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粤语版)

正片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乔纳森·格罗夫,乔什·加德,圣蒂诺·方塔纳,艾伦·图代克,塞伦·希德,克里斯·威廉姆斯,斯蒂芬·安德森,玛雅·威尔逊,伊迪·麦克勒格,罗伯特·派恩,莫里斯·拉马奇,珍妮弗·李,莉薇·施图本劳赫,伊娃·贝拉,斯宾塞·莱西·加纳斯,泰里·布朗,杰西·科尔蒂,杰夫·马库斯,塔克·吉莫尔,保罗·布里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 / 冰岛语年份:201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2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3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4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5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6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3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4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5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6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7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8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9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冰雪奇缘(粤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四面环海、风景如画的阿伦黛尔王国,生活着两位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险些夺走妹妹的生命。为此国王紧闭宫门,也中断了两姐妹的联系。悲哀的海难过后,艾莎(伊迪娜·门泽尔 Idina Menzel 配音 )终于到了加冕的年龄,各国王公齐来祝贺。艾莎战战兢兢,唯恐被人识破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然而当听说安娜(克里斯汀·贝尔 Kristen Bell 配音)将要和初次见面的南埃尔斯王子汉斯(圣蒂诺·方塔纳 Santino Fontana 配音)结婚时,依然情绪失控露出了马脚。在此之后她逃到山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冰雪王国,而阿伦黛尔也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疯狂世界超级名模2021重返1993 第二季当男人恋爱时(原声版)那年那事那青春乌龙特工滨西小镇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第三季最后一封信金玉满堂1995极速搏杀情海惊魂第一夫人逐步追踪丐帮传奇棱镜三个火枪手(2017)抵抗行动无懈可击之蓝色梦想大麻烦2002青梅火线行动玻璃婚马克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奇境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第五季富江5最终章:禁断的果实凯文·亚当斯:真正的我天使行动绝命循环季节风现在很美丽母亲心动警报2020战火时代:希特勒青年团丰年公寓枕边人判决最佳情侣

 长篇影评

 1 ) “Frozen Heart”——迪士尼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开场歌曲之一

看过电影的每个人都记得“Let it go”,喜爱“Let it go”,却往往忽视了这个开头。
我要说,如果说“Let it go”是全片晶莹剔透的一块冰制拱心石的话,那么“Frozen Heart”就是全片坚不可摧的基石。


事实上,这是一首极重要的歌曲。作为采冰工人的采冰号子,歌词内容看似歌咏坚冰、歌咏采冰,其实已经总括了全片的内容。

谁有一颗“Worth mining”的the Frozen Heart?
谁有一颗需要“Beware”的the Frozen Heart?
谁在“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
谁要“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See the beauty sharp and sheer”?
为什么“Watch your step”?
为什么“Let it go”?
为什么Ice既“Beautiful! Powerful!”又“Dangerous! Cold!”
为什么它“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

“Frozen Heart”已经告诉了我们一切。我们只需要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去发现这一切。


“Frozen Heart”,这首歌的言语在全片中是最平实的,韵律是最鲜明的。
歌曲里充满北方人(Norse)那古老的、刀砍斧劈般有力的头韵。头韵如冰镐般劈开了坚冰,这首歌也如头韵般开启了全片的帷幕。
旋律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式的大巧不工,坚毅朴实却回味悠远。


更重要的是,这首歌还平衡了整部影片的结构。采冰工人是一大群最朴实最普通的社会下层的大老爷们儿,采冰的过程虽经过编排却是全片最为现实主义的场景,与影片主体双女主/公主故事/魔幻场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而Kristoff和Sven恰好可以作为承载/沟通二者的木板。


老实说,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的整个眼眶都湿润了。再来回味一下它的歌词吧,我坚信,即使把它放进萨迦乃至《魔戒》的中土供英雄们吟咏,它也丝毫不会显得平庸:

Born of cold and winter air and mountain rain combining...

This icy force both foul and fair——

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

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

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

See the beauty sharp and sheer.

Split the ice apart.

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

Hup! Ho! Watch your step! Let it go!

Hup! Ho! Watch your step! Let it go!

Beautiful! Powerful!

Dangerous! Cold!

Ice 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Stronger than one, stronger than ten.

Stronger than a hundred men!

Born of cold and winter air and mountain rain combining...

This icy force both foul and fair——

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

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

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

There's beauty and there's danger here.

Split the ice apart!

Beware the frozen heart......








感谢迪士尼,你们做到了。你们一直都能做到最好。






最后祝各位豆友新春快乐,合家幸福!!!

 2 ) 冰雪奇缘

这仍是一部有迪士尼标志性特色的百老汇风格的动画片。在100多分钟的电影中共收录了9首歌,有独唱的小调《IN SUMMER》,有对唱的情歌《LOVE IS AN OPEN DOOR》,更有《LET IT GO》这样入围奥斯卡奖的豪迈而抒情的歌曲。百老汇风格的动画不是迪士尼的专利,但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出超越迪士尼的歌舞动画。在迪士尼影片中,歌曲与剧情已经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至于你无法分清究竟故事是串起那一首首犹如珍珠般闪耀的歌曲的线索,还是歌曲已然成为剧情发展到那时那刻所必须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在《冰雪奇缘》中,迪士尼这艘能跨越时空界限、并时常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豪华游轮,又带全世界的观众来到了北欧。你可以在此尽情欣赏北欧的城堡、北欧的森林、北欧的冰雪世界和北欧的风土人情。影片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有意外的感觉——从冰面下方向上仰望,等待运冰工人破冰的那一刻——这个镜头实际奠定了整部作品超凡脱俗的基调。随着运冰人铲破了坚冰,观众也仿佛瞬间进入了这个北欧世界,再听到那段极富地域特色的雄浑有力的“劳动号子”,想不把身心交付到影片中都不可能了。

《冰雪奇缘》的英文名是“Frozen”,意思是冰冻的,可是你一点也不会感到寒冷,反倒会觉得暖意融融。影片讲述了一对公主姐妹从被迫分离到再相聚相依的故事。会使用冰雪魔法的姐姐艾尔莎,为了不伤害亲人而选择了隐藏和逃避,可是逃避让她更加孤独和恐惧。普通却活泼开朗的妹妹安娜,一直在寻找真爱,总是用自己最坦诚的一面示人,她不知道姐姐为什么总躲着自己。影片其实遵循了一个经典的故事路径——将误会推向深渊,再用爱去填平它。实际上姐妹彼此之间的感情牵绊从未消失,即使她们数年未曾说话,即使两人相隔两地,她们的内心都坚信彼此仍然珍爱着对方。

