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

已完结

主演:陈红,归亚蕾,周迅,赵文瑄,傅彪,申军谊,贾妮,刘栋,吴军忱,孙斌,李昊翰,高冬平,李冰冰,杨雨婷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0

 剧照

大明宫词 剧照 NO.1大明宫词 剧照 NO.2大明宫词 剧照 NO.3大明宫词 剧照 NO.4大明宫词 剧照 NO.5大明宫词 剧照 NO.6大明宫词 剧照 NO.13大明宫词 剧照 NO.14大明宫词 剧照 NO.15大明宫词 剧照 NO.16大明宫词 剧照 NO.17大明宫词 剧照 NO.18大明宫词 剧照 NO.19大明宫词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桃花树下酌清酒 (已发表于《电视剧》杂志,勿盗用)

                      
序:
宫词, 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 专门描写后妃、宫女的生活。写宫词的多是男人。虽然他们不会有机会进宫体验生活,但是他们善于想像, 想像那个三千粉黛真正男人只有一个的后宫生活。所有宫词表现的都是同一主题:争宠和失宠。由于得宠的人也害怕失宠, 最终也难免失宠, 所以失宠女人的凄凉和寂寞就成了就成了一代代诗人嚼橄榄没完没了咀嚼的主题。有名的宫词如: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对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朱庆余)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当然,我们今天要讲的电视剧,它的内容与传统的“宫词”无关,它更是描写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


如果一部电视剧同时引导出观者的五感。它必然会以自己独立的姿态和一般的电视剧区分开来。某种潜藏的力量支撑着,它选择进入人们内心的通道是隐秘而又迂回曲折的。它会用影像引导你自己去触摸,去咀嚼,去聆听,去品味一些东西,而不是单纯地只用视觉影象告诉你一个亦真亦幻的故事。一切的视觉在于光影交织渗透错落的时间印象。这只是第一个步骤——模糊观者的所处年代。至于如何展开第二个步骤,或者说用什么来进入内心。则要求这个影像同时引导出其他的感觉。
《圣斗士星矢》中有一个类似佛教超度轮回的招数——天舞宝轮,此招乃黄金圣斗士沙迦的最大奥义。据说,虽然只是普通的攻防一体的战阵,但它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剥夺人的五感。电视剧《大明宫词》便是导演李少红以及所有工作人员融会贯通后使出的“天舞宝轮”的招数。

