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日

HD中字

主演:皮鲁·埃斯贝克,拉斯·米克尔森,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西蒙·西尔斯,阿里·亚历山大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开战日 剧照 NO.1开战日 剧照 NO.2开战日 剧照 NO.3开战日 剧照 NO.4开战日 剧照 NO.5开战日 剧照 NO.6开战日 剧照 NO.13开战日 剧照 NO.14开战日 剧照 NO.15开战日 剧照 NO.16开战日 剧照 NO.17开战日 剧照 NO.18开战日 剧照 NO.19开战日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看《开战日》

《开战日》 的确应该将视线从好莱坞、英剧、韩剧等上面移开一会儿。欧洲还是有很多好影片的,比如很多法国片,以及这部。 整部影片的画面风格,很像《拯救大兵瑞恩》。但是没有那么惨,当然可能正是因为主角最后投降了。 几个细节,最能表现影片的主题: 一,自行车排因为敌人的追击无处躲藏而躲在农妇家里,农妇提出可以将士兵们藏起来以保全生命,少尉却说随着战争的延续,需要这些孩子们站出来保家卫国。人性角度和国家、民族角度的矛盾,在这个瞬间定格。 二,在牺牲了几名士兵之后,自行车排的少尉终于带领士兵宣布投降了。德国军官很诧异地问少尉:你们为什么抵抗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政府早就投降了。少尉回答:我不知道政府投降了。德国军官给敌人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 三,最后,采访二战的丹麦老兵。一个老兵讲:父亲说,我愿意听到我的儿子投降了,但是不愿听说他没有战斗过。 士兵给轮胎补胎的镜头,让我想起了街口的老大爷。

 2 ) 不一样的开战日

喜欢电影的海报设计。二战电影看过许多,小时候多是日本侵华战争,现在更多是美军视角的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由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很多时候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场世界大战,欧洲大陆的多个国家以及东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在与中国美国参与同一场战争。

本片以纳粹侵略丹麦为背景,讲述了持续不到一日的战争。看大国视角的战争电影,大多数都正面或侧面体现着国家情怀,为了国家和正义而战。但丹麦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小国,虽然之前一直在备战,但在开战前却担心激怒逐渐接近边境的德军而选择不提前部署。当装备简陋的丹麦士兵节节败退,藏身森林小屋时,女主人却说她不在乎这片土地到底是丹麦还是德国,这对她来讲make no difference。当年轻的丹麦士兵因为防御而失去生命时,国王其实已经早早代表国家宣布投降。本以为驾驶战车侵略他国会是血腥的场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片祥和甚至有丹麦孩子兴奋的欢呼。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之前难以想象的画面,原来战争在不同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景。对于丹麦,没有着所谓强烈的国家情怀的捆绑,投降可能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毕竟普通的百姓只是想活下来。

 3 ) 我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战争?

本来名字想写成“该用什么表情面对侵略”,但是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看到其他影评解读中有很多是中尉内心戏的~由爱国到崩溃,有焦虑有纠结,我觉得有些过度解读了,在通篇观影中我反复得看到一种情绪,就是困惑,以及困惑背后的恐惧。

黑暗中失联的3号哨所,只有两个人,电话断线,指挥所里还在“喂喂”发问,但谁都知道结果。

摩托班撤退,自行车班布防,死了一个士兵。在接受撤退时有个士兵要提出问题,中尉硬顶回去没让他问出来。

退守城镇,驱不散的围观群众,通篇没有人问他们战事如何,只问要不要便宜的牛奶。

最后巷战,“中尉你的命令是!?”从质询变成哀嚎。

我说不清哪一个镜头让我更恐惧一点,然而恐惧得莫名。甚至超过了窗台上挂着的万字旗和装甲车上的儿童。

历史最后的老兵陈述也不像一般的反法西斯影片“他们说这是有价值的,但是对其中一些人(some)来说,代价太大了。”这是最后一个老兵说的。他是在说死去的战友么?

当镜头扫过战俘和看守时,我惊叹这个剧颜值实在太爆炸了。年轻的看守和俘虏长得何其相似!

