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公民

HD中字

主演:爱德华·斯诺登,朱利安·阿桑奇,杰里米·斯卡希尔,威廉·宾尼,雅各布·阿佩尔鲍姆,伊文·麦克阿斯基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四公民 剧照 NO.1第四公民 剧照 NO.2第四公民 剧照 NO.3第四公民 剧照 NO.4第四公民 剧照 NO.5第四公民 剧照 NO.6第四公民 剧照 NO.13第四公民 剧照 NO.14第四公民 剧照 NO.15第四公民 剧照 NO.16第四公民 剧照 NO.17第四公民 剧照 NO.18第四公民 剧照 NO.19第四公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四公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2013年6月,当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与斯诺登见面的时候,她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天下第一拳暗色天堂五十道格雷阴影的性传奇薛仁贵传奇光猪六壮士(剧版)火线追凶之死亡地带2009骚动时节的少女们啊2020月升之江欲仙欲死生活家人类灭亡报告书天师斗僵尸粤语神奇四侠2005(国语版)城市之光1984忆起非洲新街口孟菲斯蓝调第一季摩斯探长第七季侦探语录男儿本色变装大师抗倭侠侣闺怨2021摩登家庭 第八季犯罪心理 第十六季爱与谋杀的配方第一季过年回家霹雳钻末世1宅男进化英雄儿女夺金三王不得不爱第二季X档案第二季闪点行动第二季少女妈妈 第一季29 1粤语敲敲门怪物来袭Gentefied:上游梦第一季我们的虚实人生世界残酷奇谭 2至高侵袭朝鲜王朝内幕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纯影评讨论,不谈政治

  本文只限于艺术探讨,不涉及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之争。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最近网上有了资源,虽然忙得团团转,但还是见缝插针地看完了。看完后找来豆瓣上牛人提供的纪录片幕后故事:
斯诺登在泄密之前,他首先匿名联系了记者格伦•格林沃德与纪录片劳拉•波崔斯。为什么是他们?2010年维基解密事件中,格林沃德是维基解密和阿桑奇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在媒体上撰写了大量评论,和多人论战。他本人既是知名记者,也是一位宪法律师。掌镜与幕后制作的波崔斯则是著名的记者和纪录片导演,她之前的作品深入报道了反恐战争的另一面(没有看过,不予评论)。她也因此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出入国境常被扣留检查。这两位的专业技巧、业内声望和勇气,让斯诺登选择了他们。(豆瓣网友陈朝的本片评论:《无差别监控和它的破壁人》)
  知道这些背景后,再回味这部片子,不得不佩服劳拉•波崔斯的胆识和智慧。这让我想起了《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发现女性导演在拍摄与战争政治相关的电影时,为了回避女性身份的影响,片子甚至比男性导演更加硬冷与中立。因此《第四公民》完全做到了零距离追击一个突发事件,纯粹纪录,只“报”不“道”, 唯一细腻的地方是大量的细节关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聚焦在香港酒店里斯诺登,除了不拍摄吃喝拉撒外,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紧张、焦躁、不安,以及隐隐透出的恐惧。这一段刚看起来有些无聊,但是想到这几天可能就是改革世界进程的关键,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导演还有一招格外聪明,当格林的报道如原子弹般轰炸了全球后,除了摘了英国和美国两三段电视新闻报道后,导演并没有把镜头转向外面世界的混乱,而是又转回了香港以及斯诺登越来越黑的黑眼圈和脸色。而外面的常人世界则是一片风平浪静,毕竟不是世界末日,美国监控也影响不了菜价,人们都是各过各的,权利只有被需要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被侵犯。酒店的房间却是暗流汹涌,记者律师轮番出谋划策,后续揭秘、起诉、申请避难、流亡……
  本片的精彩就在于没有精雕细琢,没有设置悬念、起伏、高潮然后再感慨一翻,由于导演正是事件的经历者,因为完全不需刻意要讨好观众的胃口,我纪录,你爱看不看,就像棱镜事件一样,相关人炸了锅,但对我们平头老百姓来说,即便正式告知你监控的存在,又怎样?工资照发就行了。
  本片唯一透露着些许温情的地方,是以政治避难身份留在俄罗斯的斯诺登,与其女友在莫斯科郊外的屋子里做晚餐,但导演却用狗仔式的镜头在远处静静端详。当你正想长出一口气时,又感到那双无所不在的眼睛,让你后背有些隐隐发凉。

