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谋(粤语版)

正片

主演:郭富城,张家辉,江一燕,陈观泰,李晨浩,阿牛,小肥,林威,王骏,梁雅高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 / 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年份:201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2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3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4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5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6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3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4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5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6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7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8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19同谋(粤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同谋(粤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十年前双亲遭人杀害,凶手真实身份和行凶动机均是个谜,私家侦探陈强(郭富城 饰)辗转追踪到马来西亚,只为弄清父母的死因。然而与他父母曾有交往的关系人回忆所述前后矛盾,且劝阻他不要继续追查。在此期间,陈强的家也被人入室翻检。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求助于当地的私家侦探郑风喜(张家辉 饰),请他协助查找关系人的背景和某些重要人物的下落。郑此刻正为弟弟的事情焦头烂额,但他耐不住陈的激将法,毅然接受委托。杀死冈瑟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金三角大营救龙兄虎弟天若有情粤语神探袁可立摇滚总动员傀儡之城爱的狂怒沙滩男孩赌城真相深居在内湖南和平起义实习女生孙膑下山斗庞涓齐木楠雄的灾难真人版雪地狂奔地中海惊魂前路漫漫2009九尾妖狐之血泪少林俗家弟子寄生虫(2019)生死桥加油吧!湘菜以一当百的管家端溪奇案佐罗的印记别叫我“赌神”绝对保险生活对我下手了烽火侨女生死排爆汉普斯特德公园冻结之地时空送货人幸福葡萄亡命橡胶园刑警本色印尼饮食男女此路朝上第一季刺客学妹大鲨鱼

 长篇影评

 1 ) 8集电视剧《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内容概括分享(更新完毕)

感谢老师们给我成长的机会。如果不是因为做主分享,我可能不会用这么多时间通过文字来强化俞公一生的坎坷变迁在我身上的对应。搜了好几天的网页,还是没找到这个电视剧的剧本台词资料,只有自己边看电视剧,边按暂停键做文字整理了。整理好了,就想分享出来,豆瓣也给面子,居然这部剧没有给屏蔽,居然咱写的内容概要没有封建迷信。如果某个时空点上,正好有人需要,就不必如我这般再一个字一个字地码了。少一个因为长期伏案对着电脑扣持文字,肌肉僵硬的人岂不更好?

俞公生平简介:

①俞公自幼家贫,8岁牧牛,私塾窗下听书立志。11岁被恩师赞助正式入学堂读书,后父亲逝世,和妹妹成为孤儿被恩师一家收留善待。青少年时期得遇贵人良朋恩师学业有成,18岁考中秀才,家道圆满。

②婚后的青壮年时期价值观进一步扭曲,恶习渐露,壮年坎坷,遭遇一连串家破人亡的悲痛历程。从秀才考举人,经过七次的考试都没考中。生有九子,七死一失一残,日子揭不开锅,怨天嗔神。40岁后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③至47岁腊月三十,得遇圣贤教诲,著书立说、力修善行,改过去恶,三年后,命运转变,闺女的失心病好了。50岁因品学兼优被乡人推荐为首辅张居正(江陵人)家庭教师入京师,张敬重俞公的品德引荐到国子监(当时的官办大学)上学。52岁在京师参加乡试考中举人,53岁高中进士,找到了8岁走丢的儿子,双目失明的夫人因女儿好病,儿子失而复得,恢复了光明。

④从此不愿为官,向张江陵告辞回乡,行善更加积极。他的儿子“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七个孙子都长大成人,继承书香门第的遗风。俞公亲手写下遇到圣贤教诲的过程和自己改过的经历,用来教育子孙,福泽后世,健康长寿,活到八十八岁寿终。

俞公88岁的长寿及功名是他47岁以后去恶修善修来的,身体力行,力行善事、剔除恶念、著书立说、献身说法、传播善学,教人们从心底断恶修善,彻底转变了自己的命运。

第一集 年关失意 遭窃 跳河 遇贵

第一集有两个重要的生活场景,一个在文昌社,俞公跟一辈子的死对头冯炫之间的明争暗斗,种种不服气。第二个是围绕年关腊月三十借钱、遭窃、失意跳河被救,然后祭拜灶神,得到贤人指点教诲,俞公开始反观坎坷遭遇背后的因缘果报。

俞都,字良臣,他自认为,包括他家夫人也说,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但是一直不得志。他为什么不得志?

一、嫉妒心嗔恨心深重

俞都心高气傲,因嫉生恨。遇到张轩先生以前,他没有意识到深埋的嗔恨心嫉妒心对他生活的影响。文昌社总管冯炫比较有钱,和俞都一起都是文昌社的开山鼻祖,对维持文昌社这一公益社团的正常运作有贡献。但俞都小心眼心存忌恨,他不承认文昌社的发展壮大有冯炫的功劳,而且特别不厚道,奚落他不过是依靠祖德罢了。特别是看到社里宣讲冯炫救助孝子的故事,不是赞叹,而是嫉妒、讽刺、挖苦冯炫父亲有远见,给他起了一个到处炫耀的名字。他还骂冯炫的诗文狗屁不通,不知耻为何物。而且他居心不良,因为自己看不上冯炫,就恶意挑拨黄耀祖和冯炫的关系。实际上他性格里不能忍耐别人比自己强,而且不知道自己的脾性就像茅坑里的石头,臭,硬,不服软,不低头,骨子里假清高。

二、喜好虚名、自视甚高

摆谱,取个文具一点小事情就非得要求三个人一起去。文昌社的同事评价俞都:“他毛病多,让人家叫他良臣,整天就想着科中,想做个良臣”。喜欢人家叫他良臣,希望成为国之栋梁,但到底做得怎么样?实际上周围的人并不是很认可他。后来他也跟妻子自责,因为自己无能把私塾差事丢了,怎么丢的,肯定也给自己的人品私德有关。

三、公物私用

嘴上义正言辞告诉同事公物不能居为私用,自己却顺手把别人捐的上乘的砚墨藏起来带回家了。另外从镜头里也能看到他把文昌社的那些纸、灶王爷画像都带回家来用。他跟夫人说家里不缺灶王爷的画,就缺钱。同事私下议论他,到处伸手借钱,再大的学问再大的本事也不过如此。

