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上班族

HD中字

主演:周润发,张艾嘉,陈奕迅,汤唯,王紫逸,郎月婷,张兆辉,天心,车婉婉,洪天明,朱健钧,龚慈恩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2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3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4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5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6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3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4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5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6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7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8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19华丽上班族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黑社会好声音

《华丽上班族》是叫人充满联想的电影,这联想能跨越好多的时间和空间。美国电影大制片厂时代,拍戏全在摄影棚里,如今来看,有几分封闭环境的不真实感,不过与老电影那略显舞台化文艺腔的表演十分匹配。纯搭景放在今天多半行不通,因为表演方式趋于自然化,戏剧味道不再那么浓,再放进灯光考究见不到天空的“舞台”上,难免失于可信。也许只有一种类型片是例外,那就是歌舞片。

歌舞片在华语电影圈是个异数。虽然武侠片宗师张彻也好,江湖片巨匠吴宇森也好,都坦言从西方歌舞片汲取过动作设计的灵感,把纯暴力的武打和枪战附上了姿态优雅的美学属性。然而,如果不算五六十年代香港风靡一时的黄梅戏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华语歌舞片,屈指可数。拍歌舞片的导演,不是特别钟情,就是异常无畏。

所以不得不赞老杜。这位以黑帮、枪战的独特风格为人熟知的著名香港导演,同时也是华语影坛最著名的多面手之一,喜剧、武侠、文艺、爱情、魔幻、科幻等均有涉足。在拍电影方面,他展现出不知餮足的创作动力。以他今时今日的影坛地位,完全可以在这个浮躁的市场里,像大多数导演一样按部就班拍些拿手的、已经被市场认可的东西。但他仍满怀勇气,不断尝试新的类型。这位电影界的拿破仑,即便遇上过几次滑铁卢,也是不改初心。更可喜的是,他并没有像许多大陆和香港的上一辈导演,创造力与日凋零,拍出脱轨时代审美的笑柄来。通过他的几部近作中,我们仍看得出饱和的才华。

如今,他用一座重金搭建的写字楼,一组25年重聚的台前幕后卡司,一种华丽音乐剧的样式,来演绎一个似乎已被榨干潜力的职场故事,并且找到了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表现样式,歌舞片。一边是载歌载舞,拿腔拿调,一边是楼宇街景,亦幻亦真,讲的是跨国公司的高层权力斗争,这么多难接地气的元素缝合在一起,却能落回情感的立足点,颇为不易。

严格来看,很难说是歌舞片,唱词在对白中比例不高,即使职业唱将陈奕迅也仅仅贡献了两首完整的曲目。除了一些拿腔作势的肢体动作,谁都没有太多的翩翩起舞,更接近MV拍摄。追求形式的同时,不至于拉开与主流观众的距离——《悲惨世界》的故事多家喻户晓,狼叔猫女的人气多旺,前两年那部电影版不照样看闷了一大批文青。杜sir走的,是有华语特色的歌舞片道路。

影片的开头令人非常不舒服,确切的说,是像银幕反派的恶行一样,唤起一种嫌恶感。地铁到站,人人排队入司,活力的泯然与做作的亢奋构成荒诞的并置,会计精英出场那段更是极尽嘲讽,仿佛写字楼精英都在高度职业化的制度约束下成为丧失个性的工作机器。反乌托邦电影,就常常用这种高度整齐划一的群体行为,来激发观众的反感。这个华丽丽的人性地狱,跟《黑社会》开头的结拜仪式,人人循规蹈矩,仪态端庄,“不分老中青上下一心”的高度职业做派,就像帮派分子誓死效忠一样,充满了仪式感。然而没多久,《黑社会》迅速开撕,《上班族》们作为生物人的私心和私情也冲破了职业人的高贵伪装,上演一出出涕泪交加的悲喜剧来。哈哈,这种先建制后解构的戏码,真是老杜的拿手好戏。

网上评论,多将此片形容为“职场黑社会”。两片有一样十分接近,就是不搞梗不惊人死不休的剧情波折。这与老杜拍《单身男女》一定要奇遇巧合连环爆炸的路子,正好背道。那些职场计谋,并没有悬疑电影出人意料的震惊时刻,有个朋友说略失望,没有想象中职场男女螳螂黄雀火花四溅的高智商撕逼。就好比看了《黑社会》,也有很多自诩熟悉帮派生活的圈内人表示不屑,说香港黑帮哪是那个样子的。但这恰恰是杜氏电影的专项和魅力,若仅仅复制现实,朝九晚五多的是,绯闻八卦勾心斗角,上班天天可见,何必花钱去影院看个仿制版本。

