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1994)

HD

主演:伊利亚·伍德,凯文·科斯特纳,梅阿·温宁翰,Lexi,Randa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战争(1994) 剧照 NO.1战争(1994) 剧照 NO.2战争(1994) 剧照 NO.3战争(1994) 剧照 NO.4战争(1994) 剧照 NO.5战争(1994) 剧照 NO.6战争(1994) 剧照 NO.13战争(1994) 剧照 NO.14战争(1994) 剧照 NO.15战争(1994) 剧照 NO.16战争(1994) 剧照 NO.17战争(1994) 剧照 NO.18战争(1994) 剧照 NO.19战争(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争(199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经,史蒂芬亦是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理想参军踏上了战场,然而,知道真正的身处于炮火之中时,史蒂芬才发现,战争,无论对于己方还是敌人,都是一场惨无人道的酷刑史蒂夫幸运的成为了战场上的幸存者,返回了家乡,没想到这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史蒂芬决定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史蒂芬有两个孩子,在孩子们眼中,浴战火而重生的父亲显然就是英雄的典范,可是史蒂芬却想向孩子们揭开战争的残酷本质。两个孩子在一颗大树上建造了一间树屋作为秘密基地,没想到这间树屋却成为了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索。魔法教母超暴力机斗冥王星时刻鬼眼1974宝宝进城印度小姐出租屋的女人赤月青日丑女之战不想一个人黑警当你约会的时候女巫斗恶龙轮到你了番外篇房门之内星光大道急诊先锋:纽约第一季南方的野兽坏孩子们4400第三季小平您好新扎师妹(粤语版)福星威龙天罗地网[1955]七岁那年的初次见面人头气球勇者无惧1994烈女镖客泡菜2014大罗剑侠铁齿铜牙纪晓岚3牛仔和僵尸自由之缰第二季极限营救没听说离婚后这么受欢迎夜梦魔梦孤独的美食家特别篇!盛夏的东北·宫城出差篇九龙皇后反贪风暴国语京城81号2(粤语)天才不能承受之重犯罪现场调查 维加斯 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时间永不终止 何时暴雨将至 —— Before the Rain 主说电影原声

哥特时代1中的一篇主题文,剧情描述大多为转贴拼凑+看后听后感是自己的 主要介绍的电影原声

出品:马其顿/英国/法国 1994年
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
主演:瑞德塞柏嘉
      凯特琳卡莉黛
主要奖项::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国际影评人奖
          第十一届美国独立精神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概述:一部探讨有关信仰、战争、人性和宿命的老电影,结构巧妙、视角独到、镜头优美且耐人回味。在这里(前南地区民族杂居的村落)所谓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美丽与丑陋的界限并不是如好莱坞大片般泾渭分明。它们交错渗透纠缠在一起。“神”用悲悯的目光从天堂注视着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剧情简介:本片分三部分,各自用小标题分隔。每部分独立成章但又相互关联,暗示和隐喻成为了镜头中最为巧妙也最值得思索的“节点”,观察细节是我们欣赏这部影片的关键。(说实话我认为只看一遍很难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全部精髓)

第一部分:WORDS (字) 场景 马其顿农村的两个村落

一个年轻的东正教神父在同乡的枪口下藏匿了一个因杀死调戏她的信奉东正教的村民而出逃的邻村穆斯林少女,爱情随之滋长。当两人克服重重困难(敌意的同乡的武装搜查,仁慈东正教长老的谅解)准备去伦敦找神父的摄影师叔叔时,少女的家人找到了她。并要杀死神父并带她回家,最后少女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死在亲哥哥的枪下。短暂的爱情瞬间凋落,死亡如影随形,唯有扼腕叹息……

第二部分:FACES (脸)场景 伦敦的都市

有夫之妇安妮是一名杂志社编辑。有一个非常爱她的丈夫,还有一个牵挂不已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战地摄影师,16年前他逃离故乡来到伦敦,做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为杂志社工作。长年奔波于战场拍摄残忍景象使亚历斯心力憔悴。这次他回到伦敦希望带安妮回故乡开始新的生活。但安妮拒绝了他,还在两个男人中间犹疑。最后当安妮已分居多日的丈夫在餐厅竭尽全力挽留怀孕的安妮试图挽救他们婚姻的时候,却意外被骚乱暴徒的乱枪打中脸部,血肉模糊、命归黄泉。安妮亲眼目睹惨剧发生,痛不欲生……

第三部分:PICTURE (照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了阔别16年的家乡,但这里的情况比他离开的时候还要破败。民族、宗教矛盾使得互为近邻的人们纷争不止,流血不断。他去探访旧日的穆族情人(也许这正是他逃离故乡的原因),却发现往日的情感被残酷现实割裂得更加陌生。回家后的第三天他为了救将被处死的邻村穆斯林少女出逃而被朋友枪杀在故乡的土地上,女孩终于得以出逃。但天地宽广,她又能逃到何方?镜头回到第一部分的开始。当失去丈夫孑然一身的安妮来到这里找寻她情人的时候,却只看到亚历斯的棺木正在下葬。她掩面而泣,却无泪滴……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亚历斯舍身救出的穆斯林少女亦是影片开始时为救自己年轻的爱人而死于亲人之手的那个姑娘。而这少女正是亚历斯旧日情人的女儿。而亚历斯也就是年轻神父那身在伦敦的叔叔。这一切看似宿命般的悲剧震撼着每一个观影人的心。不可能的爱情、两难的抉择,手足的残杀,当那看似追求崇高信仰的民族、宗教冲突将人类个体善良的爱情、亲情无情扼杀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将扪心自问,我们毕生追求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呀?难道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神真正要我们去做的么?米柯曼彻夫斯基用满腔悲悯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向世人控诉,控诉那如圆环一般世代仇杀。他渴望用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性本身来化解这世间的悲剧。但他所期望的真的能实现么?

