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失踪

HD中字

主演:杰克·莱蒙,茜茜·斯派塞克,梅勒妮·梅隆,约翰·希亚,大卫·科列侬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失踪 剧照 NO.1大失踪 剧照 NO.2大失踪 剧照 NO.3大失踪 剧照 NO.4大失踪 剧照 NO.5大失踪 剧照 NO.6大失踪 剧照 NO.13大失踪 剧照 NO.14大失踪 剧照 NO.15大失踪 剧照 NO.16大失踪 剧照 NO.17大失踪 剧照 NO.18大失踪 剧照 NO.19大失踪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失踪》死无葬身之处


题记: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见有一匹白马……
  ――――《圣经·启事录1-17》

第一次直观了解科斯塔·盖维拉斯得感谢央台的《世界电影之林》对他另一部影片的《Z》介绍,当黑色的银幕慢慢升起那一长串的字幕时,关于极权的话题在我生命里有了新的认识,这种黑暗甚于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它掌控着了人的精神。
这是一部分人的选择,因为,真相让他们惧怕,因为,真相让他们显现鬼魅的事实。
孩子总是忘忧的,在军车驶过的时刻,他们依旧无忧的笑着。
停着的轿车车窗映照出荷枪实弹的士兵,南美的政治往往和北美的风向标一致,极权的国家不需要理由就可以让你消失,从科斯塔·盖维拉斯的《Z》,到斯通的《萨尔瓦多》,历史惊人一致。同样《大失踪》让我们在极权的统治里再一次受到灵魂的震颤。
因为恐惧,他们禁止真话的发生;因为胆怯,他们钳制言论的自由。
在坦克和全副武装兵士监视下的的宾馆,这是南美,可这仅仅是南美吗?重复的历史每天有着新的版本,从南美到伊拉克,人类走过战火硝烟弥漫的30年可是图景依然,只是兵士永远年轻。
在这样的境遇里活着就是一种幸福,窗外是枪声,是毫无顾忌的对人子的杀戮,而一个家,一个怀抱是否能够抵挡所有的危险。
贝丝有理由选择离去,查尔斯和特莉留下的城市犹如人间地狱。正如导演开头的字幕这是个真实的事件,从亚马逊河到湄公河,从西方到东方,这种事件从没有彻底灭绝过。
《大失踪》实在是太压抑了,这些不仅因为死亡带来的,整部电影犹如雾中有只巨手钳住你的喉管让你在生死一线里挣扎。
查尔斯眼见的世界,士兵的暴行肆无忌惮,没有正义,只有正义在枪声里死去。没有人是安全的,只有死亡才是唯一的安全。
查尔斯的妻子贝丝因为宵禁被迫倦缩在门洞里,射杀、焚书和黑暗,历史给了她一个机会见证恐惧和暴行,街上是死亡和兵士黑洞洞的枪口,呼啸而过的警车伴着枪声,这个国家疯了。
早上,黎明的霞光带来暂时的宁静,她好不容易回到家,发现查尔斯不见了,只有翻箱倒柜的印痕证明了他是又一个受害者。
贝丝绝望的求助当地的美国大使馆,无功而返,而查尔斯的父亲霍曼动用了一切力量希望美国政府帮助寻找儿子,可是,他们的拖沓和踢皮球让欲哭无泪,于是,思子心切的父亲踏上了找寻的路。
政府都是冠冕堂皇的,在被军火商操控的国家机器中,远处和他国的战争便是利润产生的动力,而人血无疑是润滑剂。
依然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只是在那远处我们可以看见那些美国产品的巨幅广告牌,导演已经无声告诉观众,在美国公正立场背后的真实意图。这部电影应该给所有对美国有着幻觉的人看看,华夏的先人这样告诉他的儿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道貌岸然是已经不需要伪装的姿态,那只秃鹫保护的只是那个理念下的单一世界!世界警察的目的不会是为了异国的自由,他们更加兴趣的是你们国家可能利用的资源。美国的军火商希望天天有战争,这是赚钱的捷径。中美洲、非洲和东亚的局部战争那个不是美国的把戏?!
特莉向霍曼回忆着政变前后发生的事情,一切好像都和那次在餐厅邂逅美海军上校有关。不久,查尔斯失踪了,对门的邻居目睹了发生,导演用了主观镜头展示了叙事者的回忆,让观众一下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寻找的路上时刻有人跟踪同时受到了美国使馆的警告,霍曼认定这后面一定有着蹊跷,他决定自己寻找知情者解开这个谜底。
贝丝被霍曼指责没有尽到责任,可这样的国家谁又能负的了责任,逮捕,询问,枪杀司空见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失踪者。
和大使馆交涉的场景里杰克·莱蒙充分显示着职业演员的台词功底,,那些苦闷、愤懑和忧伤情绪通过嘴部肌肉的微微颤抖,眼眶里噙着泪水及大量激情的台词展示给观众,他将一个父亲的失子之痛层次分明带给观众。让人为之动容。
查尔斯朋友留下的聚会胶片和暗示更加坚定了霍曼的信心,其实影片的走向是控诉,细节都是为了完成张力的存在,这样的电影每分每秒让我们深陷恐惧和绝望里。
他们注定失去查尔斯,他们注定在混沌里找不到他的下落,他死在绑架里,可是在美国中美洲的政策里一个自由写作者的死亡和利益相比是没有意义的。
查尔斯的父亲可以选择起诉包括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等一大串的官员不作为或没有证据,可是,生命在政治利益面前注定只是草芥。
这部电影时刻在恐怖和血腥里,特别是霍曼和贝丝去辨认尸体的场景,那些死难者鲜血淋漓的躯体给我没们留下太多关于现代政治的话题。
正义何在?正义是靠这样的方式获取的吗?上帝在人子倒在血泊里的一刻背转身去。

