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亲

HD国语版

主演:张艾嘉,田壮壮,郎月婷,宋宁峰,吴彦姝,耿乐,谭维维,刘若英,王志文,李雪健,马嘉祺,张艺瀚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相爱相亲 剧照 NO.1相爱相亲 剧照 NO.2相爱相亲 剧照 NO.3相爱相亲 剧照 NO.4相爱相亲 剧照 NO.5相爱相亲 剧照 NO.6相爱相亲 剧照 NO.13相爱相亲 剧照 NO.14相爱相亲 剧照 NO.15相爱相亲 剧照 NO.16相爱相亲 剧照 NO.17相爱相亲 剧照 NO.18相爱相亲 剧照 NO.19相爱相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相爱相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岳惠英(张艾嘉 饰)的母亲去世之后,惠英最大的念想就是将远葬在乡下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和母亲葬在一起,这个念头让她和父亲的原配姥姥(吴彦姝 饰)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迁坟的事成为了惠英的心结,亦让她和丈夫孝平(田壮壮 饰)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  惠英的女儿薇薇(朗月婷 饰)是电视台的栏目记者,对姥姥的过去充满了好奇的她将这场“家庭矛盾”搬上了电视,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可整个事件却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一出闹剧。与此同时,薇薇和男友阿达(宋宁峰 饰)之间的感情因为阿达的青梅竹马的出现而遭遇了信任危机,这让她对等了外公一辈子也孤独的生活了一辈子的姥姥产生了莫名的亲近之感。宋莲生坐堂我对你有感觉三星营养午餐巴啦啦小魔仙之魔法的考验仿真之境:死亡、谎言和互联网精灵奇缘行将就木 第二季冬季浪漫故事云雀血溅虎头门雪鹰领主感动她77次(粤语版)玉米田的小孩生活,动画丧家之女我的同居小仙舞吧·卓别林艳之夜极速杀机2018王牌逗王牌(粤语版)石头剪刀布天堂的组曲泰若星球英语势不两立西游记之再世妖王战国奇缘溜冰场平壤怪兽不设限通缉献祭2023不寒而栗战舰波将金号电影配乐传奇晚唐花语苏沐瑾冒险王粤语版省港大营救妒海机动部队—伙伴恰同学少年无敌英雄风雨丽人爸爸爱妈妈代码46

 长篇影评

 1 ) 相爱相亲 爱情电影不只爱情

对爱情电影来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最好的结局。但对于爱情来说,相爱只是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开头,爱情本身,也可能只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和途径。从这个角度而言,张艾嘉的新作《相爱相亲》并非一部简单的爱情电影,而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最有趣和有价值的地方。

《相爱相亲》的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基底说有些狗血也不为过:母亲去世后,张艾嘉扮演的岳慧英执着于迁出父亲遗骨与之合葬,却遭遇了固守农村的父亲原配妻子阿祖的强烈反对,在电视台工作的岳慧英女儿薇薇意外地将这场家丑“外扬”并公众化。电影剧作的巧妙之处,在于并不拘泥讨论孰对孰错,也不纠结探寻事件处理得结果,而是借由这一事件呈现阿祖、岳慧英和薇薇三代女性的情感困惑,三条人物故事线并行不悖地随事态升级而发展。

在票房至上、IP横飞的年代,《相爱相亲》是一部难得说人话、讲人情的作品。宣传方给电影打上“年度最好哭电影”的标签,事实上这部电影出色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刻意煽情,父母推门要不要打招呼,“闪婚”一刻会不会犹豫,它和观众的共鸣,靠的是这细微处许许多多个“不得已”下观众感同身受的唏嘘。影片里最好的一句台词,则是田壮壮扮演的父亲说的:”我反正是要走的,有你在最好”,日常对话道破男女关系的本质。至于看似于一笔带过的官僚主义、城乡差异,也都能让人感受到作品扎实的创作态度。

细节丰富、情感细腻,这些不用多说。更值得称道的,是编剧埋藏在寻常琐事里的庞大创作野心。朝细微里去,《相爱相亲》拍出了中国式男女日常相知相守的暖意,往宏观上看,影片又在一家三代女性相同的困惑里,描绘出女性自觉意识的进步。

生活在农耕时代姥姥阿祖,工作在体制内的岳慧英、以及成长在信息时代的薇薇,三代女性性格迥异,却同在爱情中面临着“男性逃离”的困境。阿祖选择的是自欺欺人的等待、岳慧英选择的是严防死守的控制,而看似最潇洒独立的薇薇也最“无计可施”。三个人互为镜像,爱情中到底是放弃自我与固守自我,最终都收束在与自我的和解:等待了一辈子的阿祖说出“我不要你了”,斗争了一辈子的岳慧英终于想起了梦中那张模糊的脸,就是老公年轻时候的样子,而年轻的薇薇也终于决定决绝的放手,对执意去北京逐梦的男友说一句“我不会等你那么久”。

一个有趣的设定是,《相爱相亲》呈现了各种男女情感问题,创作者对每个登场的男性形象都给予了宽容和理解。薇薇外公事实上的“重婚”,是一切矛盾的始作俑者,但他在所有人的回忆中都显得有情有义。田壮壮饰演的父亲周旋在老婆和女儿之间温情脉脉进退得体,和刘若英扮演的王太太顶多只算“发乎情止乎礼”。就算是耿乐客串的学生家长卢明伟也颇有担当,老婆美国“走丢”后默默独自抚养儿子。男女对待情感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态度,也许作者想从女性对立的角度阐明:爱情中的“我和你”顺序并无先后,但自我的认知从来不可或缺。

在祖孙三代三条线索中,影片选择了张艾嘉饰演的母亲作为主视角,也许这是值得商榷的一个选择。田壮壮和张艾嘉的互动固然精彩动人,但故事多少因此停留在少年夫妻老来伴的保守暖意,消减了更宏大表达的可能。剧作上也留下了一些转折生硬的遗憾:薇薇将家事变成电视节目是事件升级的主动力,但她家丑外扬的动机始终显得暧昧不明。如果故事的重心落回到薇薇,未尝不是更好选择,她在事业、,爱情和亲情之间抉择,原本有更大的戏剧张力。时代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男女社会分工的界限正在日益缩小,以薇薇为代表的年轻女性,如何认知自我其实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从处女作《旧梦不须记》开始,直到《20 30 40》,借助爱情探讨女性一直都是张艾嘉作为导演的创作主题。《相爱相亲》的意义在于,大陆时代巨变的社会属性,为这一主题讨论提供了更广阔深邃的时空背景,从作品的完成度来说,张艾嘉交出的成品几乎看不出地域隔阂。作为一名严肃的电影工作者,张艾嘉从来都在华语电影的核心地寻找创作的灵感,评判的的标尺却并非市场和票房,这大概就是她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给文汇报写的,就变得一股正气了...懒得发公众号了,写在这里支持下。

