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HD

主演:道格拉斯·布斯,罗伯特·古拉奇克,埃莉诺·汤姆林森,杰罗姆·弗林,西尔莎·罗南,海伦·麦克洛瑞,克里斯·奥多德,约翰·塞森斯,艾丹·特纳,詹姆斯·格林尼,比尔·托马斯,马丁·赫德曼,理查德·班克斯,霍莉·厄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波兰语言:英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2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4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5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6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4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5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6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7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8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19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国语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梵高的死因,都写在他30岁的那封信里了

文森特·梵高究竟为何而死?

在他去世127年后,《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将一个多世纪的议论纷纷,凝练成这部95分钟的动画长片——邮差的儿子阿尔芒拿着一封无法投递的信,造访了文森特去世前居住的欧韦,这里承载了他人生的最后七十天时光。阿尔芒妄图从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找到文森特的死因。

是为情所困?是谋杀悬案?还是精神错乱?

而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平凡的数字,早就给了我答案:309

文森特死后,弟弟提奥的妻子乔安娜整理了他的书信,将其编号收藏。其中,第309号信,是在1883年8月,时年30岁的文森特写给提奥的。

这封信的前半部分,跟往常一样,文森特谈了自己最近画的主题,以及对绘画技法的感悟。而在后半部分,他笔锋陡转,几乎预言了自己7年后的死亡。

为了方便后文分析,我将这封信的后半部分录入如下:

又及:
这只是一个怪念头,也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我想加几句刚想到的事情。
我不仅很晚才开始绘画,更为严峻的是,或许我也难指望能再活很多年。
如果用冷静的分析去预测或计划这段时间,那么,自然地,我也无从知晓。但是如果与很多我们了解其生活的人,或者与那些和我们相似的人对比,就可以做一些有根据的推断。在接下来我还有余力工作的时间里,我可以接受的事实是,我的身体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如果一切都没事的话,大概是六到十年,这个假设并不草率吧。我愿意接受这个长度,更重要的是,因为眼下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个时间段,是我最可靠的指望。其他的方面充满了变数,我不敢随意揣测,比如,过了之后还有没有时间,很大程度取决于第一个十年的结果。
如果这些年总是劳累过度,一个人很难活过四十岁。如果一个人可以让自己从人们常遭受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并且克服相对复杂的身体疾病,那么你从四十岁奔向五十岁时,就能过上崭新且相对正常的生活了。
如我所说,未来五到十年的计划我有考虑过,但是目前并不在我的日程上。我的计划不是要救自己,也不是要避免太过情绪化或者太多困难——对于活长活短,我并不关心。并且,我也没有医生的本事去引导自己身体力行。
因此,我不在意这些事情,继续我行我素,但是有一件事是明确的:我必须在有限的几年中完成一定数量的创作。我并不急于求成,因为这样做显然不可行,但是我必须要平静而沉着地创作,尽最大的可能有规律地全心全意地去画画。我在世上唯一的顾虑就只有对这个世界未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活在世间三十载,我还亏欠它一些可以流传后世的素描和绘画作为纪念品,不是为了某些特定活动应景作乐,而是为了在画中表达纯真的人性。
因此,这就是我的目标,专注于这个想法,就可以让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变得更简单,也使我免于误入混沌的歧途,因为我的一切作为,都是出于这个愿望。

在这封信里,文森特提到了他对自己寿命的预期——六到十年,对于活长活短,他并不在意,他唯一的顾虑是自己能否在有限的几年中,创作出流传后世的作品。

这对一个刚满30岁、正值壮年的男人来说,毫无疑问带着浓浓的悲观意味。或许,你会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是梵高,人生充满悲剧的梵高。

而这恰恰是我要为他辩白的一点:他比任何人都热爱生命。

在文森特留下的近千封信里,绝大部分都是写给他的弟弟提奥,这位巴黎的画商,也是文森特终生的艺术知己。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文森特极少在信中流露出悲观绝望的基调。

我们可以看到,在给他的信中,文森特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用大量篇幅,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调,向弟弟详细描述自己的所画所想,河流、树木、星空、田野……在他的笔下,万物有灵且美,饱含着对生活的无尽热爱。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274号信:

我常常觉得自己无比富有,当然不是指金钱方面,而是我有幸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可以为之投入全部身心和灵魂,而这份职业又能给予我启发,赋予我生命的意义。
……
我想不论怎样,一个人找到他自己的事业,真是莫大的福泽,我怎能觉得自己不幸呢?
我的意思是,就算身处困境,人生灰暗,我也不愿意、也不应该被看成一个不幸的人。

字里行间,充满激昂的生命力,令人感到绘画带给他的狂喜和感动。

在《至爱梵高》中,电影提到了文森特生前在欧韦遭到排斥和欺辱,仿佛有意使观众觉得,这种平凡之恶,也应该为文森特之死负一定的责任。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他早已习惯与这样的人相处,甚至充满了友善的包容,可见这种事并不足以伤害他。例如第230号信中,他用戏谑的口气谈起欺负他的人:

真是太有意思了。然而,事实证明海牙人是这样对待画家的:一个小伙子,从我身后或者是从窗户里,对着我的画一撮撮地吐嚼过的烟草,有时候真招人烦。不过,我并不因此沮丧,他们没什么恶意,只是完全不理解我,可能觉得我是个疯子,因为我画的那些线条,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可言。

当然,在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也会将情绪宣泄到信中,例如提到父亲去世的第398号信:

近来发生的这一切(指父亲去世)仍使我无法释怀,我靠着画画熬过了两个礼拜。

又如第565号信,写到与同住的好友高更交恶:

我觉得高更已经非常沮丧了,对美好的阿尔勒镇,对我们的黄色小房子,尤其是对我。
事实上,我觉得我们之前还有一些很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两人去克服。但是这些问题在于我们两人,不涉及其他。

在写下这封信当天,文森特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充满悲观意味的信,几乎都是有实际的事因,而当我们回顾那封带着死亡预言的第309号信,文森特明确表示“也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一个怪念头”,更显得意味深长。

最重要的是,信中提到他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是“必须在有限的几年中完成一定数量的创作。”

显然,这里包含着他没有说透的另一层意思:当他在这几年中完成一定数量的创作后,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文森特的创作轨迹,在他短暂的八、九年绘画生涯中,他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和150张水彩画。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法国欧韦,他人生的最后70天里,竟然以蓬勃的灵感创作了约70幅油画。

别忘了,这个时候的文森特,是以一副疾病缠身的躯体和时醒时狂的心智,进行着如此高强度的作画,仿佛在用最后的生命之火,燃烧出不朽的光辉。

至于在1890年7月27日那天,将他定格在37岁的,是为情所困、谋杀悬案还是精神错乱,已经不重要了。

正如《至爱梵高》中所说,当你明白他是为何而活,你就能明白他为何而死。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本文摘录的梵高书信中文译本,来自《梵高手稿》(2015北京联合版)

 2 ) 谨以此文纪念梵高背/身后那个女人

(梵高死后的一些事。与电影无关。影评写了又删了)

每个梵高都需要一个提奥,一个提奥妻子。

当提奥的名字不断出现在梵高传记中时,提奥的妻子,只有在几年前出现过在新闻上。新闻内容是“最新研究猜测,梵高割耳是受到提奥要结婚消息的刺激。“好像提奥老婆的作用,仅此而已。

提奥的儿子给母亲约翰娜·波尔严做传时提到,梵高死后,那些当时不值一个钱的画塞满屋子。很多人劝她“处理掉”,但她没有。她开始整理梵高兄弟的信件,将那些没有时间顺序的信件重新编序,寻求出版,翻译出去。

我承认,以前在梵高博物馆里,看到介绍里稍微提及过约翰娜做的事情时,我心理阴暗地想:拥有这么多梵高的画和书信,她一定很有钱吧。唉,我真阴暗。没办法,我看的梵高传记里,她只作为“给提奥生了小孩,两夫妻一起去看梵高,梵高很开心”的功能性人物出现。我能够对这样一个面目模糊的人,有什么想象呢?当然是……合理的中国式想象了……

找到她在1892年2月24日的日记,大概意译了一下:

“今天有两个画家——Verkade and Serrurier。再次说法语感觉太好。他们觉得文森特的作品很美,听到这种赞美太不同寻常了。荷兰人不太欣赏他的作品。这让我想起了在巴黎的美好日子。

明晚有个文森特的画展。我有很高期待。当我想到这种欣赏终于来到,就觉得是莫大胜利。这感觉真美。我一定要去那里听听人们说什么,他们会有什么态度——那些曾经嘲笑文森特,那他来作乐的人。“

(没想到今天看电影哭了一场,今晚看约翰娜的日记也忍不住要哭)

“孩子(指她跟提奥的儿子)会判断他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想什么,感觉什么。他可以从她的日记,连同他父亲跟叔叔的书信,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在5月、6月和9月的日记中,她都不断提到梵高画展。她在日记中写“我要继续多翻译点东西了,我要赚更多的钱。“有钱,她才可以养活跟提奥的儿子。有钱,她才可以继续推广梵高的画。

提奥死后,她写到“提奥的病之后,这些信就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在家里度过第一个孤独夜晚(应该是指提奥死后的第一个夜晚),我就拿出这些信。我知道在里面,我可以重新找到他。悲痛日子的无尽夜晚里,这些是我仅有的安慰。我不是在寻找文森特,我是在找寻提奥。我在每个字里痛饮,我在每行间戳吮。不光用心去读,还用整个灵魂……我一读再读,直到看到文森特出现在我面前……我意识到这孤独艺术家的伟大和高贵。有时候这让我很伤心。我记得去年,当文森特死那天,我出去很晚。有风,下着雨,天很暗。屋子里到处有光,人们围着桌子。我觉得多么凄凉,第一次,我感受到了文森特那段时间感受的东西,当所有人都离他而去,当他觉得‘好像世上再没有我的地方’。我希望你能体会文森特对我产生的影响。是他让我重拾内心平静。”