【附录:影片资料】
《大失踪(MISSING)》1982美国
导演: 科斯塔·盖维拉斯 (Costa-Gavras)
演员:杰克·莱蒙(Jack Lemmon)、西塞·斯派西克 (Sissy Spacek)
梅勒妮·梅伦 (Melanie Mayron)
片长:122分钟
奖项:1983英国学院奖最佳编剧奖、1982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及最佳男主角奖
推荐指数:IMDB: 7.5/10 (1,660票)

2005年2月2日星期三 01时10分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

 2 ) 左右父子

科斯塔·加华斯擅長拍政治驚悚片,我看的不多。但《missing》主要卻也不是講政治,事實是講親情。

一對父子的關系在懸疑故事中娓娓道來,事實上故事開篇兒子角色便已經失蹤。整部故事完全靠著jack lemmon主演的父親和兒媳的關系來交待過去的故事。譬如說:父子關系不良,經常吵架;兒子和父親左右派政治觀點有沖突;父親和兒子的溝通機會並非很多;父親並不贊成兒子和兒媳的戀愛或婚姻關系……基本將一對父親故事在畫外說出。

這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主角事實上是一對父子,但父子完全沒有對手戲,兒子只活在flashback中,二人關系卻一樣栩栩如生躍然紙面。父親在會場上拿話筒找兒子,那句“just two of us”,眼神中已濕,令人動容。

最好的戲劇必然是有變化的。故事開頭父親形象不近人情,刻板冷酷,不過是傳統不良父子關系中的典型形象,和兒媳爭吵不斷,缺乏生活情趣;後來他與兒媳變成另一種“父子”關系,溫情,慈愛……戲劇力量鱗次櫛比而來,雖然懸疑色彩並非濃重,一樣好看。加之不斷的武裝沖突,宵禁,戲劇的緊張感自不怠言。雖然此片不是一部典型的類型懸疑或政治驚悚電影,看似有點文藝,但其實計算精確,並非沉悶的三流戲劇,有些地方也能看出導演對於畫面運用的用心,比如海報上一幕,穿著t恤的兒子站在陽台,背景環境是大海與沙灘,氣氛本應該安逸輕松,卻被一架巨大冷酷的直升機打斷,對比效果顯著,恐怖氛圍通過畫面便傳達了出來,效果不錯。