A
传统的历史剧总是标榜着与历史的契合度,而实现荧屏的再现。这种貌似真实的反映,恰恰具有最大的不仁,牵制了观众所有的意志,或者说,这样的电视剧丧失了任何留白的可能,观众到最后,了解到的,永远只是这一桩史实而已。
《大明宫词》从一开始就打破了传统历史剧固有的大关注的角度。 序曲中没有了“国家”的字眼,最为突出的,是“长相守”缱绻。开篇的第一场,隐约的编钟里,交织着一个暮年女人迟缓,娓娓到来的独白。 (据你奶奶讲,我出生的时候,长安城阴雨连绵。一连数月的大雨将大明宫浸泡得仿佛失去了根基,甚至连人们的表情也因为多日未见阳光而日显苍凉伤感,按算命先生的理论,这一切主阴,预示著大唐企盼的将是一位公主的临世。)背景隐去,我们却仿佛能够看见,西窗剪影,一位白发老者和一位孩童,秉烛夜谈。这是一个历经千帆的女子,貌美依旧,梳妆的铜镜里映照出雕花红木桌上一个收藏秘密的银盒。此刻,她正颤颤巍巍地打开,灰尘簌簌掉落。
你在听她的独白,实际上也是在看,虽然荧屏上并未展现这一幕;你看着荧屏上长安城上空阴霾的天空,实则也在听,听一个身边的老奶奶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转眼间,窗外就淅沥地下起一场春雨。 听觉和视觉因这段独白嫁接。 第一人称的叙述,仿佛亲密地是在讲给你听。更何况,这段故事,你从未得知,而向你用绵长,谦和语气讲述的女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现在却知心般地在讲述一个绝对隐私的故事。
单一的独白,并不称奇。戏剧中总是有旁白的设计。但若是全剧结构上因这些旁白而贯穿,直接决定了这部电视剧的艺术情调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舞台剧总是用腔调搭建一个美奂的梦境。在短小的时间里绽放所有的菁华。电视剧无法缩短时间的铺陈,但可以借鉴舞台剧形式的唯美。另外,舞台剧的感染是局限在剧场内的,它更需要和观众直面的交流。它这种直面决定了它必须调动出观众的所有感觉,不然,它只是个拙劣的戏码。都说《大明宫词》有莎士比亚舞台剧的风格,与其说是风格,我更认为其实是一种形式。舞台剧的一种形式启迪了编者,如何打破电视机的屏幕,让所有的观众仿佛置身于剧场里,同时排山倒海的旁白和对白,又恰恰成了它致命的硬伤。还是一个受众群体的问题。能有足够时间围坐在电视机前的很显然不会是那些会出钱看舞台剧的人。那么他们中究竟有多少人会接受这种形式。新奇可以吸引一个人,但不足以稳固一个人对它的执著。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在发现了这样一部好剧后,坚持不了多久,就被这种因形式带来的文艺腔,吓得落荒而逃。连篇累牍的文学对白让人在渐渐乏味中产生了审美的疲劳。这便是过犹不及的由来。
若说此剧的风格。我觉得它应该更接近于苏童的一本很好的小说《武则天》。小说素来以“气”统领全局。而苏童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出色的心理描写。小说的心理描写实际上主人公内心的独白。而到了电视剧中,这样的独白就是类似旁白的形式。这个南方阴郁的作家。唯美到繁花似锦。似乎所有的评论家都顺着编者的引导,往莎翁的身上靠。实则他在转移视线中完成小说的心理和戏剧的独白之间的嫁接。然后在提升了该剧本身的“气”之后,同时兼具了小说的耐人品味和传诵的特质。因为它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剧了。它是一个渐行渐远的人,向你讲述的一个故事。而故事本身,盛唐的繁华旧梦,只是它的一个躯壳,一个承载;历史或者年代,只是为它提供了一个奇观的背景。
B
音乐是羽翼。大明宫的故事活在一弦一柱里。氤氲历史的边界。讲述纠葛的长相守。
林海显然是继承了民族音乐的衣钵。如何体现这个朝代的繁华旧梦。还是在于抓住整部剧的视觉之气。听觉的衍生,是为了扶助视觉更好的绽放,同样,听觉也因为有了视觉而形象地外现。
全剧最为突出的视觉和听觉相辅相成的部分,是这段关于皮影戏的对白,
“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凑凑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苦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年年不见音讯……
……上天只报应痴愚的蠢人,我已连遭三年的报应。为了有名无实的妻子,为了虚枉的利禄功名。看这满目春光,看这比春光还要柔媚千倍的姑娘......想起长安三年的凄风苦雨,恰如在地狱深渊里爬行。看野花缠绕,看野蝶双双追逐,只为了凌虚中那点点转瞬依恋,春光一过,它似就陷入那命定中永远的黑暗。人生怎能逃出同样的宿命……
……看野花缠绵,我比它们还要渴望缠绵;看野蝶迎风飞舞,我的心也同样为你纷忙迷乱。任什么衣锦还乡,任什么荣耀故里,任什么结发夫妻,任什么神明责罚。它们加起来也抵不上你的娇躯轻轻一颤。随我远行吧,离开这满目伤心的地方,它让你我双双经受磨难......”
  这段皮影戏多次在剧中出现,在不同的爱情故事间穿针引线。魏国夫人和李治之间,太平和李隆基之间……
     萦绕着这段皮影戏的,是一曲《死亡》。做为西北曲艺的皮影戏,最常运用的是秦腔和板胡(电影《活着》里有此类情节和音乐的出现)。 然而,林海为这皮影配上的是一曲如泣如诉的笛曲,隐约交织着敲打的编钟,缓缓的节奏敲出主题曲,似电视剧里的人物在自我设置的困境中步履维艰。原本皮影戏的民间风情荡然无存,没有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嘶吼。没有原本唱词中的轻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在华美中的呻吟。反复慨叹因为与生俱来的身份导致爱情渴求的艰难。为爱情迷茫惆怅的人,自言自语念着皮影对白,沉浸在自我的忧伤世界里,旁若无人..视觉的影像和听觉的感触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互相转换间,催人泪下。
其实最喜欢的还是片尾曲。有种勃然大气在里面。仿佛暮春时间,在郊外看到一大片血红蔷薇般,惊骇到言语堵塞喉咙。直扑而来的繁华似锦熏得人掉泪。这种泪水里有千帆过尽后的洞穿和悟道。有往事言尽后,内心善终的停止,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去忘掉这一世的纷扰。留一片怅然的空白。颇似太平自身命运大悟后终结的有力收尾。
其余的配乐。例如:《母亲》里洋溢着无可奈何的怅然。无法付出或者对方无法真心接受,或者害怕接受,都成了怅然的来由。一个母亲处在一定的地位,并不是没有爱,而是有些东西阻止了她去爱,或者有些东西导致了她变态的爱。淡淡的萧声衬托着这股无奈,从内心扶摇直上。
《温泉水》里有少女春日的情怀。初初的曲调略有些幻影的诡异,是少女内心的不确定,黑暗中的蜕变不知何处是方向。摸索中一切渐渐明朗。光亮如昼。实在太喜欢后半部分的萧声引领的青涩和萌动。泅泳在对爱情的一瓢欲水里,一分憧憬,一分忐忑不安,一分欲说还休。若是作为往事的回忆。年老的女人的脸上肯定会浮现出类似少女的潮红。
《背叛》里有决绝和深受命运摆布的挣扎。曲调相对前面两首的缓和变得诡异匆促。
至于《长相守》是配合太平一生渴求爱情的。对于太平而言,长相守便是薛绍面具下那张永远不褪色的灿烂笑容。尽管世间情迷云雾弥漫,她还是在这里找到了人世间,甚至是天地宇宙间最宁静、最美最终的归宿。无论往后年日、人情如何变迁,薛绍和他的长相守是她永恒不变的神话。
太平虽没有最终与薛绍长相守,可他们之间却是任谁也无法体会的幸福。如今又有谁在月下低吟浅唱:
长安月下
一壶清酒一束桃花
心如烛光
渴望在幻想中点亮
一想起你
我已经开始疯狂
长相守它是啊
面具下的明媚
明媚后隐蔽的诗啊
无缘感悟
你像迎送花香的风啊
无辜而自由
我就像闻到迷香的蜂……

C
装束是随身的戏剧。六宫粉黛若无颜色,黑白交织出的影像非但无法是场视觉上的盛宴,而且还会磨灭了本瑰美的戏剧本身。杜牧曾在《阿房宫赋》里这样描写宫人奢华的生活——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宛如画卷描绘出的笔笔细节。于是,原本视觉的发生变成了“秀”色可餐。
美术指导叶锦添是有诗意的。他透过他的那些设计,酿出艺术的养分。我们不妨把他的设计理念理解成画家的作画。挥毫泼墨是水墨画,讲究写意;细细描绘是油画,讲究细节的品质。
水墨画代表的是男子的服饰。烟波浩淼。一泓池水上。箫声阵阵。镜头里的美男子——张易之一席飘逸的白衣。白衣上诗词腾蛟起凤。这样的男子,一颦一笑间迷倒众女子。绿水倒影中。他如丝的长发轻轻缠绕住大明宫几个女子的欲望。这般素白的衣服在绿水红花间成了一抹亮色。白色原本是素洁的象征,可是在色彩艳丽到奢靡的后宫里,这白色便是突兀的彩色。是欲望的象征。白衣飘飘。欲望遮蔽大明宫的一方天空。张易之穿着他素白的欲望之衣,在几个女子间游刃有余。这几个女子,与其说是渴望男性,还不如说,更需要他身上的那件“白色的衣服”。
油画自然是女子繁芜的装束。宫廷的服饰多以红绿金为主。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同时因为其绮丽而散发着梦一样的气息。有时候服饰的变迁又是人物成长的标志。少年太平不谙世事。她的服饰面料轻盈薄透,如纱一般投射她内心青春的萌动。浓烈艳丽的赭红是其成长后身份的象征。可是她的眼部下方的一抹淡淡的金色又透露她虽然处在高位,但却磨灭不了她年少时对爱情憧憬的浪漫(她母亲的服饰其实是相同色系,但唯独在妆容上少了这抹金色)。事实上她的爱情也如衣服上红色的泼墨。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是破碎留下的痕迹,是杀戮背后的成全,是欺骗背后的自虐挣扎……等到千帆过尽,太平的服饰再一次有了改变,以沉稳庄严的褐色和黑色为主,纯色的回归,象征她洗尽铅华后年岁的老去,同时泄露了她超脱后遁入思想空门的觉醒,为剧终时她选择离去的方式埋下伏笔。
这些装束的设计。是为人物应运而生的。始终觉得《大明宫词》中装束的独创,也是它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荧屏上古装戏层出不穷,可似乎大多的剧中,人物的服饰不是缺乏创意,就是太过天马行空。唯独《大明宫词》,它追求的“神似”,基于有章可循的范本,借用现代面料的多样化表达功能,无不迎合了当今时尚的审美意趣,同时,又与剧中繁冗华丽、略显西化的台词相得益彰,这正是创作者成功之处,瞬间让影像变得“秀色可餐”。