四、诚敬心不足

通过镜头可以看到他夫人梅娟对灶王爷的恭敬那是诚惶诚恐,没有整鸡供奉,唯恐不周。而他怨天嗔神,无论是供奉还是写黄疏都只是为自己祈福,声讨不平。而且黄疏不能顺手放在地上,“置官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还有那些宣纸随手卷在那里,都是内心不恭敬、不惜物爱物的真实表现。就是说他内心的这种恭敬没有真正升起来。特别是最后在祭拜灶神的时候,祭拜列祖列宗的时候,他还在怨天说神,实际上他的怨气很重。另外他在这个大年夜的祭品上没有他妻子虔诚,他觉得借来一块肉已经做得足够了,然而妻子还有歉意,没有买整鸡,觉得对灶神不够恭敬。俞公的内在是觉得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是缺乏诚意和恭敬。

五、贪占小便宜

《朱子家训》“ 与肩挑贸易者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年三十,去买只供鸡,讨价还价,挑三捡四,因为一文钱,买这个大点的,不买那个小点的,结果被小偷盯上,借来的30两过年的钱也给扒了。屋漏偏遭连阴雨,自尊心荡然无存,选择跳河,被贵人船夫张轩先生救起,并送他不少过年用的素菜,连他妻子都问他,是不是逼急了去偷人家菜园子的菜了,才有这么多青菜拿回家来。

到这一集的结尾,出现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可以看成, 不见得是灶神,可以看成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圣贤经典、圣贤教育、圣贤智慧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俞公一家生命中的贵人张轩先生出现了,接下来的命运会发生什么变化?敬请期待第二集的分享。

第二集 圣贤教诲醍醐灌顶 “意净无染,君子有终”

第二集重点是围绕着张轩先生和俞都彻夜长谈,让俞都先生发现他这些郁结于心的意恶并且启发他立志把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挖掘出来,然后找到自己这些年,之所以凌云壮志没有实现,而且落魄、苦难连绵不断,原因在哪儿?启发他用真诚心回忆自己的过去、改过迁善、剔除意恶、笃行善行、启迪心智的一个过程。

第二集也是分两个大的场景。第一部分重在俞张两人的倾心交谈。贫怨肺腑、困顿郁结的大年三十,贵人张轩先生出场了。彻夜长谈,纹银相赠。俞都自谓一生悲苦潦倒穷困至今,大年这天奇遇两位至仁至善的贤人,一者救我命,二者济我贫。

一、怨气致盲致残

视频里边显示出来他的女儿陪伴在身边。俞都生有五子四女九个孩子,5子,有4个夭折了,还有1个走丢了;生的4女剩了一个女儿,得的失心病。张轩先生看他满腔怨气,说这是云层厚重降不下来雨,一般22岁之前得的病都跟父母的心性有关,父母身上的怨气郁结不散,是最大的不孝,到孩子身上就有头病。失心病跟现在说的孤独症近似,跟智障还不是一回事。俞都在没有遇到张先生点拨之前,他觉得是命。再问他是天灾还是人祸,他自己内心是有惶恐的,他觉得福德浅薄是主因。但又自谓一生行持效法圣贤,行善助人不落人后,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自反一生并无大过,生平读书积行却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生五子却四子夭折,其第三子甚聪秀却走失了,生四女仅存其一,还得了失心病,妻因哭儿女故两目皆盲。

二、虚伪不自知

张先生跟他交流古圣先贤的教诲,你怎么在生活中落实,他认为也不过是语气罢了,要做到很难。“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把古圣贤的教诲当口头上的虚词语气了,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张轩先生批他自写黄书祷告灶前,但文意和真实的心意行为相差太远,却不自知。

三、公物私用,惜纸惜字并未做到,写错的字就把纸胡乱卷吧扔掉。

四、为名闻利养读书

为人处世自评喜欢读书,实际上只为功名;认为一生无有重大缺失,实事上,对追求富裕想钱想得殷切出的过错说得堂皇轻松,推得一干二净。

五、意恶

尚知恐惧羞耻,但心念太恶毒就是意恶,专务虚名,满纸怨尤。对灶神老天不满。按张轩先生的说法,俞公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脑子里全是坏念头,上天已经关注很久,上天给他的惩罚也将越来越厉害,君逃祸且不暇,何由祈福哉。

六、杀业重即嗔恨起

放生随众应付,心中没有真正慈悲的念头。虚荣心做给人看,厨房虾蟹随意糟蹋浪费,滥捕濫杀各种族类虫蝇鸟鱼虾到了残虐的地步。打死过不计其数的蚊子蚂蚁苍蝇蟑螂,杀业太重,轻视生命,苦报错综复杂,各种恶因交织而成,处处事与愿违。

七、妄语

妄语奉承,能言善辩,强词夺理,对同学吴纪忠恶意陷害。童年生活不是记不得是因为不认为那是错的。习气深重吝啬无比,习气使然浑然不觉,偶存善行善心良心,昙花一现不能持续。言辞刻薄有伤厚道。

八、改过之法

写出一生的坎坷遭遇和忏悔的过程,说出来,写出来,让你的后世子孙知道你对自己的恶行改过方法。用谦恭忏悔的心破除障碍,知错,真诚改过,深信因果,破除无明之暗,行善修德,影响千万人。诉之亲友,告知子孙,照实说起,不许添加枝节写下这个故事。反躬自省对人对神会用恭敬之心吗?张轩先生最后给俞公留下一个纸条,就是提醒他改过的两个核心“意净无染,君子有终”,一个是剔除你的恶念,一个就是要有始有终做善,你发善心、做善行、做善事,你要有始有终。蒙获教化指导,笃行善心善事善行,时时忏悔,诚心自述,痛改前非,绝不推诿。用恒心毅力智慧,一切为利益他人而行事,很谨慎地撰写下心路历程让更多人读了能引以为戒。

