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犯追踪 第四季

第22集完结

主演:吉姆·卡维泽 / 迈克尔·爱默生 / 莎拉·夏希 / 艾米·阿克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剧照

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2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3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4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5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6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3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4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5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6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7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8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19疑犯追踪 第四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疑犯追踪 第四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第四季将把焦点对准人工智能,该剧的两位主创乔纳森·诺兰(Jonathan Nolan)与克雷格·普拉格曼(Greg Plageman)对此感到兴奋不已。要知道在第三季的最后一集,《疑犯追踪》最初的故事前提基本已经不再成立。而第四季,观众将看到剧中主角们——芬奇(Finch),里瑟(Reese),肖(Shaw)和根(Root)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避开Samaritan监视的前提下拯救无辜的“无关号码”。                        好好长大的女儿荷娜本回家了京城81号2(粤语)奥维尔号第二季槐树庄飞贼白菊花亚瑟飞刀2006破袭战人工夏娃第二季月球奇幻旅河的第三边我的爱对你说伊人再见新洛神2013喜马拉雅斯坦·李龙城正月粤语版亡命追踪(国语版)密杀指令寂静之声赤松威龙方世玉之千面修罗七金刚1994血域第一季吗啡少年侦探山歌不可告人花漾天海第一季空气水性杨花2019爱欲修道院我要一个家情书1995女管家别接电话:脱衣搜身欺诈案第一季情到深处真爱的诠释(国语版)麦田