更何况,这个张艾嘉编剧的故事之所以耐看,不在于多么峰回路转,绝杀俗套,它赋予我们一个近乎全知的视角,通览一切。那些打着小九九,在理智、情感、好奇与欲望之间挣扎的男女,是如何不可避免地走向一锤定音的结尾。从角色唱唱跳跳开始就在告诉我们,它是寓言也好,格言也好,反正不是写实的。片中充满显而易见的象征意涵,比如那部直达71楼的电梯,不断成为陈奕迅梦中的杀人机器。杜氏电影里,头脑冷静不感情用事者,笑到最后的机会总是更大,就像《黑社会》的阿乐,《以和为贵》的吉米仔,再早一点,还有《暗花》的洪先生。影片结尾,胜者似乎倾尽了全部的智慧,才表现出并不算惊艳的城府,但我们愿意陶醉在那尘埃落定后昌亡骤分的情绪中。现实里,我们的视角是狭窄的,想象是受限的,个人情感会干预判断,几乎没有可能领略这样大合唱式的华彩棋局。

企业高管被金融赌局逼得走投无路,那些股市大动荡的段落,有来自《夺命金》的亲切延续感。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句“我要报警”,瞬间想起当年的那些“我们去自首吧”,“火是警方卧底”等等。经过《放逐》,《铁三角》,《夺命金》那些尴尬的蛇足后,老杜通过《毒战》证明自己捏实了审核门道,而《华丽上班族》告诉我们他进一步学会了与体制共舞。北上的香港导演都有类似的诉求,考虑到题材的敏感性,几乎没人能比老杜做的更好,不信,比比前不久林岭东那部《谜城》。作为银河映像的影迷,我们都对《大只佬2》、《黑社会3》翘首已久,也许,是时候了。(文/方聿南)

 2 ) 华丽上班族,杜导尝试的努力


杜sir又出新作品了,是一部开拓创新挑战自我的歌舞片类型的电影,由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的经典‘铁三角’重聚,香港老中青演员主演。


提起香港电影的现状,在片子中张总对某老牌产品谋思变革和出路时所作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他的名气很大,但他的销量却一路下滑,现在外面的竞争好大,他又没有什么新的方向和产品,唯一值钱的只有它的名字”。

杜导是一个很出名的导演,拥有自己独特的作品风格和魅力。然现实大环境一如本片中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经济状况的糟糕显现着危机,不能顺利突围上市,便会从此一蹶不振。作为一个爱国爱港爱事业的大导,大约对此也是颇有忧心吧。此片,便可视为一次的尝试。

张艾嘉的美背,时刻在提醒我们老一代的演员是多么的优秀,他们演技精湛,多才多艺,长袖善舞,但无论保养的多么精心和美丽,依然挡不住岁月流逝的消磨。

发哥的云淡风轻和对角色把握驾轻就熟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如果倾发哥一人之力,能够带动几个优秀的年轻人,我相信发哥会不遗余力。

不上不下的中层如eason和美汤,一技傍身后再无突破,比下有余却比上严重不足。

提不起来的新人。掌上明珠做新人从底层干起却漏洞百出,本该单纯拥有朝气向上的李想最终只是变得腹黑。二人的演技基本如职场新手般生涩和小心翼翼。

张叔平、罗大佑、林夕、陈辉阳等幕后大咖各显千秋,几次合唱有望成为以后保险公司的励志歌曲和一般公司年会表演。

由此看来,此片所要表达的情怀:破旧立新,不分老中青,上下一条心。的确杜导的殷殷期望。


票房和口碑却无情的彰显了事实:然并卵。


杜导惯会深刻剖析的人性,在影片的最后,也各自显出了嘴脸。试图以隐藏内衣创意迟迟不签约要挟做着“何太太”梦的张总一败涂地轰然出局,你以为最后的赢家是李想那个拥有了直达71楼的又当又立的年轻人那就大错特错。这里面的人物,没有真心,没有真爱,没有真情,他们所爱的,只是那个你爱上的自己。

