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飘飘

DVD

主演:秦海璐,麦惠芬,Xiao Ming Biao,Wai Yiu Yung,Kwok-Ping Cheung,Fanny Fen-Ni,Qingyong Hu,嘉嘉,李苹,李爽,Zhihan Lu,Suet-man Mak,Kam Yiu Ngai,Ming Wong,Rong Yang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榴莲飘飘 剧照 NO.1榴莲飘飘 剧照 NO.2榴莲飘飘 剧照 NO.3榴莲飘飘 剧照 NO.4榴莲飘飘 剧照 NO.5榴莲飘飘 剧照 NO.6榴莲飘飘 剧照 NO.13榴莲飘飘 剧照 NO.14榴莲飘飘 剧照 NO.15榴莲飘飘 剧照 NO.16榴莲飘飘 剧照 NO.17榴莲飘飘 剧照 NO.18榴莲飘飘 剧照 NO.19榴莲飘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榴莲飘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学了九年京剧却在内地没有出路的阿燕(秦海璐)不得已来到旺角理智地化为妓女挣快钱,并给自己定下(做到双程护照到期的)期限,在所住小巷结识同样来自大陆但是非法入境的少女阿芬(麦惠芬)后,她被阿芬在逆境中的乐观与单纯打动,两人在异乡成为朋友。   返回牡丹江小镇换作另一种身份决定好好生活时,阿燕发现周围世界已与她所理解的大不相同,见识到现实中另外的(不同于在港时的)残酷与无情,心生失落,而当收到阿芬寄来的榴莲时,各种复杂滋味涌上她心头。小静与爸爸我在路边捡了个艺人守财奴师爷请自重不要离开我黄金兄弟粤语版明日如歌大话西游:至尊宝抉择追爱100天串杀背后非礼勿视2伊甸园广告狂人 第七季忍者2:撕裂的暗影呼叫助产士第三季温暖的日子西环的故事不存在的女儿圣诞小屋2011红旗歌宁静的热情一夜新娘 第二季冲破囚笼突击行动糖耳朵骆驼言汉密尔顿夫人天际浩劫2美丽心灵鲍尔的抗争穷途末路的我们番外大人物第一季三十而已侦探人生第一季假面骑士电王巅峰刑事剧场版越南米粉功夫欢天喜地天蓬传强风吹拂猛龙特囧

