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2017

HD中字

主演:赵允熙,金玺碧,权海骁,金敏喜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之后2017 剧照 NO.1之后2017 剧照 NO.2之后2017 剧照 NO.3之后2017 剧照 NO.4之后2017 剧照 NO.5之后2017 剧照 NO.6之后2017 剧照 NO.13之后2017 剧照 NO.14之后2017 剧照 NO.15之后2017 剧照 NO.16之后2017 剧照 NO.17之后2017 剧照 NO.18之后2017 剧照 NO.19之后2017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雅凛这荒诞的一天

这是洪尚秀的作品,近几年大众对他最为关注的话题,除了电影,大概就是和金敏喜的婚外恋。然而今天并不想聊,只想关注电影本身。以及暂且不论金敏喜在这段婚外恋中扮演的角色,仅仅聊她作为演员的本身,和在这部电影里贡献的角色。

《之后》这部电影对我而言,看的初衷是冲着金敏喜。看了之后,回味悠长,想聊的也是金敏喜和她饰演的雅凛。连电影海报私心也是喜欢金敏喜版。


男主角奉完,已婚男,经营一家出版社,小有名气。然而他实际上与同在出版社工作的昌淑有一段婚外恋,由于种种原因,昌淑与奉完有了争执并离开了出版社,奉完为了工作不得不招聘新人,雅凛应聘而来。奉完的妻子发现了他的婚外恋,恰好在雅凛上班的第一天,闹到出版社,并将雅凛误认为奉完的出轨对象。同一天昌淑和奉完和好,提出想回到出版社工作。奉完夹在妻子、昌淑、雅凛三人间,显得懦弱又无力。


光是这样的事件,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两场冲突戏,以及洪尚秀将时间线打乱的拍摄手法,给电影加了分。


说说我眼里的雅凛。有貌有才,真挚诚恳,有那么点点天真,会不好意思的说自己信奉神,被出租车司机夸的时候会害羞。被误解欺负时又透露出无辜和柔弱。

雅凛上班的第一天,奉完是热情接待的,看起来是个好相处的上司样。两个人能聊不少话题,如果没有后来的闹剧,也许雅凛就能得到一份踏实的工作,但同时这么有魅力的她,对已婚男来说大概是个诱惑吧……


第一场三人冲突戏,妻子来到出版社大闹一通,将雅凛误认为出轨对象而撕打起来,哪怕奉完一度解释妻子也半信半疑。雅凛坐在这对夫妻身边,纵然心有不满,但是还是摁着性子的听着奉完温吞的、不清不楚、含糊其辞的解释,她的存在其实一度是很尴尬的,没有太多插嘴的立场,但是又被牵扯进来不得不参与其中。雅凛的脸上一度是无奈、不耐。


第二次三人冲突戏,是雅凛无意中与奉完、昌淑同框,因为工作安排而爆发了争执。大概此时的雅凛内心是崩溃的,无法置信的。她认真的与奉完争执,因为奉完前后不一的态度。她对奉完的一句评价,我非常认可:你是一个公私不分,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人。


所以整部戏,要描述的不是婚外恋时的诱惑与激情,而是激情用尽后的无奈。奉完的角色,懦弱又拎不清,不管是对妻子还是对情人,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自私,和情人为了自己的感情打算,计划着拖无辜的外人下水做挡箭牌。脆弱,焦头烂额时窝在情人怀里时又像个无措的孩子,连昌淑都显得比他坚强。


电影的结尾挺有意思的,一度让我恍惚。雅凛这荒诞戏剧的一天,大概是令她刻骨铭心的,然而对旁人而言未必,她也不得而知自己的身份在奉完的婚外恋里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雅凛坐在出租车里的一幕,光打在她脸上一半光一般影,真的是美极。


最后说回金敏喜,第一次真正注意到她,是《小姐》,金敏喜的表演糅杂了很多情绪,五官不是一眼美女,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小姐》里的她,背负身份性子沉默内敛,挂在树上发呆时气质冷冽又迷茫,和淑熙在一起时真诚又难得的露出脆弱。


