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光

HD中字

主演:玛丽·瑞莱,Amira,Chemakhi,Sylvie,Richez,玛丽娅·路易莎·宾格,Basile,Gervais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8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绿光 剧照 NO.1绿光 剧照 NO.2绿光 剧照 NO.3绿光 剧照 NO.4绿光 剧照 NO.5绿光 剧照 NO.6绿光 剧照 NO.13绿光 剧照 NO.14绿光 剧照 NO.15绿光 剧照 NO.16绿光 剧照 NO.17绿光 剧照 NO.18绿光 剧照 NO.19绿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绿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夏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巴黎女子戴尔芬却陷入了忧伤与烦闷中刚刚和前男友结束恋爱关系,本来约好与她一同度假的女友也放了她鸽子。尽管其它许多好心的亲友邀请她一同度假,但是她却一一拒绝了。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度假计划,只有她看似要独身一人困在巴黎过冗长的夏天。她寻寻觅觅,终日游荡在各处,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情人,但是所遇之人皆不能触动她心。在马赛海边,她听说了关于绿光的传说:谁能看到绿光,谁就能得到幸福。落寞的她打算返回巴黎,在车站,一个男子对着正在阅读小说《白痴》的她微笑,戴尔芬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她主动邀请男子去海边看日落。在灿烂的光辉中,男子对她表白,而她却固执地等到绿光才给出答案。脱轨大三元2019浪漫满屋哈姆雷特2015远方2020无耻之徒(美版)第三季你是夜晚别动我的抽屉李白之天火燎原台北异想不该凋谢的玫瑰《破戒》:《一百零八》007之明日帝国英语我是机器人私密日记天际浩劫逆天邪神归来欲望都市纪录片真爱不忘寻找女神@娇阿依反诈风暴之罪恶来电就这样…第一季奇怪,我怎么会单身?人鱼朵朵路德:落日之殇怪形前传百日告別幸存者2014摘下你的面具奥秘实验室9号秘事第八季封锁2022La jefa左耳早上下班的女人如果没有遇见你难忘同窗情我的女友是保安魔战真心遇上大冒险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国语芦苇之歌

 长篇影评

 1 ) 《绿光》:一个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故事

夏天和长假一起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了出游计划,原本也有计划的戴尔芬因为同伴的突然失约,导致计划泡汤,假期一天天临近,眼看着身边的亲人好友都在为出游做着准备,而此时被剩下的戴尔芬,愈发的心烦意乱起来......

这是《绿光》的开篇,是一个我们生活中,很经常遇到的情况。这个开篇,让我想当然的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旅途中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的电影,看到最后却发现,这是一个关于女孩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故事。

戴尔芬是这个故事里的女孩,她矛盾又纠结,想融入又不愿融入,想追寻自己的内心,又难以忍受追寻路上的痛苦,在这么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身上,看到了很多我自身的影子。

开篇的插曲只为引出戴尔芬真实的内心,如果没有这个插曲,也许她就一直这么过着,不会有什么问题,而有了这个插曲,能打乱她的节奏,让她不得不面对这一切。面对真相也许一开始会逃避,会否定,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和旁人的点醒,她总有一天会真正认识自我,同时也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痛苦与挣扎,也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她才会真正接受自我。这个过程被浓缩进了九十分钟的故事里,这个故事就是《绿光》。

一、否定自我

戴尔芬与好友们的下午茶聚会上,面对好友给自己的定义,戴尔芬一面极力解释,一面又觉得很受伤,她不承认自己的孤单,也不承认上一段恋情已经过去的事实,更加不承认自己的格格不入,她一面说着朋友掌控过多话语权,自己没机会表达导致没人了解自己,可当好友停下来让她说的时候,她又很难具体说出什么,到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哭泣。这里的眼泪,可能是戴尔芬因为好友的不理解,可能是因为假期没着落,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搞不懂自己。

这一幕拍的很好,四个女孩的服饰,一黑一白,一红一绿,对比强烈,性格鲜明,好友的咄咄逼人看的人恼火,戴尔芬的矛盾纠结又看的人着急。

二、认识自我

在乡下别墅度假的时候,戴尔芬与同桌其他人关于素食主义的讨论,是电影进行到此处,戴尔芬话说的最多的一次,关于自己为何不吃肉,为何吃素菜,她的理解,她的心里,这是她第一次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这些话看上去是说给餐桌上其他人听的,更像是说给戴尔芬自己听的,这一次讨论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与上一幕的极力反对相比,这里的戴尔芬终于看到了好友眼中的自己。

三、痛苦迷茫

认识自我后的戴尔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迷茫,于是在一群人的出游中,我们看到独自走开,无法承受孤单哭泣的她;也看到一会儿去山里,一会儿又要回巴黎的她;还看到那个尝试与陌生人结伴,与男人搭讪,最后又因为厌恶跑开的她.......

