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电影

HD

主演:贾法·帕纳西,墨塔巴·米塔玛斯博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这不是一部电影 剧照 NO.1这不是一部电影 剧照 NO.2这不是一部电影 剧照 NO.3这不是一部电影 剧照 NO.4这不是一部电影 剧照 NO.5这不是一部电影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这不是一部电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部纪录片记录了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因“宣传反对政权”而被囚禁家中的生活片段。帕纳西把镜头对准自己居住的公寓,对准自己,记录下了自己生活的琐碎点滴。他在等待法院对他的最终判决期间的生活,无聊而绝望。禁止电影制作无疑意味着,他将长期无法从事热爱的电影艺术。影片忠实地记录下了帕纳西面对“艺术之死”后的痛苦与无奈,但最后一个镜头却定格在熊熊烈火中,永不燃尽。  2010年12月20日,伊朗官方宣布了一项震惊电影界的判决:“帕纳西先生因为参加反对伊朗政府的宣传活动而被起诉,他将在狱中度过6年,并被剥夺20年社会权利。其中包括不得制作或者指导任何一部电影,不得创作剧本,不得接受国内国外媒体采访,更不得离开伊朗”。这部经历千辛万苦的影片,终于几经辗转地被秘密装进优盘,带到了第64届戛纳电影节,并入选第36届多伦多电影节的大师单元。月亮上的男人1999嫌疑犯爆裂骑士西线无战事冒冒风险付出与收获在梦中 In Your Dreams擦枪走火2016神奇燕尾服关于爱情和那些魔鬼铁猴子传奇之江南义事追我魂魄秋刀鱼之味引爆点千万别基动情挑六月花老大的幸福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无间道(粤语版)土豚相信我:被诱拐的丽莎·麦克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夏20221947独立任务龙闯中原邪魔1981欲望郊游反防御邀请函想咬一口的嘴唇法国间谍防弹武僧(粤语版)男生宿舍欢乐多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二部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速看版)等救火的日子临床犯罪学者火村英生的推理特别篇变蝇人1986影之车1970鲁莽时刻只有我能喜欢你皮奥里亚王子第二季十一字杀人小房东小野猫公路历险记雪谷之狼

 长篇影评

 1 ) 点亮一座灯塔的勇气

It's very arrogant of any journalist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lter the course of a war. Mostly, I fear, what we write doesn't make the slightest bit of difference, you'll never win. But you will lose unless you keep on fighting.

本片主角是现为英国独立报驻地/专栏记者的Robert Fisk。从他的视角出发,回顾了过去近半世纪中作为中东驻地记者职业生涯里的大事件,以小见大地从这些事件如何影响他行至此地的叙述里简略地勾勒出世界的格局与变化。其实我很少有机会在院线看人物传记类的纪录片,一方面是受限于自己对于题材的偏好,另一方面也担心这种体裁如果做的不够真诚会变成令人尴尬的八卦轶闻的主观堆砌。但这部看完却非常喜欢,喜欢的原因不尽是对主要观念上的认同(小部分保留意见)也确确实实地有被很多点打动,甚至在看完之后的好几天里都不时地再想起来。

一半是理智,一半是情感。

I think as a journalist, you've got to be neutral and unbiased on the side of those who suffer.

首先是关于报道中“事实”的讨论。Fisk的风格是非常传统的实证派,下笔的内容几乎都是基于自己在中东观察或访谈的一手资料,一方面要深入战区和不同团体接触,另一方面没有长时间的实地研究就无法对复杂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出详尽的阐述。说到这又顺便嘲讽了一些知名媒体仅在事件发生时才派记者来做突击,采访的问题幼稚得令人发笑,又或是某些记者坐在纽约的办公室只靠二手资料就长篇大论写报道的乱象。当然他自己也因为扎根中东几十年,招来一部分反对者“见木不见林”的批评。另外,这一话题也延伸到作为普通读者如何获取事实的变化上,Fisk一方面指出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使得很多报道还来不及被确认事实就已经大范围传播,另一方面也承认比起传统纸媒互联网能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地接触到更广泛的读者群。纸媒时代新闻报道的话语权也因此随着使用互联网便捷性的提高被部分下放到了每一个普通人手里。

但人毕竟不是机器,如实记录的另一面是所见所闻之下人性中的共情。全片反战的价值观相当突出,不仅从Fisk本人访谈中充满悲悯的陈述间可见一斑,在与战争相关的画面里也通过着重于普通个体在战争影响下的挣扎与痛苦而非宏观上描述各国/民族政治力量博弈角斗的胜负得以充分展现。导演没有丝毫的婉转,镜头直接对准了冲突过后破败的街道,残缺的遗骸,景象之惨烈即使只是在屏幕上呈现都令观者无法不被触动。而作为亲临现场的人,Fisk试图通过报道把同情与愤怒传达出去来宽慰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求真求实,质疑权威的代价。

Journalists who begged to differ, discharging their ethical duty to question authority – to ‘monitor the centres of power’ were less likely to earn plaudits than to be labelled as biased and even unpatriotic. (Amira Hass)

