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該片的表現手法、影像風格、象徵意義云云,我在這裡沒什麽可說的,不過,看完兩邊這後,我卻不由得一寒,其實這部片子也可以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自以為是是沒有好下場的。
終於發現《火》片中自以為是的人物實在太多:杰克·尼克爾森扮演的總統可謂是其中的代表,還有被虛榮沖昏了頭的總統夫人,笑榮很假的新聞秘書,布魯斯南扮演的帥哥教授,這些是政客們的自以為是;戰爭狂人戴克將軍與倒霉的凱西將軍多少是軍界自以為是者的代表;杰森和娜塔莉這對夫婦是傳媒界自以為是的代表;看上去有點缺心眼的比利·格林及整日一起為榮以小兒子為恥的父母,是家庭關係中自以為是的代表;而房地產商阿特,還有最後被打死的胖子律師,還有那個神秘主義者芭芭拉,也可以看成是社會各色人等中自以為是者的代表了。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幕幕滑稽戲:總統從信心滿滿被打擊到灰心喪氣,最後窩囊地坐著白日夢死掉;總統夫人死的時候還不忘砸死她的吊燈是南希·里根的;新聞秘書杰瑞最後因為好色而引狼入室,結果生得猥瑣死得窩囊;凱斯勒教授被火星人弄得就剩個腦袋纔後知後覺,知道自己其實什麽都不知道;戴克將軍至死都是個暴力狂,結果被一腳踩扁;凱西將軍得意洋洋地去迎接火星人結果死得最是不明不白;杰森最後倒是很英雄,不過他不是主要人物;娜塔莉被整的最慘,腦袋被安在寵物狗身上,恐怕和教授一樣,也是後知後覺了罷,最後和教授親吻著死掉,也算是喜喪;比利·格林完全是個笑話,而事實證明他的父母至死還在秉持著一貫的成見,自私的一面完全暴露;火星人打到面前還在做著發財夢的阿特被證明也是個笑話,而跟著自己感覺走的胖子只能算個插曲,芭芭拉這個人物比較複雜,似乎只有她最終讓她逃出生天,不過她逃走時已經不敢自以為是了。
看看最終成為英雄的是誰吧:整天坐在輪椅上聽老爵士樂的老祖母,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的里奇,過氣的老拳網拜倫,還有拜倫的兩個成天逃學的兒子。這種安排看來結結實實地删了自以為是者們一個大大的耳光。值得一提的還有總統的女兒塔菲,面對權勢地位,似乎只有她還保持清醒。她是怎么逃出來的,電影沒有交代,但是她活了下來,還活得不錯,這便有給了自以為是者一個耳光。
縱觀全篇形形色色的自以為是的人,有的人貪戀權勢,有的人愛慕虛榮,有的人投機取巧,有的人信心爆棚,有的人暴戾成性,有的人不是好歹,有的人固執成見,有的人財迷心竅,等等。看來,平凡是最可貴的,認識自己是最重要的,總之,自以為是是要遭雷劈的。
對了,怎么把最大的自以為是者忘了。誰呀?火星人呀。他們的結局恐怕是最慘的了。
虽然这是一部10年前拍摄的电影了,片中特技也能看出明显的痕迹,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看这部片子。片子颠覆了我们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能有如此大胆想像力的剧本可不好找,如果10年后的今天再来重拍这部电影,应该和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银河系漫游指南一样另类。
同是大胆的想象力也产生了某种巧合,Mars Attacks!/火星人玩转地球中美国总统很容易就被外星人给咔嚓了,无独有偶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银河系总统居然是一个长着两个脑袋的无赖。能够把“总统”描写到这种地步的也就是这两部电影了,印象中美国总统在电影里也就死过这么一次。相比之下Independence Day/独立日中的美国总统就英雄得多了(这部片子没准儿应该进小学课本,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XD)。Independence Day/独立日和Mars Attacks!/火星人玩转地球都上映于1996年,这也算一种巧合吧。
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大多比地球人类强大,强大到用人类的武器几乎无法伤害到他们,但是电影中的人类是不会被毁灭的,命运和巧合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说Independence Day/独立日中用计算机病毒破坏外星人的网络(他们如果用的是IPV8呢,嘿嘿,穿帮了吧),从而使人类得以顺利消灭入侵者有些牵强的话,那么War of the Worlds/世界之战中外星人被病毒消灭就是天公作美了,而Mars Attacks!/火星人玩转地球中外星人被音乐作掉就更是天马行空的想像了。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我们人类最“皮实”,无论是残酷的自然、恶劣的环境、无尽的贪念、信仰的丧失、人性的丑陋,都无法阻止人类社会的前进和种族的繁衍,和那些貌似强大而又十分脆弱的外星人相比,我们简直就是“异形”啊。