洪尚秀接连拍了三部戏,金敏喜都主演,号称出轨三部曲。看了《之后》,对洪尚秀的拍摄手法+金敏喜这样的组合,还真是有了兴趣。毕竟,在洪的镜头下,金敏喜真美啊……

 2 ) 真实·信仰·美/雅凛

首先要庆祝洪导手书标题的回归。

顺便展示一下之前因为要做iTunes封面的历年整理——

好,直奔主题。(总感觉此处应该还有铺垫……)

真实

亲眼所见的是真实吗?奉完的太太只是看了一眼问了一句,便可以胸有成竹地开骂开打,即使解释了也继续怀疑;但这种对非真实的相信,却让奉完和昌淑顺杆爬,为他们继续地下情提供方便,足够讽刺。

语言表述出来的是真实吗?擅长并凭借语言(文字)获得大奖的奉完,内心却认为真实与语言毫无关系;所谓的信仰,无非是一种语言的编造。他所写的诗句,深情款款,还什么期待光芒的晓行,但现实却是他在黑暗中奔跑后嚎啕大哭,十分滑稽。雅凛想辞职时的各种挽留,到需要辞退她时又端出另一套。最后说因为女儿的出现瞬间改变主意,但就如不敢打电话跟老婆摊牌而搬出女儿照片那样,也许不过是另一个语言的游戏——谎言。对比之下,戏里面的三个女人,反而一直真实地诉说着自己知道或想要知道的。

洪导爱以梦境、幻想来混淆真实;用看似琐碎的日常场景和对话的重复、对比,来揭示堂皇的话语背后的虚伪;用同一张脸孔(同一个演员)在不同时空和因果下的差异来诘问到底什么为真。至于人们诟病他的「自我重复」——作品内和作品之间的——也可以视为他用来挑战观众如何辨识真实的一种手段。Using cliche to reveal cliche itself? 在重复的变奏和细微末节中,「真实」露出了半点一分。而当大众忽然对他的生活产生兴趣,他也有意无意地把生活和创作糅合——尽管那可能是他一直都在做的事:对生活、处境所给予的素材进行处理。

对话,情节,孰真孰假?被掉乱的序列,被遮盖的画面,他给你看到的,你所理解的,可以构成无穷宇宙。就如透过金珉禧而关注洪常秀的,和一直关注洪常秀的,很可能构建关于洪常秀的完全不同的意涵空间(例如把他们的合作作品视作出轨三部曲,但其实他们相遇前的每部,男主都是这么个状态…)。这也终归指向洪导想要揭示的——真实并不存在。这种虚无主义态度,似乎一直贯穿他的思考和作品。


信仰

什么都不相信,这样很了不起吗?

在《男人的未来是女人》中,学生这样反问教授,而教授刚刚怒喷了一通读书没用论:书不过是死人留下来为自己辩解和自我宣传的东西罢了。

(p.s.这场发飙戏,刘志泰的表演非常精彩)

当年这版中字是以官方英文字幕翻译的,"Believing in nothing is nothing to be proud of!"

《玉熙的电影》里面,也有关于「相信」的有趣对话——

应该坚信着什么活下去呢?

玉熙问教授。

信什么、怎么活,是你自己的事,所以得你自己去找。

教授狡黠地逃过问题。

到了《之后》,雅凛直言这种对相信(可以理解为信仰)的顾左右而言他,不过是懒惰或卑鄙。而找到信仰并因此健康地活着,并不是什么值得嘲笑的事情。雅凜说——

和从事这行(指出版界,泛指知识分子圈)的人提上帝,不是会被他们瞧不起吗?因为不是主流。

这是导演对拥抱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的自己以及一众知识分子的讽刺吧。不过在Magazine M的采访中,被问到导演相信什么?他认为不可知论也是一种信仰(哈哈哈服了)。而他「作为电影创作者,相信(创作)对象,相信(创作)过程,相信『所给予的』(주어진 것)」。

那么观众,又想要相信什么?还是,变得更加怀疑?


你真美啊!

