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底斯堡

HD中字

主演:马丁·辛,史蒂芬·朗,杰夫·丹尼尔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葛底斯堡 剧照 NO.1葛底斯堡 剧照 NO.2葛底斯堡 剧照 NO.3葛底斯堡 剧照 NO.4葛底斯堡 剧照 NO.5葛底斯堡 剧照 NO.6葛底斯堡 剧照 NO.13葛底斯堡 剧照 NO.14葛底斯堡 剧照 NO.15葛底斯堡 剧照 NO.16葛底斯堡 剧照 NO.17葛底斯堡 剧照 NO.18葛底斯堡 剧照 NO.19葛底斯堡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南北之殇

通片不断地,通过人物交流,向观众表达南北战争时期人们的战争观,这是一场无奈的战争,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正义或邪恶之分,双方都是英雄和爱国者。
解放黑奴,在当下的价值判断中普遍认为是无可辩驳之正义,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并非这么简单。当然,从道德上,南方自知有愧,但奴隶制并非这一代人发明出来的,而是千百年来的传,凭什么让他们这一代人来承担变革之痛,这是种情绪。
另外,美国是因欧洲白人追求自由而产生的,自由已经融入在美国人的血液中,北方对黑奴问题的干涉,在南方人看来是侵犯了他们的自由和财产,他们打的不为了黑奴,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

 2 ) 好莱坞主旋律

    最近对南北战争的历史有了点兴趣,很想找几部电影看看,似乎《冷山》,《与狼共舞》都是把历史作了背景板,《Gettysburg》才是真正的历史电影,于是很辛苦的找来一看。可惜看过之后觉得失望较多。故事讲的是南北战争中最决定意义的一役,短短的三天时间,死的美国人就接近整个朝鲜战争了,可见其血腥残酷性。但是导演却有意淡化了冲突的原因和实质,纯纯的讲战役,还把南北双方都整的跟圣徒似的,一个劲儿的回忆过去,思考人生,就是不想怎么打仗,整出戏也就憋憋屈屈的,枉费了千名群众演员的大场面(当然还是比不过我们三大战役的壮观航拍)。另外我看的片源中文翻译太差,希望以后有机会收到更佳的版本。

 3 ) 《葛底斯堡战役》

最近两天我的苹果电脑坏了,只好送修。原先电影都是在电脑的27寸屏幕上看的,没了电脑也就看不成电影了,当然也就没有观后感了。郁闷之中,突然灵机一动,把我的外置硬盘接在电视的机顶盒上,果然很灵光啊,上面的电影基本上都能看,只是没有什么新电影。除了看了十几集的《西部世界》电视剧外,只看了一部1993年拍的《葛底斯堡战役》。

这部电影全长四个半小时。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场转折性的战役。说到南北战争,原因很复杂。起源是南方的独立运动及北方的反分离主义。人们广泛认知的废奴运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非是它的根本原因,至多也就是推动战争发展的一个动力。其它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诸多原因。战争之后,人们进行了普遍的反思。时至今日,这场战争的孰是孰非的问题仍然没有停止争论。所以,和其它战争的动因不同,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独裁与反独裁、压迫与反压迫那样明显的是非界线。看这电影不能预设立场,战争的双方,都是些有理想有信仰的人。

影片集中了展现了战役中的三个典型事件。通过这些事件使我们对战役一窥全豹。

一是南军的决策过程。李将军的失败在于两个失误,首先是轻敌,一直以来他率领的大军无往不胜,打的北军灰头土脸。而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一天,南军又获小胜。更使得他晕了头。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其次是敌情不明,他派爱将斯图尔特率骑兵去侦察敌情,结果这位老兄在战役开始后两天竟然就不在战区!影片描述了李将军对归来的斯图尔特大发雷霆的情景,但显然为时已晚了。平心而论,李将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曾经担任过西点军校的校长。在北军和南军中,他的桃李满天下。战术老到,思维缜密。所带的部队,士气也十分旺盛。可无奈的是,这次上帝是站在北面的。当李将军知道败局已定回天无力时,他对部下和所有的士兵说:“这都是我的错!”不知道在战场上,还有哪个指挥官能够有这样的魄力和担当?

二是北军缅因第二十团的小圆顶防御战。小圆顶是整个北军防线的制高点,是整个阵地的关键。如果说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那么小圆顶战斗的胜利就是葛底斯堡战役的转折点。守卫小圆顶的是缅因第二十团,团长是学者出身的张伯伦。虽非军事科班出身,却有着为自由而战的坚定信念,并感染着所有人。他当时手头的兵力只有385人。在南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几乎崩溃了,结果硬是撑了下来。整个团几乎几乎全部伤亡,只有不到80人安然无恙。当南军又一次出现冲锋的征兆时,张伯伦上校意识到这次是不可能守住的了。这时张伯伦要求手下所有的士兵全部上上刺刀,所有人站成一排,并率领所有健全的部队冲下了山头。结果这样出其不意的正面进攻使不知山上情况的南军一下子不知所措,退了下去。于是在这充满戏剧性的冲锋中,防线的最南端安全了。