第二集的第二部分,镜头切转到俞都八岁为富户冯家放牛挣口粮度日,被蚊虫叮咬造成许许多多的杀业。读书的目的为了聪明富贵。俞都自曾祖开始三代都是冯家的佃农,偷听私塾上课遭遇冯炫捉弄,内心这种卑微,贫穷和富贵之间这种内心的反抗和报复。为啥有报复心?因为不断地受别人欺负,你的报复性就会潜藏下来。后来遇到了挺厚道的县城第一望祖张庭耀这个靠山的出现,协助他在窗户底下来上课学习。

第三集 痛失父亲 恩师相助

第三集也可以分两部分场景,一部分描述在窗外上学与放牛的一些场景,包括父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这一段经历。第二部分回忆父亲去世被老师一家收留,然后精进求学,后来在县试生员考试中得中第一,包括和老师的女儿订婚。应该说这一段时光是俞都青少年时期的一段高光时间。虽然痛失至亲,但遇到贵人老夫子一家的赏识恩爱,学业有成,温饱可依,享受到难得的安逸。

一、四正其心

俞都在窗户下边听了两三年的私塾,也就是从8岁到11岁这个年龄段。这里边有一个细节写到他听课忘神,牛跑了之后,老夫子就动员同学们帮他去找这个牛。但是东家儿子冯炫不动。老夫子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和《大学》里面的四正其心“心有所愤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教育冯炫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和理智来驾驭感情 ,身和心不可掺杂欺人不善的念头,进而使人产生恐惧忧愁,而自己感到快乐。要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力修养品德。喜怒哀乐惧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由邪念行事,就会使人失去端正。这一段话实际也是老夫子的先见之明,他已经在这些贫富贵贱家境有别的学生的身上感受到了心性导向的重要,他在找合适的机会帮他们纠正,这段话也适用于后期对俞都的劝诫。

二、11岁入私塾读书

俞都因为听课认真,不给牛洗澡,牛跑了也不知道,被冯家管家用皮鞭追打,老夫子相救并问询他躲在窗外听书两年多的体会认识。俞都回答“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定的本末始终和先后次序,如果懂得先后记住主要的,次要的就容易得心应手。他好学的精神和对义理的领悟感动恩师上门和他父亲沟通,免费让他正式入读私塾。

第一部分围绕俞都在窗根下边听书到正式成为学生他慢慢滋长的学而优则仕的傲慢和卑微心灵的交织冲突,底层人的心酸也滋长了他记恨报复的心理。我们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重点是看他心理逐渐扭曲变形的那一部分怎么影响到他的命运的改变的。

三、怨不忘

第二部分特别有一个细节,当他父亲被冯家管事故意刁难欺负的时候,俞都在一旁故意把杯子推下摔碎这个小动作,貌似是帮助父亲暂缓刁难,实则为他的怨恨报复、心胸狭隘已经埋下种子了,这种报复到后来发展到仇恨的心,他认为父亲就是不断被东家欺负,然后让他劳累,这么害死的。所以说,他总想报复,他的意恶不断滋长,以致到后来,他见死不救,落井下石,等于他亲手杀人了。父亲的疾苦、家族的希望、被人凌虐的处境加深了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叠加下的反叛和抗衡。

四、恩欲报

老师收留兄妹二人的大恩大德难以回报,他这种感恩心和对待婚姻的真心“好好相处一直到老”。还有他们兄妹的感情也特别深,俞公从小照顾妹妹和妹妹小苹果的感情特别真挚动人。随着他写作翻找良心的觉醒,女儿开始跟他们夫妇说话了,会沟通了。老师师母的收留帮他度过了父亲丧事的骤变、惊恐、最艰难的关口,他在学业上更精进了。

五、优越感

有一个场景写老师组织他们出去游学,根据游学的场景,写首你能背的诗就行,描述美景,然后打分选优。俞都得的分最高,让他初尝人前消失自卑畏惧的优越感,渐渐发觉,学问越好,天文地理知晓得越多,愈受人倾慕和赞美,激发了他勇猛进修的念头,也长养了他以学问文采讽刺挖苦嘲笑难堪死对头冯炫的霸凌。因为学习成绩突出,被周围人赞美羡慕产生的虚荣心,会影响你以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法。老夫子特别智慧,他发现苗头了,谆谆告诫俞都,饱读诗书是为了利世济人,并非用来损人伤人。只知术,未解理,不知其义,只会伤害自身的福德。饱读诗书,但你没有理解人情大理、道义,没有理解到里边的真实的伦理、道义,光知道掌握这种外表的辩术了,所以说你只会伤害自身的福德。这个地方已经埋下了伏笔,老师已经看到他的未来了。但是年少气盛的俞都沉浸在用文词重重击倒冯炫的这种快感和胜利者的喜悦里,并没有听进去恩师的教诲,当他耳旁风过去了,一手好牌怎么打烂的?已初现端倪。

六、无根的游魂

回头梳理俞都他青少年时期的这些经历,应该说他的命运已然往着好的方向转变。因为好学,然后勤劳牧牛,他被夫子赏识发现是个可塑之才,已经开始转运了。虽然说他妹妹三岁的时候母亲走了,他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又走了,兄妹二人变成失去双亲的孤儿了,但遇到善良的老师师母一家的收留,待他们如子似女,他的家境还有他周围的环境都变了,老师师母一家做人特别端正。但是为什么后来这么好的牌却给打烂了?他良臣也有成为国之栋梁报效社会的雄心,对师父师母的感恩,孝道悌道做得也挺好,但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敬请收看第四集。

第四集 青春期三年住校缺失家庭教育管束

我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改成《俞净意公遇圣贤教诲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的特点,灶神实际上是我们古圣先贤的一个化身,我们现在引申它为圣贤教诲,能给我们价值观提供正能量,能给我们的人格大厦来奠定基石的这些人伦道德因果教育。俞都在他的生活经历中遇到了这样一个或一些圣贤人的智慧引领。