这是伴随了导演创作人生的一句cliche,每部作品里的主人公都这样对情人说着。但这句cliche,也因此无限接近真实和信仰。

因为美所产生的爱,可谓支撑洪常秀所有人物活着的原动力。

雅凛,아름,就是美的意思。对「活着」有着简单直接的相信的雅凛,她的存在本身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如此美丽,由内到外。这是导演的肉麻情书。韩国记者觉得,雅凛是导演作品中,拥有最健康坚韧的态度的人物。

飘雪,雅凛的一颦一笑,那种美感,是确凿可信的,是独立于道德或任何人为附加的说辞之外的。看法会影响感知,却无法改变美本身。(但很多人并不懂得自发感知、思考、判断,只是人云亦云罢了)。而对于美的追寻和热爱——即使那只是瞬间的、混杂着性 欲冲动并带来各种恶果的,似乎是洪导所有人物活着的内在驱动力。

《自由之丘》中,Mori说,盯着一朵花看上几分钟,会产生一种安心的共感和无所畏惧感,这种感觉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泛起,带来安慰。又或如《这时对那时错》里,导演说出「我爱你」的微妙一刻,那么不合事理,却真实得可怕(人内心深处不都偶有想要冲破任何伦理桎梏的冲动么)。能够感知到美,细小的,短暂的,虚无人生便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意义吧,因为还要期待另一个被美所冲击的瞬间的来临啊。


画家

洪导在法媒的访谈中曾提到,他其实是可以像画家一样,创作得更快更多,但毕竟电影是很多人一起合作的事情。也提过就如塞尚(他最爱的画家)一辈子反复画了无数的Saint Michelle山,却都不一样。这给我的感触是,用看画的心情来看他的「格局小」的作品,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观感和体验。

最后,他正名是洪!常!秀!Minhee的正名是金珉禧。香港之前上映《独自》,宣传资料都用了正名。

最最后,剧末奉完送给雅凛的是夏目漱石的同名小说《之后》,但导演原本想用的是夏目的《心》,只是出版社那儿没有这本书,在社长提议下换了。

 3 ) 《之后》引出的关于洪尚秀电影风格的总结与浅析

洪尚秀的电影是充满个人标签的,一部电影,一看就知道是洪的。但这不代表他的每部电影都是陈词滥调。

如果用帕索里尼等理论家对“诗化的影像”的阐述来对待洪氏电影,在我看来,洪尚秀的大多数电影正是属于创作者个人风格之下的、趋近于完全诗化的影像作品。

现在,当我们看过许多洪尚秀电影之后,当然可以很轻松地总结出:他的作品是建立在文本的设计和结构的安排至之上的。但洪尚秀的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独特的画面风格:简洁、固定机位上下左右摇、推拉镜头改变景别等等。这些特点被囊括在洪的个人风格之中,必定是与他的电影中其他的元素形成有机的结合的。在帕索里尼在《电影诗学》中提到“自由间接的话语”一概念,解释道这是一种“作者完全深入人物内心,不仅采纳人物的心理,也采纳人物的语言”的状态。这样说可能并不好理解,让里米特提出的“半主观影像”也许能够契合这一观点。

回到洪的用镜,这样的自由间接话语和半主观状态正是完美的体现在洪的镜头的审视当中,并很好的符合了电影作者的表达意图。

洪尚秀的镜头似乎从某一部作品开始,就不会在同一个时空内剪切。换言之,如果“现实”的时空是连续的,那么电影中的时空也会是完全连续的。从而,观众不会在一段完整的时间内感受到时间的断裂,而是与片中人物感受同样的时间流逝。这很容易联系到洪氏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尴尬。洪氏电影的主体总是由对话构成的,这也是造成尴尬观感的主要缘由。在画面内时间完全连续的情况下,观众一个固定的观察点观察谈话的人物,感受事态和氛围,这在观看洪氏电影时将会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体验。

与此同时,影片中镜头的视点和视野(景别)却是在不断转换的。拿《之后》中善完和雅凛在中餐馆用餐的片段为例,一开始随意闲聊时,景别为远景,环境背景都可以在画面中看到,相对轻松;雅凛问问题之前,雅凛似乎在寻找谈话的切入点,景别变为中景,恰好囊括了两位角色;而当问题问出后,谈话变得相对严肃、紧张,镜头随之拉近,变为近景,在男女两人之间游移,观众的视点也随之不断切换。可以说,导演引导了观众的眼睛,但更为重要的是,让观众意识到“自己”,也就是观者的存在。换句话说,电影中的摄影机意识非常浓重。

