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

HD

主演:容中尔甲,尼玛颂宋,赛却加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藏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拉姜色 剧照 NO.1阿拉姜色 剧照 NO.2阿拉姜色 剧照 NO.3阿拉姜色 剧照 NO.4阿拉姜色 剧照 NO.5阿拉姜色 剧照 NO.6阿拉姜色 剧照 NO.13阿拉姜色 剧照 NO.14阿拉姜色 剧照 NO.15阿拉姜色 剧照 NO.16阿拉姜色 剧照 NO.17阿拉姜色 剧照 NO.18阿拉姜色 剧照 NO.19阿拉姜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伤痛是一个值,往往落在善良人身上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11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阿拉姜色》是在今年上海电影节获得广泛好评并抱回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奖的热点电影,即便排片不大,不密,依然在近期颇受关注,并获得挑剔的男性影评人群体的肯定。它感动人们的,一定不是五体投地磕头去拉萨的信仰心,而是普通人的情感,感动在磕头之外,又不能脱离磕头,即故事既探入普适性人情微妙处,又发轫于藏族的特殊文化。

“阿拉姜色”是藏语音译,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大概是男女主角罗尔基和俄玛吃饭喝酒时唱的那首藏族民歌。这种情调,加上从头至尾的伤感配乐,奠定了平静、忧伤甚至粘稠的电影氛围。故事从俄玛清晨的哭泣开始,罗尔基不知她的梦,也不知她的秘密,但他至少能从“煨个擦擦”这种藏族祭奠死者的小仪式中猜测妻子的心事,并追溯到妻子隐瞒的绝症秘密,大叔憨厚,但不傻。但妻子亲口讲出,她磕头上路去拉萨朝拜,只是为了圆死去的前夫托来的梦,临死也要嘱托他让孩子带着他爹的擦擦做的书包——即作为个体的信物——去拉萨,大叔遭受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

于是我们非常理解他听说妻子执意“死在路上”的缘由是她对前夫的爱之后那种妒嫉、失望,也理解他听寺庙里的和尚说,两夫妻一起升天,命真好,之后,不甘心地把照片撕成两半,分别贴在墙上。孩子把照片拼回来随身带着,他惊愕地发现自己在这个三口之家永远处于局外第四人的位置。妻子爱的是前夫,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妻子的错,孩子爱的是亲生父母,不爱这个后爹,更不是孩子的错。如果爱之伤是一个恒定值,总是需要一个人承受,那么善良的罗尔基就是那个注定受苦的人。

人一陷入这种局面,往往会叹息命运。下一步,就是信仰。无论是完成他所爱的俄玛随前夫的亡灵、磕头去拉萨这个遗愿,还是化解痛失所爱的悲伤,甚至与极少见面的继子建立相依为命的新关系,他都只能选择在这种关于信仰的仪式中体验过程,获取心灵平静和活下去的动力。结尾处,目的地拉萨胜利在望,罗尔基与继子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即“我懂你的伤痛与情感,你的心里从未有过我,但我要陪伴在你身边,你是自由的”。由此,他也终于能含泪接受“人家”两夫妻一起升天的冥冥之意。

大叔的泪,也为你我他而流,这不就是我们在爱中的处境吗?

 2 ) 阿拉姜色:一壶不上头不口干的青稞美酒

因为做了一个梦,俄玛(尼玛颂宋饰)从哭泣中醒来,丈夫罗尔基(容中尔甲饰)被吵醒后,埋怨妻子俄玛。这是开片的第一个镜头,也是一个长镜头。摄影机用固定视角静静地注视着从睡梦中醒来的夫妻,让观众为此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俄玛哭的如此伤心。

俄玛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我们无从得知,她坐在走廊阴影里的剪影,留下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回家的路上,俄玛告诉罗尔基,她决定去拉萨朝圣。