这部打着歌舞片标签的新作,并没有视觉冲击很强烈恢弘歌舞呈现,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港片选人的尴尬。看到杜导采访时说,我觉得她是最合适的。细细想来,也的确是最合适的,就算换一个人,就算把港圈大家耳熟能详的挨个选一遍,你就会发现,杜导是对的,他的选人眼光依旧是那么准确,错的只是可供选择的人太少。


香港电影能否像华丽上班族的结局一样顺利的交替更新,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努力过,便无悔。杜导加油。

 3 ) 《华丽上班族》:不向资本主义抒情

大约在十个年头前,老艺术家王天林老先生仍健在并很健硕的时候,他在杜琪峰及银河映像集体创作的电影《黑社会》中有两句台词,让我念念不忘。那是在周旋的《永远的微笑》曼妙的旋律环绕下,镜头缓缓划过慵懒的风扇。光线穿过肉眼难见的空中之尘,直落在茶台上。能感受到的闷热的气息中,四周时空无比祥和,仿佛暴风骤雨来临之前的宁静。王天林在逐个儿给访客倒茶,他说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是辈分”,第二句是“茶余饭足,势如破竹”。十年之后,这两句话,仍然可以,为杜琪峰及银河映像的新作品《华丽上班族》做注脚。

从电影类型上的角度归类,《黑社会》首先是一部犯罪题材的黑帮片。但在东方文化的注脚下,尤其是影片英文名直接揭示的前提下来看,那当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电影。“辈分”和“茶余饭足,势如破竹”则分别道破了这片土地上权力更替和存续的内在核心。无论是“舜逼尧,禹逼舜”还是“伊尹放太甲”,辈分从来都是权力更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说人类文明自阶级出现开始,或曰自等级观念出现开始,在东方的土地上,阶级或者等级,其所表现出外的便是辈分。当年东北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尝以“亚父”自居辅政而致张学良发动“老虎厅事件”,表面看是因辈分引发的争执,却是十足的政治斗争的悲剧结果。

《华丽上班族》是发生在当下的、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权力结构基本固定的《黑社会》的故事。如果说“辈分”揭示了《黑社会》中权力更替的合法性依据,那么“茶余饭足,势如破竹”则更隐晦地暴露了这架权力机器运行或者前进过程中动力的问题。在《华丽上班族》中,“上市”成了所有人“茶余饭足”的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则变成了为了坚守工作与外地男友分手,夜深熨烫衣物和伐开心买包包。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曾经被认为是西方商业开拓进取的不竭源泉。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投机倒把的诱惑又远远超过了实业支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无论是在当下还是之前,都是将参与其中的人异化的过程。表现在电影中,则变成了只听一遍便需牢记的机械命令、因图样图森破而被利用为斗争工具的少年和因欲望变得疯狂的被放大的瞳孔。
 
《华丽上班族》中没有被预设的斗争,几对或明或暗的角力关系,都按着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方式自然运行着。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并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离歌的长短。当你知道这一点,再加上对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意义有所理解,那么本片应当变成了创作人员的集体表演:并非是演员意义上的表演,而是创作意义上,所有参与人员面对一个既成的运动规律而做出的反射动作。巨大而轮转不停的时钟是这个时代,三百六十度透明的办公空间是当代资本主义伦理的发生场所,包豪斯风格的建筑结构是这些发生场所的外在情绪,歌曲和舞蹈,则变成了一种自觉的修饰,它来得如此自然:我们生活在当下,只有载歌载舞,才是资本主义时代最诗意地栖居。
 
电梯间是权力发生的最直接的场所,卢海鹏说,或者扶摇直上,或者粉身碎骨。李想两次同张威搭乘一座电梯,却是经历了权力洗礼的开头和结尾。引入年轻人是体系动摇的外部原因,而内部的权力变更则是早就写好的剧本。只是张艾嘉走得不慌不忙,王紫逸有些不知所措。在这狭仄的空间中,我们两次看到的都是身居在后的王紫逸和镜中的张艾嘉的背影。新老交替是一种继续存活的生存方式,不合时宜的人只能挥手告别身后。
 
当年林彪受邀前往延安讲授马列课,针对什么是共产主义的问题只说了句“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道理都懂,可是怎么拍出来才算是真的呢?贾森·瑞特曼的电影有着危机时代业务精英的生存方式,杜琪峰的电影则是一副速写的众生图。它通过精致的布局和一如既往凌厉的蒙太奇完成,再加上富有情绪的音乐的变换,奏成了这个时代最真实浪漫的协奏曲。或许这份浪漫里有胶片的味道,但绝不存在某种怜悯或者抒情。它将比那些BBC的纪录片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理解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作者:不吃药
原载微信公众号:drugless