由此,在我看来,洪尚秀电影中对于“让观众游离于人物之外”这一特点就无比了然。在观看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在场景开始的时候(当然不只限于上述场景,洪氏电影中一个场景的开始往往是极其相似的)观察到每个人以及环境的细节,但在对话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景别缩小,观众能明显感觉到能够观察的范围被更多地限制了,直到更进一步,观众只能够观察某个人物的表情和表达细节。但此时此刻观众是不会将自己代入影片的。因为镜头的推拉、摇动都能够在这完全连续的时间里让观众意识到:摄像机是领先于文本叙事的,自己是上帝视角的。从而,观众能够很完全地从精心安排的对话与视点和精确的演员表演中体会到气氛的尴尬,同时揣测人物的内心,解读文本的虚假与人物的真实。

洪尚秀从前是个作家,那如果镜头是句子,那行文的风格当然不止于此,而是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洪尚秀在许多人看来可以和侯麦很容易地联系上,但我在他的电影中看到了布列松的影子。布列松在他的《电影手札》中说过,他的演员是“模特”,不需要“表演”,因为“真实的和虚假的组合在一起,只能成为虚假”。他举例说,如果让一个“演员”在一艘真正遇险的船上表演求救,那将没有人会相信他。在电影里只有在冰冷的模特身上才能看到角色的“特质”。在洪的电影中,这样的理论不是体现在影像的形式上,而是穿插在形式与内容中。用镜的风格使“电影中的真实场景”变得虚假,而“电影中的真实场景”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透着虚假,由此,目的是使观众感受到人物在场景中的虚假的事实的真实性。为了让语言和行为的虚假更加不像“虚假的虚假”(或是表演出来的虚假),洪尚秀和布列松一样重视演员的重要性。当然他们是两个极端。布列松会花大量的时间寻找非职业演员并进行演员训练,让他们的动作标准且冷静,语言冰冷而无生气。洪尚秀则在之前的访谈中表示过,自己不喜欢用非职业演员而喜欢与职业演员合作是因为他写的台词看似随意,但其实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有许多微妙的情感表达是非职业演员无法很快学会并做到的。同时可以看到,洪尚秀电影中的表演许多是介于自然主义表演和传统的电影表演之间的,一种贴近真实但在同一场景内富有戏剧表现力的表演方式。可以注意到,洪尚秀在一直保留他的几个御用演员的同时,一些影片的主角会是一些更加当红的实力演员。而这种洪尚秀电影式的表演方式可以在这些演员甚至完美展现。可以推测,洪尚秀对演员训练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对演员的表达在电影中产生的作用有多少程度的意识。

在之前的访谈中也曾有演员表示过,在洪尚秀的电影里,拍戏的时候往往根本不知道自己演的是电影中的哪一段,也根本不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这关系到洪尚秀电影的一个重要风格——结构。在洪尚秀电影中,结构往往是值得玩味的。电影中的结构可以说是由一个个场景和一段段时空编织起来的。《生活的发现》中有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交往经历,在几乎同样的空间内演绎;《剧场前》用同样的演员演出了一部电影和一段生活;《玉熙的电影》用不同的视角组接起关于三个人的有限空间和大跨度的时间;《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用梦境连起真实和幻觉;《自由之丘》用打乱的书信让读信人和观众都游走在男主人公的生活中;《这时对那时错》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时空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你自己与你所有》用一个变幻莫测的女人将事情拆得乱七八糟......这部《之后》,线性的叙事中,不停穿插着闪回,硬切的方式中有声音的连续,这将闪回的意义近一步加深。比如在电车上善完从和女友在一起的时候变为自己独自看书,两个时空的互换并没有引起环境音的变化,这不由得让人猜想这是否是善完在回忆过去?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第一次与雅凛谈话后洗手间的流水声,那时镜头指向善完凝视洗手间的脸上。这些细节让结构变得有所含义——同样的男主人公,同样的空间,不同的对话,相似的词语,这些对比都由此能够成为可解读和揣摩的对象。事实上,这些元素,在其他的洪氏电影中同样出现,设计感、连续的声音、重复的配乐、相同的空间,都在唤起观众的记忆,引发观众的观察,从而发现相同中的不同,察觉其中的虚假,感受人物的真实。