藏族题材电影《阿拉姜色》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道德、信仰与责任的故事。去拉萨朝圣本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叩长头要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煎熬,但却能获得巨大的福报。俄玛拜别亲人,在两位驴友的陪伴下,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朝圣之旅。

俄玛心中深藏着一个秘密,与丈夫罗尔基结婚六年,她一直深受其扰。在漫长的朝圣之旅中,他们相继以不同的方式解决了双方在夫妻情感之中形成的爱与道德、责任与信仰交织的困惑,也得到了肉体与心灵的升华。

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和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都涉及到朝圣题材,《冈仁波齐》讲得是怎么朝圣,《阿拉姜色》讲得是为什么要朝圣,这是两部影片在故事出发点上的根本不同。《阿拉姜色》投资不到1000万,在制作成本上比《冈仁波齐》少了300万。歌手出身的出品人容中尔甲,在《阿拉姜色》中献出了自己的大荧幕首秀,作为一名业余演员,演技完爆同期上映的电影《宝贝儿》女主角——专业演员杨幂。影片的故事缘起容中尔甲认识的一位去世的老人,容中尔甲将老人的故事讲给松太加,后来就有了《阿拉姜色》的剧本。松太加谦虚的给自己的影片打了60的及格分,但事实证明,这部电影的水准绝对在同题材电影《冈仁波齐》之上。

影片的故事简单而富有感染力,导演松太加去掉了所有起伏跌宕的戏剧安排,只留下爱与道德、责任与信仰交织的人物情感。前半段展示信仰下的夫妻感情状态,俄玛在将死之时向丈夫道出了尘封多年的秘密,得到了解脱,将信仰和责任交给了儿子诺尔吾(赛却加饰)与丈夫罗尔基。后半段则是讲述继父子关系的变化以及人物对信仰的坚持,继父罗尔基明白了继子诺尔吾之所以顽劣,是因为自己当年在娶俄玛时不愿接纳诺尔吾的缘故,继子诺尔吾感受到了继父态度的转变,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抛下过往的隔阂,走向了彼此交流与接纳的和解之路,也走上了爱与信仰并举的朝圣之路。

松太加作为一名美术出身的导演,不仅是一位好摄影师,同时具有极高的编剧水准,这一点,在同族出身的几位导演中似乎是最全面的。松太加喜欢用长镜头,但他的长镜头毫不枯燥,也未曾有刻意卖弄之嫌,总是在气氛恰到好处的时候切入下一个镜头。松太加担任过摄影指导,对摄影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加上新近崛起灵气四溢的摄影指导王维华的加持,本片的画面极具看点。

《阿拉姜色》这个片名听起来文艺的要命,但事实并非如此。阿拉姜色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请您干了这杯美酒”,也是嘉绒藏区一首有名的祝酒歌。影片中,这首歌唱了两次,第一次是诺尔吾被罗尔基揪着耳朵拎起来的那天,晚上三个人围着一小堆篝火,罗尔基捡起了一块石头当做酒杯,唱起了阿拉姜色这首歌,俄玛附和罗尔基一起唱着哄儿子,同时也是罗尔基向诺尔吾示好的声音。第二次阿拉姜色再响起时,却只剩罗尔基和诺尔吾二人。这时候依然没有酒和酒杯,甚至唯一维系他俩关系的妻子俄玛也已经死去。但此时二人已经冰释前嫌,他们的心紧紧依靠在一起,相互依偎着取暖。

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好的一场戏是在影片的结尾,父子俩于拉萨城外休息几日后,在吉祥日清洁身体,准备入城朝圣。好奇的小毛驴用嘴撕开了诺尔吾的背包,罗尔基斥退了小毛驴,也发现了在妻子俄玛留下的“擦擦”盒中,被诺尔吾粘在一起的父母照片,那张照片原本被罗尔基撕开后贴在了给妻子做法事的庙里。诺尔吾的秘密被继父发现,他对罗尔基说,他不想自己的父母分开。罗尔基突然理解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站起身继续给诺尔吾剪头发并且告诉他,等朝拜之后,把俄玛和她前夫的照片贴在甘丹,电影到这里结束。

