊。在另一方面,最强有力的现实感可以暂时诱惑到我们,但最终却会让我们感到饥饿。《赖活》这样的电影,一路上不断拉着我们,先是向着抽象的尽头,然后又向着具象的极限。毫无疑问,情感正是在这样的运动中产生的。
有些电影会让人喜爱,但是它却不会邀请你一路跟随,有些电影能为你打开一扇门,能让你觉得电影就此开始,电影从它这里重新开始。

 3 ) 被击中了~

片名:随心所欲 (又译:我的一生)一部有12个场景的电影

序幕 把“你”借给别人,但将“自己”留给自己。

第一幕 在咖啡屋---NANA想要和PAUL分手---弹子游戏机

我不知道,我也想知道我在想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想要用一种精确的方式传达。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最好地表述它。

或者,更确切地说,我是知道的,但当我明知该如何做的时候,事到临头,却又做不好了。

你从未问过我我想要的,你常想要我做你想做的。

爱你让人精疲力尽。我常常不得不乞求。

我曾认为跟你谈谈是很重要的,可我再也不这么想了。但我们说得越多,在一起的可能性就愈少。

你说你爱我,可你从不认为我与众不同。

你为什么这样说?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现在几乎不爱你了,但我始终觉得你与众不同。

自行感受~

第二幕 唱片店--2000法郎--NANA过着自己的生活

你把太多重要的东西跟逻辑联系上了。

第三幕 门房--PAUL--《圣女贞德蒙难记》--一个新闻记者

死亡。(I'amour 爱)

第四幕 警察局---NANA被审问

我...我是另一个人了。

第五幕 林荫大道--第一个男人--房间

第六幕 遇见YVETTE--市郊的咖啡屋--RAOUL--街上的枪击事件

生活如此艰辛。我真想要逃离,逃到热带去。

逃跑是白日梦。为什么?生活就是如此。

生活如此苦闷,但不是我的错。

“”我举手、转头、不高兴、抽烟、闭眼-----我有责任”

“我想,我们总是要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们是自由的”

“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

“我想告诉你,你是无处可逃的。everything is beautiful,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

“毕竟,东西就是他们本身”

“消息就是消息,盘子就是盘子,男人就是男人,以及生活....就是生活”

第七幕 信函--RAOUL又来了---香榭丽舍大道

对我来说,有三种女孩:有一种表情的,两种表情的,还有三种表情的

第八幕 每天下午--金钱--盥洗池--快乐--酒店

第九幕 一个年轻男人--LUIGI--NANA想知道她是否快乐

第十幕 大街上--一个家伙--幸福是无趣的

第十一幕 DU CHATELET 某处--一个陌生人--NANA不知不觉变成哲学家

常常会,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思考说出的话是否能表达我本意。但到要表达时却未必可以讲出。

所以他(Porthos《三个火枪手》)第一次思考,就害死了自己。

一个人为什么必须说话呢?

人不应该常常交谈,而应该活在沉默中。

有时候说的越多,言语表达出的东西越少。

取自豆瓣图片

“真理存在于万物之中,甚至在错误里。”

偶然真理+必然真理=生活。生活里人们总会被思考约束,被错误包围,又必须设法应对它,It's true.

取自豆瓣图片

第十二幕 又是那个年轻人--《椭圆形画像》---NANA被RAOUL交易

帅!!!

美!!!

为什么?艺术和美景不就是生活。

我爱你

看法国电影配英文字幕的中国观众。

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这样。

但证明好电影阻拦不了。

人们想看的冲动。

除结尾不喜欢。

挖到宝的。

一天。

真好~

嘻~

 4 ) 娜娜与卡比利亚

在法师展观看这部影片时,有那么好几次,我暗暗感叹:娜娜一定会是卡比利亚的好姐妹。《卡比利亚之夜》和《随心所欲》像是费里尼和戈达尔的隔空击掌。

娜娜觉得沦落风尘是自己的选择,和他人无关。她是自由的,她有权选择,她随心所欲地生活,也为自己的随心所欲负责。她用朗诵般的语调耸着肩和朋友说着,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我忘了我有责任,我仍然有… 她不是悲戚的,她把自己借给他人,把自己留给自己。

卡比利亚也是如此,用悲惨形容她并不合适。虽然她的生活过得着实不易,她还是满足的。在大明星跟前也不露怯,你该看看她如何挑眉撇嘴:我甚至有一支温度计!那不是说她很物质,只是她更朴实,不会那么流畅地表达自己,也不像娜娜那么爱聊生命,她说想太多脑子会爆炸的,带着上下翻飞的意大利鸡爪手势。