生于四十年代中期,作为战后婴儿潮的第一批,Fisk的青少年正是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和新左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比起经历过二战的父母,英国的战后一代成长于工党上台重建社会一切欣欣向荣的氛围中,带有某种浪漫的理想主义。尤其触动我的一段是,在片中谈到父亲参战的经历时,Fisk并没有提及所谓为国奉献的战勋,而是以非常动人且自豪的口吻讲述了一段父亲不愿意遵守上级指令处死异国士兵的小故事。也许是承接了父辈的影响,质疑权威和反抗权威很自然地成为了Fisk在职业生涯里面临困难选择时的行为准则。

坚持说真话往往两边不讨好。一边是质疑权威后来自上层的压力,比如81年泰晤士报被默多克收购之后Fisk的工作成果受到资本干预不能被如实刊发,觉得自己在中东流血拼命换来的报道不被珍惜而愤然辞职跳槽到独立报。另一边则要面对不能接受赤裸真相的读者贴标签式的谩骂,报道以巴冲突时被骂是反犹主义/亲巴勒斯坦主义者,而报道基督徒被杀时又被巴勒斯坦人骂是亲孤立主义者。此处特别认同的一点是片中提到大部分媒体在报道“恐袭”新闻中的非语义化行为,即不解释西方参与的中东/穆斯林世界作为发生恐袭的诱因,而是用“恐怖袭击”的标签提供逃避,指向自我的不必承担,和对事物模式化的不求甚解。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Yeah, it'll go beyond my lifetime, but I still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s next.

当然最令人羡慕的一点是,Fisk是极少数找到了自己能热爱毕生的事业的超级幸运儿。谈到入行原因是看了希区柯克拍的海外特派员,片中主角一边顺利完成一项又一项紧张刺激的报道任务,一边在名流,间谍,美女中周旋。Fisk心想太酷了!这就是我要做的工作!但生活不是电影,"this is not a movie"。而入行后心境的变化,也让他脱离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找到了要为之奋斗的意义。社会和教育往往只专注于个人行为的塑造,却回避社会、政府、真理等普世价值对文明的影响,我是抱有理想主义但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敢实践的犬儒,所以特别佩服Fisk这种认定自己要什么就不计代价去追求的勇敢的人。片中提到同辈的升迁之路是先去相对安全的东欧报道冷战再迁回总部做编辑,而他却干脆拒绝:“我为什么要做编辑,那不是我想做的工作。” 这句话从已经古稀之年的Fisk嘴里再次说出来,我甚至感受到了一种只有青少年才有的无所畏惧的天真和勇气。

而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使得他无论是肉体上经受多少风险,还是所得的物质比起付出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工作总是回馈了他巨大且丰厚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并不来源于作为一个战地记者是否能通过报道改变世界,使世界变得更好,而是来自于一种必须要记录真相的使命感和一种对于真理近乎宗教般的信仰与坚持。由此又想到三联写数学家那篇文章底下的一条评论:“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能被加薪升职买包买鞋买房买车这种事情诱惑,被真理,被终极所诱惑,是种什么感觉?” 甚至这种对所谓真理的坚持在实用层面上的意义可能非常有限,几十年在中东的经历让他感慨历史和政治的构建是如何在暴力中不断实现又不断轮回。而他能做的只有记录。就像点亮一座灯塔,他说,总有人会看见。

 2 ) 记者的意义

我发现我们能做的并不多,不管如何指责坏人,我都不认为会有多大的影响。任何记者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或是能让战争转向,都是很自大的。你当然会想有时可以点亮灯塔,让那束光触及某些东西,让原本会发生的事不要发生,当你试着诉说真相,或许偶然地能停止折磨或打开牢笼,或者我们就能帮上忙,但恐怕多数时候,我们所写的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不管写的故事多精确、多真实,不管你写得有多愤怒,你永远无法让世界相信。
但除非你继续奋斗,否则一定会输。所以为了防止这点,就必须继续报导,出去拼搏,挑战当权者。我依然认为身为记者能做的,就是写下亲眼见证的故事,为尚未存在的人们,留下直接且富情感的纪录,这样就没人能说任何事没发生过。这样就没人能说“我们不知道,没人告诉我们。”

 3 ) 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真实的新闻追求和战争罪行

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是GZDOC 2020金红棉影展拟展映影片,在12月,你将有可能在影展见到它!近期我们也会陆续公布更多金红棉影展片单,敬请关注~

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前线奔走。

在巍然高楼,安稳舒逸的大厦办公。

如果是你,你选哪个?

“记者必须勇于挑战权威”,罗伯特·菲斯克选择了前者。

《这不是一部电影》 This is Not a Movie;导演:张侨勇制片国家/地区:加拿大/德国

本片曾获2019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加拿大最佳剧情片提名

“这是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我无法对将要发生的事不闻不问”。

罗伯特·菲斯克在四十余年的驻地记者生涯中,见证了中东地区包括阿富汗、伊朗、黎巴嫩、以色列及伊拉克在内的每一场战争,甚至先后三次采访本·拉登,同时也因强烈批评美国、以色列以及西方的中东外交政策而备受争议。

罗伯特·菲斯克一生获得的国际新闻大奖超过所有外派记者,10月30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他因中风在爱尔兰一家医院骤然离世,终年74岁。华裔导演张侨勇此前受加拿大电影局邀请历时三年拍摄制作纪录片《这不是一部电影》,成为菲斯克晚年弥足珍贵的影像。

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人物传记的纪录片,同样揭开了中东地区近半个世纪内忧外患背后的历史幕布。

叙利亚战后场景

“我开始怀疑自己为何要做新闻这一行。”

《这不是一部电影》开篇的一个镜头完成了三十年的时空转换。1980年和2018年的镜头交织。

画面从伊拉克转换到叙利亚。

摇摇欲坠的房屋,空无一人的街道,被遗弃的土地,战争循环往复。

他仍在。

菲斯克为什么留在中东?