经典镜头:在这轮回的剧情中,有一些镜头寓意深刻,拥有超强的震撼力。注意,这里所说的震撼力不是大多数人用来形容好莱坞惊险大片中特技的那种震撼力!!它们必将久久停留在你的脑海深处,时常敲击你的心。

第一部分:
镜头一
一个年轻的塞族青年在教堂搜查穆斯林少女未果,竟将满满一梭子子弹都倾泻在对面屋顶上晒太阳的一只小猫的身上。那黑白花的毛球在刺耳的枪声中被子弹撕碎,血花四溅。
镜头二
穆斯林少女为了救自己塞族情人被哥哥所射杀,当年轻的神父抱着她那满脸泥泞的头痛哭流涕的时候,少女只是用自己右手食指放在了嘴唇上让他不要再哭泣。两只睁大的双眼睛随之凝滞失去了光彩…..

第二部分:
镜头一
安妮在杂志社的编辑部中整理旧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中的内容正是穆斯林少女死在哥哥枪下的瞬间。这超越常识的处理显然是导演刻意为之。
镜头二
枪声响起,餐馆人群大乱,灾难过后,安妮惊慌寻找自己的丈夫,却发现他倒在了血泊中,但她抱起丈夫,却看到了血肉模糊的脸……

第三部分:
镜头一
亚历斯被自己的好友射中,他用身体挡住了少女并让她快跑,随即仰面躺倒在自己故乡的山坡上,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导演:这部电影是马其顿导演米柯•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早年他留学美国学习电影,并在那里成为出色的摄影师和小说家。1991年,曼彻夫斯基回故乡探亲,有感于祖国绵延不断的战火和激烈的纷争给民族带来的苦难,决心拍摄一部此类题材的电影。三年之后《暴雨将至》问世。这部成熟老到的新锐作品确实让人惊叹不已。但可悲的是现在的年仅三十多岁的曼彻夫斯基已经告别了导演生涯。史诗巨片《尘土》成为了他的收山之作。他认为好莱坞的商业色彩和金钱资本令自己丧失了原本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自我风格。看来商业化与艺术化的“分歧”永远是艺术家们不可避免的问题。

音乐:没有人能忽视音乐在这部电影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恰如其时的出现且异常感人。正基于此宝丽金公司特意出品了这部电影的配乐专辑。不同于一般电影配乐专辑中不同乐队轮番上阵大杂烩式的单曲堆叠。来自马其顿的乐队Anastasia包办了电影及专辑中的全部作品,歌特式拜占庭音乐融合马其顿民间音乐与强烈的人文主义感伤构成了音乐的整体基调。

时间永不消逝(time never die)是一首纯器乐作品。民族弹拨乐器交错奏出浓郁的巴尔干风情,旋律中却带着挥不去忧伤...这片多难的土地。接下来是8分24秒长的九道铁门(nine iron doors),Gaidi(巴尔干风笛)颤动的音律,Tapani(民族打击乐器)的敲击引领着低沉的男声民歌吟唱。多么想知道他在唱什么,无奈语言文字的隔阂阻挡了我。回家(coming back home),在餐厅(at the restaurant)是我印象深刻的两首歌曲,那动人心弦哀怨幽婉的巴尔干女声唱吟只在电影中两个主人公以及安妮的前夫被射杀的时候才出现过。当眼中的灵魂由身体飘向虚无的天际,镜头中的画面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一听到这歌声,它就会重现。器乐曲红与白(red and white)中的提琴和钢琴充满了心灵的迷惘与惆怅。在伦敦的出租车内(in london cab)同样是一首纯器乐作品,沉郁箱琴叮咚做响。忽略(pass over)又是熟悉的拜占庭吟唱,流露出点滴回归故土道路的疲惫和期望。而葬礼主题曲(funeral theme)就是它本意的阐释吧。接下来到了全专辑最悲切的亚历斯之死(death of alexander)这首歌,那令人饮泣的女声再次出现,无法抑制内心的共鸣,当宽容正直,坚毅的主人公因救出穆族小女孩而被同族人射杀在旷野上的时候,就是这歌声在上空回旋,每一个善良的人们都会流下眼泪.....狭隘的人性...宿命的悲剧...回家2(coming back home 2)应该表达的是善良灵魂通过死亡回到永恒怀抱的意味吧,飘曳的男声有如那灵魂飞入高空...从虚无而来又回到虚无中去,那是一切痛与悲哀永恒的慰藉之所。那是归宿....最后一首圆环不再循环(the circle is not round)表达的应该是一种渴望历史的仇恨不再冤冤相报的美好愿望吧....与时间永不消逝(time never die)相同的前奏首尾呼应就如圆环本身。

