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HD中字

主演:碧昂丝,杰斯,蒂娜·诺尔斯,凯莉·罗兰,索朗·诺尔斯,法瑞尔·威廉姆斯,Blue Ivy Carter,Anthony 'Havoc' Marche,Les Twins,Michelle William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2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3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4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5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6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3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4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5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6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7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8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19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女王如何修炼,全在这部纪录片里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储星罐,欢迎关注~

2017年,本应参加Coachella音乐节的Beyonce,却因为意外怀孕中断演出。更意外的是,此次怀上的还是一对双胞胎。Beyonce经历了痛苦的怀孕与生产过程,产后更还患上了妊娠毒血症,高血压和先兆子痫。整个过程不仅痛苦不堪,生产当天高达99公斤的她,产后身材更是严重走样。

但很快Beyonce开始着手产后第一场登台演出。此次,正是为2018年的Coachella音乐节重振旗鼓做准备。Beyonce不断以严格的饮食进行塑身,照顾孩子同时还要进行高强度的排练和运动,去打破怀孕后体力不支与身体不协调的问题,同时亲力亲为参与整场演唱会的策划工作与细节打磨。

Beyonce产后第一次演出排练

最终,成就了2018年Coachella音乐节上,连唱带跳不带喘的天后级完美演出。而所有这些过程,都被Netflix拍摄成一部2小时17分的演唱会纪录片「Homecoming:A Film by Beyonce」,而演唱会现场专辑「Homecoming:The Live Album」也紧随上线。

The Coachella Valley Music and Arts Festival(科切拉音乐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演唱阵容最强大的音乐盛会之一。每年会在美国加州Indio沙漠里举行,为期三天。

从1999年首届Coachella音乐节举行至今,参与过表演的艺人或乐队就有Red Hot Chili Peppers,Coldplay,Pink Floyd,Leonard Cohen,Paul McCartney等重量级嘉宾。而2018年Coachella音乐节的领军嘉宾是Eminem、The Weeknd,以及Beyonce。

本次Beyonce在Coachella音乐节上的演出,主题名为「Homecoming」。关于Homecoming大概有两层意思,一层为回归舞台事业,另一层指美国大学Homecoming返校节。

每年美国大学的返校节,往届学生会准备各式表演回母校庆祝。而此次Beyonce演唱会的艺术风格,就是为了致敬HBCU(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传统黑人大学的返校日概念进行包装设计。

作为首位登上Coachella音乐节的黑人女性,Beyonce在演出宣传前就在社交媒体上霸气打出#Beychella(Beyonce+Coachella)的标签口号,同时间占领推特热搜。

#Beychella标签的推特热搜

而关于Beychella的口号,Beyonce表示这是对美国黑人女性的一次自立自强的鼓舞。在美国,难以获得更多尊重的黑人女性群体,应向世界展示其聪慧与力量,鼓励黑人女性去追求她们应有的梦想与价值。关于黑人女性自强的主题,被一直贯穿在整场演唱会及纪录片中。

演唱会开场,Beyonce就以一身Balmain定制的非洲女酋长酷炫战袍强势出场,虽与校园风不搭,但久违舞台,女王气场绝不能败下阵。整场演唱会的主舞台采用了金字塔搭架形式,所有的管弦乐队、和声与舞蹈,都聚集在在金字塔塔架区域进行表演。

Balmain的演唱会服装设计手稿

而纪录片剪辑方式,以两场不同的服装主题画面无缝混剪在一块,配合手持摄像画质,DV画质,黑白画质,以及正常数字画质的来回切换,给演唱会纪录片带来更多叙事感。

两场演唱会设置了不同颜色的服装主题

在表演上,没有太多整齐划一的规整性,金字塔舞台中的管弦乐队,也会同时跟着舞蹈的节奏共同起舞。而且每一个舞者各有不同的身材、特征、以及个性。其中不乏大肚象腿的舞者出现,不会像日韩女团一样,统一的身材,统一的表情,统一的脸。

对于演出者的筛选,Beyonce认为:我想要特征不同的角色在舞台出现,我不要大家牺牲个性来成就舞台效果。我希望所有因为长相而遭到拒绝的人,能在这个舞台上证明自己,征服观众。

整个舞台随性自由,但充满节奏。而女王在高度密集的舞台表演中,连唱带跳不带一丝喘,强大的体能及表演素质也完美地征服了所有人。

演唱会在Jay-Z登场,卡特夫妇合体共唱「Deja Vu」时达到高潮。在Beyonce过去的演唱会中,丈夫Jay-Z并没有太多机会与妻子共同演绎这首名曲,此次登场撒了满满的狗粮也实属难得。

