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不是每个剩女都能遇上刘德华
看到此片的两位主角不免心有顾虑,如此半老演员要做出何种浪漫爱情喜剧?不过还是免不了预告片的诱惑,想知道知女人心的男人会否给女人带来幸福。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尤其是各大公司是白领剩女的群居地,爱情就像直入云端的高楼大厦中的空气一样稀薄,你要多碰巧才能遇上一位多金又风度翩翩的男士,要多巧才能碰上这位男士是单身,要多巧才能让他懂你、爱你,这概率,谁能算清楚呢。
在上海台,周立波说了一句毛好听的话:女人心,要用我一辈子去解读。这是真正想要付出的男人才会说出和做到的话,当然,女人也要有所付出。
此片,巩俐扮演的ECD李仪龙是一位非常完美的女性,外形成熟魅力,头脑聪明,工作努力,对爱情懂得期待与付出,并且宽容大度十分理性。这倒是反衬出男性角色的不足,老板的过河拆桥,同事窃取创意,下属的娘娘腔,小男友的流氓习气。刘德华对女儿说的一句台词很言简意赅:你们女人想的就是要男人爱你陪你,可是男人们想的都是那个。这要女人们如何选择?难道都要等到男人像他爸那样老得进了养老院才明白要给女人些什么吗?
所以,爱情童话都是给女人看的,只有女人会愿意买单倾洒眼泪和爱慕,因为现实世界的男人都太男人啦!是真正的男人,是真正的具有动物性的男人。
最后还是祝愿多些男人愿意稍稍放慢脚步倾听女人心,《男人百分百》问世十年了,口碑不错,希望这部也有所影响。女人的回报是很丰厚的,往往一不留神就搭进去一辈子。
2 ) 编剧自述:《我知女人心》
1 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知女人心》,美国人Dede Nickerson(曾制片《杀死比尔》)08年邀我编剧,以融资未到位为由,拖欠稿酬2年多,我本着信任和体谅制片难处的态度,陆续完成从大纲到剧本三稿后,该人翻脸,拒付全额稿酬,剥夺编剧署名。提醒各位同行注意。多行不义必自毙!
2 为什么编剧容易受骗?运作一部电影,融资的前提是搞定剧本和明星,所以某些不良制片人空手套白狼,第一步就是骗编剧。其后很多项目容易运作流产,而有些是找新编剧改装上市,原编剧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劳动就白费了。所以电影业的盗版往往是从盗版编剧开始,不止是碟片
3 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好看?当项目流产后,某些制片人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前期风险转嫁到编剧头上,用剧本不好的主观借口来抹杀劳有所得的天理,导致很多编剧只能多接几个活儿来保证存活率,用心程度自然下降,这种集体浮躁最终伤害的是观众和文化产业
4 答惑a我是签了《我知女人心》编剧合同的。b最早Dede找洪晃和我合作,她做过一修改稿亦无署名。c派拉蒙授权Dede是拿到的,其制作意图就是翻拍。d照搬既不科学,也无人甘心,但编剧智商是不溢出制片人智商的。e此次维权,不单为申述个人得失,更是为了引发对保护创意产业的讨论。
5 好莱坞的问题?Dede是带着把好莱坞旗帜插到中国的雄心来的,是的,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常常羡慕好莱坞,作为中国人常常羡慕美式民主。但你们只是制度有优越性,而非人性。并不代表你们来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就会按规矩办事。如果抱着鄙视廉价劳工的态度来中国,那么尊重都是相互的。
6 我们在为谁做嫁衣?中国电影票房去年破了100亿,银幕数量在不断铺开,观影热情持续复燃。但在喜人的背后,大家也都有共识,如果关贸的壁垒彻底取消后,我们电影人不做好内功修炼,不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在一团乱麻中迎战,恐怕只是为好莱坞的入侵做了铺垫。
7 谁是傻子?举个过分的例子,某电视剧制片人骗20个编剧分别试写一集剧本,然后说别人写得不好退稿。之后将20集“试写剧本”拼装在一起,再找个便宜的枪手统稿,改头换面就上市了。这不就是《我知女人心》里的偷窃高手吗。0成本啊!