 长篇影评

 1 ) 吃不完的榴蓮

    剛看了《榴蓮飄飄》這部片子,陳果導演的殘酷現實題材。很殘酷麽?還好;很現實麽?一般;很好看麽?不錯;很舒服麽,是的。這就是我對此片的評價,沒有太多感覺但是覺得舒服,對我來說能談得上舒服的片子就是好片子了。
     中國的好電影總是小人物視角的,講述他們的奮鬥史、落魄史、掙扎史,甚至羅曼史,《榴蓮飄飄》也沒有例外。學了九年京劇卻在内地沒有出路的秦燕被生活驅動著來到深圳和香港,開放的城市給了她並不光彩的職業,妓女。從保守矜持堅守到放縱,我們也許可以體諒和理解這一轉變。我只是說放縱而不是放任自流,主人公有牠的目的、原則以及尊嚴,陌生的環境給了她做這一行的理由和勇氣。如果是在東北老家,不論是秦燕或者任何人都不會這麽做,我的前提是祂有目的原則和尊嚴,但換了城市人便很容易迷失掉自己更容易僞裝自己,他們可以隨意的更換身份更換除了靈魂以外的任何東西,特別是在抱著闖一闖這種念頭的時候,人們動不動就把自己豁出去了,而且豁的心安理得。這些都是合理的,所以不要輕易去譴責一個隻身在外闖蕩人的道德良心。至於秦燕這個人我說她有尊嚴,做了妓女也有尊嚴。這就看出不同了,有的人是在做妓女,有的人是妓女。說到這兒我當然不容置疑的想到了固力果,她和秦燕是同質的,都是為生活獻了身的人,妓女並不是他們的身份而只是角色。我始終很樂於在這些措辭之間尋找區別,以便給人物最公平的定位。
     秦燕這個人物的另一個特點是她很有責任感,從她與白小什麽離婚這件事看來,她依舊保持的比較傳統的家庭觀念,她希望丈夫有上進心和責任心,而不是整天在酒吧里唱歌跳舞,即便祂有過得去的收入,這種精神支撐下的家庭都不會是有前途的,所以她離婚了。在對待同樣有南下願望的表妹一家她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或者說她是默默反對的。之所以這樣,一者是她沒有可以反對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她有她的自尊心,她不能用顛覆自己在外闖蕩成功的美好形象的方法來阻止一個女孩可能的墮落;再者,斷然毀滅一個年輕人的奮鬥衝動是不負責人的,她是一個有責任感懂得關愛的人,無論是對表妹、同窗好友,還是阿芬,這種愛護都是發自内心的,責任使虛情假意成爲不可能。
     影片中阿芬一家代表了另外一部分人艱難的生活歷程以及精神的自救。他們不管是在自己的家鄉還是在香港都一樣的貧窮,而在香港他們還不得不受別人歧視,作所謂的“黑人”,然而他們還是要費盡心機的留下來,還是會在生活壓迫的縫隙里獲得快樂,這就是我說的精神的自救。在貧窮的家鄉他們得到的只能是貧窮的希望,而香港則給了他們奢侈的幻想,精神追求的底綫被環境擡高了,上行沒有了阻力,我們可以說這是殘酷的放逐,可我們並不遠承認未來仍將一無所有。從阿芬的媽媽指責爸爸肯花一百塊卻買了個臭榴蓮並且媽媽和妹妹都拒絕品嘗榴蓮可以看出,他們衝動著做夢卻不敢不肯享受做夢的過程。爲什麽是榴蓮而不是蛋糕呢,蛋糕我們司空見慣了,城市有鄉下也有,可這是在香港,區區一個蛋糕怎麽能滿足人奢侈的願望。而榴蓮呢,那是水果之王,是東南亞熱帶地區才有的果品,爸爸的描述顯然對這中水果充滿了崇拜,對奢華的生活充滿了崇拜。可恰恰這又在另一方面暴露了他們的俗氣和可憐,即使能吃的上流蓮又怎麽樣呢,他們不可能因爲吃榴臉兒成爲香港人,更不會因爲吃榴蓮成爲有錢人。所以阿芬一家的結局非常簡單——回歸,這是最好的結果。
    還要提的是片子里那個被榴蓮砸破頭到處尋仇的年輕人。這是個有意思的帶有點黑色幽默的人物。對祂來説,原先的生活可能是遊手好閒的,而被人用榴蓮襲擊這件事卻卻恰到好處的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重心,或者說這足以成爲其新的生活重心。尋仇給人以目標與動力,這是可以被稱之爲精神寄托的,日子從此蒸蒸日上了,被壓抑的憤懣的情緒呼之欲出,因此報仇是多麽的暢快淋漓。這邊又是一類人的心態了。
   看完整部影片我們也許可以想一想,榴蓮到底隱喻了什麽。是人麽?社會的人有著堅硬的外殼,軋人的利刺,因爲人要保護自己學會針鋒相對。浸染了社會氣的人會發出屍體樣的腐臭,可洗盡鉛華,人的内心和靈魂畢竟還是柔軟美好的,這是榴蓮;是生活麽? 生活總是給人以堅固的敵意,然而在它腐敗糜濫的氣味之下又能是什麽,沒有人寧願接受牠的本質。

      

 2 ) 生活的榴莲太残酷




               生活的榴莲太残酷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在王小波的书里读到这样一句话:生活能有什么寓意?在他里面能有一些指望就好了,如果需要寓意,这就是一个,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当时只觉得作者太过悲观。然而许多年过去,我却在一些时刻分外认同这个说法。生活本身不仅毫无实在意义,而且无比残酷。然而我们既没有改变它的力气,也没有脱离他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这也是我们能做的,对生活最残忍的抵抗。

  《榴莲飘飘》,用一般拍摄纪录片的手法,让影片更显得真实的可怕。他讲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一种环境压制的矛盾,一种人在异乡飘荡的迷茫。秦海璐那张不那么好看的脸,在这部电影里格外倔强。将一个人对于生活的隐忍和妥协和一个妓女所有的表情,演绎的入木三分。

   学了九年京剧却没有出路的牡丹江的姑娘秦燕,不得已来到香港做一个妓女赚钱。在每天接客都要路经的小巷结识了同样非法入境的小女孩阿芬,因而同病相怜成为了朋友。在护照过期后,秦燕回到了家乡。当她想用自己的钱重新开始生活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已经变了。生活的残酷相比在香港做妓女的那段时光有过之而无不及。婚姻失败,事业无成的秦燕收到阿芬自香港寄来的榴莲,那只有南方才有的所谓的“果王”,万般艰难的打开之后,却是一阵怪味袭来。她将父母拒吃的剩榴莲一口口吞下,尝尽了生活的万般苦涩。