“那里就像一本绝佳的小说,一场人类的悲剧,我只是看完一章又不能自已地翻开下一章”。

我只想成为一名记者

12岁那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海外特派员》(1940年 美国),以经典的好莱坞剧情和圆满结局吸引了小菲斯克的目光。“刺激、冒险、报道、独家新闻、美女、间谍”让小菲斯克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向往。

“我只想成为一名记者或者驻地记者,最好是外国驻地记者。”

《海外特派员》截图

二十多岁,菲斯克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全职记者。1972年,他被派往贝尔法斯特革命前线。

「真相」这个词开始时常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他不相信英国军队可以垄断真相,这给他带来了「麻烦」 。

公布真相将会面临「站边」的难题。

「站边」意味着他会被政治党派思想左右,他也许不能理智的记录真相。

作为一名战场的「记录者」,菲斯克深知记录应该尽可能的冷静真实、无偏见、甚至“无感情和麻木”。

只要将事件的真相告诉大家,然后让世界去处理和拯救吧。

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看到了英国军队在爱尔兰的恶行,他的情绪还是有了波动。

人生如戏

1980年菲斯克冒着风险前往贝特鲁前线,但他的心血却被浪费了。

泰晤士报变了,不仅扭曲了稿件的真相并且拒绝发表他的稿件。

但,他没变。

菲斯克身上有着近乎“理想主义”的追求。

为了保证报道的自由性与独立性,他从从《泰晤士报》毅然辞职,到《独立报》继续新闻事业。

在贝特鲁待了10年之后,菲斯特开始明白外国驻地记者的工作的意义。

用「美好西方科学和文明」来拯救落后地区的人民?

不,这种想法是可笑的。

身为和平主义者的菲克斯,强烈批判了美国,以色列,以及西方对中东外交政策,勇敢地指出恐怖主义的源头是西方社会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干预。

同时,也指出媒体报道中的许多用语在模糊问题的严重性。

“我是一名记者,我的工作就是说实话。”

他对真相的追求不受政治的影响,也不畏惧他人对他立场的怀疑。面对争议依然坚守内心的选择。

“只报道亲眼看到的,才离真相足够近。”

2018年叙利亚内战,时年72岁高龄的他仍亲赴前线,亲历战争。

可是,在中央厨房式媒体策采编发机制流行的当下,电子媒体时代,前线还重要吗?第一手材料还重要吗?

菲斯克说:“当我写一系列关于叙利亚的文章时,那都是我刚从叙利亚前线亲眼所得,我不是在记录别人的话语,也不是在报道我在youtube上的见闻。”

在记者被戏称为“新闻民工”的当下,菲斯克仍然恪守着记者的专业性。

他在中东这个是非之地生活了数年,深入与各式各样的人物接触,关心当地人民生活。

毕竟,若不是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他们只是短暂的来了一下,就自以为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

「旅馆式」的新闻采访报道注定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如果你不去现场,去体味,去同当地人交谈,用双眼观察,你一定无法接近真相”

他对真相的追求不受政治的影响,也不畏惧他人对他立场的怀疑。面对争议依然坚守内心的选择。

人生不如戏

恐怖袭击、战争和伤亡、生命的逝去,逝者亲属的痛哭。

让菲斯克的清楚的意识到这不是一部电影,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残酷。

“我想.....记者能做的就是用双手写下看到的故事,以及用双眼见证事件的发生。”

“要是《海外特派员》那部电影,是真的就好了。”

坏蛋会被制裁,战争会被阻止,世界会被改变。

诚然,妄想改变世界,改变战争的想法是傲慢的。

但是,记者仍需扮演着迈开步子挑战权威的「逆行者」角色,

因为,“如果不继续战斗,你将注定失败”。

一篇文字报道或许不能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带去希望,但它注定是一份直白又饱含情感的记录,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

菲斯克选择坚守到最后,必须让所有人知道这些危险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和他所驻守生活的中东世界的真实面貌。

每一个在战争中受难的人,都是漫漫历史长河的碎片,虽不能遥遥缅怀千载之上,但至少证明了,这个世界,他们来过。

谨以此文献给罗伯特·菲斯克。

作者:东荒

编辑:张汩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2020年12月14-16日不见不散!