三是著名的皮克特冲锋。战役的最后一天,南军集中了所有火炮,对北军的墓园岭阵地实施了近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硝烟未尽,南军15000人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小碎步发动攻击。所有的师团指挥官一手拿指挥刀,一手握左轮手枪,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战役结束时,这些指挥官非死即伤。而对面的北军戒备森严,拼死抵抗,在墓园岭前1000公尺的开阔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南军方面,李将军和其他的高层指挥官明知道不论是赢是输,这些冒死冲锋的士兵们都不可能回来了,仍然咬着牙命令他们前进。战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整个战役,南军伤亡28000人,北军伤亡23000人。应了那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话。而战争的胜负其实不是用伤亡数字可以体现的。而在于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战略目标。自这次战役之后,南军元气大伤,失去了战争主动权,已成了强弩之末。

影片对150多年的那场战役进行了真实的再现。让观众了解到那时的战争是怎么打的。先看武器。士兵手里用的基本上是M1855式燧发前装滑膛枪,咱们叫火统枪。射速慢,精度差。如影片中所见,打一枪,赶紧装药,再拿统子使劲统,再击发。让看电影的观众无比着急。命中率基本上是瞄准脑袋打屁股。要有效的杀伤对方,只有增加射击密度和瞄准时间。所以就有了排枪步兵团方阵。在火炮方面,通常使用M1857型的前膛野战火炮,也即所谓的“拿破仑炮”。射程1400米。按理说,这种火炮的炮弹重5公斤,威力是不小的。但前提是打得准才能产生威力。由于是滑膛炮,精度很差。观测和通信设备也很初级。基本上靠嘴和耳朵。南军在实施皮克特冲锋前,进行了两小时的炮火准备,而对北军的战力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相比较一下,我本人曾经参加过的79年对广西方面的作战,参加的火炮中,射程通常都在10公里以上。炮火准备45分钟,敌军战力损伤40%。

再看排兵布阵。电影中无论是进攻方或防御方,都采取密集队形,人挨着人,军官喊着口令齐步走。进攻出发阵地到对方防御前沿也就二三百米。完全是对方的活靶子,实际上,采取这种队形也是无奈,前面说过排枪射击,而那时火力密度和人员密度是一致的。而通信手段主要靠指挥员吼,太散了就听不见了。火炮由于射程近,阵地只能安排在步兵后方几十米的地方。步兵指挥员一回头就可以告诉炮兵打哪儿。美国南北战争共死亡68万人,超过了美军之后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正是这些血的经验,才产生了后来的前后三角的散兵进攻队形。

这类战争史诗片曾经看过一些。相类似的有前苏联的《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日本的《日本海大海战》,中国的《三大战役》等等。与后者相比,《葛底斯堡战役》在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更周到一些。虽然很少那种宏伟的大场面,却也反映出当时战场的真实景况。在细节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作战方式、鲜艳的军服、宿营的帐篷,双方血和肉的厮杀。充分展现了150年前那场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本人评分:7.5。

 4 ) 当你的家乡反抗祖国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场战争,独立战争诞生了美国,而南北战争则奠定了美国成为超级强权的基础。《盖茨堡之战》就是反映南北战争的,也是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比较全面的电影,对于我们这些受官方历史书教育的人来说,这部片子带来的震撼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勇敢的心》被我们奉为经典,那一声freedom让不少人潸然泪下,但是对比这部片,勇敢的心就是一部娘娘腔的史诗。用网友的话,好莱坞要是想感动人,那么绝不仅仅是勇敢的心那种程度。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长的电影,有四个多小时,完整看下来也是一项考验体力的事情,很多观众还没等到高潮就已经精疲力尽了,所以这也影响了它的传播。
    《盖茨堡之战》主要描写了盖茨堡战役,北军的波多马克军团在这次战役中击败了伟大的lee将军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使得南军元气大伤,lee将军再也没有能力北上。影片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lee将军,他的祖先是英国的贵族,而他则是华盛顿家族的族长,而华盛顿家族就生活在弗吉尼亚,讽刺的是,正是在弗吉尼亚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对于弗吉尼亚人来说,这是第二场独立战争。而我们的课本基于某些目的把这场战争解释为解放黑奴的统一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开始和黑奴压根没什么关系,解放黑奴不过是打击南方经济的策略而已。而北军在进攻的南方的时候,对南方就像是对待敌对国一样,烧杀抢掠一样不落。
    影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chamberlain上校,他是大学教授,为了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他走上了战场,并在这场战役中以一个步兵团阻挡了三个步兵团的进攻,子弹打光后还发起了刺刀冲锋。即使战损达到了80%以上,他的阵地也没有丢。《盖》对北军着墨并不算多,影片描写的北方将军们也远没有南方将军们那般魅力十足,chamberlain上校算是北军唯一的亮点
    影片的高潮是最后的皮克特冲锋,1.5万人要穿过1200米的空地,面对是北军的200多门大炮和数千只步枪,最可怕的是北军还占据着高地,使得他们的武器的射程和精度增加,而且他们还有一道石墙作为掩体。无疑这次冲锋简直就是自杀,但是这些士兵还是挺着胸膛前进,并最终突破了那道石墙,最远的一个冲到了石墙后90多米,并长眠在那里。但是最后南军还是因为兵力不足被反扑的北军夺回了阵地。如果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士兵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冲锋,他们的勇气来自于家庭,来自于自己出生、成长以及坠入爱河的家乡,为了不让家乡饱受战火,为了使后代能生活在自由的空气里,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其中有人的祖先曾对英国国王说过,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我想这句话也是很多南军士兵的心声,也最反映那些清教徒们搭乘五月花号到达这片自由土地的精神。
    很幸运的美国对于内战的反思很深刻,各种思想都可以出现,所以美国才能成为美国,才能在文化上如此的强势。而我们则很不幸的打着五千年文明的口号到处宣传文化却没人鸟我们,因为我们除了老祖宗那点事之外对世界的文化又有什么贡献呢。