    鲁迅先生有一个著名的铁屋子理论。在一个密闭的铁屋子里,没有门窗。所有人都将在睡眠中窒息而其,而这时候你是清醒的,你是应该将人们叫醒试图一起砸开这不可能被砸开的铁屋子,还是让他们安安静静的死去?然而这类电影的导演就是在铁屋子里大叫大嚷把所有人都吵醒的人,让本可以麻木的人们又纷纷陷入绝望。他们提醒着人们生活的阴暗,提醒这时时刻刻扑面而来的残酷,他们不温不火的将这巨大的脓疮戳破,流出脏血,然而伤口永不愈合。

   我们总是以为没去过的地方是好的,然而诚如《东邪西毒》里所言,人们总是想看看山那边有什么,当你千辛万苦翻过这座山时候,对面不过又是一座山。秦燕跨越整个大陆,从东北来到香港,又得到了什么?当妓女赚来的皮肉钱,让好面子的父母在结婚酒席上大肆挥霍。面对亲戚们艳羡的眼光,她只能尴尬着一一收下。学现代舞的表妹要求秦燕带她也去南方闯闯,她也含混着拒绝了。难道也让表妹去做妓女吗?秦燕与生俱来的善良和责任感不允许这件事的发生。然而在她的身上,亲戚朋友仿佛看到了南方满地铺满黄金,各个都想跟着她去捡拾。这一个巨大的谎言,秦燕没有开口说过,却在所有人的心里定了型,她也只好隐瞒。

   在脏兮兮的小巷里,秦燕拉筋抬脚练习当年的京剧时,她和她的梦想也靠的那么近。她也曾看见过她的梦,然而现实狠狠挤压让人沦落,曾经那么执着的付出阴差阳错同样一副身躯成为“老板们”的玩具,只为了那一点钱。她一天冲十几次凉,直到手脚起皮。而对话永远只有“老板,舒不舒服?舒服的话小费多给一点吧。”让旁观的人几乎掉下眼泪来。那种硬着头皮的讨好,那种为了金钱抛却自尊的自我厌恶,那种逃避无门的绝望,我们听得清清楚楚。她的观念并没有前卫到认为妓女是合理合法的正当职业。甚至是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尊严和生活责任感的人。她与她丈夫离婚的理由是“他天天在舞厅里混着。”她也要求男人的上进,顾家。而她自己也在打算用从香港赚来的钱做点小生意。从这里来看,秦燕仍然是一个思想比较传统的人,那么我们更可以想象她在做妓女的那段日子里是多么不堪与痛苦。用身体赚钱的她,独自在房内换衣服时候,仍然要去拉上窗帘,用这样近乎可笑的方式,来保持她那点可怜的自尊。

   身为一个曾经也许是饱含着向往离开了故土,来到他乡便想着闯出一番天地,不曾想竟沦落到社会最底层,靠身体和人格换来金钱,身在那个行业,甚至不能诚实的吐露自己的出处。也许问的人只是随口,但是听者有心,于是“湖南,新疆,四川”,但绝不会是东北。作为一个异乡人,却连自己的家乡都要逃避。个中酸苦,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懂。
      
     榴莲在影片中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生活。影片中榴莲第一次出现时,是一个青年用它将“护送”秦燕的阿飞砸昏。而阿飞醒后,却用刀将榴莲剖开,一口口吞下,表情异常坚毅。现实的确是这样,总在某些时刻莫名其妙的给人当头一棒,砸的你失去知觉。榴莲也象征着电影中的每个人,远赴异乡却成了妓女的秦燕,宁可在香港当黑户也不想回到家乡的阿芬一家人。他们外表如榴莲般坚硬,然而内核柔软,散发着矛盾的味道。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推卸生活的责任,成长,养活自己,成家,养活家人。每天每天重复同样的生活。有时候我会质疑这样的轨迹,出生到死亡这中间的一段经历到底有什么意义。生活总是处处雷同,最终一切堙没在岁月的洪流中。电影阐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疑问,然而无论是最终被遣送回大陆的阿芬,看似重拾梦想的秦燕,南下淘金的人们,都只是未来的未知数,生活的疑问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就如同电影中的那首歌所唱:不要问我为什么,你为什么要上学,你为什么要上班,你为什么要吃饭,你为什么要睡觉,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就是这样不想说。”

   影片的结尾,秦燕又重新穿上了戏服,大雪纷飞的东北,她终于又得以重拾梦想。看到这里,我只希望这不是导演的又一个讽刺,别让逃不出生活的观众们熄灭最后一丝憧憬。


  

   






 3 ) 铅华褪 心事有谁知?