 4 ) 专访张侨勇:我想学习一种思考真相和真相政治的方式

10月30日, 英国《独立报》资深记者罗伯特·菲斯克(Robert Fisk)因中风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家医院去世,终年74岁。菲斯克,被《纽约时报》称为“英国最著名的驻外记者”,获得过无数个国际新闻奖。他驻守中东四十余年,先后三次采访本·拉登,见证了中东地区从两伊战争(1980-1988)到叙利亚内战(2011-今)的每一场战争,但同时也因为强烈批评美国、以色列以及西方对中东的外交政策而备受争议。

菲斯克的骤然离世,让《这不是一部电影》成为了有关其晚年的一段珍贵记录。这部纪录片由加拿大华裔导演张侨勇所执导,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以通常意义来看,《这不是一部电影》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但由于菲斯克本人所具有的丰富性,让影片有机会透过他触及一系列更深层的问题:中东问题、战争与人性、媒介环境变迁、真相政治、新闻伦理等。

影片始于一段惊险的战地录像:卡车上成群的士兵,空旷无人的街区,记者的画外音告诉我们,这里是1980年两伊战争的前线。枪声与爆炸声不断传来,对岸被炸毁的油槽冒起滚滚浓烟,紧张危险的形势透过晃动的画面扑面而来。记者的画外音还在继续,画面却转到了2018年叙利亚的霍姆斯,被战火毁为废墟的城市,绵延不断、触目惊心。当记者的画外音说到“我是《伦敦时报》的中东特派员罗伯特·菲斯克”,镜头恰好摇向副驾座位上满头银发的老人:这位在录像中边躲子弹边抱怨“我开始怀疑为何要做新闻这一行”的特派员,依然活跃在中东前线。

即便对大部分不了解中东历史的的观众来说,《这不是一部电影》也相当容易进入:影片并不企图对中东冲突的历史进行梳理,也没有让叙事陷入驳杂而碎片化的信息海洋,而是紧紧跟随菲斯克,穿梭在中东各个角落,报道战事,追踪线索。影片也使用了包括家庭录像、老照片、电视访谈、战地影像等不同形态的档案素材,将它们与菲斯克现在时的报道之旅剪辑在一起,过去和现在并置,在营造出他四十余年中东报道之历史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中东的过去与现在如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没有走向西方所描绘的“好莱坞式”圆满结局。

影片中的菲斯克似乎强悍到冷酷。他说他从不做噩梦,也不曾情绪崩溃,即使他目睹过太多死亡和鲜血。唯一的动情时刻是他谈起他的父亲:参加过一战的父亲,因为拒绝对一名澳大利亚士兵的行刑,而离开了军队。菲斯克说,“直到我写《文明之争》的时候,才明白在那个必须服从的年代,他不只是带相机参加一战,更拒绝朝人开枪。” 这一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菲斯克坚定的反战主义立场的最初来源。

在影片接近结尾的地方,菲斯克坦诚自己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愤怒,因为意识到很难改变什么。他说,中东就像是一出人类的悲剧,他无法别开目光。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画面是菲斯克坐在桌子前,神情专注、手指飞快地打着字。对身为记者的菲斯克来说,这无疑就是一个战斗的姿势,即使战斗者本人也知道,这注定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战斗。但重要的是不停止战斗:“如果停止战斗,你必输无疑”。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不是一部电影》有一定的政治意图:它是在欧洲难民潮爆发之际,透过罗伯特·菲斯克这一人物,对西方国家在利益驱使下介入与干涉中东事务的批判,同时也是在“后真相”时代,对事实的坚守,对真相政治的反思。

“后真相”(post-politics),被牛津词典评选为2016年度词汇,意指“情感与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共舆论的情形”。后真相时代的一大特征是,观点对事实的挪用。后真相时代的出现与社交媒体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当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呈指数式增长,能获得人们注意力的往往是一些夺人眼球的观点,而被浩如烟海、真伪难辨的信息所淹没的人们,也会变得对信息本身兴趣缺缺,更愿意相信那些接近自己观点的“事实”。

影片几次将电视中对战地形势耸人听闻的描述,与摄影机跟随菲斯克在前线所看到、采访到的信息并置,尖锐又无不幽默地暴露出现代传媒以观点取代事实的现象。老牌记者菲斯克坚信真实是存在的,但获取真实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到现场,亲眼观察,亲自采访,而不是在脸书或YouTube上浏览二手资料。菲斯克说:“如果说我们记者能做什么,那就是写下那些我们亲眼所见及见证过的事,为那些死去的人们留下直接而感性的记录。如此,便没有人能否认它们发生过,没有人说‘我们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们’。”他还猛烈抨击所谓的“平衡”报道,认为“平衡”报道所标榜的“客观”与“两面性”不仅常常是虚假的,也是虚伪的:通过展现事情都有“两面性”,它摧毁了事实确实性的一面,反而经常被别有用心之人以混淆视听。在菲斯克看来,记者可以并且应该保有自己的立场,即毫不犹豫地站在受难者一边。

《这不是一部电影》是张侨勇的第四部纪录长片,之前他凭借《沿江而上》、《千锤百炼》曾两次摘得台湾金马最佳纪录片奖。《千锤百炼》讲述关于中国职业拳击手的故事,叙事流畅,宛如剧情片,并率先在国内开启纪录片进入院线的尝试。《千锤百炼》之后,张侨勇似乎淡出了中国观众的视线,但他并没有停止创作。无论是跨越多个国家地区寻访珍稀水果的《水果猎人》,跟拍挽救数百名自杀者的日本退休警察的《生命守门人》,还是这部深入中东武装冲突地区的新作,张侨勇不仅磨练在陌生社会文化与语言环境中拍摄、创作的能力,也尝试在处理不同题材、人物时创造出与之相应的美学表达。

