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

HD

主演:王宝强,刘昊然,肖央,刘承羽,尚语贤,王迅,妻夫木聪,迈克尔·皮特,白灵,元华,曾江,王成思,杨金赐,范湉湉,佟丽娅,陈思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日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2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3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4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5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6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3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4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5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6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7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8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19唐人街探案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陈思诚要么是很有才华,要么是有高人相助

1.对于有吸毒、打架等劣迹行为的演员或者导演,观众在评价他们的作品时,往往会受到他们的人品所影响。

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不同的人往往标准不同,而人们对不同的电影人的标准往往也不同,比如有人可能对伍迪·艾伦和吴亦凡的标准不同,有人对波兰斯基和柯震东的标准不同。

因此对同一部电影,人们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关键就在于他更看中这部电影的质量,还是更看重电影人的人品。

所以,不管是什么电影,都常常有人说“有XX的电影就只值一星”,也有人说“我觉得这电影值X星,其它的我不在乎”。

这里,我主要评价《唐人街探案2》这部电影,而对于电影人的人品,就交给大家自己判断好了。

2.电影涉及元素繁多,悬疑、喜剧、动作、飙车、越狱等等。

这种“大杂烩”的电影,比类型单一的电影更难拍好,所以“大杂烩”多半是烂片。结果《唐探2》竟然还不错,整体非常有趣,娱乐性很强,全片无尿点。说明导演对群戏的掌控、对节奏的把握都相当优秀。

从贺岁片的角度来看,《唐探2》很闹腾,很欢乐,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小孩可以看笑点,大人可以看推理,老少咸宜。

从悬疑片的角度来看,叙事显得有点乱,而且有点吵,让人静不下心来思考剧情。

3.电影的笑点是合格的,虽然有些笑点只是为笑点本身服务,而没有做到为剧情服务,但无厘头不就是这样吗?而且确实能让人笑得出来,比如小弟被打得尬舞,比如汽车打转画太极图,比如举手枪、火箭筒、机枪、手机的“一物降一物”。

导演善于“当场打脸”,比如唐仁上一秒说“不会爱上其它女人了”,下一秒就被陈英迷得神魂颠倒;比如小弟说要三个裸男,三个壮汉就脱掉衣服;比如莫友乾说“年轻人,动作要大一点”,结果是和主播聊天。

电影不仅是悬疑推理部分多次反转,笑点也是多次通过反转产生笑果。

剧组非常放得开,比如马路上骑马车、裸奔、误入gay吧、男扮女装等等。只有演员放开演,观众才能放开笑。

5.本片有大量延续前作的情节,比如慢镜头+BGM,比如善用怀旧金曲,逐渐在形成系列的风格。

6.电影埋梗和抖包袱的技术很娴熟,有些放在其它电影里并不好笑的梗,在导演的调教下就有了笑点。

而且也有不少伏笔、铺垫,做到了首尾呼应。

比如莫友乾说秦风是小姑娘、秦风假装是女生套莫友乾的话,是为后面他们男扮女装作铺垫,同时也是对梗的升级。

比如主角误入gay吧,是为后面被壮汉营救做铺垫。

7.推理部分算不上优秀,但绝对合格。多重反转,层层递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虽然你明知道Q是主要角色中的一员,但揭晓谜底时仍然感到精彩。

许多编剧喜欢先写完剧本,最后看谁最不像大BOSS,就让Ta当大BOSS。这样确实让观众很难猜到大BOSS,但揭晓谜底时,观众感觉大BOSS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法往往很刻意和生硬,无法让人信服,所以也不会觉得剧情多么好。

但是《唐探2》对宋义的动机、手法的解释还是比较完善的,哪怕你猜到他就是Q,也猜不到过程。

8.Kiko说宋义不是Q,为电影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是影片的一个加分点。你以为故事已经结束了,其实还存在另外的可能性,给予观众大量解读的空间和遐想的余地。

很多电影运用过这种手法,比如《盗梦空间》《如月疑云》《狙击电话亭》。

9.Kiko的黑科技很有创意,秦风的记忆宫殿更加强大。电影中推理和破案的特效、气氛、节奏都可圈可点。

Kiko虽然身为侦探高手,但也要电脑才能办案,而秦风自己就是电脑。

其它人都在开外挂,只有秦风不需要开外挂,因为他自己就是外挂。

10.唐仁和秦风缺一不可,秦风负责破案,唐仁负责破案之外的所有东西。比如唐仁承包大部分笑点,但我觉得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可以推动剧情,“强迫”秦风参与这件案子;他还可以帮助秦风,比如发挥自己的风水的知识,比如多次“无心之言”让秦风有了新的思路。

如果只有秦风一个人,电影就会单调许多。

11.提出世界名侦探排行榜、打造“唐探”宇宙的想法不错,但完成度不够。

比如妻夫木聪饰演的野田昊完全是打酱油,什么双胞胎侦探、特种兵侦探之类的更是毫无存在感,基本上等于龙套。

对于世界观的塑造,希望导演能在续集中逐渐完善吧。

12.《唐探1》7.4分,《唐探2》7.6分,估计落脚点也在7分以上,导演发挥很稳定,打破了“国产片的续集多半是烂片”是规律,要么是他本人很有才华,要么是有高人相助。

期待下一集还能保持前两部的水准。

 2 ) 《唐2》:你管这种神棍推理叫社会派,我是不服的

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激烈”的春节档,各种幻想题材IP扎堆来袭。

讲道理我们作为一个幻想类公众号,对此情形应当喜闻乐见。然而拿着影单捋一遍,不免心凉一半。

首当其冲就是《西游记女儿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逢春节必然出现西游题材国产烂片,来得比春晚的冯巩还准时,连名字都面目雷同。会为此片走进电影院的,不是演员粉丝,就是不信邪的西游偏执爱好者。

还有《捉妖记2》。萝卜精卷土重来,带着一堆装疯卖傻的人类大闹电影院,预告片从几个月之前就开始轰炸无辜路人的眼球和心灵。心理年龄超过15岁还热衷看这个系列电影的就是犯罪。

简而言之,这届春节档不行。

在这之中,只有《唐人街探案2》(以下简称“唐探2”)的存在让人稍微宽心。

《唐人街探案》(以下简称“唐探1”)曾贡献了一个让人颇感惊喜的原创悬疑故事,尤其是影片最后张子枫饰演的少女思诺在病床上阴恻恻的一笑,更让我们相信,“唐探2”也许是这个春节档唯一一部献给成年人的贺岁片。

相信每个看过第一部的观众,都对这个镜头记忆犹新。

我们怀揣着这种乐观的心态走进电影院,再出来的时候心态已经崩了。

如果说“唐探1”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本格推理片,“唐探2”只能说是披着推理外衣的喜剧片了。

