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

HD中字版

主演:西尔莎·罗南,凯特·布兰切特,艾瑞克·巴纳,奥莉维亚·威廉姆斯,米歇尔·道克瑞,迪·布拉雷·贝克尔,汤姆·霍兰德,杰西卡·巴登,赛伦·梅尔维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汉娜 剧照 NO.1汉娜 剧照 NO.2汉娜 剧照 NO.3汉娜 剧照 NO.4汉娜 剧照 NO.5汉娜 剧照 NO.6汉娜 剧照 NO.13汉娜 剧照 NO.14汉娜 剧照 NO.15汉娜 剧照 NO.16汉娜 剧照 NO.17汉娜 剧照 NO.18汉娜 剧照 NO.19汉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汉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冰原森林,生活着一对平凡却有着非凡身手的父女。父亲艾利克·海勒(Eric Bana 饰)曾是受雇于CIA的特工,在上世纪90年代活跃于东欧和中亚等地,具有丰富的经验。然而最终却因为某种原因,令他带着女儿汉娜隐居在这人类罕至的寒冷所在。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练,汉娜(Saoirse Ronan 饰)终于成长为拥有广博知识和出色身手的战斗少女。  某天,自认已做好准备的汉娜按下了父亲那台信号发射器,不久美国方面便收到消息。艾利克当年的联系人玛丽莎(Cate Blanchett 饰)声称这个消失多年的特工掌握非常敏感的秘密,于是在她的主持下,一场居心叵测的围捕旋即展开。汉娜也已柔弱的身躯投入了血腥的战斗之中……风暴突击者宝贝计划国语登机门龙城谜案猫王2022冷血十三鹰帝企鹅宝宝的生命轮回之旅汉纳斯一亿日元的再见目标致命香气大世界太太万岁办公室第一季加州圣诞恋曲追眠记枫树大道谋杀案罪恶烙印相依为命蓬门今始为君开新笑傲江湖葡峰山下小村官蜜之哀伤有希望的男人嘻哈西游之五指山疯狂熊孩子2黄玫瑰2019美国版珍贵的宝石70年代秀 第三季恩怨情天甘草叉今夜结束之前霹雳拳谜一样的双眼圣诞契约身体互换妖女迷行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因为正读《过去和未来之间》,接触到用繁复严谨构造的文字描绘出逻辑思想流动的模样,觉得自己像一叶扁舟从怡情的小说文章小河误入了哲学思辨大江,懵懂间勉强把握着书中高阶思想的动向。因此想从同名人物电影中了解这么一位非凡睿智的哲学学者,或许对我了解汉娜阿伦特和读好手头这本书都有进益。

为了避免给人带来哲学思想者智慧近乎冷酷的印象,电影表现了阿伦特家庭生活的甜蜜,和作为教授备受同僚学生的尊敬,并用许多细节塑造人物的纤细和修养。以此推翻电影里许多人包括她的犹太同胞对她的高等知识分子的理智进行指控。因为她没有从民族情绪作为出发点去对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进行无情的道德指控,而是从人性上分析德国人当时的精神都属于一种盲目崇拜元首,思考的无能状况,以此为世人需要保持独立思考才免予重蹈覆辙的警惕。并从犹太人在应对欧洲各国生存态度上提出了建议,从而招致所有犹太人的勃然大怒:他们居然要为降临在自身的灭绝性灾难上反省自己的错误!

哲学并不是具有同情和立场的思考模式,哲学没有国籍民族之区分,它应该是一种人类高阶意识的共协,灵超越了肉。而世人则困囿与自身的尊严或者常识,以自己的绝对立场拒绝认同“他人的不合情理的观点”。这在阿伦特那里是付之阙如的东西,“除了自己的朋友,我没有爱过自己的民族。”听起来很冷酷,其实作为一个哲学初心者也是完全可以get到的,这是接近“真理”必要的条件。阿伦特提出一种“平庸的恶”,观点正中我心。因为在看电影的当时,正打开的聊天窗口里,许多人正在对人道清洗穆斯林、印度阿三用手吃饭的低劣,日本人是天朝人和虾夷人杂交产物等话题津津乐道。思考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断美丑的能力。而这些随从性的言论正暴露出天朝人身上的缺乏良知判断的“平庸之恶”。这种思考的无能,为犯下规模庞大的犯罪行为,奠定了比人性自私更为邪恶的基础。集权如纳粹的恶,并不是个别具有野心的人可以制造出来的,它生长在平庸之恶泛滥的温床上。“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人类悲剧的思考无能性,正预示着新的雪崩的覆灭。