20年前这是德国,我与敌人一脉相承,战友的父亲是德国人,甚至俘虏我们的看守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敌人如此强大,国王下令投降是理智的选择,我相信他们会善待我们的人民,如果早些知道情报也许能避免战友和小男孩的死亡。甚至敌方长官还有邀请我加入的意思。甚至可以说我的国家没有灭亡,只是“加入”了德国。

但是我的国家被侵略了。它的主权已经消失。

我应该愤怒么?在这片“没有被蹂躏”的故土?在和蔼的敌军面前?

我应该悲伤么?因为我战友的死去?平民的死去?还是那些长得和我们如此相似的敌人死去?

甚至,我是否应该长舒一口气,感谢国王的睿智,牺牲自己让我的家园免遭屠戮?

或者羞愧一下对面毫无战意的敌人被我们偷袭了~其实完全可以说清楚就好了?

直到现在中尉美得过分的眸子都仿佛在盯着前方,我忘了他的眸子是翠绿还是碧蓝,哪是一种素描般的图画,只有情绪,却没有色彩。

他在问:

我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战争?

 4 ) 最后一个命令,最后一战

真实,克制。这是我为什么喜欢小众电影尤其是小众战争片更甚于宏大的院线巨制的原因。你可以说是“平民”参演,也可以说是技术限制,但不可否认,这样一部通过真实情况改编的小国影片确实带给我远比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类型片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冷静克制的摄影,朴实无华的镜头,小心谨慎的剪辑,中规中矩的场面调度,对有限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些是它不及好莱坞战争片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正是它胜过好莱坞战争片的地方,因为那种地方的出品,再怎么努力想还原真实、想要洗去铅华,却只能把真实感停留在镜头上,也就是停留在炮火连天的战争表面,很难做到像这部电影一样在看似不经意的平铺直叙间透过纷乱的硝烟把一切原本的情感倾泻在观众的心里。

回到正题,谈一下这部电影的感受。从影片的一开始,寒冬、雾霭、厚重的军装、森林和鸟鸣……这些首先呈现出来的视听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一个辽远的北欧国度;当我还来不及考虑更多关于这个陌生的国家和这段陌生的历史,就被寻常的甚至略带懒散的训练以及这些士兵的训练内容所惊讶,居然是更换自行车胎,这还是我印象里第一次把自行车部队作为主角搬上银幕。然后气氛紧接着就浓稠起来,镜头随着士兵们的疑虑和长官们的担忧,通过训练场、营地、会议室等简单狭小的场景,逐步把战争前夜这一令人不安的时间节点推到近乎爆炸的边缘。少尉在办公室内沉默地写着家信,五味杂陈地给手枪装填着子弹,办公桌上缓缓掠过的家庭照片;营房内士兵们佯装的沉稳与自信,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与焦躁,极力掩饰紧张的对话和快要压抑不住的情感迸发;营地院内少尉与摩托化部队的中士交换着烟火,略带惆怅和不安地以两位老兵的身份交流着即将来临的战争;简报室内大小军官围在桌前焦虑地等待边防站的报告,谨慎地探讨着抵御敌人进攻的策略……这些简简单单地一切就是把战争爆发前这样一支驻守边境的小部队会表现出来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呈现在镜头前,却也把战争来临前的紧张、焦虑、压抑、凝重和那么一点点跃跃欲试的兴奋充分地、炸裂式地涌现出来。就像海面之下的暗潮汹涌,厚重的军装和皮靴下面透出的也是隐忍又不失爆发力镜头语言。

然而,该来的一定会来的。当边防站最后一次通报情况:“德国军队正在向边境推进……他们越过边境线了!我们正在遭受侵略!……”然后就是断线的盲音,无论简报室怎么努力寻求回话等来的都是可怕的沉默。军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明白了接下来他们应该怎么办了。他们的祖国正在遭受侵略,他们的使命在召唤他们。警报拉响,营房里的所有人担忧的也终于来了,战争的洪流已经席卷到士兵们的面前,由不得他们再踌躇什么。急匆匆地穿好军装、戴上头盔拿起步枪,一窝蜂式地冲到楼下,面对长官的命令,排好队领取子弹和急救包。这里运用了许多特写镜头,军需官分发弹药时的机械、士兵们接过弹药时的颤抖,士兵们脸上表情的纠结和惶恐……充分地表现出新兵即将踏上战场时的紧张。