四、接受自我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戴尔芬是什么开始接受自我的?一开始以为是她听到其他旅客们在谈论绿光的时候,后来仔细想想,应该是她从临时组成的四人队伍里跑开的时候,对于爱情,她始终都在等待,等待所谓的一见钟情,所谓的浪漫奇妙,说是幻想也好,不现实也好,总之不是那种目的明确,有今天没明天的露水情缘,这从来都不是她追寻与等待的,但追寻心之所想这条路走得太辛苦,也太孤独,她承受不住这份痛苦和孤独,所以她妥协了,她试着改变自己,融入别人的节奏,可真正身处其中后,看着眼前陌生男女的打情骂俏,她真实感到的只有厌恶,于是她跑开了,跑开那一刻的戴尔芬,才真正接受了自己。当她真正接受自己后,所有的相遇与浪漫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看完四季的故事后,我觉得侯麦是一个比女人更懂女人的男人。他把女人那些难以言说的无名思绪看的太透了,在《绿光》里,带领观众看着戴尔芬一路走来,从否认自我,到认识自我,到痛苦迷茫,到最后的那一抹绿光的出现,让观众看到了接受自我后的喜悦,这个过程太暖心,太阳落下地平线的瞬间,出现在天边的那道绿光,其实就是人心中苦苦追寻的东西。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部如此温暖的电影。

 2 ) 侯麦偏爱摩羯女子

我原本对星座不感冒,因为《绿光》居然对此开始发生兴趣。

彻头彻尾完全讲摩羯座女子的电影,主演Marie Rivière本身也和剧中人一样是摩羯座,影片里头甚至还有两处煞有其事地谈及了星座与人性格命运的联系。
侯麦一贯擅长洞察人心,厉害到故事与现实叫人难分真假。
听说,原来他的创作源头之一就是与别人的谈话,特别是和他电影的主创人员,他的演员们之间的交流,然后在这许许多多的互动之中,结合他自己的想法,才写出一幕幕剧情。《绿光》本片编剧之列中也包含有Marie Rivière的大名。

看了《绿光》,就是惊奇于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如此相似的人生,莫非真的性格决定命运,而星座研究是史上最强大的统计学成果?

有意思,即使摩羯座的人是那么地对自我失望,在人群中沉默不安,认为全世界也没人会真正能够关爱自己——仍然有侯麦无声耐心地关注着,并且加以细细地描画,这真是让人受宠若惊。

故事说的是花都小秘Delphine临度假前被人放了鸽子,单身的她找不到旅伴又恐惧孤独地一个人上路,遂与女友一同返乡度假,朋友的家人平凡随和,不知怎的却让Delphine感觉自己愈加孤立怪异,朋友想帮助她找男伴也没能成功,于是悻悻地返回巴黎。
孤单的她又挂念起分手2年的男友,于是又想到去前男友的山中故居,但孤身一人游故地的感觉尤其凄凉,当日就逃回了巴黎。
长长的假期仍没有结束,Delphine第三次出发来到海边,她听到老人们谈论起稀有的绿光,记在心里。年轻的Delphine在海边也没有摆脱孤独,偶遇一瑞典女子,有两个男生上来搭讪,她又再次逃开。
终于假期将尽,在返家的车站因为手中书而结识一位陌生男子,对他有好感的Delphine与其结伴去海边,终于在他的陪伴下见到了绿光。