 2 ) 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

看过的纪录片中感觉最棒的一部。

片子给人感觉压抑,充满了未知、恐惧、挣扎,而里面的每一个人出现时不管是表情、语气还是神态、动作,都充满了坚定,也许对自由和权利的向往在这个时候才是最高光的时刻。
几乎通篇的封闭镜头给人感觉在看“困兽之斗”,而这种方式也让观众永远都期待着发生什么,节奏感十足,甚至在看完之后还会觉得意犹未尽,这在我决定看之前是未曾想到的。
故事方面导演从一开始就没有故意制造悬疑、神圣等常与政治题材纪录联系的氛围,只是通过各种忠于事实且高度还原的镜头记录着一切,就像一个不夹杂任何感情的记录者,恰好路过这里,顺便记录下来。导演想将斯诺登记录下来,让每一个观众知道,他并没有任何不同于你我的主角光环或者别的特质,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会因为家人的感受而面临艰难抉择,会因为看到所爱的人被伤害而痛苦,会惊慌失措,会在乎自己的形象,恰恰如此,整部电影成功的诠释了斯诺登的一句话:我并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尚去牺牲自己,而是想到我能够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做点什么事情,这本身就让我很高兴。没错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导演成功的做到了。
片子剪辑不少但没有生硬的感觉,在取景、镜头移动、空间设置等方面都看到了导演用镜头语言细声细语地诉说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比如火警警报测试时的现场气氛展现,通过封闭且摇晃的镜头给除了斯诺登外每个人表情特写,只有斯诺登在景框里进进出出,让人迫切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开场记者和一堆狗的镜头充满了隐喻,几只黑狗朝向左边,一只白狗在镜框右上角看向镜头,真是非常棒。
另外EMAIL内容和代码的特写给人印象也很深刻,黑色的屏幕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来气,这种方式比快节奏的飙车和打斗场面更让人窒息。

片尾给碎纸屑的特写大爱,BGM配合的也恰到好处,你会想这些怎么处理,会想他们之前拼出的是否是真相,会想是否有人可能为拼出这些而继续斗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完美的结尾。

通篇好像都在好评,吐槽一句,要说尺度大还得看美利坚,这片子都敢给奥斯卡,简直太TM酷了。最后,力荐的原因是:作为天朝的子民,难道你真的不想看看正常的世界是怎样的吗?