 2 ) 如果不相爱,最好不相亲

文/西湘

电影放映之前,影院老板笑呵呵地跑进来跟我们聊天(整个影厅只有四个人),说“这个片子很感人的哦,你们有没有备好纸巾?”我心里“格登”一下,隐隐担心自己选错片了。其实朋友是更想看《雷神3》的,因为我听说《相爱相亲》口碑很好票房欠佳所以才执意要看此片的。事实证明我的预感没错。

在影院里观影,灯一熄,就像整个影厅的人一起大被同眠做同一个梦。出于对题材和导演本人的好感,我非常地努力想要“入梦”,然而很遗憾,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我都不曾成功。

整部片子的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都缺乏电影质感,好几次我都误以为自己在看一部某个都市频道的家庭伦理剧,不耐烦地拿出手机来刷了刷,尤其是片中那个什么电视节目,简直跟湖南都市频道的《寻情记》不要太像哦。另外,还有到各个机关单位办事被踢皮球的情节也被大赞写实。可是你要说它接地气吧,张艾嘉时不时地蹦出一句“不认得”和“王太太”又会及时提醒你,嘿,弄啥呢,这还是对岸同胞拍的电影呐。

电影的主线剧情是一个已到退休年纪的老教师为了让父母亲之间的爱情得到完美结局,执意要将已经葬在老家多年的父亲迁坟到城市里与母亲合葬,拿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来战天斗地,因此引发一系列故事。光是这条主线里头已经有太多经不起推敲的硬伤了。

首先,关于“迁坟”一事的由来便从头到尾都没有交待清楚,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是否真的会执著于要为父母的爱情谱写一个完美结局,并且不惜为此拉全家人下水一起为此劳碌奔波?如果女主母亲真有合葬的心愿,迁坟的事情完全可以在女主母亲在世时就进行,那个时候要想办理各种证明也相对容易得多,何必等到两个老人都过世之后再去大费周章地证明两个人是合法夫妻?这是整个情节的故事主干,也是所有矛盾的起点,竟然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可以说是有点耍流氓了。

剪辑方面也有几个硬伤,导致情节的推动极为生硬,薇薇从家里搬出去时跟母亲吵架的那场戏十分突兀,莫明其妙地就吵起来了,张艾嘉跟王志文吵架的那场戏台词也很不顺畅,总觉得中间漏掉了几句话。电视台演播厅那场冲突处理得也很粗糙,那个胖子(我没看清是不是村长)突然暴起,好像要打人,或者是将要被人打,事实上情绪根本没到这个地步。薇薇和阿达的“走位”也很奇怪,薇薇前脚刚从姥姥那儿回来,电话里还跟领导说拿姥姥没办法,叫大家放弃算了,马上就跟阿达一起又去了姥姥家。以我们的生活常识来说,迁坟的事情并不足以引起观众那么大的关注,所以很多的剧情拐点都是被强行架起的,这种低级错误在我看来是不可容忍的。

作为华人女性导演的扛把子,这么多年以来,张艾嘉一直保持着在电影届的超然地位,不论是导是演,几乎从没砸过招牌,并且,随着年纪的增大,她显然越来越用心。我个人很喜欢张艾嘉,她以前的电影作品我也都喜欢。当然,这部《相爱相亲》也并没有很差,它有一个老电影人的操守在,它的细腻而平淡的表达是在水准线以上的,尤其是张艾嘉和田壮壮老两口的戏分十分平静而自然。

另外,本片演员选角精确,并且全员演技在线,甚至可以说是超水平发挥。张艾嘉虽然中规中矩,但吴奶奶和田大爷十分惊艳,王志文的肢体和神情简直是神了,把机关柜台办事员的微妙的优越感和阴阳怪气的讽刺演得活灵活现,让人很想打他一顿但是又找不到发作的点,耿乐那段也很出彩,连客串的谭维维都很自然。朗月婷的角色性格设置得有点奇怪,但是她的朴素扮相我个人很喜欢,有点像年轻时候的山口百惠,又有点像郭襄时期的李绮红。以及,宋宁峰很帅。

可能是我本身期望过高,在我个人看来,这整个的故事内核空洞而荒谬,即使是演员表现上佳,也没能让我入戏。这个片子如果说有那么一丁点令我感动的话,那就是姥姥这个人物了。这个孤苦一世的老太太,不但从不埋怨负心另娶的丈夫,还将对他的感情坚守了一辈子。最后,在她老无所依之际,又毅然放手,让他迁坟入城。

她们那一辈子人,结婚是听命于父母,说嫁就嫁了,等男人在外面找到了更好的,说离就离了,男人死了,说回乡就一口棺材抬回来,等到男人的后妻死了,说要迁坟就要一锄头挖走。没有一件事是她能够做主的,她只能无助地将自己老迈的身躯整个趴在坟上,在坟头周围树上一圈树枝,来保护着她心头的一点念想。她既有农村老太太的迂腐(死不改嫁,并且不准“二房”葬入祖坟),也有超越了环境和年纪的优雅通透,比如她看到岳慧英父母的遗照时会鞠躬致意。

她当然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甚至连她的同辈人(她的丈夫)都已远远地将她抛开了。可是,我却特别理解她,可能是因为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老太太。

我奶奶大概跟电影里的姥姥差不多年纪,前几年她摔了一跤,生活不能再自理,需要轮流跟着几个儿子生活。除了四叔以外,我父亲和另外两个叔叔都生活在城里,每次要接她去城里的时候她都死活不肯。尽管市区离老家的村子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对于她来说,那已经不是她的栖息之地,她怕自己死在外边。人到了一个年纪,什么都抓不住的时候,能自己选择归宿也是好的。所以,她好几次对着儿子们怒吼“我不要走,我一辈子是你们西家的人,死了也要埋在西家寨子。”不过,因为老年痴呆越来越厉害,她后来已经十分糊涂了,仍然被接进了城里。

片中姥姥所绣的岳子福的名字,是我老家湖南永州的女书,这是全世界唯一一种女性文字,据官方发布的消息,世界上最后一个能写女书的老人已经于2004年去世。女书跟片中的贞节牌坊,以及姥姥的感情世界一样,已经成为不能被这个时代所理解的古老而离奇的传说。女主岳慧英一语道破贞节牌坊的涵义,那就是“做女人真难”,可是她并没有半点理解姥姥的难。