最先出发的是摩托车连,自行车连将紧随其后。临出发前摩托车连的军士略有迟疑地问少尉:“骑自行车到那里需要多久?”,少尉坚定地答道:“我们远比你想象得要快。”这是一份战友间的安慰和鼓励,满怀着对国家的炽热情感。摩托车连开走了,紧接着出现了让我感动的一幕,少尉和中尉没有像影片开头一样“吃小灶”,而是带着同样的装备跨上自行车,冲在连队的最前面。我同样也忘不了中尉低沉但坚定那句话:“愿上帝保佑国王和祖国。”

当一行人吃力地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前进时,我们看到的是笨拙的身影和疲惫的面庞,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部队奔赴边疆保家卫国的雄赳赳和气昂昂。也许这就是一个小国的无奈吧,人数装备资源全方位落后于对手,但祖国遭受了侵犯却又不得不去迎击强大的敌人,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可能每个士兵的心里都少了那一份必胜的信念。就在大家竭力赶赴前线的时候,迎面却开来一小股部队,不是敌人,正是先于自己开拔的摩托车连……大家面面相觑,有名新兵试着安慰自己道:“也许是战争结束了?”。摩托中士却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奉命守卫的隆托夫特比尔已经沦陷了,我们正要撤防到下一个村镇构筑防线,最好你们也跟我们走吧。中尉此时略有鄙夷地回答说:“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坚守隆托夫特比尔直到援兵抵达,你可以做你想做的。” 中士的神情闪过一丝犹豫,丢下一句“你还没有看到过前方是什么样的。”便继续带领摩托小队朝着相反的方向驶去。

然后就是短兵相接,中尉利用仅有的地势和时间简单部署了一个防御阵地,准备尽力把德军拖在这里。就算是守株待兔,这支部队也丝毫没有获胜的可能,他们仅有的重武器是一挺老旧的机枪,面对德军的装甲车几乎无能为力。部队被打散了,少尉率领的二排也阵亡了一个兄弟,他只能无奈地下达撤退的命令,抄近路退守至哈泽斯莱乌。中途他们躲进了一个农妇的房子,院子里鸡犬相闻,屋子内宁静祥和,直到农妇出来被吓了一跳——也是被这些陌生的“闯入者”所吓到。少尉见没有追兵而至,便下令起身继续赶往下一个村镇。这里给了一个背朝镜头,直到一行人慌慌张张地走远,庭院里还是鸡犬相闻,仍旧是一派祥和,这是第一个有深刻意义的讽刺;遇见了中校,他宛若运筹帷幄一样平静询问着少尉战况同时指挥着电台装车,然后坐进汽车开走了;来到了一个小村镇,再次遇到了摩托部队,他们在这里构筑了简陋的工事准备阻击德军,可当地的百姓却像看马戏团一样欢快地再看着这帮士兵的热闹,有一个孩子还在向大家兜售牛奶……当炮火真正在身边炸响,这些平民才想起来逃跑,混乱之中那个卖牛奶的孩子被打死了,这只是这部电影里第二个阵亡的给过正面镜头的角色。部队进行了坚强而微弱的抵抗,结局仍旧是失守。

仅存的抵抗力量终于退到了哈泽斯莱乌,负责守卫正面入口的上尉却接到命令不能放任何人进去。少尉压抑着怒火上前与他理论,作为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人,说出了那句似曾相识话:“你还没有参加战斗吧?”上尉愣住了。少尉接着冷冷地说:“在等待你们支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边境上失去了很多士兵。”最后上尉打开了路障对他们放行。守卫城市的巷战达到了影片的最高潮,说实话,这场巷战拍得一板一眼、整整齐齐,宛如搭好布景的舞台剧,丝毫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巷战那样的残酷和惨烈。但同时也拍得极其真实,士兵们找掩体射击、交替掩护,以及撤退时的混乱、无序甚至仓惶狼狈全都让人身临其境。