 2 ) 关于《汉娜阿伦特》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部看到片名就决定必须看的电影,所以认真地写下些东西以对得起这个决定,所以以下只是自己短暂思考的拼贴,而并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影评。

影片从艾西曼审判这个点切入是极好、极聪明的,但同时也是冒风险的,因为这件事无论对阿伦特本人还是对现代政治思想界、哲学界都是极重大的事件。加上汉娜阿伦特本人是犹太人,要想说好这个故事并不容易。

从实际效果看,影片试图着重在汉娜发表文章后的面对压力上用力,但其实仅仅表面描写了其众叛亲离的境况,个人觉得还太肤浅。而这就要牵涉到另一层,在影片前半部分,汉娜思考并写作纽约客这篇文章时,电影也没有很好的描写出她的思考过程。我指得不仅是她作为亲历集中营的犹太人在思考“平庸的恶”这样开创性观点时内心的挣扎,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她在艾西曼审判的过程中,如何从观察、思考到最后得出结论来的那个推论过程。这可能需要编导有很深的政治哲学功底并对汉娜阿伦特研究极深,似乎有些过于勉为其难了。但其后果就是在这个惊世骇俗的理论那么轻易地横空出世之后,汉娜所受到的孤立与痛苦在观众看来也变得不那么严重了。

导演的难处我能理解一点,毕竟要厘清一个思想家原创性的思想形成脉络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另一方面,汉娜这个特殊人物在艾西曼审判这么戏剧性的事件中所可能产生的情感冲击与个人遭遇又是如此有诱惑力地摆在导演面前,其避难就易的选择也便可以理解了。但这样一来,跻身一流电影的可能性也成了泡影。

其实我发觉,导演应该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因此为了在汉娜的个人情感压力与文章(观点)发表的深层剖析之间摆摆平,导演安排了汉娜在阶梯教室的演讲。必须承认,这个演讲非常清晰扼要的讲清楚了汉娜的思想精髓(我不清楚历史上是否真有此次演讲),但也因此而显得过于简单化,而失去了其思想本身应有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在接近结尾时安排的这一桥段,依然让影片有着头轻脚重的感觉,这就是叙事的技术问题了。

事实上,叙事与结构在本片中一直处于很纠结的状态,比如海德格尔,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和汉娜又是有着那么著名的关系,但是如何表现,在这样一个不是以他们为主线的影片里,其实是个很尴尬的事情,就现在的结果来看,依然有些脱节和多余。而导演又在汉娜与丈夫海因里希的恩爱感情上大动笔墨,这多少也有点莫名其妙。同时,它更是冲淡了汉娜阿伦特作为20世纪最伟大思想家在这一促成其最具原创性思想产生的重大事件(作为影片主体)中所应引发的深刻的思想性和戏剧性。说难听一点,——变得有些平庸和媚俗了。

下面还有一些看豆瓣评论后的琐碎想法。

1、豆瓣上有朋友在疑惑为什么导演要安排三个关于语言的环节。我的理解,汉娜在德国人朋友间说德语,可吊诡的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美国,甚至就有美国朋友在身边,以致他们不得不注意改为英语;同时,作为一个德国人在美国大学,用德语授课而用英语写文章发表,她的内心该是时时刻刻会意识到自己身处他乡,对她来说自己无论怎样都是外来者。甚至在耶路撒冷,汉娜依然是个外人。了解一点汉娜阿伦特一生的人会知道,这种境况固然是客观造成的,但也是汉娜自己想要的一种存在状态。因为这正是她摆脱身份、情感干扰,站在人类理性层面进行思考的先决条件。影片里汉娜对以色列朋友说的话,大意是“我不爱任何民族的人,我只爱我认识的朋友”,就很值得玩味,影片安排语言问题的情节,也正是想说明汉娜站在人类立场而非犹太人立场上的惊人观点,其产生是其来有自的。