一、青春期

第4集我也把它划成两部分来讲,一部分是俞都通过县试的童试小考成为童生第一名,然后到县府来学习,到县学院来读书,这是青春逆反期,这一段时间他在学校里边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二部分就是离家三年在县城独自生活的这三年的影响对他特别重要,这一段重点检查反省这三年他做那些不堪的事情养成的不好的习气对他日后人生的影响。我们为啥强调青春期对一个人的成长重要,就是因为这个阶段是他的自我通过不断试错逐渐建立成熟人格的关键阶段。因为离家三年没有恩师的教悔,你没有家庭教育的辅助管理和引导,在学校里受一些负面东西的影响,导致他的思想品德发生变化,为他以后的失败埋下祸根。在后边一部分也提到他在反省他过去这些错误的时候,他不断在改过,在反省的同时,他女儿的病就开始见好了,然后他又会回去看望师母,还有给妹妹,给恩师忏悔,尽孝道、悌道,回忆起恩师当初对他那些劝解,跟张轩先生的教悔连到一起,就有了一个人物命运转变的呼应。

二、谦德

订婚加上童试小考童生第一名双喜临门,恩师身体恢复健康,预备在县 府 院三郡学成后再行婚礼,去县城郊外的县学院读书,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的初中,正是青春期逆反的阶段,对心智的巩固特别重要。因为他童年这些仇恨的种子,一方面他仇富,一方面他又羡慕富贵权利带来的好处,导致他心思有点走偏了。去县城上学的路上都在白日做梦,妄想乡试中举荣归故里,然后先到冯员外家门口敲罗打鼓炫耀一番,他就是特别解气,你看他这种傲娇,这种报复心憧憧于胸,失去了《易经》里面讲的六爻皆吉的谦德。和俞都先生同样改命的袁黄写了一个家训《了凡四训》,其中有一章专门写“谦德之效”,告诫后世子孙如何养谦德,谦德有什么好处。俞都这里表现的傲慢、报复心,《弟子规》里面的“恩欲报,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没有做到,仁心爱心没有,谦卑低处的心没有,灾祸就在后面等着。

三、结党营私

俞都立志结业要在府试和院试中取得廩Lin生员资格,但受环境影响,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他谄容什么?俞都是用另一个方式来表达内心向往富贵的豪横,又用那种极端的方式,贪婪,渴望尝试富裕的滋味,就是这些东西使他心障遮蔽,思想偏颇不善,所以铤而走险,目空一切,结党营私,无法无天,都是狐群狗党,欺压诈拐同学形成校园黑势力。

四、心性狭隘

仇富,认狠是影响他一生彻底失败的主因。只见人短,不见己恶,似海深重的怨气,嫉妒心,嗔恨心使他故作无意私害学问底子深厚见解超前的同学吴纪忠。用张轩的话说就是“贪念,淫念,嫉妒念,褊BIAN急念,高己卑人念,意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种种意恶集结于中,逃祸不暇,祈福何来?”褊BIAN急念就是过分狭隘,意往期来念就是想入非非,没有活在当下,整天想着要怎么样快意恩仇,遮蔽了他本性善的一面,心智被习气禀性蒙蔽了。

五、家庭教育

三年后修完县学课程,通过了府试和院试两关,岁考,两级科考分六等以科试一等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得到了科举生员。三年离家求学,没有家庭教育的帮助,就像小树长叉了,要有园丁来细心呵护,帮他扶正。俞都缺失的正是家长在这方面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得很有必要。用法律来规范义务,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当然这里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初中生要不要离开父母纯粹到校园生活?你送到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也很重要。家长不能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了,更不能不学习好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孩子,否则误入歧途,那是一辈子的事。

六、习气

三年后科举生员的资格拿到了,回到家里,家人团聚分外欢喜,小年夜外出游玩,走到张灯结彩的冯员外家门前,又把他满腔的愤愤激起来了,他总认为父亲是因为员外气得生重病死的。被别人欺负肯定总生气,但是重病,病是生到你身上,你怎么能转化这个气?这个事情的认识上他的偏执因为不平而加重了,渴望全力以赴考取生员取得秀才的资格,也是功名利禄在支持他。在准备乡试这一段时间,恩师辅导他功课并谆谆教诲,“习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够领会其优劣者就是占得先机,具有智慧的人就能洞悉。”但他不以为意。

七、担心的是你的心

遇见圣贤教育是难得的缘分。梅娟说,我们不是因为偷懒萎靡遭受顿挫,原因在哪儿,用心把它找出来?戒慎恐惧心中,从此一言一行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在俞都梳理过去的过恶时,敏儿女儿的病见好,帮助妈妈绣花,第一次叫爸爸,给爸爸看。一家人去看母亲和妹妹,孝道和悌道。敏儿爱奶奶,跟母亲道歉认错。述说遇见圣贤教悔的改变。俞都回忆起结婚时老师说的话“担心的就是你,不只会说,要行;我不怀疑你能力,担心的是你的心,恩怨报复念头甚重,也欠缺谦恭之德,忍辱修身更是需要贯彻。一些潜伏在心中深根的念头如无法改善,厚福者则孤独无援”。老师所担心的正是他步入人生坎坷失败的主因,但他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不能体会其中真义。

不学圣贤教诲,人就容易自以为是,自视甚高,就是那个自我特别地强大。《道德经》里提到我们人在天地之间本来很渺小,但是人因为在成长当中他不断地受到各种影响,慢慢地把这个自我不断地放大,要争,要功名利禄,学习的发心就不够纯正,《大学》里面讲到的“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的“本”和“道”都出了偏差,《朱子家训》讲的“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也没有贯彻彻底。

这一集的最后镜头推到俞都夫妇婚后搬回老家教私塾授课,遇见冯员外受伤呼喊救命。

第五集 20年滥捕滥杀注定彻底失败的命运

本集围绕俞都恶毒、怨天尤人、嫁祸于人等待人处事的狭隘胸襟以及20年滥捕滥杀的恶习,记述了他因发泄恶意痛失两个双胞胎儿子的前后经历。

一、梦中恶毒显心机

话说俞都奚落挖苦、见死不救冯员外却反被冯员外刺刀相

搏,一场惊心动魄的噩梦醒来。原来10年父亲俞邦是冯员外的佃户,冯逼俞父交租的时候,俞都气不过故意打碎他家的一茶杯,冯员外还要扣那杯子钱。埋在心里的仇恨一直没有解开,被冯员外一口道破俞都狭隘偏执、报复心甚重的心性问题。“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一个毛头小伙子,你的心地为什么比我这个老奸巨猾的人还要恶毒。”