    《盖》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开始思考独立问题。我们一直以为统一是个无需证明的真理,以至于网络愤青甚至扬言要用核武器统一台湾,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统一呢?我想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理由,而且确实也非常的有道理,也是最符合我国的利益。但是难道寻求独立错了吗?比方说你加入一个俱乐部,当你不想继续参加时,你是否有权利退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如同《洞穴奇案》虚构的那个案子,一群人被困在一个洞穴里,快要饿死时,一个人提议抓阄,抽到的人就要被吃掉,结果抽到自己,这时他反对被吃,但是还是被吃掉了,那么吃他的人是否应该受处罚?如果不吃那个人,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死,吃了则触犯了刑法。这样的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的人利益不同当然立场不同,并没有对错,世界也并不是非黑即白。所以答案本身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而这自由才是真正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才是美国南北战争最宝贵的遗产。

 5 ) 更大的世界

更大的世界——美国人的内战反思

    这里埋葬的,不是63万北军和48万南军,而是100多万美国人。
    他们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信仰着同一个上帝……


    19世纪中叶的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成为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领导者。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与南方军展开了一场十分残酷的战斗。
    一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肯遇见了一位狂热的北方军支持者。“这场战役中,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该女士激动地欢呼道。
    林肯对她的评论很是震惊,严肃地说:“3500个同胞手足为此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之为大获全胜吗?”
    “哦,总统先生,您可别这么说。”女士辩解道,“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不是吗?”
    林肯低下头,泪水流出了他的眼眶。他用简短又有力的声音回答道:“女士,看来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世界。”

    林肯的话,似乎不止是局限于美国人,这个支持北方军的女士,为“歼灭”3500个南方人而欣喜若狂,却没有为“牺牲”的800名她眼中的“同胞”感到悲哀,在她看来,这些士兵的死亡数量,不过是用来衡量双方利弊的而已。

    林肯是虚伪的,有多少所谓“雄才伟略”的政治家,不是在双手沾满鲜血的情况下登上权力的顶峰的呢。
    然而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林肯始终是最杰出的一个总统,比罗斯福和“我心疼”更倍受尊重。林肯也的确有资格让人去尊重他,因为,用日常人们的“道义”去衡量一个政治家是很幼稚、很愚蠢的,如果“道义”可以决定一切的话,那么全世界所有“很有作为”的领导人,都应该切腹谢罪。
    政客如此之多,但能称为“政治家”的并不多,林肯就是一个政治家,他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美国、还有他的权力机构最有利的。林肯所提倡的南北平等的价值观,对美国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尽管他很讽刺地死于激进者的子弹之下。

    美国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除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本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其他战火。
    如果说独立战争美国人还可以因为性质是“御外”而感到自豪的话,那么南北战争留给美国人的,就只有创伤了。
    100多万美国人的死亡,意味着至少会有200多万人为他们流泪,这100多万人,有谁不是父母生的呢?况且他们还会有兄弟姐妹、子女和朋友。

    在美国人拍摄的南北战争电影中所折射出来的主题,不是北方军“正义必胜”,也不是南方军“壮志未酬”,而往往会绕开政治上的是非,去着重渲染“手足相残”的悲剧,因此你经常可以在美国的内战片看到,影片安排了两个立场完全不同的主角,效力于相互敌对的政治势力,彼此挥戈相向,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最后留下的,只有尸山血海,还有亲人朋友的眼泪。
    北方人会抱着同伴的尸体痛哭,南方人亦会对战友的死去感到悲伤;北方人会对飞来的子弹感到恐惧,南方人亦会躲在掩体下畏缩不前;北方人打仗英勇沉着,南方人亦视死如归;北方人追求自由理想,南方人亦誓死保卫家园;北方人会抢掠民宅,南方人亦会奴役黑人;北方人会喊“战斗下去,兄弟们!”,南方人亦会如此呐喊……
    在美国人的电影中,南方人的价值观依然像过去那样,很难令人认同,但你却可以清楚地感觉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当子弹射入南方士兵胸口的那一刻,他们是“死亡”,而不是被“消灭”了……
    这些电影的描写,早已超出了所谓“正统”与“反叛”之间的区别,从而上升到人性刻画的阶段。

    一个人,首先是人,然后是美国人,再之后才是北方人、南方人、美国黑人。

    近些年来,美国拍摄了不少反映南北战争的影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除了《光荣战役》和《冷山》这些公认的经典,还有两部片子亦具有相当的可观性:《盖茨堡之役》和《众神与将军》。