在时代广场飙马车,堪称全片最热闹的喜剧场面。

“唐探2”的故事紧承第一部最后,如约将故事主阵地搬到了大洋彼岸的纽约。成功考入警校的天才少年秦风,被表舅唐仁以结婚的理由诓到美国,落地才得知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帮唐人街教父七叔调查其孙子的死因,同场“斗智”的还有世界各地的多位名侦探。起初对500万美金的悬赏兴趣缺缺的秦风,不知不觉间却被唐仁惹祸上身的体质所牵连,两个人也卷入了一起连环杀人案。

名侦探们。中间这位的造型你说没借鉴小丑女我是不信的。

这种名侦探集结的设定看起来就很柯南(类似工藤新一、服部平次、白马探还有个女高中侦探共同参与的某一集)。虽然算不上很新鲜,但东西方各路神仙使出十八般武艺斗法的场面,想想应该也挺热闹的。而且之前主创也放出风来,说是“破案过程中,来自十国的名侦探们将展示记忆宫殿、人肉相机、黑客技术等高精尖技能,令人大开眼界。”

结果这有且仅有的三项技能,两项出自秦风,只有黑客技术一项留给了新加入的名侦探Kiko。

“唐探2”的特效,基本都用来给秦风搭建记忆宫殿了。

更不幸的是,除了这位技术型名侦探Kiko(除了黑客技术以外半点推理能力也没体现出来)以外,以野田昊(妻夫木聪饰演)为首的其他名侦探俱乐部成员们,仅仅在开场上线一下下,就集体掉线了!

日本高颜值演技派代表妻夫木聪在“唐探2”中仅仅打了个酱油——也许下一部才是他的主场吧。

于是,在影片进行到1/10处时,名侦探们比拼智商的最大噱头就这么木有了。

行吧,可能导演是想让我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主角团身上,毕竟十几个歪果仁操着南腔北调用中文尬聊也挺难为演员的。

故事开始进入主线,嫌疑人之一浮出水面,国籍、年龄、职业等等边角元素都完美符合侧写。

当然,熟悉套路的观众都不会相信他是真凶。

果不其然,很快我们的主角秦风就通过一个重要细节判断出肖央饰演的宋义不是凶手

——“他不是左利手!”

……我谢谢你啊,还真是明确而板上钉钉的实锤呢。

为了给自己破案增加难度,名侦探江户川秦风和唐仁小五郎没有选择带着疑犯和警方解释清楚事情原委,而是伙同疑犯一起逃避追捕,成功让三个人都上了警方的黑名单。

果然思路清奇。

与此同时,七叔那个满脸写着“不要怕我不是什么好人”的干儿子,也带着手下到处找主角一伙的麻烦。

这边经历着一连串鸡飞狗跳的荒诞闹剧,那边秦风通过一本被撕了页的古籍,发现了凶手的作案手法。

但是此时影片时长还不过半,所以凶手虽然已经呼之欲出,可主角团就是抓他不到,甚至凶手嚣张地在秦风等人眼皮子底下犯案,依然能顺利脱身。

一场紧张刺激的追跑打闹之后,仅仅因为凶手亮了一把比手指粗但有限的手术刀,秦风就被吓瘫了,目送凶手逃之夭夭——喂喂喂,说好的警校学生呢?怎么这么怂?

在莫名其妙被抓到警察局之后,秦风通过冥思苦想,终于想通了凶手的身份和作案动机。在一群再次上线助攻的名侦探们的帮助下,秦风等人大摇大摆从纽约市警察局出逃。

难怪这个长得像川普的局长都急眼了:NYPD都是吃干饭的也就算了,警察局都让你们来去自如怕不是在逗我?

终于与凶手面对面,秦风说了还没三句话凶手就主动认狼出局,利索得仿佛就等着人来抓。

整个故事梳理下来,推理的部分薄弱得吹弹可破,无论是过程中秦风利用记忆宫殿对凶手的犯案地点进行排查,还是最后一锤定音敲定真凶的证据,都充满了柯南式的突然顿悟,整个破案过程严重缺乏推进

就是这种感觉,你们领会一下。

同时犯案的核心过多地牵扯到中国的道教文化和阴阳无极,无论是从头到尾存在感强烈的《道德经》(让一个老外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实在是尬到飞起),还是揭秘时秦风一通阴阳八卦、神性兽性的分析,都使得影片的推理略显神棍

“唐探2”推理的乏力,让人难免怀念第一部那个步步扎实的故事。

同样让人怀念的,还有第一部最后那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反转。

在范达因的推理二十准则里,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

“解谜之际,读者务必拥有与侦探平等的机会。所有的线索得记述清楚。”

“唐探1”从一开头秦风书架上的《白夜行》,就暗暗在为最后一击女孩谋杀养父的重磅结局蓄力。

出现在“唐探1”片头的《白夜行》,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除此之外,“唐探1”的推理可谓一环扣一环。从颂帕工作室门口的监控探头7天一覆盖,结合床下墙壁上发现的脚印,顺理成章地把真凶的作案方式送到观众眼前。

这些都是正统本格推理的套路:与读者/观众共享所有信息

而最终的反转,思诺利用日记操纵鬼父,误导秦风和唐仁,则是典型的日式变格推理,强调人物的变态心理,用来作为一部悬疑作品的核心诡计,简单却精彩。

思诺编写的日记手稿,是其“完美犯罪”的重要一环。

整部电影中关于思诺和颂帕儿子丹的故事有留白,但动机和手段都完整具备。所以当最终的反转到来,影迷觉得震撼,细想却合情合理。

而“唐探2”的推理相较之下就牵强得多。

为了照顾部分粉丝的观影体验,我们在此不多剧透,只简单举几个外沿的例子。

比如在出现第四个被害者后,秦风锁定凶手靠的仅仅是唐仁的一句话:“为什么死的会是TA呢?”就是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秦风就茅塞顿开,喜出望外地说“小唐你真的是太棒了”。

作为观众,看到这里恐怕都是一脸懵逼:这棒个毛线?简直是强行吹。

再比如最后反转时,真凶向秦风要证据,秦风先是夸了一番TA的“完美犯罪”,然后胸有成竹地说“尸体还没来得及处理吧?应该还在后备箱里吧?”

大哥你说这样破绽百出的犯罪是完美犯罪,怕不是对“完美”一词有什么误解?