穿梭于世界各地,在不同文化语言环境中创作,张侨勇无疑可以说是一位“世界主义”创作者。“世界主义”(cosmopolitan)这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世界公民”。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主义者” 常用来形容见多识广、自由游走于不同国家与社会文化的群体。虽然这个词常因其所暗含的精英主义式优越感而遭到诟病,但在这个国家壁垒高筑、群体走向撕裂的时代,一种道德面向的世界主义依然意义重大:它一方面提醒着我们对他人承担着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尊重区域差异。正是在这两者的平衡之中,世界主义者们带着好奇心与同理心,走入陌生的文化与人群,将那些来自远方的故事讲述给我们听。


访谈

问:这部电影是你应加拿大电影局的邀请拍摄的。请先谈谈你是怎么参与到这部电影的创作中的?这个关于罗伯特·菲斯克的项目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张侨勇:我读大学时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蒙特利尔的康考迪亚大学。那时我经常去一家咖啡馆,那里的电脑会连接到一个写作者网站。网站上很多文章出自如诺姆·乔姆斯基这样的左翼思想家,其中也包括罗伯特·菲斯克。我记得自己在大学时阅读菲斯克的文章。911发生后,我感到一种断裂感,感受与阅读的之间断裂,菲斯克的文章帮助填补了这个断裂。阅读他的文章,我多少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他展现出的同理心与我读到的其他主流报道非常不同。

然后是2016年美国大选前夕,当时我在拍一个关于大选的故事,片名叫《选举日11/8/16》,关于美国大选当天24小时的纪录,一共有10位导演去到美国不同的地方。我去的是佛蒙特州,拍一个农场主:他不热衷政治,希拉里·克里顿或是唐纳德·特朗普,他都不喜欢。当晚九点,他看看表,说选举已经结束了,希拉里赢了。当时新闻里都在说希拉里很明显会获胜。所以他关掉电视机,我们都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醒来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大家都非常震惊。我们所知晓的与现实之间是断裂的。对我而言,这是个危机,我想弄清楚到底哪儿错了,真相是什么,真相意味着什么。

此时,加拿国家大电影局驻多伦多的制片人Anita Lee找到我,问我是否有兴趣制作一部关于罗伯特·菲斯克的纪录片。长话短说就是,这部关于菲斯克的电影恰巧可以实现我当时想要探寻真相本质的愿望。

之后我去贝鲁特拜访罗伯特,为影片做调研。那时我还不太确定他是否会是个好人物,听说他又老又难搞。在新闻界他几乎称得上是个神话般的人物,你听到关于他的各种传言、八卦,但没有人真的认识他。但实际上,他很有魅力,机智又风趣,还有一种英式的幽默。他精力非常充沛,总是不停地讲话,甚至是当我在车上睡着的时候;他从来不在车上打盹。罗伯特带我在贝鲁特的街道闲逛,时不时指给我看那些历史地标建筑,从罗马帝国到现在。这令我非常着迷,也给了我关于这部电影的最初灵感。这个灵感后来构成了影片的基本结构:在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梭。

问: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渐渐意识到它有一定的政治性。它其实是对一些现实社会政治状况的回应,诸如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环境的变迁、欧洲难民危机等。你刚才也提到了一些影片拍摄的背景,但能不能更具体地说一下,为什么此时此刻讲述罗伯特·菲斯克的故事是重要的?

张侨勇:至少在特朗普当选后,我认为罗伯特·菲斯克作品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我看来,他一直实践着“站在受难者方进行报道”的新闻方法。这个方法多少令我震惊,因为这意味着作为记者,你可以持有某种立场,可以主观,你没办法掩盖你的主观性。对我来说,这与纪录片导演、电影创作者或艺术家的所做颇为相像:我们是感性的,可以持有某一立场。纪录片创作并非去寻找某种中立的平衡,而是站在某个立场,通过拍摄对象的视角来讲故事。这部影片就是透过罗伯特·菲斯克的眼睛来看新闻报道。不是我的视角,而是他的视角,他如何看待世界。我想将他的想法呈现给普通观众,让他们去思考这些平时不常思考的新鲜观点。

虽然我并不一定说影片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但通过罗伯特的观点和工作方式,我确实想要从中学习一种思考真相和真相政治的方式。特别是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作为公民的我们有责任成为信息的“管理员”(curator),提升自己阅读新闻的能力,明白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影片有许多微妙之处,也有很多小的主题,但它们多少都围绕着“真相”展开。联系到911或英语中通过操纵词汇来影响读者的情绪,罗伯特有关“目睹战争”的想法很有力,也很对。如果我们不过滤战争影像,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争,这个想法很有意思。

罗伯特·菲斯克就像是人们所说的“Canary in a coal mine ”(矿井中的金丝雀,意指危险的先兆),他走在时间的前面,提醒着那些令人心烦的事,因为人们往往不愿面对现实。但作为记者,他的所见和阐释往往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阅读他的文字,思考他的行动。他身上有一种深刻的言行合一(integrity),这种言行合一也常常令他陷入麻烦。我赞扬的、也试图从他身上学习的正是“保持言行合一”。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擅长,因为它常常也意味着陷入麻烦。