    好莱坞现在老拍“史诗巨作”,结果看来看去却发现,叫一万个人跑到广场上打架就叫“史诗”,坐上飞机飞到空中转一圈就叫“大场面”,男女走在一块必定接吻就叫“爱情悲剧”,敌人的子弹如蜜蜂群般飞来时主角居然还有空去聊天讲大道理就叫“人性光辉”,BOSS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摆酷浪费时间最后被主角反过来干掉就叫“精神”……
    于是乎现在,无论好莱坞的还是国产的,每当我听到“史诗巨作”时,总会免不了感到鸡毛皮刺刺,立马避退三千舍。

    可是,《盖茨堡之役》和《众神与将军》的出现,却让我着实一回感受到了真正史诗之作的魅力。
    这两部片子其实是改编自“美国内战三部曲”,剩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终极衡量》,目前还在拍摄中,估计2010年会上映。

    “任何人去评价一群人都是片面的,你一次只能评价一个人。”
    以上这句话,来自《盖茨堡》,说的是对黑人的看法,但也适用于美国的北方人和南方人。
    史书总喜欢简单地将这场战争中的人,片面地划分为南派或北派,但实际上,南方人有亲人在北方,北方人也有亲人在南方,《盖茨堡》一片里就揭示了,南北战争中存在过亲人朋友因效力于不同军队,结果挥戈相向的悲剧。
    还有就是历史上,并非所有的南方人都支持奴隶制,相反北方倒也有不少显贵之人拥有庄园、并养着一大堆奴隶,比如“某个”北方的常胜将军就是其一。
    正当我们中国的砖家们在“爱憎分明”地评价美国人的内战时,美国人自己却已经在认真地思考这场内战换来的得失,在美国人看来,南方亦有不少人是发自内心想保卫他们的家园的,他们只是不愿接受北方军的统治。
    简单对南北战争作出评价、以一个概述去衡量南北双方所有人,本身就只是以偏概全而已。在灾难面对,暴风雪绝不会因你信仰共产主义而优待你,子弹亦不会因为你供奉资本主义而赐予你金刚不坏之身。

    《众神与将军》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战火停歇之时,有个南方士兵闲着无聊,就与对面的北方士兵搭起话来,结果处在远方时,两人彼此戏谑、嘲讽对方的价值观,可相互靠近时,却又相视无语。最后,两人送给对方一点东西,然后一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阵营里。
    因为离得太远了,不了解敌人,所以觉得“敌人不是人”,只是一个应该被歼灭的对象,可是靠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所谓的“敌人”,不过是一个意识形态与自己不相同的活人。

    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是这些影片共同的特点。还有,就是影片里的角色,都很人性化。这两部影片对人性的高度还原,完全不亚于《帝国的毁灭》和《从海底出击》。
    人性化并不等于美化。所谓的美化,是指为南方的奴隶主制度擦粉、辩护、翻案、吹嘘其合理性。而人性化,则是将南方人士重新还原为普通人,展现他们的七情六欲,而不是将其片面地塑造成三头六臂的妖魔鬼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他们的价值观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是一句废话,但许多废话都是真理。也许南方人是恶魔,可一味地谴责恶魔,而不去思考恶魔形成的过程,那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众神与将军》第一场战役结束后,当北方军的演讲人念出“相比较之下,你们的牺牲人数更少一些”时,没有一个北方士兵感到兴奋,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他们清楚地、痛心地感觉到,那些与自己相处多年的朋友们,在炮火中转眼之间就消逝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不会再与他们说话,不会再与他们一起生活。他们是一群生命,是活着的人,但在政治家和史学家眼里,只是数字而已,当这个数字的减少速度低于敌方时,就是胜利,就应该吹捧,高于敌方时,则只是被“感慨一番”而已,然后高喊几句漂亮口号,自然会有人继承他们的“不朽遗志”。

    除了对生命的思考,两部影片还将这一人性的反思延伸到了政治领域,以及战争的残酷。

    首先,许多南北战争电影在批判南方的奴隶制的同时,也不避讳北军真实存在过的抢掠民宅的暴行,而北方劳工的境遇,恐怕并不比南方黑奴好多少。但总的来说,北方军队还是更有资格自称代表“正义”
    可是,黑白却不总是那么分明,更多时候人们总是处在灰色地带,只不过北方军民比较偏白,南方军民比较偏黑。
    如果说政府是“父母”的话,那么国民则是“子女”,因此“父母”只要打着一个“为子女着想”的旗号,就可以赢得“子女”的支持——不管这个“支持”,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盖茨堡》中有个情节是一个北方军官向士兵讲述战争的目的,解放黑奴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一般而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听众们大受感染,纷纷挥手请缨参战,但导演却没有这么处理,他只是让军官讲完话后,默默地走开了,留下了一群正在思考的听众。
    那些听众,就是缅因的北方士兵,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他们认为同缅因州所签订的从军协议已经到期,理应回家退出战争,根本顾不上什么解放者的崇高使命。最后出于上校的恳求才重返战场,并且在战斗中证明了他们不是懦夫。而被俘南军士兵的一席话也说明战争并不象宣传的那样简单,试问谁能不为自己的家园而战?——即使他身着南军制服。在这里,他己不单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叛军,而是一个保卫家园的战士。”