形容Anastasia,你可以用上很多词汇:民族、歌特、中世纪、拜占庭、忧郁、神秘、灵性、古朴、魔幻...当然这一切都远不如亲耳一闻他们的作品来得透澈而深刻。

由Zoran Spasovski, Zaltko Origjanski和Goran Trajkoski组成的Anastasia成军于1987年,起初名叫Aporea,1991年发表首张迷你专辑"Na Rjekah Vavilonskih"时正式改名为Anastasia(希腊语"复苏"的意思)。此前三人分属于Padot na Vizantija (The Fall Of Byzantium), Lola V Stain和Mizar这三支不同的乐队,但他们都对自己身处的团体不太满意,随着三人的见面,他们开始在一起探索描绘心底共同涌动着的音符,情况一直持续到Anastasia这个名字的诞生,此后,各人都立志以Anastasia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对于喜欢Dead Can Dance民族融合风格或是DarkWave里Medieval乐派的人,Anastasia无疑又是一个藏宝式的发现:同样有浓重的哥特式低调情绪,但附着在音乐性灵之上的神髓底蕴却是源自神秘的拜占庭宗教音乐和古老的马其顿民间歌谣---在我们之前已知的大多乐队中,很少有来自这一地带,抑或关注东欧中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传统音乐,能体现东正教或拜占庭教会音乐风格的代表。而实际上,拜占庭式的美学概念无论是在艺术、建筑还是音乐上,都有其悠久独特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沉淀,而它对于近带西欧的历史发展、斯拉夫语系和伊斯兰教地区的文化风俗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西方世界对东罗马帝国及其文化的称谓。基督教创立不久,就逐渐分裂成拉丁语系的西派和希腊语的东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为中心。随着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东派教会自此一蹶不振。此后,西派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发展壮大到遍及全球的最主要信仰,而东派基督教(东正教)的影响力相形之下却显得日益单薄。再加上历史延续下来的东西方文明发展差异,以及两种文明彼此间思维形态的陌生与隔核,使得现代西方世界对拜占庭文化往往抱有很深的偏见,认为它只不过是停留在蛮荒时代的腐朽事物而忽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们更是少有机会得闻那混厚绵延、带着某种超自然、神启性的拜占庭圣咏。

至于南斯拉夫、马其顿 — 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民族音乐,之前是由于冷战对抗的封闭和抑制,之后又是分裂动荡的混乱与萧条,至使外界实在是绝少能一睹它们的神秘面貌。因此,当我们在观看“暴雨将至”,听到那些如画面般瑰丽而神秘、具有浓厚东方色彩;又带着强烈宗教精神、呈现宿命的轮回与归属感的音乐时,是如此的被震撼着。

当然,虽根植于传统古老的宗教和民族音乐,但Anastasia吸收的音乐影响远不仅于此。如他们所述,正是在80年代的一些后朋乐队诸如Joy Divisio、Killing Joke等感召下才促使他们投身摇滚音乐;而近代一些实验性质、非舞曲类的电子音乐如FSOL、Biosphere也对他们启发颇大。对于音乐的豁达态度也表现在乐队并不介意外界如何定义他们:说他们是民族也好,说他们是歌特式的拜占庭音乐也好,说他们的音乐带有迷幻色彩甚至是电子化的,他们认为都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很高兴这样不一致的形容恰好展现了他们的音乐内涵是如此的丰富又色彩斑斓。而乐队里的每个人在拥有相同追求的同时,彼此间又保留有不同的音乐构想,这也被当作是一个长势。另外,即使有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但Anastasia一直否认自己是一支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马其顿乐队,因为他们首先创造的是一种极个人化的音乐,是在追求属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声音,相对的,做为马其顿人,做为生活成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才使得他们的音乐会烙上自己民族的印迹。因此,在许多的采访中他们都一再申明自己并不能代表正统的马其顿民族音乐,但同时他们因身为一支马其顿乐队而自豪。

出道至今,Anastasia共发行了四张唱片,分别是1991年在南斯拉夫Nish的一个小型独立厂牌DOM下发行的迷你专辑"Na Rjekah Vavilonskih"(1994年希腊厂牌Poeta Negra重新发行了这张迷你专辑);1994年电影原声唱片"Before the Rain";1997年在马其顿唱片公司Third Ear Music下发行一张EP"Face / Burn",而另一张收录了早年Anastasia未发行作品的合辑"Melourgia",同年也在希腊厂牌Libra Music下发行;1998年,最新专辑"Nocturnal"则分别由Third Ear Music与Libra Music在前南地区和全球代理发行。

虽然是属于少众层面的音乐,Anastasia却有着很丰富的演出经验,Skopje、London, Athens, Stockholm, Belgrade, Lisboa等地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而对于前南的分裂,Anastasia自认在情感上并没有带来多大的震动或伤害,只是由于各地区现在各自为政使得他们演出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方便。不过,也正是这一点“强迫”他们把音乐重心转移到欧洲中心地区,结果反而间接令他们的音乐在前南各省获得成功。因为从前做为一个来自省里的乐队,是很难与位于贝尔格莱德、萨格位布的大唱片公司签约,并很少有机会上一些重要音乐厅的舞台。此外,他们也曾为众多的电影、电视节目、舞台戏剧、舞蹈等配乐,这其中自然是以Milcho 曼彻夫斯基导演的Before the Rain最为著名。实际上,正是通过这部优秀的电影才使他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知名度,这也是他们岂今为止卖得最好的一张专辑。当然这样的“好”也只不过区区十多万张销量而已。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与“山雨欲来”的电影配乐不同,Anastasia自己的音乐除了使用诸如kavali(一种长笛),gaidi,tapani等器乐凸现那深厚的民族底蕴之外,还擅长利用电脑、采样器、合成器等现代科技手段创作,因此电子成分在他们的音乐里占有很重比例。总体看,他们创造的是一种融合了拜占庭宗教音乐曲式、巴尔干的民族音乐打击节奏与现代摇滚音乐思维的独特乐风。

