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已完结

主演:尼尔·德格拉塞·泰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剧照

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2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3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4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5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6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3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4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5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6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7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8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19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待补充的一些感想

是第二集吗 探讨了人为什么区别于动物。

蜜蜂有自己的语言,可以定位遥远的食物地点,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可以共同协商一个合适的移居地点。我们的近亲猿类可以使用工具,甚至懂得交易。就连两个微生物都可以拥抱。那么人区别于动物的价值在哪里呢?人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独特的呢?

加缪说,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在哲学家看来,人是唯一能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动物。不是像鹿那样出于保护同族和后代,那是为了某种意义而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人类往往是因为无意义而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答案吗?

第十集那里很感动。

在有限的科技条件下,如此渺小的我们真的可以飞向太空,在无边的宇宙间漫游,掌握时空的规律,战胜一个个未知的挑战吗?剧集里说,人类已经有过这样的探索,就像拉皮塔人第一次鼓起勇气、踏向未知的海洋、寻找新的大陆那样。也许终会有一日,当我们在几千光年以外的地方,遥望地球,看到那时的拉皮塔人初次扬起船帆。人类的勇气和求知欲使我们勇敢的走向未知,使我们也许可以书写更漫长的历史,看到这个地方忍不住流泪了,星空宇宙真是极致浪漫啊😭

由于剧集内容很多很杂,还有好多的想法和感触之后有时间慢慢补充。

 2 ) 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宇宙纪录片

特效一流、文案一流、内容一流!至今为止我看过最精彩的关于宇宙的纪录片!任何喜欢看纪录片和想要了解宇宙相关知识的人错过,我都会伤心。 每一集从不同的角度来串联对宇宙/星体的发现和思考。内容非常宏大但同时又与主线——宇宙紧密相连。 最后一集以特效还原宇宙诞生结尾,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只有敬畏生命、自然和地球才能更好地发展与探索。不论我们探索到哪里,太阳系、其它星系甚至是银河的中心、宇宙的边缘(当然了宇宙在不停膨胀可能摸不到边)都不能忘记我们来自地球。我们诞生于无数的偶然。 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中,曾经六次濒临灭绝,生物能够活下来并且演化出人类这一分支,实属幸运。 国内版本有删减,其中第四集因历史背景敏感被整集删掉,很遗憾。

量子力学那集对于文科生而且物理奇差的人来说有点难理解了,但不妨碍我觉得这集拍得很好。文案总是给我一种哲学的感觉。

 3 ) 缜密严谨的浪漫主义诗歌

这一季和上一季有很大的不同,已经不止于展示宇宙天体的规律与瑰丽,而是开始探讨宇宙中的一切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星球、微粒、光、家园、生命与时间的未来。 我坚定地认为,最具有人文情怀的一定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盖因人的想象和创造必须基于阅历的素材,科学家的卓识基于亿万年时空的流转,才能最深刻地体会人作为万物之一与万物的关联,而不仅拘束于三种视锥细胞(或许有的画家有四种)在世故中的观察。于是,在第二季中,沿着生命的诞生、对宇宙的仰望、对其他生命和宜居带的探索以及前瞻人类未来的路线,片子科普了一系列让人震惊的事实:菌丝体、人类世、双缝干涉等等,然后在最激动人心的第十集,提出了宇宙望远镜、光子动力的“船帆”、被时空气泡包裹而瞬移的飞船,让人心驰神往的时候紧接着十一集就狠狠地把人类造的孽悉数罗列,对漠视预言提出了严重的警告,最终在一场未来世博会的畅想与思考下收官。 高潮迭起,酣畅淋漓,星汉灿烂背后全是科学对人的关注。解说词当作散文读完全没问题,年度最佳纪录片。

 4 ) 看剧时候的一些小感想

第一集 如果把宇宙的出生到现在这138亿年压缩成一年来看,我们的文明不过是占了最后的14秒。

第二集

一只狼怎么被训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给驯服。

第六集

我们所看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净经过了几十亿年的不断更新得到的,很多东西的效率之高真不是人类自以为是进步可以相提并论的,大自然的净化机制实在是太神奇了,