 4 ) 二十岁到五十岁---欺骗(上)

一:20岁的他:
  二十岁的他,叫李想,因为导演喜欢少年派,所以他的李是李安的李,因为他代表理想,所以他的想是梦想的想。初入职场的他,和所有憧憬未来的青年一样:礼貌,热情,莽撞,身上满是只懂傻傻附和的呆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的矛盾;初入职场的他,和所有憧憬未来的青年一样,努力着适应,默不作声地勤劳,等待着直通71楼的命运;初入职场的他,和所有憧憬未来的青年一样,即使不上班了,也惦记着还没打好的文件,时刻牢记着把衬衫熨平,高唱着“我是李想”。
  他唱着“我是李想”的时候,一定没有注意到窗外被悄悄抬走的病床上的病人(经指正是推垃圾车的老人),今天的窗内笑,什么时候会变成明天的窗外哭?
  他对电梯的保安的71楼哲学深信不疑,其实那只是保安为了掩饰老板女儿的特权而说的套话;懵懵懂懂的喜欢上了那个她,却听不到她的一句真话,不知他爱上的是她自己口中的那个她,还是那个藏在真实的心里的她;费尽心血地维护的创意,又同时受到了CEO与董事长的赏识,他高兴的合不拢嘴,却“无意间”杀死了CEO,并直接促成“真心人”成为了他的上司。
20岁的他被欺骗了。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枪打出头鸟”。
时间,如同无处不在的时钟一般叮咚叮咚,我们来到了30岁……
二:30岁的她
  30岁的她,叫苏菲。一个感情和她的名字一样不稳定的女人。她的家乡,像广告里说的一样,农妇、山泉,有点甜,没有拥挤的街道,没有行色匆匆的人们,当然也没有多少钱。耗费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离开家乡,离开未婚夫,踏入了职场。
  照片上的未婚夫看着很朴素,说难听点就是土,与漂亮的她仿佛隔着一条大大的沟壑。电话里他们争论的也永远都是“你什么时候回来结婚、生子”,争吵、猜疑,在一次次“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从老家过来,如果我不从这个地方过来我的夫君就不会和我吵,如果我的夫君不会跟我吵,我也不会沦落到这么伤心的地步”以后,她终于切断了和他的关系。
  这个时候,30岁的他出现了,他在暴风雨之夜给了她顺风车,在她烦恼求烟的时候与她赛了歌喉,在她最失意的时候,她的脑海里只有他。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他走投无路时的怂恿与利用,她看到的是他的见风使舵和逢场作戏,流干了最后一滴泪,她决绝地走下了天台,迈向了深渊。
  30岁的她被欺骗了,她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办公室中无真爱。
  三:四十岁的她
  四十岁的她,叫嘉玲。她仿佛已经脱离了情与爱的纠缠,她的曲子里也没有对青春已逝的哀愁。她的曲子里尽是对上司的犀利讽刺,对同事间的八卦的喋喋不休,或是对买不完的品牌服饰的忘我追逐。她精明、能干,会吃苦,嘴上骂骂咧咧的嚷着战靴,背地里一个人摸着肿起的脚跟黯然神伤。
  然而这些优点在同事面前却又不值一提,风情万种的反面是风骚,生意伙伴在酒桌上盯着她口水四溢,嘴上说着生意心里已经想着酒店的地址;同辈人对她百般戏谑,后辈在背后尖酸地嘲讽她,不过问这些事的CEO更是在万人之前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迷失在利益和众人的偏见中,她最后又不得不留在了公司。
  四十岁的她被欺骗了,她终于知道,胸大的女人注定是没法让人看到大脑的。
  四:五十岁的她
  五十岁的她,叫张威。二十多年来,她与五十岁的他山盟海誓,败给了更有钱的女人之后,她阴差阳错又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她是这个职场故事里男人的润滑剂,在五十岁的他面前,她尽心尽力操持着业务,她唯一的曲子,就是一句“何夫人”;在三十岁的他面前,她游刃有余,放出小道消息,让他拜倒在她石榴裙下为她卖命,却永远不给结果;而二十岁的他就是三十岁的他的开始。
然而她还是躲不过五十岁的他的背叛,苦苦寻找下,股东名单里没有她的名字;伤心愤怒的她想另起炉灶,却不知觉中被二十岁的他“出卖”;三十岁的他在绝望之中找到了她,吻了她以后,葬送了他们间的最后一点可能。终于,她一无所有,三个月前她带着二十岁的他飞上71楼,三个月后她被他“送”到底层,无奈离去。
  五十岁的她被欺骗了,她想着掌控感情掌控职场,却不自觉地被掌控了。
---------------(未完)
  篇幅原因,第五章后将在下一篇放出
  第五章:五十岁的他
  第六章:四十岁的他们
……
  第九章:六十岁的老杜
(下)链接: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589718/