在城市里最后进行的抵抗,大敌当前,弹尽粮绝,这一小撮人被德军逼到角落再无路可退。少尉面对着士兵们急切的呼喊与茫然无措的诘问,决绝地取出了曾小心翼翼压上子弹却从未勾动扳机的手枪。耳旁一侧是近乎绝望但只要有命令就仿佛看到曙光的忠诚的士兵:“长官!我们该怎么办?下命令吧!”,另一侧是大口喘着粗气、抽搐着,已经半身跌入死亡仅仅依靠求生本能支配剩余意识的伤员:“救救我……我不想死……”。墙的后边就是近在咫尺的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军队,身边的环境非常危机非常紧迫,身边的环境也仿佛滞缓了、静止了。少尉颤抖着、紧绷着,他咬紧牙关,他汗如雨下,他感到天旋地转……直到他木讷地挤出那几个字——“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我曾几度担心他会把亲手压进弹仓的子弹送进自己的嘴巴,却忘记了一个军人最后的也最真实的出/绝路——投降。当少尉决绝地喊出投降的字眼,他全身的血气似乎又都回来了,尽管充满了负罪感与愧疚感,但他保住了这一群人的生命,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传统的价值观念衡量这是对还是错。周遭前一分钟还在搏命的士兵全都愣住了,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却没想到等来的最后一个命令却是投降。短暂的愕然之后即是释然,他们仍然惊恐却添了几丝决绝,前排的士兵丢掉手里的枪,转头便对身后的同伴像俘虏敌人那样吼道放下武器……没有人不会照做,不仅是因为长官的命令,也是在那一瞬间对生命和死亡的考虑,对意义和代价的思索。那样千钧一发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冷静地权衡利弊,所以这个重担自然得由少尉——小队的领导者一肩扛下,殊不知决定这个选择要用尽全身力量,是怎样万般无奈与悲痛。少尉是此时此地的最高长官,他当时在瞬间的恍惚与眩晕中会怎样思索?自己为什么不是首相或者国王,早早宣布投降怎么会有这么多流血牺牲?难道国家和政府都看不出来两方差距的悬殊吗?自己为什么不是将军,在德军越境前就派遣部队进入阵地阻击来犯之敌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处处失利节节败退?自己又为什么不是一名普通士兵而是什么他妈的少尉,下达投降这个命令有多么沉重你们有谁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吗?……反正最后这个命令是说出口了,士兵们的性命总归是保住了。少尉率先举起双手走出掩体,反复呼喊不要开枪,其他人也跟着他缓缓走了出来,不过惊恐并没有消失,谁都害怕对方会因为紧张而扣动扳机,如果那样,投降和牺牲就真的失去了任何意义。好在这不是东线,任凭德军怎样吼叫他们也不会屠杀战俘。

正如高潮过后总会带来失落和惆怅,影片高潮过后的结尾给被俘士兵的镜头全都意味深长。苦涩地分享香烟,不甘地抽着烟,被喝令站起来时愤怒地掷掉香烟,少尉下令列队众人带着仍是军人的骄傲齐步走向囚车。这时候镜头呈现的远景,是兴奋的人群,他们看到竭力捍卫的国家到处悬挂着万字旗,竭力保护的民众竟在跟侵略者握手言欢……上车之前德军的一名军官拦住了少尉,向他表达了军人的敬意,但同时也透露了自己的疑惑:你们为什么还要拼死抵抗?为什么还要增加这么多无谓的牺牲?少尉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服从命令坚守阵地保家卫国这些不是军人的天职吗?换做是你也一定会这样做的。难不成你是在嘲笑我们的弱小吗?德军军官看出了他的疑惑,转而问道:“你们的国家早在几小时之前就已经投降了,怎么你不知道吗?”木然,木然,还是木然,这是这时最好的解释,少尉已经无力去懊恼与纠结,这一沉重的回答确实打击到了少尉,可他却已经没有力气被击倒了。他拒绝了德军军官礼貌的邀请,坚持要跟自己的士兵同乘一趟车去战俘营。他是最后一个登上汽车和落座的,已经坐下的士兵没有一个人在望着他,也没有人望着其他人,他们都已经没有力气了。又是一个摇镜特写,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疲惫,却又各有不同,或懊恼、或愤怒、或悲哀、或茫然、或无奈……都清晰地展现在一张张苍白的脸上。随着汽车缓缓启动,他们经历了第一战,也完成了最后一战。一天不到的时间,从开战到停战,从自己的军营又回到了别人的军营。