2、关于思考的勇气问题。阿伦特明确指出思考的惰性和怯懦是如此有害。“究竟是不能还是不愿去思考”是所有尚未自觉开始自我启蒙的蒙昧者都应警醒的问题。回到阿伦特当时的语境中,我觉得崔卫平老师的评论是最中肯的——“对于阿伦特来说,重要的不是“是”什么,而是去“做”什么;“是”只是一种状态,而只有去“做”才能提供一种说服力。只有去行动才能表明一个人是怎样的、他是谁。她的立场与理论成果,可以看作是对于欧洲那场灾难的全部回应,尤其是对于犹太人悲惨处境的回答。不是她不把自己放到犹太人的脉络中去,而是犹太人必须把自己放到当代政治生活中去,放到与他人一道的行动中去,以解决他们的“无世界性”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以参与这个世界的社会政治事务来表明自己是怎样的犹太人,以改变这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来改变犹太人的历史命运,以及其他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回看当下,便可知我们正处身的是一个何其两难的神奇境地,一方面大多数人丧失了独立思考(自我启蒙)的能力;另一方面少数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耻、可悲的地方。

3、影片最后,阿伦特站在窗台前抽着烟说,别人都没有指出的、自己唯一的错误在于,“并没有什么又平庸又激进的恶,恶只能是极端的,只有善才会是激进的。”——我的理解正因为恶是平庸的,因此它只可能是消极的,哪怕是极端的消极——思维的惰性和怯懦;而善正因为有道德优越感在那里,因此更容易积极作为,从而走向激进。

 3 ) 人类的确是思考的动物吗?

人类的确是思考的动物吗?

拜校友赠票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影片,知道了汉娜-阿伦特这个人和关于她的这一段历史,激发了一些无意义的思考。

在4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造成轩然大波的阿伦特观点“平庸的邪恶”已经成为看待参与过纳粹德国活动的无数德国人和其他人的主流观点。前两年的获奖影片《Reader》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在当时,一个从纳粹集中营中逃出来的犹太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即某名具体的纳粹军官并非自主拥有邪恶的思想和行为,只是通过盲目地执行命令协助了邪恶的实现——却被犹太人群看做是一种背叛。

在我看来,这是对思想家的双重讽刺:即群众不能理解思想家的思想,同时群众对其思想做出的情绪反应正是思想家极力想要指出的问题:纳粹德国的民众是随着从众的惯性和莫名的对犹太人的偏见而默认了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而战后的犹太人是抱着从众的复仇的情绪和同样莫名的民族主义仇恨阿伦特“为纳粹开脱”的观点。

在情绪驱使的两段历史潮流之上,思想家在孤独地阐述着她的观点,年轻的学生听进去了,因为他们没有过去的包袱,没有个人的历史遭遇,作为一种思想他们貌似理解了;但是所有其他人,都被情绪席卷着,完全听不进去。

思想家说,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这听起来很美的话,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误导。如果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的话,我们来猜一下,当今地球上的60亿人口,有多少是能够思考的,又有多少是能够独立思考的。

理性,这是自启蒙运动以降的至高目标和不懈追求,带领西方世界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空前的人类福祉,但是残酷的一战和二战让这一追求遭遇了空前的失败,造成了理想的崩塌。我私下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战后的所有艺术都如此丑陋不堪,因为(视觉)艺术最能直观反映当代心灵的面貌。

如果说对理性的追求在西方遭到了重挫,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太幸运了,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追求过那个东西。

在人类的所有属性中,理性算是非常纯粹和崇高的,但却也是最脆弱的。古今中外,茫茫人海,有多少人像阿伦特这样,把一生投入理性的思考,又有多少人像她一样,为理性做出过牺牲?相比之下,人们为其他的东西不懈追求,奋勇牺牲前仆后继:金钱、权利、爱情、性、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宗教——所有这些,很不幸的,都跟理性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不是对立的话。

从前读MBA,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教Organization Behavior的教授讲的一句话(他正好也是美国犹太人):永远不要设想人们是理性的(不论是在股市里、谈判桌上或者会议室里)。而近年来在金融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就是心理状态和情绪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总而言之,如果阿伦特的思考有任何缺陷的话,那就是她对于人类的理性程度和对理性追求的热情都估计过高了。在我看来,这个人类,离理性的光辉殿堂,还有半个世界的距离。

 4 ) 谁是思考之王?