一部不朽的电影;一张感人的唱片;一支优异的乐团。这就是我们想要向你述说的全部。

撰稿:Murk&Eros

 2 ) 走不出的循环,逃不出的圈


   一部最后震撼人心或是让人久久回味的电影经常不是一上来就搞得热热闹闹的,有时它开始的平平淡淡,进行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当观众渐渐摸清了故事脉络后,导演再让高潮出现,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马其顿电影《暴雨将至》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导演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一个交织着种族仇杀,职业道德,犯错与救赎的故事,让人看后深受感染,回味良久。
    影片的空间跨度很大,从马其顿到伦敦,又从伦敦到马其顿。时间上,表面看并不是太长,但是影片的叙事结构结合故事人物的经历却给人以沧桑和宿命之感。片子有个颇为亮丽的开始,一阵轻快的音乐,一个年轻的神父在采摘果实,远处雷声隆隆,一幅颇为宜人的风景。当紧接着的故事就不那么令人惬意了,惊恐的女孩,异族的追杀,同族的自残,餐厅的屠杀,记者的迷茫,到最后,从空间上到时间上,都从起点回到起点,一出暴力悲剧完成了一个轮回,似乎将继续进行下去。
    本片引起我回味的是几处高潮都是以一阵枪声带起,而在高潮前往往有一段有些紧张但是又显得平淡的铺垫,使得突然的一阵枪声分外刺耳。首先,以开始一群寻找女孩复仇的人闯入修道院为例,他们为了寻找一个女孩复仇到处搜查。进而进入了神父基里尔的房间,基里尔因为沉默的誓言一直沉默,而前面基里尔已经与女孩见面也是一阵沉默,在风景如画的海边的修道院也是平静的。这时突然闯入的凶神恶煞的人们就显得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了,而当他们寻找女孩时,观众也会想他们究竟会对柔弱的女孩做些什么,这时,就在基里尔的房间,一阵枪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人对着屋顶的猫一阵扫射,刺耳的枪声伴随着的是被袭的猫受到枪击后飞起,血肉四溅的残酷画面,让人也了解了女孩被发现后可能的可怕命运。
    接着是女孩之死,当基里尔和女孩逃出险境,一阵轻快的音乐和两人的笑容让人以为他们已经安全。但是,这又只是暴雨将至的平静铺垫,这时,女孩的族人突然出现,长者对女孩一阵羞辱和大骂,接着是女孩对基里尔的追逐,在一阵女孩兄长的枪声中,女孩停住脚步倒下。
    接下来故事转到伦敦,从战火纷飞的马其顿转到伦敦,从一个贫瘠的土地转到一个繁荣的城市。在一个高档餐厅里,人们生活的惬意而幸福,如婚姻纠纷这样的事情与马其顿的战火相比都显得不算什么。就在这样的相对平和的气氛中,“暴雨”又至,一个男子的突然爆发对人拳打脚底,离去后归来带来的又是一阵枪声,伴随枪声的是尖叫,鲜血和死亡,餐厅屠杀之夜也昭示着暴力的无处不在。
    最后一阵枪声又回到了马其顿,记者亚利克斯回到家乡,这时的马其顿显出一派难得的宁静,家族的聚会,孩童的嬉戏,初生的羊羔都显得生活无比美好。但是,从亚利克斯前去会见旧情人起,故事就有了些紧张,然后是其同族人被杀,刚刚还显得和善的同胞突然面目狰狞的踏上复仇之路,去寻找一个异族的女孩复仇。亚利克斯试图带走女孩,但是却死在自己同胞的枪下,女孩趁此逃向修道院,也为故事画了一个圆。
    枪,无疑是热兵器时代战争的象征物,也是暴力的执行工具,在片中的马其顿,我们看到孩子也时常手中拿着枪。在那个种族冲突的环境中,手拿一把枪,是为了自卫也是为了进行对异族的屠杀,但是,本片中,我们却发现,女孩,亚利克斯都是为了保护异族人而死在同胞手中,而之后真正的凶手却又会迁怒于异族让,引发下一轮的暴力。片中一再出现立场选择问题,片中人物总是被提示选择站在那边,这时,血脉,亲情都显得无足轻重,站错了队就意味着死亡。导演通过一种种族矛盾却导致同胞相残的情景展现,有力的传代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悲剧效果,种族冲突本身就是一个暴力的圆圈,而也一直有如片中的女孩、年轻神父、记者这样的人试图打破这样的怪圈,但是良好的愿望面对枪口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枪声响起,弥和矛盾裂痕的努力也被无情打破。但是,在这样的悲剧气氛中导演似乎也隐隐传达着一种希望,记者和年轻教士正是叔侄关系,而当记者为了拯救一个无助的异族女孩死去时,女孩也为拯救他的侄子而死,这似乎可以看作一种带血的希望,在偏见中,一些人类朴素的情感仍然不会泯灭,所以,年轻的教士看到瑟瑟发抖的女孩时默默的帮助她,女孩在年轻教士面临同胞的威胁时要以死帮助他,而记者更是勇敢的不顾身后的枪口,领着女孩向前,到地前,他对女孩说,“跑啊,跑啊”。女孩虽然仍然在一个暴力怪圈中奔跑,最后难免一死,但是仍然会有无数人在这场跑出怪圈的努力中接力。
    以一种环形的叙事方式来讲述一个暴力无尽循环的故事是最好不过的了,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正是以这样的手法深深打动观众,而且他非常注意细节,如果对该片也细心加以咀嚼,会发现片中有很多细节上也是呈现一种循环效果,有些大环套小环的味道。另外,正如前文所说,除去种族冲突,该片还涉及其它内容,比如记者的职业道德拷问和他日后道德上的煎熬与自我救赎就是本片一个大故事下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记者凯文•卡特因为拍摄一名奄奄一息的非洲孩童获得普利策奖,却受到不道德的指责而倍受煎熬自杀的故事。对于报道的事件,记者应该摆出怎样的立场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而片子的亚利克斯面对的煎熬无疑更深,他不是对救助者无动于衷,而是参与了这个迫害的过程。这或许也是他后来义无反顾的走上用生命保护惊恐的女孩的原因,而后来他弟弟伤心的在女孩尸体旁的情景也成为一张照片,这又是一种循环,一种轮回,一个悲伤的圈。
    片子看完之后,让我生出些许绝望之感,似乎一幕幕悲剧的循环真的无法打破,一次次善良的努力都只能成为宿命的印证。汹汹的暴力之雨随处可见,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走不出的循环,逃不出的圈。关键是,是否有人在暴雨将至的时刻勇敢的挺身而出,在暴雨过后留存希望。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38880.html