每一次呼吸,我们吸入的分子,多如可见宇宙中所有星系内的恒星,我们呼出的空气在空气中流通,跨越大陆逐渐相互混合,被其他生物吸收,我们刚刚吸入1亿个分子,这些分子曾穿越过前人的肺,想想看,这种原子的转世轮回,是我们与遥远祖先的另一种联系,

中微子的速度可能超过了光速,哈哈,科学论断就是为了以后推翻的

宇宙最初是由一个拥有无穷物质和能量的点爆发而来的,那最初的原材料又是哪里来的,唯一可以确定宇宙大到无穷大,小到无穷小,越来越感觉像黑客帝国里面说的状态,越来越觉得不真实,我们只是游戏世界里的玩偶,根据感受去做种种反馈的玩偶,可感受不意味着真实。

第十集

地球的磁场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的干扰。

 5 ) 老师的创意,学生来继承。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什么区分了人类和其他动物?还是说没有区别。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人们一直尝试定义人类,而定义又重复被推翻。人类从觉得整个宇宙都是为自己而生,所有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再到逐渐认清自己在宇宙的位置不过是一系列巧合的产出物。

和第一部很类似的构成,侧重点不同。

部分内容是之前看其他东西的时候比较困惑的,比如量子力学,感觉这边讲解的还是很有趣的。看完这部决定先去看看别的了!好耶~

 6 ) 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Cosmos: Possible Worlds

l 简介

《宇宙时空之旅:未知世界》(Cosmos:Possible Worlds)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有无数个尚待我们探索的世界,和等待我们诉说的故事。本季节目要带我们探索逝去和未来的世界。并带观众认识勇于探索这一切的人。

l 笔记

01 Ladder to the Stars(星梯)

本节目要展开一趟跨越数十亿年,探索生命和意识演化过程的旅程。走访一座有十万年历史的实验室。讲述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剧烈地影响人类生活,及在自然之书中找到神,开启前往繁星道路的异端者的故事。

星体旋转碰撞、爆炸 引力波 时空涟漪

人类已解密电磁波谱

人类成为宇宙了解自身的一种方式

化学梯子——DNA双螺旋结构,由恒星中的物质氢碳氮氧构成

自然选择 进化 梯子不断增加

(宇宙历12月26日)新皮质的出现 智力是一个很有优势的基因,源于DNA中一次13个原子的变异

智人 非洲布隆伯斯洞穴 最早的艺术创造发现地

(往前25s,l万到1万两千年间)种植农业出现 定居 大变革

(往前20s,公元前7千年)形成加泰土丘,安纳托利亚平原上的一个天窗社区

(17世纪)新旧融汇 科学与艺术发展 人们对光进行研究 斯宾诺莎说自然规律是他信仰的上帝

动物植物两个王国 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 在地球共生长

人类纪 生命之树上的折枝变多

(未来10年间)预计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送星际帆船 激光照射可达20%光速,24年后可得到它拍摄的视频信息

02 The Fleeting Grace of the Habitable Zone(稍纵即逝的适居带)

万事万物都会受到宇宙变化的影响。有朝一日地球会变得不再适合我们生存。本集节目讲述人类祖先的故事,他们当时如何面对挑战,同时勾勒出人类在其他世界的未来愿景。

(40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的前景渺茫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现在的地球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里,每年会以0.9米的速度向外移动,地球的宜居期已过70%,还剩几亿年

(50-60亿年后)太阳会从黄矮星变成红巨星宜居带变化会使得行星剧变

当红巨星变成白矮星时,阳光能量就不足了 宜居带得从太阳系外找寻

从前,拉皮塔人的航海成就满满——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现在航宇宙技术的发展:

1)宇宙射电望远镜。太阳的重力使光线弯曲,可让望远镜看到远方星球上的高山建筑 收集“水坑”电频带的无线电波,可识别外星文明 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 从地球看向太阳看到的是8分20秒前的太阳。

2)御光而行的帆船。可到达比邻星β,该星球有不变的晨昏线,是人类星际大移居的中继站。

3)引力波飞船。米格尔阿库别瑞设想了实现的算法 飞船会被自身的时空气包裹 已解决所需的庞大启动能量问题 飞船制造引力波,将前方的时空之洋压缩,并扩大其后的时空之洋,可眨眼间飞行965万亿公里。原理:移动的不是飞船而是宇宙 像蜷曲二维世界然后在三雄世界行动一样 可到达合谷星系宜居行星。

要想在遥远的将来生存,我们得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身。我们是适应性极强的物种,未来更会在不同的行星上获得不同的进化,也将会变得更加智慧。

不同的物种与天体被相互隔离,只有那些有着充分自我认知与判断的物种才能解除隔离,安全穿梭于星际之间。

宇宙中唯一的人类只来自地球,谢谢你,母亲!