    也许在某些文人墨客看来,北方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在美国人民的眼中,北方军在这场无情的战争中,失去了无数的战友和亲人,流过无数次的血和泪,抛下了父母和子女,当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后,得到的,仅仅是在史书里写上“胜利”二字,以及无聊文人们的歌功颂德,此外无它,可实际上战争带来他们的心灵创伤却数之不尽,南方军亦是如此,普通老百姓和黑人更是如此。
    当东条英机舒舒服服地坐在桌子前写下几句蹩脚的歪诗,然后再喊上一句“武运长入”时,当小不死用一大堆漂亮的爱国口号鼓励别人去为他送死时,当魏巍、张宏志这些御用文人之流在撰写一篇篇华丽的马屁大作时,他们是否曾体验过战争最前线的残酷?他们是否曾感受到子弹飞来的那一刻,生命即将消逝的绝望?他们是否感受到长期在外扎营的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任何一场战争,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余下的就不过是“有效率地杀人”而已。
    我并没有因为看了这两部影片,而重新认为南方军就代表了正义,正如《众神与将军》里所说的,南方人追求自由,是可理解的,但如果将这种自由,建立在黑人的痛苦上,那就是错误的。然而,这两部影片,促使我更加平静地去看待这些历史。
    这只是两部客观的影片,两部近乎伟大的影片——我很少使用“伟大”这两个空虚的字眼。

    期待“内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附1:两个敏感问题……

    其一:关于“成王败寇”

    相信很多看了美国内战片的国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内战来,并思考为什么美国人能够如此深刻、真诚地去反思内战给全体美国人带来的伤痛,而中国人却不能呢?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何况是对战争的思考。
    德国人认真地反思二战,赢得了世人的称赞,但实际上德国人的反思道路是很曲折、很漫长的,而并非一开始就能像现在这样全面地去反思二战。战争结束后,德国人开始时是不甘失败,接着是勉强认罪,再接着是摇摆不定、感到迷茫,然后是开始片面地反思、将所有责任怪罪到纳粹身上,再之后是意识到战争不是单独由希特勒发起的,到了现在,德国人民的反思可以说已经日渐成熟化,不再简单地谴责,也不为自己作辩护,而有着更为全面的思考。近几年的一些德国二战电影,如《过客》、《浪潮》等,则将这种反思升华为对人性的探索。而数十年前的德国人,是拍不出这样有意义的片子的。
    只要时机成熟,那么反思的时刻也会跟着到来。韩国佬也是在金大中访问北朝鲜后,才开始让朝鲜军以比较正面的形象在电影中出现。美国人能够反思南北战争,是因为美国拥有反思的资本,而《盖茨堡》、《光荣》等影片的出现,则反映了美国人在“这一方面”的反思日益成熟化。
    反思内战,对目前的中国而言,是一种奢侈,原因不必多讲了。

    其二:关于美国人的自由价值观

    美国人的民主、自由、客观、公正,只属于白人内部,有时也属于黑人,但很多时候并不属于黄种人和印地安人,直到今天,美国影视作品中妖魔化中国人、丑化印地安人的印象依然随处可见。而在批判中国的弊端上,美国媒体从来不会手软——尽管西方列强先是依靠铁血殖民主义强盛起来,然后才高喊“人权”。
    黑人能够获得美国主流社会一定的尊重,是黑人自己争取来的,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但团结一致,马丁·路德·金,只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
    相比之下,华人在美国社会争取权益时,很多时候只是单枪匹马,而且还经常闹窝里斗。华人圈里没有马丁·路德·金。
    美国也有反映黄种人受到歧视的影视作品,这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李小龙,在他出名之前,许多美国影视里的华人,无非都是些猥琐、丑陋、疏着辫子、面黄肌瘦的病夫而已。
    李小龙能够在外国受到尊重,并不止是他的功夫。可惜,国人不会利用李小龙所创造的条件,直到今天,外国人对李小龙的敬重,也只停止在对李小龙本人身上,华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形象获得改善。

    除了种族歧视,美国人也善于玩双重标准,他们指责中国人对XI-ZANG的“暴政”,把打赖吹嘘成“自由民主斗士”,毫不吝啬地给打赖颁发一大堆奖章,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他们自己是如何处理弗吉尼亚的独立问题的。有些中国网友很聪明,把这些存在的事实搬出来反驳美国人,可是,任何一个政府,只想让本国人听到有利于自己的话,美国也不例外,所以中国网友的反驳,自然不会传到美国佬的耳朵里。
    别以为“河蟹法”只是中国才擅长,老外也精得很,日本的小右们前几年就把漫画《国家燃烧》里那段反映南京XXX的情节给“河蟹”掉了。

    有句大道理是说,尊重,是靠自己去争取来的,而不是等待别人施舍。

    中国强盛起来了,中国自会得到想要的尊重,其实比起几十年前,现在的中国要好很多了,阮次山去某些东南亚国家访问时,对方还得派人恭恭敬敬地迎接。只是泰国等周边国家还认为我们很穷,以致中国人去那边做生意时他们竟吓得唯恐避之不及,犹如见到了无赖的乞丐(我的一个亲戚的亲身经历)。
    缺乏交流和自我宣传,也许是偏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国内许多媒体的宣传攻势,只针对本国人。