这一部,名义上是向社会派推理转型,但全片看下来,只看到社会,推理实在弱得一匹。

而关于最终的反转,只能说,TA的动机存在,但不够强烈。或者,前期关于TA动机的铺垫少之又少,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来看,难以使其成为一个有效的怀疑目标。

这是一个只有主创自己能意识到其存在特殊身份的角色。

这种信息量的不对等,已经不符合一个完美反转的先决条件了,甚至妨害到故事的推理主线。

至于最后靠惯用手当一锤定音的决定性证据就更简单粗暴了——何况上马车时伸哪只手并不能证明那就是惯用手,此时人更多地是为了配合上车和前进方向做出的适应性动作。这件事稍有生活常识就能想明白。

对了,在这一部的最后,秦风又一次放走了真凶。如果说“唐探1”中秦风在最后放走思诺是因为证据不足,甚至或者出于人文关怀对失去监护人的未成年不赶尽杀绝,那么这一部最后真凶得以带着证据全身而退就难免说不过去了。

强行解释一波,也只能说是为了对Q的身份进行再一次反转所做的努力。

当这一部的推理和反转都已经不具备第一部的成色,唯一勉强可以与第一部一战的,就是“唐探2”的搞笑桥段了——而这种集中在下三路的搞笑方式还显得特别的low。

街头裸奔一场戏,代表了本片绝大部分包袱的共性:因为略显粗俗而容易get。

作为一部春节档上映的合家欢影片,大概很多误入电影院的路人观众从一开始就没对本片的悬疑色彩怀抱多少期待,而“唐探2”选在大年初一搞个连环杀人事件,可以想见闹剧的比重远高于重口情节。

除了与第一部一脉相承的怀旧金曲梗,“唐探2”的笑点多数集中在了搅基、女装、动作戏上。

也许是深谙时下流行的基腐元素,电影中多次出现了秦风和唐仁被同性调戏的情节。

躲避黑帮追杀,意外闯入一群手持重火力武器的彪形大汉中间,大汉们的老大不仅向唐仁献花,还抱着唐仁跳起了《粉红色的回忆》!

艾玛画美不看。

长相斯文清秀的刘昊然当然也不能让王宝强专美于前。在前往拳馆寻找唐仁的师父、莫家班班主莫友乾了解符咒含义时,秦风也不得不使出色诱大法从师父口里套得信息。

不满足于让一大堆奇形怪状的人分别搅基卖腐,三位主演还在电影里挑战了一把反串。

原来你陈思诚也喜欢玩女装大佬这一套。

这些辣眼睛的搞法虽然的确取得了不错的笑果,却也实在失之过low。

除此之外,本片号称启用了成龙成家班的武术指导,可设计出的动作戏全是些锁喉掏裆插眼之类不入流的招式,每每让人觉得是在生挠观众咯吱窝。

踹裆这件事,“唐探”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

在这些迷之笑点当中,唯一称得上具有“唐探特色”的笑点,就只有年代BGM的花式乱入了。无论是第一部中配合医院重场戏的《往事只能回味》,还是这一部中酒吧大汉搭救唐仁时的《粉红色的回忆》,都起到了立竿见影带动影院气氛的直球效果。

但“唐探2”里值得提上一笔的笑点也就仅此而已。

现在回想起来,“唐探1”的喜剧桥段可以说相当自然。无论主角、警察,还是半路杀入的笨贼反派组合等等,人物间的关联和冲突都比较清楚,再加上对泰国元素的流畅运用,产生的喜剧效果十分不俗。

而即使作为一部单纯的喜剧电影来看,“唐探2”所交出的成绩也远远不及前作。

无论中外,无论主配,每个人出场就为且仅为影片的喜剧元素服务。

归根结底,“唐探2”未能达到影迷对它的期待。

满以为从纽约篇开始,陈思诚和他的团队将要在这一系列中引入更大的格局,增加更复杂的推理和喜剧元素,开启“唐探宇宙”世界观。但最终,我们所看到的变化仅仅是空间的变换,拿掉特殊的设定后,故事主线的复杂程度较之前作反而变弱了。

不仅如此,前作中的一些当时看来是伏笔的情节,在续作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利用。

比如在第一部的最后,秦风和唐仁参观了号称“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实验室”,并引出了第二部故事将发生在纽约唐人街。那时影迷们满心认为这个实验室中展示的一切会在第二部中有所体现,结果却只字未提。

这个实验室不仅有许多黑科技产物,大多数技术还是高度机密。

这不是说“唐探2”就是一部烂片。相反,“唐探2”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贺岁片,够热闹,也够喜庆,适合一家老小吃饱喝足哈哈乐个120分钟。

但是除此之外,作为一部不合格的悬疑片,“唐探2”推理靠神棍,搞笑靠审丑,对标第一部,“唐探2”的各项指标都在退步。

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续作让观众失去了新鲜感,而是导演太过急功近利地想要扩张故事版图,反而疏于打磨故事主线,让推理沦为喜剧的配菜。

所以假如你想打发时间,对剧情又没那么较真,就想大过年看个热闹,那“唐探2”挺适合你。

想借由看这部电影感受解谜的愉悦,体验一把烧脑的快感?

想多了,洗洗睡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空(ID:jiakong2017),这里是科幻、奇幻、悬疑、惊悚的世界,欢迎关注。

 3 ) 感觉很多地方都在模仿前作,最多及格分

相较于第一部的惊喜,第二部就趋于平淡甚至平庸!场景从泰国曼谷换美国纽约,看似格局变大,其实换汤不换药。王宝强和闫先生的舞蹈变成王和白胡子老大的舞蹈,最后请三轮车阻止警察变成摩托车阻止警察…基本很多场景都可以在前作找到影子!而且一开始的左撇子的定义,到医院一个特定镜头基本上可以确定那个院长就是凶手!Q的出现(到后来才说肖不是Q)到最后的反转之前的铺垫太过于明显,给不了观众足够的惊喜!第一部的医院枪战配上邓丽君的BGM足以令人笑破肚皮,而第二部剧中的梗以及笑点都太过于勉强,甚至于没有一幕可以令人大笑的场景!最后的最后也就最后一句话引人深思:人在眺望深渊,深渊也在看你,千万别看太久!总体评价两颗半,模仿前作太多,剧情案情不够惊喜…

 4 ) 没标题,我讨厌《唐人街探案2》

不少人说《唐人街探案2》是一部合格的合家欢电影,说它聪明,说它节奏得宜,说导演原来才华横溢。

老实说,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次也没有笑过。所谓的“合家欢”喜剧,在我看来却只是一次杂烩式的,彻彻底底的“审丑”,那种喜剧逻辑对我而言一点儿也不“合家欢”。

喜剧的逻辑建基于落差,建基于意料之外,以此建立观者的优越感,以求博君一乐。塑造愚笨、低智的角色本来是喜剧的常用之法,并无什么不妥。但好的喜剧电影是塑造角色,即便出尽洋相的小丑,也是可怜的小人物,有人性化引发共情的功能。而在《唐人街探案2》中,我所能看到的只是一场混乱反智的丑态展示,是导演不遗余力地借丑态营造嘲弄的快感,不过是闹剧一场。