03 Lost City of Life(失落的生命之城)

本集节目将以全新观点审视远古地球血红海洋中的创世纪。同时要讲述一名男子如何在绿色宝石中发现生命初始的第一条线索。但是在追寻生命起源的同时,他因为和纳粹作对,而有了性命之忧。

地球 银河系晚年的孩子 接受了许多物质

海底城市 大自然修建 产生高塔中的橄榄石

矿物、岩石、有机分子、化学反应、能量(碱性水与酸性水反应)——构成孕育生命的环境

海底高塔坍場 生命逃脱演化

(14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

(110亿年前)银河系成型

(50亿年前)太阳成型

(40亿年前,宇宙历9月21日)海底高塔 生命微光

(27亿年前)蓝藻细菌出现

(23亿年前)蓝藻肆虐,厌氧生物沉于海底

(19亿年前)大气中甲烷被氧气消耗成二氧化碳 地球冻结(二氧化碳没有甲烷锁温好) 期间地球火山喷发生物死后形成的二氧化碳 地球因二氧化碳的增多和蓝藻的制氧持续冻结、解冻

(5亿4千万年前)微生物及简单多细胞生物进化:①利用海中的钙产生骨骼;②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长出腿、眼睛、鳃、牙齿;③大气氧合作用形成臭氧层,减弱紫外线 生命上岸

(20世纪)戈尔德施密特 创造元素周期表,研究出橄榄石参与了生命的起源

现代宇宙探索 需小心的受限制的第5类世界 木卫二

我们人类只是地球化学力量的副产品,但会在整个宇宙中展开

04 Vavilov(瓦维洛夫)

在二十世纪前半段,遗传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前往五大洲,搜集世上所有的种子。他的梦想是用科学终结饥荒,但是最后因为拒绝说谎而赔上性命。他和同僚的英勇事迹和对人类现今生活的影响,是科学史上非常感人的故事之一。

05 The Cosmic Connectome(宇宙连接体)

本集节目呈现了一场意识演化的发现之旅,从古希腊开始,然后走访全球最大的生物体;到一名被抛弃的孤儿,开启人类对思维结构理解的梦想。

大脑处理单元的数量约等于1000个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100万亿个 由相当于5级飓风的化学和电力所控制

(2500年前)希波克拉底宣布大脑是意识中心,破除癫痫迷信,被称为医学之父 癫痫发作原因:大脑中离子通道的失灵

(20世纪)伯杰研究精神力量、心灵感应 开创脑电图 将恋爱中女性的脑电波发送到宇宙

(30亿年前)海底微生物垫就有电化学信号的传递 神经组织的祖先

(6亿年前)大脑是一个可以感知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指挥中心 在海中的扁形虫身体里里出现

扁形虫是自然界中最早拥有正面、背面、头部的生物。大脑与扁形虫相比:①都拥有相同的控制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②都同样对药物过敏;③都可以学习,可以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信息进行处理后再做出相应反应。

大脑有点像城市,从一个小的中心发展而来,慢慢地变大并发生变化,留下许多旧的部分仍在运作。

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持续运转,边缘系统被大脑皮层包围,旧的部分负责了太多重要的机制,无法全部替换。

大脑的语言并没有编码在DNA中,生命的词汇量很小,但大脑需要一门包含1万个单词的语言,大脑中信息含量可以看作40多亿本书,这些信息量写在那些由海底微生物垫开创的神经元里,是微小的电化学开关元件,通常只有百分之几毫米宽。

每个人拥有86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及其组件轴突、树突、突触和细胞体本身在大脑中构成了一个网络,许多神经元与它们相邻的组织有干丝万缕的联系;树突是神经元发出的与其它神经元连接的通路,它将神经细胞廷伸到突触,直到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识网络