 长篇影评

 1 ) 图灵根,那个咬了苹果的人。

【根据Alan Turing的故事来分析poi剧主旨和肖根感情线意义】 也惟有爱人的力量,能幻灭一个视人类为蝼蚁的天才黑客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仰。 唔,人性,这个虚无缥缈的词,无法量化的抽象概念,让人头疼。 我没看过Person of interest编剧有对本剧主旨具体解析的相关访谈,所以这里只是简单写写自己对于剧情发展至此的理解。POI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满足了我对于后现代末日般的科技风暴的惧怕与渴望,这样一个各领域学者争议已久的哲学领域。 Samantha Groves当初第一次出场的假名Caroline Turing就直接指向对“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致敬。Root无论是年少成才,还是与同性的暧昧,都和十六岁能读懂相对论、独立推导力学定理,四十岁因同性恋倾向而遭到的迫害职业生涯尽毁的Alan Turing相呼应。 S4E11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与samaritan的决战中,Harold教the machine象棋的闪回。 “1952年,图灵写了一个国际象棋程序。后来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群根据图灵的理论,在MANIAC上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序的象棋。” 象棋不仅是机器模仿大脑思考的重要象征,也是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是量子力学、概率学和逻辑学的共同领域。 “1932年-1935年,图灵主要研究量子力学、概率论和逻辑学。” 一个选择会裂变出无数种结果,一步棋导致的结果比宇宙里的原子还要多。意味着,第一步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但也意味着如果你走错了一部,也有无穷无尽的挽救机会。于是,思想就是不断的做出选择,几点去吃饭,要不要洗澡,他是不是好人,这个问题对不对 …… 我们做出自我利益最优化的决定,也不时实行一些利他主义来确保大局,其本质都是寻找最好的方式生存下去。既然如此,机器为什么不能运用概率学和逻辑学来替我们思考问题呢?他们的高效、低错误、完全理性,是否能代替我们笨拙的大脑? “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机器是否可以模仿大脑思考这个问题的前身,是人类历史上有名的辩论mind-body monism/dualism(即【物质与精神是否为独立的本原】)。显然人们更愿意相信物质与精神是分离的,二元论既是所有宗教的基础。我们相信我们并非躯壳那么简单,相信我们高于肉体、拥有灵魂。于是我们安慰着自己有来生、轮回、地狱、天堂,也许死亡就不再可怕了吧?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人体是灵魂的容器;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则断定,物质和精神是绝对独立的存在…… 直到现代脑神经科学把我们拉向了苦涩的所谓真相。十八世纪中旬,Paul Broca在大脑前额叶发现了专门负责产生语言的区域;十八世纪晚期,Carl Wernicke基于Broca理论又发现了专门负责掌握语言的区域。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了不同区域的大脑掌握不同的功能:我们的行为举止,其实都由不同的神经元们控制着而已。 于是问题来了,美国曾有一位建筑工人在工作时不慎被一根钢筋戳穿了大脑,在奇迹般的活下来并康复之后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从平易近人的好人变成了无恶不作的混蛋。那么,他还是曾经的他吗?就算他记忆消失了、性情更改了,你还愿意认为他是曾经的他吗?电击特定大脑区域就能让人做出不同反应,于是再不存在“主观”一说。Brain就等于Mind,欢迎来到一元论。 在看POI前,我和从良前的图灵根一样,认为人类不过是bad code而已。我们被设定好程序去呼吸、思考和做事。就算现在电脑前码字的我,也不过是被神经元运行着而已。我喜欢大众媒体、IT界大数据、虚伪的政客,看聪明人站在顶峰操控着愚昧公众。 这个世界上总有太多人会去怀揣无谓的情怀了。若用丛林规则冷漠的看待这秩序有条的社会,终于能理性而利落的运行着。可是,那天我终于抓到心心念念的机器妈妈,想让他释放机器宝宝来最优化人工智能的能力,他却说,不可以,humanility surpasses technology。咦,人性是什么? 于是折耳根的洗白之旅就正式开始了。妈妈说,people's lives matters。所以我们以后开枪只打膝盖与肩膀。就算以后会启动Samaritan然后害死千千万万的人的政客,我们也不能杀。世界十大道德难题之一的The Trolley Problem:五个人绑在铁轨上,电车就要开过来了,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个只绑着一个人的铁轨上去,你会去做吗?显然,Harold没有让我们去拉。这是愚蠢吗?冯七给的回答是,我们的原则是机器不能操控人类去杀人,因为这不是象棋,这是人命,我们是人类,我们不是代码。因此,我们有时并不能依靠概率和逻辑做出完全所谓理性的事。听妈妈的话,这门课,叫做人性。 于是折耳根和机器宝宝在妈妈的教导下日益长大。因为人性,我们并不能做出完全所谓理性的事。引用Rust在True Detective里的话,“人类的过多意识是大自然进化出的最错误的一步,我们应该手牵着手走向灭绝”。我们高于生物本能的自我意识,是否此刻正牵引着我们走向毁灭的洞穴? 于是,柯基肖出现了,一个“变数”。 她改变了折耳根的人设,混乱了机器宝宝的计算。这位二轴人格障碍的前特工,正是“人性即是代码中的变数”的范例。人说,爱上一个人就是给了他伤害你的权力,但古往今来有多少飞蛾扑火? “1952年,图灵的同性伴侣协同一名同谋一起闯进图灵的房子盗窃,图灵为此而报警,却又因此而扯出自己的“同志”身份。英国警方的调查结果使得他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 我不喜欢爱上别人的我,那会让我感到盲目、脆弱、不合理。爱是什么感觉?仅仅想象着和那个人身处一室,身体就怂恿着分泌了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因此,面赤心跳,思想浑浊。身体通过激素告诉你这是“欲望”,社会则把它包装成了“爱情”。我常觉得所谓爱情,不过是性爱的糖衣而已。作用是让人们找到优秀的另一个人,来繁衍下一人,在达尔文进化论再清晰不过。 不过,Shaw是变数。 同性是进化论里的变数。 我该如何去解释同性间无关繁衍的爱欲?去年我因为要写一篇关于“利他主义”在进化论里的合理性的文章去查了相关资料,稍微推理一下,答案也来得容易。“利他主义”是群体意义上的“利我主义”。但我一时间想到,那homosexuality呢?于是我去问了我的导师。他答,其实进化论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 背负着舆论、没有繁衍的可能,为什么身体还真实的告诉你,你想要她的冲动?更何况,那爱上的,还是个目睹父亲死亡却没有情感反馈的人。从一开始Root就不奢求有回报了。这是对相信一切只是代码合理运作的图灵根最大的讽刺:爱情,这人性,让她“不合理”了。 “1953年-1954年,继续在生物和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被迫承受的对同性恋倾向的“治疗”,致使原本热爱体育运动的图灵在身心上受到极大的伤害。” 下午我看了S4E13,终于等到了“Root对机器的幻灭”。号称美剧史上第一专情的前黑客小姐有两条感情戏,人机和百合。我其实很想听听小乔对Root为何要喊machine作her的解释,那个her叫得意味深长。机器更大程度是一位顶级黑客的“信仰”,所以根妹甚至愿意牺牲生命来完成对她的释放。另一个就是“博爱”的主题了,本剧最大圣母冯七,三句不离的“人民”和“大局”,根妹也是花了两季才慢慢学会关心起别人,“是你说过的每条生命都宝贵”,“Harold,现在我也是好人了”。 但是“人机”和“博爱”,她可以为shaw轻易不要了。望着天的绝望图灵根对Harold说了声再见。她不要拯救世界了,或不要听从机器了。她要离开,一个人去救shaw回来。尽管种种迹象表明,shaw很有可能已经死了。 我不要这个世界了,我只要你回来。 “1954年6月7日,艾伦·麦席森·图灵放弃了这个世界和他的人工智能研究,因同性恋迫害食用浸染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自杀身亡。” 也惟有爱人的力量,能幻灭一个视人类为蝼蚁的天才黑客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仰。人的种种不理性告诉着我们,人类不只是代码。 人性,捉摸不透的计算,可能正是因为其月缺之美而浪漫至深。因为生命充满了不理性,才有这样不完美的我,不完美的你,和我们之前不合理的发生。在你带着火把走向我之前,我甚至不知自己理智的铁幕之下还有着灼人的热情。所以我孤注一掷,博你浅薄的回应 —— 那赌注,我们暂且称之为爱情。