80年代的敘事技巧很厲害。感覺這部戲的插敘,包括開頭交待主人公的方式,完全就是在和觀眾玩游戲,比後來諾蘭什麼的技巧好太多。男主角雖失蹤,卻常常出現在畫面中,初初以為是平行敘事,想不到卻是閃回,這部戲的技巧雖不顯山露水,卻滲透在方方面面。

政治方面整個城市也是隱喻式的,說的是西班牙話。說到這一點,中國的所有戲劇都是政治意味濃厚的,因為我們影視劇中的城市多是虛擬的,頂多是暗喻……所以拍政治驚悚片太容易了,我們隨時都在驚悚。

 3 ) 《大失踪(Missing) 》:祸从口出【第3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8/missing-35.html

Missing (1982)

本片获得1982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个男人失踪的故事。一对夫妻在南美某国生活,男人在报社工作,两人生活得很幸福。一个朋友来到夫妻这里做客,于是男人就带着朋友去旅游。旅游途中,这个国家发生政变,两人被困在旅游地。被困这段时间,男人结识了几个美国军人和大使馆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些事,并详细做了记录。一段时间后,男人与朋友回到居住地。这场政变过程中,军人肆意杀人,而且宵禁之后格杀勿论,这些都使得这对夫妻想离开这里回美国。于是,男人将朋友送往机场,女人则去看望朋友。女人看过朋友后,没有搭上公交车,只得在宵禁中的深夜躲了一个晚上。回到家后,女人发现家中已经被砸烂,而且听邻居说,丈夫被一伙军人抓走。就这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男人父亲来到这个国家与女人一同寻找朋友。两人寻求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使馆工作人员表面上非常配合,但总是一无所获。父亲与女人也在自己寻找,并在寻找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朋友的尸体。随后,父亲通过一个商人的渠道得知,儿子在被捕三天后就被枪决了。父亲愤怒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大使馆,没过多久大使馆就确认了消息。最后,父亲与女人一起离开这个国家,男人的尸体则在七个月后才回到美国,丧失了尸检的可能,父亲提起的诉讼也被取消。

本片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所以它的观赏性比其他金棕榈奖电影要高不少。所以,本片观看过程中并不痛苦,一直跟随编导的脚步去寻找事情的真相。当然,本片也不是特别好看,按照片中情节,基本上可以猜到一切都是美国政府所为。因此,本片的悬念谈不上“情节跌宕起伏”,只是一部比较好看的阴谋论电影而已。至于电影主题,则是通过女人与男人的夫妻情、父亲与男人的父子情,来表现美国政府的阴暗。说白了,就是抨击一下美国政府所作所为,为片中死不瞑目的男人鸣一下冤而已。总之,本片编导就是用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表现一下美国的“人权”观——人是不能随随便便杀掉的!

不过,这部电影也告诉观众们——祸从口出,如果男人不是四处打听、逢人即问,它也不会惹上杀身之祸。现实社会确实如此,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主要呢?除非有崇高的理想,愿意牺牲自己。片中男主角很明显不是,他就是一个多事、多嘴的失意写手,倒霉蛋一个。他可是印证了中国那句俗话“死不瞑目”,因为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但是肯定想不到自己会被杀!所以通过本片可以明白一个浅显的大道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要表现出莫名其妙的好奇心,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电影拍摄方面大体上中规中矩,但有一点比较独特,即对发生事情的回忆。比如,男人从家中被抓时,几个邻居描述的过程中画面分别表现了他们描述的景象,这样做既有趣又直观,因为这样可以让观众们清楚明了的知道目击者的想法。除此之外,本片就没什么特点了,尤其是对于悬念的把握并没有显出编导的自身特点,导演Costa-Gavras不是拍摄惊悚片擅长吗?我可没感觉出一点“惊悚”。

最后说一句,本片道具、布景、服装,包括演员的发型,都具有典型的七八十年代特征,看起来有种怀旧的感觉。不过,现在再来看三十年前的装扮,发现当时流行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太土了,尤其是女人的发型,烫出来的卷发又大又圆,显得非常滑稽。