 5 ) 做了一半的歌舞剧

        因为喜欢音乐剧,歌舞剧,去看了老杜这部试水之作,说实话,有点失望,不过对于老杜勇于尝试的心,还是要点赞。
    这部片子全程搭景拍摄,据说搭景花了很多钱,可是视觉感官并不舒服,冲击力有了,但是全程这种透明加灯光的背景,很视觉疲劳,影响观影效果。
    影片节奏很好,冲突点,人物切换,事件发展,矛盾细节,都很赞,这是老杜拿手的。
    演员选的有问题。发哥不用边唱边演,正常的发挥。张艾嘉、陈奕迅、天心表现很好,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舞台经验,拍MV的经验,一边演戏一边唱歌的经验,这对歌舞剧来说很重要,因为歌舞剧的表演方式和一般故事片很不一样,演员要带着音乐情绪和节奏去演。其他演员就很勉强,明显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李想和琪琪在地铁对唱那段,其实音乐歌词都很好,但是看起来却完全不入戏。
    还有一点,舞蹈部分太少了,片子看起来就会枯燥。
    我不知道这部音乐剧是不是由张艾嘉自己来导会不会更好一点。
    杜导拍,完全不用用这种形式,拍成一般职场电影效果也会好些。

 6 ) 华丽上班族——一部我不敢看第三遍的电影

华丽上班族我一共看过两遍,在8月25日我参加了上海的首映会,九月三号我看了粤语原声。看完全片后在为影片质量拍手叫好的同时我就开始担心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问题以及票房问题。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电影。并且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好到我两次刷完电影回家都睡不着觉。好了废话不多说,影评开始。
      李想等于理想?也许只是下一个王大伟
       讲讲华丽上班族这部电影,那得从这个名字入手,这是一部充斥着各种隐喻的电影,需要你开启脑洞去思考。这个“华丽”呢,有些华而不实,用陈奕迅的一首歌来说,显得有些“浮夸”般的刻意捧高,这是一部令人“绝望”的电影,我相信以前也是一部令人“绝望”的舞台剧。与这种种“绝望”相对的,是电影同舞台剧过硬的质量。这种绝望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失落和无所适从的情感,有一霎那你可能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反正你思不思考我不知道,我是思考了,思考完差点去跳楼。从华丽上班族这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世间百态,看到整个社会小小的射影。
         当然,你大可以不同意我的这些话,依旧觉得它没有3D的必要,是烂片,情节紊乱剧情跳跃,甚至后悔自己为它花费的差不多两个小时时间,心疼自己花心思买的那张团购/正价票,甚至感叹着港片的没落。你用票钱固然可以买来一顿上班/上学时的饱餐,你也可以买本书,换一部更轻松的无厘头喜剧,买一部喜欢的电玩游戏……能花钱的方式很多,又何必一定要“浪费”在“华丽上班族”这部上映时间一拖再拖,预告一放再放,似乎“毫无特点”的港片身上呢?仅仅卖杜琪峰导演的面子吗?卖张叔平的面子吗?或者卖周润发张艾嘉罗大佑汤唯陈奕迅甚至是几位青年新演员的面子吗?
        以“阿郎的故事的延续”做最开始的营销其实是有所不妥的。因为仍旧重聚的仅仅是个班底,故事并不存在什么联系。不过,“黄金三角”重聚倒着实是有看头。罗大佑的音乐做的出彩,何仲平和张威的一出出对手戏演的精妙。【下省略华丽上班族一片为华丽】