就是这么一个有点琐碎,絮絮叨叨的片子,结尾真是鼓舞人心,但是前半部的线索和细节对同是摩羯座的我来说真切到可怕。

比方她念念不忘分手的未婚夫,回顾以往尽怪罪自己不够好,每每接到他电话时,流露那种宁静、陶醉于柔情的口气
而好朋友怨她老是不快乐,却又不出去找人,她自怨自艾地说“没人会看上我”,接着又为自己找理由说“我心里还有他”
在乡下,孩子问她“你没有男朋友吗”,她不自在地撒谎说“我当然有阿,我有很多”
路上怪模样的男子对她说“您很美”,她一点没有欣喜,反而像受了侮辱一样怒诉对方
……
看《绿光》时,我们也会觉得Delphine其实是个不错的女孩子,但是她有种奇异的悲观和不自信情愫——天地苍茫无人境地会让她想哭,艳阳高照包围在乐呵呵的度假人群中她依旧不快乐,甚至像是身穿盔甲般完全隔离在欢乐的人海之外;朋友的家人关注她令她浑身不自在,可与瑞典女孩一起时一旦被冷落她就越加一言不发,最后干脆逃走;总是认为自己不好不美,别人夸她也觉得不可信,但即使这样仍然对男人很挑剔。
直到最后,我们发现,如果有异性不那么咄咄逼人焦距在她身上,而是与她分享共同爱好或其他身外物,温柔地相待倒是能让她放松了下来。


我很喜欢绿光所代表的——作者没有说遇到绿光你就能找到幸福,他说的是绿光会让你“读懂自己”——读懂自己,认识自己,也理解周遭的人们,这才是一个人获取幸福的唯一途径。

--------------------------------------------------------------------------

最后,也想谈谈与《绿光》同处“喜剧与箴言”系列的电影《飞行员的妻子》。

同样由Marie Rivière主演,如果说《绿光》充满着关爱,那么《飞行员的妻子》则完全是揭露了摩羯女子的另一面劣根性。

Anne爱上有妇之夫的飞行员,恋爱过后,飞行员竟一去不回,Anne遂与比她年轻的Francois交往。一天,飞行员再次出现,被Francois撞见,于是展开一场跟踪游戏。

Anne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显得如此无私,即便对方曾不告而别有负于她,她依旧对他难舍难分。他清晨来临打搅她睡眠,也会令她觉得如置梦幻。

而面对自己不喜欢又勉强在一起的人时,摩羯女顿时会变得很可恶——那个Francois就是爱她而她不爱的人,Anne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Francois无论外貌、职业都远不及飞行员,充其量是Anne空窗期的替代品(摩羯女是有点物质加势利的)。但是Francois是真正对Anne好的人:Anne家的水管坏了,他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奔忙,Anne却还嫌他一直来打搅自己(真是冷酷无情)。Francois为能跟Anne多见面,甚至想把工作辞掉,Anne对此坚决反对,其实她是不想多跟Francois在一起,同时也不愿意担责任(挺自私的阿)。后来Francois真的生气了,Anne又虚假就为自己辩护,外加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

我觉得这其实也是摩羯座经常孤独无助的原因,明明很理性地看待世界,但是又顽固地坚持内心感受,既可以卑贱到任人宰割,也可以残忍到冷面对待关爱……真的,我们根本做不到左右逢源,甚至没办法说服自己忘掉该忘掉的,去爱值得爱的,所以还是孤单地一根筋下去活得比较心安。

 3 ) 爱是一道光

侯麦用九十多分钟的时间铺垫了一场偶遇。摄影机追随女主孤独又焦躁的步伐走走停停,无目的地游移视线。她想有人陪,却总是拒绝靠近她的男人;她害怕孤独,但又不想挤进人群;她有奇奇怪怪的原则,情绪容易失控,找不到倾诉的源头。这是侯麦最好的一部关于孤独和爱情的电影,简单而纯粹,抓住了爱情的神秘感。

[绿光]是一部形式上非常“无聊”的电影:女主多愁善感,长假来临,没有心仪的朋友陪在身边,独自四处晃荡,倍感寂寞。她的无聊有着令人着迷的共鸣力量,诠释了极其私人化的在人群中形单影只的孤独。这种孤独既不是源于离群索居——女主的身边有关系融洽的朋友、家人,常能遇到聊得来的陌生人;也不是不受欢迎所致——多次有男人搭讪女主。那是一种在人群的欢乐声中,突然独自安静下来,才能感受到的孤独。

侯麦用日记体的方式切割女主戴芬的假期生活,每幕戏的开始打出周几的字幕,相互间唯一的联系是主角戴芬——她在这天干了什么。打电话、见朋友、聚餐、独行、闲聊,如是累积她的孤独情绪和对爱情的渴望。