故事结尾干净而利落,导演没有再继续交代之后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罗尔基真正接纳了这个曾经想要和母亲俄玛一起跟着自己生活的孩子诺尔吾,完成了妻子,事实上也是自己的朝圣之路;诺尔吾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帮她走完了朝圣之路,二人都得到了救赎。

《阿拉姜色》虽然是一部小众影片,但它绝无拒观众于门外的意思。如果你真的喜欢电影,那不妨留出30元的预算,花上109分钟的时间,喝一壶有关爱与道德、责任与信仰的美酒吧。

 3 ) 如父如子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阿拉姜色》是一首传唱在康巴地区的藏语祝酒歌,也叫《阿拉呛色》、《阿拉呛色儿》、《阿拉羌色》等。

祝酒歌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海内外,大多以衷肠之歌,应和美酒,表达欢迎远方来客的情绪感受。不仅是藏族,像蒙古族和彝族都有祝酒歌流传。作为一首当地祝酒歌,阿拉姜色对不善表达情感的电影主人公来说,更是起到了抒发内心的作用。

电影海报

男主演容中尔甲,是出生于四川阿坝州的一名藏族歌手。上大学以前,成长记忆中,总能在中巴车上,听他唱《神奇的九寨》之类的歌曲大碟。声音亢亮,山高水长。不过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机会去过阿坝州和九寨沟。可以想见的美好景象,只能寄身在歌声之中,祝愿着远方的朋友,赶紧出发。

这次的藏语电影,出走青海的安多藏区,由川西的康巴出发,目的地还是拉萨。电影画面温润,颜色饱和,主题曲情感充盈,《阿拉姜色》与之前藏语电影的地理背景,有着一眼可见的显著不同。

它被描述为“一百块钱可以回去”的地方,更靠近汉民族的农耕文明。

容中尔甲

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血缘命题的世俗情感。你不用惊讶,从日本的是枝裕和,到香港的年轻导演,不同国家地域下的人类家族,一直在重复演绎相似的聚散离合。

相比松太加前作《河》里讨人喜欢的“小周迅”,这次的小孩,面目并不亲爱。还有一句台词提及,他在学校总是跟人打架,犟得一副愠容,眼神是那种被抛弃的愤怒。他第一次出场,躲在门后不见人,我还以为,这个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

帐篷内

这个世界怎么不欠他?

这个世界欠他很多。孩子是为了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但许多父母,根本却没有准备好。《阿拉姜色》的认同障碍,同样会发生在东边世界。

不待见妻子带来的儿子,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参与一个孩子在失去亲生父亲以后心理建设的状况,这也是困扰无数现代都市家庭的难题。这个康巴汉子,自然也是不太懂。

电影说的,是需要时间,放下亏欠与偿还,他们彼此都需要的,是互相陪伴,走在路上的时间。《阿拉姜色》把心灵鸡汤化的人生道理,脚踏实地,化为了一条让人望而却步的漫长道路。

后来,在看到拉萨时,小孩已是衣衫褴褛,长发蔽目。之前埋下的买剪刀细节,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类似小处着笔,电影还有很多。

在路上

有人因小朋友角色,批评了《阿拉姜色》,但包括容中尔甲的小心眼、舅舅的直性子等一类呈现,反倒更见真实——

他们是有性格缺憾,活生生的普通人类呀。

想要朝圣的妻子,只因一个遗愿,就想去实现。她的做法,对被抛下的丈夫和儿子,显然都不太公平。她一旦上路,背后的家庭就失去了运转能力。

《阿拉姜色》没有表现这个家庭的过往矛盾,但在舅舅对待外甥的手段招数上,不难理解孩子的叛逆、反抗与愤恨由来。

经过《冈仁波齐》的票房发酵,藏民转山磕长头被放在了一个崇高的位置上,经过提纯想象,有如一帮钢铁意志、百折不饶的圣人。而《阿拉姜色》所透露的是,那些完成朝圣的,并不是被幻想的完人,而是带有一己心愿、私情未了的平凡人。