看了《榴莲飘飘》,心里别扭了好长时间。

电影很明显地分成两部分,前半段描写东北女孩小燕在香港三个月的妓女生活,后半段则讲述她回到故乡,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出乎我的意料,影片一开始并没有交待来龙去脉,而直接把场景定格于小燕在香港生活的三点一线:栖身的小客栈、等活儿的茶餐厅和接客的情人旅馆。三个月的时间里,小燕奔波往返于这些场所之间,进行着一次次肉体与金钱的交易。随后时空转换,小燕不再是那个衣着光鲜的应召女,回到了她原有的生活轨道中。

几个月之后再次提笔试图写完这段观后感,才发现这电影里面最触动我的是时空变换在小燕身上所体现出的矛盾反差。在香港,小燕身穿时尚短裙,带着小巧的背包,涂脂抹粉,身姿窈窕地穿梭在破败的街巷中。每每路过寻常人家门口,都引人侧目回头。这些目光中可能有几分对她青春靓丽的艳羡,也有对她所从事工作的不齿。然而当她一次次面对着各色客人,满面陪笑卑微地要求多一点消费的时候,她的内心所经历的从挣扎羞涩,到老练冷漠的过程是旁人不能体会的。这一切甚至比她那娇嫩身躯所受到的凌辱蹂躏更残酷。而当她回到家中,她的外表变得朴实无华,就跟其他周围任何一个同年龄的女孩子一样。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认为她经商成功,赞许她的能力,她却无法启齿谈及在南方的日子。我相信小燕在家乡时的心是平静的,或者较之在香港更为接近平静。过去的经历、场景乃至人物偶尔打断她生活的平静,在她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然而她不得不继续面对那些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那是属于她的家乡,属于她的亲人,属于她的学校与同学,属于她的离了婚的前夫。纵然其中有种种她所不愿面对的现实,只有这些才是真正属于她的生活。当小燕的前夫唱了他“发自肺腑的歌”,当一群已经长大的昔日同窗戏谑地唱着“原始社会好”,我险些落泪。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又离开,带着梦想。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离开的人都清楚自己所期待的是什么。也许只有回来的人才清楚,不管在外面经历过什么,不管是曾经八面威风还是狼狈不堪,当他回归故土,他就又蜕变成原型。他所经历的一切无非在时间上发生过,在空间上存在过,真正称得上痕迹的东西,只留在他自己的心里。

 4 ) 谁是你的那枚榴莲

   有过一次问卷:用五种水果形容婚姻的感觉。
   
    分别是,与她第一次约会、思念她、与她结婚、婚后日子以及对她最终的感觉。中国男人回答的顺序是——樱桃、青柿子、苹果、柠檬、榴莲。另外一个美国男人回答——青柿子、柠檬、榴莲、苹果、樱桃。
    前者放榴莲在最后,品尝婚姻的味道成了深呼吸之后的勇气,站在高处俯视色衰的妻子,他说,即便妻子皮糙肉怪,我依然爱她。而后者,却是跨越低谷之后的醇美,一生走过,以清甜的樱桃终结。但凡何种排列,榴莲的味道,仍然是个挑战。
      
    郁达夫曾经形容榴莲的味道:“有如臭乳酪与洋葱混合的臭气,又有类似松节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食榴莲,成熟与腐烂那一瞬尤为销魂,也许只有它,才配的上尝试二字。白若凝脂的果肉,那种不寻常的味道,远远就钻入鼻孔,让人喜之甚喜,恶之极恶,爱恨往往瞬间迸发,最是爱憎分明的刚烈性格。
      