镜头时而与戴芬保持距离,拍摄她一个人走在满是游客的沙滩、冷清的山路、寂静的乡村、清闲的公园,时而慢慢推近,注视她,聆听她。侯麦以此赋予了影片强烈的临场感,加上毫无戏剧性的剧情设计——对日常行为的纪录,让戴芬的孤独贴近真实生活。

即兴发挥是侯麦从“喜剧与谚语”系列开始深入尝试的影像风格。他把1960年代兴起的法国真实电影运动的创作理念带入到剧情片中。

真实电影是一种纪录片创作流派,强调导演和摄影机介入到纪录过程中,代表作是让·鲁什和埃德加·莫兰执导的[夏日纪事]。导演带着问题走上巴黎街头、走进工厂、走入公寓,寻访年轻人,与他们倾谈,打开他们的想法,让不同身份、职业、年龄、国籍的人,在摄影机前坦陈生活思考和困扰。侯麦对此种创作,非常认同,并在剧情片中大量使用纪实手法,重视日常对话和即兴发挥。

剧本阶段,侯麦与主演经常见面聊天,进入她们的生活,甚至会去她们的房间,寻找适合的情境,设计人物个性和台词。[绿光]是侯麦第一次尝试在剧本中大量加入即兴发挥。他在和女主角聊天的过程中,把话题引向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拍摄时,设计便于女主即兴发挥的情境。片中大部分场景(闲聊、独行、休闲等)具有即兴发挥的空间,像在纪录现实人物的生活和对话。

侯麦让镜头也变得“即兴”(也可能是精心设计出的即兴)。当人物在说话时,摄影机会移开,随意拍摄其他角色、周围环境,像把观众带入现场观察;或者是将镜头稍稍拉远,收入角色说话声的同时,混入清晰的环境音,将画面重心从对白转移到情境,突出主角疏离的心情。镜头失去了拍摄主体,即兴移动。

[绿光]的故事开始于长假来临前的两周,戴芬在公司接到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对方不能和她一起度假了。戴芬的脸色立马变得难看,除了这位朋友,她想不到还能找谁一起度过漫长假期。她可不想一个人旅行。第二天,戴芬和另一个朋友见面,心事重重,朋友劝她再找个伴,或者独自去旅行,主动结识陌生人。戴芬一脸尴尬,这对她来说是很难的事情。

这个世界,总有些人,内心抗拒一些在其他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却又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想法或原则。戴芬总是抱怨孤独,但又不愿意像朋友那样,对陌生人敞开怀抱,享受一群人的欢乐,放开内心的种种枷锁。

朋友建议戴芬报名旅行团,她不愿意跟团旅行;家人邀她团聚,她不想如此平平无奇地度过假期;加入到朋友的家庭大聚会,玩了一天后,她又感到不自在,想要离开。无论何时,她都没法忘记自己是“一个人”,即使身边朋友如云,而且总有男人想靠近她,她还是感受不到有融入彼此的快乐。

放在今天,戴芬可能会被贴上“矫情”“做作”的标签。她的孤独,确实是一种需要拿捏得当的情感,就像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极易被人误解成自以为是的清高。侯麦的高明在于捏准了它的度,他真正懂得这种孤独体验。或许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政治立场保守的侯麦,在激进的新浪潮导演中间,也曾感到过孤独。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绿光》是本片的灵感来源,侯麦在电影的后半段通过五名老人的对话,植入了小说中最重要的神秘情节。此时,百无聊赖的戴芬正好从他们身边经过,偷听了谈话。老人们说到,绿光是太阳落下时闪现的一道光芒,极其罕见,看见它的人会变得敏锐,判断出爱情的真假。

戴芬相信了这种神秘中的浪漫。她还是和之前一样,一个人到处消磨时光。几次有男生和她搭讪,都被她无情拒绝。当她准备放弃旅行回巴黎时,在火车站遇到一个男人盯着她看,那时她正在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之前也曾有男人在路上跟随她,她本准备坐椅子上看书休息,当男人试图靠近她时,她立马厌烦地起身离开。

