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女奇遇记

更新至10集

主演:杨贵媚,钟欣凌,严艺文,胡宇威,黄姵嘉,李玉玺

类型:泰剧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剧照

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2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3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4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5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6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3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4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5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6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7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8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19老少女奇遇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遇见一群“傻傻”做事的人

三位人生阅历丰富的女明星杨贵媚、严艺文和钟欣凌,拜访了五个地方的“憨人”。她们会在当地生活一周,体验憨人们的工作,顺带体验当地的风俗与食物。

我才发现,杨贵媚是《饮食男女》里大姐的扮演者,当年的风韵眉宇间依旧可见。

严艺文在很多电视剧里演过绿叶角色,近年凭借导演的《俗女养成记》打响知名度。

钟欣凌经常在电视剧和各大综艺中露脸,在民众中认知度最高。我觉得她是台湾版的贾玲,情商高、反应快、幽默,贡献了节目中超过70%的梗。

三位老少女已经过了在乎自己形象的年纪。豁达的态度,使她们很快与当地人打成一遍,又如少女般对憨人的工作和理想感到好奇。

1、五站憨人

在节目开头,节目组给自己的定位是“三位姐姐与五站憨人”。我一开始一位憨人指飞行嘉宾。然而不是,他们是五群致力于建设家乡、环境保护、援助弱势群体,或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份工作的人。因为更多地为别人和工作考虑,这种忘我的状态显得“憨憨的”。

高雄的蚵仔寮,本来是偏僻而不知名的小渔村。留在当地的一群人,举办了几届摇滚音乐祭,使“蚵仔寮”三个字终于出现在了新闻报道中。节目中他们正筹备“300年来第一次”的二手市集。

“憨人们”希望通过打响小渔村的知名度,为愿意回乡的年轻人创造工作机会。更重要地,他们希望当地人有一天能自豪地说出“我来自蚵仔寮”。

全美戏院位于台南,是少数仍坚持使用手绘电影看板的戏院。据说学生时期的李安经常来这里看电影。电影院里有一位在小卖部工作了50年的阿姨,还有一位画看板画了50年的师傅。

台东跟花莲一样,有着台湾最美的海岸线。然而进入腹地——原住民聚居的村落,交通不便,而且没有社区医院。多数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孩子们。

出生于此地的排湾族医师徐超斌,经历过中风和癌症,深知当地病人的不便和痛苦,决定回来筹建一所医院。除了医院,他还完善了当地的社区服务,例如捐出了自己的家作为老人和儿童的活动中心。

在远离本岛的小琉球,有一群为保护海龟栖息地而想尽办法让居民和游客参与环保的人。全岛有流动的、可供借用的碗筷和杯具,务求减少塑料。

台中的杨七喜,经营着一间“社区续食厨房”。她会从市场摊贩处收集那些长相不好、很难卖出去的“丑蔬菜”,做成便当,分发给街头流浪者。

新冠移情爆发后,她租下了一栋老旧的房子,开始庇护无家可归者,她希望通过照顾他们,可以让他们重返社会或者留下来工作。

2、画板外的滚滚洪流

与建设家乡、环保、援助弱势群体相比,全美戏院的员工廖师傅在节目中显得很低调。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画电影宣传看板。18岁开始从业,50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在画。

节目中讲述了一个小插曲,三位老少女发现师傅的眼镜框、手机壳坏了,编了一些借口问师傅拿到手机和眼镜,偷偷拿去修理。

节目组找师傅上节目,师傅应该是早就知道的。师傅的工作不算高薪,但上镜头前稍微修整自己的形象,也符合素人的心理。但他对上电视似乎不是很在意,一如平常地工作。他说话很腼腆,唯有调整老少女的画时很自信,手拿刷子,大手一挥,寥寥几下修改完毕。

镜框坏掉的眼镜、裂开的手机壳,老师傅没有将这些视为代表他的东西,所以没有很在乎吧。真正能代表他一生的,是仓库里堆满的电影看板。

时代洪流在师傅身旁滚滚而过,师傅独坐街头,低头作画。他的眼前是一张张已经完成和等待完成的画板。岁月的痕迹是他老花的眼睛和逐渐弯曲变形的脖颈。

3、“人和蔬果一样,没有所谓剩余”

台中杨七喜经营的续食厨房,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什么是丑蔬果(Ugly Food)。