本片演员中规中矩。男主角Jack Lemmon是著名的喜剧演员,他主演的《热情似火》和《公寓》都是我喜爱的,这一次他在本片扮演一个正剧角色,却有那么点不太习惯。演技上来说,他在本片的演出只是尽职而已,比他在喜剧片中演技的逊色不少。此外,Jack Lemmon老了许多,都快让人认不出来了。儿子扮演者是John Shea,很帅,他曾经出现在多部八九十年代的美剧中,这使我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可惜,网上竟然没有他的中文资料。两位女主角都不是熟悉的女星,大概他们都活跃在七八十年代吧,Sissy Spacek长相比较奇特,Melanie Mayron还算美女一个。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比较一般的政治阴谋论电影,各方面都中规中矩,但至少还是一部可看的电影,比其他金棕榈获奖影片强不少。

Sissy Spacek

Sissy Spacek

Melanie Mayron

Melanie Mayron

序列:0894

失踪.Missing.1982.D9.MiniSD-TLF

2012-08-10

 4 ) 强盗夷平了你家,然后开始讲道理

《大失踪》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影片描绘的是发生在1973年的智利政变,在那一年的9月11日,智利军方代言人皮诺切特在美国中情局的支持下,推翻了智利民选总统萨尔瓦多阿联德。作为一个文弱书生,萨尔瓦多阿联德被迫拿起枪同武装到牙齿的皮诺切特战斗至最后一刻,一直到自己被击中离世。此后,皮诺切特在智利展开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独裁统治。本片描绘的恰恰是当时的大政变背景下的一个美国左翼青年的生死时刻。

为什么说这部影片是有意思的,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对于创作者科斯塔加夫拉斯来说,冷静客观的描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范围内的大变动,这本身是难得可贵的。尤其在今天,当美国掌握了全世界的主要话语权之后,这些真实记录历史的影片就如同凤毛麟角。当历史已经被当作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时候,科斯塔加夫拉斯的作品就尤为可贵。

本片讲述的美国左翼青年神秘失踪后,他的父亲以及妻子对于这起失踪案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已经被秘密杀害,同样被杀害的还有很多人,而这些人全部是在美国中情局和皮诺切特的联合下遇难的。这是一起政治谋杀,同时也是美国挥之不去的丑闻阴影,当然,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记得或者是教会更多人记得这个曾经自诩自由的国度做过的这些龌龊的事情。仅仅就这一点来说,本片作为客观记录某一种政治事件,非但是合格的,而且是优秀的。

然而换一个角度,我们稍稍了解下全球近代史,就不难发现,原本我们认为或者是崇尚的政治力量不过是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内斗,而真正属于原住民的南美印第安人玛雅人,此时此刻却完全被忽视或者被消失了。这是一种遗憾,同时也是一种悲哀。因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原住民,而美洲原住民在哪里?

当欧洲白人占据了美洲这片丰沃的土地之后,他们做了什么?将原住民大肆屠杀,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强取豪夺来获得大片的土地,之后开展了大农场的殖民地农业。最终在书写历史的时候用文过饰非的形式讲了几个印加文明神秘消失,玛雅人神秘失踪等离奇的故事来结束了原本属于原住民的历史。他们丝毫不提自己当年在美洲大陆上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十七世纪的印第安人原本有几千万,到现在还剩下几十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住民被各种方式灭绝,这就是所谓的文明。

南美大陆上这种欧洲海盗们犯下的罪行比比皆是。在后来的二战胜利后,原有的殖民者放松了对于被殖民地的统治,于是,殖民地纷纷独立。请记住,这时候的殖民地的独立已经与原著名没有关系了。他们之所以独立建国,原因在于来到殖民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人都是从欧洲过来的,他们在殖民地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循环之后,渐渐的用自己本国原来的政治框架套用在了殖民地国家身上,于是,按照宗主国的政治框架以及国家框架建立起来了殖民地新国家,最后,谋求独立。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强盗将你的家人杀光后,派一个小强盗占据了你家,然后这个小强盗对这个大强盗说,我要重新建立个山头。我要脱离你存在,我是一个新的强盗帮派等等。这个时候这个新的帮派已经与你没有关系了。即使是他打折各种各样的进步的旗号,但你已经不存在了,即使他占据了你家,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你的印记了。这就是美国诸国的独立建国历史。

本片描绘的智利政变,实际上就是美国为首的国家在智利选择了一个听话的领导人皮诺切特而已,而不听话的领导人萨尔瓦多阿联德被除掉这跟智利的原住民有关系吗?当然没有,智利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智利人的智利了,他已经被欧洲白人所占据了。这就是本片的悲哀。

我们可以回看一下二十世纪南美洲的独立领袖们,有一个是当地原住民吗?他们不都是白人吗?他们与美国等白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主张的是新政权,他们信奉的是共产主义,这依旧是白人内部之间的派系之争,即使是斗个你死我活,对于原住民来说有丝毫的利益关系吗?