这次,戴芬没有厌烦地躲开,而是主动跟男人搭话,邀请他看日落。当男人向戴芬发出约会邀请时,她突然变得紧张,看着落日,激动落泪。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哭,但男人抱着她,随着她的目光看向落日。绿光出现的一瞬间,戴芬异常兴奋,男人看她又笑又哭,也跟着笑了。

影片结束在绿光出现之后的落日余晖中。戴芬和这个男人的邂逅过程,和之前被她拒绝的搭讪没什么不同。爱情的神秘和浪漫或许正在于此,看对眼了,就是邂逅,看不对眼,就是孤独。之前,从戴芬朋友口中,我们知道有个男人期盼着她去找他,朋友建议戴芬去找那个男人一起度假,她苦笑了一下。所谓孤独并不是找不到人陪,而是找不到最合适的人相伴。

(原载《看电影》12月刊)

 4 ) 绿光·奇迹·侯麦

有人研究候麦,我凑热闹借来《绿光》一睹为快。原来看过不少介绍候大师的片子,挺感兴趣的,可惜很不好找。

真的觉得闷,大概我还不是纯正的知识分子,不然应该会对影片有惺惺相惜之感。影片就是讲述了一个单身女子寻找理想爱情的故事。在与旧日恋人分手以后,德芬面临着独自度过假期的苦恼,影片以日记的形式一页页地翻开德芬的假期旅途。

出去旅行是为了排遣失恋的孤单也是为了寻找心中纯粹的爱情,可是无论走到哪,她都无法真正放松自己融入朋友圈中去,一股难以言传的对于爱的渴盼如影随形,但是寻寻觅觅终不得的失落和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寂寞苦闷让她不断地离开又不断地回归。这种期待与失望、渴望与畏惧的矛盾焦虑让德芬无所适从,她几次看似毫无来由的哭泣就是这种心理的微妙呈现。

度假时,德芬听见有一群人议论“绿光”,绿光可以使人洞见他人的感情和自己的内心。德芬一直希望能够碰见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在她几乎放弃等待决定再次回到巴黎的时候,她遇见了青年万桑——一个看上去阳光健康的小伙子,两人攀谈起来似乎很有共鸣,便一起来到度假地的海滨欣赏日落,就在太阳隐没进水面下的一刻,传说中罕见的绿光出现了,德芬欢呼着喜极而泣。 关于电影语言,首先很有纪实风格,但是有别于新现实主义或者贾樟柯等人那种粗糙冷酷的现实,可以说是一种清淡的质朴,像是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的一种电视纪录片,尤其是很多人物对话场面像是纪录片中的采访。

其次,镜头的使用。影片的节奏相当缓慢,镜头总是缓缓地在主人公周围徘徊,或者是在她独自游走的时候、或者是在她与朋友们散漫聊天的时刻。一天(片中以几月几号的字幕形式来展现)基本上可以算影片的一个段落,而往往几个长镜头就组成了一个段落。

再次,因为对话较多,所以影片在景别运用上主要依靠一些中近景镜头。镜头在几个人物之间缓缓地横移。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不多的特写往往用在物件身上,如地上的扑克牌、柱子上的启示等。

最后,声音语言的运用。影片以大量人物对话连缀成片。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几个人物对话的时候,声画合一与声画分立并存,扩大了画面的容量、使人产生更多联想。音乐的运用也颇耐人寻味,每当孤寂中饱含激越的小提琴响起来的时刻,总是在女主角踽踽独行的时候(她前后两次无意捡到纸牌是都伴有音乐),似乎在暗示着未来会有奇迹发生。

我有些怀疑这个结尾是否太过巧合圆满,柳暗花明的奇迹真的降临了吗?万桑真的是德芬苦苦寻觅的理想爱人吗?很难回答。影片的戛然而止或许也代表着候麦不置可否的态度。 2008观影

 5 ) 绿光

这是种神奇的绿色,一种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在调色板上重现的绿色。即使在大自然中,在植物如此丰富的色系里,在海水最透明处的色彩中,你也找不到这样微妙的绿。如果天堂有绿色,那就该是这种绿,它也许是真正的希望之光。
——儒勒·凡尔纳

很早以前我的电影迷朋友hhtsiu给我推荐侯麦的电影“绿光”,说我一定会喜欢。我当时对侯麦一无所知,只觉这个标题一听之下就有让人有点想入非非。它带着些梦幻的,内省的,唯美的气息,想象中会是一个充满内心戏,画面非常精致的电影。