容中尔甲哀悼亡妻,却一番情感拉锯,把妻子跟前夫的合影撕掉,分贴在了墙上。藏语电影的老熟脸金巴,好像轮回一般出现,这次扮演的,是路上的热心人——

“兄弟,不用多说了,以前我也不理解父亲……”

原来人生真有一个阶段,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是不会听的。

父与子

前往拉萨的漫长路程,就如同偶遇,被带上路的小驴。人与人的情感,在这两个男人之间,无法用准确、妥当和理性的言语,去进行沟通——甚至根本是无法出口。因为有了小驴的加入,孩子与之建立感性的情感,并很快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同时又需要什么。

这个过程中,《阿拉姜色》既有表现小孩子的成长,也有较为隐秘的,关于大人的成长。容中尔甲终于习惯,并承担了一个父亲的应有角色——他一直渴望却未能实现的人生责任。行走千里,超越了血缘。

电影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磕长头去拉萨的路,有环境的艰险和突如其来的病痛与死亡,却也强化了人的情感信任与意志达成。

两个男人走上了路,一个失去了妻子,一个失去了母亲。他们因为同一个人,决定去往同一个地方,又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他们本是父子。他们最终成为了父子。

这条路,就是人生路。

一条名叫人生的路

 4 ) 母亲死了,母亲不死

期待《阿拉姜色》很久,终于在昨天的路演中看到,导演也亲临现场,和观众做了交流,好奇心和疑问,都得到了满足,一点点心得,也都得到了印证。

已经看过了太多“向外”的,或者“外向”的电影,而导演松太加说,《阿拉姜色》是“向内”的,他的其它电影,也都是“向内”的。不再借着外面的目光打量自己,也不再急于呈现自己身上,那些可以被当做奇观、景观的部分。

奇观和景观,其实也是一种语言,一张名片——我送上你愿意看到的部分,看得懂的部分,作为相见时的善意,但投桃终归是要报李的,人情是要往来的,将心终归要比心,但以自身的奇观取悦对方,多半是没有下落的,那是用对方的语言说话,以对方的眼光打量镜子里的自己,对方未必知道你是否为此扭曲了自己,或者压制了自己最细腻丰盛的部分。在对方的立场上,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所见即所得。

所以不如向内看去,自说自话。《阿拉姜色》就是一次自说自话,但这自说自话,反而获得了最多的理解,最多的尊重。所以说,按照别人的语言说话,本来就是错误的方式。语言传递过程中,有无数的丢失,何况是非母语的传递。

倒不如直接给出眼神,给出表情,呈上生活,呈上最原始的痛苦与哀愁。就像我一个只会《英语900句》的导游朋友,在心惊胆战、刀锋边缘游走一般地带队去了欧洲几十次后,得出一个结论:“人和人交流其实是不需要语言的。”玄妙吗?也不玄妙。

因着自说自话,《阿拉姜色》处处让人意外,却也处处让人心领神会。电影里有藏区的风景,但因为导演把目光引向人的生活,风景消失了,人成为比风景更大的存在;电影里有藏族的风俗,有朝圣和磕长头,但因为导演讲述的是朝圣者的过去现在未来,磕长头也不存在了,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把它用生活中所有那些艰苦的工作、漫长的修行进行替换。

没有了风景和风俗的障碍,没有了奇观和景观的磕绊,我们反而更顺畅地看到了人的心相,也由此看到了风景,看到了风俗。心也在,风景风俗也在,算是双赢。而一开始就起心要让我们看到风景和风俗的,多半是双输。

在这多种意外之中,最意外之处,是女主人公俄玛在故事进行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修行没能帮到她,甚至主角光环也没能帮到她,剩下的漫漫故事,该如何打发?一个在故事中间就死去的主角,还能算做主角吗?