二、岳父过世。

老师养父岳父过世给予俞都的震撼非常大,长跪他老人家的灵前不吃不喝,无法形容内心的悲痛。老师是在睡眠中过世的,据说非常安详,因为他有善良的心和行为,可惜当时懵懂无知,只知一味地感伤,不能体会其内在广阔深远的真谛。

三、滥捕捉杀水族,任意糟蹋浪费

俞都自述,乡试前的一年多,是他一世行为犯错的开始,注定往后彻底失败的命运。那就是和同学黄耀祖迷上了钓鱼,经常到河上有一个叫柳州的水湾区,哪儿的鱼虾量特别多,一天狠劲地垂钓,可以装个20多斤回家,整个夏秋两季就迷恋上了这玩意儿。起初钓上个活的生命,因为心软还有顾忌,拔出导购还能感觉到鱼虾的痛苦,可是时间久了,渐渐习以为常,不知道怜悯为何物了。如此这般种种噩耗不知不觉已经过了20余年,正如张先生说的,你是否看过地下厨房有过多少虾蟹之类?除了使用外任意糟蹋浪费,滥捕捉杀水族早已到了惨烈的地步,只是为了满足你的嗜好,贪婪。仔细想想水族必有父母子女亲情,他们也有恐惧疼痛,厌倦生命,跟你有什么两样?这真是伤残重命惊天地,报复成冤泣鬼神的写照。

四、一家人开始吃全素

俞都反思到这里,和梅娟回忆走失的儿子小惠安三岁把父亲钓的鱼全部放生的过去,二人不谋而合,一家人开始吃全素。女儿敏儿刺绣的功夫越来越好,被村人夸赞不亚于年轻时候的梅娟,但她还是不让父亲和她亲近,什么事情只听母亲一人的。

五、双胞胎儿子出生

回忆双胞胎儿子出生结束俞家三代单传的场景,大儿子取名俞平,小儿叫俞青,一对双胞兄弟给家里带了无穷欢乐,让俞都感觉人生是美好的。

六、俞都待人处事的胸襟,嫉妒心作崇

去县城看发榜的路上,恶毒嘲笑参加考试30年的赵谦。得知赵谦高中举人后,更是风凉话加恶意诽谤,说话刻薄,狂态毕露,伤害别人觉得痛快,不能约束,不知不觉触怒鬼神。这也显示俞都待人处事的胸襟。

七、怨天尤人、嫁祸于人,两个儿子因自己看护不力震亡。

从京城退职下来的吴老夫子在村街上新开了一下私塾,俞都的许多学生都跑到吴家私塾去读书,17个学生只剩3个。俞都怨骂人家抢他的学生,无处发泄,寻找报复,怒触鬼神,地震发生,只想着发泄自己的怨气怒气,没有照看好两个双胞胎儿子,致使两个儿子在突来的地震丧生。

他反思少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嫁祸于人,他的苦这时候逐渐显现。

八、和学生讲孝道

古代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和至妙之道,用它来治理国家,如天下能体会遵守,就能和气地相亲相敬,不容易相互的仇恨,其中的真谛是说,所谓至善至德之道就是孝道,孝是德行之本,教化的出发点。凡是一个人的身体,就算是一根头发,哪怕是很小的一块肌肤,都是父母所赐,所谓的保全自己的身体不受丝毫的损伤,并不是教你们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而是要体验父母的爱儿女的良苦用心。

九、第一个女儿出生,喝满月酒

从和众人的闲谈中看出对功名利禄的看重。村中吴夫子称病不再开办私塾,俞都的生源回升,但他仍不忘借机埋怨人家抢了他的学生。可见怨恨心思和偏见之深。

第六集善恶相伴猛回头

第六集的内容概要有我们依然按照一恶一善两条线索来梳理。一条是俞都受同学影响钓鱼玩乐随性妄为走向堕落的深渊,为他接下来的灾难埋下伏笔;一条是众秀才创建文昌社公益组织服务乡邻大众,为他以后遇到圣贤教诲积攒福报。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主要看我们在哪条道上走得更远。文昌社的创办为俞都后期改命创造了条件。

一、 志得意满任性为

自从村里的吴老夫子重病以来,原来流失的学生不但全数

回笼,还多出不少,俞都心情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第三个孩子女儿的到来为之一振,过去不顺畅的晦气(包括学生少、两个双胞胎儿子俞平俞青因地震疏忽夭折)也已经一扫而空。

二、受同学影响吃喝玩乐鬼迷心窍

因为认不清,看不透自身所走的方向,和同学黄耀祖走得

近,他是一个放得开的人,吃喝玩乐样样都行,和他一道随性而作,没有压力,完全感觉不到自己在逐步走向一条堕落的深渊。,何况有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玩在一道像上了隐似的。妻子梅娟规劝,最多只能守住两天,就忍不住要往外跑,用鬼迷心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从俞都这一段的生活经历结合他在县学读书结党营私的青春逆反期,再次让我们看到交什么朋友,和什么人混在一起决定人生的方向。特别是在心性不定的人身上,价值观没有锚定就会被带偏。

三、进京考科举遭遇一段邪淫缘

又生第二个女儿。进京考科举。同学聚餐遇到一段桃花缘,虽心猿意马,但在同学提醒下及时规避。反思张轩先生给他的忠告。“你想欺骗谁?欺骗教养你兄妹的老夫子,欺骗你勤俭持家的妻子或是自己的良心?”联系《弟子规 》的教诲“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避免邪缘相凑。

四、35岁梦想中的合家欢乐

10年过去了,县城里陆续出了两名举人,当初最为同乡看好的俞都,接连的四次京试都没有考中。为什么?心猿意马,滥杀鱼虾,吃喝玩乐,不肯精进。35岁梦想中的合家欢乐了实现了,一家老小玩老鹰捉小鸡。10年来美娟又相继生了5个孩子。加上前面的4个,共九个。最小的儿子小惠安天生吃素,女儿敏儿四岁不搭理人。