随心所欲里讲到一个小孩写的关于一只鸡的故事,鸡有inside和outside。移除outside,你看到了inside。移除inside,你才能找到soul。

于我来说,卡比利亚流露最深处的soul是在舞台上,在催眠下戴上花环陷入幻想的那一刻。这么狗血神神叨叨的玛丽苏超现实幻想却被费里尼拍得那么动人。

而娜娜的灵魂时刻可能不是在咖啡馆和陌生人力所不逮地大聊哲学,而是直视着银幕上的圣女贞德,与她同呼吸地流下泪水。

也被投币点唱机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折服。不如跳舞,娜娜跳得不算好看,男人们或是冷眼忽略或是嫌弃,那都不重要,她开心地转来绕去,音乐停止时她靠着柱子,有那么片刻的怅然。卡比利亚从幻想中惊醒感到的也是羞愧,无所适从。她也跳过一段,向《雨中曲》致敬的街头起舞,一下子变成了《大路》里的杰索米娜,跳得也不算好看,那也不重要,随性尽兴的生命之舞最重要。

我忍不住大胆而超主观地猜测,王家卫很有可能从这两部电影里摄取了几丝游魂,注入了《重庆森林》里的阿菲。

她们的结局。卡比利亚站在悬崖上,将要和他结婚的男人问,你会游泳吗?整个影厅恍然大悟:啊…这男的又又又是来谋财害命的…大家为她着急,也伴随着一些轻笑声:你怎么又又又被骗了...卡比利亚太后知后觉,所幸那男人还有仅存的善意,带走了她的钱,留下了她的命。她失魂落魄地走在黑夜的大路上,一帮善良的陌生人载歌载舞簇拥着她,她的笑脸上落下一滴黑色眼泪。神一般的光辉时刻,那不会是现实,只是费里尼不忍心。

好姐妹娜娜则是被拉皮条的男人拽去卖给别人,她抗拒,想逃,被决绝地给了一枪,扑倒在大街上,电影结束。戈达尔比费里尼狠心,也更写实,影厅传来很多轻声的哈?

一部电影的时间对她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卡比利亚竖着的眉毛慢慢低顺下来,费里尼电影里的风尘女总是朝天竖着眉毛,怒气冲冲的喜感大于其瘆人的程度。娜娜则是挂着越来越自如轻佻的神情,和她刚开始看到的街边女人一样漫不经心地裹了裹外套,四处张望,熟稔地转换鞋尖方向。

法国和意大利电影里的六十年代,为自己找出路的女性角色往往在站街,就像电影里民国时期的上海,穿着旗袍的独立女性不是小三就是间谍,或者…都是… 乱世无序无依,只能出卖自己,毕竟那是耳边会突然响起枪声的战后欧洲,生活本身就是失序而混沌的。当然堕落天使的特定身份也自带把身体给别人灵魂给自己的反差,娜娜和卡比利亚尤其如此,虚无和迷惘的内外壳里裹着高贵的自尊。她们没有完全垮掉。

去年的意大利大师展,映前播放了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导赏视频,颇为嫉妒地看着他背对着超大幅阿玛柯德海报说道:这次影展将透过意大利电影大师的目光,带领大家去看真实的意大利,进一步了解二十世纪的意大利,了解意大利的精髓。

很简单而有分量的几句话,那些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看和靓丽光鲜的电影,甚至相反是关于拒绝工作的落魄乞丐,去偷自行车狼狈被抓的父亲,无能狂吠又惶惑痛哭的江湖艺人... 他说那些是意大利的精髓。当时听到大为感动。

 5 ) 简略记述几点

1,此片与对《精疲力尽》的观看是否可成镜像对比,包括结局的死亡:一个是叙事推断出的死亡,一个是叙事隐喻出的死亡;
2,形式化探讨再攀一级,简直到了拥塞的地步,散文体、纪实性、颠覆拍摄角度、背光、直接音效、文本牵涉、作者干预 .....
3,珀索斯 —圣女贞德—娜娜, 思考:迈步—思考:神启—思考:贞德的意义, 三者结局亦同;
4,镜头前长久的背影——胁迫观众反思自身观看位置的战略雏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
5,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语言和交流的问题,强行插入的一篇议论文,重要但恰好破坏电影,形成有关“错误”的悖论;
6,需读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中对该片的评论。

 6 ) 搬运: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中的对应影评

以下是《随心所欲》在巴黎首映时,戈达尔为其起草的广告语:

    随心所欲

一部        一系列

关于        体验

卖淫        使她

的         经历了

影片        人类

讲述        一切

一个        尽可能

年轻        深刻

而         的

俊俏的       情感

巴黎        由

女店员       让-吕克·

如何        戈达尔

出卖        执导

肉体        由

如何        安娜·卡里纳

像影子一样     主演

在来来往往中    之

守护着       随心

灵魂        所欲

前言:《随心所欲》诱使人们从理论上对待它,因为——从理智和美学上说——它极其复杂。就艺术作品是“关于”思想的这种说法的最好、最纯粹、最复杂的意义上说,戈达尔的电影是关于思想的。在写这些札记时,我发现,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巴黎周刊《快报》刊登的一篇采访中,他曾说过:“说到底,我的三部影片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我抓住的是一个有某种思想并试图穷尽这种思想的个人。”戈达尔说这些话,是在他拍摄了一系列短片以及《筋疲力尽》(一九五九,让·瑟贝格和让-保罗·贝尔蒙多主演)、《小兵士》(一九六〇,米歇尔·苏波尔和安娜·卡里娜主演)和《女人就是女人》(一九六一,卡里娜、贝尔蒙多和让-克劳德·布里阿里主演)之后。那么,他一九六二年拍摄的第四部影片《随心所欲》是否也是这样呢?这正是我想要说明的。

注释: 戈达尔一九三〇年出生于巴黎,至今已完成十部故事片。在上面提到的四部影片后,他还制作了《卡宾枪手》(一九六二——一九六三,马里奥·马斯和阿尔贝·儒洛斯主演)、《轻蔑》(一九六三,布里基特·芭多、雅克·帕朗斯和弗里茨·朗格主演)、《另外一伙》(一九六四,卡里娜、萨米·弗雷和克劳德·布拉索主演)、《已婚女人》(一九六四,马莎·梅里尔和贝恩纳德·诺尔主演)、《阿尔法城》(一九六五,卡里娜、艾迪·康斯坦丁和阿金·塔米罗夫主演)、《狂人皮埃罗》(一九六五,卡里娜、贝尔蒙多主演)。这十部影片中,有六部在美国上映过。第一部影片在美国被称作《气息奄奄》,现已成为艺术剧院的经典;第八部影片《已婚女人》也为不同层次的人所接受。但其他几部在这里分别被译作《妇人就是妇人》、《蔑视》、《我的生活》和《另外一伙》的影片,则在评论上和票房上都失败了。《精疲力尽》(被译作《气息奄奄》)的出色之处现在无人不晓,而我则应该解释一下我为何对《随心所欲》情有独钟。我并不声称戈达尔所有这些其他的影片都同等地出色,但他每一部影片都有众多最高水准的段落。美国严肃的批评家们对《轻蔑》这一部虽有严重缺陷但其雄心和原创性却非同一般的影片的反应迟钝,在我看来,尤其显得可悲。

1

“电影仍然是一种图像艺术。”科克托在其《日记》中写道,“通过其中介,我以画面来写作,使我自己的意识形态获得一种实在事实的力量。我展示别人说的话。例如,在《俄耳甫斯》中,我并不叙述穿镜而过这一动作;我展示它,以某种方式证实它。如果我的人物公开表演我让他们表演的东西,那我使用的手段就并不重要。电影最伟大的力量在于,就它决定并在我们眼前完成的那些行为而论,它是毋庸置疑的。行为的目击者按照自己的用途来篡改这个行为,扭曲它,不精确地证实它,此乃正常之举。但摄影机却每每使得这些已完成或正在完成的行为获得复现。它驳斥那些不确切的证词和有漏洞的警方报告。”

2

一切艺术皆可当作某种证据,一种以最丰富的激情作出的精确证言。任何艺术作品都可被看作是一种尝试,对它所再现之行为的确凿无疑性所做的尝试。

3

证据与分析不同。证据确定某事曾经发生。分析展示它为何发生。证据,按定义来说,是一种充足的论据;但证据充足性的代价在于,证据总是形式性的。只有已包含于前提中的那种东西才能最终被证实。然而,在分析中,通常有更深刻的理解角度和更深刻的因果关系。分析是实质性的。分析,按定义来说,是一种通常不充足的论据;确切地说,它是无休无止的。

当然,一部既定的艺术作品被构思为某种证据的程度,是个比例问题。自然,某些艺术作品比另一些艺术作品更趋向于证据,更基于形式的考虑。但我仍认为,一切艺术皆趋向于形式,倾向于形式的充足而不是实质的充足——结尾部分展示出优雅的场面和巧妙的构思,但从心理动机或社会力量的角度看,却令人难以信服(请想一想莎士比亚大多数剧作、尤其是喜剧的那些令人难以置信可却令人大为满意的结尾)。在伟大艺术中,是形式——或,用我在这里的说法,是那种想去证实而不是去分析的欲望——才终究是最重要的。是形式才使艺术作品收尾。

4

在两种意义上,我们说那种关切证据的艺术是形式性的。它的题材是事件的形式(与事件事实无关),是意识的形式(与意识事实无关)。它的手法是形式的;这就是说,它们包含了一种引人注目的设计因素(对称、重复、倒置、转折等等)。即便当作品承担了如此之多的“内容”以至自称是说教之作——例如但丁的《神曲》——时,也是这样。