8 谁聪明?姜文对编剧的尊重,大家在《让子弹飞》的宣传期有目共睹;宁皓说先给编剧20万,编剧会比他还主动,追着他开会——只有作品好、有底气的人才不心虚。那些欺压编剧的不良之徒,我想问一句,你们能指望找没有尊严的编剧写出有尊严的故事来么?!
插播9 近期刷屏请见谅.谢谢每个支持声,情况特殊不便回复/某些攻击我的人,也谢谢您,我知你们都是爱电影,鄙视抄袭,对中国电影恨铁不成钢的人,在这点上我们的立场并没有分歧,了解事实前请慎做判断/ 重点不在某部影片,主要想说编剧行业心声.尤其希望大家不要受到负面干扰,编剧手艺美好,批评因为乐观
10 这仅仅是编剧圈的事么?影视是一国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而编剧是影视的灵魂,中国不能长期沦为劳动力廉价的世界加工厂,创意产业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尊重劳动所得,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一个梦想:相信这个社会还有希望。
11 编剧维权是为了炒作吗?是。公平和正义需要炒作。编剧维权常被视作名利之争。谁不知道神马都是浮云,名利只是生存必需。我看普天下也没谁只为名利而活,人最看重的都是感情。每逢编剧站出来维权,并不代表他们只是在乎那点钱,在乎一个烂片的署名,本质是感情和人格受到了侮辱!
12 为什么观众骂我们傻?为什么电影普遍智商低于全国人民的平均智商,低于其他文艺的水准?以为把编导摄美录的钱省下来花在明星上就是懂市场么?我们当初是为了什么来做电影的?是为了电影还是好电影?哪个观众的钱不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哪个美好的夜晚是可以用电影来恶心的?
13 我不希望传递仇恨,我希望的是减少隔阂。被愤怒擒住的心,干不了革命,革命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尽我职责,要我权利,团结互助,平等对话。神会让恶人心中没有安宁。
14 为什么要尊重每一稿编剧?因为个人智慧很难超越观众集体智慧,所以诞生了编剧合作的模式。但在集体创作中,也容易出现抹杀个人贡献的问题。一人打好地基、一人建好房子,你粉刷个颜色,甚至是你站在房顶,就变成你一个人的作品了?
(写到一半,心情过去,就懒得写了)
3 ) 我知观众心才是正经事儿
首先,我得说,这是一部中国电影。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对于中国电影,我们得用中国电影的眼光去看待它。这片中规中矩,不出意外的毫无亮点,但也远不足以在电影的质量变得越发没有底线的今天成为奇葩。整体来讲,给人感觉像是三流港产小品。王晶拍的那种。
没看过原版(原版也确实没什么名气),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本片采用好莱坞式的拍法;场景、剪辑、人物形象塑造、配乐、节奏把握统统像好莱坞靠齐。处处都有股似曾相识的感觉。通过借鉴这种成熟并且有一套规范体系的方式,使得本片没有其他国产山寨拍片的那种红果果的粗糙感;整体叙事还算流畅,剪辑也没有违和感。虽然流畅的叙事和剪辑在好莱坞来说是必须的标准,但在国内来看,这是可贵的。
本来看了片方的宣传以为美工方面会做出什么样的,结果还是那个样,还和杜拉拉们一样的毛病。也是,剧本都还没搞清楚呢,布景,美工不精细也是理所应当的。片方不重视,加上本身电影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人才;导致这方面既没细节、也没整体性。即使这样标榜时尚的片子也总是 隐隐的透着一个粗糙劲儿。让人遗憾。
最近看片总在想,要是这片交给冯小刚拍会变得怎样。看这种时尚都市爱情喜剧,一是为了意淫一下高层次的小资生活,二还不是图一个乐吗?所以啊,多琢磨琢磨台词,好好调教演员神马的才是正经事。别老想着用那些生编硬造的三流笑话和小幽默把观众糊弄过去。