另外,Beyonce的妹妹Solange,在此次演唱会中也与姐姐进行同台飙舞。

而最闪耀的一刻,当属结尾Kelly Rowland, Michelle Williams的助阵表演,让最传奇的R&B女团Destiny's Child再次留下历史性的一刻。

当年17岁的Beyonce,于1998年与Kelly Rowland,及另外两名成员组成女团Destiny's Child,直至2000年Michelle Williams接替另外两名团员后,才形成了我们最熟知的Destiny's Child。

整场演唱会的主题围绕着校园展开,年少成名的Beyonce一直遗憾未能在合适的年龄加入黑人传统大学,但在纪录片里,Beyonce表示:我的大学就是Destiny's Child,我的大学经历是跟着女团走到全球去巡演,我的整个演艺生涯就是我的导师。虽有遗憾,但这场演唱会也算是Beyonce对过去梦想追求的一次致敬。

正如纪录片中引用了黑人女社会活动家Marian Wright Edelman的一句话:You can't be what you can't see.(你无法成为你无法预见的人)。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储星罐

欢迎关注

 2 ) 顶级SLAY

打五星的时候第一次希望还有更多的星星可以打满。概念,服装,舞台设计,歌曲选择和编曲以及局长的live表现全部都完美无缺,精彩绝伦,顶级Slay了。记不清多少次起鸡皮疙瘩,特别是新曲老曲的一些remix,很惊喜,还有这次coachella局长的标志独舞,看了让人真的很想去学。因为是两场的表演,不同的服装,同一首歌的剪辑一秒由黄变粉超酷的!看完不禁打脸回想,去年为啥不看第一场的全程呢,不过这个剪辑的更好看。

一直也知道局长是个超级认真的歌手,但是看了中间穿插的关于她怀孕生子,准备表演的幕后,真的觉得洋塞把自己逼得太狠了。连她自己都说从这次coachella 学到了一课,再也不要把自己逼成这样了。除了常年跟着的伴舞,舞台上每一个舞者每一个乐手每一个和声都是自己亲手挑出来的,甚至服装的细节,超多工作全部亲自出手敲定。这个女人真的!瑞思拜!!还有,幕后有一幕,洋塞穿上了Formation 巡演的表演服,超级开心,和丈夫视频分享,说穿上了而且是能拉上拉链的那种,卸下表演人格的洋塞真的很小女生的感觉,很可爱。

合作舞台喜欢真命天女的重现,Say my name,Say my name~又是一声鸡皮疙瘩~ 还有和妹妹Solange的嬉戏舞蹈,Solange真的是好灵动啊!像个精灵!

写这些的时候正在听Homecoming 的live专辑,突然想到“吃CD”这种说法,我想说局长已经远远超过这种说法了,几乎大多数都有舞蹈表演的情况下,局长的情况下就是跳着powerful dance 的美丽CD机了。(哈哈哈误)

看完标记完,补今年的coachella表演加入清单,强烈期待Formation巡演的影片,以及下一次beychella!

(呜呜呜好想看Queen B的演唱会,观众好幸福,人生必须要看Beyonce 和Lady Gaga 的演唱会!!!)

 3 ) 为什么Beyonce要发行Coachella纪录片?

从前年就开始有传闻说存在Bee和Netflix的合作项目,之前包括从YouTube上撤下现场粉丝摄制的视频等众多举措让很多粉丝都会猜测这个合作项目是Formation World Tour(下文都用FWT代替)的巡演DVD。现在答案揭晓:是去年Coachella的现场实录纪录片。

这就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Bee会选择去发行Coachella的纪录片而不是FWT的,因为如果纯粹讨论现场效果的话,自己的巡演自然会有更好的硬件条件(FWT数不清的华服,可以旋转的四面屏幕,等等...)(其实可以看出Coachella现场的一部分是取材于FWT的,比如L字型衍生舞台的设计以及使用。不过相比于Coachella的现场,Formation World Tour的延伸舞台上还带有一个水池,唱freedom的时候使用,这一段我特别喜欢所以要特别note哈哈哈哈)。所以为什么Bee要选择发行Coachella纪录片呢?在我看来有两点:

1. 对黑人文化的致敬以及宣扬。相比于FWT,Coachella这个平台的定位,面向的观众群体会更加广阔:FWT更像是很歌迷一起的party,而Coachella更像是对整个世界的展示(Coachella这几年的发展不用说了,不止是一个音乐节而已了,更是一年一度的social event,媒体甚至冠以低配版met gala的名称,去不起met gala但是可以去Coachella)。Bee要在这个最大的舞台上,向所有人宣扬属于她以及她的种族的文化。

2. 人性的流露。熟悉Beyonce的歌迷都知道,作为对自己个人形象以及私人生活的严格保护,从同名时期起Bee就开始断绝媒体采访,就连上Vogue杂志也将采访替换成了自己写的一封信(之前是哪个媒体写来着你能在杂志上读到有关Beyonce本人最私人的信息不过是她喜欢吃披萨)。在这样的前提下,音乐成为外界了解她的唯一渠道。在这唯一的渠道里我们看到Bee的是专辑一发行即大杀四方登顶全球榜单,为推出个人品牌Ivy Park造势登上ELLE封面直接全球各版reprint,现场表演的超水准要求(还有谁能要求VMA妥协给出十几分钟的表演时间?)... 甚至还有Begency这个词被创造以及SNL拍摄的短片。真的是在造神了(格莱美表演造型直接就refer了印度神教中的母神形象)。但是在Coachella纪录片里,我们看到Bee在生产过程中患上高血压等疾病,产后发福的样子,恢复到可以穿上从前演出服后的喜悦(我听到Bee也跟我们凡人一样要节食真的有够震撼)。(My girl)Janelle Monae今天发推说“she didn't have to give us this but she did” (动词都不敢用share,Begency势力控制地球罢了)。Beyonce选择和我们分享这一切,选择坦诚自我,展现自己的一切弱点以及“人性”,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inspiration,真的很勇敢也很无私。

爱这个女人罢了。另外FWT的DVD我也想要看所以请她赶紧发一下哈。

(P.S. 靠着记忆写的没查资料所以有些小点可能有错误如果大家有看到可以给我指出来)

 4 ) JUST DO IT

震撼!在我以前的认知里,一场表演,就是歌手一个人的自嗨,其他的伴舞什么的不过是突出歌手的音乐而已

看了碧昂丝这个,震撼到我了,整个show 才是碧昂丝的作品,而不只是音乐,包括伴舞鼓手等等,所有所有都是这个大秀的一部分,一起构成了这个精彩的表演,没有一个是多余的,每个都是亮点

我终于懂了,碧昂丝的表演算是一种文化现象了,流行文化,震撼人心,好的流行表演,真的是可以走心的,跟你的心里产生某种共鸣

这个背后就是碧昂丝的努力和坚持,还有女性的力量,所有人都应该认同自己的种族与文化,而且值得被尊重,年轻人更应该看到,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值得被肯定,很有可能就变成现实,所以just do it!

 5 ) 这是你的返乡演出,也是我的美国故事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10年前我初来美国,格格不入,想施展拳脚却屡屡被冷落。有天在Pandora听到碧昂丝的Halo,被她的声音吸引。通往另一种文化的大门为我打开。对于一个听孙燕姿和蔡依林长大的80后女生,她的音乐太不一样。强烈的节奏,厚重的高音和健美性感的舞姿直接穿过意识,直达我心。

武志红说,人最本质的动力来源于性和攻击。这两点在她的艺术里是那么丰富。每张专辑发行,不仅要听,还要等她的演唱会版。因为我想看她在舞台上,感情充沛地唱跳,彷佛这样才能明白每首歌背后的故事。

我爱这样的女性,想要成为她。我开始逐渐打开自己,展示野心。不惧怕碰壁。愤怒和质疑只会令我更有力量。如今虽然还是有很多烦恼,但至少能感受内心的动力,锚定表达。

一个月前,公司组织female council,支持人要求轮流分享一个女性榜样以及她如何影响了你。在桌每个女同事都在说,女性榜样是自己的妈妈,姐妹,上司。说的人简短羞涩,不愿在自己的故事上花费时间。听的人也是礼貌客套。轮到我时,我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女性是碧昂斯。作为一个在亚洲国家长大的女孩,我接受的是清瘦,温柔,纯真的女性审美。而碧昂斯打破了这一切,她让我看到了一种野心勃勃,性感,全情投入的女性魅力。在场的所有女生都说,yes! Queen Bee rocks! 那时房间里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那一刻,我们好像真的被一个女性榜样团结在了一起。