 2 ) 看那恶之花的妖艳

毁灭美丽不但要比拯救美丽容易很多而且更要美丽很多

向POI411致上敬意

撒旦在地上的爪牙诗人,波德莱尔先生最邪恶的地方无疑是他恶心的审美观;这世界上比美更美的,当然就是把美当着人的面前毁掉。笔者从来没有怀疑过这句话,因为一旦怀疑,就说明这件事情有可能是真的。
而这个事情是真的,在poi411的最后第5秒,撒米娜 肖女士躺在地上,带着惊诈,恐惧混合着冷静勇敢的表情面对SM特工即将给予自己最后爆头命运结局的时候,那种美感带来的情绪冲击轻易地突破了我的极限,只能飞速地关闭播放器窗口。
当花了40秒钟意识到肖女士真的离开了POI剧集的时候,那种崩溃和低落是让人极度沮丧的。在我长期观剧的历史中,这是第二次感觉到无法抑制的愤怒,第一次还是要追溯到24hours 的623,renee被毛子特工狙杀的情节。但那时,我的愤怒是有出口的,24hours的编剧们是变态,是Loser,极端憎恨女性,我可以和粉丝一起去FOX的论坛大骂。因为无意义的牺牲是让人作呕的。
但这次却有很大不同,POI剧集编剧们一直以其高大上的价值观,并且优雅柔顺得像德芙巧克力一般的台词,让人叹为观止地望洋兴叹。他们不会是波德莱尔的门徒,他们更不应该是波德莱尔的门徒,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整个411草草用10分钟交代情节后,就开始不断玩弄观众和虐心了。
宅总死,李四死,根女死,一次次地虚拟场景在问;如果让你们选,那你们愿意牺牲谁?然后,用宅总单薄却伟岸不可击倒的身姿大声地回应;“人类不是棋子,你不可以考虑牺牲任何一个人来达到目的。所有将真实世界看做棋局计算的人,最后注定会失败。”
虽然早早知道,在本季 肖女士的退出已成定局,但这段话极大鼓舞了人对每集圆满收尾的信心。但结局证明,这是给观众们的一个圈套,正如本集一样,所有人都在圈套之中。
肖女士不应该死,这点从剧本原理上来看是不用怀疑的,因为在这个团队里,只有她是不分享同一价值观的成员,(410,TM大人回应SM大人的话,我的代理人们和我有着同样的信仰)宅总和李四,都有坚定的利他主义理想,两人在purpose上取得共识,并互相支持,并对悲剧结局充分准备,而根女作为狂热的TM教徒,早已把TM视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归宿。这些人的死亡从道德情感原则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肖女士不是,肖女士从来没有展现出过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真正理解,唯一的她留在这个团队的原因是因为,宅总和李四是好人,fine people,她可以感觉到安全被保护,而恰恰是因为她本人过于强大的武力技能,她更对这种归属感觉得困惑,从而反复强调;“我为什么留下来?也许唯一的原因是那条狗。”
在“小熊”身上,肖女士看到了自己,就好像一条流浪狗。而作为情节考虑,如果你出于怜悯,从街上抱了一条奄奄一息的小狗回家,在日后,它勇敢地扑向劫匪,为你挡下了一颗子弹。这对利他主义者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梦魇,如果知道这事必然会发生,那情愿会去选择眼睁睁地看着小狗在街头死去,并去拥抱那颗属于自己的子弹。
所以,当最后时刻,肖女士冲进SM特工们的子弹雨中的镜头,对每一个分享该剧集价值观的观众都是巨大的打击。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部分,最坏的细节是,在所有的虚拟场景中,德高的原版画“芭蕾舞女”都被摧毁了。而在实际中,小组拯救了这幅画,“美丽”是值得拯救的,“美丽”的价值不是被毁灭。在如此高调地拯救了一幅画之后,他们居然不能拯救肖。一次次的虚拟演示,都给人希望,并打击观众,直到最后,真实的悲剧上演远远要比虚拟的悲剧更让人心碎万分。