由100万亿个的“神经连接”,使得大脑正常工作,造就了现在的你

突现的本质:物质的微小单位共同运作构成 比它们自身大很多的物质 使得宇宙能够了解自己

大脑能认识宇宙吗?因为有规律存在,宇宙是可知的。 盐有其原子构成规律

生物学家已成功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神经科学家也正在尝试绘制大脑连接体图谱

单一、独特的大脑连接体,是你的思维、思想和思考

06 The Man of a Trillion Worlds(心怀宇宙梦)

卡尔·萨根年轻时的事业在他两位导师的冲突之间成形,这两位导师都是科学界的巨擘。萨根长大后实现了童年的梦想,将他们的研究广为散播,让世人了解这些研究的重要性。

(1784年)天琴座β忽明忽暗被发现

(1934年)发现忽明忽暗的原因——引力双星,运用光谱学辨认恒星物质组成

(1949年)柯伊伯发表太阳系不特别,此时各学科间专业不融合

(1949年)尤里通过化学手段研究生命的物质起源

卡尔·萨根:柯伊伯和尤里学生,融合个学科探索宇宙,创办“伊卡洛斯”刊物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斯普特尼号

至今,人们发现宇宙中至少有12个星球可能与地球一样有生命 寻找宇宙中的宜居带——①木星,热气球样的生物;②格利泽667,有三颗行星可能有生命

宇宙有2万亿亿颗恒星,每一秒都可能形成1000个太阳系

07 The Search for Intelligent Life on Earth(寻找智慧生物)

本节目揭露了生命世界组成的秘密地下网络,以及人类和使用符号语言沟通的生物的第一次接触。

贵州天眼 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 预计2021年字宙射电望远镜发射

森林中有对话,大部分用电化学语言述说

地下万维网,菌丝体,蘑菇是菌丝体的子实体

母树会有意抢夺阳光,以致子树长得慢更结实

树被咬产生的痛感每3分钟传播2.54cm,收到痛感后树会:DNA测序,释放化学物质

(宇宙历12月21日)地球上有巨型蘑菇、甲壳动物、飞行昆虫、巨型红杉,此后黄蜂逐渐进化为蜜蜂

(1900年)卡尔冯弗里希研究蜜蜂发现 蜜蜂舞蹈:①向上舞动 向着太阳飞;②左右转动 地点的确切坐标;③舞蹈时长 短至几分之一秒,表示预计要飞行的时间

人类和蜜蜂的进化路径在6亿年前分岔

蜜峰民主、有组织,与人的共同之处:农业、建筑、语言、政治、睡觉(做梦)

生命本身可以看做是物质化学的新特性,科学可以看做是生命的新特性,科学是生命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

达尔文的生命同理心

(5.5亿年前)动物的共同祖先——皱囊虫

现在各地的水熊虫,会互相依偎

水熊虫:生命力强,善脱水假死,在五次生物大灭绝中幸免于难,可在宇宙辐射中假死10天而不死

08 The Sacrifice of Cassini(卡西尼号的牺牲)

本节目要介绍一位科学家,他在一战的战场上打仗时,想出了人类远征月球的方法。他写了一封给五十年后的信。这封信是阿波罗任务的幕后功臣。节目中还要讲述卡西尼号为期二十年的冒险旅程。

惠更斯:土卫六、土星环的发现

卡西尼:观测出各行星一天的时间,认识环

罗墨:从卡西尼的数据,意识到光速有限

(1860年)爱德华洛希,得出洛希极限,解释土星环形成原因:当卫星靠行星太近会被撕裂成环

1914年,尤里康德拉图克设想登月轨道,设想荡行星重力类似荡树

尼尔阿姆斯特朗在登月后去了康德拉图克儿时家园进行了朝圣

因行星保护隔离公约,探测土星的卡西尼号坠毁于土星(1997-2017)

09 Magic Without Lies(真实魔法)

量子力学是一个很违反直觉的领域,光可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而且没有人看到的观察者,居然可以改变现实的本质。本集要介绍发现这一切的人。