现在超市里那些包装的蔬菜,不论大小和形状都整齐划一,自然就有一些卖相不好的被淘汰了。市场摊贩处也一样,奇形怪状的蔬果通常难出售。或者是那些不太新鲜,但不妨碍食用的食物。

这个社会,有人浪费食物,也有人食不果腹。

地下通道、公园里的流浪者像人类社会里的“丑蔬果”,“不符合社会的期待”,所以“被淘汰”或自己放弃自己。

杨七喜用丑蔬果作为餐厅食材,或者做成便当发放给无家可归者、开展救助流浪者的工作,背后的理念是,“蔬果与人一样,没有所谓剩余”。

七喜自身有免疫疾病“皮肌炎”,几年前也曾罹患“卵巢癌”,她一边应对着着自身的疾病,一边做着这些工作。

让我想起节目中提到的徐超斌医师。徐医师曾经因为过劳而中风,腿脚至今不方便,后来,他又罹患鼻咽肿瘤,但依然奔波于筹建聚落的社区医疗工作。

那种为别人服务的使命感,使他们忘却了身体的疼痛。或者他们与身体的疼痛达成了协议,“拜托,请让我看到这项事业落地为止。”

为了帮七喜宣传,老少女们决定在街道筹备流水席。他们去到市场摊贩、农场处筹集食材,众人知道他们的善意,都想尽一份力,纷纷慷概解囊。

这种守望相助让我想起去台湾旅行的一件小事。那天我跟朋友4人包了一辆车,围绕花莲海岸线和太鲁阁游览了一圈。我们下车拍照时,同一车队的其他师傅很热情地上来问要不要帮忙。

我们有些疑惑,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包车师傅的腿脚有些不方便,他们是想帮助自己的同事。当时有被感动到。

4、把家园还给海龟

小琉球是一个珊瑚礁岛屿,小岛以旅游业为主。游客给小岛创造了工作机会,但也制造了大量的垃圾。

为了保护小岛的生态,很多店主兼具海洋志工的身份,向游客倡导可循环使用的东西。岛上有琉行杯、咕咕碗免费出借。这些行动都是为了“减少朔料”。

为什么如此注重海洋环保,因为在小琉球周围栖息着一级保育动物——绿蠵龟。

以前看过一些海洋垃圾的新闻报导,海龟因误食塑料袋而死亡。为什么海龟会吃塑料袋呢?因为水母是海龟喜欢的食物,水中漂浮的塑料袋太像水母了。

绿蠵龟易受惊扰,为了保护它们,岛上还制定了法律,触摸绿蠵龟会被罚款最高30万台币。当地小学生开玩笑说,“碰到海龟会变穷”。

节目中一位迷恋绿蠵龟的书店店主,与身边的同道一起,不时到海中探访海龟。凭借海龟头上独一无二的鳞片图案,他们几乎认出了在附近出没的所有绿蠵龟,还给它们建了档案。

老少女们随后参与了佩瑜组织的“净滩”行动,和学生们一起到海滩边清理塑料垃圾,废弃的塑料瓶以及从海上飘过来的海废等。参与环保的人会获得海滩货币,可在岛上店家交易。

辛劳过后,三位老少女尝试在海中浮潜。当严艺文和杨贵媚因为怕水而挣扎尖叫,适应良好的钟欣凌先看到了在海底中觅食的大海龟。

看着水中的海龟,随海浪摆动,在藻类植物中优雅地寻找食物,姐姐们慢慢安定了下来,似乎是海龟在安抚她们,一种无法言语的感动油然而生。那一瞬间,他们跟海洋、绿蠵龟产生了连结。

海龟现在能悠闲在在小岛周围栖息、觅食、游荡,得益于一帮爱惜它们的人。一切来之不易。

钟欣凌说,“这本来就是它们的家园,我们只是把家园还给了它们。”

结语

这个节目没有故意整嘉宾的桥段或设计困难的游戏,就这么如实呈现憨人们的工作以及老少女与他们的相处日常,便足够丰富。

看着“憨人们”那么专注做好一项事业,我在思考,应对这个时代蔓延的焦虑,我们要做的也许是减法。

 2 ) 超级超级期待第二季!