当艾尔莎出走来到雪山之巅的时候,她所演唱的那曲《LET IT GO》是影片最高光的时刻。忍受了多年的孤独,艾尔莎在这一刻抛弃了她所有的烦恼与顾虑,解除了一切身心束缚(包括她的手套和皇冠),当她用魔法创造了一个通往山顶的阶梯的时候,当一座冰雪城堡随着音乐的旋律奇迹般搭建起来之时,每位观众似乎也都把自己心中那些来自生活中种种的压抑与不快给抛开了。Let it go,让它们去吧!事实上,艾尔莎用魔法创造了两个雪人:一个是渴望夏天的小雪人奥拉夫,它在丛林中巧遇(或者说迎接)安娜;另一个是恐怖而凶猛的雪巨人,它把安娜赶出了冰雪城堡。奥拉夫是艾尔莎和安娜小时候玩耍时无意间创造出来的,它也是两个人友爱的象征,而雪巨人则是艾尔莎畏惧和抵触世间一面的展现。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真的实现了奥拉夫享受夏天的愿望,这种不可思议也让每位观众感到迪士尼动画将梦想实现的神奇力量。插句题外话,奥拉夫让我想起了国产动画《雪孩子》,因为雪人总是用来表现友谊,而且这个意向只有在它融化时才能得到升华。《冰雪奇缘》作为迪士尼又一部公主片,它在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平民王子和性格公主的搭配只是完成了一种基本设置。它真正的精彩之处就是两个公主的关系设定,以及爱能让冰冻的心融化的主题。安娜的爱融化了艾尔莎因恐惧而刻意强加给自己的禁锢,而艾尔莎的爱也融化了安娜所遭受的冰冻魔法。一边是各式各样的冰雪,一边又是暖意融融的爱情与亲情,《冰雪奇缘》带给观众完全相反的奇妙感受让观众享受到100分钟的美丽梦境!

 3 ) 八十年后,王子终于露出了真实嘴脸——从迪士尼公主电影看女权主义的发展

文/ 五乔

微信订阅号:five5qiao

————谨以此文献给洛杉矶郊区长腿吕孩 @张阿联,波士顿长腿少妇 @肘安哪僵,德国乡村姑凉 @天边的一粒谷子,以及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女中医 @冥王星大白菜


############################################################
*****任何形式转载都请私信联系本人,拜托了*****
############################################################
最新更新:我把本文的配图传到豆瓣相册了,读者们阅读此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个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24586088/?start=0
############################################################
纠结于迪士尼公主到底包括哪些人物的读者,请阅读这个Disney Princess Wiki:
//en.wikipedia.org/wiki/Disney_Princess

另外本文不是什么论文,楼主写着玩儿的,单纯出于个人兴趣。
############################################################

写在前面:

楼主最近吃饱了没事儿,读了本女权主义方面的书(书名叫:The World Split Open: How the Modern Women's Movement Changed America 作者:Ruth Rosen),于是想借着迪士尼公主电影简单侃一侃女权主义发展,结果一开笔就文思如尿崩停不住了,此文很长,有耐性的话就请您看一眼。虽然打着给Frozen写影评的旗号,其实只有文章最后提到了本片,有关键情节剧透,您请慎重阅读啊。

楼主作为一个纯爷们,从小就爱看迪士尼电影,包括迪士尼公主电影,还经常因此被小伙伴们嘲笑。楼主写作本文也是想要证明,迪士尼公主电影也是可以看出深意的!楼主看公主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女权啊!楼主可是一个男性、女权主义者啊(简称男女权主义者)!

图文并茂的版本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收看:http://i.mtime.com/wuqiao/blog/7738844/
(听说时光网不给力,部分图片看不到,请点击最上豆瓣相册看图)
############################################################

正文开始:

要说这个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子偶像团体,什么辣妹、什么少女、什么AKB恐怕通通都要靠边闪,无论从名气、吸金能力、文化影响力来考量,全球最红少女组合非迪士尼旗下的公主们莫属。随着新片《冰雪奇缘》(Frozen)的全球上映,迪士尼家族再填两位公主,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十三钗。电影作为社会文化与风尚的风向标,不可避免的带着时代烙印。从1937年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问世到2013年《冰雪奇缘》热卖,十二部公主电影,跨越了将近八十年的时代变迁,这些影片虽然没有故事上的连续性,但仍有一条清晰可见的线索熠熠发光:女权主义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

1.毫无女权意识的无脑公主:白雪、灰姑娘和睡美人

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横空出世,可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此片开创了动画长片的先河。影片首映六天后,迪士尼先生就带着七个小矮人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学院颁给了迪士尼先生一个特别荣誉奖,除了一个标准尺寸的奖杯,还附赠了七个小奖杯,迪士尼先生名利双收,风光无限,迪士尼帝国就此拔地而起。

不过经典归经典,白雪公主——作为迪士尼首席公主——却是十三位公主中最无聊的一位。除了“肌肤如白雪,黑发如檀木,嘴唇如玫瑰”,白雪还有最纯洁的灵魂和最善良的天性。可以说,她是一个完美到不适合做电影主角的人物,因为对于电影角色来说,完美就等于无聊了。但是如电影评论家Roger Ebert所言,这部电影其实不是为了塑造白雪这个角色,而是为了塑造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换言之,白雪公主就是一面照妖镜——甚至有点女版基督耶稣的意思——透过不同人物对待她的态度,影片的重心在于塑造邪恶的皇后、猎人、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等这个童话世界中的诸多人物。

除了无聊,白雪显然还是弱小又无脑的一位,她在片中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抗或独立精神,除了唱歌跳舞并和小动物交朋友——这三个特征就此成为之后所有迪士尼公主的标准配置——就是在森林里被猎人追着跑,随随便便吃下皇后的毒苹果,躺在棺材里等待被王子吻醒。白雪公主自始至终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甚至她的主打歌《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总有一天我的王子会出现)》都充满了盲目乐观和消极等待的心态。当然,白雪的存在也是顺应了历史的需要,1937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的余威还未褪尽。心有余悸的美国人民确实需要这样一个童话故事重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事实也证明了,白雪公主生逢其时。

时间快进到1950年,二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世界人民都还没从战争的恐怖中缓过来,迪士尼瞅准了这个时机再次复制了白雪的成功模式,第二位公主辛德瑞拉华丽丽登场。她的故事再次沿袭好事多磨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治愈系模式,又一次全球热卖。其实当时的迪士尼公司已经严重负债,正是靠着《灰姑娘》的成功,迪士尼公司才避免了破产的厄运。公主,再一次给迪士尼带来了好运。

历史证明,无聊的治愈系公主只对特定时期经历过创伤的人们格外有吸引力,所以和平年代出场的公主《睡美人》(1959)就不大招人待见。奥若拉公主同样美艳动人,纯洁善良,当然这一次公主的厄运是不幸昏睡不醒,直到被王子解救。但是《睡美人》没能享受之前两位公主的无上风光,以至于迪士尼公司在《睡美人》后的三十年中都没有再拍公主电影。

其实1937之前,美国的第一波(形容女权运动,用“波”格外恰当:p)女权主义运动已经结束,然而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的目标在于为女性争取投票权,女性在社会生活以及婚姻生活中的其他权益仍然没有改善,所以笔者将这三位公主称为“前女权主义公主”。

2. 女人做饭是为了抵抗共产主义!