话再说回来,选择去牺牲掉肖女士也许是编剧的一个大失误,但人类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往往是因为作品中有人类的失误,没有缺陷的艺术品只能赞颂工匠的熟练,而绝对称不上伟大。
那么在412的预告里,我们就看到了,肖并有没有死,她只是被俘,然后小组开展了疯狂的营救活动。(对于这种拖沓的设计,我是非常不满的)而在周四,POI的剧组也立刻澄清了,肖女士的演员是因为怀孕,所以不得不(暂时?)离开。
如果在基于对原创团队人格信任的基础上,再重新审视一下406-411这几集的设计,那就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如何过各种细节的精巧架构,外加铺垫的层次分明,从而制作出了411这么一集诡异妖艳的杰作。这甚至让人不得不折服于这其中那种灰暗邪恶的审美基调。(看哪!那神殿堂里的天使长,最后成了邪恶之子。)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想起一首很老的诗歌里说;“当两神在地上开战,正义便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直到万事的尽头。”在虚拟世界里,我们还可以祷告说;愿那无辜者的血可以抚平神的震怒,愿神保护你在地上的使者和子民。而在现实世界中,无辜者的鲜血,鲜红却又苍白,珍贵而又毫无价值。向《查理周刊》的遇难者们致敬,并祷告。

阿门

 3 ) 从来我们都不是一个人

等待第四季的过程中,努力把前三季重新温习了几次,again and again
SEC401里面
finch称呼四叔为 John,不再是彬彬有礼的Mr Reese。他是他的parter,他是他的family。
finch说,我相信John,他从未让我失望过。他救了他,给了他工作,送他礼物,为了救他的性命飙车砸钱,甚至体验到了挑战体制的快感,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John的确没有让他失望,在他怀疑自己的努力,对人生迷茫对未来失去方向的时候,坚定不移的告诉他,是你给我了生存目标,相信自己。
他们再一次亲密无间的合作,John说仿佛过去的一切从未停止,finch却很傲娇的告诉他:才不是呢。殊不知他心理比谁都要怀念那个破旧且灯光昏暗的图书馆。
尽管不可能回到过去,但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自己。
当Mr Reese 站在fusco对面的办公桌前,我们放佛看见了闪动在他眼眸里的回忆,Carter就是坐在这里,从对手变成了朋友。是思念,是悲恸,那一刻,仿佛那个大眼睛的漂亮女警官从未离开过。

 4 ) poi的沦落

编剧坑挖得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填满了。
好的剧,在我看来,坑不超过5个,但是挖得深,并紧跟时事的变化。POI创作之初的IDEA,正如ME在采访中谈到的那样,是个很CLEVER的IDEA,但还是在第四季最终变成烂剧。我从第四季已然弃剧,虽然仍然无比喜欢ME。话说我从第一季末尾看到ROOT一出现就掩面而过,实在无比讨厌这个自恋而又粗糙的角色。

一个好的剧,无非就是人物塑造得成功,并且在情节发展中不断启发人们进行多角度和深层次的思考,而紧跟这个关于公民与国家安全、政府的正义与邪恶、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相互博弈、大数据、AI等等相关的话题,实在有太多可以开发的话题来把这个剧创造成为一个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愤怒的剧。想问下谁知道编剧或者NOLAN的EMAIL?