两大主角的表演欠奉,鲜有精彩之处。始终看不到他俩擦出的小火花。特别是刘德华,你说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像古天乐那样乱来怎么能行呢?像你这样地位,年纪的人,难道不应该走精品路线大片路线,难道不应该表现的更加成熟,游刃有余一些吗?本片把他的演技缺陷完全的暴露了出来,让人惊讶怎么混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子。特别是里面那段在家里意淫之前喝酒跳舞的戏,突如其来的一阵风一样,让人心惊胆战。耍帅玩酷卖性感什么的无可厚非,但是这样没怎么练习、设计,随随便便出来秀就真是献丑了。想起《芳心终结者》里面那些同为跳舞耍帅的段落,一比之下,惨不忍睹。
不说演技,其实巩俐真的是个生猛的女人,从黄土地里面的村姑相变成如今的时尚高端女性,真是很威武。
对于影片最关心的,还是它的票房失利。在这个质量对于票房的影响几乎为零的市场上,这样一个宣传做的不错,卡司也不弱,剧情设置也很讨人喜,大环境的档期也很应景的片子,竟然只捞到这样的票房真让人匪夷所思。。。更为重要的是,宣传和卡司,后台差不多,质量更差的《将爱》都能取得2亿的好票房,而本片甚至还不到它的三分之一。(《将爱》有群众基础是没错,但单凭群众基础这一个优势怎么也不能拉开这么大的票房差距啊)出品方博纳可以说对这片相当器重,明明前期宣传神马的也还算给力的。时光把影片悲剧的原因归结于野心太大拉的太大,结果档期前狼后虎,一个好处都没捞着。听着有点道理。却仍然疑惑。
这片也再次推翻了明星号召力这一说。同好莱坞不同,国内是导演中心制,宣传和排片为主要票房保证。也就是说,在这种格局下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实际上是起不了大的作用的。一部片子是否大卖,是赚是陪与明星有关,但明星却不能成为票的保障和票房成功的因素。也就是说,像狄仁杰这种片子票房的成功其实并不能够证明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怎么怎么样。于是乎,这涨的比房价还快的明星片酬泡沫是不是泡沫的太厉害了呢?当然,请演员这事儿是刚需。
耐人寻味。
回到影片上来。总之,这是一部可看可不看的片子。喜欢刘德华和巩俐的人,向你们推荐。
PS:植入广告很多,但相比《杜拉拉》和《将爱》还算懂事儿。
4 )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你知女人心?
没看过美国的版本,总之这是一部宣传办公室爱情的电影。
广告自然非常的多,演的就是广告公司的事情,正大光明。有软的有硬的,例如硬的如乐途、金至尊、蓝色经典,软的像H&M,苹果,还有我认为外观极丑的朝外soho……无处不在。P.S.办公室里用苹果真的好洋气啊!潘石岂的soho真不是一般的丑,不管朝外的建外的,一大幢密密地窗格,就像白色监狱,不知道哪有soho的感觉。顺便提一下,我旁边坐的人把这幢大楼称为搜狐大厦。
作为一部现代爱情片,不免有搞笑的因素。翘着兰花指的陈志鹏,涂着口红甚至谎称是GAY的华仔,还有土得掉渣的袁莉,还有在养老院里念嗓子制造噪音的老爸,连主角的名字也很有趣,孙子钢-----孙子/钢。孙子钢在具有听懂女人心理想法的特异功能后,就更搞笑了,护士骂他变态,女儿嫌他丢脸,同事对他不满、质疑,连街上的路人甲路人乙光怪陆离的想法,通通被他知晓。试想一大堆女人,在你旁边唠叨着她们的想法,你会是怎么的状态。普通男人对老婆或者老妈的念叨已经很烦了,真具有这种功能,你不疯才怪。
电影里,因为具有这种特异功能,孙子钢对李仪龙的感情由嫉妒渐渐理解甚至喜欢并爱上,在追求的过程中如鱼得水,一切尽在掌握,我想广大男同胞肯定“羡慕嫉妒恨”这种特异功能吧!有本书不正在热销吗,《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正好解答了这一问题。你知女人心?做梦!