同时,洪尚秀电影中复杂结构带来的深刻可读性中不可或缺的是其简单的人物构成。洪的电影里永远都只有几个人,而且几乎不掺杂其他的无关人物。《之后》就是典型,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男三女之外的其他人物,直到结尾外卖小哥的出现。德勒兹在《影像-运动》中阐述过一钟“临界状态”,即情状在转化为使情感改变事物性质所需的力量时具有的一种中间状态。而在洪尚秀电影中,在没有环境的介入以及他人的干涉的情况下,情感一直在传递,但实质性改变事态的直接行为几乎从来不会在电影中看到。比如在《北村方向》中,谈话一直在发生,调情一直在发生,甚至性爱也一直在发生,但这些行为都是虚的,都是在传递情感但不对现实中人物所关心的事实做出任何改变的行为。在《之后》中,妻子片头的质问、妻子来到公司闹事、善完挽留又辞退雅凛,这些都对善完和雅凛的自身处境似乎没有实质性影响——善完到雅凛走后也没有在自身的经营、家庭关系上有所改变;雅凛对工作并不在乎,她的精神内在和人生处境并没有被影响。而在《之后》中人物做出的改变,也就是善完回归家庭,也被隐去,被善完用寥寥几句带过,剩下的,可以看作是另一段不会做出任何性质改变的过程。事实上,在德勒兹看来,这种临界状态中所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状况世界,叫做“原生世界”。原生世界的存在意味着人物的思想与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冲突,而冲突的本质是人类的欲望与现实处境的冲突,由此而产生在自我矛盾中的陷落。在洪氏电影中,人物正是在这种虚假的情感传递和无所作为中完成对自己的隐藏和隐去自己精神的陷落。而从观众看来,他们观察人物的同时,因为能够清楚地感知人物在处境中所不能感知的真实事态,也就更加能够体会被刻画的人物在与他人交谈过程中做出行为与否的内在的矛盾,而同时可以完全抛弃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冲突,因为这在电影里根本不存在。实际上,这样的体验简直就像将观众至于一个“完全临界空间”,游走在人物的主观与客观之间,感受人物内在的真实,从而试图从电影中理解电影作者所理解的“人”。

这即是洪尚秀的电影,洪尚秀风格的诗化。

 4 ) 后撤一步

如果把电影比喻为建筑,那么剧本就是建筑的蓝图。但有的导演偏偏喜欢抛弃蓝图,从空中筑起楼阁。像这样钟爱无剧本拍摄的导演,有名的有两位。一位是王家卫,著名的磨叽大王,作品数量极少,常常一部电影精雕细琢长达好几年,另一位是洪常秀,低成本制作,拍片迅速,品质稳定,通常十几天到几周内便拍完收工,创作高峰期时,每年有两三部的收成。

纵观洪常秀的创作生涯,20多部作品,内容和形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主人翁往往是男性知识分子,深陷于一段不伦之恋,内心焦灼,进退失据。一部典型的洪氏电影,这几个关键字必不可少:重复结构、推拉镜头、暧昧男女、酒桌尴尬还有古典乐。某些场景是必不可少的,譬如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语带机锋,公共场合的偶然尬遇,或男女双方的痛哭剖白。某些段落,会适时响起古典音乐,并反复出现。还有他标志性的推拉镜头,甚至已超越了镜头运动,更像一种特殊的剪辑方式。洪常秀把各种元素拼贴组合,像玩弄剪纸一样,组成了他的电影。