一. 人物塑造
1. 关于Finch和Reese的微妙感情:这条线是整个剧里最动人的,心疼者欲将他们往COUPLE推进着实可以理解,因为这两个孤独的男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逐渐相知相惜的情义令人总想温存一笑,这一笑,是FINCH嘴角微微上扬那般,包含了理解、包容、疼惜和对人对世界多一份信任的那种。这条线到了第四季已经不见了。
2. Root:TM 为什么要create 这个人?如果她可以直接听到TM的指令和相关的结果,那么要Finch干嘛?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过于夸张和浮泛,以至于演员的表演也显得浮夸(找个美女也没用,新鲜感过了也就没了),越到后期越显得无力并且多余和牵强。
3. Shaw其实可以塑造成为补足Carter离开的空缺,但是人物在塑造上也缺乏深度,希望她能回归,回归后也希望能给她更好的空间和深度;
4. Fusco的角色也变得模糊,导演和编剧都打瞌睡了?

二. 贯穿全局的大事件
1. The Machine跟Samaritan的博弈
S也不是坏的一方,只是双方的value不同罢了。
如何不同?具体怎么表现?要深入地挖掘TM与S的不同,比如在同一个事情上,TM如何处理,而S又如何处理?
TM同时处理Relevant和Irrelevant numbers,S也是如此吗?
2. TM去了哪里?自从在第三季末自我放逐之后,就消失了,去了哪里?干啥事儿去了?
3. TM要带我们去何方?它总是对的吗?TM身上肯定也是有好有坏,哪怕Finch一直在调教它。把AI的利弊加进来讨论
4. 把大数据的概念拿来发挥:TM和S都是大数据形势下的产物,这个要找专家来做剧组的COUNSELOR
5. GREER那波人的目的是控制整个政府,包括地方和联邦,他们的阴谋发展得如何?他们利用S达到了哪些目的?


先写这些。
第四季整个太破碎了,以至于我觉得说起来也都很没有逻辑。
BYE了POI

 5 ) 拿着玩具水枪去核爆现场救火(无防辐射服)

截至季末,敌方做了什么:
402招募特工
405操控竞选
407偷窃病毒(未遂)
407平板电脑监视学生(未遂)
410和TM谈判(无果)
411操控股市(未遂)
413社会实验&活体神经实验(成果被破坏)
415收购某情绪操纵应用
419利用杀毒软件搜索TW
422大清洗
这是什么,标准反乌托邦设定啊旁友们!

然而我方做了什么(死):
救了一个无关号码
救了一个无关号码
救了一个无关号码
救了一个无关号码
刀疤男卒
大锤卒(被俘/被洗脑)
418木马计划(毁于儿女情长)
419根偷了一个箱子(真的只是一个箱子)
救了一个无关号码
救了一个无关号码
422下载了TM
422老师生死未卜,主控者黑布蒙头

敌我两方资源的悬殊程度,大概是“拿着玩具水枪去核爆现场救火(无防辐射服)”这样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
没关系,这是开大前必经的怒气值积攒阶段。正当我天真的如此幻想时,我方势力纷纷和花瓶们谈起了恋爱。说好的异性恋必须死呢!心理医生苏的简直不能直视,太尴尬了。李四最后要是为救花瓶牺牲自己,编剧可以去吃屎了。
虽然这部剧一直都以树立道德的标杆为己任,但是这一季有情有义有良知的人都不得善终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些到处发便当的编剧们自己都不相信道德感这回事吧?鸡汤里有屎啊旁友们。
好了不说了,我要黑化反社会冷静一下。

 6 ) 个人观影感受

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1.卡姐死的那一集里,李四抱着卡姐哭的时候我也哭了。后来重刷疑犯追踪的时候这一集始终是跳过的。心爱的人死在自己眼前是什么感觉,我知道的。

2.到目前为止的整部疑犯追踪里(目前出到S4E12),第一季最好,第二季次之。第三部和现在正在出的第四季不好与前两部相比较,因为剧情的重心变了,甚至类型也变了。前两季是很黑暗的,包括两个男主角的过去,以及他们的价值观等等,都是一片黑暗中,然而在这黑暗中编剧探讨着希望和坚守。宅总的价值观支撑着整部剧,李四可以说是被宅总影响着,并一点点被改变着。第三部也有很出彩的地方,但总得来说算是一个过渡,我觉得在编剧在创作第三部的时候,实际上有点迷惑,并不明确自己要探讨什么。到第四季的时候这个故事就不再像一部披着悬疑外衣、讨论三观的半哲学片了,而是一部集科幻、同性、爱情等因素在内的喜剧片。我并不是嘲讽这个变化,因为我确实把现在的它当喜剧来看了,而且看得很欢乐。