 3 )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暴雨将至》中的环形叙事结构

环形叙事结构最终的目的不是揭示循环并陷落在循环里,而是要找寻那些看似必然的循环中的缺口,从而实现对循环的消解,挣脱循环的命运。

1994年,马其顿导演米尔齐•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暴雨将至》问世,一举轰动国际影坛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诚然,这是一部值得认真探究的杰作,因此二十多年来,关于这部电影的多角度解读一直是进行时。故事的色调是纷繁复杂的,战争,暴力,时间,爱情,宗教、民族等因素彼此缠绕,互相渗透,共同构筑起了这个充满吸引力的媒介文本。影片的闪光点俯拾皆是,音乐,摄影,色调都值得研究。


一. 消解时间——时间不逝

1994年《低俗小说》获得金棕榈奖,颠覆传统的影片叙事模式,环形叙事结构一举摆脱长久以来线性叙事结构的束缚,为电影艺术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叙事方式。传统的经典叙事模式就是我们所熟识的讲故事的模式,即一个故事总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但是在环形叙事结构中,因果相承,事件的发生时间首尾相接,过去和未来可以无限延伸,从而产生一种循环的效果。而《暴雨将至》无疑是环形叙事结构的践行者。影片描绘了三个貌似独立,实则紧紧相连的故事:Words——Faces——Pictures。电影的第一个有意义的画面是许了“哑誓的修道院修士基尔采摘西红柿,远方的暴雨将至的画面,而电影结束于濒死的亚历山大躺卧在暴雨之中,被拯救的少女萨米娜跑向基里尔所在的修道院,电影画面重新回到基尔采摘西红柿的片段。第三段故事结尾与第一段故事的开头首尾相接,影片叙事由此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环形"。在这样的环形叙事结构中,时间的流淌并不是有序的,而是被切碎被剪接,显得驳杂而又满有意义。简单的说,这样的环形叙事结构根本上就是为了解构时间,消解时间。

席慕容曾说时光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而我们人类不过是时光君王的人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时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无人可以掩耳不听时光的流逝声,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只能接受时间的摆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虽然同样在肉身上无法与时间剥离,但是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时间变成了他们可以任意操控的“人质”。对任何一个艺术家来说,对时间的思考是永远都不能逃离的问题。通过《暴雨将至》,我们可以窥见曼彻夫斯基对于时光的态度。显然在他的心中,时空是可以超越的

《暴雨将至》的故事本身所讲述的情节和人物线索是简单的: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师亚历山大离开有夫之妇安妮,离开“安全”的伦敦,回到不安定的马其顿,因为拯救异族少女而死在自己表弟的枪下,因此获救的少女萨米娜逃到了年轻的修士基尔所在的修道院,两人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在二人结伴逃亡的过程中,萨米娜死于亲人的枪下。因此按照线性顺序,三个故事的排列应该是Faces——Pictures——Words,但是曼彻夫斯基刻意将这样一个自然顺序下简单的故事切碎成三个平行发展却相互影响故事,并且打乱了顺序,在Faces(亚历山大与安妮的爱情故事)中透过安妮的视角插入了萨米娜死亡的照片细节,而事实上在那个时间点萨米娜尚未死亡;在Words中已经被举办了葬礼的亚历山大又重新出现在接下去的故事中。活着的人已经死了,死了的人继续活着。被切割过的时间充满悬疑,生与死则仿佛超越了时间的捆绑。这样碎片化的时间处理方式使故事由亚历山大的单一视角变成了基尔、亚历山大和安妮的三个视角,也使爱情悲剧、种族冲突、宗教矛盾等复杂多元的主题得意被影片包容消化。

对时间的消解使《暴雨将至》的时间在直观上显得驳杂,而消解时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时间渴望使一些东西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永远存留,比如说与暴力和战争相对的爱与和平。《暴雨将至》中对时间的疑惑和思考成功超越了已有的“电影时空规范”,那些令人匪夷所思,显得刻意混乱、无法缝合的时间叙事让人不禁思考个体人与时间的关系,团体人与时间的关系,并且自然地产生超越时间,寻找永恒之物的愿望。

二. 逃脱循环——圆圈不圆

环形叙事结构中时间严丝合缝地首尾相接,显得无始无终,并以此代表命运的循环。基尔在暴雨来临前夕采摘番茄的画面是《暴雨将至》的开头,也是结尾,这象征着爱情的纠葛,宗教与民族的矛盾,暴力的冲突都在这个无始无终的故事圆环中不断地循环,也象征着故事中每一个人命运的一次次重演。毫无疑问,无休止的循环背后是悲剧的重演,悲剧当然可以带来受众的思考,但是我想每一个运用环形叙事结构的导演的“野心”大都不止于此,曼彻夫斯基也不例外

时间不逝 圆圈不圆

环形叙事结构最终的目的不是揭示循环并陷落在循环里,而是要找寻那些看似必然的循环中的缺口,从而实现对循环的消解,挣脱循环的命运。“时间不逝、圆圈不圆”这句谶语在每一个故事中都现身了:“Words”里,老牧师催促基尔在暴雨到之前下山,在路上的时候说了一句“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在“Faces”里,伦敦街头的一堵墙壁上赫然写着“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最后一次在“Pictures”中,画面切回开头,依旧是老牧师在催促基尔下山时说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因为时间是圆的”。多次出现的这句话实则是曼彻夫斯基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达到的目标——跳脱出循环与轮回