因此,《大失踪》这部影片的尴尬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智利发生的这一次历史,而这样的历史的背后,是智利一国的政变吗?还是因为分赃不均引起来的殖民者内部的斗争。即使是这样,像《大失踪》这类影片如今已经看不到了,而如今所能看到的大都是美国打扮过的历史。而比《大失踪》更加赤裸裸的真相,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们究竟如何被种族灭绝,如何被赶出家园这样的事情,今天没有人谈论了,强盗洗劫了民众,然后连自己的内部斗争都不愿提及了。民众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

你好,再见

 5 ) 权力和人性永远矛盾吗?

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Charles Horman是一位出身于中产家庭的哈佛大学毕业生,在智利做自由撰稿人。智利政变期间,他被军方带走。他的妻子Beth辗转于各部门求助无果,他的父亲Ed来到智利和儿媳一起展开调查。影片接近尾声,当美国官员眼看着Ed,这位普通的美国公民,已经大致了解美国在智利政变中扮演的角色并相信正是美国军方导致了自己孩子的死亡(尽管大使在此之前极力否认),请看他们如何轮番上阵,为Charles之死的合理性展开辩护:

美国大使说,如果不是你的儿子被卷进这件事,你不会知道这些,你只会安安稳稳待在家里,甚至为美国的行动拍手叫好,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国家利益,为了保护超过3000家在智利的美国企业,国家利益也就是你的利益!

陆军武官更加直接,说你的儿子就是多管闲事,你们不是纽约人嘛,要是我这么个外地人突然来纽约,整天晃悠在纽约黑帮身边问这问那,然后终于被杀了,我难道要抱怨警察没有好好保护我吗?

一直在撒谎的官员们终于摘下自己虚伪的面具,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自己真正的想法,而这想法恐怕非常接近真相:原来美国政府、美国军队、美国CIA所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和黑帮相提并论的。然而,在他们看似合乎现实的争辩之下,“国家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说法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当美国政府亲自在异国他乡策划杀害了自己的两位公民,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究竟是什么关系?

贯穿整部电影,频繁出现的美国公司广告牌屹然挺立(可口可乐,万宝路,etc.),而白马被枪声惊吓,在军车的追逐和军人的戏弄下狂奔,白鸭被军人踢飞没有再回到庭院,尽管邻居小男孩还挂念着它和Charles。这些意象提醒着观众,高墙与鸡蛋终究有别,官员的辩护只是另一种谎言,大使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你在找你的儿子,我也在保护我的儿子(资本家们);他没有明说的是,我的儿子能为国家产出源源不断的利益(建立在吸智利的血的基础之上),而你的儿子在干扰为此提供条件的“政治稳定”。一切不过是利字当头,剩下的都是手段。

最讽刺的莫过于在影片结尾处,当Ed在机场正告送行的美国外交官们他将在回国之后起诉他们时,他说:感谢上帝让我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能够把你们这样的人送进监狱。当我以为这部电影又落入了“美国虽然会犯错但是你看我们的民主与法治最终能拯救大家”的套路之中时,画外音告诉我们,Ed没能把他们送进监狱。他提请的诉讼被驳回了。在现实中,Charles的父亲是一位工业设计师,祖父是一位著名律师,曾祖父是一位作曲家和管弦乐指挥家。

不知可以说是告慰人心还是徒留遗憾,2011年,在智利政变38年之后,在这部电影播出29年之后,终于有一位智利法官(Jorge Zepeda)就对一位涉及此案的美国军官(Ray E. Davis)正式提出控告,并申请引渡。但是,这位军官始终没有出现在法庭之上,据说已在一家智利的养老院中去世。Charles的家人要求美国相关部门核实这位军官是否真的没有回美国、是否真的已经死亡,得到的却是他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糊弄与踢皮球。