    我不是哈美帮,也不是仇美派,但我对美国始终谈不上有多大好感,原因倒不是什么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之类,这些都离我很遥远,我只能从书本上看到这些,而书本上的观点往往很片面,对于追求“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我来说,这些书籍不利于我了解美国。
    真正使我对美国产生反感的,还是来源于1999年美军轰炸我国大使馆的事,那时我的家乡还暴发了反美YOU行,记得当时,我的反美情绪可谓达到了极限。
    但是,我没少接触过美国人的东西,尤其是影视作品,从小时候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到那些得奖无数的“美国大片”,我都数不清到底看过多少了,如果说美国人的价值观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的话,那纯属扯淡。
    因此,我可以说始终是保持着距离去看待美国,避免自己对其过于献媚,或者过于盲目仇视。
    至于像战史沙龙上某些霉粉所摆出的“爹亲娘亲不如美国人亲”的姿态,只让我感到恶心。

    无论如何,反思是有意义的,反思万岁,感谢老美拍出了这些好片子:《盖茨堡》、《众神与将军》、《细细的红线》、《纽伦堡大审判(特别版)》、《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


    附2:美国经典南北战争影片

    内战三部曲1:《众神与将军》
    内战三部曲2:《葛底士堡(盖茨堡之役)》
    (内战三部曲3《终极衡量》拍摄中)
    《光荣战役Glory》
    《乱世佳人(飘)》
    《冷山》
    《与魔鬼同骑》
    《南北乱世情》

 6 ) 史上最精彩的美国南北战争电影《盖茨堡战役》

老K观点:

好电影很多是超过2个小时的,那这部4个半小时的《盖茨堡战役》就是好电影加倍了,哈哈。

■前装枪盖茨堡战役发生在1863年,正处于步枪出世500年来,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前装枪之历史行将结束的时候,尽管1860年美国首先发明了连珠枪,但是这种后装枪的实际应用却是盖茨堡战役之后,是在1877年,土耳其军队用3万支连珠枪快速射击,使俄军阵亡逾3万人。所以在电影《盖茨堡战役》中,参战的十多万南北士兵还是得用探条把弹丸塞进枪筒里,这种前装枪除了装弹麻烦外,枪弹的射速和出膛的硝烟效果也都有其特点,这在影片中展现的很好。

影片把士兵拿枪的姿势拍的很漂亮。

■士兵的竖立扛枪方式感觉很危险,比如这个镜头,后排士兵被炮火炸的飞起来并向前排士兵落下,感觉插在刺刀上的机会比较大。

■炮兵

自己的火炮离己方士兵很近,发射时士兵不得不全部卧倒。

冒着炮火前进的南军,悲壮!

■其他精彩画面

■精彩画面之二,有点油画的感觉

这个战役相关的油画也都很精彩!WIKI上的油画。

■士兵肩章的方向

这样前后放置的肩章比较不科学,主要是从一个角度看不全肩章的内容,旋转90度和肩膀走向平行的排列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全肩章,似乎现在大部分国家军队的肩章都是和肩膀平行的。例如作为团副指挥的张伯伦的这个肩章,从正面看不全是几颗星。张伯伦本人历史照片局部。

■敬礼的姿势

这个军礼有点像古罗马,不过古罗马是握拳平击左胸,和上面截图中伸展手掌还是有区别的,电影中的这个行礼也是持长枪军礼的一种,持长枪军礼简称持枪礼,在世界各国军代近现代化后基本大同小异,只有细节上的区别。抗战时期八路军士兵向聂荣臻行持枪礼。

■南军的旗帜,十三颗星代表反叛的南部十三个州。

■战鼓除了正处历史交替的前装枪,这种和士兵一起排排被枪毙的战鼓队估计也是历史绝唱了,一看到战场上这样的战鼓手就有一种很悲壮的感觉。

■摄影之美 考究精致的摄影在本片中可以多次看到。

■角色和演员几个主演相当精彩!

约书亚·劳伦斯·张伯伦 。

历史上的朗斯特里特将军。

历史上的李将军。

配角也很精彩!

就连这个只有一个镜头的老号手都令老K过目不忘。

■战役结果和影片拍摄地 南北军超过53000人在战役中死去,而整个南北战争在盖茨堡战役2年后才彻底结束。

影片是在盖茨堡国家军事公园拍摄的。

■原著小说三部曲小说原著作者是Michael Shaara和Jeff Shaara父子,小说是三部曲,分别是《众神与将军》、《杀戮天使》、《最终战役》。三部曲英文原版小说封面。

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杀戮天使》英文原版封面。

小说的前两部已经拍成长篇电影,本贴介绍的电影是根据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杀戮天使》拍成的《盖兹堡战役》,电影最初的片名就是小说的原名“The Killer Angels” 杀戮天使,小说第三部的《最终战役》听说过有拍摄计划,但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小说的中文简体版目前只看到有译林的《决战葛底斯堡》,翻译自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杀手天使》,2013初版定价38元,2015再版换个封面就52元了,看来老K收的初版已经自动保值了,呵呵。这部中文版有个明显的缺点,没有相应的作战地图,不知道原版有没有。