笔者在研究美国女权运动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话说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政治阵营陷入冷战,双方都害怕一旦核战爆发,世界将毁于一旦。与社会主义国家鼓励女性们像男人一样开飞机开火车不同,美国政府试图将女性关在家里。他们认为美国强大的根基在于消费主义文化,以及严格定义的性别角色分工。换言之,他们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女人就要有女人的样子,就要穿裙子、烫头发、做家务。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母母女女”。这往小了说是影响夫妻团结,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往大了说是影响美国核心价值观,以至于影响冷战走向的大问题。

这可不是笔者杜撰来的,有史料为证。1959年,在莫斯科的美国国家博览会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进行了一场奇怪的辩论。尼克松吹嘘新出现的家用电器如何解放了美国的女性,让她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增进魅力、教育孩子。赫鲁晓夫反击称在苏联家庭主妇一点儿用没有,他们的妇女都在忙着建设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呢(听着有点儿耳熟?)。这次会面后,美国媒体开始大力抨击社会主义国家,说他们的女人如何早早就失去了女性魅力,变成了一个个只会做苦力的男人婆,而美国的女性却优雅的享受着她们的女性身份,同时有充足的时间相夫教子。

话题扯得有点远,回来继续说公主,除去显赫身世、倾国容貌、美妙嗓音还有控制小动物的本事,白雪、灰姑娘和睡美人三位公主还拥有一个共同的能力:会做饭!这点在冷战开始时出现的灰姑娘身上尤为突出。我并不认为迪士尼的小公主们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位女性形象都是顺应当时社会需求(男人的需求)的。他们都是由男性视角出发、由男权社会定义的完美女性形象:貌美人傻会干活儿。男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美艳的妻子,还需要一个家务活样样精通的老妈子。而只有这样的女人们,才会得到男人们(电影里的王子们)的救赎。其实仔细想想这是很不合理的,宫里长大的白雪,什么时候学会的烧火做饭?!还会烤苹果派?!

3.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在这一小节开始之前,我们开个小差,先来聊一聊亚当的老婆。

众所周知,亚当夏娃是一对儿,亚当是上帝用泥土造的,夏娃呢,是用亚当的肋骨造的。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夏娃之前,亚当还有另一个正牌老婆,名叫莉莉丝(Lilith。美国影视剧里但凡出现叫Lilith的角色,必定是个刁蛮难搞的女人,比如Fraiser里Fraiser的前妻Lilith)。传说亚当之所以和莉莉丝结婚,是因为亚当厌倦了和动物们xxx(当时确实还没什么人......)。与那无脑的夏娃不同,莉莉丝也是上帝用泥土造的。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婚后生活长期不和,既然你我生来平等,凭什么老娘要听你亚当的话?最终他夫妻二人因为做爱时谁上谁下的体位问题大打出手,甚至惊动了上帝他老人家。莉莉丝一气之下出走人间,与无数——如果不是所有——天使以及各路牛鬼蛇神疯狂交欢,还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魔鬼。吃了亏的怂包亚当跑到上帝面前哭诉,恳请他老人家再帮他续一房小三。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上帝没有用泥土,而是取下了亚当的一块肋骨造出了夏娃。这才从根本上解决了男女尊卑的问题。这夏娃都是亚当身上的骨肉了(听着有点儿乱伦的意思...),还不得处处听亚当的指使么?豹子脾气的莉莉丝当然不是好惹的,你亚当夏娃日子过得舒服了老娘可就不舒服了。于是烈女莉莉丝化作毒蛇盘踞在知识树上,勾引夏娃偷吃了智慧果。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人类历史开演。

以上关于莉莉丝的故事也不是笔者杜撰来得,莉莉丝的奇葩事迹,在犹太神话、死海古卷、中世纪文学传说中均有记载。可能有些读者看出来了,这莉莉丝简直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权主义者啊?她争取的性爱体位问题,其实是女性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莉莉丝争取的,不过是与男性的平等地位罢了。莉莉丝在后世经典中被刻意丑化甚至掩盖,笔者浅薄地认为,是男权社会心虚的表现。犹太人一定是深知莉莉丝的存在的,不过秉承家丑不可外扬的方针,并且为了维持犹太社会严重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他们也就闭口不提了。这些心虚的犹太男人们在祷告的时候,还会“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女人。”于是毫不奇怪,第一本犹太女权主义杂志就被命名为《莉莉丝》。

(关于更多Lilith的资料可以查阅Wiki的Lilith词条
以及这个神话百科:http://www.pantheon.org/articles/l/lilith.html
艺术圈 还发表过一篇更劲爆的博文:http://www.guokr.com/post/539321/

伍迪艾伦说过,大家看完了《白雪公主》都爱上了白雪公主,他却爱上了那个邪恶的皇后。其实如果观众仔细推敲邪恶皇后这个角色,同样是美艳妖妇,同样掌握着变身法术,同样用苹果(苹果说我招谁惹谁了,怎么都拿我说事儿)引诱单纯幼女,邪恶皇后简直就是莉莉丝的童话翻版啊。没错,在历史上莉莉丝一直作为女巫的保护神存在着。而且在英国、德国、希腊、甚至墨西哥、北美土著、东方传说中都有她的影子(真可谓誉满全球啊)。关于远古的回忆,不可避免的以传说的形式渗入了现代人的文化中。咱中国人民爱说的“化作美女的毒蛇“没准就是对莉莉丝她老人家的回忆。

可以说,在前女权时代的三部公主电影中,女权主义元素均以反面角色出现: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灰姑娘的变态后妈,睡美人的魔鬼教母(还会变身喷火巨龙),甚至后女权时代出品的《小美人鱼》(1989),反派人物章鱼大妈依然是个女儿身。这些女人要么对权利充满欲望,要么嫉妒心膨胀,要么就是单纯的抽象化的邪恶。她们不切实际的邪恶,是公主们不切实际的善良的另一个极端。正如人们对莉莉丝的妖魔化一样,这些女性反派们,是男权社会对于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见。女人对权利充满了欲望,就是邪恶了。

反过来看,这些电影里出现的男人无一例外全是好人。怜香惜玉放走白雪的猎人啦,任劳任怨勇斗后妈的七矮人啦,一吻定情妙嘴回春的王子啦,甚至灰姑娘的亲爹、以及她未来的公爹......但凡影片中提到的男人,从高帅富到穷屌丝,都-是-好-人!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男性沙文主义啊。“大男子主义言行是小男人心态的窘态毕露!”王蒙如是说。如此这般被贬低被丑化的女权主义者们,能不起义么?!