王宝强的人设自然不消提:吵嚷、庸俗、自私,以一身土豪的装扮出场,通篇都以他的聒噪愚蠢作为营造笑点的契机(最讽刺的是他的名字叫“唐仁”)。如果上集尚能看到这个人物与刘昊然、佟丽娅等人的情感关系,这集中的王宝强则彻底沦为了一个制造庸俗笑料的工具。王宝强虽然长期塑造单一化的喜剧角色,但诸多电影以他的愚蠢作为笑料之余也不乏塑造他的可爱、善良、单纯(《泰囧》《天下无贼》),导演至少都力求塑造一个立体丰富的人物。但陈思诚却在《唐2》中将王宝强的角色单一化,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他又吵又讨厌,只想恳请他闭嘴。当然,我觉得责任并非在演员身上,王宝强的蠢萌是行之有效的角色人设,观众也买账,但将他沦为庸俗和完全的愚蠢,则不过是导演的个人选择。

戏中的其他笑点也全是建立在这样的审丑逻辑之下。一群人赤裸上身在闹市追逐,几个人异装成护士混入医院之内,是早年成龙电影也热衷用的喜剧桥段。但成龙过往在电影中塑造小人物,常会令人有所共情,人物在尴尬的喜剧处境之下奋力自救,却越发慌乱,令人会心一笑,同时也期待那些人物如何巧妙脱离险境。但《唐2》中的人物因为只有单纯的丑态,所以他们只让我感到了喧闹、混乱和俗不可耐。更不消提那些不停用“同性”做文章的笑点,好比元华不厌其烦的说着“这个姑娘真清秀”,只让我感觉到浓浓的猥琐和浅薄,充分显示了创作人自我感觉良好的低级趣味。

或者这么说吧,我之所以反感这部戏中的喜剧设计,因为这些喜剧中只有对丑态的展示,是没有“人”的。就像那个一言不发的同性恋酒吧的大只佬,就像那个长得像特朗普的警察局长,都是单一的丑化的符号,根本没有“人物”可言。好比大只佬单恋王宝强,只是利用性向、身形、及品味的三重丑化和反差来制造笑点,笑的逻辑是对这种丑态的嘲弄,因为只有单纯的丑化和嘲笑,所以本质必然是庸俗的。而《唐2》中的美国几乎就没有正常人,不是杀人犯就是这类丑化的符号化人物,对我而言这种电影拿出去是特别不堪入目的,不止是它对美国的描绘只存在猎奇式的展示,而是因为它缺少最基本的品味和审美。

也不但是喜剧部分,就算是推理部分,《唐2》也没有塑造出真正的人物,许多人物非常单一和功能化。好比整个案件的两个终极大boss(肖央和michael pitt),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戏,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让人忽略,而方便制造最后的“意料之外”。肖央在戏中难以想象的没有存在感,戏的主体部分说是王宝强、刘昊然、肖央三人成行,其实基本上没有肖央什么事,戏的主要互动仍是王宝强和刘昊然二人。创作人根本没有花笔墨去塑造肖央和其他人物的关系,也没有深化他本人的人物性格,只是为了虚晃一枪,在结尾时以巨大的反差来制造戏剧效果。这是一种轻浮的,只为追求所谓“反转”的轻巧设计,而肖央在我看来则沦为了转移视线的工具,根本谈不上是一个人物。在结尾处创作人还要煞有介事地设计肖央的老谋深算,对我来说就特别可笑,如是者只要电影之前出现过的任何一个过场人物都可以设计成是终极boss了,包括扫地大妈医院护士,也很意料之外,只要编导自己自圆其说就可以了,反正什么都是他说了算。除此之外,像妻夫木聪这般角色的出现单纯为了续集的安排铺梗,消失得莫名其妙,这类的工具化人物就不再详谈了。

整部戏创作上的取巧还不止于此,很明显整个戏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推理”成分,因为任何线索基本都是靠刘昊然这个角色突然“想”出来的。这是一个超人一般的人设,根本不需要真正的追查与抽丝剥茧,只要创作人说他想到了就是想到了,就像创作人说大神q可以凭书中的一页就马上推理出了整个真相,至于逻辑和可能性就不用深究了,因为他们也不是人,他们是神。这就好比那堆乱七八糟的侦探突然就打开了监狱的门,我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当然,戏中最令我难以接受的,是和上一部一样四处抄袭。很多影迷都知道,它的五行杀人直接照搬了陈国富电影《双瞳》,其实过往《刑事侦缉档案》与《少年包青天》电视剧中都有过相似五行杀人的桥段,但《唐2》中原样照搬《双瞳》中的符咒及医院那个硕大的祭坛,真的令人瞠目结舌;同样,刘昊然那些想象和推理的画面,又一次模仿了《神探夏洛克》。可能也有不少观众觉得这些并非是抄袭,而仅仅是借鉴,那我也无话可说。即便我不声讨他屡次的抄袭,我换种说法,说他缺乏原创性,在这些事实面前应该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了吧。

一部根本上缺乏原创性的电影,靠庸俗的笑料吸引眼球,完全也没有立得住脚的人物,只是取巧地设计所谓的反转,在我看来,就完全谈不上是一部好电影。我既无法欣赏这样投机的创作,也根本无法宽容这样庸俗的审美。

我在这部电影中又一次感受到了导演本人的自作聪明和自我感觉良好,几乎没有任何一场戏的处理令我感到导演是有才华的。那些表演的指导、场面的调度不是平庸就是过犹不及的,更遑论在审美和原创上的根本问题。

所以我最受不了的评论是说导演陈思成是有才华的??!!!

还是那句话,我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5 ) 唐探宇宙、奎因手稿、三生万物!侦探们的镇魂歌

“其实真相一直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

比起第一部的惊艳,这部《唐人街探案2》更多的让人看到陈思诚的野心。

(本文暂时没有剧透)

上来先说题外话,《唐人街探案》如下简称《唐探》)两部电影在前期的共同点都很像,就是物料方面不太好搞

就拿第一部为例,从预告片的角度各位绝对看不出这是一部推理电影。但恰恰这样的“先天不足”,成为了“唐探”系列最大优势,第一部给人的惊喜之感就是例证,我们都抱着看“泰囧”的目的去观影,结果被电影中严丝合缝的推理给惊到了。其实返回来想想,《唐探1》的推理故事,乃是比较常规的本格式推理,但就因为这样的作品在国内大银幕上很少见且超出预期,再加上那个“超惊悚”的结尾,构成该片惊喜的本色。

那么这样的“惊喜”到了《唐探2》中就不复存在了,对于这部电影,看过第一部观众自然会抱有很高的期待,而没有看过的观众也会慕名而来,这样无形中就给了电影很大的压力,万一捧杀,这种滋味真的不好受。

所以俺这篇文章,也写得很谨慎,是否剧透我都有标注,以免提前泄气。


唐探电影宇宙?