资料来自豆瓣

■电影配乐精彩!由曾创作出《最后一个莫希干人》的配乐名家Randy Edelman操刀。

OST封面,来自VeryCD

■其他时光网语:因为影片长达4个多小时,所以影院只能一天上映两场,但即便如此,本片依然成为票房榜中的Top10。时光网没说是哪个定义或哪个地区范围的票房榜前十,但是对于一部一天只可以翻台两次的长片,能有任何一个票房上的突出成绩都实属不易,老K也是纳闷,这样一部描写美国人自己窝里斗的,被誉为影史上最伟大战争片之一的酷片,票房也是不错,但却没有获得美国奥斯卡的任何提名,在老美自己的IMDb上也只有7.7的得分,参与投票的人数才两万多,这与一般有影响的美国大片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票数也是反差巨明显,莫非美国人也不愿意自揭疮疤?资料来自IMDb。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IMDb上参与每部电影投票的基本是非美观众要比美国的多,因为IMDb是面向全世界吗,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非美参与投票的要比美国的多,只是很多时候非美电影的美国投票数的绝对值过少,似乎可以佐证一下美国人对非美电影的忽视,这个之前老K论证过。不过这部《盖茨堡战役》的投票数是美国投的比非美的多了,而且还是多了很多,这就令老K对这片7.7的得分更加困惑了,片好题材还重大,票房也好,从投票数上看老美也重视,可为啥8分都还没到呢?有点儿费解。资料来自IMDb。

■电影《盖茨堡战役》的观影建议这片如果感兴趣想看的话,最好选择画面素质较高的版本看,最佳选择当然是在电影院看,还得是千席以上的大厅、大银幕的那种,退而求其次就是蓝光版了,显示器最好是FULL HD的,尺寸越大越好,这样才能从质感的层面淋漓尽致的体验影片的精彩,最好不要从网上随随便便的看流媒体,那样的话就是暴殓天物啊。 资料来自豆瓣。

~战役结束~

精彩回复摘抄:

风正一帆悬

关于前装枪处,硝烟效果并非前装式线膛枪独有。在无烟火药应用于装药之前,战场硝烟一直存在。

火炮距离己方士兵的问题,前装滑膛的加农炮弹道平直,但是士兵卧倒并不是为了躲避己方炮火为主要目的(南军的炮兵在己方步兵行军时是停火的)。而是以没有加高到胸墙高度的石墙为掩护,准备应对南军步兵的徐进射击和最终的冲锋。

最后,美国内战仍然是敏感因素。尽管说已经过去了将近160年,但邦联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仍然大有人在。我在拜访堪萨斯和阿拉巴马的农场主时,其家中都悬挂有邦联旗帜。在西点军校的内战纪念碑处,讲解员也说过“任何关于内战的话题被抛出来公开讨论,总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但我们知道一点——就像纪念碑里炮口冲天嵌入的火炮一样——我们永远不要再进行内战了。”而美国人本身对于美国自己的历史的了解,虽然教育上有,但一如任何国家的学校历史教育一样,大部分人仅仅是为了绩点而学,了解的人有限,感兴趣于一部作品的更是如此。在纽约和波士顿的美国国家公园景点(西奥多罗斯福故居和邦克山纪念碑),讲解员都曾跟我感叹过,真正有一大堆问题(question list)的参观者往往是外国人而不是美国人。

老K回复:

借用一下,纪念碑前真正有一大堆问题(question list)的参观者往往是外国人而不是本国人。

 短评

四个多小时.我略掉中间一半的时间.或许导演要述个完整的.就电影来说就算是史诗也不要那么久.

8分钟前
  • 古鼓北宸-🌧️
  • 推荐

空有史诗的野心,却无史诗的气场——但至少展示了什么是有礼节的战争,南北破裂但永恒的兄弟情谊让人动容

10分钟前
  • 安魂
  • 推荐

2004/1,New Haven,下载

14分钟前
  • 鸟甲
  • 推荐

战争的漫长与残酷、荣耀与关怀,还有那种最真实的无人掌控全局的战争不确定性都拍出来了,关于内战缘起表达得也很平衡,可以说很客观,州权利与联邦权利的对抗这场战争过后也没能取得平衡,但我们不能抹杀历史。这场战役是内战的转折,但它没有提供一个非黑即白的历史观,反观当下美国抗议的过火行为,只能感叹某种倒退。

16分钟前
  • i小筑
  • 力荐

美国人用一次“关税战争”完成了殖民地独立建国(法兰西两肋插刀力扛英国间接导致王朝覆灭),用另一次“关税战争”达成了国家统一并确立了“普世价值”的核心主旨,其实转化过来和中华大地上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非常相似的,只是他们又多了个自由之精神和信仰之坚持(民有、民治、民享),体现在具体事物上可以参看“葛底斯堡阵亡将士公墓”,南北双方的阵亡将士获得了同等对待,幸存者在战后也未遭受大规模大清洗运动的迫害(对比超级大佬托洛茨基被暗杀,"红军拿破仑"图哈切夫斯基被枪决等)。影片的视角很客观,并未偏向于哪一方,比起天朝的量产钢铁侠横扫一切全无敌的大型团体操表演要客观许多。在“爱憎分明”的“仇恨教育”的引导和灌输之下,许多人连自由(自主)思想的能力都失去了,这个才是真·悲催。

19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这部片的名气很大呢,怎么会看的人这么少。个人看的版本是148分钟,和公映版比几乎是剪掉了一半的剧情。有点地方叙述模糊不清,分辨南北军都不太容易