抛开老年玛丽苏女主角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岳慧英对于父亲的原配妻子的态度可以用冷血来形容,她口口声声认为自己父亲和母亲才是合法夫妻,事实上,原配妻子也并没有不合理不合法,人家同样也是明媒正娶的。从乡邻口中可以得知,姥姥已经以岳氏妻子的名义生活了一辈子,并且还为女主的爷爷奶奶养老送终,可以说,这个可怜的老人对于女主的一家只有恩惠,没有任何亏欠。而女主对于这个风烛残年独自生活的老人看不出半点怜悯,试问,一个亲生母亲刚刚去世悲痛欲绝的人,一个自己将要迈入老年的人,要如何冷血无情才能这样去对待一个没几天活头的孤苦老人。

这部片子叫“相爱相亲”,它应当是一个有弹性有温度有人性的故事,岳慧英面对的是一个处于绝对弱势同时又毫无还手之力的“母亲”,她不是一个可以争和斗的对象,是一个易碎的悲伤的鸡蛋。于情于理岳慧英都应当有一些克制和迂回,以及对同性和弱者的关怀,而她的激进表现却让我觉得她面对的是一块石头。当老人趴在坟头上以肉身作盾保护丈夫的坟头,她的反应是不顾村长“会闹出人命”的劝告抢过锄头就要往坟上挖,当老人坐在演播厅里眼含泪花对她说“我是岳家的女人,你是岳家的女儿,你告我什么?”她仍然愤愤不平振振有词地阐述她死去的父母的爱情有多么重要。

我不是想从道德上来指责女主什么,而是觉得,这不应当是一个知书达理的退休年纪的老教师做出来的事,她对自己的学生和家长都体恤有加,又怎么可能这样去对一个亲人。这从逻辑和人设上都大大不通。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相爱相亲”只是徒有其表。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极高,观影者交口称赞称打磨得十分圆熟,我恰恰以为这部片子根本没有好好打磨,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硬伤。

走出影院,校园里的广播正在放着一首《你就不要想起我》,想起片中姥姥最后对着一盒子遗骨说的那句“我不要你了”,心中很替她难受。她的丈夫即使另娶以后,仍然没有忘记她,给她寄钱做家用,还寄钱让她做衣服穿,姥姥认为这就是爱,所以甘愿为他守一辈子。就像阿达虽然不爱青梅竹马的发小谭维维,但是仍然把所有积蓄都送给她。导演想借此表达岳子福对后妻是相爱,对原配是亲情,阿达对薇薇是相爱,对谭维维是亲情,是为“相爱相亲”的由来。站在“爱情的产物”岳慧英的视角来看,这当然是暖意融融的一件事情,可是从不被爱的姥姥的角度来看,这事儿一点也不浪漫。所以,她最后才说出那句“我不要你了”吧。算了,我要这名份有何用,留你这枯骨有何用,给你做了一辈子配角又有什么意义,不如结束这场三角游戏吧,反正已经独活一世。

某些时候,如果不相爱,那么“相亲”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谢希孟那首无情的《卜算子》那样,道一声“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3 ) 当冬夜渐暖,是时候与自己和解

朋友说,可能是因为冬天到了,泪点特别低,最近在影院看的几部片子都哭了,特别是到了张艾嘉的《相爱相亲》,更是泪点集中爆发。他们还在打赌我看这部到底会不会哭,会不会给出好评,因为我一向标榜自己对那些对只有感动,只会煽情的电影不屑一顾。

我也是带着这种挑剔的心态走进影院的,再加上对张艾嘉上一部作品《念念》多少有些失望,那部尽管题材很好,梁洛施和张孝全的表现也非常不错,但凌乱的剪辑简直是灾难,毁掉了一部本来可以更好的作品,所以即便在北京参加了映后分享会,亲眼看到了张艾嘉和张孝全,我依然无法给这部作品太高的评价。

念念

但看《相爱相亲》时,我竟然不争气的哭了。映后,在讨论哭点时,大家几乎都集中在吴彦姝饰演的老祖说出那句“我不要你了”的时候。是啊,那绵延一世的等待,终于在此刻宣布向世界妥协,与自己和解,这句台词可以说同时浓缩了老人迟到的真情告白和最后的真情告别。而张艾嘉饰演的慧英此时也许会显得特别狠心,但如果没有她的坚持不妥协,或许老祖心头淤积的情感脓结一辈子都无法消散。

吴彦姝饰演的老祖是很多人的泪点

不过,我的哭点却不在这里,因为老祖的这场戏,我是由衷的为她高兴。穷尽了一生,终于走出一段封建婚姻的枷锁,从此都不再需要去欺骗自己,这样的人生,尽管已来到暮年,但同样值得庆幸。而我的眼泪终于没忍住的地方,是张艾嘉在车里半哭半笑的对田壮壮说:“不要再让王太太坐在车里了。”只是一句话,夫妻间此前所有的猜疑,所有的困惑都烟消云散。导演费劲心机,用了很大笔墨,用前边两个小时的情感铺陈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集中的爆发。

尽管作品中同时反映了三代女性的情感纠葛,尽管因为“迁坟”这条主叙事线,让老祖这条感情线在中间显得更加夺目,但在我看来,张艾嘉也就是慧英自己这条线绝对才是导演的重心所在。而慧英迁坟这一行动虽然表面上只是为了成全母亲的心愿,但客观上也完成了导演对传统指定婚姻的态度表达。

同样,女儿的歌手男友选择北上之后,慧英的说的话无疑也是导演的态度:年轻人如果真的想要做一件事,实际上父母是无法阻拦的,你的退缩和犹豫都只是给自己找的台阶与借口。而慧英的这一态度,实际上在丈夫与女儿的对话中也有体现,丈夫提到当年她上学时每周都要坚持去准婆家打扫,还主动说服父母同意两人的婚姻,她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又与女儿在感情中看似冲动实则摇摆的态度大相径庭,也同她和女儿的那番对话遥相呼应。

张艾嘉饰演的慧英和女儿

可见,在刻画对待婚姻的态度上,老祖保守,薇薇激进,祖孙两代似曾相识的情感经历,看似南辕北辙实则殊途同归。所以祖孙两条线,其实都是在为中间张艾嘉和田壮壮这条线当佐料,夫妻二人关系的刻画在更为抓马的迁坟事件中显得不露声色,不着痕迹,但却也因此变得温润醇美后劲无穷,而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在导演的眼中,什么样的夫妻关系才是既相亲又相爱?一次迁坟事件中得到了完美的解读。