这个综艺真的好感动,大家都好可爱哦。高雄蚵仔寮的音乐祭和二手市集,这里好多人都致力于推动家乡的发展,这里印象最深的是蔡大嫂,说她的梦想是嫁给蔡大哥,哇!她好幸福,早在几十年前就实现了梦想。台南的全美戏院,画板画的颜爷爷,跪着画画却一直在说自己不累。台东想要建南回医院的徐超斌医生,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暴躁女外科,也是呼吁小地方要有自己的医院。售后回访的时候,南回医院也在动工了,真好。徐医生说,人最可贵的是爱和幽默。爱不是我们要去的方向,而是我们出发的地方。身体力行在推动减塑环保的小琉球,“有海龟。” “不要看,往前划!”笑死,严艺文就是陈嘉玲本人吧。台中的杨七喜,好敬佩她,自己淋过雨,还一直为无家者撑伞。最后姐姐们毕业,为大家办席,前面几站的憨人都来参加了,颜爷爷因为年纪大了,没过来,还好回访里有大家给他过的70大寿,姐姐们也有重返全美戏院,与爷爷合照。超级超级期待第二季!

 3 ) 谈谈看完第一集的感受

如果你比较适应台湾腔调,那么其实你会觉得这个所谓的综艺节目并不夸张和刻意。还是很接地气的,具有生活的气息其中还夹杂着文艺气息,虽然是老少女,接触的核心当地人也是中年人,但是这些人的骨子里还是很有年轻的冲劲和热情,更不要提其中展现出来的年轻人的精神风貌了。所有的人和风土环境都很随性,不急躁不焦灼。这种乡下的风光、人文、人与自然的交融等等吧,是我们,或者说是我及我的周边所无所寻觅的。老少女的表现又夸张又自然,这种中年人的感觉,作为中年人的我可以体会,总会有少男少女的一面,经历这么多年的生活,还保留着,那就很好。

 4 ) 老了也少女 少女也可爱

超暖心 笑点爆多 非常疗愈

作为一个慢综艺+旅行综艺 没有无聊到让人想睡觉 三个女主角自带笑点 尤其是钟欣凌 我真的好喜欢她啊 她又有梗又可爱还超敢讲 很容易就被带的笑到流「目屎」严艺文作为《俗女》系列的导演真的完全就是陈嘉玲本人啊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杨贵媚好漂亮啊 谁敢信她快七十了诶 真的很有气质很温柔诶 而且不管是素人还是飞行嘉宾 讲话真的都很好笑 自带爆梗

只有十期 从高雄开始沿台湾东海岸线一直到台中 与七个「拱郎」相遇 慢慢发掘他们背后做的故事 节目传递价值感不是那种很说教很生硬很刻意 而是让你在看的过程 听故事的途中 感受台湾当地美景与人文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get到了 你会觉得他们虽然是憨人 好像坚持这种事情 又费心费力又不能大富大贵 根本就浪费时间没有必要 但是他们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这么有大爱 他们都只是想让自己的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 “天下大同 共同富足”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画电影看板的颜师傅 这真的是职人精神代表 节目去了第二站后就因为疫情停摆了一年 可以看出一年后的颜师傅苍老了许多 也没那么开朗 让人真的好心痛 希望颜师傅身体健康 如果有机会去台湾 一定要去看看

 5 ) 献给憨人们的一首情诗

会看《老少女奇遇记》实属意外,一切的起点是误点了B站某个金钟奖相关视频评论区网友安利的链接,然后就是一种来都来了的心态看了起来,之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看到一半,我就已经忍不住开始向朋友安利,看完10期,我毫不犹豫地称其为我的2022年度最佳华语综艺。

出于我对《老少女奇遇记》的喜欢,称赞的词可以一个接一个蹦出来,轻松、欢乐、疗愈、温暖、怀旧、热爱、感动……然而,这么多词汇可以形容,却都不足以形容,想来想去,对于真人秀的最高称赞,其实就是已经一早被写在了题面上的开卷答案,真、人、秀,三个字,刚刚好。

所谓真,自然是真实与真诚。

真实,是尽量少的剧本痕迹,镜头中的每个人诚实地表达自我,而不是拙劣地表演;真诚,和观众处在同一个位置,是既不傲慢也不谦卑的态度。不是要说得好听,而是要干得漂亮。

于是,节目中三位老少女们,会住简朴的民宿,会骑单车看夕阳,会和乡亲们聊着最现实落地的话题,会放肆地在镜头面前挥洒真性情,没有故作明星姿态。节目组也将节目中出现的不完美真实记录,比如小琉球的两集中,造独木舟发生的错误、遭到打乱的节目流程、划独木舟失控的情绪,对于有些节目可能是要剪掉的部分,而《老少女奇遇记》则用一种戏谑轻松的态度呈现了出来,反而有了别样的节目效果。