5

戈达尔的影片尤其倾向于证据而不是分析。《随心所欲》便是一种展示、一种显现。它展示某事发生,而不是某事为何发生。它揭示事件的不容改变性。

为此缘故,戈达尔的影片根本不去关心时下话题,尽管表面看来不是这样。与社会的、时下的问题有关的艺术从来就不能只是展示某事之为某事。它必须说明某事如何之为某事。它必须说明某事缘何之为某事。但《随心所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不解释任何事情。它拒绝因果性(因此,在该片中,叙事的那种常见的因果秩序因情节被极其任意地分割成了十二个插曲而遭瓦解——这些插曲不是因果地、而是顺次地彼此相连)。《随心所欲》当然不是“关于”卖淫的话题的,正如《小兵士》不是“关于”阿尔及利亚战争的话题的。戈达尔也没有在《随心所欲》中给我们提供任何解释,一种按日常的理解可以认可的那类解释,来说明是什么原因迫使其女主人公娜拉变成了一个妓女。是因为她从前夫或她工作的那家唱片店的一个店友那儿借不到两千法郎用来偿付拖欠的房租,而被锁在了她的公寓的门外?很难说是因为这个。至少,不单单因为这个。但我们知道的也就差不多是这些。戈达尔展示给我们的,只不过是:她的确变成了一个妓女。此外,在该片的结尾处,戈达尔也没有向我们展示娜拉的男妓情人为何“出卖”了她,或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导致娜拉死亡的那最后一场街头枪战的幕后原因到底是什么。他只是展示给我们看她被出卖了,她死了。他不分析。他证实。

6

在《随心所欲》中,戈达尔使用了两种提供证据的方式。他向我们出示大量的用来显示他想证实之事的意象,出示一系列用来解释此事的“文本”。为了把这两种因素分开,戈达尔的影片采用了一种真正新颖的揭示手法。

7

戈达尔的意图与科克托的意图一致。但戈达尔发现疑难的地方,科克托却无所察觉。科克托想要展示并想使之变得确凿无疑的,是魔幻——诸如迷幻的现实、变形的永恒可能性(例如穿镜而过,等等)这类事情。戈达尔想要展示的恰恰相反:是反魔幻之物,是理智之结构。这正是科克托何以使用靠意象的近似性来连接事件的手段的原因——为的是形成一个感觉整体。戈达尔根本不去借用这种意义上的美感。他采用的是一些碎裂、分散、疏离和断裂的手法。例如,《筋疲力尽》中著名的断断续续的剪辑方式(如跳跃式剪接,诸如此类)。另一个例子:《随心所欲》被分割成十二个插曲,每个插曲开始前都有像章节标题一样长长的篇头字幕,或多或少地告诉一下我们将要发生何事。

《随心所欲》的节奏是停停走走的(这也是《蔑视》的节奏,尽管表现为另一种风格)。因而,《随心所欲》被分成了彼此独立的插曲。因而,各插曲的片头、片尾音乐也重复地一停一止,而娜拉的面孔也展示得极不连贯——首先是左脸侧影,然后(没经任何过渡)是正面,然后(也没经任何过渡)是右脸侧影。然而,最重要的是,整个影片中,对白和画面是分离的,导致思想和情感各自堆成一团。

8

在电影的整个历史中,画面和对白一直协同地起作用。在默片中,对白——以字幕的形式显示——与画面连续交替使用,并实际上把各个画面连接在了一起。随着有声片的到来,画面与对白开始同时出现,而不是相继出现。在默片中,对白既可以被看作是对行为的评论,又可以看作是行为参与者的对话,而在有声片中,对白几乎完全地、确实地成了(除纪实电影外)对话,占据了重要地位。

戈达尔恢复了具有默片特征的那种对白与画面分离的做法,但把它置于了新的层面上。《随心所欲》显然由两类互无关联的材料构成——即视觉的材料和听觉的材料。但在区分这两类材料时,戈达尔却非常灵活,甚至像是在玩游戏似的。其中一个变化是第八个插曲的电视纪实风格或写实电影风格——在该片断中,人们首先是被带上了一辆穿行于巴黎的轿车上,然后在快速切换的蒙太奇中看到十来个嫖客的镜头,听到一个干巴巴的、单调的声音在急速地细说着妓女职业的乏味、危险和令人骇然的艰辛。另一个变化在第十二个插曲里,在这个片断中,娜拉和她年轻的情人之间说的那些陈词滥调般的情话,以底边字幕的形式投射在银幕上。可这些喁喁私语观众根本就听不见。

9

因此,《随心所欲》必须被看作是叙事影片这种独特的电影体裁的一个拓展。这种体裁有两种标准的形式,两者都为我们提供画面外加一个文本。就第一种形式而言,一种非个人的似乎是作者的声音,叙述着电影。就第二种形式而言,我们听到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叙述那些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