经历了第二段婚姻,以及第二任丈夫的再次离世,约翰娜还在坚持给梵高办画展。尽管有人猛烈批评她,说她根本不懂画,说她在做一个她不了解的领域的事情。提奥儿子写到,直到1910年梵高画作首次在伦敦展出时,人们还在取笑这些作品。而约翰娜还在持续地整理那些没有日期的书信。通过里面提到的事件,给书信编号。一开始手写,后来打印,这些书信后来在1914年首次出版。在约翰娜在世时,出版社提出再版这部书信集,说明卖得还不错,这让她非常高兴。

以前我想,梵高的作品太过超前于时代,注定只能在身后成名。看了约翰娜的日记后,我有了新的感悟:活得够久就是胜利。(此处应at德川家康就)如果梵高活得够久,也许就能等来约翰娜这双推手,也许生命就会不一样。当然,假设只是假设,梵高不死,提奥也不会痛苦发病,追随而去。约翰娜也不会因为思念而反复读信,最后读懂了梵高这个伟大灵魂。不痛苦,不穷苦,不孤独,梵高还是梵高吗?这话说出来,总觉得非常残酷。

真正的艺术家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敏感地将世界的所有痛苦都抗在身上,转化成美的能量,奉献给这个世界。短命梵高如是,活得长一些的南海十三郎,亦如是。

梵高终于是被后世记住了。而我要纪念一下提奥的妻子。

 3 ) 梵高的星空

本来没觉得自己要写影评,但是当我在香港看了提前场后发现已有置顶的几篇影评打着科普贴的旗号但是错误百出后,突然很想写一写自己的“梵高情结”,或者说自己的“星空情结”。【标注,现在那几篇已经被更好的科普贴取代了;anyway,我既不是来叙述梵高生平的,也不是来介绍梵高的画的。。。我只是讲一些自己眼中的“梵高与星空”】 -----------------Part 1) 一个伪梵高迷【此节与电影无关,可跳过】------------------- 我是梵高迷吗?说实话,我不是。不过我是《星空》迷。《星空》或者翻译成《星夜》是我最喜欢的画,没有之一(我喜欢用《星空》这个名字,不过更多人用的是《星夜》)。我有一系列关于星空的周边,我的人生理想是去纽约现代博物馆去看一下星空的实体(对不起,我还没看过,可能我是个伪迷)。。。。不过梵高不是我最喜欢的画家。 我是喜欢印象派的,我记得曾经有个朋友说过,不懂艺术的就喜欢说自己喜欢印象派,好吧,我是不懂艺术的,我不惮承认这点。印象派的画家里,最喜欢莫奈,可是要问我最喜欢他的哪一幅,我却说不出,我就是喜欢莫奈近视眼视角下的色彩和朦胧。然而梵高,我却可以细数出好几幅喜欢的作品,除了《星夜》,同类型的《罗纳河的星夜》(1888),《向日葵》中1890年的十二朵向日葵,《鸢尾花》(1890)、《盛开的杏花》(1890)。。。我几乎喜欢他所有颜色鲜明又不失细节的作品。想来自己也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门口排了整整一上午的队才挤进去,然后出来抱了一堆周边纪念品出来;而当年在英国各大大小小美术馆里驻足最久的也是梵高的画。。。。所以这么说起来,对于梵高作品的喜爱是鲜明的,这也是因为我可以读出梵高作品里的情绪,站在他的作品前,我会感觉到画家的心情。所以梵高的传记我读过三本,虽然也就薄薄三本而已,不过我还真没怎么读过其他画家的传记(回想了一下,一本特纳,一本毕加索而已)。。。哎,这么说来,我还是个文盲级爱好者。。。。 关于梵高的生平,此处附上另一个写的极好的科普贴:《梵高电影宇宙指南 —— “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 -----------------Part 2) 电影中的星空------------------- 电影以《星夜》为画面开始,以《罗纳河的星夜》为结尾。电影里也提到,梵高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晚期作品里明亮的星星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追求。早年他是那么的相信上帝,他真心去做一个传教者,在工人与农民之中传教,但是却看见了生活的残忍,生活的打击让他怀疑上帝(电影里那个女管家也说了梵高渎神),但是他的内心一直在追求神圣。 其实很多人都会用星空来致敬梵高,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Starry Starry Night”,其实这首歌叫《Vincent》,收录在 Don McLean 1971年的专辑《American Pie》里,不过由于被很多人翻唱过后,大家更记得歌词,而不是原名。果不其然,这首歌成为了电影的结尾曲。 回到电影,电影的主题,用我的话来说,其实是“梵高的星空”。

Starry Night (1890)
罗纳河的星夜(1888)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画于1888年9月,现存于巴黎奥赛博物馆(我非常有幸地看过实物:) -----------------Part 3) 梵高的死-------------------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写给弟弟的信 现实中的梵高住进精神病院后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自己最近越来越喜欢画柏树(比如星空里的那团黑色火焰),梵高笔下的柏树就像生命之火一样直指天空,这是他对自己精神追求的写照。