4. 你全家都女权主义
 
上回书说到,1959年的《睡美人》反响平平,迪士尼公司在之后的三十年内都没敢碰公主话题,直到1989年《小美人鱼》摇着尾巴出现,公主才回归大银幕。小美人鱼一出场,就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味道——不、不是海腥味,而是清新的女权主义味道。

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了几十年的女权运动,“女权主义”已经不是什么好词儿了。你要敢说小美人鱼是女权主义者,搞不好人家还会吐你一脸海水:“你才女权主义,你全家都女权主义。”当时的主流媒体已经造就了两类女权主义者的刻板印象。一类是穿马裤蹬皮靴、不刮腿毛、憎恨男人到骨髓的女同性恋者;另一类是自私冷酷的女强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十年的女权运动,早已使女权意识深入人心。女性与男性对等的权益,即女性在职业、教育、婚姻等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男性平起平坐的观念早已润物细无声了。与1950年的家庭比起来,80年代末你全家很可能都已经是女权主义者了!

这一时期的公主终于开始有人味儿了,她们不再是做作死板的高大全形象,而是像凡人一样,有小缺点小毛病。小美人鱼一改之前三公主深闺美妇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普通的青春期叛逆女孩儿,为了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她私自用美妙歌喉换来两条大长腿(说走就走也要有腿不是),勇敢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男神。

而1991年出现的美女贝儿(出自《美女与野兽》)更是了不起,她是他们村儿唯一一个爱读书的人!读书——这可是历来男权社会中男性独享的特权,也是男性获得权力的基石。要不然古今中外的祝英台和杨朵(犹太版祝英台)们也不需要女扮男装混进学校读书了。贝儿的性格是独立、聪明、勇敢、倔强的,而且她霸气外露地爱上了一只怪兽!她可以称为迪士尼公主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也是时至今日最受好评的迪士尼公主。

5. 少数族裔公主大爆炸

你别看今日的美国社会各种“政治正确”的口号喊得山响,要是有人胆敢做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甚至年龄歧视的言行,立刻就会被淹没在一片批判声中。其实这些都是在二战后时至今日短短几十年内各种社会运动取得的成果。1950年代的美国社会,各种针对少数族裔、女性、同性恋者以及社会边缘群体的歧视绝不鲜见。从战后开始到八十年代的美国历史中,充斥着各种社会运动,比如最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第二波女权运动,同性恋平权运动等等。正是这些运动,给美国带来了一场民主的跃进。这也是无数人流血流汗不流泪争取到的胜利果实,比如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同志就不幸惨遭暗杀。然而,正是他们的抗争,换来了今日美国社会更加深化的民主。任何坐等统治者良心发现自行改革的人,我只能对他们说:呵呵。

作为这些民权运动中的一支,女权运动也带着其他运动的特征,其中种族平等就和女权运动联系在一起。一头红发的小美人鱼已经代表了进步,不再是金发碧眼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种,小美人鱼可是白人社会中长期不受人待见的“Ginger”亚种。90年代初迪士尼公司掐指一算,目前为止的五位公主可都是高加索人面孔,为了体现自己的政治觉悟,迪士尼在未来十几年内猛造且只造少数民族公主:1992年《阿拉丁》中的阿拉伯公主(此人还可能是个穆斯林)茉莉,1995年《风中奇缘》中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1998年《花木兰》中的中国(亚裔代表)公主木兰(花木兰就是一平民家的孩子哪儿是公主啊),以及2009年《青蛙公主》中的黑人公主蒂安娜(奥巴马都当了总统了还不麻溜儿造一个黑人公主?!)。终于迪士尼长嘘一口气,这下你不能说我种族歧视了吧?(于是我们看到,这之后的公主电影只专注造白人了。)

6. 嫁人不是你想嫁,想嫁就能嫁

笔者将《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风中奇缘》和《木兰》这五部电影称作”后女权运动公主电影“。这一时期的公主片儿,虽然带着明显的女权主义先进性,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缺陷!

女权主义色彩在这时期最晚出品的《木兰》中登峰造极,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已经作为电影的主要矛盾出现,而且影片融入了东方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最终,花木兰用超越男性的智慧和勇气成了孤胆英雄,万民给跪,宁死不向匈奴低头的皇帝都给木兰鞠了一躬。花木兰她爹对她说:“花家最大的荣耀,就是有你这么一个女儿。”看看,女人终于可以光宗耀祖了!
  
但是这五部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导致她们的革命力度仍然不够彻底。这一点就是影片中婚姻对女性的束缚。影片开始时,几位主人公都面临一个困境:找不着合适的老公,或者相亲对象自己看不上。然而随着影片发展,婚姻问题都随着冒险一并解决了,小美人鱼如愿嫁给王子,野兽变回人形儿抱得美人归,茉莉搞死了怪叔叔嫁给了阿拉丁,木兰得到了年轻有为的公务员......好吧,《风中奇缘》里的宝嘉康蒂惨了一些,她是这一时期唯一没有收获爱情的公主(别担心,过个十几年就会有个叫Merida的大龄剩女前来陪你)。我们不禁要问,要是她们的冒险没有给她们带来爱情,这婚还结不结?!日子可怎么过?!

这里体现了男性与女性反叛的一个本质区别。男性的反叛经常是拒绝物质上的享受,他们可能拒绝像父辈一样成为医生、律师、银行家,而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但是并没有丰富物质回报的生活;然而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他们仍然希望组建家庭,成为父亲。但是女性的反叛,往往是彻底的逃离传统家庭生活,也就是说她们如果还想有自己的事业,往往就要完全放弃婚姻生活。比如Jane Austen就一辈子献身文学终身未婚。究其根源,盖因男权社会将抚养子女的责任定义为女性的天职,婚姻对于女性更像是一种职业。一些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眼见着母亲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和理想,在长大后会因害怕重蹈其覆辙,而选择完全放弃家庭生活。

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会质问一切社会已有的价值体系,比如她们会说:为什么女性的手指纤细就要去做流水线装配工人而不是神经外科医生呢?同样,她们也会问:为什么孩子是女人生的就一定要女人养呢?难道女性只有走进婚姻这一种选项吗?公主们,你们不结婚会死吗?!

7. 女人到底要什么?
 