车窗外缓缓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德国陆军的装甲车,兴奋地挥舞着头盔和武器,仿佛他们赢得了胜利。

正片结束后是对当时亲历战争老兵们的访谈,这永远都是一个十分感人的场面,这样的采访一定要趁早,就算他们活过了战争也终究逃不过时间,可悲的是我们以后的战争片很难再看到这样的画面了。

最后说一下对于电影本身我的个人感受,如果人物对话、角色关系以及战争刚刚爆发短兵相接时的张力再把握得纯熟一些,一部分镜头和剪辑的运用再多下些心思、大胆一些,这部《开战日》完完全全是一个值得给满分的经典佳作。豆瓣上的评分,实在是太低了。

 5 ) 电影BUG问题,MG42机枪搞穿越!

电影中士兵们在黎明最先与德军交战时候,德军使用MG42通用机枪(1942年生产),而此时是1940年,这真的让我严重怀疑这部电影的水平,瞬间关掉不想看了,这也太不严谨了吧

而且,这部电影把德军拍成了一群铁憨憨,又笨又傻,明显没有拍出德军真实作战水平。德军在战争前期士气高昂,作战上普遍上很规范和有策略

 6 ) 无奈的抵抗

片子拍的比较真实,终篇描写的是作为小国寡民面临压倒性优势的敌人的时候,作为国家守卫者军人的无奈。
战斗基本在班排一级,连手榴弹都没用上。
看完以后第一反应,这是在打仗?平地上连战壕都没有,打机枪就跑了。城市战在大街上随便对射几分钟就投降了?

军事实力和国防力量相差太多,尽快结束没有意义的抵抗也是无奈之举。

小国可以如此,大国却不行。德国侵吞丹麦,对丹麦伤害不大,这样一个小国根本就是可有可无,无战略意义,无重要工业资源,形同鸡肋,最重要的还是想借道丹麦进攻挪威。
大国放两枪就投降,基本就等着亡国灭种吧。第一体量太大,入侵国一口吃不下,第二资源工业必然属于被掠夺对象,人民属于被奴役对象,不抵抗投降基本就宣布本民族和国家被开除球籍了。

作为大国国民,我们无法如此!

 短评

面对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的那种紧张感,作为战斗新鲜人的心理,以及习惯于被迫接受的无奈,都刻画得不错

5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可恶的是才进行了这么一点抵抗还好意思拍成电影,更可恶的是竟然比《百团大战》好看。

7分钟前
  • bluecaribbean
  • 还行

第一次看到能够把投降拍得如此伟大的电影。克制的摄影,冷静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把战争前夜的焦虑、紧张、压抑、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保卫祖国的战士被押上囚车,车窗外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敌人的战车欢呼雀跃……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战?深层次的思考带来的意义远大于震撼的战争场面。

12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力荐

一场尴尬的战争,丹麦大兵自行车修的很溜,德军依然很上镜

17分钟前
  • luiluibi
  • 还行

打不过就跑,实在不行就投降,多现实的丹麦人那。骑自行车去边界打仗,围观打仗看热闹的群众,德国人来了喜迎王师的群众,咋有点喜感呢。

21分钟前
  • Cathay
  • 力荐

不给力啊,全军学习自行车维修,仗刚开打政府就投降了,子弹打光主动投降,然后看着自己的人民和德国兵谈笑风生…真是个郁闷的故事…好想要一辆丹麦大兵的自行车。

25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我们做对不会有人记得,我们做错不会有人忘记!