所谓人,首当其冲自然是三位老少女。

杨贵媚,地位与气场使然,是大姐头担当,她很龟毛也很细腻,会照顾人也敢冒险,明明很怕水却也会被气氛打动敢于尝试;钟欣凌,自然是气氛担当,而她的没心没肺之外,也是几个人中家庭观念最重的一位,外向搞笑之外也有敏感的心;严艺文,某种程度上是叛逆担当,不是她在节目中难搞或怎样,而是她对于年龄、对于社会固有观念的叛逆,挑染奇怪颜色的头发都是小叛逆,年过40至今未婚的她依然活得自在潇洒才是大叛逆。

出现在节目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可爱的,三位老少女可爱,飞行嘉宾们可爱,素人嘉宾们则更加可爱,让我印象颇深的,有几十年如一日画海报的看板绘师颜振发、努力要在家乡建医院的最帅医师徐超斌、为无家者提供餐饮和住所帮助的公益发起人杨七喜,他们在可爱之余更有几分伟大,最难得的是他们伟大而不自知,看着他们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

所谓秀,作为一个综艺,节目效果必不可少。

《老少女奇遇记》算是一个慢生活综艺,但是没有慢节奏,没有一个废镜头,笑点多到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老少女奇遇记》也算是一个旅行综艺,但是没有争吵撕逼,绝美的风景占的篇幅不多,更多展现的是风土人情,于是看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被刺激,刺激着有冲动想要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难得的,是节目中传递出了满满的人文情怀和乡土情怀,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表达着对于世界的热爱,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爱着自己为之奋斗的事情,也爱着他们所生所长的土地,让节目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拥抱把观众揽进怀里,温柔地在心上一击。

看《老少女奇遇记》的过程中,虽然会喜欢杨贵媚、严艺文,也会喜欢飞行嘉宾和素人嘉宾们,最喜欢的还是钟欣凌,而且是越来越喜欢。

从第一次在《康熙来了》认识钟欣凌,到看了她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再到《老少女奇遇记》中再看到她,忽然意识到,在我心里,别说是在肉肉女星的小范围中,在整个华语区的所有明星里,她都是找不出第二个的存在。

演戏那么好,性格那么好,那么会调动气氛,那么能共情恻隐,一查资料才发现钟欣凌今年已经50岁了,然而,那又怎样,我相信,即便她到了100岁,也依旧会是肉肉甜心。

《老少女奇遇记》的官方文案中,说节目是“与各地平凡而伟大的憨人们学习在地精神,从不同的地方议题反思人生意义,共谱温馨感人的回忆”,他们都做到了,对于节目中的每个人这是一趟美好的旅行,对于看节目的每位观众更是一趟美好的旅行。

《老少女奇遇记》是献给节目内外憨人们的一首情诗,如此真挚,如此动人,未来某一刻想起依然会嘴角扬起微笑、心头升起暖意。

 6 ) 《老少女奇遇记》:旅行综艺如何与当地发生关系?

2022年7月7日,台湾上线了一档旅游综艺《老少女奇遇记》,讲述了平均年龄53岁的三名大咖女星,前往台湾五个文化各不相同的地区,进行旅游体验的故事。

其实,展现女性“无龄感”和原生关系的旅游节目在国内并不算新鲜的创意选题。

然而,节目罕见地没有将主角聚焦在三名女明星身上,而是借由她们的眼睛,“奇遇”了一群为家乡建设默默付出的“憨人”,并在豆瓣斩获9.1的高分。

在星素互动成为艺人翻车重灾区的当下,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一档明星旅游综艺如何很好地与当地文化发生勾连,并展现深厚的人文情怀?

与素人互动,如何消除艺人悬浮感?

“内娱到底在高贵什么?”