然而故事这才开始,然而俄玛终于获得了比一整个主角生命更漫长的生命。她死了,她却变成了整个故事的结构,作为结构,她结构起了三个人,前夫和现在的丈夫罗尔基,还有她和前夫生下的儿子诺尔吾。

他们因她而汇聚在一起,前夫未完成的心愿,得到了讲述,得到了延续,现任丈夫和儿子的感情,得到了弥合。

她死了,她却变成了整个故事的情感。她选择前夫,她如此惦念前夫,必然是有原因的,他和她有相近的血缘,她选择现在的丈夫,她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和盘托出,原意把自己的心愿交付给他,也必然是有原因的,他和她有日久天长的生活里培育出的血缘。她的儿子,更是和她有血缘的。

这三个男人,因为她的选择,成了有血缘的,他们只要走到了一起,不管他们中间有多少秘密,多少隔阂,最终都会达成谅解,建起情感之桥。

她虽然死了,却以另外的方式,汇入了他们的血液,在他们的记忆、情感、为人处世的方式里活着,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顾忌她、参照她、延续她,接过她递出的线头。诺尔吾给罗尔基冷眼,像是抱怨,却也像是撒娇,诺尔吾已经知道,罗尔基无论如何都会承受他的抱怨。

他的母亲已经在他们两人之间架设了桥梁,正在鼓励他们从两头走向中间。他要显示他小小的不满,但这不满,是迈向桥梁中间的第一步。

罗尔基也最终接过了她递出的线头,迈向了桥梁中间。当他说出“作为男人,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当他给诺尔吾剪头发的时候,他已经接过了教育孩子的任务,也接过了传递她精神的任务。

她始终笼罩着他们。

她甚至让罗尔基、诺尔吾和那头小驴子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她刚刚死去,那头死去母亲的驴子出现了。她死去的时候,诺尔吾似乎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的,但当他遇到那头小驴子的时候,感情却决堤了。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相当常见的一种情形——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但当另外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却被触发了。

移情,投射。

那头不知道自己担当起了如此重任的驴子,也就顺理成章地加入了他们。

她死了,她也成了这三个人和这个故事的精气神。她死在朝圣的路上,她的心愿未竟,是不是接过她的心愿,就成了一个重大的悬疑,重大的选择,接过她的心愿,就等于接过了一次重大的理解,重大的弥合,甚至重大的洗礼。

罗尔基和诺尔吾,面无表情地,接过了这个其实无比重大的任务。风中的绿树,日光下的荒草,静默的黄土墙,因此都有了意义。这是只有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刻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西藏”消失了,却因此变成了更加强大的存在。

有没有抵达拉萨,是不是朝拜了圣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这个故事,在主角死在中途之后,连故事的动机,人物的目的都消失在了接近尾声的地方。但所有的事,却都已经悄悄地、不动声色地完成了。

母亲死了,母亲活着。母亲死了,母亲不死。母亲消失了,母亲永远存在。

 5 ) 生命痛苦,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不了它的复杂性

电影中最感人的不是丈夫罗尔基在俄玛病终前握着她的手留下的眼泪,而是他拿着自己与俄玛的结婚合影在毛胚水泥墙前倒下去的那一刻。如果说前者仍然是一种对死亡这幕悲剧收场自然会到来的悲伤,那么后者则包含痛苦、心酸、怨恨、不解等复杂情绪。罗尔基不知道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样悲苦的命运:想要的孩子流产而亡、爱人在临终前念念不忘前夫、明明对孩子关爱有加为何被报以怨恨……电影抛出了一个关于生命复杂性的难题:因为罗尔基无法理解,只能委屈地痛哭流泪。