3.在第四季刀疤小哥挂掉的那集之前,宅总是整部剧中最有深度、也最立体的角色。这一是归功于编剧的用心和才华,让宅总穿梭整部剧的价值观随着剧情推进而越来越完整、没有任何矛盾的地方。——其实我相信那也是编剧本人和演员爱默生本人的价值观,不然不会有这么”本色出演、恰如其分“的感觉。二是归功于爱默生这个演员无可比拟的演技。第三遍重刷这部剧的时候我才发现爱默生有很多微表情,很多小细节,这些让宅总这个人物更加立体,这些都不是剧中其他角色可以望其项背的(虽然其他演员也很棒)。但这么说也不是很公平,毕竟宅总比四叔还要大十四岁呢。

说说微表情和小细节。以后如果刷第四遍的话会再补充:

S1E01 宅总试图说服四叔入伙、那段在河边的对话。宅总念台词念得非常棒。(后来补了一点宅总的《迷失》后,发现在POI第一集里,宅总和岛花还是有点像,我是说爱默生那种炯炯有神的目光。)
S1E10 结尾部分宅总开车去接受伤的四叔时,说话声音的颤抖。
S1E11 宅总说”用坐垫啊“时的表情,萌死了。
S2E05 宅总远程指挥李四约会时的那段戏,暗爽和得意的感觉演的刚刚好。其实这种情绪很容易被演得很浮夸,但是宅总把握的很好。
S3E10 宅总劝说李四不要越界时的那场戏。我是第二遍重刷的时候才发现宅总演得如此之好,好到不会有第二个演员能演出一样的感觉,好到这场戏无法被模仿和重现。那段台词虽然很短,但写得好,也演得好。
S3E20 第二遍重刷的时候宅总最后那段长台词我反复的听,就像听他在S3E10里说服李四的那段一样。第三遍重刷的时候发现在这段长台词之前,还有一小段戏,是李四问宅总,有没有机器指引我们去杀有威胁的人员的可能?宅总好像一下子反应过来前因后果并被吓到,明显看到宅总的嘴唇在发抖,然后他简短的回答,是的。就是这种微小细节啊……爱默生。

4.另外疑犯追踪的选曲也是一大亮点。先不说那个酷炫的宅总旁白的片头,这部剧的插曲尤其是片尾曲的挑选真是叫人叹为观止。比如,
S01E05(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的片尾曲用了Mogwai的曲子。
S01E10 结尾李四中枪的这场戏,拍得像电影一样精致,像是蝙蝠侠重现。摄像机吊在高空中,观众从一个宽阔遥远的视角看到阴暗萧瑟的停车场,音乐响起,李四和马克之间的台词简短又暗潮汹涌,然后李四遭暗算,奔逃,卡姐抓住了他,却又放了他。这里的音乐选得非常契合,音乐炸起来的时候其实也是卡姐内心里激烈冲突的时候。
S03E06 的后半部分,根妹从撞车带来的晕眩中醒来,然后一脚踹开车门,这时响起来的插曲简直屌爆了,完全是商业大片的感觉。感觉编剧或者制作人在幕后屌屌的说:要耍酷炫是吗,那我们就来耍一回酷炫!另外李四拉车门挡枪的那个镜头,也拉得特别好。
S03E09 以为皆大欢喜、稍稍舒了口气后,卡姐被这冷枪击中,奄奄一息,死在李四的怀里。李四那样无助,一个好不容易走出死亡阴影里的人,现在被迫又回到了杰西卡死去的时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宅总带给李四的希望,看到李四逐渐的重拾对生命和人生的希望。然后这个时候,重建的希望又再次倒塌,死亡带来的阴影有一次来了。而在这最无助的时刻,宅总站在两步外的街边,他造出来的用于帮助人、救人的无所不能的机器却无法帮助他和他在乎的人。那种讽刺感,孤独感,绝望感,都在苍白单调的一声一声的电话铃声中披现。这一幕里,没有背景音乐,没有李四的哭声,也没有卡姐的呻吟声,只有电话铃声,可是一切你都能感受的到。
S03E10 根妹带着大伙儿去救李四的时候,进入建筑物里,多辆警车的警灯一闪一闪的,根妹双枪开挂,音乐劲爆无比,特别带感。
S04E11 这一集里也是……已经无力再说。