结果全然不是这样。这个电影最打动我的,居然是那种朴素的镜头语言和强烈的真实感,还有侯麦对女性心理精确到让人吃惊的把握。
故事的背景和情节都很简单,那是法国的七八月份,所有的人都在筹划去哪里度假,单身女子Delphine却找不到人同行。这个环境的设置太真实了,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我曾经非常熟悉的那种生活气氛里。每年七八月间,人人无心工作,所有人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打听:“你什么时候休假?”“你休假去哪里?”“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办公室里空空荡荡,即使还在上班的人也干不了什么正事,因为你要联系的人全都不在,空气里弥漫着懒洋洋的味道。

Delphine的生活状态,大概能让所有的大龄单身女子找到多多少少的共鸣。她只是个普通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和男友分手两年了,却始终是孤单单一个人。她的感觉纤细,有些脆弱。有的人可以忍受孤单,她不能;有的人可以为了不孤单而随便找个伴,她不能。内心有渴望又有坚持,造成了她最大的矛盾。她的生活好象没有什么光彩,但她却隐约期待着幸福有一天会到来。

这个电影没有什么情节,只是Delphine在巴黎和外省之间的三次往返。从她和周遭人的关系,我们能看出她是有些不合群的。她吃素,对任何剧烈的活动都没有兴趣。长期的单身生活让她更加敏感,她害怕别人问起她的个人问题,时刻准备好为自己辩护。是的,我们看见她总是在解释:“我其实很愿意倾听啊。”“我很乐于接受外来事物啊。”“我并不难相处。”“我吃素是因为我不忍心看到动物受伤害。”“我有男朋友,只不过我们现在不住在一个城市。”可是她知道到底这一切的自我辩白都是无力的,因为她的孤单显而易见。所以她在整个电影里有多达五次的哭泣场面,有时甚至是在陌生人面前,无法控制。

即使是在这样的处境里,她仍然有所坚持。她的女友教她去和陌生人搭讪,她不愿意;有陌生男人在巴黎的街道上跟着她,她把他当登徒子甩了;海滨的瑞典女孩一下就和两个陌生男人打情骂俏起来,而她却无法忍耐那些毫无意义的喋喋不休,起身猝然离开——连做个姿势她都不肯或者说不能。

在电影后半部的那群老人关于绿光的讨论,是这个电影的“眼”。从他们的话中Delphine若有所悟。“绿光”指的是一种相当少见的自然现象,是大海上当太阳隐没在海平面的那一刹那折射在天空的光。凡尔纳在他的一本爱情小说写过绿光。他说,能看到绿光的人,就会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感受(lire dans ses propres sentiments et dans les sentiments des autres)。我们可以把各种诠释赋予给侯麦的绿光,我却宁愿把它理解成希望的光,只要你寻找和等待,就总能看到。Delphine几乎把它转成了一种仪式,在电影的最末处和那个同样是陌生人的男人分享。

侯麦的镜头语言是平实的,可并非不讲究。他很注重色彩,在整个电影里绿色占了上风,可他也让女主角时时穿件红衣激活气氛(他自己后来在接受访谈时笑说幸亏那个年代还流行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不过这色彩到底是自然的,没有经过太多处理。他的音乐也用得非常克制有节制。从头到尾,电影里充斥的几乎都是自然声,只除了Delphine在两次捡到充满象征意味的扑克牌,还有结尾伴着绿光,那冷静和缓的赋格才响起来。我看过的他的电影不多,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标志性特征,感觉他很注意不把导演明显的情绪带入电影。

我喜欢他那种絮絮叨叨却又从从容容的劲头,他的电影里人们总是在说话,交谈,每个人,尤其是主人公,试图从语言里让别人了解自己,传递信息,且不管这传递的信息别人是否领会,是否甚至会造成误解。每一场对话都没有怎么向纵深处延伸,可是都能一点点让人体会到Delphine的个性特征。扮演Delphine的女演员Marie Rivière也出演过侯麦的其他几部电影,和大部分的法国女演员一样,她很善于表现出那种感情丰富细腻而脆弱的气质,如上好却易碎的薄瓷。