梵高笔下的柏树 (1889 )
梵高笔下的柏树(1890)

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 (1890) 如此向往美好的梵高为什么会自杀?也许有人要这么问,这也是电影的故事线, 以至于电影硬生生把故事做成了悬疑电影,一直在拼凑不同版本的线索推断梵高的死因(而且非常奇怪的是,我看过的三个不同版本的传记里面都没有涉及到梵高与自己的心理医生之间的瓜葛,更没有提到心理医生的女儿与梵高的恋情)。。。。。 但是对于我来说,至少在读传记的时候,梵高的死是非常顺其自然的。如此孤独的艺术家,在艺术中找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找到了让自己的精神解脱的方式——死亡。当然,如果非要用自己的专业来解读,我会说梵高具有典型的双相抑郁(又叫躁郁症,时而狂躁时而抑郁)以及一定程度的自闭症。传记里会说梵高母亲的家族里是有神经病(癫痫)史的,因而梵高也会癫痫发作。。。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梵高的母系家族有精神病历史,毕竟当时的心理学还没有萌芽,心理疾病总是被归为某些生理上的疾病。。从他母亲一直深陷于自己第一个孩子早夭的阴影中而影响了自己去关爱梵高来看,她的精神多少是存在问题的。。。。而梵高的悲剧可能是从出生就注定了:梵高的生日与第一个孩子的周年忌日是同一天,因而梵高继承了第一个孩子的名字“文森特(Vincent)”,成为了第一个Vincent的替代品。。。就是这样“被”成为了别人的影子的梵高,不断想要获得认可,不被母亲接受甚至无视,又不断的进行自我否认。完全构成了弗洛伊德式诊断中的“童年的阴影”。。。 但是抛开心理学那些理论,我常常在想,死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虽然死亡一定会带来亲人的痛苦,但是有一些人来说,死亡意味着肉体的超越,特别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所以我尊重每一个自杀的人,一定有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让他们跨过了对疼痛的恐惧。。。。。这个想法,我曾经在一个心理学专家200多人的公开课上分享过,结果被专家狠批了一顿,他觉得这种想法很“危险”,我却在下面暗自好笑——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可能不需要别人理解。 -----------------Part 4) 注定孤独------------------- 电影里的主角,那个黄衣服的年轻人,是邮递员Joseph Roulin的儿子 Armand Roulin(抱歉我要用英文名,因为我看的是港版,实在不想引用港版奇奇怪怪的翻译)。

Portrait of Joseph Roulin 1889
Portrait of Armand Roulin 1888

独居的梵高,除了画画,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就是写信,尤其是写信给自己的弟弟,提奥("Theo",Theodorus van Gogh),弟弟不单一直是梵高的精神后盾,也一直是(也几乎是唯一的)经济后盾。 由于梵高经常写信的缘故,邮递员Joseph成为梵高生命最后几年唯一的朋友。 就那么一些人,一些物,他反复地画,反复模仿自己的画……这就成了在法国南部小镇上阿尔勒生活的全部。这里与充满诱惑的巴黎不同,梵高在巴黎期间虽然认识了很多名画家,可是他在一味模仿的过程中也失去了自己的风格。而在阿尔勒,他终于认可了自己的风格,不断涌现灵感,后世高价的拍卖品大部分也都是在这期间集中诞生的。 梵高非常喜欢这个小镇,他曾多次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自己的黄色房间居住。自己偶像兼好友高更也曾来访住过一段时间,不过终因为两个人对艺术的分歧,以及梵高资金来源问题的争论,在梵高割下耳朵后,两人的友谊彻底结束了。

The Yellow House 1888
The Bedroom (1888) 此图为第一版
Cafe Terrace at Night 1890
咖啡馆的室内

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 1888 艺术家必须孤独,就像科学家追求真的时候不允许社会舆论的插足一样,艺术家追求的的美也不需要迎合他人的审美。梵高的孤独成就了他的作品。他的灵魂在作品中永存,看画的你可以感受到他的孤独与他的不孤独。。。所以凝视他的画的时候,会哭泣,因为你看见了他的灵魂和自己的灵魂。 凝视着他的画的你知道,你也不孤独。这也是我自己常常安慰自己的话。随着读书越来越多,也发现了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社交,自然也丧失了社交的技巧。。。但是如果我真的想成为科学家的话,我必须习惯并喜欢这种孤独。。。to be alone, but not lonly..... -----------------!福利時間!------------------- 最后,很多预告片说这个电影是裸眼3D, Excuse Me?!这个宣传是说梵高的画都是裸眼3D吗? 在此奉上我收藏的 移轴后的梵高的画,来看看什么才是裸眼3D!