5.我觉得不好的地方。
我也比较认同,肖这个角色的添加不是很具有说服力。当然了这是从严肃看剧的角度来说。第四季若我们从看情感喜剧的角度来说的话,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主角之一啊!
但正因如此,肖的死亡比起卡姐的死亡来说,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并不认为李四对卡姐的感情是爱情,但我们就从”当这个人物死了后谁最伤心“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李四对于卡姐,根妹对于肖,在这两组人物中,后面这对是无法跟前者相比的。卡姐在第一季的第十集里才算是正式和李四见面,才亲眼见到李四的真面目,且第一次会面就害得李四差点死掉。对于此事,卡姐的后悔和矛盾,李四的谅解和信任,这一切都使得两个人在以后的合作中有着对彼此异乎寻常的信任。也正因如此,当卡姐死了的时候,李四的愤怒、绝望和越界,观众都可以感同身受,带来更大触动。但是肖对根妹的感情从何而来呢?根妹对肖的感情倒是不难理解,因为根妹的性格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说白了本来就是蛇精病,喜欢谁、不喜欢谁,都是另有自己的世界观的,不能以常人论。但是肖呢?
——嗯,我觉得我讨论的太较真了。我不该这样。肖演员的采访里也说了,那个吻本来就是送给粉丝的福利。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整条百合线,都是出于观众的喜爱(以及小乔自身是百合控)。根妹和肖的感情,的确是喜闻乐见,最后吻戏简直喜大普奔。所以我说,第四部要从看喜剧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在此处:当我们不再秉持第一、二季里那种严肃讨论问题的态度时,肖的死亡,就不会引发如卡姐死时一般的悲痛之情。我们深知我们失去肖,和当初失去卡姐时的难过是不同的。

因此我觉得有些遗憾。一是因为这个角色的添加并不太名正言顺,二是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太出彩,可能是因为宅总和李四的回忆杀都塑造的太出彩了。而在还没有真正塑造好之前,肖又挂了。我不觉得这是演员的过错,实际上SS演的很好,本身颜值也高,所以我觉得这是编剧的问题。

还有一个我觉得不好的地方在于,在刀疤小哥挂掉那一集之前,宅总的价值观,我们都很明确的,——“救人”。宅总不止一次的说过,一路走来,很多事都变了,但我们的目标,救人,从来都没有变过(S3E20)。而且宅总和李四拼尽全力救的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被政府部门划为”不相关“的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值得被救,都值得有第二次机会”,这也是全剧的价值观所在。但是在刀疤小哥那一集里,宅总分明对Elias说,你不要回去,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你活着对整个局势更有利。我不禁要问,什么时候宅总的价值观变成了“整体局势的有利成为了一个人应该活着的理由”?我觉得这段台词和宅总的人物设定是矛盾的,这不合逻辑。如果这句话交由李四说,——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李四也曾为了被救助的人多次以身犯险。可能由control大妈来说或者G老爷子来说,是更符合的。

6.宅总的价值观 VS Control大妈、国会议员的价值观
这其实是最难讨论的一个点,因为这是这部剧的核心。
宅总的观念是: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值得被救,都值得有第二次机会。
大妈的观念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少数人是可以被牺牲的,哪怕其中有误杀。

我对很多人对于爱国大妈的夸赞无法苟同,但我又不想为此争辩,我想到这些就很疲惫,也很怯懦,但我很高兴我自己的价值观是和宅总一样的。但是宅总的做法应该还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假如出于保护多数人的安全而牺牲少数人(不论是其利益还是性命)的做法是毫无疑问的错误的话,那么出于保护和救助他人的目的、而侵犯所有人的隐私权的做法,就应被完完全全的忽略或者接受吗?

人的隐私权,人的自由,以及生命价值等等这些概念,谁先谁后,都是值得一再思考的。我觉得导演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他持着中立的态度,把这些问题不带偏颇的呈现在S03E22的大审判中,让观众自己思考,而不是给出答案。除此之外,演大妈的演员也演绎的很棒,虽然我不喜欢这个角色的价值观,但是演员很棒,台词也写的利落又完整,这不像是其他美剧里形象单薄的反派。

有时候我会觉得灰心。我看到那些支持大妈的观众,他们也在责怪宅总说,因为宅总的妇人之仁,放走了那个议员才导致今日的悲剧。可是我们试想,如果宅总对那个罪不至死的议员说,我得杀掉你,因为你马上会威胁到很多人,甚至威胁到整个国家。——如果宅总是这样的人的话,那么这部剧根本没有存在的理由,这部剧里所有的故事都无法成立。