问:刚才你提到记者和纪录片导演有相似之处。作为记者,菲斯克采访经验老道,善于与人交谈和获取信息,你拍摄他是否觉得很有挑战?作为纪录片导演的你与作为被拍摄对象的他,你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张力?有时拍摄对象可能也会想要控制他们在影片中的再现,本片的拍摄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张侨勇:你说的很对,但我想先更正一点:我觉得纪录片导演可能会认同罗伯特有关”什么是新闻“的观点,也就是”站在受难者方进行报道“,但我认为绝大部分的记者并不遵循这点,他们更站在“平衡中立”的那边。

关于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关系,我想几乎所有纪录片都存在类似的张力,特别是观察式的片子,拍摄者总和拍摄对象呆在一起。罗伯特和我定了一些规矩,其一是我拥有电影的剪辑权,可以使用任何我想用的素材,他不能干涉。第二是,我不能把摄像机架好,说“罗伯特,你能不能从这里走过去”,我只能跟随他,如果错过什么,就是错过了,没法补救。这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拍摄方法,比如只能用小型摄像机,时刻追随着他,不能错过任何东西。一开始我们也用过大摄像机,但很快意识到行不通,罗伯特在里面也看起来像是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小型摄像机就让他看上去更自然、真实。

我们之间唯一的张力是,他总嫌我们太慢了,即使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加快速度,毕竟我们有很多设备,要装上麦克,把一切调试好,这都需要时间。他不得不等我们。直到后来拍摄结束,他跟我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曾出现在他的书里:某次采访本·拉登时,他的笔恰好没墨了,不得不向基地组织的人借笔。他说他是回想起那次经历,而理解了我们电影人想让一切赶紧运转起来时的心情。我很感激他能理解!

问:通常在人物纪录片中,导演会与拍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观众会对影片中的人物有所反思。但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你很大程度上与拍摄对象站在了一起。这是你有意识的选择吗?

张侨勇:我希望我更像一个观察者。我们想让罗伯特表达他的观点,同时留有一定的反思空间,让观众去思考他的话,甚至质疑他。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完美人物,他也有缺点。影片的某些时刻,比如对学生公开演讲时他的尴尬,或是他对联合国士兵说自己从不做噩梦,并且认为记者不该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几乎所有报道战争的人都会遭受PTSD。我觉得他确实很特殊,但在内心深处,当他谈起某些事,你知道他很痛苦。他目睹了太多死亡,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看着孩童死去。当他谈到这些,他会变得很动情,并试图掩盖自己的情绪。我觉得他就像是坐在一列不会停下的火车上,如果火车停下来,对他来说会很艰难。

问:我很喜欢影片中菲斯克谈到他父亲那个段落:身为军人的父亲拒绝服从命令杀死另一个士兵。这是菲斯克最动情的时刻,也是影片中非常有冲击力的一刻。

张侨勇:你看过《公民凯恩》吗?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玫瑰花蕾”,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些诱因,让他们成为了今天的他们,我也有:我在加拿大成长的童年,某些时刻让我觉得事情不该这样,我想要帮助别人,于是我想成为一名电影人。对罗伯特来说,和父亲一起的时光让他成为了今天的他。

问:在纪录片创作中,导演可能会想要预测甚至去把控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但生活本身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在这次的拍摄中,是否有一些完全出乎意料但又很棒的时刻?

张侨勇:纪录片不同于剧情片的一点就是,你不能把控情境,也无法把控结果。你只能在那个时刻,生活、应对。我把 这个称为纪录片拍摄中的“加速”部分。你不能说”停!让我再来一遍“。就像影片中我们追踪军火交易时,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那是一种“加速”的感觉。我们跟随罗伯特在波斯尼亚找到那个在军火文件上签名的人,那是罗伯特的“加速”时刻,你看到他的热情。对我们来说也一样,我们透过罗伯特的眼睛见证了那个时刻。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的“加速”时刻,也有那种你期待它发生、而它确实发生了且成为重要一刻的时刻,还有那种捕捉到有关某人的真相的时刻:比如罗伯特说起他父亲、突然很动情。对我来说,那也是“加速”的时刻,是关于真相的一刻。我说“加速”,不是因为我从他的痛苦中获得了快感,而是那一刻我与罗伯特建立起一种人类情感的联系。

这是纪录片的特别之处,但我想象在剧情片创作中,当演员给出了特别棒的表演时,可能会有同样的感受。你很动情是因为它非常真实。我想电影人都在寻找真实的时刻,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东西。

问:我特别喜欢影片的开场,不同年纪的菲斯克被无缝剪接在一起,很巧妙也很有创意。影片也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档案资料,并与你在中东拍摄的素材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能谈谈影片的剪辑过程吗?你是如何与剪辑师一起工作的?又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个叙事结构的?