 3 ) 我不要你管

(原载界面网)
公众对于纪录片的探讨,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跳过拍摄手法和艺术价值,而直接进入影片所关注和呈现的主题之中。这在奥斯卡提名纪录片《第四公民》身上反应尤甚,由于其近乎“直播”了斯诺登和棱镜门事件,带出了小人物挑战大权力的“刺激故事”,就非常容易引发观众对影片主题——安全监控与公民自由之边界——的热烈讨论。
    单看剧情,《第四公民》以小博大的对抗精神,也实在符合左翼自由派立场的好莱坞胃口。但其零编剧的陈述方式,或许又会让很多年来被“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原则、以及奥斯卡式“好看纪录片”惯坏了的观众所接受。从《海豚湾》到《寻找小糖人》再到《离巨星二十尺》,人们已经习惯于导演为制造悬念而牺牲事件原本逻辑的编剧技巧,也让很多获奖纪录片的剪辑,愈发适用于15分钟进一段广告的电视台播出机制。而以批评态度,通过制作多部美国对中东政策纪录片而闻名的导演罗拉·柏翠丝,从最初接到署名“第四公民”的电子邮件后,所发起并参与的纪录片项目,更属于1960年代在法属西非兴起的“真实电影”(Cinéma Vérité)范畴,即摄影机是“参与的摄影机”,以访问形式出现并影响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互动关系。
电影,也即真实事件中的罗拉·柏翠丝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在“第四公民”匿名邮件的指引下,于2013年6月飞到香港,在The Mira酒店见到并连续多日采访了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按照后者坚持的发表次序,6月5日,英国《卫报》先投下第一颗重磅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接力披露: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随后几个月,巴西企业情报遭监控、拉美和欧盟国家政要私人电话被监听等猛料,又被进一步揭出。
罗拉·柏翠丝作为这段著名历史的重要参与者,将纪录片的最大篇幅放在香港高楼的逼仄房间中,镜头下戴眼睛的斯诺登,也是符合大众想象的技术宅男,终日蜷缩在床上,双指飞速在键盘上滚动,也从紧张羞涩到落落大方的,向两家重要媒体及摄像机,勇敢交待着自己的身份和爆料行为的成因。即便在访问和陈述本身已经成为最强剧情张力的过程中,导演也没忘适时加入一些制造危机感、却也不易被观众察觉的蒙太奇。譬如当斯诺登像一个魔法师那般,将床单罩住自己和笔记本才输入密码时,镜头切到了从室外高空观察房间的俯角,或许真如爆料人所称,“国家安全局的无人机盘旋在一切角落”;再如,这位“第四公民”露出庐山真面之前,镜头在黑暗中刷出流光的香港隧道中穿梭,隐喻着一种不安和刺激,而在罗拉收到的匿名邮件中,第四公民写到,“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了你,不是我选,是你自己(You asked why I chose you. I didn't, you did.)”,清楚表明导演作为异见分子早被监听的事实。
当然,出于对恐怖活动人皆有之的担忧,这样一部纪录片和作为背景的棱镜门事件,并不会取到同为指控性质的《海豚湾》那般一边倒的支持。国家该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公民的保姆?个人自由是否该有某个明确边界?从来就是众口难调的议题。纪录片中的斯诺登,像是那种叫嚷着“我不要你管”的叛逆少年,宣称自己“不想生活在一言一行都被记录的世界里”,坚信如今“什么错都没有的人,也许只是因为拨错了电话号码,就可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一旦连上网络,就能被验证机器。”可奥巴马在事件曝光后也立即辩护道:“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100%便利”,而且坚持这一项目的目的仅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而且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管之下。”
事实上,9.11后的美国本土,除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外,也确实没再遭受什么严重恐怖主义袭击。这注定得归功于棱镜项目所设置的安全门,但对内它也确实不受管控的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外借助于人人依赖的社交网络工具,在北非和中东的一系列乱局中起着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作用。甚至可能让饱受上网查阅正常资料之苦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思考,美国那些互联网巨头真可以独立运营,而不受外交政策干扰吗?
在斯诺登被奥巴马政府吊销护照、成为无国籍人士后不久,又曝出美国国家安全局2010年起,即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部分美国公民的“社交连结,辨识他们来往对象、某个特定时间的所在地点、与谁出游等私人信息”。其实,这与微信朋友圈分发宝马、Vivo和可口可乐广告也有相似之处,大数据时代,美国人、中国人、欧洲人、中东人,都成了拴在一条数据线上的蚂蚱,成为比特流中可以被轻易截获和监听的无隐私数据。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的矛盾和悖论,也就前所未有的突出。
纪录片结尾部分,以政治避难身份留在俄罗斯的斯诺登,与其女友在莫斯科郊外的屋子里做晚餐,镜头以狗仔般的粗糙效果呈现。而斯诺登与《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重逢后,将谈话关键词写在纸上并最终撕个粉碎。批评了国家却也接连受普利策和奥斯卡嘉奖的导演,还是清楚表达着批判意图——监控无所不在,个人没有自由。

 4 ) 暗流汹涌的体验式记录

《Citizenfour》的诞生本就是一种力量。作为多年关注人权问题的记录片电影人,导演Laura Poitras因她的独立精神、不畏强权和对受访者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被斯诺登选定为这场风浪的登陆点。他在邮件里说:“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了你。不是我选的,是你自己。(You asked why I chose you. I didn't, you did.)”

我不懂法律,也对政治没大兴趣,再说围绕掌权者以维稳之名侵犯公民隐私的争论也够多了,我只想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说这部片子。

首先得明确,该片不是传统意义上揭露社会问题或以科普为己任的典型记录片——这些片子往往充斥着数字、事实和喋喋不休的访谈,即使涵盖多方观点,但基本都有偏倚的一方。而Citizenfour属于近几年兴起的实验纪录片范畴,与2013年的Leviathan和The Act of Killing一派,它们重在呈现全方位浸润式的观者体验。监听风波是个有持续媒体热度的重大社会事件,几乎无法淡化处理,而导演选择第一人称视角,沿袭cinéma vérité的风格,肯定摄像机和她本人作为事件一方的介入,是一个明智、大胆也水到渠成的选择(其实她“后911”三部曲的前两部都是揭露社会问题的传统风格),但这就意味着她要牺牲话语平衡和政治引导,来达到一种历史现在进行时的即兴亲历感。这是她对审美和新闻价值两者的调和,也正是这种调和成全了全片的动感、惊悚和力量。