无剧本拍摄,不代表没有计划。电影开拍前,他首先确定场景和演员,然后按照一个又一个场景拍下去。在拍摄当天清晨开始写作剧本,演员在上午拿到台词,熟悉后立即投入表演。这种工作方式令洪常秀的创作充满了即兴和偶然。《之后》的电影名字便是如此。它源自影片结尾的一个情节:奉完送雅凛一本夏目漱石的小说《之后》。导演本来预想送的书是《心》,但现场没有该书,在出版社的建议下,变成了现在这本书,进而成为电影的名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洪常秀的创作手法非常后现代,就像波普艺术家对于工业素材的直接利用,或者如同某些小说家直接裁剪公文、告示之类的文字进行创造。当别的导演还在像托尔斯泰那样写作或者像莫奈那样画画时,洪常秀已越过了他们一个身位。

这种创作方式给洪常秀极大的限制,也赋予他极大的自由。它限制了题材。洪常秀总是围绕饮食男女做故事,屡屡被人诟病为「自我重复」。他的限制是画地为牢,是舒舒服服地待在舒适区内,从不跳出他的边界。像李安那样不断挑战不同的类型电影,在洪常秀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但在他的国境之内,洪常秀又是如此地自由、自在,可以尽情地讨论有关人生和幸福的命题,从欲望到道德,从梦境到信仰,从内心到时间,他在受限的空间内探索种种可能性,主题可谓随心所欲、几近自由。这种自由,好比威廉·布莱克的诗:「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洪常秀的无剧本创作方式还带来另一个好处:蕴含丰富的文本解读空间。文本解读是进入洪常秀世界最简便的入口,无论是重复缜密的结构,精致的对话,精妙的细节,还是如小说《之后》之类的象征物,影迷往往像挖掘宝藏一样乐此不疲地解构着洪常秀的电影。毫无疑问,《之后》也饱含了很多文本解读的空间。至于这些阐释,是否是洪常秀真正视图表达的,或许要存疑。幸亏,阐释的权力不掌握在创作者手中。

如同欣赏绘画,太靠近,影迷容易迷失于作品的细节,后撤一步反而更能看清楚画作。阅读洪常秀的创作访谈,了解他的创作方式,再来看他的电影,或许会别有一番风味。这部电影是叫作《之后》,还是叫作《心》,都没关系,我们知道它是洪常秀的第21部长片作品,就已足够。

 5 ) 说说洪尚秀

金敏喜太美了,我单方面宣布与她喜结连理,并找了些关于洪尚秀和金敏喜的论文来看。

洪尚秀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正赶上韩国电影的膨胀时期,也许有人对90年代的韩国电影没有深刻印象,但所有人一定会对那个时代的韩国电视剧有印象。事实上,当时韩国电影正处于火热的新浪潮时期,政府也给予良好的支持,使得电影飞速发展,创造出一系列符合商业市场,却又足够深刻的,具有韩国本土民族化的作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受到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的影响,韩国电影处于衰落形式。电影人为此进行反击,90年代形成了“韩国电影新浪潮”。

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举办后,大量国外资本涌入,韩国人为了保护他们本土电影,做了几件事。

1、“企划电影”出现,也就是“制片人中心制”电影,迎合市场资本运作。制片人通过企划吸引到投资者,然后再找剧组进行拍摄。2、电影配额制又被称为义务上映制,政府规定放映厅必须上满146天本土电影。1999年还进行了“光头运动”。

三、90年代中后期,“新浪潮”之后的“新世代”出现,他们对于现实和类型片结合的意识更强,可以看作是大企业资本对于类型片想象力要求的结果。1995年塔可夫斯基《牺牲》公映,韩国艺术影迷开始聚集。

四、1998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电影分级制取而代之,使电影可以表达更深刻的东西。

市场资本给力、政府给力、艺术家争气、民众爱看,还有比这样更好地创作环境吗,我都要羡慕哭了,我们洪导就正好碰见,1996年,迎着新浪潮的浪,洪尚秀拍了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

我一直觉得洪尚秀不是那种拍片天特别惊人,天才一样的作者,比如塔可夫斯基,也不是那种很用功的人,比如中国那批第四代、第五代,他就像他本人一样有些吊儿郎当,不拘形式,观众看着他总是叨叨自己的事情,总有种“爱看不看啊,我就这么拍。我就爱拍自己这点破事儿,你看我家敏喜美吗?”的感觉。