        “华丽”一片同题目相同,但实则这个名字充斥着各种讽刺。你会看到职场的种种小人物,不论老中青个个希望往上爬。自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并不假。同样,职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行为也许与你的本身行为性格有着巨大的反差。于是我们看到了上班时永远踩着高跟骚气十足大呼小叫着要修战鞋,甚至为了工作不惜出卖色相的嘉玲,这种人是我们在职场最讨厌见到的一路人,她们拜金,挑剔,不择手段,却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八面玲珑会拍马屁阿谀奉承……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在地铁上看见那个跋扈嘈杂的嘉玲脱去了高跟,一脸疲惫的样子,露出在职场上从来没有的安静。最后张威问她说把男人藏在裙子里还是内裤里的带有侮辱性的气话让她可以放弃这份不息出卖肉体也要保住的工作,从这里我们知道,她不过也是个可怜的女人,迫于生活的无奈,可是她的心不脏,受不了侮辱。她的原则非常明显:我可以不情愿的出卖肉体,但我不可以情愿的出卖灵魂。自然,她说辞职是气话,在金融风暴的情况下保全自己仍旧是重要的事情。光拿嘉玲打比方已经足以证明杜琪峰出众的角色刻画能力。一部电影想让你记住主角其实是并不难的,刻画小人物才是困难之处。小角色为何不能成就一出戏?从嘉玲的身上折射出了千千万万颗职场无奈的心。反而我觉得这个角色给我的反差最大,也让我真正记住了她。
        职场上的人呐永远戴了一层又一层的面具,即使揭下,也有可能仅仅是揭下了一层而已。【作为分割线,分隔了什么?……苏菲做假账的2000w?】
        想从底层写起,不过很大的可能我会比较跳跃着乱写。表面上看,李想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职场菜鸟。和许多人一样渴望着成功、渴望着“成为十大首富”,他的自我介绍也颇富个人特色“李安的李,梦想的想”。
        到这里众所周知李安的身份,也应该有很多人知道他的过往经历。他是梦想的一个很好的代言人。可以说是卧薪尝胆很多年最终得到今天的成功。他为了梦想一路拼搏,做过家庭煮夫,Whitney Crothers Dilley《看懂李安》一书中形容他那段低落时间是“他一边照顾家人的胃,一边寻求拍摄电影的机会”、“那是段孤独难熬的岁月,住在纽约郊区,有时几乎无事可做”。李安吃过软饭,一吃就是几年时间,而甚至在成名后有一度也是状态低迷,他拍的那部绿巨人并不被影迷喜欢与接受,受挫,受挫,接连受挫,不过仍旧没有影响他的执着,这,也是他不会被打败的原因。
        李想的介绍也许正是寓意着这一方面。正如前文所提这部电影有着许多隐喻【至少我这颗复杂的脑袋瓜这么认为】,正如上段所提李安的生平曲折。李想,理想……理想这个词似乎离职场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基本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当走进职场的那一刻,你基本可以和那狗屁的梦想理想说再见。理想,只是职场菜鸟“李想”们才会想,才会有的东西。
      何仲平曾经有过理想吗?张威曾经有过理想吗?王大伟曾经有过理想吗?苏菲曾经有过理想吗?甚至小人物嘉玲……她曾经有过理想吗?我相信是有的,我认为一定是有的。谁没有发过黄粱美梦呢?谁没有爱过恨过后悔过准备过努力过放弃过失败过成功过呢?谁不想闯出一片天空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呢?能力往往低于预期,所能做的也有限。“李想”们充斥在各个职场各个角落,他们曾经是“何仲平”,曾是“张威”、“王大伟”、“苏菲”等等等等。在李想身上看到了很多东西,张威说他像极了年轻时的副总“王大伟”也是这个道理。
         李想有点类似于男版的杜拉拉,不过比杜拉拉更有代表性,他有软肋有长处,普通平凡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路及方式,聪明而又单纯。他受职场的影响并终将被影响。这一点在电影里也有所暗示体现。张威给他的试用期限是三个月,这个年轻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考验,坚守了自己的理想,可是三个月后呢?时间随后推移,谁能够保证三十个月,三年,三十年后他还是这个单纯的有理想有憧憬的“李想”呢?在职场,谁能洁身自好呢?王大伟与李想在剧中的一段对手戏让人印象深刻,那时张威已经有意要利用李想的新想法用于创新试图扳倒、报复何仲平。张威对他说的话也需要深思,电影张威对李想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你不要忘记”,不要忘记的固然有梦想理想……那是职场的开始、所有的本真。