对第一种类型,这里举出两个例子,即雷乃的《去年在马里安巴德》和麦尔维尔的《小捣蛋鬼们》,它们都有这样的特征,即一个无意中看到某个情景的匿名者的话外音在进行评说。对第二种类型,这里举出一个例子,即弗朗居的《苔蕾丝·德斯盖鲁》,以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为特征。或许,第二种类型中最杰出的例子,是布勒松的《乡村牧师日记》和《死囚出逃》,在这两部影片中,整个情节均是由主人公叙述的。

戈达尔在他的第二部影片《小兵士》中使用了在布勒松那儿臻于完美的那种技巧,该片于一九六〇年拍摄于日内瓦,尽管直到一九六三年一月才公映(原因是法国的检查官员禁止该片上映,达三年之久)。该片表现的是主人公布鲁诺·福勒斯梯尔的一连串的反思,他卷入了一个右翼恐怖组织,受命前去刺杀一个为民族解放阵线工作的瑞士特工人员。影片一开始,观众就听到福勒斯梯尔的声音在说:“我已经过了行动的年龄。我已经老了。反思的年龄已经来临。”布鲁诺是一个摄影师。他说:“拍摄一张脸,就是去拍摄隐藏在这张脸后面的灵魂。摄影是拍摄真相。电影一秒钟提供二十四次真相。” [1]《小兵士》中的核心段落,即布鲁诺思考图像与真相之间的关系的那一幕,预示了《随心所欲》中那一段有关语言与真相之间关系的复杂思考。

由于《小兵士》中的情节本身以及人物之间的实际关系大多是经由福勒斯梯尔的独白传达出来的,戈达尔的摄影机就摆脱了成为沉思——关于事件的某些侧面的沉思,关于人物的沉思——的工具的命运。摄影机研究的是静态的“事件”——卡里娜的脸、建筑物的外观、驱车穿过城市——以此或多或少地孤立了激烈的情节。有时画面看起来随意,表达一种情感方面的中立;有时,画面表明一种强烈的情感投入。倒像是戈达尔先是听到某事,然后才看到他听到的事。

在《随心所欲》中,戈达尔把这种先听后看的技巧推向了新的复杂层次。在该片中,不再有一个统一的要么表现为主人公的声音(如在《小兵士》中)、要么表现为一个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的叙事者的视角,而是一系列充满不同描述的文献(文本、叙事、引语、摘录、片断)。这些主要的是一些文字;但它们也可能是无言的声音,或甚至是无言的画面。

10

在《随心所欲》的系列片头以及第一个插曲中,可以看到戈达尔的技巧的所有要素。这些片头显示出娜拉的一个左脸侧影,侧影很暗,几乎只是一个剪影(该片的全名是《随心所欲:一部由十二个插曲组成的影片》)。片头继续,显示出她的脸部正面,然后切换到右侧,但仍然昏暗不明。时不时地,她眨眨眼,或轻微地晃动一下脑袋(似乎长久保持不动的姿势不怎么舒服),或舔一下嘴唇。娜拉在摆姿势。她被观看。

随后我们看到第一个插曲的标题:“插曲一:娜拉与保罗。娜拉想要放弃。”然后画面开始,但重点仍在言语上。影片正好从娜拉与一个男子的谈话的中间开始;他们坐在一家咖啡店的吧台上,背对着镜头;除了他们的谈话声,我们还听到一个侍者的声音,以及其他顾客断断续续的交谈声。他们总是避开镜头,随着他们谈话的继续,我们得知那个男子(保罗)是娜拉的丈夫,得知他们有一个孩子,得知她最近离开了丈夫和孩子,想去做演员。在这个短促的在公共场合的会面(影片没有交待这是谁的主意)中,保罗显得僵硬、不友善,但希望她回家;娜拉则显得压抑、绝望,对他颇为反感。在两个人说了一通疲倦而又尖刻的话后,娜拉对保罗说:“你说得越多,就越没意义。”在整个开头场景中,戈达尔彻底地剥夺了观众的观看的权力。没有交替切入镜头。观众不被准许去观看,去投入情感。他只被准许去听。

只有在娜拉和保罗中断了他们毫无结果的谈话、离开吧台去弹球机那边玩弹球游戏时,我们才看清他们。甚至到这时,重点仍在听觉上。当他们又开始谈话时,我们又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保罗不再恳求她,变得恶言恶语。他对娜拉谈起他的当小学教员的父亲从自己一个学生那儿收到的那篇写得滑稽百出的命题作文,出的题目是“鸡”。“鸡有一个内部,有一个外部。”这个小女孩写道,“去掉外部,你就可以看见内部,你就可以找到灵魂。”话音未落,画面就淡出了,该插曲结束了。