他是这么拍片的:“我有一些笔记,但没有大纲和故事梗概,大概头四部电影有非常完整的剧本,从那以后的每部电影都只有大概20来页的概述,而且越来越少。每天早上我都是第一个到达拍摄现场的,比演员们大概要早两三小时。在早上写剧本的那一瞬间,集中所有的精力思考一切的可能性,就那么一会就可以把要拍的东西都写出来了。每天早上大概要写一个半小时。”我要是演员我准会这么想;“行吧,这导演靠谱么。”2005年他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请来的演员都是朋友,朋友嘛,就变成了大家一起玩,拍得东西大家都喜欢,片酬还低,有种其乐融融的俱乐部的气氛。

至于赚不赚钱这事,据说能刚好收回成本。

洪尚秀的电影是一种小品电影,短小、简洁、精湛,多抒发一些随笔想法。他喜欢拍聊天,有些人就把他和候麦放一起比较,他喜欢拍餐桌上男女谈话,给人物特写,有人还提到小津安二郎(固定长镜头、低视角、无正反打;“零度剪辑”,即不用叠化、淡入淡出等剪辑方式,而是在影片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插入几个没有角色出现的空镜头或“窗外转场镜头”,当要表现时间的过渡时,导演便把镜头对准了窗外)

另说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常用,但变焦镜头不符合人眼规律,所以被淘汰了。(当然不符合规律了,谁眼睛好好地突然来个特写),我们洪导就拿来用了。大家餐桌上吃饭吃得好好地,突然来个推镜,有点像一个巴掌把人从梦中叫醒。就差拿着喇叭在人耳朵边喊:“注意了,给我注意了。”这是一种强调,一种布莱希特在戏剧里喊话的模式,就怕我们沉迷于男女间这美好的幻觉。还有人认为这是对情感的瞬间捕捉,我认为是不对的,当然我没有看原文,因为原文是韩文。

洪常秀说不上两性专家,他镜头下男人的恋爱把戏,无非一是夸女人漂亮、二是说廉价的“我爱你”、三是拉过来按头强吻。但洪常秀对两性话题的关注点和关注度都是极具特色的:尴尬。(这里我看笑了哈哈)

从德勒兹的生成他者理论看,洪尚秀都是在主动背离主体,不论是内容上的“尴尬”,还是形式上的“小作坊电影、小品电影”。

 6 ) 无题

…………………………………………………………………………………………………………………………………………………………………………………………………………………………………………………………………………………………………………………………………………………………………………………………………………………………………………………………………………………………………………………………………………………………………………………………………………………………………………………………………………………………………………………………………………………………………………………………………………………………………………………………………………………………………………………………………………………………………………………………………………………………………………………………………………………………………………………………………………………………………………………………………………………………………………………………………………………………………………………………………………………………………………………………………………………………………………………………………………………………………………………………………………………………………………………………………………………………………………………………………………………………………………………………………………………………………………

 短评

竞赛片撸到现在,个人最喜欢是这一部。终于不用被大主题和人文关怀折磨良心,男女之间自欺欺人的那点子日常破事,细想虽沉重,但看的当下至少不会有苦大仇深感。时间线玩弄得有意思。两个女人,及奉完跟雅凛的两次“初见”微妙。精妙的巧合跟对话设计,让观众一次次憋不住尴尬地笑出来。

7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看似宽宏的男人实则吝啬,架上的书可以全部拿走,感情却不能被人独占。看似迷信的女人其实清醒,挨巴掌当做渎神的惩罚,辞退却不能等人先说。眼前的男人忘记了我,却记得是女儿终结了爱情。面前的女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人生却必须幸存。懦弱的人用谎言编织山盟海誓,稍一见光,就像雪花蒸发得无影无踪。

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男人的本性:自私、虚伪和道貌岸然。

1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我现在宣布金敏喜是真善美本人,饭桌讨论信仰和虚无的段落就足以让人坠入爱河,更不要提出租车后座观雪那一幕,天啊,世上怎有如此顺眼之人,不是惊艳,而是越看越让人觉得身心舒爽。占影片绝大部分的谈话场景,没有正反打,全是对称构图的推拉,淡得有味,尬得生动,各种方面都太精彩了。