       我认为王大伟对于李想的态度是复杂的,他鄙夷着这个年轻人刚得到一点点甜头就洋洋得意摆出一副似乎要做出大成绩的样子,但是同时他十分的矛盾。他心里也许想着:张威说这个年轻人像极了自己,为什么?我可没有他这么不识抬举。等等……难道真的有吗?王大伟在心里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似乎在嘲笑过去的自己,“想要毁掉一个人很容易,只要先给他甜头、好处,然后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拿走”这句话说给自己听,似是感叹自己已经走上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张威给了他好处,把他从职员提拔到副总,他的“甜头、好处”从工作上拥有,也从与张威不能说出的关系里得到。然而,现在的张威正在一步步收走“甜头”,她拒绝收留醉酒后的王大伟,连工作时身边都多了这么一个跟班李想。
        不过细想那段“毁掉一个人”的话语,却是字字箴言,是对理想的提醒,或者可以说……是对年轻时的“王大伟”的告诫。他对张威说让她不要害李想,不要再毁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他根本不该踏上这一步。
       所以我说王大伟对于李想的态度模棱两可,夹在赏识和鄙夷之间,毕竟“他很像年轻时的你”。
        王大伟阴险、狡诈、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脑子活络聪明,爱冒险,善于察言观色,胆子大,明显是能做大事的人。他也确实做了“大事”,捅出了篓子。从李想身上我们可以投射看出王大伟以前是个怎样的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努力上进,踏实肯做。然而在经历了职场浮沉之后他褪去了一层又一层稚嫩,其实谁又何尝不是呢?嘉玲为了工作抛去了理想更加务实,张威对着任何人都是一副保密的样子,何仲平与张威婚外情逾20年仍是提防着一手耍着小心机,王大伟同时利用着苏菲和张威的感情。表面上看,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已经使人变得如此麻木,一旦利益和感情冲突,首当其冲选择的一定是利益。我不敢说王大伟对谁动了心,因为职场的打拼可能让任何一个人对感情麻木。现在看来李想对何琪倒是有着感情。不过拜托,他们俩还是“职场菜鸟”。为了工作李想开始隐瞒一些东西,一点点在改变。何琪对李想说:“你变了”,也有这个原因。现阶段他在“被给予甜头”,何仲平既然可以给予他甜头,又怎么可以保证会把甜头“一下子夺走”呢?正如王大伟一样,等到那时的李想,又该何去何从呢?
        从25日首次观影完毕后我就坚信这部电影对王大伟是开放结局。不同于舞台剧干脆利落的拉着李想一同跳楼的结局,电影结局更佳充满想象色彩。最后王大伟在车里调开自动驾驶松开双手站起身,开向一条路笔直的不知通向哪里。尽头不过是两条路:倘若他良心上感到不安、忏悔,那么跳车活下来也不失为可能选择,如果他已经彻底绝望并且不相信事情有转机,那么鬼知道这辆车是撞在树上开进河里还是开到其他地方。
        王大伟的结局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这是电影处理得隐晦的一点。他自然是犯了错,他亏空帐目挪用公款利用私人感情翻云覆雨,不过他其实不能算是罪不可赦之人,所以杜琪峰可以算是“放”了他一条生路。不过这点见仁见智,你硬要觉得王大伟这么死了我也没办法😂。想象,还是要留给,你自己的大脑。