时光流逝中的循环只不过悲剧和伤害的重演,如果时间不再流逝,圆圈不是圆的,也就是循环停止,那么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可以翻盘,伤害会有停止的可能,在绝望中也可以生出一些希望来。

缺口和漏洞让循环叙事结构不再那么圆满,跳脱出严谨的时空限制,使叙事表达产生了新的内容。《暴雨将至》的故事情节按照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以萨米娜的死亡为结局,但是曼彻夫斯基所设置的结尾是亚历山大的死亡。暴雨中垂死的亚历山大与奔跑着逃生的萨米娜两个画面不断切换,象征着灭亡的死亡和新生的希望更迭。如果影片的结尾仅仅是萨米娜的死亡,只能带来绝对的悲剧意味。因为在那片充满暴力和种族仇恨的土地上,这样的死亡实在太过常见。但是当结局被重置为影片中实现的那样时,同样是以死亡收束,毅然为无辜的少女挡住子弹的亚历山大之死就具有阻止民族杀戮和弥合人性裂缝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远处奔向修道院的萨米娜的身影则象征着充满死亡与暴力的国度新生的希望。从而,圆环的缺口呈现了出来,于缺口中我们能看见新的希望,新的可能。事实上,不仅是亚历山大在努力逃脱循环,更是这个角色背后的曼彻夫斯基。曼彻夫斯基在看到自己的故土马其顿处在这样悲惨惶惑的现实中后,才萌生了执导这部影片的想法。所以他自己和他镜头下的人物都在努力寻找缺口,希望逃脱循环的历史宿命,祈盼和平的降临,即使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逃脱循环是因为不愿意任凭宿命无休止的安排,不愿意沉沦在暴力和战争的循环中。而逃脱循环的奋力一击,能够惊醒一个昏聩的循环世界,也惊醒同样沉沦其中的所有受众。因此《暴雨将至》采用循环叙事结构,又从根本上想要逃脱循环的尝试无疑是成功且有价值的。

(2016年12月,20岁,《西方媒介批评》)

 4 ) 世上纷争扰扰,没有什么是最终的的救赎!

Before The Rain 1994

Micho Manchevski

世上纷争扰扰,没有什么是最终的的救赎!

1个半小时的碟片看完,仿佛过了三个小时,也许是三个不同的片断的原因吧。当一切结束时我只能呆呆的坐在哪里,无法形容那暴雨将至后的痛苦。没有解决的方向,爱情的力量、蒙主的荣宠、真主的力量、弟兄的情谊、西方主流社会的世界观、或者是代表着正义的UN部队,什么都不行。

马其顿导演Micho Manchevski的作品,中文译名暴雨将至。1994威尼斯金狮奖,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1996年独立自由奖。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西方主流电影的作品,无论是从影片的价值观、还是拍摄的手法、或是音乐的配置,都同主流的电影格格不入。影片叙事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完全倒叙的方式,在我印象中的只有《不可撤销》是同种题材的作品和相同的叙事风格。

“要是一切都能从头,那多好...”看这种片子是一个挑战,除了那些绝望的感觉外,最能打动我的是Aleksandar对家乡的热爱,那个获普利策奖的Photographer,放弃了优越的西方生活,离开自己的所爱,去奔向那儿时的故乡,儿时的女友。最终他是没有成功,他已经不属于那块土地,虽然他长眠于此。

该片分三个独立而关联的部分“Word”、“Face”、“Picture”中文称为“言语”“脸”“照片”,其中的“Face”篇认为译成“面对”更为妥贴。这是全篇的纽带,我们要面对一段不可能的爱情、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段手足的残杀!

6月10日的夜,我坐在黑暗里,很呆的样子。

资料

Before the Rain
出品:马其顿/英国/法国 1994年
导演: 米柯曼彻夫斯基
主演: 瑞德塞柏嘉 / 凯特琳卡莉黛
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人性的电影,拍的独到并且耐人回味。
  首先要说的是形式,本片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标题,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一部分:WORDS (字)-----马其顿的农村
     一个年轻的神父藏匿一个出逃的女子,爱情随之滋长。当他们准备去伦敦找摄影师的叔叔时,女子的家人找到了她。女子死于哥哥的枪下,爱情如鸟一般飞过,我们都无能为力!

第二部分:FACES (脸)---伦敦的都市
     安妮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可是她还有一个放不下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摄影师,16年前来到伦敦。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亚历斯就是第一部分中年轻神父要投奔的叔叔。有一张照片让我们心头一悸,照片上是马其顿的女子死在哥哥的枪下,神父看着她。女人的丈夫很清楚她的出轨,可悲的是他居然死在餐厅的乱枪中,一张脸被打成一片模糊。

第三部分:PICTURE (图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这里时有纷争。他为了带女孩出逃被朋友枪杀,女孩终于得以出逃。镜头回到第一部分的开始,我们终于清楚的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女孩逃到了神父的住所,尽管后来也逃不开死亡的宿命。 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整个故事因为形式的错乱而变得有些轮回的宿命,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完全看明白,甚至都看不到战争和恐惧。但是再看就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惶惑,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猖獗。而片子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微妙错综,没有正面的枪林弹雨但是每一次开枪都有惊人的震撼力。

   亲情和爱情都变得不堪一击,原来种族的纷争是如此残酷。三个故事殊途同归,影片的背景是笼罩着内战阴影的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没有可能的恋情,个人的极大矛盾,回归和宿命。三个故事在人物的交错纵横中揭示战争的悲剧,而狭隘的种族主义正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5 )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第一次听说《暴雨降至》是在几年前,有个朋友不遗余力地对我大肆夸奖这部电影,其措辞之肉麻,神情之谄媚,几乎让我怀疑那个导演是他家亲戚。后来我得知这部电影的产地居然是马其顿,我暗暗盘算了一下,我那个朋友最远房的一个亲戚是在乡下种地,估计别的亲戚再怎么也不会跑到马其顿去,于是开始相信他对这部电影的高度赞誉。