迪士尼的电影,其实八十年来都在专注贩卖同一主题:要有梦,要勇敢追梦。但是这做梦也有不同的做法,男人和女人的梦也大不相同。男孩子的梦想,1940年的迪士尼动画《匹诺曹》中概括的最为充分,那就是成长、成为一个男人。但是对等的女性梦想,却直到1989年的《小美人鱼》才出现,落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此之前的女性角色,梦想都是“被男人解救”。究其原因,当然和迪士尼先生自己的守旧思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后女权时代的公主们(小美人鱼开始,木兰为止),终于学会了做男人做的梦,她们梦想变得和男人一样,甚至做男人做的事情,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起码花木兰是这样)。然而,更为深层次的女权主义,不是要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不能否认男女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性),更不是要女人和男人一决雌雄(这个不用决......),而是要抛开男性对女性的审视,由女性自己定义女性的身份、思考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女性的梦想应该在于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男权社会。所以自信的女权主义者应该这样问自己:究竟“我”想要什么?男人?关男人屁事?在迪士尼公主当中,从2009年出场的《青蛙公主》开始,包括《长发公主》中的Rapunzel,《勇敢传说》中的Merida,直至2013年《冰雪奇缘》中的Elsa和Anna,都带着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故笔者将她们称作“新女权时代公主”。

2009年上映的《青蛙公主》中,第一位黑人公主——“创业公主”蒂安娜从小的梦想就是开一家自己的餐馆,不同于花木兰出于无奈被逼上战场证明自己的能力,蒂安娜从影片一开始就是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而2010年上映的《长发公主》则完美表达了新女权主义的内涵。从小被绑架的长发公主Rapunzel踏上的冒险之旅,一方面是一个少年踏出家庭的保护成长为人的成人礼(但这次是女人的成人礼),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真实身份(Female Identity)的探寻。最终电影落脚在Rapunzel找到了亲生父母,找回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一路上顺便认识的飞贼Flynn也不是什么王子,最终他们发展出来的爱情也不过是Rapunzel在寻找身份归属过程中缴获的战利品罢了。

成长于二十一世纪的女性,不仅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益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她们有足够的自信,去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8. 大龄剩女你们怎么一点儿不急?

正如我在前文所批判的,后女权时代公主们的一大弱点,就在于婚姻仍然是左右她们成年生活的最重要因素。到了新女权时代,公主们故事的主线已经与爱情无关了。《青蛙公主》是打工妹创业开餐馆;《长发公主》是失踪少女找妈妈;2012年《勇敢传说》中,公主Merida的主题已经变成了:逼老娘结婚,门儿都没有!其实抗旨不婚这事儿不能完全怪她,片中出现的王子们,实在是没有一个拿得出手啊!

婚姻和家庭在女性生活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变得不那么紧迫了,女性可以和男人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甚至根本要不要——迈入婚姻生活,以及要不要生养后代。这是男女平等带来的自然而然的结果。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大龄剩女们,你们想过没有,是谁给你们带来的幸福生活?那都是无数女权主义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笔者突然就想到这么一句......)。正是因为女性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可以在职场与男性公平竞争、可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福利和薪金,而且——不要小瞧这一点——因为避孕手段(包括人工堕胎)的进步而获得了性解放,女性才得以脱离男性实现经济、地位、以及性生活的独立。当代大龄剩女享受的生活,对于五十年前的美国家庭妇女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女权主义不是鼓励女人都不结婚(还是有女性打心眼儿里想结婚的),也不是鼓励全体女性都不生养(那地球人早晚要死绝),更不是鼓励所有女人都成为同性恋(假设全世界人都是同性恋,这种假设本身就很愚蠢),而是鼓励女性要独立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社会舆论压力就随随便便找个长期粮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年大妈们常说:男人不着急,三四十结婚也不算晚,女的就不一样了,岁数大了就没人要了。你仔细想想市井大妈的话,实际上是没有逻辑可言的。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儿,不是三五年的买卖,如果一个男人只是因为女人年轻貌美就娶了她,你同样有理由怀疑,他会在女人变成黄脸婆以后换一房小的。如果男人可以不着急结婚,女人为什么要着急?

9. 释放你的Girl Power

笔者打着《冰雪奇缘》的名号,码了这么多字儿,还没提到本片,笔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现在笔者就开始侃一侃《冰雪奇缘》这片子,下文涉及严重剧透,没看过本片的你可慎重阅读。

从上一部《勇敢传说》到这一部《冰雪奇缘》,电影的主题已经转移到了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上来。《勇敢传说》讲的是母女,《冰雪奇缘》就开始讲姐妹。片中男性角色的形象却变得越来越差。公主电影,越来越成为“女性电影”。《勇敢传说》中连个像样的王子都没有,《冰雪奇缘》更是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创举:王子终于学坏了,竟然成了全片最大的反派。经历了八十年时代变迁,男人终于从“拯救者”,沦落成为“幕后黑手”!女性终于意识到,长久以来压制女性解放的,不是别人,是她们的兄弟、父亲、丈夫、儿子,是所有虚伪的男人们!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英帝国出了一支自甲壳虫以来最红的组合,但不同的是,这次红遍全球的却是一支全女子组合,她们就是:Spice Girls(辣妹组合)。同时被辣妹推广开来的还有一个全新的概念:Girl Power(女性力量)。它代表着女性获得权力、女性团结与忠诚的理念。笔者看来,《冰雪奇缘》中Elsa竭力压抑的超能力,就是Girl Power的形象表达,而最终Elsa接受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再害怕释放自己的能力,掷地有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女性要解放,能力要释放,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口号好适合刷在墙上)

10.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费城》(1993)中有一句话:“不根据个体属性,而根据该个体所属的群体被赋予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的评判个体,就是歧视的本质。”换言之,说女孩子数学就是学不好、说女司机开车一定比男人差,和见到黑人就觉得会被抢劫,见到同性恋就觉得他有艾滋一样,都叫歧视。笔者啰里吧嗦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借女权主义的进程,说明一个道理:一个社会的风气,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定是向着更深入、更全面的民主化发展。而人类文明的走向,也必定是向着消除一切不公正歧视的目标前进,任何企图阻止这一进程的行为都不过是螳臂当车。任何企图逆转这一进程的个人,历史都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当今的女性们,最应该感谢那些女权运动先驱们,正是她们不甘沦为“沉默的大多数”、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力,才造福了她们的女儿和女儿的女儿们。但同时,她们也要感谢迪士尼公主们。迪士尼电影,作为流行文化的晴雨表,记录着点滴的社会变迁,这看似无关痛痒的流行文化,却像那旧时王谢堂前燕,将公正、平等、民主的理念带进了寻常百姓的意识中,进而改变了民主的走向。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提到迪士尼公主,会这么说:哦,就是那个拯救了王子的公主;哦,就是那个科学家公主;哦,就是那个成了总统的公主!