汉娜·阿伦特与好友 前排:尼古拉·乔洛蒙蒂(左一),玛丽·麦卡锡(左二),罗伯特·洛威尔(左三)。 后排:海因里希·布吕歇(左一),阿伦特(左二),德怀特·麦克唐纳夫妇(左三左四)

汉娜·阿伦特为人所知,一方面主要是作为20世纪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另一方面便是其审判阿道夫·艾希曼时以哲学方式在《纽约客》上提出的“恶之平庸”概念。 传记电影《汉娜·阿伦特》以后者为主线,呈现了汉娜·阿伦特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另外一条线描述了海德格尔与汉娜·阿伦特的情感历程,亦是电影的主题之一。海德格尔在汉娜·阿伦特心目中思想之王的地位,从1925相识并坠入爱河到1933年纳粹上台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暗示一位20世纪女性不断强大,寻找自我的人生历程。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好友玛丽·麦卡锡问汉娜·阿伦特,海德格尔是不是她一生中的最爱。阿伦特否定了。 当被问及海德格尔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阿伦特是这样说的:

有些事比人更重要。 "有些事"是什么事?答案是:思考。这便是海德格尔给阿伦特带来最宝贵的东西。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一从"人"到"思考"的过程。 海德格尔这条线是由阿伦特书桌上的相册引入的。 第一次,青涩的阿伦特,在自习室中得到同为海德格尔学生汉斯的消息,老师海德格尔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校长,并加入纳粹。这是1933年,纳粹上台,也是海德格尔与阿伦特二人人生的转折点。这是电影中与海德格尔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场的呼应。 第二次,当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词在阿伦特的脑中不断重复,回忆来到1925年,满心欢喜而又羞涩的阿伦特与海德格尔在办公室进行了第一次会晤,表达着自己的思考。 阿伦特此时着迷于海德格尔,她的一番表述,是对爱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恐惧共同交织的结果。对于一见倾心于阿伦特的海德格尔来说,他成为了阿伦特的爱人,保护者,指引她前进的导师。 第三次,当阿伦特面临挚友汉斯的强烈反对与丈夫身体每况愈下,一根烟把她的思绪带回了1924年海德格尔的课堂。海德格尔对年轻阿伦特的思考有着巨大的影响。 文章《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纽约客》发表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还有每天不断的恐吓信和批评信,阿伦特不得不一人搬到乡下独自居住。