我喜欢侯麦对女性剔透的了解,在每个细节处让我们看到Delphine情绪的转折和起落,她的害羞她的不安她的挫败感和她的期望。最后一场她向那个陌生男人主动搭讪也过渡得挺自然,那是在一场辛苦的等待之后的豁然开朗。

虽然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男人和其他男人是否真的会有什么不一样。

2005-06-19

 6 ) “莴苣是一个朋友,口味清淡”

Delphine, 取自拉丁文Delphina,原意为“来自德尔菲神庙的女人”。德尔菲神庙以女祭司皮提亚的预言而闻名于世。在一种迷狂状态中,皮提亚被阿波罗神附体并说出其神谕/预言,昭示城邦或个人的命运。

女主的经历就是一个等待命运、听见预言并实现预言的故事。海边的扑克牌是一个征兆,同一天,她听到了关于绿光的预言,一个关于太阳的预言——如果太阳沉落时的最后一道光影是绿色的,你就会认清自己的命运并做出决断。这一切,暗合了Delphine这个名字的原意,而太阳的绿光则对应着太阳神阿波罗的预言。

故事很简单,对话充满了日常感,平常的对话之下是暗流涌动的不平心绪,戏剧般的孤独。她说,“我不难过……我无聊透顶”,然而再多的话语和絮叨,也不及她扭动双手、摆弄头发和摇晃身姿所传达的信息丰富。日子一天天翻过,伴随着绿色背景。孤独、快乐和无聊交织在一起,在海边绿植的哭泣中达到高潮。我从一开始就不自觉代入,一种焦虑的心绪缓缓升起。她在巴黎的街头散步,我试图回忆这是哪里的小公园;她和朋友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琐事和心思,我则想着餐馆附近是否有曾路过的地铁站:一个大大的“Metro”标志。她在四人场景中焦躁不安地想要逃离,而我的灵魂早已脱体。

我喜欢里面的絮絮叨叨,喜欢里面的沉默,喜欢虚构中微小的起承转合,喜欢那一直缺场的绿光。我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巴黎那些似是而非的场景,企图逃避那些无所适从的动作,直到在一座不起眼的车站,在不知名的海边,看见了安心的日落。

“莴苣是一个朋友,口味清淡。”

 短评

侯麦和伍迪·艾伦的爱情观有相似之处——运气 & 发达国家领先的不是美好,而是烦恼。当有一天埃及人民变得像中国人民一样富裕,就会发现有些问题不但比推翻独裁者还要难,而且带来的麻烦一点都不少 & 典型的豆瓣女主角,旅游,吃素,平胸,孤独~

3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1.他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去哪儿都是无聊的,日子怎么过都是无聊的;2.内心敏感、脆弱,想要融入大家,却又只能扮演聆听的角色。看着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总觉得自己的沉默会扫了大家的兴致,只想躲开;3.对爱情怀抱着天真浪漫的期待,不敢也不想轻易开始,对的人或许会出现吧?!4.女主即本人。

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可以又名《少年摩羯座之烦恼》? 她和我 和很多人一样 喜欢游离 令人厌烦 给别人一种”我不喜欢你不想靠近你“的错觉 treat ourselves as outsiders and never pretend like we can ever fit in. 不过侯麦(以及所有这样)能在人群中注意到摩羯的沉默不安和忍耐,对摩羯(或者就说我)来说 挺可怕。

7分钟前
  • Nin
  • 推荐

侯麦就是把女人、爱情看得太透了,才让大家在这个神经质又脆弱、过分相信命运的女人身上找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她在荧幕里或许让人厌烦觉得可笑,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何尝不是这样,有自己的坚持和见解,想要的东西看似明确却又其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当然最后的结局很浪漫。

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看罢《绿光》,几乎要怀疑自己看的与他人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了。一切都过于平实琐碎。这类生活流纪录片式的电影,偶有美感和动人之处也不过是源于观众对异域、对他人凡俗生活点滴的猎奇和窥探心理在作祟,无关乎影片的风格内容与主题。今后还是让我离侯麦的电影远一些吧。