开场,车窗外光影流动的香港隧道引出导演的目击者身份,也呈现出她孤注一掷的内心状态。此后大多数镜头都是静止观察,在持续关注中剥开表面的平和,显露斯诺登以及其他人物内心的暗潮翻涌。泄密人和记者,从陌生、质疑到齐头并进,围绕报道方案、保密措施和秘密文件内容展开对话,空气中的手势,沉默,放远窗外的视线,以及前台的电话和火警间歇性打断对话,给香港酒店房间的段落注入封闭空间悬疑剧的色彩。能将这些静态画面排列重组出惊栗片的动感,《罗拉快跑》的剪辑Mathilde Bonnefoy同样功不可没。在美国机场被搜身盘问对Poitras来说是家常便饭,但此片的拍摄让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能再回美国,于是临时决定栖身柏林处理影片后期。Bonnefoy不但于此时加入,而且与她丈夫一起为香港归来的Poitras提供帮助。

虽然片名是斯诺登的化名,海报上是他的靓影,但本片并没有把他偶像化,什么“传记片”更是胡扯。看完影片,我们对斯诺登的了解也依然仅限于他在风波中的言行表现,我们除了一些基本信息之外,对他的性格和成长轨迹各方面仍然一无所知(这些在Glenn Greenwald的书里倒是有细致描述),我能确定的只有他的智慧、勇气和思维的老练,并在最后莫斯科屋外的镜头中感叹他和女友Lindsay这郎才女貌的一对。斯诺登说,他将所有文件交给记者处置,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的身份和偏见影响事件发展("remove my bias from the equation"),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这方程式中的关键一项,但也仅此而已。他是主要人物,但绝不是传记主角。

有人说这部片子观点不平衡。我要问,观点是什么?一部110分钟的片子,总共也没有几段是直接控诉美国窃听行为的,相关引语的选用(包括斯诺登本人的)也很有限,而且电视里还是看到了奥巴马的“肺腑”之言以及政府派嘉宾的言论。我怀疑那些觉得观点不平衡的观者,也是因过这两年在斯诺登事件媒体轰炸下已掌握了大量事实内容,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再说,美国政府也不会傻到开诚布公地公开窃听计划幕后的来龙去脉,试图以透明来换取公众同情。Poitras在访谈中也说过,不是故意不想包括国安局的声音,如果他们能有人为这部片子站出来说话那最好,但是这并没有发生。这场个人与机构的对抗注定是信息不对等、观点不平衡的,如果大家想要平衡的观点,那就去看各大媒体的文字报道——作为一个新闻人,我深知观点平衡作为职业标准的重要性,但在人性层面上,那是自欺欺人,我想这也许是更多电影人规避唇枪舌战的桥段而选择自然呈现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部片子讲的就是几个人试图揭露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一段经历,直接而简单。如果该片真有观点,那就是:与政府对抗,对个人来说是危险又刺激的。

不过话说回来,评判电影当然没有对错,如果别人不能将Citizenfour看做一部体验式的电影,坚持用传统记录片的标准来要求它,那我也完全理解他们的负面评论。其实,就看你站在哪儿,从哪个方向看。而且我也不讳言自己对Leviathan和The Act of Killing的钟爱——也有的是人把这两部片子骂得一无是处,甚至质疑电影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每个人的目光短浅和思想片面也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

回到片子。Poitras因斯诺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却依然将事业的绝对重心放在记录电影的拍摄和制作上,对抗快餐式、碎片化的传媒潮流,努力寻找新闻事件中有普世价值的“人本体验”(human experiences)。当急功近利的媒体和受众联手将深度报道打入冷宫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肩负起了追求审美、还原真相的双重重任。他们甘愿牺牲多一点安全来换取多一点的创作自由,试图通过视觉体验让现实有更深更广的张力,这已是难能可贵。从这个意义上,Citizenfour是一个宣言。就像片尾所暗示的,更高层的揭秘者在斯诺登的带动下站出来,相信Poitras的作品也会引导更多人用深邃的眼神探究现实。而斯诺登,我的同龄人,也在时刻羞辱/鼓舞着我,指明在这个混沌的和平年代,一个30岁的人能有何等的智慧和勇气。

 5 ) “公民”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基本上对于我来说,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最深刻的思考在于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公民的权力,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准则,以及什么是公民的榜样。

无疑对于美国政府,斯诺登是一个妥妥儿的叛国者。片中也对斯诺登本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认为自己是否是个爱国者?”