11

鸡的故事是该片众多“文本”的第一个文本,这些文本使戈达尔所要表达的东西获得证实。因为鸡的故事当然是娜拉的故事(在法语中,“鸡”是一个双关语——法语词“poule”类似美国英语中的“chick”,但粗俗得多,既有“鸡”的意义,又有“小妞儿”的意义)。在《随心所欲》中,我们看到娜拉脱光了衣服。该片以娜拉脱去她的外部开始:她脱去了她过去的身份。在数个插曲中,她的新身份是妓女。但戈达尔的兴趣,既不在卖淫行为的心理学方面,也不在卖淫行为的社会学方面。他把卖淫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的分裂的最极端的隐喻——把它当作一个考验的基础,一种对何为生活之实质、何为生活之冗余的探讨的检验。

12

整个《随心所欲》可以被视作一个文本。它是理智的文本,是对理智的研究;它涉及严肃性。

在该片十二个插曲中,其中十个“使用”了文本(在更确切的意义上):第一个插曲中由保罗讲述的那个小姑娘关于鸡的作文;第二个插曲中由那个女售货员复述的摘自一篇刊登在黄色杂志上的故事(《你夸大了逻辑的重要性》)的一段文字;在第三个插曲中娜拉所看的德雷耶影片《贞德》的那个片断;第四个插曲中娜拉向警方探员讲述的偷窃一千法郎的故事(我们从中获知她的全名是娜拉·克莱恩,出生于一九四〇年);第六个插曲中伊维特的那个故事——她在两年前如何被雷蒙抛弃——以及娜拉的答复之词(“我自己负责。”);第七个插曲中娜拉写给一家妓院的鸨母的求职信;第八个插曲中对妓女的生活和日常事务的纪实性陈述;第九个插曲中播放的舞曲录音;第十一个插曲中与那位哲学家的谈话;第十二个插曲中鲁伊吉大声朗读的一篇埃德加·爱伦·坡小说(《椭圆形肖像》)的片断。

13

从智性上说,该片中的所有文本,最精致的要算第十一个插曲中娜拉与那位哲学家(由哲学家布莱斯·帕兰扮演)在一家咖啡馆的谈话。他们讨论语言的性质。娜拉问哲学家为什么没有言语人就不能生存;帕兰解释道,这是因为言语等于思考,思考等于言语,而没有思想就没有生活。这不是要不要言语的问题,而是如何正确表述的问题。要做到正确表述,就需要一种节制的(“禁欲的”)、超然的态度。人们必须明白,不存在直达真相的捷径。人们需要走些弯路。

在谈话开始之初,帕兰曾谈及大仲马笔下的珀索斯的故事,此人是一个行动者,当他第一次思考时,就送了命(帕索斯埋好炸药,刚要拔腿跑开,突然停下脚步,琢磨起人是如何会行走的,为何人人都从来是先迈一条腿,再迈另一条腿的,这时炸药爆炸了。他被炸死了)。这个故事,也和那个有关鸡的故事一样,让人感到是对娜拉命运的暗示。通过这两个故事,以及下一个(最后一个)插曲中爱伦·坡的故事,我们——从形式上而不是实质上说——对娜拉的死有了心理准备。

14

戈达尔把从蒙田那儿摘录的一句话当作这部探讨自由与责任的电影—论文的座右铭:“把自己租给他人;把自己留给自己。”妓女的生活,当然是这种把自己出租给他人的行为的最极端的隐喻。不过,如果我们追问,戈达尔是如何向我们展示娜拉把自己留给自己这方面的情形的,答案是:他没有展示。毋宁说,他对此只作了评说。我们被隔在一定距离之外,除了靠推断,并不了解娜拉的动机。该片避开了一切心理描绘;没有去探究情感的种种状态和内心痛苦。

戈达尔告诉我们,娜拉知道她自己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没有心理上的内部。自由不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方面的东西——倒更像是身体方面的适得其所。它是某人之所为,之所是。在第一个插曲中,娜娜对保罗说:“我想死。”在第二个插曲中,我们看到娜拉绝望地设法去借钱,设法躲开女看门人溜进自己的公寓却没能躲过去。在第三个插曲中,我们看到她在电影院里因《贞德》而潸然泪下。在第四个插曲中,我们看到,当她在警察局里交待偷窃一千法郎的可耻行为时,又一次流泪了。“我真希望我是别人。”她说。但在第五个插曲(《在街上,第一个主顾》)中,娜拉变成了她之所是。她已经走上了那条通向她的自我确认和死亡的路。我们看到,娜拉只有作为一个妓女,才能确认她自己。这正是第六个插曲中娜拉对她的妓女同行伊维特说的那一番话的含义所在,她平静地说:“我自己负责。我转动我的脑袋,是我在转动它,我对此负责。我抬起手,是我自己在抬起它,我对此负责。”

自由意味着责任。当人们认识到事物正是其所是的时候,他们便是自由的,也因而才是负责任的。因此,娜拉对伊维特说的那番话以这些字眼结束:“盘子就是盘子。男人就是男人。生活就是……生活。”