而要理解导演的观点,有两组戏可谓是点睛之笔。一是慧英被球误伤昏倒之后,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个人影,后来她突然意识到这个人正是年轻时的丈夫,便在车里哭泣着对丈夫说:“我竟然认不出你来了。”这里其实是三场戏,看似层层递进,但慧英的心理活动却是迂回曲折的。另一点则是,丈夫在和薇薇的一次对话问女儿:“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想让你搬出去吗?因为外婆走了,接下来不就是该我们了吗。”

田壮壮饰演的丈夫和女儿

这两部分内容,尽管大多数时间对方几乎都是缺席,却巧妙地通过他人的在场,制造出了比直接对手戏更强烈的戏剧效果,最终传递出夫妻之间从相爱到相亲的升华,但又不因为相亲而损失掉相爱的能力。刘若英和耿乐两个角色的设置也非常微妙,他们象征的可不只是情感的短暂出轨,还代表了工作和其他所有两性关系之外的阻力,这种表现方式内敛克制,导演深知无需在迁坟之外增加更多戏剧冲突。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夫妻的爱啊,他们大声又大胆的吵架,却对爱绝口不提,只有在旁人那里才能知道对方爱的有多么深沉,身不在场,却完成了一次爱的洗礼。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Love Education》,一次突如其来的迁坟事件,让三代人同时被动接受了一场爱的教育。所以,这部电影打动我的,绝不仅仅是饱满的情感表达,导演出色的驾驭和巧妙的手法才是成功的关键,李屏宾的摄影指导,黄韵玲的配乐也都为影片锦上添花,同时还温柔的关注了当下许多社会问题,大修大改,过度娱乐等等。

我们一直都在感慨,李安什么时候再拍华语电影呢?也许再也不会了,但他在《父亲三部曲》中开创的几代人之间关系的主题,却在张艾嘉这里得到了某种传承。这从两人最早合作的《少女小渔》就初现端倪,不过这一部除了两代人的关系之外,还包含了文化冲突的内容,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和《推手》、《喜宴》看成《美国三部曲》。而到了《20、30、40》,虽然三位女性之间并无家庭关系,但依然是体现不同的几代人对于感情和家庭关系的相似和不同视角。

推手

喜宴

而发展到了《相亲相爱》,可以说是张艾嘉在此前20年尝试之后的集大成之作,既有《少女小渔》那里的文化冲突和感情碰撞,不同的是从中美文化变成了城乡文化;也有《20、30、40》中延续下来的,三代女性在感情生活中的历练与成长,不同的是从并行不悖变成更高级难度也更大的互相交织,让整部电影显得更为丰富和立体,某种程度更像是“饮食男女”式的回望。

感谢张艾嘉,在漫长的冬夜来临之前,让我们体会到了久违了的暖心的力量。人啊,无论是回头看,还是向前走,最终最过不去的还是自己,与人相亲与人相爱,到头来都是一场和自己的巨大和解,而这或许才是幸福的真谛吧。

少女小渔

20 30 40

 4 ) 一份献给当下中国人的最好礼物

杨德昌曾说:虽然压力或紧张是生活里很不好的一个部分,但是那也是让生命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个才是人生。

这一句话俨然成为了“中国台湾新电影”在某一个层面的注脚。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一批海归派电影人的带动下,台湾电影开始聚焦都市中的平凡家庭,将中产阶级的焦虑以及中年危机的城市通病,当作时代命题,从而打破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旧文化形态,拉开艺术反省时代的序幕。

2007年,杨德昌去世。他的挚友侯孝贤说了句:“杨德昌走了,他带走了台湾新电影。”其实侯孝贤忽略了一个传承者、同样是海归派的张艾嘉。

张艾嘉在《相爱相亲》的片场

与侯孝贤一样,张艾嘉也是“新电影”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这个70年代就成名的文艺女青年,可以说是伴随着台湾电影一同成长。台湾新电影运动伊始,她便参与演出了《光阴的故事》、《海滩的一天》这些新电影的开山之作。

1980年代初期,张艾嘉也开始尝试导演电影,获得诸多奖项的肯定,当之无愧的电影才女

也许正是因为受到过“新电影”的熏陶,张艾嘉的作品总是带着杨德昌那一代电影人的艺术烙印。她的新作《相爱相亲》尤为明显,像是对传统的一次致敬,亦是对旧时光的一次追忆,依然是对“生活”的爱不释手,对细节的魔鬼式雕琢——

电影取了一个很温馨的片名“相爱相亲”,却以一场死亡作为了开头。

岳慧英(张艾嘉饰)年迈的母亲过世了,临终前在女儿耳边断断续续地说了些遗言。慧英带着母亲的“遗言”,以及丈夫尹孝平(田壮壮饰)、女儿薇薇(郎月婷饰)一同回到老家,将早已过世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与母亲合葬。

但迁坟的计划,却被慧英口中的姥姥(吴彦姝饰)百般阻挠。原来,姥姥是当年父亲在老家时有过婚约的原配。父亲进城后,结识了慧英的母亲,两人相爱并且结婚,成为了法律上的合法夫妻。

因为封建时代农村的闭塞与不开化,一个男人就这样荒唐地拥有了两位妻子。这其中的情感矛盾与时代变革成了整部电影最大的戏剧冲突。

通过一场合法夫妻权的争夺战,三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女人成了故事的三个焦点,她们各自的生活与情感也在不断的交集中铺成开来。

影片的线索人物慧英,是全中国成千上万个家庭主妇中的一员,拥有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小康之家,丈夫是驾校的教练,女儿是电视台的记者,她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教初中语文。

慧英平凡而保守。

她的工作平凡到与所有人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教师无甚差别,衣着举止端庄、教学经验丰富,与同事相处融洽。同时,她又很保守。班级的同学欢送即将退休的她,她却毫无喜色反而擦掉黑板上的“不吉利词语”;为了应付市里面的考核,她会跟同学们预演示范课的流程;电视台来采访她迁坟的事情,她不停地用手挡住镜头……总之,知识分子的优缺点,都能在慧英身上找到。

但她性格也很固执,这似乎也是很多人民教师的通病,尤其是在对家人的约束上会有着淋漓尽致的展现。

她希望对整个家都有着绝对的掌控,家里清爽整洁,所有物品的摆放循规蹈矩(相比女儿的房间就有些杂乱);她对女儿的私生活管控得很紧,每天深夜她躺在床上听到女儿回家的开门声才能安心入睡;她对丈夫也时常起“疑心”。丈夫一旦对哪个年轻貌美的女学员比较上心,她就会在一旁死死盯着并且各种阴阳怪气。