更应该引起思考的是,那些饱受痛苦的智利人呢?他们不是谁的“儿子”吗?在Ed去往那个将“政治犯”关押在看台上的臭名昭著的体育场,被允许用广播在这些“政治犯”之中寻找儿子的时候,他将一位正从看台阶梯往下跑的智利青年误认为是Charlie,而这位青年回应道:我爸是不可能有机会来这里找我的。诚然,Charlie的父亲和妻子为寻找他而做出的努力揭开了美国政府干涉他国的一块遮羞布,引起了国内的关注,也最终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Charles和另一位受害者的家庭均收到了32.5万美元的补偿)。但是,在这场政变之中被谋杀的美国公民终究只有两位,而这便足以在美国国内引起掀然大波。那么成千上万的同样因为美国政府的介入而蒙受灾难的智利受害者和失踪者呢?谁能像Ed那样对美国官员施加足够的压力去寻找他们?谁为了他们去起诉美国官员?他们能受到多少美国民众的关注?更别去妄想——美国政府会做出多少补偿?

在智利政变49年之后,另一场战争出现在欧洲。我目之所及,所有权力都在作恶。有的做得更明显,有的做得更隐蔽。我想问有没有尚未泯灭人性的权力,人们却在争论哪一种恶更为正义。他们看似有理有据,跃跃欲试地为自己披上了那两位美国官员的嘴脸。

 6 ) 山和砂

承认,在看电影的时候有点无聊,节奏缓慢,镜头写实,不断闪回穿插,但结合幕后的故事,才觉得电影甚好。

电影讲述的是政变下的白色恐怖,军队严密控制社会,个人没有言论自由,行事需要十分谨慎小心,甚至在着装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最恐怖的还是暗杀,个人在国家机器面前,没有任何权利可言,无缘无故的消失牵动着那些爱他们的家人。上次看这样的电影还是在德国电影《窃听风暴》,显然这部电影更加写实,情节性并不是很强,节奏也并非跌宕有致,但内敛的镜头以及丰富的表演给人的感觉特别揪心。

当你的国家不再有欢声笑语,不能随便出门,不能穿自己想穿的衣服,不能有自由言论,随时都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面临生命危险,并且很可能消失的悄无声息,没有法律维护权利,一切都是很随意的就会发生,想想都会觉得可怕。

电影中查理的失踪是一条主线,虽然也有不少的镜头表现政变,军警镜头,屠杀镜头。但电影更多表现的是一个父亲以及妻子对儿子丈夫的期盼,以及寻找,亲情在特定的环境下的表达。杰克莱蒙的扮演的父亲多方查寻的过程中,表演十分的到位,在几次的情绪时空中,尤其演技炸裂。但这些镜头也是内敛的,克制的,并没有用音乐烘托氛围,反而用一种写实的手法去表达一个父亲的悲哀,像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样,这样的镜头反而在大银幕上会更有冲击力,小屏幕倒觉得卸力。还有一个镜头是父亲知道儿子被秘密处决并且埋到墙里的时候,难以抑制的极大的痛苦瞬间就从杰克莱蒙的脸上表现出来,整个人突然陷入巨大的悲痛,表演十分的到位。

加拉夫斯拍这部电影除了将亲情表达了之外,政治的讽刺以及思考才是背后的意图。巨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如同恒河之沙粒,太过于渺小。国家机器可以随便将一个人从地球上抹去,看到父亲和儿媳进入满是尸体的房间的时候,很震惊。尸体就那么堆砌,曾经的生命就这样成为没有生气的尸体堆积,没有任何理由,或者说理由根本说不通,没有公平正义,只有阴云密布。从电影片头就我们就知道这部电影将会涉及到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是曾经发生过的政变问题,现在没有必要电影人员还要涉密。说明直到现在,这个政治问题,或许说政治阴谋还像一个幽灵出现在美国以及还会出现在其他国家里,电影到结尾的时候,观众已然明白,查理的死并不是单独的智利政府的行为,背后最主要的势力还是美国政府。美国干涉别国内政,暗杀美国公民,最后没有任何说辞,所谓的人权,所谓的法制,所谓的公共,所谓的正义,以及所谓的世界和平,都是谎言,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美国历史上绝对的污点。