    爱榴莲,便有千万般爱法。犹如爱上榴莲般的女人。样子奇怪,气味刁钻,味道却隽永回味,让人无法停止的欲望,往往发生在品尝之后的惊喜中。冰爽润滑的榴莲冰淇淋、柔嫩香溢唇齿的榴莲布丁、浮沉翻腾的榴莲鸡汤……抛却身体之外的厉刺,榴莲在厨师手中变得温婉秀美,以一种微醺的媚态,跻身美食之列,在酸甜苦辣中散发迥异的一隅香,万千佳肴,榴莲,是需要掂量的美味。有些女人,称不得美,亦无伤大雅,近不得身又为她牵引。慧眼男人会冲破那尴尬的外皮冲入鲜美的内里,抱得甘醇的果实,这是别样的勇气,是煎煮烹炸之后的大火收汁。
      
    这样的爱情,绮丽而不奢华,如同松脆的榴莲酥,看上去已然面目皆非,轻薄的酥皮满满承载难以预料的滋味,安静站在透明粉红的纸托上,香从纤细的缝隙中矜持的散发,无论泼洒奶油、忌廉,眉目间仍是野性的神情。最不肯妥协的食物,即便被油烟烹炸,仍然桀骜难以驯化。“香味如蛇”,新加坡作家尤今曾如此诡异地形容榴莲的味道,看似粗枝大叶的果实,却有着蜿蜒细致的情愫,似蛇般扭转味蕾之上,让食客超然忘我。
      
    相传榴莲二字来源与郑和,从“流连”演绎到如今,被陈果摄入镜头。榴莲飘飘的伤感和浓重弥漫在影片始终,阿燕回到老家,收到寄来的一只大榴莲,和家人一起围坐桌前,渐渐远去的声音,飘逝在空气中。爱榴莲,就是爱上曾经苍茫、细碎的流年,爱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也许那是一个季节交错的光影,是味蕾遇到销魂的舞蹈,是需要细致琢磨、回味的吻。
      
    辗转反复的岁月中,谁是你的那枚榴莲?

 5 ) 原始社会好

陈果的三部曲,很早以前看的。就记得那首他们离婚时的对唱:

丈夫说要唱发自内心的歌,于是不管众人,自顾自地唱了:“结婚了吧,傻毙了吧,以后要赚钱就两个人花。离婚了吧,傻毙了吧,以后要打炮就买单了吧。”。

小燕此时振臂高歌一曲,唱了一首没有人能忘记的歌曲:“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男女光着屁股跑,男的追,女的跑,追到以后按倒地上搞一搞啊,搞的女的哇哇叫,掀起了原始社会的性高潮啊性高潮。”

两种心态,在戏谑的歌声里回复了单纯和青春,所有那些无法说出的滋味就融化在对呼啸而过的火车的狂歌里了。

 6 ) 《榴莲飘飘》:遥望

□ 沉冰


《榴莲飘飘》对我而言是一次奇特的观影体验。当我觉得它是一部关于妓女生活的纪录片时,它会突然穿插一段MV式的蒙太奇;当我觉得它离生活太近,显现的尽是苦涩甚至咸腥时,它又将镜头拉开,平静地讲述人生的诗情和禅意。它看似平实地记录着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可看完全片我才发觉,片中无一处闲笔,导演凭借艺术功力把生活片段切割整合,并神奇地将融入了自己人生感悟的故事还原为生活的原貌。在这个布满烟火气的故事里,他乡与故园、将来与过往两相遥望,而片中的重要道具“榴莲”则在这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中从容穿梭。



他乡与故园



故事的主人公秦燕是从牡丹江来香港谋生的黑市居民,她本可以在家乡过着安稳的生活,却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幻想而背井离乡,甘愿在香港这个繁华都市的角落做着最卑贱的工作。她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无暇顾及外面世界的精彩,平日所见不过是自己活动范围内的穷街陋巷,所以她只能从香港的挂历中欣赏他乡的风景。秦燕处境的诡异就在于身在真实的他乡而幻想中的他乡依然遥不可及。

支撑秦燕的是对他乡的幻想,这幻想来自距离感。距离产生差异,内地与香港的差异在片中随处可见,生活习惯上、饮食上、观念上都有种种不同。而当秦燕来到香港并渐渐融入香港时,这种距离感就被打破,差异也慢慢消失,再加上生存压力的逼迫,外面世界的无奈取代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对他乡的幻想就消弭于无形。

来自深圳的阿芬一家同样怀揣着对他乡的憧憬来香港讨生活。当在他乡的生活无以为继时,秦燕选择回到故乡,而阿芬的父亲却决定让一家人留下来,并在买来国外的水果榴莲时继续着对另一个未知之地的幻想。