第四次,时间回到1955年,在美国已凭借《极权主义的起源》有所成就的阿伦特回到德国,而海德格尔则十分落魄。在谈话中,海德格尔回忆了他们的美好相遇和热烈的爱情。 阿伦特却质问海德格尔交出尊严,屈服于纳粹的原因。即使他做着无用的辩解,声称"那些都是诽谤",最后他还是妥协了。即使在这之后二人的关系逐渐变好,这意味着海德格尔思想之王地位在阿伦特心中的彻底崩塌,阿伦特的思想之王,不再是海德格尔。 每一次插入海德格尔这条线之前,阿伦特都面对着艰难的,不同的境遇陷入了某种沉思,似乎每一次都在从对海德格尔的回忆汲取力量,但其实汲取的并非是她从海德格尔身上学到的思考能力。海德格尔思想对阿伦特的影响,已经被构筑到阿伦特思想世界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电影通过海德格尔四次出场所要表达的从"人"到"思考"的过程,早在阿伦特完成关于"恶之平庸"撰稿就已完成。文章的发表时间是1961年,而汉娜当时时隔数十年与海德格尔再次相遇是在1950年。1950年以后,二人的书信交往越来越频繁,虽说电影所展示的是海德格尔地位的崩塌,但是阿伦特在这之后对海德格尔表示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解,甚至说二人的爱情火花重新燃起。因此可以说,电影中陪伴阿伦特度过那段艰难时期,直到最后在大学课堂上发声为自己辩护的,并非海德格尔,而是"思考"。 电影结尾部分阿伦特在大学课堂上为自己发声,表达自己对思考的理解,与海德格尔那条线中阿伦特沉浸在海德格尔思考世界的一幕相呼应,也证明着阿伦特完成了自己"思想世界"的构建,其思想之王已不再是海德格尔,也并非汉娜·阿伦特自己,她的思想之王,就是思考本身。 我想起了钱穆的"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但放在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关系里,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从"人"到"思考"的过程。阿伦特的童年经历可以说是悲惨,早年失去父亲,1933年纳粹上台后学术生涯一时中断,不断流亡,遇到了后来的丈夫诗人、哲学家海因里希,二人侥幸逃离集中营,来到美国。如上文所说,年轻时海德格尔之于阿伦特,是一种庇护,指引方向的灯塔。阿伦特对自我存在的认同也是在二人爱情中不断确立起来的。阿伦特并非一开始就怀有成为自己、世界思想之王的宏伟目标,而是人生的波折经历,与海德格尔感情的起伏,包括海德格尔对阿伦特的"背叛",促使阿伦特不得不孤身一身面对黑暗,尝试着构建自己的思想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汉娜·阿伦特》对学术领域海德格尔与汉娜·阿伦特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对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娜·阿伦特思想体系的构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存在主义情侣萨特和波伏娃,更多深入的研究说明,波伏娃并非像过往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作为男性一方萨特哲学思想的附庸,也颠覆了人们对女性哲学家的认知。同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汉娜·阿伦特和波伏娃都展现了女性社会地位如何变化,尤其在思想和学术层面,而在今天,随着对这些伟大女性作家著作的关注、阐释不断增加,像波伏娃-萨特,阿伦特-海德格尔这类研究领域会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电影最后,阿伦特躺在床上,吸着烟,继续思考,因为事情还远没有结束,他还要面对犹太人潮水般的指责,诋毁和威胁。好在汉娜·阿伦特已经是一个思想之王。

电影截图:阿伦特躺在床上思考

 5 ) 面对邪恶的沉默也是平庸的恶

想看此片已是许久,对于汉娜·阿伦特,一直有着深厚的兴趣。从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出版到平庸之恶观点的提出,汉娜·阿伦特总是给予我敏锐深刻和强硬不妥协的印象。正好深圳有个德国电影展,恰好有此片,于是毫不犹豫地订票观看。

整个影片应该说是拍得比较闷,而且字幕的翻译也有些问题。如果事前对于汉娜·阿伦特缺乏了解,对于艾希曼审判缺乏了解的话,在观影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吃力。现场观众的反应也说明了此点,大部分观众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只是到了最后阿伦特在课堂中的激情演说,才调动起部分观众的情绪,甚至伴随着课堂上的掌声,也有观众鼓起掌来。

客观而言,此片还是较为准确地还原了阿伦特当时的生活。作为一部德国影片,既有着德国影片硬与闷,也具有德国影片的明晰与冷峻。该片注重观点的交锋,而对趣味性重视不够。影片对于汉娜·阿伦特,只聚焦于其一生中很短一个时期,即以色列对于纳粹艾希曼审判,她发表文章为艾希曼辩护,从而引起轩然大波。影片只是通过几个闪回,将其一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了回顾。导演并不关注阿伦特个人的生活,甚至对于她与其老师海德格尔的关系,也只是在镜头前一闪而过。而是花了相当的笔墨,突出展现了汉娜·阿伦特喜欢思考与毫不妥协的性格。

艾希曼是个恶名昭彰的纳粹罪犯,负责屠杀犹太人的最终方案,被称为“死刑执行者”。很多犹太人对其恨之入骨,在耶路撒冷审判之时,为防被杀,他的前面装着防弹玻璃,也就是阿伦特所称的玻璃盒子。其实对于整个的纳粹德国来说,艾希曼绝对只是一个小人物。在审判之中,他也不承认自己所犯之罪,他认为他的一切行为只是在执行命令。他真诚地信奉着纳粹的思想,坚定地相信领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因此在执行命令时,也是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执行。在他的心目中,并未将犹太人当作人,而只是杀人机器所需要吞噬的原料。在他执行任务之时,他已非正常之人,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正常人的情感,而是异化成为一台机器。