五、众秀才创建文昌社

同学聚会,谈论最早中举人被俞都嘲笑的赵谦50多岁死在任上,激起一帮秀才人成立文昌社为乡邻服务的志向。在捐资认股分配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出俞都对穷人的亲近,他自己说的,一直对穷人都有同情心。认为行善为人服务是件好事,一方面也有经济得失的考量,在梅娟的鼓励下加入公益组织,为乡亲百姓做点好事。

六、大学的修身之道,破除偏见,去除私心减少好恶之心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齐家。”《大学》的这一段话是说要管理好家和家族,就要先修养自身,因为人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人能够看清自己所喜爱的人,他的缺点;看到所厌恶的人,他的优点。这就是,没有修养好自己公正无私的心,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人有好恶就不能公平。自私乃物界的天性,去除私心就可以减少好恶之心。

七、因钓鱼贪玩20多年的积蓄被盗,梅娟劝他振作。

第七集 瘟疫蔓延灾祸出,真诚忏悔奇迹现

本集围绕两个中心点,一个是瘟疫蔓延见私心偷心和雪上加霜,因猜谜贪利走失唯一存活的儿子小惠安;一个是诚心忏悔,奇迹出现,以净意道人力行善事改过。

一、文昌社服务乡邻

俞都因失窃被文昌社众友筹款相助。文昌社的收支维持来源除了大股赞助,零散捐助吗,县里每月拨三两白银。服务项目为乡邻代写家书,讲解圣贤经典,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读书识字。本着一心向善一视同仁的原则吸纳黄耀祖和冯炫入社。

二、瘟疫蔓延见私心偷心

遭遇明朝30年来一次大瘟疫,西南5个省,百姓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苦不堪言。俞都本人在此灾难前,出于自私,将自己捐赠给文昌社的药剂藏书偷偷带回家以备治疗,可是却没想到大众利益,这个偷盗的罪恶有多重。他自己教授学生说过自私自利不可取,私心过重就不能公平,但自己却做不到。亲口尝试各类处方研发,每天由早忙碌到晚。很不幸,还是失去了4个孩子,可怜的是连一副棺木都没有。最后一个女儿也在这场疫情中因难产胎死腹中。但他又开始带着怨气诉求老天:“求求你饶了我们,我们家已经死了4个了,就让我们剩下的都活下来吧,我,求求你。”

三、梅娟瘟疫难产中得到吴夫子儿子吴洪恩郎中的相助。

回忆至此,夫妇二人带着唯一的女儿敏儿登门谢恩十年前的相救,从此成就了他和吴家的友谊,并引荐古道热肠的吴洪恩到文昌社为乡民开药方服务。正是在吴洪恩的帮助下,才有了后来京师考科举到张居正家当家庭教师,一路上国办大学、考中举人、进士的命运转变。

正是在这一次的登门谢恩的交谈中,才得知多年前误会吴夫子的一件事情的真相。当年吴老夫子并没有生病,是他老人家故意装病,将学生都辞掉了,就是因为吴夫子看到他返乡教书致使俞都私塾学童锐减,吴夫子不愿与没有经济基础的后生争夺利益,故将学生全数让于俞都。至于对外宣称生病,则是让俞都留住为人夫子的自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宽容情怀,而他还一直记恨于心,真是枉读了圣贤之书。

四、雪上加霜,因猜谜贪利走失唯一存活的儿子小惠安

疫情之后,经济更加拮据,到处伸手借钱,却在逛夜市因迷乱猜字谜的蝇头小利,忘记看护孩子,致使小惠安走丢,俞都一夜之间头发变成全白,而他母亲也在当场双眼为之哭瞎,梅娟急火攻心双目失明,三天不吃不喝,但看到丈夫灰心丧气,又以14岁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和几十年的操劳跟随警醒他振作起来。

五、诚心忏悔,奇迹出现

俞都回忆小惠安失足10年,梅娟瞽目10年的经历,意识到自己连贯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竟然毫无警惕之心,最可惜的是选择了愤怒和嗔恨对抗,却不知道自己偏激的一言一行是摧残伤害自身的根源。忏悔之情,改过之心,油然而生,一个奇迹竟然发生了,女儿敏儿开始给他端茶,陪他说话,并给他改名净意道人,盼望父亲行净洁意念之道。

至此,俞都一边撰写忏悔录一边有心理感应,一面痛改前非,善念永存,无丝毫自宽,勇猛精进,以致相貌行事气象大变,三月后文昌社再见同事,被称为“三天不见如隔三秋,我看净意道兄则是三月不见,恍若隔世。”

第八集 净洁意念命运转

本集围绕俞公净洁意念立行善事后,一系列命运的转变:50多岁先后考中举人、进士,找到走失的儿子,女儿妻子彻底好病,7个孙子个个书香成才,享年88岁无疾而终。

一、重振文昌社

俞都经过三个月的反思忏悔改过后,携古道热肠的吴洪恩

大夫重振文昌社。冯炫父子五人私自铸造钱币遭到羁押、审理的消息,俞都听到这件事后心很平静,不再有任何念头进入脑海,也没有丝毫报复快感之意。说明他已经把自己的恩怨报复念已经清理干净。文昌社以新的面貌展开,县城里这些年陆续新出了许多生员加入文昌社。俞都捐出张轩先生赠送的银子28,两留下二两作为生活之需。吴洪恩大夫在文昌社开办了一间义诊诊所,为贫病交迫的人免费整治,社团主旨以帮助乡民身心两者为主。从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夫子们大家同心协力修桥补路为村民营造更多福利这个场面看,他们戏谈劳动可以让他们变成武状元,可以看出来学文和力行对身心健康的重要。

二、何为格物

什么是格物?就是要和自己的欲望—-七情五欲做搏斗,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必须要能胜过烦恼的习气,心才得到清净平等,才能产生智慧。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先从修身开始,儒家则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你从修身开始就是这个道理。