所以,导演+编剧的陈思诚用一招很取巧的做法,在延续“唐探”系列的风格属性,故事节奏和之外,一上来就加入了“名侦探大赛”、还有“侦探排行榜”。

不得不说,陈思诚很聪明,电影的主线故事其实并不是“侦探大赛”,而是一场连环凶杀案,所以开场这段内容就是一个“噱头”。但这部分最大的功效,就是承担了信息传递的功能,直接告诉观众,“唐探”要建立电影宇宙了。

无论是妻夫木聪的日本侦探,还是尚语贤饰演的电脑黑客,乃至来自世界各地各种侦探,还有侦探排行榜上的第一位的“Q”,这些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到了主线故事之中,比如尚语贤进入到主线故事、妻夫木聪与刘昊然饰演的秦风进行了“人体录像记忆法”大比拼、当然还有那位“爸爸!打我”的大只佬。其余角色多是惊鸿一瞥。

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唐探2》传递给观众,“唐人街探案电影宇宙”(Detective Chinatown Universe,以下简称DCU)建立完成。

所以,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点,比起第一集,结尾彩蛋之处我们都知道电影肯定会拍续集,甚至世界上有多少个唐人街就可以拍多少部,但这样的方式也有着局限性,对于一部推理为主线的作品而言,并不是好事,因为单一的模式对于任何系列作品来说都是大忌。

所以,《唐探2》一开场就告诉各位,我们电影是不一样的,并没有延续第一部的路子,而且未来有很大的空间去发展,这就是电影的聪明之处,一开始就给观众放了一个大招。

赏金大赛引发的群戏大混战是经典故事模式,世界名侦探汇聚一堂,代表着就是格局升级,纽约作为宇宙中心可以吸纳更多人才,也符合故事发生背景。

监狱越狱,糖厂追凶,都是群戏。只是导演会合理分配合适的时间出现什么内容,并没有一窝蜂的一块折腾。

除此之外,妻夫木聪是为了第三部留下线索,必定还会回来,KIKO的主要功能在于远程协助,很多当代悬疑题材,都会在后方有一个电脑高手,就连《蝙蝠侠:阿卡姆之城》也有管家阿福和蝙蝠女远程坐镇,同时她的出现也算是引出了一些些小爱情火苗,使人物之间关系更立体,所以这个角色也会回来(电影中KIKO的造型,有点仿哈利·奎恩,但承担的却是蝙蝠女的功能)

又说回来,《唐探2》具体到主线故事上,又是有何表现呢?

可以这样说,熟悉的味道。疯狂喜剧载体下,巴斯特·基顿式的杂耍动作,荤段子与搞笑台词等等,虽然场景换到了纽约,但面对的还是一堆智商欠费二百五小弟,这些都是延续以往的路线,非常热闹,这里不再多说,笑料与包袱还要等待各位自己去电影院验证。

值得提的一点,电影中的纽约,这就是中国思维下的美国,其实无论场景如何变化,电影中是缺少文化冲突的,这一点大概是该片没有顾及到的地方,是缺点。或者说,本片根本没打算还原真正的美国,只是作为一个升级的场景存在,把纽约换成任何地方,这个故事都可以成立。

而对于主线任务来说,从前作的黄金失窃+杀人案,过渡到本作中连环杀人案,依旧是典型的推理故事惯用的路数,同样是非常有趣的推理和情节递进,这里不妨用几个关键词来解读一下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以及隐藏信息。

(如下可能有剧透)


埃勒里·奎因——古典推理

从《唐探1》开始,导演陈思诚是推理小说狂热粉就已经实锤了,片中不但提到了福尔摩斯等侦探的名字,甚至歌野晶午、杰克·福翠尔的“思考机器”系列、青崎有吾《体育馆杀人》等相对冷门的作品都提及了,最后一段还致敬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埃勒里·奎因”。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 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 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也是系列书籍中的主角,美国推理小说代名词。提起推理小说,你绝对绕不开埃勒里·奎因。

第一部秦风口中的“暹罗连体人”,就是出自埃勒里·奎因小说《暹罗连体人之谜》,第二部开场,秦风更是直接说出来“奎因手稿”,可以这样猜测,导演本人就是埃勒里·奎因的粉丝,他不但各处致敬奎因,还将后者作品中的推理风格放置到本片中,因为埃勒里·奎因的“国名系列”和“悲剧系列”都代表着古典推理小说的最高水准。

《唐探2》的推理主线就有点类似埃勒里·奎因的风格。

★包括一些消失的线索,比如电影中出现的符咒、真正的第四位受害者的尸体等等,包括第一部中的颂帕的“死去的儿子”也是“消失的线索”。

★还有“科学发现式”推理,从实际的观测或试验到成为定律或者经验公式到系统的解释规律的本质。奎因的小说中,先是进行调查、寻找线索,接着对线索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推论,最后再对推论本身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比如电影前半段,就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两位奇葩侦探去收集线索的例证,从寺庙到废弃的船厂,还有医院之中的各种细节,最后在监狱中,秦风将这些碎片化的细节拼成了一张“犯罪拼图”。

数学化标志,这也是奎因小说的典型,相当于数学中求条件极值的方法,说白了就是给罪犯列犯罪的必要条件,比如电影中刘昊然和刘承羽口中所说的“麦当劳三要素”与“侧写法”,对凶手本身的推断,但这一条支线在后半段就用不上了,因为下面这条↓

★最后,也就是“挑战观众”,实际上就是误导,通过推断和阐述,对凶手的形象进行描述,实际上实在误导,无论是读者还是观众能够指出凶手,并且做出正确推理吗?两部《唐探》的最后结尾,还有本片的顺风车杀人,都是这样的。


魔鬼与天使——逆反双探

这是《唐探》系列很有特征的设定,双探系列在推理作品中都很常见,但诸如本片这样的,则是非常稀有。

因为我们熟悉的福尔摩斯,还是亚森罗平,但凡涉及到双探,负责推理的侦探都是案件的推动力和执行者,而作为助手,比如华生这样的角色,是辅助功能

但本片则是功能性更加明确 唐仁负责闯祸和接受新鲜信息,是剧情的推动力,秦风却负责案件过滤和整理,是案件侦破的执行者

举个例子,每次在案件陷入停滞的时候,都是唐仁负责推动故事,比如寻找宋义,寻找元华是唐仁发起的,对剧情有着关键影响,但都是秦风用“色诱”或者相关手段完成事件,随后还有用寻龙尺定位等等,也都是唐仁带动的,而秦风在这几处情节内,都是负责发现真相,如果他们没在唐仁的推动下去医院的话,根本发现不了那么多细节。