我们似乎有太多的标准去评判一样事物。遵循传统叫“抱残守缺”,离经叛道是学习西方失败后的“邯郸学步”。那么什么是标准?标准不是拥有唯一尺度的测量器。它只在每个观影人的内心。而这部五感俱全的电视剧,衡量它的标准,始终不是几个所谓专家的叫嚣,也不是一个缺少文化的人困顿在它文艺对白中的厌恶,而是某个月夜,你的耳畔突然想起“长相守”的音乐,你瞬间想起,曾经,某个老人和你讲起的一段在盛唐发生的往事,这是内心如潮的私秘,所以,佛说,一切不语,或者,索性像这位女子的母亲,懂得为自己留白,留一块无字碑,自让后人言说。编者大凡继承了这样的精神,你的评判与我无关,我还是按照我自我的步调,缔造一个又一个华丽的盛宴。


                                                                   







 2 ) 姑娘,你认错人了

那一夜,从她揭下他面具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要开始这样一个故事,便注定了这样一个结局。

她轻轻地那一个动作,哭哭嗒嗒茫然无措的那个小太平,那一瞬,目光便不愿再挪移。她看得痴了,亦看得呆了。亦如段誉见到王语嫣的那一瞬,向来痴,便从此醉。她流转的眼波里便再也无法遮掩。许是他长得实在太迷人,干净而明皙,便不敢再言只有女子才用上“倾国倾城”。他那一笑,亦倾尽了一个女子一生的喜愁,一生的流离。

他却是只道了一句:姑娘,你认错人了。

连一个叹词都没有,连一个疑问都不带。说的是那样坦白。是的。许是这样一句话,便注定了他们这一生。注定的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

只是此时的她,什么也不知道。他亦是不知的。是夜。她抱着昆仑奴的面具沉沉睡去。梦里,依旧笑靥如花。曾几何时,枕着一个人入梦,便是在梦中亦是笑出了声来,那你便是爱着这个人,深入骨髓。

写到这里,却仍是忍不住再一次写下这样七个大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烂大街的话,本是不愿再用了。可是闭上眼睛,行笔所至,却是不能自已的写下这样一句话来,经来不得半点控制。容若的能耐确是厉害之极了。这句话确是美到了不行。故而我们甚至贪恋着每一段相遇仅只初见。

那是谁,手握横笛,拘香满衣?是不是我等待了千年的恋人?是不是我梦回了千万次的相遇?

其实,你的思念,早已镌刻在我前世的梦里,所以才会到相思如烟的雨巷来寻你。我留着前世及腰的长发,穿着前世你送我的紫衣,只是,我没有油纸伞,我怕在擦肩而过时,在伞下错过你。

轮回了三世,却仍是无法忘记。在这样杏花烟雨的江南,春雨漫过河堤的时节里。在这个雨巷,粉墙黛瓦之中,我与你的相遇。依旧是你前世送我的紫衣,依旧是蓬松伶俐的短发。想我是撑了油纸伞,在伞下与你不期而遇。不是没有过奈何桥,也不是没有喝下那碗孟婆汤。只是这份记忆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在每个醒着和睡着的日夜里,割得我生疼。

于是,她的目光从此便只为他停留。醒着睡着。梦着醒着。便是在茫茫人海之中,第一眼,你便可看到他。这人,便是你心中再也无法抹去的痂。

一如她所说,他的笑便是春日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从揭开面具的那一瞬起,她的生命便只为他流淌。

终于,她再次遇上他。慌乱人群,逃奔离散。却不想他们竟同躲在了同一个幕里。命运给她开了好大的一个玩笑。给了她一次相遇,却给不了她结局。此时的她却欢喜到不行。她以为宿命送给了她人生中最大的一份惊喜、惊是惊了,却再也无法欢喜。

于是,她带着一个少女对爱情的全部渴望,毅然走上了朝堂。朗朗脆脆的道一声:父皇,请赐给儿臣一个驸马。儿臣已经有意中人了。

没有一丝少女的羞涩,仅因她真的爱他至极。她以为,他,从此以后,便可是她的全部生命。

可是没人可以预知,岁月掀开的,将是怎样的一道悲悯。

他不爱她,又许他是爱她的。是的。最终他是因为爱上了她而死去。可是他不能爱。他背负了一个太沉重的包袱,一个人谁也扛不起的十字架。可是她真的无法让他不爱。于是他只能选择给她无尽的落寞。与此同时,他以为他选择了噬骨的折磨。