从《新游记》中黄子韬对日结工说“我可以一直换工作,直到找到我喜欢的那份”, 再到《完美的夏天》中,艺人被赞“亲民”,李汶翰回应“我们就是民”却被张萌笑说“好傻”。如今,艺人在综艺中展现出不接地气的一面,越来越容易激起网友们的抵触情绪,遭到口诛笔伐。

日入一“爽”的艺人与普通人生活中巨大的差异,让双方如同站在鸿沟的两端,互动和沟通中充满着做作与扭捏。

相较之下,《老少女奇遇记》则如同一股清流。

其实论咖位,三名女艺人都是顶咖。

大姐杨贵媚2004年凭借电影《月光下,我记得》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二姐钟欣凌早年在旅游节目和少儿节目中崭露头角后,进军影视圈并斩获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严艺文则凭借《俗女养成记》,获得了金钟奖的戏剧编剧奖。

在冷眼看来,不做作的背后,是她们参与这档节目充足的原生动机。

首先,《老少女奇遇记》本身就是艺人自己发起的节目。

主咖杨贵媚是节目的总制作人。她于2018年成立了桂田文化艺术基金会,多年来致力于保护各地传统的传承,避免这些珍贵的当地文化,在传媒浪潮之下被淹没和遗忘。

在这个初衷之下,杨贵媚找来自己的两位志同道合的闺蜜,共同为台湾各地坚守当地传统文化建设的“憨人”们发声。

其次,在这个三人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和人设明确且相互配合默契。

61岁的杨贵媚作为大姐与发起人,深知她们探访的“憨人”的可贵之处,因此,主要承担在互动中的cue出一些关键的问题,让当地人的故事能完整地在镜头前讲述出来。

钟欣凌则是团队的气氛担当。她多年来活跃在各种综艺中,凭借胖胖的身材、开朗俏皮的性格和超高情商,获得了“粉红猪”的昵称。如初见面等相对尴尬的场景中,钟欣凌都能立刻跳出来讲笑话,活跃气氛。

严艺文则是爽朗性格,在旅途中的文化体验活动都是第一个去尝试,横冲直撞之中往往能收获意外的效果。

节目中,好奇与尊重,是艺人们贯穿始终的态度。

她们对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每个素人的故事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发自内心地敬佩当地人为建设家乡所做的努力,也真诚地希望能为宣传在地文化做一些事情。

而反观国内节目,当选角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艺人的价格、国民度、商业价值,甚至是客户对艺人的评级,真实“动机”反而成了最容易被牺牲的一点。

如果艺人们只是在“被动安排”和“被动执行”,所有的尴尬和做作也就出现了。

另一方面,节目的任务架构也充分考虑到了艺人的真实能力:过于复杂的任务对初来乍到的明星本就并不现实。

在高雄蚵仔寮,艺人们需要参与当地的居民举办的一场宣传蚵仔寮的二手市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艺人们,在匠爱家园组装体育拉伸板,在海边捡废弃的渔网搭建舞台,用鱼线DIY渔网上的帆船装饰画,自己用废弃的二手材料装饰自己的摊位,为二手市集的摇滚舞台排练歌曲表演……

任务不复杂,艺人的表现也并不算完美。DIY创作被吐槽“还不如不画”,最终的舞台没有声光电的大秀,甚至还有点走音。但导演组允许了这种不完美,并没有对结果做出更多干预。也正是这种不完美成就了节目“粗糙但真诚”的特质。

毕竟对于节目而言,任务过程中与当地“憨人”的互动,远比交出一个完美的任务答卷更重要。

最后,就是用足够的录制时间去发酵艺人与当地人之间的关系。

《老少女奇遇记》在每个地方都停留了将近一周。在这个过程中,艺人们挨家挨户地拜访当地人,与他们一起工作、吃饭和聊天,相处的关系也从刚开始的陌生和尴尬,变得熟悉和了解,最终有了“以后这里有一个家了”的感触。

蚵仔寮的蔡大哥坦言,很多人来这里录制,呆了一两天就走了,真的会怀疑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三位“老少女”七天的相处,真正获得了感动。

旅游节目的新切口:在地文化

通过观察国内的旅游类综艺,其实不难发现,核心看点仍然聚焦在节目中艺人的关系。

如做人物关系最成功的《花儿与少年2》,就是通过在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挤压艺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最终逼出了许晴那句“因为上一季的人都正常”的综艺名场面。

但在这样的节目设计中,旅行地实质上成为了被架空的背景板,去哪里不重要,无非是看明星们在不同的地方,聊同样的天,做同样的游戏。

最终也就失去了“旅行”的意义。

而《老少女奇遇记》是一个和旅行地本身强勾连的节目。甚至可以说,旅行地本身的人文景观构成了节目核心看点之一。

所谓的“在地文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能将这些地方特质生动地以视觉化和真人秀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呢?