人们研究光:①牛顿 微积分,光有色彩,光是粒子;②惠更斯 概率论,光是波;③托马斯杨 翻译古埃及文,进行光的双缝实验。

波粒二象性: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又两者皆不是

在对光粒子进行物理手段观测前,光量子都以不确定的形态存在,是何种状态由概率决定。光量子都会随机穿过任意门且有变换形态的可能,当观测后,仪器发出的观测手段(X光)影响了光显子的状态,使之确定。(仪器观测后,光的双缝实验只有两条杠,不显示出波动性)

量子的概率是其本身固有属性,难以改变

量子的纠缠态解释:①光量子在四维上运动,在三维中的两个纠缠量子,本身是四维中的一个;②三维世界小球是用蜷曲的二维平面包裹的一个小球,小球在二维上会显示为两个点

用物理手段观测纠缠中的量子其中一个时,两量子间的子纠缠态会消失。

光子向眼睛射出上千万之多,现实才会显示出形状,渐渐地概率变为可能,可能变为必然。——光的真实魔法

关于量子的解释假说:①多重世界假说 量子的不确定性,开启多个平行世界;②超级决定论(电影理论:二维中的电影故事是三维世界里安排好的)

对光量子的利用:量子计算机,量子密码

10 A Tale of Two Atoms(两个原子的故事)

两个来自宇宙不同区域的原子,在一颗小行星上相遇。科学和国家间致命的结合改变了世界的命运。一则警世预言,描述习惯生活在危险阴影的人,等死到临头才会恍然大悟。

化学键:原子与电子的结合稳定状态。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由围绕其核心旋转的电子来介导,原子间的旧键断裂新键生成,释放能量

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数十亿年前,在恒星炉中形成,到现在仍是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

从前宇宙中寒冷稀薄的冷气由简单的原子组成,由引力作用相互吸引不断变大。在原子核中包含微小却称重的粒子,氢有质子,氦有中子,它们各自有一团电子围绕它们环行。原子越近,越运动剧烈,使云团向内坍塌变成天然的核聚变反应,云团也由此成为了恒星。恒星末年将所有可用的氢燃料转化为氦后将向内坍塌,三个氦原子将合成碳原子并向外喷薄而出;而在超新星中有的单一碳原子与226个质子和中子融合变成了一颗铀原子

碳基生物:碳原子是自然的齿轮,参与生命的构成

玛丽居里和皮埃尔,想研究X光为何能穿透皮肤甚至增体,甚至增体,于是从矿石中提取到沥青铀矿;花三年时间提取出了0.1克镭;认识了放射反应,放射反应的能量是化学键能量的数百万倍;发现原子核中更小物质间的相互反应

(1933年)利奥西拉德设想原子裂变。先有足够多的某原子,当某个原子得到一个中子时,会释放出两个中子,由此形成核链式反应

(1939-1942年)德美苏都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开始研究核武器

(1945年)美国成功爆发原子弹;

(1949年)苏联成功爆发原子弹,并进一步研究氢弹;核战争的幽灵就像沉睡的火山

(1902年)马提尼克岛上的倍雷火山爆发,三万人只活下两人。

铀原子本质上足不稳定的,它迟早会衰变,一个粒子会从它的原子核中分裂出来成钍,放射性衰变有着交叉火力,亚原子粒会像子弹一样穿过生命的精细结构,使电子脱离分子。电离辐射就是这样影响生物的,染色体根本无力抵抗。电离辐射无处不在,但水平低时不会造成威胁。在短时间内暴露在致命水平的辐射下,会引起细胞的失控反应使其成倍增长导致癌症。

我们,由7000亿亿亿个原子经过亿万年的复杂组合形成

“记住你的人性,忘记其它的。”

11 Shadows Of Forgotten Ancestors(被遗忘的祖先)

本集节目讲述恶魔在古代波斯诞生的过程,一只养在家里的宠物狗突然变成凶恶的怪兽,猕猴群中令人感动的高尚行为,及探索人类适应改变的潜力。

(100多万年前)非洲奇迹洞 火种出现

(几千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出现

(两亿年前)哺乳类动物出现

(四十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

(5000年前)头脑里开始有对未来的思考、对自我的洋细记述,对信仰的认识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波斯波利新城市矗立 善神阿拉胡马兹达,恶神安格拉曼纽