15

自由没有心理上的内部——在一个人的“内部”找不到灵魂这种东西,只有在去掉“内部”后才可找到——这种极其具有唯灵色彩的信条,正是《随心所欲》所欲阐明的。

人们或许会去猜度,戈达尔对他有关“灵魂”的意识与传统基督教有关“灵魂”的意识之间的差异非常敏感。戈达尔对德雷耶的影片《贞德》的挪用,恰好突出了这种差异;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场面,那位年轻的牧师(由安托南·阿尔托扮演)前来告诉贞德(由穆勒·法尔柯内蒂扮演),她将被烧死在火刑柱上。贞德宽慰神情悲哀的牧师道,她的殉道,正是她的解脱。一方面,这种对另一部影片的片断的选用的确使我们与这些思想和情感保持距离,另一方面,殉道的引入,在此语境中也并无反讽之意。卖淫,正如《随心所欲》让我们看到的,完全具有受难的性质。诚如第十个插曲的标题言简意赅地表达的:“快乐并不都有趣。”而娜拉的确死了。

《随心所欲》的十二个插曲,是娜拉走向十字架的十二个站点。但在戈达尔的影片中,虔诚与殉道的价值被移置到了完全世俗的层面上。戈达尔提供给我们的,是蒙田,而不是帕斯卡尔,是某种类似布勒松式的唯灵性的倾向和深度的东西,但没有其天主教色彩。

16

《随心所欲》的一个败笔,出现在片尾,在那里,戈达尔以影片制作者的外在角度切入影片,从而破坏了影片的整体性。第十二个插曲开始,我们看到娜娜与鲁伊基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他是一个年轻人,她显然爱上了他(我们此前在第九个插曲中见到过他一次,在该插曲中,娜娜在一个弹球房遇到他,与他调情)。刚开始时,场景是无声的,那些对话——“我们出门吧?”“你为什么不搬来和我住呢?”等等——被打成银幕底边字幕。然后,躺在床上的鲁伊基开始大声朗读爱伦·坡的故事《椭圆形肖像》的片断,该故事描写的是一位艺术家,他全神贯注,画着自己妻子的一幅肖像,力求画得毫厘不爽,但在他大作告成之时,妻子却死了。场景在故事片断的朗读声中渐渐淡出,另一个画面紧接着开始,出现的是娜娜的男妓情人拉鲁尔,他粗野地拽着她穿过她公寓楼的院子,把她推进一部轿车。轿车行驶一段路程(一、两个快速画面)后停下来,拉鲁尔把娜娜交到另一个男妓的手里;但他发现对方给的钱不够,于是双方拔枪相向,娜娜中弹,最后一个画面是那辆轿车一溜烟跑了,娜娜躺在街上,死了。

这里令人反感的不是影片结尾的唐突,而是因为,考虑到扮演娜娜的女演员安娜·卡里纳是戈达尔的妻子,他显然在影片之外另有所指。他是在嘲弄有关他自己生活的传闻,而这是不可宽恕的。这无异于一种特别的胆怯,仿佛戈达尔不敢指望我们接受娜娜的死——死得极其不合情理——非要在最后一刻提供一种下意识的因果性(那个女人是我的妻子——那个画妻子肖像的艺术家害死了妻子——娜娜必须死)才觉得行得通。

17

若不论这一失误,《随心所欲》在我看来是一部完美的影片。这就是说,它试图去做既宏伟又精致之事,而它做得完全成功。戈达尔或许是当今惟一对“哲理电影”感兴趣并且具有与此工作相称的才具和谨慎作风的导演。其他导演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性质有其“观点”;有时,他们的影片或许超越了他们提出的那些思想。但戈达尔是第一个完全把握了以下这一事实的导演,即为了严肃对待思想,就必须为表达这些思想创造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如果这些思想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的话。在《小兵士》、《随心所欲》、《卡宾枪手》、《轻蔑》、《已婚女人》、《阿尔法城》中,他一直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而我认为,《随心所欲》是其最成功的影片。因为戈达尔的这种观念,因为他用以追求这种观念的一批出色的作品,他在我看来是最近十年来出现的最重要的导演。

 短评

透析生活的娼妓,命运如纸薄,禁不起这么执着的追问。形式感更强,零散碎裂,又精光毕现。

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2019年10月戈达尔√] 奖项收割机时期的戈达尔。可能做得最有趣的还是声音,技巧用的比较节制(跟他最具挑衅的片子比起来)但是不少地方依然很新颖(旁白、音乐、完全静场等等用的都很不错,皮条客朗读法国妓女现状那段太讽刺了,戈达尔应该自己还担任了一段配音[imdb显示未署名])。除了有趣的小标题之外还用到了字幕技巧。把女主角的脸跟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激情]混剪非常好。最后拐到存在主义哲学探讨上其实有些跑偏了。

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她说:"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抽烟,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我想告诉你是无处可逃的.凡事都是好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毕竟,东西就是它们本身."其间,不经意地舔着嘴唇.