http://www.fwolf.com/blog/post/173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火星人玩转地球》这部电影,因为除了几处勉强的笑点之外,其它实在是十分平庸。当然这部电影的风格偏向于喜剧,因此蒂姆伯顿的浮夸及奇幻也可以排上用场,即便过火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反感。
电影开始还是有点意思,火星人要来了,地球人怎么办?总统该怎么办?这对于人类来说,确确实实是前所未闻的大事件。于是人类社会的态度及准备工作就成为了观众的焦点:总统的装腔作势,科学家的装逼,武斗派的咆哮、渴望和平的人们……而外星人到来的所造成的反差,也营造了强烈的冲突及笑点,也对人类之前的准备工作产生强烈的讽刺。
是的,这个思路是极好的讽刺手法,但关键是这不是电影唯一的线索。除此之外,还有荒漠一家、分居的夫妻、唯利是图的老板及酗酒的妻子……理想状态而言,如此多的角色应该共同为了主题而服务,共造电影的众生相。但现实中,电影中的诸多角色陷入了单打独斗的怪圈。虽然火星人的到来,让这群人最后联系在一起,但这联系之牵强实在生硬无比。
更关键的是,这群人的存在对情节推进方面没啥意义,各自角色的设置也没有不可取代性。他们的露脸无非就是告诉大家,火星人对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已。但这完全可以一笔带过,有必要设置这么多的角色吗?如此设置不但没有为主题的升华、情节的推进而提供有效的服务,反而弱化了总统线索的讽刺意义。
这让我想起又一经典电影《真爱至上》,同样多线叙事,好歹《真爱至上》用多角色营造了圣诞节日的爱情氛围。而《火星人玩转地球》呢?这么多的角色是为了营造共同的氛围吗?非也,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故事。因此如此设置无非是因为主线精彩程度有限,所以只能增加角色来维持故事的层次感,以及丰富故事的精彩程度而已。但结果显然失败了,因为这些角色一盘散沙。
虽然,火星人的人设十分有趣,也有一些奇怪的笑点。这些cult元素一定程度中中和了故事情节的生硬及各种奇怪的神转折,但却始终无法进一步拉高整部电影的水平。因此观众还是看着乐就好,毕竟有这么多怪异的外星人,也有一群无缘无故的角色,这确实是一场乱七八糟的闹剧。
TB用大预算拍出的伪B级片。KUSO的很是快意,但最后几十分钟的剪接也未免太过B级,仓促收尾,总是有点意犹未尽。几次明显的剧情漏洞也是对B级片的戏仿,但作为一部主流院线的上映作品,这种故意的剧情漏洞有时会令观众误会此作的诚意。和之前之后的TB作品相比,此作在剧情上最为单薄,人物关系也最淡薄,为B级而B级,有时未免过犹不及。
向烂片致敬的烂片
剧情荒诞,但充满浓郁的科幻气息和内蕴的反讽意味。
我的天哪这粗糙的特效!96年可以做出以假乱真的效果了已经可偏偏要做成塑料感脑花外露的外星人实在是太滑稽了,还一边喊着“我们为和平而来/dont run, we are your friends”一边 invade;丑国讽刺自黑zz可还行;结尾小孩一脚踩爆外星人脑袋有点爽。
我能说火星人很可爱么,哈哈
Natalie Portman演的总统千金,Jack Nicholson演的总统,007Pierce Brosnan演的科学博士,经典老太Glenn Close演总统夫人,外加Tim Burton导演和一些眼熟叫不出名字的#¥%@*&,实在是庞大的阵容~幽浮般的背景音乐让人毛骨悚
有点脑洞大开
脑洞够大,也很有趣
最后一首老情歌摧毁了火星人,拯救了地球。真是有创意!
看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娜塔莉,小时候的样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没感觉……这竟然是喜剧?= =|||难道时代不同了,笑点也不同?虽然一个劲的讽刺,但我感觉这简直像精分片一样,好无聊啊……
耀眼的卡司太可爱了!没想到Annette Bening也是这么的搞怪,FOX在里面死得太惨了!如果拍一部"地球人玩转火星"的话,那么大概可以开下AVATAR的玩笑的
都快结束的时候地球人还没一点胜算呢……从一个恐怖片突然变成搞笑片了
轻松搞笑,影片很不错的
剧情荒诞带着一丝幽默
蒂姆·波顿真厚黑不解释
脑洞开的很大,效果不错
喜剧效果还不错,看看打发时间还不错
恶趣味搞笑
终于到了火星人降临的时刻,他们发出了和平的信号,但之后却是大开杀戒,火星人一再的戏弄政府高层,人们束手无策,然而,真正能战胜火星人的武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没什么太大的含义,但是挺欢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