恶魔附身 捕食者(微生物)与猎物的故事 狂犬病:神经、唾液

蜜蜂的死亡信息素——油酸 生命是编程还是自由意志?①飞蛾扑火撞玻璃;②鹅孵蛋必揽周围相似物件;③昆虫是一系列进程的集合

生命自由意志的证据 即使飞蝇只有人百万分之一的大脑,也不能否认其可自发决策

人的定义区别于动物存在许多谬误

DNA中的英勇、自我牺牲的存在:①鹿吸引豹子警示鹿群;②亲缘选择;③恒河猴——最具同理心的动物

哺乳动物中情感主要由大脑底部,思考由最近进化出的外层

基本的思考能力叠加在早就存在的预设行为上,这就是进化的包袱

(往前5s,2200年前)印度阿育王 专制统治,穷凶极恶 佛陀的弟子感化——怜悯、慈悲、人性、爱好和平 醒悟传佛

12 Coming Of Age In The Anthropocene(迎接人类世)

2020年出生的小孩将会面对什么样的未来?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的小孩二十几岁时,将会面对一个因我们拒绝迎接挑战而变得黑暗的世界,但还是有一线希望的。

地球于火焰中诞生,巨大的岩球与冰球相互撞击,撞击的一方甚至有火星那么大,撞击后形成了月球。

人类已经化作了一股自然力量,改变着地球上的天空、海洋与陆地

预知有时是诅咒——卡桑德拉,特洛伊木马

预言也可以是美好的祝福——

(1960年)冰箱氟氯烃

(1970年)大气化学家发现氟氯烃使臭氧保护层变薄,氟氯烃CFC被紫外线照射会分出氯原子,一个氯原子会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

(1980年)人们要求各大公司停止制造CFC

(预计2075年)臭氧层完全恢复

(1967年)真锅淑郎研究地球气候模型,预言CO2会使得地球温度升高

13 Seven Wonders Of The New World(新七大奇观)

年轻的卡尔萨根和尼尔泰森在纽约世界博览会找到了对科学的热情。我们在本集节目中要参观2039年的纽约世博会,看到现今我们难以克服的问题,如何因大众的意志力和科学想像力而得到解决。

(1939年)纽约世博会:电视机、机器人面世

(1964年)纽约世博会:电脑、恐龙模型、地球模型、火箭、飞船面世

(2039年)纽约世博会:新七大奇观

1)抽取大气CO2建造的CaCO3巨塔

2)虚拟现实再现科学探索者的神经连接组

3)第四维度场馆,可到达设定的时空坐标:①寒武纪大爆发;②侏罗纪世界;③第一次登月

4)生物工程让生物共同养护自然:①鼠耳芥:有地雷叶子变红;②白杨、酵母:分解有害物质

5)失落文明场馆再现文明情景:至今,科学无法让我们直接变聪明成深谋远虑,全看自己,有多少人在这场对自我正在进行的战斗中失败了;(公元前5世纪)塔特希安人富足的生活方式被埋藏于地底;(公元前2500年)印度尼罗河流域文明消失 当时有自来水等比19世纪末还好些的生活条件

6)银河百科全书现世,完善的星际资料库:①地球:碳基生物,自养异养共生,200个国家,6个世界强权正在进行文化和科技同质化,剩余优势价层阵法,存活率(每100年):50%;提升存活率的方法:用心感受科学的嘱托

7)大型场景——宇宙的梦

l 短评

1977年,NASA发射了旅行者1号。它携带着刻录了人类和地球信息的“金唱片”,向着无垠的宇宙中航行。12年后,它完成了探访太阳系行星的任务。当旅行者1号回头遥望地球时,我们看到了那个淡蓝色小点——这就是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自从人类开始仰望星空,我们就一直试图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规律与秘密。短短几百年,宇宙历上连1秒都不到的时间。天文学、物理学等各种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竟让我们有了能力去推演出了这本宇宙年历,有了能力去亲自探索宇宙,谁又能说这不伟大。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更是发现了人类与宇宙最本质的关联。大爆炸之后,最古老的一批恒星诞生。尔后,有些大质量恒星死去,新的恒星再在其尘埃残骸中浴火重生。太阳就是这样诞生的。而我们所呼吸的氧、肌肉中的碳元素、骨骼里的钙、血液中的铁等等,所有这些元素,都产生于毁灭的恒星中心。也就是说——那些大质量恒星的死,给了人类生的可能。