 4 ) 试从台词和细节无责任解读《冰雪奇缘》里面的四条感情线 - 剧透慎入

试从台词和细节无责任解读《冰雪奇缘》里面的四条感情线 - 剧透慎入


片子共有四条感情主线:ELSA/ANNA姐妹,ANNA和王子HANS, ANNA和KRISTOFF, KRISTOFF和驯鹿SVEN。

1. ~ ELSA / ANNA ~
两姐妹萝莉时代无忧无虑。总是一起玩耍。直到小ELSA发现了自己的魔力。魔力带来快乐,魔力能堆起雪人。但无意中,这也伤害到了小Anna.
地精去救小Anna,为了安全,也消除了她对魔法的记忆。但注意,此时小Elsa却说了一句:“Anna不会记得我的魔法?”
为什么很疼妹妹的姐姐,却希望妹妹记得一种伤害了她的力量呢?
Elsa这个魔法有如下特性:瞬间来,瞬间去。可以美如烟花,可以伤人至深。拥有者恐惧被人发现。压抑无法消除它,隐藏无法改变它,唯有直接面对。它不是诅咒,不是怪物,它与生俱来。ELSA怀抱着魔法,自我厌弃,不敢让人发现,却又希望有人知道。它像什么?
为了保护ANNA,ELSA把自己成年的关在房间里。但像地精所说:魔法愈来愈烈,整个房间都冰冻起来。

成年后两姐妹首先面对父亲和母亲的永别。这时野姑娘ANNA一身黑衣,再一次来敲姐姐的房门。“我们拥有的只剩下彼此了。”她抱着希望问姐姐“你想堆雪人吗?”回答她的依然是紧闭的房门。
“门”在姐妹俩的感情里颇具象征意义。加冕礼上 ,城堡的门被第一次打开了。我们也第一次看到了成年的ANNA站到姐姐身边。野姑娘不自在的咳嗽,手脚不知道放在哪,低头不敢看姐姐。还是ELSA女王打破沉默。
ELSA: HI.
ANNA: HI ME? *shy smile* HI!
ELSA: YOU LOOK BEAUTIFUL.
ANNA渴望好时光的继续,ELSA却想起了魔法的存在,拒绝她。结果ANNA负了气,一转头就牵来HANS说要结婚。她没有看到,当她转身时,姐姐却一直凝望着她。
ELSA对这段明显是胡闹的结婚直接持否定态度。这里又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她想和ANNA单独谈谈。但ANNA拒绝了。
之后两人矛盾激化。ANNA委屈的问,你为什么总是拒我于门外?
ELSA说:够了,庆典结束,把城堡的大门关上。此后情节便急转直下。ELSA的秘密暴露了,整个王国陷入惊慌。但ANNA根本不以为意。她坚持说,ELSA是我姐姐,她不是怪物,也不会伤害我。这和姐姐坚持要保护她的心情其实是非常相通的。

ANNA去宫殿找姐姐时学乖了,把小雪人和KRISTOFF留在外面。观察她和姐姐的整个对话的气氛。ELSA害怕伤害她,转头离开,她追上去唱道:“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we can fix this hand in h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 I will be right here.”这是只属于两个人的对话。
而且ANNA在宫殿外,也对KRISTOFF明说了:上次我带个男人见了姐姐,结果她把整个王国都冻上了。她的用词很有趣,在姐姐面前,未婚夫也只不过是“a guy”。无数个男人之中的一个,她甚至懒得提他的名字。果不其然,KRISTOFF进来以后,气氛就不大对头,姐姐的魔法还变出了怪物……
姐姐被整个王国冰封的事实吓呆了。无法控制自己,弄伤赶跑了ANNA。这一段也很有趣,整个王国都冰冻,其意义是:she upsets everyone.一个人身上的什么特性,容易带来这样的想法?
ANNA再见到ELSA就到了冰面的战斗。ANNA心脏里有一块冰的碎片,已经自身不保。镜头一边是向她跑来的KRISTOFF,另外一边是危在旦夕的姐姐。按当时ANNA自己的理解,跑向他就意味着能够拯救自己的生命;正因如此,最后选择跑向姐姐是绝对的牺牲。而且她在该幕的20分钟以前就已经呈现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了……她爆发跑了一长段,化成冰了,也为姐姐挡住了剑。
请看姐姐捧她冰封的脸的姿势,摄影的角度。不知道多少观众内心OS“亲下去,亲下去”。...
秘密已经揭开,两姐妹用这么极端的方式终于互相认清了感情,
“You sacrifice yourself for me?”
“I love you. ”
最后的冰的庆典上,”门"的暗喻再次出现。
ANNA说:“I love open gates."
ELSA回答:"We are never closing them again."



2. ~ ANNA / HANS ~
ANNA和HANS的初遇是个意外,同时,还是肢体接触最多的。这两项足够断定这种感情的性质了。
HANS对ANNA是有好感没错的,但他更擅长逢场作戏。 比如听说ELSA总是将ANNA拒之门外,他没有关心ANNA, 更没有追问这咄咄怪事的原因,而是多快好省的来了一句:“我决不会把你关在门外。”甜蜜的情话,正好哄骗从来不出城堡的小丫头。同时呼应了结尾他将ANNA关在门里,熄灭炉火让她等死。
ANNA去找姐姐,托HANS照看王国。未婚妻深夜顶着风雪独自远去,刚订婚的男人毫不担心,甚至回以完美的王族礼节:“我的荣幸。” 一般人就算再渴望王权,至少头脑中也会经历一个犹豫——思索照料王国的意义——衡量轻重——决定的过程。但是HANS没有,他回答的天经地义。可见,作为继位机会渺茫的第十三王子,HANS对权力的渴望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
这条感情线之后基本断裂,取而代之的是王子的双面人演技。几乎杀死ANNA,在众人面前假装深情,甚至还利用ELSA对妹妹的感情想害死ELSA。手段在迪斯尼片的王子里绝对是前无古人。这里跑题:男性绿茶婊才是茶到尽、婊到家的货色。妹子们一定要提防。


3. ~ ANNA / KRISTOFF ~
Kristoff小时候偷看到了地精救活Anna.这为他后来带着ANNA去找地精落下伏笔。
他和ANNA的初遇是在暴风雪里。一个穿着冻了冰的破裙子。另一个裹起雪棉衣,和怪兽一个样。KRISTOFF还当着ANNA面,逞强却很熊的被印度口音店主给揍飞了。
所以这两人如果真的有心在一起,他们的起点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它非常的真实。如果说ANNA对着HANS还要怀春少女稍微装那么一下,那么和KRISTOFF就干脆是野姑娘本色。抄起冬不拉,野狼都打趴。
加上找姐姐心切,她找KRISTOFF的目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砸晕潦倒在草堆上的男人,让他带她去北部山脉。
一上雪橇KRISTOFF就开始嫌弃姑娘:不要弄脏雪橇!你和刚认识1天的人订婚你是傻子么!你家里人没教你防备陌生人么?你知道男人是什么吗你才不呢我来教你吧!他们都是龌龊的家伙!
姑娘们都应该有一个KRISTOFF这样的朋友,比如现在流行的GAY蜜。你不自量力试图爬雪山的时候,毒舌的说:我才不会把脚放在你放的这个地方。哦不那里也不行。然后在你背向他跳下来的时候,准确无误的接住你。