不得不承认,慧英虽然执拗,但骨子里无时无刻不透着一股可爱劲儿。

丈夫孝平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回忆当年自己当兵入伍后,还在谈恋爱的慧英就主动去他家帮他照料父母,后来慧英考上大学成了天之桥子,自己却退伍也没能顺利转业,慧英的父母怎么都不肯两个人再来往,是慧英凭着一股顽固劲儿才说服父母,嫁给了他。仅凭这一点,就看得出慧英是个好女人,她是我们父母那一代安贫守道的典型代表。

慧英身上有着中国传统社会母亲的影子

可是身为在互联网中成长一代的女儿薇薇,却不理解母亲。

薇薇思想开放,向往独立自主的生活,所以对母亲的管束相对排斥;她交了个玩摇滚的男朋友,为了在一起曾有过和他裸婚的冲动;她根本就不想参与大家的纷争,只是出于好奇举着相机到处拍……她不含杂质的青春气息,给上面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转机。

而薇薇的转变,也是从与姥姥的相处开始的。她远没有母亲的心思那样复杂,她也不像父亲那样亦步亦趋,她选择了自己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这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处事方式,不喜欢拐弯抹角,说话做事都要直接了当。

也正是这股直来直往、傻里傻气的活力,让姥姥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究竟是啥样,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该如何交流。薇薇也从姥姥对爱忠贞不渝的态度中,对“责任”一词有了似懂非懂的感悟,最终与爱人许下了诺言,与母亲达成了和解。

薇薇通过家里的大事而获得成长,很多年轻人都有相同的经历

最后谈谈全片的灵魂人物——姥姥,她应该是旧时代悲剧下的受害者。

她没有文化,不懂法,只能拿着族谱两袋特产去县里找说法;她不让迁坟,不想理慧英,却被大大咧咧的薇薇以及她的小男朋友打开了话匣;她对待往事始终一言不发,却铁了心要去城里的电视台说一说自己的故事,谁劝她三思她都不回头……

因为她相信“爱”啊。

这是一个如今听起来很俗的词,但在那个贫穷凄惨的年代,爱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因为有了爱,她可以守着一间破屋,膝下无子嗣地度过无数春秋;因为有了爱,她可以在薇薇问她要不要跟男朋友私奔的时候当机立断地表示支持;因为有了爱,她对丈夫进城后的事情毫不关心,只是不断惦记着他每个月给自己捎回来的几块钱,那些岁月里的细节,每每想起都是甜的……

所以不难理解,影片的最后,姥姥为什么会说出那句“我不要他了”,因为她的爱人早已经住在了她的心里,纵使没有一张照片,没有一座孤墓,都已不打紧了。

吴彦姝的每一出戏都让人揪心

其实,对于《相爱相亲》,我个人是觉得有些小瑕疵的,只是写到这里也已经被思绪感动到,不想在“拙见”上多费笔墨了。

简单说,就是张艾嘉真的很会拍,这部《相爱相亲》也真的很有“台湾新电影”的 遗风 。但这样的故事,以内地做背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然,这个故事首先就改编自重庆的一个真实事情,张艾嘉也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类似“媒体曝光”、“真人秀炒作”、“机关办事效率”、“城市化大改造”这些接地气的话题,可还是会觉得在一些情节上过于浪漫主义了。

有些点确实也让人拍案叫绝,比如耿乐这个丧事专业哭托,实在接地气

在接受许知远的专访时,张艾嘉说自己如果当初一直待在美国没过回国,那她一定会发展成一个正宗的嬉皮士。这个大龄女文青,看待世界的方式永远是充满“爱与自由”。

这种精神如果放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内地,再适合不过。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就像片中的结尾,在薇薇的鼓励下,她的男友决定去北京追逐摇滚梦。殊不知,玩摇滚的早已经没有了梦,如今大家更在意的还是“五险一金”。

以及,张艾嘉对中国的农村状况还是没有深入了解,当然这也与文化背景不同有关。在一些民智不开化的地方,要迁一座坟出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如果最后,薇薇的男友选择留下来,安心驻唱、平淡生活,我会给满分

当然,我无意诋毁一些人与事,只是真正的现实往往都伴随着残酷与无奈。我更情愿将《相爱相亲》看作当下国人缺失的一种美好,它教大家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像薇薇的男友一样,在高山间呐喊,自由追逐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希望像孝平一样,有一个爱自己的妻子,有一个懂事的女儿,中年时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以载着妻子,唱着《花房姑娘》,一路驶向远方……

《相爱相亲》,也许有些不合时宜,但却是给国人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巴塞电影,尽享每寸光影

 5 ) 一场「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竟把我感动得稀里哗啦

这天,岳慧英的母亲,到了冥留之际。

慧英把耳朵贴近奄奄一息的母亲,只听她叫了一声自己的名字,就溘然长逝了。

性格强硬、在家里说一不二的慧英,表面上对母亲的逝世触动不大,内心却承受着深重的煎熬。

她望看着客厅里的骨灰盒发呆,大半夜炒着母亲拿手的辣椒酱,回到房间,又一遍遍念着父亲留下的家信,想起要烧,就叹一口气……

慧英今年55岁,很快要从任职的学校退休,学生在黑板上给她写了欢送词,她却默默擦掉。

父女俩去给她买卡片。老爸对女儿说:别选祝词上有晚年两个字的,她不喜欢。

女儿一直想不通:退休不用干活还有钱拿,这么好的日子干嘛愁眉苦脸的。

老爸告诉她:外婆走了,下一波不就是我们了吗?

在心理上,退休,那就等于向死亡跨出了一大步啊。

果然,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儿,慧英正在向学校申请延迟退休。

就像很多年轻的儿女,薇薇沉浸在自己的时空里,对长辈的世界毫无兴趣,在念信的时候,她才第一次知道外婆叫淑慧。

也正是念信,让母女俩积累已久的冲突爆发了。

薇薇随口吐槽:那个时代的人,说话真肉麻。

慧英瞬间怒气冲冲:这叫真心相爱,你看的那些垃圾选秀才矫情!还有,他是你外公,不是什么那个时代的人!

毕竟是亲生的,女儿脾气也爆起来了:在家里说句话都能惹骂,日子没法过了,我要搬出去住!