    只是这部电影犹如传说中的武林高手,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之后的几年里,虽然又陆陆续续有几个人跟我谈起过它,可是始终买不到碟子。2004年,朋友七七从上海回来,给我带了一张《暴雨降至》的刻录碟,我喜出望外,一激动差点以身相许。可惜那张碟是个胶片版的刻录碟,画质之模糊无与伦比,让我仿佛回到了看枪版VCD的时代。看了5分钟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没再继续下去。这部电影和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样,成为我始终无法买到高画质DVD的电影。

    后来我才知道,《暴雨降至》是马其顿建国之后的第一部电影,一直以来都受到马其顿政府的保护,不允许其他国家发行此片的DVD。

    所谓光阴似箭,真的一点也不错,因为才一转眼就说到重点了。2006年,那是一个春天,经过几年的辛苦等待,无所不能的中国的盗版商终于将这部传说中的电影搞定,我也终于得以一睹芳容。

    影片分为三个部分:WORD、FACE、PICTURE。在80%的观看时间里,电影都显得平淡无奇,在你即将感到失望的时候,在看到第三个故事的后半段时,忽然如晴空里划过一道闪电,你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和他高超的叙事方法,于是你开始庆幸自己没有半途而废错过一部杰作。

    《暴雨降至》是鲍勃·迪伦的同名歌曲,片中的人物反复说快下雨了,天边轰响的雷声也在渲染着暴雨降至的氛围,一直到影片结尾,大雨才倾盆而下,始终压抑的情绪在那一段得以释放。影片画面优美,音乐动听,但故事是伤感而无奈的,片中的角色都在说“你是我们的人”,你必须take sides,要么左,要么右,没人能当中间派。面对爱与仇恨的根源,片中的人物都无从选择自己想走的路。

    “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ot round”,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导演用一个巧妙的环形叙事结构来告诉我们,这些暴力与流血,这些无奈与伤痛,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循环不断,没有尽头,没有结束。

 6 ) 对Manchevski自己影评的小小翻译

影片”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我看了两遍,由于影片中三个故事不是以时间顺序讲述,我又心不在焉,第一遍时并未太懂,还因此迁怒导演Manchevski. 直到读到他的一篇文章,讲述此片从构思到拍摄到自己所思所想,被他优美的文笔折服,才又将”暴雨将至”重温,终于彻底看懂. 影片情节其他影评已描述得很详细讨论的很完善,我就不再赘述.只将Manchevski的这篇文章做些摘录整理.


Manchevski对此片的初步构思源自他为看望家人而从纽约返回家乡马其顿的一次旅程, 那是1991年,也是他定居纽约后六年的首次.当时的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尚未解体,马其顿尚属其中,但局势已处在爆发边缘,空气中都是巨大变革来临前的压力, Manchevski将它形容做”好似暴雨在降临前人们无法呼吸的压迫感”--而这也是影片名字”暴雨将至”的由来. 人们对迫在眉睫的,无法逃脱的剧变面前倍感焦虑和渺小,但也或多或少,心存期待.
"… a sense of impending doom. I am not sure doom is the right word, because it was more a feeling of impending something – a change, an explosion, something bad, but also perhaps something promising and optimistic...It felt sort of like the pressure you feel on the inside of your mouth before it rains.

I decided the best way to describe this feeling was by calling it before-the-rain feeling, like when you wait for the skies to open and bring down something hard, but also – potentially – something cleansing. Like rain."


电影真正开拍时前南斯拉夫已解体,马其顿宣布独立-- 暴雨已经落下.国内国境间擦枪走火不可避免,但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电影也在此复杂情势下艰难诞生.Manchevski对影片的成功感情复杂,一方面觉得辛苦有所回报,一方面害怕评论将影片按照纪录片来解读.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从头到尾他的拍摄目的都于记录无关,为此他还特意将影片场景诗意化,童话化,为与纪录片区分开来. "The country was made to look like a fairy-tale land in the way it was photographed... Special effects were utilized (moon, stars). The music was quite dramatic. We even created new geography of the country... we wanted to create even more heightened reality composed solely of wonderful landscapes, a place obviously unreal, closer to a mythical land than to current-day Macedonia."


在这段叙述中,Manchevski顺便谈及了对”纪录片”(documentary film)是否真的能够”客观”(objective)的看法,而这也是全文我最喜欢的讨论.他说"纪录片"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因为:何时开拍, ,何时停止, 如何取景,如何后期剪辑,音效 -- 都取决于导演的决定,而一个取决于个人或一个团队主观意向的事物,如何能称作客观?所以不管导演多么拼命想公正,拍出的也不过是他对题材的主观理解.被人脑重新组合演绎过的信息,永远不会真正客观.换一种说法就是,也许”纪录片”根本不存在.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documentary film. The moment you decide when to press the button and where to point the camera you are making a choice that affects the ‘documentary’ aspect of your creation. Not to mention editing or voice-over, that further enhance the filmmaker’s manipulation of the story. Every film is a work of fiction, no matter how hard its makers try to be objective. That’s the nature of the beast. What is ‘being objective’, after all?"


Manchevski文字的动人之处在于画面感很强,像在画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比如他对影片三个部分的大致基调的描述:
"In the first third, the country was made to look like a fairy-tale land in the way it was photographed. Blues and visuals suggestive of Byzantine art dominated the first third; the middle section was glassy, gray and milky; the third part was brown, warm, even hot, pagan: sticks, mud and grass."