14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她靠在出租车后座的车窗上,看着窗外的大雪纷飞,黑夜里一个接一个的路灯照得她脸庞闪耀着光。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好棒,感觉可以归入洪尚秀第一梯队的作品了!剧本看似随意,却处处都是微妙的趣味,三个女人两次初见的映射更见功力。剪辑上不断通过跳跃的时间来误导观众,同时对时间的省略本身也是对爱情的莫大讽刺。

2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一年三部的洪尚秀终于在这部达到了自己应有的水准,看来之前都是玩儿票的。极富质感的黑白影像,双面夹击的情感困境,推拉和重复间闪现的关系本质,通过被打乱的时间线做出的相对严肃的结构探讨……集痛苦和幽默、朴素与华丽、短小和精悍于一体,在主竞赛里称得上鹤立鸡群。

2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她摇下车窗,抬头望雪,光照在脸上,仿佛神迹降临。

2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如果叫《夏目漱石和炸酱面》,是不是喜欢的人会多一些。《之后》用影像诡计,制造了一通黑白虚实的团雾——就像人类用来试探躲闪的语言辞藻,最后,才拱手送上一个真相,顺带还颁发了一个最佳出轨奖。有了金敏喜以后,洪常秀从一千人观看导演,跳跃成一万人观看导演,值得喜贺。

2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影片的结尾如同一个巨型秤砣,拽着所有的前情旧事往下掉。一切都在极速落地,过去的抛在脑后,未来的模糊不明。

3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两场三人戏十分过瘾,讽刺辛辣味十足,不乏幽默,对男性的怯懦自私之批判一如既往,尴尬无处不在;打乱的时间线以及重复场景,在荒诞中逐渐滋生事实,大有留白余味;叙事结构反而简单化,重点放在人物关系建构上,三女性稳固架构,剧本亦是好;黑白光影,大雪纷扬,金敏喜简直通体发光。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女人被吸引喜欢男人的文笔藏书就像欣赏导演的电影和才华,如果跟小三谈感情太累不如咱们就聊兴趣。而我的出轨哭泣或再回家甚至把你忘记让你挨揍垫背暴露种种的不堪也会都有所得。把漂亮的金敏喜摆在这么微妙迷妹闯入的位置,不得不说是洪尚秀在成熟的视听框架对现实之后时间的反向宣言和解构。台北院线

37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神啊,我向你祈求。”海报那场戏一定是洪常秀扮演司机对着她拍的。那么美,缪斯之光啊。

39分钟前
  • 渡旻
  • 还行

洪尚秀到底多恨自己…

44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还行

男人的小盘算小心思小放纵就像考场上作弊的学生,享受到刺激和便利了,又感觉天衣无缝,殊不知,女人就是讲台上抱着手的监考老师。

4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洪尚秀可能是影史第一个拿绯闻当灵感给自己拍传记片的导演,还拍了不止一部。

51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这部不那么暧昧,不再亦幻亦真,不过其实也有一些段落是可以解读为梦境的,整体倒是很写实,偏通俗剧情,原配怒打小三之类,渣男只会痛哭流涕之类,太狗血了,文艺男中年,你容易吗?金敏喜演得很放松,自然舒服,面部表情细腻到位,戏份要是再多点,估计是要拿戛纳影后的!

5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洪尚秀电影中最具魅力的典型人物:不断试图逃避却又不断把自己推入淤泥的男性,突降凌辱却尚能维持无辜本质的局外女孩,跳开时空的限制,记忆与现实以暧昧的方式相互交融,虽然免不了自我重复之嫌,但电影人完全追随自我当下生活状态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和理智。

60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自己眼里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很可能是别人的下酒菜回头就全不记得了。这部电影不论是洪氏放大缩小长镜头、尴尬啰嗦内容空洞的对话还是结构的玩转都很熟练,总之想在老洪电影里看到的东西这里都有——不过也正因如此,会陷入“他以后会不会都这样”的困惑,看多部看少部,可能很多年后也记不得了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洪尚秀15到17年的三部可以概括为:金敏喜在巷子里,金敏喜在海边,金敏喜在出租车上,然后就是每个男性都会对她说的那句:你真美啊。她足够美,他也足够情深有余

1小时前
  • 胡如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