在架构故事的过程中,节目组选择塑造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个体“人”,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保护和爱,带领观众领略不同的文化样貌。

“憨人”是他们的代名词。

所谓的“憨”,是因为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当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离开贫穷落后的家乡,前往大城市寻找未来的时候,他们选择逆着潮流,留在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全美戏院的板画师颜振发已经为戏院画了50年看板,尽管海报打印成为绝对主流,费时费力的板画早已被时代淘汰,但他还是和戏院的老板一起保留下了这门传统艺术。每逢新片上映,他都会为戏院手绘板画。尊敬和坚守自己的专业,不为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精神让人动容。

蚵仔寮则有一群“摇滚青年”,为了改变蚵仔寮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家乡“老土落后”的印象,因此开办摇滚音乐节。“生态准备好了,胡蝶自然会过来”是他们一直坚守的信念。

“憨”也是他们最宝贵的特质:只有傻傻的人,才会一直往前走。

当节目中将这样一群“憨人”的形象牢固树立起来的时候,一幅鲜明的台湾不同地区的文化生态图鉴也被清晰地描绘了出来。

“治愈”是观众对《老少女奇遇记》最核心的评论。

这种治愈的感觉不仅仅来自于三位“老少女”在节目中“无龄感”的表现,同样来自于节目将观众的视线重新移到了生活的“附近”。

在《综艺创作者们,该如何关注「附近」?》文章中,我们曾经聊到过“附近”对综艺内容的意义。

“附近”,指的是每个人日常的那些生活场所,比如所在的社区以及社区周边的那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产生连接的所有空间。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出现,前所未有地拉近了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但也同样让人与身边的人和文化逐渐失去连接。

当人们不断对“远方的哭声”共情时,却也开始对我们周遭的日常世界越来越疏远,并且认为这些事情无足轻重,甚至是无聊的。

焦虑情绪就是它的副产品。

我们对宏大和远方过分执着,并因为无法融入其中而产生焦虑情绪。对抗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具体”之上,也就是身边触手可及的人与事之中。

这也正是《老少女奇遇记》中“憨人”们正在做的事情: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建设近处的生活。

通过综艺这个“放大器”,他们对家乡的坚守与付出得以被放大,也抚平了每一个观众的焦虑。

当焦虑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主要情绪,治愈已经成为综艺内容需要提供的重要情绪价值之一。

喜剧类节目、慢综艺、怀旧类内容都在通过不同的路径,为观众提供治愈感。

《老少女奇遇记》则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用身边的“在地文化”和“憨人”,治愈每一个观众。

 短评

不得不承认 tw在一些方面领先我们很多

4分钟前
  • 考拉很困
  • 推荐

一定要有第二季啊!!!甚至不像是综艺就是电视剧的感觉,每一站都好有意思,嘉宾全程的参与,与当地人的互动,没有任何违和感,大家都很善良,友好,一起做事,互帮互助,以自己的劳力和理念去创造,福利身边的人,真的很棒。尤其喜欢造舟和明日餐桌这两站!小琉球的yuly家民宿,小岛停琉的海龟书店,“女主人”般的佩瑜,大家都好温暖!好想去小琉球。明日餐桌更是温暖了,七喜好棒。真的好喜欢这样轻松,自由的节目氛围。

9分钟前
  • 春山
  • 力荐

怎么回事啊,我现在觉得所有人都比我们过的松弛又有力!要哭了

11分钟前
  • 饥无力
  • 推荐

挺好看,节奏快,不刻意,融入当地也做得很好。我们别再一厢情愿地认为台湾文艺创作狭隘自封了,还真不是这样。从蚵寮辛苦办市集,到全美戏院手绘老看板,到偏远南回要建医院,我们欣慰又感动地看到一群人在踏踏实实爱着自己的土地,建设自己的土地。感谢节目组踏踏实实地参与、记录这份爱。