在费里尼的《大路》中,有过相似的时刻。藏巴诺在异乡再次听闻熟悉的曲子,那是杰索米娜曾经学会并喜欢吹奏的一段旋律,而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却已消失于人海。藏巴诺蜷缩着身体在海边痛哭的镜头留在了每个观众的记忆中,既是悔恨也是自责……是认识到曾经的生命状态已然消失后感触到的悲恸。这同样关诸生命复杂性的问题,角色无法理解这种复杂性,于是只能诉诸于眼泪。

男人的眼泪,还有什么比这更难得一见呢?还有什么能撼动一位钢铁直男固若金汤的内心,窃取几滴眼泪?什么也不能,只有关于生命自身的神秘和复杂,而这无疑能够与宗教(情感意义上)联系在一起。因为唯有在理智和情感都无法理解生命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求助那个至上的东西,要么将其想象为一个存在的实体,那便是上帝(佛、安拉…),要么将其构想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便是神秘主义。

这是远比简单地表达人性更深刻的东西,它触及了精神的根底,那些平日无法意识到的暗区域,但这又是人与生俱来的。俄玛念念不忘前夫的遗愿,执意前往拉萨朝圣,难道是作为丈夫的罗尔基能理解的?罗尔基不愿诺尔吾到自己家生活,难道是年幼的诺尔吾所能理解的?而罗尔基将俄玛与前夫的合影撕开贴在墙上,诺尔吾也同样理解不了。太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思想和举动;说到底,我们自己的想法,又能理解多少呢。

生命是极其复杂的,太多电影忘记了这一点。《阿拉姜色》将这种复杂性表达了出来,并让它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得到了表现(这是为何电影让人想起《小偷家族》的原因)。结尾,被粘好的照片从盒子里跳出来,这一幕细节既出乎意料,想想又在情理之中。这个设计远比任何交流或解释更能化解情感上的矛盾:无言的感动。东方人不正是以这种方式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语言的残弱无力,语言的虚假。

 6 ) 祝酒歌中去朝圣

一个病重的妻子独自带着心愿踏上了朝圣之旅,丈夫和儿子为爱也加入进朝圣道路中,妻子病逝后,丈夫和儿子继续完成妻子遗留的夙愿,在路途中完成了父子关系的和解,也终于完成了去拉萨的朝圣愿望。 加绒藏语的方言、活佛转经丧礼、弦乐器弹奏犹如天边传来,在藏族文化符号的包裹下,让人物关系冲突变化和亲情的表达有了一些地域性的色彩。朝圣所具有的神性被导演削弱,转而聚焦于人物内心幽微细腻的情感。在朴素的镜头中,人物完成了朝圣的夙愿与自我的和解。 语言的缺少并没有削弱人物的形象,在静默中却用大量的细节堆砌表现出更大的情感张力,冲入湖中的奋不顾身,打着手电在脚底涂药,简单的镜头中暗涌着情感。而影片在父子关系之上又添加以寄养家庭的设定,与《小偷家族》中家庭设置有着相似性,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称谓,但在藏族文化下人物关系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父子关系从撕裂的照片到剪去的头发,形同陌路最后相依为命。小孩在山上看到了布达拉宫,让夙愿得到了完成,也是关系融合的双重圆满。 松太加导演作为藏族人,在创作中一直关注藏区人民的生活表达,电影中融入了大量的藏族元素,片名的直译显露出电影的文化表达倾向,而父亲的形象传递出的是藏族文化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但不同于《冈仁波齐》中的朝圣,有着川藏线自然风光的瑰丽,展现的是朝圣的过程,这部影片的朝圣只是叙事的元素,推动发展却并不着力表现。导演更多的是记录下个体的精神困境和情感纠葛,让心灵去朝圣。 祝酒歌成为影片沉郁风格下的一抹亮色,却又埋下了浓厚的怅惘。俄玛将病情与对前夫的思念藏匿于朝圣的夙愿,罗尔基把生活的困顿和纠葛连同酒一同吞入腹中,诺尔吾用叛逆掩藏情感缺失的失落,而在此刻三人篝火边的围坐唱歌,成了动人的伏笔,让结尾的歌谣震动心灵。像极了《小偷家族》里的那场烟花,美好转瞬即逝。