秦燕和阿芬的友谊因榴莲而生,但归根结底是源于她们相同的境遇。因此不妨将阿芬看作未被玷污的秦燕,那么片中出现或提及的三个地点:牡丹江、香港、外国便成一种递进关系,在牡丹江遥望香港,在香港又遥望外国。到达他乡后,他乡便成故乡,于是开始向往更遥远的他乡。

片中其他人物对他乡也充满好奇,只不过眺望的目光与秦燕相反对。他们在秦燕的描述中想象着那个会下雪的北方城市。甚至秦燕来自何方都不重要,她即便撒谎说自己来自湖南、新疆,也能满足他们的幻想。



当身处香港的秦燕怀念故园的同时,留守牡丹江的她的家人和朋友却强烈地向往着他乡,坚定地相信美好的生活一定在别处。于是连牡丹江小吃店的匾额上都写着“旺角”二字,于是任凭秦燕百般规劝也阻挡不了其表妹及前夫南下的步伐。面对惨淡的人生,脆弱的人们都认他乡作故乡,弃故园成废园。只有在异乡漂泊过的秦燕明白,牡丹江或香港,大江或大海,并无本质的区别,两个城市的烙印在秦燕身上交叠,片头两座城市的远景的叠化正是对秦燕生活的象喻。



未来与过往



本片明显地分为香港和牡丹江两个段落。从空间上看,香港段落讲述对他乡的幻想,牡丹江段落讲述对故园的怀恋;从时间上看,香港段落讲述对未来的憧憬,牡丹江段落讲述对青春的追忆。具体而言,每个人物又处于不同的时态。阿芬是将来时,在尚未成人时就完成在他乡与故乡之间的轮回,可以不用付出碰壁的代价而在家乡平稳地度过一生;秦燕是现在时,经历了青春梦幻,也经历了梦碎心灰,又回到原点;秦燕的亲友则是过去时,他们比秦燕晚一个时态,不明白秦燕的尴尬,或者像秦燕的父母固守着以往的生活,或者像秦燕的前夫,面对未来和外界,盲目勇敢和乐观。秦燕前夫等出走的人们注定要驶向秦燕的“现在”,秦燕无法阻拦也不能阻拦,谁也不知他们的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偏转,也许比秦燕的“现在”更差,也许更好。

生命是一种历程,香港的历程太不堪,任秦燕不停地洗澡也抹不去屈辱的痕迹;青春的历程太美好,但任凭秦燕们再怀念,它也已成镜花水月无法挽回。片中最动人的部分即是秦燕们在戏校回忆往事的段落。排练厅被废弃,镜中出现他们当年练功时的情景,他们在窗外回忆的谈话声在空荡的排练厅中回响,这样的视听语言让秦燕们的青春仿佛近在眼前,又听不清抓不到,平添惆怅。青春时对爱情和生活的理想早已走了型变了味,他们只好到铁道边用玩世不恭发泄愁怨,导演也借此用看似粗鄙的方式指导了一场充满诗意的青春缅怀仪式。





正是因为充满变数,未来才显得如此激动人心;正是因为青春已逝,过往才显得如此感人肺腑,所以在结尾,未经世事的学舞蹈的表妹和学京剧的前夫都放弃了最初的理想,义无反顾地走出故乡、奔向未来,而看尽繁华的秦燕则捡拾起年少时的梦想,穿上戏服、回到过去以直面未来。



榴莲,榴莲



本片落脚于戏,让主人公重回旧日梦想,不仅完成了影片在情感上由淡转浓的递进,也使这样一部表现颓败生活的影片不至于颓丧,比一味浪漫的影片更质朴,又比一味现实的影片更有力,而勾连浪漫与现实、令影片不做作也不乏味的恰是榴莲。描绘浪漫与现实悖论的电影并不鲜见,难得的是本片将此悖论放置于一件事物之上,举重若轻地完成叙事、表达思想、抒发情怀。

在香港,榴莲把居住在同一空间的秦燕、耀仔、阿芬及街头男孩原本毫不相干的生活串联起来,让秦燕与阿芬相识;在牡丹江,跨过千山万水被运送而来的榴莲令发生在不同空间的故事发生关联,让秦燕与阿芬的友情得以升华,相隔千里的两个灵魂遥相呼应并互相影响。也许正是重返家园的阿芬让秦燕在故乡安居,不再离开。