我的影评原文长达10000多字。在这里截取了第一段的内容。此后的以后会找机会发。这算是我第一次在豆瓣发影评。这部电影我不打五星,但是觉得四星太低。我能打四点五颗。

 短评

「世界無情, 我們彼此交換同情.」

5分钟前
  • Q·ian·Sivan
  • 还行

杜琪峰的职场浮世绘

10分钟前
  • 丸内虐待狂⛱
  • 力荐

《华丽上班族》是老杜的任性尝试,明知歌舞片可能不好卖,还要试一试,却比《高海拔之恋》《单身男女2》这种乱糟糟的片子要让人肯定。条条框框隔出来的空间布景,鸟笼一样压抑又迂回,有象征性;可惜人物多场面杂,前半段眼花缭乱,后半段浅尝辄止,故事单薄粗浅,歌曲和人物没紧贴感,总之没嗨到位。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投资方敢拍这部电影,胆子很大,这部电影,不属于三大电影体系中的商业大电影叙事和文艺小电影模式,而是实验电影,所以很多人压根会看不懂,电影的评分注定不会很高,但如果看懂了,就知道这部杜琪峰罗大佑周润发张艾嘉陈奕迅汤唯这些黄金组合的电影有多屌了,加油~!

16分钟前
  • 是王帅傅
  • 推荐

演员都是好演员,剧本和台词实在有些差劲。既然要做歌舞片,又干嘛不夸张地做彻底,不伦不类。讽刺和冲突都不够有张力。粤语版大概会好些。场景设计是唯一比较出彩的地方,牢笼一般的直达地铁、电梯、超现实主义般的时钟。被金融词汇甩一脸,whatever反正我是来看陈奕迅的。

19分钟前
  • 脆皮仙人球
  • 还行

看上去很另类,但其实是老杜重回风格化的电影,杜氏电影的人物和故事特征已成印记,宿命、疯魔、神站位和人物关系。但他拍电影不按章法出牌,题材都是主流商业化的题材,但展现方式却一直在探索类型片的“边界”。一部职场电影,在杜琪峰的手里就会剑走偏锋,其他人不敢确定,粉丝是一定会喜欢

2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杜琪峰敢去用舞台风格来拍职场故事,已经很有趣了。形式感强烈的布景,也进一步强化了主题。钟表、透明的房子,是一个规则的、压抑的、只有向上的职场世界。力度更多在前半段,有趣又讽刺,后面其实有点套路有点弱了。同样是一部挑观众的电影,接受这种风格的,应该会喜欢吧。反之,就很难了。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可以更大胆一点,更舞台化一点。

28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并不适应的3D感

31分钟前
  • keke
  • 还行

3.5 “我们都是无心的。”舞台剧、歌舞片的元素以很强的形式感植入到当代职场的题材里,虚浮夸张的表演、人物书写,再加美术这边晃眼的线条和透明的墙、巨大的齿轮、无处不在的钟。叠加起来,还算是一次过得去的秀。

3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不得不再次感叹 张艾嘉真是华语影坛黄蓉式的人物

3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好腹黑~

41分钟前
  • 王一问why?
  • 还行

杜导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全片棚拍,4000万搭景,密集线条镂空设计突出同时间多事件同步,时刻提醒时间的大钟,强节奏感的音乐营造出分秒必争往上爬的压力。作为职场生存指南,主要角色都有代表性,张艾嘉、Eason表演加分,朗月婷王紫逸也不错。3D效果差,对空间感没啥帮助。7/10

45分钟前
  • 瓦力
  • 还行

拍过武侠片、鬼片、抗战片、赛车片、古装片、喜剧片……结果因为警匪片红遍地球,一杆枪、两条腿走路。现在,他拍起了离地三万英尺的职场歌舞片……但连我一个不上班的都看出来了,这个剧本是一个(群)不上班人写的。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整出戏都有形无神,演员只剩下一副架子,演唱的部分简直让人犯尴尬症。但张艾嘉的剧本向来都有一股诗意的倔强之气,她说感情,说职场,说老去,都带着这股气。我喜欢。

47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还行

“我叫李想,李安的李,梦想的想”,“希望我能够记住你”。怎么说呢,做好片子扑街的准备。歌曲,3D,浓浓的舞台剧。哎

48分钟前
  • 海边长大的
  • 还行

#杜琪峰分享会点映场# 舞台剧形式电影。用歌舞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陈奕迅奉献了最大演技。景搭得不错。只穿内衣的张艾嘉也挺惊悚。毫无用处的3D真是醉了。主线模糊支线无聊。不过确实讲出了很多上班族的心声。

50分钟前
  • 建邺城牛大胆
  • 还行

我不buy張叔平這次的美術和服裝,杜的鏡頭更是依舊大幅度動來動去,令原本場景內的線條更加混亂無序,景深也是一眼見底不易藏拙,視覺上失卻了他一貫拿手的「簡潔」,看得頭痛;唱歌段落每次都尷尬得起雞皮疙瘩

53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陈奕迅真的是个一等一的好演员,这个念头在看《维多利亚一号》和《金鸡sss》的时候也产生过。真心希望他能碰上个好剧本,即使有天不能唱歌了,演技依然被肯定。

55分钟前
  • 子皿与舟
  • 还行

张阿姨的剧本有点弱但是在制作上被拉回来不少,杜sir第一次拍歌舞片,还真像那么回事(办公室群体歌舞场景可以能让人分分钟穿越到悲惨世界的工厂),很难得在大银幕上能看到用中文载歌载舞的纯正歌舞片,这其中罗大佑和陈辉阳两位老师的功劳不输于杜导。

5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