最后,虽然毫不犹豫给五星但并不太推荐此片,除非你有极大热情.兴趣平平者应该会觉得影片缓慢又混乱吧 -- 比如第一次看的我.

影片略漫长,观影须谨慎.

Reference:
Rainmaking and Personal Truth, Milcho Manchevski, 2000. Rethinking History, The Journal of Theory and Practic, volume 4, issue 2, page 129-134.

 短评

一如暴雨将至的时刻,片子出奇的闷。这种观感上的不适倒是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前南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循环的叙事可能现在看来不算出彩,但联系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境还是值得玩味。所有人都在等待暴雨,可现实却可怕的轮回…

5分钟前
  • 深邃
  • 力荐

勉强上5星。不同视角的近景镜头被快速剪辑到一起,和音乐一起创造出神秘主义的意味,让影片陡增美感。用假小子和不知道责任在谁的杀人故事表现巴尔干理不清的民族矛盾很见功力。素材和视觉上的出色能让结构主义的匠气和故事平滑度的缺失不那么明显。

10分钟前
  • 小A
  • 力荐

环形结构,大量逆光剪影,前南斯拉夫的阴影。不少反复出现的精致细节,比如连续的梦醒、两次拥抱、乌龟。还有海边的修道院,危险的美。这是绞缠在宗教与民族国家漩涡之间的那些地区共同的囚笼,每一次互相保全都成了一场杀戮。唯一的曙光出现在两只羊的诞生。暴雨将至,那是老天爷也无能为力的眼泪。

15分钟前
  • 57
  • 推荐

看完这部片,第一次产生了“至爱”类电影的分类

19分钟前
  • 蓝翼
  • 力荐

当我还真苦苦纠结电影的逻辑时,才发现导演根本就没打算按逻辑拍。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在无限轮回的仇恨与战争中,每个人都被不同的方式所影响,或许可能性不同,但仇恨一直像黑云一样笼罩着大地,希望最后的暴雨能洗涤大地的罪恶。导演的取景颇有宗教意义,一种朴素的哲学。

20分钟前
  • Comel
  • 力荐

言语、面孔、照片只是三个符号。种族、宗教、战争只是三个背景。过去、现在、将来形成了一个圆圈。爱情成为了死亡的催化物。比《低俗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脉络更清晰更有喻味。

23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SIFF# 多年后看还是很精彩。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摄影师/照片这个角色的关键性、破败的作为隐喻的故居、还有伦敦那场出租车戏发生在Marlow House旁的Arnold Circus恰好也是个环形结构(也有可能是想多了,哈哈)。

24分钟前
  • btr
  • 力荐

#SIFF#4.5;「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三段式结构封圆,如今看来虽寻常,却是开启诸多影迷的启蒙之作;时隔十多年第三次重温,仍为这广袤美丽的土地上永无休止的流血而痛心,枪林弹雨种族隔阂阻挡不了爱意;仍最爱第一段,暗蓝夜幕山巅的剪影,圣歌响起的悲凉肃穆。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那种切身之感之痛之真实。 我爱这里面太多东西,但不包括种种发生和死亡,却有太多。 音乐大爱,服装美。 叙事,大家都在谈论它的叙事,就好像它只有叙事结构一样。

31分钟前
  • shu
  • 力荐

时间不死,圆圈不圆,仇恨尽头,星火燎原

3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摄影和配乐绝佳,让电影升华。大地充满神性与诗意,而大地上的人们却偏执又狭隘。言语、脸、照片,误解与真相。乌云密布,暴雨将至,时间不死,圆圈不固。愿世间再无“巴别塔”。

35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时间永恒,为什么战争却没有尽头?即使爱也无法拯救的宿命轮回,只能这么写下、被传递,火把却始终不够燎原。

37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上影节重看一遍。想起当年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刘女神给我们看这片子,我跟人乙看得一愣一愣的,大呼牛逼。。。。

40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影片的形式有一种强烈而原始的粗糙感,让人触手生痛。然而简单的影像背后却有沉重的内核,于龟裂的大地上暴裂着涌现。如此,在将至的狂风暴雨前,谁都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已经和现实文明割裂的世界,或者说,就是现实文明下那片不为人知的部分。没有人想面对,也没有人能逃脱。

45分钟前
  • Jane Does
  • 推荐

对于那种动辄杀人,举枪就射,仅仅是因为别人和你的信仰不一样、民族不一样、想的不一样的人,我完全不能接受。如此不宽容的文化和宗教,我也不能理解。

4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1。亚历山大被安妮拒绝后独自回到故乡·   2。亚历山大被杀·   3。安妮得到亚历山大的死讯向前夫提出离婚·。   4。桑米拉遇见小修士··   5。桑米拉被杀   6。安妮参加葬礼并拍照片。   7。安妮整理照片·并出门·遇到母亲·然后遭遇亚历山大的求婚。   

54分钟前
  • RINGO
  • 力荐

B+ / 优点太多就直接说缺点。结构被剧透太多遍所以震撼度弱了不少,个别关乎时间感的暗示显得有些刻意。其中第二段力度略为不足,与前后两段的史诗气质产生裂痕。第三段的分娩莫名想到《保持站立》。94年《暴雨将至》金狮,95年《地下》金棕榈,其实世界并没有在乎过南斯拉夫沧桑与荒芜的谜题。

55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头一次见到靠不合逻辑的循环立足影坛的片子。时值拉萨事件,观感混淆,感慨良多。仇恨就像片中不合逻辑的循环。

60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圆形结构的片子,叙事手法很奇特,但故事本身有点闷~~

1小时前
  • 战国客
  • 还行

没法给五星,因为期望值太高了

1小时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