11分钟前
  • June
  • 力荐

法国新浪潮时期各种刻意标新的手法看着真是特别烦。

13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16分钟前
  • 李香菜
  • 推荐

疙瘩儿的娼妓——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1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资料馆…看到好几个戈达尔哲学退场的朋友…还有好几个戈达尔美学屏摄的朋友…还有好几个在戈达尔式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时义务配音的呼噜兄…

21分钟前
  • 四两白干
  • 还行

安娜卡里娜乃至全片那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优雅与忧郁,台词间的微妙联系,圣经般的摄影,极简却细节丰富,戈达尔精确的调度水平可见一斑,和精疲力尽时期区分开来但还完整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美妙。

24分钟前
  • TWY
  • 力荐

“说话越多,没有意义的话也就越多…不用说话也能生活,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很惊讶” 第二部戈达尔,感受好一点了…喜欢“吹气球”、“桌球室跳舞”、“妓院抽烟”三场戏。娜娜的美,是镜头都不足以构画的!

2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本该给观众留下些什么情感的故事,最终却给观众留下一堆思考,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吧。但是,戈达尔本人无疑也是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强调着语言和交流,另一方面又显而易见地拒绝着观众,无论他怎么诡辩;一方面让一切都发生在最表象的画面上,拒绝给予解释,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他的影评人身份作祟,不断地通过引用/反对他者来构建自身。不如这么说:当他试图站在电影反面的时候,也一定丢掉了一半电影。

3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所谓才华,就是做什么都对。

32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2021-1-9重看;特写、移镜、长镜、空间、构图、阴影。开场酒吧里背部的来回凝视,《圣女贞德》的面部互文,谈论《基督山伯爵》波多斯的哲学家,跑过《祖与占》的海报,爱伦坡的故事,结尾与《精疲力尽》的呼应。十二个章节的结构与随性灵动的调度设计。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戈达尔第3部长片,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12幕分段,依镜头次序拍完并只取初拍镜次,镜头运动宛若人眼般活力四射,好奇主动。2.内外多重文本,女性欲脱离边缘地位"男性化"只有死亡,一如[圣女贞德蒙难记][椭圆画像]与火枪手波尔多斯。3.中断的配乐与突然静默,机关枪抖动式跳接。4.第11幕,语言与爱。(9.5/10)【2021.1.9.上海影城2K修复版重温】还是在玩混搭与解构,如纪录片式拍摄风格+各种游戏式间离手法;分章节/分幕制造断片感,却又在每一幕开头写明情节、人物或环境的关键词;突兀却点题的哲学论文式探讨,对语言的反思与声画分离实验上承[女人就是女人],妓女议题则下启[我略知她一二]。消去配乐的[圣女贞德蒙难记]与咖啡馆窗外的假街景很间离。从后方与侧面多角度拍卡里娜,果然真爱。其他迷影梗:露易丝·布鲁克斯式发型,[祖与占],墙上的泰勒。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圣女贞德受难记》的片段——对肩上脸部的突出、《朱尔与吉姆》的海报,遮挡乃至背对观众的对话与消除环境声配合主角的思考和给观众留下空隙。和哲学家对话、爱伦坡的故事,以及爱上想要摆脱后的突然死亡,都完美的融合在影片的叙事氛围中。当然此片最动人的还是Nana的神情——如此神秘如此迷惘。

4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Godard月,16号晚在BFI终于见到了我多年女神Anna Karina,一位健谈、和蔼可亲又有趣的女士,对了话,如梦似幻……

44分钟前
  • GA
  • 力荐

戈达尔让观众忘记了女主角的妓女身份,就像卡拉克丝让观众忘记男女主人公以外的世界一般,两人都拥有专注的叙述力量,叙述,叙述~

45分钟前
  • Kyle
  • 推荐

8.4 十二幕剧,正侧面看个遍,就后脑朝着你,妓女行业介绍,绕台球室独舞。她看圣女贞德看哭了,她不是个妓女,她是个存在主义妓女。

50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人生在世”。戈达尔镜头里的安娜卡丽娜永远美丽又充满灵气,她就算变成卖淫女我也觉得她纯洁得像天使。。“把自己借给他人”原来是这个意思。。。天啦噜一天之内看了两部这么不同却各自精彩的电影,我愿意死在影院!

5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桑塔格那篇著名的影评,其实也只是点到为止,开了一个小小阐释的角度。但是结论却很清楚,这是一部除了结尾,几近完美的电影。

52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戈达尔对其跳剪、宣言等独特手法最为节制的一部电影了吧。可能真是太爱安娜,以致于不舍得“随心所欲“的雍破坏一切的新浪潮思想和政治化电影做法,去破坏贞女与妓女的形象平衡度,以及那些从中蔓延开的完整悲剧。

55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