5年。一个天真烂漫,懵懂无知的女子5年的时光,便从此只能在孤独,落寞,自我安慰,自我欺骗以及小心翼翼的爱一个人的浅色调中慢慢凋落。因为爱他,她已经彻底蜕变。那个曾经骄纵到不行的小公主,如今却学会如何在暗夜里舔舐自己的伤口。又如何在阳光下仅对他露出笑颜。仿佛他们都忘记了她的身份——公主。堂堂大唐盛世皇帝皇后甚至所有人最宠爱的小公主。只有他不宠她,只有他一次又一次粗暴的推开她。她只是偷偷地拭去泪水,再一次走到他的身旁。他一如既往,而她便知是甘之如饴。

终于,他再也无法逃避。这样一个女子,任谁也无法抗拒。于是他的结局便只有一个——死去。当那柄利剑刺入他的胸膛,她发出了十四年来最无助凄凉撕心裂肺的怒吼。她知道,他那一剑,从此亦刺破了她的生命。十四年,她这一生,便只能活了这十四年。此后,便残破不堪。

周迅演的小太平着实可爱,让人从心底里疼她。虽只演了短短的七集,却让人记住的,只有这个天真可爱,蛮横得让人亦想放纵的小东西。陈红的演技亦是不错的。从揭开盖头的那一刻直到死去,这中间的多少无助与挣扎,她亦是给诠释了出来。只是人们依旧只记住了那个小太平。我想许是真的是人们太爱太平了,实是一丁点的委屈也不愿让她受得。于是记忆便只停留在了十四岁之前。那个稚气未脱,让人宠得无法无天的小太平身上。

想想,便也是,长大了便要经受太多太多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于是只想是小朋友,便快乐得心安理得。长大了,便慢慢的才仿佛有一点读懂《小王子》。想当年看时,都高二了,亦仍是小孩子。读不懂,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是的,这是一本写给大人们看的书。孩子们不需要读,因为他们的心灵不曾染一丝尘埃,干净明皙。

记下的除了这样一个小太平,还有这样一曲《采桑子》。这在《大明宫词》里最经典的一场皮影戏。一次偶然间翻安意如的书,便读到了这其中的一段台词。便爱的不行,巴巴的跑了好几站路去买下这一本书。只因这谁家的女子,犯下了一个怎样的错误。

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为了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为了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现在终于锦衣还乡,又遇上这故人般熟识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清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泥点,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错误?”

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啊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身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未再看《大明宫词》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太平与薛绍之间的对话。同样的上元夜,他们并不知对方是谁,便演起了这样的一段皮影戏。“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当戏帷落幕,恍然间惊见竟是她日思夜想的人。那个场景一定是美到不行。每每思及此,心中一阵浓浓的暖流就这样袭来仿佛要化了一般。

当帷幕缓缓落下,不经意的转头间竟发现是她心心念念的爱人。便是这样的一个冲锋,才可让她彻底沦陷,从此丢盔弃甲。只可惜,电视中竟没有这样一个场景。

却仍是这样固执的认为。那一夜。小太平拿着女子的皮影,朗朗脆脆的说着:“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去年年不见音讯……”此时的她仍未知这是怎样噬骨的思念。只是平平静静的诉说着一个小公主的顽皮。而薛绍用他那充满磁性的低沉诉说着:“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就这样一唱一和之间。

若许,人生就并不一定,恰只如初见。

 3 ) 看完四十集完整版,感謝當年的廣電局

今日看到了一個四十集全版的《大明宮詞》,才看了開頭幾集,已經發現了諸多常見三十七集版本沒有之處,比如:
奶娘春的身世,成為啞巴的原因;
武則天命人給太平與自己作畫;
蕭淑妃,王皇后的兩位女兒被貶至禁苑;
賢落選太子后的心理活動;
太平在繡坊中自作主張修改供品;
賢與弘的爭論
......

這才看了四五集,我突然升起一陣后怕,想當年,這么多情節在公映時被刪掉了,然而李弘和合歡的同性愛戲份卻完全保存了下來,不可不謂是奇跡!
《大明宮詞》一劇縱然是有諸多創新,縱然是十年以來未有超越的經典,但若真的說這個劇將來會因為什么而載入史冊,被后人稱頌,我想大概就是因為它大膽的展現了弘與合歡這一對生死與共的同性愛人吧。看看我文頭列下的情節,套用一句《宮詞》風格的話:當年的廣電局本來有著比誰都充分的理由把弘和合歡的情節刪掉,并代之以幾段無傷大雅的母子手足情感刻畫,可是它沒有!它留下了弘與合歡,留下了合歡一襲白衣在愛人的父母,也是大唐的二圣面前大膽的表白并求同命的撼人心魄的一幕。
十年后的我,再一次看這部片子,仍有當年的感動。
為此,我謝謝當年的廣電局,我愿意相信,便是那個荒唐的所在,也有幾個頭腦清醒,良心尚在的人。

 4 ) 大明宫词

去年剧荒的时候把大明宫词全集都看了一遍,首播的时候我还没上一年级,如今已经快大学毕业了。赵文瑄的张易之,周迅的小太平,陈红的大太平,归亚蕾的武则天,李冰冰的安乐都不可谓不是经典。

武皇从太平降世就对她倾注了特殊的关怀和宠爱。当哥哥们在权力的阴影和母亲的威严下战战兢兢生活的时候,太平却体验着皇室所能给予一个女人的全部荣耀、美好和高傲,她一生的悲剧也就在这幸福的童年中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直到她遇见了薛绍,她前半生的高傲、自尊被击得粉碎。赵文瑄一人分饰两角,把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薛绍,和游离于各个权贵妇人 公主甚至女皇之间的张易之两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原配死后,太平和薛绍终于结合的那个夜晚,多希望他能真正的爱上太平,如果是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悲剧。在太平公主最终一刀刺向张易之的时候,观众甚至恨不起来他,只是为他们之间感到惋惜。如果不是赵文瑄,恐怕人们对这两个角色就只剩下厌恶了。为主创们的诠释点赞。