15分钟前
  • 海娃兒
  • 力荐

新冠20%是靠它治愈的

16分钟前
  • 奶奶徐
  • 力荐

就很舒服,可能因为旅游一周只剪两集,和一些时装秀式旅游,屁事儿能剪半集的节目不一样,也没有节目组无聊的小游戏,我看的是实在的交流

17分钟前
  • Taiki、Go
  • 力荐

輕鬆、歡樂、療愈、溫暖、懷舊、熱愛、感動……太多詞彙可以形容卻都不足以形容,想來最貼切的形容詞其實都在真人秀的字面上了,真、人、秀三個字足以。慢生活綜藝,但不是慢節奏,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笑點,旅行綜藝,但沒有撕逼,每時每刻都能激起說走就走的衝動,更難得的是節目中傳遞出滿滿的人文情懷和鄉土情懷,溫柔地在心上一擊重擊,出現在節目中的每一個人都那麼可愛,三位老少女可愛,飛行嘉賓們可愛,路人大眾們更加可愛,像徐超斌醫師、楊七喜都是又可愛又偉大,笑著笑著就開始飆淚。越來越喜歡鐘欣凌了,在我心裡已經是整個華語區都找不出第二個的存在了,演戲那麼好,性格那麼好,那麼會調動氣氛,那麼能共情惻隱,完全無法讓人想到她都已經50歲,不過,我想她哪怕到90歲也依然會是肉肉甜心!

21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

杨贵媚去全美戏院有没有想到《不散》?一年后《无言的山丘》特映,王童陆奕静陈仙梅都来了——其实还挺想听主创们的电影回忆的,排湾族徐超斌医师又cue一次《无言的山丘》;公益事业自成体系,最喜欢小琉球的海洋生物代币;侧写一点原住民、新住民以及无家者生活;#天佑Formosa

22分钟前
  • Bon
  • 力荐

深入的融入台湾不同角落的民众生活,把一个个“疯狂的笨蛋”带入观众的视野,话题轻松而深刻,高速发展的社会往往会忽视个人需求,而社会的发展不正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部综艺给我们好好了上了一课,而不是表演那种虚假的缺少人文情怀的“向往的生活”。

23分钟前
  • realwsad
  • 力荐

高雄慢慢摇的蚵仔寮,有臭臊的人情味,咸咸黏黏的海风。台南收藏电影梦的全美戏院,温柔可爱的看板画师,仙湖农场的一家人。台东南回医院,寻找与坚持爱与幽默来帮助原住民的义工们。小琉球站结尾大家一直挥着手,直到再也看不到彼此。台中明日餐桌,集结Ugly food的街头办桌。第一次看台湾旅行真人秀,三位老少女与五站憨人的奇遇记,让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平凡又闪闪发光的人,收获满满的爱与感动,谢谢你们。

26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他们不是网友口中的井底之蛙,他们不过是怀旧、有情怀、能够与生活和解、平安喜乐的一群小伙伴。他们的内在足够充足,意识强大,热爱着自己的城市和家乡,所以才会给大家固步自封得错觉。更爱台湾了~

28分钟前
  • OliverGreen
  • 力荐

钟欣凌从里到外都可爱

32分钟前
  • 还行

好爱好爱“湾综”,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35分钟前
  • 见我U盘了没
  • 力荐

真实而有情怀,四两拨千斤地轻松动人,每个人发自内心地热爱脚下的土地,珍视自己的传统,又那么鲜活地爱着其他人,人情味这三个字是多么可贵又多么有力量啊

38分钟前
  • 投我以木瓜
  • 力荐

谁在《无言的山丘》红幕揭开时泪流满面😭 全美戏院画看板的老师傅生活中很粗线条甚至有点迟钝 唯有作画时一丝不苟不觉疲倦 因为疫情耽误一年 再见时师傅已不如去年那般谈笑风生 脑袋垂得越来越低一言不发 好像再看三十年前的电影 看到王童杨贵媚同台同样的恍如隔世感

42分钟前
  • 暗涌
  • 力荐

在地憨人真的好帅 公视的取向也是一如既往的可靠

46分钟前
  • reneryu
  • 力荐

真实,人情味,永远是最美好最动人的东西!

48分钟前
  • 包子
  • 力荐

真的无法不感叹台湾的人文关怀和社区生态,麻雀一般完整自在。

49分钟前
  • Ethan
  • 推荐

中间的访谈有点太刻意,有些地方故意拔高立意,有点不自然,剧本太明显了

53分钟前
  • 巧克力易化
  • 很差

宝岛的综艺会有一种人就活在当地的感觉 就没有拍摄视角 好酥胡

57分钟前
  • sal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