可以说,这二位是位一静一动,一唱一和,功能性分摊很明确。然后这一部还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宋义(下面会单独提到他的功能)三位一体,就是“三生万物”


阴阳五行,三生万物

两部“唐探”,中国道教元素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比如第一部,开篇用了《周易·系辞》中的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道也。”

而到了《唐探2》,开篇用了《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道教,大概是世界主要宗教中,唯一一个提倡生命的,因为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主要教义都是“你要么上天堂”、“要么六道轮回”,伊斯兰就更别提了,都是死后的身后事,唯有道教,追求“养生,甚至长生”、人死之后,无论你是谁去的地方只有阴曹地府。

将道教放置在犯罪推理故事中,形状类似太极中的一阴一阳,背后的含义其实是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恶对立统一,这才是宇宙中的规律。这是道教善恶观的最好体现。

第一部中唐仁打麻将要摆风水阵,破案要用寻龙尺,这一部更是用到了道教风水和符咒元素,阴阳五行,成为电影最大的噱头,而对比中国道教的颂扬生命的教义,电影中嫌疑人的行为,无疑是极大的讽刺。

唐仁这个角色,虽然偶尔自私自利,但内心深处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可以用善的一面去抵消恶的一面。

★而秦风对善恶的理解,或者说他的判断标准并不是感性的善恶,而是理性的逻辑和真相。所以这个角色,感觉深不可测,对比第一部中“完美的犯罪”的说辞,第二部中与肖央说的那套理论“凶手就是那条狗”呼应开场,我感觉未来秦风会搞出一些大事件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肖央的宋义,侦探组中的新人,原本以为会再续前缘饰演坤泰,但本片摇身一变成为了深藏不露的新角色。这个角色在两位侦探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性目的。

因为王宝强与刘昊然一动一静,功能性分摊很明确,但二人之间的互动其实不够,唐仁闯祸+疯癫,秦风这个角色接不住(每次都是秦风一副冷脸吐槽,时间长了不行);而秦风的推理神断,对于唐仁也是对牛弹琴,二位的功能性只是展示给观众看,互动是不足的。

之所以加入宋义,因为这个角色的特殊性,他既可以和唐仁搞笑互动,也可以跟秦风暗中角力,对角色互动完成了补充,这个角色内外不同的两张面孔,一个人诠释了“天使与魔鬼”这个词。

如果秦风和唐仁分别代表阴阳,那么宋义就是阴阳的混沌结合,而开场那个“三生万物”,指的就是唐仁、秦风、宋义三位。这三位一体,没有非黑即白的泾渭善恶,代表着“万物”


“立体图像式记忆”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出设定,把角色推理过程的“思维殿堂(mind palace)”从2D变成3D,刘昊然用“曼哈顿计量法”推算凶手方位、在监狱墙上推演犯罪公式那一幕,很直观,就是将角色的“思维殿堂”跃然于立体画面,演绎了一个十分华丽的记忆检索过程。

还有他们“推开一堵堵墙”来到犯罪地点的画面,将角色穿行在凝固的时间点中,在电光火石间提取出关键细节,整个视觉体验很是带感


彩蛋部分

最后,说下《唐探2》中的一些细节、名词和推测

(如下内容有剧透)

1、“麦当劳三要素”

尿床、虐杀动物、纵火,这三个因素其实合并起来叫Macdonald triad,最早来自心理学家J.M. Macdonald在1963年的一篇名叫“The Threat to Kill”的论文。

这三个因素的存在价值在于,提示我们可能存在的家庭暴力对于连环杀手的人格塑造,并且在侦查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理解连环杀手背后的犯罪动机。

但是单独把这三个因素作为原因就推断一个个体会不会存在连环杀人倾向,这种预测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电影中,这里只是“掉书袋”,创造了搞笑的噱头,王宝强对肖央那句“你尿床吗?”顿时笑喷。

2、侧写师

刘承羽饰演的女警察是侧写专家,就是根据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出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门功课。

其实在刘承羽最初的侧写中,对于嫌疑人的描述都是正确的,只是当她遇到真凶的时候,她没有察觉而已。

3、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

犯罪行为人只要实施犯罪行为,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被侵害客体及其周围环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遗留下痕迹。只要看过《白夜追凶》的朋友,对这个名词也不会陌生。比如医生的手术刀和绘制的符咒。

但犯罪分子留下的痕迹,除了广义上认为的“物质痕迹(手印、脚印等等)”和“感知痕迹(目击者)”之外,有第三种痕迹存在,即犯罪心理痕迹,肖央最后“中招”就在于此。

4、敕令符咒

电影中出现的道教符咒,是驱邪镇鬼用的。这里对符咒的构造简单普及下:

这个符咒是典型的“敕令符咒”,道教符咒分为很多种,“敕令符”只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请神,调兵遣将。

★“敕令”为符头,意思就是,天上老君命令你们,要怎样怎样。

★一张符的核心,就是符胆,也就是“敕令”下面那些内容,目的是功能,这张符的目的。

★然后符脚,就是符中最下方的字样,指代“请的是谁”。电影中符脚是五星连珠,不太清楚是啥。

5、侦探群像

电影中世界名侦探大赛中,几位五花八门的侦探,用刘承羽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些小丑都是陆先生请来的?”实际上这些角色中,除了形象上的差异之外,还致敬了很多文学和现实中的侦探。

比如那对双胞胎侦探,明显就是来自《丁丁历险记》中的“汤姆森双胞胎侦探”。

催眠人士,应该来自于1974年著名的吉普赛特异功能女侦探内拉·琼斯

那对英国侦探管家和小孩的隐喻,我就不多说了,还特地将小男孩变成了小女孩,但真相只有一个。

6、寻龙尺

或许很多观众不太了解为什么王宝强最后依靠寻龙尺找到行凶现场,甚至第一部中也是这样。其实原理很简单,寻龙尺这种东西,中外都有,外国那叫占卜杖,中国叫寻龙尺。

这种东西,不是迷信,就是根据地磁引力,用人体的磁场敏感度,将细微、精致的感应,透过棒子的物理反应外放出来,可以找矿、找水源甚至考古。只不过到了中国,就变成风水、堪舆中的一套理论。

为什么能定位行凶现场?因为那地方“风水好”啊,嫌疑人行凶每次都是找风水好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地磁场作用,跟迷信没关系。

7、Q是谁?

这个就只能是猜测喽,我觉得不是宋义,因为如果是的话,这个角色在第三部就废了,三位建立起来的“三位一体”和谐就不复存在了,我个人想法啊,Q或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就像柯南里的黑衣人组织一样,宋义只是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Q的悬念还在,唐探这个系列就接着拍下去,不是吗?