榴莲是连接生活碎片的黏合剂,也是推进叙事的重要线索,它不仅穿越空间也穿越时间。作为异域水果的榴莲对于片中大多数人都难得一见,它代表未来与未知,而当返回牡丹江的秦燕收到榴莲时,它却代表在香港那段百味陈杂、不足为外人道的过往。

榴莲既是幻想又是现实,它让生活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生命相互交织,并折射出不同个体对幻想与现实的不同态度。

阿芬在信中说榴莲“吃的时候很臭,慢慢地又觉得很好吃”,表达了一个孩童对生活最真挚的感受;而阿芬的父亲见过世面,不甘于现状,所以骂妻子蠢,“不懂吃好东西”;阿芬的母亲随波逐流,不愿尝试,所以骂丈夫笨,“买了两个臭东西”。秦燕的父母凭借生命体验一语道破东南亚的榴莲不过是东北的臭豆腐,于是宁愿守着臭豆腐也不肯吃一口榴莲;秦燕的好友急迫地想知道未知世界,哪怕榴莲那么难看、难切,也要亲口尝一尝。秦燕遭遇过现实与幻想的双重洗礼,面对榴莲她更平静也更敏感,她将父母剩下的榴莲一口口吞下,甘苦自知。如果说榴莲是吃出来的一个悖论,那么人生就是活出来的一个悖论。



以前总喜欢戏剧性强、文艺腔重的电影,喜欢在编导浸透情感的笔触中感受大悲大喜,现在也开始试着欣赏用最真实的笔触描摹最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表面上这样的影片无悲亦无喜,而细细体味才发现平淡背后是更浓烈的情感,更昂扬的精神,蕴含其中的情绪似乎要冲破沉滞的表象、饱满欲滴。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尊重生活的本原质感,将情感与思索收敛于内,比雕琢生活、释放情感更需功力。

片中我最偏爱的两场戏都与榴莲有关。一场是阿芬瘸腿的爸爸买回榴莲与家人分享,却不知如何打开,好不容易打开了,家人又嫌它臭拒绝品尝。镜头在一旁静静地记录着这一切,音乐响起,甜蜜与辛酸从画面中缓缓渗出。幸福往往不是付出与接受的对等,而是一方想要奉献一切却不知对方渴望什么的错位。另一场是秦燕与好友分吃榴莲,一群青春不再却一事无成的人仍然对未来满怀希冀。爱人不见了,理想破灭了,窗外的烟花绚烂依旧。


榴莲饱含了导演对生活的透彻理解与无限宽容,他用榴莲勾勒出现实一种——它是丑陋的、棘手的、臭不可闻的,回味起来却又是香甜的。榴莲飘飘,飘过他乡与故园,飘过未来与过往,其中的苦涩与甘甜弥散于现实的空气中,又碰触到人世的冰冷,终于凝结成雪,飘落下来。
2007-4-5

 短评

青春电影。背景又有陆港区隔,又有东北下岗,糅合的真是精彩。秦海璐的线自然很丰富,阿芬的副线也很饱满。榴莲的象征性太强了,在全剧中的几次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可以让影评家们大展拳脚。在牡丹江的部分,很难让人想到这是香港导演的作品。浪漫自然是浪漫,但又很朴实。没有过分的抒情,点到为止。

7分钟前
  • tiiiiin
  • 力荐

三星半。香港和东北的两极对比,榴莲壳坚味臭,但是果中之王。后半段和之前感觉不是同一个故事,陈果的现实残酷又无情,迷茫不仅存在回归前后的香港,也发生在每一个现代化进程中失落自己的城市身上。

10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挺无奈的,但是缺少力度,感觉只是很多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堆砌。不过在所有描写北姑的片子里还算是不错了,只是秦海璐把小燕内心巨大的矛盾和茫然演成了一种无所谓,看起来有点空洞,没有灵魂,比《香港有个好莱坞》里周公子的演出要差一些。p.s.吐槽下陈果片子里的北姑总叫“东东”,><

13分钟前
  • 小枫
  • 还行

生活也是一榴莲,我们捏着鼻子走进它,又有多少人能最终从恶臭中吃出甜蜜

14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低端人口生活片段,贫民诗意。非专业演员。朴素自然下的精心设计。本地人与过客的责任感是不同的。工厂记忆。即使回到家乡,她也不再是她。不能说的秘密。街头的政治口号&没有出路的人,原曲&民间改编的词,旁人眼里的风光&自我心理的苦闷。connection: 细路祥。赞陈果、表演、摄影、剪辑。四星半。