就这样,母女彻底闹掰,女儿离家出走,投奔她的歌手男友去了。

但在慧英眼里,跟女儿搞好关系还排不上眼下的头等大事。

她有另一件更急迫的心愿:把父亲在乡下的坟迁到城里,跟九泉之下的母亲团聚。

这件事麻烦就麻烦在,父母是二婚,而父亲早年抛弃的那个前妻,已经在乡下为他守了几十年的寡。

要迁坟,得先这个八九十岁的“姥姥”点头才行。

慧英起初觉得,这能有什么难的?谁知她碰上的,是个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硬茬子。

这个为背叛她的人守了几十年寡的老人,脾气倔到令人发指。

一听要迁坟,她天不亮就坐上坟头,周围围上一圈篱笆,任你们说理晓情,她自岿然不动。

不管来的是暴力拆迁队,还是电台记者,她都是一问三不答,逼急了伸手揪住对方耳朵,让男男女女发出一样响亮的嚎叫。

姥姥还不止这点能耐呢,毕竟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人脉还是有的,只见一群锄头镰刀的小弟窜了出来,撵得慧英一家抱头鼠窜。

眼看硬来是不行了,慧英说:我父母的关系受法律保护,法律上我妈就是合法妻子,凭什么不答应?只要我手握结婚证明,她再不肯,就法庭见。

那边的姥姥也不是傻子,被三番五次的骚扰搞得惊弓之鸟,也拿起法律保护自己,东奔西走搞起了结婚证明。

于是,一个长住城市的人民教师,一个独居乡村的孤寡老人,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女人,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证婚竞赛。

电影《相爱相亲》,围绕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抢婚”事件展开。

其实慧英和姥姥的冲突,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各种变种,那是法律意识和民俗意识的冲撞。

说白了,就是两人世界观不合,话说不到一块儿去。

片中有一个情节,慧英找人假扮律师,去向姥姥和村民递交传票,意思是再拖拖拉拉,我们要告啦。

多厉害的心理攻势,谁知对方完全看不懂,反而跟他们讲起了羊毛衫和保暖内衣的故事,搞得“律师”也一头雾水。

这一段非常好笑,充分展现了什么叫鸡同鸭讲,也让我们看到,其实双方的立场都没有错,只不过习惯了各自世界的规则,都觉得对方蛮不讲理,沟通不能。

这大概就是慧英不断抓狂,姥姥也委屈不已的原因吧。

自编自导自演《相爱相亲》的影坛才女张艾嘉,把这个一不留神就会沦为脱线喜剧、黑色闹剧的故事,处理成一部探讨人与人心灵交流的情感电影。

影片在河南的郑州和洛阳等地取景,张艾嘉解释,比起北上广深那样的大都市,她想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二线城市,用贴近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述。

映后的交流环节,一个来自河南的女观众开心地说:那门帘、窗户,还有那墙上的贴画,都是我的家乡回忆啊,太亲切了。

所以,尽管整个故事的前提非常“有戏”,但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

电影用了很多沉稳的长镜头,缓缓摇来推去,尽量让我们置身现场。用种种毫不花哨和浮躁的方式,静静释放着苦涩和温暖。

起初,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一定都对慧英和姥姥都充满同情,恨不得帮他们“翻译”沟通。但这种沟通,终于自己慢慢展开了。

影片中不乏激烈的冲突,但更多时候,只是人物静下来,喃喃地碎语,静静地回想自己的生命,在冥想般的仪式中,寻找迷失的自己。

比如,薇薇在与姥姥的朝夕相处中,逐渐走进那一辈人的情感世界。

比如,强势的慧英愿意学习敲门的方式,尊重女儿的隐私。而薇薇也从质问父亲“她年轻时候也这么不讲理吗”,开始代入母亲的立场。

比如,薇薇在跟男友的促膝长谈中,认可了他对梦想的选择。

比如,薇薇对母亲说,愿意等男友一辈子,却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不清楚一辈子是多久,但想想姥姥的一生,似乎又明了了。

俗话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慧英和姥姥的对峙,一定会有个妥善的解决。

转折发生的那一刻,她俩猛然发现,其实她们一直以来的心情是相同的,是那份与死去的至亲割不断的亲情,哪怕已阴阳两隔,哪怕只剩记忆相随,也要在物理距离上不懈地靠近。

而她们想要的,也不过是自己对死者的奠念之情,能够得到尊重。

所以,荒唐的抢坟大战,根本不是他们共同无法割舍的逝去亲人愿意看到的。再闹下去,怕是棺材板都要盖不住了。

想通了这一点,所有你死我活的冲突,瞬间烟消云散了。

刚到乡下时,薇薇对贞节牌坊好奇不已,慧英说,这东西的意思就是,女人难做。这一节,早早已经为后面的发展打下铺垫。

有趣的是,电影还拍了不少带有社会揭露性的“自黑”内容。

电视媒体热衷煽风点火,为了收视率,滥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当街骚扰当事人,还诱骗慧英入场对峙姥姥,炮制戏剧性噱头,简直令人不齿。

影片也暗搓搓地讽刺了一通官僚主义。慧英在街道、档案馆、民政局来回打转,不是这里帮不上,就是那里少材料,甚至还经历了一番“必须证明你妈是你妈”。

到最后,把个注重形象的教育工作者,急得当场跳脚咆哮:明明结婚了几十年,怎么可能不是夫妻!

但同时,张艾嘉并没有带着非黑即白的价值评判,把媒体人和办事员写成“坏人”。

反而从客观上,正是媒体的撮合下,慧英和姥姥有了一次当面开诚布公的机会,促成了互相理解。

也正是公务员的一板一眼,反过来给了双方和解的时间。试想,如果民政局一开始就高效发证,慧英一家和姥姥的仇怨,恐怕这辈子都解不开了。

除了带来喜剧效果的调剂,这些情节都充分地服务于情节。

它们向我们展示,有时候坏的也会是好的,有时候失去可以转变成收获,有时候那些让你咬牙切齿势不两立的人,却最能站进你的灵魂阵营。

《相爱相亲》讲了一群长辈与晚辈,生者与死者,原配与“二房”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消融的过程。

难得的是,它从没有抛出“只要人人努力去体谅别人,世界将变得更好之类”的空洞道理,没有任何直白肤浅的说教。

即便在结尾,慧英和姥姥各自单方面成全了对方。两个段落被平行剪辑在一起,本来可以处理地非常潸人泪下,却只是很有节制地拍出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如释重负。

在许多的咒骂和撕扯之后,故事迎来了一个温暖的结局。这并不难预料,却依然足以感动我。

它像极了我们的生活,总是悲喜交叠,苦乐为伴。但重要的是,只要你不愿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总有人会跟你一道,去迎接曙光。

 6 ) 一辈子,一句话,一刹那

赶紧帮《相爱相亲》再宣传一下,再不宣传真就下片了……

《相爱相亲》可能是近期院线最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影片。家庭片这个类型在当今中国院线似乎成了稀有物种,好作品太少了,《相爱相亲》不仅是家庭片类型中的精品,也是今年院线华语片少有的佳作,适合全家人一起观赏。