26分钟前
  • aiwoshuoai33
  • 推荐

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没有华丽渲染,也没有众志成城!一切相当简单平凡更贴近写实。当目睹国家早已投降,民众毫无关心领着敌方面包时。不经感叹:我们到底为何而战?!

30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还行

让这些丹麦士兵感到憋屈的是,同胞们不仅仅是站在马路边上迎了一次王师。后来还有略少于十万的丹麦人参加了德国商船队、维京人师和诺德兰师。

32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丹麦2015“冷门”战争片。是的,除了丹麦人估计没有谁会拍这段历史了,因为它太微不足道了,开战几个小时一个国家就投降了,哪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然而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无奈的命运这种题材还是深得我心。喜欢最后国防军中尉不收丹麦少尉的枪这个梗,不得不承认骑士精神在西线还是存在的。

35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战斗场面并不多,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接战。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哀比尸横遍野的血腥更具有杀伤力和感染力,政府出卖了军队,无知的群众欢呼雀跃地领着敌军的面包,孩子们在敌军的战车上举着纳粹的旗帜玩耍。这一切是多么的悲哀,又为何而战……

37分钟前
  • 双月鲲鹏
  • 推荐

自行车排对坦克营,我们战斗了,国家却投降了,人民开心地与敌人欢庆就像迎接一位朋友的重逢,我们到底为何而战,小国的悲哀或许只有他们才更为清楚。

41分钟前
  • Master Kyle
  • 力荐

1990年代初的《足球世界》有一则“幽默一刻”:历史课上,老师点名“德国打丹麦用了多长时间?”一个心不在焉的学生站起立即回答:105分钟,2:0,丹麦获胜。那说的是1992年欧锦赛的丹麦童话。回到这部电影,确实特别,把一场悬殊和毫无悬念的战争,控制到几乎与线性时间同步的细节。

42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其实全世界国家拍的抗战片都把凶猛的敌军拍得笨笨的,好像被一群笨蛋占领了一样。

47分钟前
  • NOMORECHILDISH
  • 还行

我所看过的描写战争最细节的电影。没有大战役陆海空的波澜壮阔,只有一个排几名战士在中尉带领对强势德军的抵抗。没有血战到底誓死抵抗,只有珍惜战友生命的同时节节防御。全片弥漫着淡淡的小国士兵的无奈与悲情,却是对战争中的个人最好的注解。

51分钟前
  • lyfcanfly
  • 推荐

连一个炸弹都没有的战争,感觉就像一场儿戏的战争。小国军人的悲哀,或许也是小国人民的福气!!!

52分钟前
  • Henry
  • 还行

二战丹麦抵抗了几小时,战死16个士兵,它能拍出什么战争片?恰恰相反,开战日非常出色,战争题材上品。它仅拍开战日一天的故事,战争气氛、士兵心理、对阵视角都很抓人,紧迫和压力贯穿始终,战争片不一定需要大场面和血浆。但由于时间紧促,所以对无谓的牺牲伦理主题展开不充分,这点不如波兰西盘岛。

56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自行车步兵排对阵2号坦克 老旧的麦迪森机枪散发着悲壮气息 二战史告诉我们德军几次闪电式袭扰就让纵深极浅的丹麦全境投降 4个小时土崩瓦解 1940.4.9开战日也是沦陷日 然而小国就没有军人吗?实力悬殊就完全放弃抵抗吗?并不!这片是彻底的群戏 冷静克制的摄影 北欧风很浓 评分太低了

59分钟前
  • 🥗
  • 推荐

丹麦的一段真实历史,小国面对强国的战争,就如电影中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与德国装甲车的大战。最后打不赢就投降,也没什么有损尊严的。有意思的是,老百姓似乎并不分什么入侵者不入侵者,当战争甫结束,与入侵军人的友好就开始了。影片让人们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战争。

6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自行车队的陷落》。最后那一幕,他在装满战俘的汽车上,看到孩子们兴奋地爬上德国战车时,心里一定在confuse这场抵抗的意义何在。

1小时前
  • λΔ消极分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