 5 ) 井底窥人-《大明宫词》感



井底窥人-《大明宫词》感

文/ln


黄世仁放债,借了套大明宫词的DVD予我,其中有这么一幕,
张易之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太平讲述情的美好。屋外兀自站了十四岁的李隆基,那些关于爱的理论、爱的意义,都是成年人的事吧。少年只是愣愣地听着,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大明宫词正是一部华丽而凄美的情史,所有的人皆是爱得奔放、爱得激烈,而俺只是个懵懂的小孩,有如十四岁的少年看成人的沧桑故事,俺怎么会懂,俺又能说什么。
想卷起铺盖蒙混过关,催债的却在身后逼得不依不饶,这可愁煞了我。只有强打起精神,铺纸墨于数丈深的井底,腼颜书写我所不能洞悉的大唐天空。



相忘怎堪忘
薛绍

于薛绍而言,生命就好像一场负重的奔跑,他已然疲惫不堪,肩上背负着予亡妻长相守的承诺,停不了,不能停。他的人生是一次次挣扎与妥协的循环,反反复复、患得患失,一步步地沉沦,直到无路可退。

庄子有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然人的际遇各不相同,我们没法企盼薛能如令狐冲一般,有退而求其次的豁达--血海深仇尚在身,而他生命中近乎所有的悲痛与欢乐,都留在了那个已逝去的人身上,相忘怎堪忘?这是一条永远也望不到终点的路,面对仇人的女儿,五年的朝夕岁月每一刻都是煎熬,碧海青天夜夜心,他又怎么能“如今才是唯一”呢。
罗大佑在恋曲1980里唱到,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此情此景中,长相守的感情,我并不相信,亦不感动,然世事无常如白云苍狗,难得他心中对爱情仅存的那点执念,无论荣辱起落――始终不变。

我们是不是都已心甘情愿地向现实低头,我们是不是都已沉默地臣服于权力的淫威之下呢?决裂于薛绍的人生究竟是好是坏,难当定论,但为这般义无反顾的坚持、为被世人嗤之以鼻的抗争--我选择尊重他,如此罢了。


众人皆醉我独醒
李治

李旦说我的儒弱来自我有限的才能、和我对自己才能的正确认识,放在李治身上倒更显得合适。他的血脉中流淌着中国式文人典型的犹疑与软弱,而他又并不全是一个昏庸的人,诡谲多变的宫廷政治,他皆是看在眼里,却独独选择了沉默。
最精彩是武后废贤一幕,李治兀自潜心于皮影戏的山水青苍之中,轻描淡写间化解了妻子一轮又一轮的诘问。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说的便正是这番境界。他波澜不惊应答如流,又无不流露出一种独醒的悲怆,一句“你是让我弑子还是休妻”,聪慧如武后,亦是被驳至哑口无言。

与妻子的强势不同,李治深谙强极则辱的道理,用毕生书写了一个弃字,名缰利锁,该放则放,英雄美女的沉重,当弃则弃。这样的人生,些许是少了些九霄放歌的慷慨激昂、缺了些弹指间叱咤朝野的帝王霸气,但至少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幸福――
昔日顾盼间尚有几分狡黠的小女儿已嫁作人妇,云淡风轻,岁月静好,人生的最后一刻能有她相伴,已是上天最大的眷顾。那些埋藏在他宿命深处的记忆如皮影戏般一幕一幕地重放,直到她蓬松的黑发涨满他的眼帘,直到他看不见道路山川,直到眼前终只是漆黑一片……
名利、江山、爱情,所有的一切皆随一代帝王溘然而逝划上了句号。浮光掠影褪去之后,重现眼前的竟仍是,最初的芳草碧云天。


去似朝云无觅处
王维

如果没有《少年行》后莫名的尴尬,他与太平的长安夜话,多半会是七剑中澄波碧海赞词人的重演。发乎情、止乎礼,这是一段典型的书生式感情,青年男女花前月下吟诗作对,双方皆是深以为意,怎知一个深切(又作喷饭)的眼神触动彼此心结,于是无所适从,于是黯然退避,于是――成就了一场半生的漫长离别。

韶华白首,不过转瞬。王维二十年后重访故人,说起当年的悄然远引,蓬转飘零有若白纸。去了哪里,又能去哪里,五湖泛舟也好,听雨层楼也好,为躲避一场迟一天便会到来的爱情,他将自己放逐进一场无尽的虚空之中――青山万里,流水依昔,不是流浪,只为淡忘。而今重回长安,忆起往日种种恍若隔世。这百味杂陈中,有对缘如浮云的希嘘蹉叹,更多的,则是时过境迁后的豁然开朗。云水吟的配乐有如一幅古典的水墨画卷,雅韵徐徐、云开雾散,恰是于此景此情最好的诠释。

他用半生的孤寂沉淀了一段引而不发的感情,而他终只是她生命中无足轻重的过客罢了,恰如是,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李隆基

李隆基的出场有如阴霾天空中的一抹亮色,好一个青衫磊落的英俊少年,看他与太平讲述当朝局势,运筹帷幄、引经论典,这般不急不迫的风度甚是可贵,很有种少年人指点江山的风发意气。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时间能永远静止在那个下午,青山如黛,桃花浮水,少年开朗而清爽的笑容里,你读不出任何有关爱的沉重。

只是,他的梦想和宏图之上,却依然有别的东西--她落难之际,他明知这是一场设好的局,却甘愿入虎口、下牢狱,不顾一切往火坑里跳;看她与知己追忆往昔,他恼她,甩下对风花雪月的不屑,扭头便走,殊不知对她的情亦是难下心头。病榻上他收敛了眼中的锋芒,笑得分外灿烂,而这样的笑靥,也只有在她面前才能无所忌惮地绽开。

我想每个人在鲜衣怒马的年少时都有过相似的信仰,梦想爱是关乎一生的事,梦想会倾尽所有去爱一个人。怎知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也会抵不过时间,当有一天,当他真正长大的那一天,当岁月磨去他昔日的棱角,当他叱咤朝野,当他发兵西征,当最后的最后,他在马嵬坡以恋人为筹码换政治上的安宁时,他可还会记起许多年前--那个为了爱而不顾一切的冲动少年?