汉娜·阿伦特正是据此而为他辩护。艾希曼所犯下的当然是滔天大罪,毕竟六百万犹太人或多或少因他而死去,即使直接死于他手下的也不少。但阿伦特并不认为他应该承担被指控的责任,将其带至法庭上审判也并不公正。这样并不符合对于法庭来说最为重要的正义原则。艾希曼杀人,并非是他与所杀之人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也非他仇视这些他所杀之人,他与这些被杀的犹太人素昧平生。他杀他们是因为要执行命令,他相信元首的话,觉得杀死这些犹太人有利于纳粹事业,有利于德国的生存与发展。

在执行命令之时,他不会去思考自己所行之事是否正义,更不会去质疑元首的命令是否有问题,而且由于没有思考,也没有了正常人内心中固有的善恶判断。艾希曼只是一个杀人机器,他按照体制或者制度的指令,机械而无情地杀死犹太人。只要这种制度不改,将谁放到那个位置上,都会执行杀人的命令,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因此艾希曼所犯下的罪愆,并非个人的罪愆,而是制度之罪,是纳粹那种邪恶的思想或者主义带来的罪愆。

由此,阿伦特提出了她的著名观点,认为艾希曼所犯下的罪行,并非极端之恶,而是平庸的恶,是在邪恶体制之下,每个小人物都可能犯下的恶。艾希曼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从其法庭上的表现来看,他也是一个彬彬有礼之人。他也不愚蠢,喜欢康德的哲学,并自称以康德哲学来作为自己行事准则。他为人夫为人父,恪守着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家人的眼里完全可能是个完美的儿子、丈夫或者父亲。如果将他放到一个正常的社会,他会是个守法的好公民,也许还会是社会的中坚。不幸的是,他生于乱世,生于一种极其邪恶的制度之下,他没有成为好公民,而是成为了杀人的艾希曼。而这,正是当时整个德国人的缩影,每个德国人都可能成为艾希曼。

艾希曼这种小人物何以会有着平庸之恶?汉娜·阿伦特指出,这是因为他们彻底放弃了思考的权利,以制度之思想代替了自己的思考。他们完全将自己当成了所服膺制度中的一颗螺丝钉,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与这个制度步调一致,就是让这个制度完美地运转,从不去思考这个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思考这个制度的合理性。在电影中,汉娜·阿伦特重复了她老师海德格尔的话,思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知识,而只是让我们能够判断善恶与美丑。最后,她提出,思考能带来力量。德国之所以会出现那种浩劫,恰恰是当时所有的德国人都不思考的结果。如果只是追究艾希曼个人的责任,而不去追究制度的罪恶,不去理解这种平庸的恶,那么犹太人的悲剧还会在世界重演。

其实,这种重演一直都在进行中。从纳粹德国,到红色苏联,这都是汉娜·阿伦特所经历过或者所耳闻过。当然,还有一些更平庸的恶,仍充斥于很多地方,包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这里,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拒绝思考,仍然只有一种思想,一种制度的思想,占据着我们每个人的头脑。我们天然地相信,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并自觉地充当着这架机器上的螺丝钉,维持着这个制度的运转。我们不也是如艾希曼那样,犯下了平庸之恶吗?虽然我们没有如艾希曼那样冷静而疯狂地杀人,但我们仍然会像他一样,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制度指派于我们的任何任务。我们没有杀人,并非我们厌恶杀人,只是我们没有被历史推到那样一个位置上。

纳粹将犹太人定义为非人类,因此艾希曼们就会不加思索地执行着命令,从肉体上去消灭这个民族。有些制度则是蔑视着人类普遍认知,仇视着既有的人类文化创造与思想成果,去追求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理论,全民不也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人一样,不加思索地疯狂地去摧毁着一切。文革比之纳粹德国,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亦是不遑多让的。