三、50岁参加乡闱举人考试。

在文昌社服务三年后,50岁不折不挠,再一次前往京城参加乡闱考试。托吴洪文的福住进王大人府第,省去了很多不便,以平常心对应考试,压力确实减轻不少。考后三天又被举荐到首辅张江陵(张居正,江陵人)家做家庭教师,和张居正谈论一条鞭法,和张夫人谈论仁义礼智信的教学思想,得到赏识。俞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以及诚敬谦让作为立身处世的教学基础,另外辅以德智体,根据每个孩童的根性不尽相同,后阶段随着他的智力、观念、经验的成长,而教授最适合他的学习。这里,当张夫人问到薪酬时,俞都回答,不计较报酬,能教这么好的学生就知足了,以一颗公益心来做事,张夫人夸赞俞都有胸襟并建议把家眷接来京城一起居住照应。

四、俞都回乡接家人安居张府

俞都来回一趟风尘仆仆跑了半个多月把妻子梅娟和女儿接到张府一起生活,张夫人给他们准备了两间厢房住下,还派遣了一位丫鬟特别照顾梅娟母女,到如今长期困顿的生活才暂时有了改变。张大人叫人在俞都住宿的旁边辟了间教室,要孩子迁就老师,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

五、53岁中进士,找回走失的儿子

张首辅举荐他到国子监大学读书三年,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得中进士的喜报送到家门口。俞都这些年来诚心悟道,潜心写出忏悔录,心态平和,已修炼到对于这些骤然而降的荣誉名望,甚至是富贵,已无任何特别惊喜之感。一家人和师母、妹妹小苹果团聚,女儿敏儿开始说话和人交流。

留下妻女在家乡陪伴母亲,后独自返京教书,在张夫人的寿宴上结识退休的大内公公杨公公,他收养了五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也请俞都教授,其中一个正是他八岁走失的儿子小惠安。父子相认,喜极相泣。

六、家庭团圆,妻子好病,福寿安康

这么多年了,眼见从他手中丢失的儿子又从他手中得回了他,这冥冥中的命运巧合安排让他们一家人尝尽了难以形容的悲欢离合滋味。俞都辞别可能的官位不做,携子回乡认亲,妻子的眼盲因儿子找到,母子相拥而泣,热泪相交,妻子梅娟的眼睛又能看见东西了。“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母亲嘱咐她感谢天地、感谢祖宗保佑。经历了这一番悲喜交加,俞净意公自此以后就未再离开家乡,他造福乡里,为善益力。后来小惠安也娶了媳妇,一连生了7个儿子都能平安长大,而且个个有才华,知书达理。俞公老年时深享健康长寿,一直活到88岁,没有病痛地安详而逝。俞公将自己一生的经验用心写成这个故事,为的是希望后世子孙以他坎坷离奇的一生,引以为鉴。断意恶,修善心、做善事,福寿绵绵。乡里大众看到俞先生一生所得的果报,没有一个不说他是力行善事,改转了自己的命运。俞都先生现身说法,广劝社会大众,功德尤不可称量。

 2 )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谁?

看了《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真是一部好剧啊!就是年代久远,画质感人,画质要是能再清晰一些就好了。

主要讲俞都(良臣)年过半载,事事不如意,岁末年关难过。后经灶王爷点拨,通过反省自己所作所为,大彻大悟,迷途知返最终否极泰来,天遂人愿,善终。

整部剧都在讨论:

意恶——意净,因果轮回

我理解的就是人的欲望太多,不知道珍惜眼前所有,愤世嫉俗,恶意满满,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运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格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存善念,行好事,最后转运的事儿也会随之到来。事情都是有变化的,方向没错的话找到方法(缘分)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太多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阐述了,拍成电视剧就没有那么抽象,真是一部难得的好剧,我能看到能写下来我的感受,这也是一种缘分呐,希望能净化我的心灵,少一点妒忌(看到之前不如我们后来比我们好的人)少一点恶毒(看到能力很强,通过自己努力蒸蒸日上的人)少一点幸灾乐祸(看到比自己强后来又倒霉的人),多一些理解,关怀和帮助,种善因,结善缘。

 3 )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谁?

看了《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真是一部好剧啊!就是年代久远,画质感人,画质要是能再清晰一些就好了。

主要讲俞都(良臣)年过半载,事事不如意,岁末年关难过。后经灶王爷点拨,通过反省自己所作所为,大彻大悟,迷途知返最终否极泰来,天遂人愿,善终。

整部剧都在讨论:

意恶——意净,因果轮回

我理解的就是人的欲望太多,不知道珍惜眼前所有,愤世嫉俗,恶意满满,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运势。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格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存善念,行好事,最后转运的事儿也会随之到来。事情都是有变化的,方向没错的话找到方法(缘分)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太多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阐述了,拍成电视剧就没有那么抽象,真是一部难得的好剧,我能看到能写下来我的感受,这也是一种缘分呐,希望能净化我的心灵,少一点妒忌(看到之前不如我们后来比我们好的人)少一点恶毒(看到能力很强,通过自己努力蒸蒸日上的人)少一点幸灾乐祸(看到比自己强后来又倒霉的人),多一些理解,关怀和帮助,种善因,结善缘。

 4 ) 清净无染

看了《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真是感慨良多,这是太难得的好剧了,最后一集感动得一直落泪。我推荐家人们一定都要看一遍。

人生要想获得幸福,就是依佛陀涅槃时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但光懂得道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每一刻都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在身口意上造作恶业。这就是古人日三省吾身的智慧所在了。

修戒定慧是基础:持戒更能让人的思想斩断污染,从而容易生定-也就是保持觉知力,只有在定中获得的才是大智慧。

具体落实到每日的行为上就是:

1、修戒:戒杀盗淫妄;

2、修定:每日早起定课打开心量,每刻保持觉知(通过上下午不定时的站桩让自己保持觉知力)