不知道为啥,片尾曲用的萧亚轩的cappuccino,感觉和巩丽、刘德华的这种中年爱情不搭调。不过这首轻松、畅快的音乐应该出自十多年前elva的第一张专辑的,我觉得是她所有专辑里最赞的一张。
5 ) 谁持彩练当空舞--评电影《我知女人心》
女人心,海底针。这说的是女性的内心世界纷繁复杂,不大容易把握。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说的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了解对方的容貌和外在,但并不一定能了解对方的内心。
毕竟,心是人体内部的器官,脑也是藏在头发下面、脑壳里面的东西,它们天生就有这种神秘感。
《我知女人心》这部电影,想要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据说该片并非原创,而是翻拍自梅尔·吉布森与海伦·亨特于2000年共同出演的经典好莱坞喜剧电影《男人百分百》。影片男主人公孙子钢(刘德华饰),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在原本应该属于他的执行创意总监一职,意外的被女主人公李仪龙(巩俐饰)顶替后,他产生了报复心理,意欲尽快将初来乍到的她排挤走。
或许是老天的眷顾和帮忙,一次意外事故,让孙子钢在一夜之间突然获得了一种能够听到其他人心声的特异功能。也就是说,他突然可以知人知面也知心了。利用这个本领,他轻而易举地数次获取了李仪龙的内心想法与创意,并不为人知地多次偷梁换柱成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仅赢得了李仪龙的欣赏,也赢得了公司大老板的信任,直至公司与李仪龙解除聘约。
然而在与李仪龙相处的过程中,两人却擦出了爱的火花,由相互敌视演变为相互依赖。尽管结局仍未摆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窠臼,但经过了前面的种种有力铺垫,还是能够让观众接受的。
这样一部貌似喜剧的电影,真正的笑点却似乎很少。至少我在一个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好象是没有笑过的。个人中原因,我以为首先是男女主角选择错误,刘德华与巩俐太过美貌,缺少喜剧角色的特点,很难通过言行引发笑料。刘德华试用女性用品的那场戏,也多有隔靴搔痒之嫌。在我的印象中,巩俐似乎没演过什么喜剧角色,而刘德华虽然大名鼎鼎,但也好象只有故意丑化过外在形象的《大块头有大智慧》和《瘦身男女》才有那么一点喜剧色彩。
其次,就喜剧的一般特点而言,通常都要有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反观这部电影,夸张、诙谐、丑陋、滑稽等喜剧元素都比较欠缺,因而自然难以打动观众。
影片的摄影、音乐风格也似乎乏善可陈,而就演员的表演来看,刘德华过于正统,而巩俐又似乎有些拘谨,丝毫不象驰骋商场N年、俨然已成广告界大腕级人物的做派。
所以,我以为,《我知女人心》这部电影,只是一盘没有风味的快餐,其功能只能是混饱食客的肚子,而不能让食客回味。神马都是浮云哪!
6 ) 失掉了精髓的抄袭
不涉及剧透,尽可放心阅读,虽然我觉得这片儿已经没什么可透的了。
纵枉我早已记不起来《偷听女人心》这片儿的情节台词,也在老刘和老巩的努力下一点一点回忆起来了。
真不愧是翻拍版本,连基本的台词、分镜、配饰都差不多。
有点不同的就是,11年前的电影道具肯定要比如今的电影道具老土一些吧。
华哥老当益壮还是很帅,巩俐也充满了成熟女人的风韵,袁立这傻丫头也很可爱,可是……
在一模一样全部雷同的场景和对话下面,你不能逼迫我无法想起2000年那部电影的细枝末节。
就算是早就忘得干干净净,可是看这部片儿的时候,全都想起了,是的,全都特么的想起来了!