张侨勇:我很愿意回答这个!在我所有作品中,这一部最关乎剪辑。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制片人对我说“别担心故事!” 因为它有如此庞大的故事:中东历史,新闻报道,见证过一切的罗伯特·菲斯克。对纪录片导演来说,它过于丰富了,你得坐下来想想,这片子到底讲什么。我们确实一度把它简化为一部从罗伯特·菲斯克的视角来看待新闻报道的电影。

在我前面提到的调研旅行中,我意识到它可能可以以一种“现在-过去”方式来讲述,因为罗伯特正是这样思考的。而在我找到的档案资料里,有横跨青年、中年、老年的罗伯特。这意味着一种“现在-过去”的方式是可行的。但那时我还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剪到一起。

在纪录片世界,剪辑师就像是联合导演一样,没有他们的帮忙,就不可能完成一部电影。我的剪辑师是Mike Munn,剪辑过萨拉·波莉的《我们讲述的故事》。他安静又耐心,而且他的剪辑生涯始于胶片剪辑,胶片剪辑与数字剪辑很不一样。他会很认真地思考如何组织整部影片,使用故事版,而不是在电脑上做各种尝试。

影片的剪辑经历了整整一年,也是我所有影片中剪辑时间最长的。我们有三类素材:一是我们所拍摄的素材,它们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故事,也就是影片的“动作”;二是我们对罗伯特的采访,它构成了影片的逻辑;三是档案资料,它们设计不同的“主题”,比如911,当罗伯特说起911,我们会使用相关的档案资料。影片的结构归功于Mike的天才,他找到了一种方式,就是让观众跟随一种思考的意识流。观众就像和罗伯特坐在一起聊天,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非常自然。

关于电影开场,我先是从罗伯特给我一堆磁带里找到了一些他为加拿大CBC广播录的录音,其中一条里爆炸声不断。我们很想用它,但问题是只有声音,没有影像材料。罗伯特记得,他录音时恰好有个BBC的摄影师在一旁拍摄。于是,罗伯特帮我们联系了这个记者,最终在BBC的存档中找到了原始素材。我们把这段素材与罗伯特的录音剪在一起,就有了电影的开场。对我而言,这个开场是充满魔力的一刻,它也建立起影片“过去-现在”的结构。它还包含了两层含义:时间的流失(罗伯特从青年变成了老人)以及历史的循环往复。

问:我注意到影片字幕里,你是作为影片的写作者和导演出现的(“written and directed by Yung Chang”)。对中国观众来说,可能不太了解在纪录片创作中 “writing”是什么意思,能稍微解释一下吗?

张侨勇:纪录片创作中,“writer”是个专业术语。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会加上“writer”这一职位。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包括建立影片结构,是一种写作。虽然它不是像剧情片那样写一个剧本,但我们会使用故事板,它也是一种组织故事的写作。另外,纪录片创作中还有很多写作工作。拍摄之前,你要找钱,要写提案书,其中就有分场大纲(treatment)。分场大纲其实就是纪录片的“剧本”,就是概述你打算拍什么。对纪录片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步骤。它可以帮你整理思路,让你去想象影片的结构可能是怎样的,影片的主题是什么。当我开始拍摄,我不会带着这份分场大纲,但它会在我的脑海中,在我忙乱时帮我理清思路。

问:回看你的创作履历,你去过包括中国、日本、中东、印尼、美国在内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创作,也拍摄了不同的文化和人群。在身份政治愈演愈烈的今天,你觉得纪录片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张侨勇:我觉得纪录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情感叙事。如果说新闻是关于事实、数据和信息,那么纪录片就是对事实的阐释。讲述一个基于现实的故事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用动画、剧情片的方式,没有任何规则。今天,对纪录片来说,唯一的规则是同理心,也就是透过他人的视角来体验、讲故事。

我目前正在做的片子关于武汉疫情,大家都很热情地投入其中,因为我们想让西方看到并意识到,“在疫情中,这些个体所经历的和我所经历的是一样的”。纪录片的有力之处在于它可以展现共性,作为人类的我们有着共通的情感;它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视角来理解世界。

问:你在跨文化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对一些想要在不同文化中创作的中国年轻创作者,你有什么建议?

张侨勇:我觉得,这些经历恰恰让我明白自己的渺小。逼迫自己成为一个“世界主义”创作者,其实是把自己放到不舒服的情境,逼迫自己寻找交流的方式。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一大部分。对年轻的创作者,我的建议是放下手机,拿起相机,去拍照片,去观察外部世界,而不是总是向内审视。罗伯特也说过类似的话,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买张机票,飞到某个地方,在那里触摸、感受和生活。这也是了解世界、学习讲故事的好方式。

本文首发于「燕京书评」。

 短评

真正的战士。“记者质疑权力,但权力的中心不止一个。”那些对描述复杂性的探索,被轻易划归为洗白、站队、带节奏。位置决定立场,动机大过事实。世界越来越复杂,解读却越来越非黑即白。

3分钟前
  • 还行

论文体电影《This is not a movie 》居然这么好看,对感官类描述麻木不仁、怀疑自己铁石心肠的我看得泪流不止,即使这故事离我们很远。不知是因为“电影”这个介质的技巧,还是因为导演的普世之心。电影反思主流文化的殖民,反思新闻的正确,甚至放下了新闻的正确。浪漫的 理想主义的 批判性的 强悍的人物太迷人了。在CCDF看到周浩导演的《All In》探讨对真实和真诚选择,纪录片导演放下了纪录片的正确,也同样被深深触动。我想大师们不是因为才华和技巧,而是因为他们求真之路照亮路人。

4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力荐

他并不像多数看过的战地记者一样 被展现着强大的信念 无比的勇气 和正直 坚强等等人格魅力 并以此打动观众 这部电影看完甚至觉得他有些过于强势了 但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