无望而炽热的爱,一辈子仅有一次。这朵永远不凋零的花--是年少时的梦。

        
君生我未生
薛崇谏

他将自己毕生的情感寄托在继母身上,要如何告诉她,二十年的颠沛流离中,曾无数次地想起她,又要怎么让她知道,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全部信念,便是有朝一日能重归长安,回到她的身边,当着众人的面喊她一声,母亲。
爱与思念本是人之常情,只是并非每个人都有权对另一个人无所顾忌地倾诉衷肠。爱她却不能告诉她,思念她却不能伴她左右接近她,当这段隐忍的感情已无法用爱的名义坦然言明,便只有于刀光剑影中,以生命为代价浴血高歌――少不经事的太子,杀。与世无争的相王,杀。莫逆之交的朋友,杀。阻碍她登基的绊脚石们,杀杀杀……

面对长剑下堆积如山的头颅,他已然要承受道德上的谴责,而太平的鞭策则更是如一盆凉水,劈头浇下来,从头到脚,冷到心底。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只有咬紧牙关,不动声色地将这段不归路继续走下去,直至将她送上――万人之巅的王座。
是非对错,他已无从探究;不屑与冷眼,他可以漠然相对;斩人如乱麻,他亦是做得波澜不惊。而拔剑四顾时的他,心中又可曾茫然过?为他蘸满鲜血的双手,为他不断压抑的感情,为他眉宇间深得化不开的忧愁……

生死一线之际,他终还是说出了一个爱字,而这个字背后究竟揉合了多少种感情,连他自己也并不清楚罢。多少年了,他只是固执地坚信,荣耀与离弃、恭维和冷眼,是他们共同在经历,然而二十年的岁月早已在他们之间划出一道永不可逾越的鸿沟,殊不知--她已然清晰地俯览了他的一生,而他却无法真正解读她的过去。长相守的孽债,他真的懂吗?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日暮酒醒人已远
武攸嗣

这段荒唐的婚姻里尽是绝望,眼看着齐眉举案的人尚在身边,却各怀着一段心事,苦苦挣扎在爱不得、罢不能的漩涡之中。太平同情他,心存愧疚于他,却始终无法爱上他。她一心在茫茫人海中追寻长相守的知心伴侣,灵魂间电光火石的碰撞,枕边的他给不了,事关馄饨的刻骨回忆,粗枝大叶的他,更是懂不了。

这本是俗世中千万貌合神离故事中的一出,傅彪将武攸嗣演绎成了另一个面瓜,因为座上那顾影徘徊的身影,他卑微的生命从此有了存在的理由。只是公主却不是青衣,汝何故生于帝王家的磋叹,冥冥中早已为这段悲剧埋下了伏笔。

小时候看书,见得最多的是怅然离去的结局,爱不得大可放手,互道一声珍重,从此两忘烟水中。而深宫内院却不比游剑江湖,逼仄的青瓦森森压下,大唐的高墙将每一个人都人深深囿入其中。想走走不了,想避避不得,注定了陷入一场无从回避的纷争之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农人百姓,归途竟是横竖一个死字。
他本是一介市井小民,吃着并州城的烧饼,偷笑街头骗钱的把戏,胸无大志却也过得悠然自得。若不是因为入了宫,若不是因为遇到了她,若不是因为她美若天仙,若不是因为齐眉举案的人终成了她……他兴许不必以生命为代价去祭奠这段绝望的爱情,他兴许尚能从一场无望的婚姻中全身而退?

日暮了,酒醒了,酩酊大醉后的他愧然对人世作了最后的告别,转瞬即被湮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遥远到再没有人能记住。


侯门一入深如海
韦氏

从未想到过,带给我不期然感动的,竟会是这么个夹缝中生存的世俗女子。年少时求而不得的单恋,释怀嫁入侯门,妥协于一段并不算圆满的婚姻,落魄时布衣荆钗、粗茶淡饭,飞黄时花团锦簇、锦衣玉食。她的一生几起几落,用尽全力伸手一抓,掌心却空无一物。

李显的无能迫她不自觉地去填充家庭中决策的角色,以柔弱的身躯面对于她亦是无知的世界。生活不断地逼迫她,抬眼是破不开的漫天无奈,低头是涉不出的泥泞沼泽,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希望,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有如飞蛾扑火般合身迎上。
深谋远虑如她,知天下,识时务。她喝醒李显,不为李元季之理想主义所煽动,她力排众议传书于长安,贺武皇登基以示忠心。身为废君之身,命尚自难保,又何以忧社稷、何以复李唐?聪慧精明如她,明察秋毫识破武三思遣来的杀手,她护着一双年幼的儿女,不卑不亢周旋于剑拔弩张的胁迫之下,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是以一片坦诚之心换得全家上下的平安;不离不弃如她,十三年来一次又一次将万念俱灰的丈夫从上吊的房梁上放下――这般执手相看的感情,她自己又甚少提起,往事经由安乐公主口中说来,反是有种别样的感慨与钦佩。

而百转千回之后,她的命运竟是由别人来左右。李显的废立给她带来十三年颠沛流离的放逐,村野农妇的生活已然熬过,眼看终是盼到了苦尽甘来的这一天,怎知安乐的弑父又将她推上宫廷政变的浪尖,更是把她一路送上了最后的断头台。而她仅是想保住自己的生命和地位,这么简单而卑微的理想,却在权力的腐蚀下一步步地沦陷。
刑场上蓬头散发的她踉跄着倒下,千言万语化作无限的不甘。空气于刹那间凝定,曾经懵懂的小女孩彷佛又重现眼前――怀着对深宫的期许,怀着对未来的惶恐,她穿过一道又一道的重门,沿望不见尽头的甬道怯生生往里走。
只是,那么明澈的眼神,终还是穿不透重侯门后深深的帷幕。



半生寂寥付君心
太平公主

陈红是那种天生的美人胚子,容华如水,衣袂如风,明丽里又带有几分不自觉的慵懒,将一代公主空灵无邪的气质演绎到淋漓尽致。初看下当她保守沉旧――隐忍、文秀,永远只是不露声色地侧立于人左右;她又并无传统女子性格中懦弱求全的一面――面对昔日情郎的胁迫,她亦是有长剑一划的决断与勇气;她烈烈真性,玉骨冰心,当道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言时,薛绍听之亦是肃然;她心胸宽广,不耻与垂暮的母亲推心置腹,冰释多年来蓄积下的怨恨与误解;她才华横溢,轻徭薄赋、智斗酷吏,朝野之上于政事亦是心如明镜……
而这样一个女孩子,她的心却是简单的,这种简单来自于他对夫君完全的信任;恰又是因为这般义无反顾的信任,她甚至没有了恋爱中女子常有的心思--他的童年是如何的,他成长的地方是怎样的,他为何会成为此时的他,为什么没有更早地遇到他?