 短评

比冈仁波齐好看一百倍!同为讲朝圣之路,并没有过多讲神啊佛啊念经啊,而是更多着墨于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小孩不可爱,丈夫不帅,妻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美。很多粗砺不完美的人物关系,但又自然夹杂着一些特别打动人的小细节。真的可以说是今年新片惊喜了。五星好评

5分钟前
  • ishine
  • 力荐

生命痛苦,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不了它的复杂性。

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真正能和阿拉姜色对标的其实不是冈仁波齐,而是图雅的婚事呀。相比之下朴素的羁绊是有的,但表演还是欠打磨,该流露的地方大都叉劈,不该流露的地方又打不住,全片从情感传达上给人一种无法忽视的滞涩感。不过必须得说,松太加有一条描绘西藏的独特路径,他不需要蓝天,也不需要群山,他不把信仰和世俗对立,也搞天人交错的奇观。他只需要一个家庭。一种在地化的永恒。

1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冈仁波齐的另一面,小偷家族的中国版,也还有人说这是藏地北野武和菊次郎。虽然看哭了并不一定是一部电影的最高评价,但这的确是这个秋季大银幕中最暖心怀的青稞精酿。

16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女人身负病体在远行前对着故土三拜叩别,母亲慌张别过脸去拭泪任盆中的水倾地;男人将妻子的残照和一绺束发悬于寺墙,掩过头去伏身垂泣;孩子望向围着亡故老驴打转的小驴仔,流下不明所以的忧苦的泪来;眼泪是最软弱的东西,也是最敲打人心的东西;离开西藏五个月后,一再回想起拉萨。

18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从河到路,松太加描绘的家庭关系都在一条纽带牵系下打碎又弥合,一直变化并一直向前。相比于河完全自然生发的内在力量,这一部像路一样多了些人力驱使的作用痕迹,稍弱了些。7/10

21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冈仁波齐》一亿,《阿拉姜色》五亿。

25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摄影师出身的松太加,当了导演之后,从不炫技,他的片子一直以来都很朴素、沉着,很少有匪夷所思的民俗奇观。《太阳总在左边》《河》《阿拉姜色》三个片子加起来,可以算是“家庭三部曲”了,三个片子,感情浓烈在逐次递增。这部《阿拉姜色》,亲情范围已超越了血缘关系,松太加显然是个善良的自然主义者,在他的故事里,有怀疑却没有憎恶,有嫉妒却没有伤害,有死亡却没有绝望,有失去却没有一无所有,他只是顺着日常生活的脉络上,提炼出一些令人难忘的情感、气氛和细节,它们的纯净度就像中途帮助父子两人处理母亲后事的那一家人,以及那家人院子里一盆盆美丽生长的天竺葵,简单,纯粹,极富生命力。

2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和《小偷家族》一样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有隔阂和分歧,也有和解和包容。进藏的确不能净化心灵,朝圣的确不能不药而愈,信佛也的确不能万事如意。但是,一条川藏线使他们的内心得以连通,也使他们的血液得以融合。西藏之行让前夫如愿以偿“去了”西藏,让俄玛完成了遗愿,让罗尔基开阔了心胸,让诺尔吾学会了如何与他人(驴)相处,让村民弥补了曾经的幼稚,还让罗尔基和诺尔吾化解代沟,重新上路。一个人从吃醋“情敌”、不理解妻子、和养子没有共同语言,转为可以坚持走完妻子没有走完的路,可以放下嫉妒和狭隘,可以和“情敌”握手言和,也可以对“别人的”儿子视如己出……他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不是因为佛祖,而是因为妻子,因为养子,因为帮助过他的村民,更是因为他自己。