梅尔吉布森的窘迫到得意,挣扎到坦然,可以想象到的一个很平常的广告公司小头子,到老刘身上就变成了一个很酷很会耍帅的中年大叔,并且是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叔。
而海伦亨特的干练睿智,以及面对动心的慌乱到接受,老巩也只是表现得像是个经历满了沧桑的中年未婚剩女,有一点比老刘强的是,至少老巩的眼睛演出了一个女人的应有的情感,沾了些许气急的烟火气,倒像了一个活生生的凡人,而不是活在云端的什么。
袁立的戏少了一段激情四射的床戏,加了些许的搞笑元素,倒是缓和了心路转变的生硬,只是这个人物也太过戏剧化,而缺少了一丝儿便利店店员活生生的气息。
是的,虽然这两部片儿的整体情节构架很戏剧甚至有些荒诞,但《偷心》里面的表现人物是可能引起大多数共鸣的,你会发现这些小人物表现的特质正式一个正常生活中人所具备的特点,所以在看影片的时候也更容易有代入感,更容易深入到情节中。
无疑本剧丧失了这个片子最大的特点,当个故事看吧。
总体来说,如果没看过《偷听女人心》这部经典老片儿的朋友,把本剧当做偶像剧来看还是不错的。
只是看过的朋友还是不要再去碰雷了,至少不要花钱去电影院看,我相信周围人都在哈哈大笑的时候你沉默地发呆没什么意思。
你们觉得我剧透了吗?
我想问问这片儿还有什么可透的……
苹果、H&M、乐途、金至尊、SOHO、five plus、立顿、香奈尔、迪奥合拍超长广告片~看完好几个同行都想知道这制片啊导演啊谁啊~这么牛~能找刘德华跟巩俐来拍广告??
不伦不类。山寨+好莱坞 混搭。看不下去。
比想象中好很多,不知是否因为改编剧。但时装、爱情、亲情、职场等元素一应俱全,节奏渐显拖沓,但轻松氛围一直延续。
虽然是华哥,但是穿丝袜真的很辣眼睛
广告不少..
草.广告广告广告广告...
无聊看看蛮好的
大陆的爱情片永远是那个调调,给人不了美的享受,也没有内在的震撼。
巩皇与华仔双加持的演员卡位,不过仅仅是为我们奉献了一部超级广告大片!未免太浪费演员的演技了!
朋友家晚饭,端着饭碗看完了《我知女人心》,土到掉渣意识落后的国货,不知怎么骗了巩俐、刘德华参演这样的片子。可看性还赶不上《丑女无敌》这样的电视剧。不说山寨故事了,光是选角、画面处理、服装道具、场景布置这些方面,就没一点时尚味道,中国电影在这些方面差韩国、泰国电影不是一步两步之遥。
刘天王的演技百年如一日,爱情片都是一个路子....
虽然没说什么,那些微妙的心理描写,也算是花了点心思的,作为爱情轻喜贺岁剧,勉强一看,就是有点长了。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男女不分” 跟本片好像没啥联系,就是突然想到了,噗~
翻拍片
三里屯儿建外 朱珠正!就是永远当不了主角儿
山寨版广告饕餮之夜!
两个人的演技撑起一部超长的广告片,飙戏很过瘾……这对组合很来电。
借用别人的:苹果、H&M、乐途、金至尊、SOHO、five plus、立顿、香奈尔、迪奥合拍超长广告片~看完好几个同行都想知道这制片啊导演啊谁啊~这么牛~能找刘德华跟巩俐来拍广告??
这个搭配有点意思~
总觉得几个角色都不是很适合这个电影,无论男角女角主角配角。刘德华一副好男人形象,怎么也不像个粗暴的男权主义。读心术是多好玩的事啊,却完全没有利用好,仍然无异于普通的浪漫爱情剧,缺少惊喜与笑点。整个故事太平庸,各种广告与孙子刚的耍帅
很工整的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