6分钟前
  • Dear Morie
  • 推荐

人类自毁倾向微妙调整语言艺术修饰战争需求,叙利亚难民潮与911被抹去因果,毒气政宣战无视真相只顾站队,武器清单源头绑定国际政治博弈,ISIS破坏了战线双方公平报道之可能,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团大屠杀已遭历史淡忘,祖上百年地契在挖土机前不过几张废纸……实地记录一手资料挑战与质疑权威叙事,理想主义记者以卵击石的无望坚持,浪漫

8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7.5/10

9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一直对战地记者的故事很着迷,他们是给出“在现场”的最佳诠释的一类人。这位老先生说的“只报道亲眼看到的,才离真实足够近”,和卡帕那句“如果你拍得不够好,说明你离得不够近”,在某一瞬间重合了。

11分钟前
  • 皮皮一号
  • 推荐

TIFF,五百人影院几乎坐满。影片结束Robert登台,全场起立,鼓掌致意,这位老先生能活到今天算是奇迹。为他的人生选择,为侨勇的艺术呈现,惊奇赞叹。

15分钟前
  • T.B.A.
  • 力荐

RIP Robert Fisk. RIP mainstream journalism

17分钟前
  • 松鼠排队
  • 推荐

-“我不是穆斯林,我是一个记者,我只报道真实”-“这和做一个穆斯林是一样好的”

22分钟前
  • 冰糖
  • 力荐

對左派記者的理想主義和實踐態度充滿敬意。剪輯不易,製造了一種在現實和過往間自在往來的穿梭感,串聯起1970s以來的中東亂局,血肉和疼痛揉搓進他的血肉,眼中有情,落筆生威。父親的潛在影響本是十分動容的段落,草草略過似流為某種敘事程式,少了些真切 /中東記者的職業身份是雙刃利器,刺破政治的虛偽,也劃开自身的偏見,以往對駐地記者弊病的觀察再次被印證,多少在心裡有些賭氣的沮喪。/對於只圍繞職業和爭議地區而未展開他更多面向的處理方式也有些猶豫,可能我難免貪心…/桌子上擺著的是列寧像和沙龍套娃,不免生疑。

27分钟前
  • 废物时钟
  • 推荐

喜欢这个题材,伟大的战地记者

28分钟前
  • typacm
  • 推荐

激励人心的老先生,然后搜了下,没想到影片上映一年后,2020年末去世了……

33分钟前
  • Zach
  • 力荐

映后才发现是制片人找到Yung Chang导演请他来拍的。果然,纪录片如果不是导演的个人表达和真情流露,便会看得出假大空的痕迹

35分钟前
  • Huiii
  • 还行

北影节第二部。巧合的是都提到了一首与花有关的诗。 Fisk关于记者中立性的看法,句句打在新闻从业者心坎上。巴以冲突的书单有着落了

38分钟前
  • Arrow Shaw
  • 力荐

(巧合的是,同晚和你聊起了南方系,我看了看堆积在书架一角的过往剪报,再想想现如今的媒体环境,心头掉泪。

42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inspiring. 从一个人出发,领观众见天地,见众生。作为一个战地记者的传记片,在战地和记者这两个方向都有很大的延展性。影片本身缺憾是有,但观影收获远大于那些制作更完美而内容不如此有份量的片子。

46分钟前
  • 阝女
  • 推荐

3.5;虽然拍得一般,但题材和个人魅力值得赞美,这个时代太需要清醒的自持、对真相的追求和呐喊的勇气。一个受到希区柯克《海外特派员》影响而进入行业的记者,抵住各方质疑、坚持“不保持中立”的观点,坚持挑战当局,只站在苦难一方——因为并不想成为一个码字机器,因为更愿意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正因关心个体作为“人”的存在,他始终保持在现场的状态,在废墟空城、硝烟残肢中阅读一个并无结局的故事,始终忠于记录、呈现事实,在由暴力创造的历史阴影中,一面孜孜于“让大众免于无知”的责任感,一面冷静意识到自身的渺小,理想主义者不免感叹“这不是一部电影”。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2020 SIFF @梅陇镇 曾经我的一个梦想就是做战地记者,后来我没有读新闻系,我喜欢接触各种人与事物,喜欢交流采访提问,就是不喜欢通过文字写出来。看完又燃起了我的向往……

52分钟前
  • 小圆圆要搞事情
  • 力荐

一位不太会说中文却凭借两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两次拿到金马最佳纪录片的加拿大华裔,我还记得他在金马颁奖礼上高喊"Long live Chinese cinema"的景象。这回是外国故事了,一位英国战地记者Robert Fisk的人生,叙利亚前线的影像记录。开场是年轻的Fisk在1980年两伊战争期间的视频录像,然后声音还是1980年“我们正在开车经过战区”,画面切换到2018年头发花白的Fisk坐车经过叙利亚战区,一开场的镜头衔接就很好看。

53分钟前
  • 小A
  • 推荐

两夺金马奖的华裔导演,这次是拍战地记者纪录片。Robert Fisk身上有着所有老派媒体人的特质:热血、无畏、实地、执着真相。当主流媒体热衷于充当资本工具和重塑叙事时,他用不设立场的独立镜头揭露战争罪行。推动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居然是希区柯克的“海外特派员”,有趣...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