2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本质是个藏地公路片,没有一贯的神秘色彩十足,而是用纪实的手法去反映朝圣。母亲俄玛未完成的三步九叩首,由罗尔基父子去继续她的梦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拉萨朝圣过程中,熊孩子与继父,却逐渐产生羁绊。母亲重病去世,只剩他们相依为命。不是亲生,但浓郁的父子情,却依然打动人。容中尔甲演技还挺好,细腻而不浮夸。虽然有些平淡,这种题材无法大红大紫,却有着独特的价值。7分

30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4.5 很难想象这是容中尔甲的首度表演,个人认为这是21世纪华语片中最好的男性表演之一,极度复杂又极度纯粹,日后一定会因为这个角色反复观看这部电影。电影日后再理性评价,后半段看得情绪崩溃了,没怎么看进去。在不动声色中撕心裂肺,感觉自己连日的无力感,都在这对父子的互动里,一点点倾诉着。

35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朝圣只是缘由,真正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俄玛对生命的恐惧、罗尔基盲目的嫉妒、诺尔吾的无法融入,这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在朝圣之旅中重新建立他们的情感纽带,公路之旅更是心灵和精神之旅。不过讨论重心有点失衡,俄玛的死放在开头或放在结尾都可,它放在了中段。

3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3.5 最精彩的表达是朝圣主体转换的不露痕迹又合情合理。朝拜本身的去魅化处理也是此类题材罕见的珍贵品质。

43分钟前
  • LOOK
  • 推荐

木卫二傻逼。无法移情片中任何一个角色,这让人非常恐慌。作为一个男人,不能总跟在别人的后面。作为一部电影。要么只讲故事,要么只讲感觉,要么用故事讲感觉,三样都没有是干啥呢?要生活感就别给音乐,要戏剧化就把情感给到位,不然在干嘛呢?故作高深的拍了个极其弱智的故事。

47分钟前
  • 叶宁
  • 很差

作为汉族观众,看西藏题材难免会带上猎奇的心理,特别是那些藏区风光片和藏区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故事,把信仰拍的很魔幻,反正我是难以理解,更难以共鸣,喜欢不起来。到了这部电影里,虽然前半部分也是朝圣,但导演却是用纪实式的手法,从人物的心理逻辑出发,让人看到真实的藏区人民,从朝圣到生死,从信仰到如父如子的亲情关系,这种克制却又丝丝缕缕关联的亲情关系非常动人,让人看到有血有肉的人和那种朴实且普世的人类情感。

5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藏语电影出走安多,由康巴出发。原有隔阂的一家三口,从四姑娘山下的嘉绒出发,磕长头去往拉萨。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的人类世俗情感。这次的小孩,面目不亲爱,带着愤怒眼神,直到长发蔽目。漫长的路程,变成了人生的陪伴。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难得的是没有以流俗的藏族风情堆砌奇观或刻意营造朝圣的神圣感,全片的关键词便是「日常」,以温情而不失真实的笔触描摹流淌在那块土地上的涓涓细流,有家庭成员间温暖的支持,亦能直面矛盾涌现时的逃避与隔阂,情感的内敛与迸发皆较自然。公路片范式下的各人成长,以一个家庭内部的变故表现藏民达观的生死观,叙事主体的巧然切换,暗指生命的传承延续,死亡能分离我们的,爱却永远不会。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最难得是刻意淡化了表现磕长头的神圣感,选择用更多篇幅展现信仰和死亡构成的特殊家庭的关联。当藏区电影几乎都在用风景、用民族风情表现纯净淳朴的时候,这部电影少有的用温和日常来表现。另外,听到敬酒歌歌词的片名时,非常感动,导演有心了。

56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剪掉的头发,不应该乱扔,而应该把它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 嘉绒到拉萨,一千多公里的朝圣,太可怕了,这一路的信仰接替,隔阂化解,目的地已然不重要…“这也是一种缘分”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说什么是缘分,带人家去西藏, 结果是让小毛驴背了一路的行李

1小时前
  • 丁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