江偶告诉我们,人心能有多大,喜欢的只是区区几人而已,而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只有一个,于薛绍而言,这个人是慧娘。若干年前上元夜市之上,少不经事的女孩初遇温润书生,恰是不早不迟,只是――“小姐,你认错人了。”
只缘感君一回顾,从此思君朝与暮。她若是错了,便是错在在当时的月太柔、当时的风太轻,而他,刚好出现了,而她,又恰巧动心了。于是这场猝不及防的相逢,却被她误作是毕生之真爱,穷尽了一世的寂寥去追随――纵是生离死别、纵是天人永隔,纵是鬓发渐苍、纵是红颜迟暮,纵是嫁作他人妻,纵是沦陷于一段露水情缘,纵是所有关于爱的信念――终是一一颠覆、终是轰然倒塌……而那个被无限神话了的男子,竟一如既往地活在她的记忆之中,被永远的定格,慢慢咀嚼,再放大,
直至终老。


皮影戏
暨尾声

红尘的本意,原只是分离。
太平公主终其一生所朝觐的东西,却最终如流沙般悄然无痕地从指缝间滑落――父皇、母亲、薛绍、皇兄、韦姐姐、春、继子……所有的亲人皆是离她而去,天地洪荒,竟只留一懵懂少年陪她唱最后那出凄清寂寞的皮影戏。大明宫是她人生尽头的戏台,弥留之际她可以坐在那里回忆,和谁演过的戏,和谁吟过的诗,和谁一起的快乐――巧笑倩兮又怎样,翩若惊鸿又怎样,还不都如镜花水月,所有的幸福转念已然破碎成幻象。

在整个大明宫词中,甚至都无法找到一段传统意义上花前月下的故事,所有的情感都是激烈的,每一个人皆是爱得义无反顾,爱得倾其所有。我们可以为故事中这般惨烈的命运一惋三叹,然而戏剧终究是高于生活,观罢整部电视,你甚至很难找寻到代入的切口--那些人,那些事,他们皆是游离于我们人生之外的传奇故事,彷佛盛开在华丽而又遥远的梦境之中,伸手掬捧却只是徒劳,什么也摸不着、什么也抓不住。

粉身碎骨的美好与忧伤,我看不太懂,岁月总能让这些痛,磨钝成平镜。镜光深处藏着波涛汹涌的浪,你一辈子都不想再翻滚。曾以为这一生也放不下的人,早盼到风轻云淡的那一天。理想的少年和纯情的少女已然长大,达观与通透并非因为爱得不够深,这世界是这般的现实与冷漠,所有和风花雪月沾亲带故的事物,都被蔑视成傻子,情感被堵在胸口,欲吐不出,欲咽不能。我们只有躲在戏台的白色绫幕后,借别人的故事娓娓诉说现实中寻不到的性情人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么一出寄托心事的皮影戏,呆滞而庄重的纸影间其实别有洞天,在那片传奇的土地之上,没有犹豫与猜疑,没有伦理与道德,没有理智与冷静,就像戏中唱得那样,有的只是那一江春水,那清溪桃花,那如黛青山――
都没有丝毫改变。

 6 ) 大明宫词经典台词

生活,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第一次自觉地对命运发出如此任性的旨意。这一次的任性是由于我早已钦定的爱人失而复得,如同正午的阳光那样热烈充实,并且势不可挡。我怀揣着飞蛾扑火一般的莽撞坠入爱情。薛绍等于快乐,等于我的生活,在重逢后的日子里,我动用全部智慧和想象在脑中反复演绎着这个迷人公式,直到那一天,我确认这就是关于大唐公主的命运的真理。那曾经漫无国的的浮艳生活从此将具有沉实的走向,从而真正与我的幸福发生情感上的联系。      爱情,意味着长相守,   意味着两个人永远在一起,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   就像峭壁上两棵纠缠在一起的常春藤,   共同生长繁茂,   共同经受风雨最恶意的袭击,   共同领略阳光最温存的爱抚,   共同枯烂腐败,化做坠入深潭的一缕缕烟尘。   它的崇贵需要两股庞大的激情,两颗炽烈的心灵。   真正的爱情是无坚不摧的,   不论是天上的神明还是地狱的命官,都不能让他们屈服,   因为它本身就是天堂,代表着生命最崇高最健全的境界      梁上挂着一尺白绫,风丝丝缕缕地挤入,那白绫便有了神采,有了类似飞翔的美感…我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始终在考虑,我为什么要选择死亡?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让我的侄儿能顺利登基而扫清道义以及情感上的负担?雨停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我意识到,其实对死亡的渴望一直是我的一种向往。我太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因此它在我眼里完全丧失了美感!我怀抱着出生时的激情步入另外一个世界,我凭直觉感到那是一个更优美的所在……我的死亡像我的出生那样,终止了长安城漫天的淫雨,并且又一次为大唐带来了太平      女人的美分几种,一种热情似火,就像胡姬摆动的肚皮;一种柔情似水,就像早就喂了鱼的魏国夫人;一种矫情似狐,妖媚惑主,如韦氏。而最高级的恐怕要算是风情万种,缠绕不去,如同我们对面的那种美景……      满天肆虐的瓢泼大雨,一片苍茫。这条标榜帝王威严及骄傲的帝国大道被铺天盖地的雨雾模糊了面容。   一驾马车孤独地倘佯在道路正中,仿佛漫无目的的一叶小舟,任风雨由着性子摧残颠簸。驾车人虽披着斗篷,但仍抵挡不住风雨持续不断地扑打在脸上。驾车人已是满脸的晶亮。一队种策骑兵远远地跟在后面,默默地,生怕打扰车内深切的悲伤。      太后可曾留意您头顶幽深的夜空?世间万物。推天地永存,自盘古开天辟地,已历经百世,可天空却愈活弥坚,源远流长。凭的只是一个“忍”字。它要忍耐骄阳似火;忍受冰冷的星空;要忍受疾风骤雨;忍受电闪雷鸣,凭的是一个信念——这就是自然,自古亦正亦邪,从来善恶相间。人生百态,概莫如此,一切悲伤、失意、生离死别,一切阴晴圆缺,皆为自然,为人世常态,心要学会包容,要学会只观其形,而不为其所动,不为其所伤。为国捐躯是职责,犹如木炭的任务是燃烧,而成为灰烬则是乐趣,是满足。太后,忍并不意味着僵硬地去忍耐悲苦,它真正的含义是去理解、化解悲苦,从而将其化为快乐,像天空那样将风雨化为彩虹。惟此,则任何人就都可以活得像天空一样久远,因为心感受到的从来是快乐。      矛盾恰似人生的乌云,虽然引来狂风暴雨,也能结出缤纷的彩虹。误会好比命运的利剑,既能招致厮杀,更能披荆斩棘显露真情。      我是懦弱的,我的懦弱来自我有限的才能和我对自己才能正确的认识;我是懦弱的,但我的懦弱使我明智,我的明智赋予我常人想不到的勇气。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放弃皇位。      面对权力忍耐与豁达是最致命的弱点,它只会使权力更加懒惰。而一个仅凭惰性与惯性行事的政权只会滑向更深的罪恶!你要学会斗争,学会如何逼迫一个政权思考……要知道,你的对手,那些播弄权力的阴谋家永远是勤奋的,像农夫一样为收获而不知疲倦地奔忙……