24分钟前
  • 阿素喇
  • 推荐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28分钟前
  • 看我的手势
  • 力荐

4个半小时再次突破单部影片观看时长记录。总体故事性稍偏弱,有点纪录的风格,能做到公正客观从双方各自视角来描绘人物还是非常难得的。南北战争中共有75万士兵死亡,远超二战中美军阵亡人数,许多前晚还一起喝酒的好兄弟,转眼就成了敌对阵营在战场相见。影片对于战争双方都给予了同样的描绘和尊重,这也是美国人对于这场内战的态度,战后南军的罗伯特李将军也依然受到优待和尊崇。至少在对待内战的态度上,美国人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

33分钟前
  • 传说北美狗鱼
  • 推荐

线列战术时代的最后一场大型排队枪毙,南方人说我们要捍卫生活方式的自由,北方人说我们要捍卫黑人的自由。

34分钟前
  • 曼特宁
  • 力荐

看了一个多小时,才分清楚大胡子们;原来冲锋号和熄灯号都是美国人弄出来的;Lee感觉很业余,Longstreeet很牛逼。

36分钟前
  • BURN·E
  • 推荐

9分。4个半小时。史诗作品,豪迈配乐,气势细节都很棒。片中不乏哲理性台词,或激动人心或耐人寻味。这场战争双方各自坚守自己的信念,参战的军兵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和贫民。博弈双方又不乏兄弟好友,这就是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无法忽视的胡子,片中的胡子真是千奇百怪各有特色。

39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罗伯特·李,率领“叛军”反抗联邦的败军之将——"perhaps the most beloved general in American history"

43分钟前
  • 弗雷泽
  • 推荐

电影很长,花了几个晚上才看完,不过还是值得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描写南军和北军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46分钟前
  • 天兵
  • 推荐

7.0 【271min】看了一个月。更多以南军视角描绘战争,以歌颂的方式刻画南军将士或许是属于南北战争的主旋律,渲染战役重头戏皮克特冲锋这一悲壮的大失败调动观众的悲悯之情,在这场看起来只要最高指挥官不一意孤行就能避免的集体自杀之前甚至不忍心看下去,但是真到战争场景,场面却并非很有感染力,或许是十九世纪的作战方式辜负了电影,然而突然想到苏联《战争与和平》,又觉得还是水平不行。而文戏则是以一种后知的视角回望,甚至台词都明显如后来人所写的而非当时人口中应说的,最过分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激起你感情波澜的配乐,规模甚至不逊于战役本身,太让人厌烦了。

48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表演场面都是史诗级的。 影片闪现着人性的光辉,反正坏的一面,完全看不到... 美国人也是很会掩饰啊... 算你牛

49分钟前
  • bugz
  • 力荐

比起《众神与将军》一口气讲五场战役而言,这部只讲一场战役,对于战略战术目讲述更为详细。战争的愚蠢以及挥枪向故友同胞的无奈展现的也更深刻。遭遇战,小园顶战役,皮克特冲锋三场战役拍摄的非常细致壮观。那个时代火器不发达只能靠命堆胜利也挺残酷的,但那个时候好歹可以拉司令一起感受命运无常,现在就只能自己当炮灰了。被过分寄托期待并且确实有改变别人命运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幸福的事,选择很多,但正确的只有一个,能承担失败的打击并重新奋起真的很难,这也是李将军即便是败军之将也被尊崇的原因之一吧。现在恐怕也不能拍对畜奴的南军有客观同情的片子了,真不希望以后美国讲南北战争也只说是为了解放黑奴,那样太悲哀了。之前太忙断续花了几天才看完,其实应该是泡茶吃点心,静静的抽几个小时认真看的,希望未来有这个机会重温。

53分钟前
  • 豆友189957096
  • 力荐

美国内战主旋律片,太长了 ,制作还算精良吧!

57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剧情上紧接着《众神与将军》,葛底斯堡南方联盟军和北方联邦军的大会战,罗伯特·李太有范

1小时前
  • 悲哀的亡灵
  • 力荐

270min的加长版,比起《众神与将军》里的几次战役,对葛底士堡的战役背景熟悉得多,不知不觉间竟然完整看下来了。 也许是美国史上动用志愿群众演员最多的一部电影,虽然组织调度起来困难,场面难免显得有些混乱,可这排队枪毙的效果还是CG来得有质感的多。史实还原高,可惜对北军高层的描写太少,8分。

1小时前
  • 子安
  • 力荐

节奏很好,虽长达4个多小时,但不觉无聊,并不避讳战争的血腥残酷,也不吝于表现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视角并不只偏于北方,事实上对邦联的正面描绘更多,当你看到众人激动地向李将军欢呼握手和请战,很难不为此动容。甚至我觉得拍得更好的是文戏,从士兵到将军,无不体现出南军的家园归属感(强调为弗吉尼亚而战,反感外部势力左右弗吉尼亚),也体现出北军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我觉得太过理想化,电影中对军官与士兵关系的描写也非常理想化,南北都如此,南军尤甚,我觉得开头那段逃兵体现出的隔阂可能更符合当时战场实际),而这种观念的巨大鸿沟甚至影响到了今天。虽然电影中每每感慨同室操戈,但不同理念又紧密联系的人,不是最为彼此恨之入骨了么。

1小时前
  • 雪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