Starry Night (1890)
Bridge at Arles Vincent (1888)
有马车和火车的风景

Landscape With Carriage And Train 1890

The Red Vineyard1888
Sunset Wheat Fields Near Arles
Harvest at La Crau 1888
Peasant woman binding sheaves

捆扎稻草的农妇(仿米勒)1889

Entrance to the Public Park
Olive Trees With The Alpilles
Irises (1889)
Pink Peach Tree in Blossom1888
Enclosed field with rising sun
Field with Poppies (1889)
The Sower (1988)
Branches of BlossomingAlmond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以上这些图几乎都是梵高在阿勒尔(Arles)期间(1888-1890)的作品,有一些也在電影里出現了,没写名字的是我不造名字~~~~(>_<)~~~~(伪梵高迷再现)。 此外,额外附上一个大彩蛋-->360度全景图 (这个图不是我做的,木有源文件,楼下各位留言的亲,收藏网页就好了٩(•̤̀ᵕ•̤́๑))

 4 ) 概念伟大情感充沛的算计之作

在三星和四星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凭深厚的感情来对它严格要求,还是三星。

概念伟大,完成度3.8星,故事二星。在概念伟大的强烈情感共鸣下,看到太多电影技术上不足:

1.影片很明显能看出是由三种技术制作的:手绘油画、真实拍摄加后期油画效果处理、前两者结合(背景是真实油画、前景是人物实拍抠像加油画效果处理)。这种技术首先没什么问题,不算偷懒,但由于三种风格呈现出来的差别太过明显,导致观影上的割裂感受很强,以下几条详述。

2. 油画模仿原作部分,笔触豪放不羁,神还原梵高原作,画面动起来的时候令人目眩神迷,基本全是风景画,也是预告片用得最多的镜头。而当人物和叙事出现的时候,绘画风格就变了,笔触细小了很多、光晕变化风格完全不同,能看出很明显演员表演、“油画效果滤镜”既视感。这个在所有黑白和彩色的叙事画面上都能看出来,黑白画面尤为明显。第一条所说的第三种手法,明显能看出背景来自真实手绘、前景人物来自实拍抠像,非常出戏。人类对自身面部表情和身体肌肉的观察度就很敏锐,我和一起看电影的朋友都从“油画效果滤镜”里认出了认识的演员,观影过程中不断在说“这一看就是谁谁谁演的”。

3. 再说这三种风格制作,有几个共同的小毛病。根据影片整体处理不难看出主创想表达的梵高式油画风格是贯穿全片的,不是油画和木炭画、别的画相结合,也不是油画和真实拍摄相结合。那么在这个极高的概念和极伟大的致敬下,对油画风格的艺术处理就显得不够精致严谨。我看到了不统一的笔触、太过随意没有标准的笔触运动规律、最抓眼球的光点闪烁运动运用得太过随意,甚至还看到了多次人物抠像的周围一圈油画背景上有明显的处理痕迹。经常在同一个布光的场景下,人物或物体身上的笔触运动时有时无、时冷时暖、时粗时细、时动时静、抠像痕迹时隐时现,有很多美丽的变化不是因为布光的运动或人物动态造成的,而是纯粹的“为了动而动”,在我一个视觉工作者的职业病眼里简直是不能忍的乱动!这与梵高作品的伟大 — 目眩的抽象中蕴含着真实的具象 — 大相径庭。

4. 限于要将真实拍摄转换成油画质感的概念,为了能达到“整一帧都像一幅画”的效果,导致叙事画面里的景别非常有限,这让90分钟的叙事显得单调无力,尤其这故事看得出来还有探秘、探案、悬疑的诉求。每当有人物出现的时候,本来就是对白推动剧情了,景别却又只有两、三个,令观众看得十分疲劳无聊。影片后半部尤为明显,人物对白一出现景别就变成了情景剧式的三机位,而对白本身却又不够精彩抓人,让被影片带动着而期待层层剥茧找到真相的观众开始昏昏欲睡。

5. 上面一条的“疲劳感”看到很多短评都提到了。其实叙事的孱弱、技术的纰漏、滤镜效果的穿帮这些都不是一个伟大艺术概念的绊脚石,但却是一部完整电影的完成度丢分项。试想一下,如果主创大胆放弃“完整电影”的大野心和小算计,把它制作成30分钟内的短片,我们看到的作品该有多惊艳!浓缩了真实油画的冲击,减少了滤镜式效果的割裂和絮叨,叙事紧凑、欲说还休、结局开放!想想就非常激动。

6. 剧情的拖拉和对于悬疑手法的不合理运用很多影评都提过了,我不够专业也不赘述了,综合到上一条里,一切迎刃而解。

7. 站在梵高作品的高度,他不需要世人的怜悯和追思。当后世人对他致敬时,创意的大胆和表现手法的颠覆,远比现在模仿的画风和好奇宝宝走访探案的剧情来得更珍贵、更“梵高”。

故作严格地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在影片结尾Vincent响起的时候也流泪了。作为美术出身的电影爱好者,情感的敏感和充沛让我深刻理解梵高、也愿意严肃对待艺术类作品。