KRISTOFF爱上ANNA了吗?
树精群看到他回来,唱起了撮合他们俩的歌。看起来KRISTOFF的生活里没什么适龄女性。现在面前就是漂亮姑娘,但是KRISTOFF的反应——基本就是没有反应。他的眼神是没有火花的。ANNA滑稽的婚约是他的挡箭牌。他的行为一直非常理性。而把ANNA送回到HANS那里更像出于救人的希望和责任。
故事在结尾给了这一对亲吻的镜头。但这个亲吻不是王子和公主的海誓山盟,就算抛开这是迪斯尼照顾小朋友镜头这个事实不谈,两人也都还在试探,都不太确定。即使当真在一起,这个亲吻顶多就意味着磨合的开端。离爱还远着。

                

4. ~ KRISTOFF & SVEN THE REINDEER ~
KRISTOFF和SVEN在主角中其实最先出场。开头Arendelle冬天制冰,小Kristoff还是3头身,手拿冰镐;Sven跟他差不多大小。整个冰河上,他们身边并没有看到其他监护人,只能互相照顾。同时,我们也能发现Kristoff非要和驯鹿同吃一根胡萝卜,并且一定要你一口,我一口(酸酸甜甜小两…… 什么!)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加冕日我们看到了长大的Kristoff和驯鹿——注意: 这是一头公驯鹿。【。
这两只的相处模式可明可暗。明线给小朋友看。暗线可就没有E/A姐妹那么纯洁了。
Kristoff喂驯鹿,他手拿胡萝卜说:“What’s the magic word? “PLEASE~~”
这就奇怪了。请问:你会和你的发小言传身教五讲四美吗?
所以,PLEASE带有别的含义。什么含义呢?迪士尼没有说,但我们可以举例。比如欧美同人圈的姑娘肯定知道英文同人里,一个男主让另外一个男主说PLEASE,一般是什么时候会出现…………

“驯鹿比人类好多了。SVEN你看我说得对吧?”
KRISTOFF和SVEN呆在草堆里,两人都没有晚饭吃,他弹着吉他,给驯鹿唱歌听当晚饭。歌词如上所示。这段双簧极其熟练。不知道演过多少次。
SVEN一大劣势是不能说话, 于是KRISTOFF练就了凭表情就可以读出他们家驯鹿的心思并大声说出来的特技。
小雪人Olaf非常活泼,他摸着SVEN的脑袋说:谁是我可爱的小驯鹿?KRISTOFF一把抢回SVEN:"不许这么跟他讲话!”醋意满满……这里我们来反向思考,假设他们真的是主人和宠物的关系,好比你家养了一只小猫,你朋友来了赞TA好可爱,你会夺过猫咪说不许说TA可爱嘛?!
最终,彻底把SVEN和KRISTOFF给卖了的,是他们质朴可爱没心眼儿的石头精朋友们。他们看到ANNA的到来欣喜若狂,开始唱歌。他们希望她能够”FIX”KRISTOFF,FIX些什么呢?也被他们夹带在一堆大大小小的缺点系列里给唱了:
“HIS THING FOR THE REINDEER THAT OUTSIDE A FEW OF NATURE’S LAWS”。
有道是有情人真心天地可鉴,天不知道,但是在KRISTOFF和SVEN这里,至少地上的石头(石头精也可以算石头了)是都知道了。看,石头精,从火焰魔法到蘑菇养殖什么没见过,都要集体吐槽KRISTOFF他”违背自然法则“。
我说了,这一对的暗线可是一点都不纯洁的……
SVEN整体比较忠犬和聪明,不过偶尔也撒娇。看到姐妹的拥抱,SVEN过来蹭到KRISTOFF身边,要他也抱抱。=V=

==============================================
结尾庆典最是耐人寻味:一整片洁白的冰面上,姐姐和妹妹手牵着手。男人和驯鹿站在一起。


 5 ) 古典美的尊严

七月份就读到Disney关于冰雪特效的论文,知道为了Frozen,Disney新开发了一套MPM(material point method)引擎。
//www.math.ucla.edu/~jteran/papers/SSCTS13.pdf
最初走进电影院的想法是把这片当技术Demo看。

结果正片一开始就把我镇住了。
Frozen从开始到let it go结束,完全属于是磕药才能拍出来的水准。

技术上的差距其实还不算可怕的,
Disney 在这片子中展示了其强悍深厚的艺术功底。
时时刻刻展现出了古典艺术中顶尖气象,芭蕾+歌剧+油画。
完全只有在皇家歌剧院跟国家美术馆才能看到水准。

我曾以为电影只要有一个镜头能追上经典绘画,有一场戏能追上歌剧经典片段或就可以称之为大师级的作品。Disney强悍到片子从一来始到let it go,一直都在这个水准上没掉下来过。


看一眼构图跟色彩, 就知道这是十年古典油画的功力.
主角一个低头,一拉裙子, 就是十年舞台剧的底子.
交响的背景配乐一响, 就听得出从上上辈子是写歌剧的.

最后妹妹挺身而出救姐姐的那个造型, 是五百年前意大利人玩的东西.
就是挺卢浮宫里, 都一点不掉价的成色.


十年技术,百年功力,
 气质卓绝, 饱满不夸张.

在这个如今妖孽从生,江南风行的娱乐界,
迪斯尼的Frozen重现的古典美的尊严与辉煌.
我愿给它一百颗星星
************************************************************************

如果Disney的片子都是这个水准的话,
土豪们就只能去喂牲口了.

小广告:一个PhD写了篇中文的MPM介绍。技术宅们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http://www.artekvfx.com/2014/02/%E8%BF%AA%E5%A3%AB%E5%B0%BC%E7%9A%84%E5%86%B0%E9%9B%AA%E5%A4%A7%E5%86%92%E9%99%A9/
 
同时欢迎对技术有兴趣的读者订阅ArTek网站上的免费电子杂志。
ArTek行业速递,一起为传递学习电影技术知识而努力。

微信用户观迎订阅并宣传微信订阅号 :“ArTek & Base FX 特效旗舰”

国内首家提供专业影视特效技术服务的公司ArTek与两届艾美奖得主Base FX联合推出微信订阅号:

A&B特效旗舰,欢迎感兴趣的特效人、特效爱好者关注。
同心协力, 提升水平, 不让十四亿欢众失望!