二线城市三代女性的情感观念

“一辈子,一句话,一刹那”是《相爱相亲》海报上的宣传语。这句宣传语非常凝练,很难找到比这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影片的主题。阿祖为名存实亡的婚姻坚守一辈子,慧英相信和父亲合葬是母亲的遗愿,薇薇感受到阿达唱歌时的魅力而爱上他,老中青三代女性对于爱情和亲情的态度在同一个故事中平行展现。

河南郑州可能是最适合这个故事发生的城市之一。影片中屡次出现郑州的标志性交通枢纽——金水路立交桥。今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去过若干次郑州,每次都会坐车在这座立交桥上行驶,立交桥本身建得纵横交错气势逼人,但是早晚高峰时间车流密集,拥堵程度不输中国第一大“堵城”北京。郑州在去年年底获选国家中心城市,今年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现代化程度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将郑州城里和洛阳乡下作为慧英和阿祖的居所,很匹配两代人所代表的旧社会贞节意识和新社会现代观念间的冲突。

薇薇代表了20、30岁左右的青年一代。和郑州相比更加发达繁华的中国一线城市中,青年一代的人口结构比影片中体现出的更加复杂,各种亚文化群体的情感生活凸显更加多元化的样貌。比如一线城市中有不少20多岁的年轻女性和男朋友不问前程不求名分地住在一起,薇薇的观念相对来说还是保守的,如果意图表现一线城市年轻女性群体的情感观念,影片中仅安排薇薇这一个人物,一定会显得单薄。正处在发展阶段,尚未达到一线水平的郑州是这个故事非常理想的发生地,这里的青年群体生活态度相对统一,但也有少数像阿达这样的酒吧歌手和谭维维饰演的单亲妈妈这些类型的人。让一个喜欢上酒吧歌手,同时又一定要先领证再住一起的年轻女性代表这个城市这一群体的情感观念,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青年和中年职业女性形象

《相爱相亲》在人物设计方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慧英和薇薇母女二人都是职业女性,她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工作场景在影片中所占比例很大,对剧情走向有重要影响。电影一开场的医院场景,薇薇就在给同事打电话解释自己在医院看望长辈,不能上班。目前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职业女性角色还是太少,类型比较匮乏。有一些影剧的故事发生在办公室,但是职业特点不在故事主线中占据重要部分,或者故事的侧重点在于职场环境,人物本身的个性退居其次了。

中国影视剧中30岁以上的女性角色也很少。男演员受年龄影响比较小,女演员的形式就比较严峻了,一旦超过30岁,要么继续演20岁的角色,要么被迫面对适合自己年龄的角色急剧减少的现状。在当今中国影视界,质量参差不齐的小鲜肉霸屏大小银幕的潮流还没退散,他们能演出的角色局限在孩子、学生、实习生等等。

今年4月彭浩翔《春娇救志明》上映后,我和一位曾在香港读书工作过的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朋友觉得彭浩翔北上之后,志明与春娇系列电影的香港特性有所淡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志明和春娇的职业身份没有那么强烈了。香港人的生活状态非常现代化,节奏很快,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比例,志明与春娇系列电影的前几集都非常着力强调两个人的工作,而《春娇救志明》就算观众不知道两个人做什么,也不影响主线故事理解。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相爱相亲》里这两位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女性。没有开场“最后一次教师节”的铺垫,也就不会有送贺卡、夫妻两个“车上听崔健”谈论退休生活的年度最催泪剧情之一;和杨千嬅饰演的春娇类似,薇薇是一位已经具有一定职场经验的青年女性。没有她所在的节目组搅局,也就没有两代人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剧情发展。故事中两位女性角色的生活轨迹都深刻地被自己的职业影响着。

细致入微的剧本,没有短板的表演

《相爱相亲》时长120分钟,将近100场戏。一部120分钟的好莱坞电影一般是40至60场戏,所以《相爱相亲》尽管表面上看会是一部节奏比较慢的“文艺片”,但其实相对其他院线片来说它的转场反而比较频繁,故事推进速度快,信息量大。转场多的电影对实拍阶段的工作安排要求比较高,为了优化拍摄流程,实拍阶段的通告顺序可能会打乱叙事顺序,拍摄现场的修改、连戏、服装道具等等一系列的安排,都是对制片主任和导演调度能力的考验。

不得不感叹《相爱相亲》剧本真是精彩。我从本片编剧之一游晓颖老师处了解到一些写作阶段的花絮,更加感叹这部质量上乘的剧本,其诞生过程是青年编剧和资深电影人之间的通力合作。剧本最初是游晓颖根据家里的故事写成的。老尹和慧英开着新车一边听崔健一边谈论退休生活,这个令几乎所有观众感动的场景是游晓颖从第一稿剧本开始一直保留到成片的情节,戏里那句最经典的王太太的台词也是剧本初稿就有的。游晓颖原先仅为阿祖设计了收到合成照片的情节,张艾嘉为其添加了把掉进小溪的湿照片擦干的情节,剧组在洛阳没有找到水系,张艾嘉临场把情节改成了下大雨,最终呈现出影片中的场景。阿祖最后说“我不要你了”,是游晓颖写到剧本最后一稿,认为原有台词略感不足而加入的神来之笔。原本游晓颖仅仅设计了成功迁坟的情节,张艾嘉认为影片应当有一个更温和宽容的结局,是否迁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才有了现在我们在影片看到的更有韵味的结尾。

片中大部分台词都是朴素的日常对话。相对于莎士比亚式千回百转的舞台剧对白处在另一个极端,比大多数为了达到戏剧目的而抛弃正常语言逻辑习惯的对白更自然贴切,《相爱相亲》中的言辞尽显现实主义的平淡无奇,但是戏剧性内涵并不逊色,这是《相爱相亲》剧本的最大成就。“赶紧把衣服穿上,要着凉了你”“你是不是又抽烟了”“没听说你要买车啊,你花了多少钱”——有那么一二刻,看着银幕上的慧英和老尹,我觉得自己在看英格玛·伯格曼《婚姻生活》中国版,两部作品恰好处在消极和积极两面,合在一起就该是完整的中年婚姻生活样貌了吧。作家把自己的戏剧意图深埋在这些口水话之下,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观众情绪的调控,观众在意识到作家的目的性之前率先被台词打动了,非常高级。