 5 ) 梵高的第一封信和最后一封信

梵高在黑白的人生里画出了最明媚的色彩。而满座的电影院里,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静默之中。

如果我的人生有什么悔恨的话,也许是太晚才见到梵高。前几天刚写的关于马尔克斯的文章提到自己的抑郁症期间,今天又必须要提到自己这一段混沌的日子。(新片《梵高:永恒之门》的影评。)

我离开英国的之前,在伦敦住了一段时间。游荡中我走进了大英美术馆,在最后的几个展厅里突然撞见梵高的画。在静默的冷色展厅中,《向日葵》如烈日一般辐射出光芒。我从前在书上见过《向日葵》,也在大开本的画集里见过。然而见到真正的梵高所带给我的震撼,至今在都在脑海中泛着阵阵余波。画面上层层叠叠的油彩,厚厚地堆砌起这一束向日葵;越是颜色耀眼明亮的地方,颜料就越发的厚实,仿佛向日葵争相在梵高的眼里绽放开来,透出纸面放射出刺破黑暗与孤独的愉悦光芒。同时,我也能感到梵高的兴奋与对沟通交流的渴望,虽然有些疯狂,但未曾绝望,未曾叹息。今天这部电影里一个旁人这样形容梵高:"What a lonely person is he that a thieving crow could make his day bright. (他是何等孤独的一个人,一只偷食(他午饭)的乌鸦也能点亮他的一天。)"


这部电影里引用了梵高写给弟弟的两封信,让人异常触动。一封来自他最初励志成为画家的时候,一封来自他人生的最后时刻。我在这里各翻译一小段。

Letter 249 最初的一封信

To Theo van Gogh. The Hague, on or about Friday, 21 July 1882.

...
What am I in the eyes of most people? A nonentity or an oddity or a disagreeable person — someone who has and will have no position in society, in short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lowest.

在别人眼里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一个怪异的存在,一个不合群的人——一个在社会里没有地位,比最卑微者更卑微的存在。

Very well — assuming that everything is indeed like that, then through my work I’d like to show what there is in the heart of such an oddity, such a nobody.

好吧。假设一切便是如此罢了。但通过我的画作,我要人们看见我这样一个卑微的肉体里尚住着一个灵魂。

This is my ambition, which is based less on resentment than on love in spite of everything, based more on a feeling of serenity than on passion.

这是我的野望。它不因愤恨而起,而是因为我爱着,无条件地爱;因为一种隐忍而非激情。

Even though I’m often in a mess, inside me there’s still a calm, pure harmony and music. In the poorest little house, in the filthiest corner, I see paintings or drawings. And my mind turns in that direction as if with an irresistible urge. As time passes, other things are increasingly excluded, and the more they are the faster my eyes see the picturesque. Art demands persistent work, work in spite of everything, and unceasing observation.

也许我总是一团糟,但我的心里仍存有平静,纯粹的和弦和乐音。在最破败的室内,最污秽的角落,我依旧看见艺术和绘画。而我的思想朝着那方向而去,像无法遏制的冲动。时间流逝,更多的东西被忽视,我便越发清晰地看见了绘画。艺术呼唤不竭的动力,不断工作,永无停歇的洞见(观察observation)。

Letter 638 最后的一封信

To Theo van Gogh. Arles, Monday, 9 or Tuesday, 10 July 1888.

...
Just as we take the train to go to Tarascon or Rouen, we take death to go to a star. What’s certainly true in this argument is that while alive, we cannot go to a star, any more than once dead we’d be able to take the train. So it seems to me not impossible that cholera, the stone, consumption, cancer are celestial means of locomotion, just as steamboats, omnibuses and the railway are terrestrial ones.

正如我们坐火车去塔拉斯孔或鲁昂,我们乘上死亡而到达星星之上。无法改变的事实是,活着的我们无法到星星上去,如同死了便赶不上火车一般。所以对我而言,霍乱、乱石、肺痨、癌症像是天国的运输工具;亦如蒸汽船、小巴、火车是人世间的运输工具。

To die peacefully of old age would be to go there on foot.

平静的老死好似去天空远足一般。

For the moment I’m going to go to bed because it’s late, and I wish you good-night and good luck.

这一刻我便要睡去,因为天色已晚。我祝你晚安和好运。

Handshake.
Ever yours,
Vincent

握手。

你永远的,

文森特


梵高身边的人都被他当做模特画过像。在电影里,这些画像里的人变成了动图,带我们走过梵高的一生。

Portrait of Armand Roulin
Portrait of Père Tanguy
Portrait of Adeline Ravoux
Girl in White

 6 ) 文森特,这世上再无如你这般的美好

首发于「MOViE木卫」 公众号:moviesss

去年,大银幕看了皮亚拉的《梵高》。那是一部记录梵高生命中最后67天的电影,拒绝配乐,也拒绝煽情。

梵高用一个自己认为舒服的侧躺姿势,悄无声息地死去。

年中,在影展看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梵高》。讲深圳大芬村的山寨工作室,临摹梵高的画作,做出口贸易。画室老板上了瘾,为膜拜梵高真迹,踏上了去荷兰的路程。