Netfli x的这部纪录片里,碧昂斯引用了很多艺术家和文学家的话(包括我很喜欢的Nina Simone),表达了博大的艺术野心。Lemonade的发行,令人意识到她不想局限diva的标签里,她想要更多的表达。关于妻子,关于女性,关于非洲裔,她有那么多要说,磅礴的情感一如既往,汹涌如注。然而我忘了女神再强大也是人,是妻子,是母亲。产后复出,身材不再苗条。没想到她也会怀疑自己体力不再。可还是不断死磕,为了每个细节尽心尽力。原来舞台上的这一切不仅仅是天赋和野心,还有与之匹配甚至更多的努力。

这部纪录片里每首歌,只要鼓点一响我就能跟着唱。这些歌串起了我过去十年的所有点滴。碧昂斯的homecoming意图展示新一代非洲裔艺术家的才艺,鼓励更多非洲裔年轻人。可我却固执地想将Beychella据为己有。

 6 ) 从此,你在我心中超过了Michael

纪录片Homecoming由Beyoncé制,主要记录了她前年在Coachella音乐节的演出和准备过程。她在演出中体现出的强烈女性意识、黑人文化内核以及全面超群的音乐才华和舞蹈魅力,让我隔着屏幕都震撼,这可是刚拼了命生下双胞胎的37岁妇女啊!

流行音乐界,如果说迈克尔杰克逊相当于篮球界的迈克尔乔丹,那Beyoncé就相当于科比布莱恩特。没有人不喜欢Beyonce,除非他审美不健康。 现在,Beyoncé在我心中超越M.J.了。

Beyoncé的腿是变粗了,但她的笑容更温暖迷人了,她的思想、创意、细节、团队都变得更强了,排练完虽然多了喂奶的工作,追求极致的态度毫不垮掉,包括服装、舞台、舞者、互动……只求让观众永生难忘。Jay-Z陪着在棚里过了结婚纪念日,跟团队一起听老婆训话,一乖到底,协助音乐节邀请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完成顶级表演!

孕育了整个流行音乐的美国黑人文化跟中原生发这套文化差异太大,如领导所讲,“文明互鉴”,这样乐趣才多嘛!

厉害的B站可以看哦~

 短评

I'm not sure, besides slaying, but there's something missing.

5分钟前
  • 來 生
  • 推荐

养育的话题在Life is but a dream与同名五分小短片中已经有详细述说,这个故事与现场的记录的主题是在三步骤之后,也就是自第五张专辑起的个人——家庭——社会路线进行延续创作的思路。家庭三部曲讲述的是婚姻、家族与资本,Everything is love未能成为完美的终章。而在这里,她的目的是成为种族的代表,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记录,是继承,是榜样,以及些许关于母亲的深度关怀。当代虽然有很多流行巨星,但有能力对下一代作出启示其实寥寥无几,从TS、LG到她,都完成了不起的作为。Work hard and get what you want,再真实不过。这场长跑赛走到这一步,终于成了一个图腾了。为她感到高兴。

10分钟前
  • Byrd
  • 力荐

上帝把本来用作创造别人的材料都拿来创造beyonce了!THIS BITCH?! She SLAY!!!!!!!!!!

15分钟前
  • 蔓树桃子
  • 力荐

看了一半Homecoming纪录片,我只想说碧昂斯这个女人太厉害了,没人能想到17年从怀上双胞胎到生产再到Coachella经历的一切。BeyChella的精密编排,社会意义以及文化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至少在这个十年内都没有任何人的表演能够超越Beychella,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出现,碧昂斯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好的表演者,没有之一

19分钟前
  • 14
  • 力荐

救命,碧昂丝已经不是人类了。

21分钟前
  • 宏纪元
  • 力荐

只是有一个小问题,我真的想了很久一直都想不通,你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都是碧女士的粉丝,你们一定很聪明。碧女士一边吹鼓风机一边唱歌真的不会肚子疼吗?

26分钟前
  • 咋咋咋
  • 还行

非常值得一看,Beyonce的头发也太飘逸了吧!她到底在舞台上安装了多少个鼓风机啊!