8、几处细节来源

电影中几处情节,是有着明确来源,比如元华饰演的莫友乾,这个设定来源于李连杰《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元华饰演的陈厚德在美国开设宝芝林,就是这个人设。

而王宝强在酒吧里的跳舞的戏份,这个致敬了好莱坞80年代著名系列喜剧片《警察学校》中的第一集

其实《唐探2》,也让我想起了之前的那部名作《双瞳》。其实本片跟《双瞳》不一样,但对于反派的动机的描述,有那么一丢丢类似。

子不语怪力乱神,敬而远之;但道教追求“长生”,为求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处心积虑的折腾。道家讲究的是顺其自然,道教则画符炼丹,很容易被心术不正者盯上。

对此,李敖说的没错,道家和道教的关系,就是狗和热狗的关系。人家基督教都说作恶要下地狱,自杀是要去炼狱,所以其实不论任何宗教,若是以人命为代价求得飞升,都是白日做梦。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ilm

 6 ) 神性,人性,兽性,你的性取向是什么。《唐人街探案2》你看懂了几成?!

《唐人街探案2》,更大的制作成本,更浓重的商业娱乐模式,更宏大的结构逻辑,这样一副更复杂的牌局。

不得不说,陈思诚虽然在人品上饱受“兽性”质疑(不代表本人观点),但影视作品“神性”玩得还算靠谱,《唐人街探案2》是一部精心打磨的悬疑喜剧商业大片。

这一次,唐仁和秦风来到纽约,为的是破获一起关于挖心掏肺切肾的杀人连环案,故事由此展开。

局中局,骗中骗,案中案,一直是这个系列的招牌,这一次导演给自己埋了很多的坑,不妨我们可以开开脑洞,从戏里戏外去看看《唐人街探案2》所谓的深层推理,还是很有意思的。


下面推理纯属个人观点,大过年的不喜勿喷

NO. 1:Q是谁?!

Q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是“侦探界ppt”的第一名,他有着贯穿始终的神秘感,他有着和这个案件千丝万缕的联系。

观影后,大聪觉得Q不是宋义。

首先影片最后蓝发女孩已经查过ip了,Q不在美国也不在加拿大,总而言之Q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当然了,你可以说Q除了有高超的探案智商,还能反黑掉蓝发女孩,躲过她的ip追踪。但大聪觉得影片没必要反转得这么深。

此外,如果Q是宋义,假设秦风推理正确,宋义想杀陆国富为妹妹报仇,那么凭借宋义是Q的智商,根本不会在案发现场被监控拍到,也不会在图书馆留下在场证据,所有的线索都在表明,宋义应该只是Q很重要的棋子。

让我们来重新站在宋义的视角理一遍这次的案件:

宋义和他妹妹是美国黑户,在唐人街没有地位没有身份,长期被陆国富地霸欺负,最终陆国富害死了宋义的妹妹,导致宋义怀恨在心。

同时宋义也有一颗当侦探的心,并把Q当成偶像,应该在这案件之前,宋义就时不时在Q下面留言或私信,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

在这次案件发生的时候,Q当然也参与到了其中,但他和其他侦探不一样,他不露脸并始终保持神秘,那么他了解案情并推动案情,就必须找到一个有力并信得过的助手,Q首先想到的就是宋义。

等Q联系上宋义以后,Q同时还得知宋义妹妹的事情,于是Q告诉宋义,如果宋义能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在这个案件中,宋义就能顺手杀掉陆国富。

就这样,Q和宋义更深一层的私下的交易达成,而这个交易并没有在影片中告诉秦风他们,宋义只是轻描淡写的告诉秦风,是Q让他去案发现场,并让他图书馆借书。所以秦风他们所有的行踪和计划,还都在Q的掌控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Q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一,Q对这些案件的探案很上瘾,并很有天赋,所以这是天性使然,秦风也一样,他们这些天生是侦探命的人,探案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真相。

第二,Q不光想要侦破这个案件,而且他还想在这个案件中插入一个自己的“完美犯罪”。

这个也正是秦风在《唐人街探案1》中,他考刑警学院面试的回答,秦风想制造一次完美犯罪。

所以说在侦探界另一个更高段位的侦探成就,就是自己制作一个完美犯罪。那么这一次Q的制作完美犯罪的原材料,正是宋义心中想要报的仇。

所以,《唐人街探案2》有两条案件并行一起走,一条是法医杀人取器官连环杀人案件,一条是Q主导的一场“完美犯罪”杀陆国富案件。

说了这么多,大聪想说的是Q的讨论点确实很热,但是影片给出的信息其实已经很充分,就是Q应该没有出现在影片中,他的真正谜底,或许只能在第三部揭分晓。


NO. 2 秦风黑化?!

所谓的秦风黑化,那要看怎么定义“黑化”这个名词了。

一种黑化是说秦风完全变成坏人,为了达到“完美犯罪”也去做一些真正犯罪的事情,比如作出一些和Q一样的举动。

另一种黑化是秦风游走在“神性和兽性,还有人性”之间,最后他选择了“神性和兽性”的结合体,也就是最后在他心中,自成一套法律,他有自己对案件的判决书,摒弃掉社会的法律。

大聪更愿意相信秦风所谓的黑化是后者。

影片中宋义有说过:"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看可以,但别看太久。"

这里的深渊,其实就是人性的恶,也就是兽性。兽性有魔力,会让你对你着迷的东西上瘾,比如“完美犯罪”的瘾,比如找到真相的瘾,比如探案的瘾,比如杀人的瘾等等。

宋义他说他曾经凝视深渊很久,这是和他妹妹有关,所以他始终放不下这个恨,于是当Q愿意为他制造一次机会的时候,他愿意去做了。这就是宋义自己的“兽性”,明知道是犯罪,但他依然要去冒险。

而宋义之所以要对秦风说这些,很大的原因可能是秦风对他推理错了,也就是他把宋义说成是Q,秦风上瘾了。宋义从秦风的举动看到了Q的影子,所以以此来警醒秦风,不要看深渊太久。

而且从秦风第一部结尾来看,他知道小女孩张子枫是借刀杀人的凶手,当时只是碍于没有证据没办法逮捕女孩。

第二部就算汽车尾箱没有尸体,但有粉笔作为补助证据,秦风依然放走了宋义,也说明他“兽性”一面在增长。

此外,从秦风的身世来看,也不难看出他也是一张半遮半掩的底牌,在《唐人街探案1》中,他的父亲为什么被抓,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些到了《唐人街探案2》都没有交代清楚。