18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之前就觉得陈果把香港拍出了汾阳的感觉,这一部下半段里的东北戏就真的太像贾樟柯了……一个学京剧的东北人跑去香港做小姐,陈果很擅长找到这样一些颇具象征意味的点……看完很想吃榴莲,我才意识到我这辈子还没吃过榴莲。

21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陳果有意無意地讓《榴槤飄飄》向「九七三部曲」靠籠(小芬及其一家的橋段、電視機裡頭的中秋,還有那個在《去年煙花特別多》中被家賢打穿口腔的小混混(貌似跟本片裡頭的那個小混混是同個演員))。電影很是缺乏力量,尤其後半段。

22分钟前
  • 熊仔俠
  • 较差

陈果作为一个香港人居然对东北有如此深入的认知~~

2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秦海璐出演第一部电影就成为金马影后,堪称华语女演员的一大传奇。她不怕扮穷,不怕扮丑,只为把这个角色演绎得更加真实,丝毫没有中戏学生的包袱。她饰演的阿燕住在狭窄混乱的出租房,在床上吃盒饭、抽烟的片段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将一个失足少女、底层人士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肉体的状态演绎得入木三分。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感觉整个故事被硬生生的分割成了两部分,在我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镜头里已是白茫茫的积雪。还是喜欢影片的后半部分,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东北的小城市。改革中被遗弃的角落里,一群人在冰天雪地里挣扎喘息。

30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整个中国是分裂着的。大陆和香港的分裂,南方和北方的分裂,留守者和远行者的分裂。

33分钟前
  • 王大盆
  • 推荐

小燕回东北和老同学们唱的两首歌特有意思啊!原始社会好啊原始社会好!

37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90年代最流行《围城》和《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其实,里面的世界也一样啊。我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听见对门的哥哥说要离开企业回青岛时我非常不理解,因为那时正是我调皮捣蛋的黄金时代,我觉得做工厂子弟应该很开心的呀。。。陈果这片子差在对里面的世界还不太了解,可能和秦海璐从小在戏曲学校长大的经历有关。并且,铁轨和火车站不是这样玩的

42分钟前
  • 欢喜陀
  • 还行

离开香港的最后1小时,她还在接活。飘飘榴莲是香和臭的集合,就像北姑这份职业一样。一直觉得中国这么多女演员,惟有秦海璐称得上是“人民艺术家”,因为她能把中国最平凡卑微的女性演得丝丝入扣,同时挡住任何猎奇的目光。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关于内地人对南方,对香港,对花花世界“闯荡”的向往以及现实的出入,我觉得这部片子是很不错的。正如阿芬被遣送回大陆后说的:其实这样才好呢,因为这里才是我的家。不过,有多少人能明白呢?主角回到山东后的那一段,我个人感觉太长太散漫。如果着重香港多一点会更紧凑更有中心感。

49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表面的风光艳丽是无法自赏的,那是供别人羡慕的。不能言诉的过去和拼搏,只能以沉默和谎言替代。南方,是一个遥不可及却人人趋之若鹜的梦。

5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无论是外来文化浸入本土,亦或本地人的背井离乡,就如同榴莲,或许外表看来并不被人接受,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生活也是一榴莲,我们捏着鼻子走进它,又有多少人能最终从恶臭中吃出甜蜜。有关香港,有关东北;有关赚钱的理想,有关南方的梦;有关小姐,有关尊严,有关爱。

53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我们向往的生活和我们现实的生活之,间就是一个榴莲的距离!带着坚硬的利刺和难以消化的气息!

55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香港作为榴莲的形象(外表坚硬,气味排外,内里柔软)植入外来人的心。后来小芬给小燕寄的榴莲,暗指她在牡丹江已经跟南方水果榴莲在北方一样,格格不入,同时也提醒着她在香港的曾经。无论是外来文化浸入本土,亦或本地人的背井离乡,就如同榴莲,或许外表看来并不被人接受,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榴莲在我看来,并不好吃。故事始于细路祥同时发生的,阿芬也在里面出现。

58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原来Fruit Chan是香港的贾樟柯呀!影后没看出来。

1小时前
  • 飞天PP猪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