个人觉得,以个人是否对政府忠诚作为判断一个人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标准实在是太有失偏颇。基本上,这就等于承认国家机器是凌驾于其公民之上的。人类文明确实很长时间以来处于这种阶段,但是并不代表这种阶段,这种阶段下的社会制度就永远合理,或者长久存在。以国家安全为由随意侵犯公民权利是典型的对权力的滥用,不管其辩护者做出何种诡辩。难道说剥夺了所有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剥夺了所有人个人隐私的权利和自由,就能阻止来自恐怖主义势力或其他邪恶势力对全人类安全的威胁?这些威胁究其原因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权力的对抗,想要从根本上排除这些威胁,除非指望全人类统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然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的。不是说几个强大的政治力量主体掌握并控制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所有信息就能阻止任何悲剧发生。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好不容易认识到个体权利的重要性,人性的重要性,也不是为了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少数个体上,不管这个个体是独裁者还是某个政府(或某些战略联盟)。

本片中所展现的,是一个国家公民建立在良知以及对人性的保护上所采取的行动。从这一点出发,斯诺登无疑是一种公民的榜样。以历史的眼光看,他的举措促进了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可惜的是,在时代局限性下,他这种牺牲个人利益保护公众利益的行为也许不会被很多人认可。因为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左,牺牲个人利益保护国家利益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却很少有人提出疑问:难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从来都是矛盾的吗?难道出现矛盾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其一保护另外其二吗?我想斯诺登的出发点并不是要毁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仰赖和信任,而是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民主的涵义以及其实现。

 6 ) 扒光隐私,这部奥斯卡最佳真敢拍!

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年轻人,在美国中情局身居要职,成为一名情报特工。 之后,又因揭露美国政府最高机密被国家通缉,流亡俄罗斯。 这个轰动世界的叛国者,就是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

这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事件,又称“棱镜门事件”。

简单回顾下—— 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搜集公民信息。 涉及的公司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脸书、美国在线、Skype、YouTube和苹果…… 搜集内容包括语音、视频、照片、电子邮件、文件和连接日志…… 根据这些,分析员可以掌握一个人的行踪以及社交情况。 该项目代号,“棱镜”

这个计划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911事件以后,美国通过了一个爱国者法案,即政府有权对嫌疑人进行信息收集。 如果政府怀疑你涉嫌犯罪或恐怖事件,他们就可以对你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

斯诺登将关于此事的秘密文件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流亡俄罗斯。

纪录片《第四公民》高度还原了“棱镜门”事件始末,真实揭秘身处风暴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同时,也揭露了美国政府监听、监视人民私人信息的内幕。 豆瓣评分8.4,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以及第80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

第四公民

Citizenfour 导演:劳拉·珀特拉斯 主演:爱德华·斯诺登/朱利安·阿桑奇 上映日期:2014-10-10(纽约电影节)/2014-10-24(美国) 片长:114分钟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 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 而柏翠丝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

纪录片导演 劳拉·珀特拉斯(Laura Poitras)

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 斯诺登在给导演的邮件中说:“You asked why I picked you. I didn’t. You did.”(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你。我没有,是你做的选择。) 导演柏翠丝正是因为本人已被监视,斯诺登才和她取得联系的。 可以说她牺牲了自己的隐私,才换来了这样一部作品。 美国国家安全局这项代号为“棱镜”(PRISM)的监控项目,此前从未对外公开,属于高度机密。

报道刊出后,外界一片哗然。 保护公民隐私组织予以强烈谴责,表示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以反恐之名进行申辩,不管多少国会议员或政府部门支持监视民众,这些项目都侵犯了公民基本权利。 这是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监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广、程度之深令人咋舌。