 短评

记得最后有一集说郭冬临扮演的皇帝崩驾后手被折段时,那是震撼啊……

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觉得,《黄金甲》和《夜宴》的失败并不是选材的问题,因为莎士比亚以及追随他的黑泽明都曾经成功地处理过宫廷斗争的题材。《大明宫词》提供了另一个例证。不看《大明宫词》,我还不知道电视剧可以拍得这么漂亮。奇妙的是,前12集我还觉得对白挺假,之后慢慢就进入状态,到结局处骤然爆发。这是一个超长电影的架构。

9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力荐

台词那简直就是莎士比亚

10分钟前
  • 薛家鹅
  • 力荐

红极深处,瘦骨阑珊;零落成泥碾作尘,恨悠悠一场大梦。是的,这部剧讲爱,讲权,讲忠诚,讲背叛,讲宫墙换代的慈悲血腥与沧桑寻常,都美到极致了。

1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一见薛绍误终身

15分钟前
  • 花非花
  • 推荐

喜欢看~尤其是周迅的那段

18分钟前
  • 静@Einfühlung
  • 推荐

莎士比亚和唐朝。郑重的雄心和胆略可见一斑。台词的舞台剧功底,从女性成长角度映射王朝的兴衰。叶锦添,李少红。他们保证了最好的呈现。繁花的装饰,细节和节奏的把握还有归亚蕾,她让武则天离我们那么近。- 无愧史诗年代

22分钟前
  • azcat11
  • 力荐

当女皇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有把字画穿在身上的男宠

23分钟前
  • RITA
  • 力荐

我的猫,一只叫太平,一只叫薛绍。

25分钟前
  • 丁丁|刘
  • 力荐

那时赵蜀黍很风骚,陈红还没有残,周迅尚萝莉,关键叶锦添还木有走火入魔!太平与薛绍的初遇真是秒杀所有的少女啊~~

26分钟前
  • 37°2
  • 力荐

陈红在这里真是美得不像话,归亚蕾的武则天很好看,都是老戏骨啊里面!有时间好好追一下以前的经典剧,最近有点剧慌了,现在的电视剧质量真是的好好跟以前的学学了

28分钟前
  • 呆瓜
  • 推荐

你知道多少人的一生都为了瞬间而着迷。

32分钟前
  • 蜉蝣
  • 力荐

如果小太平没有在夜市上揭开那张昆仑奴的面具....大概会过得好一点吧

33分钟前
  • 大耳朵图图_
  • 推荐

我的第一次“胜利逃亡”就如此惨淡而难为情地草草收场。可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它使我像一个真正的女人那样拥有了那种诱人的被称做藕断丝连的甜蜜心情。我爱这座城市,因为他的存在。我望着窗外长安城的车水马龙,彻底地将灵魂交与了它。

35分钟前
  • 花见
  • 力荐

陈磊告诉我,《大明宫词》台词是编剧想的,他还演戏了。李少红一开始还不敢接这个片子,编剧几个人就把她关小黑屋,点了一根红蜡烛念剧中台词。李少红当场震撼。后来拍了一半,这种词实在写不出来,他们就逃跑了。被李少红抓了回来。居然还有这一出,快把我笑疯了。点红蜡烛的场景是张易之和太平。

39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喜欢周迅那前十集。这剧说话都像诗朗诵似的。

42分钟前
  • 朵杜
  • 推荐

爱死那些台词.

4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李少红镜头下的周迅陈红李冰冰何琳赵文宣都是前所未有的美

47分钟前
  • 静下来
  • 力荐

这三颗星是给周迅,是给归亚蕾,一个是娇小可爱,一个是温顺优雅,服装设计很大胆也很到位,脱离了以往古装戏沉闷的道具服装。在太平公主的前半生,是无忧自在的,悲剧开始于和薛绍的相遇,注定了不会有结果,注定了权势支配不了一切,她的爱情被无情的埋葬了。赵文瑄的儒雅,傅彪的忠厚木呐刻画的都很到位,如果不是那一个败笔,应该是完满的。

49分钟前
  • 闲情小娜
  • 还行

我看见年轻的太平在空无一人的深宫中奔跑.

51分钟前
  • cicici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