当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的恶,并非就是为艾希曼之类的人脱罪。每个身处历史之中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有个流传很久的故事,不论其真假,倒是可以从中体会出在恶的制度下,个人责任如何界定的问题。柏林墙倒之后,德国法庭审判开枪杀死越境者的军人,这些东德的边防军人称自己是在执行任务。法官反问他们,难道你就不能将枪口抬高一寸吗?如果边防军人抬高自己的枪,说明了他已经有了独立而深入的思考,拒绝将自己作为制度机器的一部分,从而导致人性的复苏,对于善恶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而你放弃思考,让制度的思想取代自己的思想,必然会丧失自己的良知,必然导致平庸之恶,众多的平庸之恶,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灾难的发生。

阿伦特其实并未止步于此。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文中,不光指出了大屠杀中施害者一边的责任,同时也谈及了被害者一方的责任,这才是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激起整个犹太社会愤怒的主要因素。她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的事件,当时犹太社区的领袖与纳粹的合作,也是因素之一。同时,整个犹太社会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屠杀,保持着一种沉默,而未有勇气去反抗,也应对屠杀肩负一定的责任。对于恶的容忍,对于无人性之事的不反抗,实际上也是一种平庸之恶。这种平庸之恶的泛滥,会让极端之恶越演越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当然是正处于痛苦之中的犹太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这是向死难者亲属伤口上撒盐。在当时情形之下,也确实如此。从此也可看出汉娜的绝不妥协的态度。她本人是犹太人,正如她本人所声称的那样,她并不将自己当成犹太人,尽管她当时也差点进入纳粹集中营。然而,我们认真思考,汉娜·阿伦特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对于残暴制度的恐惧,只能助长这种残暴的蔓延,从大屠杀直到今天的事例,无不说明这一点。天助自助者,面对制度的极端之恶,我们还需要勇气。

勇气从何而来?汉娜·阿伦特说,思考可以带来力量。当然,思考也会带来勇气。深入而独立的思考,必然会让我们坚信正义,坚信人类普遍的价值,坚信人类的良知终将战胜邪恶,自然就会有了反抗的勇气。只有放弃思考的民族,才是最可悲的。

 6 ) 平庸之恶

这个电影从本身来说,技巧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其所阐述的内容,“平庸之恶”这种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确实会引起所有人的愤怒,尤其是涉及到诸多人生死的时候,这样的话似乎确实失去了说的意义,不合时宜。
但是汉娜说了,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击了真相。是傲慢也好还是读书人的蠢钝也好,最终她还是将这个东西说了出来。
也许有人觉得她是再拿诸多人的生死在那里做作但是我敬佩她,揭开人性的真相去阐述我们甚至都不愿意承认的东西,是如此艰难。就比如说,法律上也说法不责众。事实上这与整个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所背离。
汉娜一直在坚持的是平庸之恶是造成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悲剧的原因之一。作为转运官员的那个刽子手,他只是在遵循命令。而这种命令本身的遵循就是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良知的结果。众多人背离良知的遵守命令,最终导致了恶果。【这一点上并不完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电影或是著作】
同时她当然对犹太人有同情又关爱,这一点毫无疑问。
她希望通过唤醒人们在这一点上的认识,从而鼓励人们要用良知道德去抗争,而不是成为这个强大国家机器的螺丝钉。
当你看到人们谩骂她是替刽子手辩护的婊子或是犹太人中的败类,你就会明白这些人不过是被自己内心的伤痛所折磨,没有办法去正视汉娜的观点。当然我也并不责备那一点,反击也没有意义,事实上很多人遭受那样的创伤之后永远走不出来,就像她那个同事再听了她如此明晰的观点也好,依旧在情感上接受不了。
汉娜是个真正勇敢的人,因为她正视了自己内心的伤痛,敢于自我解剖。
有良知的人放弃良知,有良知的人惧怕对抗,才是这个社会最为可怕之处。
我依旧记得我那个操着一口不标准普通一辈子是个讲师的法理学老师,他说:如果所有人都觉得社会变革、公共事件与自己毫无关系,那么下一个当遭遇不合理体制伤害的人就是你。如果你有这么一颗心,你就会有良知。