这样的电影,导演的拍摄方式选择了尽量用写实的镜头,不用音乐烘托氛围,尽量让观众有自己的思维判断,让普通大众感受个人在政治面前的渺小和无奈,以及控诉阴谋。电影的运动镜头也不那么突出,整体给人的感觉有点纪录片的味道。

学习

 短评

这样的电影是很难拍的,因为亲身经历的人感到天都崩了,旁观的人有点同情就很难得了,观众的距离就更远了。电影需要用克制的手法层层触及痛处,一点一点加大戏份,而前面那些显得无聊的铺垫又必不可少。最厉害的地方是电影高潮过后,回过头看前面的铺垫依然扎实、细腻、有感染力,确实牛。

7分钟前
  • mobydick
  • 力荐

加华斯的政治片真是厉害,不去刻意营造流血场面却让人一步步陷入跟主角一样紧张无助的漩涡。杰克莱蒙和茜茜斯派塞克演得非常好

1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背景是冷战期间1973年智利军人政变事件,军人干政满街屠杀,尸体堆满体育馆,宵禁和沿街追捕枪杀,会有一种奇怪的、说不出的错觉。调度极度准确流畅,叙述留白部分就是白色恐怖,故事写实画面氤氲,通篇援用Dan Gibson的曲子《Theme From Missing》,紧张中一丝温馨。 一句话,还是美国护照牛逼。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Told from American civilian's point of view and mostly made for American audiences (and indeed it achieved modest commercial success among its targets), it's forgivable that it places central focus on one missing American journalist and the massacre of countless Chilean civilians during the coup serves more of a backdrop. Indeed the film is acutely aware of...read full review here: https://letterboxd.com/ziggyzaggy/film/missing/

18分钟前
  • Ziggy
  • 推荐

加夫拉斯的金棕榈,奥斯卡最佳剧本和拿手的剪辑更扎实克制,但影帝莱蒙和斯派塞克的好莱坞式表演有利弊。持不同政见信仰的公媳寻找真相的同时对国家的看法也有了变化,声画不同步的回述,政变世界的氛围塑造了几次瞠目的超现实时刻。美国至少回来还有诉讼的机会,而被失踪的是天真的理想主义,法盟蓝光。

20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B】剧本好,片子拍的太四平八稳了,闪回揭开谜案的叙事段落算是亮眼的地方,整体趋于平淡,杰克莱蒙表演出色

25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剧情描述南美某国(暗示是智利)发生政变,一名美国自由作家神秘失踪,他的太太日夜不停搜寻其夫踪迹,而他的父亲也从美国赶来欲了解事情真相,两人的政治信仰不同,经常发生争执,后来他们发现美国政府介入了这次政变

3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奥利弗·斯通式好看。剧作和视听上都太保守,即使铸就经典调度的场景已经搭建好了。回家路上一直在想,现代政治的归宿好像只剩下四种人,键盘侠、犬儒、尼采主义者和新闻记者式的真理主义者。而绝大多数政治电影又只能在最后一类里做文章,因为它是四类人里唯一的乐天派。

31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这是我看过的第八部杰克莱蒙的作品,前七部全部来自比利怀尔德的喜剧,所以我一度非常怀疑他是怎么拿到全满贯影帝的(奥斯卡、戛纳、威尼斯、柏林),这部半纪录片给了很好的例证。神奇一幕:傍夜枪响,斯派塞克蜷缩着望着街道,一匹白马嘶声而过……政治戕害的悲鸣。

35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暂且不谈把美国作为民主自由的衡量标杆和美国公民的优越性,片中的政治暗喻放诸很多国家都是曾经上演过的真实历史,就算到了2012年的今天,我们的国家都会颁发刑73这样的法律,【大失踪】这样的PI*民残酷历史重演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也许噩运不降临到你身上,你根本也永远不用知道不会在乎。★★★★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地震不能上街躲避因为宵禁。绝黑!…加夫拉斯首部英语片,改编自小说查尔斯霍曼的处决,以美政府阴谋策划73年针对智利民选左翼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军事政变为背景,当年遭尼克松政府否认。82年上映时也让美政府颇为紧张,里根任命的国务卿黑格曾被迫发表声明否认影片所影射。但凡有点智商都不会相信。……卢旺达酒店导演特瑞乔治认为,过目难忘的情景汇聚使大失踪充满了力量。“一些视觉时刻使人叹服,特别是那匹白马被士兵追逐当街狂奔的景象!野蛮与疯狂之中有种迷幻亢奋的东西!”