让自己时刻保持觉性,保证意念清净无染;深信业果,减少欲望而多行善事,并珍惜福报;每日三省吾身,及时忏悔改过。

 5 ) 意净无染,君子有终

“意净无染,君子有终”。

任何看过此部作品的人,都会感叹剧中人的因缘果报,目睹其恶因而扼腕,见证其善果而涕泪,心存惶恐,心存敬畏,久久不散。

倘若只当作一则啼笑皆非的民间故事听罢,不免可惜,因为或许这剧也正是来访我们的灶神呢?既来之,则安之,勇气面对。

【意恶而不自知,屡屡下堕】

相较于意恶:贪念,淫念,嫉妒念,偏急念,高己卑人念,意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是人的习气,并不引人可惜或惶恐,对照镜子自省,多少都不陌生,但“不自知而行事”而非常可悲,俞公多年自省依旧觉得“并无大错,命运乃福德浅薄所致”,直到后来细数人生后才幡然醒悟,皆为自食其果。

屡屡下堕的情节,不必细说,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亦并不为过。常言道,“人生八九不如意,可与语人无二三。”,在我们经历一次次的人生考验时候,是否有想过那些不如意,究竟从何而来?我们自己和上天所给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太在意外境,往往忘记了观自己的心和行为。忙碌,应接不暇的好事坏事,应接不暇的追求失落,不知不觉,起起伏伏已走过人生的年年岁岁,暮暮朝朝。

【改过而自修持,蒸蒸日上】

“一言一行,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利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与不知,力之继与不继,皆欢喜行持,委屈成就而后止,多行方便,广植阴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为俞公感叹,更是效仿的榜样。其传奇般增上的情节,也不必赘述。但我却相信,能得善果绝非剧中笔下感悟那般简单,故事随顺势而行,但俞公内心和行为的矫正,谁人又真的明白,经历了怎样的痛定思痛和洗心革面?恐非常人所能想象。

于是,最重要教化便是“格物”,即与自己的欲望搏斗,胜过烦恼的习气,心才会清净平等,智慧才会升起。相信“因缘聚散,果报相随”,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中,自我修持,净化心念,才是离苦得乐,君子有终之道啊。

 6 )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观后感吖

个人观后感:看完哈觉得,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俞净意怎么做的呢? 1、意净(去除嫉妒心报复心淫意等意恶) 2、忏悔过错(每每和灶王爷忏悔己过) 3、行善(做利他人的事,帮助他人) 4、写书(回忆写下过往,知错,忏悔,改变,警示后人)

剧情里有几个感触很深的小情节:

1、回忆录后,俞都说“这些事我都不记得了”,张轩回到:“那是因为你从不觉得那是错。”啊有种醍醐灌顶之感,但是哈疑惑一下不记得的事那怎么忏悔呢(毕竟人人不可能有个张轩帮助回忆录)。

2、俞都回忆与妻与众儿女嬉笑时光。过去一瞬而过(原台词记不清了)感叹如梦幻泡影。当一下我想到了过去不可得,摸不到浅留回忆,人只有此时此刻(纯个人感想)。

3、老丈人是睡觉时没了。俞都说:“那时我还不懂这是祥瑞的相。”当然最后旁白说俞净意也是安详睡去的。

4、瘟疫爆发时,俞都把个人捐献文昌社的医书私自拿回。剧里说俞都自私自利之心。这里我不大明白(属实年轻)。

5、俞净意最后中进士,他说:“已经不会因为这些而欣喜若狂,该去某家教书还是去教书,多年未回该回老家去看看母亲,这回带上了礼物。”“…以平常心对待…”哗高度有了,当我刚刚为他高中开心一下的时候,俞净意道人说平常心。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嘛?

6、嘲讽挖苦同期考生。嗯原台词记不得了,反正是说这是错的

7、……回忆不起了

自述观感,仅此而已。(纯属剧评不限字数)

 短评

里面有大学中庸 乐记 礼记太上感应篇金刚经

9分钟前
  • 昆仑山
  • 力荐

凡事之本就是根本,「事」是指世出世间一切事。根本何在?根本在治身。儒家也说,治国之本在齐家,齐家之本在修身,修身之本在诚意,诚意之本在致知,致知之本在格物。

10分钟前
  • 般若無涯
  • 力荐

这部剧真的很好,很有教育意义,反照自己惭愧惭愧

15分钟前
  • 悉彤
  • 力荐

佛教电影拍得这么精致真的非常难得。剧情生动,台词精炼。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佛教道教都要自净其意。

18分钟前
  • 方子衿
  • 力荐

不错,颇有言外之意,意犹未尽之感,不错

21分钟前
  • 比卡丘的比卡
  • 力荐

天不能盖地不载,无去无来无障碍。

22分钟前
  • 小月洞主
  • 力荐

剧情生动 台词精炼 好剧

26分钟前
  • 🌸最爱AD钙奶🌸
  • 力荐

之前对教化片无感,看完引发很多思考,自己身上有很多毛病,像俞都年轻一样。相比《了凡四训》,我更喜欢这部。

27分钟前
  • 斯特
  • 推荐

改过从善

32分钟前
  • 弘磊
  • 推荐

外少善行,内多恶意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所谓的老实人都是一样的自净其意,与人无尤

33分钟前
  • 玛琳王子
  • 力荐

传统文化

36分钟前
  • 🧗🏻那罗延
  • 力荐

从了凡四训一直看到了这部,都是断恶修善,以前不信,觉得痴人说梦,现在开始能看下去了。

39分钟前
  • 思诚
  • 力荐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我今真心求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

44分钟前
  • 力荐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45分钟前
  • 沈不绝
  • 力荐

自省己过可以。因果报应就TM离谱。只要一反省,啥好事就都来了。教张居正的儿子、找到自己的儿子、考上进士。😁

46分钟前
  • 知愧轩尺牍
  • 很差

台词精炼,谆谆教导,真是小众的神片

50分钟前
  • kobie
  • 力荐

劝人向善的好片子!谢谢陈晓旭女士,谢谢演职员工的付出!

53分钟前
  • 忧伤的秘密
  • 力荐

自净其意,无人能劳,眼亮心明,方得离苦

55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照照自己,真是惭愧至极

58分钟前
  • 非思
  • 力荐

一言一动一念一时 皆如鬼神在旁 不敢欺肆

1小时前
  • JL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