28分钟前
  • 甲洋
  • 推荐

What I really want to do is be representative of my race...of the human race. Tell the truth. Live in the present.Don't deny the past. 剪辑可以变装,比Live还好看,我这么不会欣赏流行音乐的人都被燃的不行。大学同学给我买了5月24的李宗盛演唱会票,更期待了。音乐真的很有力量,看完一半,一下子被鼓舞到了,难怪那么多人爱她。

30分钟前
  • 姜小白
  • 力荐

完美无瑕。同名专辑是她作为女性艺术家的生命力;homecoming则补全了lemonade尚未完全的那部分,她作为黑人艺术家的生命力。90末00初那帮女歌手的争霸终于在20年后的今天落下帷幕,皇冠属于Beyonce。有些陈腔滥调,但她可能是最后一个能站到这里的大众明星。后继者Rihanna越发随意散漫,有同样的傲人天资,却无这样步步为营的企划与野心;Taylor Swift则在构筑流行帝国的路上越走越远,虽然作品质量仍然很不错,却看不到爬上如此高地的希望。

31分钟前
  • deanyoung
  • 力荐

哇,我在现场☺️

32分钟前
  • YoyoRan🤍
  • 力荐

有人批评碧昂斯太过沉迷于把自己塑造成“伟大”;我说不是,她无需塑造,她就是“伟大”本身。

37分钟前
  • tokimekihansya
  • 力荐

请问Beyoncé的缺点是什么?就是【没有缺点】本在17年接下的Coachella因为怀上双胞胎而推迟到18年,正是这不期而遇的礼物赋予了Beychella更饱满的意义。被军鼓团、管弦乐、合音、舞者簇拥着站在金字塔顶,为女性,为种族,Beyoncé成为了孕育best party的party的伟大领袖。Beychella! What a show! So monumental!

39分钟前
  • La~jum~bo
  • 力荐

真的很强的力量,参与了这类演唱会之后感觉很不一样的是关于气氛和故事的经营,视觉的呈现是串联和力量的极大输出

42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就是那种,我iPad内存只有32G,我看完后还是要把它下载下来的,那种好看。看多了东亚国家女团充满性暗示的取悦男性群体的编舞。这种”别惹老娘,小心我把你头打爆”的编舞看得人更畅快。女性要选role model,这种的靠谱很多我觉得。

46分钟前
  • Hu cares
  • 力荐

现场部分虽然来回切画幅还一直变会有些晃眼,但是两场mix起来的确有1+1>2的效果。产后回归那一段,真的是那句老话的真实写照:天赋如此好的人,还这么努力,我怎么还不去运动?

48分钟前
  • 葛攀
  • 力荐

Bey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吗?如果有哪怕一点,你怎么会过着这样的生活?你真的配做她的粉丝吗?

52分钟前
  • 流公式
  • 力荐

不是yonce的粉丝,音乐作品也只听过个别几首hit,有时候也想diss yonce趾高气昂的姿态,拥有好作品的歌手多的是,你嘚瑟啥?....但近年从yonce各种live performance的呈现,她真的是我见过最负责任的艺人之一,简直就是行业标杆,从各个细节最自己负责,挑不出毛病来,homecoming就是最好的见证啊,一个音乐节,yonce完全可以就随便唱唱,就能赚到无数吆喝,结果愣是把一个音乐节玩儿成了自己的主场,这种侵略性的表演,近年基本为0,看纪录片的时候,现场的每一秒钟感觉都是yonce深思熟虑带着侵略性呈现给观众的,每一秒钟都布满了yonce对艺术对音乐对黑人群体的负责,看完以后,就觉得当今乐坛好像真的只有yonce能做成这样,服了。我以前觉得同样具有侵略性的还有lady

56分钟前
  • motionfest
  • 推荐

SLAAAAAAY,虽然并不算是我喜欢的音乐,但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高质量流行舞台。喜欢背后表达的理念:团结平权开放自信接纳自己,老生常谈却很重要。

59分钟前
  • 萨摩耶(已黑化)
  • 推荐

我在网飞看了Katy Perry、Taylor Swift和Beyonce的演唱会(纪录片),也看了些男明星的,发现女Diva从场面灯光舞美编排都碾压男明星的演唱会。女性需要比男性优秀很多倍,才能站上同样的高度被更多人看到。世界对男性真的太友好了。这场homecoming应该给很多黑人舞者创造了工作机会,有机会有工作才有一切。碧神局的伟大,无需多言。唯一的问题是纪录片拍摄的手法过于炫技,一看导演,原来是本尊。

1小时前
  • 七姐Claudia
  • 推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洋塞的Live不消说了,最难忘的还是Solange欢呼雀跃地跑上台,三十多的一对姊妹也不管是几个孩子的妈了,在台上开怀大笑四仰八叉,好像还是《Life Is But A Dream》里在草地上追逐的俩小姑娘,这真的太动人了。

1小时前
  • Doze 豆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