41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美国政府对外干政,培植政治势力,暗许智利军政府屠杀美国公民,对媒体和受害人家属隐瞒真相,因为宵禁所以不能离开大楼躲避地震,这简直就像一次超现实主义讥讽。能让我继续容忍美式主旋律和美式优越感的唯一支柱,便是把美国政府与美国文化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政治惊悚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你多么离经叛道,多么令我失望,但我永远为你而拼搏,我们的血缘亲情不为政治立场而减少半分,电影中的故事曾经发生在不少主流国家,电影中的父亲也是无数父亲的缩影,《大失踪》的共鸣感在所有政治惊悚片中无疑都是上乘的

46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arte, 播放的时候正好是巴西-科特迪瓦足球赛。每次换到球赛都是巴西刚刚进球,真是邪了。美国人好歹容许这样的影片,中国呢?

47分钟前
  • 王小妞
  • 推荐

父子情描述得不錯,很動人。政治方面不太了解,但也能看出力道

51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美国拉美政策vs卷入国家机器的无助小民,更吸引我的是老派实干长辈vs不事生产专做梦嬉皮一代:媳妇无害幼稚抱定反政府阴谋论但亦可不屈不饶,公公处事能力明显胜出也有勇气打破成见看清事实但助美国称霸世界的可能亦是这类优秀国民

54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大失踪》的核心是政治惊悚电影,悬疑气氛充足,却穿着一件现实主义审美的外套,所以尽管它的画面震撼,也完全在统一的掌控之下,但并不适合那些试图从中攫取商业片快感的观众。令人震惊的画面,静中带动的节奏,《大失踪》的风格带有新浪潮电影式的锐利和不同凡响,让人刮目相看。

59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政治惊悚片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画面还是比较震撼的,主题曲很好听。看到的大量内容是埃德和乔伊斯与政府官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美国在智利大使馆的官员们,忽视了埃德和乔伊斯的“知情权”!所以,我觉得影片的重点并不在“查尔斯•霍曼之死”,而是“寻找查尔斯•霍曼”!

1小时前
  • 胖胖
  • 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最后的矛头直指美国政府。加夫拉斯在表达政治立场的同时难能可贵的兼顾了影片的可看性。以悬疑侦探类型的方式切入,让观众和剧中人一样都想迫切的了解儿子的下落,这个悬念推着故事一直向前走,直到最后才给出真相。整体的叙事架构和导演的成名作《焦点新闻》如出一辙。用悬疑片来包装这类影片确实是将政治电影类型化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1小时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推荐

经验:权威的信息源不如多个信息源综合判断。一致性>权威性。所以从询问几个记者朋友以及展现的部分细节之后就已经猜出了真相。之所以能看到结尾还是一直期待有好的结局,可惜并没有。大使和手下军官说的话倒是很好的将“宏大叙事、集体主义”的本质体现的很明确。也算是有一些最后的良知吧。对于权力的质疑在这部其实才算是达到了顶峰:即便多么光鲜亮丽的锅家干脏事,侵犯个人也是转瞬之间,举手之劳,那还应该相信什么呢?如何确保一个争取个人利益的最优解的体制,可能长时间还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命题。

1小时前
  • 豆友189957096
  • 力荐

片子拍得很真,也很闷。剧情片?又带着纪录片的布景与镜头流动。脉络模糊?可导演的控制又处处显现,包括演员的定位,似乎是一个盘子上的颗颗棋子。不同于班德拉斯主导节奏的《梦想阿根廷》,这部片是导演的片子。这部片注定不会被大众接受,成年人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7+

1小时前
  • 妍春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