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说得更具诗意: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于一颗已经爆炸的恒星,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恒星。现在这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东西:你的一切都是星尘。

宇宙替我们给出了一个终极浪漫的回答——我们来自于星尘,也终将归于星尘。

从盘古的头发化为星星,到后来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人类对于星空的向往亘古不变,也正是怀着这样一份热忱,科学家心中的那片自由星空,也成为了历史信奉的圣地。

“星星之所以美丽,因为它就在那儿。”

 7 ) We are star-stuff

We inhabit a cosmos of undiscovered dimensions and paradoxical realities,we live on one level of perception,but there are others, the bizarre quantum universe is inside us,we are made of atoms that were born in stars thousands of light years away in space and billions of years ago in time,the search for our own origin has carried us far away our epoch in our world.we are star-stuff,deeply connected with the rest of the universe ,the matter we made of was genereted in cosmic fire.And now,we,ambulatory coleections of seven billion billion billion atoms intricately assembled over eons has devised a means to tap that cosmic fire hidden in the heart of matter,we cannot unlearn this knowledge.We are at mercy of unseen forces,it's funny about us,we think we are the story,we are the end all and be all of the cosmos,in fact,we're just the by-product of geochemical forces ones that are unfolding throughout the universe. At last, the vast distences that seperate the star a are providentical,beings and worlds are quarantined one from another, the quarantine is lifted,only for those with sufficient self-knowledge and judgement to have safety traveled from star to star, becoming a way for the cosmos to know itself, and return to the stars in the end.

 8 ) 摘抄

1. (01_30min )Albert Einstein: I believe in Spinoza’s God, who reveals himself in the harmony of all that exists.我相信斯宾诺沙所说的,在万物和谐之中显现出来的上帝。

2.

 短评

成为宇宙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纪录片都不放过,b站版删减这么多,呵呵。

7分钟前
  • 音尘
  • 推荐

科学精神:质疑权威、独立思考、自我质疑、实践验证、遵循证据、谨记人性。—— 我们的宇宙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物质、能量、时间与空间向外炸开的时候,黑暗很寒冷 、光明很炙热,这两个极端的结合让物质有了形体还产生结构,宇宙中有巨大的恒星,质量是我们这个太阳的数百倍,这些恒星爆炸后发出氧与碳给即将形成的星球并以金和银加以修饰,恒星死去时化为黑暗,这些黑暗的质量完全击败了光,新恒星从死去恒星的云雾中诞生,然后双方开始共舞,现在形成了诸多星系,星系创造了恒星,恒星创造了星球。有一个星球诞生了生命,到了后来的某个时刻,热能从这个星球的熔岩核心放射出来,暖化了海洋,以前从恒星降下的物质有了生命,然后这些星尘又产生了知觉,那个生命由地球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竞争塑造成型,一棵大树成长茁壮,拥有许多分支,……

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看了4集,特效是更好了,但质量却比第一季差了不少,每集都扯东扯西没个重点。少了当初那种让人astonishing的感觉。

13分钟前
  • AmiLees
  • 推荐

1作为一个化学家,戈德施米特建议物理学家自尽用绳子。2原始生命起源可能与绿宝石有关。目前看来土卫二是太阳系内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地外星体。3水滴形飞船同样是科学家穿越宇宙脑洞的最佳载体。4 木星空中水母是一种可能的生命体。5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始祖——脊椎动物门始祖绉囊虫。B站还是有删减,动画剧情依然生动形象,宏观微观视角,这一季视效打造更梦幻了,何止赏心悦目,何止美轮美奂。9.3

16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第5集(b站版)泰森讲着讲着突然就讲到了自己的老师卡尔·萨根,还真是让人惊喜又些许动容。看的时候没多想,看完了上豆瓣才发现b站引进版第4集整集删掉,其他有些集里也有删减,我真是惊了。连一个科普片都逃不过剪刀手,呵呵。