在秘密项目披露之前,斯诺登已经离开美国,悄悄来到香港。 斯诺登本人的人生,绝对算不上一帆风顺。 他出身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是将军,父亲曾服役于海岸警卫队。 他本人早年也曾受911刺激而参军,希望参加伊拉克战争为国效力,却因体能不达标,连后备役都不行。 学习成绩也很差,在高中念了一年半就辍学,最后念了个社区大学,相当于我们这边的高职。 然而也没毕业,等于他其实只有高中学历。 他完全是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才华,一步步上升到后来的位置。 之后加入CIA,几年时间内参与了很多大项目,为美国的情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棱镜门事件爆发前,他的职务是在夏威夷的一处国家安全局设施内,担任系统管理员。 年薪约20万美元,与相恋多年的女友过着舒适的生活。 但他愿意牺牲这一切,只因为对美国政府的秘密监控工程,感到良心不安。

斯诺登表示——

你什么错都没有,但你却可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也许只是因为一次拨错了的电话。 他们就可以用这个项目仔细调查你过去的所有决定,审查所有跟你交谈过的朋友。 一旦你连上网络,就能验证你的机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你都不可能安全。

2013年6月,导演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见到了这位“第四公民”。 不满三十岁的斯诺登坦言,自己在CIA身居要职。 他可以接触到的机密文件级别是最高机密。

随后,斯诺登在香港的酒店里向《卫报》记者介绍了棱镜项目的可怕之处。 譬如,只需要几个与你有关的信息,就可以查到你的所有通讯记录。 而且不仅是现在的记录,还可以搜索过去的,以及未来如果出现此信息也会立刻报告。

当记者问斯诺登,这件事对他的家人会有什么影响。 斯诺登表现出一脸歉疚,他的家人对他揭露政府的事毫不知情。 此后大概无法再联系了,因为会有牵连到他们的风险。

而他交往多年的女友,也可能因此离开他。 作为斯诺登最亲密的人,她受到了政府的调查,人身自由都可能因为斯诺登的行为而受到限制。

但斯诺登曝光此事的决心非常坚定,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会因此成为名人,从而转移了大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

无论是镜头前面的斯诺登,还是镜头后的导演柏翠丝,都时刻面临被美国政府限制人身自由的危险。 电影中有多个细节,都真实地表现了这种真实的紧张感。 当斯诺登身处香港The Mira酒店,他向电脑输入密码时,也会用一张毯子将自己和笔记本电脑罩起来。

他解释说,NSA的无人机盘旋在世界各地,其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查看任何跟踪目标的监控视频。 而就在此时,镜头突然切换到室外。 从高空中观察斯诺登房间的玻璃窗,一种被监视的感觉顿时袭来,令观者不寒而栗。

尽管受到失去自由的威胁,斯诺登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义无反顾。

斯诺登坚持认为,他所做的是一个美国公民应该做的。

此外,斯诺登还揭露了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的监视行为。

2013年6月21日,美国政府以三项重罪罪名指控斯诺登,两项是根据反间谍法要求引渡斯诺登。

两天后,维基解密组织安排他前往俄罗斯寻求政治庇护。 然而前往俄罗斯也困难重重,美国政府已吊销了他的护照,整个纪录片充满了电影般紧张的气氛。

朱利安·阿桑奇(维基百科创始人)

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中转区逗留了40天后,斯诺登获得俄罗斯政府为期一年的政治庇护。 而《卫报》迫于政府压力,销毁了斯诺登提供给他们的文件资料。 奥巴马公开表示,斯诺登不算是一位爱国者。

911事件以后,美国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辩护就是一切为了国家安全。 事实却恰恰相反,很多文件和恐怖主义、国家安全并无联系。 却和国家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的产业、财政、经济问题相关。

2014年7月,斯诺登相恋多年的女友,来到莫斯科陪伴他。 导演把镜头放在一个窥视的角度拍摄这对恋人,这也是对美国政府监控公民隐私的讽刺,更是一种善意的警告,你以为真的安全了?

电影结尾的一个片段也很有趣。 记者在莫斯科向斯诺登介绍最新情况时,竟然把关键词写在纸上,二人谈完后再把纸撕碎。 因为他们很清楚,NSA的监控能力有多强。

片中一位律师说,按照美国的法律,泄露安全机构的秘密就是叛国罪。 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是泄露给敌国,而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泄露该如何判处?