一个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傻逼。决定去借汉娜的著作来看。

 短评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这种东西不该当电影来看。

9分钟前
  • 想本雅明迟了迟
  • 力荐

评分:C+ 平庸的恶,平庸的电影。

11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7/10。开场不久镜头从掉在地板上发光的手电筒,转换到手中打火机点燃的香烟,之后无论阿伦特翻阅资料还是独自一人思考的室内场景,都在昏暗的环境中用微弱的光亮突出阿伦特的主体形像:在一条充满诋毁的黑暗道中摸索真理;结尾把政治和人道主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学院讲座,一扫之前节奏的枯燥和人物关系的平淡火花,侧面射进来的高光打在她脸上,仿佛一个超越民族情感的真理形象,解释审判体系中理解不代表宽恕是需要具备责骂、人身威胁的勇气,可惜整体情节和主题缺乏重点描写,有简单化倾向。

1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恶是极端而不彻底的,恶是平庸的。只有善才是彻底而深刻的。而人们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迷失了理智。还是说,哲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继《小说里的哲学家》之后,我想是时候要开始思考写《电影里的哲学家》这个问题了。思考与人生,是一个作家永恒的使命,二者本为一体,对又哪怕忍辱负重。

14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力荐

4.5. 鼓掌,思考,读书,思考。今年要读什么书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了。

16分钟前
  • vivi
  • 力荐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17分钟前
  • Philex
  • 还行

对海德格尔的处理不落俗套,很有分寸。艾希曼庭审剪辑精彩,对汉斯•约纳斯的处理耐人寻味。课室、讲台、烟的系列画面组合彷佛击穿了镜头。《现代性与大屠杀》《朗读者》《耶路撒冷的艾希曼》《海德格尔的弟子》

21分钟前
  • Sarcophagus
  • 力荐

故事简单思路清晰,配合艾希曼审判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阿伦特本来或许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辨变得容易理解得多。甚至我希望她能多说点,或者多跟人吵吵啊什么的... 其实阿伦特的故事给我们看到应该意义更有不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谈日本呢

2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独立思考,忠于自己

28分钟前
  • Kirsten
  • 力荐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2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平庸的恶真是个好话题。导演截取了汉娜生命中最戏剧性和激烈的一段,所以一点不觉得闷。独立思考与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太适合我们了。审判一段面对真实影像也是妙笔,既让观众视线等同于汉娜。同时也强调了导演的态度,这种事、那个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扮演的。只应客观呈现。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推荐(其实我很想说"是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想一想民族主义、历史仇恨、文革)!DL:http://pan.baidu.com/s/11NlSi (中、德字幕)"为什么我要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 —— 那是我唯一有能力去爱的。" 这几句私下的话比不上理论语言那么道貌岸然,但真正理解了的话,在深度上不陋分毫。

35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思考者,不预设立场者的独立见解是多难成为大众共识,即便在自己朋友圈,知识分子界也是如此。

40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邪恶不可能即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41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总能超越自身所属的民族和阶层利益独立思考问题,而本片正是集中展现了阿伦特最具知识分子特质和勇气的历史时刻——用平庸的恶界定前纳粹军官艾希曼的行为,而间或出现的与海德格尔的镜头也很好地串接起了她的思想脉络。今年看过的最佳电影,没有之一。

43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果然没拍和海德格尔的床戏,差评

45分钟前
  • Irreversing
  • 还行

思考是孤独的事业,需要极富勇气的从业者。一栋林间小屋,一台打字机,就可以撼动社会。难得拍的如此简单清晰,又引人入胜。是一部十分有力的作品。

4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三星都给原型人物的弧光。非常平庸的一部片,视听保守,剧情比起阿伦特跌宕经历堪称蜻蜓点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文本上的犀利深入思考,在电影中仅以大众熟知的“平庸的恶”来概括,且阐释得浮于表层;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能不能少提一些海德格尔???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16thSIFF#能把这么复杂的事儿掰得这么清楚真是难为特洛塔了。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摄影很好但一点不抢戏。“看不懂的自己默默去补课”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电影气场真是彪悍。在天朝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度,这片儿真是打脸啊。

5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