20分钟前
  • zykmilan
  • 力荐

现在纪录片特效都这么牛了吗,那个纳米光帆是摄星计划,还是霍金主持的,太牛了,可能也是有生之年系列第二集实在是太牛了,从一个新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众所周知,蚂蚁和蜜蜂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是他们是没有意识的集体,他们的行为只不过是DNA编码的结果,以及其他的动物行为,我们相信这仿佛是天性使然。但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行为是否也是DNA编码的结果,我们所赞扬的人性,是否就是天性,我们看到蚂蚁庸庸碌碌一代又一代重复的行为如果我们可以更加宏观的观察,人类又何尝不是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只不过我们的行为要更加复杂一点,想到这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谁在定义我们的人生,谁在定义我们的大脑的上限,是谁用这巧妙绝伦的DNA编码主宰世界?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是个毫不夸张的说法,我们人类是渺小卑

25分钟前
  • 特立独行的猪
  • 力荐

比第一季更广域,科普精品,像这种堪称收藏品的顶级纪录片,五星就完事了。

30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这熟悉的味道!康德拉图克,真是个传奇!加一星。

31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7分,还行,没有如期望那么高的分数。主要是太拖沓,而且我喜欢宇宙方面的东西,而这部纪录片很全面,啥都有,反而会看得比较无聊。但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挺好的。3星拉低一下平均分。心里分在7-8左右。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892618/

32分钟前
  • Leapone
  • 还行

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一边看一边泪崩。。。这个系列一直有人抱怨说知识内容太浅,但是这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一代心中播下信仰科学和真理的种子。。。能够把科学史和那些为了科学而牺牲的人的事迹说得那么让人动容的科普纪录片,真的没有第二部了。。。

34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我不知道这文案是怎么写的,看完几集只感觉到故弄玄虚,修辞一大堆,扯皮没完没了,命题之间相隔几万里,黑人只知道变魔术,装深奥,能不能能不能踏踏实实讲好一个故事??编导出来受死

38分钟前
  • 平局
  • 较差

m21214:宇宙是个谜,生命产生是个谜,生命是逃脱大师!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不断涌现的科学家是人类之光!光子拥有波粒二象性却又量子加密,观察者效应破坏量子纠缠,观察的一瞬即产生量子虚无多世界。通过时空地演变处在太阳宜居带的地球在经历几次寒热纪后终于产生生命,产生的人类却在杀戮、破坏,洪涝增多了,海水暖化了, 风灾强度增加了,热浪,空前规模的野火产生了,虽说太阳消亡还需亿年,太阳系也存在第五类星球,但距离碳基生命体突破光速进行引力弹射或时空穿梭来星际移民还很久远,要爱护地球

43分钟前
  • Timing
  • 力荐

也许我并不是脚踏实地的人,但我永远会仰望星空。终于等到你,第二季!

45分钟前
  • 乐博朋克
  • 力荐

迟到了一年的纪录片...可能从来没有这么期待过, 看了第一集, 感觉虽然不如之前一季, 但还是很解渴的感觉.

48分钟前
  • 蛋大叔
  • 力荐

这季挺一般的 白期待那么久了(B站至于把第四集删掉吗 还得专门找来看。。。

52分钟前
  • 喃喃负手
  • 推荐

完结撒花,讲的还是宇宙星空科学与人类,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视角下,那些平时不以为意的东西竟如此动人,和第一季一样,还是看哭了。(不要看B站删减版!)

56分钟前
  • Comewithme🌈
  • 力荐

大空,大无。

60分钟前
  • 力荐

说实话。没看懂每一集到底想表达什么,太跳跃了。

1小时前
  • Jon
  • 还行

向先辈们致敬!瓦维诺夫,一个即便知道大难临头,却依旧恳求完成今日工作的伟大科学家,一心只为解决苍生温饱,却被当局者百般折磨,最后故意将他饿死于监狱之中,而他的助手们,面对瓦维诺夫被捕入狱,依旧不顾当局的威胁坚守工作,面对德军的日夜围困攻打,面对饿殍遍野的血族同胞,最后饿死于20万类的种子库,面对几吨的食材却不肯吃一粒种子。这是何等对科学的信仰和使命感,才让他们完成了这一绝无仅有的惊世壮举和坚守。

1小时前
  • 默之
  • 力荐

終於。。。🐣

1小时前
  • 一 木|
  • 力荐