很多美国人视斯诺登为真正的爱国者,而政府视其为叛国者。 爱国与叛国该如何定义? 在这起事件中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又在何处? 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该如何抉择? “斯诺登事件”或许告一段落,但《第四公民》抛给观众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

*本文作者:RAMA

 短评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面临的恐惧也会最大。当剧组成员以及斯诺登父母登台时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致敬。人民英雄斯诺登。#52NYFF

9分钟前
  • 好样的
  • 推荐

#NYFF#全球首映/棒!片后半小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可见斯诺登在美国人民心中口碑不错。我也觉得他是个英雄~

12分钟前
  • 似零
  • 力荐

我没有说颂扬,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但是你一定要问我,斯诺登支持不支持,我们不支持他?他现在维护自由,我们怎么不支持自由?

13分钟前
  • dow
  • 推荐

在纪录片花里胡哨蒙太奇的时代,这种稳妥追踪记录已经少见:并没有塑造人物,并没有揭露八卦,仅仅陈述事态,反而愈显张力:电话、警铃、报社高层压力、机场扣留……扫走纸屑,后继有人

17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能把這麽精彩的事件拍得沉悶到只能關注斯諾登顏值有多高,也是不容易的。。。

18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原来斯诺登在身份没有公开之前就一直和本片导演劳拉·波特拉斯以及卫报的记者匿名联系,所以片子从第一封邮件,到第一篇新闻,再到公开身份,他为了更多的声音,其实做了一个天大的决定,没有人知道明天甚至下一个小时会怎样,电影却举重若轻地,似乎只是展示他几天的日常生活。太勇敢了。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让我激动的是,在里面看到了白发阿桑奇打电话帮助斯诺登,这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真实,这真的是一部正在发生的纪录片。

22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基本上就是棱镜门事件的始末,导演带着摄影机纪录了爱德华·斯诺登在香港那段时间的经历,就是和历史在同步的发生,时刻在见证一切,对于这种的事件还在现场的感觉很难得。由美国国安局的监控丑闻入手,展现的是一个群像,各方人士都牵扯在其中,最后你终于明白我朝为什么会墙掉某些网站了。★★★★

2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事件的重要性大於紀錄的技術性。香港專訪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映像的生還」。這也是我最為欣賞導演的一個點。至於什麼斯諾登的顏值夠高、一群活在墻裡的sb突然高呼「保護自己的網絡隱私」、什麼中俄暗中保護與澳門保護戰大可忽略。因為這些人能看到的就只是傳聞和表象。紀錄片宣揚的普世價值,他們並不懂

28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2013年6月想起5年前看过的一篇短篇小说 敏感字都被屏蔽 人们生活在沉默的世界中。思想的禁锢 对隐私的保护

29分钟前
  • pepper 安
  • 还行

纪录片成为了参与者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斯诺登长这么帅,谁还在乎片子再讲什么。实话。★★★☆

33分钟前
  • 坍塌
  • 还行

斯诺登不是无脑的理想主义者,所以更显可贵。作为纪录片本身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背后所代表的自由主义旗帜才更让人同情吧

34分钟前
  • Joshz
  • 还行

在香港酒店房间里的几天他们一起震惊了全世界。斯诺登也有恐惧,也有对亲人的不舍。他不是英雄,更不是叛徒。他和你我一样,都在追求一个更好的世界。作为记者,一生能遇到一件这样的新闻,应该也是万分荣幸吧。

35分钟前
  • zhwho
  • 推荐

当乔治·奥威尔写下《一九八四》的时候,他一定没想过老大哥会在自己的国度成为现实。权力追求的什么?总是更多的权力。对我们来说会觉得是隔岸观火,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管制了。作为纪录片来说,太浅!倒是斯诺登萌萌的~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与其说是“反美片”,不如说是反乌托邦片,即,美国都这样了,世界上还有乌托邦么。

4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29岁。斯诺登美如画~

41分钟前
  • Clarke
  • 还行

仍处于进行时的纪录片 窃听监控什么的对我们来说见怪不怪了 我只是来看脸的/还有白衬衫/还有黑西装(目测是优衣库的)

45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論斯诺登顏值之高

46分钟前
  • A L E X
  • 还行

Citizenfour让人看到whistleblower很人性的一面。他也会紧张害怕,努力乔装但拙劣的方式连自己都觉得I am gonna make it worse. Laura把英雄拉下神坛,然后你明白他作为一个个体的牺牲。当Snowden父母上台时,全场鼓掌致敬。一个发生在最自由国家里关于最不自由的故事。Coproducer是Kirsten... #NYFF

50分钟前
  • 半目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