而且秦风所说的制造一场“完美的犯罪”,和他的身世又有多少关系,我们几乎也不知道前因后果,所以秦风这个角色,还能继续深挖。

脑洞开完,我们来聊些不烧脑的。《唐人街探案2》在案件故事的线展开得不错,让喜欢烧脑的观众可以焦一把。

不过,《唐人街探案2》也有一些明显的瑕疵,比如在喜剧呈现方面,王宝强太过了。其实在第一部的时候已经有这种感觉,但在影片后半段王宝强自述身世的时候,把人物性格拉回来了一些,让整个人物立体起来。

但在《唐人街探案2》里,王宝强总是念着“五百万”,为了剧情瞬间移情别恋警察美女,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很多无营养不搞笑的台词,让影片喜剧成分有些用力过猛。

还有侦探界那些奇葩,他们的存在感实在太弱了,很多人的出现,只是为了秀一下各自的特色,看似热闹,但实则是喧闹。

当然,影片特效是一个大亮点,影片对案件逻辑推理就采用了很多创新手法。

当秦风运用高速运转的脑子整理案情时,和纽约市的建筑结合在一起,利用三维特效直观呈现给观众,既能推动剧情,同时也不会造成说台词带来的乏味。

如果你喜欢推理电影,又想在过年闹一闹,最好不要错过《唐人街探案2》。

2018贺岁档影评解析:

《捉妖记2》再次上演了审美隔离,这次票房好口碑差原因又是什么

《红海行动》,可直接更名为“轰嗨行动”

《西游记女儿国》:幽灵公主+水形物语+少年派+能生就鼓励生(二胎政策)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短评

真的没想到这么高分…推理部分我比较喜欢,但是笑点很尴尬又低俗,所以在我看来五点几是合理的分数

5分钟前
  • Senseen
  • 较差

优点比1明显 缺点也比1明显 不要再掉书袋了再掉成汤川学了

10分钟前
  • 请取关~
  • 还行

这不就是《双瞳》吗

13分钟前
  • SailorJ
  • 还行

两部《唐探》中唐仁多次靠寻龙尺破案,他把功劳全部归功于寻龙尺,从而隐藏他的智商。其次,他总是“无意间”将关键线索告诉秦风。第一部说颂帕是同性恋,打翻手推车点醒秦风;第二部发现桌子下的镇灵符,发现三个死者的联系,以及监狱中一句话道破天机。乍一看两个案子都是秦风破的,其实关键在于唐仁说的那些小提示。秦风因为宋义用右手写字排除了他的嫌疑,唐仁说“你不能因为一只手就说他不是凶手”,而且说了两次。陆国富说他费了大力气才把各路大神聚齐。唐仁显然也是各路大神的一员,否则他怎么知道有这个比赛?再说排名第二的秦风为什么没有收到邀请?说明唐仁是有排名的,陆国富联系他后,他说不用联系秦风了,我来联系他。野田昊被一个案子难住了,为什么不直接给秦风打电话,而是给唐仁打电话?因为他早就看出来唐仁不简单。

15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用喜剧的外壳掩饰故事内核的虚无 用声势浩大的场面弥补推理逻辑的生硬 用中二做作的台词表现人设的光环 用烂大街的侦探梗串联起一个空洞的电影宇宙

19分钟前
  • 人生啊地不熟
  • 还行

跟第一部没法比,一小时不到的简单案情被各种对案情没帮助的无厘头喜剧元素注水到两小时,弄出一群“世界名侦探”竞赛找凶手结果就只是个噱头,这帮像精神病院放出来的傻X除了帮主角个小忙其余屁用都没有,就妻夫木聪还有一点侦探的样子,可他只在开头结尾打酱油,为下一部正式登场做准备。4/10

22分钟前
  • 瓦力
  • 较差

当宋义出于本能伸出左手,他急于蹭掉的粉笔屑、慌乱撕掉的五行图、地铁里圆的谎刹那间灰飞烟灭。当秦风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地离开,他尽力背下的纽约地图、推算的曼哈顿距离、破解的道家元素都变得不再重要。总有一些超越法理的兽性,它受心中的圭臬掌控。纽约一案你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才是神探的意义。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好些角色其实没怎么用到,昊然弟弟女装善哉。

29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陈思诚真是个聪明又鸡贼的导演,罪案和喜剧是特别容易互相抵消的类型,他做得讨了双方的欢心。罪案不差,喜剧不错。这故事用唐人街把背景架设出去真是一种自我解放。比第一部好一些。

33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全场最佳,妻夫木聪!

38分钟前
  • 名井南不南
  • 还行

放了四遍WTNY 可能买了版权就要疯狂利用🌚

43分钟前
  • 🐘
  • 推荐

不敢相信评分系列,觉得比第一部差。原因是第二部充斥着太多纯搞笑而对剧情没有任何帮助的片段了,破案部分大概只有30%,案情的进展还依靠各种怪力乱神的帮助。王宝强负责装疯卖傻博笑点,刘昊然负责狂开外挂和颜值担当。没有一个人设立起来。但是是非常适合全家来看的爆米花电影。多一分送给它。

44分钟前
  • FloriaZENG
  • 还行

封建迷信害死外国人(多一颗星给小护士刘昊然,🤝

4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基本维持第一部的水准,侦探电影宇宙真的不错。推理杂糅喜剧,技法更加娴熟。笑点看点齐飞,期待东京续作。

53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比上一部格局更大,格调更高,也更像一部成熟的商业类型片了。两位主演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演技都有很大进步,这对反差CP的人设也算立起来了。上次是密室杀人案,这次是连环变态杀人案,都在经典故事套路里融进不同派系的侦探推理手法、不同地域的坐标和文化符号,情节能自圆其说。最期待的还是东京篇啊

5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贺岁片应有的水平,陈思成很会消费宝宝强。昊然弟弟开个眼角吧,跟偶家聪聪同框被艳压啦(当然少年气还是满满的)…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小刘护士服一星清秀的刘姑娘一星第一部剧本是找的枪手吧

1小时前
  • 道路都光明
  • 较差

推理比1差很多,凶手太弱,整个故事尴尬依旧。冲着刘昊然来看,但觉得他在这部片里灵气全无,还是演别的吧孩子。刘承羽很不错呢。

1小时前
  • 89P13
  • 较差

三星半吧,推理比上部弱太多,也牵强太多。如今更像抓个悬疑的外壳,主调已经彻底变成兄弟冒险喜剧了,王宝强与刘昊然的双人搭档则更默契了。难得的是,王宝强的角色比上部成长了很多,上部表演其实挺尬的,这一部也顺眼多了。这片的优点在于节奏很好,不拖沓,事件又都靠动作来推动,会更抓人。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意料之外的好看呐,喜剧片里逻辑性最强的,侦探片里最搞笑的,不但带给我的笑声外,同时还有侦探片中的一丝悬疑紧张感,既有搞笑,又有悬疑,看完后真的令人回味,绝对称得上国产良心之作。

1小时前
  • 麦芽糖℡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