不过更奇怪的是那些又支持宅总、又支持大妈的人……我搞不清楚他们的三观。我想他们真的只是单纯的来看高酷帅、白富美、矮拽狂的、烧车砸手机以及百合组的。

7.最后
根妹太美。
大锤太美。(为了大锤还专门去补了the l word)
宅总演技好,声音也好,还是可爱的鬓角怪。(为此还去补了一点迷失)
四叔的眼里常含泪水。
所以我说这部剧真的要什么有什么。

 短评

编剧在下很大一盘棋 卖腐恰到好处剧情连扣不俗套 ps废弃的地铁设定很棒

5分钟前
  • 清水和豆腐
  • 力荐

终于亲了。

10分钟前
  • owl
  • 力荐

我敬畏命运,却不迷信命运。我尊重选择,却不过分看重结果。执行者被选定了,真正的较量将会更激烈吧!“like us , they still work". 尽管不可能回到过去,但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自己。不仅仅是survive,而是fight for it.!E11我都哭炸了!百合组名正言顺!!imdb上5400+的观众评价9.9!!

13分钟前
  • 力荐

百合组的姬友们,今天你炸了吗?——411观后发来慰问

17分钟前
  • 哦豁
  • 力荐

第九集17分左右豆豆脑筋转得好快啊!!前三季的智商都囤在这集了

22分钟前
  • DK
  • 力荐

E1看的我飙泪啊。。 特别是John坐到了Carter的位置上的时候。。POI, simply outstanding.

23分钟前
  • 倾囧囧囧
  • 力荐

主角们大隐隐于世已经很憋屈了,这种好剧集不能隐隐于世,顶起来!!

25分钟前
  • 过往,序章
  • 力荐

宅总爱世人,李四爱宅总。“You found me”和“keep yourself alive,Harold,I'll be coming for you"是我在美剧中听到的最美的两句情话。POI的本质,其实是个格局无比大的恋爱片,讲述的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27分钟前
  • 罗严打vs李元芳
  • 推荐

【CBS】宅总,李四,大锤,根妹,豆豆死一个就准备给小乔寄刀片!这季会有主要人物死亡,求别虐我五人党!

28分钟前
  • きき
  • 力荐

看到一个黑人try so hard to act smart,可还是避免不了看上去像个智障...(not being racist. )

32分钟前
  • 潘驴邓小仁波切
  • 力荐

无论你是基佬控还是大叔控,是喜欢罪案还是科幻,是想看爆米花剧还是求点深度思考,这剧全面满足所有需求,简称十全大补剧。

33分钟前
  • 图夫人书馆
  • 力荐

一方因怜悯而节制,另一方因欲望而放纵。上帝交锋,民沦蝼蚁。面对资源无穷无尽的敌人,我们却站在废墟之上。断壁残垣却不是我们放弃战斗的理由。活下去,是因为希望犹在,是因为胜机犹存。不放弃,是因为这个世界里面有你有我。但机器迷失、宅总迷惘、李四疲惫,真能逆袭?PS:E11明日边缘逆天集。

38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力荐

没有字幕我是听不到李四在说什么的

40分钟前
  • Kreuzberg
  • 推荐

不知不觉已经吃下了百合的安利…编剧能对基组上一半心就好了……

43分钟前
  • 三套车
  • 力荐

一片好评中难道只有我对有些装逼的本剧疲倦了吗?很多说不通又莫名解决的点,最后Dominic,Elias,Control的结束方式太仓促。去掉糟点,C姐为了回归而回归的e20,埋了两季的π小哥和Dominic线(D甚至没机会和Harold见面),Machine那一句father,和每一集里的豆豆,都是支撑我接着看下去的原因。

46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太经典,关键还是在斯特登事件之间拍摄的

51分钟前
  • 走着走着就笑了
  • 力荐

机器宝宝让我遇上根姐吧

56分钟前
  • 海洋之 婧
  • 力荐

根妹每集的任务:听机器宝宝的话以及TX大锤.大锤每集的任务:被根妹TX再开开车突突人.但是!!!亲完就死什么鬼!!!

1小时前
  • 再也不嗑了
  • 力荐

你们不要嫌我言重,POI就是我人生NO.1的美剧,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审美观都在它这里得到升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元除开亦都是从这里开始。

1小时前
  • JulyChan
  • 力荐

大家好我是编剧,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个高能词汇——吻卒,英文kissdie

1小时前
  • xu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