年底这部《至爱梵高》,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引发了抢票热潮,同时也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大名单。逼格很高,门槛很高,但为了那个梵高,无论如何,都值得一看。

这是一部关于梵高,却不太看得到梵高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对梵高作品进行再加工,再创作的影片。围绕《至爱梵高》的科普介绍,已经有很多——几乎是对梵高一生、祖宗后代的回顾介绍,多到会让你下决心,跟《中国梵高》的老板那样,去进行一次追访梵高之家的壮游。

《至爱梵高》是个动画片,却不是中国观众熟悉的那种动画。准确说,它是以油画形式出现的手绘。在帧率上,不像常见的动画那么平整,圆滑。有些地方很容易看到频闪,颜色(料)的融和,还有幻灯片切换的迷幻效果,人物与背景,犹如一体。

它的故事,尽管围绕梵高之死而展开,但并不具备强戏剧的疑云重重,险象环生。它而更像身边人一次又一次次,世人无数次的缅怀与追忆梵高。

“他是我的朋友。”

“他是我喜爱的一个艺术家。”

《至爱梵高》是一个粉丝电影。拼的却不是流量,而是流动的画作,从无人不识的《星空》,到最后一幅的《麦田群鸦》。

电影的主角并不是梵高,而是梵高生前好友,邮差约瑟夫的儿子阿尔芒(黄衣男子)。这个人在历史考证中,除了作为模特出现在画作里,并没有与梵高的人生发生其他交集。

电影以他不了解,也不理解梵高开始,到最后认识了这个画家的内心(哪怕只是一部分),象征着完全陌生的世人,终于进入并领悟到了梵高的艺术之美。善良与理解,大概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人类文明还能照耀历史,不断向前,催促后来者展开探索永恒追求的信物。

回看自己的成长,从不知艺术为何物,不认识梵高是谁,到对世界怀有敬畏,对先于我们离开的艺术家保持尊敬。那是一个连言语都是分裂的年代。

我们被教育着,把爱给祖国与集体。后来慢慢发现是谎言和骗局,大网直到今天都没有扯破。

我们挥霍无度着,把爱给青春躁动荷尔蒙,又很快发现不过是同路人的扶与渡。搞不好的,有人还绊你一脚。

面对梵高,爱是一种无助却温暖的力量。触碰梵高的孤独,更是人类的存身映照。那个时代的人,不懂也不欣赏他的画,回到今天,是我们很容易发自内心怀疑着,是否可以被周围人感知,理解和接纳。而观看一幅画,与观看一部电影,本质上都是孤独的。

皮亚拉的电影里,梵高说最难画的是水,因为水是一直在流动的。梵高的一生,像水流一样神奇,又像水流一样平静。那不仅是生前只卖出一幅画的悄无声息,更是一则揭示生前无人识,死后天下知的醒世故事。

艺术不会孤独。但艺术家,却很可能是永远孤独的那种。毕竟啊,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像你那样美好。

去世的伊朗导演阿巴斯,留下了一部神奇遗作《24格》,他让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在电影银幕上流动了起来。阿巴斯解释说,他一直在想,艺术家旨在描述一个场景的真实能到什么程度呢。画家只抓住真实的一个画面,没有之前的来路,更没有之后的去处。在创作那幅画时,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用《24格》,把自己看到《雪中猎人》时所想象的东西,全部放到了电影里面去。

显而易见的,《至爱梵高》也是一部让画作动起来的电影。流动的形式,包括了尝试去还原画作所产生的时空环境和人物情绪(电影的每一帧都可以看做是梵高的画)。

更挑战的是,把这些画作打包、组合、剪接,投入到梵高的日常生命中。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但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所以,《至爱梵高》又可以看做是一部饱含了后世人,全人类对梵高深深的爱的电影。

所以,即便你在电影院不小心睡着了,但在你醒来的那个瞬间。你还是大可相信,有那么一段美丽时光,真切驻留在了梵高的人生里,他们以艺术的形象流传了下来,也在眼前的黑暗时空中闪闪发亮。

(PS.记得在电影院听片尾曲,看完字幕表)

 短评

别再问梵高为什么死了。不如问,一个被全世界拒之门外的人,怎么能不死,指望什么活?在这个凉薄世间,把自己的骨头血肉燃烧殆尽换取的热量,能撑多久?说梵高式画风10分钟看厌的人,您看什么画风才不犯厌?说故事平淡无味的人,这是基于真人真事的改编,您还期待怎样的轰轰烈烈、新奇狗血、惊天翻转?