《相爱相亲》里没有表现不好的演员。张姐田老师在银幕上具备天然的CP感,吴彦姝奶奶舞台剧底子非常扎实。从剧本到实拍,剧组都意图把这个严肃感动的故事拍得轻松愉快,影片请来的大咖配角在这方面帮助影片增色不少,王志文、李雪健、刘若英的角色戏份不多但非常有趣,李雪健甚至在掏出香烟的时候,临场发挥脱口而出“戒两年了”。谭维维也没有局限在本色表演的层面,除了唱歌以外还和宋宁有一段情绪颇有起伏的对话。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郎月婷和宋宁。郎月婷的戏份不比张姐少,她的表演空间比前几部戏一下子大了很多,看上去她的表演能力提升了一大截,她的台词很日常,她念台词的状态也很放松。看片之前我以为宋宁又演了一个《我心雀跃》里的邹野,他的气质看上去就像一个会被身边的女孩儿暗恋的sex symbol。但是《相爱相亲》他躺进棺材,叫吴彦姝奶奶给他拍照的那场戏,他一瞬间展现出来的情绪变化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原来他可以把情绪的收放自如做得这么好。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71172664205099

 短评

李屏宾完全是挂名的吧,那些让人无语的正反打和慢摇是在干什么???三条线一条都没说清楚,郎月婷演技无限接近零,还跟《一一》似的全程抱着照相机……

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爱的教育,也是张艾嘉娓娓而谈,文艺片架势的“爱的代价”。触动最大的点,并不是什么结尾车内花房姑娘对话,而是火葬场的颅骨,陌生的踮脚仰望,还有照片上被抹去的容颜。不同世代女性对爱与家庭的追求与理解,固然是很好的剧本架构,但始终有设计的痕迹(电视栏目,城市拆迁建设,证明你爸妈是爸妈)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什么“迁祖坟”、“大闹电视节目”这些,难道不是八点档的剧场版。是我太挑剔了吗,城里的戏在河南取的景,但姥姥的村子明显不像。每个角色又都那么标签化。结尾也还是照例走大团圆路线。想写实,又不真实,让人感觉很奇怪。而且我不喜欢这种“解决问题”类型的电影。活着这个问题根本是无法解决的。

13分钟前
  • Mango
  • 还行

我不要你了。我不会等你的。不许王太太坐。张艾嘉的台词,细节和情感,是近年来大银幕中最具中国式的说话方式和情绪把控。最有趣的当属讽刺媒体、办证繁琐、三代女性对家庭、爱情、夫妻关系的层面描写,又好气又好笑,然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吴彦姝的表演真的太催泪!#

16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好久没看过这样的国片今年目前最好的华语电影,在大陆港台都合作过的张艾嘉交出的这份作品可以说能贯通到中国人的情感虽然能看出在哪里拍的但城市乡村和三代女性的故事好像都能找到共鸣覆盖面广而精准。郎月婷戏份很讨喜,包括主演客串明星的表演也都很接地气,永远在滑轨的李屏宾的摄影,配乐有设计。

20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清苦的时候感情还好一点,现在只能对陌生的脸表达爱…2017华语最佳。

2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张艾嘉竟然拍了部自己的《一一》,探讨三代人的情感矛盾,情绪把控并没有被戏剧性的情节乱了分寸,反而有种力透纸背的细腻真实。张艾嘉的角色拿捏最精准,没人能逃过抛物线的人生,重要的是得学会如何在困境中自处。结尾新车那场戏可以说是年度最催泪场景,“现在车有了,歌也有了,你倒没兴致了。”

2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内地城市怎么拍都显得非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谁来拍都一样……可能还是我们太熟悉了拉不开距离吧……

3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张艾嘉不但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导演,很可能也是在世的最好的中国导演。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家庭切入中国社会,探讨了三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抉择,有立场但不露锋芒,有温度但不气焰熏人。很简单的技巧被她用得出神入化。从黄建新之后,很久没有在中国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真挚写实的电影了。

34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极喜欢这部电影,情绪饱满而不尴尬,音乐温柔且没有目的性。泪点是合理的、有情绪的积累的、层层递进的,到最后的时候我几乎无法自抑的捂住脸哭出声来。电影让人联想到《20 30 40》。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女性,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残忍而天真,温柔且执拗。

38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姥姥等外公等了一辈子,她把牌坊立在了心里,用黯淡的一生刻下曾氏二字;慧英等孝平等了几年,她把婚姻藏进了算计,用不安的半生提防外敌入侵;薇薇对阿达说我不等你,她把自由包裹住爱情,用易逝的青春拴住对方脚步。多少女人在爱情面前自动缴械,束手就擒,甘心做岁月的俘虏,梦里都是他年轻的样子。

4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张姐竟在河南拍了一部这样写实的电影,很久没看到如此丰富细腻的文本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情感归属,情与理的纷争,三代人的不同爱情观念,向死而生的生命豁达,家长里短的吵架拌嘴,婚姻关系,办证制度,媒体嘴脸…每对人物关系都耐人寻味,每位主演都很出彩。《306090》的女人故事,浓浓人情味。

4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评分虚高太多,很多处节奏不对,各种混搭与零碎的尬;可取之处是开头未道出口的遗言、拣拾骨灰的逼真场景与青空袅袅吐出的黑烟、姥姥皎洁发亮的眼神;待结尾踮起脚仰头看相框、雨淋湿的照片模糊了脸、“迁坟进城”与“抱坛返乡”的交错又扳回一局——这才使得那些尬都得到缓冲,毕竟,混搭与零碎的,才是生活本身啊。

49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张艾嘉是个好演员,但真的没有导演才华。想到《如父如子》,都是用一个狗血的设定去抽丝剥茧家庭关系,但功力和是枝裕和一比太露怯了。看得出剧本有打磨过,可生硬之处还是太多了:郎月婷行为逻辑都是不通的,耿乐也很突兀。比田壮壮男配戏份提了金马男主更莫名其妙的是,这片的摄影指导居然是李屏宾?

54分钟前
  • 凹凸
  • 还行

有让人遗憾的地方,也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就好像田壮壮不露声色的表演,实在太厉害,也完全超越其他几人。张艾嘉有些细节处理得特别好,无论是情节的细节还是情绪的细节。整体上,这样的电影让人不舍得批评,三星半。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片尾车里那段田壮壮和张艾嘉贡献了近几年来华语电影最精彩的夫妻对话。

58分钟前
  • printemps.
  • 力荐

写得不错制作精良的电视电影

5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本以为会有更煽情的一面,没想到是如此踏实平和温暖的心态与姿态,本可大作文章的一些地方更是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轻巧而过,剧本的细节处写的很厉害。中国人本应当会拍稀疏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情感与故事,但现在这类电影却十分罕见。遗憾的是概念性、符号化的设定与技巧性社会批判用的有点多了,可以再简单、淡然、专注些。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地道中国风味的类日本家庭剧情片。【中影太阳新天地】

1小时前
  • 私享史
  • 力荐

我们为爱还在学。被爱,是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个人最伟大最实际的梦想。似乎被爱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但离爱最近的时候,是选择去爱别人。

1小时前
  • 哪吒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