10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侯麦的片就像温开水一样舒服得很,但又能在喝到最后的时候尝到沉淀的下来的甜。关键是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11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2012-08-13 初看;人家女文秘在候车室读《白痴》,我们只有刷微博聊QQ摇一摇,所以巴黎有绿光,我们只有失恋33。2019-5-19重看3.5;在选择与世界和解之前,我们选择相信绿光的存在。「绿光」是继续行走的力量,是薄暮里的微光,我们都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绿光;喜欢那些偶然出现的牌,像是预示着超验的走向,却始终牢牢胶着现实的因素,那些无助与困惑就是真实的你我。

1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侯麦又来一针见血#因为敏感所产生的顾影自怜和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很多外来因素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爱情却又不能忍受孤独、害怕受到伤害,“等待总比梦想被摧毁要好” 我很讨厌抱有这样心理的人,改变不能靠所谓的绿光,要靠自己的理智和努力

20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原来素食者果然容易纠结和性冷淡。

21分钟前
  • 安小安
  • 力荐

看了难受。这是一种需要警惕的生活态度。

23分钟前
  • rhyme
  • 推荐

我宁可看到她一直也没戏剧般的碰上一个合适的人 然后等着导演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24分钟前
  • 波诡
  • 还行

永远不合时宜,经常独自哭泣,无法享受人人享受的欢愉,和这世界简直毫不匹配。你觉得她那么讨厌,可你难道不曾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候是她吗。这电影捕捉了那么多现实的碎片,但现实和电影唯一的差别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能不能在某一刻出现那么一个人,看到那么一束光。

27分钟前
  • Line
  • 推荐

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妹子不会钓凯子。一个素食主义失恋妇女的抑郁假期——但妹子啊你已经失恋了两年多了好不好——风景不错,还有科普夕阳的折射散射现象,要讲的道理也挺诗意:孤独总好过幻灭。可俺是有多讨厌这种文艺妹子玩忧郁啊!!最后那个男的是变态杀手就好了!!

32分钟前
  • kylegun
  • 还行

侯麦代表作,1986威尼斯金狮奖。1.简约质朴的话唠生活流,剖析女性孤独感与对纯真爱情的寻觅。2.镜头不动或慢移,拍对话以对准一人的近景或特写为主,段落镜头,配乐仅[美国夏日]提琴曲。3.实景自然光,服装色彩搭配赏心悦目,蓝白红,涌动的绿意。4.花朵是充满诗意的,它是一幅画。5.绿底的黑红桃。(9.0/10)

3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的第一部候麦,相见甚晚,却也为还有24部可看而暗自欣喜。表演自然透彻,让一个本不令人喜爱的女子上升到了精神象征意义的层面,对理想主义的谵妄做出了赞颂。冷静、残酷却又充满温度。鸡汤必须熬到这个火候才配得上叫鸡汤,其他的味精水们可去自行了断了。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小津一生都在嫁女,伍迪艾伦从未停止过话唠,而侯麦却一直在坚守着旅途中的邂逅迷失中的寻找自我。摩羯座真是一个令人生厌的星座,渴望情调却没有情调,自以为很高贵,其实却苦逼而无趣。

4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一个敏感的女人来来去去,只是在等待爱情。侯麦真沉得住,所有的情绪都压在最后一分钟,当绿光真的出现,所有的压抑都一扫而空,爱情可以萌生,承诺可以相信,拥抱可以温暖。镜头干净利落,全片絮絮叨叨的对白传出一种生活本来的气息,可这又是一个那么童话式的期待,真是心戚戚焉。

5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喜剧与箴言”之绿光女主与侯麦塑造的大多数女性角色完全不同:她宁缺毋滥,单纯又敏感,理性又渴望拥有;她总是那么伤感,但不会因为孤独屈从于身体。在她最终遇到那个合适的人时,她却让“绿光”替自己决定——绿光浮现时,不是你真的能看懂自己和身边的人,而是在那一刻,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55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好得令人发指。每个人都问Delphine:“你怎么孤零零的?”“你怎么不开心?”“你到底在想什么?”其实Delphine在想什么再清楚不过了不是吗?“我马上要回巴黎,但现在不太想回了。”她不愿迁就,她要等,这就是答案。侯麦大概真的是很喜欢信念和奇迹,所以六年后又拍了《冬天的故事》。

57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8.3 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在生活中无所适从,很难结交朋友,人家都告诉我要改变,可是他们不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这只是我的本性,只是每个人具备了不同的属性罢了,在生活之外的其他层面,我获得了比任何人都更多的快乐。

1小时前
  • JoshuaL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