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他从来都没有疯,只是他跑得太快了,时代在他背后气喘吁吁。

5分钟前
  • 文淇
  • 力荐

狂熱地愛著梵高的筆觸,而一切都活了起來,那感覺實在是太妙了,就像進入了一個平行世界,和梵高的跨時空對話,當他以特殊的方式轉身離開,黑暗中的我早已淚流滿面,那短暫的相遇,捨不得告別,他那悲情的人生,成就了他的驚世傳奇

9分钟前
  • 法蘭琪
  • 力荐

虽然不懂艺术,也不是梵高的粉丝,但真的被电影的美工和艺术风格所感染。故事有点像悬疑片,但越往后越能让人专注,天才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在个性和形式独特的追求,电影的画面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着。梵高的画有了生命,他带着无数后人的敬仰,永远的活在自己的画作之中

1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每秒12幅画,也就是12帧,这简直就是电影的退步。真人表演一遍,再在真人的基础之上画成梵高风格的画作,油画本来就缺少真人表演的细节,加上帧数减半,细节损失更严重,而且用动画的形式拍一部真人已经完成的故事,毫无想象力可言,结果还不好好讲一个故事,这片子除了视觉上很美之外,就剩下蠢了。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做到这个程度只能忽略情节了

19分钟前
  • 🥺
  • 推荐

画面大美,情节的着手点也很新颖,美中不足是关于梵高本人的刻画比较单薄,没有太多关于艺术的探索。结尾感人至深。

2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很有创意,也足够有心意。六万多张画,组成被嫌弃的梵高的一生。身边冷漠的人对天才梵高的死,都直接或者间接的有责任。别人笑他太疯癫,等他死后,却以认识他为荣。世人总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却不知他活的时候有多么孤独无助。看的有些莫名难过。

25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28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多一星给幕后画手 明白导演想让大家通过梵高的画作来理解他 但以手绘油画作为电影 牺牲了大部分远景(甚至中景)特写的描绘又无法准确捕捉到真人演员的细微表演 确实“形式大于内容” 但内容上为了吸引观众制造的悬疑叙述 不会被片中玛格丽特“为什么要关注他的死亡,而不是他的生活”这句打脸吗

32分钟前
  • UndertheWater
  • 还行

以纽约MOMA《星夜》开始,到巴黎奥赛《罗纳河星夜》结束,全片参照和模仿的120多幅原作,在大银幕上呈现出画家表现主义印象派的浓烈气质。天空黄蓝翻滚的“梵高曲线”和努力向上几乎刺穿天空的柏树,会给观众当头一棒的眩晕和不适感。在工匠精神和致敬外,让画师这么团结奉献的,只能解释为真正的挚爱

36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电影本身很普通 但是不阻止大家在vincent响起的时候暴哭

37分钟前
  • vesper
  • 还行

画面表现形式新异。但作为一部电影,作为一个故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情怀是满满的,但情节是浮光掠影的。

42分钟前
  • 丁小云
  • 推荐

故事平庸,本来以为是纯手绘动画,原来是在真人电影的基础上进行手绘,老实说很多场景好像……通过Prisma 之类的滤镜……效果也……不会差很多?贫穷艺术家的故事再一次养活了一百个贫穷艺术家

4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真的好美呀。能看见画家们的笔触在一帧帧变化时流淌的过程,很神奇,大概也会有点分神吧。故事本身就是个侦探揭秘类的,如果要看梵高本人更细致的描绘,皮亚拉和奥特曼的版本都更好;但这部动画自然有它的独特美,能在每个场景中找到那些似曾相识的人物,多么奇妙。罗南的脸和声音辨识度一样高!

4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催泪大作,心灵暴击。因为星空非常美丽,所以我先走一步,不然老了只能步履蹒跚地上去。难以想象的制作难度,真人演员加持让每一帧油画都有了人间烟火气,透过颜料可以读懂西尔莎罗南的哀叹。见到了两位导演,十分荣幸。

48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力荐

"I want to touch people with my arts. I want them to say, 'he feels deeply, he feels tenderly." 梵高真是温柔的人QAQ 想揉揉他的头发

51分钟前
  • 力荐

亨利.托马斯说过:“梵高相信绘画的使命不是构图而是色彩,色彩不该是静止的,应该活动且富有生命。”用梵高的画风包装一个“罗生门”式的不同视点,创作者以第三人称视角为梵高之死的动因做出一个推论。当众人皆笑梵高疯癫时,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生无可恋、孤芳自赏的艺术家,曲高和寡即是如此。

5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以油墨的流光溢彩表现对光线的捕捉,视觉呈现美轮美奂;在他人的言语罗生门中展现梵高生平及临终疑点,结合经典名作,剧本虽不无单薄,但整体编排还算合格,带有悬疑色彩的追寻,其实并不能增进世人对天才的解读(孤独是恒星的命运),情感落脚点反而在于卢兰;“在她卧室挂了四十四年”泪目。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多方角度碎片式拼凑还原梵高逝前内心真相。1秒12帧,1帧1幅画,6万多幅油画,形式上够惊艳!油画卡通这是头一遭,美轮美矣,却因先拍真人后作油画,导致油画的惊艳感在观影中逐渐被真人影像感取代。不过就像导演所说,未来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的界限本就会越来越模糊,几近融为一体,我们在见证历史啊~~

1小时前
  • 科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