 6 ) 冰心玉成——《冰雪奇缘》观感

昨天去看了《冰雪奇缘》,真是部动人的迪士尼动画,大爱!之前我说喜欢《神偷奶爸2》,那是看着乐呵好玩的感觉,没有多少回味(除了无敌萌小黄人)。但看《冰雪奇缘》有种强烈的投入感:故事不蔓不枝一直很抓人,角色鲜明有趣不废话,画面美轮美奂华丽精致——迪士尼近年不知是否得到了皮克斯的帮助,在3D CG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终于将2D动画时代以《幻想曲2000》为代表的达到高峰的技术呈现为3D CG画面了。影片中的雪景效果非常惊人!当然其3D立体效果也极赞,上面那张图的场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多处场景出画感都很强。

 最赞的是此片回归了迪士尼的传统,但又有很多不落窠臼的地方!它几乎就是一部音乐剧电影,而不是在动画片里加了一些歌曲而已。音乐与故事、角色、情节发展紧密相连:一开场就是一段北欧风味十足的宣叙调,颇有点《悲惨世界》开篇的感觉;艾尔莎和安娜在冰宫殿的精彩对唱将角色情绪推向高潮;雪宝那段爵士风十足的“夏天畅想曲”有趣又好听,百老汇风味十足!当然《Let It Go》一段也是华美无比!可惜片子后半部为了叙事,基本没有安排歌曲,如果结尾再有至少一首佳曲,感觉就完美了。

影片故事主题并不深刻复杂,但呈现得很漂亮,比《长发公主》之类好很多。这是个老幼咸宜的故事(顺便说一句,影片的北欧背景设定也很赞),不过四位男女主角的设定还是很大胆的,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做得非常漂亮,一丝不乱。尤其结尾,三角形的关系和情节逆转一下摆脱了俗套,令人印象深刻。最后大地春回一段俨然《幻想曲2000》中场景再现。

迪士尼动画最近两年强势反弹,看来是完全走出了从2D到3D时代的不适应时期。既有《无敌破坏王》这样比较新式的,风格与以往很不同的动画片,又有《冰雪奇缘》这样衔接上《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等经典的佳作 。我得说一句:《冰雪奇缘》堪称2013年最佳的北美动画片,在我心里它比《疯狂原始人》和《神偷奶爸2》都出色!我相信法国那部《艾特熊和赛娜鼠》与宫崎骏的《起风了》都一定是很棒的作品,不过《冰雪奇缘》绝对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短评

论世俗偏见对于同志自我认知及出柜的影响。

7分钟前
  • É
  • 推荐

这完完全全就是迪斯尼的出柜动画:Elsa与众不同的魔法即代表同性恋。整部电影都在影射与异性恋规范主义以及社交准则的偏离,隐瞒并懊悔自己的性取向,以及最终通过爱对自己的认可。毫无过度解读的嫌疑,Let It Go的歌词已经非常明显。特殊时期,被狠狠击中。

11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百合爱大赞啊!不落俗套!好爱!

16分钟前
  • 力荐

pixar看到没有!这才叫「女性向动画片」。在主题设定上可解读性深了很多——「坦陈秘密获得自由」和「家人的爱融化冰雪」——成年观众完全可以作出自己的解读。除了祭出「歌唱必杀技」之外,在「真爱」这个项目上Disney终于突破自我。北欧风情还有在儿童向动画中颇反转的诡计。开头的短片加分。

19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近些年看过最好的迪士尼动画片。纵然有很多部影片的影子,但是拥有很独特视角,聚焦于姐妹情,而不是传统的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人物刻画深刻,所有人都有多维不单一的性格,引入两个女性主角也是前所未有的。音乐绝对是百老汇级别的,并且是storytelling的完整组成部分,不是为了唱而唱。精彩至极!

24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两个女主没亲上去真是太对不起观众了···

25分钟前
  • decidels
  • 还行

迪斯尼首次让出柜演员为男主配音,并通过故事向同志青少年及其家人传达出认同和出柜的积极信息,对真爱的重新定义与女权向也是自我突破。不墨守陈规也不刻意讨好成年观众,用最迪斯尼的公主童话满足全年龄受众。百老汇级别歌舞戏大赞。Elsa是首个没遇到王子的迪斯尼公主,Let It Go是出柜之歌#想太多#

3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不知道是每个人看都有还是只有我们电影院有前面那段米老鼠的? 前面那段棒死了! ! 特效我看着也特别的美!!最后女主冻成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即视感--

33分钟前
  • Secondstar2TR
  • 力荐

比去年《勇敢传说》不知道动人多少倍,虽然故事非常简单但还是有加分的小反转和非常好听的音乐。再就是....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你们懂的...

3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迪士尼强势回归,拍出了久违的好莱坞五六十年代歌舞片的精气神,里面《在夏天》这场歌舞戏,雪宝带着的草帽、拐杖,以及同海鸥翩翩起舞的戏,是在向《欢乐满人间》(1964)里Bert和企鹅跳舞的戏致敬呢!去年好莱坞同期上映的《大梦想家》也是讲《欢乐满人间》搬上银幕的故事。

3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女建筑师的孤独

40分钟前
  • 叶扬 | 独眼
  • 还行

somebody is worth melting for.迪斯尼的动画片又一次的超越。当真爱的举动不再局限于真爱之吻。迪斯尼的公主已经不是命运的无辜的受害者。

41分钟前
  • 香槟塔
  • 力荐

拯救公主的不是王子的爱情之吻,而是女王姐姐的亲情拥抱,当然最后公主和穷小子依然相吻了。姐妹百合挺令人浮想联翩,我也乐得接受迪斯尼的开放暗示。Elsa的能力很有点“同志隐喻”,从小被要求隐藏,长大后被众人当成怪物,自己也活在恐惧之中。Let it go是自我解放的出柜之歌,骄傲于“我就是我”。

43分钟前
  • 鹿鸣之什
  • 力荐

迪士尼总能在俗套和惊喜中迎刃有余,于我好于破坏王好于原始人,开头妹妹一个人在城堡里唱唱跳跳眼眶竟然有热泪划过,勇敢依旧是近几年的命题,最有笑点的动画不同于小黄人的卖萌趋势,没有刻意煽情太加分。The happiest snowman is worth melting for!

44分钟前
  • 费德里科维奇
  • 推荐

剧情,音乐非常给力。姐妹情很感人,艾莎女王盖宫殿那段音乐和画面太震撼了。闺女超级喜欢,已经刷了N遍。

48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力荐

看女王头也不回,身披大氅,踏水成冰,呼啸而过,我默默地在心底念着“帅呆了,女王应当如此”,并噙了几滴泪。

51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一直很老派儿的迪斯尼,孩子们都爱看的迪斯尼,做出这种突破,意义特别重大,忍不住叫个好!《let it go》太好听了。

52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一对百合一对兽人,专注黑王子一百年!

54分钟前
  • Wendy
  • 推荐

结尾处的翻转太生硬了。要完成各种意义上的解构,也不一定非让王子一抹脸一亮獠牙,瞬间变坏人吧?一部片子里就非得有个脸谱化的坏人角色麽?塑造一个“爱情不在人情在”,能够尊重女性,尊重对方的选择,优雅转身,大方洒脱的正直男性形象,更符合时代精神,也更符合爱情真谛。

55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迪斯尼去年年底是无敌破坏王,今年是冰雪大冒险...原来到最后是个百合片,全片音乐太精彩,从开头的劳动号子到主体旋律无不是值得下OST的...冰雪魔法效果非常赞...故事也至少不是俗套的王子公主(都说了是百合)...强推

56分钟前
  • GarethL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